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巧算乘除法修订稿

四年级巧算乘除法修订稿

四年级巧算乘除法修订稿
四年级巧算乘除法修订稿

四年级巧算乘除法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巧算乘除法例一计算:

(1)25×5×64×125;(2)56×165÷7÷11

同步练习计算:

(1)25×96×125(2)77777×99999÷11111÷11111

例二计算:

(1)4000÷125÷8;(2)9999×2222+3333×3334

同步练习计算:

(1)60000÷125÷2÷5÷8(2)99999×7+11111×37

例三计算:218×730+7820×73

同步练习计算:(1)375×480-2750×48

(2)2008×2006+2007×2005-2007×2006-2008×2005

例四不用计算结果,请指出下面哪道题得数大。

452×458453×457

例五求1÷(2÷3)÷(3÷4)÷(4÷5)÷(5÷6)

同步练习不用计算结果,比较下面两个积的大小。

A=54321×12345B=54322×12344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4500÷(25×90)=()

2、18000÷125÷18=()

3、42×35+61×35-3×35=()

4、(125×99+125)×16=()

二、选择题。

5、下列各式中没有反映出简便运算的是()。

A、19+199+1999+19999=20+200+2000+20000-4

B、4500÷54×6=4500÷(54÷6)

C、8×240×125÷48=1920×125÷48

D、10000÷2÷4÷5÷25=10000÷(2×4×5×25)

6、一个两位数乘以101的积,就等于把这个两位数连写两遍所得的四位数,如:32×101=3232;一个三位数乘以1001的积,就等于把这个三位数连写两遍所得的六位数,如:

125×1001=125125

下列计算题中,不能运用这两条规律进行巧算的是()

A、573×101

B、252×1001

C、101×78

D、872×7×11×13

三.简便计算

25×320×1252006×2008-2005×2009

97×103256×34+34×456+288×34

79×123+123×23-2×1236237÷63

54×23+46×45+28×46147×25-25×23-25×24

99999×88888÷11111864×37×27

×9111111×111111

999999×999996

课后练习

简算下列各题。

75×16981+5×9810+49×981

1000÷(25÷4)13333×2222÷6666

8÷7+9÷7+11÷75445÷55

1440×976÷488

5÷(7÷11)÷(11÷16)÷(16÷35)2009×2011-2008×2012

巧算乘除法

四年级奥数(二)巧算乘除法姓名() 一、怎么简便怎么算 (1)184×17+184×83 (2)(100+1)×99 (3) 796×837-496×837 (4)248×68-17×248+248×49 (5)(125×99+125)×16 (6)25×64×125 (7)301×467 (8)(36+66)×(172÷4)+14 (9) 56000÷(14000÷16)(10)45000÷(25×90) (11) 37500÷4÷25 (12)9600÷25 (13)125×91÷25 (14)136×101-136 (15)(10000-1000-100) ÷10 (16)(35+49+28+42) ÷7 (17)31÷9+13÷9+10÷9 (18)35×37+35×62+35 二、例题讲解 例1.666×444 + 333×112 230×54 + 540×77 例2.计算99999×88888÷11111 4444×9998÷1111

例3.计算1÷(2÷3)÷(3÷4)÷(4÷5)÷(5÷6) 例4.计算3333×2222÷6666 900÷36 例5.你能想办法比较189×121与188×122的大小吗? 试一试:不用计算结果,请你比较242×248与243×247的大小 练习与思考 (1)218×730+7820×73 (2)4444×7777÷1111 (3)454500÷(25×45) (4)9999×2222+ 3333×3334 (5)56×165÷7÷11 (6) 981+5×9810+49×981 (7)5÷(7÷11)÷(11÷16)÷(16÷35)(8)204×312÷197÷312×197÷204 (9)1+3+5+…+17+19 (10)29×28 + 46×72 + 17×28 (11)4200÷84

