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的不确定度评定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的不确定度评定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的不确定度评定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的不确定度评定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的不确定度评定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的不确定度评定

2、引用文件

jjg564-2002《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

jjg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表示》

3、概述

3.1测量依据:jjg564-2002>

3.2环境条件:温度(0-40)℃

3.3测试标准:电子天平

3.4被测对象: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

3.5测量过程:采用分离检定法

3.6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的评定结果.

4、数学模型

直接读数法。示值误差的数学模型可以写成:e=i-l或e=i-m。内分辨率法。示值误差的数学模型可以写成:e=ix-l或e=ix-m 闪变点法。衡器化整前的示值误差p=i+0.5d-△l,化整前的误差的数学模型可以写成:e=p-l=i+0.5d-△l-l+△eq

式中:e------装料衡器的示值误差或化整前的示值误差;

i------装料衡器的示值;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定量自动衡器)检定规程JJG564-2002试卷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定量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JJG564-2002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30分) 1、在称量过程中无需操作者干预,能按照预定的处理程序自动称量的衡器称为()。 2、()是把散状物料分成预定的且实际上恒定质量的装料,并将装料装入容器的自动衡器。 3、装料衡器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称重单元和与其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自动给料装置,以及相应的()和()。 4、对能预设装料质量的装料衡器,其预设值与装料平均值之间的最大差值应不超过5.2.2规定的使用中检验每次装料与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的()。 5、对于不准备固定安装并且没有水平指示器的装料衡器,当倾斜5%时应满足相应的()和()。 6、所有与称重单元相关的指示装置,其()应是相同的。 7、装料衡器应备有(),该装置也可用来除皮。 8、若装料衡器称重的()改变后,应由法定计量机构重新进行检定。 9、若控制衡器或控制装置是在物料检定之前立即校准或检定的,应保证其误差不大于自动称量的()和

()的1/3。 10、首次检定使用的物料应是该()的装料衡器预期称量的物料。 11、物料检定的方法分为()和()。 12、检定是为了评定秤的(),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13、当装料预设置M≤10kg时,物料试验装料次数为()次,10kg <M≤25kg时,装料次数为()次,25kg<M≤100kg时,装料次数为()次,100kg<M时,装料次数为()次。 二、选择题(12分) 1.衡器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年。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2.若控制衡器或控制装置是在物料检定之前立即校准或检定的,应保证其误差不大于最大允许偏差的()。 a.1/2 b.1/3 c.1/5 d.1/10 3.当准确度等级的参考值为Ref(1),[Se/mpe(1)]Max=1.2,[md/mpd(1)]Max=1.0时,该装料衡器的准确度等级为()。 a.X(0.2) b.X(0.5) c.X(1) d.X(2) 4.某配料秤的定量值为50kg和500kg,则其在上述定量点的物料试验的装料次数分别()。 a.20次10次 b.20次20次 c.32次20次 d.32次10次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8分) 1.控制衡器可以与装料衡器相分离,也可以是装料衡器整体的一部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一. 体积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1. 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圆柱体的直径D 和高度h ,由函数关系是计算出圆柱体的体积 h D V 4 2 π= 由分度值为0.01mm 的测微仪重复6次测量直径D 和高度h ,测得数据见下表。 表: 测量数据 计算: mm 0.1110h mm 80.010==, D 32 mm 8.8064 == h D V π 2. 不确定度评定 分析测量方法可知,体积V 的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主要有直径和高度的重复测量引起的不确定都21u u ,和测微仪示值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3u 。分析其特点,可知不确定度21u u ,应采用A 类评定方法,而不确定度3u 采用B 类评定方法。

①.直径D 的重复性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直径D 的6次测量平均值的标准差: ()mm 0048.0=D s 直径D 误差传递系数: h D D V 2 π=?? 直径D 的重复性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3177.0mm D s D V u =??= ②.高度h 的重复性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高度h 的6次测量平均值的标准差: ()mm 0026.0=h s 直径D 误差传递系数: 4 2 D h V π=?? 高度h 的重复性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3221.0mm h s h V u =??= ③测微仪示值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由说明书获得测微仪的示值误差范围mm 1.00±,去均匀分布,示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mm 0058.0301.0==q u 由示值误差引起的直径测量的不确定度 q D u D V u ??= 3

