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培训与开发体系

企业培训与开发体系

企业培训与开发体系
企业培训与开发体系

密级:机密

编号:006

培训与开发体系

编制单位:人力资源小组

目录

员工培训与开发流程图

员工培训与开发管理权限划分示意图

XXXXX培训与开发管理办法 (3)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员工内培管理办法 (6)

第三章员工外培管理办法 (8)

第四章培训效果考核评价办法 (10)

第五章员工培训理论考试规定 (12)

第六章培训课程实施流程 (13)

第七章培训档案管理办法 (14)

培训与开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公司的培训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实用范围:适用于XXXXX所属各公司及所有的员工,包括试用员工。

第三条职责范围

1、规范和指导工作。通过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和工作流程,对下属各公司在培训规划和培训实施方面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

2、针对员工队伍。培训需求分析,设置相应的课程培训,并对培训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跟踪。

3、整合培训资源。对下属各公司的培训资源(包括引入课程、内部课程、师资、经费等)进行资源共享,实现企业资源使用效果的最大化。

4、提供培训支持。包括场地、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课程、信息等的支援。

5、收集资讯。对社会与企业的各项资讯进行收集和分析,为课

程的设置和引进,以及为下属企业的指导作资料上准备。

第四条权限

1、监督指导的权力。集团人力资源部有权要求XXXXX所属各公司上报本公司的培训计划和实施记录、有权了解各公司的培训管理状况,对不符合培训工作整体要求的企业提出相应的改进要求。

2、培训资源调配的权利。集团人力资源部根据年度培训规划,有权对各公司的培训资源,包括师资、课程进行合理的调配。

3、学员的入学资格和条件审核的权利,并有权要求各公司派人来参加培训。

第五条职责

1、集团培训开发主管

主要负责确定培训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对中心重大工作项目的审批等。

主要负责培训计划(近、中、长期)的制定、年度培训工作总结;培训中心业务实绩管理、开拓战略性培训业务;课程体系的设计、讲师的培养、培训中心与下属企业间的协调、核心课程的引入、与政府及相关的教育机构接洽。

2、培训专员

(生产管理培训)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有人同行告诉我,生产制造型企业由于人员素质平均不高,技术性操作不强,工作程序化和固定化相对固定,培训工作相对来说,体系建立就有一定的难度。前段时间,笔者通过一个培训行业研讨会,与相关的同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由于行业的性质、发展规模等不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呈现不同。结合自己工作的情况,将生产制造型培训体系构架的建立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 一、生产制造型企业特点、培训重点和方式 生产制造型企业大部分生产制造线或作业上是以生产制造为重心,长久而把培训忽略;教室理论教学和OJT没有办法配合很好;人员密度大,基层人员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生产制造管理人员大部分从基层提拔上来,技术比较过硬,但团队和领导教练水平不强,管理人员升迁大部分是根据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自动升迁。在平时工作中,主要是接受一些“点”的技术类专业培训,而很少收到“面”的培训。常用错教学方法,延误教学效果。所以升迁上去后,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过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制造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产制造流程和检查标准,所以规范性操作要求较严格。培训材料有时太过时,有的太深涩,培训课程没有明确的职务分析。 因此,根据上述的特点和笔者调查反应情况中,生产制造型企业也有自己的培训重点。笔者认为,在层级方面,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培训重点应该在新员工技术培训和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进阶提升这两个方面。 培训采用的方式根据培训性质的不同而需要有所不同:高科技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技术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或OJT;半技术的培训宜采用OJT;新进人员采用OJT,主管或资深员工采用Off JT。 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的“三维”构架 在设计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时,应依据“三维”建立培训体系,第一维度按职务层次划分,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经理都有相应的培训;第二维度按专业类别划分,有专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第三维度则按部门类别划分,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培训。 “三维”构架是建立在企业的人员稳定基础上的进阶培训体系,强调的是人员发展和提升。当然,设立课程的时候,除专业性课程外,可以设计不同的课程。 A、生产制造技能培训。生产制造技能培训以各工厂的现场技术人员为对象。包括生产制造管理类培训和技能类培训。管理类培训的对象为骨干技师、监督者、作业主任和专职人员(监督员、执行员、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管理、监督者研修、管理技法、人际关系和新技术、系统等。技能类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工程技巧,取得国家或行业资格。培训分为上级(高水平)、执行员、技师、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技能专门研修(以骨于技师为对象,上级和中级培训),机械加工、电气电子、自动机器、机器控制、OA、半导体制造和焊接等。 针对国内目前技术工人缺乏的情况,我们可以对生产制造技能人员实行特殊的储备培养方式。例如,西门子早在1992年就拨专款设立了专门用于培训工人的“学徒基金”。这些基金用于吸纳部分15岁到20岁的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参加企业3年左右的第一职业培训。期间,学生要接受双轨制教育:一周工作5天,其中3天在企业接受工作培训,另外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知识。由于第一职业培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年轻人进入企业提

