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士塔》获奖教学设计

《道士塔》获奖教学设计

《道士塔》获奖教学设计
《道士塔》获奖教学设计

课题:道士塔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2.培养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教学重点:

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领会作者深沉的民族情感

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领会作者深沉的民族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板书设计:

道士塔

余秋雨

王道士

恨中国官员清政府(腐败、无能)

欧美学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播放《月牙泉》歌曲并展示图片)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刚才一起欣赏了神秘美妙的月牙泉,听到的却是略带伤感的旋律。月牙泉她为什么忧伤?

——由于过度开采以致面积越来越小。

大家想挽留她美丽的身影吗?

——想!

我想提醒大家去看月牙泉的话,不要错过在敦煌城南的另外一处古迹,它代表了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它会让我们的心底涌起难以言说的痛,它就是莫高窟。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余秋雨先生走进他的《道士塔》,一同感受一同触摸那份痛!

二、明确目标:(投影展示)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2、培养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三、走进敦煌

浏览全文,找出文章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

——“我”和道士王圆箓

两人分别是哪个时代的人?是什么让他们有了联系?

——一个是清末年间的道士,一个是当代作家。是敦煌,是莫高窟,是道士塔让两个看似无关的人有了联系。就让我们去敦煌走一走!(展示敦煌图片)我们极不情愿地结束这次“敦煌之旅”。在这次短暂地旅程中你们记住了什

么?

——莫高窟绚丽

——莫高窟博大精深

——莫高窟非常宏伟

四、走近余秋雨

余秋雨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一九四六年出生在浙江余姚。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着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是目前全球华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作家.

余秋雨刷新了散文叙述的一般模式。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以记叙生动感人的史料、掌故做基础,运用具有学者气度的表达方式,对人类文明特别是民族文化进行,文章意蕴深隽、语言雅洁,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投影展示)本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繁华的都市,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烟尘的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苏生的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面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感叹。于是诞生了一部部文学经典——主要作品: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秋雨散文》《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借我一生》(投影展示)

五、走进民族与时代的悲剧

1.敦煌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敦煌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敦煌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

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让我们走进那个时代,先来看一组数据和图片吧!(展示图片: 敦煌遗书与纸卷画约有4.77万件,主要分藏在英、法、俄、日、美、丹、韩、中等8个国家,其中有五分之三在国外,中国现仅存2万多件。)

指名一学生读出这组数据,读完这串鲜红的数字,你有什么感受?

——痛心,苦闷

(展示图片:中国文物现在在大英博物馆,敦煌石窟的破坏情况)

的确这是一串让我们辛酸和耻辱的数据和图片,我们好想伸出手去抚摸这些经卷,想拽住他们运走经卷的马车。祖国文化的每一部分都具有令人羡慕之美。可如今她遍体鳞伤,血迹斑斑。于是余秋雨说“我好恨!”

2.看了以上这些资料,你们在恨谁呢?

——王道士、中国官员、欧美学者

3、说起王道士要先从塔说起,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僧人圆寂塔)

僧人圆寂塔是那个宗教的说法?(佛教)那就是说,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

(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盛并行的两大宗教,它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见他来封存的。)

塔的主人是谁?(王圆篆)他的身份是什么?(农民——道士——不幸当了莫高窟的家)

让一个道士来管理一个佛教圣地,这合适吗?现在我们就来小组浏览文章

的第二、三部分,让自己来叙一叙,在中国二十世纪初年,在敦煌,发生过怎样一段历史,有过怎样的故事,这个不懂得佛教的道士,对我们的莫高窟做了些什么?

A、粉刷壁画(第二节第3段)

B、砸碎塑雕(第二节第4段)

C、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

D、报送官员(第三节前部分)

4.读读王道士粉刷毁坏雕塑时的动作和表情的句子。这些动作和表情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

——无知、愚昧、幼稚、愚昧、卖国、无知、小丑、罪人、走运、受害者5.来看看令人发指的王道士

(展示王道士图:卑微渺小)

千年文化的葬送应该归结于他吗?对他余秋雨是怎样评价的?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应该是他的错。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由他掌管莫高窟是一种悲哀,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错,是时代的错误。

6.既然他是小丑,在这出悲剧中,真正饰演主角的是谁呢?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手法写出的两类人。

——欧美学者不远千里来到中国,认真虔诚的态度

——中国官员沉迷在缕缕清香中,陶醉在满汉全席间,奢靡腐朽的生活。

(图片展示:斯坦因、伯希和)

欧美艺术家对东方艺术的歆羡,恰恰反衬出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二者又是王圆箓愚昧破坏艺术舞台。

7、我们恨王道士愚昧无知、卑鄙无知、自私贪财,恨当朝官员昏庸自私、不负责任,恨外国强盗卑鄙无耻、欺骗掠夺。让时间倒流至1900年5月26日吧。王道士在这一天发现了藏经洞。这个藏经洞藏下了中华文明最辉煌的年月,又被发现于中华民族最悲哀的时刻。十九世纪最后一个晚春季节,与八国联军发起向中国的攻击几乎同时,焚烧圆明园的烈焰即将腾起,远远地照见沙漠深处地这个洞窟,正悲叹似的泄漏出唐五代和北宋的傲世余光。这真是一个民族的耻辱。我们不禁慨叹偌大的一个中国竟存不了这几卷经文,谁之过?

——清政府的腐败、懦弱、无能

所以鲁迅说:“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我们用深深地叹息祭奠历史中的一个蒙昧的角落,历史上演到某一地方时总会有时代错步,一些人错步,而沉痛的代价便是文明的流逝。

六、走出历史,面对现实

1、面对这样的悲剧,面对这样的道士,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我们心里会泛起一阵阵心酸与难过。

余秋雨也恨,也痛,再读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

朗诵短诗:

冽风中,夕阳下,孑立着道士塔。塔中的道士,葬送了先人的牵挂。

刷吧,一桶白灰抹平了历史的泪痕,

敲吧,一把铁锤敲开了民族的伤疤,

鲜血,自回头的残阳下流出,愚蠢,在掠夺交易中孵化。

我好恨,听见如雷的掌声,在异国他乡爆发。

我好恨,看着古老民族在心碎的痛苦中挣扎。

我好恨,恨,失落的文明被残忍的践踏,恨祖先的功绩找不到恰当的说法。

我好恨,恨道士塔。(投影展示)

2、我们痛心疾首,我们愤恨难平,痛,恨就能让敦煌遗失的美丽重现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生讨论

——遗失的不会回来:平遥古城倒塌的一段,龙门石窟残破破的景象,荆州的三国遗迹。现存的我们要珍惜啊!

