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晴雯悲剧的内涵

晴雯悲剧的内涵

晴雯悲剧的内涵
晴雯悲剧的内涵

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性研究

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性研究 【摘要】:本论文希望以悲剧的视角来观照古代戏曲,梳理出古代戏曲对悲剧性意蕴的表达方式及其演化轨迹,论述其在审美风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从文学观念、文化传统、社会思潮等方面探讨形式背后的意义及产生的原因。尽管抒情诗的传统和曲本位的观念使悲情苦境成为古代戏曲表达悲剧性意蕴最重要的方式,但随着文人化进程的加深,悲情悲绪的客体化走向也愈益明显,突出表现在悲剧性境遇的营造上。这不仅标志着文人观照抒写苦痛方式的变化,也标示着悲剧意识在戏曲文学中的成熟,并推动了伟大悲剧杰作的诞生。而这种成熟又是文化思潮、社会现实与文学观念等内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于文人剧作家的结果。从悲剧意识角度来看,大团圆模式是古代戏曲用以拯救苦难,弥合痛苦最重要的方式,体现了人类渴望从灾难与痛苦中被解救出来的共通的文化心理。具体到戏曲叙事层面,剧作家总会设计一个甚至几个人物形象充当苦难的见证者和挽救者,借以表达其拯救愿望,宣扬其救世理想,而大团圆结局则是拯救实现的重要标志。然而,传统的写意创作原则使大团圆的内涵与形之式间发生了分裂,从而出现了团圆主义背后的悲剧性问题。从团圆模式内涵的变化及拯救者形象的演变轨迹中,不难发现古代戏曲有一个从大团圆到悲剧化的发展历程,并以悲观幻灭为其总结性的审美风格,这一风格的形成可以说是文人救世理想长期影响渗透的结果。作为戏剧文类之一种,古代戏曲在话语类型、结构方式以及文本交流系统等方面有着不同于

西方戏剧的特点,因而在悲剧性意蕴的表达中形成了阴柔、婉约、感伤、凄美、悲凉等风格特色,并带来了文本存在形态的复杂性和多种可能性。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中虽没有悲剧这一概念,也未能形成系统的悲剧理论,但对悲剧之美的欣赏却有着深远传统,并在戏曲评点及其理论思想中得到了承续与深化,这些均为古典悲剧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典悲剧观的最终形成大致可从三个层面来看:“怨谱”说与“苦境”论继承了悲怨传统及诗歌意境理论,对悲剧风格及情感效应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卓人月、金圣叹等人的悲观主义审美趣味自觉以痛苦作为审美观照对象,从而使戏曲批评跳出了传统的感性鉴赏层面而上升至对人生本质的哲理思考层面。王国维的悲剧观既有对前二者以及其后清代曲坛延续的悲观主义审美趣味的承续,又借助西方理论对传统文化悲剧意识作了初步的总结,并始终立足于悲剧作为叙事文学这一特点详尽探讨了悲剧叙事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推动了古典悲剧观的真正形成。【关键词】:古典戏曲悲剧性叙述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7.37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9引言9-27一、二十世纪中国古典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的论文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的论文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命运;女性主义 一、引言 19世纪末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托马斯?哈代大胆地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农村,深入的关注普通农家的悲剧命运。他十分擅长刻画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旨在揭露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批判男性中心主义。 二、托马斯?哈代及苔丝简介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和诗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沃尔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其作品即承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以辽阔深远的背景与渺小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动人的对比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 《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他对“堕落女性”的处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苔丝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宽容,带给读者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 三、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苔丝从一位天使般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是何种邪恶力量在逼迫、摧残、毁灭着这“有自我意志,完整个性的女性?”,把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苔丝悲剧的根源何在?以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被压迫的血泪史,剥下男权中心主义这张丑陋的外皮。 (一)教育。 英国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在《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指出“歧视存在的基础是教育,而不是经济。在英国要求同工,首先要求接受同等教育,因为这一原因致使妇女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从这一理论出发,剖析苔丝走向悲剧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贫乏。 “她最早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但天不遂人愿”。由于家庭贫穷,苔丝很早就步入社会,她做过很多体力活,而且是同工不同酬。因所受教育贫乏,她无法获取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的工作,个人与娘家均陷入极度贫困,最终不得不接受亚雷克庇护。“接受庇护”是当克莱尔归来,苔丝杀死亚雷克,走向毁灭的直接导火线。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女性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提高女性心智与觉悟上。苔丝受骗失身带着委屈,饱含心酸地控诉“名门小姐们都了解该防备什么,怎样去防备,因为她们都读小说,小说中会谈到这些男人们的诡计,可我从没机会读小说,哪能知道呢”。中国有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同样说明男权控制下的整个社会对女性受教育的排斥。压迫女性的邪恶力量让女性心智处于不开化状态,使女性沦为其奴隶。在这传统观念笼罩下,苔丝的梦想只能是幻想。教育问题不解决,苔丝式的妇女悲剧将不可逆转,女性终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人在父兄所支配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男性做主而嫁给另外的男性。” (二)苔丝自身的因素。

