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乘分数的简便方法—约分

分数乘分数的简便方法—约分

分数乘分数的简便方法—约分
分数乘分数的简便方法—约分

分数乘分数的简便方法—约分

学校:____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___年月日

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袁晓青辅备教师:李婧郭英 设计理念: 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 教材分析: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出○的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找出它们的相等关系,总结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以后能用本课所学的使一些分数的计算简便,也为以后学习用不同方法解答应用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学习目标: 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 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简便算法

最新-分数乘法教学反思8篇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一):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分数》的教学重点是巩固理解分数乘法的好处,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算理与法则。 在教学实践中继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忙学生达成以上两个教学目标。对于这天的探究活动没有直接放手,这是因为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好处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一、引导学生透过用图形表示分数的好处,再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好处,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二、以1/5*1/4为例,让学生先解释算式的好处,然后用图形表示这个好处,最后再根据图形表示出算式的计算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透过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的过程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好处,体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三、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独立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进一步达成以上目标,并为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积累认知。能够说整体教学的效果还好。 透过这天的课,我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由于分数乘法的好处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个性重要了。纵观教材,树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也有不同的层次,数形结合能帮忙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本学期的分数乘分数中是利用直观的几何图形,帮忙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道理;接下来的分数乘法应用中,我们还将利用线段图帮忙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的问题;使用的图形越来越简约体现了教材对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一个过程。 数形结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抽象变为直观的过程,而是抽象变为直观之后,在从直观变为抽象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要将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完整的让学生经历数与形之间的互动,才能使他们感知数形结合,才能使他们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二):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年轻人有朝气但缺经验,老教师有经验但缺热情。虽然教了几次六年级对于很多资料的教法却一向没有定型也不能定型。 原先对于分数乘法只是从做法上进行教学师生都感觉很简单,一般第一单元测试基础差、思维差的同学也能考到90多分,所以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不只是乘,而把乘法这个单元一带而过,和分数除法一齐学习,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道理,选取做法。但综合到一齐学习,学生刚开始也是错误百出,只能机械地告诉学生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加上学生约分出现约分不彻底,成了一锅浆糊慢慢理。但是,这样好像也能比进度慢的老师成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古交一小杨红霞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教学内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本课时是第1小节分数乘法计算的第二个层次的教学,学习分数乘分数,应该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困难。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所以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区分。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养成计算仔细、书写规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理念: 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最近一位老师家在装修房子(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提出问题:装修工人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4小时可以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学生列式解答:1/5×4=4/5 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刚才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算? 揭示课题:1/5×1/4如何计算呢?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用它表示这面墙,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是怎样涂的。

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小数计算题练习

分数乘法计算题练习 194×18 1575×52 2152×65 6 5×24 44×21 56×149 94×83 12125×50 11 43×21 94×83 43×98 1211×121 36 15×51 85×12 7×21 8 54×165 8×81 52×10 83×24 3.6×43 85×1.6 127×7 4 183×8 165×3 43×95×152 11 8×3.3-0.9 174×21 43×151 2.7×195 143×171×22 1 143×116×21 2 231×3626×1310 311 3×22 4.5×561 3.3×2 112 14×474 265×12 94×721 3.6×4 3 150× 152 1511×5 27×185 209×15 19×21 72×125 2417×34 9 2518×165 1917×5138 3619×24 48×1613 6326×3928 28×87 871×0.875 3.25×13 4 132× 0.4 183×0.32 4. 5 ×165 2.125× 217 6 371×3.5 274×0.56

0.85× 1173 2.3×123 19 (31+43)×12 10079× 101 1×438+0.25×8 85 ×672+672×0.375 2 41 ×5 1.5 ×232 4.4×11 5 465×0.48 1141×3.5 32 × 331 (257-51)×50 452× 172×117 23 2×6×2.6 43×32×52 214×21 7 97×53×215 4835×158×76 108×187 9564×3219 149× 3635 245×120 1511×3325 3617×85 72 154+125 4229×8756 243× 3 118×2145 21×23 2 183×118 452×1110 254×2815 271×152 232×15 4 375×138 ×172 232×185×394 354× 4 ×187 285×37 3×91 2019×94×3825 1811×132×154 26 5×12 373×14 551×4 783×2 32 1×4 7 ×3152 127×1265 32×654 ×36 35×35 4544×46

分数乘法-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二)