衡器相关国标名称

GB/T 335-2002 非自行指示秤 GB/T 7551-1997 称重传感器 GB/T 7721-2007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 GB/T 7722-2005 电子台案秤 GB/T 7723-2002 固定式电子衡 GB/T 7724-1999 称重显示控制器 GB/T 11883-2002 电子吊秤 GB/T 11884-2000 弹簧度盘秤 GB/T 11885-1999 自动轨道衡 GB 14249.1-1993 电子衡器安全要求 GB/T 14249.2-1993 电子衡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4250-1993 衡器术语 GB/T 15561-1995 静态电子轨道衡 GB/T 21296-2007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QB/T 1075-1991 杠杆式地上衡 QB/T 1076-1991 QGT型轻轨道衡 QB/T 1077-1991 静态机械轨道衡 QB/T 1078-1991 电子料斗秤 QB 1563-1992 衡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QB/T 2065-1994 人体秤 QB/T 2066-1994 象限杆度盘秤 QB/T 2087-1995 架盘天平 QB/T 2501-2000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QB/T2823- 非自行指示轨道衡 衡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目录 JJG555-1996 《非自动衡器通用检定规程》 JJG13-1997 《模拟指示秤》 JJG14-1997 《非自行指示秤》 JJG539-1997 《数字指示秤》 JJG444-2005 《标准轨道衡》 JJG142-2002 《非自行指示轨道衡》 JJG281-2002 《数字指示轨道衡》 JJG195-2002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 JJG564-2002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

落锤式冲击试验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落锤式冲击试验机校准结果得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一、概述 1、检定依据 JJG1445-2014《落锤式冲击试验机校准规范》。 2、检定环境 温度(10~35)℃, 3、测量标准 a)电子天平,TC30KH,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1g, b)钢卷尺,5m,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1mm, c)速度测量装置,(1~10)m/s,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0、5%。 4、被检对象 非金属落锤式冲击试验机。 5、校准方法 5、1在规定条件下,用电子天平直接测量落锤质量,重复测量3次,取3次测量得算术平均值作为落锤质量m ; 5、2在规定条件下,用钢卷尺直接测量跌落高度,重复测量3次,取3次测量得算术平均值作为跌落高度h ; 5、3在规定条件下,用速度测量装置测量落锤接近冲击点时得冲击速度,重复测量3次,取3次测量得算术平均值作为落锤冲击速度v 。6.评定结果得使用 符合上述条件得测量结果,一般可参照使用本不确定度得评定方法。 二、数学模型 依据上面得测量方法,得到如下数学模型: 1.落锤质量 n m m n i i ∑== 1 2.跌落高度 n h h n i i ∑==1 3.落锤冲击速度 n v v n i i ∑==1 4.能量损失

h g v 212 -=η 三、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得计算 1、落锤质量m 得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 u 评定 )(m u 得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就是电子天平不准确引入得不确定度分量u δm ,其二就是落锤质量测量重复性引入得不确定度分量u Rm 。1、1由电子天平不准确引入得不确定度分量u δm ; 采用B 类方法评定,已知电子天平得最大允许误差为±1、0g,故半宽为1、0g,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3=k ;因此:u δm =3 0.1g =0、58g 1、2落锤质量测量重复性引入得不确定度分量u Rm ; 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用电子天平在重复性条件下,对一3kg 落锤连续进行3次测量,得到实测值得测量列:测得值为3000g,3001g,3002g,极差 R =(3002-3000)g=2g,估计服从正态分布,则单次测量结果得实验标准差s :s ==C R 2/1、69=1、2g 实际测量中测量3次,因此u Rm ===3 s 0、69g 1、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m u c 得评定 )(m u c =22Rm m u u +δ=0、9g 2、跌落高度h 得标准不确定度分量)(h u 评定 )(h u 得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就是钢卷尺不准确引入得不确定度分量u δh ,其二就是跌落高度测量重复性引入得不确定度分量u Rh 。2、1由钢卷尺不准确引入得不确定度分量u δh ; 采用B 类方法评定,已知钢卷尺得最大允许误差为±1、0mm,故半宽为1、0mm,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3=k ;因此:u δh =3 0.1mm =0、58mm 1、2钢卷尺测量重复性引入得不确定度分量u Rh ;

0-500mm高度游标卡尺不确定度评定(参照模板)

0-500mm高度游标卡尺不确定度评定

0-500mm高度游标卡尺不确定度评定 1 目的 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确保正确的量值传递。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试验室0-500mm高度游标卡尺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3 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3.1测量方法 用0-500mm高度游标卡尺直接测量被测样品。 3.2数学模型 Lx = L 式中: Lx—被检测样品的数值mm L—游标卡尺显示数值mm 3.3标准不确定度A类评定 选取六个不同尺寸的样品分别进行6次重复测量,并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 选取一个样品长度为80mm测试数据见下表: 选取一个样品长度为161.2mm测试数据见下表:

选取一个样品长度为239.9mm测试数据见下表: 选取一个样品长度为321mm测试数据见下表: 选取一个样品长度为400.3mm测试数据见下表:

选取一个样品长度为491.2mm 测试数据见下表: 实际检测中只进行一次试验,则测量重复性导致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样品长度为80mm 时: u 1=s=0.011mm 样品长度为161.2mm 时:u 2=s=0.009mm 样品长度为239.9 mm 时:u 3=s=0.011mm 样品长度为321 mm 时: u 4=s=0.011mm 样品长度为400.3 mm 时:u 5=s=0.017mm 样品长度为491.2 mm 时:u 6=s=0.02mm 3.4 标准不确定度B 类评定 高度游标卡尺示值不确定度为: 由校准证书知道, u 95=0.02mm ,自由度16=eff ν则: 12.2)16((95.0)===t v t k eff p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操作规范

1.目的及适用范围 目的是为了严格按照JJG564—2002《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操作,使检定校准更加规范化、程序化。保证我市使用的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量值传递能够溯源到国家公斤基准,特制定本操作规范。 适用于: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的检定校准; 2.编写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564—2002《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 3.技术要求及技术条件 3.1 检定环境:温度应保持恒定,其变化速率不超过5℃/h。空气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5%。 3.2 标准砝码在静态试验前立即效准或检定的,其误差应不大于被检衡器最大允许误差的1/3;其他情况下,其误差应不大于被检衡器最大允许误差的1/5。 3.3 控制衡器是在物料试验前立即效准或检定的,其误差应不大于自动称量时物料试验的最大允许误差的最大允许偏差mpd和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mpse的1/3;其他情况下,其误差应不大于自长春市双阳区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颁布日期:2015-09-01

第2页共3页ZY/CSZX JD GF 12-2015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装置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动称量时物料试验的最大允许误差的最大允许偏差mpd和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mpse的1/5。 4.使用的仪器设备 5.操作方法 5.1工作前的准备 使用控制衡器前,应先检查控制衡器是否水平,接通电源预热后进行检定或效准。 5.2装置操作程序 5.2.1 将收集容器在控制衡器称量,记下收集容器的显示读数。 5.2.2物料收集后连同收集容器直接在控制衡器上称量,减去收集容器的读数并记录。 颁布日期:2015-09-01长春市双阳区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工业热电阻自动测量系统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工业热电阻自动测量系统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用于检定工业热电阻的自动测量系统,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229—1998)对不确定度分析时可以在0℃点,100℃点,现在A 级铂热电阻的测量为例. B1 冰点(0℃) B1.1 数学模型,方差与传播系数 根据规定,被检的R(0℃)植计算公式为 R(0℃)=R i 0 =??? ??t dt dR t i = R i 0=??? ??t dt dR * * *0=??? ??-t I dt dR R R ℃)( = R i - 0.00391R * (0℃)×) ℃(0 0.00391R 0* *℃) (R R I - = R i - 0.391×1 .00* *℃) (R R I - = R i - 0.39 [] ℃)( 0* *R R I - 式中: R(0℃)—被检热电阻在0℃的电 阻值,Ω; R i —被检热电阻在0℃附近的测得值,Ω; R *(0℃)—标准器在0℃的电阻值,通常从实测的水三点值计算,Ω; R * i —标准器在0℃附近测的值,Ω。 上式两边除以被检热电阻在0℃的变化率并做全微分变为 dt 0R =d ()391.0R i +d ??? ? ???-2500399.0** 0i R R =dt Ri +dt *0 R +dt *i R 将微小变量用不确定度来代替,合成后可得方差 u 20 R t =u 2i R t +u 2t *0R +u 2t *i R (B-2) 此时灵敏系数C 1=1,C 2=1,C 3=–1。

B1.2 标准不确定分量的分析计算 B1.2.1 u 2i R t 项分量 该项分量是检热电阻在0℃点温度t i 上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包括有: a) 冰点器温场均匀性,不应大于0. 01℃,则半区间为0.005℃。均匀分布,故 u 1.1= 3 005.0=0.003℃ 其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20﹪,即自由度1.1ν=12,属B 类分量。 b) 由电测仪表测量被检热电阻所带入的分量。 本系统配用电测仪表多为6位数字表(K2000,HP34401等),在对100Ω左右测量时仍用100Ω挡,此时数字表准确度为 100×106×读数+40×106×量程 对工业铂热电阻Pt100来说,电测仪表带入的误差限(半宽)为 被δ=±(100×100×106-+100×40×106- =±0.014Ω 化为温度:391 .0014 .0±=±0.036℃ 该误差分布从均匀分布,即 u 2.1= 3 036.0=0.021℃ 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0﹪,即1.1ν=50,属B 累类分量。 c) 对被检做多次检定时的重复性 本规范规定在校准自动测量系统时以一稳定的A 级被检铂热电阻作试样检3次,用极差考核其重复性,经实验最大差为4m Ω以内。通道间偏差以阻值计时应不大于2m Ω,故连同通道间差 异同向叠计在内时,重复性为6m Ω,约0.015℃,则 u 3.1= 69 .1015 .0=0.009℃ 3.1ν=1.8,属A 类分量。 d) 被检热电阻自然效应的影响。 以半区间估计为2m Ω计约5mK 。这种影响普遍存在,可视为两点分布,故 u 4.1=1 5=5mK 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30﹪,即4.1ν=5,属B 类分量。