红楼故事

一、《红楼梦》专题 作品简介: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牵涉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表面看来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但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答题示例: 1、提问一: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生的命运都与他随身的一块玉密切相联,请简述贾宝玉与玉有关的一件事。 提问二: 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xx的“痴”。 提问三: 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xx的叛逆性。 宝玉摔玉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2、简述体现xx多愁善感的一件事。

黛玉葬花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3、简述《红楼梦》中的一位人物的出场方式 熙凤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闷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们围拥着一个人从后门进来,原来是被称为“凤辣子”的王熙凤来了。 4、简述体现王熙凤工于心计的一件事。 计害尤二姐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 5、请你简述大观园一次风波事件的主要情节 抄检大观园园子里发现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和家的一记响亮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6、简述《红楼梦》中“木石前盟”的故事。 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因通了灵性,变为神瑛侍者。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小说中的贾宝玉为

浅析晴雯形象的人性内涵与悲剧性

浅析晴雯形象的人性内涵与悲剧性 【摘要】率真是晴雯性格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特点,这使她在生活细节中会更多地表现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最为本真的个性特征。而且由于其所处的环境地位的特殊性所决定,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有时又不得不在对于未来命运的幻想中扭曲了自己的人性!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晴雯的可爱、可怕和可怜共同构成了她丰富复杂的人性内涵,才使得晴雯这个人物形象显得如此丰满。也正是她的复杂叛逆的性格和黑暗的封建制度造成了其悲剧的命运。 【关键词】晴雯;人性内涵;悲剧性 在《红楼梦》四百多位千姿百态的人物当中,宝玉的丫鬟之一晴雯,自第八回出场到第七十七回病亡,作者虽对其着墨不多,却用极富精炼的文字把一位独具风采和个性魅力的小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她美丽纯洁、热情率真、大胆叛逆,虽然只是一个卑微的奴婢,却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反抗封建统治阶级。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出身背景,连亲身父母是谁都不知道的丫鬟作者却让她位居“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足见作者对她的评价之高,喜爱之极。 然而以往红学中对晴雯这一形象的研究,学者多从晴雯的叛逆精神及其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意识的性格特征入手,着重讨论其社会意义,而对人物本身人性化内涵的挖掘却显不足。因此本文拟通过对人物形象人性内涵的深入挖掘及其与悲剧性的联系,为以往研究做些补论。 一、晴雯的人性内涵 (一)晴雯之可爱 晴雯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她的可爱。 作者笔下的丫鬟个个不凡,如平儿的典雅、鸳鸯的聪颖、紫鹃的贤淑、袭人的隐忍,无不让人赏心悦目。然而晴雯的魅力却卓然超群,使我们不得不注意起她的独特气质。 首先,她的美貌是最出众的。然而作者从未有过直接描写,仅凭几个简单却深刻的侧面刻画就足以让我们为她的美貌而咂舌不已。王夫人是一手造成晴雯悲剧命运的刽子手,即使从她的嘴里,我们也可听到对晴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评价。削肩细腰都是古代美女的代名词,由此可见晴雯的相貌身材之美便不言而喻了。同为绝色的凤姐也说“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比起来,都没有晴雯生得好”。与感情交厚的宝玉也赞她“第一等的人”“过于生得好了”“其为貌花月不足喻其色”。封建社会评价女性最根本的前提——容貌,便为其可爱提供了前提。 但在对女子可爱与否的评价中,心灵手巧也必不可少。第五十二回中,对于珍贵之极的孔雀裘,半夜三更地拿出府外去寻人织补无果而归,到晴雯手里,经一夜的细密织补,竟与原物“真真一样,要不留心,再看不出来了”。在“补裘”一事中,不仅能看到晴雯的能,更清楚看到了她的贤。不顾久病之躯为之挣命,以至病情加重。谈至此处,任何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好一个能干贤达的晴雯! 女孩不同于女人,纯真洒脱的女孩所具有的特性往往是男性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红楼梦》中的袭人和晴雯的人物形象

