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乘法中的巧算

五:乘法中的巧算

五:乘法中的巧算
五:乘法中的巧算

乘法中的巧算

同学们好!我们学习了加、减、连加、连减的混合运算律,可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或连减及加减的混合运算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而乘、除法更有着一些巧妙的简便算法,下面共同学习。

乘法交换律:a b b a ?=?

乘法结合律:()a b c a b c ??=??()=??a b c

如:5665?=?()567567??=??或 ()=??567

利用这些定律,可以使式题简便,同时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相乘,我们可以选择两个因数相乘,得出较简单的(整十、整百、整千……)积,再将这个积与其它因数相乘,有时也可以把某个因数再分解成两个因数,使其中一个因数与其它的乘数的积成为较简单的数,然后再与其它的因数相乘,这样就可以进行巧算。

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

(1)16425?? (3)12528?

(2)()125178?? (4)2532125??

分析:(1)可以将4和25结合起来先乘。这样:

原式()=??16425

=?=161001600

(2)可以将125和8相结合起来乘,这样:

原式()=??125817

=?=10001717000

(3)可以把28变成4×7,再将125和4结合起来先乘:

原式()=??12547

=?=50073500

(4)我们先把32变为4×8,再把25和4,125和8结合起来乘: 原式=???2548125

()()

=???=?=25481251001000100000

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题简便:

()a b c a c b c +?=?+?,这个定律可以推广,一般的有()a b c a c b c -?=?-?,如()9539353-?=?-?,当两个数相乘时,有时可以把一个因数变为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因数相乘,也可以把一个因数变为两个数的差与另一个因数相乘,这样计算简便。

例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25108?+ (3)400425?

(2)()20425-? (4)125798?

分析:(1)、(2)题可以直接用乘法分配律去计算。

(1)()125108?+ (2)()20425-?

=?+?=+=125101258125010002250

=?-?=-=2025425

500100400

(3)题可以先把4004变为(40004+),然后再用分配律计算。

400425?

()=+?=?+?=+=4000425

400025425

100000100

100100

(4)小题可以先把798变为(8002-),再运用分配律计算。

125798?

()

=?-=?-?=-=12580021258001252100000250

99750

例3. 巧算一个数乘以10,100,1000……

分析:一个数乘以10,就是在这个数后添0,如:4310430?=

520105200?=

当一个数乘以100时,就是在这个数后添00,如:431004300?=

52010052000?=

当一个数乘以1000时,就是在这个数后添000,如43100043000?=

5201000520000?=

……

例4. 巧算一个数与99相乘。

分析:先填空,再观察一个数与99相乘的规律。

()

()

9919910019921982002?==-?==- ()995495500?==- (

)()9987928

9913130013

?==-?==- 观察发现:“一个数与99相乘,先在这个数后添00,再减去此数”即可。如果是一个数与999相乘,是否也具有这样的规律呢?请你先填空,再总结规律。

()()()()()()()

999199910001

9992199820002

9993300099944

9995?==-?==-?==-?==-?==-

由此得到:几与999相乘,就用几千减去几?

例5. 巧算两位数与11相乘。

分析:1211132?=

3411374?=

5311583?=

4911539?=

观察上面一组数,发现两位数与11相乘,只要把这个两位数打开,个位数字做积的个位,十位数字做积的百位,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相加做积的十位,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1。 如:1211132?=

12132/\/\ 竖式: 12 ×11 12 12

132 4911539

49539?=\/

方法是:两边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1。

例5. 巧算三位数与11相乘。

432114752?=

4 3 2

4 7 5 2

867119537?=

8 6 7

9 5 3 7

308113388?=

3 0 8

3 3 8 8

分析:三位数与11相乘的速算方法同样可以概括为“两边拉,中间加”。注意中间是相邻位相加。

练一练:

13411529112345116811?=

?=?=

?=

例6. 巧算两位数与101相乘。

10143

10189?? 竖式:

101 101

× 43 × 89

303 909

404 808

4343 8989

观察发现“4343、8989”,两位数与101相乘,积是把这个两位数连续写两遍。 练一练:

36101101581013942101?=

?=?=?=

例7. 巧算三位数与1001相乘。

1001132

1001436?? 竖式:

1001 1001

× 132 × 436

2002 6006

3003 3003

1001 4004

132132 436436

发现:三位数与1001相乘,积是把这个三位数连续写两遍

三年级乘法中的巧算

三年级乘法中的巧算 本讲介绍一些乘法中的巧算方法。 1.乘11,101,1001的速算法。 一个数乘以11,101,1001时,因为11,101,1001分别比10,100,1000大1,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 a×11=a×(10+1)=10a+a, a×101=a×(101+1)=100a+a, a×1001=a×(1000+1)=1000a+a。 例如,38×101=38×100+38=3838。 2.乘9,99,999的速算法。 一个数乘以9,99,999时,因为9,99,999分别比10,100,1000小1,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 a×9=a×(10-1)=10a-a, a×99=a×(100-1)=100a- a, a×999=a×(1000-1)=1000a-a。 例如,18×99=18×100-18=1782。 上面讲的两类速算法,实际就是乘法的凑整速算。凑整速算是当乘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将乘数表示成上述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的自然数的和或差的形式,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速算的方法。 例1计算: (1) 356×1001 =356×(1000+1) =356×1000+356 =356000+356 =356356; (2) 38×102 =38×(100+2) =38×100+38×2 =3800+76 =3876; (3)526×99 =526×(100-1) =526×100-526 =52600-526 =52074; (4)1234×9998 =1234×(10000-2) =1234×10000-1234×2

= =。 3.乘5,25,125的速算法。 一个数乘以5,25,125时,因为5×2=10,25×4=100,125×8=1000,所以可以利用“乘一个数再除以同一个数,数值不变”及乘法结合律,得到例如,76×25=7600÷4=1900。 上面的方法也是一种“凑整”,只不过不是用加减法“凑整”,而是利用乘法“凑整”。当一个乘数乘以一个较小的自然数就能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将乘数先乘上这个较小的自然数,再除以这个较小的自然数,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就可达到速算的目的。 例2计算: (1) 186×5 =186×(5×2)÷2 =1860÷2 =930; (2) 96×125 =96×(125×8)÷8 =96000÷8=12000。 有时题目不是上面讲的“标准形式”,比如乘数不是25而是75,此时就需要灵活运用上面的方法及乘法运算律进行速算了。 例3计算: (1) 84×75 =(21×4)×(25×3) =(21×3)×(4×25) =63×100=6300; (2)56×625 =(7×8)×(125×5) =(7×5)×(8×125) =35×1000=35000; (3) 33×125 =32×125+1×125 =4000+125=4125; (4) 39×75 =(32+1)×125 =(40-1)×75 =40×75-1×75 =3000-75=2925。 4.个位是5的两个相同的两位数相乘的速算法。 个位是5的两个相同的两位数相乘,积的末尾两位是25,25前面的数是这个两位数的首位数与首位数加1之积。例如:

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计算100题

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计算100题练习 73.8-1.64-13.8-5.36 66.86-8.66-1.34 36.8-3.9-6.1 2 13.75-(3.75+6.48) 5.48-(9.4-0.52) 3.9- 4.1+6.1- 5.9 4.02+ 5.4+0.98 5.17-1.8-3.2 3.68+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47.8-7.45+8.8 3.82+2.9+0.18+9.1 9.6+ 4.8-3.6 7.14-0.53-2.47 13.35-4.68+2.65 5.27+2.86-0.66+1.63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132-43.7-56.3

12.25-3.1+0.85-6.17 6.3+4.82+3.7-0.82 48.4+2.78+51.6-0.48 7.3+2.7-7.3+2.7 3.6-3.6×0.8 3.72×3.5+6.28×3.5 4.8×7.8+78×0.52 18.76×9.9+1.876 56.5×9.9+5.65 7.09×10.8-0.8×7.09 4.2×99+4.2 9.7×99+9.74 4.8-4.8×0.5 (1.25-0.125)×8 20.5-1.074-8.35×5.5 5.6×1.25 4.36×12.5×8 5.83×2+4.27 15.6×13.1-15.6-15.6×2.1 27.5×3.7-7.5×3.7 3.4×0.46+3.4×0.54 0.32×12.5×2.5

乘除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乘除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知识储备 整数乘除法的速算与巧算,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凑整” 。要达到“凑整”的目的, 就要将一些数分解、 变形,再运用乘法的交换律、 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规 则,把某些数组合到一起,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便化。 1、 乘法的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 冶 乘法结合律:(a >b) >c=a >(b >C) 乘法分配律:(a + b) >C=ac + bc 2、 除法的运算性质 (1) a -b=a >C 说b > c) (c 工 0) (2) a — b=(a 十 c)十(b 十 c 芳(0) (3) a — b — c=a —(t )) (4) a — (b — c)=a -> 3、 乘除分配性质 (1) (a + b ) X c=a X c + b c (2) (a — b ) X c=a X c — b X c (3) (a + b ) —c=a —+ b — c (4) (a — b ) —c=a —— b — c 注意: 除数不能为零。 4、 两数之和乘以这两数之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2 . 2 (a + b) > (a — b)= a — b 5、 乘法凑整法:这是利用特殊数的乘积特性进行速算, 如5> 2 = 10, 25 X 4 = 100, 125 > 8 = 1000, 625X 8= 5000 , 625X 16= 10000等等。大家要记住这些结果。 思维引导 例1、计算: (1) 999+ 999X 999 (2) 1111X 9999 (3) 125X 25X 32 (4) 576X 422 + 576 + 577 X 576 跟踪练习:计算:(1) 9999 + 9999 X 9999 (2) 140X 299 (3) 808X 125 (4) 461 + 5 X 4610 + 461 X 49 例 2、计算:34X 172— 17X 71 X 2— 34

