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阅读答案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阅读答案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阅读答案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阅读答案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

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荚。用色时,或组合,或对

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

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

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

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

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

画意荚。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

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

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

的境界更为开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

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

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

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1描绘了那面鲜艳的

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

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这样也能

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

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荚。北

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

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

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荚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

对诗歌的荚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13.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14.说说④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2分)

答:

15.④、⑤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3分)

答:

16.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3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答:

17.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下面《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分)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村。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

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限。

答:

参考答案:

13.(3分)(1)单一色调的变化之美 (2)全篇用色 (3)多色组合

14.(2分)‘、。(意思对即可)

15.(3分)不能。因为前者明显,直观,后者需稍加玩味。这样的顺序符合人

们的认知习惯。 (意思对即可)

16.(3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橘红色的夕阳辉映着闪着

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意思对即可)

17.(3分)①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②运用多种色彩的组合③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意思对即可)古诗词中的色彩美阅读答案

古诗词阅读及答案

古诗词赏析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查领悟诗词的主旨情感。 【题目形式】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心情。 【提问变式】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需要“知人论世”。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刻画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春思①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②,秦桑低绿枝③。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④? [注释]①这是描写一位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的评理歌。②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③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④罗帏:丝织的帘帐。 [思考与练习] 试分析“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表达情感的特点。 2.哪个诗句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月夜①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①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思考与练习] (1)从视角看,诗的前二句是写,寥廓天宇,月色空明;后二句是写俯视,,。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瑶瑟怨①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②, 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③, 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释]①这是写女子别离悲怨的诗。②冰簟:喻竹席之凉。③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④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思考与练习] (1)古人对此诗这样评说:通篇布景,只“”三字露怨意。 (2)诗中“梦不成”之后所见的是什么?所闻的是什么?所感的又是什么?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

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

美。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阔。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别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

高中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阅读上面诗歌,完成(1)~(2)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第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园中树木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D.尾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答:[ ] [ ] (C D C.第三句应是写园中树木不管人事。D.尾句应是写树木春来依旧开花,含蓄表达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 。 (诗人将吊古之情巧妙地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前两句“暮”“乱”和“萧条”等词语透露着诗人的伤感;后两句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完成题目。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 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用简 要的语言概括出此诗的意境特征。 (诗歌通过“幽草”“黄鹂”“涧边”“深树”“春潮”“野渡”“春雨”“小舟”等自然形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暮春图画,流露出诗人身在其中独有的一种喜悦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你同意王国维的观点吗?为什么? 答: (同意,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一“闹”字描写花满枝头吐花喷焰的景象,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春意盎然的景象跃然纸上。)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带有颜色的诗句

篇一:带有表示颜色词语的古诗句 带有表示颜色词语的古诗句。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__于二月花。(红) 2、日照香炉生__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 3、儿童急走追__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 4、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 5、骝马新跨__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7、两个黄鹂鸣__柳,一行鹭上青天。 8、春风又__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江碧鸟逾白,山__花欲燃。 10、日暮__山远,天寒屋贫。 11、毛浮水,掌拨清波。 12、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13、小时不识月,呼作玉盘。 14、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6、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7、接天连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18、渭城朝雨轻尘,客舍柳色新。 19、返景入深林,复照苔上。 20、千里云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黑、白)(白)(碧、绿)(翠、白)(绿)(青)(苍、白)(红、绿)(白)(白)(白、黄)(黄)(碧、红)(青青)(青)(黄、白)(白、绿、红) 21、天门中断楚江开,水东流至此回。(碧) 22、常恐秋节至,

昆华叶衰。(黄) 2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在人间。(白) 24、遥望洞庭山水色,银盘里一螺。(白、青) 25、平明寻羽,没在石棱中。(白) 26、箬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杏出墙来。 28、咬定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总是春。 30、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1、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鹂深树鸣。 33、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 34、山外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5、晓看湿处,花重锦官城。 36、万丈泉落,迢迢半氛。 37、宿昔云志,蹉跎发年。 38、树村边合,山郭外斜。 39、大漠风尘日色落,旗半卷出辕门。 40、弄篙莫溅水,畏湿莲衣。 41、荆溪石出,天寒叶稀。 42、桃复含宿雨,柳更带春烟。(红)(青)(紫、红)(黄)(白)(黄)(绿、红)(青)(红)(红、紫)(青、白)(绿、青)(红)(红)(白、红)(红、绿)(青、绿)

