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醛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

乙醛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

乙醛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
乙醛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

乙醛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

1.不能用久置起沉淀的乙醛。因为乙醛溶液久置后易发生聚合反应。在室温和有少量硫酸存在时,能生成三聚乙醛;在0℃或0℃以下,则聚合成四聚乙醛。三聚乙醛是微溶于水的液体,四聚乙醛是不溶于水的固体,聚合后的乙醛不发生乙醛的特性反应。

聚合后的乙醛可通过加酸、加热来解聚。方法是:把乙醛聚合物收集起来,加少量硫酸并加热蒸馏,馏出物用水吸收,即得乙醛溶液,这时就可用于乙醛特性反应的实验了。

2.所用银氨溶液必须随用随配,不可久置,不能贮存。因为溶液放置较久,会析出黑色的易爆炸的物质一氮化三银沉淀(Ag

3

N),该物质哪怕是用玻璃棒刮擦也会引起其分解而爆炸。这一沉淀在干燥时受振动也会发生猛烈爆炸。

3.做银镜反应用的试管必须十分洁净,这是实验成功的一个关键。若试管不清洁,还原出来的银大部分呈疏松颗粒状析出,致使管壁上所附的银层不均匀平整,结果就得不到明亮的银镜,而是一层不均匀的黑色银粒子。为保证实验效果,事先最好将试管依次用热硝酸、10%的NaOH溶液洗涤后,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一般用热碱液洗,自来水洗,蒸馏水洗即可。)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试管,可以除去试管中的油污,保证试管的清洁。

试管一定不能用洗液(重铬酸钾溶液用硫酸酸化)来洗,否则在做银镜反应实验时会出现绿色溶液。因为重铬酸钾是强氧化剂,很容易氧化乙醛,而自身变成绿色的Cr3+的溶液。

4.银氨溶液与滴入的乙醛混合均匀并温热时,不要再摇动试管。此时若摇动试管或试管不够洁净,生成的将是黑色疏松的银沉淀(也算成功,但不美观)而不是光亮的银镜。

5.做银镜反应的实验时,AgNO

3溶液的浓度不宜大小,以AgNO

3

的质量分数为

2%~4%为宜。

6.制备银氨溶液时不能加入过量的氨水。滴加氨水的量最好以最初产生的沉淀在刚好溶解与未完全溶解之间。这是因为,一方面银氨溶液中如果有过量的,银离子会被过度地络合,降低银氨溶液的氧化能力;另一方面氨水过量会NH

3

使试剂不太灵敏,且能生成在受热或撞击时会引起爆炸的物质。

有人建议,滴加氨水直到沉淀消失时,最后加一滴NaOH溶液。

在制备银氨溶液时,一般用稀氨水而不用浓氨水。这是因为在配制银氨溶液时,若氨水太浓,NH3容易过量,使Ag+过度地被络合,降低银氨溶液的氧化能力。

7.反应必须在水浴中进行加热,不要用火焰直接加热,否则有可能发生爆炸。在水浴加热过程中,不要振荡试管,也不要搅拌溶液,水浴温度也不要过高(因乙醛沸点低),以40℃左右为宜。否则,因乙醛大量挥发而使反应效果差,或难以得到光亮的银镜,而只能得到黑色细粒银的沉淀。

8.实验后,试管中的反应混合液要及时处理,不可久置。实验后,可用先加盐酸后用水冲洗的办法。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银镜可用硝酸溶液洗去,再用水冲洗。如果要保存银镜,应先处理试管内的混合液,然后用清水把试管壁上的液体冲洗干净。

总的说来是;干净、新制、适量、温热

实验银镜反应

袃基本定义 薄银镜反应(英语:silvermirrorreaction),是一种化学反应,指的是还原银离子,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薀用途 蚈银镜反应主要用来检测醛基(即-CHO)的存在。 芄实验器材 肂试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胶头滴管,葡萄糖溶液,氨水,硝酸银溶液。艿实验方法 螈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再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 蚅乙醛的银镜反应: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在此过程中,不要晃动试管,否则只会看到黑色沉淀而无银镜。) 螄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莂反应本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即-CHO被氧化成-COOH),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从葡萄糖的角度来说,葡萄糖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把硝酸银里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 螈反应条件

肆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 膂反应物的要求: 肁 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 袇 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 蒇 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 袄 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袀实验现象 羇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薄实验原理 莂银镜反应的现象 虿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水浴△)CH3COONH4+2Ag↓+3NH3+H2O化合态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备注:原理是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本试验可以使用其他有还原性的物质代替乙醛,例如葡萄糖(与乙醛相似,也有醛基)等。甲醛(可看作有两个醛基)的话被氧化成碳酸铵(NH4)2CO3。C6H12O6+2Ag(NH3)2OH----→(水浴加热) C5H11O5COONH4+3NH3+2Ag↓+H2O葡萄糖的反应方程式若要体现出葡萄糖内部的结构以及断键情况:CH2OH-CHOH-CHOH-CHOH-CHOH-CHO+2Ag(NH3)2OH→(水浴加热) CH2OH-CHOH-CHOH-CHOH-CHOH-COONH4+2Ag↓+3NH3+H2O 肇注意事项 羅1.试管要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否则,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银沉淀,没有银镜产生或产生的银镜不光亮。

