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十一 常见金属元素汇总

专题十一 常见金属元素汇总

专题十一 常见金属元素汇总
专题十一 常见金属元素汇总

专题二 常见的金属元素

考点一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理清知识主线

Na →Na 2O →Na 2O 2→NaOH →Na 2CO 3→NaHCO 3 2.注意网络构建 3.扫除知识盲点

(1)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与熔融的盐反应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2)无论Na 与O 2反应生成Na 2O 还是Na 2O 2,只要参与反应的Na 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 2O 2的质量大于Na 2O 的。

(3)注意Na 及其化合物发生焰色反应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 (4)Li 和O 2反应只生成Li 2O :4Li +O 2=====点燃

2Li 2O 。

(5)1 mol Na 2O 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 mol ,如Na 2O 2与SO 2的反应转移电子数应为2 mol 。 (6)不用试剂也可鉴别Na 2CO 3和盐酸。

(7)不能用Ca(OH)2鉴别Na 2CO 3和NaHCO 3溶液,应选用CaCl 2或BaCl 2溶液。 (8)除去CO 2中的HCl 气体,应选用饱和NaHCO 3溶液。 (9)Na —K 合金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10)鉴别Na 、K 利用焰色反应。

(11)碱金属的密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但K 反常。

(12)向饱和的Na 2C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有晶体析出。 【题组训练】 题组一 重要反应必练 1.按要求书写方程式。

(1)Na 与Cu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 +2H 2O +Cu 2+

===2Na +

+Cu(OH)2↓+H 2↑。 (2)Na 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 +O 2===2Na 2O 。

(3)Na 2O 2和H 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 2O 2+2H 2O===4Na +

+4OH -

+O 2↑。 (4)Na 2O 2和SO 2的反应:Na 2O 2+SO 2===Na 2SO 4。

(5)Na 2CO 3转化成NaOH 的化学方程式: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

(6)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2Na +

+CO 2-

3+CO 2+H 2O===2NaHCO 3↓。 (7)NaHCO 3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 -

3+Ca 2+

+OH -

===CaCO 3↓+H 2O 。

(8)NaHCO 3与少量C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 -

3+Ca 2+

+2OH -

===CaCO 3↓+CO 2-

3+2H 2O 。 (9)向NaOH 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OH -

+CO 2===CO 2-

3+H 2O 。

(10)向NaClO 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 -

+H 2O +CO 2===HClO +HCO -

3。 (11)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的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 +2H 2O=====通电

2NaOH +H 2↑+Cl 2↑。 (12)NaHCO 3溶液转化成Na 2CO 3溶液的化学方程式:NaHCO 3+NaOH===Na 2CO 3+H 2O 。 题组二 典型实验探究

3.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 杂质,为测定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所示装置来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 g 纯碱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纯碱样品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 形管的质量为b g ; ④通过分液漏斗滴入6 mol·L

-1

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从导管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 形管的质量为c g ;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 形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________。 (2)装置中干燥管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测量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 (5)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___。

(6)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

(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

考点二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理清知识主线

Al →Al 2

O 3

→Al(OH)3

→?????

NaAlO 2

AlCl 3Al 2

(SO 4)

3KAl (SO 4)2

·12H 2

O

2.注意网络构建 3.扫除知识盲点

(1)铝是活泼金属,但铝抗腐蚀性相当强,因为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2)铝热反应不仅仅是单质铝与Fe 2O 3反应,还包含制取其他难熔金属的反应,由于铝热剂是混合物,故铝热反应不能用于工业上冶炼铁。注意铝热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唯一一类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

(3)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具体操作是先铺一层KClO 3,然后插上镁条,最后点燃镁条。

(4)并不是Al 与所有金属氧化物均能组成铝热剂,该金属氧化物对应的金属活泼性应比铝弱。

(5)Al 2O 3、Al(OH)3与NaOH 溶液的反应常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Al(OH)3不溶于氨水,所以实验室常用铝盐和氨水来制备Al(OH)3。

(6)利用偏铝酸盐制备Al(OH)3,一般不用强酸,因为强酸的量控制不当会使制得的Al(OH)3溶解。若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 2,生成的Al(OH)3不溶于碳酸,CO 2过量时另一产物是HCO -

3,不过量时另一产物是CO 2-

3,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要特别注意。 (7)Al(OH)3可用作抗酸药。

(8)泡沫灭火器所用试剂为Al 2(SO 4)3溶液和NaHCO 3溶液。 【题组训练】 题组一 重要反应必练 1.按要求书写方程式。

(1)Al 与盐酸、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 +6H +

===2Al 3+

+3H 2↑、2Al +2OH -

+2H 2O===2AlO -

2+3H 2↑。

(2)Al 和Fe 3O 4的反应:8Al +3Fe 3O 4=====高温

4Al 2O 3+9Fe 。

(3)Al 2O 3与盐酸、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2O 3+6H +

===2Al 3+

+3H 2O 、Al 2O 3+2OH -

===2AlO -

2+H 2O 。

(4)Al(OH)3与盐酸、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3H +

===Al 3+

+3H 2O 、Al(OH)3+OH -

===AlO -

2+2H 2O 。

(5)AlCl 3与过量NH 3·H 2O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

+3NH 3·H 2O===Al(OH)3↓+3NH +

4、Al 3+

+4OH -

===AlO -

2+2H 2O 。

(6)NaAlO 2与少量盐酸或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 -

2+H +

+H 2O===Al(OH)3↓、AlO -

2+4H +

===Al 3

+2H 2O 。

(7)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少量或过量CO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O -

2+CO 2+3H 2O===2Al(OH)3↓+CO 2-

3、AlO -

2+CO 2+2H 2O===Al(OH)3↓+HCO -

3。

(8)Al 2(SO 4)3溶液与NaHCO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

+3HCO -

3===Al(OH)3↓+3CO 2↑。 (9)AlCl 3溶液与NaAlO 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

+3AlO -

2+6H 2O===4Al(OH)3↓。

(10)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AlO 2与NaHCO 3不能共存的原因:AlO -

2+H 2O +HCO -

3===Al(OH)3↓+CO 2-

3。 题组二 定量计算

3.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硫酸 C .盐酸 D .稀硝酸

考点三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1.理清知识主线

Fe →?????

FeO Fe 2O 3Fe 3O 4

→????? Fe (OH )2

Fe (OH )3→???