高考语文模拟系列训练:古诗词阅读(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模拟系列训练:古诗词阅读 (附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寄郑起侍郎【注】 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水隔淡烟修竹寺,天寒酒薄难成醉,回首故山千里外,寂寂山城柳映门。路经疏雨落花村。地迥楼高易断魂。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此诗作于杨徽之贬为外官之时。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 寂寂” ,用叠词渲染周围的环境气氛。柳则是带季节气候特征的植物,而“柳映门”是寒食特有之景。 B.颔联二句:一远一近,一朦胧一清晰,如画家构图,色调和谐,笔触错落有致,透露出作者闲适之意。 C.颈联即景抒情。“ 天寒”,点出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 酒薄”,暗示山城的荒僻。 D.尾联之妙,在于以问句作结。这里以“ 向谁言”问之,“别离心绪” 喷涌而出,与全诗的基调和谐一致。 15 .请简要概括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 分)答: 【答案】 14 . B 15.①对山城凄清之景的感伤;②被贬的苦闷;③对家乡的思念;④ 对友人的怀念。(或与友人离别的愁苦。)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 项“ 透露出作者闲适之意” 表述错误,应该通过对山城凄清之景的感伤,透露的是作者的别离愁绪。故选 B 。 15.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

浅谈古诗的色彩美

浅谈古诗的色彩美 中国古典诗歌因其语言优美、画意隽永而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我国古代诗人往往将诗和画联系起来,构筑完美的艺术境界。诗人们以精湛的艺术画笔,铺陈色彩,借色传情,寄寓内心的情绪和审美意趣,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色彩瑰丽、意境深远的画卷,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色彩意象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顶峰。 1.古诗色彩的视觉认知 色彩的运用和组合,能给诗歌带来浓郁的画意,创造优美的意境。例如:《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写一片翠竹,葱郁秀丽,生意盎然,呈现出一派清新繁茂的色调。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桃花一片,火样鲜红,色彩明艳,夺目耀眼。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经过清晨春雨的滋润、洗刷,柳叶柳枝更加清翠,颜色焕然一新。柳色青青,映照得客舍青青,呈现出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自然图景。 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云销雾散,杲杲日出,显露出一片绿水青山,突出表现了大自然的幽静和纯净,令人悦目怡情。 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一“白”色绘出一个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天下白”使诗人“迷魂”觉醒,心胸豁然,壮志勃发。 这些诗所描绘的色彩,都给人留下了鲜明而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它们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中人们常见的色彩美。 以上所举诗例,其中的色彩均属单色。 单色,给人以整体的印象,全面的感受。 单色,描绘出自然环境、客观世界的纯净美。 除了单色,诗歌中经常有双色的运用。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山水之美,简直是被这首小诗刻画得淋漓尽致了。“红”、“蓝”两种颜色的运用,巧妙地概括了江南水乡景色的特征,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江南春景图。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红花、绿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

2019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3分)B 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 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天水市】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miù)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 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只有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 1.律诗、ang 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 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 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 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 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 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答案

古诗词专项练习 诗词赏析考什么? 1.内容。2.感情。3.写法。 解题思路: 内容:意象+意境 感情: 诗歌的标题、意象、关键语句、背景注释、联系已学相关诗歌等。写法:写法+表达作用 (一)城南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5、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2分) 6、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2分) (二)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6.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一句,借景抒情,极具情致,请你试作赏析。(3分) (三)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6.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7.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3分) (四)[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7.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8.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2分)(五)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六)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6.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3分) (七)晚春江晴寄友人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八)绝句两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6.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九) [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6.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7.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十)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6.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分) 7.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十一)菊花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5.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分) 6.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017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2017甘肃省白银】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3分)B 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天水市】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miù) 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 1.律诗、ang 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017甘肃省兰州】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部编版九上课外古诗词阅读训练及答案