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运算总结

小数简便运算 (一)类型一:小数加减法【加法交换律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先观察数字,可以把有些数字先加起来,凑成整数,然后再和其他数字相加】 例:+++ =(+)+(+) =10+10 =20 +++++ +++++ ++ ++ ++++++ ++ +++ ++ ++ (二)类型二:减法性质的应用【a-b-c=a-(b+c)】根据性质观察题目,把后两个数字加起来带上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一般情况下都能加成整数。 例:--- =(+) =20-9 =11 ---8---+ +--(+) ----- ---- -- 【在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中,可以先观察题目, 会发现有的可以交换位置,进过加减变成整数的加 减。】 例:+-+ =++()(交换数字位置, = 符号不变,用先减,把 = 和加起来。得整数5, 再减) +-++- +-+-+ +-+-+ +--+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首先观察题目,题目中会出现, 25,,等和25相关的数字,这些数字要和4相关的数字 结合。出现125,,等数字,要和与8相关的数字结合。) 例: ××4 ×(×) =×4×=×× =1×=1× = = ××8 ××4 ××××4 25××4 ×25×4 ××8 35×× ×50×××80 ×(×2)×××4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2)【乘法交换律,有时候不能一 次就交换出来,先观察题目,题目中出现25,,等和25 相关的数字,出现125,,等数字,就要想到4和8,看 题目中剩下的数字是不是能写成与4和8相关的数 字。】比如,32可以写成4乘8,可以写成×4,16可以 写成2乘×8=1000,25×4=100。2×5=10 例:××32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除法速算与巧算

第二讲乘法中的巧算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5×2=10 25×4=100 125×8=1000 例1计算①123×4×25 ② 125×2×8×25×5×4 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 2计算① 24×25 ② 56×125 ③ 125×5×32×5 3.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3 计算① 175×34+175×66 ②67×12+67×35+67×52+6 例4 计算① 123×101 ② 123×99 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 以此类推:如:15×10=150 15×100=1500 15×1000=15000 例6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 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 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 以此类推。 如:12×9=120-12=108 12×99=1200-12=1188 12×999=12000-12=11988 例7 222×11 2456×11 [分析]为了速算,可以记一句口诀:“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2 2 2 2 4 4 2 222×11=2442 2 4 5 6 2 7 0 1 6 2456×11=27016 例8、16×5 [分析]一个数×5,可以除以“2”添上“0”。 16×5=(16÷2) ×10=80

例924×15 [分析]一个数×15,“加半添0”。 24×15=(24+12)×10=360 例4 从10到20×之间的两位数相乘(十几×十几) 13×14 [分析]个位数相加后再加“10”,然后乘“10”,个位数相乘后,所得两个数相加。 13×14=182 想:(3+4+10)×10=170 3×4=12 170+12=182 例5 62×68 81×89 [分析] 62×68,一首数6+1=7,头×头是: 7×6=42,尾×尾是2×8=16, 42与16在一起:4216 81×89,一首数8+1=9,头×头9×8=72, 尾×尾是1×9=9,因为9小于10,所以72与9相联时,在9的前面添一个0。答案是81×89=7209 例6 72×32 68×48 [分析] 72×32头乘头+尾是7×3+2=23 尾×尾是:2×2=4 因为4小于10,所以23与4相联时,在4前边补一个0,答案是: 72×32=2304 68×48头乘头+尾是6×4+8=32 尾×尾8×4=64 答案是: 68×48=3264 练习: 14×5 114×5 19×17 3728×11 1295×11 16×18 36×15 72×15 78×72 84×86 62×42 31×71 43×25×4125×(19×8) 50×13×2 25×32×125 125×64 9×37+9×63 102×43 65×99+65 125×798 45×123-45×23