浅析《红楼梦》中袭人和晴雯的人物形象 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是艺术精品。它不是在图解什么既定的概念,而是表现一幅完整的时代生活的长卷画面,它是一部“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的植根于现实的杰作。 雪芹在作品中,于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反映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的精心提炼、反复细致的描绘,以其精湛而完美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大批活生生的典型形象。整个《红楼梦》中创造了琳琅满目的人物画廊,其中男性二百三十五人,女性二百一十三人,共计四百四十八人,对人物的刻画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多种多样的特点。以众多的女儿来说,薄命是她们的共同特征,而她们的性格、生活道路却又各自不同,从而形成了灿烂夺目的人物画廊。晴雯与袭人就是这画廊中的一对处于社会最地层的人物,她们在许多方面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 晴雯与袭人都是贾府用银子买来的,她们的身世遭遇基本上入出一辙。晴雯父母双亡,十岁就被卖做奴隶,后又被赖嬷嬷当作一件礼物孝敬了贾母。袭人痛苦的回忆交代了她的身世:她的父母亲没饭吃,为了生存,只好残酷地将她卖与贾府作丫鬟。身为奴婢的晴雯与袭人,由于聪明、美丽、能干,而被她们的主子所宠爱。她们虽出身贫贱,但不免身受贵族腐化生活的影响,行动上不自觉地暴露出轻视地位比自己低的奴婢。她们深受封建礼教制度、奴婢制度束缚,始终未能摆脱其悲剧命运。晴雯和袭人都被列入“薄命司”的又副册,但思想性格却并不尽同。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文中赞叹晴文的,意思是她虽然处于下贱的奴婢地位,但她不甘心于这屈辱的地位,她要求一个平等的人格尊严。她以傲然的骨气面对加在她身上的横暴,生而为奴已是极大的不幸,然而更不幸的是连做一个清白的正直的奴婢也不可得。作者把他放在又副册之首,其倾向是明显的。但其实,这“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也同样可泛指这批出色的女奴。 袭人也深知奴婢命运的可悲,何尝没有改变这种地位的愿望,她有着“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可是却走的是尽奴婢职守、逢迎巴结的道路。她痴情对待宝玉,希望得到作为奴婢的最好出路成为宝二爷的侍妾,可是这卑微的愿望也不能实现。 晴雯与袭人是两个对立的鲜明形象。虽同为奴隶,同为悲剧人物,但她们展现了各自不尽相同的悲剧命运,经历了残酷的斗争。袭人为使奴隶地位高升,逐渐向着统治者靠拢,直接参加了对宝玉的管制,对同类的摧残,一步一步地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充当其爪牙。她虽然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最终摆脱奴隶地位,然而她却丧失掉了奴隶们纯朴善良的心,用统治者的眼光来看待现实。因此袭人在不知不觉中毁灭自己,最终走向死亡。 晴雯则走着更坚决的道路,始终发展着她那野性的斗争。她要自由地毫无拘束地活着,她直接与袭人对峙,辛辣地揭破袭人那可耻的假面具。她那犀利的眼清楚地看透了现实中的一切,所以孤傲地站在更高处讽刺、嘲笑现实。当然,这样一个桀骜不驯、一无所求的人,必然会引起那些被她讽刺、被她嘲笑的人的不满与痛恨。她的悲剧命运也必然在反抗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展现。在临死之时,她仍然喊叫着向现实挑战。可见,晴雯是在反抗中无可奈何地被推向死亡之路。 读《红楼梦》,谁也忘不了晴雯与袭人的对立性格,如果说晴雯是“情”的化身,那么袭人便是“礼”的化身。前八十回虽然也偶尔提到有偷窃恶行的奴仆,但都不让他们走到画面的前景,它要讴歌的是有火一般热情、水晶一样透明的晴雯、芳官等丫头,它要谴责的是迫害晴雯们,同时也毒害袭人们的“礼”。晴雯在七十七回中已经死去,而袭人在后来却向不义转化,并且更为变本加厉。比如第九十六回袭人向王夫人密告宝玉和黛玉的私情,这一方面巩固了自己“准姨娘”的地位,另一方面给宝玉、黛玉和丫头们的更大不幸埋下了祸因。 袭人是贾府里的大丫头,由于封建贵族对奴婢实行压迫和腐蚀利诱相结合的手段,使袭人逐渐变成统治者的忠实奴才。“空云似桂如兰”是对她奴才品德的绝妙讽刺。第六回宝玉梦幻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摘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作为审美个体的人通过不同的人生体验,得到对不同事物的审美判断,喜剧、悲剧就是反映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根源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然而,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 关键词:悲剧喜剧审美 (一)、喜剧的分类 1、行为喜剧:这一类喜剧主要是讽刺人们不合理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这种形式于17世纪由莫里哀首创,此后形成道德喜剧。 2、低级喜剧:它不完全是一种喜剧形式,而是各种滑稽材料或即兴说口、互打、追逐、争吵、醉态、讲笑话和恶作剧等手段换取观众笑声的“杂耍”。演出自始至终都没有严肃的场面。 3、幽默喜剧:这种喜剧往往把人的某一种品质夸张到极致,如嫉妒、贪婪、或饶舌,这种高度类型化手段使人物性格显得单一而鲜明。 4、浪漫喜剧:这种喜剧多以浪漫爱情为题材,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 5、黑色喜剧:这种喜剧寓幽默于恐惧或避讳的情境之中,制造冷笑料。在中国,属于这种风格的主要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系列。它的特征是冷冷的调侃,皮笑肉不笑的嘲讽,面无表情的戏谑。 6、悲喜剧:这种喜剧包含着悲剧因素。这个形式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阿尔塞斯特》中首创的。易卜生在19世纪末就曾坚定的表示,悲喜剧比悲剧更能发人深省。 (二)、喜剧的本质和审美效果 1、喜剧的本质是美的本质在审美形态的渗透和展开,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矛盾运动状态的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态。喜剧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中,主体以压倒的优势对审美对象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揶揄时所表现的一种审美形态。具体来说,①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②喜剧中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体现了人的非本质,他们用另一个本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本质遮掩起来;③喜剧是一个不断的解蔽奇珍的过程,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④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喜剧艺术给你更多的带有愉悦性,迎合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⑤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喜剧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2、喜剧属于戏剧的一种类型,他有自己特定的美学涵义:(1)他是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一切喜剧性的审美现象。同悲剧一样,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与艺术美学中的喜剧也是不一样的,艺术中的喜剧具有强烈的审美形态,既表现了现实中的喜剧性冲突,又表现了主体的审美态度(2)剧情发生排除偶然性,并且集中表现喜剧性本质(3)艺术中的喜剧具有鲜明的否定性与批判性,它是美对丑,善对恶的彻底胜利。从创作者创作心理角度来看,他是人对生命的乐感及自娱入世情怀的折射。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说明其实喜剧它是没有悲剧那种悲怆性的体验的,而是一种自我胜利的优越感。当旧事物被历史实践所抛弃时,人们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审视那些已经失去存在依据的旧事物。还加之以其智慧的微笑,在审美上嘲笑它们,并通过这种喜剧意味的笑来否定、揭露丑恶的脆弱,从而达到对美的肯定。所以喜剧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是人对自己力量和尊严的充分自信。 (三)、悲剧的分类 1、命运悲剧:这一类的悲剧表现了英雄人物与至高无上的神的旨意或者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悲壮而有徒劳的抗争。古希腊时期人们对宇宙、对自然知之甚少,坚信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主宰命运,于是,悲剧的主人公大都是神或英雄,他们崇尚事迹和精神能够净化人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

