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

开发区中学龙壮志

一、教材特点: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应该重新认识教材的功能,明确教材只是达到目的的材料,教学时应该根据教材提倡创造,而不是照本宣科成为教材的机械执行者。)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实际问题贯穿于全章始终,而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在旧教科书中,整式及其加减运算作为基础知识,通常集中安排在一元一次方程之前。在本书中,是将有关整式的内容分散地融于对方程的讨论之中,不过于强调“式”的概念,只要它们能自然地为讨论方程这条主线服务即可。

在本章,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讨论始终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教科书首先从一个行程问题的实例入手,让学生从用含x的式子表示有关数量并进一步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从而体验方程的特征及从算式到方程的变化;接着从讨论解方程的需要出发,认识等式的性质,从而自然地产生解方程的方法;接下来,教科书又结合两个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分别讨论了“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在对另两个实际问题的讨论中引出解方程中的“去括号”和“去分母”,进而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标和一般步骤。另外,为切实提高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最后一节安排了“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选择了三个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设置了若干探究点,提供给学生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把全章所强调的以方程为工具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高。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现了数学的建模思想。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一改以往教材的编写手法,以模型思想为主线,从实际问题引出方程和方程的解法,以实际问题和教学活动为结尾编写了一元一次方程这块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它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了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的数学模型,深刻认识到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也给任课教师正确地使用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教材的有效资源,为实现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中关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要求的对照:

(一)新课程标准中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目标:

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历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

3、能够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方程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与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大纲中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了解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概念,学会验证一个数是不是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2、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标准方程等概念,并养成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的习惯。

3、使学生能够找出简单应用题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会寻找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会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检查求得的结果是否合理。

4、通过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未知”可以转化为“已知”的思想方法。

3.1 从算式到方程 ( 4课时)

华师大版对于这一节的安排是从实际问题到方程,而人教版是从算式到方程,更加体现了跟小学数学的衔接。

3.1.1 一元一次方程(2课时)

本节课是方程的引入部分,课本以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入手,展开方程的学习,通过“计算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有多远”的实际问题,先用算式法,再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教学目标:衔接小学数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建议:

对于问题,先有时间表,后有示意图,老师不要急于给出示意图,而是组织学生自己画出来,画示意图的过程就是分析理解题意、做数学的过程。列代数学式时如果有需要的话先给学生复习一下时间、速度和路程三者的关系。思考“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对于平行班的学生,不宜展得过开,注意控制难度;对于特色班的学生,可以展开思考,如有必要,可以设间接求知数。

3.1.2 等式的性质(2课时)

华师版和人教版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不同。同样是用天平演示得出等式的两条性质,但华师版更侧重于得出“移项”和“系数化为1”这两个方程变形的方法,较早引入未知数,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而人教版却更注重学生的经验,不急于引入求知数,而是先得出等式的两条性质,再用这两条性质来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使知识顺利迁移,而“移项”和“系数化为1”安排在后面的小节专门学习,学生更容易接受。另外,关于等式的两条性质,在表述上跟以往的教材也有所不同。如等式的性质1,旧教材是:“等式

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而现在改为:“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几字之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更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与等式相联系,感受等式的基本性质。

2、通过方程的简单变形,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主要的思想方法:把未知数“剥离”出来。

3、通过一些具体的方程,使学生感受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4、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建议:利用天平做演示实验引入课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天平的调零,两盘放质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物体等),得到等式的两个性质。在性质的表述上,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整理,作出判断。不要出现老教材的“等式仍然成立”的说法,因为七年级学生对“成立”二字还不能完全理解。在例2(1)解方程26

7=

x,教师可以回到天平的实

+

验操作当中去,“一个天平左边有一个未知重量的物体和7个砝码,右边有26个砝码,天平现在是平衡的,那么如何求出物体的重量呢?”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4课时)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4课时)

人教版在编排这部分内容中有两点比较新颖的作法,一是方程的解法始终渗透在实际问题的背景下,二是解方程的步骤用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用数学”的思想。

2、帮助学生探索出方程变形的四种方法。

3、探寻出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

教学建议:对于实际问题,列代数式、找等量关系,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问题1通过一个购买计算机的问题得出一元一次方程,要解这个方程必须先合并同类项,问题2分书问题(盈不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要解这个问题必须先移顶,接下来一节,通过一个用电问题得出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通过一个古埃及问题得出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要解这些方程必须先去括号或去分母,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方法全都融入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得出方法之后,再通过解一些行程问题、劳动力搭配问题、工程问题以及“纯”方程的例题或习题来巩固,最后用流程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由少到多,这样编排,避免出现长篇的抽象数学理论,独具匠心,学生不会觉得枯燥,更容易接受。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活动(6课时)

在前两节中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是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引入的,而这一节再安排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及数学活动,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它们每个问题都设置了若干探究点,提供给学生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把全章所强调的以方程为工具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2、借助图表的分析发现数量关系,初步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3、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直观认识具体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4、更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用列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的意识。

5、体现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理念。

教学建议:

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用回小学的算术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由小学的算术方法解决问题转化到利用方程建模的思想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梳理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同时让学生感受利用方程建模思想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探究1是一个销售中的盈亏问题,可以在之前先给学生做一些知识准备,如盈余、亏损的概念等,另外要重视学生的直观感受,很多学生会觉得没亏没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教师要对学生对这个25%的基数不是买出价的60元,而是进货价这一易错点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可以给出一个问题:一件商品100元进货,200元买出,则盈利的百分率算法有两种: ①%100%100100

100%100=?=?进货价盈利, ②

%50%100200100%100=?=?买出价盈利。 让学生判断哪种算法正确,从而对盈利(或亏损)的百分率的算法有深刻的认识。接着由学生估算盈亏,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探究2(油菜种植问题)数量比较多,要组织学生分析清楚各个数量的含义以及各数量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混乱。第1小问用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解法来解,但是可能有学生会用算术方法,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从而作出合理的选择。第2小问是在第1小问的基础上,用算术法还是用列方程呢?也可以让学生探讨一下,从而使学生明白: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但也不是说要完全抛弃算术法。

探究3(球赛积分表问题)教师给出积分表后,可以不急于提出本题的两个问题,而是问学生从这幅图表上能看出哪些信息(胜负积分、总场数、赛制等方面)。通过对开放题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的兴趣,体会探索的乐趣。教师要重视用好第(2)小问的作用,解完方程之后,老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这个解不合题意,而是先让学生反复检查解方程的过程有没有出错,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然后让学生自行判断,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数学活动:活动1实际上是一个分段函数的问题,在这里出现,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提早给学生渗透变量、分类的思想,同里也为以后的函数知识埋下伏笔。活动3是一个物理实验,教师在课前要动手做过,注意可能会出现的细节上的问题。活动2最好是布置学生作为小组课外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然后以小组成果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全体同学分享,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数学活动要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一个角色,要善于把握课堂,给学生留出较大的发展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进行自主探索的意识。

本教材在习题配备上也独具匠心,有课堂上用的练习题,也有供学生课后用的习题,习题又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和拓广探索三个层次,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取舍、灵活运用,要量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不可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拨苗助长,那样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章还安排了两个选学内容《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和《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阅读与思考”适当地反应了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的推动作用,数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的家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形成有一个具体的体会。

“实验与探究”是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究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有助于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在数学实验与探究中学生都拥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不再是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学生不再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聆听教师一再重复的事实和结论,而是自己提出和整理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能力提高题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一、设直接未知数 1.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价格,某种药品在1999年涨价30%后, 2020年降价70%至a 元,则这种药品在1999年涨价前的价格为 元. 2.光明中学初中一年级一、二、三班向希望学校共捐书385本.一班与二班捐书的本数之比 为4︰3,—班与三班捐书的本数之比为6 :7,那么二班捐书 本. 3.某车间共有86名工人,已知每人平均每天可加工甲种部件15个,或乙种部件12个,或丙种部件9个, 要使加工后的部件按3个甲种部件、2个乙种部件和1个丙种部件配套,则应安排 人加工甲种部件, 人加工乙种部件, 人加工丙种部件。 4.甲、乙同在一百米起跑线处,甲留在原地未动,乙则以每秒7 米的速度跑向百米终点,5秒后甲听到乙的叫声,看到乙跌倒在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40米,这时乙已经跑了 米。(精确到个位) 5.小明用100元钱去购买笔记本和钢笔共30件,已知每本笔记本2元,每支钢笔5元,那么小明最多能买 支钢笔。 6.某妇人买了一包弹球,其中 41是绿色的,81是黄色的,余下的5 1是蓝色,如果有12个蓝色的弹球,那么她总共买了( )个弹球。 A. 48 B. 60 C. 96 D. 72020 E. 192020.某工厂七月份生产某产品的产量比六月份减少了2020若八月份产品要达到六月份的产量,则八月份的产量比七月份要增加( ). A.2020 B .25% C.80% D.75% 8.甲是乙现在的年龄时,乙10岁;乙是甲现在的年龄时,甲25岁,那么( ). A.甲比乙大5岁 B.甲比乙大10岁 C.乙比甲大10岁 D.乙比甲大5岁 9.甲、乙、丙、丁4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伙订购同样规格的若干货物.货物买来后,甲、乙、丙分别比丁多拿了3、7、14件货物,最后结算时,乙付给丁14元,那么丙应付给丁( )元. A.28 B.56 C.70 D.112 10.天池旅馆二层客房比底层的多5间,黄冈市某中学参加数学竞赛有48人,若全部安排在底层,每间住4人,房间不够; 而每间住5人,有的房间未住满,又若全部安排在二层,每间住3人,房间不够;而每间住4人,有的房间未住满,这家旅馆底层共有房间( )个. A.9 B.10 C.ll D.12 11.某市为了鼓励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的收费标准作如下规定: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10吨部分,按每吨0.45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及答案经典汇总大全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类型 知能点1:市场经济、打折销售问题 (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 (2)商品利润率= ×100% (3)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 (4)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5)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如商品打8折出售,即按原价的80%出售. 1. 某商店开张,为了吸引顾客,所有商品一律按八折优惠出售,已知某种皮鞋进价60元一双,八折出售后商家获利润率为40%,问这种皮鞋标价是多少元?优惠价是多少元? 2. 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进价是多少?

