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

一、选择题

1.关系数据表的关键字可由()字段组成。

A、一个

B、两个

C、多个

D、一个或多个

2.下列关于关系数据库叙述错误的是()。

A、关系数据库的结构一般保持不变,但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B、一个数据表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多种不同的数据则需要创建多个数据库

C、关系数据表中的所有记录的关键字字段的值互不相同

D、关系数据表中的外部关键字不能用于区别该表中的记录

3.参照完整性规则:表的()必须是另一个表的主键的有效值,或者是空值。

A、候选键

B、外键

C、主键

D、主属性

4.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的()问题而引入的。

A、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

B、提高查询速度

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关系数据库是若干()的集合。

A、表(关系)

B、视图

C、列

D、行

6.在关系模式中,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的约束是()约束。

A、候选键

B、主键

C、键

D、超键

7.约束“年龄限制在18~30岁之间”属于DBMS的()功能。

A、安全性

B、完整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

8.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信息模型是()。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E-R模型

9.关系数据模型的3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A、完整性规则

B、数据结构

C、数据操作

D、并发控制

10.如何构造出一个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是()主要解决的问题。

A、关系数据库优化

B、数据字典

C、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D、关系数据库查询

11.学生社团可以接纳多名学生参加,但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从社团到学生之间的

联系类型是()。

A、多对多

B、一对一

C、多对一

D、一对多

12.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不可再分

B、可以再分

C、命名在关系模式上可以不唯一

D、以上都不是

13.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关键字为()。

A、某个实体的关键字

B、各实体关键字的组合

C、n端实体的关键字

D、任意一个实体的关键字

14.候选关键字的属性可以有()。

A、多个

B、0个

C、1个

D、1个或多个

15.关系模型中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域完整性。定义外部关键字

实体的是哪一类完整性()?

A、实体完整性

B、域完整性

C、参照完整性

D、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域完整性

16.设已知F={C→A,CG→D,CG→B,CE→A,ACD→B},从中去掉哪些函数依赖关系后得到

的新的函数依赖集合F1与F是等价的()。

A、C→A和CG→B

B、C→A和ACD→B

C、CE→A和ACD→B

D、CE→A和CG→B

17.关系R和关系S的并运算是()。

A、由关系R和关系S的所有元组合并组成的集合,再删去重复的元组

B、由属于R而不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成的集合

C、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D、由R和S的元组连接组成的集合

18.在概念模型中,一个实体集对应于关系模型中的一个()。

A、元组

B、字段

C、属性

D、关系

19.在关系运算中,投影运算是()。

A、在基本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记录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B、在基本表中选择字段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C、在基本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记录和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D、上述说法都是正确的

20.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是1个或多个,而主关键字有()。

A、多个

B、0个

C、1个

D、1个或多个

21.在关系模型中,为了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的约束应使用()。

A、临时关键字

B、主关键字

C、外部关键字

D、索引关键字

22.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

系必须满足:每一个属性都是()。

A、长度不变的

B、不可分解的

C、互相关联的

D、互不相关的

23.把实体-联系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实体之间多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

A、建立新的属性来实现

B、建立新的关键字来实现

C、建立新的关系来实现

D、建立新的实体来实现

24.专门的关系运算不包括下列中的()。

A、连接运算

B、选择运算

C、投影运算

D、交运算

25.对关系S和关系R进行集合运算,结果中既包含S中的元组也包含R中元组,这种集

合运算称为()。

A、并运算

B、交运算

C、差运算

D、积运算

26.设有部门和职员两个实体,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则

部门与职员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A、m:n

B、1:m

C、m:k

D、1:1

27.在关系数据库中,要求基本关系中所有的主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其遵守的约束规则是

()。

A、数据依赖完整性规则

B、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C、实体完整性规则

D、域完整性规则

28.下面的叙述中,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

A、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B、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

C、与行的次序无关

D、与列的次序无关

29.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

A、可以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可有一个或者多个其值能够唯一表示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D、以上都不是

30.现有如下关系:

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单位)

医疗(患者编号,患者姓名,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

其中,医疗关系中的外关键字是()。

A、患者编号

B、患者姓名

C、患者编号和姓名

D、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

31.现有一个关系:

借阅(书号,书名,库存数,读者号,借期,还期)

假如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但不能同时对一种书借多本,则该关系模式的外部关键字是()

A、书号

B、读者号

C、书号+读者号

D、书号+读者号+借期

32.关系模型中实现实体间m:n联系是通过增加一个()。

A、关系实现

B、属性实现

C、关系或一个属性实现

D、关系和一个属性实现

33.关系代数运算是以()为基础的运算。

A、关系运算

B、谓词运算

C、集合运算

D、代数运算

34.从一个数据库文件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记录形成一个新的数据库文件的操作是

()操作。

A、投影

B、连接

C、选择

D、复制

35.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

A、名称

B、属性

C、对象

D、概念

36.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3个要素分别为()。

A、实体完整、参照完整、用户自定义完整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37.设学生关系S(SNO,SNAME,SSEX,SAGE,SDPART)的主关键字为SNO,学生