The Tragedy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 Abstract: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the famous British novelist and poet Thomas hardy’s masterpiece. It is known as the treasure of English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The novel describes a pure gir l’s tragic fate. This thesis tries to probe the inevitable factors and significance of her tragedy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 environment, religion, moral, family, nature and so on. Key Words:tragedy; factor; Tess; Alec; Angel. Thomas Hardy (1840-1928)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at the time of the 19th century. In his whole life he published fourteen accomplished novel, forty-seven short stories, more than nine hundred poems. In his youth, Hardy had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some liberal thinkers such as Darwin and John Stuart Mill. In his novels, Hardy incorporated many of these themes in order to portray a real world. Darwin’s challenge led Hardy to lose faith in Christianity, and this lack of faith gave his novels their tragic, bleak element.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written by Thomas Hardy in 1891, is a tragic story of a beautiful country girl, Tess Durbeyfield, who is the daughter of a poor villager. She is a pure and loyal young woman.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poor family, she has to follow her parents’ advice and visit the so-called distant relative—D’Urbervilles. Later, she is seduced by Alec D’Urbervilles, the son of a rich merchant. From then on her destiny changes greatly. At last, Tess manages to elude Alec and gives birth to her baby, but she loses the baby finally. After the death of her baby, she leaves home and goes to work as a dairymaid at a distant farm, where she meets Clare, a pastor’s son. They fall in love and get married. On their wedding night Angel confesses to her the sins of his past, Tess forgives him and tells him her story with Alec, b ut Angel can’t accept the truth, he deserts her and leaves her to Brazil. After Angel’s leaving, Tess lives a very hard life. She meets Alec again and is pursued by him once more. Without hope for Angel’s back, Tess has no choice but go to Alec again. Unfortunately, Angel comes to find Tess and tell her he still loves her. Now, Tess hates Alec deeply. With deep sad she kills Alec and runs away with Angel. They live a