不确定度评定

不确定度评定 重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1 概述测量不确定度在实验室数据比对、结果临界值的判断、方法确定以及实验室质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ISO/IEC17025中要求检测实验室应具有评价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本文对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2 测量过程及主要设备 2.1 检测过程:依据GB/T 5750.4-2006,8.1~水样经过滤后~在105?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即为溶解性总固体。 平行测量8份水样~计算得平均值为258.1mg/L~100ml溶解性总固体为 0.02581g~标准差为0.0011g。 2.2 仪器设备:BS124S电子天平 3 数学模型 mm,21TDS,,,10001000 V 式中:m1——蒸发皿的质量~g m2——蒸发皿与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g V——水样体积~ml 4 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 4.1 ,m-m,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 21,m, 4.2 取样量V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V) 5 不确定度的评定 5.1 ,m-m,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u 21,m, 5.1.1 称量产生的不确定度u ,m1,

(1) 天平校准产生的不确定度u 1 型号为BS124S电子分析天平~校准产生的不确定度由计量证书 给出~扩展不确定度为0.3mg~包含因子k=2。 u=0.0003/2=0.00015g 1 ,2, 天平的分辨率产生的不确定度u 2 天平的分辨率为0.1mg~我们可以取其为均匀分布的不确定度,真值读数可能在0.01mg或0.09mg之间~即0.05mg~其不确定度 u=0.00005/=0.000029g 33 ,3, 恒重产生的不确定度u 3 GB/T 5750.4-2006规定两次称重相差不得大于0.4mg~按均匀分布计算得 u=0.0004/=0.00023g 34 222以上三项合成 uuuug,,,=0.00028123m1,, 5.1.2 样品重复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u ,m2, 100ml水样重复测量得溶解性总固体为0.0258g~标准差为 0.00110.0011g。标准不确定度ug,, 0.00039m2,,8 5.2 ,m-m,引起的合成不确定度分量 u 21,m, 22uuug,, =0.00048m(2)(m1)m,, 6.1 吸取水样产生的不确定度u ,v, 用无刻度吸管吸取100ml水样测定~最佳测量能力为0.071ml~k=2~不确定度u=0.071/2=0.036ml。 ,v, 100ml溶解性总固体为0.0258g~那么u=0.0000093g ,v, 7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由于各分项的不确定度来源彼此独立不相关~故该方法的标准不 22uuug,,确定度为:=0.00048 v()c(m)

通用卡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通用卡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1.1测量依据: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1.2环境条件:温度22℃±5℃,湿度≤60%。 1.3测量标准:3级量块或5等量块。 1.4被测对象的测量范围、分度值(分辨力)、示值误差如下: 1.5测量方法 对于测量范围小于300mm的卡尺,测量点的分布不少于均匀分布的3点,对于测量范围大于500mm卡尺,测量点的分布不少于均匀分布的6点。被测卡尺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示值)与量块尺寸(测量标准)之差确定。 1.6测量模型 对分度值为0.02,测量范围为(0~200)mm游标卡尺191.8mm点示值误差校准的测量不确定进行评估。 2.数学模型 通用卡尺示值误差 e=L d - L s +L d·αd·△t d- L s·αs·△t s (1)式中:e—卡尺的示值误差; L d—卡尺的误差值; L s—量块的示值。 考虑到温度偏离20℃时,线膨胀系数及温度差的影响,上述公式可用以下形式表示 e=L d - L s +L d·αd·△t d- L s·αs·△t s (2)式中:e—卡尺的示值误差;

L d —卡尺的读数值(20℃条件下); L s —量块的示值(20℃条件下); αd 、αs —卡尺和量块的线膨胀系数; △t d 、△t s —卡尺和量块的偏离标准温度20℃的值。 3.方差和灵敏系数 由于△t d 和△t s 基本是采用同一支卡尺测量而具有相关性,其数学处理过程比较复杂,为了简化数学处理过程,需要通过如下方法将相关转化为不相关。 令δα=αd -αs δt=△t d -△t s 取L≈L d ≈L s α=αd =αs △t =△t d =△t s 得如下示值误差的计算公式: e =L d - L s +L·δα·△t - L·α·δt (3) 由公式(3)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彼此不相关,由公式)()( 22 2 i i c x u f u ???=χ得: u c 2 =u 2(e )=c 12·u 12+ c 22·u 22+ c 32·u 32 +c 42·u 42 (4) 式中:11=??= d L e c 12-=??=s L e c t L e c ??=??= δα3 αδ?=??=L t e c 4 公式(4) 中u 1,u 2,u 3,u 4分别表示L d , L s ,δα,δt 的标准不确定度。 4.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1游标卡尺读数的对线误差估算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1 分度值为0.02mm 的游标卡尺, 对线误差分布区间为0.01mm,为均匀分布,故标准不确定度u 1 为 3 2)01.0(1?= mm u =2.89μm 4.2校准用3级量块估算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u 2 测量用的3级量块的长度尺寸偏差0.80 μm +16×10-6L (L —测量长度mm),为均匀分布,当被测尺寸在191.8mm 的情况下,故测量不确定度u 2为 u 2= =?+732 .11918 .0168.0 2.23μm 4.3卡尺和量块的热膨胀系数差估算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u 3