FeSO 4·7H 2O FeCl 3

2.注意网络构建 3.扫除知识盲点

(1)Fe 与O 2、H 2O(g)反应的产物都是Fe 3O 4而不是Fe 2O 3。Fe 与Cl 2反应时生成FeCl 3,与S 反应时生成FeS ,说明Cl 2的氧化能力大于S 的。常温下,Fe 、Al 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但加热后继续反应。Fe 在Cl 2中燃烧,无论Cl 2过量还是不足均生成FeCl 3。

(2)向含Fe 2+

的溶液中加入硝酸、KMnO 4溶液、氯水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时,溶液会出现浅绿色―→棕色的颜色变化,该现象可用于Fe 2+

的检验。

(3)制备Fe(OH)2的方法很多,原则有两点: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须提前除去;二是反应过程中必须与O 2隔绝。

(4)Fe 3+

的检验方法较多,如观察溶液颜色法(棕黄色)、NaOH 溶液法(生成红褐色沉淀)、KSCN 溶液法(生成血红色溶液),前面两种方法需溶液中Fe 3+

浓度较大时才适用,最好也最灵敏的方法是KSCN 溶液法。Fe 2+

的检验可采用先加入KSCN 溶液后再加入氧化剂的方法;也可用铁氰化钾检验Fe 2+

,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Fe 3[Fe(CN)6]2)。

(5)生成FeCl 2除了用Fe 和HCl 的置换反应外,还可用化合反应:2FeCl 3+Fe===3FeCl 2;生成Fe(OH)3除了用Fe 3+

与碱的复分解反应外,还可用化合反应:4Fe(OH)2+O 2+2H 2O===4Fe(OH)3。

(6)配制FeCl 2溶液既要防氧化(加入Fe 粉),又要防水解(加入盐酸);配制FeCl 3溶液要加入浓盐酸防止水解。 (7)Fe 3+

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大量存在,当pH =7时,Fe 3+

几乎完全水解生成Fe(OH)3沉淀。

(8)除去酸性溶液ZnCl 2中的FeCl 2,应先通入Cl 2或加入H 2O 2,再加入ZnO ,使Fe 3+

水解生成沉淀过滤除去。

【题组训练】 题组一 重要反应必练 1.按要求书写方程式。

(1)Fe 在少量Cl 2中燃烧:2Fe +3Cl 2=====点燃

2FeCl 3。 (2)Fe 和S 混合加热:Fe +S=====△

FeS 。

(3)Fe 和H 2O(g)高温下反应:4H 2O(g)+3Fe=====高温

Fe 3O 4+4H 2。

(4)稀HNO 3和过量Fe 粉或少量Fe 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 +8H +

+2NO -

3===3Fe 2++2NO ↑+4H 2O(铁过量)、Fe +4H +

+NO -

3===Fe 3+

+NO ↑+2H 2O(铁少量)。

(5)FeO 与盐酸、稀HNO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 +2H +

===Fe 2+

+H 2O 、3FeO +10H +

+NO -

3===3Fe 3+

+NO ↑+5H 2O 。

(6)Fe 2O 3与稀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2O 3+6HNO 3===2Fe(NO 3)3+3H 2O 。

(7)Fe 3O 4与稀盐酸、稀HNO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3O 4+8H +

===2Fe 3+

+Fe 2+

+4H 2O 、3Fe 3O 4+28H +

+NO -

3===9Fe 3+

+NO ↑+14H 2O 。

(8)Fe(OH)2与稀盐酸、稀HNO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2+2H +

===Fe 2+

+2H 2O 、3Fe(OH)2+10H +

+NO -

3===3Fe 3+

+NO ↑+8H 2O 。

(9)Fe(OH)3与稀盐酸、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3+3H +

===Fe 3+

+3H 2O 、2Fe(OH)3+6H +

+2I -

===2Fe 2+

+I 2+6H 2O 。

(10)Fe(OH)2露置于空气中:4Fe(OH)2+O 2+2H 2O===4Fe(OH)3。 (11)制备Fe(OH)3胶体:FeCl 3+3H 2O(沸水)=====△

Fe(OH)3(胶体)+3HCl 。

(12)铁发生吸氧腐蚀生成铁锈的过程:

负极:2Fe-4e-===2Fe2+,

正极:O2+4e-+2H2O===4OH-,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n H2O===Fe2O3·n H2O+3H2O。

题组二Fe(OH)2制备装置集锦

3.下列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制备Fe(OH)2的关键

由于Fe(OH)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为Fe(OH)3,在实验室中制备Fe(OH)2,并使Fe(OH)2长时间保持白色沉淀状态,成为物质制备实验探究的热点。

制备原理:Fe2++2OH-===Fe(OH)2↓

成功关键:①溶液中不含Fe3+和O2等氧化性物质。

②制备过程中,保证生成的Fe(OH)2在密闭的隔绝空气的体系中。

题组三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综合应用

4.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Ⅰ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 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______(任写一项)。

(3)已知t℃时,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K=0.25。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______。

②若在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 FeO(s),并通入x mol CO ,t ℃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x =________。

考点四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1.理清知识主线

Cu →???

Cu 2O

CuO →Cu(OH)2→??

???

CuCl 2

CuSO 4

Cu 2(OH )2CO 3

2.注意网络构建 3.扫除知识盲点

(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最终不是生成CuO ,而是铜绿[Cu 2(OH)2CO 3]。 (2)常用灼热的铜粉除去N 2中的O 2,灼热的CuO 除去CO 2中的CO 。 (3)新制Cu(OH)2悬浊液常用来检验醛基。

(4)Cu 和一定量的浓HNO 3反应,产生的是NO 2和NO 的混合气体,当Cu 有剩余,再加入稀H 2SO 4,Cu 继续溶解。

(5)Cu :紫红色;CuO :黑色;Cu 2S :黑色;CuS :黑色;Cu 2O :砖红色。 (6)铜的焰色反应为绿色。

(7)冶炼铜的方法有①热还原法;②湿法炼铜;③电解精炼铜。 【题组训练】 题组一 重要反应必练 1.按要求书写方程式。

(1)Cu 和浓H 2SO 4、稀HNO 3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 (2)铜绿的生成:2Cu +O 2+H 2O +CO 2===Cu 2(OH)2CO 3。

(3)FeCl 3溶液腐蚀铜板的离子方程式:2Fe 3+

+Cu===2Fe 2+

+Cu 2+

(4)Cu 和S 混合加热、Cu 在Cl 2中燃烧:2Cu +S=====△Cu 2S 、Cu +Cl 2=====点燃

CuCl 2。 (5)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2CuSO 4+2H 2O=====通电

