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作者:

指导老师:

专业:

年月日

摘要

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中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理论与方法和传统生态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注重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影响。最近几年,园林生态学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一项全新的生态学容。它不但分析体系本身的发展和变化特征,分析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景观生态学为综合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因而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从景现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一般原理、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焦点问题是景观结构、景观动态与景观功能。综述了景观格局、景观动态、景观异质性、景观尺度与景观功能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最新应用领域,展望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应用;发展趋势

Abstract

Landscape ecology is a young discipline, its theory and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ecology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landscape ecology concern. It is a new ecology. It not onl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system itself,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Landscape ecology provides a new theory and metho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attent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ory,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research method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re a research focus in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structure,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function.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dynamics, landscape diversity, landscape scale and landscape function were reviewed, and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new application field, the prospect of the landscape ecolog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目录

第一章 (1)

第二章 (2)

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框架 (2)

1.1景观结构(格局)和功能(过程) (2)

1.2景观研究的尺度性 (2)

1.3景观异质性与干扰 (2)

1.4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3)

2.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 (3)

2.1养分再分配原理 (3)

2.2景观稳定性原理 (3)

3.景观生态学的实际应用与发展 (3)

3.1在景观规划建筑学中的应用 (3)

3.2在自然保护中的应用 (4)

3.3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4)

3.5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4)

4.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5)

5.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 (5)

6.景观功能 (5)

7.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动向 (6)

8.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6)

总结 (7)

参考文献 (8)

第一章

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是生态学中年轻且发展迅速的一门分支学科。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和东欧,德国区域地理学家Troll于1939年创造了“景观生态学”一词(德文)[1],20世纪60年伐末和70年代初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生态学分支学科。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受到高度重视,因为景观生态学为综合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提供了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性也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密切相关。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生态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尚待完善。在我国高校中,开设这门课程的还不多。1988年,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成立专门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室,1989年大学城市与环境系设立景观生态学研究室等,对景观生态学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必然会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城市发展规划、土地科学经营和管理、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这些都迫切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今后开设这门课程的高校会逐渐增多。景观生态学教材方面,最近国出版了傅伯杰等‘21编著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和邬建国c列编著的《景观生态学一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而以前所用的基本上是1990年肖笃宁主持翻译的由Forman等…于1986年出版的《landscape ecology》和1995年由徐化成主编昀《景观生态学》。国外目前的权威专著是由S.E.Gergel和M.G.Tumer编著的《Leaming Landscape EcologyA Practical Cuide To Concepts and Techniques》(《景观生态学教程——关于概念和技术的实用指导》)。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同传统生态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注重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影响。景观生态学理论从对自然系统的研究扩大到管理系统,尤其注意对资源的管理。

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框架

1.1景观结构(格局)和功能(过程)

景观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斑块( patch)、廊道( corridor)和基质(matrix)。景观生态学将斑块一廊道一基质作为分析任何一种景观的模式。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各组分不仅是作为整体的景观的一部分,它们之间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这样就形成了各种景观流( fluxes),如物质流、物种流、能流和信息流等。它是景观的功能并且与景观格局有重要的相互作用。景观各组分之间通过不同水平的景观流紧密联系在一起。

结构和功能,格局与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容,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欧美,搡讨景观格局与物种生存、物种或种群迁移等生态学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多,而研究景观格局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生态学过程间关系的较少,深入到景观格局与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数量更少。这主要是因为,一般来说,景观面积越大,观测、实验研究难以开展或控制,要探讨其格局与生态系统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越困难[6]。现在认为集水区尺度是景观生态学布置试验的最佳尺度。

1.2景观研究的尺度性

格局与过程的时空尺度化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尺度分析和尺度效应受到了格外的重视和发展。尺度分析一般是将小尺度上的斑块格局经过重新组合而在较大尺度上形成空间格局的过程,与之相伴的是斑块形状趋向规则化以及景观类型的减少。尺度效应表现为:最小斑块面积和随尺度增大而增大,其类型则有所转换,景观多样性减小。通过建立景观模型和应用GIS技术,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佳尺度,并对不同尺度的研究成果进行转换。由于景观尺度上进行控制性实验代价高昂,因此尺度的转换技术愈显重要。尺度外推涉及到如何穿越不同尺度约束体系的限制,至今仍是一难点。