JJG564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员取证考核试题

JJG564-2019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 1、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把散状物料分成预定的且实际上恒定质量的装料,并将此装料装入容器的自动衡器。 2、预设值:为规定装料的标称值,由操作人员借助装料设定装置预设、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 3、称量周期:完成以下操作的称量过程即给承载器送料、称量操作、单个分离载荷的卸料。 4、最小称量:能在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的承载器上自动称量的最小分离载荷。 5、最大称量:能在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的承载器上自动称量的最大分离载荷。 6、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装料预设值与装料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 7、X(1)级自动装料衡器首次检定、后续检定的最大允许偏差0.8%F, 使用中检定的最大允许偏差1%F。 8、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对可预设装料质量的装料衡器,装料预设值与装料平均质量之差,不应超过每次装料最大允许偏差的0.25倍。该限值同样适用于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定。 9、环境条件:检定应在环境温度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一般-10—40℃,温度的变化率不应超过5℃/h。 10、物料检定的检定确定:物料检定应在最大称量和额定最小称量下进行;如果最小装料小于最大称量的1/3,还应在接近装料区间的中心在选一个点进行检定,这个检定点最好是接近100g、300g、1000g和15000g的装料值。 11、物料检定方法分为分离检定法和集成检定法。 12、确定化整误差的基本方法 答:若控制器的分度值过大,可利用闪变点法来化正误差。具体的方法: 可在控制器的相邻两个分度值之间寻找示值的闪变点,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某一载荷L,控制器上显示I,连续加放0.1d的砝码,直至示值增加一个分度值,变为I+d,此时加载器上的附加砝码为?L。 计算示值化整前的示值P P=I+0.5d-?L 计算化整前的误差 E=P-L=(I+0.5d-?L)-L 计算化整前的修正误差Ec Ec=E-E 13、检定方法:看检定项目一览表 14、检定周期:一年

称重皮带秤技术规范

称重皮带秤技术规 范

电子皮带称技术要求 2.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输煤系统测量装置,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2 本技术要求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乙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要求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2.3 如果乙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要求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乙方提供的系统及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要求。如有差异,应及时与甲方沟通,并以书面形式加以详细说明。 2.4 报价书及合同规定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说明、使用手册等,均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2.5 从签订合同之后至乙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期内,甲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乙方应遵守这些要求。 2.6 在安装过程中,如乙方提供的设备及系统有问题或达不到甲方要求,甲方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设备增添补充,后期增加的一切

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2.7.乙方对所供所有改造设备及其附件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乙方保证甲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2.8、标书经甲乙双方确认后,甲方仍有权修改技术要求,合同谈判将以本技术要求为蓝本,最终确定的技术要求,技术协议将作为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共同签署的补充文件也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2.9、技术要求所引用的标准若与乙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2.10、乙方提供的设备应符合以下标准但不局限于以下标准:GB/T 7721-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 GB/T 7551-1997 称重传感器 GB/T 7724-1999 称重显示控制器 GB/T 14250-1993 衡器术语 JJG 195-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计量检定规程 OI ML国际建议R50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1997年(E)版(R50-1,R50-2) 三、工程概况 由于我公司当前使用的电子皮带秤年限已久,存在老化现象,仪表灵敏度已无法完全满足生产要求,导致故障发生率增

电子天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测量依据:JJG 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1.1环境条件:温度(18~26)℃,温度波动不大于0.5℃∕h ,相对温度不大于(30%~70%)RH 1.2测量标准:F 1等级标准砝码,JJG 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其200g 砝码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3㎎,包含因子k=2 1.3被测对象: 200g/ 1㎎电子天平。量程(0.020~50)g ,最大允许误差为±5㎎;量程(50~200)g ,最大允许误差为±10㎎.一般情况下,校准天平的空载、最小称量点、最大允许误差转换点对应载荷、最大称量点以及大致均匀分布点。 1.4测量方法:采用标准砝码直接来测量天平的示值,可得标准砝码与电子天平实际值之差,即为电子天平的示值误差。 1.5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号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数学模型:s m m m -=? 式中: △m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 m —电子天平示值 m s —标准砝码折算质量值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第2页 共4页 ZY/CSZX JD BD 09-2015电子天平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评定方法以200g 天平最大称量点为例,其它称量点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参照本方法进行评定。 3.1 输入量m s 的标准不确定度u (ms )的评定 标准砝码输入量m s 的标准不确定度u (ms )采用A 类和B 类方法进行评定。 根据JJG 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中所给出,F 1等级标准砝码200g 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3㎎,包含因子k=2 标准不确定度 ()mg mg u ms 15.023.0== ' 3.2 标准砝码质量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不确定度,采用A 类评定 对一稳定的电子天平在半年内六次测得值为(单位为g ) 200.002g 200.003g 200.002g 200.003g 200.003g 200.003g ()mg g n x x u n i i ms nst i 52.000052.0)1()(1 2 ==--= ∑= 因此()mg u u u ms nst i ms ms 54.0)(2 2 )(=+'= 3.3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u(m)的评定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于天平的测量重复性,可以用同一砝码,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以200g 为天平最大称量点,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到的测量列为:199.999g 199.998g 199.999g 199.998g 199.999g 200.000g 199.999g 200.000g 199.999g 199.998g