(完整word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运算总结

小数简便运算 (一) 类型一:小数加减法【加法交换律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先观察数字,可以把有些数字先加起来,凑成整数,然后再和其他数字相加】 例:1.64+5.7+8.36+4.3 =(1.64+8.36)+(5.7+4.3) =10+10 =20 3.2+0.36+4.8+1.64 0.456+6.22+3.78 6.9+4.8+3.1 1.29+3.7+2.71+6.3 0.398+0.36+3.64 4.02+5.4+0.98 3.82+2.9+0.18+9.1 1.27+3.9+0.73+16.1 1.57+0.245+7.43 2.64+8.67+7.36+11.33 0.134+2.66+0.866 1.76+0.195+3.24 (二) 类型二:减法性质的应用【a-b-c=a-(b+c)】 根据性质观察题目,把后两个数字加起来带上括号, 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一般情况下都能加成整数。 例:35.6-1.8-15.6-7.2 =35.6-15.6-(1.8+7.2) =20-9 =11 23.4-0.8-13.4-7.2 15.02-6.8-1.02 8-2.45-1.55 13.75-(3.75+6.48) 15.89+(6.75-5.89) 12.7-(3.7+0.84) 73.8-1.64-13.8-5.36 7.14-0.53-2.47 5.17-1.8-3.2 66.86-8.66-1.34 36.8-3.9-6.1 【在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中,可以先观察题目,会发现有的可以交换位置,进过加减变成整数的加减。】 例:3.25+1.79-0.59+1.75 =3.25+1.75+(1.79-0.59)(交换数字位置, =5-1.2 符号不变,用1.79先减0.59,把3.25 =3.8 和1.75加起来。得整数5,再减) 1.23+3.4-0.23+6.6 7.5+4.9-6.5 7.85+2.34-0.85+4.66 13.35-4.68+2.65 9.6+4.8-3.6 5.27+2.86-0.66+1.63 3.68+7.56-2.68 47.8-7.45+8.8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首先观察题目,题目中会出现, 25,2.5,0.25等和25相关的数字,这些数字要和4相关的数字结合。出现125,12.5,1.25等数字,要和与8相关的数字结合。) 例: 0.25×16.2×4 0.8×(4.3×1.25) =0.25×4×16.2 =0.8×1.25×4.3 =1×16.2 =1×4.3 =16.2 =4.3 4.36×12.5×8 0.25×0.73×4 12.5×0.96×0.8 0.25×8.5×4 25×7.1×4 12.9×25×4 12.5×0.69×8 35×0.2×0.5 0.75×50×0.4 1.25×5.93×80 0.35×(1.25×2)×0.8 0.25×0.73×4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2)【乘法交换律,有时候不能一 次就交换出来,先观察题目,题目中出现25,2.5,0.25 等和25相关的数字,出现125,12.5,1.25等数字,就 要想到4和8,看题目中剩下的数字是不是能写成与4 和8相关的数字。】比如,32可以写成4乘8,3.2可以 写成0.8×4,16可以写成2乘8.125×8=1000,25×

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运算150道经典练习题

73.8-1.64-13.8-5.36 66.86-8.66-1.34 0.25×16.2×4 3.72×3.5+6.28×3.5 36.8-3.9-6.1 2 5.48-(9.4-0.52) 4.8×7.8+78×0.52 3.6×102 6.4×0.25+3.6÷4 32+4.9-0.9 4.8-4.8×0.5 (1.25-0.125)×8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 6.48) 3.68+ 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47.8-7.45+ 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42.5-(6.07+1.13) 4.2÷3.5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4.78÷0.2+3.44 3.9-4.1+6.1-5.9 0.49÷1.4 1.25×2.5×32 3.6-0.6×2 3.65×10.1 3.6-3.6×0.8 15.2÷0.25÷4 5.6÷3.5 9.6÷0.8÷0.4 4.2×99+4.2 0.89×100.1 146.5-(23+46.5) 17.8÷(1.78×4) 5.83×2+4.27 (45.9-32.7)÷8÷0.125 9.7×99+9.7 4.36×12.5×8 1 5.6×13.1-15.6-15.6×2.1 0.65×101

(完整)三年级乘除法速算巧算

一、乘法中的巧算 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5×2=1025×4=100125×8=1000 例1计算 ①123×4×25 ②125×2×8×25×5×4 解:①式=123×(4×25)=123×100=12300 ②式=(125×8)×(25×4)×(5×2)=1000×100×10=1000000 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2计算 ①24×25 ②56×125 ③125×5×32×5 解:①式=6×(4×25)=6×100=600 ②式=7×8×125=7×(8×125)=7×1000=7000 ③式=125×5×4×8×5=(125×8)×(5×5×4)=1000×100=100000 3.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3计算 ①175×34+175×66 ②67×12+67×35+67×52+6 解:①式=175×(34+66)=175×100=17500 ②式=67×(12+35+52+1)=67×100=6700(原式中最后一项67可看成67×1) 例4计算 ①123×101 ②123×99 解:①式=123×(100+1)=123×100+123=12300+123=12423 ②式=123×(100-1)=12300-123=12177 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以此类推。 如:15×10=15015×100=150015×1000=15000

