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剂技术百科全书——超级崩解剂的性质及其作用

制剂技术百科全书——超级崩解剂的性质及其作用

制剂技术百科全书——超级崩解剂的性质及其作用
制剂技术百科全书——超级崩解剂的性质及其作用

《制剂技术百科全书·超级崩解剂的性质及其作用》崩解剂常用于片剂和某些硬胶囊处方中,超级崩解剂对片剂流动性和可压性的负面影响可以减小。超级崩解剂化学及表面形态、崩解机制、崩解影响因素、新的崩解剂。

引言

化学及表面形态

1.羧甲基淀粉钠

2.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3.交联聚维酮

崩解机制

1.毛细管作用

2.膨胀作用

3.变形恢复

4.排斥理论

5.润湿热

6.统一的机理-崩解力或压力的产生

崩解影响因素

1.粒径

2.分子结构

3.压力的作用

4.基质的溶解性

5.崩解剂在颗粒中的加入方式

6.返工影响

7.灌入硬胶囊

新的崩解剂

小结

引言

崩解剂常用于片剂和某些硬胶囊处方中,用以促进水分的渗透以及制剂在溶出介质中基质的分散。口服制剂理想状态下应该能分散成其初级粒子形式,该制剂即是用初级粒子制成的。虽然多种化合物可用作崩解剂,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但目前常用的还是比较少。传统上,淀粉曾被用作片剂处方中首选的崩解剂,且现在仍然被广泛应用,但淀粉远不够理想。例如,淀粉用量超过5%时就会影响其可压性,这一点在直接压片中尤其突出。另外,湿法制粒中粒子内的淀粉并不如干淀粉有效。近年来,开发了一些新型的崩解剂,通常称之为超级崩解剂,它们的用量比淀粉要少,只占整个处方的一小部分,因此对片剂流动性和可压性的负面影响可以减小。按照其化学结构,这些新的崩解剂可分为三种类型(表1)。

表1 超级崩解剂的分类(仅列出部分)

化学及表面形态

1.羧甲基淀粉钠

羧甲基淀粉钠是一种超级崩解剂,是由交联的羧甲基淀粉钠形成。交联通常采用磷酸三氯氧化物或三偏磷酸钠的化学反应,或者经过物理方法处理。羧甲基化就是先在碱性介质中使淀粉与氯乙酸钠起反应,然后用柠檬酸或乙酸中和,此工艺就是著名的Williamson醚合成法。该合成能使大约25%的葡萄糖发生羧甲基化。副产物也能部分被洗出,这些副产物包括氯化钠、乙醇酸钠、柠檬酸钠以及乙酸钠。崩解剂的粒径可以通过取代和交联过程予以增大。

羧甲基淀粉钠一般成球状,因此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图1就是一些常用的羧甲基淀粉钠商品的扫描电镜

照片。

图1 羧甲基淀粉钠的扫描电镜照片

2.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源于纤维素醚,即水溶性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的内交联,是由纤维二糖重复单元构成的,每个纤维二糖单元是由两个葡萄糖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每个单元还有三个羟基。取代度是指被羧甲基取代的平均羟基数。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由粗纤维素制成,将这些天然纤维素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纤维素再与单氯乙酸钠反应生成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完成后,多余的单氯乙酸钠就会慢慢水解成乙二酸。这些乙二酸能把少数羧甲基钠转变为自由酸,进而催化交联反应形成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同时产生副产物氯化钠和乙醇酸钠。大部分副产物可以被除去,主产物经乙醇提取纯度可达99.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经研磨后,纤维聚合物就会变成更小的片段进而使其流动性提高。

由于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粗粒子中存在交错的纤维形态和不同长度的片段,因此它不像羧甲基淀粉钠那样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低温研磨可改善其流动性。扫描电镜表明,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粒子带有较尖的纤维末端,这可能是由于研磨造成的(图2)。

图2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扫描电镜图

3.交联聚维酮

交联聚维酮是一种交联的N-乙烯基-2-吡咯烷酮聚合物。反应物乙炔和甲醛是用于合成丁炔二醇的。丁炔二醇通过氢化作用和随后的环脱氢化作用形成丁内酯,丁内酯再与氨反应生成吡咯烷酮,然后于一定的压力下与乙炔进行乙烯基化反应生成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吡咯烷酮线性聚合成一种可溶性的黏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而乙烯吡咯烷酮非线性聚合成为一种不溶性的超级崩解剂,即交联聚维酮。非线性聚合产生的副产物包括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维酮中可溶性成分低于1.5%,通过红外光谱确定该

可溶性成分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与其他两种超级崩解剂相比,交联聚维酮有着显著不同的外观,其粒子是由相互熔融的粒子聚集体组成。这种聚集体使得交联聚维酮呈海绵样的多孔外观(图3)。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减小交联聚维酮的粒径将会增加其单位质量的表面积,但是会降低粒子内的空隙率和偏离海绵样外观。

图3 交联聚维酮的扫描电镜图

崩解机制

尽管在固体制剂中崩解剂是很重要的成分,但是它们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未被完全阐明。过去曾提出的机制包括毛细管作用、膨胀作用、变形回复、排斥作用以及润湿热。看起来好像还没有单一的机制能解释崩解剂的复杂行为。然而,这些已有的机制能够为我们对崩解作用的不同方面作出解释。

1.毛细管作用

一种有效的崩解剂能够将水拉入片剂的空隙内。对于交联聚维酮,毛细管作用被认为是其主要的崩解机制。Kornblum和Stoopak研究发现交联聚维酮膨胀程度很小,而是迅速吸水。即便是广泛膨胀的羧甲基淀粉钠,当改造结构提高其吸水性后也能显示增强的崩解能力,这一研究被Rudnic等证实。毛细管作用不像膨胀作用那样需要通过体积的增大产生崩解力。

系统吸水能力可以用Washburn方程来概括:

(1)

Washburn方程太简单,不能应用于动态的片剂崩解过程,但是它能够说明表面张力(γ)、孔径(r)、固液接触角(θ)以及液体黏度(η)的任何变化都能改变水分的渗透率(L=毛细管中水渗透长度;t=时间)。例如,Rudnic等阁在评价不同粒径的交联聚维酮崩解效率时发现那些具有大粒径范围(50~300μm)的交联聚维酮崩解时间很短。大的粒径很可能会产生大的孔径并能改变孔的形状。事实上,由于大的粒径而导致的长纤维可能会提高毛细管摄水进人制剂基质的效率。

与传统淀粉相比,超级崩解剂能够以更大的速率将水引入基质中。Van Kamp等使用一种水吸收测量仪,发现像羧甲基淀粉钠那样吸水能力很强的制剂很快就能崩解。虽然疏水性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镁看起来会对毛细管作用造成影响,但那些含有羧甲基淀粉钠的制剂几乎不会受此影响。Lerk等也发现当崩解剂与硬脂酸镁混合不同时间时会降低润湿速率。润湿速率的降低与混合时间成比例。这种研究预示着由于长时间的混合,硬脂酸镁会出现分层。

2.膨胀作用

尽管水分的渗透对于崩解来说是首要环节,然而膨胀作用很可能是最广泛被接受的片剂崩解机制。实际上,大多数崩解剂都有一定程度的膨胀,但它们之间膨胀性质上的差异会使得该机制不能成为合理的唯一机制。

最早用来测量膨胀程度的方法是测量沉降体积。Nogami等开发了一种用于测量膨胀率和吸水能力的可靠方法,Gissinger和 Stamm改进了该装置并给出某些崩解剂膨胀率与崩解作用的相关性。后来,Iist 和Muazzam利用该装置并运用力和传感器测量了膨胀率和膨胀力。他们发现能够产生大膨胀力的崩解剂