晴雯、探春情节

第二节晴雯、探春情节之名师名题 一、晴雯撕扇 相关情节概述 端午佳节间,宝玉因金钏儿之事,心情糟糕。晴雯给宝玉换衣时跌折扇子,宝玉训斥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宝玉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还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 名师名题 1、请简述晴雯撕扇的情节 答:见“相关情节概述” 2、“撕扇”能看出晴雯怎机关报性格特点? 答:晴雯性格的特质,是那种独来独往、疾恶如仇、敢爱敢恨、敢笑敢骂的青春活力和那种反抗权威、轻视等级的自由平等的精神。在她的口舌间,时时吐露出刀剑般的讽刺,把她周围的黑暗丑恶和那些“鬼鬼祟祟的勾当”,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来。 二、晴雯之死 相关情节概述 晴雯因平日尖酸刻薄,遭人妒恨,又因心灵手巧,长得漂亮,遭人嫉妒,致使有人在王夫人面前大进谗言,终被撵出贾府。后又因染重病,终命逝黄泉。临终前,贾宝玉前去探望,两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后小丫环与说宝玉说,晴雯走了,不是死,是上天做芙蓉花神去了。宝玉悲悼芙蓉女儿祭文,芳魂艳魄,终难挽回。 名师名题 1、简要概括《红楼梦》中晴雯之死的主要原因。 答:晴雯之死的原因有二:一是她长得太漂亮,而王夫人生怕有这样一个“狐狸精”在宝玉身边,会把宝玉的魂勾走,所以一定要把她赶出大观园;二是因为袭人忌妒。袭人怕自己在宝玉身边的地位受到动摇,于是向王夫人告状,说晴雯的不是,这又加深了王夫人对晴雯的仇视。 2、简析晴雯在抄检大观园时表现的性格特征。 答:晴雯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抄检大观园时,怡红院的丫头们无不俯首贴耳,任人搜查。晴雯却出人意料,把自己的箱子往地上一倒,还顶撞了领头抄检者,以示反抗,这些充分表现出她对“主子们”的蔑视,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敢于反抗的倔强性格。 3、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晴雯的特征。 答:俏丽明艳,刚烈孤傲,敢于反抗。 三、探春理家 相关情节概述 王熙凤生病,贾府无人料理。王夫人只得将家中事托与李纨。李纨管不了下人,王夫人又命探春同李纨一起管理,后又让宝钗加入进来。三人共同管理贾府内务。探春见贾府浪费甚多,因提起年内赖大家请吃酒时他家花园中事故。谈笑间议定,为减免费用,节约开支,无不愿意。三人共同斟酌出几个认真负责的婆子来具体承包各项事务,明确其权利及义务。其余众人也各有好处。于是家人欢声鼎沸,心悦诚服。 名师名题 1、请简要叙说《红楼梦》中探春理家时主要做了哪些开源节流的改革。 答:探春理家主要做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节流”,省下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钱,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

风流灵巧遭人怨—论晴雯之死的悲惨命运

风流灵巧遭人怨 --论晴雯之死的悲剧命运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晴雯遭遇的阐述与分析揭示了晴雯悲剧的内在原因,对晴雯追求人格与尊严的歌颂与赞扬;批判贾府为代表的封建等级制度的 黑暗,从不同的角度上,对在封建肌体中产生的新思想给予讴歌。 关键词:《红楼梦》晴雯曹雪芹 在《红楼梦》中,成功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除了各种类型的主子外,还有大量的男奴女婢,其中作者将大量的笔墨都集中在年轻的丫鬟身上,不乏具有个性色彩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晴雯就是她们中最具代表的一个。 在《红楼梦》中,表象上看诗书缨之礼,温柔富贵之乡,但作为下等仆人的丫鬟们,很多都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有的被折磨致死,像晴雯;有的被赶出贾府卖往别处;也有像鸳鸯那样,因不服从贾赦而被逼自尽。 晴雯从小无父无母,很小就被卖做丫头,因贾母看中,赏给宝玉作丫头,在众丫鬟中,论人才长相晴雯算是很拔尖的,在某些方面和林黛玉很相象,虽然身为丫鬟出身下贱,但她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自尊,显透出她独特的个性,说话心直口快,做事雷厉风行,在《红楼梦》中,作者对晴雯的塑造丝毫不亚于主子们。在她身上,有着作者不自觉的偏爱,而且,晴雯就像林黛玉的影子作为林黛玉悲剧的照应,在她的判词中这样写到:“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遭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在这里,晴雯的“心比天高”并不是贬低的意思,而是指她的心灵的正直和纯洁。我们俗话说的“小姐身子丫鬟命”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她身处奴才地位,却很厌恶别人的奴才思想和行为,她追求的是人格的自尊自重,看不惯自私、庸俗和虚伪,凡她看不惯的事莫不尖刻的加以讽刺。她讽刺过想爬高攀枝的小红,耻笑过鄙俗贪财的秋纹,揭露过碧痕和宝玉共浴,更重要的是她揭露了袭人和宝玉之间的苟且之事。这些都成为她得罪人的主要方面。再加上和宝玉的特殊关系,成为她被赶出大观园后被迫害致死的重要依据。晴雯的命运是悲惨的,当她带着满腔的怨恨被悄无声息的拉出怡红院,最后悲惨的死去,没有一个人为他申辩鸣不平。那么为什么口称仁义道德的贾府,活菩萨似的王夫人一定要赶她出去呢?晴雯的命运悲剧的原因在哪里呢?我们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简单的论述一下。 一、深刻的社会根源。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是晴雯悲剧的内在原因,在封建社会里,维系整个封建体系的就是被统治阶级奉为金科玉律的等级制度,在制度面前绝不敢越雷池半步。袭人是奴仆群中委屈婉转以媚求荣的奴才代表,深受等级制度和奴才思想的麻痹,一心只想往上爬,最大的理想就是做宝玉的小妾,她的这种委曲求全甘心做奴隶的行为当然能讨得封建主子王夫人的欢心,增加了月钱,俨然以小妾对待,而晴雯有强烈的人格要求,更多追求的是个性的解放维护自己起码的人格与尊严。她的这些要求是向封建等级制度的挑战和蔑视,加之倔强的性格,火暴的脾气,当然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所容忍,封建势力的魔爪决不会放过一个无权无势,无依无靠的少女,那吞没着无数可怜少女的无边黑暗终于也把晴雯完全的吞没了。在封建社会里,剥削与压迫无处不在,蓄奴制度更是助长了这这种风气,有