三年级计算乘除法速算与巧算学生版

知识要点 二、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性质 ⑴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 其商不变.即: ()()()()0a b a n b n a m b m m ÷=?÷?=÷÷÷≠ ,0n ≠ ⑵在连除时,可以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即: a b c a c b ÷÷=÷÷ ⑶在乘、除混合运算中,被乘数、乘数或除数可以连同运 算符号一起交换位置(即带着符号搬家). 例如:a b c a c b b c a ?÷=÷?=÷? ⑷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掉或添加括号的规则 一、乘法凑整 思想核心:先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几个乘数结合在一起,最后再与前面的数相乘,使得运算简便。例如:425100?=,81251000?=,520100?= 123456799111111111?= (去8数,重点记忆) 711131001??=(三个常用质数的乘积,重点记忆) 理论依据:乘法交换率:a×b=b×a 乘法结合率:(a×b) ×c=a×(b×c) 乘法分配率:(a+b) ×c=a×c+b×c 积不变规律:a×b=(a×c) ×(b÷c)=(a÷c) ×(b×c) 乘除法 速算与巧算

两人和倍乘5、15、25、125 【例 1】 下面这些题你会算吗? (1)125(408)?+ (2)(1004)25-? (3)(1008)25-? 【例 2】 下面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呢?看谁算的快! 2625? 【例 3】 你知道下题怎样快速的计算吗? ⑴786 5 ? ⑵12425? ⑶96125 ? ⑷75258?? 去括号情形:①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乘、除符号不变.即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②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变为“÷”,“÷”变为 “×”.即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添加括号情形:加括号时,括号前是“×”时,原符号不变;括号前是“÷”时, 原符号“×”变为“÷”,“÷”变为“×”. 即()()()()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⑸两个数之积除以两个数之积,可以分别相除后再相乘.即 ()()()()()()a b c d a c b d a d b c ?÷?=÷?÷=÷?÷ 上面的三个性质都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情形.

第二讲 速算与巧算(乘除法)

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乘除法) 一、乘法凑整 (1)8×23×125 (2)25×(200+4)(3)625×64×25 1、43×20×5 25×91×4 43×76+76×57 125×32×49×25 【拓展提高】 1、(1)25×25×25×32 (2)125×24×25 2、119×17+42×119+119×41 3999×222+333×334

二、乘法速算 (1)73×77 (2)63×43 (3)25×99 (4)36×11 【拓展提高】 1、(1)317×11 (2)5613×11 2、(1)93×97 (2)49×69 3、(1)924×999 (2)485×999 4、(1)63×37 (2)21×67 游戏一:奇妙的数37 游戏二:神奇的37,67

三、除法凑整 1、(1)6300÷25÷4 (2)88000÷125÷8 2、(1)(860+215)÷43 (2)(5000-375)÷25 3、(1)9750÷25 (2)2000÷125 【拓展提高】 1、(1)56560÷8÷7 (2)6300÷25÷7÷4 2、(1)135÷(15÷8)(2)625÷(100÷16) 3、(1)54÷26+115÷26+65÷26 (2)1560÷(78÷4) (2)(1234567+2345671+3456712+4567123+56712345+6712345+7123456)÷4

四、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1)204×108÷18 (2)10000÷(625÷8)(3)44000÷25 1、(1)160×24÷6 (2)78×352÷176 2、(1)400÷(25÷4)(2)1920÷(64÷4) 3、(1)3600÷25 (2)64000÷125 【拓展提高】 1、(1)777×75÷15 (2)145×584÷292 2、(1)648÷(18×3)(2)945÷(7×9)

四年级奥数巧算乘法

巧算乘法 整数乘法的速算与巧算,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凑整”。要达到“凑整”的目的,就要将一些数分解、变形,再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规则,把某些数组合到一起,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便化。 一、记住乘法中常用的几个重要式子 5×2=10,25×4=100,125×8=1000,4×75=300;4×125=500;625×8=5000,625×16=10000。 二、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题型1、根据交换律与结合律直接凑整 ①19×4×25 ②125×49×8 ③125×(25×8)×4 ④4×145×25 ⑤125×19×8 ⑥37×4×25 ⑦625?(13?8)⑧17×4×25⑨25×439×25×4×8 ⑩2×4×5×8×25×125(11)456×2×125×25×5×4×8 题型2 分解因数凑整 ① 25×48 ②36×25 ③125×72 ④56×125 ⑤16×125×50⑥25×32×125 ⑦80×16×25×125 ⑧ 937×125×25×64×5 3、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题型3:直接利用乘法分配律凑整 ①②③125×(40+8) ④(100—4)×25 ⑤(40+4)×25 ⑥125×(20—8) ⑦125×(80+8) ⑧125×(80—8)⑨ (40—8)×25 题型4 分解后利用乘法分配律凑整 ①37×99 ②234×102 ③46×101 ④⑤125×98 ⑥17×999 题型5 逆用乘法分配律凑整 ①95×71+95×29 ②62×38+38×38 ③175 ×34+175×66 ④64×25+35×25+25 ⑤123×235-24×235+235