2Cu +O 2↑+2H 2SO 4。 (6)用Cu 作电极电解H 2SO 4溶液:Cu +2H +=====通电

Cu 2+

+H 2↑。 题组二 综合实验探究

3.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废铜屑制硝酸铜

如图,用胶头滴管吸取浓HNO 3缓慢加到锥形瓶内的废铜屑中(废铜屑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硝酸铜溶液。 步骤二: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向大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水浴加热至70 ℃左右,用0.4 mol·L -1

的NaOH 溶液调节pH

至8.5,振荡,静置,过滤,用热水洗涤,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铜产品。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浓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OH外,还有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步骤二中,水浴加热所需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夹持仪器、石棉网除外);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步骤二的滤液中可能含有CO2-3,写出检验CO2-3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产品产量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实验得到2.42 g样品(只含CuO杂质),取此样品加热至分解完全后,得到1.80 g固体,此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考点五洞悉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冶炼

1.规律方法

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密切的关系:

2.特别提醒

(1)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使用的是熔融的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不是盐溶液。

(2)钠、镁的冶炼是电解熔融的NaCl、MgCl2;铝的冶炼是电解加了冰晶石的熔融Al2O3,不是电解熔融AlCl3,因为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

(3)热还原法中使用的还原剂通常为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虽然前面的金属能够将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但不一定是从其盐溶液中置换,例如Na由于活泼性太强,不能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Cu,但是可以在其熔融状态下置换出铜。

(4)在高炉炼铁中,加入的还原剂是焦炭,但真正作还原剂的是CO。

(5)“沙里淘金”描述的是“金”的冶炼方法。

【题组训练】

题组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比较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有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2)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2.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

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

题组二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

3.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

(2)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 2O 3制备Al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4.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解氯化镁水溶液制备镁

B .利用铝热反应制备铝

C .加热分解Fe 2O 3制备铁

D .用火法或湿法均可制备铜 5.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________。 a .Fe 2O 3 b .NaCl c .Cu 2S d .Al 2O 3 6.已知:

工业制镁时,电解MgCl 2而不电解MgO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铝时,电解Al 2O 3而不电解AlCl 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三 金属冶炼的综合应用

7.镁铝合金(Mg 17Al 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 、Al 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Mg 17Al 12+17H 2===17MgH 2+12Al 。得到的混合物Y(17MgH 2+12Al)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

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 17Al 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其单质及化合物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药、添加剂、建筑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 2制备金属镁,而MgCl 2的获得主要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从海水或光卤石中先获得MgCl 2·6H 2O ,然后再制得无水MgCl 2。 方法二:MgCO 3=====△

MgO +CO 2↑;MgO +C +Cl 2=====△

MgCl 2+CO 。

则在“方法一”中,从MgCl 2·6H 2O 制无水MgCl 2操作时应在________保护下进行。

专题突破练

1.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A .K B .Na C .Fe D .Al

2.下列有关碳酸钠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碳酸钠溶液制备少量烧碱

B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O 2中混有的HCl 气体

C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和乙酸

D .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洗涤银镜反应前试管内壁的油污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 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 ④硝酸银溶液和氨水 ⑤氯化铝与氨水 ⑥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 A .③⑤ B .①③⑥ C .仅有⑤ D .②④

4.某同学对Na 2O 2和CO 2反应后的所得固体进行研究。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得固体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的是( )

A .取a g 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 g 固体

B .取a g 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

C .取a g 混合物与足量的BaCl 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到b g 固体

D .取a g 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加热,使气体完全逸出,冷却至室温测得气体体积为V L(标况) 5.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 A .向铁粉中加入稀硝酸 B .向烧碱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 C .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 2溶液

D .向MgSO 4、H 2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6.右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 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a 通入CO 2,然后b 通入NH 3,c 中放碱石灰 B .b 通入NH 3,然后a 通入CO 2,c 中放碱石灰

C .a 通入NH 3,然后b 通入CO 2,c 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 .b 通入CO 2,然后a 通入NH 3,c 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7.用FeCl 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

A .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 3

B .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

Fe 2+

C .若溶液中有Cu 2+

,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 .若溶液中有Fe 2+

,则一定有Cu 析出

8.将质量为W 1 g 的钠、铝混合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溶液澄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1 L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a mol·L -1

的盐酸,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逐渐溶解,

当沉淀恰好消失时所加盐酸体积为V 2 L ,测得溶液中含盐酸盐溶质共W 2 g 。下列所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 .35.5a =(W 2-W 1)V 2

B .n (Na)+3n (Al)=V 111.2 mol

C .n (Al)>W 150 mol

D .aV 2>V 111.2

9.向Na 2CO 3、NaHCO 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a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

、OH -

、SO 2-

4、NO -

3 B .b 点对应的溶液中:Al 3+

、Fe 3+

、MnO -

4、Cl -

C .c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

、Ca 2+

、NO -

3、Cl -

D .d 点对应的溶液中:F -

、NO -

3、Fe +

2、Ag +

10.CuO 和Fe 2O 3的混合物m g ,向其中加入1 mol·L

-1

的HNO 3溶液200 mL 恰好完全反应,若将m g 该

混合物用足量CO 还原,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

A .(m -3.2) g

B .(2m -3.2) g

C .(m -1.6) g

D .(2m -1.6) g

11.铁是人体中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体内缺失会引起贫血。含FeO 2-

4离子的盐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如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及绿色净水剂。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用下式表示:

Fe 2

①④

Fe 3

②③

FeO 2-

4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Fe 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 4。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实现上述①的转化,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 .Cl 2 b .Fe c .HNO 3 d .H 2O 2

(2)上述转化得到的硫酸铁可用于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 2+4Fe 3+

===Cu 2+

+5Fe 2++2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反应中,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b .从物质的组成来看,黄铜矿属于复盐

c .反应中,CuFeS 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当转移1 mol 电子时,有46 g CuFeS 2参加反应

(3)下列是工业制取高铁酸钾的一种方法,请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微粒符号并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__Fe 3+

+__ +__Cl 2―→__FeO 2-

4+__Cl -

+__

12.合金是建造航空母舰的主体材料。如:航母舰体可由合金钢制造;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航母螺旋桨主要用铜合金制造。