学习内容 分数乘分数 (二) 第3 课时 课型 新 授 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具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53×30= 12×32= 3152?= 4 387?=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 109千米/分。 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45 4。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10 9千米/分。 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 109千米/分的454。 (2)列式解答。 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5 245036451049454109==??=?(㎞) (3)启发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4)交流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 25 2451049454109=??=?(㎞) 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2710 30930109=?=?(㎞) (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板书:273010 930109=?=?(㎞) 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以和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4、试一试。 45 4109?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约分。) 5、小结。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4、教材第6页第7题。 5、教材第6页第9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1.3分数乘法中的约分

§第一章 分数乘法 第3课时 分数乘法中的约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 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学生已有的约分知识上,进一步熟练掌握约分的方法,并应用于分数乘法中。 2.熟练运用约分,简化分数乘法的运算,能够快速准备地计算出结果。 3.能够进一步强化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熟练应用。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交流、质疑、达成共识”等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数学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懂得从旧知识入手探索新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同时通过约分,让学生明白将难题简单化的思想,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重难点: 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并熟练应用于分数乘法计算中。 难点:利用约分,使分数乘法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1.前面分数的乘法计算中,我们有一种可以简化运算的方法,它是什么呢?(约分) 2.把下列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1812 217 459 21 14 3.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和18 15和21 7和9 4和24 20和28 11和13 4.小结:最大公因数为1的2个数组成分数,是无法化简的。 二、探究新知 1.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每分钟可游109km 。

⑴李叔游泳的速度是乌贼的 454,李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①求什么?(109 km 的45 4是多少) ②如何列式(45 4109 ) ③如何计算(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的积做分母) ④学生演示 ⑤教师订正,并比较哪种运算方式更简便。 ⑵乌贼游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同上 2.尝试应用,教材第5页T 2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页“做一做”1、3 3.教材第6页“练习一”6、7 四、课堂小结 1.可以约分的先约分,简化计算过程,约分不改变计算结果。 2.分数计算结果要求最简。 五、作业 学练优、长江

分数乘分数》教案设计

第2课时 分数乘分数 上 课 解 决 方 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算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采用以下3个方法: 1.形象分析,直观理解。 教学初,首先在引入例3题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读题,然后让学生按要求操作,并借助形象的图示分析以及直观的操作演示,使学生从具体的图中理解题目,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观察比较,推导转化。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使学生感知并理解:求14 小时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墙的15的14相当于这面墙的120,推导出:15×14=15×4×1=1×15×4=120 ,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灵活变通,举一反三。 把学习例4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解答的机会。让学生在探求答案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 课件 学具准备 每人两张长方形纸、两种颜色的彩笔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49×2 110×7 45 ×3 ? ????49 ×2=89 110×7=710 45×3=125 2.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板书:分数乘分数) 设计意图: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1.探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例3。 (2)汇报从例3中了解的数学信息。 (已知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求14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3)操作、理解“一面墙”的15 。 ①按要求操作:把一张长方形纸看作是一面墙,用彩笔涂出它的15。(学生画,教师巡视、指导) ②交流、检查。(小组合作) 一面墙的15 或 一面墙的15 (4)操作、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①涂一涂:看14 小时粉刷的面积有多大。 ? 1小时粉刷的面积 14 小时粉刷的面积 ? 1小时粉刷的面积 14 小时粉刷的面积 ②想一想: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求14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 是多少)

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记住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尤其是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学习这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学,让他们试着去解决课本上的几个问题: 课上让学生交流探索的结果。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在前一问的基础上可以类推出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有的学生采用了折纸的方法,一步步的给大家讲解,效果也不错。 学生讲解的`头头是道,说实话,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千万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很多时候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安排学生的探究、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讨论研究中提出猜想,最后在举例中检验猜想后达成共识,得到分数

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理解算理,由于学生的探究花了大量时间,最后只是对法则进行了总结,从时间的分配上来说,后面的巩固练习时间很少,学生对分数乘分数到底掌握到什么情况心中没数。这让我想到,我们在课堂上无论事先设计的多么完善,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跟着学生的思路走,而不能死套教案,一定要灵活处理。 遗憾的地方:能讲解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孩子是听会的,个别学生对算理仍然不能很好的理解,对后续学习会有一定影响,对这部分学生要多帮助、多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

六年级数学上册1 分数乘法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1)

编号:795455385809833310022221525 学校:动主汛市服全腾镇里器小学* 教师:管大发* 班级:飞翔参班* 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5例3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6“练习一”中第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操作感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2.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cm、宽10cm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 (1)师: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学情预设】预设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呢?

