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母子相及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主要内容:一、五行的概念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特性2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五行归类3五行之间生克制化乘侮母子相及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运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五行生克关系,来概括各种事物的属性,说明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五行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光明、茂盛“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刚柔相济)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二)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1、归类方法

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如肝气的疏泄条达之性与木的特性相类,肝属木。其他类推。

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其他类推。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2、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关系

主要区别:.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过度克制,

.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反向克制。

二者联系: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均可由“太过”“不及”引起,

且相乘与相侮可同时发生。

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

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3.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母的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结果母子皆异常。

一般规律是:母虚→子虚→母子两虚如:水不足,无力生木,则木干枯,结果水竭木枯。(2)、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子的一行异常,会影响到母的一行,结果母子皆异常。

一般规律是:

②亢→母盛→子母皆盛→“子病犯母”如:心火盛,引动肝火,而心肝火旺。

②子亢→损母→子盛母衰→“子盗母气”“子来乘母”

如:肝火盛,下劫肾阴,而肝旺肾阴亏虚。

③弱→母虚→子母俱虚如:肝阴虚,致肾阴虚,而肝肾阴虚,

心血虚,致肝血虚,而心肝血虚。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2.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五行特性)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附)

附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

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

火生土: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

土生金:脾气运化,散精,上归于肺,使肺宣肃正常;

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

水生木:肾藏精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防肝阳上亢。

(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

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

金克木:肺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

木克土:肝木条达,可疏泄脾土之壅滞;

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

(3)以五行制化、胜复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省)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1、用于指导四诊(1)从本脏所主色、味、脉来指导疾病的定位诊断

(2)从出现它脏所主色、脉来分析疾病的传变情况

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1)根据五色之间相胜关系判断顺逆

“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 (2)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

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为顺。<素问-五脏生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若反见浮脉,则属克色之脉,为逆;若得沉脉,则属生色之脉,为顺。

3、“四诊合参”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青色、酸味入肝,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

赤色、苦味入心,如丹参味苦色赤入心经以活血安神;

黄色、甘味入脾,如白术色黄味甘以补益脾气;

白色、辛味入肺,如石膏色白味辛入肺经以清肺热;

黑色、咸味入肾,如玄参、生地色黑味咸入肾经以滋肾

2.控制疾病的传变

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盛则传,虚则受”),治疗其

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

<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3.确定治则治法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基本治疗原则: 补母“虚则补其母”泻子“实则泻其子”

治法:

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

培土生金法:是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的治法。主要用于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若肺气虚衰,兼见脾运不健者,亦可应用。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主要用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证。亦称滋养肺肾法。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基本治疗原则: 抑强扶弱

治法: 抑木扶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或平肝和胃法)。

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又称为敦土利水法。

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也可称为“滋肺清肝法”。

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补肾水相结合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又称为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证和阳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 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 辨证法。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于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之两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正反双方的概括。中医用这种正反两面 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凡具有热的、动的、兴奋的、强壮的、明亮的、无形的、轻的、在上的、在外的、向上的、增长的等等特性者都属于阳;与此相反的则属阴。例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