三年级奥数-乘除法的巧算及练习

乘除法的巧算 计算: 8×4×125×25= 分析: 进行四则运算前一定要仔细观察题目的数字特征及运算符号的特征。熟记:5×2=10 25×4=100 125×8=1000 37×3=111 观察8×4×125×25=的特征,因为8×125=1000 25×4=100,所以,可先将8和125,4和25乘起来,再把他们的积相乘。即:8×4×125×25=(8×125)×(4×25)=1000×100=100000 试试身手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8×6×125=4×7×25×10= 2、巧算 10×3×3732×25×125 3、计算 37×25×3×43×5×4×37×25×2

知识向导: 计算:125×32×25 分析由数字“125,25”及符号“连乘”的特征,可以想到“8,4”,结合上章所学,因为他们的乘积是整千、整百数。而32=4×8,所以,可以将一个乘数“32”拆成需要的几个因数。即: 125×32×25=125×8×4×25=(125×8)×(25×4)=1000×100=100000 试试身手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8×2 2、37×9×10 3、25×64×125×5 4、125×125×64 知识向导 计算:1200÷25÷4 分析: 观察题目发现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连除;二是25和4的积是100

所以我们有两种方法: 一、可以用25去除以被除数1200,也可以先用4除以被除数1200,即1200÷25÷4=48÷4=12 或1200÷4÷25=300÷25=12 二、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1200÷25÷4=1200÷(25×4)=1200÷100=12 试试身手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6000÷125÷85200÷4÷25 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来运算,比一比哪一种更简便 250÷5÷25500÷5÷25 巧算: 333÷37÷3 1000000÷8÷125÷25÷8÷5 知识向导 计算: 12÷5+13÷5 32÷3-20÷3 分析:

分数乘除法速算巧算.教师版

gillie 教学目标 分数是小学阶段的关键知识点,在小学的学习有分水岭一样的阶段性标志,许多难题也是从分数的学习开始遇到的。 分数基本运算的常考题型有 (1)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分数与小数混合运算,分化小与小化分的选择 (3)复杂分数的化简 (4)繁分数的计算 知识点拨 分数与小数混合运算的技巧 在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到底是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这不仅影响到运算过程的繁琐与简便,也影响到运算结果的精确度,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只机械地记住一种化法:小数化成分数,或分数化成小数。 技巧1:一般情况下,在加、减法中,分数化成小数比较方便。 技巧2:在加、减法中,有时遇到分数只能化成循环小数时,就不能把分数化成小数。此时要将包括循环小数在内的所有小数都化为分数。 技巧3:在乘、除法中,一般情况下,小数化成分数计算,则比较简便。 技巧4:在运算中,使用假分数还是带分数,需视情况而定。 技巧5:在计算中经常用到除法、比、分数、小数、百分数相互之间的变,把这些常用的数互化数表化对学习非常重要。 目归例题精讲 【例1】5 的分母扩大到32,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考点】分数乘除法【难度】2星【题型】填空 【关键词】走美杯,五年级,初赛 【解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母扩大倍数,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为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母扩大:32-8=4 (倍),分子为:4X5=20。 【答案】20 【巩固】小虎是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 这道算式的正确答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分数乘除法【难度】2星 【关键词】走美杯,初赛,六年级 一 5 5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被除数为120 5 =75,所以正确的答案为75一:一 5=90。 8 6 分数乘除法速算巧算 把除数 5 看成了 5 来计算,算出的结果是 6 8 【题型】填空 120,