实验银镜反应

基本定义 银镜反应(英语:silver mirror reaction),是一种化学反应,指的是还原银离子,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用途 银镜反应主要用来检测醛基(即-CHO)的存在。 实验器材 试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胶头滴管,葡萄糖溶液,氨水,硝酸银溶液。 实验方法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再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 乙醛的银镜反应: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在此过程中,不要晃动试管,否则只会看到黑色沉淀而无银镜。)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反应本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即-CHO被氧化成-COOH),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从葡萄糖的角度来说,葡萄糖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把硝酸银里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 反应条件 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

反应物的要求: 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 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 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 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实验现象 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 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的现象 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水浴△)CH3COONH4+2Ag↓+3NH3+H2O化合态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备注:原理是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本试验可以使用其他有还原性的物质代替乙醛,例如葡萄糖(与乙醛相似,也有醛基)等。甲醛(可看作有两个醛基)的话被氧化成碳酸铵(NH4)2CO3。C6H12O6+2Ag(NH3)2OH----→(水浴加热)C5H11O5COONH4+3NH3+2Ag↓+H2O 葡萄糖的反应方程式若要体现出葡萄糖内部的结构以及断键情况:CH2OH-CHOH-CHOH-CHOH-CHOH-CHO+2Ag(NH3)2OH→(水浴加热)CH2OH-CHOH-CHOH-CHOH-CHOH-COONH4+2Ag↓+3NH3+H2O 注意事项 1.试管要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否则,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银沉淀,没有银镜产生或产生的银镜不光亮。 2.溶液混合后,振荡要充分(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二)。加入最后一种溶液时,振荡要快,否则会出现黑斑或产生银镜不均匀。

乙醛的银镜反应

化学微格教学作业 题目:乙醛的银镜反应 教案:乙醛的化学性质 (1)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糖类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类型,也是很重要的,通过对糖类的学习,对同学的学习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重要意义。 (2)教学过程 科目:高二化学课题:银镜反应 训练技能:讲解技能时间:10分钟 教学目标:1、理解并能运用银镜反应的原理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课后反思 我所训练的是讲解技能,通过对其中一些学生不懂的名词术语、原理用通俗的话简要的进行解释,对于化学性质以及实验现象我用了描述的方式进行讲解,还有对化学概念、特点、成因等理性知识运用了讲述的讲解方式,基本上达到了我所要训练的目的。本节课,我首先通过实验来唤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接着利用挂图上的反应方程式对银镜反应的原理进行了讲解,最后通过一道高考题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对于本节课,我做以下点评: 一、选材:选材不是很好,虽然无论是概念、理论、实验都涉及到了,但是,银 镜反应在高中是比较重要的,10分钟,又做实验,又讲原理,还做了一道练 习题,这样的话就使得讲解比较仓促,没有把知识讲透。 二、思路:将这堂课完完整整的进行了下来得益于我课下精心的准备,思路清晰, 逻辑性强。 三、教态:整体来说,教态大方。在讲课之初还没进入状态,明显感觉到自己面

部表情有些僵硬,随着课的进行,我逐渐进入角色,完全将自己当做一名老 师,此时,对于重难点的强调,以及引导学生“往前走”,我自己认为做的很 到位。 四、表情:眼神刚开始有些“飘”,表情有些僵硬,但是,后来好一些。 五、语言:语言表达流畅,不过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表扬学生时,语言太过单 调。 六、实验:由于这个实验,需要几分钟才能完成,所以在讲课时,我将已经做好 的实验现象对学生进行了展示,所以实验基本没什么问题在做实验之前,将 所用的仪器和药品都一一做了介绍,做实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 的观察,不会使学生觉的这个实验一头雾水。 七、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总体来说不好,问题有些少,没有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调动起来,有些自顾自的感觉,可能是只强调了讲解技能而忽视了其它技能 的穿插。

乙醛的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醛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1.了解醛类的一般通性,了解甲醛得性质和用途。 学习重点 醛的化学性质 问题支架导学 一、醛类概述 1.饱和一元醛的通式: 2.醛的同分异构体 3.醛类的命名 写出C5H10O属于醛类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二、醛类的化学性质 ①② RCH2OH RCHO RCOOH 1.写出进行①转化的方程式:; 该反应为醛类的反应,醛类断键的位置是。 2.写出三种进行②转化的方程式 a:;b:;c:。 该反应为醛类的反应,醛类断键的位置是。 其中能作为检验是否有醛基存在的反应是。 三、甲醛的性质 1.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电子式: 核磁共振谱上可以看到个峰,空间构型为。 2.物理性质 甲醛俗称,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色、气味的体。有毒(它是室内空气污染源之一,如胶合板、油漆等);溶于水,浓度在的甲醛水溶液俗称,具有性,可作。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银镜反应: 新制氢氧化铜反; 氧气催化氧化:。 (2)还原反应 氢气加成: (3)加聚反应 n HCHO (4)与苯酚缩聚反应(制酚醛树脂) 主备人:袁瑾审核人:袁瑾