1.3景观异质性与干扰

干扰是景观的一种重要的生态学过程。景观变化的动力机制有自然干扰与人类活动影响两个方面。景观异质性与干扰具有密切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景观异质性可以说是不同时空尺度上频繁发生干扰的结果。同时异质性可能是限制干扰传播的主要因素,景观异质性可能增加或减小干扰的传播,反过来干扰又会产生新的景观格局。近年来,随着人为活动的加剧,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也日益严重。人类干扰引起了环境酌异质性和资源的再分配。人类活

动加剧导致景观破碎化,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干扰在不同景观中的传播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4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斑块组成的镶嵌体,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景观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生物生产力和土地资源开发等方面,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而景观美学价值是一个围广泛、涵丰富,比较难以确定的命题。关于景观美学值量的量度可从人类行为过程模式和信息处理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

2.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

2.1养分再分配原理

干扰强度会影响景观结构中矿物养分的再分配及其运动速率。这是由于干扰破坏了养分的调节和保护机制,因而造成养分能够在景观各组分之间流动,也能从景观中被转移出去,如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和养分的流失。

2.2景观稳定性原理

景观稳定性可以看作不同干扰条件下景观的不同反应。稳定性是恢复和抗性的产物,一般来说,景观的抗性越强,即景观受到外界干扰时变化越小,景观越稳定;景观的恢复性越强,景观越稳定。事实上景观可以看作是干扰的产物。景观之所以是稳定的,是困为建立了其与干扰相适应的机制。

3.景观生态学的实际应用与发展

3.1在景观规划建筑学中的应用

景观规划建筑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应用性学科,它是景观科学与建筑学的交叉,域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与景观生态学的交叉。这门学科在美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倡导自然与城市生活相融合,将生态思想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美国许多大学开设“景观规划建筑”课程远早于景观生态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北美景观生态学的兴盛无疑又为景观建筑与景观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在很多研究利用仿生学及景观生态学的启示分析生命,如海藻、海星、瓜蔓等生物是如何通过扩大自身表面来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界的营养,启迪我们如何通过景观生态格局的设计和建筑的布局来最大限度地使人与自然相接触。景观生态学通过自然斑块形状的设计来平衡边缘与核心的比例,形成完善的生态功能。如何通过景观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组合原有景观组分或引入新的成分;控制人类活动的方式与程度,补偿与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按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肖笃宁等,1997)。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这门新兴学科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相互结合的产物。要想能够对其来龙去脉有更全面的了解,这就必然要涉及以上两门学科中的一些相关思想的发展。地理学中,由于其学科跨度很大,并不是每一分支都与现代景观生态学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对景观生态学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的仅是其中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其中与景观学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 1 景观学的发展历史地理学中的景观学产生于德国,19世纪末叶,由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地理学中,他认为景观的地理学含义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作为一门研究景观形成、演变和特征学科的景观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地理学家Seigfried Passarge 于1919―1920年出版了三卷本《景观学基础》之后,又于1921―1930年出版了四卷本的《比较景观学》。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认为景观是相关要素的复合体,并系统地提出了全球范围内景观分类、分级的原理;并认为划分景观的最好标志是植被,同时,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的概念。作为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的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tto Schluter 于本世纪初发表了《人类地理学的目的》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的观点。在1952-1958年间先后完成的三卷本《早期中欧聚落区域》一书中,他提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了方法论原理上来。其实有关人文景观的思想,早在1925年即在美国人文地理学家Carl Sauer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得到了反映,在该书中,Sauer 提出应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1990)。自本世纪3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景观学研究的中心,这就是前苏联的景观学研究。其代表人物为贝尔格。他于1913年即提出,景观是地形形态的一定的、有规律地重复的综合体或群体这一概念。1931年,贝尔格的巨著《苏联景观地理地带》一书出版,该书是苏联系统阐述景观学原理的第一次尝试。在该书中他进一步明确和补充了1913年所下的景观定义,提出了景观的例子,研究了景观与其组成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谈到了景观的发展与起源问题。由于贝尔格等最初的景观研究者们,没有赋于景观任何分级的意义,而把它看成是任何的地理单元,即把它用作是“地理综合体”的同义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或不好理解的东西,为此,许多后继的研究者们,针对这些缺陷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以致于形成了苏联景观研究的两大学派:类型学派和区域学派。类型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M.A.别尔乌辛等,而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拉孟斯基、C.D.卡列斯尼克、H.A.宋采夫、伊萨钦科等,而尤以区域学派的影响为甚。H.A.宋采夫1947年在全苏第二次地理学代表大会上关于景观问题的报告,被认为是继拉孟斯基、卡列斯尼克、苏卡乔夫等人之后,对景观学说的第一个巨大贡献。在这一报告及其以后的著作中他给了景观一个新的、更为确切的定义:景观是具有同类地质基础和相同的一般气候的、发生上一致的地域,这是由几个或许多部分―限区―组成,后者在景观范围内形成有规律的结合。之后,又有许多地理学家在相当多的著作中对景观学说进行阐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波雷诺夫和彼列尔曼的工作。他们奠定了景观地球化学的基础,他们主要研究景观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形成了苏联又一个景观学研究方向―景观地球化学研究方向(伊萨钦科等,1962;贝尔格等,1964)。现代景观学研究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强调分析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通过对景观各个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去解释景观的特征,综合研究则强调研究景观的整体特征,这一方向的景观学相当于综合自然地理;另一个方向是研究景观内部的土地结构,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景观。这一研究在苏联发展为景观形态学,在我国则称为土地类型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作者: 指导老师: 专业: 年月日

