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之《平凡地世界》教学设计课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之《平凡地世界》教学设计课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之《平凡地世界》教学设计课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之《平凡地世界》教学设计课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任务群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与容

(一)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认真阅读《平凡的世界》,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分析作品的语言和用词

特色,了解路遥“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平凡的心灵震撼”的写作特点,学习小说中用景物渲染气氛,突出性格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思维发展与提升】

感知书中人物形象,理解思想主题,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开拓思维的广度。通过对比《人生》与《平凡的世界》,分析小说主题的相似与区别。

【审美鉴赏与创造】

提高审美能力,对小说进行多角度的创造性评价并抒发自己的感悟。感受

人物的苦难,发现人性的多样,体悟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路遥的创作背景和风格,通过小说感知改革开放对一代人形成的巨大

影响,学习和理解主人公少平、少安等人体现出来的坚韧、淳朴的性格。

(二)学习容

1、阅读与鉴赏:

仔细阅读《平凡的世界》,并结合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以及关于路

遥的生平传记、创作背景,具体有厚夫著《路遥传》、晓帆《路遥论》、王刚《路遥年谱》等进行对比阅读,获得多文本阅读的体验,回归真实的阅读过程。

2、梳理与探究:

梳理和归纳《平凡的世界》、《人生》基本情节,梳理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轨迹。并重点分析少平、少安、田润叶、高加林等人的形象,对其人文涵和艺术价值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并写人物分析。

分析小说运用了哪些写人、写事的手法,归纳小说主要的艺术特征,探究路遥小说的艺术手法。

3、表达与交流:

小组讨论,分享汇报阅读成果,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知人论世,谈谈时代背景对人的命运和文学的影响。

(三)设计说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任务群”,共计18个。本教学涉及的学习任务群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本任务群的学习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所谓“整本书阅读”是指长篇小说或者学术论著。

本任务群由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三部分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本任务群应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论著的阅读。本教学设计为长篇小说的阅读,核心阅读材料为两本小说、两本传记和一本年谱,另外还有许多辅助性材料,阅读量巨大。在设计过程中还涉及写作、阅读汇报等任务,难度较大。因此设计课时为9课时。

本任务群阅读书目的设计是基于新课标对高中生阅读的要求,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与新课标要求确立的。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容和艺术特色。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二、情境与任务

(一)学习情境

名家对路遥和《平凡的世界》评价

忠实: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

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

贾平凹: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

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

邱勇:作家路遥用毕生心血写就的《平凡的世界》,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普

通人在时代大变革中所走过的既平凡又壮美的人生画卷。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的时代都是相似的。希望你们在来到清华园之前,利用假期认真阅读这本书。

路遥和他的作品为什么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在他的作品中到底描绘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情怀?

(二)任务框架

教学共分为9课时,具体设计任务如下:

1、第1课时:初步感知。

精读《平凡的世界》,并归纳出小说主要的情节;

对故事进行重构,按照人物形式分类,填写《人物经历表》;

部分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2、第2-4课时:对比与探讨。

分成6-7个小组进行探讨阅读,对比《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对比重点为主人公形象、主要象征含义等;

学生为最喜欢的人物立传,每小组推举一位同学进行分享交流。

3、第5-6课时:整合与探究

引入叙事学中关于“叙述视角”“叙述时限”等理论,引导学生利用叙述理论分析作品的主要特色;

根据《人生》《平凡的世界》归纳路遥创作的风格,并从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学习路遥的写作方法,从“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平凡的心灵震撼”

入手进行写作练习;

部分同学进行写作分享。

4、第7-8课时:拓展与升华

指导学生读传记和年谱的方法,阅读两部路遥的传记和路遥的年谱;

找到小说创作背景,并与路遥传和路遥年谱相对应,分析作者的创作目的将小说带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下分析小说的主题,感受小说的历史特征

引入社会历史批评的相关概念,引导学生使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进行分析文学作品,并分析历史背景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5、第9课时:总结与归纳

课堂上讨论自己阅读的收获;

请6-7名同学上台汇报阅读小说的心得与体会。

(三)设计说明

本任务的学习情境利用名家对路遥和《平凡的世界》的评价,促使学生对路遥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对路遥的作品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在对经典文学的比较、阅读、分析过程中提高文学素养。

本任务分成四大任务,9课时。任务一“初步感知”,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梳理小说的情节,并对主要人物的事迹进行梳理,形成对文本和人物的初步印象,触发学生的阅读认知,也为下面进一步分析和拓展打下基础。任务二“对比与探讨”,是在熟悉了小说情节、人物特征之后,对路遥两部作品进行对比阅读,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为喜欢的人物立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任务三“整合与探究”是在任务一和任务二的基础上进行深化阅读,引入了叙事理论,引导学生掌握理性思维,提高阅读能力。任务四为“拓展与升华”,这一部分是再一次升华,引入了社会历史批评的概念,并通过阅读《路遥传》《路遥年谱》等资料,将小说放置在历史背景下进行品读,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建立历史思维,“知人论世”,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文学作品,并分析历史背景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三、学习资源与线上支持

(一)学习资源

路遥著:《平凡的世界》,十月文艺,2017年版

路遥著:《人生》,十月文艺, 2012年版

晓帆著:《路遥论》,作家,2018年版

厚夫著:《路遥传》,人民文学,2015年版

王刚著:《路遥年谱》,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

(二)线上支持

1、电子文档:

王先霈、胡亚敏主编:《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2014年版;

2、研究论文:

黄平.从“劳动”到“奋斗”——“励志型”读法、改革文学与《平凡的世界》[J].文艺争鸣,2010(05):48-55.

