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爱留守儿童 困境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困境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困境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困境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留守儿童的成因、生活、学习等现状,

2、培养学生的爱心,培养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3、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情感和关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感悟亲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温馨的港湾。在家里我们能感受到与亲人相处的温馨和幸福,能感受到亲人之间的关爱与包容。但是对留守儿童而言,对他们的心

酸和关爱你能体会多少呢?

1、你了解的“留守儿童”是指哪种类型的?学生同桌讨论。

2、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留守儿童”的真正含义。

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不在身边,也即是孩子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其他亲戚或一个人生活、学习的。这么说,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留守儿童,有多少留守儿童呢?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做出数据统计。

3、小结:通过问卷,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亲情的渴望。父母外出务工,给我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城市的发展,给祖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并弘扬热爱劳动这一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留守儿童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自卑的心理,我们要改变这种对社会分工、对劳动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我们应从更高的境界去重新审视父母的劳动,去重新审视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应消除一些曾经鄙视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观念,加强对劳动的尊重、对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尊重。

二、问卷调查(留守儿童填写)

①几次没交作业?上课是否能积极回答?

②一天或一星期花多少零花钱?

③一年能和父母见几次面,通几次电话?

④作业是谁辅导的?

⑤兴趣爱好有哪些?你喜欢谁?

⑥理想是什么?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最想得到什么?

⑦你想对学校说点什么?

⑧在金钱和父母的关爱方面你选择什么?

三、留守儿童朗诵《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问:听了他们的肺腑之言,你想说什么?(让学生体会留守儿童的孤独、寂寞)

四、落实行动帮助留守儿童

同学们,我们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班集体里,团结友爱,不分彼此,远离父母的留守同学需要更多的友爱,作为大家庭里的一员,关心、帮助留守同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能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呢?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结:

①班级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让其他同学主动地去和留守儿童沟通,在生活学习上予以照顾,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融入到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

②快乐三帮一。三名学生和一名留守儿童结队,到家中感受温暖。

③平时生活中,多多关心留守儿童,组成班级大家庭。

五、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在爱的蓝天下,共同走进灿烂的明天!从现在开始,我们用心去关爱留守儿童,用情去感动他们,用爱去温暖他们,使他们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明净的天空,在美好的花季放飞理想和希望。

六、布置作业:写学习体会。

四(2)班王封靠2015.09.18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关爱留守儿童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得心理健康问题与应对策略在农村,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在家乡,交给教师、亲戚朋友或其她相关成年人代为照管、教育,因而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从幼儿园阶段到高中阶段都有“留守儿童”得身影。 大量“留守儿童”得产生不仅给农村教育、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带来了新得问题,而且严重影响儿童得身心健康。。在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方面,许多“留守儿童”出现逃学、厌学、学习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情感淡漠、脆弱、无助感、被遣弃感、无价值感、性格孤僻、任性、内向、攻击性行为、退缩性行为、小偷小摸、自杀行为等诸多心理健康问题与溺水、触电、烫伤、烧伤、幼女被强奸等生命安全事故。为此,全社会应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得心理健康问题,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得力量,采取有效得应对策略来调适“留守儿童”得心理健康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得原因 引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得原因较复杂,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得“留守儿童”都有不同得原因。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1、“三农”问题得解决进展缓慢。 农民,特别就是偏远贫穷落后地区农民得生存状况较差,这迫使她们不得不外出寻找生存与发展机会。但由于许多外出打工得农民缺乏技术特长,因而打工得收入也很微薄,除了能维持自身开支以外,结余不多。于就是,她们往往常年、甚至几年在外打工,难以与自己得子女进行正常得沟通交流,无法关注孩子得学习与身心发展。即使父母有一方在家,由于忙于农活或其她生计,有时力不从心,甚至采取简单、粗暴得教育方法。 2、“单亲教育”、“寄养教育”或“隔代教育”得偏差与乏力。 “单亲教育”往往会导致“留守儿童”缺乏母爱或父爱。父母之爱得残缺不仅不利于孩子得学习,而且还会导致其发生心理健康问题。“寄养教育”会引起“留守儿童”产生寄人篱下之感。有些照管者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心态,寄养关系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教师 心得体会