预设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3)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你能尝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吗?你是怎样列式的?说说你的想法。 【学情预设】算式:1 2 × 1 5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1 5 ,就是求 1 2 公顷的 1 5 是 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可以用 1 2 × 1 5 表示。 2.揭示课题。 师:请你观察 1 2 × 1 5 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分数乘分数。 师:分数乘分数该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分数 乘分数(1)] 【设计意图】创设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 学生积极思考“分数乘分数该如何计算”,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习新知 做好了铺垫。 二、经历过程,探究体验 1.提出要求。 师:种土豆的面积是 1 2 公顷的 1 5 , 1 2 × 1 5 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情预设】学生有可能用折纸画图的方法得出 1 10 ,也有可能用计算的方法得出 1 10 ,有的学生计算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巡视指导。 3.动手操作,组织研讨。 师:拿出我们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用它来表示1公顷的地,借助这张纸进 行操作。 (1)先将纸对折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 1 2 ,表示 1 2 公顷。 (2)再涂出 1 2 公顷的 1 5 。引导学生理解:求 1 2 公顷的 1 5 是多少公顷,就是把 1 2 公 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如下图: (3)观察交流。 【教学提示】 理解分数乘分数 的算理是例3的教学 重点,也是难点。要 充分发挥直观图的特 点,使学生联系分数 的意义,看到算式中 的每一部分在图上是 如何表示的。

分数乘法知识要点

分数乘法知识要点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4、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先约分,就是把所有的分子中可与分母相约的数先约分,再用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3、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除,后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a × b )×c = a × (b × c ) 乘法分配律:(a + b )×c = a c + b c 三、经验之谈: 在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时,拿到题时不要急着动手,我们先观察一下,尽量把能约分的先约分,

如果不确定的题先打打草稿,这样子做题准确度和效率都会得到提高。另外提醒一点,解答数学题,希望同学们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在初中数学中,太多比较复杂的计算题凭在脑子转来转去是转不出答案的。 分数除法知识要点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因数× 因数= 积;除法:积÷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注:0不能做除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多层括号,从最里层开始计算。 5、分数除法应用题 例1:把6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9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3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分析:(1)把钢管的长度看成单位1,用单位1除以平均分的段数就是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2)用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乘3就是3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3)每段的长度就用总长度除以平均分的段数。 解:(1)1÷9=1/9 (2)1/9 ×3 =1/3 (3)6÷9=2/3 答:…… 2:小明15分钟走1千米路,小新16分钟走1千米路.他们在1分钟内各走了多少千米路? 分析:小明15分钟走1千米路,小新16分钟走1千米路.他们在1分钟内各走了多少千米路?解:小明1÷15=1/15(千米) 小新1÷16=1/16(千米) 答:……… 三、经验之谈: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在应用题中很多时候知道“积”,我们只需求出另一个因数就OK.部分计算题需要拐两个弯,其实不难,只要我们保留细心计算到底就能解决。

分数乘分数案例

分数乘分数案例 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困 难。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所以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区分。 《分数乘分数》的教学目标一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二是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对于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比较容易,但是,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即算理的理解)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可以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所以徐老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观察涂色部分是多少,再思考格子部分占整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这样学生对用图形表示分数有了初步的轮廓,为后面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降低了难度。徐老师重视了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体验,较好地达成了以上的两个教学目标。 《分数乘分数》的教学重点是巩固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算理与法则。 在教学实践中继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学生达成以上两个教学目标。对于今天的“探究活动”没有直接放手,这是因为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一、引导学生通过用图形表示分数的意义,再用算式表示图形, 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二、以1/5*1/4为例,让学生先解释算式的意义,然后用图形表 示这个意义,最后再根据图形表示出算式的计算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的过程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体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三、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独立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进一步达成以 上目标,并为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积累认知。可以说整体教学的 效果还好。 通过今天的课,我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由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纵观教材,树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也有不同的层次,数形结合能帮助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本学期的分数乘分数中是利用直观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道理;接下来的分数乘法应用中,我们还将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的问题;使用的图形越来越简约体现了教材对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一个过程。 数形结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抽象变为直观的过程,而是抽象变为直观之后,在从直观变为抽象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要将“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完整的让学生经历数与形之间的“互动”,才能使他们感知“数