——“世界遗产是人类的表情,只有珍惜才能让他绽放笑容。”

——郁达夫说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们应该保护文物。

——只有正视历史,珍惜教训,才能成为希望之邦,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②樊锦诗(印发材料)樊锦诗,一个唯美的名字,一个秀气的女子,一个地道的上海人,扎根敦煌,从事研究,致力于敦煌莫高窟的开发保护工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

七、教师小结:

作者以沉重的笔调为我国“敦煌研究史”补写了让世人永志不忘的一个章节。《道士塔》通过追记敦煌文物的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木的道士、

官员的愤怒,对文明的浩劫的惋惜。作者在行文中无论是对比还是反语的运用,都交织着对愚昧无知的痛恨,对文物遗失的愤怒,屈辱与愤懑交织在一起,在喟叹中延续着这不了的情结,呼唤着国人要保护文物,保护国家主权。

附:印发材料

敦煌的女儿——记全国“双百”人物樊锦诗

睁开眼睛是敦煌,闭上眼睛是敦煌;欢喜是敦煌,苦恼还是敦煌……

——樊锦诗

感动中国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获得“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荣誉。

9月18日,刚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樊锦诗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从内心深处来说,我没有觉得我有多突出,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何况还是大家做的。国家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想那是因为敦煌的影响大,做点事别人就知道了。”

樊锦诗得知自己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时,还有些懵,“我有那么好吗?我只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做就是失职。”

尽管对荣誉极为淡然,但当樊锦诗前往北京领奖的时候,还是感受到了无比的激动。“没想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我们一一握手”当时,站在钟南山和杨利伟之间的樊锦诗不由为“这么大的阵势”激动。“没想到,颁发的纪念章份量之重超出以往获得的任何一枚。”尽管获得过太多的荣誉,樊锦诗还是感受到了这一次的“最大最重”。

樊锦诗百感交集:“这么大的国家走到今天不容易,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双百’人物中,很多人为国家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向秀丽、欧阳海、雷锋、焦裕禄……这些与樊锦诗同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名字,则勾起了她的许多回忆,“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人为祖国献出生命,活着的我应该向他们学习。”

尽管很激动,但樊锦诗的心里却极为清醒,“我想还是因为敦煌的影响大,很多人一生都很努力地工作,他们都很优秀,只是所处的位置没有敦煌影响大。”樊锦诗深深地意识到,“没有国家对敦煌的重视就没有敦煌的今天;没有常书鸿、段文杰几代敦煌人的不懈努力不会有敦煌的今天;没有无数人默默无闻的奉献,也不会有敦煌的今天。但现在,所有的荣光归在我一人头上。”

去年,樊锦诗曾担任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甘肃站首棒火炬手,后来樊锦诗将火炬捐给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这一次,她也想好了,这枚“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纪念章,她也要捐给院史陈列馆。因为,“这些荣誉记载了敦煌的一段历史。”

不解之缘

地处西北大漠的莫高窟与来自江南水乡的樊锦诗之间有种不解之缘,这种不解之缘始于47年前。

1962年,24岁的樊锦诗第一次来到敦煌,这位祖籍杭州生于北京长于上海的女子被敦煌的大气瑰丽深深震撼。但与这种美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生活条件的极端艰苦:没有电没有自来水,风沙来时遮天蔽日,蔬菜水果算是奢侈品……听说有人在这里待了十年、二十年,年轻的樊锦诗忍不住惊呼:“天哪!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待下来的?”

1963年,樊锦诗从北大考古系毕业了。因为实习时留下的良好印象,当时

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点名要她,敦煌选择了樊锦诗。在留北京与远赴敦煌之间,樊锦诗选择了敦煌。

告别恋人,告别城市。樊锦诗的人生从这里转了个弯。

今天去莫高窟,仍能看到一尊名为《青春》的石雕:一位齐耳短发、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女手拿草帽,肩挎背包,整装待发。她的原型就是初到敦煌的樊锦诗。

谁也想不到,樊锦诗,这位来自江南的娇小女子,在与城市隔绝、艰苦异常的莫高窟,不仅干得久干得长而且成就了一番事业。

1967年,樊锦诗与相恋多年在武汉工作的同学彭金章结婚了,再后来樊锦诗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有了家却不像个家,一家四口人常常分作三处或四处。每逢周末,家在敦煌的人回去与亲人团聚时,樊锦诗最寂寞,想丈夫更想孩子,想得心苦。实在想得很了,就跑回河北农村去看孩子,那是怎样的场面,“一个黑黑的、傻乎乎的小孩站在门后怯怯地看着我”。几年没见,孩子不认识妈妈,妈妈也不认识孩子了。

樊锦诗曾经想过:为家为孩子,应该离开敦煌。然而敦煌对于她已经是一块磁石,很难割舍了,“有许多课题需要我去做,特别是当上业务副所长之后,我的肩上又多了份责任。”

对敦煌的责任让她放弃了大部分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作为女人,我不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最终结束夫妻间20年牛郎织女生活的是爱人彭金章。1986年,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创建者,在商周考古方面已有建树的彭金章放弃了自己前半生的心血,追随妻子到了敦煌。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樊锦诗从此将一腔热血毫无保留地洒向敦煌。1998年,

樊锦诗任院长,一种更为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充溢了她的整个身心:“莫高窟不能有闪失,研究院不能停步不前。”

压在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让樊锦诗更忙了,夫妻俩虽到了一处,但还是聚少离多。工作需要,樊锦诗经常外出,出去了也很少给老伴打电话,偶尔打回家里,也是因为联系不到哪个人了,让老伴当个传声筒。彭金章理解爱人:“没事打什么电话,公家钱不也是钱吗?”