(1)下列事实可用作比较Al 和Fe 金属性强弱依据的是________。 A .Al 的导电性、导热性比Fe 更好

B .Al(OH)3可溶于NaOH 溶液,Fe(OH)3不溶于NaOH 溶液

C .相同质量的Al 片和Fe 片,投入到等浓度的稀硫酸溶液中,Al 片产生氢气更多

D .在野外利用铝热剂焊接铁轨

(2)航母在海洋中行驶时,舰体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a g Cu —Al 合金样品用酸完全溶解后,加入过量NaOH ,过滤、洗涤、烘干、燃烧得a g 固体,则合金中Cu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l —Mg 合金焊接前用NaOH 溶液处理铝表面Al 2O 3膜,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适量Al —Mg 合金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20 mL 1 mol·L -1

的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________。 A .Mg 作负极,Al 作正极

B .该反应速率比纯铝与NaOH 溶液的反应速率快

C .若把NaOH 中的H 换成D(

D 为重氢),生成的氢气中D 与H 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若加入的是20 mL 1 mol·L

-1

的盐酸,则放出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2

3

13.甲学生对Cl 2与操作

现象

Ⅰ.A 中溶液变为血红色

Ⅱ.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1)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中溶液变为血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现象Ⅱ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A 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 ②取A 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 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 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Ⅱ的原因是SCN -

与Cl 2发生了反应。 (4)甲同学猜想SCN -

可能被Cl 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 资料显示:SCN -

的电子式为

①甲同学认为SCN -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③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

④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 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

14.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勇于创新,改进氨碱法设计了“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请完成下列问题:

(1)“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

选项

方法

内容

氨碱法联合制碱法

A 原料食盐、氨气、生石灰食盐、氨气、二氧化碳

B 可能的副产物氯化钙氯化铵

C 循环物质氨气、二氧化碳氯化钠

D 评价原料易得;设备复杂;

能耗高

原料利用率高;废弃物少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模拟“联合制碱法”。

(3)取上述仪器连接装置,顺序为(a)接()、()接();(b)接();

检验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应该先让__________________(填上述字母)装置先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时,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中广口瓶内产生固体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

专题复习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考关键词]单质——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碱)——盐(阳离子)。1?钠:活泼、还原性(保存);过氧化钠:结构特点、与水及C02反应特点;烧碱。2?铝:还原性、与强碱 反应、合金;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 AI3+ :水解、净水、离子共存、铝三角转化。3?铁: 腐蚀、变价;Fe2+ :还原性、离子共存、保存、检验;Fe3+ :氧化性、水解、离子共存、检 验;Fe2+、Fe3+的相互转化。4?铜:不活泼、冶炼;氧化物、Cu2+:颜色。 丁核心考点回扣---------------------------------------------------------------- 1.熟记几种物质的颜色 Na2O2 是__________ ; Fe2°3 是 ______ ; AI(OH) 3、Fe(OH) 2 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Fe(OH)3是__________; CuSO4是__________ ; FeCl3 ________ 。 答案淡黄色红棕色白色红褐色白色棕黄色 2.熟悉4类特殊反应 (1)Fe在CI2中燃烧,无论CI2是否过量,产物均为___________ 。 (2)Na在氧气中燃烧,无论 O2是否过量,产物均为___________ 。 (3)与水接触产生气体单质的物质有 _________ 。 (4)与水接触产生气体化合物的物质有 _________ 。 答案 (1)FeCI3⑵Na2O2⑶Na、K、Na2O2等 ⑷Al 2S3、Mg 3N 2、CaC2 3.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征性质 (1)Na、AI、Fe、Cu四种元素的单质中: ①能与水剧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能与 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中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Cu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常见金属元素练习

专题十常见金属元素 [考纲要求] 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物;(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钠是“极其活泼”金属的代表,学习钠的性质可类比知道第ⅠA族、第ⅡA族活泼金属的一般性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 (2)形成网络构建 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 (1)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与熔融的盐反应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2)无论Na与O2反应生成Na2O还是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Na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2O2的质量大于Na2O的质量。 (3)Na分别与H2O和乙醇发生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二者现象明显不同,前者剧烈,后者缓慢。 (4)1 mol Na2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 mol,如1 mol Na2O2与足量SO2的反应转移电子应为2 mol。 (5)不能用Ca(OH)2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应选用CaCl2或BaCl2溶液。 (6)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应选用饱和的NaHCO3溶液。 (7)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晶体析出。 (8)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均具有相同的焰色反应,它不是化学变化,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应通过蓝色的钴玻璃片。 (9)Na-K合金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10)碱金属的密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但K反常。

如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如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黄明建 一、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是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本质反映 原子 ..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相关,即: 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 而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 对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的元素来说,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大,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对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或外围电子层排布相似)的元素来说,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据此,“非金属单质与化合物间的置换反应”就常常成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以置换反应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需注意的问题 以置换反应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强弱的依据,须有一个大前提——非金属单质 .....在反 .. 应中是作 ...,这样才能保证据此判断的结果不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本质相悖。....氧化剂 例如,下面几个反应: Cl2 + 2NaBr =2NaCl + Br2………………① Cl2 + H2S =2HCl + S↓………………② Br2 + 2KI =2NaBr + I2………………③ O2 + 2H2S =2H2O + 2S↓………………④ 反应①②均是Cl2作氧化剂,分别从NaBr溶液和氢硫酸中置换出Br2和S,表现出Cl比Br和S原子得电子能力都要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次序是: Cl>Br Cl>S 反应③是以Br2作氧化剂,从KI溶液中置换出I2;反应④是以O2作氧化剂,从氢硫酸中置换出S;表现出Br比I原子得电子能力强、O比S原子得电子能力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次序是: Br>I O>S 但是,有些置换反应就不宜用于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例如:

专题十 常见金属元素

重点班专题五常见金属元素 1.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是只含金属元素的铁合金 B.铁合金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 C.镀锌铁板中的铁比铁板更易腐蚀 D.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2.(原创题)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不同的氧化物,则Li与氧气反应也能生成Li2O或Li2O2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Na2O2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Fe与I2反应可生成FeI3 D.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Al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 ⑤Cu与HNO3溶液反应,由于HNO3的浓度不同可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 A.都正确B.②③④⑤ C.②③⑤D.④⑤ 4.在四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下表所示的一定量的物质,将它们加热至300 ℃,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则残留固体及其物质的量正确的是() ) A.将浓氨水缓慢滴入Al2(SO4)3溶液中,观察Al(OH)3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B.将Al(OH)3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C.将Al(OH)3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热至无水蒸气逸出,得氧化铝固体