一般会更有效。

由于膨胀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崩解机制,那么在膨胀过程中一定会存在一种超微结构。崩解剂的膨胀将会产生膨胀力。制剂中如果具有大的空隙将会缓解膨胀作用,进而削弱崩解剂的作用。但是,若膨胀作用不能迅速发生,则容易通过塑性形变产生形变的基质只能使崩解剂部分膨胀。

某些崩解剂的膨胀作用依赖于介质的pH。据Shangraw等报道,阴离子交联淀粉和纤维素的沉降体积在酸性介质中会发生改变。而Polyplasdone XL和淀粉1500不变。在另一项研究中,Chen等发现含有Primojel和AcDiSol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剂在酸性介质中比中性介质中崩解和溶出的时间长,而那些含有PolyPlasdoneXL的片剂就不存在这种差异。Mitrevej和Hollenbeck把单个的粒子置于载玻片上并暴露于高湿度条件下,通过显微镜观察其膨胀度,结果表明某些超级崩解剂具有显著的膨胀能力。

另外,当Carana等评价不同崩解剂的膨胀能力时发现,最大崩解力与粒子膨胀百分数之间没有关系。因为他们确实发现崩解力的产生与崩解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作者认为崩解力的产生速率是决定性的因素。膨胀力的产生如果慢的话,片剂就有可能不发生键的断裂而会使应力得到缓解,因此产生快速膨胀力是人们所希望的。

3.变形恢复

所谓变形恢复,理论上就是指崩解剂粒子在压缩时发生形变,当其遇湿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从而造成片剂的瓦解。Hess通过显微照片发现变形的淀粉粒子遇湿后恢复至原来的形状。

Fassihi认为,在较高的压力下,崩解依赖于片剂的力学活性,它来自于压缩过程储存的机械能。他研究了处方组成为Emdex粉末、硬脂酸镁和5%的崩解剂的片剂的崩解时间,发现不论用哪种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淀粉),崩解时间均会随压缩力的增大而延长,而当压力超过120MN/m2时,崩解时间又会缩短。

对于形变及形变恢复这一崩解机制的研究还不完全。然而,对于那些很少能产生膨胀作用的诸如交联聚维酮和淀粉那样的崩解剂来说,这种崩解机制会成为崩解剂作用的重要作用机制。这种崩解剂的崩解能力可能取决于崩解剂的相对屈服强度以及所压制辅料的相对屈服强度,因为崩解性能依赖于崩解剂颗粒承受多大的形变。而且,在片剂放置过程中时间依赖性应力松弛可能是颗粒间黏结剂不能保持形变的因素,因为由崩解剂引起的形变会随着基质的松弛逐渐恢复。

4.排斥理论

Ringard和Guyot-Herman已提出一种粒子间排斥理论,这种理论用于解释那些虽不具备好的膨胀能力但能够对片剂的崩解发挥作用的崩解剂,如淀粉。按照这个理论,水通过亲水孔道渗透进药片,且连续的淀粉网状物能将水分从一个粒子输送至下一个粒子,从而产生重要的流体静压力。然后水由于淀粉表面的亲和力而渗透进淀粉颗粒间,从而破坏了氢键和其他维持药片结构的力。目前,这一理论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

5.润湿热

Matsumara发现淀粉粒子遇湿后能够轻微地放热,导致片剂中残留的空气膨胀而产生局部压力。不幸的是,如果这种解释合理,将只限于很少一些物质,如硅酸铝和高岭石。List和Muazzam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崩解剂都会产生润湿热,即便能够产生很大的润湿热,崩解时间也不一定缩短。Caramella等发现在一些处方中,即便温度升高引起空气膨胀,内部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因此,他们认为,由润湿热导致孔中空气膨胀这一解释还不能得到数据证明。最近,Luangtana-anan等对碳酸镁和尹片剂中粉末的湿热现象进行了考察。

碳酸镁片剂能够产生很大的润湿热,比EncomPres片剂易崩解。实际上,使用一种热力学方法去设计片剂崩解机制模型会很有趣,但仅靠润湿热来解释崩解还是不够的。

6.统一的机理-崩解力或压力的产生

在片剂崩解机制中,崩解力产生的速率也许会成为一个总的因素。一些现有的机制主要是用来阐述如何产生崩解力的。Brzeczko建立了一种方法,可以同时测量片剂水分摄入速率以及轴向和径向崩解力产生的速率。如图4-图6所示,片剂压缩对轴向力的贡献大于对径向力的贡献。该研究是以三种主要类型的超级崩解剂为模型进行的,三种情况下崩解剂浓度相同。实验证明,在无水乳糖体系中产生的最大轴向力比磷酸氢钙二水合物体系要低得多。在可溶性和不溶性基质中崩解行为的不同可能与压力的产生和液体的摄入有关。图7比较了含2%超级崩解剂的磷酸氢钙和乳糖汽剂的最大轴向崩解力与片剂崩解时间的关系。可见,高的崩解力会加速磷酸氢钙片剂崩解,但会使乳糖片剂崩解速率减慢。对于磷酸氢钙片剂,较高的轴

向崩解力会使其崩解时间缩短,而对于比其崩解力低得多的乳糖片剂,则似乎不存在这种关系(图8)。如图9、图10所示的那样,最大水分吸人量与水分吸入速率看来与崩解时间也不挂钩了。然而,对于乳糖体系,快速的水分吸人反而使其崩解速率减慢。据说快速的液体吸人会导致乳糖快速溶解,孔隙率增大,从而容许膨胀或结构恢复。

图4 压片力对Ditab和AcDisol及乳糖和AcDisol的片剂的径向和轴向崩解力的影响

图5 压片力对Ditab和Primojel及乳糖和Primojel的片剂的径向和轴向崩解力的影响

图6 压片力对Ditab和PoIyplasdoneXL及乳糖和PolyPlasdoneXL的片剂的径向和轴向崩解力的影响

图7 含2%超级崩解剂的磷酸氢钙和乳糖片剂的最大轴向崩解力与崩解时间的关系

图8 含2%超级崩解剂的磷酸氢钙和乳糖片剂的初始轴向崩解速率与崩解时间的关系

图9 含2%超级崩解剂的磷酸氢钙和乳糖片剂的最大吸水量与崩解时间的关系

图10 含2%超级崩解剂的磷酸氢钙和乳糖片剂的初始吸水速率与崩解时间的关系

Peppas把可溶性和不溶性体系之间崩解速率的差异归因于两种机制,即界面控制机制和扩散控制机制,用公式表示如下:

(2)

式中:F代表时间t时的崩解力;F∞代表能够产生的最大崩解力;k是膨胀速率常数;n代表两种机制中的哪一个控制崩解。界面控制现象指粒子从片剂界面上脱落,而扩散控制现象是指粒子扩散出去。尽管人们认为两种机制同时发生,但崩解依赖于两种体系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例如,当n小于0.6时,扩散机制占主导作用,而n大于0.9时,界面控制机制起主导作用。其中n值取决于系统的溶解性。

因为超级崩解剂高度亲水但在水中不溶,因此可预料它们通过界面效应崩解片剂要比控制扩散更加有效。实际上,Caramella等发现,含有不溶性磷酸钙的片剂易崩解,而含有高度可溶性产乳糖的片剂崩解