九上课外古诗词练习 (一)月夜忆舍弟杜甫 1.默写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3分) 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3分) (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①唐刘长卿 默写:——————————,——————————。——————————,————————— [注]①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 ②栖迟:淹留。③楚客:指贾谊。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 14.依现代汉语来看,这首律诗不押韵;但按唐代的读音,此诗是合乎律诗规范的。推测一下,本诗的“悲”“崖”和在古代是押韵的。(1分) 15.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16.将本诗与课本上左思《咏史》比较,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两诗表现手法上的异同。(4分) 18.颔联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2分) 19.结合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4分) (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0-11题。(4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韩愈 默写:‘——————————,——————————。—————————,—————————— 【注释】①左迁:贬官。唐宪宗元和14年(819)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诗人视为刑部侍郎,上书极言其弊,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蓝关:现在陕西蓝田东南。湘: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②九重天:皇帝的宫阙,这里代指皇帝。③潮阳:潮州下辖的一个县。④云横秦岭家何在:回顾长安,云横而不见家。⑤瘴江: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 10 ⑴这首诗的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2分)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阅读答案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 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美。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阔。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别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一幅苍茫的画面。

带有颜色的诗句

22 、 篇一:带有表示颜色词语的古诗句 有表示颜色词语的古诗句。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__ 于二月花。 日照香炉生 __ 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儿童急走追 __ 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云翻墨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骝马新跨 __ 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两个黄鹂鸣 __ 柳,一行 鹭上青天。 春风又 __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碧鸟逾白,山 __ 花欲燃。 日暮 __ 山远,天寒 屋贫。 (红) 2、 紫) 3、 黄) 4、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0 (白) (碧、绿) 白) (红、绿) 碧、红) (青青) 1 、天门中断楚江开, 水东流至此回。 (碧) 常恐秋节至,昆 华叶衰。 黄) 毛浮 水, 掌拨清波。 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小时不识月,呼作 玉盘。 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接天连叶无穷 ,映日荷花别样 。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 柳色新。 返景入深林,复照 苔上。 千里 云 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翠、白) (绿) (白) (白) (白、黄) (青) (黄、白) (黑、白) (青) (苍、 (黄) 白、绿、红)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在人间。遥望洞庭山水色,银盘里一螺。平明寻羽,没在石棱中。 箬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杏出墙来。咬定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总是春。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鹂深树鸣。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山外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晓看湿处,花重锦官城。万丈泉落,迢迢半氛。宿昔云志,蹉跎发年。树村边合,山郭外斜。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青)(紫、红) (青)(红)(红、紫)白、红)(红、绿)(青、绿) 大漠风尘日色落,旗半卷出辕门。弄篙莫溅水,畏湿莲衣。 荆溪石出,天寒叶稀。 桃复含宿雨,柳更带春烟。 (黄)(白 ) (黄) (青 、 白)(绿、青)(红)4、 山横北郭,水绕东城。客路山外,行舟水前。 23 (白) 24 白、青) 25 (白)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青、白) 45 、 青、绿) (红) 绿、红) (红)

古诗词中的写景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写景手法 一、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 2、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的表现手法。 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 【注意】“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又分很多的手法)不能混淆。“写景手法”是写景的方法。抒情方式是指抒情的方法。 二、示例 1、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的第三第四句却笔锋一转侧写,写的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

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2、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知识讲解(1)(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责编:王军霞 考点透视 中考要求学生能够“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初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简要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近年来中考对古诗词(曲)的考查,一般有:1.理解、鉴赏诗句内容及表达效果;2.感知诗句中的艺术形象;3.理解诗词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4.评析诗词凝练的语言。因此,考生平常就要注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 ..,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作品的语言 ..,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赏析表达技巧 ....,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古典诗词鉴赏题目的特点: 一、历年的古典诗歌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或元明清的曲,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且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 二、历年的试题多为近体诗,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少量律诗和词曲,没有一年选古体诗歌。 三、选材应力避两点: 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 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四、鉴赏的诗歌多选自课外,有少数选自课内。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知识讲解 古诗词的分类 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 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