选课关系SC(SNO,CNO,SCORE)的关键字为SNO和CNO,则关系R(SNO,CNO,SSEX,SAGE,SDPART,SCORE)的主关键字为SNO和CNO,其满足()。

A、 1NF

B、2NF

C、3NF

D、BCNF

38.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

A、可能是1NF

B、必定是1NF

C、必定是3NF

D、必定是BCNF

39.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 1NF

B、2NF

C、3NF

D、BCNF

40.如果A→B,那么属性A和属性B的联系是()。

A、一对多

B、多对一

C、多对多

D、以上都不是

41.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

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C→P,(S,C)→G,(T,R)→C,(T,P)→R,(T,S)→R},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3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3(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

A、 1NF

B、2NF

C、3NF

D、BCNF

42.在关系规范中,分解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Ⅰ实现无损连接Ⅱ分解后的关系相互独立Ⅲ保持原有的依赖关系

A、Ⅰ和Ⅱ

B、Ⅰ和Ⅲ

C、Ⅰ

D、Ⅱ

43.任何一个满足2NF但不满足3NF的关系模式都不存在()

A、主属性对关键字的部分依赖

B、非主属性对关键字的部分依赖

C、主属性对关键字的传递依赖

D、非主属性对关键字的传递依赖

44.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指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应该满足一定的要求,最起码的要

求是达到1NF,即满足()。

A、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键属性

B、主键属性唯一标示关系中的元组

C、关系中的元组不可重复

D、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

45.根据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要满足第一范式,部门(部门号,部

门名,部门成员,部门总经理)关系中,因哪个属性而使他不满足第一范式()。

A、部门总经理

B、部门成员

C、部门名

D、部门号

二、填空题

1.关系模式的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

性。

2.关系的实体完整性指数据表中的记录是。

3.关系数据库有3种基本操作,从表中取出满足条件的属性成分操作称为,

从表中选出满足条件的元组操作称为,将两个关系中具有共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构成新表的操作称为连接。

4.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作属性的。

5.表是由行和列组成的,行有时也称为,列有时也称为或字段。

6.E-R图是由、和这3种基本要素组成

的。

7.关系数据库数据称作的处理单位是,层次和网状数据库数据称作的处理单

位是记录。

8.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改变时,通过对映像的相应改变可以保持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不

变。称之为数据的。

9.在关系模式R中,若属性或属性组X不是关系R的关键字,但X是其他关系模式的关

键字,则称X为关系R的。

10.在关系数据模型中,两个关系R1与R2之间存在1:m的联系,可以通过在一个关系

R2中的在相关联的另一个关系R1中检索相对应的记录。

11.关系规范化理论是设计的指南和工具。

12.关系中主关键字的取值必须唯一且非空,这条规则是完整性规则。

13.关系模型中,“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元组”的约束是通过实现的。

14.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始终保持、。

三、综合题

1.建立一个关于系、学生、班级、学会等信息的关系数据库。

描述学生的属性有:学号、姓名、出生年月、系名、班号、宿舍区;描述班级的属性有:班号、专业名、系名、人数、入校年份;描述系的属性有:系名、系号、系办公室地点、人数;描述学会的属性有:学会名、成立年份、地点、人数。

有关语义如下:一个系有若干专业,每个专业每年只招一个班,每个班有若干学生。

一个系的学生住在同一宿舍区。每个学生可参加若干学会,每个学会有若干学生。学生

参加某学会有一个入会年份。

请给出关系模式,写出每个关系模式的极小函数依赖集,指出是否存在传递函数依赖,对于函数依赖是多属性的情况,讨论函数依赖是完全函数依赖,还是部分函数依赖。

指出各关系的候选关键字、外部关键字。

2.现有某个应用,涉及到以下两个实体集,相关的属性为

R(A#,A1,A2,A3),其中A#为关键字

S(B#,B1,B2),其中B#为关键字

从实体集R到S存在多对一的联系,联系属性是D1。

(1)

(2)如果将该应用的数据库设计为一个关系模式RS(A#,A1,A2,A3,B#,B1,B2,D1),指出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

(3)假设关系模式RS上的全部函数依赖为A1→A3,指出关系模式RS最高满足第几范式?为什么?

(4)如果将该应用的数据库设计为如下3个关系模式:

R1(A#,A1,A2,A3)

R2(B#,B1,B2)

R3(A#,B#,D1)