较慢。这一现象可以用包含β-乳糖体系的n值小来解释。换言之,超级崩解剂的界面控制机理不能够超过β-乳糖的扩散控制机制。

崩解影响因素

1.粒径

崩解速率和崩解力可能取决于崩解剂的粒径。Smallenbroek等发现具有较大粒径的淀粉粒能更有效地促进崩解,这很可能是由于大粒子会更有效地形成崩解剂的连续亲水网络。而且,Rudnic等发现粗的交联聚维酮(50~100μm,B级;50~300μm,C级)比细的(0~15μm,A级)更有效,其中B级和C 级崩解效率差异不大。当List和Muazzam对两种不同级别的交联聚维酮粒子(100~200μm和>315μm)进行考察时,发现两种级别粒子的崩解效率非常接近(见表2)。对其他崩解剂如Amberite IRP88和马铃薯淀粉的研究结果表明,粗粒子的崩解效果优于细粒子。对于可以很好膨胀的崩解剂,可以通过考察崩解力的产生来解释其崩解效率。实际上,大粒子的羧甲基淀粉钠要比小粒子的膨胀速率快且程度较大。

表2 颗粒大小和压力对膨胀压和崩解时间的影响

2.分子结构

不同的崩解剂具有不同的结构,这取决于它们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例如玉米淀粉,其结构中含有不同比例的二糖片段、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Schwartz和Zelinske认为,线性聚合物直链淀粉具有崩解作用,而支链淀粉具有黏性。改变直链与支链淀粉的比例不会对所制得的片剂的孔隙率造成影响。Rudnic等对羧甲基淀粉钠的交联和羧甲基化的作用给出了评价,其结论是崩解剂的膨胀度与其交联度显著成反比。膨胀度也与取代度成反比,但影响程度不大。Shah等发现具有很大相对分子质量且羧甲基化程度低的羧甲基纤维素是最好的片剂崩解剂。

3.压力的作用

压力以各种方式影响片剂的崩解时间。首先,它通过控制片剂的孔隙率来控制溶出介质向基质中的渗透。低的压缩力会导致较大的孔隙率,从而使水分快速渗透。但是,有人观察到含有淀粉的片剂当压力增大时其崩解时间会缩短。在较低的压力下,任何可能的膨胀和发生的变形恢复会或多或少地被孔隙抵消,但在中等压力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好的崩解效果。在高压力的情况下,由于孔隙率的降低会阻碍液体的渗透,所以这时崩解剂的变形就会占主导地位了。总之,List和Muazzam发现,当磷酸氢钙基质片剂中含2.5%的安伯莱特树脂、淀粉和交联聚维酮时,若压力增大,膨胀压也会随之增大(见表2)。类似的发现也被Fassihi和Brzeczko报道过。

在两个不同的研究中,Khan和Rhodes观察到在低压力下,含有羧甲基淀粉钠的片剂崩解相对较慢,在中等压力下崩解加快,在高压力下反而又会变慢。然而,压力对其他类型崩解剂的崩解时间的影响会有很大不同,比如阳离子交换树脂、海藻酸盐以及各种类型的淀粉。这可能是因为压力对崩解剂的崩解时间的影响取决于崩解剂的性质,比如它们的崩解机制和变形性质。

Munoz等发现,压力对崩解时间的影响随超级崩解剂Explotab用量不同而不同。图11显示,浓度约为7%的崩解剂能使崩解时间达到最短。在该浓度下,压力与压制时间几乎没有关系。在较低的崩解剂浓度下,崩解时间主要受压力的制约,在中等压力下显示出很快的崩解速率。这种压力对崩解时间的二相效应在AcDiSol中也存在,而且表面效应曲线与Explota的类似。当以5%和10%的崩解剂来考察崩解时间时,发现5%的AcDisol产生最低的孔隙率、最低的屈服压和最短的崩解时间;而在10%水平时,片

剂就会显示出轻微的压制后膨胀,这说明浓度为10%的崩解剂与5%的崩解剂比起来,崩解时间会稍微增加。

图11 崩解时间与压力和崩解剂用量的面响应

由此可见,压力对崩解效率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崩解剂的作用机制。膨胀作用和变形恢复很可能依赖于一个能够使片剂达到临界孔隙的压力。另一方面,若片剂被压缩至孔隙率很小时,起着首要作用的毛细管对液体吸收的作用机制将受到影响。

4.基质的溶解性

崩解机制不仅依赖于崩解剂本身而且还依赖于基质。崩解剂在不溶性的基质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比如那些含有磷酸钙的不溶性基质,如果没有崩解剂的存在就不能够充分地崩解。另一方面,那些由水溶性的填充剂和药物组成的片剂和胶囊,即使崩解剂存在,在水中也是倾向于溶解而不是崩解。有人指出,在溶解过程中,水起到增塑剂的作用[37」,这将会影响到崩解力的产生。此外,易于膨胀的可溶性材料会形成黏性塞,从而会阻碍水分向基质的渗透。然而,尽管基质具有可溶性,崩解剂的加入几乎都会缩短崩解时间。

5.崩解剂在颗粒中的加入方式

在颗粒中加入崩解剂的方式存在争议,崩解剂是存在于粒子间还是粒子内,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据Shotton和Leonard报道,玉米淀粉、海藻酸盐、褐藻酸以及其他崩解剂加到磺胺嘧啶颗粒间比加在颗粒内崩解要快。他们同时也指出后一种加入方式分散更好,而且指出最好的折中方法就是在颗粒内外均加入崩解剂。

Van Kamp等评价了以乳糖颗粒制成的强的松片剂中Primojel、AcDisol以及PolyplasdoneXL的加入方法,结果发现超级崩解剂无论是内加、外加还是内外平均分布,其崩解时间、耐压程度和溶出均无明显不同。有趣的是,用马铃薯淀粉所得的结果不同,这一差别与早期Shotton和Leonard的不符,即颗粒内部的淀粉比颗粒外的更有效(见表3)。据Gordon等的报道,一种在胃pH介质中不溶的药物萘普生,当AcDiSol分布在颗粒内时,萘普生的溶出要比其分布在颗粒间或平均分布在颗粒内外时快得多。甚至最近,据Khattab等报道显示,扑热息痛中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和交联聚维酮)采用内外加法比单独的内加或外加法崩解速率明显加快。

表3 崩解剂在颗粒中的加入方法对片剂性质的影响

有必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去阐明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黏合剂的类型、填充剂的类型以及骨架的溶解性,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崩解剂不同加入方式的效果。例如,Becker等发现,在扑热息痛片剂中,当黏合剂为麦牙糊精(Licab DSH)、预胶化玉米淀粉(Lycab PGS)或低取代羟丙基甲基纤维素(L-HPC)时,颗粒外加交联聚维酮就会比当黏合剂为PVP或HPMC时崩解更好。此外,Shotton和Leonard研究的不同加入方式的淀粉的效力与Van Kamp等的研究结果有差异,原因是其中有无填充剂乳糖的存在。与Shotton和Leonard的研究不同,Van Kamp使用乳糖作为可溶性的填充剂,会降低颗

粒外淀粉的效力,从而使颗粒内加入更有利。

由表4的总结可以看出,试图得出崩解剂在颗粒中加入方法哪种更好很困难。但从数据的整体来看,崩解剂采用内外加入法将会使崩解更加有效。

表4 不同研究者对崩解剂不同加入方法与片剂、胶囊崩解效率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比较

6.返工影响

有人对重新压制含有超级崩解剂的湿的微晶纤维素基质对膨胀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当崩解剂采用外加法时,仅ExPlotab在重整后能够保持良好的崩解效率。当崩解剂采用内加法时,所有崩解剂的返工效率与没有崩解剂存在时相等。对于PolyplasdoneXL来说,在二次压制之前采用外加法加入2%的崩解剂能够保留崩解行为。但对于AcDiSol,只能使部分崩解行为得以保持。进一步对含有2%外加崩解剂的返工片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田」,虽然在各种情况下最大膨胀力均减小,但是片剂的崩解时间几乎不受影响,如表5所示。