分数乘法与分数裂项法

---------------------------------------------------------------最新资料推荐------------------------------------------------------ 分数乘法与分数裂项法 分数乘法与分数裂项法【专题解析】我们知道,分数乘法的运算是这样的: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当然能约分的最好先约分在计算)。 分数乘法中有许多十分有趣的现象与技巧,它主要通过些运算定律、性质和一些技巧性的方法,达到计算正确而迅速的目的。 1、运用运算定律:这里主要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对于乘法算式中有因数可以凑整时,一定要仔细分析另一个因数的特点,尽量进行变换拆分,从而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充分约分:除了把公因数约简外,对于分子、分母中含有的公因式,也可直接约简为 1。 进行分数的乘法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运算符号和数字特点,合理进行简算。 需要注意的是参加运算的数必须变形而不变质,当变成符合运算定律的形式时,才能使计算既对又快。 【典型例题】——乘法分配律的妙用 44 例 1.计算:(1)×37 4567 2003 44 44 44 分析与解:观察这两道题的数字特点,第(1)题中的与 1 只相差 1 个分数单位,如果把写成(1-) 45 45 45 67 的差与 37 相乘,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同样,第(2)题中可以把整数 2004 写成(2003+1)的和与 2003(2)2004× 相乘,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 1/ 10

【举一反三】43 56 56 ×37 (2)×37 (3)×56 44 57 57 17 1 4 1 例 2.计算:(1)72 × (2)73 × 17 24 15 8 4 4 1 分析与解:(1)72 把改写成(72 + ),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常规方法计算要简便得多。 (2)73 把 17 17 15 16 改写成(72 + ),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常规方法计算要简便得多。 15计算:(1)【举一反三】4 7 计算:(1)20 × 7 10(2)166 13 × 13 32(3)573 1 × 13 8(4)641 1 × 17 9【小试牛刀】

《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新北师大小学数学 五年级下学期】

《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学习目标 1.经历运用面积模型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乘法运算。 3.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乘分数的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编写说明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的主要内容。同时,它也是分数乘法中的重点和难点。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和“试一试”。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探究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的乘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第二个问题是分数乘分数的乘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结合直观的或抽象的计算过程,归纳分数乘分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读一读,想一想,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用分数乘法诠释我国古代的哲学道理,用图形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的意义,即单位量与单位数都是分数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单位的几分之一,(以两个分数单位的分母的积为分母)。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想一想,再算一算。 这个问题着重于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科书根据算式的意义,运用直观操作的方式展现了探索过程。同时,用红色虚线框出了“”(分数乘分数)的关键计算步骤,意在突出分数分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关键步骤“”并非自然导出,而是比较算式和结果数值之间的关系后,作为一个合理的解 释而得出来的。其实一般的两个分数相乘,也可以转化为两个分数单位的乘法,计算方法如下: 1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方法不需要学生掌握,但建议教师了解。 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科书只呈现直观的运算,没有呈现上述方法的运算,但教师要明白分数乘法运算的推理过程,打通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同时,教师还要知道所谓运算法则,其实就是对运算的思维过程进行提炼的结果。如教科书上启发学生总结归纳的:两个分数相乘,只要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就可以了;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这就概括了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涵盖了分数乘整数的情况,只要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即可。 试一试 在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科书又提出两个问题,探究分数乘法的积的变化规律。第一个问题是探讨“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这个数”的说法是否正确;第二个问题是探究一个数乘分数的积的变化规律。 ·乐乐认为: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这个数。你同意吗?举例说明你的想法。 在非零自然数中,乘法有这样的规律:积总是大于乘数。但在分数范围内,上述整数乘法的规律并不成立。所以,理解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积不一定小于这个数的问题就成为了本阶段学习中的一个典型困难。据此,教科书安排了本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例如,2×=,其中积比乘数2小。但是,如果持乐乐那样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否定乐乐的观点,只要举出一个反例,例如,2×=,>2。笑笑不同意乐乐的观点,但也没有全盘否定,所以她说“不一定”,并举出一个正例和一个反例。 这个过程,很好地体现出了联想(联系整数乘法的运算规律)、猜想(猜想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质疑的过程。当然,数学上不允许以偏概全,“不一定”就是对“一定”的全盘否定,即乐乐的观点是错误的, 2

2(1)第二知识点分数乘分数计算练习题

分数乘法练习题 1、分数乘以整数 11 2×3= 8 3×6= 15 2×4= 12 5×8= 10 3×3= 2× 8 3= 11 2×11= 9 2×27= 60 17×8= 50 9×8= 187×3= 9825×7= 5 2×2500= 3×9 7= 12 7×6= 17 4×5= 54 5×6= 50 27×2= 2、分数乘以分数 5 1×41= 103×32= 3 1×41= 9 8×103= 92×5 3= 76× 97= 8 5×15 4= 209× 215= 5 6×3 5= 25 7× 14 15= 113×2 1= 50 19× 1910= 28 11× 338= 3920× 15 13= 18 7× 143= 16 5× 158 = 39 25× 30 13= 17 8×4 1= 25 9×12 5= 13 12× 24 7= 10 7× 7 1= 三、分数乘、加、减混合