例6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以此类推。 如:12×9=120-12=10812×99=1200-12=118812×999=12000-12=11988 例7一个偶数乘以5,可以除以2添上0。 如:6×5=3016×5=80116×5=580。 例8一个数乘以11,“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如2222×11=24442 例9一个偶数乘以15,“加半添0”. 如24×15=(24+12)×10=360 解:原式=24×(10+5) =24×(10+10÷2) =24×10+24×10÷2(乘法分配律) =24×10+24÷2×10(带符号搬家) =(24+24÷2)×10(乘法分配律)

五年级小数的巧算

五年级小数的巧算 1、计算2005×18-200.5×80+20050×0.1 (乘法性质和提取公因式) 2、计算75×4.7+15.9×25 (先拆分,再提取公因式) 3、计算3.51×49+35.1×5.1+49×5.1(乘法性质、提取公因式、特例49×51= (50-1)×(50+1)=2500-1,平方差公式) 4、计算7.816×1.45+3.14×2.184+1.69×7.816 (重点将 2.184分拆成 10-7.816) 5、计算38.3×7.6+11×9.25+427×0.24(把427拆分成383+44,再提取公因式) 6、计算(8.4×2.5+9.7)÷(1.05÷1.5+8.4÷0.28) 7、计算、(1+0.12+0.23)×(0.12+0.23+0.34)-(1+0.12+0.23+0.34)× (0.12+0.23)(换元法) 8、若A=9.876543×3.456789, B=9.876544×3.456788,试比较A、B的大小。 (换元法与乘法分配率) 9、如果362-(321.2-□×5.78)+1.3×5.6÷0.07=347.1,那么□=?(逆运算) 10、计算41.2×8.1+53.7×1.9+1.1×92.5(同 4题) 练习题 一、加、减法算式 11、计算37.5-1.53-0.25-1.22 (添括号) 二、乘、除法算式 12、计算2.5×1.25×3.2 (拆分,凑整)

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3、计算3.74×2.85+8.15×3.74-3.74 (提取公因式) 14、计算3.6×31.4+43.9×6.4 (拆分再提取公因式) 15、计算8÷(31.25×0.4)+99.36 16、计算20.05×39+200.5×4.1+40×10.025 17、计算18.3×0.25+5.3÷0.4-7.13 18、计算2005÷0.375-0.375÷1949+3.75÷2.4 19、计算(123456789.1)2-123456789×123456789.2(换元法) 20、已知9.4×〔□-(1.54-0.31)〕=0.47,求□=? 21、计算2006+200.6+20.06+2.006 22、比较A、B的大小。A=9.8732×7.2345;B=9.8733×7.2344 23、计算2004.05×1997.05-2001.05×1999.05 24、计算47236.42+47263.52-47263.3×47263.5-47263.4×47263.6 25、计算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

乘除法中的速算与巧算教学内容

乘除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知识储备 整数乘除法的速算与巧算,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凑整”。要达到“凑整”的目的,就要将一些数分解、变形,再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规则,把某些数组合到一起,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便化。 1、乘法的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除法的运算性质 (1)a÷b=(a×c)÷(b×c) (c≠0) (2)a÷b=(a÷c)÷(b÷c) (c≠0) (3)a÷b÷c=a÷(b×c) (4)a÷(b÷c)=a÷b×c 3、乘除分配性质 (1)(a+b)×c=a×c+b×c (2)(a-b)×c=a×c-b×c (3)(a+b)÷c=a÷c+b÷c (4)(a-b)÷c=a÷c-b÷c 注意:除数不能为零。 4、两数之和乘以这两数之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a+b)×(a-b)=a2-b2 5、乘法凑整法:这是利用特殊数的乘积特性进行速算,如5×2=10,25×4=100,125×8=1000,625×8=5000,625×16=10000等等。大家要记住这些结果。 思维引导 例1、计算:(1)999+999×999 (2)1111×9999 (3)125×25×32 (4)576×422+576+577×576 跟踪练习:计算:(1)9999+9999×9999 (2)140×299 (3)808×125 (4)461+5×4610+461×49 例2、计算:34×172-17×71×2-34

跟踪练习:计算:42×68+61×2×34-3×68 例3、用简便方法计算:8700÷25÷4 跟踪练习:9600÷25÷4 例4、用简便方法计算:625÷25 跟踪练习:42800÷25 例5、简算:29×31 跟踪练习:简算:68×72 例6、计算:11111×11111 跟踪练习:计算:22222×22222 例7、计算:63×275÷7÷11 跟踪练习:计算:123×456÷789÷456×789÷123 例8、计算:1÷(2÷3)÷(3÷4)÷(4÷5)÷(5÷6)跟踪练习:计算:15÷(9÷11)÷(11÷34)÷(34÷63)例9、计算:99999×22222+33333×33334 跟踪练习:计算:9999×7778+3333×6666 例10、计算:98989898×99999999÷10101010÷11111111 跟踪练习:计算:199999998×2200220022÷18÷100010001