外径不确定度评定

江苏宏泰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手动平板阀(阀盖)精车大头外圆尺寸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页数: 共4页

手动平板阀(阀盖)精车大头 外圆尺寸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1.1 测量过程:手动平板阀(阀盖)外圆精车大头外径进行测量控制 1.2 测量依据:HT/Q0106-05《工艺指导书》 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1.3 环境条件:按照HT/Q0106-05要求在常温条件下测量。 1.4 测量仪器:分度值为0.02mm,规格为0-300mm的游标卡尺。 1.5 测量对象:外圆尺寸为Ф268mm的阀盖,允许误差±0.5mm。 2、数学模型 加工或检验人员在规定的位置直接以数显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P=P1-P2 式中:P---尺寸测量误差; P1---测量读数值; P2---在参考条件下,经检定合格的游标卡尺的误差,该误差由检定证书得出;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3.1、输入量 P的标准不确定度u(P)的评定 1 输入量 P的标准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是游标卡尺的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 1 确定度,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由检验人员或操作人员对公称外圆为Ф268mm的阀盖规定的位置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所测量的

结果如下: 268.00,268.20,268.00,268.20,268.10, 268.10,268.00,268.00, 268.10,268.00 其平均值为 mm P n P n i i .07.26811 ==∑= 1 )()(12 --=∑=n P P x s n i i = 0.0823≈0.083mm 日常实际测量,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5次 mm x S p u 03.05) ()(1== 3.2、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 (P 2)的评定 (1)输入量P 2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游标卡尺的量程可知。分度值为0.02mm 的游标卡尺最大允许误差为±0.04㎜,误差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所以采用B 类方法进行评定。游标卡尺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um mm u 13013.03 04.01=≈= 由于分度值为0.02mm ,估读误差为0.02×(1/10)=0.002mm,误差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估读误差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um mm u 7.000067.03 002.02≈≈= (2)根据计量检定证书提供的测量不确定度U=0.05mm,k=2则该游标卡尺的相对不确定度为: mm u 025.02 05.03== (3)由于上述3个不确定度分量都是相互独立的,因此B 类不确定度总和为:

电子皮带秤循环链码校验装置详细介绍

电子皮带秤循环链码校验装置详细介绍循环链码是一种新型模拟载荷试验装置。它主要由标准质量循环码块组成的码块链条、链码托辊及支架、主辅升降系统、称重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校验累计器及控制系统组成,如图10-10所示。 循环链码是由数百个标准质量码块连接成的闭合链条(见图10-11),标准质量码块为精密铸钢件,用数控机床加工,其主要性能指标为:适应带宽范围:≤3m; 适应带速范围:≤4m/s; 适应皮带机倾角: 0°耀18°; 适应皮带机槽型角: 0°耀35° 输送量测量范围: <10000t/h; 码块链条数量: 1耀6; 码块链条长度:通常为21m; 每米质量: 10kg/m,20kg/m,30kg/m, 40kg/m,50kg/m等; 每米质量误差:优于±0.05%; 升降系统行程: 800耀1400mm; 升降系统功率: 5耀10kW根据具体参数 由设计确定; 信号传输距离:≤1000m; 校验皮带秤的总不确定度:优于0.1%; 防护等级: IP54。

图10-10 循环链码结构示意图 1、支架; 2、码块链条; 3、皮带秤的承载器; 4、称重传感器; 5、升降系统; 6、皮带; 7、地面;8、检验累计器;9、位移传感器;10、电控箱 图10-11 在皮带上方的两条标准质量循环码块 试验时,启动皮带机,操作升降系统工作使码块链条在下降状态,部分码块自动降落在安装承载器称量长度及其附近的皮带上,码块随着皮带的移动循环通过称量长度,码块的重量作用在称量长度上,皮带秤累计器得到循环链码通过承载器的累计重量。与此同时,检验累计器也累计循环链码作用在称量长度的重量,因模拟载荷检验装置本身的总不确定度优于0.1%,将检验累计器的累计值与皮