D.向Al(OH)3沉淀中分别加入稀硫酸和NaOH溶液探究Al(OH)3的两性 6.金属铝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对于金属铝和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有2种,而还原产物只有一种 B.1摩尔铝完全反应生成33.6 L氢气 C.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会生成氧化铝 D.54克铝完全反应,水得到的电子数为6N A 7.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可与CO2反应,与CO不反应。现将CO2、CO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和足量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为2N A B.固体生成物的质量为106 g C.CO可能有剩余 D.反应后一定生成11.2升氧气 8.(原创题)某难溶于水的混合物粉末中除含有碳粉外,还可能含有铁、铝的单质和它们的某一种氧化物。某校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确定该混合物粉末的成分。 实验步骤: ①取m g固体粉末于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稀NaOH溶液,有气体放出,过滤得到 固体A和无色溶液B; ②将①中所得固体A洗涤后分成两份。一份加入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另一份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得到固体C和棕黄色溶液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C与浓硫酸受热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棕黄色溶液D中加入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可以获得结论,混合物粉末中一定含有碳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下同),含铁元素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若要确定含铁元素的物质,还需要进行一步实验操作,该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专题一常见的非金属元素

专题一常见得非金属元素 考点一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1.理淸知识主线 错误!H」错误!一错误!0—错误! Ch 错误!II」错误!一错误!O?(H2S错误!O3) 2.注意网络构建 3.扫除知识盲点 (1)工业上制备粗硅,就是用过量得C与S i02高温下反应,由于C过量,生成得就是C0而不就是CO?, 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得条件下进行. (2 )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但不能用玻璃塞。 (3 )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SiCh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02能与HF 反应. (4)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就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却就是盐溶液。 (5)H^CCh得酸性大于H2SQ3得,所以有Na2SiO3+C 02(少量)+H/)M=H2SiO3 I +Na?CO3,但高温下NazCCh+SiO]错误!Na2SiO3+CO2t也能发生,原因可以从两方而解释:①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左:②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髙沸点难挥发固体Si O2制得低沸点易挥发得CO2。 (6)SiO2不导电,就是制作光导纤维得材料;Si就是半导体,就是制作光电池得材料. (7)水泥、玻璃与陶瓷就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就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题组训练】 题组一重要反应必练 1。按要求书写反应方程式. (1)制水煤气:C+H2O(g)错误ICO + Iho (2)制备粗硅:2C+SiO]错误!2 CO t +Si o (3 ) Mg 在CO?中燃烧:2Mg+C 0 ,错误! 2 MgO+Co (4)“水滴石穿”得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aCO3+CO2+112O== C a21 + 211 C ! e (5)“钟乳石”得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C0 3 +CO2+ H2O =C a (HCO3) 2, Ca(HC0处错误! CaCO3 I +CO21 +H2O。 (6)向饱与NazCOs溶液中通入过量CO?得离子方程式:2Na'+C0错CO2+H_>O= 2 NaHC 03I 0 (7)Si与氢氟酸得反应得化学方程式:S i+4HF=SiF4f+2H2t 0 (8 ) Si与N aOII溶液反应得离子方程式:S i 4-2OH + II2O=SiO错误!+2H2 f。 (9)Si02与氢氟酸得反应得化学方程式:SiO2+4HF===SiF4 t +2H2O. (10)S i O2与NaOII溶液反应得离子方程式:S i O2+2OH ==SiO错误! + H20. (11)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得离子方程式:SiO错误!+2CO2+2H> O=H2SiO5 I +2HC0 错误!。 题组二重要实验探究 3.单晶硅就是信息产业中重要得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髙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 50?500 °C),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就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得装置示意图。相关信息如下: 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得氯化物; Co 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化学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案

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要点】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在高考题中主要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设计的实验、推断、计算的形式出现.在解这类题目时,除了掌握必要的有关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的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推理、实验和分析能力。涉及到的考点有: 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2.钠为代表的碱金属化合物性质及应用 3.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4.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5.金属活动性关系与氧化还原知识和离子反应知识的联系应用 6.常见的金属的性质与电解质溶液.电解理论的综合应用 7.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背景的综合计算 8.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背景的实验试题 【考纲要求】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⑴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⑵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⑶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反应原理及有关化学反应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⑴能依据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获取并归纳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⑵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具备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思路。 ⑶尝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等原理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 【教法指引】 1.利用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来解决涉及金属知识的习题,

深入理解金属单质(或原子)的还原性,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注意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掌握金属知识主线 2.理解联系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利用电解质溶液相关知识解决金属离子的有关知识,包括相关的计算、分析、归纳是高考的基础考查点。 3.金属与酸的相关计算,以及涉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混合计算是高考经常考试的重点,尤其是联系新科技、新发现和社会相关的知识,注意解题方法的总结归纳。 【知识网络】 一、金属元素的通性 1、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⑴结构特点: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原子的半径(与同周期元素相比)___。 ⑵位置:金属元素集中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方,分布于______族和所有的_____族中,_____族是完全由金属元素构成的族。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⑴跟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程度;⑵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⑶置换反应;⑷原电池的正、负极;⑸电解时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3、金属单质的性质: ⑴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M-ne—=M n+。可以根据 ___________判断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 ②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规律: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与

最新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十-常见非金属元素

考纲原文 5年考题 考情分析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 O、Si、S、Cl等) 1.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T4硅的元 素符号 T7漂白粉 的成分 T22氧元素 的化合价 T9臭氧的 化学式 T24 二氧 化硫的化 学性质 T31常见气 体的溶解 性 T32常见气 体的颜色 T14硫酸的 性质 T19、T13(1) 氯水的氧 化性 T20、 T12(1)、 T59(1)碳及 其化合物 的性质 T28氯气的 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 质 T28(1)漂白 粉的成分 T33、T56(1) 硅及其化 合物的性 质及用途 T34、 T32(1)、 T64(1)氨气 的物理性 质 T37(1)一氧 化氮的性 质 T60(1)氧气 的性质 T63、T65 浓硫酸的 T19碳单质 的稳定性 T34硅及其 化合物的 性质 T35氮气的 性质 T61常见有 颜色的非 金属单质 及化合物 T62氯的化 合物的漂 白性 T12制备 NH3时尾气 的吸收 T25二氧化 硅的性质 T37二氧化 硫的还原 性 T42硅酸盐 材料 T60海水化 学资源的 利用 T63二氧化 硫的漂白 性、浓硫酸 的强氧化 性 从近五年 广东学业 水平考试 考题分布 可知,非金 属及其化 合物部分 知识辐射 面较广,阿 伏加德罗 常数、氧化 还原反应、 化学实验 相关问题 都要以其 为解题依 据。此部分 内容在单 项选择题 中出题较 多,多项选 择题较少。 重点考查 的知识点 有:Si、N、 S、Cl主要 化合物及 其性质。