小学数学五年级奥数:“小数的巧算”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奥数:“小数的巧算”试题及答案 年级班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计算 1.135+3.346+5.557+7.768+9.979=_____. 2、计算 1.996+19.97+199.8=_____. 3、计算 9.8+99.8+999.8+9999.8+99999.8=_____. 4、计算 6.11+9.22+8.33+7.44+5.55+4.56+3.67+2.78+1.89=_____. 5、计算 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_____. 6、计算 2.89?4.68+4.68?6.11+4.68=_____. 7、计算 17.48?37-17.48?19+17.48?82=_____. 8、计算 1.25?0.32?2.5=_____. 9、计算 75?4.7+15.9?25=_____. 10、计算 28.67?67+32?286.7+573.4?0.05=_____. 二、解答题 11、计算 172.4?6.2+2724?0.38 12、计算 0.00...0181? 0.00 (011) 963个0 1028个0

13、计算。 12.34+23.45+34.56+45.67+56.78+67.89+78.91+89.12+91.23 14、下面有两个小数: a=0.00...0105 b=0.00 (019) 1994个0 1996个0 求a+b,a-b,a?b,a÷b.

小学数学五年级奥数:“小数的巧算”试题及答案 1. 27.785 2. 221.766 原式=(2-0.004)+(20-0.03)+(200-0.2) =222-(0.004+0.03+0.2) =221.766 3. 111109 提示:仿上题. 4. 49.55 5. 103.25 原式=1.1?(1+3+...+9)+1.01?(11+13+ (19) =1.1?25+1.01?75 =103.25 6. 46.8 7. 1748 原式=17.48×37-17.48×19+17.48×82 =17.48×(37-19+82) =17.48×100 =1748 8. 1 原式=(1.25?0.8)?(0.4?2.5) =1?1 =1 9. 750 原式=75?4.7+5.3?(3?25) =75?(4.7+5.3) =75?10 =750 10. 2867 原式=28.67?67+32?28.67+28.67?(20?0.05) =28.67?(67+32+1) =28.67?100 =2867 11. 原式=172.4?6.2+(1724+1000)?0.38 =172.4?6.2+1724?0.38+1000?0.38 =172.4?6.2+172.4?3.8+380 =172.4?(6.2+3.8)+380 =172.4?10+380 =1724+380 =2104 12. 181是三位,11是两位,相乘后181?11=1991是四位,三位加两位是五位,因此1991前面还要添一个0,又963+1028=1991,所以 0.00...0181?0.00...011=0.00 (01991)

乘法中的速算和巧算

乘法中的速算和巧算 1.直接利用乘法结合律的速算 利用乘法结合律,可以把两个因数相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先进行计算,使计算简便。为了计算迅速,可以把有些较常用的乘法算式记熟,例如:25×4=100,125×8=1000,12×5=60,…… 例1 计算236×4×25 解:236×4×25 =236×(4×25) =236×100 =23600 2.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同时运用的速算 几个因数相乘,先交换因数的位置,使因数相乘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凑在一起,根据结合律分组计算比较简便。 例2 125×2×8×25×5×4 解:原式=(125×8)×(25×4)×(5×2) =1000×100×10 =1000000 3.直接利用乘法分配律的简算 例3 计算: (1)175×34×175×66 (2)67×12+67×35+67×52+67 解:(1)根据乘法分配律: 原式=175×(34+66)

=175×100 =17500 (2)把67看作67×1后,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原式=67×(12+35+52+1) =67×100 =6700 4.把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因数,利用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巧算。例4 计算(1)28×25 (2)48×125 (3)125×5×32×5 解:(1)原式=4×7×25 =7×(4×25) =7×100 =700 (2)原式=6×8×125=6×(8×125) =6×1000 =6000 (3)原式=125×8×4×5×5 =(125×8)×(4×25) =1000×100 =100000 5.间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巧算

例5 计算(1)26×99 (2)1236×199 (3)713×101 解:(1)由99=100-1, 原式=26×(100-1) =26×100-26×1 =2600-26 =2574 (2)由199=200-1, 原式=1236×(200-1) =1236×200-1236×1 =247200-1236 =246000-36 =245964 (3)原式=713×(100+1) =713×100+713×1 =71300+713 =72013 6.几种常见的特殊因数乘积的巧算 (1)任何一个自然数乘以0,其积都等于0。例6 计算1326+427×9×42×0-315 解:原式=1326+0-315

乘除法中的速算与巧算例题及练习题

乘除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1、速算与巧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2、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题计算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 教学重难点 1、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2、通过对算式进行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 的 数。 教学内容 例1 :计算325- 25 分析与解答: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计算题简便。 325-25 =(325X 4) + ( 25 X 4) = 1300 - 100