关系模式R2是否一定满足第3范式?为什么?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系统 一、单选题 1.____不是集合。 A.关系 B.关系模式 C.域 D.笛卡儿乘积 2.任何关系的一个元组只能通过外部键与另一个关系中存在的元组相关联,这是 ______。 A.关系运算的安全性 B.数据库的安全性 C.关联完整性约束 D.实体完整性约束 3.关系数据库系统实体完整性约束的意义在于_____。 A.用主键唯一识别元组 B.实现实体间联系 C.防范非授权访问 D.保证关系运算安全性 4.设关系R和S的共同属性是a, _____不是R和S的连接运算(记条件f.R.a=S.a)。 A.R∞f S B.σf(R×S) C.(R f S)∞f S D.(R f S)∞f R 5.在不另加约束条件的情况下,______系统是安全的。 A.关系运算 B.关系代数 C.元组关系演算 D.域关系演算 6.实体-联系模型是_____的数据模型。 A.每个关系代数表达式都有一个等价的元组演算表达式与之对应。 B.每个元组演算表达式都有一个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与之对应。 C.每个域演算表达式都有一个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与之对应。 D.每个元组演算表达式都有一个等价的域演算表达式与之对应。 7.关系模式的候选键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A.唯一性 B.最小性 C.A和B D.由单个属性组成 8.数据库语言的使用方式是______。 A.交互使用 B.嵌入到宿主语言 C.A或B D.作为程序设计语言的子语言 9.关系代数查询语言ISBL的并/交运算与关系代数标准定义的区别是参加运算的关系____。 A.是否具有相同的属性数目 B.对应属性是否具有相同的域 C.对应属性的名称是否相同 D.元组数目是否相同 10.具有重命名功能的投影操作属于______的运算系统。 A.标准关系代数 B.ISBL语言 C.QUEL语言 D.QBE语言 11.关于DBMS的主要任务,最准确的是____。 A.完成全部数据库事务 B.处理用户查询 C.处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用户查询 D.有效地处理用高级查询语言编写的用户查询 12.____不属于查询处理操作系列。 A.扫描与语法检查 B.查询优化与代码生成 C.查询执行 D.建立数据模式 13.R S半主存算法要求主存提供用于存放输入关系的缓冲区大小是____。 A.2 B.M>1 C.能容纳两个关系 D.其中一个关系的容量再加1 14.笛卡儿乘积运算最快的算法是____算法。 A.简单 B.主存 C.半主存 D.大关系 15.sort-merge连接算法的预处理是各关系____。 A.按连接域排序 B.按连接域建立HASH文件 C.按连接域建立聚集索引 D.按连接域建立辅助索引

数据库第二章关系代数习题

1.设有如图所示的关系S、SC和C,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下列查询语句: S C SC S# SNAME AGE SEX 1 李强23 男 2 刘丽22 女5 张友22 男C# CNAME TEACHER k1 C语言王华 k5 数据库原理程军 k8 编译原理程军 S# C# GRADE 1 k1 83 2 k1 85 5 k1 92 2 k5 90 5 k5 84 5 k8 80 (1)检索”程军”老师所授课的课程号(C#)和课程名(CNAME)。 ∏C#,CNAME(δTEACHER=程军(C)) (2)检索年龄大于21的男学生学号(S#)和姓名(SNAME)。 ∏S#,SNAME(δAGE>21∧SEX=男(S)) (3)检索至少选修”程军”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SNAME)。 ∏SNAME((∏S#,C#(SC)÷∏C#(δTEACHER=程军(C)))S) (4)检索”李强”同学不学课程的课程号(C#)。 ∏C#(C)-∏C#(δSNAME=李强(S)SC) (5)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号(S#)。 ∏S#(δ1=4∧2≠5(SC×SC)) (6)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C#)和课程名(CNAME)。 ∏C#,CNAME(∏S#,C#(SC)÷∏S#(S)C) (7)检索选修课程包含”程军”老师所授课程之一的学生学号(S#)。 ∏C#(δTEACHER=程军(C)SC) (8)检索选修课程号为k1和k5的学生学号(S#)。 ∏S#,C#(SC)÷∏C#(δC#=k1∨C#=k5(C)) (9)检索选修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SNAME)。 ∏SNAME((∏S#,C#(SC)÷∏C#(C))S) (10)检索选修课程包含学号为2的学生所选修课程的学生学号(S#)。 ∏S#,C#(SC)÷∏C#(δS#=2(SC)) (11)检索选修课程名为”C语言”的学生学号(S#)和姓名(SNAME)。 ∏S#,SNAME(∏S#(SC(δCNAME=C语言(C)))S) (12)检索没有一门课程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学号,姓名。 ∏S#,SNAME((∏S#(S)-∏S#(δGRADE<60(SC))S) 2.现有关系数据库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奖学金)。 课程(课程号,名称,学分)。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习题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一、选择题: 1、对于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 。 A .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基础之一 B .微机DBMS 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 C .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 D .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 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2、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 A .不可再分 B .可再分 C .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唯一 D .以上都不是 3、在通常情况下,下面的表达中不可以作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的是 。 A .R1(学号,姓名,性别) B .R2(学号,姓名,班级号) C .R3(学号,姓名,宿舍号) D .R4(学号,姓名,简历) 4、关系数据库中的码是指 。 A .能唯一关系的字段 B .不能改动的专用保留字 C .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 D .能惟一表示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 5、根据关系模式的完整性规则,一个关系中的“主码” 。 A .不能有两个 B .不能成为另外一个关系的外码 C .不允许为空 D .可以取值 6、关系数据库中能唯一识别元组的那个属性称为 。 A .唯一性的属性 B .不能改动的保留字段 C .关系元组的唯一性 D .关键字段 7、在关系R (R#,RN ,S#)和S (S#,SN ,SD )中,R 的主码是R#,S 的主码是S#,则S#在R 中称为 。 A .外码 B .候选码 C .主码 D .超码 8、关系模型中,一个码是 。 A .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 .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 .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意元组的属性组成 D .以上都不是 9、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 。 A .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 B .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 C .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但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可能不同 D .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码段的顺序排列 10、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 A .排序、索引、统计 B .选择、投影、连接 C .关联、更新、排序 D .显示、打印、制表 11、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值 。 A .不能全同 B .可全同 C .必须全同 D .以上都不是 12、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 和S 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 和S 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 A .元组 B .行 C .记录 D .属性 13、设关系R (A ,B ,C )和S (B ,C ,D ),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的是 。 A .)()(S R D A ππ B .R S ? C .)()(S R B B ππ? D .R S 14、有两个关系R 和S ,分别包含15个和10个元组,则在R S ?,R-S ,R ?S 中不可能出现的元组数 目情况是 。 A .15,5,10 B .18,7,7 C .21,11,4 D .25,15,0 15、取出关系中的某些列,并消去重复元组的关系代数运算称为 。 A .取列运算 B .投影运算 C .连接运算 D .选择运算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习题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习题