阴阳五行学说与养生之道

阴阳五行学说与养生之道 任何学说都是由哲学指导下建立的。在养生之道里,阴阳五行学说就是中医养生之道的基础。阴阳五行是中国哲学方法的核心,是中国古代先贤对宇宙现象及其运动抽象而形象表述的结果。阴阳五行涵盖时间、空间、方位、运动方向、动物、植物、情感、颜色、气味、声音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等情况。 这两年,我家那边有一个叫“养生阁”的饭馆生意格外红火,它的特色就在于以养生为理念,合理配置每餐的饮食,吸引了很多人前去体验。一大桌味美色鲜的精致佳肴满载着店家对食客身体的关怀,饮酒前后配置相应的饮品,五谷杂粮搭配的刚刚合适,还很注意对进餐量的控制。我特别看了下他家的宣传册,上面就是在讲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味”:“春季多食酸,夏季多食苦,秋季多食辛,冬季多食咸,甘以调之即甘味四季均可用。”多食某一种味,并不是只食这一种味,只是加重点而已。根据五脏归属,肝属木,木在春季,酸入肝,故春季食酸对肝有益;心属火,火在夏季,苦入心,故夏季食苦对心有益;肺属金,金在秋季,辛入肺,故秋季食辛对肺有益;肾属水,水在冬季,咸入肾,故冬季食咸对肾有益;脾属土,土旺四季,甘入脾,所以四季也可食甘以利脾脏。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质,而使身体受到侵害,作为一个饭店,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从中医养生之道中汲取饮食理念。同理,作为一个大学生,我用五行学说思考自己的日常作息也有所感悟。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起居应为春季早睡早起,夏季晚睡早起,秋季晚睡早起,冬季早睡随太阳起。每日凌晨是大地阳气回升的时间,5~7点,正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起床就自然而然地补充了阳气;睡觉时间一般在晚上11点以前为好,因为11~1点是子时,这个时辰是养肾的时辰,此时睡觉正好补肾。很多时候我们学生的生活方式都是早上睡懒觉,晚上不睡觉,按这一学说来看,这样会使得早上该补阳气时补不上,晚上该养肾气时养不了,造成肾虚症。以后真的要注意了。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正所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人与自然都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而孳生、衰亡。在了解阴阳五行与自然界的关系后,我们能对身体未卜先知,防患未然,并有意识的清除体内毒素、调节体内机能、补充均衡营养。这大概就是传统养生文化的独到之处吧。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心—夏—阳中之阳,肺—秋—阳中之阴, 肝—春—阴中之阳,肾—冬—阴中之阴, 脾—长夏—阴中之至阴 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2.用于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 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 四气: 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 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余依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五行和五脏六腑

五行和五脏六腑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这个世界有分阴阳两面 如太阳是阳,月亮是阴; 白天是阳,晚上是阴; 男人是阳,女人是阴… 同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五种物质组成的,分别是木、火、土、金、水。3GCL立式船用三螺杆泵 我画一个叶子代表木,木燃烧就变成了…火; 火化为灰烬变成了…土; 土里孕育着金子; 金子融化了变成水;3GR三螺杆油泵 水继续滋养着树木。 这是五行当中的相生,五行还有相克: 木克土,树木稳固了土壤; 土克水,兵来将挡,水来土屯;sn三螺杆泵 水可以浇灭火; 火可以融化金子; 金子“咔,咔”把树木砍断。螺杆泵的安装尺寸 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础,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当然还有更深奥的理论我们不多说。 那中医藏象学说是研究什么的呢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腑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3GR普通型三螺杆泵 藏象学说是以腑脏为基础,按照其生理特点可以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

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五脏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储藏精气,所以多虚,属阴。 六腑:胆、小、胃、大、膀、三焦。YCB系列圆弧齿轮泵 另外还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组成的奇恒之腑 中医藏象学说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所以人体的五脏六腑和五行也是相对应的。YCB齿轮泵 我们来看看, 木对应着肝; 火对应着心; 土对应着脾; 金对应着肺;YCB圆弧齿轮泵型外形及安装尺寸图 水对应着肾,这是五脏,。 我们再来看看六腑: 木(肝)对的是胆; 火(心)呢对的是小肠;lyb系列立式圆弧齿轮泵 土(脾)对的是胃; 金(肺)对的是大肠; 水(肾)对的是膀胱, 还有三焦,三焦又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主进(我们吃的);中焦主存(消化、吸收);下焦主出(排泄)。YCB圆弧齿轮油泵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就是府字,有聚集的意思,所以为阳;五脏六腑由经络连接着六腑,互为里表。 为什么五脏六腑对应着五行呢 以木而言,木可以曲可以直,枝条发达,有生发的特性,而肝喜欢跳大而恶抑郁,有疏泄和藏血的功能,所以肝属于木。YHB-LY系列立式圆弧齿轮泵 火性热,其性炎上,心阳有温煦功能,所以心属火。