9 7 ×( 3 2- 7 2)= 11 6× 15 7×10= 3 1× 5 3+1= 2 1+ 4 5× 5 4= 7 5 - 9 5× 7 5= 1 - 25 21× 7 5= 6 1 ×(5- 3 2)= 8 7×7+ 8 3= 四、分数乘、加、减简便运算 5 3×6 1×5= (10 1+4 1)×4= 3 2×4 1×3= (9 8+27 4)×27= 87× 86 3= 9 2- 16 7× 9 2= 52×4× 4 3= 5 4× 9 7× 8 5= 7 5×16× 5 21= 2 1×15 1+3 1×2 1= 6 5×9 5+9 5×6 1= 12 7×6+12 5×6=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

第三课时:分数乘以分数 教学内容:第3-5页 例3 教学目标: (1)经历分数乘分数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2)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3)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4)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5)把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都统一到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中。 教学重点: (1)经历分数乘分数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2)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3)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分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 李伯伯家有一块公顷21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 1,种玉米的占这块地的5 3。种土豆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知道哪些条件和问题) 2、提出研究的要求:用纸折一折、画一画,在纸上写一写,看看到底种土豆的面积是几分之几? 3、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搜集资源。 4.围绕结果探究意义和算理 (1)对于上面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否用数学上的算式表达出来呢? (如果搜到了学生用算式解决问题的,在这使用) (2)怎样计算出的1/10呢?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 (3)你是怎么想到能列出乘法算式的? (4)什么情况下你可以列出这样的乘法算式? (5)分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计算呢? 5、反馈 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 得出:根据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列出式子:5121 。 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那么2 1 公顷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3的图(1) 问:21公顷的51是什么意思? 6、出示例3图(2)

数学苏教版6年级上《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3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长方形直条图,标注出长是“1米”。 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这个已知条件吗? 出示问题(1):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绸带几分之几米? 提问: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做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吗?再列出算式。 学生涂色操作。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 学生可能用加法计算,列式:3/10+3/10+3/10;可能用乘法计算,列式:3/10×3(或3×3/10)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乘法算式。 追问:列式3/10×3,是怎样想的? 明确:求3个3/10相加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从本节课起,我们将学习分数乘法。 引导学生观察3/10×3(或3×3/10),提问:这道乘法式题有什么特点? 揭示课题并板书:分数与整数相乘。 2、教学例2。 出示:小华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 评点学生的板演,目的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指出:计算分数乘法时,也可以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教师边板书计算过程,边进行适当说明。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

一个数乘分数(1)

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实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水平。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实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 =。(4)提出问题: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分数乘分数(教案)

第2课时 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3及做一做,第5页例4以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4~13题。 【教学目标】 ' 1.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使计算简单,并掌握怎样先约分。 【重难点、关键】 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关键: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使计算简单,怎样先约分。 )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或者电脑课件。 【旧知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 ` 2.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 (1)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 (1)一袋大米,每天用去 43 kg ,3天用去多少千克 (2)某修路队,每天修路23 km ,5天修多少千米

(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全程的20 3 ,4小时行驶全程的几分之几 【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题目: 李伯伯家有一块 2 1 公顷的地。 ①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②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 (1)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 已知条件:李伯伯家有一块 2 1 公顷的地。 未知问题:①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②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 (2)怎样列算式为什么 求 21公顷的5 1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算式可以用21×51 表示。 (3)合作探究21×5 1 的意义。 ①分小组合作探究,每小组拿出一张纸表示1公顷,折一折。 ②学生展示交流。 (

③教师讲解意义。 求 21公顷的5 1 ,就是把21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即 从图中可以看出,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就是求21的5 1 是多少。所以 21×51表示的意义是21的5 1 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 21×51=5211??=10 1(公顷) (5)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①算式怎么列为什么 ②讨论交流。怎样理解的意义。 ' 把 21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10份(2×5=10),1份是101,3份是103,即10 3 。 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250千克的2/5是多少? 2.3米的5/9是多少? 指名口答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 1.学习例4 (1)创设情境: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小明到小强家去做客。

小强请小明吃西瓜,他先切了一半留给爸爸妈妈,两人吃的各占了西瓜的一半的一半。请问:小明吃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指名口答 画图理解:涂色部分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又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你能列算式吗?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继续创设情景:爸爸下班回来渴了,也吃了些西瓜,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 涂色部分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又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 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 求1/2的3/4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 (3)读两个乘法算式,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与已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4)揭示课题。 (5)大胆猜测:分数与分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2、学习例5 (1)出示第一个算式:2/3×1/5,你会计算2/3×1/5的积吗?尝试计算。交流计算结果。怎样证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呢? 指导画图验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