白烨.力度与深度——评路遥《平凡的世界》[J].文艺争鸣,1991(04):18-21.

周承华.在现代理性和传统情感之间——论《平凡的世界》的审美特征[J].

小说评论,1994(01):36-40.

黛岚.路遥小说人性美解读——以《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为例[J].名作欣赏,2011(11):122-125.

王西平.路遥小说中的时代意识与政治意识[J].小说评论,1996(03):57-61.

占彪.论路遥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J].华东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107-111+128.

惠雁冰.地域抒写的困境——从《人生》看路遥创作的精神资源[J].社会科学,2003(04):114-116.

3、影视作品

《平凡的世界》电视剧(1990欣欣导演、宝庆,任冶湘,罗京演)

《平凡的世界》电视剧(2015年毛卫宁导演、佟丽娅、袁弘主演)

话剧《平凡的世界》(孟冰编剧、宫晓东导演)

电影《人生》(1984年周里京、吴玉芳主演)

电视剧《人生》(2014年王雨主演)

4、活动支持

利用多媒体投影等进行阅读统计和学生阅读分享,并进行学生间灵活互评。

5、评价支持

利用手机、平版等电子设备进行测评,使用qq或者微信群、问卷星等方式,结合部分实体问卷表格评测实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

四、学习任务示例

(一)任务

任务一:初步感知

细读《平凡的世界》,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归纳小说的主要情节,用流程图或者思维导图串联起小说的主要情节,并自己设计一份人物关系图;

将故事情节进行重新排布,按照人物的形式重新组合情节,从情节变化中分析人物的成长,并根据下列表格示例填写(表格中列出的人物为重点分析):

从人物的经历中抽象出人物性格最基本的核心特质,并分析人物性格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将自己的阅读发现写成阅读札记,有条件的形成电子文档或幻灯片,上课进行汇报交流;

课下阅读《人生》,有选择性的观看《人生》电视剧,两部《平凡的世界》电视剧以及话剧,比较影视作品与小说描写的差异;

任务二:对比与探讨

学生分组讨论,仔细分析和比较《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并完成下表的容: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来为两部小说中的人物打分,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学生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立传,要求在传记的过程中应该包括人物的主要经历、人物的性格特征,2000字左右。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展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阐释最喜欢的原因。

任务三:整合与探究

线上学习相关资料和文本

王先霈、胡亚敏主编:《文学批评导引》,高等教育,2014年版;

阅读本书关于“叙事批评”的容,归纳出叙事批评中“时限”“视角”等理论名词,根据叙事批评的理论对《平凡的世界》进行理论分析,并写一篇2000字左右批评文章。

再次浏览小说,摘抄一些描写人物和景物的句子,并讨论总结小说在描写人物和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归纳出路遥创作“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平凡的心灵震撼”的特点。

模仿路遥的风格进行文学创作,尝试从小处入手写震撼人心的故事,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说,并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和交流。

任务四:拓展与升华

进行课外拓展资料的阅读和指导,将《平凡的世界》创作的背景与路遥的人生轨迹和创作背景结合在一起,归纳出《平凡的世界》创作背景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创作背景归纳小说的主题。

学习和分析社会历史批评的主要特征和运用方法,尝试使用社会历史批评对文本进行分析批评,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批评文章。

讨论和探讨社会历史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评价

在过程性评价中,主要以检测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成果,并检测学生在提高阅读素养的程度,要求学生对每个任务有较好的完成度。

任务一:初步感知

这一任务主要强调学生对小说形成初步的印象,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主要经历、人物的主要品质有初步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强调学生做好圈点、笔记。以对小说的熟练度、阅读过程的完成度以及阅读感受的真实度为主要评价尺度,评价标准分为“很好”、“较好”、“一般”、“有待加强”四个尺度,其中具体的评价尺度可以表格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任务二:对比与探讨

本部分是对路遥两部文学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在学生间互相讨论环节,可以

使用学生间的互评,主要从任务完成度、讨论参与度、完成质量三个角度进行评价,本过程是练习学生知识迁移、对比能力以及归纳综合能力,结合这三个方面进行学生间的互评,可以分为A(很好)B(较好)C(一般)三个等级的评价。

在为喜欢的人物立传和展示过程中,可以根据作品流畅度、作品完整度和思维创新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利用下表进行测评,满分100分:

任务三:整合与探究

这一任务是对小说文本涵的进一步分析和挖掘,在撰写叙事批评的批评文章时,可以采用文章学理性、文章文学性和创新度三个评价尺度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批评文章进行评价,如果学生的批评文章学理性很强,自觉的将叙事批评的理论与小说融合在一起,文学性和逻辑性强,创新度高,则可以评价为A等,较次一个层次可分为B等,最次则可以划分为C等,说明学生对叙事批评的相关理论还比较陌生,需要进行巩固学习。