浅谈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保健的感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现在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吃得健康。近些年来受媒体的宣传的影响, 大家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真正的健康并不仅是身体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健康以 及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如今中医保健、食物养生、养生预防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很庆幸学校给 我们安排了中医保健这门课,虽然课时不多,一周就两节课,但是中医保健这门课让我学 到了很多以前从不知道的但对我们却非常有用的东西,也让我对中医养生保健有了一定程 度的认识。 中医保健也可以叫做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传统中医养生是指通过怡 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 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 的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 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 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中医学把精、气、神的保养看作人 体养生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就谈到过这些问题。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 三大法宝。中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老子》中所说的“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 基本要求。 中医保健所追求的境界就是平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致中和。寒就要让热,热 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中医保健 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中医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这三大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使人体达到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达到 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典名著《黄帝内经》就是讲解这方面的专著!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保养我们的身体呢? 首先,我们要做到饮食有节,营养均衡。合理的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人们常说“健康 是吃出来的”,同时也说过“病从口入”,这些都在说明饮食对健康的重大影响。我们平时饮食要有规律,调理有法,荤素搭配,注意饮食卫生,进食时要保持身心愉悦,细嚼慢咽。吃东西要有节制,既不能偏食,也不可暴饮暴食,更不能因为减肥而节食。只有这样我们 才有可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其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重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标志,而良好的心 态则是开启健康与长寿之门的“金钥匙”。中医特别重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对人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所以主张通过不不同的方式,如“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安神定志”等来调节化解人们的悲观消极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如果我们整日忧虑、烦恼、惊慌、焦虑,冷淡,怎么能使身材健康呢? 再次,养成良好的习惯。少抽烟,少喝酒,少熬夜,早起早睡,多运动,如果我们把 这些都做到了,那么身体健康也就不是问题了。现在的人每天玩电脑玩手机,坐下了就懒 得动,出门就坐车,运动越来越少了,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了。什么眼睛近视,肥胖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突出,心脏病等一系列的病都来了,而且有趋向年轻化的迹象。俗 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养成良好习惯,

人体的五脏六腑及五行学

人体的五脏六腑及五行学 1、人体的五脏六腑 人体的五脏是肝、心、脾、肺、肾,也是按照东、南、中、西、北排列的。五脏所对应的是五腑,可是我们都知道是“五脏六腑”,怎么对应五腑?这里有一个相表里的关系。因为五脏之外还有心包络,实际是六脏。但因心包络是心的外围,有保护心的作用,其病理变化大致与心一致,所以习惯上仍称五脏。心包络对应的是六腑中的三焦。三焦:上焦是指心和肺、中焦指肝和脾、下焦是肾,它是把五脏分为了三块。 2、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1、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一、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 系。 相生 木→ 火→土→金→水

浅论四体液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

浅论四体液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 张英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2012100325 山西太原 030001)【摘要】中国古代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西方古代医学中的四体液学说是中西方医学历史上的两大基石,,在其产生过程和内涵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对这两种古代医学理论作出比较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医学,促进医学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四体液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联系;区别 1 引言 中西的医学史上,分别出现过阴阳五行学说和四体液学说两种观点,作为这两种医学理论对世界医学的进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现今社会,中医的沿用是一个大热门,很多人认为,西医虽然能药到病除,但要想真正去除病根,还是需要中医调理。阴阳五行学说和四体液学说作为中西医各自的早期基础理论,对其进行比较,对研究中西医之间哲学与思想上的联系与差异存在很大意义。也为促进中西医结合,推进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阴阳五行学说与四体液学说的产生与内涵 2.1 阴阳五行学说的历史发展与内容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基本理论——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基础。 阴阳,是抽象的概念,代表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亦可以代表事物所固有的两种对立属性的统一【1】。阴阳产生于人们对日光的认识,向光为阳,背光为阴。人们将阴阳从自然界的现象中概括并加以引申,使其成为了具有多重性质,可以运用在生活、经济、文化、医学。政治等多方面的哲学概念。在中医学中,疾病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发热性、机能亢进性一类疾病为阳;而表现为慢性、退行性、虚寒性、机能衰退性一类疾病为阴【1】。健康讲究阴阳调和,要顺应阴阳此消彼长的变化,理解阴阳转化的道理,以此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人们对于五行学说的认识来自于人们对自然界想象的观察,水、火、木、金、土这五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基本物质,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学说就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来说明事物属性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2】。 中医的五行学说将人体五脏归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习题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名词解释 1.阴阳: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中药四气五味: 二、填空 1.阴阳的属性包括、、。 2.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之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阴气,体现了阴阳的。 3.“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体现了阴阳的。 4.“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体现阴阳的失常。 5.“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体现了阴阳的。 6.一般来说,人体的上部为,下部为;体表为,体内为;五脏为,六腑为;构成人体的物质为,人体的功能为。 三、简答题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2.如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单选题 1.五行相克的关系中,火的“所不胜”是 A.木 B.火 C.金 D.水 E.土 2.“木”的特性是 A.曲直 B.稼穑 C.炎上 D.润下