表5 超级崩解剂的返工效率

7.灌入硬胶囊

超级崩解剂在硬胶囊直接粉末灌装中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可直接压片片剂处方中崩解剂所起的作用。在一项研究中,使用一种叫Zanasi LZ64的仪器,在一定压力下填充胶囊,测定含有氢氯噻嗪和不同崩解剂的磷酸氢钙基质处方的溶出时间,结果表明,在促进氢氯噻嗪溶出方面,交联羧甲基纤维素比羧甲基淀粉钠更有效,而交联聚维酮在这方面作用最弱。在随后的多因素考察中,发现所有主要因素(包括崩解剂的类型、压力、润滑剂的用量以及填充剂类型)对片剂的溶出均有显著的作用(图12和图13)。大多数情况下,较低的崩解剂浓度,通过增大填充力能改善氢氯噻嗪的溶出速率,这主要是由于孔隙率减小所致。当把填充剂乳糖换成磷酸氢钙时,崩解剂作用效果排序就会发生改变。

图12 崩解剂、压力和润滑剂对于氢氮噻嗪从无水乳糖基质胶囊中溶出的影响。对照组不加崩解剂

与片剂相同,崩解剂在快速可溶性胶囊基质中所起的效率要低于水不溶性基质。也许对于胶囊剂,崩解剂的浓度应加大为正常情况下片剂使用浓度的2倍才能有效地促进崩解,而且还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胶囊的溶出。需要更高的崩解剂浓度可能反映出硬胶囊与压缩片比起来有更高的孔隙率。在乳糖和磷酸氢钙体系中,当崩解剂浓度相同时,羧甲基淀粉钠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比交联聚维酮更能促进氢氯噻嗪的溶出。不管填充剂类型如何,崩解时间和膨胀力均与溶出相关。

图13 崩解剂、压力和润滑剂对于氢氯噻嗪从磷酸氮钙基质胶囊中溶出的影响。对照组不加崩解剂

新的崩解剂

结冷胶和黄原胶SM的性质和作用与超级崩解剂类似。结冷胶是由线性的四糖组成的阴离子多聚糖,从假单胞菌衍生而来。当4%的结冷胶用于布洛芬片剂时,崩解时间为4min,这要比用干淀粉或

Avicel PH102(>15min)优越得多。用Explotab、AcDiSol和KollidonCL时,崩解时间为4~7min。黄原胶SM是由美国药典新收载的黄原胶衍生物,它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和较低的凝胶化倾向。含3%黄原胶SM的阿司匹林片剂的崩解时间约10min。增大崩解剂的浓度使其超过3%时,崩解时间没有改进。AcDiSol的最有效浓度为5%,此时的崩解时间小于5min。黄原胶SM水溶性像AcDiSol一样较低,但在水中更易膨胀。

小结

总之,超级崩解剂是一种能够促进口服固体制剂快速崩解以加快其体内溶出的赋形剂。常见的超级崩解剂有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交联聚维酮。超级崩解剂与传统的淀粉相比,其在很小的浓度就具有很强的崩解性能。这一特点给制剂工作者带来很大的方便,特别是当其应用在直接压片中时。然而,淀粉和超级崩解剂的作用效果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片剂的组成、压片力、制粒以及加入的方法。

由于许多复杂因素的存在,对超级崩解剂的作用机制还不能完全了解。崩解剂已有的崩解机制包括毛细管作用、膨胀作用、变形恢复、粒子间的斥力作用以及润湿热。吸水是所有作用机制进行的先决条件。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机制都已得到很好的证实,崩解剂可能是通过多重机制起作用的,但每种崩解剂均有一种主要的机制。不管它们的正确性如何,所有被提出的机制至少都有在基质中产生崩解力的可能,这看起来是一个统一在一起的概念。

儿童百科全书

孩子脖子总是响,与抽动障碍有关 孩子眨眼同时嘴歪,吃了药嘴不歪了,但是变为眨眼同时申脖子,脖子还总是响很大声,脖子响与抽动症有关吗? 脖子响一般与抽动障碍有关。怎么才能控制病情呢?以下是针对您的问题给予解答: 抽动症,以不自主的、无目的性、重复、快速地挤眉弄眼、努嘴、吸鼻、伸舌,甚至扭脖子、鼓肚子、耸肩、甩胳膊、蹦跳,或伴有嗓子发声、骂人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上述症状在一个患儿身上只会出现一两项,症状时轻时重。 在疾病的初期,有些症状还可暂时控制。对于缺乏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长、老师甚至一些医生来说,如果把儿童的此类表现当成“坏毛病”或“沙眼”、“结膜炎”、“咽炎”来治,既耽误孩子的治疗,还会给儿童的心身带来一些伤害。另外这种疾病往往与多动症、强迫症、情绪障碍等伴发,因而此类患儿的管理、教育尤其困难,很多家长苦不堪言。因此要坚持长期、系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不能随意停药。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副作用少,疗效肯定。 饮食新鲜清淡,不要吃填加剂多的食物。尽量不要感冒,劳累,也尽量少看电视,不玩游戏等。 还有父母对孩子的温暖如春的关怀非常重要,不批评、不打骂、不指责孩子,尤其是父母相亲相爱对孩子内心安全感尤其重要。

什么情况下应该给孩子吃抗菌素? 孩子生病了,医生给孩子开了抗菌素,可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吃了抗菌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就不给孩子吃。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却是不正确的。 细菌感染孩子后,如果您不让孩子吃抗菌素,孩子就要单枪匹马地与细菌作战。孩子的“兵工厂”主要是扁桃体、腺样体和肠道淋巴系统,为了提高战斗力,这些工厂就要扩编,也就是代偿性增大。医生在检查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的扁桃体肿大,孩子肚子疼(肠系膜淋巴结炎)。如果这些器官经常代偿性增大,就会形成慢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增生,孩子睡觉会打呼噜,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如果家长及时给孩子吃抗菌素,孩子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给孩子吃抗菌素?什么情况下不应该给孩子吃抗菌素?什么情况下给孩子吃抗菌素会导致细菌耐药呢? 抗菌素是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能杀灭或抑制细菌。很多媒体经常说医生滥用抗菌素,这导致很多病人连合理的抗菌素都不敢使用了。 现在大医院的儿科都比较正规,一般的感冒发烧也需要检查血常规,如果检查结果证明孩子是细菌感染,这时候使用抗菌素就是正确的,不使用才是错误的。滥用抗菌素主要指不做检查或者凭经验使用。 儿科主要使用青霉素类或者头孢类抗菌素,这些抗菌素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一代头孢主要的副作用是肾毒性,三代头孢的副作用已经很小了。相对于疾病对人体的损伤,抗菌素的副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有些人认为头孢类消炎药物会杀死白细胞,这完全是误解。因为使用头孢类抗菌素后,绝大多数的细菌被杀灭了,因此,血液里的白细胞自然会降低到正常水平。如果这个时候合并病毒感染(在细菌感染的时候,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会降低,病毒会趁机作乱),往往会导致白细胞降低到正常值以下。这是病毒的作用,而不是抗菌素的副作用。

从小就要爱科学——《21世纪·中国少儿科学百科全书》序(教案).doc

从小就要爱科学——《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序(教案)- 从小就要爱科学——《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序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序言的内容、特点和要求。 2、能力目标:透过序言看清《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和价值。 3、情感目标:培养从小就要爱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 1、教学重点:关于序言的写作要求。 2、教学难点:自主品味语言的严密准确。 教学手段和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讨论归纳法为主,适当穿插讲授 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16-3-71)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1、介绍“序”的文体知识 序的种类: A、书序:说明著作的过程及旨意。 a、自序:作者自己写序,例: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文解字序。他序:序由别人代作,例: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b、置于书前曰“序”,置于书后曰“跋”,合称“序跋体”。 B、诗序:说明写诗的原由及旨意。例如:琵琶行并序、正气歌并序、桃花源记。 C、赠序:赠人以言,表示忠告之意。例:师说、送东阳马生序。 2、字词认读 遨游(áo)猕猴(mí)如火如荼(tú) 3、苏步青简介 苏步青,浙江平阳人。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83年起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历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兼任学术委员会常委。研究领域为微分几何、计算几何,发表科学论文150多篇,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等专著10部。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培养一批优秀的数学人才,其中有4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4、背景链接 本文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为《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所写的序言。 序言,是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