与那尊“青春”相比,樊锦诗老多了,头发花白,多病的身躯也更显瘦小。

但很多人说,与47年前相比,莫高窟变年轻了!

希望敦煌

有人说,敦煌与樊锦诗互相成就了对方:如果没有敦煌,樊锦诗不会是今天的樊院长;如果没有樊锦诗,敦煌或许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声名显赫。47年,对千年的莫高窟而言只是短短一瞬,对一个人而言却是段长长的岁月,敦煌与樊锦诗就在这瞬间与沧桑中,让彼此的生命更加充盈。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在全国文物界首开国际合作先河,先后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一些文物保护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曾有人说樊锦诗崇洋媚外,但这个认准了道路绝不回头的老太太,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事实证明,她坚持要走的国际合作之路使敦煌研究院与世界平等对话成为现实。

樊锦诗对自己起初开展国际合作的动机毫不讳言,“最早,就是瞄上了人家口袋里的钱。后来发现,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理念更值得学习。再后来又发现无论管理还是技术,总得有人来掌握吧!”此后在国际合作中,锻炼、培养人才成为樊锦诗最为重视的一件事。合作中敦煌研究院坚持主动,一定要让自己的年轻人介入每个环节。与研究院已有多年合作经验的美国专家内莫·阿

根纽先生与这位精明的合作者没少争论过,但他对这位常给自己出难题的老太太倒是评价颇高:“任何一种合作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樊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在她的领导下,敦煌研究院也已形成了成熟的机构架构、人才架构。”

说来难以置信:地处戈壁荒漠的敦煌研究院拥有的博士生在全国文物保护界位列第一!只知踏踏实实做事的樊锦诗当初发现这个事实也有些吃惊。多少年了,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她不知想了多少办法,磨了多少嘴皮,与人争了多少回,可就是没想过要创什么之最。

可她还是高兴不起来:“敦煌有今天,是因为有一批人才。但我们的人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们永远需要一流的人才,永远需要那种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项目科学家。”但她也明白:如今不是半个世纪年前她毕业的年代了,不能单纯要求年轻人只讲奉献不求回报。敦煌也不比繁华大都市,年轻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工作待遇无可厚非。这些她都理解,甚至会说“要是年轻20岁,我也走。”

有人“自投罗网”来此,她自是喜出望外,也不怕吓退来者,第一句话先告诉人家:“我们这儿条件可苦。”对那些成了家的再追问一句:“你爱人同不同意?”一些没被她吓退反而被她感动的人留下了。但这样的人毕竟很少,樊锦诗就想方设法把年轻人送出去培养。有时候樊锦诗也矛盾:要用人时,这个在国外,那个在进修,随即她又劝自己,眼光要放远。她好像从不担心出去的人翅膀硬了不再回来,只是告诉年轻人:“你们出去学,我给你们打杂。”

在日本自费苦读7年拿到博士学位的赵声良回来了,在北大专攻东方学的博士后杨富学带着几吨重的书也回来了,他们说:“不回来,对不起樊院长。”樊锦诗却不晓得这些优秀人才回来是受她影响,容易受感动的她倒是一次次被这些年轻人感动:“一个洋博士,如果去别的地方待遇会更好。你看人家还是

回来了。”

樊锦诗重视人才,但决不迷信人才。在敦煌研究院,受重用的不只是有学位的人,只要出成绩,职称待遇一定会跟上。“没有真才实学,你是博士又怎样?吓不倒谁!”她总是鼓励年轻人放手去做事情,“什么事都离不开我不是好事,得让他们去锻炼。”

樊锦诗爱惜人才,但她选拔人才有个标准:热爱敦煌,全身心投入。她可以容忍年轻人有毛病,但不能容忍他不爱敦煌。“有毛病怎么了?李白活到现在,好多人会说他是疯子。院里有个年轻人,整天牢骚不断,怪话连篇,可人家业务过硬,好多没人研究的卷子,他都啃下来了。他有毛病没关系,你可以剔除他的毛病用他的长处。”但她绝不会强留一个对敦煌没感情的人,一次,有个博士闹着要调走,樊锦诗一句挽留的话也没说,三天就办好了手续。

说到院里的年轻人,樊锦诗的话就长了:“这个年轻人不错,爱琢磨。那个娃娃是个好苗子。”但她不愿当面夸年轻人,她说那是“捧杀”。院里的职工也常说:“老太太又‘骂’人了。”但所有人都明白这“骂”不一样,她是真希望年轻人能成事,心里急。这位让他们又敬又怕的老太太嘴上虽然“骂”,但该为年轻人创造的条件却是一点不含糊:改善住房条件、为分居两地的职工团聚想办法、设置奖罚条例……千方百计为职工干事业创造空间。“我是快退休了,可得想着敦煌的事业交给谁?如果不为敦煌培养好人才,我就是罪人!后来者比我强,我就知足了。所以我整天在扫描,看哪个年轻人有什么特长。只要有一批人,而不是一个人起来了,敦煌就有希望。”

敦煌未来

那么多优秀人才愿意来到西北一隅的敦煌研究院,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这里干事业的环境、氛围非常好。而院长樊锦诗的前瞻眼光是敦煌

研究院在正确轨道上快速前行的保障。“北大教会我用脑子。”樊锦诗脑袋里装着很多事,这些事条条桩桩与莫高窟有关,样样件件与莫高窟真实、完整、可持续地存在下去有关。

来莫高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游客接待量年年创新高。到了旅游旺季,因游客超载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湿气等对洞窟壁画造成的损害难以估量。在多种场合,樊锦诗一遍遍重复着:“我们欢迎更多人来敦煌,敦煌永远不会将游客拒之门外。但游客超载的确让洞窟不堪重负,敦煌一年四季都很美,希望大家不要在夏季蜂拥而至。”