E.从革 3.“土不足时,则木旺伤土”的理论依据是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母子相及 4.五行相克的规律是 A.木一火一土一水一金一木 B.木一土-水一火一金一木 C.金一木一水一火一土一金 D.水一火一土一金一木一火 E.木一土一金一水一火一木 5.五行中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为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6.按六腑的五行属性,胃属 A.金 B.木 C.水 D.火 E.土 7.属于子病及母的是 A. 肺病及肾 B. 肝病及肾 C. 心病及肾 D. 脾病及肾 E. 肝病及脾 8.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

A. 肝 B. 肾 C. 心 D. 脾 E. 胃 9. 情志与五行配属,思属于 A. 木 B. 土 C. 金 D. 水 E. 火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 A. 肝实泻肾 B. 肺实泻脾 C. 肝实泻肺 D. 肝实泻心 E. 心实泻肝 11.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 B.佐金平木 C.金水相生 D.益火补土 E.培土生金 12.脾虚病人面见青色,属于 A.木克土 B.木乘土 C.水克火 D.水侮土 E.金克木 1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肝 B.心

五行与五脏要论

五行与五脏要论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的关系+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先天与后天

五行关系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古代,这一学说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古人用其解释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农学、医学等许多领域。而其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当数其用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因为在中医学里不仅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说理工具,而且在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实际内容。自从在《内经》中广泛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述医学理论后,在二千余年来,这一学说一方面经受着临床实际的检验,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临床实际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并直到现在仍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但对于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长期以来存在重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五行学说,废止之声时有所闻,有的则提出要打破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有的认为该学说有神秘性和模糊性两大弱点。所以对该学说的讨论关系到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1、运用举例 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和宇宙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的不同性质和“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 生理方面:在中医学里,运用阴阳学说阐述了人体的各种解剖、生理、功能现象如,《内经》中提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等。总的来说,人体功能多属阳,而形体实质多属阴,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化气,阴成形”。而生理结构中又可分阴阳,功能活动中也有阴阳。现把其内容举例如下:

(2)病理方面:在中医学里,阴阳学说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病理现象,其中阴阳辨证被作为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同时,从对全身的阳虚、阴虚的分析及各种脏腑阳或阴的虚实进行病理的具体分析。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从道法自然的角度浅谈中医五行学说思想在中医病案中的应用1

从道法自然的角度浅谈中医五行学说思想在中医病案中的 应用 【关键词】中医学五行学说道法自然临床应用 祖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的先哲们基于生产实践及自然物态结合的思考概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如儒家,道家,佛家等。这其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一贯主张的是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在告诫人们,我们可以从自然的这个角度去认识人体,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也接受了这一训诫,如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下面仅从中医五行哲学的自然属性角度谈谈对中医临床病案的分析。 1.五行的哲学释义 古代先哲们通过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认识到构成世界的木火土金水这五大元素各自的运动属性及功能。后来又进一步认识到这五大元素在运行过程中的关系,从而将五大元素的自然属性进行分析概括,形成了哲学层面上的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的具体内容包括五行的生克乘侮及母子相及。明代著名中医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对这种微妙机制解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明确的指出,五行的相生相克属五行之间的正常的,自然的,生理的关系,如果五行之间的常态发生病变,对应着正常的相生,病态就是母子相及,对应着正常的相克,病态就是相乘相侮。 2.五行的相生义在病案中的例证 案例:周某,男,52岁,教师。患肺结核10余年,每年夏秋之交咯血。此次咯血量约200~300毫升,经输血及用安络血,垂体后叶素等治疗后,出血量减少,但痰中血丝持续半月余,初诊以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服药5剂未效,反觉口淡乏味,食欲骤减,精疲乏力,动则喘息,舌质淡,苔少津,脉细弱。选参苓白术散化裁,5剂后病人自觉精神爽快,食欲渐增,痰中无血丝。于上方继服20余剂,病情稳定,照常上班。【1】 本案例中开始病在肺,予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但其甘腻之味碍脾健运,故无效,且出现“口淡乏味,食欲骤减等脾失健运之表现,肺系症状也进一步加重,后予参苓白术散化裁,益气健脾滲湿兼调肺即愈,并在肺治肺不愈治脾反愈?这是运用了培土生金法。在五行中,脾属土,肺属金,土的特性是稼穑,是生化承载受纳,从土的自然属性而言,土具有资养万物的作用,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都离不开土的供应,包括各种矿藏,从矿藏里我们可以冶炼金属。故从本义上说土能生金。我们从引申义上看,金的特性是从革,肃杀,敛降,洁净。金就是在清理门户,控制万物以顺从其变革,这过程中就需要土的资助,因为万物,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植物,衰亡后终将归回土地,如果土的功能出了问题,土壤贫瘠,则万物不能滋生,冶炼出来的金属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这就发生了母病及子的病态表现,如果我们要恢复金的功用,从根本上讲,必须先治理土地,恢复土的功能,也就是健脾故用参苓白术散化裁即愈。 3.五行的相克义在病案中的例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曾引张锐《鸡峰备急方》一则案例:“桑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为什么牙齿这么坚硬的东西用白术漱口就能缩回去呢? 首先我们来看病名,“髓溢”,“髓”及我常言之骨髓,肾主骨生髓,骨与髓其实是同类异名之物,齿为骨之余。故牙齿日长,就好比是髓满了往外溢。为什么髓往外溢呢,一定是