综合不确定度分析

电子天平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1 概述 1.1 测量依据:JJG 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电子天平部分); 1.2 测量标准:E2级标准砝码装置,出厂编号968,根据JJG 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100g砝码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053mg,包含因子k=2; 1.3 环境条件:温度23℃,相对湿度31 %; 1.4 测量对象:电子天平100g/0.1mg,型号AB104-S,出厂编号1128422995; 1.5 测量过程:检定方法属直接测量法,标准砝码与电子天平示值之差为电子天平示值误差。 2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2.1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u(m),包括: 2.1.1 被检天平测量重复性的标准不确定度u1(m); 2.1.2 电子天平的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m); 2.1.3 由温度不稳定及振动等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m); 2.2 由标准砝码本身的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 B)。 3 数学模型 Δm = m —m B 式中: Δm——电子天平示值误差; m——电子天平示值; m B——标准砝码值。 但实际上考虑电子天平的示值与上述不确定度来源中的被检天平的测量重复性、电子天平的分辨力及环境温度的不稳定和振动等影响因素有关,故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必须考虑这三个附加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上述不确定度来源,于是数学模型成为: Δm = m ×f重复性×f分辨力×f温度、振动—m B

4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1 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的评定 4.1.1 重复性测量 被检天平测量重复性的标准不确定度u1(m),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类方法评定: 以100g为天平最大称量点,进行n=10次重复测量,测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测量数列 次数12345 实测值(g)100.0004100.0004100.0003100.0004100.0003次数678910 实测值(g)100.0004100.0002100.0003100.0004100.0004 其平均值为:100.0004 g 可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得:u1(m) = s(x i)= 0. 071mg 自由度:υ(m1) =(n-1)= 9 4.1.2 分辨力 电子天平的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u2(m) ,我们采用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方法,我们所采用的天平的分辨力为0.1mg,根据经验,数字式测量仪器的分辨力导致的不确定度一般可以近似地估计为矩形分布(均匀分布),矩形分布k取3, 所以有u2(m)=a/k= 0.05÷3= 0.03 mg 自由度为υ(m 2) = ∞ 4.1.3温度不稳定及振动等引起示值不确定度u3 (m),由于实验室在采用砝码校准的过程中完全采用计量标准规定的方法要求,环境温度的控制、周围振动等影响在此予以忽略。 电子天平示值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m) 由于没有任何输入量具有值得考虑的相关性,因此 u2 (m) = u12(m)+u22(m) +u32(m) u (m)= √u12 (m)+u22 (m) +u32 (m) = 0.078 mg 4.2 标准砝码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量分量u(m B)的评定 该不确定度分量主要由检定装置的误差引起,采用B类评定方法: 由JJG 99-2006《砝码检定规程》可知100g砝码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 0.053mg,包含因子k = 2 则:标准不确定度u(m B) = 0.053mg ÷2 = 0.027mg/3=0.016mg 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5.1数学模型Δm = m×f重复性×f分辨力×f温度、振动—m B 灵敏系数为:

0-200数显游标卡尺不确定度评定

0-200数显游标卡尺不确定度评定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doczj.com/doc/7e17068794.html,好好学习社区

0-200数显游标卡尺不确定度评定 1 目的 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确保正确的量值传递。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试验室0-200数显游标卡尺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3 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3.1测量方法 用0-200数显游标卡尺直接测量被测样品。 3.2数学模型 Lx = L 式中: Lx—被检测样品的数值mm L—数显游标卡尺显示数值mm 3.3标准不确定度A类评定 选取三个不同尺寸的样品分别进行6次重复测量,并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选取一个样品长度为52mm测试数据见下表:

选取一个样品长度为120.35测试数据见下表: 选取一个样品长度为193.3测试数据见下表: 实际检测中只进行一次试验,测量重复性导致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样品长度为52 mm 时:u1=s=0.006mm 样品长度为120.3mm时:u2=s=0.009mm 样品长度为193.3 mm时:u3=s=0.008mm 3.4 标准不确定度B类评定 数显游标卡尺示值不确定度为: 由校准证书知道,U95=0.02mm,k=2,则: U4=U95/k=0.02/2=0.01mm

3.5 灵敏度计算 C=?L x /?L =1 3.6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各输入量之间互不相关,因此 样品长度为52 mm 时: 012m m .02421=+=u u u c 样品长度为120.3mm 时 :013mm .02422=+= u u u c 样品长度为为193.3 mm 时: 013mm .02 423=+= u u u c 3.7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样品长度为52mm 时: U=ku c =0.024mm (取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P=95%) 样品长度为120.3mm 时:U=ku c =0.026mm (取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P=95%) 样品长度为193.3mm 时:U=ku c =0.026mm (取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P=95%) 4 不确定度的报告结果 样品长度为52mm 时: U=0.024 mm (取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P=95%) 样品长度为120.3mm 时:U=0.026mm (取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P=95%) 样品长度为193.3mm 时:U=0.026mm (取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P=95%) 5 备注 1、 数显游标卡尺内量爪在52-193.3mm 范围的不确定度与外量爪一样,内量爪在测量圆形孔越小时不确定度误差越大。 2、当被测长度没有相应的不确定度时,请用插入法计算相应长度不确定度