最新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1 2 一、教材分析 3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 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 4 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 2 5 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6 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7 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8 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9 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10 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11 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12 二、学情分析 13 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有关化学性质可能不了解,但对有二氧化硫引起的一些现象却很14 熟悉,如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银耳的漂白等。可以由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疑问,激15 发兴趣,导入学习。而且高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在16 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这些内容对SO 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 17 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 SO 2以及SO 2 的物理性 18 质。 19 三、教学目标: 20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21 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22 1)知识与技能: 23

①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24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5 ③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6 2)过程与方法: 27 ①使学生学会通过阅读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 28 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9 ②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 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0 和思维的逻辑性。31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2 ①使学生了解SO 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 33 意识。 34 ②使学生了解SO 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5 体验学科价值。 36 ③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7 四、教学方法 38 本节我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采用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39 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 40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并与阅读、多媒体等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41 堂。 42 学生:猜想与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验证、解释与结论,在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43 评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44

中医大百科全书》

、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苦荞麦--七大营养素完全集于一身,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却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它不属禾本科,而属蓼科,与人们所熟悉的“何首乌、大黄”等是亲兄弟,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优秀粮药兼用粮种,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出产于高寒山区,中国西南及山西晋北一带,主要产于大同,朔州两市,其中以大同左云县生产的最为有名,其中左云苦荞被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左云苦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天然,纯净无染,且因产地不同而营养价值不同。苦荞拥有独特、全面、丰富的营养成份,而且药用特性好,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营养成份,所以被世界营养学家誉为人类的“天然黄金搭档”!苦荞能抗菌消炎,有“消炎粮食”的美称。苦荞有通便排毒的功效,民间又称其为“净肠草”。苦荞茶适用人群: 1.肥胖者 2.经常在外用餐的人士 3.经常坐或者驾驶汽车的人士 4.经常精神紧张的脑力劳动者 5.饮酒过量人士

6.习惯性便秘者 7.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疾病的人士 8.患有糖尿病的人士 9.妊娠期的女士 ⊙老年人 生物类黄酮能保护血管,促进微循环,抗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每100克苦荞中含有43微克硒---抗癌之王,硒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要的抗衰老元素。 ⊙年轻人 自由基导致DNA、脂质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性损伤,从而引起细胞的破坏老化和功能障碍,是人类衰老的最主要原因。苦荞富含生物类黄酮、硒、维生素C、维生素E四类抗氧化元素,能有效的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国家谷物研究所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并且含有其他粮食作物所缺乏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生物类黄酮、硒、铬、锰),对现代“文明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均有预防和治疗功能。 ⊙儿童 苦荞的营养成分配比被国际营养学会称为“天然黄金搭档”,有“五谷之王”的美称。长期食用可增强免疫力,提高智力,促进生长发育。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有关化学性质可能不了解,但对有二氧化硫引起的一些现象却很熟悉,如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银耳的漂白等。可以由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疑问,激发兴趣,导入学习。而且高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 SO2以及SO2 的物理性质。 三、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③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使学生学会通过阅读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②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②使学生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③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四、教学方法 本节我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采用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验 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并与阅读、多媒体等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高一通用技术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教案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一节技术的巨大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技术产生源自于目的性,即技术是人类为改造大自然而产生的。(技术的性质之一) (2)了解技术的发展史 (3) 能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技术各方面的影响,即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性质之一)2.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技术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技术的人文精神的理解。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知识点: 1。技术的目的性; 2。技术的两面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能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难点:1。对技术史上某一事件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 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手段: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上节课我们系统的介绍了通用技术这门课程,知道了什么是通用技术,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以及怎样学好通用技术这门课程,那么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通用技术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技术的世界。 (展示各种技术的图片)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产生了无数的技术发明,这些技术发明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的世界里,可以这样说,生活离不开技术。那么人类的技术活动源自于什么呢? (二)新课教学 一、技术源于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3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归纳出技术的第一个性质是什么。(学生回答)技术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教师)没错,技术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以能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且从课本的叙述中我们可知,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在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要。所以技术的性质之一就是技术具有目的性。 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技术是如何满足人的需求的,其目的性是如何体现的。 (1)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来切割兽皮兽肉外,还有什么用途? 答: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筑技术可以使人们免受风雨、野兽的侵袭; 车船制造技术可以使人们很方便的到达想去的地方,不必那么辛苦; 引导学生回答:技术满足了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需要。

第一届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知识竞赛题目

第一届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知识竞赛题目 1、如果有人发生煤气中毒,首先应该做什么? A、把中毒者抬到室外通风处 B、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C、对失去知觉严重患者做人工呼吸 D、拨打120电话呼救 2、我国规定凡年满18岁至22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服现役的义务。义务兵服现役期限为几年? A、一周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3、在海上,起保证航空母舰编队和舰船安全作用的是? A、护卫舰 B、巡洋舰 C、驱逐舰 D、潜艇 4、下面属于径赛的是? A、掷铁饼 B、推铅球 C、竞走 D、跳远 5、有“冰上芭蕾”美称的冰雪运动是? A、花样滑冰 B、速度滑冰 C、冰球运动 D、高山滑雪 6、下列武术流派中,哪个不属于南拳? A、洪家拳 B、鹤拳 C、孔门拳 D、少林拳 7、克隆羊多利是世界上第一只由成年动物体细胞培育出的动物。请问它长得最像? A、提供体细胞的羊妈妈 B、提供卵细胞的羊妈妈 C、代孕羊妈妈 D、谁也不像 8、近视眼应该用哪种镜片矫正视力?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滤镜 9、下列哪项属于可再生能源?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10、下列血液中的成分数量最多的是? A、血小板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葡萄糖 11、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不包括下列哪项? A、主控站 B、地球站 C、卫星监控系统 D、通信卫星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电脑的输出设备? A、打印机 B、扫描仪 C、显示器 D、音箱 13、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4、海拔在3000 ~ 4000米的山上可能会生长着什么植物? A、芭蕉 B、杨树 C、云杉 D、地衣 15、贯穿欧亚的丝绸之路起点为? A、长安 B、敦煌 C、玉门关 D、吐鲁番 16、奉葡萄牙国王之命,成功开辟欧洲通往印度航路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伽马 D、迪亚士 17、最早的两栖类动物是? A、三叶虫 B、鳄鱼 C、鱼石螈 D、恐龙 18、唐太宗时期,完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全面发展,欣欣向荣。史称?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19、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毕昇 B、蔡伦 C、王祯 D、宋应星 20、欧洲文艺复兴发源于哪里? A、法国 B、德国 C、意大利 D、英国 2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计算机的发明 C、电力的应用 D、通讯设备的应用 22、世界上最长的河是? A、亚马孙河 B、多瑙河 C、伏尔加河 D、尼罗河 23、下列哪项珍品不是法国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A、《蒙娜丽莎》 B、《米洛维纳斯》 C、《思想者》 D、《胜利女神像》 24、持“碰鼻礼”的民族是?