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 质 2.了解常见 非金属元 素单质及 其重要化 合物对环 境质量的 影响。 T11二氧化 硫的污染 问题 T61二氧化 硫的污染 问题 T10二氧化 硫和二氧 化氮的污 染问题注:(1)表示1月学业水平考题。 考点1碳、硅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与应用 1.(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25)广东是滨海砂矿储量最大的省份,滨海砂矿中含有丰富的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水反应B.硬度小,熔点低 C.能与盐酸反应D.能与NaOH溶液反应 2.(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19)碳素墨水是一种以炭黑为颜料的黑色墨水,签署需要长时间保存的重要文件时,通常要求使用碳素墨水。这是利用了碳的() A.导电性B.水溶性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与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就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 需说明的就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与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就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判断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与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所以金属性Sn﹥Pb。 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 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与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与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这里需说明的就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Cu。 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 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 5、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 如从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可得知金属性:Na ﹥Mg ﹥Al。 6、根据组成原电池时两电极情况判断 通常当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性较强。如Zn与Cu比较时,把Zn与Cu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发现铜片上有气泡,说明锌为负极,故金属性Zn﹥Cu。但也应注意此方法判断中的特殊情况,如铝与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冷浓硝酸中,因铝钝化,铜为负极,但金属性却为Al﹥Cu。 7、根据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非金属元素

第九单元非金属元素 一、非金属通论 1、结构和位置 (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有16种(外加6种稀有气体元素)。除氢外,非金属元素地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元素在左上方。F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 ①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一般为4~7个,H为1个,He为2个,B为3个),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②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原子核电荷数较大,原子半径较小,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表现氧化性。 ③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对应最低负价等于族序数减8;如S、N、Cl等还呈现变价。 2、非金属单质 (1)几种重要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2)重要气、液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3)结构与单质的化学性质 3、非金属单质的制备 (1)原理:化合态的非金属有正价态或负价态。 0R R ne n ??→?- ++,0 R R ne n ??→?- -- (2)方法: ① 氧化剂法,如: 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 22 2Br Br Cl ?→?- ,22)(Cl g HCl O ?→ ?(地康法制氯气) ② 还原剂法,如: Si SiO C ?→?2,242H SO H Zn ?→?

③ 热分解法,如: 23 O KClO ??→?加热 ,24 H C CH +??→?高温 ④ 电解法,如: 电解水制H 2、O 2,氯碱工业制Cl 2等。 ⑤ 物理法,如: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N 2(先)、O 2(后) 4、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1)分子构型与物理性质 ⅣA ——RH 4 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 ⅤA ——RH 3 三角锥形,极性分子; ⅥA ——H 2R 角型(或“V “型)分子,极性分子; ⅦA ——HR 直线型,极性分子。 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 2O 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化学性质 ① 稳定性及水溶液的酸碱性 非金属元素原子跟氢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气态氢化物,一般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跟氢化合能力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 还原性 a . 与O 2:NH 3→NO ,H 2S →SO 2(或S ),HCl →Cl 2。 b . 与Cl 2:H 2S →S ,HBr →Br 2,NH 3→N 2 。 c . 与Fe 3+:H 2S →S ,HI →I 2。 d . 与氧化性酸:H 2S+H 2SO 4(浓)→,HBr 、HI 分别与浓硫酸及硝酸反应 e . 与强氧化剂:H 2S 、HCl 等可与酸性KMnO 4作用。

常见元素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晌

1.4 应该说,在影响材料性能的诸多因素中,化学成分是起主要作用的。不同的元素以及它在材料中的含量、和哪些元素配合等都决定了材料的最基本性能。因此,了解元素在钢中起的作用,可以帮助材料工程师了解材料的性质。工程上黑色金属材料应用的最多,故在此仅介绍黑色金属材料。由于黑色金属材料的基本元素是铁(Fe),所以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主要是指铁以外的其它元素。 1.4.1常用碳素钢中各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压力管道中除螺栓材料外,常用的碳素钢为含碳量小于0.25%的亚共析钢,而螺栓材料则常用含碳量为0.25~0.45%的亚共析钢。 碳素钢中,其主要影响元素是碳(C)。除此之外,尚有硅(Si)、硫(S)、氧 (0)、磷(P)、砷(b)、锑(Sb)等杂质元素 a.碳(C)在碳素钢中的作用 1)碳素钢随含碳量的增加,其强度和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下降。 2)当含碳量大于0.25%时,碳钢的可焊性开始变差,故压力管道中一般采用含碳量小于 0.25%的碳钢。 3)含碳量的增加,其球化和石墨化的倾向增加。 b.硅(S)在碳素钢中的作用 判断其脱氧程度。为了保正碳素钢的质量,除沸腾钢和半镇静钢外,硅在钢中的含量应≮ 0.1%。 1)

硅是碳素钢中的常见元素之一,但它一般不是主加元素,而是用于炼钢时的脱氧。硅和氧的亲合力仅次于铝和钒,而强于Mn、Cr、V,所以在炼钢过程为常用的还原剂和脱氧剂。 2)起到提高硬度和强度的作用。硅含量超过3%时,将显著地降低钢塑性、韧性和可焊性。 c.硫(S)、氧 (0)在碳素钢中的作用: 硫和氧作为杂质元素常以非金属化合物(如FeS、FeO)型式存在于碳素钢中,形成非金属夹杂,从而导致材料性能的劣化,尤其是S的存在常引起材料的热脆。 硫和磷常是钢中要控制的元素,并以其含量的多少来评定碳素钢的优劣。 d.磷(P)、砷(As)、锑(Sb)在碳素钢中的作用: 磷、砷、锑在钢中有一些类似的作用。作为杂质元素,它们对提高碳素钢的抗拉强度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时又都增加钢的脆性。 1.4. 2.常用低合金钢中各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管道中除螺栓材料外,常用的低合金钢为含碳量小于0.20%的碳锰钢、硅钢、铬钼钢、铬钼钒钢和铬钼钒铝钢,而螺栓材料则常用含碳量为0.25%~0.45%的铬钢和铬钼钢。 主要影响元素: 碳(C)、锰(Mn)、铬(Cr)、Mo、V、Si、Al 杂质元素: S、O、P、As、Sb、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在化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把握不好,往往会造成对与之相关联的其他问题的理解和错误处理。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做一小结,以期对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除稀有气体元素外,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铯(Cs)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F)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 二、利用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 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反映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如金属钠(Na)与冷水反应不及钾(K)剧烈,金属钾与冷水反应甚至可听到爆鸣声,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钾弱。镁(Mg)与盐酸反映剧烈放出氢气,铝与盐酸缓慢反映放出氢气,所以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三、可利用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如卤素按氟(F)、氯(Cl)、溴(Br)、碘(I)的顺序,其单质与H2反应越来越难,氢化物(HX)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弱,所以卤素的非金属性按氟、氯、溴、碘顺序逐渐减弱。 四、利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判断 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金属性)也越强。如酸性HNO3>H2CO3,则非金属性N>C;碱性NaOH>Mg(OH)2,则金属性Na>Mg。 五、利用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判断 依据盐溶液与金属作用规律,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样就可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如铁(Fe)能从硫酸铜(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则Fe的金属性比Cu强。非金属间也存在类似的作用规律(常见非金属的活动性顺序F>O>Cl>Br>I>S)。所以可根据Cl2与NaBr溶液间的置换反应,判

