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

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

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
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

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

营养风险评估表Word版

江苏省中医院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 营养风险筛查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使用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第一步首次营养监测内容 以上任一问题回答“是”则直接进入第二步营养监测。所有问题回答“否”,则每周重复筛查1次。 第二步NRS(2002)总评分包括三个部分的总和,即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状态受损评分+年龄评分。 1.NRS(2002)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及其定义: (1)1分:慢性疾病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住院治疗。患者虚弱但不需要卧床。蛋白质需要量略有增加,但可以通过口服补充剂来弥补; (2)2分:患者需要卧床,如腹部手术后,蛋白质需要量相应增加,但大多数人仍可以通过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得到恢复; (3)3分:患者在加强病房中靠机械通气支持,蛋白质需要量增加而且不能被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所弥补,但是通过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可使蛋白质分解和氮丢失明显减少。 2.NRS(2002)对于营养状况降低的评分及其定义: (1)0分:定义——正常营养状态 (2)轻度(1分):定义——3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50%-75%。 (3)中度(2分):定义——2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25%-50%。

(4)重度(3分):定义——1个月内体重丢失5%(3个月内体重下降15%)或BMI<18.5或者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0%-25%。 (注:3项问题任一个符合就按其分值,几项都有按照高分值为准) 3.年龄评分: 年龄>70岁为1分,年龄≤70岁为0分 4.评分结果与营养风险的关系: (1)总评分≥3分(或胸水、腹水、水肿且血清蛋白<35g/L者)表明患者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即应该使用营养支持。 (2)总评分<3分:每周复查营养评定。以后复查的结果如果≥3分,即进入营养支持程序。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中国护理管理 51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11月15日 第12卷 第11期 百特 专栏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730000(赵利群);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万巧琴) 作者简介:赵利群,本科,护师 通讯作者:万巧琴,硕士,副教授, E-mail:qiaoqinwan@https://www.doczj.com/doc/7e2332972.html,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赵利群?万巧琴 跌倒是指无意图地摔倒在地上或一些更低的平面上,但不包括暴力、意识丧失、偏瘫或是癫痫发作所至的跌倒[1]。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跌倒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发生率在全球呈现较高的比例 [2-4] 。 跌倒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其中近一半的跌倒会引起严重的损伤,如脑外伤、骨折等躯体损伤及焦虑、恐惧等心理损伤[5]。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对预防跌倒至关重要。国内外多项研究 [6-8] 表明,通过对跌倒的相关危险因 素进行评估,制订并实施预防措施,可对老年人跌倒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跌倒评估工具的开发,并已研制出很多评估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的工具。量表特点各异,侧重点不同,在使用方面也存在一些争议。现就国内外老年人跌倒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用于跌倒风险综合评估的量表 1.1 Morse 跌倒量表(Morse Fall Scale,MFS) MFS 是一个专门用于预测跌倒可 能性的量表,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Morse 教授于1989年研制,在国外应用广泛。MFS 有6个条目:跌倒史、其他疾病诊断、使用行走辅助用具、静脉输液或使用肝素钠、步态、认知状态。每个条目评分为0~25分不等,总分为125分,评分越高表示跌倒风险越大。目前有关MFS 的诊断界值,不同研究者的建议有所差异。Kim 等[9]的研究显示MFS 在诊断界值为50分时,其灵敏度为78.9%,特异度为55.8%,阳性预测值为30.8%,阴性预测值为91.4%。唐玮等[10]对汉化版MFS 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认为汉化版MFS 简便、易测,6个条目相互独立,诊断界值为45分时量表的敏感度为74%,特异度为82%,对患者跌倒倾向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量表的区分效度较高并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这与香港Chow 等[11]的研究结果相似。而周君桂等[12]认为汉化版MFS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诊断界值为55分时相对平衡,分别为92%和64%,因此推荐MFS 的诊断界值为55分。MFS 主要应用于住院患者,完成填写需 要2~3分钟,护士可以通过评估,对跌倒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减少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1.2 跌倒危险评估表(Falls Risk Assessment Tool,FRAT) FRAT 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制,在国外应用较为成熟。量表由10个条目构成,即年龄、跌倒史、平衡能力、精神状态、营养及睡眠、视力、表达能力、药物治疗、慢性病、尿失禁,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对应分值为0~3分,分数越高表明跌倒发生的危险度越高。刘青青等[13]将量表翻译成中 文后,测得其总量表Cronbach ’s α系数为0.91,各条目Cronbach ’s α系数为0.71~0.86,具备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该量表设计比较简单,主要用于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护士利用5~10分钟即可完成评估。1.3 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 (Falls Risk for Older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Screening Tool,FROP-Com) FROP-Com 由澳大利亚国家老年医学研究所研制,主要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的跌倒风险评估,由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完成。量表包括14个项目:跌倒史、患有影响自身平衡能力和灵活性的疾病种数、服用易致跌倒的药物种数、感觉异常、大小便的自控能力、有无影响步行的足部疾病、认知状况、食物摄入量下降情况、对活动能力的自我评估、日常活动能力、平衡性、身体活动程度、能否安全行走和居家环境评估。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为0~3分,得分越高跌倒的危险性越高[14]。Russell 等[15] 护理安全 Nursing Safety