在归纳并仿写路遥风格的文学作品的任务中,可以类似于上面批评文章的评价方法,从作品文学性、仿写类似度以及板书流畅度等三个方面着手评价,也可以划分成三个等级,对学生之一任务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任务四:拓展与升华

这一任务主要是知人论世,结合创作背景讨论小说的主题,并讨论历史背景

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可以用下列表格来评价这一任务:

五、教学提示

本学习任务紧紧围绕整本书阅读,旨在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并培养学生细读文本和用理论去批评分析文本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紧紧抓住这个中心,引导学生以《平凡的世界》为核心来辐射开去。

任务一:初步感知

设计本任务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小说的印象,熟悉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并观赏部分电视剧和电影,与小说形成对照,分析小说与声画艺术的不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授本任务时,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比较小说和影视剧的差别,并注意使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学生形成对小说人物的感性认知,为下一段任务做好铺垫与伏笔。

任务二:对比与探讨

这一任务既有两部小说的对比阅读,也有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人物立传的部分。这一部分十分考验学生的素养,同时也考验教师的教学艺术。在进行文本对比的过程中,由于两部文本都比较长,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不耐心的情况,这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在学生进行两部作品讨论的时候,教师也应注意思路上的引导。

为人物立传实质上不仅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考验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也是在训练学生综合归纳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左右,让学生书写心中最喜欢的人物,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画素描。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文进行点评,对部分需要加强的学生作品进行个别指导,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任务三:整合与探究

在这一部分引入了叙事批评的概念,着重要提升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在这一部分中,教师在叙事批评理论的讲解上应该着力,叙事批评相对而言比较抽象,比较枯燥,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很快理解,教师应以实际例子引入,加强学生的理解。

在学生撰写批评文章时需要做好指导,分析作品的艺术特征时可以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通过一些具体的情节来展示路遥艺术上的特色。

任务四:拓展与升华

这一部分阅读量非常巨大,而且阅读的容多为传记、年谱和学术论文,容比较枯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教授一些阅读这些书籍的方法,尽量引导学生读完这些资料。

这一部分还引入了社会历史批评的概念,这一概念与叙事批评相比较为简单,但对于高中生来说也存在理解上的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教授这个概念的时候应引入大量实例来进行讲解,并注意学生的反馈。讨论历史背景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是为了让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因素有一个理性的感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避免学生浪费时间的讨论。

六、综合测评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任务。

界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二百米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就停顿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流水声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他裸露在她面前,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着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

心这只是一种想像,抑或只是士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记。

他时而仰泳,时而俯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约在30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1、试分析小说中“他”的人物形象,尝试为他写一段墓志铭。

2、运用“视角”来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3、小说以“界河”为题很有艺术性。对此谈谈自己的理解。

4、请用叙事批评的方法为本文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评论文章。

初三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专题之任务型阅读解题技巧讲义教案(含练习答案)

1 学员编号: 年 级:初三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YYY 辅导科目:英语 学科教师: XX 授课类型 T 任务型阅读解题技巧 星 级 ★★★★ 教学目标 1、 掌握任务型阅读的特点、题目类型以及基本的解题步骤。 2、掌握并灵活运用任务型阅读的解题技巧。 (建议2-5分钟) 批注:任课老师在上课前,让学生随意阅读图片,结合学生玩游戏时需要做任务的特点,自然引入到任务性阅读 上来。 T 能力-任务型阅读解题技巧 A: 好累啊,做任务!! B 阅读做任务 更难!!!!!。。。 C 阅读做任务是神马东东???。。。 D 就是任务型阅读呗。。。 任务1 任务5 任务3 任务4 任务 任务2

(建议20-25分钟) 一、任务型阅读概述 1. 任务型阅读 任务型阅读是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而形成的一种新题型,这种题型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即捕捉信息、组织信息和综合概括信息的能力。该题型任务可分为阅读文章和表格填空两个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读短文,对文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综合概括,而后准确有序地完成表格的空缺。此类阅读话题广泛,体裁多样,内容贴近生活,富有气息。表格项目,基本上根据文章结构和作者思路设计,一般包括标题、段落大意、文章细节、结论等部分。当然把握命题人设空规律显得很重要。这种试题能够有效测试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符合目前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批注:任课老师课堂期间必须让学生全面了解任务型阅读的综合信息,如考察的能力、需要学生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们对号入座,找出自己的问题与差距,并制定改进方案,配合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任务型阅读的解题特点 任务型阅读是对已阅读信息的二次加工的过程,它要求考生归纳概括文中要点,整合零散信息并且把系统化的信息以表格形式有序地表述出来,使零散信息条理化、明朗化简单化和形象化。通过阅读表格使读者迅速理清文章结构,获取主要信息,抓住段落主题,了解文章的大意。因此,完成这一题型应非常细致,应认真地到原材料中收集有用的信息,根据阅读材料中所提供的语言信息找出与题意要求相匹配的选项,经过加工整理后输出信息,即完成表格任务,这种题目中所填的词有字数限制,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准确性,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材料,尽可能地从短文中找到所要填写的内容或者线索词,必要时也需进行适当转换或修改。 任务性阅读后的表格填空,相应考察学生的捕捉信息能力、组织信息能力、综合概括信息能力。捕捉信息能力:属基础题范畴。组织信息能力:属活用题范畴。综合概括信息能力:属概括题范畴。 批注:任务性阅读的答题特点也非常重要,建议任课老师在讲解本知识点时,让学生把重要的点标注清楚,在具体的练习中,要有把握这些特点的意识,提高做题的主动性、技巧性及准确性。 二、任务型阅读基本的解题步骤 2