为缓解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敦煌研究院在加快“游客承载量”课题研究的同时,在2004年的全国政协会上,樊锦诗同25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的提案,一经提出,就被全国政协十次会议列为重点提案。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思路,根据建议,游客服务中心建成后,将利用虚拟洞窟来有效避免莫高窟目前面临的人为损害。有关部门经过调研后认为:“这个设想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了国外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先进经验,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敦煌莫高窟保护与开放的矛盾,而且对于全国类似的问题具有先导和示范作用。可以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2008年年底,总投资2。61亿元、以提案为原型的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开工建设。

任何有形的物质都将归于无形,樊锦诗意识到,人类所做出的任何努力都只能延缓莫高窟的衰老,要将其永远留给子孙后代,数字敦煌势在必行。数字敦煌的核心内容是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洞窟有关的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物、文献、研究成果、相关资料,通过数字化处理,汇集成电子档案,既能作为资料永久保存,又可以在洞窟外为游客演示。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是史无前例的,无疑也是永久性无损保护敦煌遗产的

最佳手段。

樊锦诗为敦煌所做的打算甚至延续到了2025年,到那时,敦煌将被建成世界一流的古遗址博物馆。她说,“那时候我死了,至少是退了,但敦煌还有未来。”

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教材分析《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 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文章突破 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 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 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学情分析关于这课,学生的预习工作不会差,文章字面意思通俗易懂,全文没有生僻字词音。通过对全文的把握,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需要 老师逐步引导,让同学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近几年来,《道士 塔》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个突出难点,这要求老师在梳理文中的文化知识点时 结合学生兴趣和理解能力讲清楚文化是什么,怎样理解文化的价值,并体悟作 者对文化遭到劫掠的感情。 设计理念结合课文内容,举一反三,开展一堂文本与现实相结合的研讨课. 本文共四部分,结构比较好把握,所以首先把握整体,再进一步分析各部分的内容从而 挖掘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方式或关键词句的理解,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学习,加 深同学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思想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文化性和思想性 余秋雨作为的这篇散文文化底蕴深厚,需要深度解析,同时在把握文化的 同时了解其思想。 二、以语言感悟和品味为切入点,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文章有多处句子的字词可以提出来,在把握全文结构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基 础上,深入了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余秋雨及其“学者散文”“文化散文”。了解敦煌学。2.“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3.培养散 文鉴赏能力。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历史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 教学难点:本文中作者灵活新颖的笔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一、二部分。 第2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三、四部分。

《道士塔》教学设计1

《道士塔》教学设计1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道士塔 余秋雨 [教学目标]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和内在联系。 2、学习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表达悲怆苍凉的感情。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树立保护文物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 [教学难点] 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 [媒体设计] 敦煌莫高窟的有关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出示有关图片资料,简略介绍敦煌艺术)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详见教材) 二、阅读课文提示,了解学习目标。

三、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思考:本文有四节,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1罪人塔——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4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四、分析理解课文: 第一节罪人塔 设问: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明确:A悲凉 B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是出卖文物之罪人。但这不仅是个人罪行,而是一个民族悲剧。 板书看塔悲凉 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

《都江堰》教学设计

《都江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些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 3.品味富有意蕴的语句。 教学重点: 品味富有意蕴的语句。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与探究结合读写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去哪里旅游啊? (各抒己见,活跃气氛。)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祖国的几处风景名胜吧。(展示一组图片) 这些地方有什么东西吸引你们呢? (各抒己见) 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当地的迷人风景,还有当地的美丽传说与相关的故事,以及它们所寄托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而建筑无疑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象征,那么周庄则代表着平民生命的形态;如果说天一阁能读出文化保存和流传的悲壮,道士塔能读出文明被销毁的悲哀,那么都江堰呢?一项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它的文化精义是什么呢?今天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余秋雨,走进四川灌县,去感受都江堰的精神意蕴。 二.研习课文 (一)检测预习(迅速浏览全文) (设计四个小问题,让学生选择图片,每张图片对应一个问题) ①标音题:颓壁残垣(yuán)惊悸(jì)庇护(bì)修缮(shàn) 圭臬(guī nia)韬略(tāo)怦然心动(pēng)诘问(ji?) ②问答题:都江堰是由谁在什么时期修建的?位于哪个省?

战国时代秦国的李冰父子修建的,位于四川省。 ③给每个部分写一个标题 第一部分: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都江堰的价值) 第二部分:最驯顺壮丽的景观(都江堰的魅力) 第三部分:最贴近苍生的偶像(魅力的缔造者) ④主观题:读完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二)具体研习 探究第一部分: 1、“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是余秋雨对都江堰的总体评价,作者一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把都江堰和长城进行比较。 作为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长城,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无疑是伟大的,但是作者为什么会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和长城比较,都江堰的“最激动人心”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大家从文本当中找出现成的句子,并加以概括。 教师总结: 全方位的对比,显示了都江堰的独立品格,也凸显了都江堰深广的人文内涵。

《道士塔》教案 (一课时)(网友来稿)-教学教案-高二语文教案

《道士塔》教案(一课时)(网友来稿)-教学教案-高二语文教案 永嘉中学陈海光 一、目标: 1、把握王道士这一形象,体味“他只是错步向前的小丑”的评价。 2、感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感受作者复杂的心态,进而感受一种民族的耻辱之痛,一种文人的无奈之痛,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 二、过程: (一)、导入: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本文涉及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处于事件旋涡的王道士,一个是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 先让我们来看王道士。 1、王道士的所作所为:(速读课文,找) A、粉刷壁画(第二节第3段) B、砸碎塑雕(第二节第4段) C、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 D、报送官员(第三节前部分)