企业人员培训与组织发展

第7讲人员培训与组织发展 本讲主题:一、培训的相关概念及内容 二、人员培训的系统模型 三、人员培训与组织发展 四、经验交流:培训活动组织与实施 五、著名企业培训案例研究 思考题: 1、培训的基本概念,培训与开发、教育的异同点? 2、人员培训计划与企业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 3、如何评价一个培训计划的效果? 4、培训与组织发展一、培训的相关概念及内容 1、培训的相关概念 (1) 培训的定义 培训[(Training):是一个包括获取技能、观念、规则和态度,以提高员工绩效的学习过程。 (2) 培训的主要目的 有效地帮助员工在一段时间内掌握其成功开展工作所 需要的KASH(知识Knowledge,态度attitude ,技能skills ,习 惯habits );使他们能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有效

地达成工作的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减少 人员流失,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销售管理水平,对外建立起良好的客户关系和企业声誉。 (3) 培训与开发的区别 培训:是指为了完成某一特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的知识和技 能的学习。 开发:意指一种类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的是更一般的能力和信息,而这种能力和信息常常不仅仅局限于他们今天所要完成的某一特殊的任务。 (4) 培训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开发无止境 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培训是改变员工工作行为、更新观念的重要途径 (5) 培训的特点 ①学习适应变化能力,迎接挑战 ②培训马太效应,越成功越培训 ③培训也在竞争 ④建立学习型组织 (6) 培训的相关内容 1) 需求评估

培训必须针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来进行,需求评估(Needs Assessment)是组织为实现战略目标,对特定培训活动所进行的一种系 统分析。 般,可以米用访谈法、调查I可卷法、观察法、核心小组法和公文测验法来进行需求评估。 2)确立培训目标 确定培训需求以后,必须确立满足这些需求的目标。有效的 培训目标应当显示出:培训完成后,对组织、部门和个人将会产生积极 的结果。缺少清晰界定的目标,就不可能有效评估一项培训计划。培训 的目标有如下几类: 1、指导性目标 2、组织和部门目标 3、个人绩效和成长目标 3)培训种类与方法 培训的种类,大体上分为: 1、职前培训 2、在职培训 3、非在职培训 常用的培训方法有: 理论培训 工作(职务)轮换

如何建立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

如何建立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与创新能力的竞争。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在员工知识、技能与态度的更新和提高,以及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发掘和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企业在开展培训之后,收到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员工对培训的认可度较低。因此,提高培训效果对于企业培训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从培训计划、培训师管理、培训效果评估三个方面来分析企业在培训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探讨企业提高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的培训现状 (一)企业培训需求的分析不足,培训计划不科学 企业的基层培训基本上由上级管理者决定,未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公司层面开展的培训,仅针对少部分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仅采用问卷法,且问卷设置较为简单,未能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自身现状有效配置问题,不能细化到具体岗位,造成了培训的需求提取的效果不良,培训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足,认为培训流于形式,故不愿意参加培训。 培训工作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应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但目前企业的培训工作缺乏合理的安排,制定计划前缺乏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仅满足于眼前利益和短期需求;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一起上,缺乏系统安排,达不到预期效果;企业员工很难参与培训计划的设计工作,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低。

(二)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不力 企业培训内部讲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条件。目前,公司内部具备上述条件的培训讲师少之又少。企业外聘的培训师忙于赶场,讲课之前对企业知之甚少,培训前缺乏有效的咨询服务,往往把相同的内容在不同企业讲。培训方式单一,缺乏系统性、时效性。培训的课程往往很少更新,大部分都是沿用上一年甚至前几年的课程,培训方案中,课堂教学占到培训课时70%以上,受训者被动地听,缺乏实物展示、现场指导、实际操作,学员的理解、接受效果不理想。受训者兼顾岗位工作,难以进行脱产培训,造成受训人员出勤率偏低,也难以开展系统的培训。 公司内部设置兼职内部培训讲师,大多由各级管理人员组成。他们平时忙于日常管理工作,很难抽出精力开发培训课程;公司未对内部培训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技能训练,对其培训课程及教材未作规范要求;内部培训师是义务授课,不予支付培训报酬,且未能建立内部培训讲师内部晋升及发展的机制……多种因素造成企业内部培训讲师编制课程和授课的积极性不高,对员工的培训处于应付状态,培训的内容单一,重复性大,造成员工对内部培训的不满,认为培训是流于形式,耽误大家时间,进而影响整体的培训效果。 (三)培训效果评估方式简单 企业不能重视培训的效果评估,认识不到培训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大多数的企业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过后的一个简单的考试,测试受训者掌握培训知识的情况,或利用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培训课程设置、对

大型制造企业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一、公司培训现状、问题分析 (一)员工流动大,人力成本高 据信息系统初步统计,自2016年1月1 日截止到2016年5 月26日,xxx 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人员流动共4061 人次,其中入职新员工2466 名人次,离职员工1595? 名人次。根据传统制造业人力成本数据分析,入职前1-3 个月的工作、生产效率均比较低,80%的新员工无法做到工作、生产的输出能够大于薪酬成本。且人力的招聘成本、办理员工关系、缴纳五险一金等人力成本均随着人员流动量增多而增大。人员流动量大,直接或间接都增大了公司的人力成本。 (二)培训需求大 1、直接培训需求分析 一是自2016年1月1日截止到2016年5月26日,共入职新员工2466名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直接需求大。二是截止目前公司员工共计3200多人,车位工、指导工、基层主管等重要岗位的胜任能力急需提高,操作技能、管理能力的培训需求大。 2、隐形培训需求分析 据服装制造企业最新离职原因调查数据,%的员工因技能培训缺失,无法胜任岗位而导致离职。也就是说从2016年1月1日自2016年5月26日离职的1595名员工中,约有500 名是急需培训的员工而又无法得到有效培训的员工离职。