“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及案例

浙江余姚舜水中学葛意娟浙江余姚教育局教研室黄百安为了减少和克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对其进行全面周密的策划和精心巧妙的设计。教学设计的提出,正是人们对教学活动规律性的科学认识和理性思考的结果。它是规范教学活动并使其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最佳的设计方案。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各要素所进行的一种系统分析和策划,以期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教与学的活动。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主要途径。如今的英语课堂教学已经从以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使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也不再是只要拥有一支粉笔和一本教科书就能上好课。社会的不断进步,语言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等,都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媒体和教学对象等进行分析和设计。新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途径。“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运用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已经具有的基本技能,完成所设定的任务目标。[!--empirenews.page--]开展“任务型”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想像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任务型”教学活动强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英语学习的交际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形式要尽量真实;(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7)任务设计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8)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深入;(9)任务设计要有启发性和创新性。下面是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设计的《人教版》初二英语第 14 课的教学案例。[!--empirenews.page--]一、学习任务的设计(1)让学生谈论他们所了解的农场;(2)谈论中美农场的区别;(3)辩论城市与乡村生活的差别与优劣。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本课的学习任务就是谈论农场,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可以扮成一个从美国来的农场主(farm owner)。由于大多学生居住在城市,对农场的生活知道得并不多,这就为学生谈论农场设置了障碍。为什么教师要扮成从美国来的农场主呢?因为学生对中国的农场也了解得不多,更何况外国的呢?因此教师可以将一个美国的大农场通过大屏幕介绍给同学们,这为学生下一步谈论农场作好了铺垫。三、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语言知识目标①掌握描述农场的词汇、句子等;②掌握、巩固、运用语法: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③使学生学会比较中、美农场的不同、城市和乡村的差别。(二)语言技能目标①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 Two Farms 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②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用英语自如地谈论、描述农场,自己未来的农场,中美农场的不同,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差别等。(三)情感态度目标①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的关于农场的知识,把中国的农场建设得更好;②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珍惜果实;[!--empirenews.page--]③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一)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猜猜我有多爱你》群文阅读教学设计.doc

猜猜我有多爱你 设计意图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兔妈妈与小兔子朴 素真诚的话语令人感动,它们用形象的动作,通俗的语言诠释和表达了相 互之间的爱,其中蕴含的爱的意义触动和震撼了我的心灵,旨在引发学生 对身边人的关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习用语言 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解基本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语言游戏表演中享受乐趣,尝试运用句式“有多,我就有多爱你!”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真挚深切的亲情,体验受别人和 被别人爱的快乐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的情感。 难点:用具体的动作和语言方式表达爱。 教具准备: 《猜猜我有多爱你》PPT课件 抒情的背景音乐

卡片若干 程: 入: 带来了) 二、件孩子看封面。 件出示封面察屏幕 的封面, 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自由回答) 读方法看时要看看它的名字,还 要看看它的作者和出版社等信息。 件出察 ,都,千万过它哦!它会告 许多信息呢!你又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三故事,理解故事 (一)讲故事( 1—) 刚讲的本上的? ? 和动作: ) (二)、表演 听明?小兔子用 了 言 妈的爱

呢? 1、现在我就是兔妈妈,你就是小兔子,开始吧!(师生配合) 2、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 (三)、句式练习: 1、猜一猜 猜一猜小兔子接下来会用什么动作表达对兔妈妈的爱?他会说什么?做什么呢?你能按照这样单句式说一说吗? 小兔子说:“我爱你,” 兔妈妈说:“而我爱你,” 2、渗透阅读方法:大家都会猜,我们读书的时候,就要边读边猜。 (四)、阅读: 作者是怎么把这个故事继续下去的呢?让我们去书中找找答案吧!不过,读书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个要求。 渗透阅读方法:读书方法及要求: ①阅读绘本第5页到第10页 ②观察图画,再看看上面写了什么? ②心到、口到、眼到(边读边思)

群文阅读教案

聚焦人物描写 ——群文阅读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并学以致用。 2、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课前准备: 1、学生事先分成六个组,每组八个人。 2、打印好阅读材料。 3、群文阅读ppt。 一、导入。(说说我的想法) 1、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今天我们在大会议室上课,你看到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心里是怎样想的? 2、学生回答。 3、师:同学们刚才说得很精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把这些想法写进我们的作文中就是心里描写。 二、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频幕。 2、师:在文章里用上人物描写的方法,可以让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你们知道有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吗?