2、对于这样的王道士,你作何评价?有何根据?(跟着学生的鼻子走) (幼稚、愚昧、卖国、无知、小丑、罪人、走运、受害者……) (这里,就可以抓住走运和受害者加以挖掘,学生的讨论可能会涉及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而不是王道士一个人的过错等主题性的内容……)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A、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B、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 C、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初读(学生很冷漠) 再自由读,读出什么感情?(谴责、嘲讽、同情……) 齐读,要有点不同,要有味道。 (三)、由“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中的“只是、小丑”, 探讨“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1、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朗读讨论第三节的4、5、6三段,感觉官僚的所做所为,感受和欧美学者的差别,) 2、为什么说他只是小丑? (对于整个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里,不仅是文物的流失,而是知道是文物,是宝贝,却不知道珍惜,是典型的自作孽,诚如郁达夫悼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话用这里也是可以的。) (四)、面对这样的悲剧,面对这样的王道士,余秋雨的心理是怎样的?请大家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秋雨感情的语句,读读,并用: “我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余秋雨”加以表达,简单地阐明理由。

《道士塔》的教学设计

《道士塔》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和内在联系。 2、学习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表达悲怆苍凉的感情。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树立保护文物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 [教学难点] 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 [媒体设计] 敦煌莫高窟的有关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

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出示有关图片资料,简略介绍敦煌艺术)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详见教材) 二、阅读课文提示,了解学习目标。 三、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思考:本文有四节,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1罪人塔——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4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四、分析理解课文: 第一节罪人塔 设问: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明确:A悲凉 B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是出卖文物之罪人。但这不仅是个人罪行,而是一个民族悲剧。 板书看塔悲凉

高二语文《道士塔》教案

高二语文《道士塔》教案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出示有关图片资料,简略介绍敦煌艺术)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余雨,浙江余姚人。(详见教材) 二、阅读课文提示,了解学习目标。 三、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思考:有四节,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1罪人塔——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4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四、分析理解课文: 第一节:罪人塔 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B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是出卖文物之罪人。但这不仅是个人罪行,而是一个民族悲剧。

板书看塔悲凉 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 ↓文物被掠 民族悲剧 归纳:以道士塔为引线,简要介绍王道士其人,概述文物被劫掠,愤怒指出这是一个民族悲剧。 第二节: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4、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明确:欧美艺术家有突破,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无视艺术,无知道士掌管佛教艺术 王犯罪而不知:涂抹壁画、毁坏雕塑,塑“天师、灵官。”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罪行细节描写,是依据道士身份,揣摩想象,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真实)看到两个“惨白”是真实情况,脑子两个“惨白”是混乱,难以言心之痛 欧美艺术家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 ↑根本原因 王罪行:涂壁画,毁雕塑,塑天师—愚昧犯罪而不知 归纳:介绍王道士毁坏文物的经过,突出了他的愚昧无知,表达了作者悲愤难忍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与对话——想象有椐、生动跨越时空,在叙事中表愤情 第二课时 第三节: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道士塔_2

道士塔 思路流程 1、介绍余秋雨及作品(《文化苦旅》)→最让你感伤的是哪一个字(苦)→文化苦旅的第一站是哪里(投影、敦煌)→介绍敦煌(神奇传说、莫高窟图片)→展示敦煌魅力(投影、一组相关图片及文字说明)→一个不和谐的镜头(《道士塔》)→什么是塔(佛家僧人圆寂的地方)→明确敦煌与宗教的关系(佛教)→教师好奇发问投影中塔主人是谁(王圆篆)→见见王圆篆(投影)→王圆篆的身份(农民、道士、敦煌的大当家)→拓展道教道士仙逝(羽化)→佛家圣地怎么会安葬道士(荒唐)→道士管理佛家圣地妥当与否(不妥)→对文化来说用一个字概括(苦)→筛选文中信息→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愚昧无知)→(苦笑)→王道士在敦煌都做了些什么(发现了藏经洞)→文中信息→他惊喜吗(不)→怎么处理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先把文物送给官员,后又把文物卖给了外国人)→哪些外国人(所谓的考古家)?哪些国家?卖了多少?(投影)→价格公道吗?实质是什么?(外国的考古家抑价,文化强盗)(投影)→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苦涩)→政府没有干涉?(接受王圆篆的贿赂)→说明什么问题?→你有怎样的内心感受(苦闷)→王道士成了民族的什么人(罪人)→趁热打铁:我们是否可以归罪于他——王道士?(他成了这一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作者是什么情感(我好恨)→拔高(体会作者的

爱恨)(投影)→讨论:我们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抒情结尾。(投影) 教学设计 一、介绍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担任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代表作主要有两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他是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主要代表。我们品读余秋雨散文,可以从散文集《文化苦旅》开始,使学生明确“苦”。 二、介绍、展示敦煌魅力 A、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第一站就是敦煌 B、神奇传说:公元336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像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尊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继而有所顿悟,它庄重的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造窟筑佛像,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是远近的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投影) C、敦煌位于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沿,河西走廊的最南端。它是中国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是千年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它亲历了十个朝代的繁荣与衰落。 D、敦煌的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有一千多年的历

都江堰教案

《都江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及主要作品,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 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文本结构。 2. 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些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 3. 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 4. 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为政思想的评论,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 2. 品味作品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并加以阐释。 【最优学法】 1、本文篇幅较长,但却以标题形式将文本划为四大部分,在整体把握文意时应先了解标题的作用,并逐个概括标题大内容,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2、通过抓住文段的中心句,来概括文段的内容和文章主旨。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是什么吸引了我们呢?是风景吗?不全是,吸引我们的更多的是当地的美丽的传说与相关的故事,而在所有这些后面都寄托着一种精神。文物也好,古迹也好,都寓含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打开我们的美术鉴赏这本书,同学们挥发现有关建筑方面的图画,介绍某种建筑队特点和意蕴,这就是建筑文化。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符号,那么周庄则代表平民生命的形态;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虔诚宗教崇拜意识,那么扬州个圆则是淡泊雅致文人情怀;如果说天一阁能读出文化保存和流传的悲壮,道士塔能读出文明北销毁的悲哀,那么读了都江堰,你又有何感受呢?它的文化精义又是什么?今天在这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余秋雨,走进四川灌县,去感受都江堰的精神意蕴。 二、介绍余秋雨及总结其文化散文的特点: 余秋雨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像苦旅中的行者,在探询中遴选、体悟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都江堰》是文化游记,作者对历史文化遗迹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对比,用现代文化意识观照历史文化踪迹,给古老的物象与峻伟的山水赋予了灵性,赋予了哲理意蕴。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李冰父子不期留名却流芳千古。散文融情寓理,思辨色彩鲜明,语言酣畅、灵动,给人以审美的多维享受。余秋雨,1946年生,当代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候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着多部,曾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在繁多的头衔中比较重视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一职,因为这个学会由全上海各大雪的写作教授们组成,专门研究写作是怎么一回事。 余姚有河姆渡文化遗址,有被国际陶瓷学术界称为举世罕见的露天青瓷博物馆的越窑所在地――上林湖;余姚还产生过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等着名历史人物,余秋雨就生长在这养一块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他的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借我一生》《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余秋雨的散文叙述风格宏大。这种