“海生草”教师心得体会 参加“海生草”活动已经有一年了,在这一年中,付出了很多,收获也很多,有感动,有气馁,有欢笑,有泪水······正是参加这次活动,也让我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有意义。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做工作要有爱心 我觉得当一名俱备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的老师真的不容易,这需要对教育充满责任,对孩子充满激情,对工作充满热情,才能创造出让孩子们快乐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而爱心是开展这份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我们教师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的这种奉献精神。首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们的爱,让他们觉得老师是喜欢他们的,是重视他们的,是关心他们的。情感上的交流有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才愿意靠近老师,和老师交流,沟通,我一直都认为这份职业的神圣在于有“爱”!因为有爱的事业和工作才是有意义和充满生命力的!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感冒发烧了,我走过去低声地询问他哪不舒服,和他“碰碰头”,感觉体温的变化,这时其他的同学也会围过来问寒问暖。学生从而乐于接近老师,敢于和老师说话。还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一个小孩子走在路上,跑到我身边,拉了一下我的手,然后又高兴地跑远了,看着她高兴的样子和一起跑的孩子们,我体会到了为人师的幸福,也感到了学生的天真、可爱。是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贴心的朋友,有谁不听好朋友的话呢,更何况是“老师朋友”。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他人,

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反之,如果一个教师他“冷漠无情”,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隐形的伤害。 二、做工作还要有耐心 对于农村的入学儿童来说,没有音乐基础,而我,要完成合唱的教学任务,这对学生,对老师都是一种挑战。比如说在一句简单的教唱,我每天都得教到十几遍,甚至有的孩子,一张开嘴巴,就跑调,急得我满头大汗。在课堂上就是这样,一遍一遍地说,一遍一遍地示范,不断的指挥,今天没教会,明天再教,没学好,后天再来,只要有耐心,每个学生都会有进步的。要经过一年的教育、反复的培养,孩子们能够完整唱好3-4首歌曲。对孩子也多说鼓励的话,我发现抚摸孩子的头,拍拍他的肩,孩子们特别受用,他们感到这是最大的奖赏。孩子们取得一点成绩也及时的肯定。 三、做工作更要有细心。 细心就是用心细密。我不仅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而且要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去感化自卑的孩子,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记得一位成功人写了一本书,他所陈述的主题就是:细节决定成败。这里的细节就是做事要细心。如:课前课后,我会为他们播放舒缓的音乐,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室布置方面,我贴上了一些温馨的图画,给孩子们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健康的成长。或许,我每天做的就是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平凡而细小。但是,一个赞许、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在学生身上都是一种爱,更是一种爱的传递。只有热爱他们,才能走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

塔石乡中心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全面排查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3、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增进与

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寄宿优先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有寄宿需 求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寄宿。切实保证在校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中的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中小学毕业生毕业率达100%。 7、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乡政府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机制。 塔石乡中心校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对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位帮扶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2、每位帮扶教师要详细了解帮扶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 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3、每位帮扶教师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儿童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儿童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帮扶教师要经常找帮扶儿童谈心交心,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及时把握帮扶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

阳光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帮扶措施[最新]

阳光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 主要工作措施 武功县阳光幼儿园 2014年3月 阳光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 主要工作措施 为使留守儿童“留守不孤单”,共享社会关爱,家庭温暖,我园教职工全员参与此项活动。活动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通过“一帮一”、“几帮一”、“一帮几”,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和教育,为这一特殊群体构筑“爱”的空间。通过定期与儿童、家长联系,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在心理上、思想上给予疏导、沟通;因此特制定下列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园里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真正地使幼儿园成为了幼儿长身体、学知识、养习惯、学做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了“爱心妈妈(爸爸)”值日制。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安排一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值守“留守儿童之家”,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疑惑和困难。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记录,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小朋友的关爱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园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园师幼在看似简单的 “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5、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幼儿园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多数家长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6、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幼儿园联系制度。 我们对所有幼儿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幼儿园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幼儿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7、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幼儿园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园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聊天活动等。“留守儿童”在老师地指导下看书、读报、作业、游戏,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周。