3、潜在培训需求分析 (1)基础车位工效率低 以重点岗位车位工为例,截止2016年5 月26 日,公司员工共计3212人,其中车位工1444人,结构占比45%。下图是2、3、4 月份的车位工根据入职时间段的平均效率统计(以 下柱状显示为平均效率值): 从表中数据中可以对比出,不同入职时间段的车位工平均效率,根据入职的时间增长 而效率也呈递增的趋势。为进一步确认数据,找准培训需求点,以公司4 月份车位工为基 准,4 月份低于平均效率值的车位工共计887名,占车位工数量的%。 下表是低于平均效率值(%)的人员数量与入职时间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低于人均效率的车位工无论是占比,还是数量总和都比较大,而且 参照的效率标准值还较低(%),远远低于目标效率。人员数量和提升的培训空间比较大。 (2)基层干部管理技能薄弱 公司基层干部主要是依托内部员工晋升和竞聘,因此,基层干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比较丰富,管理方法比较单一。根据对各分厂、部门的培训项目调研中,大多培训仅限于岗前培训、在岗技能培训等培训。在通用管理类的培训方面几乎为零。更多依靠干部骨干个人成长与自学,成长缓慢而且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三)培训体系不够健全 1、培训覆盖面少 2、内部讲师素质参差不齐

生产型企业的员工培训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发布时间: (熊永喜)有人同行告诉我,生产制造型企业由于人员素质平均不高,技术性操作不强,工作程序化和固定化相对固定,培训工作相对来说,体系建立就有一定的难度。前段时间,笔者通过一个培训行业研讨会,与相关的同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由于行业的性质、发展规模等不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呈现不同。结合自己工作的情况,将生产制造型培训体系构架的建立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 一、生产制造型企业特点、培训重点和方式 生产制造型企业大部分生产制造线或作业上是以生产制造为重心,长久而把培训忽略;教室理论教学和没有办法配合很好;人员密度大,基层人员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生产制造管理人员大部分从基层提拔上来,技术比较过硬,但团队和领导教练水平不强,管理人员升迁大部分是根据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自动升迁。在平时工作中,主要是接受一些“点”的技术类专业培训,而很少收到“面”的培训。常用错教学方法,延误教学效果。所以升迁上去后,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过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制造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产制造流程和检查标准,所以规范性操作要求较严格。培训材料有时太过时,有的太深涩,培训课程没有明确的职务分析。 因此,根据上述的特点和笔者调查反应情况中,生产制造型企业也有自己的培训重点。笔者认为,在层级方面,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培训重点应该在新员工技术培训和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进阶提升这两个方面。 培训采用的方式根据培训性质的不同而需要有所不同:高科技性的培训宜采用;技术性的培训宜采用或;半技术的培训宜采用;新进人员采用,主管或资深员工采用。 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的“三维”构架 在设计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时,应依据“三维”建立培训体系,第一维度按职务层次划分,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经理都有相应的培训;第二维度按专业类别划分,有专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第三维度则按部门类别划分,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培训。 “三维”构架是建立在企业的人员稳定基础上的进阶培训体系,强调的是人员发展和提升。当然,设立课程的时候,除专业性课程外,可以设计不同的课程。 、生产制造技能培训。生产制造技能培训以各工厂的现场技术人员为对象。包括生产制造管理类培训和技能类培训。管理类培训的对象为骨干技师、监督者、作业主任和专职人员(监督员、执行员、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管理、监督者研修、管理技法、人际关系和新技术、系统等。技能类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工程技巧,取得国家或行业资格。培训分为上级(高水平)、执行员、技师、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技能专门研修(以骨于技师为对象,上级和中级培训),机械加工、电气电子、自动机器、机器控制、、半导体制造和焊接等。 针对国内目前技术工人缺乏的情况,我们可以对生产制造技能人员实行特殊的储备培养方式。例如,西门子早在年就拨专款设立了专门用于培训工人的“学徒基金”。这些基金用于吸纳部分岁到岁的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参加企业年左右的第一职业培训。期间,学生要接受双轨制教育:一周工作天,其中天在企业接受工作培训,另外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知识。由于第一职业培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年轻人进入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企业员工培训与发展