课后作业 1.下列各组物质,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丁醇和乙醚 B.丙醛和丙醇 C.丙醇和甘油 D. 乙烯和丁二烯 2.丙烯醛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关有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氧化性 B.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 D.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1―丙醇 3.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 ( )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乙醛制乙醇 C.乙醇制乙醛 D.乙醇制乙烯 4.有乙醛蒸气与乙炔的混合气体aL,当其完全燃烧时, 消耗相同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A.2aL B.2.5aL C.3aL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5.丁基有4 种形式, 不试写, 试推断化学式为C5H10O的醛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若氢的质量分数为9%,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 7.有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 生成21.6g银,再将等质量的醛完全燃烧,生成CO2为 13. 44L(标准状况),则该醛是() A.丙醛 B.丁醛 C.3—甲基丁醛 D.己醛 自我小结 课后反思 主备人:袁瑾审核人:袁瑾

乙醛醛类练习

1.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是() A.甲烷 B.氨气 C.甲醛 D.二氧化硫 2.不洁净玻璃仪器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A.做银镜反应后的试管用氨水洗涤 B.做碘升华实验后的烧杯用酒精洗涤 C.盛装苯酚后的试管用盐酸洗涤 D.实验室用KClO3制取O2后的试管用稀HCl洗涤 3.下列各组物质,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丁醇和乙醚 B.丙醛和丙醇 C.丙醇和甘油 D. 乙烯和丁二烯 4.丙烯醛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关有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氧化性 B.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 D.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1―丙醇 5.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 )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乙醛制乙醇 C.乙醇制乙醛 D.乙醇制乙烯 二、填空题 1.银镜反应实验:在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开始时在AgNO3溶液中出现,继续滴入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得到的溶液叫 在溶液中滴加乙醛,在水浴加热后,乙醛被氧化成,银氨溶液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附在试管内壁,形成。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 _____ __ _ 。 2.乙醛的结构简式:。是一种液体。甲醛的结构简式:。 是一种气体。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下水解反应 (2)氯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下反应 (3)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4)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5)乙醇在铜催化剂加热下被空气部分氧化 (6)乙醇在浓硫酸170度下反应 (7)乙醇在浓硫酸140度下反应 (8)乙醛加氢被还原 (9)乙醛在空气中催化氧化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513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 篇一: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化学性质, 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 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 , 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 ℃, 5 %AgNO3 溶液1ml 、1 %的NaOH 溶液1 滴, 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5 %乙醛3~4 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应条件为:2%AgNO3 溶液1ml 、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AgNO3 溶液1ml,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pH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乙醛银镜反应实验创新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乙醛银镜反应实验创新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银镜反应是醛类物质的重要反应之一,是检验醛基的特性实验,也是高中化学试验中经典实验之一,对于了解醛的性质,突破醛类性质学习的重难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银氨溶液的配制,特别是银镜反应的书写表达是学习醛类性质的重点、难点,该试验有利于扩展学生对氧化反应的理解,拓宽学生认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糖类知识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实验原型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教材中的表述为“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 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但在实际操作中实验成功率较低,生成的银镜大多数并不光亮。 2.现行教材中的银镜反应实验有如下不足 (1)需要水浴加热,实验成功率较低;(2)耗时太久,不适合做课堂演示实验;(3)实验室长期放置的乙醛部分氧化为乙酸而且还有部分乙醛聚合成微溶于水的三聚乙

醛,使银镜反应效果不佳。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无需水浴加热,反应装置更加简易。 2.在银氨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在强碱溶液环境中银镜反应速率加快,演示实验可瞬间完成(1分钟左右),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堂效率更加高效。 3.稀硫酸可使乙醛溶液中的三聚乙醛发生解聚,从而提高乙醛溶液的浓度,然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呈碱性(用pH试纸检验),有利于银镜的生成,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 4.在乙醛银镜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乙醇可使生成的银镜更加均匀光亮。 四、实验器材 1.药品 2%硝酸银溶液、20%氢氧化钠溶液、2%氨水、先后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处理的乙醛溶液、乙醇。 2.仪器 pH试纸、玻璃棒、洁净的小试管一支。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银氨溶液的制备原理 向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会形成氢氧化银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银沉淀溶解形成银氨络合离子。①