百科全书科学知识科技新时代――出生前“没吃好”的孩子会贪吃:研究肥胖新诱因

素材资源百科全书科学知识《科技新时代――出生前“没吃好”的孩子会贪吃:研究肥胖新诱因》 据科技日报报道,日前发表在《新科学家》上的文章指出,胎儿出生前营养不良可能会改变它们大脑的结构,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胎儿期营养不良注定在以后的生命中,它们将成为肥胖者。研究者认为,这个发现可能会帮助医生阻止胖肥症出现在营养不良的婴儿中。 “胎儿营养的不充分在发达国家也不罕见,”日本京都大学药物研究所的专家说,“重要的一点是,在经过这种营养不良的胎儿时期后,这些婴儿又暴露在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饮食条件下。”这可能就是导致肥胖的原因。 当前的研究发现,营养不良的母亲生出的小孩,日后更有可能患心脏病和糖尿病。这些婴儿出生后有一个特殊的生长状态:在出生的第一个月,他们长得要比那些比他们大的小孩还要快,最后

达到和其他孩子一样的身高、体重。在这个时期,他们有很强的食欲。这些婴儿很可能已经被一种显型基因预先编排了程序,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科学家分析到,那些在子宫内感觉到食物缺乏的胎儿,在孕育期就开始调整他们的身体,使他们的身体能更有效地储存更多的脂肪。但是他们调节自己身体的方法,还没有被确切地研究出来。 为了研究这一身体运转的机制,科学家用正常的怀孕母鼠和营养不良的怀孕母鼠做试验。正如前面提到的,科学家发现营养不良的母鼠生下的幼崽体重低,但10天后它们就快速长到正常水平。当它们断奶后,用平均热量的食物喂养,由正常的母鼠和营养不良的母鼠生下的小鼠体重基本一样。但喂以高脂肪的食物,在胎儿期经历过“穷困”的小鼠就要长得比胎儿期营养充分的小鼠大得多。17周后,喂同样高脂肪的食物,那些在胎儿期营养不良的小鼠要比其它小鼠重15%,而且脂肪也多出50%。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有关化学性质可能不了解,但对有二氧化硫引起的一些现象却很熟悉,如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银耳的漂白等。可以由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疑问,激发兴趣,导入学习。而且高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2以及SO2 的物理性质。 三、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③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使学生学会通过阅读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②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②使学生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③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四、教学方法 本节我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采用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并与阅读、多媒体等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学生:猜想与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验证、解释与结论,在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五:教学过程 (一)、提供素材、确定研究对象,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和播放与酸雨有关的图片和短片,以及二氧化硫漂白食品,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短片中思考以下问题:

硫及其化合物性质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知识精要】 1.二氧化硫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通性 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SO2澄清石灰水反应: (2)还原性 ①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 SO3物理性质:无色固体,熔点:16.8℃,沸点:44.8℃都较低。SO3是硫酸的酸酐,SO3与水化合生成硫酸,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方程式为:SO3 + H2O = H2SO4 + Q ②SO2的水溶液可被O2、H2O2、X2、Fe3 +、KMnO4、Ca(ClO)2等强氧化剂氧化: SO2通入氯水 (3)氧化性 (4)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①品红通二氧化硫后颜色变化;②褪色后的溶液加热后的颜色变化。 2.酸雨的形成 3.硫酸的制备 4.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例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答: 。 (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A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B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C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D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例2.一定物质的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Na2SO3和NaHSO3物质的量之比为3∶5,则参加反应的SO2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3∶5 C.8∶11 D.18∶8 例3.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大学生百科全书

实用篇 银行卡异地存取款,你知道多少? 2.4 万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写作规范(很详细的,很有用哦) 1.1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知道的——大学生考证时间表 1.0 给C盘减减肥,让你电脑飞一般速度7.0 用GOOGLE让你瞬间变身专业特工无孔不入 3.4 2009年公务员 1.1 全球排名前12的杀毒软件【附下载地址和序列号】→精华啊!! 1.3 北京奥组委公布千余种中国菜的英文名称7.5 同声传译(SI)的自我训练方法 1.1 你不知道的生活“隐形杀手”之“矿泉水瓶”!~~ 1.0 中央办公厅精神【关于86后大学生就业】(读透了可以少奋斗15年!) 6.4 考公务员的进来看看啊,超有用,我费了好大劲偷来的2008-06-15 14:00 5.1 带眼镜的一定要看!一个眼镜批发商的话【转】 3.5 托福出分了+备考经验 1.1 吃遍地铁五号线[北京] 2.0 30招让你从里到外变美女 1.6 逃课也让你不会挂的马哲笔记!7.5 现成的宝洁公司的能力测试题 1.5 超市物品英文名称(很全很强大) 2.9 教你如何吃垮必胜客(转帖) 3.3 【图】最火的42部美剧,练听力的不二之选。分析很精辟 1.0 中国姓氏英文翻译-----终于被我找到了~~!!! 3.2 希望大学里多学点东西的同学请瞧过来 3.6 这些话~北京人一定要~记牢用熟(转载) 3.7 最全的“非主流”照片制作方法!! 2.0 你适合穿什么类型的服装,自查表 4.8 教你变漂亮的小秘诀女生必读有女朋友的男同志们最好把这推荐给女友 2.6 你肯定没有的QQ表情大全!(喜欢就拿走吧) 1.1 适合大学生旅游时住的各地旅馆(很需要,怕丢,收藏)(若以后去过,会随时更新旅馆真实情况) 9.0 100部好看的校园喜剧片(可练习英文)7.2 最全牛人博客,你可以学习到太多太多 4.9 杀人游戏1.0版-2.0版-3.0版-4.0版-5.0版介绍(强烈推荐)我要保存所以就转来了!! 2.8 25招让你一天精神百倍.不困倦~(现代社会备!转)2008-06-20 18:55 1.0 转给你爱的人吧很漂亮 1.9 如何看透一个人!!绝对让你受用一生!!! 1.2 决定智商,身高,情商的父母因素--特别适合未婚的同学择偶的时候 1.1 这样做皮肤真的会彻底改变哦~ 8.5 天啊。。。只改一个值马上加快宽带上网速度。。。。。。 3.6 photoshop经典案例,5天包你从入门到专家。很和谐,很强大。。。。。。。。。。。。。。Z 3.8 ??20种常用的Ps技术,让你的照片美得不得了? 6.5

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

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含教学设计)

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 【讲解】二氧化硫不能使酸性指示剂褪色,通常只显示出酸性。这是它的特性,希望同学们谨记! 【板书】 暂时性一一化合漂白(加热后又恢复红色)选择性一一不能使紫色石蕊褪色 【讲述】二氧化硫可以用来漂白纸浆和草帽等编织品。但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迎合人们越白越美丽的心理,将S02过度使用在食品加工行业。例如:这是天然银耳,这是漂白后的银耳,又白又亮,色相诱人;这是天然的劣质辣椒。这是优质辣椒这是通过二氧化硫煊过得劣质的辣椒,长期食用对人身体伤害很大,在选用这些食品时要注意辨别【思考与交流】活性炭、NaQ或者氯水、SO的漂白原理是否相同? 3. 氧化性 【思考】从SO中S元素的化合价看:推断它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讲解】硫从+4价到+6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需要加入氧化剂,如氯水。硫元素从+4价到0价或者-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需要加入还原剂,如硫化氢。 【板书】氧化性: SO+CI2+2HO = H2SO+2HCI 4. 还原性 【板书】还原性: SO+2HS = 3S J +2HO 【思考】 1、二氧化硫与氯水都具有漂白性,若将二者1:1混合,漂白效果是否更好?聆听,做笔记,思考 思考对比,总结归纳 【探究】试分析化合价 并实验验证结论 【总结】二氧化硫既有 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现象】氯水褪色。同 样能使溴水、高锰酸钾 褪色。 【现象】有黄色沉淀产 生 【思考并回答】 当二者等物质的量混合 时,会发生反应,从而 丧失了它们各自的漂白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精 神,学以致用。 表格展示几种物质的漂白原 理,对比学习 复习前面氧化还原的相关知 识,得出二氧化硫的性质 通过方程式预测实验现象。