摘要 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中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理论与方法和传统生态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注重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影响。最近几年,园林生态学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一项全新的生态学内容。它不但分析体系本身的发展和变化特征,分析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景观生态学为综合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因而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从景现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一般原理、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焦点问题是景观结构、景观动态与景观功能。综述了景观格局、景观动态、景观异质性、景观尺度与景观功能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最新应用领域,展望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应用;发展趋势

Abstract Landscape ecology is a young discipline, its theory and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ecology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landscape ecology concern. It is a new ecology. It not onl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system itself,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Landscape ecology provides a new theory and metho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attent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ory,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research method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re a research focus in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structure,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function.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dynamics, landscape diversity, landscape scale and landscape function were reviewed, and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new application field, the prospect of the landscape ecolog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解读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肖笃宁等,1997)。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这门新兴学科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相互结合的产物。要想能够对其来龙去脉有更全面的了解,这就必然要涉及以上两门学科中的一些相关思想的发展。地理学中,由于其学科跨度很大,并不是每一分支都与现代景观生态学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对景观生态学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的仅是其中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其中与景观学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 1、发展历史 地理学中的景观学产生于德国,19世纪末叶,由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地理学中,他认为景观的地理学含义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作为一门研究景观形成、演变和特征学科的景观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地理学家Seigfried Passarge 于1919―1920年出版了三卷本《景观学基础》之后,又于1921―1930年出版了四卷本的《比较景观学》。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认为景观是相关要素的复合体,并系统地提出了全球范围内景观分类、分级的原理;并认为划分景观的最好标志是植被,同时,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的概念。作为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的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tto Schluter 于本世纪初发表了《人类地理学的目的》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的观点。在1952-1958年间先后完成的三卷本《早期中欧聚落区域》一书中,他提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了方法论原理上来。其实有关人文景观的思想,早在1925年即在美国人文地理学家Carl Sauer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得到了反映,在该书中,Sauer 提出应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1990)。自本世纪3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景观学研究的中心,这就是前苏联的景观学研究。其代表人物为贝尔格。他于1913年即提出,景观是地形形态的一定的、有规律地重复的综合体或群体这一概念。1931年,贝尔格的巨著《苏联景观地理地带》一书出版,该书是苏联系统阐述景观学原理的第一次尝试。在该书中他进一步明确和补充了1913年所下的景观定义,提出了景观的例子,研究了景观与其组成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谈到了景观的发展与起源问题。由于贝尔格等最初的景观研究者们,没有赋于景观任何分级的意义,而把它看成是任何的地理单元,即把它用作是“地理综合体”的同义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或不好理解的东西,为此,许多后继的研究者们,针对这些缺陷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以致于形成了苏联景观研究的两大学派:类型学派和区域学派。类型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M.A.别尔乌辛等,而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拉孟斯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贾宝全杨洁泉 景观生态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肖笃宁等,1997)。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这门新兴学科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相互结合的产物。