做好银镜反应的关键

做好银镜反应的关键 一、准备工作 1.仪器的洗涤:银镜反应需用的各种玻璃仪器如试管、滴瓶、量筒、烧杯等必须洁净,无论用哪一种洗涤剂洗净后,必须用蒸馏水冲洗,直至玻璃壁上形成均匀水膜,无水珠或股流出现。 2.溶液的配制:银镜反应所用的各种溶液包括各种还原剂,各种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和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最好由一人一次全用蒸馏水配制。 3.控制水浴温度:温度对银镜反应影响很大,一般用酒精灯加热进行水浴的方法达不到恒温,有条件时应准备一台电热恒温水浴锅,温度控制范围为20~100℃。 二、用各种不同还原剂的实验 醛、含醛基的糖、含醛基的酸、含醛基的酯等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另外还有果糖、苯酚、苯胺等也能出现银镜,现简要叙述如下: 1.甲醛的银镜反应 甲醛的银镜反应是比较容易做的,不加热亦能获得银镜,应视为银镜反应的主试剂。 (1)甲醛的浓度 市售甲醛的质量分数一般为40%,即俗称福尔马林,做银镜反应时将其配成1%,可按1∶40体积比配。若用40%甲醛直接滴入银氨溶液中,则因起始的质量分数太大,反应速率太快,瞬时间析出大量银,而使银镜带有黑色斑痕。 (2)甲醛的聚合问题 表1 40%甲醛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久置常出现浑浊,甚至出现大量白色沉淀。这是甲醛溶于水并和水作用生成白色的多聚甲醛的缘故。 由于甲醛的聚合,溶液中甲含量会逐渐降低。做银镜反应时应使用未聚合的甲醛

溶液。 (3)实验数据及适宜条件的选择(见表1) 由实验结果可见,在常温下用1%的甲醛溶液5滴,硝酸银溶液和氨水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只需3——4min就能获得优质银镜;如将温度提高至60℃,硝酸银和氨水取1%——5%,只需10s左右即可。 2.乙醛的银镜反应 (1)乙醛的质量分数 试剂乙醛的质量分数一般为30%,与甲醛一样,乙醛也容易聚合。 乙醛试剂出厂时都加入了稀酸,以防止乙醛的聚合,但聚合现象仍不能完全消除,只是减弱而已。聚合后的三聚体不溶于水,比重较小,浮于上部,使整个乙醛溶液分为两层,可用分液漏斗将两液层分开,取下层溶液来做银镜反应实验。 (2)乙醛溶液的中和 由于乙醛试剂是酸性的,所以在做银镜反应前要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使乙醛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才能保证银镜反应成功。 (3)实验数据与适宜条件的选择(见表2) 表2 由实验结果可见,在常温下,用30%乙醛5——10滴,硝酸银与氨水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取2%——4%,约需2~3min就可获得优质银镜,如将温度提高至60℃,其他条件相同,则只需20s左右即可。 3.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葡萄糖溶液的银镜反应被公认为最容易做的。所以热水瓶胆与镜子都是用葡萄糖溶液与银氨溶液反应来获得银镜的。 实验数据及适宜条件的选择(见表3)

乙醛的银镜反应--教案.doc

乙醛的银镜反应教案 授课人:马亚杰 科目:化学课题:银镜反应 训练技能:讲解技能时间:10分钟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能运用银镜反应的原理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时体现教学行学生学习教学 间教师教学行为为的要素行为媒体 分 配 【引入】今天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实验: 通过做实验, 2 【实验】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 2%的 AgNO 3 溶液,引起学生的兴 mi 然后边震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趣,并反应所 试管、n 【提问】大家看,发生了什么现象呢学知识的本 仔细观察实验AgNO3 【讲解】很好,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那我们继续滴,质。 现象溶液、看它还会有什么现象,好,现在呢 稀氨水、【实验】对,沉淀又溶解了,这样我们便制得了实验 乙醛、烧所需要的银氨溶液,接着,再向试管中滴入 3 滴乙醛, 杯、温度不要震荡试管便将试管轻放在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热水 【答】出现了白 计浴中,并且,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水浴温度不宜过高, 色沉淀 一般保持在60 摄氏度左右。因为这个反应还需要几分 钟的进行,所以,请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老师已经做好 仔细观察实验 的试管。 现象

【提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呢 【讲解】我们可以看到试管壁上出现一层银镜。那这 就是我们平常所听到的银镜反应。 【提问】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试管壁上的银镜是怎样利用挂图详细产生的呢向同学们解释 【讲解】那我们就来一起揭开银镜反应的面纱,我们银镜反应的基 一起来看挂图,这就是我们整个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本原理 反应。首先, AgNO3 与浓氨水反应生成AgOH 沉淀, 而 AgOH 又与继续滴加的浓氨水反应生成Ag(NH3)2OH, 5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银氨溶液,我们说Ag(NH3)2OH 是 mi 一种弱的氧化剂,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乙酸又与氨 n 认真听讲反应生成乙酸氨,同时Ag+则被还原成金属银,生成 的银附着在了试管壁上便形成了银镜。好,这就是我 么在氧化反应中所学的第 3 个知识点:银镜反应 【板书】 3、银镜反应 AgNO3+NH3·H2O=AgOH↓+NH4NH3 AgOH+ 2NH3· H2O=Ag(NH3)2OH+2H2O CH3CHO+2Ag(NH3)2O→ CH3COONH4+2Ag↓ +3NH3+H2O 【提问】那大家肯定也发现了,在银镜反应和乙醛与 通过提问银镜新制氢氧化铜溶液的反应中,我们要求银氨溶液与氢 反应和乙醛与氧化铜溶液都必须现配现用,大家考虑一下,这是为 新制氢氧化铜什么呢【答】试管壁上 有一层银 挂图【答】想 看挂图,试着理 解反应原理 黑板做笔记 思考并 【答】时间长