3、学生回答。 4、教师分别介绍五种人物描写的方法。 5、学生学习并练习运用。 三、群文阅读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六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的名字。 2、大屏幕出示文章题目,学生齐读。 3、学生挑选文章,每组只能选择一篇,别人选过的不能再选,刚才发言积极的同学可以优先挑选。 4、学生挑选文章。 5、教师出示阅读方法。 (1)默读。 (2)概括。(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3)勾画。(划出运用人物描写方法的句子) (4)批注。(写出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从中体会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 6、学生自由阅读,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7、小组之内交流表格,选择优秀代表发言。 8、出示聆听要求:认真倾听同学发言,说一说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最想读哪一篇文章,为什么? 9、同学交流。 10、精彩片段赏析。 四、片段训练,情境创设。

初中任务型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初中任务型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安溪凤城中学刘敏祯 [提要] 本文简述任务型教学的心理学理论依据、目的、特点以及任务设计的原则,探讨任务在阅读课中的应用。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倡导“任务型”教学,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一. 任务的定义;任务型教学的心理学理论依据、目的及特点 任务型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于90年代在理论上逐步成熟。庞继贤教授认为,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过程。为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调动语言与非语言资源,进行意义共建,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这个过程催化了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语言内化的环境。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多来自于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为,任务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资料的有效途径,任务的设计能决定语言运用的类型和提供学习机会,从而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与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域能力和策略能力。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1)意义:表达是第一位的。以前大家首先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而在任务型教学中,首先关心的是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正确与否。(2)交际性原则:真实生活中会做出什么事,在任务中宜摸拟这些生活中的情景,而且设计任务材料多样,包括课本、报刊、歌曲、电视、电影、小说、互联网等。(3)关键是完成任务:我们最关心的是学生说出一句话,能不能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东西,内容能不能表达清楚,能不能表达出想要了解的状况,而不仅仅是语言是否有错误。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任务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任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趣味性;(2)针对性:任务应适合全体学生参与,而不仅仅是让优秀学生参加;最好设计成若干种形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3)循序渐进:一个大的任务有时可以分成几个小任务由易到难,分步完成;(4)以学生为主体:把他们从语言学习者(Language learner)转变成语言的使用者(Language user),老师应是促进者、组织者、监督者或参与者;(5)启发性:设计的任务最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6)渗透性:《标准》中说“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课教学模式 《标准》五级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单词构成法、猜词方法,理解所学的材料,还要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训练。按照上述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根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初中英语阅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任务前(Pre-task) 任务前活动如大脑风暴(Brain storming)可以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背景知识激活,

2018电大【教学设计】形成测评任务1_

一、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1. 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 A. 错误 B. 正确 2. 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略是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 联系在一起。 A. 错误 B. 正确 3. 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 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4. 心理学家皮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 构的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以及认知结构间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A. 错误 B. 正确 5. 辛普森的运动技能目标分类体系中,动作技能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 杂的外显反应;创作。 A. 错误 B. 正确 6. 认知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 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7 道试题,共35 分。) 1. 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A. 中间层次 B. 高层次 C. 低层次 D. 具体层次 2. 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 作空间。前者是指( )。 A. 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 B.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 C. 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D.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 3.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走进朱自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走进朱自清 群文阅读设计 育才二小杜宇俊 教学目标: 1.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体会作者情感,探究写法。 2.默读散文,学会思考,动笔写阅读感受。 3.明白结合作者写作背景进行散文阅读的重要性,更好理解文本。 4.激发阅读《朱自清经典散文》一书的兴趣,扩充阅读量。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的情感,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文本。 2.感悟朱自清散文特点,探究写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匆匆》,回顾这篇课文,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朱自清先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指名说。板书《匆匆》惆怅 朱自清先生因时光飞逝,无法挽留而感觉碌碌无为,郁闷惆怅。那么,朱先生为什么会郁闷惆怅呢?我们来看到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师:这篇文章写作于1922年3月。当时朱自清先生正在浙江一所师范学校当老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他,有着24岁的大好年华,一心想报效祖国。但是面对当时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社会黑暗。深感无力,不知如何建设国家,却又担心青春逝去对国家无所作为,于是,提笔写下了《匆匆》。 时间匆匆,人生短暂,面对短暂的人生是得过且过还是努力有为呢?朱自清先生真的没有留下游丝样的痕迹吗?让我们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来寻找答案。二.阅读思考 教师下发三份阅读材料《白种人》、《背影》、《春》。请同学们认真默读阅读材料,读完思考,文章中的朱自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他的心情如何? 用横线画出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读后的感受。小组合作交流。指名汇报。 教师:

《白种人》愤怒 《背影》伤感 《春》高兴 教师:同学们默读很认真,体会谈得具体,通过语言文字,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些情感,写作动机是什么呢? 我们不可能直接问朱自清,有什么方法可以知晓吗?出示背景。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推测写作目的。以后我们在阅读名家名篇时,可以结合作者写作背景来阅读,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推荐阅读 梳理一下我们阅读的三篇散文。《匆匆》写于1922年,作者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才24岁。《春》写于1933年,作者已经35岁,身份已经是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那么这11年,朱自清是得过且过还是努力有为呢?他真的没有留下游丝样的痕迹吗?《春》写于1933年,那么从33年开始,到1948年去世,毛主席评价他为伟大的民主战士。这段时间里,朱自清先生的情感又有了哪些变化?他还写过哪些作品呢?你们想知道吗? 教师:推荐大家阅读《朱自清散文经典》这本书,答案都在里头。就让我们课后继续阅读他的文章,从中寻找他的人生轨迹吧。 四.散文特点 教师:通过阅读,我们感悟了朱自清先生所表达的个人情感。不过,他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自己画横线的句子,找找作者的写作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指名汇报。 教师板书:节奏、颜色、修辞、短篇。 教师:这些就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特色。难怪郁达夫评价他:朱自清的散文能满贮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林非评级他: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教师:下课! 五.教学板书 走进朱自清 《匆匆》惆怅