(完整word版)四年级乘除巧算

三、四年级乘除巧算 专题简析: 前面我们已给同学们介绍了加、减法中的巧算,大家学会了运用“凑整”的方法进行巧算,实际上这种凑整的方法也同样可以运用在乘除计算中。为了更好地凑整,同学们要牢记以下几个计算结果:2×5=10,4×25=100,8×125=1000。 提高计算能力,除了加、减、乘、除基本运算要熟练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巧算中,经常要用到一些运算定律,例如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等,善于运用运算定律,是提高巧算能力的关键。 例题1你有好办法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1)25×17×4 (2)8×18×125 (3)8×25×4×125 (4)125×2×8×5 思路导航:(1)我们知道25×4=100,因而我们要尽量把25与4放在一块计算,这样比较简便。所以我们先算25×4=100,再与17相乘即100×17=1700; (2)因为8×125=1000,因而我们先把8与125放在一块计算,8×125=1000,再乘18:1000×18=18000; (3)已知25×4=100、125×8=1000,因此这道题我们要通过移位的方法把25与4相乘,125与8相乘,然后再把1000与100相乘,1000×100=100000; (4)因为125×8=1000,2×5=10,因而这道题也要移一移,先计算125×8=1000和2×5=10,再计算1000×10=10000。 练习一 1.计算:(1)25×23×4 (2)125×27×8 2.计算: (1)5×25×2×4 (2)125×4×8×25 (3)2×125×8×5 3.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125×16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专项练习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班别:姓名: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40+8)×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 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1、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乘法结合律 (a×b)×c=a×(b×c) 3、乘法交换律 a×b=b×a 4、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1 38×62+38×38 75×14—70×14 101×38 12×98 55×99+55 55×99 12×29+12 58×199+58 42×79+42 52×89 69×101—69 55×21—55 125×(80+8) 125×(80×8) 125×32×25

四年级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导学案(编号4S-005) 导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1、例2 导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学 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导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导学难点: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导学过程: 一、复习与铺垫: 1、想一想,填一填: a+b=b+a 这是运用了加法()律。 (a+b)+c=a+(b+c) 这是运用了加法()律。 2、小组内说说什么叫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二、自主学习: 1、独立看教材17页例1里面的情境图 (1)要求有多少个鸡蛋?可以写算式:()还可以写算()。(2)对比这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没有?那么9×4=()×(),你还可以写出这种规律的算式吗?请试一试:() (3)两个数相乘,()因数的位置,他们的积(),这叫做乘法(),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a×b=( )×( ) (4)小组交流: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2、独立看书18页例2情境图(1)要求花园小区共有多少户?可以怎样列示计算? 列式为:()还可以列式为(),对这 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因此(8×24)×6=﹍﹍﹍﹍﹍﹍﹍。你还可以 写出这种规律的算式吗?请试一试:()和()。

(2)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两个数,乘积(),这叫做乘法()。如果用字母a,b,c表示3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 (3)小组交流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三、问题交流 1、交换导学案进行批改,议一议,帮一帮 2、找一找本组存在的问题和发现派代表写在黑板上 3、全班围绕存在的问题再次讨论 4、老师引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展示提升: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提出自己的疑问 五、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7×32=□×37 这题运用了乘法()律 96×□=28×□这题运用了乘法()律 25×13×4=25×□×13 这题运用了乘法()律 24×125×8=24×(□×□)这题运用了乘法()律 2、把左右两边结果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44+56)+28 125+88 30×16 27×(4×25) 4×27×25 16×30 88+125 44+28+56 今日表现:☆☆☆☆☆组长评价:☆☆☆☆☆ 教师寄语: 家长留言:

四年级奥数巧算乘除法

教学主题: 巧算乘除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乘法运算律,特殊的由原有规律推出的定律 难点:把乘除运算律延用到乘除法混合运算中,尤其在含有括号或多项的题目中。 教学过程 1.导入 一、复习引入 1、利用乘法运算律,填空: 15×10 = 16×______ 25×7×4 = ______×______×7 (60×25)×______ = 60×(______×8) 125×(8×______) = (125×______)×14 3×4×8×5 = (3×4)×(______×______) 2、下面哪些运算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 + 117×7 = 117×(3 + 7) 24×(5 + 12) = 24×17 4×a + a×5 = (4 + 5)×a 36×(4×6) = 36×6×4 2.呈现 例1计算 (1)25×5×64×125 (2)56×165÷7÷11 分析:(1)在计算乘、除法时,我们通常可以运用2×5、4×25、8×125来进行巧算。 (2)运用除法的性质,带着符号“搬家”。 解(1)25×5×64×125 = 25×5×2×4×8×125 = (25×4)×(5×2)×(8×125) = 100×10×1000 = 1 000 000; (2)56×165÷7÷11

= (56÷7)×(165÷11) = 8×15 = 120 说明:第二题中我们没有用除法的性质:a÷b÷c = a÷b÷c = a÷(b×c),而是把乘除法进行了一个很好的顺序变换,方便计算。 例2 计算 (1)4000÷125÷8 (2)9999×2222 + 3333×3334 分析(1)题运用性质a÷b÷c = a÷(b×c),可简化计算; (2)题将9999分解成3333×3就与3333×3334出现了相同的因数,可逆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运算. 解(1)4000÷125÷8 = 4000÷(125×8) = 4000÷1000 = 4 (2)9999×2222 + 3333×3334 = 3333×3×2222 + 3333×3334 = 3333×(6666 + 3334) = 3333×10 000 = 33 333 000 说明:(2)题是创造条件运用乘法运算性质,这需要我们具有一双数学的慧眼。 例3 计算218×730 + 7820×73 分析本题可以运用“积不变的规律”,即“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的规律求解. 解法一218×730 + 7820×73 = 2180×73 + 7820×73 = (2180 + 7820)×73 = 10 000×73 = 730 000 解法二218×730 + 7820×73 = 218×730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 说明本题运用乘法中积不变的规律,就可以为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巧算创造条件.这种解题方法叫做扩缩法.

三年级数学乘除法巧算

三、乘除法简巧算 〖趣味数学〗 将盘中5个桃子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要使盘中还留有一个桃子,你会分吗? 〖知识要点〗 1、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与书写格式步骤; 2、建立简算意识,培养数感,提高心算和运算速度; 〖例题精讲〗 例1、乘法中的巧算:○1○1交换律○2○2结合律 (1)25×55×4 (2)25×32×125×7 = 25×4×55 =25×4×(8×125)×7 = 100×55 =100×1000×7 =5500 =700000 〖我真行1〗 (1)5×25×2×4 (2)125×48×8 (3)25×64×125 例2、乘法的分配律: (1)25×(40+4)(2)39×47+39×53 =25×40+25×4 =39×(47+53) =1000+100 =39×100

=1100 =3900 〖我真行2〗 (1)125×(80+8)(2)66×36+33×36+36 例3、巧用乘法的分配律: (1)39×101 (2)22×99 =39×(100+1) =22×(100-1) =39×100+39×1 =22×100-22×1 =3900+39 =2200-22 =3939 =2178 〖我真行3〗 (1)44×1002 (2)556×99 例4、乘除法中的巧算: (1)17÷8+19÷8+28÷8 (2)77×5÷11 (3)7500÷(100÷3) =(17+19+28)÷8 =77÷11×5 =7500÷100×3 = 64÷8 =7×5 =75×3 =7 =35 =225 (4)76×25 (5)700÷25 =76×25×4÷4 =(700×4)÷(25×4)

小学三年级数学 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一) 一、加法中的巧算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100,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 87655→12345, 46802→53198,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②99+136+101 ③ 1361+972+639+28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 ①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 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

②式=(548-4)+(996+4) =544+1000=1544 ③式=(9898+102)+(203-102) =10000+101=10101 4.竖式运算中互补数先加。 如: 二、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例 3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 解:①式= 300-(73+ 27) =300-100=200 ②式=1000-(90+80+20+10) =1000-200=800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例4① 4723-(723+189) ② 2356-159-256 解:①式=4723-723-189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除法速算与巧算