古诗词的色彩美

(二)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荚。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荚。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1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荚。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荚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荚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14.说说④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2分) 答: 15.④、⑤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3分) 答: 16.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3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答: 17.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下面《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分)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村。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题 龟虽寿(曹操东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开头以神龟、螣蛇为喻,目的是什么? 说明生命终会消亡的自然规律 2、作者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怀?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豪迈情怀 3、诗的结尾四句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旨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旨在告诉人们: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听从自然规律的摆布,一个人如果保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观沧海(曹操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那苍茫浩瀚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耸立。山岛之上树木丰茂,生机盎然。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2、自选角度赏析诗句。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答:实写海水和山岛,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和惊人的力量。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诗中“若”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宏大气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说说“争”和“啄”的妙处。 答:“争”运用拟人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啄”描写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描绘出莺燕的动态,表现出了春的活力与生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说说“几处”“谁家”精妙之处。 答:“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3、赏析诗句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写花草,画面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马在浅草地上走的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让人目不暇接,神智迷乱。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和沉醉于美景的春游的人们的感受。 (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性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七年级上古诗词阅读鉴赏试题

(一)课内古诗词阅读理解示例 一、《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体会本诗中“阔”字运用的妙处。 【描绘了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气概豪迈。】 2、本诗颈联似矛盾实有趣,请评析其中的诗趣。 (以下答案有一点切合即可) 【1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 春意。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 呢?】 【2岁暮腊残,连夜行舟,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3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诗歌情感的表达也讲求曲折委婉,找出诗中与“客路”相呼应的词,试分析本诗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与“客路”相呼应的词有”行舟、乡书、归雁”。】 【首联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4、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相近的诗词哪些?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请评析这些名句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共同特点。】 【这些诗句的共同特点就是不仅写景相当传神,而且能“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二、《赤壁》(唐.杜牧)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了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 【折戟,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是“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过于直白,缺乏诗味。】 三、《浣溪沙》(北宋.苏轼) 1、景语即为情语,请体会“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包含的情感。 【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痛苦与失意。】 2、化用诗句常常推陈出新,请评析“休将白发唱黄鸡”与白居易“听唱黄鸡与白日”的区别。 【本诗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反用白诗之意,表达了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在逆境中也要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

古诗词的色彩美

古诗词的色彩美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这首小诗的成功与其色彩的妙用分不开。白毛、绿水、红掌、青波,对仗工整,色彩明丽。诗人用极普通的四色来描摹事物,似信手拈来,然清新可爱,宛如一幅水粉画,人见人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词中所写之物如白鹭、红花、青箬笠、绿蓑衣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 诗人有时为了描绘一个全新的境界,便用单一颜色来渲染画面,从而加强读者的视觉形象。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中的“碧”、“绿”写出了杨柳婆娑、碧绿如染、春意十足的景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勾画玉树琼枝、漫天皆白的圣洁世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海上明月共潮生”写起,接着写明月当空,朗照大地。皎洁的月光洒在江水、沙滩、芳甸上,一切景物像披上了一层乳白色的轻纱。一幅多么优美的春江花月夜图画。 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首绝句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抒发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诗中的“红”、“白”二色反差衬映出主题。红花和白头宫女形成反衬,使人产生红颜易老

的人生感慨;杜牧的《山行》是一首颂秋名作,末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写景尤为出色: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满山云锦,如炼彩霞,不是春花,胜似春花。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感悟到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生命力。全诗格调昂扬、催人奋发,着一“红”字,豪情顿生。 有时诗人在一首诗中运用多种色彩来刻画意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四句用了黄、翠、白、青四种色调,由近及远,极富层次感。“黑云压城城欲摧”、“塞上胭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这里用黑、黄、紫色尽写了悲壮、苍凉的气氛。 (作者单位:331600江西省吉水二中)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瓮安文联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A组)参赛序号:姓名.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名句。“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 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 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 A.《采桑子》 B.《天仙子》 C.《生查子》 D.《鬼谷子》 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 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 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 A.蓬莱、峨眉、方丈 B.蓬莱、方丈、瀛洲 C.瀛洲、峨眉、九华 D.峨眉、方丈、九华 6.《书愤》的作者是:() A.王维 B.杨万里 C.陆游 D.杜甫 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 C.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D.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 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 A.中书省的别称B.尚书省的别称C.枢密院的别称D.秘书省的别称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 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C.《月夜忆舍弟》D.《离思五首》 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 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 A.李商隐 B.秦观 C.周邦彦 D.元稹 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 A.风波B.风雪C.风雨D.风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