江苏高考任务型阅读解题策略教案设计

A Teaching Plan of the Task-based Reading Step 1 Types of Task-based reading Step 2 Methods of Task-based reading 1.观察表格,判断词性 2.寻找出处,对号入座 3.整合信息,分析归纳 4.判断用词,准确表达 5.通观全文,复读检查 Step 3 Before reading Change Blindness 1. _________ of change blindness Change blindness is a surprising perceptual phenomenon that occurs when a person recognizes minor changes in scenes while large changes go 2. ________. Experiments with change blindness ●The main 3. ________ of early experiments was memory and perception. ●Individuals were found to be 4. _________ at recalling the smaller details in the same picture previously shown to them. Research in the 1990s ●In Simon s’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5. __________ basketball, during which time a man wearing a gorilla suit unexpectedly walked through the scene. ●Contrary to popular belief, with their attention fixed on the basketball, many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the “gorilla” 6. _________ their notice. ●It is concluded that participants fail to recognize something big but unrelated to the objective when their brains are programmed to consider some task as a top 7. ____________. 8. ________ of change blindness ●The brain makes 9. _________ about what to be dealt with because of its limited capacity. ●Although attention is closely 10. _________ to change blindness, age and health are other factors that play a role.

从任务型语言教学观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WuxiInstituteofCommerce 2008年4月第8卷第2期 Apr,2008Vol.8No.2 [收稿日期]2008-01-27 [作者简介]丁宁(1977-),女,江苏无锡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 从任务型语言教学观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丁 宁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28)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对比分析在两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实例阐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与内容,而后分析了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传统教学观;建构主义[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06(2008)02-0083-03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观概述 以任务为主的语言教学是近些年来语言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之一。所谓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以学习者完成某些任务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根据 Richardsetal(1985)的定义,语言教学中的任务指 学习者在理解、处理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活动或执行的行为。这里所说的任务与练习或活动是有着根本区别的,任务接近人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使用语言的真实情况,而练习和活动都是为了理解或巩固语言知识或训练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步骤或做法。这些步骤和做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常是不会发生的。 中国传统教学以演绎法为主,注重知识为本和课堂上老师的讲授,PeterSkehan(1998)曾把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三个p,即presenta- tion(老师讲)、practice(学生练)和production(学生 用),这种模式以语言形式为中心。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其哲学心理学的依据是当前流行的“建构主义”。对其内涵如何定位,学术界的意见并不统一。PeterSkehan(1998)述及过三种不同的教学任务设计模式,即结构型(structure-based)、交际型(communicationdriven)和中间型(intermediate)。其中中间型是当前国外实践与研究证明效果较好的一种,因为它在重视任务的自然性和真实性的同时,也强调通过任务的设计与方法的选择,照顾到 语言形式的练习,以增加中介语发展的机会。下面是一堂分别以传统教学观和任务型教学观为指导的英语精读课课堂教学设计的实例对比分析:课文:WomeninCombat?(大学核心英语第二 册第四课) 目的:掌握词汇、理解课文,并能探讨课文标题所提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1)传统法教学课堂设计生词课文作业 (带读、造句、中英对译)→(理解提问、逐句解释、翻译)→(对答案) (2)任务型教学法课堂设计 1)初始化。2)学习目标: a.复合式掌握本课部分重点词汇。 b.对课文深入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观点。c.学习运用1~2种提高阅读效率的阅读技巧。3)背景知识及导入性问题 a.从网站搜索和下载相关教学资料,如篇章知 识及背景资料。 b.提出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导入性讨论问题。c.所有资料均存在服务器上,供学生自由调用。4)阅读技巧选择及相应提示 a.个别化学习:根据自己阅读的实际水平,选择 相应的阅读技巧。 b.如选择提高速度,阅读文章呈现可逐句或逐 83