晴雯与袭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晴雯与袭人的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是一曲女性的悲歌,同时它也是一曲女性的颂歌。作家曹雪芹笔下的一群美人,不仅容貌倾国倾城,才华更是惊天动地。她们共同住在大观园里,形成一个芬芳的国度。然而,在这个美女、才女如云的国度里,小姐们的锦衣玉食,受长辈宠爱,受世人垂青,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奴婢们,却也能够以他们独特的性格和人格魅力赢得读者的喜爱,这里不得不提到晴雯与袭人。古往今来,大多数研究者都是褒晴雯贬袭人,甚至是作者本人,他也喜欢晴雯多于袭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以他的社会地位的贵贱来衡量,也不以他寿数的长短来计算,《红》中的晴雯,以一个仅活了十六岁的社会地位卑微的女奴的形象出现,但他却带给读者一种视觉的冲击。书中的男主人公宝二爷视她为知己,她也赢得了千百万读者的称赞和歌颂。作为《红》众多读者的一员,几读《红楼梦》,每次都有不同的发现,从我自身的喜好角度来说,晴雯和袭人,我更偏向于晴雯,她的性格和与众不同敢于挑战当时社会的做法值得称赞,而袭人我却不敢苟同。本文主要从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和她们最终的命运加以分析,透视忠诚与奴性;追求与卑微;贤德与心机;醋意与自信对命运乃至人生的影响。 晴雯和袭人同是《红楼梦》中非常出色的艺术形象。晴雯“心比天高,风流灵巧”,性格刚烈,疾恶如仇,虽身为奴婢,却从不自轻自贱。她美丽纯洁,心灵手巧,尽管只是怡红院的一个丫头,却深受贾宝玉喜爱。袭人温柔和顺,言谈举止非常合乎封建社会的妇道标准和封建礼法对奴婢的要求。幼年卖身贾府为奴,先侍奉贾老太君,再伺候了侄小姐史大姑娘几年,最后受命做了贾家命根子宝玉的大丫环,怡红院众婢之首。因蒙王夫人垂青,得其暗示;有朝一日将委她主宝玉侧室。因此她为了那所谓的虚无的侧室,她的所作所为,奴性百出,极尽卑微,她的心机和醋意又极其可怕。虽然最后的结局看似袭人好些,但留给后人更多印象的却是晴雯。在大观园中晴雯是个最不幸的人,因为她受到了以王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排挤压迫致死;同时在《红》里她也是最幸运的人,因为她获得的是更多的颂歌。 袭人与晴雯是丫鬟的两个代表人物,她们的性格迥异,因此她们有着不同的命运。虽然她们的共同点都是不满于自己的现状与命运,但一个选择了向阶级挑战,一个选择了向高者折枝。一般的丫鬟,纵是如鸳鸯,都不会顶罪主人,幸好这晴雯的这个主人是个清代的“雅量刘宽”,若是遇着他人,呵呵,后果可想而之。晴雯与袭人,对于宝玉自是有好感,漫眼天下,不是贾政这等腐儒,就是薛蟠这种呆子,不是贾赦这等色鬼,就是贾瑞如此无能,纵是有才华,不过是湘莲这等高傲,时飞如此狡猾,哪里能有宝玉如此之人?因此一个爱体贴以温润,一个爱顶撞以辣人。这对于主人的情感一个直,一个曲。这个直的为人却曲,这个曲的偏为人又直。因此一个小心,一个直率。后者吃的亏不知有多大。幸而这位公子倒偏最爱这个吃力又不讨好的小丫头,因此说,她是得了知己。不然这公子送帕给佳人,为何不谴他人,偏派这个?这是对她的信任与赞赏的另一种表达。因这公子知其心性之高洁,了其为人之梗直。只奈何这个公子在世人眼里原本就不正常,他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一、康德的崇高 康德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康德认为有两种意义的形式,一种是我们凭借感官可以把握的有限度的形式,另外一种是我们无法把握的同时也无法与之较量的无限的形式,前者包括了优美,后者则属于崇高。他认为巨大并不等于崇高,崇高属于伟大的东西。崇高在形式上则是无限的没有秩序的。崇高的事物主要存在于自然界。巨大表现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他认为自然中只是包含崇高的事物,并不包含着崇高的根据或崇高的原因。康德说:“真正的崇高不能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里,而只涉及理性的观念:这些观念,虽然不可能有和它们正恰适合的表现形式,而正由于这种能被感性表出的不适合性,哪些理性里的观念能被引动起来而召唤到情感的面前。” 崇高首先是引起人们生命力阻碍的感觉,接着是更强烈的生命力的爆发,从而克服生命力的阻碍。对于崇高的愉快不只是含着积极的快乐,更多的是惊叹或崇敬,这就可称做消极的快乐。 二、审美形态的特征: 1.生成性(就是强调在某种关系中运动的过程) (1)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 从历史的纵向来看丑和荒诞都是随着现代艺术的兴起逐渐成形的;从横向看来,与白色象征圣洁,这种西方的审美习惯被我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一样,有些审美形态其实我们还在熟悉、体验的过程中,比如荒诞,我们东方国家对它的接受和理解受西方影响。 (2)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 比如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有体验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性,而对蓬勃成长的儿童来讲,也很少有可能体会荒诞。 小结:审美形态的生成性也就是美的生成性 2.贯通性 指民族文化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就是了解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我们为什么对荒诞的把握不太好到位,因为在“荒诞”背后的是西方现代文化对理性思维方式的一个反省,就是它是转了一圈重新思索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人不可能是世界的主宰,不要立自己为神。 我们的文化一开始没有把理性征服摆到那么高的位置,所以没有从那个高处掉下来,对“荒诞”的体会可能始终无法真正感同深受。反之,我们的“神游”、“平和”对西方来说同样如此。 3.兼容性 是以一定存在形式和审美风格为特征,以人生样态为底蕴,审美情趣贯彻其中的有机整体。 4.二重性 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即基本的存在体验是共通的,可以理解的,比如荒诞我们可能从总体上现在把握没有西方深,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这种体认还是能够互相交流。 三、悲剧