(完整版)老年人健康评估方案

老年人健康评估管理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规范健康评估服务的行为,保障老年人健康权益,提高养医疗务机构的服务管理水平,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黑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范围 本方案规定了医疗机构针对老年人健康评估服务的基本要求、健康分级标准、评估规范、评估管理和服务质量评定与改进的要求。此项工作拟设置两个基层医疗机构为试点,分别为尚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五常镇卫生院。通过工作试行开展反映方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为正式开展此项服务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 1、健康评估服务 指医疗机构为辖区老人提供的健康状况的系统评价和健康等级的划分。 2、健康状况 指老人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健康等方面的状况。 3、健康等级 指医疗机构根据健康评估的结果对辖区老人的健康状况做出的等

级划分。 4、健康史 指老人既往重大疾病史、家族疾病史、外伤史以及正在接受治疗的情况,也包括影响老人健康状况的重大生活事件和重要因素。 5 、精神状况 指老人在评估时的外表、行为、情绪状态、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外在表现。 6 、功能评估 指对老人的感觉器官和运动系统完成功能活动情况以及老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估。 7、自理能力 指老人完成基本生活活动和利用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的能力。 8、社会功能 指老人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联系与交流状况。 9、决定能力 指老人是否能自主选择接受或拒绝医疗及养老服务机构服务的能力。 10、风险评估 指医疗机构对在辖区老人健康体检及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易造成老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的评价和预测。 11、健康档案 指医疗机构对辖区老人的健康评估结果和有关问题的格式化记录,

老年病科风险评估表

老年病科风险评估表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入院时期: 一、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1.年龄:年龄≧90分1分()年龄≧80分2分() 年龄≧70分3分()年龄≦70分4分() 2. 意识状态:躁动1分()意识模糊2分()昏迷3分() 3. 活动能力:(肢体活动能力下降,偏瘫,步态不稳等)根据病情由重到轻为 1分()2分()3分()4分() 4.基础疾病:(头晕、贫血、体位性低血压等)根据病情由重到轻为 1分()2分()3分()4分() 措施:从实施预见性护理,完善病房设施,保证住院周围环境安全。比如:地面要清洁干燥,病房走廊有扶手,房间内有坐便器、光线充足、环境宽敞等。 注意工作中的小细节比如:病房内物品摆放整齐,避免绊倒,穿防滑鞋。定期沟通,发现隐患及时解决问题。 二、压疮风险评估: 评估项目:评分评分标准分值评估宣教日期 感知能力完全受损1()大部分受损2() 轻度损害3()无损害4() 潮湿程度持续潮湿1()常常潮湿2() 偶尔潮湿3()罕见潮湿4() 活动能力卧床1()坐椅子2() 偶尔步行3()经常步行4() 移动能力完全受限1()非常受限2() 轻微受限3()不受限4() 营养摄入能力非常差1()可能不足2() 充足3()丰富4() 摩擦力剪切力存在的问题1()潜在的问题2()不存在的问题3()低危分值15-18分中危分值13-14分高危分值10-12分极危≦9 措施:1.定时翻身,座位患者每15-30分钟更换体位 2.应用气垫床 3.应用敷料保护4.床单整洁无潮湿、无碎屑 5.移动患者时注意避免托、拉、拽 6.皮肤清洁干燥7.有效管理大小便失禁8.悬挂警示标志9.预防医疗器损伤皮肤10.床头交接班11.健康教育 三、自杀、自伤风险评估 1.自杀、自伤病史有1()无2() 2.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有1()无2()

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及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教学提纲

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及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来源:二毛照护 前不久,广州一名七旬老人不慎跌倒卡进地铁站台,乘客推动百吨地铁救人的视频在各大网络媒体平台上传得沸沸扬扬。 △图为该事件乘客推动地铁营救老人 事件回顾:2017年5月6日下午,广州地铁区庄站一位70多岁的女乘客独自下车时,不慎失足,卡进列车与站台的间隙。经了解,系该女乘客下车时踏空导致。 危急时刻,几位身强力壮的乘客徒手奋力推地铁,有的下车减重,有的站到车厢另一侧配重,拉大空隙。在乘客的协助下,车站人员用润滑剂处理后,老人的脚被取出,前后仅用五分钟!经现场检查,老人的右膝盖有轻微擦伤,未见流血。 视频在网上发布后,网友们纷纷点赞“正能量”!类似这样老人跌倒众人帮助的事件,全国各地还有不少:

△山东老人摔倒昏迷,路过护士急施救 △沈阳老人跌倒众人伸手,没人怕“粘包” △长沙92岁老人跌倒众人照顾 △信阳罗山老人跌倒众人扶

△兰州一七旬老人街头摔倒众人伸手相助 还有这些…… 读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无论是众人帮助跌倒老人的感动报道、还是关于老人跌倒的新闻,话题核心始终围绕两个关键词: “老人”&“跌倒” “老年人跌倒”作为一个热点话题持续存在,始终被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 “老龄化”: 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2.3亿,预计到2050年,我国每3人中有1名老人。 “跌倒”: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跌倒老人达4000万人,跌倒已成为全球老人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 “跌不起”的老年人 ●五老有一跌 ●十跌有三伤,其中一个甚至会住院 ●曾经跌倒过一次,再一次跌倒的几率高 ●跌倒者住院平均花费9万元 ●如今职业“碰瓷儿”的人那么多,真的在外跌倒了,十个人有九个都不敢扶 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及时了解长辈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预防及干预措施,避免跌倒事件的发生。 除此之外,老年人自身能够做些什么防止跌倒?我们能否事先发现身边潜在的危险呢?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个实用的关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评估方式。 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可通过平衡功能评定进行评估。为了方便非专业读者了解和操作,小编向您推荐《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和台湾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向公众推荐的老年身体机能简易评估方式,希望对您评估家中老年人跌倒风险有帮助。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老年入住风险评估表

入住老人风险评估表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入院时期: 一、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1.年龄:年龄≧90分1分()年龄≧80分2分() 年龄≧70分3分()年龄≦70分4分() 2. 意识状态:躁动1分()意识模糊2分()昏迷3分() 3. 活动能力:(肢体活动能力下降,偏瘫,步态不稳等)根据病情由重到轻为 1分()2分()3分()4分() 4.基础疾病:(头晕、贫血、体位性低血压等)根据病情由重到轻为 1分()2分()3分()4分() 措施:从实施预见性护理,完善病房设施,保证住院周围环境安全。比如:地面要清洁干燥,病房走廊有扶手,房间内有坐便器、光线充足、环境宽敞等。 注意工作中的小细节比如:病房内物品摆放整齐,避免绊倒,穿防滑鞋。定期沟通,发现隐患及时解决问题。 二、压疮风险评估: 评估项目:评分标准分值评估项目:评分标准分值 1、感知能力完全受损1() 2、活动能力卧床1() 大部分受损2()坐椅子2() 轻度损害3()偶尔步行3() 无损害4()经常步行4() 3、潮湿程度持续潮湿1() 4、移动能力完全受限1() 常常潮湿2()非常受限2() 偶尔潮湿3()轻微受限3() 罕见潮湿4()不受限4() 5、营养摄入能力非常差1() 6、摩擦力剪切力存在的问题1() 可能不足2()潜在的问题2() 充足3()不存在的问题3() 丰富4() 低危分值15-18分中危分值13-14分高危分值10-12分极危≦9 措施:1.定时翻身,座位患者每15-30分钟更换体位 2.应用气垫床 3.应用敷料保护4.床单整洁无潮湿、无碎屑 5.移动患者时注意避免托、拉、拽 6.皮肤清洁干燥7.有效管理大小便失禁8.悬挂警示标志9.预防医疗器损伤皮肤10.床头交接班11.健康教育 三、自杀、自伤风险评估 1.自杀、自伤病史有1()无2() 2.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有1()无2()

营养评价

营养评价 一、住院病人营养风险评估 按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评分。 (一)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标准: 1. 营养状况情况评分 ⑴严重营养状态受损:营养风险3分 1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3个月内体重下降>15%;或近一周食物摄入比正常量减少75%以上;或BMI<16.0,并且一般情况差,如血浆白蛋白<25g/L。 ⑵中度营养状态受损:营养风险2分 一般情况差并2个月体重丢失>5%;或近一周食物摄入比正常量减少50%~75%;或BMI为16.0-16.9。 ⑶轻度营养状态受损:营养风险1分 3个月内体重减少>5%或近一周食物摄入比正常减少25%~50%;或BMI 为17.0-18.4。 ⑷正常营养状态:营养风险0分 营养摄入正常,体重无明显降低。 (注:几项问题任一符合就按其分值,几项都有按照高分值为准) 2.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 ⑴疾病对营养的摄入、吸收、利用和代谢影响严重:营养风险3分 如严重头颅部损伤、骨髓移植、重症监护病人、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烧伤面积>50%患者、严重多发伤、脑卒中、急性重症胰腺炎等。 ⑵中度影响:营养风险2分 如腹部大手术、重症肺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严重的炎性肠疾病、肝切除等; ⑶轻度影响:营养风险1分 如有并发症的慢性疾病患者、肝硬化、血液透析、糖尿病、股髋骨骨折、肿瘤患者(放、化疗)等。 (注:几项问题任一符合就按其分值,几项都有按照高分值为准) 3.年龄因素影响的评分: 年龄≥70岁,营养风险明显增加。因此,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应增加营养风险1分。 4. 营养风险总评分: 总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状态评分+年龄评分 ㈡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意义:

老人入院评估制度

老人入院评估制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扬中市油坊镇长旺高兴桥老年关爱之家老人入院评估制度 一、分析体检报告 老人入住前,应按养老机构要求提供其最近两个月内由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体检报告。体检报告内容应包括胸透、肝功能、骨密度、血糖、血常规等,以及养老机构认为应该提供的检测项目。体检报告对于老年人能力评估至关重要,它是快速判断住养老人基本身体状况,判定护理需求的重要依据。因此,老年人如有住养需要,首先要准备好符合养老机构具体要求的体检报告。 二、通过观察询问,初步判定能力等级 为了使老人在试住期就能接受较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养老机构首先会对新入住老人进行初评,了解其基本行为能力和精神认知状况,如考察他们肢体协调能力、语言表述力、记忆力等。通过知识问答、对话交流、询问家属的方式进行,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会通过直接观察、间接询问、借助道具等方法,对老人进行基本评估。某些养老机构对新入住老人需到评估室接受包括用餐进食、洗澡梳妆、穿衣穿裤、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如厕等在内的对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精神状况的初评,从而为确定护理等级和入住区域等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三、依据评估体系,得出系统评估报告 通过初评的老人,便会进入养老机构开始试住生活,并在试住期间完成系统评估。养老机构在整合各种参考量表基础之上,会构建起一个评估体系,对新入住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认知能力、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和适应能力、营养状况、疾病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定。对新入住老人的综合评估内容包括基础资料、能力认知及肢体功能评估、营养安全评估及康复护理需求、病史及常规体检、辅助检查日常用药及诊断、综合照护建议等;评估参照的量表主要有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精神状态评估、感知觉与沟通评估、社会参与评估、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简易智能状态测试量表(MMSE)、Berg平衡量表,以及跌倒、压疮、走失、吞咽等功能表。评估小组中的医护人员、康复师、心理师、营养师、社工会根据各自的专业领域,就相关量表中的问题对老人进行询问与观察,如营养师会根据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对老人的营养安全进行评估。一周之内,评估小组会出系统测评结果,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四、养老机构根据住养老人提供的《体检报告》,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后,暂定护理等级,出示《意外风险告知书》并确定试住期。试住期间费用与正式入住一致,养老机构需要承担老人试住期间应负的相应责任。

《中国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专家共识(草案)》(2019)要点

《中国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专家共识(草案)》(2019)要点 前言 来自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因受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老年人中,一半以上是因为跌倒。老年人发生创伤性骨折的主要原因也是跌倒。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 据报道,每年约有30%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而且跌倒的发生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可高达50%。 老年人跌倒是可以预防的。老年人跌倒干预的前提是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才可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减轻老年人跌倒的损伤程度。 1. 术语和定义 1.1 跌倒 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跌倒的分类,跌倒包括以下两类:①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②同一平面的跌倒。 1.2 老年人 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者。 1.3 评估 是将客观实际同所确定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评估是任何预防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干预活动的始终。

2. 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 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是进行跌倒干预的基础和前提。 2.1 既往病史评估 既往病史是评估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重要组成,应详细评估老年人的跌倒史(有无跌倒史,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状况,跌倒时的症状、跌倒损伤情况以及其他后果,有无害怕跌倒的心理)、疾病史(尤其关注帕金森病、痴呆、卒中、心脏病、视力障碍和严重的骨关节病等疾病)和服用药物史(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尤其关注与跌倒有关的药物服用)。 2.2 综合评估 此类的量表多注重在对老年人跌倒的内在因素的评估。 2.2.1 Morse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FS): 2.2.2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FRA): 2.3 躯体功能评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生理功能都有减退。其中维持肌肉骨骼运动系统功能减退造成的步态协调性下降、平衡能力降低,以及老年人在视觉、听觉、前庭功能、本体感觉方面的下降,都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2.3.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2.3.2 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supandgotest): 2.3.3 Berg平衡量表(BBS): 2.3.4 Tinetti步态和平衡测试量表:

老年人能力评估项目申报方案总结

六、项目实施方案 (一)养老评估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高龄化快速发展,养老产业越来越重要。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据悉,过去的30年间,全国65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增长了1倍,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慢性疾病患者与失能老人的出现。卫生统计数据表明,城市老年人群患病率高出总人口1倍以上,80%的老年人患有某种慢性疾病,65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率和失能率为总人口4倍,患病和失能限制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 2013年民政部发布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的行业标准,按能力完好程度将老年人划分为4个等级:能力完好、轻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养老机构作为长期照护机构的主体,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是实现长期照护服务按需供给,合理分配养老服务资源的必要需求。 (二)评估对象需求分析 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04.27万,老龄化率17.75%。老龄人口持续增多,高龄老人占比不断增加,子女工作压力增大,无暇照顾老人,空巢及独居老人增多,老人因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经济能力等不同综合呈现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并且老年人的需求是复杂的、长期性的。其复杂性在于老年人的需求包含多种类别、分为多种程度。例如,患有残疾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种类疾病的老年人,与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他们的需求都迥然不同。即使同样患有残疾的两位老年人,由于残疾的类型和程度的不同,两个人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服务的提供变得复杂、多样。 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复杂多样的老年人需求和老年人长期照护带来的巨额开支,与有限的健康照护资源形成强烈对比,为全社会带来日益增加的养老压力。在此背景之下,如何评估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将服务有效递送至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已经成为养老服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评估表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护理评估表 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跌倒或坠床 评估内容分值评估标准分值标准分 评估日期精神状况 3分 昏睡或昏迷 1 嗜睡 2 意识模糊或躁动或谵妄或痴呆 3 活动情况 4分 仅能床上活动 2 行走需要帮助或使用辅助工具 或步态不稳或站立时平衡障碍 4 年龄因素 2分﹥60岁或﹤12岁 2 疾病因素 3分 □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 □眩晕症□帕金□森综合症 □癫痫发作□贫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严重营养不良□关节疾病 患一种疾病 患两种及其以上疾病 2 3 用药情况 3分 □麻醉药物□抗组胺类药物 □缓泻剂或导泻药物 □利尿剂□降压药 □降糖药物 □抗惊厥药物□抗抑郁药物 □镇静催眠药物 使用任意一类药物 使用任意两类药物 1 2 感觉功能 3分 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0.3 1 单盲或视野缺损 2 双盲或双眼包扎 3 跌倒史 2分入院前3个月内有跌倒史 2 评估得分 评估人签名 评估结果及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评估得分 预防措施 1.保持地面无水渍、无障碍物,病室及活动区域灯光充足。必要时使用床栏。 2.评估结果为高危患者,床尾悬挂预防跌倒标识,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留陪伴。 3.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导致跌倒的原因,患者日常用物及呼叫器放于可及处。 4.指导患者穿长短合适的衣裤及防滑鞋,提醒患者下床时若有必要寻求帮助,外出检 查时使用轮椅专人护送。 5.护士长督促检查防跌倒措施的落实情况 责任护士签名 1.60岁以上的患者均要进行评估。入院后每周评估一次,手术后重新评估;每项评估情况请在相应评估 项目上作出评分。 2. 评分3分及以上者属高危患者,请在“评估结果及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中选出相关预防措施(若已实 施,请划“∨”)。 3.分数高表示风险增加:轻度风险:3-8分;中度风险:9-14分;高度风险:15-20分.

五项护理_风险评估试题

患者跌倒、坠床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老年人跌倒后头部血肿,判断危害度为:()B A 、严重度1级 B 、严重度2级 C 、严重度3级 D 、严重度4级 2、下面哪类患者有跌倒和坠床的危险:()E A 、步态不稳者 B 、头晕、眩晕、血压不稳者 C 、意识 / 精神障碍者 D 、使用毒性、麻醉、精神类药物者 E 、以上都是 3、男性,65岁,有高血压病史22年,突然出现头晕、头痛,躁动不安,测血压170/100mmHg,已通知医生,并给予了相应处理,此时从患者安全角度护理上应注意:()D A 、活动受限 B 、瘫痪 C 、呕吐 D 、防坠床 E 、脑血管意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预防患者跌倒的观察要点包括:()ABC A 、患者的神志、自理能力、步态 B 、患者的用药、既往病史、目前疾病的状况 C 、评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地面、各种标识、灯光照明、病房设施 D 、掌握病人目前的营养情况 2、为了预防患者跌倒,必须提供安全的环境,下面哪些因素与跌倒有关:()ABCDE A 、地面过滑 B 、地面凹凸不平 C 、地面潮湿 D 、过道上有障碍物 E 、拖地时无设置“小心地滑”提示 3、老年人夜间起床如厕时,由于体位的突然变化,容易造成心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发生跌倒,所以,要做到“三个半分钟”其是指:()ABC

A 、夜间起床时,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 B 、在床上坐半分钟 C 、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最后才下地活动 D 、夜间起床时,醒来睁开眼睛后,平卧半分钟后直接下床 E 、夜间起床时,醒来睁开眼睛后,坐半分钟直接下床 4、对有跌倒和坠床危险的患者应评估:()ABCDE A 、患者年龄、意识 B 、生活自理能力及肌力 C 、病区环境 D 、家庭、社会支持情况 E 、了解患者的治疗和用药 5、有跌倒和坠床危险的患者包括:()ABCDE A 、肢体无力、行动不便者、步态不稳者 B 、身体虚弱、头晕、眩晕、贫血、血压不稳者 C 、精神状态差、注意力无法集中、失眠,意识障碍者 D 、使用毒性、麻醉、精神类药物者 E 、婴幼儿、高龄、视力不佳者 6、预防患者跌倒和坠床的措施有:()ABCDE A 、保持病区(室)过道通畅 B 、拖地时设置“小心地滑”提示 C 、浴室地面铺防滑垫 D 、在病区通道、浴室及厕所安装扶手、座椅和座厕 E 、每日对平车、轮椅、床栏、病床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为了预防病人跌倒,病房的洗手间、浴室要有提示易滑倒的醒目标志。()√ 2、为防患者跌倒,应将病床调至最高位置,并固定好床脚刹车,必要时加床档。()√ 3、当老年人跌倒后出现局部疼痛和压痛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畸形时,可能已发生骨折。√()