余秋雨《道士塔》原文

余秋雨《道士塔》原文 篇一:道士塔 《道士塔》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敦煌文化的悲剧命运及其发生的原因,培养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2.体味课文散文化的语言;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 3.培养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思想感情,拓展思维,关注社会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文本的解读与情感体验很好的结合起来。在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中深化认识,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教学方法:诵读法、文本研读法、互动体验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轻松一下,欣赏几幅漂亮的图片。 课件一:飞天图(我们可以看到,这幅壁画在历经了百年的风霜之后,色彩依然艳丽鲜明)课件二:洞窟壁画(莫高窟的美无处不在,就连地上的土砖,也刻有莲花图案。)课件三:敦煌彩塑(柔美的浅

笑,婀娜的体态,栩栩如生) 课件四:这就是我们祖国古代最灿烂文化的代表——敦煌莫高窟,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境内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又称千佛洞。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内容最丰富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 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散文大师余秋雨的这篇文章——道士塔。先来认识一下作者。余秋雨是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文化史学家。主要从事文化散文写作和艺术理论研究。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著有作品《文化苦旅》、《借我一生》《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请同学们看到课文题目,题目是道士塔,可是老师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没有找到一处“道士塔”的字样,但课文的题目却是道士塔,这是为什么呢?看来同学们跟老师一样有着许多疑惑,没关系,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了文章之后,再来一起讨论探讨。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一部分,看一看,这个道士塔的主人是谁?(板书《道士塔》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二.文本研读(理清思路) (一)第一部分:

《道士塔》教案教案

《道士塔》教案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讲读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

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

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塔了。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

道士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 课题:道士塔 授课班级:高二(18)班 授课老师:胡国华 授课时间:第五周 教学目的: 一、领悟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情感。 二、学习本文诗化的语言。 三、学习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深刻的见解和强烈的感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一、采用“四读法”(速读法、诵读法、品读法、研读法)教学。 二、从主旨入手,理清思路,品味语言。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关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的介绍。 二、通览全文,明确主旨,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步骤: 一、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 二、敦煌文化、莫高窟。 三、余秋雨散文评介。 四、速读全文,明确主旨,理清思路。 设问导引: 1.有一种强烈的感情弥漫字里行间,用一个字概括,是哪一个字? 明确: “恨” 2.作者恨谁?为什么? 明确: 一恨王道士,他是历史的罪人,毁坏和贱卖敦煌文物。 二恨掠夺者,他们巧取豪夺,大肆掠夺敦煌文物。 三恨腐败官员,他们毫无文物保护意识,反而把敦煌文物作为“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四恨腐朽政府,当时政府根本就没有保护文物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保护措施。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主旨所在。

3.归纳主旨。 作者痛恨当时政府没有保护文物的相关法规和保护措施,提醒我们应吸取历史教训,珍视祖国的文物,尤其是政府应有强有力的措施和法规,保护好祖国的文物,并且加强对文物的研究,继承好祖国的文化遗产。结尾一部分用意在此。`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品味语言,学习本文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分析细节,学习本文运用细节表达思想情感的的手法。 教学步骤: 一、本文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得力于两点:一是诗化的语言,二是传神的细节。速读全文,从文中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语段。 二、品味精采语句、语段。 诵读、品味。 1.“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品味:夕阳、朔风、破落的塔群,如画如诗,渲染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把读者引入到那个可悲的时代,去追溯那一段可悲的历史。

高中语文散文单元教学设计思考

高中语文散文单元教学设计思考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改变教学中机械、呆板、繁琐的教学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灵活运用教材,让教材成为传承文化的载体,真正成为学生实际的学习材料,寻找久已失去的语文乐趣。 第三册第三单元主要学习中国现当代散文,共有四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道士塔》、《泪珠与珍珠》。 四篇课文,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有高妙的艺术性,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值得认真诵读和鉴赏。但另一方面,散文,既没有小说那样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诗歌那样动人的韵调节律;它所写的,常常是作者平日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感思,构思不拘一格,行文又信笔而书。学生在预习时反映对这些课文毫无感觉,现在的学生对小说和诗歌都很麻木,让他们爱上散文,确是难上加难。 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感叹:“越美的文章越难上。”对于教材提供的文情并茂的散文佳作,怎么教才能充分展示文本之美,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这是一个难题,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 在这个单元散文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情境 散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创设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激发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本。 1、“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如《故都的秋》的导入: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再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故都的秋景的。 如《道士塔》的开讲:利用课件,展示敦煌及莫高窟的图片资料(佛像、壁画、曲子词等),告诉学生这只是敦煌文化的沧海一粟,让他们感受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既而指出一个现状“中国的研究者如今只能一次次从外国博物馆购买胶卷”,在学生感到诧异时提出“谁之过”,使学生产生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兴趣。 2、对这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我们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或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 如《故都的秋》中品味“秋晨静观”这一环节,让班德瑞的音乐萦绕始终,营造出悠闲、恬静的氛围,教师深情范读,再让学生自由读,在音乐中边听边联想,边读边品味,无需多