企业员工培训与发展 字号: 小中大| 打印发布: 2011-10-25 10:46 作者: 龚清平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查看: 189次 人力资源的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培训和职业发展,一方面它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内容,是获得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工作的难点所在。笔者根据自己的了解,就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发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一、企业员工培训与发展应该注意的事项 第一,培训与发展的内容应该和员工的工作息息相关,那些跟工作没有关系的要剔除在外,如此一来就能尽量节约时间和金钱,提高培训的效率。另外,培训和开发的内容要全面、细致,只要是跟工作内容相关的都应该包括在内,像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企业的战略规划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等等。 第二,企业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培训与发展的规划体系,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而不只是部分员工。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参加每次的培训,但是所有的员工都应该包括在培训与发展的体系之内,而不是将有些人排除在整个的培训体系之外。 第三,企业应该成为培训和发展的主体,对培训发展做统一的规划以及积极的组织,同时要科学的预测培训实施的效果,做好培训之后的反馈和考核工作,进而在培训与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如何开展有效的企业员工培训工作 第一,开展员工培训之前做好科学的需求分析。培训工作涉及很多相关环节,每个环节都必须认真设计和规划,包括培训的需求分析、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以及培训对象等等。而需求分析是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把握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培训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因此,企业要想达到培训的目的,让培训更有意义,保证培训需求分析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和可操作性强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科学地选择培训对象,使培训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进而达到预期的成果设想。首先,要考虑到接受培训的人是否真的有学习的动机;其次,要考虑到受训者的水平和培训目标以及培训课程内容的实际差距;再次,要充分考虑受训者的健康状况、身体特征、岗位技能和兴趣爱好等等;最后,企业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必须根据员工所在的职务层次来加以确定,循序渐进,切忌跳跃。因为无论是超前的培训还是延后的培训都不利于员工安心地专注于本职 工作,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 第三,更新员工的价值观念,创新企业的培训方式。科学的培训方式是企业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创新企业的培训方式:一是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培训咨询机构进入到企业做内训,也可以开展一些委外培训,同时经常性的在内部开展培训成果交流,也就是经过培训后对员工的帮助,通过培训来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可以采取填写和提交“培训心得”的方式来

企业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一)培训的目的 从满足企业经营需要的角度讲,企业培训大致有四个方面的目的: (1)长期目的:即为了满足企业战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而采取的培训活动。 (2)年度目的:即为了满足企业年度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要而采取的培训活动。 (3)职位目的:即为了满足员工高水平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经验而采取的培训活动。 (4)个人目的:即为了满足员工达成其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需要而由企业提供的培训。 企业在制定自身的培训规划中,应当清楚地体现出培训的不同目的。 (二)培训的意义 近几年来,培训成了很时髦的事情。“我要培训”的呼声愈喊愈烈。我们确实需要培训,但绝不就是单纯为了赶时髦,更不就是不得已而为之。从不同的角度来瞧,培训的意义就是有所不同的。 1、从企业角度来说 (1)培训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2)培训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 (3)培训可以提高企业战斗力。 (4)培训就是高回报的投资。 据美国培训与发展年会统计:投资培训的企业,其利润的提升比其她企业的平均值高37%,人均产值比平均值高57%,股票市值的提升比平均值高20%。 在过去50年间,国外企业的培训费用一直在稳步增加。美国企业每年在培训上的花费约300亿美元,约占雇员平均工资收入的5%。目前,已有1200多家美国跨国企业包括麦当劳都开办了管理学院,摩托罗拉则建有自己的大学。这些对中国企业来说,都就是一个很好的培训范例。 (5)培训就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对于企业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训有时就是最直接、最快速与最经济的管理解决方案,比自己摸索快,比招聘有相同经验的新进人员更值得信任。 2、从企业经营管理者角度来说

企业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1.公司培训的定位: 在明确公司战略、愿景、系统管理和流程推进等重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理清总部与下属公司、系统管理与主辅流程间的相互关系和职责分工,进而建立规范的培训分级管理体系。人力资源部在承担公司总部的培训管理职能的同时,还应承担公司整体培训职能,以整合培训资源,并须建立规范的、制度化、流程化的培训分级管理体系。明确界定公司人力资源部对所属分公司培训管理、监控及提供支持与服务的范围。 基于目前培训管理的现实情况,公司人力资源部要能充分承担和发挥相应管理职能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因此,人力资源部必须逐步完善和强化管理水平,在建立公司总体培训平台的基础上,有选择性、有重点地参与公司及所属人力资源管控,并逐渐过渡至规范化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 2.目标 2-1推动培训工作的开展,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构建基础培训管理平台; 2-2通过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总体岗位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流程的加速; 2-3通过职业素质培训和管理类培训,提升管理人员职业化行为素质和管理意识及管理技能,同时构建初步搭建公司人才队伍梯队,逐步培养一批吉泰公司急需的中高层管理者; 2-4积极宣传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 2-5利用两年时间,初步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和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 培训体系建设策略 3-1第一阶段(2015年1月—2015年6月) 3-1-1制订并完善培训管理制度。 根据培训执行反馈的情况修改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人力资源部、职能系统部门、分公司负责人等的职责分工;明确培训管理体系的基础架构;建立公司基础培训管理平台;规范培训工作的管理;为培训工作

公司培训体系设计方案

公司培训体系设计 方案

目录 第一章培训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培训需求调研 第三章培训形式 第四章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第五章培训计划 第六章培训实施和管理 第七章培训效果评估 第一章培训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体系设计的原则 1、体系设计的总体原则:有利于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竞争能力、获利能力及获利水平的提高。 2、体系设计的具体原则:有利于传递信息、改变态度、更新知识和发展能力。 3、体系设计的针对性原则: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培训形式的针对性 ■培训对象的针对性 二、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员工”为中心,以”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效果的评估和