、选择题: 1、 对于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 _________ 。 A .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基础之一 B .微机DBMS 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 C ?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 D ?不具有连接操作的 DBMS 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2、 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_________ 。 A .不可再分 B .可再分 C ?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唯一 D ?以上都不是 3、 在通常情况下,下面的表达中不可以作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的是 ________ 。 A . R1 (学号,姓名,性别) B . R2 (学号,姓名,班级号) C . R3 (学号,姓名,宿舍号) D . R4 (学号,姓名,简历) 4、 关系数据库中的码是指 ________ 。 A ?能唯一关系的字段 B .不能改动的专用保留字 C ?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 D .能惟一表示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 5、 根据关系模式的完整性规则,一个关系中的“主码” ___________ 。 A ?不能有两个 B .不能成为另外一个关系的外码 C ?不允许为空 D .可以取值 6、 关系数据库中能唯一识别元组的那个属性称为 ___________ 。 A ?唯一性的属性 B .不能改动的保留字段 C .关系元组的唯一性 D .关键字段 7、 在关系R ( R#,RN ,S#)和S (S#,SN ,SD )中,R 的主码是 R#,S 的主码是S#,_KU S#在 R 中称 为 ________ 。 A ?外码 B .候选码 C .主码 D .超码 8、 关系模型中,一个码是 ________ 。 A .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 ?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 ?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意元组的属性组成 D .以上都不是 9、 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 __________ 。 A ?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 B ?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 C ?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但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可能不同 D ?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码段的顺序排列 10、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____________ 。 A ?排序、索引、统计 B .选择、投影、连接 C ?关联、更新、排序 D .显示、打印、制表 11、 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值 _________ 。 A .不能全同 B .可全同 C ?必须全同 D .以上都不是 12、 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 R 和S 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 R 和S 含 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_________ 。 A .元组 B .行 C .记录 D .属性 13、 设关系R (A ,B ,C )和S ( B ,C ,D ),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的是 ____________ 。 A . A (R ) D (S ) B . R S C . B (R ) B (S ) D . R S 14、 有两个关系R 和S,分别包含15个和10个元组,则在R S ,R-S ,R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S 中不可能出现的元组数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定理

第2章基本原理和定理 2.1亥姆霍兹定理 亥姆霍兹定理:任一个矢量场由其散度、旋度以及边界条件所确定,都可以表示为一个标量函数的梯度与一个矢量函数的旋度之和。 定理指出,由于闭合面S 保卫的体积V 中任一点R 处的矢量场Fr 可分为用一标量函数的梯度小时的无旋场和用另一个适量函数的旋度表示的无散场两部分,即为 F A Φ=-?+?? 而式中的变量函数和适量函数分别于体积V 中矢量场的散度源和旋度源,以及闭合面S 上矢量场的法向分量和切向分量。 1()1()d d 44V S V Φπ π''''???''= -''--??F r n F r S r r r r 1()1()d d 44V S V π π''''???''= -''--??F r n F r A S r r r r 2.2唯一性定理 惟一性定理:给定区域V 内的源(ρ、J )分布的和场的初始条件以及区域V 的边界 S 上场的边界条件,则区域V 内的场分布是惟一的。 场、源;范围 —— 时间间隔、空间区域; 条件 ——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 有惟一解的条件: (1)区域内源分布是确定的(有源或无源),与区域外的 源分布无关; (2)初始时刻区域内的场分布是确定的; (3)边界面上或是确定的。