要想能够对其来龙去脉有更全面的了解,这就必然要涉及以上两门学科中的一些相关思想的发展。地理学中,由于其学科跨度很大,并不是每一分支都与现代景观生态学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对景观生态学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的仅是其中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其中与景观学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 1 景观学的发展历史 地理学中的景观学产生于德国,19世纪末叶,由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地理学中,他认为景观的地理学含义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作为一门研究景观形成、演变和特征学科的景观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地理学家Seigfried Passarge 于1919―1920年出版了三卷本《景观学基础》之后,又于1921―1930年出版了四卷本的《比较景观学》。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认为景观是相关要素的复合体,并系统地提出了全球范围内景观分类、分级的原理;并认为划分景观的最好标志是植被,同时,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的概念。作为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的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tto Schluter 于本世纪初发表了《人类地理学的目的》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的观点。在1952-1958年间先后完成的三卷本《早期中欧聚落区域》一书中,他提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了方法论原理上来。其实有关人文景观的思想,早在1925年即在美国人文地理学家Carl Sauer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得到了反映,在该书中,Sauer 提出应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1990)。自本世纪3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景观学研究的中心,这就是前苏联的景观学研究。其代表人物为贝尔格。他于1913年即提出,景观是地形形态的一定的、有规律地重复的综合体或群体这一概念。1931年,贝尔格的巨著《苏联景观地理地带》一书出版,该书是苏联系统阐述景观学原理的第一次尝试。在该书中他进一步明确和补充了1913年所下的景观定义,提出了景观的例子,研究了景观与其组成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谈到了景观的发展与起源问题。由于贝尔格等最初的景观研究者们,没有赋于景观任何分级的意义,而把它看成是任何的地理单元,即把它用作是"地理综合体"的同义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或不好理解的东西,为此,许多后继的研究者们,针对这些缺陷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以致于形成了苏联景观研究的两大学派:类型学派和区域学派。类型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M.A.别尔乌辛等,而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拉孟斯基、C.D.卡列斯尼克、H.A.宋采夫、伊萨钦科等,而尤以区域学派的影响为甚。H.A.宋采夫1947年在全苏第二次地理学代表大会上关于景观问题的报告,被认为是继拉孟斯基、卡列斯尼克、苏卡乔夫等人之后,对景观学说的第一个巨大贡献。在这一报告及其以后的著作中他给了景观一个新的、更为确切的定义:景观是具有同类地质基础和相同的一般气候的、发生上一致的地域,这是由几个或许多部分―限区―组成,后者在景观范围内形成有规律的结合。之后,又有许多地理学家在相当多的著作中对景观学说进行阐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波雷诺夫和彼列尔曼的工作。他们奠定了景观地球化学的基础,他们主要研究景观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形成了苏联又一个景观学研究方向―景观地球化学研究方向(伊萨钦科等,1962;贝尔格等,1964)。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肖笃宁 景观地理学是诞生于德国与俄罗斯的一个地理学学派[1,2],可说是源远流长。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充分吸收了生态学、系统学与人类科学的重要思想,逐步推陈出新,至本世纪80年代,更是形成了以景观生态学为代表的新一代的景观科学。景观生态学将生态学中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与地理学中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有机融合,形成了以不同时空尺度下格局与过程、人类作用为主导的景观演化等概念为中心的理论框架,形成强调自然与人文因子相结合的景观规划与管理等实际应用领域。景观规划建筑学则体现了景观学与工程科学的交叉,它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营建能充分展示景观多重价值的人居环境[3~5]。本文系统论述了现代景观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从科研认识论的角度对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做了重点介绍。 1景观地理学的源流 本世纪初景观地理学在德国的兴起,标志着用发生学的观点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划分地表类型并研究其发展演变的近代地理学的诞生。景观一词源于德语Landschaft,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和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6]。施吕特尔(O.Schluter1872-1952)是德国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从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综合外貌角度来理解景观,倡导景观研究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帕萨格(S.Passarge)创造了景观地理学一词,于1913年建立了一套地理学性质的景观学体系,强调对分类要素的描述和解释。他在小区域的详细考察方面及在全球范围内对景观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代表作有:《景观学基础》和《比较景观学》,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空间景观等概念,力求完善景观形态与分类的解释。由于中欧地区有限的生态地理空间和较长的开发历史,使得景观外貌呈现出高度的人文化,同时由于德国地理学研究有着很深的地质地貌学渊源,因而德国的景观地理学以重视人文景观及具有强烈的地理、地貌学色彩为其特色,制图分析是其主要研究方法[7~9]。1939年特罗尔(G.Troll)在利用航空像片判读进行东非土地利用研究时,提出了"将地理学的区域空间分析与生态学的结构功能研究相结合"的景观生态学新方向,这一思想对欧美各国的景观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的景观地理学深受德国的影响,索尔(C.O.Sauer)也是从地貌入手转入文化地理研究,他于20年代中期发表的著作"景观形态学",把景观看作地表的基本单元,认为景观是由自然与文化要素两部分叠加而成。以他为代表的伯克利(Berkeley)学派研究了大量景观变迁的实例,揭示了人在改变地球面貌中的作用,促进了景观学派的发展。 按照A.F.伊萨钦科的观点(1959),景观学说与自然地理分异理论和综合自然区划一起构成了俄国与苏联景观地理学的三大理论成就[2]。与德国和美国的地理学家不一样,原苏联的地理学家多偏重于自然景