《项脊轩志》课堂实录教案

《项脊轩志》课堂实录教案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106 次) 时间:2004/11/28 11:01am 来源:东方雪 第一课时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个单元的现代散文:《纪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道士塔》—— 生:《泪珠和珍珠》。 师:如果允许我们自作主张,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给这四篇散文的体例加以描述的话,那么,我想可以把《纪念刘和珍君》叫叙事散文,那么《故都的秋》叫什么? 生1:抒情散文。 生2:写景散文。 生3:写景抒情散文。(众笑) 师:不要笑,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这三种书法都是一回事,都没问题。那么,《道士塔》呢? 生4:文化散文。 生5:历史散文。

师:这两个词要辨一下了。哪个说法比较妥帖? 生4:当然是文化散文准确,因为这篇文章不是写中国历史,也不是,就是说,写了中国历史只是为了关注中国文化的。而且,历史是文化的构成因素,文化包容历史。 师:说得不错。如果要说这是历史散文的话,恐怕与《史记》《资治通鉴》的差别还很大。就从内容的角度来命名——文化散文。(众人表示赞同)那最后一篇—— 生6:哲理散文。因为它是写人生感悟的。 师:但是我觉得它与周国平的哲理散文不一样,它更多是从生活的层面感悟的,哲理性不是很强。所以叫抒情散文,好吗? 生6:这个不要紧。只要是明白了一种认识,有了看法的散文,应该是哲理散文,尽管它叙述比较多。但是作者不是书法个人情感,是有观点的! 师:恩,有道理,我被你说服了。那就听你的! 师:好。中国的散文源远流长,可以说,在古代诗歌诞生之时,散文也出现了。大家可曾知道:散文为什么叫“散文”? 生7:因为内容比较多,比较杂,什么都可以写。 生8:写得随意。

道士塔教案

高二语文《道士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 ②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及链环式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涵; ③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等多种写作手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课文,初步理解作者愤懑以及悲怆苍凉的情感。. ②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激情。 ③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余秋雨及其作品、敦煌莫高窟和敦煌文化的相关知识。 2、敦煌文物毁坏与流失这一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 3、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整体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理解某些含义深刻 的句子,体会作者悲怆苍凉的情感。. 4、叙述余秋雨的散文风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 1、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护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精神。 2、学习文章中有机结合等多种写作手法。 四、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与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 六、教学课时:二课时 七、分析教材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之一。《道士塔》用优美隽永而发 人深省文字叙写敦煌文化的灿烂辉煌及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的痛心场景。他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深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

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爱国情感。这是文章主旨所在。 八、教学设计 课前,先欣赏一段舞蹈。 (欣赏2008年春晚舞蹈《飞天》,约2分钟。) 提问:这是什么舞蹈 学生:飞天 师:没错,这个就是根据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产生灵感而创作出的舞蹈《飞 天》 (展示飞天壁画,引出敦煌莫高窟) 一、认识敦煌莫高窟 中国有四大石窟,这四大石窟指的是:敦煌一莫高窟、大同一云冈石窟、洛阳一龙门石窟、天水一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市境内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着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1、敦煌位于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沿,河西走廊的最南端。它是中国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是千年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它亲历了十个朝代的繁荣与衰落。 2、敦煌的莫高窟是我国最着名的佛教石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墙上和窟顶的壁画、窟里的佛像和佛经,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灿烂瑰宝。莫高窟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有彩塑像2400多尊,壁画总面积45000平方米。这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36年到20世纪初,历经一千多年。世世代代的佛教信徒再次开窟造佛像,一千多年历史的沉淀,无数人的心血,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莫高窟。 上个世纪初,由于历史疏忽和朝廷能够的腐败,莫高窟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惨遭劫掠,文物散失他国。凡是有良知的中国人哪一个不为之悲愤余秋雨,正是这样一个用它的笔书写这种悲情的人。 3、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第一站就在这里! 三、介绍余秋雨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园3道士塔》47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教学设计 海原县回民中学 罗小云 选自《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一单元,主题:抨击时弊,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余秋雨及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2.引导学生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 1.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2. 分析文章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莫高窟是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窟群,在甘肃敦煌境内,始建于公元350年前后,荟萃建筑、绘画、雕塑艺术,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在1900年被撬开后的十多年间,惨遭国内外各方“毒手”,4万余件文物,毁之大半,散失国内外,成为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化史上一场浩劫…… 常识卡片: 敦煌散失文物书籍的下落 1.英国图书馆 11297册 2.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6000册 3.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 11050册 4.丹麦皇家图书馆东方部 14册 5.日本私人

592册 6.韩国汉城博物馆 2000余册 印度、瑞典、奥地利……

…… 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今天,就让我们去亲历那段文物流失的伤痛历史,一同走进《道士塔》。 二、速读文本 读懂文章需先找突破口。面对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强烈感情的一句话是—— “我好恨!” 快速阅读文本,依次思考并讨论以下同题: (一)恨什么?(对象、行为、原因) (二)恨的实质是什么? (三)怎样写“恨”的? (一)恨什么?(对象、行为、原因) 恨的对象之一:王道士 行为: 1.刷白洞窟壁画 2.毁掉洞窟雕像