乙醛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

乙醛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 1.不能用久置起沉淀的乙醛。因为乙醛溶液久置后易发生聚合反应。在室温和有少量硫酸存在时,能生成三聚乙醛;在0℃或0℃以下,则聚合成四聚乙醛。三聚乙醛是微溶于水的液体,四聚乙醛是不溶于水的固体,聚合后的乙醛不发生乙醛的特性反应。 聚合后的乙醛可通过加酸、加热来解聚。方法是:把乙醛聚合物收集起来,加少量硫酸并加热蒸馏,馏出物用水吸收,即得乙醛溶液,这时就可用于乙醛特性反应的实验了。 2.所用银氨溶液必须随用随配,不可久置,不能贮存。因为溶液放置较久,会析出黑色的易爆炸的物质一氮化三银沉淀(Ag 3 N),该物质哪怕是用玻璃棒刮擦也会引起其分解而爆炸。这一沉淀在干燥时受振动也会发生猛烈爆炸。 3.做银镜反应用的试管必须十分洁净,这是实验成功的一个关键。若试管不清洁,还原出来的银大部分呈疏松颗粒状析出,致使管壁上所附的银层不均匀平整,结果就得不到明亮的银镜,而是一层不均匀的黑色银粒子。为保证实验效果,事先最好将试管依次用热硝酸、10%的NaOH溶液洗涤后,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一般用热碱液洗,自来水洗,蒸馏水洗即可。)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试管,可以除去试管中的油污,保证试管的清洁。 试管一定不能用洗液(重铬酸钾溶液用硫酸酸化)来洗,否则在做银镜反应实验时会出现绿色溶液。因为重铬酸钾是强氧化剂,很容易氧化乙醛,而自身变成绿色的Cr3+的溶液。 4.银氨溶液与滴入的乙醛混合均匀并温热时,不要再摇动试管。此时若摇动试管或试管不够洁净,生成的将是黑色疏松的银沉淀(也算成功,但不美观)而不是光亮的银镜。 5.做银镜反应的实验时,AgNO 3溶液的浓度不宜大小,以AgNO 3 的质量分数为 2%~4%为宜。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

2020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Contract Template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篇一: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化学性质,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5%AgNO3溶液1ml、1%的NaOH溶液1滴,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加5%乙醛3~4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应条件为:2%AgNO3溶液1ml、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AgNO3溶液1ml,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pH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正一价的银离子在碱性和含氨的溶液中,可被葡萄糖还原成银原子.析出的银原子吸附在玻璃表面即生成银色的镜面.银离子在氨的碱性溶液中与醛类作用,可得羧酸及金属银之沈淀,而此沈淀以银镜方式出现,故称银镜反应,又称多伦试验,而银氨离子之碱性溶液,称为多伦试剂.化学式 RCHO(l)+2Ag(NH3)2+(aq)+3OH-(aq)→RCOO-

乙醛的银镜反应 教案

乙醛的银镜反应教案授课人:马亚杰 科目:化学课题:银镜反应 训练技能:讲解技能时间:10分钟 教学目标:1、理解并能运用银镜反应的原理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课后反思 有些落伍的感觉我所训练的是讲解技能,通过对其中一些学生不懂的名词术语、原理用通俗的话简要的进行解释,对于化学性质以及实验现象我用了描述的方式进行讲解,还有对化学概念、特点、成因等理性知识运用了讲述的讲解方式,基本上达到了我所要训练的目的。本节课,我首先通过实验来唤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接着利用挂图上的反应方程式对银镜反应的原理进行了讲解,最后通过一道高考题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对于本节课,我做以下点评: 一、选材:虽然无论是概念、理论、实验都涉及到了,但是,银镜反应在高中是 比较重要的,10分钟,又做实验,又讲原理,还做了一道练习题,这样的话 就使得讲解比较仓促,没有把知识讲透。 二、思路:将这堂课完完整整的进行了下来得益于我课下精心的准备,思路清晰, 逻辑性强。 三、教态:整体来说,教态大方。在讲课之初还没进入状态,明显感觉到自己面 部表情有些僵硬,随着课的进行,我逐渐进入角色,完全将自己当做一名老 师,此时,对于重难点的强调,以及引导学生“往前走”,我自己认为做的很 到位。 四、表情:眼神刚开始有些“飘”,表情有些僵硬,但是,后来好一些。 五、语言:语言表达流畅,不过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表扬学生时,语言太过单 调。 六、实验:由于这个实验,需要几分钟才能完成,所以在讲课时,我将已经做好 的实验现象对学生进行了展示,所以实验基本没什么问题在做实验之前,将 所用的仪器和药品都一一做了介绍,做实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 的观察,不会使学生觉的这个实验一头雾水。 七、课堂气氛:有些自顾自的感觉,可能是只强调了讲解技能而忽视了其它技能 的穿插。