3.一家商店将一种自行车按进价提高45%后标价,又以八折优惠卖出,结果每辆仍获利50元,这种自行车每辆的进价是多少元?若设这种自行车每辆的进价是x元,那么所列方程为() A.45%×(1+80%)x-x=50 B. 80%×(1+45%)x - x = 50 C. x-80%×(1+45%)x = 50 D.80%×(1-45%)x - x = 50 4.某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打几折. 5.一家商店将某种型号的彩电先按原售价提高40%,然后在广告中写上“大酬宾,八折优惠”.经顾客投拆后,拆法部门按已得非法收入的10倍处以每台2700元的罚款,求每台彩电的原售价. 知能点2:方案选择问题 6.某蔬菜公司的一种绿色蔬菜,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利润为1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4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涨至7500元,当地一家公司收购这种蔬菜140吨,该公司的加工生产能力是:如果对蔬菜进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16吨,如果进行精加工,每天可加工6吨,?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度等条件限制,公司必须在15天将这批蔬菜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了三种可行方案: 方案一:将蔬菜全部进行粗加工. 方案二:尽可能多地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没来得及进行加工的蔬菜,?在市场上直接销售. 方案三:将部分蔬菜进行精加工,其余蔬菜进行粗加工,并恰好15天完成.

人教版七级上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

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 一.选择 1.在a -(b -c )=a -b +c ,4+x =9,C =2πr ,3x +2y 中等式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在方程6x +1=1,,32 2= x 7x -1=x -1,5x =2-x 中解为3 1的方程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根据等式性质5=3x -2可变形为( ). (A)-3x =2-5 (B)-3x =-2+5 (C)5-2=3x (D)5+2=3x 4.下列方程中,解是x =4的是( ). (A)2x +4=9 (B) 4322 3 -=+x x (C)-3x -7=5 (D)5-3x =2(1-x ) 5.已知关于y 的方程y +3m =24与y +4=1的解相同,则m 的值是( ). (A)9 (B)-9 (C)7 (D)-8 6.方程 3 1 41=x 正确的解是( ). (A)x =12 (B)12 1=x (C)34=x (D)43 =x 7.将3(x -1)-2(x -3)=5(1-x )去括号得( ) (A)3x -1-2x -3=5-x (B)3x -1-2x +3=5-x (C)3x -3-2x -6=5-5x (D)3x -3-2x +6=5-5x 8.已知关于x 的方程(a +1)x +(4a -1)=0的解为-2,则a 的值等于( ). (A)-2 (B)0 (C) 3 2 (D) 2 3 9.已知y =1是方程y y m 2)(31 2=--的解,关于x 的方程m (x -3)-2=m (2x -5)的解是( ) (A)x =10 (B)x =0 (C)3 4= x (D)4 3= x 10.方程6 1 513-- =-x x 的解为( ) (A) 37 (B) 3 5 (C) 3 35 (D) 3 37 11.若关于x 的方程)1(42 2-=+x a x 的解为x =3,则a 的值为( ). (A)2 (B)22 (C)10 (D)-2 12.方程52 1 =-- x x 的解为( ). (A)-9 (B)3 (C)-3 (D)9 13.方程,4 17 2753+-=+-x x 去分母,得( ). (A)3-2(5x +7)=-(x +17) (B)12-2(5x +7)=-x +17 (C)12-2(5x +7)=-(x +17) (D)12-10x +14=-(x +17)

一元一次方程拓展提高题

公校一元一次方程拓展提高题 1、当m 为何值时,()()+---x m x m 11228=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此时()()m x x m 2-+的值。 2、[阅读理解题]解方程:3233-=-x x . 小胡同学是这样理解的:方程两边都加上3,得x x 23=. 方程两边都除以23,=得x 。 所以此方程无解. 小胡同学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指出每一步的理由;如果不正确,指出错误在哪里,并改正。 3.[灵活运用题]小明在做作业时,不小心把方程中的一个数字弄污染了,被污染的方程为-=-y y 21212▇.怎么办?小明想了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为35-=y ,于是,他很快知道了这个数字,则这个数字是 . 4.[整体思想]已知关于x 的方程1324+=+x m x 与方程1623+=+x m x 的解相同: (1)求m 得值; (2)求代数式()20162017232??? ??---m m 的值。 5.在解方程()()()()12 11213113+--=-- +x x x x 时,我们可以将()()1,1-+x x 各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得到()(),13 7127-=+x x 再去分母,得()(),1213-=+x x 进而解得5-=x ,这种方法叫整体求解法。 请用这种方法解方程: (6)[方案设计题]学校建花坛余下24m 漂亮的小围栏,七年级(1)班同学准备在自己教室前的空地上,一面靠墙(墙足够长),三面利用这些围栏建一个长方形花圃,请你设计一下,使长比宽多3m ,算一算这时长方形花圃的面积。 (7)【方案设计题】据市场调查,个体服装店做生意,只要销售价高出进货价20%便可赢利,假如你准备买一件标价为200元的服装. 1、个体服装店若以高出进价的50%要价,你应怎样还价? 2、个体服装店若以高出进价的100%要价,你应怎样还价? 3、个体服装店若以高出进价的50%~100%要价,你应该在什么范围内还价? 某七年级组织甲、乙两个班共92人该景点游玩,其中加班人数多于乙班人数且甲班人数不够90人,如果两个班单独购买门票,那么一共应付门票7760元。 (1)如果甲、乙两个班联合起来购买门票,那么比各自购买门票可以节省多少钱? (2)甲、乙两个班各有多少名学生? (3)如果甲班又10名学生因学校有任务不能参加这次旅游,请你为两个班设计出购买门票的方案,并指出最省钱的方案。 (9)【分类讨论问题】已知A 、B 两地相距500km ,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甲车速度为每小