第二讲乘法中的巧算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5×2=10 25×4=100 125×8=1000 例1计算①123×4×25 ② 125×2×8×25×5×4 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 2计算① 24×25 ② 56×125 ③ 125×5×32×5 3.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3 计算① 175×34+175×66 ②67×12+67×35+67×52+6 例4 计算① 123×101 ② 123×99 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 以此类推:如:15×10=150 15×100=1500 15×1000=15000 例6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 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 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 以此类推。 如:12×9=120-12=108 12×99=1200-12=1188 12×999=12000-12=11988 例7 222×11 2456×11 [分析]为了速算,可以记一句口诀:“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2 2 2 2 4 4 2 222×11=2442 2 4 5 6 2 7 0 1 6 2456×11=27016 例8、16×5 [分析]一个数×5,可以除以“2”添上“0”。 16×5=(16÷2) ×10=80

例924×15 [分析]一个数×15,“加半添0”。 24×15=(24+12)×10=360 例4 从10到20×之间的两位数相乘(十几×十几) 13×14 [分析]个位数相加后再加“10”,然后乘“10”,个位数相乘后,所得两个数相加。 13×14=182 想:(3+4+10)×10=170 3×4=12 170+12=182 例5 62×68 81×89 [分析] 62×68,一首数6+1=7,头×头是: 7×6=42,尾×尾是2×8=16, 42与16在一起:4216 81×89,一首数8+1=9,头×头9×8=72, 尾×尾是1×9=9,因为9小于10,所以72与9相联时,在9的前面添一个0。答案是81×89=7209 例6 72×32 68×48 [分析] 72×32头乘头+尾是7×3+2=23 尾×尾是:2×2=4 因为4小于10,所以23与4相联时,在4前边补一个0,答案是: 72×32=2304 68×48头乘头+尾是6×4+8=32 尾×尾8×4=64 答案是: 68×48=3264 练习: 14×5 114×5 19×17 3728×11 1295×11 16×18 36×15 72×15 78×72 84×86 62×42 31×71 43×25×4125×(19×8) 50×13×2 25×32×125 125×64 9×37+9×63 102×43 65×99+65 125×798 45×123-45×23

四年级乘法除法速算巧算(最新整理)

第2讲:乘除法巧算速算 本讲,我们来学习一些比较复杂的用凑整法和分解法等方法进行的乘除的巧算。这些计算从表面上看似乎不能巧算,而如果把已知数适当分解或转化就可以使计算简便。 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计算题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特征,通过对已知数适当的分解和变形,找出数据及算式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相关的运算定律和性质,从而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化。 实际进行乘法、除法以及乘除法混合运算时,可利用以下性质进行巧算: ①乘法交换律:A×B=B×A ②乘法结合律:A×B×C=A×(B×C) ③乘法分配律:(A+B)×C=A×C+B×C 由此可以推出:A×B+A×C=A×(B+C) (A-B) ×C =A×C-B×C ④除法的性质:A÷B÷C=A÷C÷B=A÷(B×C) 利用乘法、除法的这些性质,先凑整得10、100、1000……会使计算更简便。 例1:计算236×37×27 分析:在乘除法的计算过程中,除了常常要将因数和除数“凑整”,有时为了便于口算,还要将一些算式凑成特殊的数。例如,可以将27变为“3×9”,将37乘3得111,这是一个特殊的数,这样就便于计算了。 解:原式=236×(37×3×9) =236×(111×9) =236×999 =236×(1000-1) =236000-236 =235764 随堂小练:

计算下面各题: (1)132×37×27 (2)315×77×13 例2:计算333×334+999×222 分析:表面上,这道题不能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但只要对数据作适当变形即可简算。 解:原式=333×334+333×(3×222) =333×(334+666) =333×1000 =333000 随堂小练: 计算下面各题: (1)9999×2222+3333×3334 (2)37×18+27×42 例3:计算20012001×2002-20022002×2001 分析:仔细观察每一个数,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20102010可分解成201010001 这是四位数的复写如10001×abcd=abcdabcd,三位数的复写1001×abc=abcabc,二位数的复写101×ab=abab。这个规律在简便运算中经常用到。根据题中的数的特点,如果把20012001变形为2001×10001,把20022002变形为2002×10001,那么计算起来就非常方便。