景观生态学

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景观生态学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介绍景观生态学概念、理论与方法。1981年黄锡畴和刘安国在《地理科学》上分别发表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研究》两篇文章,是我国正式刊物上首次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文献。1984年黄锡畴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长白山高山苔原的景观生态分析》,这是我国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第一篇研究报告。林超、董雅文、张雪峰、傅伯杰(1983)以及陈昌笃(1985、1986)、景贵和(1986)、李哈滨和伍业钢、金维根、肖笃宁(1988)等人的专题介绍及学术思想都为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建立起到了开拓奠基的作用。 景观生态学传入我国后,立即在国内掀起了研究热潮,1989年10月在沈阳召开的中国首届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是我国景观生态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更加蓬勃发展。1992年中国生态学会景观生态专业委员会成立。1996年和1999年分别在北京、昆明召开了第二、第三界全国景观生态学研讨会,并于1998年在沈阳举办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景观生态学国际研讨会。 肖笃宁等1990年发表的《沈阳西郊景观结构变化的研究》开创了我国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的先河。1996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提交会议的论文有70余篇,大会发言11人,并就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学与农业及生态环境问题、景观生态学与城市旅游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会议认为我国的景观生态研究应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如土地利用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城市与园林规划、旅游与风景区建设等。我国学者倡导景观生态学的建设,在《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1991)论文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1988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成立专门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室,1989年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设立景观生态研究室等,都对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88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逐年增多的景观生态学研究项目,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内容涉及城市与城郊景观、农业景观、森林景观、湿地景观、生态过渡带景观变化等,以景观格局、景观动态的研究居多。 20多年来,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不仅发展迅速,也卓有成效,十分引人注目,并逐步走向符合我国国情的景观生态学。但是,与国外相比较,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到本世纪初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研究基础薄弱,技术手段相对落后;(2)研究方法单调、不完善,尚未建立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3)研究专题过于集中,缺乏尺度的连续性;(4)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5)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景观生态学研究队伍。 上述问题说明我国的景观生态学还比较年轻,许多工作需要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和逐步完善,同时也充分说明我国的景观生态学是一个充满希望、富于挑战的研究领域。 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作为一门学科,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初,景观生态学在北美得到迅速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并广泛于各个领域。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也很快,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根据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展望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地植物学家Troll1939年利用航空像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时提出来的,用来表示对支配一个区域单位的—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Vink(1983)则强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第二节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一、国外 1.景观思想的萌芽(19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首先生态学的出现,19世纪中期Haeckel,把研究生物和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之为生态学。其后,从个体生态学发展到群落生态学。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术语。 2. 景观思想的巩固(20世纪3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1939年,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特罗尔,在利用航片中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了景观生态学一词。随后,一些科学家将景观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一分支进行研究。二战爆发过程中,景观生态学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二战后,由于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景观生态学得到蓬勃发展,中欧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地区。(例德国、荷兰、捷克等) 美国从70年代开始景观生态学研究,发展很快。 3. 景观思想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期—80年代初,初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全面发展) 80年代进入景观生态学研究热潮。1981年,在荷兰召开“第一届景观生态学大会”;1982年,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成立(IALE);1984年,Narch.Z和Lieberman(美国)出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应用》,第一本景观生态学专著;1986年,Forman.R&Godron出版《景观生态学》教材,标志景观生态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1987年,国际性杂志《景观生态学》出版。 4. 景观思想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学科的全面提高时期) 90年代,景观生态学全球化普遍提高,技术、手段更为先进。(例GIS、遥感等) 二、国内 从80年代初开始,1989年10月在沈阳召开首届景观生态学学术讨论会。1998年在沈阳举行“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景观生态学国际会议”。 1、80年代:起步阶段,侧重于国外文献的介绍 1981年,黄锡畴在《地理科学》上发表了《德意志联帮共和国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一文。同期还发表了刘安国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研究》。这是国内首次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文献。 1983年,林超在《地理译报》上发表了两篇译文,一篇是Troll的《景观生态学》,一篇是E.纳夫的《景观生态学发展阶段》。 1985年,陈昌笃在《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发表《评介Z.纳维等著的景观生态学》一文,这是国内首次对景观生态学理论问题的探讨。 1986年,景贵和在《地理学报》发表了《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 在19世纪中期由Haeckel提出生态学一词,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学已成为一个既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生物或生物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而通常我们又将它分为几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而景观是比生态系统更高一层次的生物层次。 景观生态学自1939年由特罗尔提出后,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生态学一重要分支,并且已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为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那么什么是景观生态学呢? 第一节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一、景观(landscape) (1)视觉美学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来源于《圣经》中,用来描述耶路撒冷城美丽的景画。与“风景”同意。例“黄山”、“泰山”、“苏州园林”。 (2)地理学 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类似于生物地理群落或生态系统。 (3)生态学 空间上相邻、功能上相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生态系统的聚合。实质是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镶嵌体,通过一定地貌表现出来。例如: A.桂林山水景观 B.美国亚利桑那洲大峡谷景观 C.美国威斯康星大学Curtis草地景观 D.内蒙古草原景观 E.北美的Sonoran荒漠景观 F.亚洲温带荒漠景观一角 二、景观的定义和特征 1、定义 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1986,Forman & Godron) 例:“秦岭” 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其他定义: (1)Troll(1983) 德国 景观是控制某一地区不同空间单元的自然与生物的关系。 (2) Zonneveld 荷兰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作者: 指导老师: 专业:

年月日 摘要 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中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理论与方法和传统生态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注重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影响。最近几年,园林生态学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一项全新的生态学内容。它不但分析体系本身的发展和变化特征,分析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景观生态学为综合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因而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从景现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一般原理、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焦点问题是景观结构、景观动态与景观功能。综述了景

观格局、景观动态、景观异质性、景观尺度与景观功能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最新应用领域,展望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应用;发展趋势

Abstract Landscape ecology is a young discipline, its theory and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ecology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landscape ecology concern. It is a new ecology. It not onl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system itself,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Landscape ecology provides a new theory and metho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attent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ory,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research method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re a research focus in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structure,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function.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dynamics, landscape diversity, landscape scale and landscape function were reviewed, and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前景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发展 摘要:景观生态学在最近10年内,在世界范围内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它的起源地中欧,而且在西欧、东欧、北美、亚洲都获得了迅猛发展。我国从80年代初长白山苔原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开始,在地理学、生物学、林学、农学及城市园林建筑等部门广泛开展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工作。现从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发展以及前景加以概述。 关键词:生态学地理学生态规划北美学派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它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景观生态学是地理系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是以景观为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物质流在地球表层的交换,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内部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景观生态学的优势在于集中了地理学与生态学的精华,克服了两者的弱点,把地理学研究空间相互作用的水平方法与生态学研究功能相互作用的垂直方法结合起来,探讨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空间异质性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及对空间异质性的管理。 目前,在国际上对景观生态学的认识并非完全一致。地理学中的景观学产生于德国,19世纪末叶,由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 on Humboldt)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地理学中,他认为景观的地理学含义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作为一门研究景观形成、演变和特征学科的景观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1938年,德国地理植物学家特罗尔首先提出了景观生态学这一概念。1939年在他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从一开始,特罗尔就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由两种科学思想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是地理学的(景观),另一种是生物学的(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后来,特罗尔对前述概念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景观生态学表示景观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主要的、综合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以从明确的分布组合(景观镶嵌,景观组合)和各种大小不同等级的自然区划表示出来。 景观生态学虽然早在1939年由特罗尔提出,并在中欧得到传播,但将近40年来,它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分析这些原因,主要有:第一,缺乏真正的社会压力,当时的人口、资源、产业和环境问题,虽然已经产生,但现象没有选择这样突出;第二,景观生态学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它的发展受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制约。当互不联系的单项研究在方兴未艾之际,很难建立像景观生态学这样整体化的知识结构;第三,景观生态学研究自然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事物之际的因果反馈关系。不仅需要系统理论、生物控制理论,还特别需要遥感与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只有当这些都成熟之后,景观生态学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景观生态学目前已经成为一门复杂综合的重要交叉学科。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机构也获得迅猛发展,譬如在联邦德国有了自然保护和景观生态学研究所,景观管理和景观生态学研究所,民主德国也有地理学和地生态学研究所;荷兰有自然管理研究所;加拿大成立了景观生态和管理学会。美国的景观生态学起步虽然较晚,但从国际景观生态学联合会成立以后,也有大起直追迅猛发展之势。在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下,1983年4月仔伊利诺斯州举行了美国第一次景观生态学讨论会。会后出版了《景观生态学——方向和方法》。