任务分析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实践

任务分析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实践 摘要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学习理论,然而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不会直 接导致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而教学任务分析可以起到沟通学习理论与教师教学 行为的作用.在物理教学设计中需要运用任务分析明确教什么,按什么顺序教以及 用什么方法教,进而支持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关键词物理教学设计任务分析信息加工层级分析 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 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设计需要教师从“教什么”入手,对 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分析,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分析。只有完成教 学任务分析,才能依据分析出的过程和条件合理规划教学事件,选择教学媒体和 方法。因此,教学任务分析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步骤,是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确保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 一、任务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学习理论,然而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不会直接 导致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而任务分析可以起到沟通学习理论与教师教学行为的 作用,将教师的教学建立在学习心理学基础之上。 通过任务分析得出的学习的先行内部条件都是教学的子目标,设计者必须对子目 标进行排序,并确定优先的目标。对复杂任务的解构有助于人们认识任务完成所 需的各种条件,从而可以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效率。 二、几种任务分析法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任务分析主要是基于特定的学习理论,选择的学习理论不同,教学任务 分析的基本思路就不同,下面介绍几种可以用于物理教学的任务分析方法。 1、依据加涅的学习理论进行任务分析的方法之一——学习层级分析法。加涅 指出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技能,通过提出如下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获知其次级技能:“为了学习这个技能,学生应具备哪个或哪些简单技能。”下面以物理学科中“力矩的计算”一节为例做学习层级分析,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由上分析实例不难看出:第一,学习层级展现出从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到终点 能力所需的必要条件,做层级分析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层次,有助于教师合 理安排各教学知识点的顺序,解决教什么。第二,学习层级分析可以一路进行下去,对于特定的智慧技能的分析,其分析的终点是学生的起点能力。 2、信息加工分析法是主要用来分析本质上具有规则结构的复杂认知任务的。它的结果是形成一个任务完成的流程图,在流程图中用菱形框表示选择决策点, 用矩形表示行动。下面运用信息加工分析法对“判断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进 行任务分析: 根据信息加工流程图,可以看到,这种任务分析的方法,是从已知条件或起 点能力出发开始分析,重点揭示出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决策点以及决策相关的行为 序列。这样做往往能使教学设计者明确教学的“范围”和“序列”,以及各个知识之 间的关系。 需要注意点是,不同任务完成者在任务完成的决策和操作上略有不同,对于 相同任务也可获得不同的规则系统。 3、解决问题既可以采用由起点状态出发,逐渐接近目标的

走进荷兰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走进荷兰”群文阅读教案 【本组说明】 本组课文是围绕着“多姿多彩的荷兰”这个专题选材的,共4篇文章。这几篇文章都描写了荷兰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阅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阅读本组课文,要在课堂上教给孩子们的阅读方法,要让他们从课外既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样展现异域风景与文化特点的,并注意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同时,希望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孩子们学会从多种渠道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异域风情,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学完后推荐阅读:《密西西比河风光》《威尼斯的小艇》《彩色的非洲》《音乐之乡》【教学重点】 1、领略多姿多彩的荷兰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孩子们对荷兰风情与文化的向往探索之情。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抓住事物特点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 3、分享交流孩子们同步阅读的学习容,学习方法等,帮助孩子们更有效地进行同步阅读及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2.读书卡。3.《荷兰风光》图片资料等。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我们生活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不但有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锦绣河山,还有我们所向往的异域风光,今天咱们一起走出国门,走进有着“欧洲花园”之称的荷兰(板书)请欣赏 (播放有关荷兰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想法呢?你能用一名话概括你所看到的吗? (捷克作家恰佩克这样写道,一起读。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3、是的,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荷兰吧。(板书课题) 二、主题回顾 1、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对这几篇文章进行了预习,你是怎么阅读的,能把你的阅读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生汇报:浏览、概括主要容、勾画、批注、摘抄、交流、查阅资料…… 2.孩子们的读书方法真多,在这四篇文章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篇文章?你从这篇文章中知道了什么?现在,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此处教会学生回答完整句子:“我喜欢……,我从中知道了……”(生汇报,师随机在知识树上简单出示生的汇报) 3、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荷兰的( ),给你留下的印象,你准备用哪个词语呢? 4、师生一同总结,相机完成知识树。(你真善于积累。你归纳的很好。回答问题要完整,你做得真棒) 三、片段分享和重点品读 (一)《牧场之国》预设一: 1、孩子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颗知识树长得如此茂盛,相信大家通过后面的学习,这棵知识树会光彩夺目。让我们先走进荷兰的《牧场之国》吧,现在请你快速默读

中考英语任务型阅读解题技巧

中考英语任务型阅读解题技巧 近几年在各地中考英语试题中,又出现一种新题型——务型阅读。它是根据任务型教学设计而成的,它是介于阅读理解与书面表达之间的一种题型。它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后能对文章中某些细节做到准确把握或对整篇文章进行提炼概括,是一种读写结合的题型。这种题型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将有关内容以文字形式正确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阅读材料难度整体适中,材料后的题目设计难度并不很大,但是学生在实际做题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同学们掌握一些解题方法。 ★完成任务型阅读的过程就是: 阅读(信息输入)→判断、分析、概括、推理(信息加工与处理)→答题(信息输出)。具体说来,任务型阅读的解题策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确阅读任务 任务型阅读一般提供一段或几段阅读材料,在材料后设置5个任务,做题时我们应先阅读所给的任务,明确任务是什么,再带着任务去阅读材料,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去读,并能提高阅读效率。 二、读全文,了解大意 明确任务后,应迅速阅读全文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的意图、态度倾向。在材料后的问题设置中,经常有对文章大意的考查。对于概括大意的题目,需要通篇考虑,对要点加以归纳概括,这类题目有时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但有时需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类题,属于难度较大的题,对文章还得再读一读,才能总结出来。除此之外,还经常考查“给文章拟一个标题”。这类题目可以通过寻找主题句和高频词来完成。根据英文写作的特点,主题句往往是首句或结尾句,但当没有主题句时,则应从全文中全面、简练地去提炼、概括。文章的标题可以是单词、短语,也可以是句子,但不管是什么,确定标题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 概括性原则,即标题应在最大程度上覆盖全文,体现文章的中心大意。②醒目性原则,即标题必须力求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三、读细节,逐题攻克