落实”为基本点。 1、”以员工为中心” 培训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和改进员工的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模式。因此,培训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着”员工”这一中心进行,将培训工作视为员工和公司的双赢投资,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教育培训体系。 ”以员工为中心”要求公司最高管理层、各级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员工个人都积极的参与到培训中来,参与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 2、”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 经过对培训需求的分析,设置培训课程及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3、”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为了检验培训方案实施的有效性,分析开展培训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第二章培训需求调研

一、培训需求调研流程图,见下图: 二、培训需求的路径分析 1、战略分析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必须对产品市场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培训工作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要着眼于公司的未来发展。 根据公司的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生产和业务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有满足岗位需求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除了从公司外部选聘引进人才外,更重要的是对公司内部现有的人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 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析 培训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见下图:

年公司培训体系建立方案

2016年培训体系建立方案 第一部分、课程体系的建立 一、公司员工入职培训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新员工在试用期内必须接受入职培训,包括公司统一安排的集中培训和各部门的专业培训,公司统一组织的新员工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部门内的专业培训由用人部门自行安排。 人力资源部统一组织的培训课程内容包括 1、企业的概况、历史、组织架构、公司规划、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参与的社会责任等 2、公司的人事制度 3、公司的产品知识,包含公司的各种产品的功效,卖点 4、其他的培训内容,例如职业生涯规划或者员工晋升政策 由用人部门承担的入职培训包括 1、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能和责任、规章、制度 2、岗位职责介绍、业务操作流程的指导 促销员类的销售类培训以销售部为主,主要侧重基本的现场销售技巧 二、公司岗位技能类的培训 公司为扩展员工知识面,提升员工岗位任职能力以及增进员工工作效率所组织的各类培训 1、市场营销人员:营销管理、销售技巧、客户管理 2、职能部门:心态教育、职业精神及职业素养、商务礼仪、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办公软件PPT、excel的应用类 3、即将晋升的管理人员以及中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提升、角色转变、思维决策能力提升等(根据公司培训需求,可进行外部培训) 三、客户培训 针对公司的合作伙伴,以及具有市场推广作用的客户及其他重要客户进行的培训。课程内容主要以健康理念、企业文化、产品知识为主。根据目前公司销售模式,培训对象主要分为: 1、经销商、代理商等大客户群体:主要宣传公司文化、健康理念以及产品知识,以达到扩大公司知名度,培养大客户的目的。 2、公司直营店内以及其他合作机构的促销员:主要使促销员快速了解我公司产品的功效和卖点,快速达成交易的目的,课程内容可增加现场销售技巧的培训等 3、直接消费客户(会议营销):直接将公司文化、健康理念以及产品知识传达给现场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有人同行告诉我,生产制造型企业由于人员素质平均不高,技术性操作不强,工作程序化和固定化相对固定,培训工作相对来说,体系建立就有一定的难度。前段时间,笔者通过一个培训行业研讨会,与相关的同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由于行业的性质、发展规模等不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呈现不同。结合自己工作的情况,将生产制造型培训体系构架的建立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 一、生产制造型企业特点、培训重点和方式 生产制造型企业大部分生产制造线或作业上是以生产制造为重心,长久而把培训忽略;教室理论教学和OJT没有办法配合很好;人员密度大,基层人员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生产制造管理人员大部分从基层提拔上来,技术比较过硬,但团队和领导教练水平不强,管理人员升迁大部分是根据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自动升迁。在平时工作中,主要是接受一些“点”的技术类专业培训,而很少收到“面”的培训。常用错教学方法,延误教学效果。所以升迁上去后,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过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制造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产制造流程和检查标准,所以规范性操作要求较严格。培训材料有时太过时,有的太深涩,培训课程没有明确的职务分析。 因此,根据上述的特点和笔者调查反应情况中,生产制造型企业也有自己的培训重点。笔者认为,在层级方面,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培训重点应该在新员工技术培训和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进阶提升这两个方面。培训采用的方式根据培训性质的不同而需要有所不同:高科技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技术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或OJT;半技术的培训宜采用OJT;新进人员采用OJT,主管或资深员工采用Off JT。 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的“三维”构架 在设计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时,应依据“三维”建立培训体系,第一维度按职务层次划分,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经理都有相应的培训;第二维度按专业类别划分,有专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第三维度则按部门类别划分,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培训。 “三维”构架是建立在企业的人员稳定基础上的进阶培训体系,强调的是人员发展和提升。当然,设立课程的时候,除专业性课程外,可以设计不同的课程。

企业培训制度体系

公司员工培训制度 一、培训宗旨 1、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将培训的目标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围绕企业发展开展全员培训,不断探索创新培训形式; 2、实行全员培训,建立培训效果与激励挂钩机制,搭建起员工知识学习的平台。 二、培训目的 1、达成对公司文化、价值观、发展战略的认知和认同。 2、掌握公司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要领,使新进员工尽快适应和能胜任本职工作。 3、改进员工工作表现,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效率原则、效益原则。 4、提升员工履行职责的能力和主人翁的责任感,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热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5、提高员工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升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能力,为个人进步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6、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三、培训原则 依照公司管理手册,追踪行业新动态,掌握新知识,找出差距,需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