营养风险评估表

江苏省中医院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 营养风险筛查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使用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第一步首次营养监测内容 以上任一问题回答“是”则直接进入第二步营养监测。所有问题回答“否”,则每周重复筛查1次。 第二步NRS(2002)总评分包括三个部分的总和,即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状态受损评分+年龄评分。 1.NRS(2002)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及其定义: (1)1分:慢性疾病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住院治疗。患者虚弱但不需要卧床。蛋白质需要量略有增加,但可以通过口服补充剂来弥补; (2)2分:患者需要卧床,如腹部手术后,蛋白质需要量相应增加,但大多数人仍可以通过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得到恢复; (3)3分:患者在加强病房中靠机械通气支持,蛋白质需要量增加而且不能被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所弥补,但是通过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可使蛋白质分解和氮丢失明显减少。 2.NRS(2002)对于营养状况降低的评分及其定义: (1)0分:定义——正常营养状态 (2)轻度(1分):定义——3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50%-75%。 (3)中度(2分):定义——2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25%-50%。 (4)重度(3分):定义——1个月内体重丢失5%(3个月内体重下降15%)或BMI<18.5或者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0%-25%。 (注:3项问题任一个符合就按其分值,几项都有按照高分值为准) 3.年龄评分: 年龄>70岁为1分,年龄≤70岁为0分 4.评分结果与营养风险的关系: (1)总评分≥3分(或胸水、腹水、水肿且血清蛋白<35g/L者)表明患者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即应该使用营养支持。 (2)总评分<3分:每周复查营养评定。以后复查的结果如果≥3分,即进入营养支持程序。

老年护理第3章 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试题及答案

第3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因素易导致老年人进食意外的发生( A ) A.给卧床老人喂汤时,食勺要从口正中直入,以免呛咳 B.卧床老人进食时应使其头部转向一侧 C.给偏瘫老人进食时,食勺应从健侧放入,尽量送到舌根部 D.进食时注意力集中 E.吃干食发噎者,进食时准备水或饮料 2、下列关于老年期肝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肝细胞变性、数量减少 B.肝结缔组织减少 C.肝功能减退 D.肝解毒功能下降 E.合成蛋白能力下降 3、在衰老的进程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发生的常见生理变化不包括( C ) A.心肌收缩力下降 B.各器官血液灌注量减少 C.动脉压和静脉压均升高 D.心率减慢 E.冠状动脉口径变小 4、对记忆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采集健康史时,应采用以下哪种方法进行( C ) A.文字或图画书面形式交谈 B.耐心倾听,不要催促 C.向家属或陪伴者了解详细情况 D.始终保持与老年人的目光接触 E.以不同的表达方式重复老人所说的内容 5、下列哪项不符合老年性聋的特点( D ) A.双侧对称性听力下降,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 B.听人说话,喜慢怕快,喜安静怕嘈杂 C.常有听觉重振现象,即"低音听不见,高音又感觉刺耳难受" D.能听见但听不清楚别人说话 E.常伴有高频性耳鸣,开始为间歇性,渐渐发展成持续性 6、关于老年人生理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C ) A.由于呼吸道免疫功能低下,细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且易发生潴留,故老年人易患呼吸道感染。 B.老年人尿浓缩、稀释功能降低 C.老年人胃酸分泌增多,使消化性溃疡发生几率增高 D.老年人糖代谢功能下降 E.老年人甲状腺素生成降低 7、老年人躯体健康的评估不包括下述哪一项( D ) A.健康史的采集 B.身体评估 C.功能状态的评估 D.社会功能评估 E.辅助检查 8、老年人对下列哪种情况记忆力较好( D ) A.听过或看过一段时间的事物 B.曾感知过而不在眼前的事物 C.生疏事物的内容 D.与过去有关的事物

老年人健康评估

实验一老年人健康评估 实验目的 1. 掌握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技巧。 2. 能够为社区内老年人健康健康档案。 3. 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莪良好职业道德。 实验内容 1、访问你所在社区中的老年人护理中心、老年护理院,评价老年人的健康 状况(表1 老年人健康评估表),评价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卫生服务提供的基本 情况及住房、卫生服务措施等内容。了解老年人对所在社区的感受和想法,并回答如果你是老年人你会选择留在这里吗?选择或不选择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 需要改变? 2、运用护理程序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正确的健康评估,尤其应注意心理、营养、用药、安全等方面的评估,提出准确的护理诊断,与老年人共同制定护理照 顾计划,以确保护理措施的落实,并及时进行评估,以了解护理效果。 3、为社区内老年人建立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使他们掌握常 用的自我护理技能和方法。 4、通过老年人的健康评估,发现护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各种途径和方式 的健康教育,建立家庭病床、日间护理中心等,为社区健康老年人及居家的慢性病病人提供及时、优质的护理,以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注意并及时 发现老年人患病的早期征象和危险信号,教会老年人使用急救药品和器械,以便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协助政府部门制定良好的养老政策和措施,为老年人服务。实验结果