银镜反应

眼镜反应实验研究 银镜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鉴别醛基存在的典型实验,该实验的条件要求严密,科学性强,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精神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探索生成光亮银镜的实验条件、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实验条件及操作技术和实验成败关键等。 1实验原理 银氨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醛氧化成羧酸,而银氨络合物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附着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故称银镜反应,可以鉴定醛基的存在总之:凡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酯、葡萄糖等)都可以起银镜反应,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把银均匀地镀在玻璃上制镜或保温瓶胆。 (2)甲酸的银镜反应 (3)甲酸盐的银镜反应 (4)甲酸某酯的银镜反应 (5)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酯等,因含有醛基,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其中,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方法和现象 2.1银镜反应 (1)方法: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2ml2%~3%的硝酸银溶液和一滴5%的NaOH溶液。 (2)银氨溶液的配制原理及现象: a.加入一滴NaOH时,银铵溶液的配制原理: (氢氧化二氨合银) 2.2银镜的制备 (1)实验方法:向银氨溶液中加入3~5滴乙醛(40%), 摇匀后立即将试管放入60℃—70℃的水浴中加热2分钟。试管中就有银镜析出。(2)现象:在加热过程中,溶液由无色→乳白色→暗红色→无色→银白色,接着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 (3)回收Ag的方法:实验完后,用少量稀HNO3溶解银镜后放入回收瓶,并用水洗净试管。 2.3甲酸的银镜反应 在甲酸分子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醛基,醛基能与银氨络离子发生银镜反应。但是由于甲酸的酸性很强,如果把它直接加入弱碱性的银氨溶液中,银氨络离子被破坏,实验很难成功。故要先把甲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然后再与银氨溶液反应。具体实验方法见下: (1)制取甲酸钠溶液:在洁净的试管中注入1毫升85%的甲酸溶液,慢慢滴入15%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pH=12)。 (2)银氨溶液的配制:在洁净的试管中注入5%AgNO3溶液2毫升,滴入15%的NaOH溶液两滴,振荡。当出现棕色沉淀时滴加5%氨水,直至生成的棕色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3)醛基的银镜反应:在上述银氨溶液中滴入甲酸溶液5滴,再滴加15%的氢氧化钠溶液3滴,振荡。把试管放入90℃—95℃(或沸水)浴中加热,约3分钟后试管壁即出现光亮的银镜。3实验的注意事项和成败关键 3.1银镜反应实验注意事项和成败关键 (1)试管必须洁净、光滑,否则不能使金属Ag均匀附着在试管的内壁上形成银镜,只能生成黑色、疏松的Ag沉淀。 (2)过量的氨水对银镜反应的影响: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必须加到最初出现的沉淀恰好溶

《乙醛的银镜反应创新实验》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乙醛的银镜反应创新实验》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二节。 二、实验器材 试管、圆底烧瓶、三脚架、石棉网、废液缸;2%AgNO3溶液、2%氨水、10%NaOH溶液、乙醛溶液、0.5 mol/L FeCl3溶液、热水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 实验原本采用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的方法来配制银氨溶液,但是用这种方法配制的银氨溶液OH-浓度较小,使其主要成分除了Ag(NH3)2OH外还有大量的Ag(NH3)2NO3存在。用这样的银氨溶液来进行银镜反应现象不够明显,耗时长,制镜效果不好,很难得到银镜,或者有时只会得到黑色的银沉淀。 该反应的实验原理是CH3CHO+2[Ag(NH3)2]++2OH -CH3COO-+NH4++H2O+ 2Ag↓ +3NH3,可以看出OH-对该反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强碱性环境中醛基的还原性有所增强,同时OH-作为一种反应物,适当的提高OH-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需要提高银氨溶液中OH-的浓度。因此,改进了银氨溶液的传统配制方法,采用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的方法来配制银氨溶液。通过实验发现,用2%氨水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体积比6∶1混合配制的银氨溶液制镜效果最好,速度最快,同时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原反应条件是水浴加热并保持试管静置,生成的银镜仅能覆盖溶液浸润的部分(约为试管高度的1/5),若要大量析出银镜,必定浪费药品,加大成本。并且使用水浴加热装置,温度不易掌控,装置繁琐,操作较复杂,且出现现象的时间较长,不适于课堂实验教学。改进后,不再使用试管,改用圆底烧瓶,以增大银附着析出的表面积,让学生更容易观察实验现象;并且撤掉水浴加热装置,通过快速振荡圆底烧瓶的方法,增大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微粒有效碰撞次数,以增加反应熵变来加快反应速率,达到水浴加热的目的,以此来简化实验装置。此外,通过振荡还可以使溶液浸润整个烧瓶内壁,整个烧瓶均有光亮的银镜产生,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效果更为直观,既降低成本有节约药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实验结束后,原本用稀硝酸来清洗试管内壁的单质银,但是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腐蚀性,在实验中易产生危险,且在反应中稀硝酸会与Ag反应生成还原产物NO,NO是一 第1 页共1 页