学,立竿见影。 四、培训的组织 1、员工培训工作在公司统一布署下由培训部门管理、统一规划,培训部和各分公司各司其职组织实施,员工个人主动配合。由培训部主要负责公共部分和理论部分、专业部分的培训,实际操作部分由各分公司组织培训。 2、培训部每季度末根据公司下季度发展计划、业务目标、考核指标,拟订公司季度培训计划上报公司批准执行。(原则上保持每周一次培训,每月一次户外拓展培训。) 3、培训部根据公司培训计划,制定季度培训课程大纲,明确培训的目的、内容、时间、授课人、课程要求和验收标准,报总经理办公室,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4、培训授课要落实到人,由培训部组织备课,必要时还要组织授课人试讲。需外请专家、教授的报公司批准。 5、培训部建立企业培训资源体系,做好教案编排,完善培训教材库、培训案例库,为持续的做好培训工作奠定基础。 6、培训实施部门要做好课堂管理,制备教材,保证良好的环境,准备必要的培训设备及辅助材料。 7、员工享有参加培训的权利,也有接受培训和培训他人的义务。除了积极参加公司和各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外,公司提倡和鼓励员工在提高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进行自主学习。 8、培训部、各分公司要及时掌握培训需求动向,在公司统一培训的基础上,适时合理的调整培训内容。各部门、各分公司等单位和个人也可以向培训部提出培训要求和建议。 五、培训种类和内容

超实用全套企业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一、建立公司教育及培训作业程序 1.0 目的 为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借由适宜的教育训练,以增进员工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充分了解公司整体工作系统的各项要求。对承担各岗位职责的人员规定出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的要求。 2.0 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职工。 3.0 权责 3.1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教育方案的核准,批准本部门年度培训计划,核定部门 负责人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 3.2人事部门:公司内训练地点安排、资料管理,公司外训的安排,教育训练执行、 考核及记录。 a)负责编制各部门负责人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 b)负责批准各部门员工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 c)负责季度、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 d)负责上岗基础教育; e)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f)负责《员工档案》的管理。 3.3各部门 3.3.1编制本部门员工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 3.3.2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3.3.3应工作需要提出培训申请。 4.0工作程序: 4.1人员能力 4.1.1承担教育培训职责的人员应是具有相应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 培训、技能和经历方面考虑; 4.1.2各部门负责人编制本部门《岗位说明书》,由部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 4.1.3《岗位说明书》经审批后,作为人事部门选择、招聘、安排人员的主要依据。 4.2培训和意识 应识别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等;根据《岗位说明书》的要求编制《员工培训大纲》,制定并实施培训。

5.0培训的种类及学历及经验要求 5.1新进人员培训 5.1.1训练对象及时机:人事部门每月底针对新进人员安排2小时以上课程的培训。 5.1.2训练课程:公司简介(经营/品质政策、公司组织架构、服务范围介绍)、 公司规章制度/福利制度、岗位技能、工作规则及卫生守则,消防安全等。 a) 公司基础教育:包括公司质量手册、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行 业标准基础知识等的培训。在进入公司一个月内,由人事部门组织进行; b) 部门基础教育:学习本部门运作的内容(包括部门手册和所涉及的程序文 件、相关制度等),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 c) 岗位技能培训;学习作业指导书、规则及规范、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 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5.2在职人员培训 5.2.1所有执行技术操作以及及质量相关的在职人员,均须按培训计划实施在职训练。 5.2.2训练计划 5.2.2.1每季度末,各部门应根据服务情况提出下季度教育训练申请单,由 厂或部门领导审核后,交人事部门汇总成季度教育训练计划。 5.2.2.2临时性训练或外训,则由相关单位提出教育训练申请单,经公司领导审核后执行。 5.2.2.3按培训计划,每年应对在岗在职员工至少进行二次全面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 5.3特殊工作人员培训 5.3.1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人员的培训,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培训,培训 合格后持证上岗;每年对于这些岗位的人员还应进行培训和考核; 5.3.2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应由质量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5.4研发人员培训 各类研发技术人员是新产品开发的主力军,应创造条件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由生产部研发室负责人安排老师组织培训或送外培训。 5.5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意识到: 5.5.1满足用户和法律法规要求以及不断地充实自己的重要性; 5.5.2违反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 5.5.3自己从事的活动及公司发展的相关性。 5.6 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 5.6.1 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 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