完成以下表格 表1 老年人健康评估表 评估日期:护士资料提供人/关系:健康档案/家庭护理病历号: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宗教:电话号码:(一)一般情况 1. 婚姻状况(1)独身(2 )已婚(3)再婚(4 )丧偶(5)其他 2. 居住类型(1)独自(2)同配偶一起(3 )和子女一起(4)配偶、子女一起(5)其他(注明) 3. 住房类型(1)楼房(楼层)(2 )电梯:①有②无(3 )平房(4)其他 4. 居住环境(1)采光及通风:①好②一般③差 (2 )人均面积:㎡ (3 )宠物:①猫狗②鸟③其他 5. 室内温度(1)冬季取暖设备:①暖气②空调③煤炉④其他 (2)夏季降温设备:①空调②电扇③其他 6. 卫生间(1)居室内:①坐厕②蹲厕(2)公共厕所(3)其他 7. 主要生活来源(1)离退休金(2)儿女(3)救济金(4)储蓄(5)其他亲属 8. 医疗费支付方式(1 )自费(2 )半自费(3)劳保(4)公费(5)社会保险 9. 参加的社会活动类型(1 )公园(2)老年活动站(3)老年大学(4)其他(注明) (二)健康状况(对有问题者在序号上划勾) 1. 一般情况:①身高㎝②体重㎏③身体指数④腰围/臀围⑤体温 次/分⑦呼吸次/ 分⑧血压㎜Hg ⑥脉搏 2. 皮肤:①潮湿②干燥③出疹④指/趾甲问题⑤瘙痒⑥发炎/ 红肿/溃疡:部位⑦黄染 3. 头/颈部:①头痛②眩晕③强直④压痛⑤肿块⑥活动受限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要知识点

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1、食品安全概念: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 食品卫生:为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危害人体健康而采取的综合措施。(范围不同、结果安全、卫生指标限值) 食品质量:颜色、香气、滋味、质构、功能、营养。 食品营养:人体从食品中所能获得的热能和营养素的总称,包括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2、食品安全危害因子:生物危害因子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病毒等;化学危害因子包括天然存在的化学物(植物毒素、动物毒素、真菌毒素)、有意加入的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等)、外部或偶然引入的化学物;物理危害因子包括玻璃、金属等。 3、食源性疾病:概念、范畴、流行情况 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三要素包括:传播疾病的媒介——食物;致病因子——食物中的病原体;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范畴:食物中毒、食源性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食源性变态反应、营养不均衡慢性病、有毒有害物质。 流行因素:国际贸易和旅游增加,食品供应全球化;环境变化;人群变化;生活方式变化;微生物变化;社会因素 第二章 1、风险、危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等基本概念 危害---食品中的一种生物学、化学或物理制剂,还可能是食品中的生物学、化学或物理条件,有导致对健康不利作用的潜在可能 风险--- 风险是指某种特定危险事件(事故或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也就是说,风险是由两个因素共同组合而成的,有害作用的发生概率以及有害作用的严重性 风险分析----就是对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根据风险程度来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去控制或降低风险,并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保证风险相关各方保持良好的风险交流状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是一种系统的用组织科学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性信息,来回答关于健康风险的具体问题的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由于人类暴露于食源性危害而产生的已知的或潜在的有害作用的科学性评价. 风险管理---对减少或降低所评估的风险,选择恰当实施方法的政策进行权衡的过程 风险交流---在风险评估者、风险管理者和其他相关团体之间进行的一种关于风险信息和意见交流的互动过程 2、风险分析的基本框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及三者的关系 三者的关系——风险评估基于科学,风险管理基于政策,风险交流关于风险的信息和意见的互动交流。 风险评估---对食品的某一危害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确定危害的因素, 风险管理---制定措施,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风险交流---所有相关机构间进行的关于风险分析过程、相关风险、风险因素以及风险观察的一个信息意见互动交流,包括风险评估解释和风险管理决策基础

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

ZDYJ-005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意外事件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是控制导致患者跌倒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实施者,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实施跌倒预防措施方面起主导作用。山东省护理质控中心现就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护理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各医院可参照执行。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跌倒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的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所有无帮助及有帮助的跌倒均应包含在内,无论其由生理原因(如晕厥)或是环境原因(如地板较滑)造成。若患者是从一张较低的床上滚落至垫子(地面)上也应视其为跌倒。 (二)跌倒伤害指患者跌倒后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死亡。跌倒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根据美国美国国家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NDNQI)做出的分级定义如下: 1.无:没有伤害。 2.严重度1级(轻度):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之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之皮肤小撕裂伤等。 3.严重度2级(中度):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等医疗或