教案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技术产生源自于目的性,即技术是人类为改造大自然而产生的。(技术的性质之一) 2. 了解技术的发展史。 3. 理解技术的性质,能够通过一些例子说出所反映的技术的性质是什么。 4. 能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技术各方面的影响,即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性质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初步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培养热爱技术的观念,提高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技术的人文精神的理解。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技术的性质 4.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能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难点: 1、对技术史上某一事件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 2、理解技术的性质 3、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上节内容回顾:让学生回顾并理解“技术是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在理解技术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技术的起源、历史和技术的性质 课堂语言: 师:一周没上课了啊,上节课学的什么还记得吧? (倾听同学们的反应) 师:在上节课中,我先请同学们列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技术,然后解释说“技术是非天然的,是人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后来,我又给同学们介绍了天天向上栏目中复旦大学四位男生的两项发明,介绍完之后让同学们说出自己想要发明的技术产品,并且说出发明的理由,从而得出“技术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二、课堂内容预习:利用5分钟时间来完成自主预习案 理解了技术的定义,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首先给大家三到五分钟的时间来完成我们学案中的自主学习案部分的五个问题,待会我会找同学来给我们对一下答案。 生:(边翻书边找答案。有的同学一字一字的看,我就会说要学会快速阅读的能力,尤其是在英语的阅读理解中,要先读题,快递阅读文章,然后根据题目去文章中找答案,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快速阅读并着重理解重点部分的方法。当三四分钟时,提示学生再给学生一分钟时间,如果感觉写不完,就先把答案在课本上找出来;如果找完了的同学,提示他,写一遍胜过读十遍。) 师:我看同学们都做得差不多了,我找同学来给我们对一下答案。 生:如果学生比较活跃,举手的很多,就让举手的学生来回答;如果学生不活跃,就巡视教师,随机找学生来回答。如果有的学生没有带课本,或者在课堂上开小差,则避免找他回答。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对或者不准确,找其他同学来补充。仔细倾听并思考学生跟教材不一样的回答方法,比提出合适的鼓励和引导方法。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下简称《全书》)73卷(外加索引1卷)是我国第一部包罗古今中外知识,同时突出中国内容的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它的编纂继承了我国悠久的百科类书的有益传统,吸收了外国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经验,并有所创造,有所发挥,在世界百科全书之林中自树一帜,独具中国之特色。它的出版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盛世修典”,《全书》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胡乔木同志提出编撰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批准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联署的关于出版《全书》的报告,随后成立了以胡乔木同志为主任的总编委会和姜椿芳同志为总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上海分社。 《全书》共收77 859个条目,12 568万字,并附有5万幅图片,参加编撰的专家学者共20 672人,册叶浩瀚、内容宏富。它阐述的基本知识和提供的翔实资料,其广度、深度和容量使它成为相当完整的知识系统。它覆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或知识领域。《全书》在介绍国内外科学成果中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框框,适当侧重中国,有关第三世界的知识也占相当的比例。 《全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两个世界第一: 第一,由国家最高当局出面,动员全国学术界,这在世界百科全书编纂史上绝无仅有。 第二,两万余名专家学者精神振奋地云集在中国大百科的旗帜下,阵容之强大,堪称世界百科编纂史上又一个第一。 目录:1《哲学》2《宗教》3《考古学》4《中国历史》5《外国历史》6《中国文学》7《外国文学》8《语言·文字》9《戏剧》10《电影》11《美术》12《音乐·舞蹈》13《戏曲·曲艺》14《经济学》15《财政·税收·金融·价格》16《政治学》17《法学》18《民族》19《社会学》20《军事》21《教育》22《体育》23《新闻·出版》24《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25《文物·博物馆》26《中国地理》27《世界地理》28《数学》29《物理学》30《力学》31《化学》32《生物学》33《农业》34《现代医学》35《中国传统医学》36《天文学》37

百科全书生活百科童言无忌:乐乐的世界

素材资源百科全书生活百科《童言无忌:乐乐的世界》 乐乐造句 妈妈给乐乐念故事。念到“银杏叶像一把小扇子一样美丽”。 ——乐乐,你能用“像……一样"说一句话吗? ——能啊。 ——说说看。 ——嗯,妈妈像狮子一样强悍…… 乐乐的孤独 晚上,妈妈看电视,爸爸上网,乐乐很孤独,跑过去对妈妈说: ——妈妈,你生个小宝宝陪我玩吧。 ——为什么? ——我一个人太无聊了,你现在就生吧,我已经等不及了。 ——哪能那么快就生小宝宝啊。

——那好吧,我把时间给你延长一些,明天必须生! 乐乐的想象 周日一大早,小区里放起了鞭炮,乐乐听见鞭炮声,跑过来对妈妈说: ——妈妈,放鞭炮就表示大灰狼和狐狸要结婚了。 ——哦,你怎么知道他们要结婚呢? ——嗯,大灰狼说狐狸你真好,狐狸说大灰狼你也真好,然后他们俩就结婚了。 乐乐逛商场 妈妈带乐乐去逛商场,乐乐指着一旁的洗手间问:妈妈,这是什么啊?“这是洗手间。”“哦。” 走了一会,乐乐想小便,妈妈便领他往洗手间走。乐乐死活不去,一边拽一边喊: ——我要去小便,不是去洗手!

乐乐背古诗 乐乐背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背着背着,他突然愁眉苦脸地说: ——唉,天那么大,要是掉下来可就麻烦了! 乐乐看画展 乐乐跟妈妈去看画展。知道了“抽象派”这个词。第二天早晨,乐乐要洗脸,手刚碰到水就缩回来了: ——这水咋这——凉呢!(这调调像陕西话) ——你这是哪里的话呀? ——俺这是抽象派的话。 乐乐养小鸡

爸爸不喜欢乐乐养小鸡,最近老拿宠物鸡“小粉”说事,不是说小粉到处跑,就是说小粉把地板弄脏了。乐乐有点不爱听, 生气地回了一句: ——鸡管鸡的(事),人管人的(事),别总往一起掺和! 乐乐的关心 小姨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说患了肾结石,需要多喝水,多运动,才能把石头打掉。乐乐一听,关心地对小姨说: ——小姨,你的石头长在肚子里吗? ——对啊。 ——那石头掉下来的时候,你一定要把腿分开站,别砸着脚。 真实 绘画课,老师请孩子们真实地画出自己的妈妈。走到月月跟前,看到月月画的妈妈,构图大方,线条流畅,刚想表扬她,却 看见月月在妈妈脸上点了很多小黑点。