都江堰导学案

答案 正字音 颓壁残垣(yuán)惊悸(jì)庇护(bì)修缮(shàn)卑处一隅(yú)魅力(mai)强悍(qiáng hàn)铁戟(jǐ)遴选(lín)韬略(tāo)怦然心动(pēng)诘问(ji?)傩戏(nuó)衮衮(gǔn)诸公 (2)积累词语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这。 膜拜:跪在地上举两手虔诚地行礼。 圭臬: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 焕然:形容有光彩,如焕然一新。 涣然: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如涣然冰释。 长城都江堰;李冰;水利; 李冰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为民造福,务实求真,淡泊名利,贴近苍生。 其他问题见教参 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概括语句表达的内涵。 ①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提示:长城的美在于规模宏大,气势的宏伟,给人一种巨大的惊悸,但时过境迁,它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却直到今天依然在造福人类,给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滋润濡养了天府之国,永久性的灌溉了中华民族。所以说它的美具有长久性。 ②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休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提示:“灵动的生活”是指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母亲,显示了它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地奉献的精神。这一比喻生动形象的地刻画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它像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③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提示:其一,因为他的这点学问是水利界的重要成果,说“水汽淋漓”显得形象生动。其二,是为了与厚厚的典籍“风干松脆”对举。这里的典籍,是另一种政治纲领的代名词,它们貌似堂皇威严,却早已腐朽不堪,失却了活力;而李冰的学问,渗透着利民富民的不休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当然“水气淋漓”。参考答案 6.第①段,“我”前往都江堰,见“上善若水”字幅,引发我对“上善若水”的思考。第②段,追溯“上善若水”一词的来源和本意。 第③④⑤⑥段,“我”面对都江堰,从几个角度去思考李冰之“善”。其中第③段,论说李冰劈山引水修筑都江堰,给人民带来行舟、灌溉之利。第④段论说李冰的工程不污染环境,不危及生态,造福于人,也造福于其他生命。第⑤段论说李冰的都江堰工程不仅造福于古代人民,至今仍泽被黎民百姓。第⑥段总结前三段,点出:李冰之“善”即所谓“上善”。 第⑦段,举黄河、长江、淮河及许多湖泊、近海污染严重的事实,那这些地方与都江堰作对比,说明当今社会亟需李冰似的“上善”。 第⑧段过渡。第⑨段,指出江堰作之所以泽被古今,除了因为李冰采取了科学的治水方法之外,还因为历代官员也能以人民利益为重,继承并发扬了李冰的“上善”。末段写自己品味、享受着“上善”。 全文通过对“上善若水”的思考,热情讴歌了那些为人民谋求幸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品格和事迹。 7.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原参考答案) 或三个问题体现了作者对横幅“上善若水”内涵的思考,照应了文题,为下文由实到虚、逐层阐述“上善若水”的内涵作铺垫。(编者提供) 8.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原参考答案) 或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给人民带来行舟、灌溉之利。②不污染环境,不危及生态,造福于人,也造福于其他生命。③不仅造福于古代人民,至今仍泽被黎民百姓。(编者提供) 9. ①采用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②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 ③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④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善”的思考。 10.①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不与万物竞高下,是为上善。②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继者可谓上善之人;③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道士塔》读后感优秀范文800字5篇

《道士塔》读后感优秀范文800字5篇 《道士塔》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让人心痛,让人揪心,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也为我们的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的叹息。以下 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在《道士塔》一文中,作者余秋雨表达的是对王道士深深的恨,而我,从中看到的是 当时中国的弱。 20世纪初,中华民族的瑰宝莫高窟由一个做了道士的农民王圆箓掌管。可是,这个 王道士却嫌壁画太暗,将它用石灰刷白;他又砸碎古朴的中座雕塑,重新堆塑上几个怪里怪气的塑像;他还将发掘出的文物送往京城的各个官员家中。当那些为敦煌文物慕名而来的外国冒险者想用大量的金钱换取它们时,王道士竟然也只收取极少的货物,甚至还会把文物 主动送给这些外国人。 看完这个故事时,我真恨这个王道士,他就是个卖国贼,可是再仔细想想,又觉得他 很可怜。王道士是个没有文化的农民,那时候的农民根本吃不饱饭,可以赚到点零碎银子 是很不容易的,更别说接受教育了。当时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些文物有多么珍贵,即使 王道士他知道,但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他也一定会把文物卖掉的,因为他要吃饭,要活 下去。毕竟,像朱自清那样“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有气节的人是少数。而“涂墙砸像”让 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是王道士个人的审美观与敦煌壁画完全不和造成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农民都读不起书,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他不知道这些壁画也是一种美,这些文物有多么的珍贵。 王道士不是可恨,是愚昧,是可悲。可恨的是当时中国是个弱国。弱国,国民吃不饱 穿不暖;而强国,国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弱国的大部分人上不了学,而强国,大部分人都接 受了教育;弱国,就是内部人心涣散,而强国,则是所有人团结一心。“王道士”是一个民族 的悲剧! 经过几代中国人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迈上民族复兴的道路。毛泽东、周恩来带领人 民打跑了日本鬼子,并为新中国的富强奋斗一生;科学家钱学森放弃了美国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回国报效祖国;马云创建了淘宝公司,不仅使我们的购物 生活更轻松,还使许多人实现了“做老板”的愿望。再回到我们的身边,每一个普普通 通的人,有老师、司机、农民、消防队员还有环卫工人……他们都正在为中国能成为强国 而奋斗着。假如中国是一列火车,14亿人就是火车上的零件,少了一个火车就会减速, 零件多了火车则会跑得更快。 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们现在要为中华之 富强而读书,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完整版)《都江堰》教案

《都江堰》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作家及主要作品,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2.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文本结构。 3.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些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 4.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 5.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6.情感态度与价值: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为政思想的评论,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 2.品味作品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并加以阐释。 【教学设计】 1.本文篇幅较长,但却以标题形式将文本划为四大部分,在整体把握文意时应先了解标题的作用,并逐个概括标题大内容,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2.通过抓住文段的中心句,来概括文段的内容和文章主旨。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是什么吸引了我们呢?是风景吗?不全是,吸引我们的更多的是当地的美丽的传说与相关的故事,而在所有这些后面都寄托着一种精神。文物也好,古迹也好,都寓含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打开我们的美术鉴赏这本书,同学们挥发现有关建筑方面的图画,介绍某种建筑队特点和意蕴,这就是建筑文化。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符号,那么周庄则代表平民生命的形态;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虔诚宗教崇拜意识,那么扬州个圆则是淡泊雅致文人情怀;如果说天一阁能读出文化保存和流传的悲壮,道士塔能读出文明北销毁的悲哀,那么读了都江堰,你又有何感受呢?它的文化精义又是什么?今天在这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余秋雨,走进四川灌县,去感受都江堰的精神意蕴。 二、介绍余秋雨及总结其文化散文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