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 1.教科书内容 本章继第一章“有理数”和第二章“整式及其加减”之后,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 人们对方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方程是重要的数学基本概念,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从数学科学本身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学的发展。从代数中关于方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的相等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会直接应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而有理数运算和整式加减运算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 全章共包括四节: 3.1 从算式到方程 这一节分为两个小节. 3.1.1 一元一次方程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中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是重要内容,此外还有关于最简单的方程的内容.本小节先通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这样安排目的在于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引出方程的定义,并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 算式表示用算术方法进行计算的程序,列算式是依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算式中只能含已知数而不能含未知数.列方程也是依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特别是相等关系),它打破了列算式时只能用已知数的限制,方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含有相关的已知数和未知数,未知数进入式子是新的突破.正因如此,一般地说列方程要比列算式考虑起来更直接、更自然,因而有更多优越性. 本小节中引出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基本概念,并且对于“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析问题过程进行了归纳. 3.1.2 等式的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总结 本章的内容是等式和它的性质、方程和它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其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思想方法总结] 1.化归方法 所谓化归的思想方法,是指在求解数学问题时,如果对当前的问题感到困惑,可把它先进行变换,使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生疏为熟悉,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维方法。如本章解方程的过程,就是把形式比较复杂的方程,逐步化为最简方程ax=b(a≠0),从而求出方程的解x =。 2.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是从未知,看已知,逐步推向己知,即由果索因;综合法是从已知,看未知,逐步推向未知,即由因索果,研究数学问题时,一般总是先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运用了这种分析和综合的思想方法。 3.方程思想方法 方程思想方法是把未知数看成已知数,让代替未知数的字母和已知数一样参加运算。这种思想方法是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代数解法的重要标志。本章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方程思

想的具体应用。 [学习方法总结] 如何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某个方程的解,是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 检验某个给定的数是否为某方程的解,只要将该数代入方程,看能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这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无理方程等方程中,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检验一个数(或一对数)是否是某个方程(或方程组)的解。利用这种方法还可以检查所求的方程的解是否正确,从而检验自己的运算能力。 [注意事项总结] 1.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体会到对于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代数解法具有居高临下、省时省力的优点。所以,今后要从算术解法转到习惯于代数解法。 2.不要死记硬背例题题型和解法,而要努力学会分析问题的本领。为此要适当做一些与例题不同类的题,通过老师的指导,自己去进行分析并解决它们。 3.要注意检验求得的结果是不是方程的解,方程的解是不是符合应用题题意的解。如果方程有解,但这个解不符合应用题题意,我们就说这道应用题无解。一般说来,违背实际情况的应用题都是无解的。 4.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灵活安排各个步骤的次序(不一定每个步骤都要用到),这样往往可使计算简便。在整个求解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易犯的错误。在整个初学阶段,最好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进行检验。 [综合题目举例] 例1.已知式子-2y-+1的值是0,求式子的值。 分析:由-2y-+1的值是0,可得方程,从而求出y的值,再把y的值代入所求式子

一元一次方程提高训练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一.选择题 1.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 —a —5=0的解是x=—2,则a 的值为( ) 2.小亮在解方程时,由于粗心,错把—x 看成了 +x ,结果解得x=—2,求a 的值为( ) D 3.墨墨在解方程+=时,不小心用橡皮把其中的 一项擦掉了,他只记得那一项是不含x 的,看答案知道这个方程的解是x=5,那么“”处的数应该是( ) 4.关于x 的方程5x —a=0的解比关于y 的方程3y+a=0的解小2,则a 的值是( ) B ﹣ D ﹣ 5.下列方程中,解为x=3的方程是( ) .. . 6.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 ) 7.下列方程变形中,正确的是( ) ,未知数系数化为8.已知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 9.墨墨在解方程 + = 时,不小心用橡皮把其中的 一项擦掉了,他只记得那一项是不含x 的,看答案知道这个方程的解是x=5,那么“ ”处的数应该是( ) 10.如图所示,天平右盘里放了一块砖,左盘里放了半块砖和2kg 的砝码,天平两端正好平衡,那么一块砖的重量是( ) 11.下列变形中,错误的是( ) 12.下列方程,变形错误的是( ) )13.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由方程由方程由方程由方程