困境儿童摸底调查报告

困境儿童摸底调查报告 关于开展困境儿童的调研 为全面了解全县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困境儿童帮扶的有效途径,切实保障儿童生命健康权,县妇联组织调研组,于7月1日至8冃15日,采取以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县24乡镇XXX个行政村开展困境儿童调研,现将排查摸底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__县困境儿童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县困境儿童XXX人,其中留守儿童XXX人,单亲家庭儿童XXX人,孤残儿童XXX人。 二、困境儿童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发现,孤残儿童因自身残疾的原因及留守儿童因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导致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欠缺,导致困境儿童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残疾儿童因本身残疾的原因,造成其心理上的负担,因而影响学习。而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多数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因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根本无法顾及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长辈们长期存在“溺爱”孩子的做法,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留守儿童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家庭经济薄弱,导致困境儿童生活质量不高。残疾儿童家 庭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他们除维持基本生活所需之外,难以承 受康复治疗教育等费用。而留守儿童因父母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 集型工种,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的基本生活。但留 守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 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留守儿童营养 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3、情感沟通太少,导致困境儿童心理偏差严重。据调查,孤 残儿童XX%以上,都存在自卑心理,而这些儿童正处于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父母关心 的不够,与其交流太少,使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 从而导致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缺少情感 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 接触太少,导致一些儿童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不同 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再加上有些监护人对留守儿童 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导致他们有心事遇麻烦时缺乏通畅的 倾诉渠道和正确的引导,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得心理健康。 4、安全监管不力,导致困境儿童安全难以保障。当前,大多 数监护人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平日对这些儿 童监护不力、安全教育不够,导致部分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有效 保障;另外,因受农村社会治安环境的影响,困境儿童权益受到 严重侵害。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档案材料 档案编号:E-E1-1 档案名称: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XXXX学校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所涉及的面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群体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特殊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特殊群体便成了城镇范围内的的一个特殊群体。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主阵地,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是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扶弱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为了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有关措施和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集各方面合力,解决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

切实为留守儿童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困境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困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主要措施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困境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实施方案

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2018年秋季学期 留 守 儿 童 关 爱 保 护 工 作 实 施 方 案 2018年8月27日

田坎彝族乡教管中心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规范化创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我乡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水平,根据毕节市、七星关区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乡教育管理中心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区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文件精神和要求,全面落实关爱保护工作各项任务。根据七星关区教育局和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开展我乡建管中心留守儿童规范化创建工作,使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轨道。 二、创建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重点。以建立规范管用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落实无人监护和监护较差留守儿童的有效监护,消除留守儿童独居(校外租房)现象,消除和降低孤儿、问题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风险隐患为重点,着力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水平。 (二)坚持分类施策、注重实效。按照国家、省、市、区要求,根据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建立重点管理对象和特殊家庭农村留守儿童台账,分类落实关爱保护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坚持规范管理、流程清晰。深化“3443”工作模式,

确保工作流程清晰,关爱设施使用管理规范。认真落实“五个一”、“五查”排查工作方法,规范建档立卡,有效落实监护责任。 (四)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既要立足当前,扎实开展工作,坚决守住不出事的底线,又要着眼长远,探索长效机制,为彻底解决儿童留守问题奠定基础。 三、工作内容 (一)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会商、动态管理、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关爱帮扶、强制报告、应急处置、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陈庆喜(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主任) 副组长:陈玉江(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 吴长松(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眼光少年管理员) 成员:曾兴玉(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业务室主任) 陈友军(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潘汶(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盖菊(田坎彝族乡教育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杜永杰(田坎小学校长) 嬴胜昌(青杠小学校长) 周印(岩脚小学校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困境和社会工作介入

专业代码:030302 学号:XXXXXXXXX 贵州师大学(本科) 毕业论文 题目: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困境 及其社会工作介入 学院:历史与政治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年级:2009级 姓名:铭雄 指导教师:国胜老师(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3年4月15日

师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历史与政治学院专业:社会工作级别:2009级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困境及其社会工作介入 铭雄 中文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不仅影响着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和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存在教育弱化、学业负担重;安全存在隐患;心理健康让人担忧;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有必要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摆脱社会化困境,使其走上正常的成长发展轨道。 中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社会工作介入 Abstract:Socializ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not only affects the healthy grow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emselves, family harmon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social progress,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t pres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weakening, the heavy academic burden; Safety hidden trouble; Mental health concern;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doe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etc.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help socializ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get rid of the trouble, make it to the normal growth trajectory. Key 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ocialization;the invention of social work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国已有1.4亿①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有很多为人父母,由于我国建国以来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体制性因素,加上农民工职业变动较大、收入水平低、居住和生活不稳定等各种因素,他们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原户籍地农村,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且数量较为庞大的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时间较长,自己在户籍所在地农村(或于除父母以外的其他亲人)生活的,需要依靠父母保障自己的生活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相关资料显示,教育部有关座谈会在2004年就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1000万。国家城调总队省城调队根据对省鲁山、叶城等四个乡镇500学生中留守儿童的概率测算出全国大约有1000万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②《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25日在《留守子女渴望亲情:来自中国打工第一镇的调查报告》一文中认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 ①引至《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第1页。 ②引至叶敬忠:《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第7页。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情况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纳入主要工作。 二、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 学校宿舍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为留守儿童免费提供床上用品,满足上学需要,中午学校有食堂,完全满足孩子的午餐需要,还为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 四、广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我校完善了留守儿童花名册,建立了包保机制,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通过结对子、爱心妈妈等亲情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借助家长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外出打工家长做到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铺架他们与父母情感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了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困难,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

