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俄天然气协议

中俄天然气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俄天然气协议

篇一:中俄天然气协议达成

中俄天然气谈判修成正果

今年5月21日,在g7峰会召开前夕这个敏感时刻,中俄签署了金额巨大的30年天然气购销合同,这场横跨近20

年的拉锯终于花开落地,中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中俄形成战略性能源同盟,这份天然气协议的政治意义远比经济意义更令人玩味。

众所周知,我国和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存在着结构性的互补,但多年来,这种结构性互补的优势却没有两国的能源合作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天然气谈判也一度陷入僵局。双方存在合作潜力不匹配等问题,致使能源合作进展缓慢。

此次,价格和管道路线依旧是两国长达十数年的艰难谈判中的重中之重,双方就本国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展开博弈,谈判过程反复而艰辛,一度令人绝望。最后,这份天然气大胆的达成还是得益于目前局势下各种力量和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首先,我们不妨针对中俄能源合作困局为背景,以此次

久拖不决的天然气谈判为例,分析一下造成中俄能源合作困局的主要原因:

1.俄罗斯要价过高,超过中国实际承受能力。就俄罗斯而言,目前对中国输出的天然气只有向欧洲输出的天然气的25%左右,多年来,欧洲一直是俄罗斯稳定的能源输出市场,保障了俄罗斯的基本能源经济,而且在短期内也不会有大的改变;所以,俄罗斯有底气坚持以高于对欧洲出口的天然气价格向中国输出天然气的主张,且颇有种“多谈几年又何妨”的气势;

2.俄罗斯国内存在“资源民族主义”倾向,不轻易向中国公司放开上层油气田,使得中国对整个价值链条没有控制权,影响中国方面合作的积极性;

3.远东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运输成本高,

4.双方缺乏信任,一方面,俄罗斯国内存在“摆脱中国廉价原料供应商角色”的声音;另一方面,中国也一直在避免在经济和政治上过度依赖俄罗斯的倾向;

5.在管道输送路线上,俄罗斯希望先搞西线管道,将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数到中国的新疆,而中国则因为西线已经建设了西气东输管道和中亚管道,且东北和京津冀地区对天然气能源需求更为强烈,所以主张现先在东线合作;

6.而就中国而言,在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谈判陷入僵局的十数年间,中国成功

地从缅甸、澳大利亚、土库曼斯坦、卡塔尔等地寻得新的能源来源,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中国实力飞涨,在国际社会地位水涨船高,中国不仅在能源输入方面进展颇大,进口的替代选择更多,而且在推进国际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来维持国内能源市场平衡的同时,还注重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大力开发和利用核能、太阳能、水电等新能源,以降低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进而减少能源进口,这些都大大减轻了中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显然,中俄之间合作潜力不太匹配,双方要在这个天然气项目中达成协议还要解决许多困难和争议。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担忧这场旷日持久的艰难博弈就要以无疾而终收场时,国际政治局势和全球能源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而这些转变将彻底改变中俄此前在谈判中的态度。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促成此次中俄天然气合作的主要原因:

一、首先,就俄罗斯而言:

1.目前俄罗斯经济形势不佳,进入低增长期,且有持续发展下去的趋势。经济向来是俄罗斯的软肋,尤其近几年受经济危机影响,俄罗斯对外贸易不景气,农业歉收,内部投资下降,实体经济下滑,消费内需乏力,整体经济形势出现下滑。与此同时,由于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降,导致作为当前俄罗斯能源收入的缩水,这给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俄

罗斯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现代化来为避免国家经济的不良趋势继续发展,非短期能够奏效。在此情况下,扩大能源出口增加能源收入成为解决俄罗斯当前经济困局见效最快的一个选择。

2.克里米亚问题给本已面临困境的俄罗斯经济带来新

的压力。俄罗斯经济本就表现欠佳,而且近日又在克里米亚的问题上受到了西方的经济制裁,使其经济雪上加霜,这个时候俄罗斯要实现对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承诺,只能通过扩大能源出口增加能源收入,这给中俄天然气协议的签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3.俄罗斯想要扩大能源出口增加能源收入存在着市场瓶颈。一方面,欧洲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传统市场,对来自俄罗斯的能源有依赖,但需求量相对稳定,当前形势下,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量不可能急剧扩大。而且欧洲一直在寻找新的能源供应源,还有美国页岩气技术的发展,都有可能导致俄罗斯对欧洲能源出口的萎缩。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当今世界能源进口大国,虽然能源需求持续

扩大,合作潜力好,加上中国进行的能源多元化取得的成效和新兴能源的竞争愈加激烈,都增加了俄罗斯向中国提供天然气、进入中国能源市场的迫切性。

4.俄罗斯此时与中国达成天然气供应协议,既有经济方面的需要,也有政治方面的考虑。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及其欧洲盟友试图以有针对性的制裁孤立俄罗斯,惩罚俄

罗斯的侵略行为。如今,这一协议的签署令普京能够同时向国际社会和俄罗斯本国人民理直气壮地说,他在东方拥有一个强大的新盟友;多年以来,能源一直是俄罗斯与欧洲谈判的武器,但是受美国页岩气革命的进行、欧洲寻求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等因素影响,俄罗斯面临的外部风险显著增加,俄罗斯不得不转向东方寻找同盟,从而对冲欧洲能源消费的多样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使能源这张牌在与欧交往中发挥更大的效力。

二、而对中国而言:

目前中国面临煤炭消费比重过大带来的严重雾霾问题,迫切需要提高天然气利用比重,大规模的俄气能得到开发并进入中国,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天然气供应格局,帮助中国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并缓解天然气“亚洲溢价”局面。

三、另外,促成中俄合作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

近日在乌克兰危机和指控中国开展网络间谍活动上,美国对俄罗斯和中国都采取了敌对立场。对此,俄罗斯政府和中国政府为了双方的共同利益,不得不进一步改善双方外交关系,这有利于令美国陷入孤立,并使西方外交复杂化,从而为两国争取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

篇二:中俄签署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

中俄签署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