﹣ 9.下列说法中:①若ax=ay,则x=y(其中a是有理数);②若 ,则 ,则 与﹣a ,则 .在公式 二.解答题(共24小题) 1、解方程 (1)()() 641521668 x x x +-=-- (2)()()() 32181 y y y ---=- (3)()()() 22152412 x x x --+=-+-(4)()()() 32321241 y y y ---=+(5)()()() 72134153210 x x x -+--++= 2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年级:七年级上册学科:数学科著作人: 项目设计内容备注课题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教学 目标 1、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2、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理解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了解数学中的“化 归”思想。 3、通过学生观察方程,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 力及概括能力 重点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难点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使用 多媒 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或 设计意 图 温 故 知 新 , 导 入 新 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 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 书。这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 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它于公元 1700年左右写成,至今已有三千七百 多年。这部书中记载有关数学的问 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 的问题: 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 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 加起来总共是33 教师提问 1、能不能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2、能尝试解这个方程吗? 3、不同的解法有什么各自的特点? 解:设这个数为,由题意得: 我们得到的这一方程和前面我 们学习过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能用 前面学过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求出该方程的解吗? 数学的历史是辉煌的,让学生了 解数学的渊源,在历史的背景下 进行数学的探求,有益于提高学 生学习的兴趣。 解:设这个数为,由题意得:

例题教学,巩固提高 方法一 这个方程大部分同学是 按“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步 骤求解。 方法二 也有同学会去分母 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乘以同 一个数,结果仍相等,要是方程中得 分母去掉,显然只要乘各分母的最小 公倍数42。 把方程两边同乘42,得到:42 ()=33×42 即42×+42×+42× +42×=33×42 为了更全面的讨论问题,再以方 程为 例,归纳解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 程的步骤。 例解方程 要去掉方程中的分母,就要找到一个 数,这个数就是方程中各分母的最小 先由学生自己做题会得出 两种方法 方法一 这个方程大部分同 学是按“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的步骤求解 方法二 也有同学会去分母 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乘 以同一个数,结果仍相等,要是 方程中得分母去掉,显然只要乘 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42。 把方程两边同乘42,得到:42 ()=33×42 即42×+42×+42× +42×=33×42 让学生总结解一元一次方 程的一般步骤为: (1) 去分母; (2) 去括号; (3) 移项;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测试题及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方程23=-y x ,021 =-+x x ,2121=x ,0322=--x x 中一元一次方程的 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解方程 3 1 12-=-x 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2233-=-x x B .2263-=-x x C .1263-=-x x D .1233-=-x x 3.方程x x -=-22的解是( ) A .1=x B .1-=x C .2=x D .0=x 4.下列两个方程的解相同的是( ) A .方程635=+x 与方程42=x B .方程13+=x x 与方程142-=x x C .方程021=+ x 与方程02 1 =+x D .方程5)25(36=--x x 与3156=-x x 5.A 厂库存钢材为100吨,每月用去15吨;B 厂库存钢材82吨,每月用去9吨。若经过x 个月后,两厂库存钢材相等,则x 是( ) A .3 B .5 C .2 D .4 6.某种商品的标价为120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相对于进货价仍获利20%,该商品的进货价为( )。 A .80元 B .85元 C .90元 D .95元 7.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A.如果ab s =,那么a s b = ; B.如果x=6,那么x=3 C.如果x -3=y -3,那么x -y =0; D.如果m x =m y ,那么x =y 8、已知:()2 135m --有最大值,则方程5432m x -=+的解是( ) 7979 B C D 9797 A --、、、、 9.小山向某商人贷款1万元月利率为6‰ ,1年后需还给商人多少钱( ) A 17200元, B 16000元, C 10720元, D 10600元; 10.有两支同样长的蜡烛,一支能点燃4小时,另一支能点燃3小时,一次遇到停

一元一次方程-提高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1. 方程|2x -3|=4的解为 . 2. 规定运算:???? ?? a b c d =ad -bc ,例如??? ???2345=2×5 -3×4=-2,若????? ?x -1-2x 3=6x -5,则x 的值 是 . 3. 下列说法中: ① 若a +b +c =0,则(a +c )2=b 2. ② 若a +b +c =0,则x =1一定是关于x 的方程ax +b +c =0的解. ③ 若a +b +c =0,且abc ≠0,则abc >0. ④ 若a +b +c =0,则|a |=|b +c |. 其中正确的是 . 4. 已知a ,b 为定值,关于x 的方程kx +a 3=1-2x +bk 6 , 无论k 为何值,它的解总是1,则a +b = . 5. 某商场经销一种商品,由于进货时的价格比原来 的进价低了8%,但售价不变,这样使得利润率由原利润率a %增长为(a +10)%,则原利润率为 . 6. 一客轮逆水行驶,船上一乘客掉了一件物品,浮在水面上,乘客发现后,轮船立即掉头去追(轮船掉头时间不计),已知轮船从掉头到追上共用9分钟,则乘客丢失了物品后 分钟后发现的? 7.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4厘米.甲、 乙两动点同时从顶点A 出发,甲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正方形的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乙以4厘米/秒的速度沿正方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每次相遇后甲乙的速度均增加1厘米/秒且都改变原方向移动,则第四次相遇时甲与最近顶点的距离是_________厘米. 8. 在一个轨道长为180cm 的“磁悬浮”轨道架上做钢 球碰撞实验,如图所示,轨道架上安置二楼三个大小、质量完全相同的钢球A 、B 、C ,左右各有一个钢制挡板D 和E ,其中C 到左挡板的距离为40cm ,B 到右挡板的距离为50cm ,A 、B 两球相距30cm . 碰撞实验中(钢球大小、相撞时间不记),钢球的运动都是匀速的,当一钢球以一速度撞向另一静止钢球时,这个钢球停留在被撞钢球的位置,被撞钢球则以同样的速度向前运动,钢球撞到左右挡板则以相同的速度反向运动,现A 球以每秒10cm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① ________秒后B 球第二次撞向右挡板E ; ② ________秒后B 球第n (n 为正整数)次撞向右挡板 E . 9. 图1是边长为30cm 的正方形纸板,裁掉阴影部分 后将其折叠成如图2所示的长方体盒子,已知该长方体的宽是高的2倍,求这个长方体的高. 10. 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30厘 米,高30厘米,箱中水面高10厘米,放进一个棱长2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后,铁块顶面仍高于水面,这时水面高多少厘米? 11. 某校七年级2班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8 倍,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专题复习