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部分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之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文化程度低,认识不到位,放任孩子的言行,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2、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领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和谐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措施

启蒙民族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实施方案、措施 通过对全校少年儿童摸底,我校因父母双亲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少年儿童约450人。为切实改善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我校教育教学和谐发展步伐,特制订启蒙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1、学校分年度、分类别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100%的留守儿童都有临时监护人。 3、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4、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并完善其档案。 5、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三、主要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 组长:付彬(校长)

副组长:吴礼洲杨丙树黄元华 成员:龙冠臣龙宪田杨德荣龙安宁马彦鸿姜志杰姜泽彬各班主任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统一档案和联系卡。有专人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学生的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的亲情电话。 3、多渠道沟通,真情关爱 (1)开展谈心和家访工作。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 班主任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制度,任课教师也要结合学习情况经常开展谈心活动,用心呵护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感到老师胜似父母,学校胜似家庭。各校还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行有针对性的家访。 (2)增进学校和家庭的沟通联系,认真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及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指导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节假日期间,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视频,使孩子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视频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4、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对策分析 陈睿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1期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流动,带来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目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解决其教育问题的政策措施已相继颁布。相比之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显得较为滞后。据统计,2005 年全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3亿,按照保守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形成的单亲家庭、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照顾的孩子,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1] 笔者于2007年11月随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研究课题组对四川省内部分县市的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在访谈、座谈、观察、查阅档案的基础上,笔者对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留守儿童境况堪忧 (一) 学习成绩不佳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父爱母爱的缺失、沟通交流的缺少以及有效监护的缺乏,留守儿童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成绩普遍滞后。调查显示,留守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经常不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迟到、早退、旷课已是家常便饭,有的留守生甚至辍学。有些留守儿童要帮助年迈的祖父祖母承担过重的家务劳动,造成上课时无精打采,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二) 生活卫生习惯不良 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多数留守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隔代家长们只求孩子吃饱穿暖,对孩子的日常卫生不太在意,而留守儿童由于本身年龄很小,卫生意识、自理能力均不强。 (三) 性格行为品质发展不健全 留守儿童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生理、心理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未形成体系。由于亲情的缺失,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现象,行为上容易走极端。在留守儿童家庭中,属于隔代监护型的,多采用“物质+放任”的管教方式,孩子们“骄、娇”二气严重,形成了我行我素和任性的性格特征;属于上代监护型的家庭,由于父爱母爱的缺乏,孩子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容易形成胆小怕事、孤僻等过分内向的性格特征;属于自我监护型的家庭,由于孩子本身年纪小,自我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均不强,这样的自我监护就等于没有监护,孩子们难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行为品质。由于缺乏适当的家庭教育和引导,部分留守儿童对学校和老师的关爱采取漠视甚至敌对的态度,认为老师的关爱是对他们的施舍、学校成立的的“周末托管班”以及“代理家长”制度不是为了关爱他们而是为了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 (四) 缺乏良好的生活生存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生活环境主要可以分解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同辈群体生活;第二类是社区及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1] 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生活自然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从调查看来,四川省中江县地区许多中小学都已加强了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然而由于经费有限,条件较为简陋,许多学校面积狭小,没有必要的操场;一个宿舍一般至少要睡十位以上的学生,没有配套的卫生设施,且缺乏专门的生活老师( 保育员) 。此外,周末和节假日留守学生的安全问题存在很大的隐患,由于无人照料或监护人监护不力,很多留守儿童放学之后喜欢在路上逗留或者去往网吧、游戏厅、台球室等娱乐场所。 二、成因分析 (一) 家庭教育的错位与缺失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监护类型( 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单亲监护、自我监护) 的天然缺陷,留守儿童家庭实际上已经解体,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使留守儿童生活在教育的真空之下,学习、生活、安全、心理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调查显示,有35%家长担心孩子没人照顾,25%的家长担心孩子身体有病,27%家长担心孩子学习不好,只有13%家长