多视角分析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

[摘要]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诗人。他的巨著《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贫穷纯洁的农村姑娘被“诱奸,抛弃,最后由于谋杀罪而被绞死”的凄惨故事。本文以《苔丝》的故事梗概为源头,从作者的创作思想、当时的社会环境、女性主义视角、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特征等多角度探讨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种种原因。具体分析了小说中造成苔丝悲剧的两个主要人物安琪·克莱尔和亚雷·德伯的形象特征,这两个人物形象包含了哈代的哲学和社会思想,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马斯·哈代苔丝悲剧宿命论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他的名作《德伯家的苔丝》以批判社会和悲观主义为主要特征,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末期英国下层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及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在小说中,苔丝经常被比喻成“一只陷入囹圄的小鸟”,在当时社会里,她就是“一只不幸的孤鸟”,鸟的意象突显了她的孤独与无助。本文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思想、当时的社会环境、女性主义视角、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特征等多角度探讨酿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各种原因。 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到富人家攀亲,不幸被亚雷·德伯诱奸而蒙羞回家。 由于不堪忍受乡里邻居的风言风语,苔丝到远离家乡的奶牛场打工,在那里她与牧师的儿子安琪·克莱尔相遇、相恋,并决定结婚。在新婚之夜,苔丝坦白了自己过去的不幸遭遇,然而克莱尔无法忍受这个现实,抛弃她远走巴西。 为了贫困的家庭,苔丝被迫再次沦为亚雷的情妇。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克莱尔从巴西回来请求苔丝的谅解。在愤怒和绝望中苔丝杀死了亚雷,和克莱尔一起度过了短暂的幸福时光,最后由于谋杀罪而被绞死。在小说的结尾,哈代带着嘲讽的口吻写道:“‘典刑’明正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苔丝的悲剧结束了,是什么逼迫她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深渊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 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哈代认为人世间充满了忧患和痛苦,“没有一条通向幸福的路,甚至也没有一条避免不幸的路”,“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本身就是极大的悲哀”。人类悲剧的原因不是人类本身的行为造成的,而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 “人们在情势以及支配情势的命运面前是软弱无力的”。 正是这种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思想为小说女主人公的命运奠定了悲剧基调,苔丝的悲剧人生在作者的笔下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命中注定的,无论她如何与命运抗争都无法彻底摆脱这种悲惨的结局。 造成苔丝悲剧的根源就在于当时英国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和不公正的法律。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侵入落后的农村地区,造成小农经济的迅速瓦解,给广大农民阶级带来了空前灾难,苔丝正是这一剧烈冲击下的可怜的牺牲品。在当时社会,只要她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就无法彻底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在某种意义上,哈代指出:“纯洁的姑娘苔丝悲剧正是古老的威塞克斯广大农民的悲剧,二者都被现代文明的资本主义所侵袭,抛弃。” 从女姓主义视角分析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苔丝是“男权社会不平等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同时也是命运的牺牲品。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男性作为“第一性”,是社会的主体,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女性则被视为“第二性”,是男性的附属品,“被排除在男性视野之外”,夫妻之间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苔丝的悲剧也正因为她是父权制社会的一名女性,而且温柔善良,楚楚可人,这正是资产阶级流氓恶少竭力捕捉的“猎物”。按照传统婚姻制度妻子的贞操就是丈夫的特权,如果女人在婚前失去贞操就是“不纯洁”,就会遭到社会的唾弃。苔丝婚前失身是被迫的,却受到世谷社会百般指责;亚雷·德伯是一个行为放荡的公子哥,见到漂亮姑娘就要想方设法勾引到手,当时社会却没有谴责他的“不洁”行为;安琪·克莱尔婚前也曾“跟一个成年妇女有过四十八小时的放荡历史”,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不忠”感到内疚,甚至在新婚之夜要求苔丝原谅自己过去的荒唐行为,而且,他刚刚遗弃了新婚妻子,就打算带伊兹·休爱特到巴西去,当时的社会也没有谴责他的这种行为,这就是“男尊女卑”