重要意义: (1)指出了获得惟一解所需给定的条件; (2)为各种求解场分布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2.3镜像原理 镜像原理:等效源(镜像源)替代边界面的影响边值问题转换为无界空间问题;理论基础:惟一性定理 2.4等效原理 等效原理是基于唯一性定理建立的电磁场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原理。考察某一有界区域,如果该去云内的源分布不变,而在该区域之外有不同分布的源,只要在该区域的边界上同时满足同样的边界条件,根据唯一性定理,就可以在该规定区域内产生同样的场分布。也就是说,在该区域外的这两种源的另一种源是另一种源的等效源。 基本思想:等效源替代真实源; 理论基础:惟一性定理。 1. 拉芙(Love)等效原理 将区域V1内的源和用分界面S上的等效源和来替代,且将区域V1内的场设为零,则区域V2内的场不会改变。 2Schelknoff 等效原理 (1)电壁+磁流源 在紧贴分界面S的内侧设置电壁,则 J不产生辐射场,区域内V2 的场由 S J产生。 2m S (2)磁壁+电流源 在紧贴分界面S的内侧设置电壁,则m J不产生辐射场,区域内V2 的场由 S J产生。 2 S

数据库原理第二章练习讲解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一、选择题: 1、对于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基础之一 B.微机DBMS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 C.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 D.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2、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不可再分B.可再分 C.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唯一D.以上都不是 3、在通常情况下,下面的表达中不可以作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的是。A.R1(学号,姓名,性别) B.R2(学号,姓名,班级号) C.R3(学号,姓名,宿舍号) D.R4(学号,姓名,简历) 4、关系数据库中的码是指。 A.能唯一关系的字段B.不能改动的专用保留字C.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D.能惟一表示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 5、根据关系模式的完整性规则,一个关系中的“主码”。 A.不能有两个B.不能成为另外一个关系的外码 C.不允许为空D.可以取值 6、关系数据库中能唯一识别元组的那个属性称为。 A.唯一性的属性B.不能改动的保留字段C.关系元组的唯一性D.关键字段 7、在关系R(R#,RN,S#)和S(S#,SN,SD)中,R的主码是R#,S的主码是S#,则S#在R中称为。 A.外码B.候选码 C.主码D.超码 8、关系模型中,一个码是。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意元组的属性组成D.以上都不是 9、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 A.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 B.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 C.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但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可能不同D.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码段的顺序排列 10、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词源学分析 (一)中国课程的词源 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频频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 中国古代课程大多指“学程”,即学业及其进程。 (二)西方课程的词源 英国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Curriculum是从拉丁语currere派生而来的,意为跑道,奔跑。 二、几种经典的课程定义 1.课程即教学科目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课程是指“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这些科目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的总称”。 《中国大百科全书》:“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王道俊、王汉澜:“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2.课程即学习经验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卡斯威尔和坎倍尔:“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所有经验。” 靳玉乐:课程是"学生通过学校教育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性经验"。 3.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这种定义认为社会文化中的课程应该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技能。这种定义的基本假设是:个体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社会化。课程应该反映社会需要,以便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这种课程的实质在于使学生顺应现存的社会结构,强调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教育》、《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 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4.课程即社会改造 这种课程定义是一种激进的定义。按照这种定义,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现存社会制度的束缚。提出“学校要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口号。按这种定义,课程的重点应该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弊端、学生应关心、参与社会活动,形成从事社会规划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弗雷尔:批评资本主义的学校课程已经成了一种维护社会现状的工具,使人民大众甘心处于从属地位,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主张课程应该使学生摆脱盲目依从的状态,

数据库第二章关系代数习题

1.设有如图所示的关系S 、SC 和C,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下列查询语句: S C SC (1) 检索”程军”老师所授课的课程号(C#)和课程名(CNAME)。 (2) 检索年龄大于21的男学生学号(S#)和姓名(SNAME)。 (3) 检索至少选修”程军”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SNAME)。 (4) 检索”李强”同学不学课程的课程号(C#)。 (5) 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课程号(S#)。 (6) 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C#)和课程名(CNAME)。 (7) 检索选修课程包含”程军”老师所授课程之一的学生学号(S#)。 (8) 检索选修课程号为k1和k5的学生学号(S#)。 (9) 检索选修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SNAME)。 (10) 检索选修课程包含学号为2的学生所选修课程的学生学号(S#)。 (11) 检索选修课程名为”C 语言”的学生学号(S#)和姓名(SNAME)。 (12)检索没有一门课程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学号,姓名。 答:本题各个查询语句对应的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如下: (1) ΠC#,CNAME (σTEACHER ='程军'(C)) (2) ΠS#,SNAME (σAGE>21^SEX ='男'(S)) (3) ΠSNAME (S (ΠS#,C#(SC )÷ΠC#( σTEACHER ='程军'(C)))) (4) ΠC#(C)-ΠC#(σSNAME ='李强'(S )∞ SC) (5) ΠS# (σ1=4^2≠5 (S C ×SC )) (6) ΠC#,CNAME (C ∞ (ΠS#,C#(SC )÷ΠS#(S ))) (7) ΠS# (SC ∞ΠC# (σTEACHER ='程军'(C))) (8) ΠS#,C#(SC )÷ΠC#(σC#=’K1’VC#=’K5’ (C )) (9) ΠSNAME (S ∞ (ΠS#,C#(SC )÷ΠC#(C))) (10) ΠS#,C#(SC )÷ΠC#(σC#=’2’ (S C )) (11) ΠS#,SNAME (S ∞ΠS#(SC ∞ (σCNAME ='C 语言'(C)))) (12)П学号,姓名(学生)-П学号,姓名(σ分数<60(学生∞学习))。