(完整)三年级乘除法速算巧算

一、乘法中的巧算 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5×2=1025×4=100125×8=1000 例1计算 ①123×4×25 ②125×2×8×25×5×4 解:①式=123×(4×25)=123×100=12300 ②式=(125×8)×(25×4)×(5×2)=1000×100×10=1000000 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2计算 ①24×25 ②56×125 ③125×5×32×5 解:①式=6×(4×25)=6×100=600 ②式=7×8×125=7×(8×125)=7×1000=7000 ③式=125×5×4×8×5=(125×8)×(5×5×4)=1000×100=100000 3.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3计算 ①175×34+175×66 ②67×12+67×35+67×52+6 解:①式=175×(34+66)=175×100=17500 ②式=67×(12+35+52+1)=67×100=6700(原式中最后一项67可看成67×1) 例4计算 ①123×101 ②123×99 解:①式=123×(100+1)=123×100+123=12300+123=12423 ②式=123×(100-1)=12300-123=12177 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以此类推。 如:15×10=15015×100=150015×1000=15000

例6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以此类推。 如:12×9=120-12=10812×99=1200-12=118812×999=12000-12=11988 例7一个偶数乘以5,可以除以2添上0。 如:6×5=3016×5=80116×5=580。 例8一个数乘以11,“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如2222×11=24442 例9一个偶数乘以15,“加半添0”. 如24×15=(24+12)×10=360 解:原式=24×(10+5) =24×(10+10÷2) =24×10+24×10÷2(乘法分配律) =24×10+24÷2×10(带符号搬家) =(24+24÷2)×10(乘法分配律)

三年级乘除法速算巧算

第2讲:乘除法速算巧算 一、乘法中的巧算 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5×2=10 25×4=100 125×8=1000 例1 计算 ①123×4×25 ② 125×2×8×25×5×4 解:①式=123×(4×25) =123×100=12300 ②式=(125×8)×(25×4)×(5×2) =1000×100×10=1000000 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 2计算 ① 24×25 ② 56×125 ③ 125×5×32×5 解:①式=6×(4×25) =6×100=600 ②式=7×8×125=7×(8×125) =7×1000=7000 ③式=125×5×4×8×5=(125×8)×(5×5×4) =1000×100=100000

3.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3 计算 ① 175×34+175×66 ②67×12+67×35+67×52+6 解:①式=175×(34+66) =175×100=17500 ②式=67×(12+35+52+1)= 67×100=6700 (原式中最后一项67可看成 67×1) 例4 计算 ① 123×101 ② 123×99 解:①式=123×(100+1)=123×100+123 =12300+123=12423 ②式=123×(100-1) =12300-123=12177 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 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以此类推。 如:15×10=150 15×100=1500 15×1000=15000 例6 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以此类推。 如:12×9=120-12=108 12×99=1200-12=1188 12×999=12000-12=11988 例7 一个偶数乘以5,可以除以2添上0。 如:6×5=30 16×5=80 116×5=580。 例8 一个数乘以11,“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简 便运算练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班别:姓名: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8)×25125×(8+80)36×(100+50) 24×(2+10)86×(1000-2)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75×23+25×2363×43+57×63 93×6+93×4325×113-325×13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42×9829×99 85×98125×79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125×81-12591×31-91 1、乘法分配律(a+b)×c=a×c+b×c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1

38×62+38×3875×14—70×14101×38 12×9855×99+5555×99 12×29+1258×199+5842×79+42 52×8969×101—6955×21—55 125×(80+8)125×(80×8)125×32×25 99×99+9938×7+31×1425×46+50×2779×25+22×25—25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2 一、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36+64)×13与②36×13+64×13() 2、①?135×15+65×15与②(135+65)×15() 3、①?101×45与②100×45+1×45() 4、①?125×842与②125×800+125×40+125×2() 二、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应用错的打“×” 1、(7+8+9)×10=7×10+8×10+9() 2、12×9+3×9=12+3×9() 3、(25+50)×200=25×200+50() 4、101×63=100×63+63() 5、98×15=100×15+2×15()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0+8)×2532×(200+3) 38×39+3835×28+70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57+140)×4=57+140×4() 2、42×(28+19)=42×28+19×42() 3、(25×4)×8=25×8+4×8() 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强烈推荐】四年级奥数巧算乘除法