红楼梦中晴雯人物性格分析报告

林燕燕 《红楼梦》人物分析——晴雯《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末期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以贾府为中 心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繁荣和衰败,是一部家族的兴衰史。在这部兴衰史中活跃着一批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女子。她们身份有别,从小姐太太到丫鬟尼姑。她们性格多样,有的知书达理,有的率真任性,有的温柔多情,有的多愁善感。她们尊卑有别,性格各异同样的美丽善良却也同样难以逃脱各自的悲剧命运。晴雯便是这部史诗中丫鬟里最为可歌可泣一位女子。 晴雯是服侍贾宝玉的四个大丫鬟之一。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 仆赖大家为奴。赖嬷嬷到贾府去时常带着她,只因她生得“十分伶俐标致”,“贾母见了喜欢”就被赖大母亲当作一件小玩艺孝敬了贾母。晴雯很小就跟着贾母。贾母十分喜欢她,后来将她调到了最心爱的孙子宝玉屋里做使唤丫头。晴雯的出身是贾府里最为底下的然而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看低自己,她追求平等不甘于下贱。 曹雪芹将她列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有判词云: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雨后或雪后新晴为霁,成花纹的云彩为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已隐含了晴雯之名,也隐指晴雯横遭摧残而寿夭的悲剧性的命运。

“身为下贱”,指晴雯身为女奴,地位十分低下。“多情公子”,指贾宝玉,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儿使得贾府身份高贵的公子为他牵挂为她流泪呢? 晴雯是大观园中公认的美人,书中虽没有正面描述过她的样貌,但从旁人的言语中,可知她确实生得漂亮。七十四回中王夫人向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凤姐还说过:“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第七十八回中王夫人回贾母:“……就是袭人模样虽比晴雯略次一等……”可见晴雯的美丽出众是大观园 里是公认的无可争议的。 晴雯的聪明智慧,心灵手巧也是众所周知的。晴雯聪明智慧高傲泼辣,深得宝玉的重用和赏识。可以说在怡红院的大丫鬟中,宝玉 尊重的是袭人、喜爱的是晴雯。凡是他和黛玉私下传情的事情,都是差遣晴雯去办理,晴雯也深深理解宝黛的感情,传话送物爽朗飒利。像宝玉病中惦念黛玉,给黛玉送旧手帕,就不能让袭人等发现而偷偷的让晴雯送去。晴雯的聪明伶俐也是贾府中地位最高的贾母所认可的。第七十八回中贾母说道:“……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宝玉的舅舅要过生日,要前往祝寿。老太太亲自给宝玉挑选了一件上好的行头——雀金裘,让宝玉穿上作为礼服。这雀金裘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就剩了这一件,你遭塌了也再没了。这会子特给你做这个,也是没有的事。”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作为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矛盾所造成极其悲惨的结局,构成戏剧主要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代表着一些人的愿望及理想,而这种愿望却具有着极其困难的实现方式。悲剧往往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是发展最为完善的艺术类别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我们现在所发展和研究的美学上的悲剧都是在西方悲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悲剧的起源 悲剧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渊源于古希腊酒神颂和山羊之歌。尼采写过一本《悲剧的诞生》,这是他的第一步著作,被学者们看作他的哲学的诞生地。尼采提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两个概念来说明悲剧的本质。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酒神精神,“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归根到底,是它呼唤整个现象世界进入人生。” 对于同一个概念,亚里斯多德是这样认为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有特定的

对象,特定的人物。作用是引起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作用。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中对悲剧作了经典性规定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悲剧理论就逗留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内,也就是在一种“神力”的命运观点之内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悲剧的“冲突论”才改变了这种悲剧命运观的传统。那么,是谁最早提出了“冲突论”?在中西方美学研究界比较普遍的观点就是,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尔。而黑格尔则认为: 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样两种善的斗争就必然引起悲剧的冲突。 悲剧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和一种戏剧形式最早起源与古希腊。一直以来,古希腊在丰富多彩的古希腊神话与传说里都具有着悲剧性的英雄形象,如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杀死斯芬克斯为民解难的俄底浦斯等等,他们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吞没;或虽然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取得胜利,却命运多舛,最终遭受强大的自然的残害而死亡。这些故事虽然反映的是古希腊人与自然的抗争、博斗和相互的矛盾冲突,但这些神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