读科普书有感10篇

读科普书有感(一): 读一本科普书有感 我读过一本科普书,名叫《科学好好玩,火山和地震》。书里我最喜欢的人是罗天才,他本来是上小学的年龄,但已经提前完成所有的教育过程,是一位天才少年。他对研究自然灾害和灾难有着很强烈的兴趣,成为一名消防队长,筹划预防自然灾害的对策。他在科学方面也有着惊人的天赋。他亲自开发了便携式计算机,还发明了能够随意变形的伏尔坎机器飞机,这是他的第一个作品,在虚拟现实中,能穿越空间呢! 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岩浆从地下深处往外喷是用气压来喷射的,气压越大威力就越强。虽然岩浆很可怕,但是岩浆内有铜、铅、锡、金、银等元素,对人类十分有用。 这天读的书真值得,这本科普书是以漫画为主要形式,书本里的科学知识一看就明白,使我能领会到,地震前的先兆、逃离灾难现场的常识,真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好书。读书不但能增长知识,还能开发大脑的潜能呢! 读科普书有感 暑假里,爸爸妈妈为了丰富我的暑期生活,专门给我买了一套《学生探索百科全书》。全书共分三卷,分别是《自然探索》、《科学探索》和《历史探索》,害得我用了整整一个假期才看完。读过这套书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 首先在第一章的自然探索中,我了解了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息、漫长的生命之旅。在第二章的科学探索中,我了解了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四色之迷、寻找幽灵粒子、我们能不能穿越时空等等,这些知识又使我了解到了科学,学会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分析这些重要的东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奇闻异事,我也能够透过科学说法来解答他,这些知识都丰富了我的生活经验,让我不断的健康成长。 在第三章的历史探索中,我了解到了丝绸之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埃及艳后、金字塔工程等等。历史使人明智,因为了解历史,能够学习前人的正确做法,并且改到自己的错误作风,这样能够使人们在成功的路上少一些坎坷,为自己铸造一条相对平坦的道路。

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精华本 全6卷

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精华本全6卷定价:1590元优惠价:795元 册数:6册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盛世修典真补空白 求真务实拨乱反正 拾遗补缺纠偏概全 传承文明复兴中华

《中 国历史百科全书》(精华本)全六卷,全真琉金图文版,辞条18000个,插图5000幅,是在国学泰斗任继愈先生主持下,由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编撰完成的,可谓中国史学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知识含量由此可见一斑。本书十二卷本面世以来,深得各界史学爱好者的喜爱。各类图书馆(室)更是争相收藏。此次出版六卷精华本,更适宜家庭教育,家庭收藏及交往馈赠之用。 ★全书八大贡献★ ◆填补我国历史研究上的一大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树严谨的学术风气与精湛的文学艺术为一体的文史魅力。 ◆传承恢弘灿烂的古国文明,为万世昌盛提供丰富的营养精华。 ◆继写民族历史,延续炎黄子孙的精神血脉。 繁荣中国的出版事业,打造国人自己的历史百科全书。 ◆溶鸿篇巨帙、宏大规模于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精装读本第一次使一套史学著作满足了多个层次的读者需求。 ◆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剖析了“士”“儒”的政治基因,为现代政治

家与知识分子的合作找到了共识。 ◆让每一个家庭都有了同读一本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的机会。 目录: ★读史三味★ ◆读文: 历史是前人用血与泪、笑与痛一笔一划书写的,安里行间浸透着历史的沉重,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读图: 从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到秦皇汉武的横扫六合,从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到康乾盛世的繁华世界,一幅幅历史的宏大画卷无不充满了无穷的意味。 ◆读典: 大禹治水,孔孟圣贤,五霸七雄,秦汉一统,三国鼎立,唐诗宋词,百日维新……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发人深省的历史事件,在享受阅读趣味的同时体会历史真味

百科全书科学知识数学知识――化圆为方问题:穷竭法的提出

素材资源百科全书科学知识《数学知识――化圆为方问题:穷竭 法的提出》 化圆为方问题(problemofquadratureofcircle)是二千四百多 年前古希腊人提出的三大几何作图问题之一,即求作一个正方形,使其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其难度在于作图使用工具的限制。 古希腊人要求几何作图只许使用直尺(没有刻度,只能作直线的尺)和圆规。最早研究这问题的是安纳萨戈拉斯,他因「不敬神」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潜心研究化圆为方问题,可惜他的结果 失传了。以后著名的研究者更有希波克拉底、安提丰、希皮亚斯 等人。 标尺作图问题曾吸引许多人研究,但无一成功。化圆为方问题, 实际上就是用直尺圆规作出线段π的问题。1882年法国数学 家林德曼(1852-1939)证明了π是超越数,同时证明 了圆为方问题是标尺作图不可能的问题。因为十九世纪有人证明

了若设任意给定长度单位,则标尺可作的线段长必为代数数。而化圆为方问题相当于求作长为√π的线段,但√π并非代数数,故此标尺不可作。 二千年间,尽管对化圆为方问题上的研究没有成功,但却发现了一些特殊曲线。希腊安提丰(公元前430)为解决此问题而提出的「穷竭法」,是近代极限论的雏形。大意是指先作圆内接正方形(或正6边形),然后每次将边数加倍,得内接8、16、32、…边形,他相信「最后」的正多边形必与圆周重合,这样就可以化圆为方了。虽然结论是错误的,但却提供了求圆面积的近似方法,成为阿基米得计算圆周率方法的先导,与中国刘徽的割圆术不谋而合,对穷竭法等科学方法的建立产生直接影响。 其实,若不受标尺的限制,化圆为方问题并非难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芬兰数学家达芬奇(1452-1519)用已知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一、SO 2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Mr =64),易液化、易溶于水(1:40)。 二、SO 2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水: SO 2+ H 2 O H 2SO 3(亚硫酸,二元弱酸) 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和易被氧化:H 2SO 3SO 2+ H 2O ; 2H 2SO 3 +O 2=2H 2SO 4 (2)与碱: SO 2(少量)+2NaOH =Na 2SO 3+H 2O Na 2SO 3+H 2O +SO 2=2NaHSO 3 SO 2(过量)+NaOH =NaHSO 3 Ca(OH) 2+SO 2(少量)=CaSO 3↓+H 2O Ca(OH)2+2SO 2(过量)=Ca(HSO 3)2 小结: OH - SO 32- HSO 3- SO 2 H + (3)与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 SO 2+Na 2O =Na 2SO 3 CaO +SO 2=CaSO 3 (4)与盐溶液:SO 2+NaHCO 3=NaHSO 3+CO 2 (或生成Na 2SO 3) NaHCO 3溶液是除去CO 2中混有少量SO 2的最佳试剂。 注意:SO 2作为酸性氧化物时,其化学性质与CO 2类似。 2、较强的还原性(水溶液中:SO 2均被氧化成SO 42- ) (1)SO 2通入氯水或溴水中,溶液褪色 Cl 2+2H 2O +SO 2=2HCl +H 2SO 4 Br 2+2H 2O +SO 2=2HBr +H 2SO 4 (2)SO 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中,溶液紫红色褪去 (3)SO 2+H 2O 2=H 2SO 4 (4)2Fe 3++SO 2+2H 2O =2Fe 2++SO 42-+4H + (5) 3、弱氧化性 SO 2+2H 2S =3S ↓+2H 2O 4、漂白性: (1)品红溶液(红色) 溶液褪色 溶液恢复红色 (可用于SO 2的检验和鉴定) 注意:品红溶液可用于SO 2的鉴别,而一般不用于SO 2的除杂。 (2)SO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 (3)Cl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注意:① 若SO 2和Cl 2按物质的量之比1:1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因反应:Cl 2+2H 2O +SO 2=2HCl +H 2SO 4,而丧失漂白性。 ② CO 2通入Ca 2+或Ba 2+ 的溶液中:溶液呈碱性有沉淀;溶液呈酸性或中性无沉淀; SO 2通入CaCl 2或BaCl 2溶液中无沉淀;SO 2通入Ca(NO 3)2或Ba(NO 3)2溶液中有沉淀。 (4注意:SO 2能使溴水、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体现了SO 2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三、SO 2的实验室制法: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 ↑+H 2O 1、装置 2、除杂 3、收集 4、验满 5、尾气处理 四、SO 2的用途:常用作漂白剂、灭菌剂、防腐剂、生产硫酸。 五、SO 2的污染(重P 168 考法2) 1、正常雨水PH 值约为5.6而不是7,因水中溶解有CO 2会形成弱酸H 2CO 3。PH <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中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主要是硫酸、硝酸。 SO 2 加热 催化剂 △ 2SO 2+O 2 2 SO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