乙醛的氧化反应

实验九乙醛的氧化反应 实验教学研究目的 1.探讨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适宜实验条件及操作技能,掌握实验 成败关键。 2.进一步认识化学试剂的用量、浓度、PH、温度、滴加顺序等条件对实验成功的重要 性,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3.学习和探讨乙醛氧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教法,训练演示技能。 实验教学研究的内容 1.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适宜的硝酸银浓度的探讨; 2.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适宜的氢氧化铜混合液的PH、反应温度探讨。3.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或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研究步骤 一、课前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案的设计 1.思考与讨论 (1) 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反应的原理各是什么?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的 氢氧化铜反应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各有哪些影响实验的重要因素? (2) 配制氢氧化铜时,对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浓度和滴加顺序有何要求? (3) 乙醛与新制的Cu(OH)2溶液反应时,溶液的最佳PH大约为多少? (4) 银氨溶液如何配制?影响银氨溶液配制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5) 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两个反应实验说明了乙醛的什么性质?如何通过演 示实验来体现说明? 2.阅读与资料收集 阅读下列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明确实验成败的关键,收集好与本实验教学研究 相关的资料。 (1) 本实验内容; (2) 中学有关乙醛氧化反应的教材内容; (3) 本实验中“参考资料”及有关文献。 3.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 在“思考与讨论”和“阅读与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依据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设计如下实验研究 的初步方案: (1) 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适宜的硝酸银浓度探讨。 ①设计比较质量分数分别为1%、2%、3% AgNO3溶液浓度配制的银氨溶液对银镜反应 影响的实验方 案。设计时注意选择适宜的氨水浓度,使银氨溶液的用量和银镜反应的温度等其它条件控制 在同一水平,最好设计相应的表格进行试验。设计实验方案时还应注意反应试管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篇一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实验 时间双周四下午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 一般过程与方法。 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 案;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 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 化学性质,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 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往往形成灰色沉 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 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53溶液1、1的溶液1滴,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加5乙醛34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 应条件为23溶液1、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3溶液1,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原理银镜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正一价的银离子在碱性和含氨的溶液中,可被葡萄糖还原成银原子.析出的银原子吸附在玻璃表面即生成银色的镜面.银离子在氨的碱性溶液中与醛类作用,可得羧酸及金属银之沈淀,而此沈淀以银镜方式出现,故称银镜反应,又称多伦试验,而银氨离子之碱性溶液,称为多伦试剂.;化学式2323--24322(二)仪器和试剂1.仪器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250,3个)、温度计、移液管(1)、胶头滴管、小试管(13支)2.药品硝酸银(,5)、浓氨水(,20)、乙醛(,15)乙醛相对密度0.7834(184),相对分子质量44.05,熔点121,沸点20.8,硝酸银相对分子质量169.88-163.50,8.25,28.25相对密度水14.35,熔点212,沸点444717分解323.溶液配制(1)准备试管在试管里先注入少量溶液,振荡,然后加热煮沸。把倒去后,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 (2)配置溶液在洗净试管中,注入13溶液,然后逐滴加入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银镜反应管壁滴入三滴乙醛稀溶液,把试管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里,静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doc

银镜反应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化学性质, 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 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 , 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 ℃, 5 %AgNO3 溶液1ml 、1 %的NaOH 溶液1 滴, 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5 %乙醛3~4 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

应条件为:2%AgNO3 溶液1ml 、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AgNO3 溶液1ml,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pH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正一价的银离子在碱性和含氨的溶液中,可被葡萄糖还原成银原子.析出的银原子吸附在玻璃表面 即生成银色的镜面.银离子在氨的碱性溶液中与醛类作用,可得羧酸 及金属银之沈淀,而此沈淀以银镜方式出现,故称银镜反应,又称多伦试验,而银氨离子之碱性溶液,称为多伦试剂. 化学式 RCHO(l) + 2Ag(NH3)2+ (aq) + 3OH-(aq)→ RCOO-(aq) + 2Ag(s) + 4NH3(aq) + 2H2O(l)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250ml,3个)、温度计、移液管(1ml)、胶头滴管、小试管(13支) 2.药品:硝酸银(AR,5g)、浓氨水(AR,20ml)、乙醛(AR,

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 试剂2%硝酸银溶液、2%氨水、5%氢氧化钠、甲溶液(40%乙醛:乙醇=1∶1)、乙溶液(40%乙酸)。 溶液,再逐滴加入氨水,边滴边振荡至刚好澄清为止,得银氨溶液。向银氨溶液加1滴甲溶液,持续振荡,溶液慢慢变黑,再加1~2滴甲溶液,持续振荡,逐渐出现光亮的银镜。 边振荡至产生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滴入甲溶液2~3滴(或乙溶液1滴),充分振荡,再滴入1滴氢氧化钠溶液,持续地快速振荡,直至出现光亮的银镜为止。 滴边振荡至产生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滴入1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重新逐滴加氨水至沉淀刚好溶解,再加2~3滴甲溶液(或1滴乙溶液),持续振荡,直至产生光亮的银镜为止。 银镜反应是含醛基物质具有的特征反应,为使银镜反应能一次成功,实验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试管必须洁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只有在洁净的试管内壁才能析出均匀、光滑、明亮的银镜。不洁净的试管,只能生成黑色疏松银的沉淀。可用去污粉、洗液、氢氧化钠溶液等洗涤。洗净的试管盛满水,倒去后,内壁只留下一层极薄、均匀且透明的水膜,没有水渍斑点。 (2)不能加入过量的氨水,否则不但试剂会失去灵敏性,而且加入醛后,还容易产生雷酸银(AgOCN),雷酸银受热或撞击能引起爆炸。 (3)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可久置。如果久置析出叠氮化银(AgN3)、氮化银(Ag3N)、亚氨基化银(Ag2NH)等爆炸性的沉淀物质。这些沉淀物质