景观生态学十大发展议题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2010-01-30 10:48 许多学者对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的探索已经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Risser等提出的5条原则,Forman等提出的7项规则等等。但从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现状来看,目前用理论这一术语表达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比用原理、定律、定理等方式更适宜些。相关学科为景观生态学提供的基础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7项。 1.生态进化与生态演替理论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主要强调生物进化;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开始有了生物与环境协调进化的思想萌芽。应该说,真正的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思想属于克里门茨。他的五段演替理论是大时空尺度的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共同进化的生态演替进化论,突出了整体、综合、协调、稳定、保护的大生态学观点。坦斯里提出生态系统学说以后,生态学研究重点转向对现实系统形态、结构和功能和系统分析,对于系统的起源和未来研究则重视不够。但就在此时,特罗尔却接受和发展了克里门茨的顶极学说而明确提出景观演替概念。他认为植被的演替,同时也是土壤、土壤水、土壤气候和小气候的演替,这就意味着各种地理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顺序,换句话说,也就是景观演替。毫无疑问,特罗尔的景观演替思想和克里门茨演替理论不但一致,而且综合单顶极和多顶极理论成果发展了生态演替进化理论。 生态演替进化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主导性基础理论,现代景观生态学的许多理论原则如景观可变性、景观稳定性与动态平衡性等,其基础思想都起源于生态演替进化理论,如何深化发展这个理论,是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空间分异性与生物多样性理论 空间分异性是一个经典地理学理论,有人称之为地理学第一定律,而生态学也把区域分异作为其三个基本原则之一。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但是生物进化论概念,而且也是一个生物分布多样化的生物地理学概念。二者不但是相关的,而且有综合发展为一条景观生态学理论原则的趋势。 地理空间分异实质是一个表述分异运动的概念。首先是圈层分异;其次是海陆分异;再次是大陆与大洋的地域分异等。地理学通常把地理分异分为地带性、地区性、区域性、地方性、局部性、微域性等若干级别。生物多样性是适应环境分异性的结果,因此,空间分异性生物多样化是同一运动的不同理论表述。 景观具有空间分异性和生物多样性效应,由此派生出具体的景观生态系统原理,如景观结构功能的相关性,能流、物流和物种流的多样性等。 3.景观异质性与异质共生理论 景观异质性的理论内涵是:景观组分和要素,如基质、镶块体、廊道、动物、植物、生物量、热能、水分、空气、矿质养分等等,在景观中总是不均匀分布的。由于生物不断进化,物质和能量不断流动,干扰不断,因此景观永远也达不到同质性的要求。日本学者丸山孙郎从生物共生控制论角度提出了异质共生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增加异质性、负熵和信息的正反馈可以解释生物发展过程中的自组织原理。在自然界生存最久的并不是最强壮的生物,而是最能与其他生物共生并