企业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步骤 第一、首先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即企业要不要做培训的决策问题,主要从组织、人员和工作任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作为开展企业培训工作的第一步,首先清楚的是:企业是否需要进行培训――即培训什么的问题。企业的培训需求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的需求,二是员工的需求。组织需求表现在组织战略的变化、业务的调整,以及应对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提出的要求。员工的需求表现在员工是否胜任岗位工作任务、员工是否达到业绩目标要求,以及员工个人的发展等。需求分析包括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三项内容:  组织分析――考虑的是培训是在怎样的一种背景下发生的。通过组织分析来决定在公司的经营战略、可用的培训资源以及员工的上级和同事对培训活动的支持一定的情况下,培训是否符合需要; 人员分析――确定那些人需要培训。包括分析:查找原因――判断业绩不佳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知识、技能或能力不足。还是由于工作动力不够,或者是工作岗位设计本身有问题。确定谁需要培训。确定员工是否作好培训准备。 工作分析――首先需要确定员工需要完成那些方面的重要任务,然后确定为了帮助员工完成他们的这些任务,应当在培训培训中强调那些知识、技能以及行为。  在实践中,组织、人员、任务这些分析并不是按照某一特定的顺序进行的,不过由于组织分析关注的是培训是否与公司战略目标相符,以及是否与公司愿意在培训上花费时间和资金保持一致,因此对组织分析是最先做的。而人员与任务分析通常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如果不了解任务与环境,也很难知道业绩不佳的到底是不是一个培训的问题。  第二、其次,依据培训需求制定企业的培训计划和相关预算 在明确了培训需求以后,就可以确定培训的目的和计划了。培训计划的制定则可以使培训目标变为现实。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培训目标和课程名称、培训对象、实施日期、实施时数、场地、培训方法,以及培训预算等。在年度开始前,制订该年度预定举办的培训课程的日程,培训实施日期要慎重决定,应使培训对象都能参加;计划课程时,除预先决定的固定课程之外,也应检讨其必要性;除培训课程外的其他辅助学习,可一并提出检讨;讲师费、会场租金及其他各项开支要做出预算并进行审核,讲师费的预算最好能有一定宽裕。  第三、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 包括四大部分:培训课程规划、选择相关资源、教学设计和学员手册编制。

2020年公司培训与人才发展计划书

2018年公司培训与人才发展计划书 人才培养作为组织能力提升的核心构成,在组织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积极、灵活地应对市场环境、保持并扩大公司品牌影响度、美誉度,提升员工工作技能,增强员工与公司的契合度,公司将逐渐加大对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的投入,为推动公司的培训工作的开展,使培训真正体现员工所需、公司所需,最终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特制定培训与人才发展计划。 一、培训需要分析 目前生产系统(生产、工程、设备、维修、品质)在职人员共计124人,从统计来看,公司生产系统有班组长15人,副经理/主任/主管12人,其中初中学历17人,占总数63%。另一方面,一线操作员工97人,具备中专以上学历人数仅8人,可供选拔任用的面相对较窄,应该说情况不容乐观,基层管理后备力量相对薄弱,公司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后备管理人才,特别是生产系统中大量储备具有熟练技能和一定学习能力的员工十分必要,除人才引进之外,立足自主培养是我们最重要的选项,建立健全公司内部选拔人才的机制,通过教育训练提升基层管理人员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并进一步打开内部员工职业发展路径是当务之急。 在6S、质量、设备等现场管理方面已有一定基础。但现场物料、在制品管理痕迹较弱,缺少有效的管控;在质量控制方面,目前质量过程控制手段基本依靠检查,对质量问题虽有统计,但内部缺乏对根本原因的深入分析,公司虽有质量管理目标指标,但对于质量问题量化分析、用数据说话意识不足。加强现场管理标准化,加大6S、设备管理力度,训练基层管人员掌握和使用现场管理工具,并持续改进,促使现场管理水平有进一步的提升,并使成本、质量、效率、安全等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二、培训与人才发展计划 (一)培训对象的选择 以基层管理人员培训为重点,提升其管理能力,2018年下半年的培训工

公司培训体系设计方案

Qing 培训体系设计方案 一、培训组织机构: 培训办公室设集团培训专职管理人员;公司人事规划部设公司专职培训专员;公司各部门也应设有兼职培训工作负责人。 1.集团人事部: 集团人事部是集团培训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如下:(1)对整个集团的培训工作进行总体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和下发集团培训管理的相关制度,并监督实施; (3)负责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集团培训工作年度发展规划,指导培训工作的发展方向; (4)负责各项培训费用的审核和审批工作; (5)审批各培训负责部门上报的各类文件和计划; (6)负责于每月底组织召开“培训工作会议”,会议主要议题为:总结当月培训工作情况,汇总当月培训需求信息,布置下月培训工作等。各公司培训专员和全体企业内部讲师参加。