护理处置观察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皮肤撕破或小挫伤等。 4.严重度3级(重度):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之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 5.死亡:患者因跌倒产生的持续性损伤而最终致死。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一)青少年、成人使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见附件一)进行评估,总分≤24分为无风险,25~44分为低风险,≥45分为高风险。其中“中深度镇静及手术后(局麻除外)的麻醉过程及复苏后6h、产妇产后24h内、步态不稳、肢体无力、晚期妊娠、重度贫血、视物不清、意识障碍、头晕、眩晕、精神状态差”自动列入高风险患者。 (二)儿童(≤14岁)使用《Humpty Dumpty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见附件二)进行评估,评分7~11分为低风险,≥12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时机 (一)首次评估: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评估,如遇急症手术等特殊情况,术后及时完成评估。 (二)再次评估:评估为高风险患者需每日白班进行再评估。无风险、低风险成人患者每周进行一次再评估。有以下情况者需要再次评估: 1.病情变化,如手术前后、疼痛、意识、活动、自我照护能力等改变时。

(完整word版)营养风险筛查指南详解

营养风险筛查 2002年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推出新了营养评价工具—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是指,结合疾病和创伤等应激状态对机体营养代谢的影响,或(和)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等因素所造成营养功能障碍的风险所共同定义的。能够动态地评估患者有无营养风险其方法简单易行、实用;从4方面问题来评定住院患者是否处于营养风险及程度如何,是否是营养支持的适应证以及预后如何。采用评分的方法对营养风险加以量度;对于总评分≥3分的住院患者要求制定营养支持计划,最高分是7分;对评分暂时<3分者,暂不进行临床营养支持,但需定时再次进行NRS。 营养风险筛查临床应用的价值:1、以评分是否达到或大于3分作为有无营养风险的标准,评定出的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后,其良性临床转归比例较高。2、《NRS 2002》在预测营养不良风险和患者对营养治疗的反应方面,具有其他工具所不可比拟的优势。3、《NRS 2002》被欧洲推荐为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评估的首选工具。4、对于不能确切测量身高体重的一小部分患者(如严重水肿等患者),无法得到可靠的体质指数(BMI)数据,欧洲也考虑应用白蛋白水平(< 30 g/L)来评估这一小部分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5、NRS的核心指标来源于128个临床进行系统评价随机对照研究的结论。 营养风险筛查的核心问题:1、原发疾病对营养状态影响的严重程度。2、近期内(1~3个月)体重的变化。3、近1周饮食摄入量的变化。4、体质指数(身高、体重)。通过床旁问诊和简便人体测量即可评定。5、将年龄作为营养风险因素之一,70岁以上判定营养风险程度为1分。 营养风险筛查方法是: 第一步:首次营养筛查。 1、是否BMI<20.5? 2、患者在过去3个月有体重下降吗? 3、患者在过去的1周内有摄食减少吗? 4、患者有严重疾病吗(如ICU治疗)? 营养筛查结果: 1、是:如果以上任一问题回答“是”,则直接进入第二步营养监测。 2、否:如果所有的问题回答“否”,应每周重复调查1次。 比如患者计划接受腹部大手术治疗,可以进行预防性的营养支持计划,能够减少发生营养风险。 第二步:最终筛查项目 1、疾病严重程度 2、营养状态受损评分 3、年龄评分 筛查结果: 1、三项评分相加:疾病严重程度+营养状态受损评分+年龄评分 2、结论:总分值?3分:患者处于营养风险,开始制定营养治疗计划。总分值<3分:每周复查营养风险筛查。 NRS 2002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中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定义: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护理指导意见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意外事件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是控制导致患者跌倒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实施者,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实施跌倒预防措施方面起主导作用。根据山东省护理质控中心《住院患者五项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制定本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供各护理单元参照执行。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跌倒: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的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所有无帮助及有帮助的跌倒均应包含在内,无论其由生理原因(如晕厥)或是环境原因(如地板较滑)造成。若患者是从一张较低的床上滚落至垫子(地面)上也应视其为跌倒。 (二)跌倒伤害:指患者跌倒后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死亡。跌倒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根据美国国家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NDNQI)做出的分级定义如下: 1.无:没有伤害。 2.严重度1级(轻度):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之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之皮肤小撕裂伤等。 3.严重度2级(中度):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等医疗或护理处置观察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皮肤撕破或小挫

伤等。 4.严重度3级(重度):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之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 5.死亡:患者因跌倒产生的持续性损伤而最终致死。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一)青少年、成人使用《Morse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见附件一)进行评估,总分≤24分为无风险,25~44分为低风险,≥45分为高风险。其中“中深度镇静及手术后(局麻除外)的麻醉过程及复苏后6h、产妇产后24h内、步态不稳、肢体无力、晚期妊娠、重度贫血、视物不清、意识障碍、头晕、眩晕、精神状态差”自动列入高风险患者。 (二)儿童(≤14岁)使用《Humpty Dumpty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见附件二)进行评估,评分7~11分为低风险,≥12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时机 (一)首次评估: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评估,如遇急症手术等特殊情况,术后及时完成评估。 (二)再次评估:评估为高风险患者,每天再评估1次(白班)。低风险成人患者每周再评估1次。有以下情况者需要再次评估: 1.病情变化,如手术前后、疼痛、意识、活动、自我照护能力等改变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