数据库原理课后题答案

第1章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1)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成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人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机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呃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内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对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 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7.定义并解释下列术语。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内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DDL:数据库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的语言。 DML:数据操纵语言,用来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的语句。 8.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

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试题与参考答案(新)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放弃很简单,但你坚持到底的样子一定很酷! 1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在官府”说明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________。 ( ) A. 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科技 2.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教育与________的关系。 ( ) A. 经济 B. 政治 C. 人口 D. 文化 3.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这说明学生文化的________特征。( ) A. 过渡性 B. 非正式性 C. 多样性 D. 互补性 4. 人力资源理论是由____________提出的。 ( ) A. 舒尔茨 B. 亚当斯密 C. 约翰杜威 D. 裴斯泰洛齐 5. 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这体现了________。 ( ) A. 教育的文化功能 B.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C. 教育的本质属性 D. 教育的社会属性 6.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_________。 ( ) A. 规范作用 B. 动力作用 C. 引导作用 D. 爆发作用 7. _______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 ( ) A. 格塞尔 B. 卢梭 C. 霍尔 D. 高尔顿 8. _____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 ) A. 华生 B. 格赛尔 C. 洛克 D. 弗洛伊德 9. 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__________。 ( ) A. 自学 B. 训练 C. 培训 D. 教育 10. 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 则称为___________。 ( ) A. 学生文化 B. 校园文化 C. 学校制度 D. 学校传统 1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说明了___________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 A. 社会环境 B. 教育 C. 遗传 D. 学校教育 12. 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_________。 ( ) A. 实践 B. 主观能动性 C. 教育 D. 训练 13.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 ( ) A. 校园物质文化 B. 校园组织文化 C. 校园精神文化 D. 校园制度文化 14. 人力资源理论说明了__________。 ( )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5.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 ( ) A. 主导因素 B. 决定因素 C. 物质前提 D. 无关因素 16. 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_________。 ( ) A. 学校精神文化 B. 学校物质文化 C. 学校组织和物质文化 D. 学校亚文化 17. 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第二个层次是________。 ( ) A. 生理活动 B. 心理活动 C. 社会实践活动 D. 思维活动 18. 有的人“大器晚成”,而有的人“少年得志”,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 规律。 ( ) A. 个别差异性 B. 不平衡性 C. 互补性 D. 阶段性 19. 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 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 ) A. 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 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C. 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 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20.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 ) 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21. ________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 ) A. 个体生命发展 B. 个体身心演化 C. 个体身心发展 D. 个体身心变化 22.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 育所决定的。”这是___________的观点。 ( )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成熟论 D.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3. 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的说法反映了___的观点。( ) A. 多因素作用论 B. 白板说 C. 内法论 D. 外铄论 2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做到________。 ( ) A. 相互衔接 B. 循序渐进 C. 长善救失 D. 教学相长 25. “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是__________的观点。 ( )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二因素论 D. 教育万能论 26.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_________。 ( ) A. 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B. 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 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D. 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27. 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_规律。 (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互补性 28. 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________趋势。 ( ) A. 递减 B. 递增 C. 不变 D. 倒U 型发展 29. 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________。 ( ) A. 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 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 气质和性格特征 D. 生理和心理特征 30. “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下列关于“个别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 ) A. 不同的认知特征 B. 不同的兴趣爱好 C. 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D. 不同的价值取向 31. “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这是________提出的,体现了环 境决定论的观点。 ( ) A. 孟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孔子

(完整版)郑州大学数据库原理终极总结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一个有结构的、集成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用来管理数据库的一种商品化软件。 ●所有访问数据库的请求都由DBMS来完成的。 ●DBMS提供了操作数据库的许多命令(语言),即SQL语言。 DBMS 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的功能。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通过DDL, 可以方便地定义数据库中的各种对象。如定义Students表结构。 ●数据操纵的功能。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通过 DML,实现数据库中数据的基本操作。如向Students表中插入一行数据。 ●安全控制和并发控制的功能。如控制非法用户访问数据库。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功能。对数据库进行定义备份,以便数据库遭遇意外时,能恢复。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由若干张相互关联的表格组成。 数据库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的关系 ●用户与数据库应用(即应用程序)交互; ●应用程序与DBMS交互; ●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返回给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按用户的习惯显示得到的数据。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特点: ●数据是集成的、共享的。--数据库系统中所有的数据都集中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 ●数据重复小。 ●数据独立性好。--应用程序不依赖任何数据的结构与访问技术。 ●数据结构化,易于按用户的视图表示。 模式:就是数据的一种抽象描述。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 1.内模式是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储方法、存取策略等的描述,也称物理模式、存 储模式。 2.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的描述,也称模式、概念结构。 3.外模式是单个用户用到的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通常也称视图、子模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一个概念模式,但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实际的物理数据库与内模式对应,用户使用外模式。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课程编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课程等主要环节。 课程决策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 一是广义的(理论的)层次。这一层次的决策在于对课程的方向问题做出基本的价值选择。课程的方向主要取决于社记者对课程的三大基础——社会、儿童和知识内容之间关系的处理 二是具体的(技术的)层次。这一层次的决策是在理论决策的指导下对课程要素(课程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及其关系进行处理。 幼儿园课程编制就是通过上述两种决策拟制出“预定的课程”,即课程计划与方案,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正进行“再设计”。 在幼儿园课程编制中,理论层次的决策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他决定着课程的方向。而理论决策的主要依据,是设计者对社会要求,儿童发展和人类知识在课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一)社会要求 课程是教育机构实现其教育职能的手段和途径。 教育的最基本职能是促使年轻一代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合格社会成员。 了解社会需要(包括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人的需要、国家、家庭的价值观和儿童发展的要求和期望)可以提高幼儿园课程对社会(包括谁