专题一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讲解学习

专题一常见的非金 属元素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专题一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 考点一 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1.理清知识主线 C -4 H 4C 0 ―→C +2O ―→C +4O 2 Si -4H 4Si 0 ―→Si +4O 2(H 2S i +4 O 3) 2.注意网络构建 3.扫除知识盲点 (1)工业上制备粗硅,是用过量的C 和SiO 2高温下反应,由于C 过量,生成的是CO 而不是CO 2,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2)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 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但不能用玻璃塞。 (3)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SiO 2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 2能与HF 反应。 (4)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却是盐溶液。 (5)H 2CO 3的酸性大于H 2SiO 3的,所以有Na 2SiO 3+CO 2(少量)+H 2O===H 2SiO 3↓+Na 2CO 3,但高温下Na 2CO 3+SiO 2=====高温 Na 2SiO 3+CO 2↑也能发生,原因可以从两方面解释:①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②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固体SiO 2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CO 2。 (6)SiO 2不导电,是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Si 是半导体,是制作光电池的材料。 (7)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题组训练】 题组一 重要反应必练 1.按要求书写反应方程式。 (1)制水煤气:C +H 2O(g)=====高温 CO +H 2。 (2)制备粗硅:2C +SiO 2=====高温2CO ↑+Si 。 (3)Mg 在CO 2中燃烧:2Mg +CO 2=====点燃 2MgO +C 。 (4)“水滴石穿”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aCO 3+CO 2+H 2O===Ca 2++2HCO - 3。 (5)“钟乳石”的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CO 3+CO 2+H 2O===Ca(HCO 3)2,Ca(HCO 3)2=====△ CaCO 3↓+CO 2↑+H 2O 。 (6)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的离子方程式:2Na ++CO 2- 3+CO 2+H 2O===2NaHCO 3↓。 (7)Si 和氢氟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 +4HF===SiF 4↑+2H 2↑。 (8)Si 和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i +2OH -+H 2O===SiO 2- 3+2H 2↑。 (9)SiO 2和氢氟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 2+4HF===SiF 4↑+2H 2O 。 (10)SiO 2和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iO 2+2OH -===SiO 2- 3+H 2O 。 (11)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的离子方程式:SiO 2-3+2CO 2+2H 2O===H 2SiO 3↓+2HCO - 3。 题组二 重要实验探究 3.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 ℃),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相关信息如下: a .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b .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高中化学专题——常见金属元素

常见金属元素 考点一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 真题感悟——悟真题、明方向 1.(2018·江苏,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 A .NaHCO 3(s)――→△Na 2CO 3(s)――→饱和石灰水NaOH(aq) B .Al(s)――→NaOH (aq )NaAlO 2(aq)――→过量HCl (aq )Al(OH)3 (s) C .AgNO 3(aq)――→氨水[Ag(NH 3)2]+(aq)――→蔗糖(aq ) Ag(s) D .Fe 2O 3(s)――→Al 高温 Fe(s)――→HCl (aq )FeCl 3(aq) [解析] B 错:NaAlO 2(aq)与过量HCl(aq)反应,生成AlCl 3。C 错:蔗糖(aq)中无醛基,不能与[Ag(NH 3)2]+(aq)反应生成Ag(s)。D 错:Fe(s)与HCl(aq)反应生成FeCl 2(aq)。 2.(2019·天津,3)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C ) A .将废铁屑加入FeCl 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 2 B .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C .盐碱地(含较多Na 2CO 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 .无水CoCl 2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 [解析] 将废铁屑加入FeCl 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 2,发生反应2FeCl 2+Cl 2===2FeCl 3、2FeCl 3+Fe===3FeCl 2,A 项正确;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的铝合金密度小、

2018版高中化学复习题: 专题十一 常见非金属元素练习

专题十一 常见非金属元素 [考纲要求] 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 、C 、N 、O 、Si 、S 、Cl 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 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硅元素的非金属性不强,但其具有“亲氧”特性,使硅元素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其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对于碳、硅两元素,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C -4 H 4←―C 0 ―→C +2 O ―→C +4 O 2 Si -4 H 4←―Si 0 ―→ Si +4 O 2(H 2Si +4 O 3) (2)形成网络构建 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 (1)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具有部分金属性,如①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和特殊导电性;②单质主要表现出还原性;③单质能和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2)工业上制备粗硅,是用过量的C 和SiO 2在高温下反应,由于C 过量,生成的是CO 而不是CO 2,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3)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 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但不能用玻璃

塞。 (4)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SiO 2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 2能与HF 反应。 (5)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却是盐溶液。硅胶(mSiO 2·nH 2O)是一种很好的无毒干燥剂。 (6)H 2CO 3的酸性大于H 2SiO 3的,所以有Na 2SiO 3+CO 2(少量)+H 2O===H 2SiO 3↓+Na 2CO 3,但高温下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也能发生,原因可从两方面解释:①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②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的固体SiO 2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CO 2气体。 (7)硅、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广泛用于制造各种材料,如硅——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帆板等;二氧化硅——光导纤维、其他光学材料、耐高温材料、耐磨材料、饰品等,并用于生产新型陶瓷;硅酸盐——陶瓷、玻璃、水泥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作耐高温材料、防火材料,制造硅胶等。 题组一 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1.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Mg 在CO 2中燃烧。 2Mg +CO 2=====点燃 2MgO +C 。 (2)“水滴石穿”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aCO 3+CO 2+H 2O===Ca 2++2HCO -3。 (3)“钟乳石”的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O 3+CO 2+H 2O===Ca(HCO 3)2, Ca(HCO 3)2=====△ CaCO 3↓+CO 2↑+H 2O 。 (4)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的离子方程式。 2Na ++CO 2- 3+CO 2+H 2O===2NaHCO 3↓。 (5)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盛放,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SiO 2+4HF===SiF 4↑+2H 2O 。 (6)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最经典总结-常见金属元素