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措施

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措施 1.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组织领导。县里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制订了具体的计划和关爱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同时把这项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让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校园的重要性。 2.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教育。全县各学校都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学校51所,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建立起与监护人的联系,肩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通过召开家长会、电话联系对留守在家的子女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进行认真教育、管理、监督,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重点加强了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学校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县教科体局、民政局、卫计局、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服务,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侵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各界不断推动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网络,逐步建立起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大环境,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3.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各学校建立健全“留守学生”登记、建档、监测制度,学校为“留守孩子”

建立了“留守学生健康档案”、“留守学生家庭档案”,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4.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联系。学校通过登门家访、电话联系、家长会、致家长信等途径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和临时监护人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的联系。对留守学生进行跟踪教育,一方面及时向家长和临时监护人介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5.坚持以严格的管理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促进成长。各校特别加强对住宿留守儿童的管理,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签订了“安全协议书”,确保在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上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乡镇中心校和有住宿生的学校安排专人与留守儿童同吃同住,周六、日,安排老师轮流值班,给孩子们辅导作业,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与孩子们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益智游戏等。学校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6.学校加强了对贫困留守学生的资助工作。

城镇留守儿童问题现状调查报告

城镇留守儿童问题现状 调查报告 题目城镇留守儿童问题现状调查告 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

对很多孩子来说童年是美好的,因为他们在爸妈的庇佑呵护下长大,犯错了,爸爸会宠爱的摸摸他的小脑袋;每天放学回家了,妈妈会准备可口的饭菜等他回家。但是,这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最多在梦里梦到过。因为他们的爸妈在他们还没上学的时侯甚至是还没断奶就外出打工了。 留守儿童是近些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而“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赚钱,而把小孩留在农村和小孩的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的孩子们。 今年暑假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针对现存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生活心理等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在泰兴市过船镇进行,采取的调查方式主要是对已有小孩的家庭走访,共走访了50户普通家庭发放50份问卷,回收50份,合格的问卷17份。调查的50名儿童中留守儿童17名,占有32%的比例。因为我们是随机抽取的家庭进行的走访调查而且泰兴市近些年引进了不少企业进驻,扩大了本地就业率,因此50名儿童中就17名,这个比例还是很高的,也由此体现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突出问题,需要大家的共同关注。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照看的70%;;父母只有过年才回家的87%;希望父母外出打工的39.6%;经常在家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81%;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的8.4%;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12.3%;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的17.5%;害怕陌生人的18%;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45.5%;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25.3%;觉得身边得别人不太关心自己的49.1%;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的11.9% 从以上统计状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父母外出打工给这些儿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1、亲情关爱的欠缺。 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而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

关爱留守儿童主要工作措施

关爱留守儿童主要工作 措施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关爱留守儿童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在条件极其艰苦下,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设立了“亲情电话”,还准备利用农远工程的电脑,在开通了网络之后,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服务。让万水千山也隔阻不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融。 3、建立了“爱心妈妈(爸爸)”值日制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安排一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值守“留守儿童之家”,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疑惑和困难。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6、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乡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7、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们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8、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暑期里,学校开展了“留守儿童暑假快乐周”活动,“留守儿童”在老师地指导下看书、读报、作业、游戏,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周。

留守儿童困境-如何解

留守儿童困境,如何解 面对6100万留守儿童的困境,公益资源需要更为有效的整合,公益组织需要更加紧密的行动 2015年6月23日9时,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的圆恩空间,以“留守儿童的困境与出路”为主题的一场沙龙,聚拢了公益界各位“大咖”。 这是“毕节四兄妹中毒事件”发生后,公益界发起的第二轮沙龙讨论。 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张家四兄妹喝农药中毒身亡。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 岁。远在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市及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再度成为舆论的中心。 这一事件,距离该市发生的那起5名流浪儿童躲入垃圾箱烤火被闷死的悲剧,不足3年时间。 | 事件发生后的第六天,即6月15日,公益界发起了第一次现场讨论,主题为“毕节之殇:留守儿童的困境”,90位公益人、20多家新闻媒体到场。 会议达成一个共识:面对6100万留守儿童的困境,公益资源需要更为有效的整合,公益组织需要更加紧密的行动,尤其针对留守儿童中的极端人群―逾200万独居儿童(缺