去和家庭)的适宜性,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更加符合社会要求的人。(二)儿童发展 在设计和实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的准备性,根据发展规律和学习活动特征来安排课程。 (三)人类知识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为儿童提供了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正确的对待世界的方法与态度。知识是儿童发展所需要的“营养”,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 知识包括多种形态:表征性的(以语言形式存在)、程序性的(以表象或动作形式存在)和价值性的(以情感和态度方式表现)。知识具有不同的价值:知识价值(了解周围世界)、发展价值(提高自己,改造世界)、评价价值(形成对人对事的态度)。 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生活、交往、操作活动而主动建构的过程。 设计课程时应把上述三个因素,即课程的三大基础结合起来考虑,以保证课程的平衡和多方面的适宜性。 要处理好课程决策中的各种问题,首先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儿童观、发展观、知识观、课程观)作指导,然后根据正确的指导思想来选择组织课程要素,并使其内部有高度的一致性。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 一、选择题 1.关系数据表的关键字可由()字段组成。 A、一个 B、两个 C、多个 D、一个或多个 2.下列关于关系数据库叙述错误的是()。 A、关系数据库的结构一般保持不变,但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B、一个数据表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多种不同的数据则需要创建多个数据库 C、关系数据表中的所有记录的关键字字段的值互不相同 D、关系数据表中的外部关键字不能用于区别该表中的记录 3.参照完整性规则:表的()必须是另一个表的主键的有效值,或者是空值。 A、候选键 B、外键 C、主键 D、主属性 4.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的()问题而引入的。 A、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 B、提高查询速度 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关系数据库是若干()的集合。 A、表(关系) B、视图 C、列 D、行 6.在关系模式中,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的约束是()约束。 A、候选键 B、主键 C、键 D、超键 7.约束“年龄限制在18~30岁之间”属于DBMS的()功能。 A、安全性 B、完整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 8.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信息模型是()。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E-R模型 9.关系数据模型的3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A、完整性规则 B、数据结构 C、数据操作 D、并发控制 10.如何构造出一个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是()主要解决的问题。 A、关系数据库优化 B、数据字典 C、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D、关系数据库查询 11.学生社团可以接纳多名学生参加,但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从社团到学生之间的 联系类型是()。 A、多对多 B、一对一 C、多对一 D、一对多 12.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不可再分 B、可以再分 C、命名在关系模式上可以不唯一 D、以上都不是 13.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关键字为()。 A、某个实体的关键字 B、各实体关键字的组合 C、n端实体的关键字 D、任意一个实体的关键字 14.候选关键字的属性可以有()。 A、多个 B、0个 C、1个 D、1个或多个 15.关系模型中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域完整性。定义外部关键字 实体的是哪一类完整性()? A、实体完整性 B、域完整性 C、参照完整性 D、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域完整性 16.设已知F={C→A,CG→D,CG→B,CE→A,ACD→B},从中去掉哪些函数依赖关系后得到 的新的函数依赖集合F1与F是等价的()。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B、B、A 简答题 1.请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P27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记录符号,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数据库即存储数据的仓库,严格意义上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请简述早数据库管理技术中,与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数据共享性高 数据冗余小 易于保证数据一致性 数据独立性高 可以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 减少了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 3.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含义。 P31 答: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工程的,对应了数据的三级抽象。 两层映像是指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像关系,即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4.请简述关系模型与网状模型、层次模型的区别。 P35 使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 概念单一,统一用关系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C、C、D 简答题 1.请简述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P48 答: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是使用关系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2.请简述什么是参照完整性约束。 P55 答:参照完整性约束是指: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 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空值,要么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对应。 3.请简述关系规范化过程。 答:对于存在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问题的关系模式,应采取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关系模式的方法进行处理。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可以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所谓的规范化过程。