2.培训办公室: (1)负责按集团人事部的要求起草各类培训制度、文件并报集团人事部审批; (2)负责汇总、制定集团整体年度培训计划,并报集团人事部审批后实施; (3)负责集团统一招聘的新员工(工人除外)入职培训的组织实施; (4)负责对各类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包括培训计划是否实施,培训质量是否合格(培训是否有效)等; (5)负责对讲师的培训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和管理,并适时安排针对内部讲师的培训课程,以提高其业务水平; (6)负责开发外部培训资源,经集团人事部审批聘请优秀外部讲师来集团授课,负责外部讲师授课期间的接待、协调和管理工作; (7)负责组织实施全集团性的或公共性的培训以及管理人员培训; (8)负责汇总、制定集团培训费用预算和年终培训费用总结并上报审批; (9)负责集团培训专用的资料、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和管理。 3.各公司人事规划部: (1)负责督促公司各部门年度培训计划的实施,并对培训实施情况进行记录与评估,每月底将当月各类培训的《培训记录表》和《培训有效性评价表》汇总报集团人事部备案;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修订版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 系如何做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有人同行告诉我,生产制造型企业由于人员素质平均不高,技术性操作不强,工作程序化和固定化相对固定,培训工作相对来说,体系建立就有一定的难度。前段时间,笔者通过一个培训行业研讨会,与相关的同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由于行业的性质、发展规模等不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呈现不同。结合自己工作的情况,将生产制造型培训体系构架的建立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 一、生产制造型企业特点、培训重点和方式生产制造型企业大部分生产制造线或作业上是以生产制造为重心,长久而把培训忽略;教室理论教学和OJT没有办法配合很好;人员密度大,基层人员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生产制造管理人员大部分从基层提拔上来,技术比较过硬,但团队和领导教练水平不强,管理人员升迁大部分是根据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自动升迁。在平时工作中,主要是接受一些“点”的技术类专业培训,而很少收到“面”的培训。常用错教学方法,延误教学效果。所以升迁上去后,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过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制造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产制造流程和检查标准,所以规范性操作要求较严格。培训材料有时太过时,有的太深涩,培训课程没有明确的职务分析。因此,根据上述的特点和笔者调查反应情况中,生产制造型企业也有自己的培训重点。笔者认为,在层级方面,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培训重点应该在新员工技术培训和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进阶提升这两个方面。培训采用的方式根据培训性质的不同而需要有所不同:高科技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技术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或OJT;半技术的培训宜采用OJT;新进人员采用OJT,主管或资深员工采用Off JT。 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的“三维”构架在设计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时,应依据“三维”建立培训体系,第一维度按职务层次划分,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经理都有相应的培训;第二维度按专业类别划分,有专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第三维度则按部门类别划分,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培训。“三维”构架是建立在企业的人员稳定基础上的进阶培训体系,强调的是人员发展和提升。当然,设立课程的时候,除专业性课程外,可以设计不同的课程。 A、生产制造技能培训。生产制造技能培训以各工厂的现场技术人员为对象。包括生产制造管理类培训和技能类培训。管理类培训的对象为骨干技师、监督者、作业主任和专职人员(监督员、执行员、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管理、监督者研修、管理技法、人际关系和新技术、系统等。技能类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工程技巧,取得国家或行业资格。培训分为上级(高水平)、执行员、技师、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技能专门研修(以骨于技师为对象,上级和中级培训),机械加工、电气电子、自动机器、机器控制、OA、半导体制造和焊接等。针对国内目前技术工人缺乏的情况,我们可以对生产制造技能人员实行特殊的储备培养方式。例如,西门子早在1992年就拨专款设立了专门用于培训工人的“学徒基金”。这些基金用于吸纳部分15岁到20岁的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参加企业3年左右的第一职业培训。期间,学生要接受双轨制教育:一周工作5天,其中3天在企业接受工作培训,另外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知识。由于第一职业培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年轻人进入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因此深受年轻人欢迎。 B、专业技术人员

企业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体系 1

企业培训体系 ”培训”对中国人来说是个比较新鲜的词汇, ”培训”一词在没有进入中国现代社会之前, 其要表示的内容被”学习”、”教育”、”开会”、”指导”这些具体的词汇所代替着。 培训是社会职业化发展的产物, 是伴随着单一的”学校教育”向”终身学习”这样一个社会教育体系的转型而发展起来的。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个人知识更新的速度已远远不足以应付工作的需要, 可能, 今后大学文凭都要像工厂生产的面包一样要注明有效期。而培训就将是未来知识的”保鲜剂”和”再造机”。 单指企业的培训是指企业为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 使员工能在自己现在或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达到企业要求而进行的一切有计划、 有组织的努力。 中国企业的培训, 伴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 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无意识地做类似培训的工作 这一阶段”培训”还没有正式作为一项企业的职责引入到企业中, 此时, 中国企业也会经常”开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经验学习”; 也会实施”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模式……这些都是培训工作, 却是无意识地在做, 并没有建立起现代培训的概念。 第二阶段: 有意识地参加公开课 上世纪末, ”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一些高校, 在外资企业有过经理人经验的人士, 以及各类组织培训的”咨询公司”等, 顺应时代的需要, 为社会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公开课资源。企业的培训意识也由此产生, 企业开始参加各种类型的公开课, 接受各种新思想的冲击。 这个阶段的培训, 更多是由公司的老板、经理参加, 她们成为了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第一批人。这批人经过参加公开课, 思想意识提高了一个层次, 但回到企业看看员工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远古时代”, 于是出现了”老板一个人在天上飞, 看着员工们在地上爬”的形象比喻。 第三阶段: 重视培训, 并频繁组织培训 老板与员工的思想意识差距是促使企业开始重视员工培训的直接原因。意识上的重视, 必然带来行动上的重视, 企业开始频繁地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 掀起了培训的热潮。只要是对培训有关的话题, 企业都会表现出十足的兴趣。员工外出参加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