=13 计算下面各题。 1,450-25 2 , 525+ 25 3,3500- 125 4 , 10000-625 5, 49500-900 6 , 9000-225 例2:计算25x 125X 4X 8 分析与解答:经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这道连乘算式中,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与1000相乘就简便了。这就启发我们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5x 125X4x 8 =(25x 4)x( 125X 8) =100 x1000 =100000 练习二计算下面各题。 125X 15x 8x 4 25 x 24 25 x 5x 64x 125 125X 25 x 32 75 x 16 125 x 16 例3:计算(1)( 360+108)+ 36 (2)( 450- 75)- 15 分析与解答: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

小数的巧算练习

速算与巧算 巧算也是简便运算,在数的运算中根据数的特点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恰当地利用四则运算中的定律、性质或利用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数的分解、合并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不但可以提高运算速度,还能使计算又准又快,锻炼思维,提高运算的技能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一 小数的简便计算除了可以灵活运用整数四则运算中我们已经学过的许多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外,还可以运用小数本身的特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 数大小的变化等。很多计算题,如果我们根据运算法则按部就班地计算,将会觉得很繁,也很耗费 时间,有的甚至算不出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其中数据的特点、正确运用数的组成、运算规律, 把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便的计算将会节约很多时间。 1、凑整法简算就是要求计算的小数通过移位,拆减等,把这类数化成2×5=10,4×25=100,8×25=200,8×125=1000等相加或者相乘的数。 例1 计算:0.125×0.25×0.5×64 1.25×88 练习: (1)1.31×12.5×8×2 (2)1.25×32×0.25

2、拆拼法简算就是把某个数进行拆分,然后分别与乘数相乘,达到简便运算的效果。例2 (1)计算:1.25×1.08 (2)计算:7.5×9.9 练习: (1)2.5×10.4 (2) 3.8×0.99 (3)1991+199.1+19.91+1.991 3、转化法简算 就是把相同的因数提取出来,再把剩下的乘数相加或相减,以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 例3 计算:5.7×9.9+0.1×5.7 练习:(1)4.6×99+99×5.4 (2)7.5×101-7.5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的简易运算”教案 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了整数加法以及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律,体验到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简易,所以学生有运用运算律的意识和能力。但所有这些运算律都是在整数的范围之内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到的。这些运算律在小数范围内是否适用呢,还需要验证。在小数加减法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那么,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这就是这节课首先要学生研究解决的问题。 教材是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三组式题的结果,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从而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很自然地推及到小数的乘法之中。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自主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易计算。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经历了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加法的过程,对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应该没有很大的疑义,关键是让他们经历一个验证的过程,感受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感受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2、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易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运算律进行简易计算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易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小数的计算问题。下面进行几轮计算比赛。 第一轮:看谁算得对。 101.3 0.32100 24+0.24 3.20.6 15-0.15 1.90.02 0.40.5 1.258 2.54 0.244 20xx.16 0.60.1 第二轮:看谁算得巧。 25734 32103 768+276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律。教师小结:在整数乘法中,我们运用乘法的一些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易。 2、提出问题: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学生猜想。 (设计意图:小数乘法和加减法的口算,是进行小数简算的严重基础,所以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看谁算得巧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调动起原有的整数乘法运算律的知识经验,并大胆猜想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 二、观察验证。 1、教师提出验证要求: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成立呢,需要我们举例来验证。 出示几组算式,提出要求:先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0.81.3○1.30.8 (0.90.4) 0.5○0.9(0.50.4) (3.2+2.8) 0.6○3.2 0.6+2.80.6 (1)学生计算,汇报结果,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 (2)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除法-速算与巧算

第二讲 乘法中的巧算 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 . 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例 1 计算① 123X 4X 25 ② 125 X 2X 8X 25X 5X 4 3. 应用乘法分配律。 4. 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 一个数X 10,数后添0; 一个数X 100,数后添00; —个数X 1000,数后添000; 以此类推:如: 15X 10=150 15 X 100=1500 15 X 1000= 15000 例6 一个数X 9,数后添0,再减此数; 一个数X 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 一个数X 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 以此类推 女口: 12X 9= 120-12 = 108 12 X 99= 1200— 12= 1188 12 X 999= 12000-12=11988 例 7 5X 2=10 25X 4=100 125X 8=1000 2. 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 2 计算① 24 X 25 ② 56 X 125 ③ 125 X 5X 32X 5 例 3 计算① 175X 34+175X 66 ②67X 12+67X 35 + 67X 52+6 例 4 计算① 123X 101 ② 123X 99