即使用玻璃棒摩擦也会分解而发生猛烈的爆炸。所以,实验结束时,应即时清理掉过剩的银氨溶液,以防止事故发生。 (4)硝酸银和氨水的浓度不能高,一般以2%为宜,最高不超过5%。 (5)必须在水浴中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否则也有可能产生容易爆炸的雷酸银。如果用乙醛实行银镜反应,水浴温度应保持在60℃~70℃;如果用甲酸实行银镜反应,水浴温度应控制在90℃左右较好。且先预热银氨溶液比试剂混合后再加热形成的银层厚且光亮。 (6)银镜反应必须在微碱性溶液中实行,pH一般应控制在9~10。但不能呈强碱性,因在强碱性条件下,银氨溶液本身也可得到光亮的银镜,无需含醛基化合物。银氨溶液存有如下平衡:2OH-+[Ag(NH3)2]+ Ag2O + 4NH3+H2O 该平衡在强碱性和加热条件下,都有利于Ag2O的生成,而Ag2O易分解形成银镜。为了使溶液呈微碱性,在氧化银刚好溶解后加入,滴40%的氢氧化钠溶液即可。 (7)银氨溶液和含醛基物质混合后要立即轻微振荡试管,混合摇匀后再放入水浴里加热。加热时不能摇动试管,否则得不到光亮的银镜,而是产生黑色疏松银的沉淀。 (8)实验完毕应立即将试管中的废液倾去,管内壁银镜可加入一些稀硝酸加热即可除去,然后将试管用水冲洗。反应后的废液要即时处理,不可久置。 5银镜反应的改进 (1)不需加热的银镜反应银镜反应的实验通常需要加热,下面介绍两种不需加热且简便易行的方法。

银镜反应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实验日期月日第组姓名学号成绩 实验七探究性实验设计 ——乙醛银镜反应最佳条件的探究 组员 实验时间:双周四下午 实验目的:学会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实验要求:自行发现实验探究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 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报告与分析。 (选择某一中学化学实验问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进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而加以解决) 一、探究问题的提出 醛的还原性是醛类化合物一项很重要的化学性质, 其中银镜反应是醛类化 合物的重要鉴别反应。除此之外,工业上常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如果银镜反应条件掌握不好,很难出现明亮的银镜, 往往形成灰色沉淀。实验效果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工业生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通过查阅不同资料,总结出乙醛银镜反应的适宜条件有如下几种: 条件一:乙醛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一文[1] , 归纳出乙醛银镜反应较适宜条件为:50~60 ℃, 5 %AgNO3 溶液1ml 、1 %的NaOH 溶液1 滴, 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5 %乙醛3~4 滴。 条件二:根据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乙醛银镜反应条件为:2%AgNO3 溶液1ml 、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加3滴乙醛,震荡后置 于热水浴中温热。 条件三:文献【2】中的条件为:3%AgNO3 溶液1ml,2 %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pH值约为9—10,乙醛浓度为20%—40%,水浴温度为60℃。 三、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小组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硝酸银的浓度、温度以及乙醛的浓度对银镜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乙醛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银镜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正一价的银离子在碱性和含氨的溶液中,可被葡萄糖还原成银原子.析出的银原子吸附在玻璃表面即生成银色的镜面.银离 子在氨的碱性溶液中与醛类作用,可得羧酸及金属银之沈淀,而此沈淀以银镜方 式出现,故称银镜反应,又称多伦试验,而银氨离子之碱性溶液,称为多伦试剂. 化学式 RCHO(l) + 2Ag(NH3)2+ (aq) + 3OH-(aq)→ RCOO-(aq) + 2Ag(s) + 4NH3(aq) + 2H2O(l)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250ml,3个)、温度计、移液管(1ml)、胶头滴管、小试管(13支) 2.药品:硝酸银(AR,5g)、浓氨水(AR,20ml)、乙醛(AR,15ml) 乙醛:相对密度0.7834(18/4℃),相对分子质量44.05,熔点-121℃,沸点20.8℃,硝酸银:相对分子质量:169.88 g mol-1Ag = 63.50%, N = 8.25%, O = 28.25%相对密度(水=1): 4.35,熔点(℃): 212,沸点(℃):444 °C (717 K) (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