景观生态学发展

我国过去几十年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内容摘要:回顾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对现阶段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领域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总结了我国学者在景观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方向。为我国景观生态学学者了解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 把握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作为一门学科,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初,景观生态学在北美得到迅速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也很快,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根据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展望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关键词:理论发展原理生态规划变化景观研究景观生态学 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1、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1)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景观生态学是80年代以来掘起的新兴学科,是地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早在十九世纪中期(1939),欧美学者就开展过基础性研究工作。著名的德国地理植物学家C.Troll在利用航空像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首先提出“景观生态学”一词。二战后,中欧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地区,德国、荷兰、捷克成为三大研究中心。1968年Rintelen理论与应用植物社会学私立研究所所长Tuxen主持召开了首届国际景观生态学研讨会。1972年荷兰成立了荷兰景观生态学会。该学会在1981年组织了首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还负责筹备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1982年10月,在捷克举行的第六届景观生态问题国际研讨会上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成立以来,景观生态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异常活跃,有关景观生态学的专著、文献等出版物大量涌现。各国专家开始将景观生态学理论与自然保护工作相结合进行研究。美国景观生态学尽管发展比欧洲晚,但其在创造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上,颇具成绩。美国景观生态学的先驱Pansereon就积极提倡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结合,并对景观进行地理学研究。R.T.T.Forman、P.G.Risser和Michel Gordron是当今美国景观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突出代表。此间,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景观生态学透视》(首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论文集)(Tjallingli and de Veer,1982)、《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Naveh and Lieberman,1984)、《景观生态学》 (Forman and Godor,1986)、《变化着的景观:生态学透视》 (Zoneveld and Forman,1990)、《景观生态学的定量方法》、《景观生态学的

景观生态学概念起源与发展(1)

2002年3月 第17卷第1期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Shando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Mar2002 Vol17No1景观生态学概念起源与发展 楚道文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250014,济南;27岁,男,硬士生) 摘要对目前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领域中所存在的关于景观概念的多种不同解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将景观与土地、环境和风景等经常引起混乱的概念术语也作丁分析对比在此基础讨论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内涵及景观生态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关键词景观;景观生态学;起源与发展 中圈分类号V556R 景观生态学主要来源地理学的景观理论和生物学的生态理论.它把地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家研究一个生态区的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与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刚刚起步,对其来源和背景的认识尚有分歧.有的学者将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学或生态学视为同义,也常有学者将景观生态学狭义地理解为风景园林学,且常与环境学等容易发生混淆.鉴于此,本文将针对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来源及其发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加深和推动国内学术界对景观生态学的认识和景观生态学在国内的发展.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符合生态系统的景观,景观是自然和人文系统的载体.而对于景观,不同学科却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甚至在同一学科中(如地理学)也长期存在着不同解释的争议.同时,由于景观概念的不确定性,也经常导致其与“风景”、“土地”、“环境”等词义相混淆,这些不同景观理解之间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差异?景观生态学又是基于什么样的景观理解?这也是本文关心并试图回答的问题. 1景观的概念 1.1景观的原义景观最初的含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1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作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泛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7世纪以后到18世纪,景观成为描述自然、人文以及他们共同构成的整体景象的一个总称,包括自然和人为作用的任何地表形态,常用风景、风光、景象、景色等术语描述.这种针对美学风景的景观理解是后来学术概念的来源. 1.2地理学中的景观概念19世纪初,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洪堡德将景观概念首先引入地理学,并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代名词的景观含义.随着景观概念在地理学中的不断深化,地理学界主要形成了类型方向和区域方向两种对景观的理解.类型方向把景观抽象为类似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的一般概念,可用于任何等级的分类单位,如林中旷地景观等,并基于此将整个地球表面称作景观壳.区域方向则把景观理解为一定分类等级的单位.如区或区的一部分,他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方面都是同质的,并且是由地方性地理系统形成有规律的、相互联系的区域组合…. 1.3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概念自上世纪30年代c.特洛尔(C.Troll)提出景观生态一词以来,景观的概念被引入生态学并形成景观生态学.C.特洛尔认为景观代表生态系统之上的一种尺度单元,并表示一个区域整体,同时他认为景观作为地球表面的实体存在,对景观的生态学理解也存在于地理学界.如植物地理学家B.N.苏卡乔夫(1941,1949)就侧重景观内部的生态联系,认为景观是生物地理群落(景观单元)的地域综合体.美国学者M.God.1'on(1986)进一步将景观定义为相互作用的镶嵌体(生态系统)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收穑日期:200l一03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