222 X 11 2456 X11 [分析]为了速算,可以记一句口诀:“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222 X 1仁2442 2456 X 11=27016 例& 16X 5 [分析]一个数X 5,可以除以“ 2”添上“ 0”。 16X 5=(16 -2) X 10=80 例9 24 X 15 [分析]一个数X 15, “加半添0”。 24 X 15= (24+12)X 10=360 例4 从10到20 X之间的两位数相乘(十几X十几) 13X 14 [分析]个位数相加后再加“10”,然后乘“10”,个位数相乘后,所得两个数相加。 13X 14=182 想:(3+4+10)X 10=170 3 X 4=12 170+12=182 例 5 62 X 68 81 X 89 [分析]62 X 68, 一首数6+仁7,头X头是: 7X6=42,尾X尾是2X 8=16, 42 与16 在一起:4216 81 X 89, 一首数8+仁9,头X头9X 8=72, 尾X尾是1X 9=9,因为9小于10,所以72与9相联时,在9的前面添一个0。答案是81 X 89=7209 例 6 72 X 32 68 X 48 [分析]72 X 32头乘头+尾是7X 3+2=23 尾X尾是:2 X 2=4 因为4小于10,所以23与4相联时,在4前边补一个0,答案是:72 X 32=2304 68X 48头乘头+尾是6X 4+8=32 尾X尾8X4=64 答案是:68 X 48=3264

小升初数学专项题第十八讲 速算与巧算(乘法)通用版

第十八讲速算与巧算(乘法) 【知识梳理】计算方法: 1.两个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百……的数要先乘,要记住三个特殊组合:2与5,4与25,8与125. 2.分解因数后,能凑整的要先乘。 3.利用乘法分配律。 【典例精讲1】246×25×4 思路分析:25与4相乘等于100,因此可以先乘,使计算简便。 解答:246×25×4 =246×(25×4) =246×100 =24600 小结:解决这类问题要注意数字的特点,注意哪些数字可以凑整。 【举一反三】1. 86×50×2 2. 125×4×8×25×5×2 3. 125×72 【典例精讲2】275×44+275×56 思路分析:275×44+275×56中275是共同的数字,44与56相加等于100,因此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解答:275×44+275×56 =275×(44+56) =275×100 =27500 小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注意乘法分配律的使用条件与数字的特点,进行解决。 【举一反三】4. 57×12+57×25+57×62+67 5. 121×101 6. 231×99 答案及解析:

1.【解析】50与2相乘得数是100,因此可以先乘使计算简便。 【答案】:86×50×2 =86×(50×2) =86×100 =8600 2.【解析】:125与8相乘等于1000,4与25相乘等于100,5与2相乘等于10,因此把6个数字分别相乘,可以使计算简便。 【答案】:125×4×8×25×5×2 =(125×8)×(4×25)×(5×2) =1000×100×10 =1000000 3.【解析】本题中出现125,可以考虑从72中分解出8,由于72=8×9,所以125×72变成125×8×9,再依次计算即可。 【答案】:125×72 =(125×8)×9 =1000×9 =9000 4.【解析】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共同的数字是57,所以原式变成57×(12+25+62+1),进而是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57×12+57×25+57×62+67 =57×(12+25+62+1) =57×100 =5700 5.【解析】:要先把101拆成100+1,原式就变成121×(100+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就可以了。 【答案】:121×101 =121×(100+1) =121×100+121×1 =12100+121 =12221

第2讲 速算与巧算(乘除法的巧算)

第二课速算与巧算(二) 【课堂导入】 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如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计算中一些书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 【经典例题】 例1、计算 1、325÷25 2、3150÷45 分析: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事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至原来的几分之一,商不变。 练习1、计算下列各题 1、450÷25 2、525÷25 3、3500÷125 4、10000÷625 5、49500÷900 6、9000÷225 例2、计算25×125×4×8 分析: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练习2、计算下列各题 1、125×15×8×4 2、25×24 3、125×16 4、35×45×4 5、125×25×32 6、25×5×64×125

例3、计算下列各题 1、﹙360+108﹚÷36 2、1÷2+3÷2+5÷2+7÷2 分析:两个数的和、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取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 练习3、计算下面各题 1、﹙720+96﹚÷24 2、﹙4500-90﹚÷45 3、2652÷26 4、1976÷19 5、73÷36+105÷36+146÷36 6、﹙10000-1000-100-10﹚÷10 例4、计算158×61÷79×3 分析:计算时可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调换或换乘数或除数的位置,只要记住,数字要跟着前面符号一起移动。 练习4、计算下列各题 1、238×36÷119×5 2、138×27÷69×50 3、1000×32÷125×25 4、406×312÷104÷203 例5、计算下列各题 1、103×96÷16 2、200÷﹙25÷4﹚ 分析:乘除法的开括号原则(与加减法的添去括号原则类似):括号前是乘号,添、去括号不改号,括号前是除号,添去括号要改号。 练习5、计算下面各题 1、612×366÷183 2、1000÷﹙125÷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