常见金属元素 最新考纲 考向分析 考点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 Z 真题感悟 hen ti gan wu (课前) 1.(2018·江苏·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A.NaHCO3(s)――→ △ Na2CO3(s)――→ 饱和石灰水 NaOH(aq) B.Al(s)――→ NaOH(aq) NaAlO2(aq)――→ 过量HCl(aq) Al(OH)3 (s) C.AgNO3(aq)――→ 氨水 [Ag(NH3)2]+(aq)――→ 蔗糖(aq) Ag(s) D.Fe2O3(s)――→ Al 高温 Fe(s)――→ HCl(aq) FeCl3(aq) [解析]B错:NaAlO2(aq)与过量HCl(aq)反应,生成AlCl3。C错:蔗糖(aq)中无醛基,不能与[Ag(NH3)2]+(aq)反应生成Ag(s)。D错:Fe(s)与HCl(aq)反应生成FeCl2(aq)。 2.(2016·全国Ⅲ·6节选)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调节溶液pH使Fe(OH)3沉淀__。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CaCO3――→ 稀盐酸、煮沸、过滤 ② 滤液――→ 氨水和双氧水 冰浴③ ――→ 过滤 白色结晶 (2)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酸__

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除去溶液中的CO2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H3·H2O+H2O2+6H2O===CaO2·8H2O↓+2NH4Cl或CaCl2+2NH3·H2O+H2O2===CaO2↓+2NH4Cl+2H2O,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温度过高时双氧水易分解__。 (4)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去除结晶表面水分__。 [解析](1)由碳酸钙的制备流程图可以看出,加入盐酸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Ca2+、Fe2+或Fe3+,加入双氧水可以把Fe2+氧化成Fe3+,加入氨水先中和多余的盐酸,再把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经过滤而除去,即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氯化钙溶液。(2)向CaCO3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aCl2、H2O和CO2,因为溶液中尚存有少量的固体,所以盐酸不足,溶液中的溶质是CaCl2,因为CaCl2是强酸强碱盐,在水中不能水解,其溶液显中性,但是由于产生的CO2能够部分溶于水生成碳酸,所以溶液显酸性。将溶液煮沸可以除去溶液中溶解的CO2。(3)根据题意,反应物是CaCl2、NH3·H2O和H2O2,生成物中一定有CaO2,根据元素守恒可以判断还有NH4Cl和H2O,据此写出并且配平方程式;因为反应物中H2O2受热易分解,所以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中进行。(4)过氧化钙微溶于水,用水洗可以洗去结晶表面的少量杂质,然后用乙醇洗涤结晶表面残留的少量水,利用其挥发性而除去水。 3.(2016·全国Ⅱ·28节选)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防止Fe2+被氧化__。 (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解析](1)Fe2+具有还原性,FeCl2溶液易被氧化而变质,配制FeCl2溶液时加入少量铁屑,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2)溶液变红,说明有Fe3+生成,则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生成FeCl3,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4.判断正误(下列叙述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17课标全国Ⅱ,10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说明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2)(2017课标全国Ⅱ,13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CO2具有氧化性。(√) (3)(2015课标全国Ⅱ,10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N A。(√) (4)(2015课标全国Ⅱ,13A)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立即产生气

2015届高考化学考点总结:专题10 常见金属元素.pdf

专题11 常见金属元素 1.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A.K B.Na C.Fe D.Al 答案 D 解析 金属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防止内层的金属进一步被氧化,D正确。K、Na、Fe表面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A、B、C错误。 2.下列有关碳酸钠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碳酸钠溶液制备少量烧碱 B.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和乙酸 D.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洗涤银镜反应前试管内壁的油污 答案 B 解析 A项,Na2CO3+Ca(OH)2CaCO3↓+2NaOH;B项,应选用饱和NaHCO3溶液;C项,饱和Na2CO3溶液可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D项,CO+H2OHCO+OH-,加热促进水解,碱性增强,油污水解程度增大。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 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 ④硝酸银溶液和氨水 ⑤氯化铝与氨水 ⑥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 A.③⑤ B.①③⑥ C.仅有⑤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盐酸过量生成NaCl、H2O和CO2,盐酸不足生成NaHCO3和NaCl。②盐酸过量生成AlCl3和NaCl,盐酸不足生成Al(OH)3和NaCl。③CO2不足生成Na2CO3和H2O,CO2过量生成NaHCO3。④氨水不足生成AgOH和NH4NO3,氨水过量生成银氨溶液。⑥Ca(OH)2不足生成Na2CO3、CaCO3和H2O,Ca(OH)2过量生成CaCO3、NaOH和H2O。 4.某同学对Na2O2和CO2反应后的所得固体进行研究。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得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 g固体 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 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到b g固体 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加热,使气体完全逸出,冷却至室温测得气体体积为V L(标况) 答案 B 解析 A项,因为灼烧后,b g固体为总的NaCl的质量,所以列方程组可求得Na2CO3的质量,正确;B项,b g为 CO2和带出水蒸气的质量,无法求得Na2CO3的质量,错误;C项,b g为BaCO3的质量,由此求得Na2CO3的质量,正确 ;D项,V L为O2的体积,由此求得Na2O2的量,进一步求Na2CO3的质量,正确。 5.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 A.向铁粉中加入稀硝酸 B.向烧碱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C.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 D.向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答案 D 解析 A项,溶质可以为Fe(NO3)2、Fe(NO3)3或其混合物;B项,溶质为Na2CO3、NaHCO3或其混合物;C项,溶质为AlCl3和NaCl;D项,沉淀为Mg(OH)2和BaSO4,所以溶质只为Ba(OH)2。 6.右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答案 C 解析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然后通入CO2,利用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而析出。由于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NH3,但为了防倒吸,所以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考虑NH3的尾气处理所以选择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即C选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