乏照料的事实孤儿),他们边缘化的危险境地,更需要我们与时间赛跑,抢救性地为他们提供尽可能有效的服务。 第二次论坛,参会人士希望,“最终产出一个能够代表公益界业务最专业、行动最有效的行动方案”。 留守儿童之痛 来自全国妇联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万,相当于全国每5个孩子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其中独居留守儿童达万。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贫困程度比物质贫困更为严重。 在毕节,留守儿童事件远不止那两起。 2014年4月21日,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场镇南丰村发生一起强奸案。犯罪嫌疑人黎某是毕节某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持续两年性侵12名女生,最小者仅8岁,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家长常年在外打工。 2015年5月11日,毕节大方县瓢井镇中寨村小学学前班负责人韦会平猥亵至少7名6到7岁的女童被刑拘,多为留守儿童。 > 在全国,留守儿童受到伤害的案例并不鲜见。 去年5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所作的课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九个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指出,在过去一年中,有%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出个百分点。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措施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措施 小学为营造和谐良好的暑期环境,推行多项措施,奏好“暑期平安曲”,确保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度过一个安全、文明、有意义的暑假。 着力宣传,营造氛围,突出“浓”。小学利用媒体、给家长一封信、标语等有效形式,营造声势,大张旗鼓地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适时报道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将媒体视角锁定在留守儿童,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关爱行动,从而在全镇营造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形成了聚焦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深入调研,夯实基础,底子“清”。为澄清留守儿童底数,该镇中心学校在开学初期,要求十所小学针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排查,统计调研。各校对排查出的留守儿童建立档卡,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生活现状、心理发展及父母务工状况等调研结果,进行分类、梳理,从而夯实了留守儿童工作基础。 深入调研,规范管理,注重“细”。该镇进行农村留守儿童统计调研时,健全档案,固好“平安之根”。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项档卡,侧重单留守(父母一方在外打工)和纯留守儿童的分类统计,健全学校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以“一人一卡”的形式,对学生的详细住所、联系电话、监护人等内容进行登记,并做到及时跟踪,确保“不漏一个学生,不丢一份信息”。同时,着重对纯留守儿童发展状况的调研结果进行梳理分类,将留守儿童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 结对帮扶,关爱儿童,范围“广”。结对帮扶,搭好“平安之所”。暑期里,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工子女自我支配时间,他们的监护人因“忙碌”而无暇顾及他们,这给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各校发挥当地学生的作用,采取“就近就地、年龄相仿”原则,将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结成对子,互相监督并共同参加一些暑期活动,教师及时进行安全跟踪,确保他们安全、健康。 目前此项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

玉舍镇学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精准帮扶方案

水城县玉舍镇中心学校2016年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精准关爱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家庭不稳定因素凸现,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数量不断增大,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教育与关爱已成为我们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主阵地,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是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扶弱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根据《贵州省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关爱计划(2015-2020)》、《水城县教育局关爱留守儿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教育实际,为确保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落到实处,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和目标任务 (一)实施范围 对因父母离开所在县域范围外出务工三个月以上、留在居住地单独生活或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属生活的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就读的学龄留守儿童;法定监护人缺失或因其他原因实际未履行或无能力履行监护职责,单独生活或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属生活的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就读的学龄困境儿童。 (二)目标任务 1.实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教育精准关爱。精准定位到村、精准识别到户、精准关爱到人,实现动态监测全覆盖、教育关爱全覆盖、结对关爱全覆盖、责任落实全覆盖,让孩子们安全、健康、快乐成长。 2.有寄宿学生的学校,满足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困境

儿童寄宿需求,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校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学得用心、快乐开心。 3.各学校要认真进行摸底排查,重点摸清楚监护情况差、家庭经济困难、缺乏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和法定监护人缺失或因其他原因实际未履行或无能力履行监护职责的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情况,学校制定关爱方案时要把这部分特殊群体作为重中之重。 4.学校安排关爱任务是要做到精而少,要体现出实际效果。全镇教育系统在职在编在岗教职工至少关爱1名以上留守儿童、困境儿童。2016年3月15日前将附件《玉舍镇学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精准关爱花名册》交到中心学校。 二、主要开展工作 (一)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各学校根据《贵州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标准(试行)》对应学校级别、类别按照“五有五全”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并扎实开展工作。 (二)提高留守儿童的法制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和安全法制教育讲座,增强留守儿童安全意识与法治观念,提高自救自护、应急避险能力。及早发现和纠正个别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三)树立留守儿童自信心,使其自强自立。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普遍存在的缺乏自信、内向孤僻、认识偏差问题,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进校园、留守儿童之家、学校少年宫等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校园民族文艺活动和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等专题活动,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