数据库第二章关系代数习题

1?设有如图所示的关系S 、SC 和C,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下 列查询语句: ⑴ 检索”程军”老师所授课的课程号(C#)和课程名(CNAME)。 (2) 检索年龄大于21的男学生学号(S#)和姓名(SNAME)。 (3) 检索至少选修”程军”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 (SNAME) o (4) 检索”李强”同学不学课程的课程号(C#)o (5) 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课程号 (S#)o (6) 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 (C#)和课程名(CNAME) o (7) 检索选修课程包含”程军”老师所授课程之一的学生学号 (S#)o (8) 检索选修课程号为 k1和k5的学生学号(S#)o (9) 检索选修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 (SNAME) o (10) 检索选修课程包含学号为 2的学生所选修课程的学生学号 (S#) o (11) 检索选修课程名为” C 语言”的学生学号(S#)和姓名(SNAME) o (12) 检索没有一门课程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学号,姓名。 答:本题各个查询语句对应的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如下 : (1) n C#,CNAME ( b TEACHER ='程军'(C)) (2) n S#,SNAME ( b AGE>2MSEX ='男'(S)) (3) n SNAME (S ;“"J ( n S#,C#(SC) *n C#( b TEACHER ='程军'(C)))) (4) n C #(C)- n C #( b SNAME ='李强(S) s SC) (5) n S# ( o-1=4A 2 * 5 (SC X SC) (6) n C #,CNAME (C S (n S #,C #(SC) *n s#(S)) ⑺ n S# (SC s n C# ( O TEACHER ='程军'(C))) (8) n S #,C #(SC) * n C #( o c#=*1vc#='K5' (C)) (9) n SNAME (S S (n S #,C #(SC) * n c#(c ))) (10) n S #,C #(SC) * n C #( O C #=2 (SC)) (11) n S#,SNAME (S s n S#(SC s ( O CNAME ='C 语言'(C)))) (12)n 学号,姓名(学生)-n 学号,姓名(O 分数<60(学生s 学习)) S# SNAME AGE SEX 1 李强 23 男 2 刘丽 22 女 5 张友 22 男 C# CNAME TEACHER k1 C 语言 王华 k5 数据库原理 程军 k8 编译原理 程军 SC

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试题与参考标准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原理随堂配套练习题 整编人:秦善鹏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硕士 2013年8月23日 1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在官府”说明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________。 ( ) A. 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科技 2.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教育与________的关系。 ( ) A. 经济 B. 政治 C. 人口 D. 文化 3.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这说明学生文化的________特征。( ) A. 过渡性 B. 非正式性 C. 多样性 D. 互补性 4. 人力资源理论是由____________提出的。 ( ) A. 舒尔茨 B. 亚当斯密 C. 约翰杜威 D. 裴斯泰洛齐 5. 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这体现了________。 ( ) A. 教育的文化功能 B.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C. 教育的本质属性 D. 教育的社会属性 6.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_________。 ( ) A. 规范作用 B. 动力作用 C. 引导作用 D. 爆发作用 7. _______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 ( ) A. 格塞尔 B. 卢梭 C. 霍尔 D. 高尔顿 8. _____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 ) A. 华生 B. 格赛尔 C. 洛克 D. 弗洛伊德 9. 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__________。 ( ) A. 自学 B. 训练 C. 培训 D. 教育 10. 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 则称为___________。 ( ) A. 学生文化 B. 校园文化 C. 学校制度 D. 学校传统 1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说明了___________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 A. 社会环境 B. 教育 C. 遗传 D. 学校教育 12. 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_________。 ( ) A. 实践 B. 主观能动性 C. 教育 D. 训练 13.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 ( ) A. 校园物质文化 B. 校园组织文化 C. 校园精神文化 D. 校园制度文化 14. 人力资源理论说明了__________。 ( )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5.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 ( ) A. 主导因素 B. 决定因素 C. 物质前提 D. 无关因素 16. 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_________。 ( ) A. 学校精神文化 B. 学校物质文化 C. 学校组织和物质文化 D. 学校亚文化 17. 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第二个层次是________。 ( ) A. 生理活动 B. 心理活动 C. 社会实践活动 D. 思维活动 18. 有的人“大器晚成”,而有的人“少年得志”,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 规律。 ( ) A. 个别差异性 B. 不平衡性 C. 互补性 D. 阶段性 19. 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 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 ) A. 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 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C. 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 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20.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 ) 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21. ________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 ) A. 个体生命发展 B. 个体身心演化 C. 个体身心发展 D. 个体身心变化 22.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 育所决定的。”这是___________的观点。 ( )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成熟论 D.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3. 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的说法反映了___的观点。( ) A. 多因素作用论 B. 白板说 C. 内法论 D. 外铄论 2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做到________。 ( ) A. 相互衔接 B. 循序渐进 C. 长善救失 D. 教学相长 25. “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是__________的观点。 ( )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二因素论 D. 教育万能论 26.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_________。 ( ) A. 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B. 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 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D. 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27. 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_规律。 (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互补性 28. 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________趋势。 ( ) A. 递减 B. 递增 C. 不变 D. 倒U 型发展 29. 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________。 ( ) A. 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 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 气质和性格特征 D. 生理和心理特征 30. “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下列关于“个别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 ) A. 不同的认知特征 B. 不同的兴趣爱好 C. 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D. 不同的价值取向 31. “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这是________提出的,体现了环 境决定论的观点。 ( ) A. 孟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孔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