一元一次方程全章专题训练 (一)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练习> 1.关于x 的方程(m -1)x 2+(m -2)x+4=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二)是方程的解 1.如果x=-2是方程 ()()x a x a x -=++22 1 13的解,求代数式56a 2-a 的值。 2.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一个常数污染了,被污染的方程是3x -,怎么办 呢?小明想了想,便翻开看了答案,方程的解是x=-3,他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并迅速地完成了作业,请你补出这个常数。 (三)解相同 1.关于x 的方程4 ) 2(35)3(m 10-- =+-x m x x 与方程8-2x =3x -2的解相同,求m 的值。 (四)解方程 1.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c=bc ,则a=b; B .若 c b =c a ,则a=b; C .若a 2=b 2,则a=b ; D.若-31x =6,则x=-2 (五)应用题 找等量关系 有规律的 3个量 分量之和=总量 一个量的两种表示方法 题目中的一句话

【A.简单应用题】 1. 当x 等于什么值时,代数式 2x 3-与53 x 24-+互为相反数。 【B.行程问题】--------三个量: 1.汽车匀速行驶途径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分别为10:00,13:00;15:00,翠湖在青山和秀水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有多远? (1)顺逆流问题:等量关系-----顺流路程=逆流路程 1.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之间飞行,无风时飞机每小时飞行552千米,在一次往返飞行中,顺风飞行用了5.5小时,逆风飞行6小时,求这次飞行时风的速度。 2.一架飞机在无风情况下每小时航速为1200千米,该飞机逆风飞行一条x 千米的航线用了3小时,顺风飞行这条航线用了2小时,依照题意列出方程为1200- 3x =2 x -1200,这个方程表示的意义是 。 3.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小时,顺风飞行需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3小时,求无风的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距离。 (2)相遇问题:等量关系-----S 相遇=S 甲+S 乙 1.甲乙两人相距33千米,分别以5千米/小时,6千米/小时的速度同时同向而行,甲所带的狗以7.5千米/小时的速度奔向乙,狗遇到乙后即回头奔向甲,遇到甲后又奔向乙,遇到乙后又奔向甲...直到甲乙相遇,求狗所走的路程。 2.电汽车和磁悬浮列车从相距29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比电汽车速度的5倍还快20千米/小时,半小时后两车相遇,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3.甲从A 地到B 地,乙从B 地到A 地,两人都匀速行驶,一只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 两地间的距离。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7讲 一元一次方程