衡器试题

一二三四总分 题号 得分 单位: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在称量过程中需要人员操作的秤是非自动秤。 2、完全靠人员操作来取得平衡位置的秤是非自行指示秤。 3、非自动秤准确度等级是按检定分度数和检定分度值被划分为二个等级,分别为中准确度级和普通准确度级。 4、秤的基本误差为秤在标准条件下的误差。 5、检定分度值表示绝对准确度,检定分度数表示相对准确度,两者作为划分准确度等级的依据。 6、在进行非自行指示秤的灵敏度检测时,在秤处于平衡时施加的一附加砝码,其值约为相应秤量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7、中准确度级的非自动秤最小秤量为20e ,普通准确度级的非自动秤最小秤量为10e 。 8、对于非自行指示秤,当承载器的偏载量较小时,在做偏载检测时,在每个支承点上施加的砝码约等于最大秤量的1/10 。 9、对使用替代物进行的称量测试,首先应进行50%最大秤量的重复性误差检查。 10、置零装置和去皮装置是能将秤置入零点的装置,去皮装置其承载器有载荷。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分) 1、不多于四个支承点的模拟指示秤偏载测试时,施加砝码约等于最大秤量的 B 。 a.1/2 /3 c.1/4 2、TGT-100型台秤,计量杠杆力点端所改变的静止距离至少应为 C 。 a.5mm b.1mm c.3mm 3、除皮装置准确度,对单分度值为 C 时才能置零。 a.±b±c± 4、杠杆的重心与支点重合是 B 状态。 a.稳定 b.随遇 c.不稳定 5、非自行指示秤,由于承重杠杆比不一致,造成哪种误差 A ? a.四角误差 b.灵敏度误差 c.重复性误差 6、非自动衡器的重复性误差是属于 A 误差。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综合误差 7、JJG555-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中规定,增铊按 B 级砝码的允许误差执行。 a. M1 b. 2c 8、非自动秤的承重杠杆属于 B 杠杆。 a.第一类杠杆 b.第二类杠杆 c.第三类杠杆 9、首次检定一台级非自行指示秤,其中在检定500e~2000e范围时,该范围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B 。 a.± b.± c.± 10、数字指示秤的称量示值误差计算公式为 A 。 a. E = P – m = I + –Δm - m b. E = P – m = I - –Δm - m c. E = P –m = I + + Δm – m 三、简答题:(每题5 分,共20分) 1、什么是杠杆系?

电子天平不确定度(例)(完成)

吉林省国绘仪器测试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GHT/ZYB-0036 作业指导书 页 码: 第 1页 共 7页 第1版 第1次 修订 标 题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 测量结果CMC 不确定度评定 批 准 人 实施日期 2016年 11月06日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CMC 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1.1测量依据: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1.2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5~25)℃,1 h 内温差不超过1℃,相对湿度35%~80% 电源等其它因素对电子天平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1.3测量标准:相应准确度等级的标准砝码 1.4测量对象:电子天平。 1.5测量过程: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按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将采用相应准确度等级质量的标准砝码,放在电子天平上,通过电子天平的显示值与砝码的实际值之间的差值,可得到在相应秤量点上的示值误差。 2.数学模型 根据示值误差定义,电子天平的示值误差m ?为 s m m m -=? 式中:m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 m ——电子天平显示值; s m ——标准砝码的标称值。 3.灵敏系数 ()()()s c m u C m u C m u 22 2 2212?+?=? 灵敏系数 : 1C 1=???= m m ; 1C 2-=???=s m m ; 4.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评定 以下分析过程以最大秤量200 g ○Ⅰ级电子天平(e =1mg)为例测量点选择10 mg 、10 g 、20 g 、

50 g 、200 g 这五点展开。 4.1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a u 来源主要是电子天平测量的重复性,用10次重复测量得到的一组数据,用贝塞尔公式采用A 类评定方法评定。 1)测量点10 mg : 单次实验标准差: 00.01 2 1=-??? ? ?-=∑=- n m m s n k i i mg 2)测量点10 g : 单次实验标准差: 00.01 2 1=-??? ? ?-=∑=- n m m s n k i i mg 3)测量点20 g : 单次实验标准差: 03.01 2 1=-? ?? ? ?-=∑=- n m m s n k i i mg 4)测量点50 g : 单次实验标准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