基于任务型教学的教学设计

基于任务型教学的教学设计 基于任务型教学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和依据 1.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approach)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Prabhu在印度南部的Bangalore进行了一项强调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Project),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Prabhu(1979)认为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时,学习的效果更加有效。随着研究的深人,任务型语言教学于90年代在理论上逐步成熟。在最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它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建议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达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所谓“途径”指的是一种教学原则或理念,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途径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途径。

2.教学设计的思路—以英语短文的阅读理解为范例 本文所选取的范例来自于人教版高一英语第二单元的`课文阅读部分Englisharoundtheworld。本教学设计以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为基础,以英语阅读为背景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思路是按照英语阅读理解的思路来展开的。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阅读目的,学习者的角色和阅读材料类型。这些因素实际上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变量。不论客观条件怎样,教师手头的阅读材料一定要新颖,跟得上时代。题材的覆盖面要广,但重复的体裁没必要多做,这样对于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事半功倍。另外,训练方法不能太呆板、单一。传统的“单词——课文——句法——语法——练习”法,以及教师给现成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后核对答案了事的方法会使得教师教得机械,学生学得乏味。学习者阅读时需要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进行阅读理解。读到一段文章,学习者要从中获取特定的信息,例如文章的主要内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等细节性内容,但是获取的策略是不一样的。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学习者是对输入的语言进行加工的过程,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处理,形成语言的表达,即输出。在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大脑要进行注意、记忆、思维、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的加工活动,而获取细节是任务的理解以及有效完成任务的表现,是完成任务中材料与想法的转换过程。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者的角色主要依据学习者是否主动要求参与的。例如,在读一段文章时,学习者精神高度集中,尽力获取文章的主要意义,完成既定的任务,当完成的任务准确率较高时,会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同时也掌握了一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修改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设计人: 联系电话:邮箱: 姓名年级七年级议题腹有诗书气自华——前贤志学的故事 选文篇目及来源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孙权劝学》 2.《师旷论学》(选自《说苑》) 3.《周处》(选自《世说新语》) 4.《曾国藩与小偷》(民间流传)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学习给人们带来的转变,激发对劝学及学习的思 考,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2.学习在故事中悟出道理的方法,培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1.对劝学方法及学习的认识。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思辩、感悟、语言表达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它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这种方式叫“群文阅读”(板书)。群文阅读简单的讲,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堂课里读多篇文章。 二、阅读研讨 (一)阅读《孙权劝学》,小组讨论,找关键句,讲悟出的关于“学习”的道理。 我们在第一单元认识了一个从“指物作诗立就”到“泯然众人矣”的人,他叫?生补充。如果当时方仲永身边的邻居、亲戚或朋友中,但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提醒他应该学习,那么他的结局将会改写。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位遇到了“伯乐”的“千里马”。默读《孙权劝学》。 生答,师小结: 《孙权劝学》的启示: 1)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2)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3)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4)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5)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二)阅读《师旷论学》,小组讨论,找关键句,讲悟出的关于“学习”的道理。 在劝别人学习的时候,有人会说:“我的年龄已经这么大了,就不用学习

精品2019中考英语专题复习 29 任务型阅读教案

29任务型阅读 【教学目标】 让学生熟知任务型阅读题型,了解任务型阅读命题目的,掌握任务型阅读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任务型阅读解题技巧和步骤,提高做任务型阅读题目的能力。 【命题目的】 任务型阅读题型多样,设题自由开放,内容广泛。它不仅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单词拼写能力、英汉互译能力以及其他语言知识,较好地呼应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所给的文章易于理解并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在对篇章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逻辑联系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本题型重点涉及到单词填空、简略回答、翻译句子等知识的运用。 【真题例析】 Where does your food come from?How is it made?These days,many people worry about food safety. But food safety is not a new worry. In 1906,Upton Sinclair wrote the Jungle. The book is the story of a poor family in Chicago. It is also about the dangerous ways that food was prepared. People were so worried that the US starte d testing food. These days,most food in the world is safe. Laws control where food comes from. They also control how food is managed and prepared. Laws are important. But it’s more important to make sure the rules are followed. A good food safety system (系统) keeps people safe. It also helps them eat healthy food. Labels (标签) on food give peopl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en they can make good choices about their food. Although food safety systems usually work,there can be problems. Sometimes mistakes are made. For example,a truck might carry eggs and then ice-cream. The icecream could make people sick when the truck isn’t cleaned before carrying it. Other problems are not mistakes. Someti mes companies break rules to make more money. When this happens,people don’t know if their food is safe. As we all know,foo d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daily life. We should take actions to make food safer! 1题完成句子;2—3题简略回答问题;4题找出并写下第三段的主题句;5题将文中画线句子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