第7讲 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理解 1、下列由等式的性质进行的变形,错误的是( ) A 、如果b a =,那么33+=+b a B 、如果b a =,那么33-=-b a C 、如果b a =,那么a a 32= D 、如果a a 32=,那么3=a 2、下列方程中:①312+=-x x ;②21=-x ;③123222=+;④3-x ;⑤6=+y x .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已知方程x m x 743-=+的解为1=x ,则m 的值为( ) A 、- 2 B 、- 5 C 、6 D 、- 6 4、若y x =,下列各式中:①33-=-y x ;②55+=+y x ;③88-=-y x ;④y x x +=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等式变形:①如果y x =,那么ay ax = B ;②如果y x =,那么a y a x = ;③如果ay ax =,那么y x = ;④如果a y a x = ,那么y x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6、下列说法:①在等式42=x 两边都加上2,可得等式64=x ;②在等式42=x 两边都减去2,可得等式2=x ;③在等式42=x 两边都乘以 2 1 ,等式变为2=x ;④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三个球的质量等于( )个正方体的重量. A 、2 B 、3 C 、4 D 、5 8、已知a 是任意有理数,在下面各题:(1)方程0=ax 的解是1=x ;(2)方程a ax =的解是1=x ;(3)方程1=ax 的解是a x 1 = ;(4)方程a x a =的解是1±=x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如果652=-x ,那么_________2=x ,其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若方程()0122 =+++c bx x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字母系数a 、b 、c 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一元一次方程50道练习题(强化提升练习,准得分)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项训练 (题型齐全,内容完整,可直接使用) 1.移项类:(4题)考点提示:移项记变号。两步骤要记清 1、71 2=+x ; 2、825=-x ; 3、7233+=+x x ; 4、735-=+x x ; 2.合并同类项:(12题)考点:找准同类项,合并同类项,三步骤要记清。 5、914211-= -x x ; 6、2749+=-x x ;7、162=+x ; 8、9310=-x ; 9、x x -=-324; 10、4227-=+-x x ;11、8725+=-x x ;12、3 21 41+=-x x 13、1623+=x x 14、253231+=-x x ;15、152+=--x x ; 16、2 3312+=--x x .3. 去括号类:(16题)考点:去括号,要看符号。四步骤要记清。 17、 475.0=)++(x x ; 18、2-41)=-(x ; 19、2(6-0.5y)=-3(2y -1); 20、 212)=---(x ; 21、)12(5111+=+ x x ; 22、32034)=-(-x x . 23、5058=)-+(x ; 24、293)=-(x ; 25、3-243)=+(x ; 26、2-122)=-(x ; 27、443212+)=-(x x ; 28、3 23236)=+(-x ; 29、x x 2570152002+)=-( ; 30、6(x -5)=-24;

4.去分母类:(20题)去分母,两边同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五步骤要记清。 .31、452x x =+; 32、3 4 23+=-x x ; 33、)-()=+(3271131x x ; 34、)-()=+(131141x x ; 35、 14 2 312-+=-x x ; 36、)+(-)=-(2512121x x . 37、)+()=+(20411471x x ; 38、)-(-)=+(73 1211551x x . 39、432141=-x ; 40、83457=-x ; 41、815612+=-x x ; 42、6 29721-=-x x ; 43、1232151)=-(-x x ; 44、1615312=--+x x ; 45、x x 241427 1-)=+(; 46、25 9 300300102200103 )=-()-+(x x . 47、307221159138)=-()--()--( x x x ; 48、51413121-=+x x ; 49、13.021.02.015.0=-+--x x ; 50、3.01-x -5 .02+x =1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 开发区中学龙壮志 一、教材特点: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应该重新认识教材的功能,明确教材只是达到目的的材料,教学时应该根据教材提倡创造,而不是照本宣科成为教材的机械执行者。)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实际问题贯穿于全章始终,而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在旧教科书中,整式及其加减运算作为基础知识,通常集中安排在一元一次方程之前。在本书中,是将有关整式的内容分散地融于对方程的讨论之中,不过于强调“式”的概念,只要它们能自然地为讨论方程这条主线服务即可。 在本章,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讨论始终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教科书首先从一个行程问题的实例入手,让学生从用含x的式子表示有关数量并进一步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从而体验方程的特征及从算式到方程的变化;接着从讨论解方程的需要出发,认识等式的性质,从而自然地产生解方程的方法;接下来,教科书又结合两个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分别讨论了“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在对另两个实际问题的讨论中引出解方程中的“去括号”和“去分母”,进而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标和一般步骤。另外,为切实提高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最后一节安排了“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选择了三个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设置了若干探究点,提供给学生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把全章所强调的以方程为工具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高。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现了数学的建模思想。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一改以往教材的编写手法,以模型思想为主线,从实际问题引出方程和方程的解法,以实际问题和教学活动为结尾编写了一元一次方程这块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它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了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的数学模型,深刻认识到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也给任课教师正确地使用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教材的有效资源,为实现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中关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要求的对照: (一)新课程标准中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目标: 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历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

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专题讲义(供参考)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一类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0ax b +=(其中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并且0a ≠) 知识点2、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1)定义: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2)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②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记住: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为()0ax b a =≠的形式; (5)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得到方程的解b x a =。 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根据方程的形式灵活地安排解题步骤,不必机械地生搬硬套。 二、典例精讲: 考点一、概念的考查 例1、(2011、鄂州训练题)下列各式是方程的是 ,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1)327x -=;(2)4812+=;(3)3x -;(4)230m n -=;(5)23210x x --=; (6)23x +≠;(7)251 x =+ 变式训练: 1、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代数式?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253-+=;(2)317x -=;(3)0m =;(4)3x >;(5)8x y +=; (6)22510x x ++=;(7)2a b + 2、方程()110m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 考点二、方程的解 例2、(2011、宜昌模拟)若关于x 的方程332x a x -= +的解是4x =,求2a a - 的值。 变式训练: 1、已知关于x 的方程432x m -=的解是x m =,求m 的值。 考点三、等式的性质 例3、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A 、如果,ay ax =那么y x = B 、如果y x =,那么y x -=-55 C 、如果,0=+b ax 那么a b x = D 、如果,2635-=-x x 那么1-=x ★变式赏析:由110.20.3x -=变形为1010123x -=的依据是( )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测试题(带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验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3=-y x B.x x 26=- C.13=x D.y x 3= 2.2-=x 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 ). A.21=+x B.02=-x C. 121=x D.1322=+-x 3.下列方程变形过程正确的是( ). A.由761-=+x x 得176-=-x x B.由3)1(24=--x 得3224=--x C.由0532=-x 得032=-x D.x x 2 3921-=+由得92=x 4.方程731=-y 的解是( ). A.21 -=y B.2 1=y C.2-=y D.2=y 5. 若2=x 是关于x 的方程0132=-+m x 的解,则m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31 6. 当x =4时,式子5(x +b )-10与bx +4的值相等,则b 的值为( ). A .-7 B .-6 C .6 D .7 7.今年“地球停电一小时”活动的某地区烛光晚餐中,设座位有x 排,每排坐30人,则有8人无座位;每排坐31人,则空26个座位.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 A .2631830+=-x x B . 2631830+=+x x C .2631830-=-x x D . 2631830-=+x x 8. 小明和小莉出生于1998年12月份,他们的出生日不是同一天,但都是星期五,且小明比小莉出生早,两人出生日期之和是22,那么小莉的出生日期是( ). A .15号 B .16号 C .17号 D .18号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9.当.____=x 时,代数式53-x 与2x 的值相等. 10.已知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2,则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是 (只写一个即可). 11.若032=-++y x ,则y x +=_____. 12.某种商品的进价是400元,利润率是8%,则这种商品的标价是________元.