巧算乘除法 知识集锦 实际进行乘法、除法以及乘除法混合运算时;可利用以下性质进行巧算: ①乘法交换律:a b b a ?=? ②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③乘法分配律:c b c a c b a ?+?=?+)( 由此可以推出:)(c b a c a b a +?=?+? c b c a c b a ?-?=?-)( ④除法的性质:)(c b a b c a c b a ?÷=÷÷=÷÷ 利用乘法、除法的这些性质;先凑整得10、100、1000……会使计算更简便. 例题集合 例1 计算:)1(12564525???; )2(11716556÷÷?. 练习1 计算:)1(1259625??; )2(11111111119999977777÷÷?. 例2 计算:)1(81254000÷÷; )2(3334333322229999?+?. 练习2 计算:)1(852********÷÷÷÷; )2(3711111799999?+?.

例3 计算:737820730218?+?. 练习3 计算:482750480375?-?. 例4 不用计算结果;请你指出下面哪道题得数大. 458452? 457453? 练习4不用计算结果;比较下面两个积的大小. 1234554321?=A 1234454322?=B

例5 求)65()54()43()32(1÷÷÷÷÷÷÷÷的值. 练习5 求)3516()1611()117(5÷÷÷÷÷÷的值.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没有反映出简便运算的是( ). (A )42000020002002019999199919919-+++=+++ (B ))654(45006544500÷÷=?÷ (C )481251920481252408÷?=÷?? (D ))25542(100002554210000???÷=÷÷÷÷ 二、简算下列各题. 2、)9025(4500?÷; 3、1812518000÷÷; 4、5335613542?-?+?; 5、16)12599125(?+?;

四年级简便计算乘法分配律练习题(分类)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1、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 ① (36+64)×13与 ② 36×13+64×13 ( ) ⑵ ① 135×15+65×15与②(135+65)×15 ( ) ⑶ ① 101×45与②100×45+1×45 ( ) ⑷ ① 125×842与②125×800+125×40+125×2 ( ) 2、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 打“ü”,应用错的打“×” ①(7+8+9)×10=7×10+8×10+9 ( ) ② 12×9+3×9 = 12+3×9 ( ) ③ (25+50)×200 = 25×200+50 ( ) ④ 101×63=100×63+63 ( ) ⑤ 98 ×15= 100 × 15 + 2 × 15 ( )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8)×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 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 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三年级乘除法速算巧算

第2讲;乘除法速算巧算 一、乘法中的巧算 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 殊的等式: 5X 2=10 25X 4=100 125 X 8=1000 例1计算 ①123X 4 X 25 ②125 X 2X 8X 25 X 5X 4 解:①式=123 X( 4 X 25) =123X 100 = 12300 ②式=(125X 8)X( 25 X 4)X( 5X 2) =1000X 100 X 10=1000000 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2计算 ①24 X 25 ②56X125 ③125 X 5X 32 X 5 解:①式=6X( 4X25) =6X 100=600 ②式=7X 8 X 125=7 X( 8X 125) =7 X 1000=7000 ③式=125X 5 X 4X 8X 5= (125 X 8)X( 5X 5 X 4) =1000 X 100=100000 3. 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3计算 ①175 X 34 + 175 X 66 ②67 X 12+67 X 35 + 67 X 52+6 解:①式=175 X( 34+66) =175X 100=17500 ②式=67 X ( 12+ 35 + 52 + 1) = 67 X 100 = 6700 (原式中最后一项67 可看成67 X 1) 例4计算 ①123X101 ②123X 99 解:①式=123 X( 100 + 1) =123 X 100 + 123 = 12300 + 123=12423 ②式=123X( 100-1) =12300-123=12177 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 一个数X 10,数后添0;—个数X 100,数后添00;—个数X 1000,数后添000 ;以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