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提高)

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提高) 一、 解下列方程 (1)12(31)6x --= (2)43(20)67(11)y y y y --=-- (3)215436x x -+= (4)()112 2(1)1223 x x x x ??---=-???? (5)()22462133x x ?? --=+???? (6)432.4 2.55x x --= (7)12225y y y -+-=- (8)2123 134 x x ---= (9)21101211364x x x --+-=- (10)0.10.2130.020.5 x x -+-=

二、 思考?运用 (11)代数式1322 y y +-的值与1互为相反数,试求y 的值。 (12)当3x =时,代数式()54x a +的值比()4x a -的值的2倍多1,求a 的值。 (13)若6x =是关于x 的方程2()136 ax x a -=-的解,求代数式221a a ++的值。 三、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应用问题 (14)某校七年级共有65名同学在植树节活动中担任运土工作,现有45根扁担,请你安排一下有多少人抬土,多少人运土,可使扁担和人数恰好相配 (15)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女学生人数占全组人数的一半,如果再增加6个女学生,那么女生人数就占全组人数的2 3 ,求这个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

(16)食堂有煤若干,原来每天烧煤3t,用去15t后,改进设备,耗煤量为原来的一半,结果多烧了10天,求原来存煤量。 (17)徐程的舅舅来看他,徐程问舅舅多少岁,舅舅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3岁;等你到了我这么大时,我就36岁了。”问徐程和舅舅现在各几岁 (18)一个邮递员骑自行车在规定时间内把特快专递送到单位,他每小时行15千米,可以早到24分钟,如果每小时行12千米,就要迟到15分钟。求原来的时间是多少 (19)用火车运送一批货物,如果每节车厢装34吨,还有18吨装不下;如果每节多装4吨,那么还可以多装26吨,问共有几节火车车厢 (20)体育馆入场券3元一张,若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1 4 ,那么每张入场券降 价多少元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在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以及探索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解方程。 2.数学思考:能对具体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作出合理的推断,并能用方程来刻画其中的相互关系。 3.解决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有效地解方程,并能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4.情感与态度:认识到方程是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重要模型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方程的求解不怕困难,充满信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经历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学习和解简单的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重点是对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深入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对问题情境中等量关系的寻找和解法的选择上对各个教学目标的综合实现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初步理解 (可用幻灯机打出字幕) 小明家来客人了,爸爸给了小明10元钱,让他买1听果奶和4听可乐,从商店回来后,小明交给爸爸3元钱。如果我们知道1听可乐比1听果奶多0.5元,能不能求出1听果奶是多少钱呢? 1.小组讨论:(1)小明买东西共用去多少元? (10元-3元=7元) (2)如何用未知数x表示1听果奶或者1听可乐的价钱? (若设1听果奶为x元时,则1听可乐为(x+0.5)元;若设1听可乐为x元时,则1听果奶为(x-0.5)元)

(3)这个问题中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如,买可乐的钱+买果奶的钱=用去的钱。也可列成其他形式,只要合理即可) 2.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注意:(1)小组讨论时,教师应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时间。 (2)全班交流时教师应进行引导。 (二)问题拓展,深入探究 1.思考:(1)这个方程列得对吗?为什么?你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吗? (2)怎样解所列的方程? 2.教师可利用不同小组获得的结论在全班展示交流。 (三)做一做,掌握本质 解方程:4(x+0.5)+x=7。 注意:1.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如怎样去括号,去括号应注意什么等)进行解答。 解:去括号,得 4x+2+x=7。 移项,得 4x+x=7-2。 合并同类项,得 5x=5。 两边同除以5,得 x=1。 2.让学生自觉理解每一步解答的依据。 (四)尝试练习,巩固认识 解下列方程: (1) -5(x-1)=1;(2) 2-(1-x)=2。 (五)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解方程:-2(x-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