从十大规律看阴阳五行学说

从十大规律看阴阳五行学说 □ 孟凯韬西北大学哲理数学研究所 “哲理数学”中“主导属明晰度”的概念,证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且发现世界上还有另外七大规律,与之共计十大规律,即对立统一对称规律、正反相抵规律、量变质变规律、渐变突变规律、分浑交逆转换规律、物极必反规律、三五生成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基可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性进行探索。 学的概念 今为止,已经历了由算术到代数、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由必然数学、由明晰数学到模糊数学四次革命,而哲理数学被称为数学史革命。传统数学只看到了对立,而忽略了统一,只看到了一分为二,二为一,哲理数学则打破了传统数学中“排中律”的桎梏,指出事此亦彼的,指出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从而将哲学与数学联系起来。 说,哲理数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生在深层及在宏观上存在量关系的科学,是与传统数学根本不同的新数学。它区别于传统数征在于,实现了哲学思维与数学思维、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辩证逻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有机结合。它的功能也与传统数学有统数学主要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哲理数学则主要给人问题的思想方法,给人们以智慧上的启迪。 学证实和发现十大规律 界上任何事物无不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种基本属性,由事物的本质或状态,所以首先引入主导属性明晰度这一定义。

是任意一个事物,x、y是其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种基本属性,y的隶属度分别为A(x)和A(y),且A(x)+A(y)=1,则称Dx )-A(y)为A的以x为主导属性的主导属性明晰度;称Dy(A)=A )为A的以y为主导属性的主导属性明晰度。 证法三大规律 属度介于0与1之间,所以主导属性明晰度介于-1与1之间,而以为下极限和上极限。为了表示在任意时刻t的主导属性明晰度,我径相同且相切的两个圆的圆心和切点的直线为时间轴,以时间轴与表示0,以过圆心且与时间轴垂直的直线与上半圆和下半圆的交点分-1,每个圆的左半圆周以顺时针方向为正向,每个圆的右半圆周以为正向,建立圆弧坐标系,那么当x从0.5单调增加至1,转为单调再转为单调增加至0.5时,y从0.5单调减少至0,转为单调增加至单调减少至0.5,从而Dx(A)的图形如左上半圆和右下半圆所构成所示;当x从0.5单调减少至0,转为单调增加至1,再转为单调减,y从0.5单调增加至1,转为单调减少至0,再转为单调增加至0.5,)的图形如左下半圆和右上半圆所构成的s形弧线所示。 中显而易见,不论是Dx(A)还是Dy(A),位于时间轴上方的弧线,位于时间轴下方的弧线均表示负数,这意味着人们所谓“一分为种大体的、粗略的划分,且只在极限情况下,即只有当主导属性明-1时,A对x和y而言是“非此即彼”的,除此以外A对x和y的为0,因而都是“亦此亦彼”的。这就是所谓对立统一规律。另一方导属性明晰度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意味着量变,主导属性明晰度由负变正意味着质变,所以由图中也可以看出质变是由量变引发的,之必然。这就是所谓量变质变规律。主导属性明晰度从0开始,经和下极限-1,最后复归于0,则刻画出所谓否定之否定规律。 称规律和正反相抵规律 (A)=-Dy(A),而从上图可以看出,其图形是关于时间轴对称的。任意一个时刻,它们的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而主导属性明晰度味着“长”,主导属性明晰度单调减少意味着“消”,所以上图表称的,这可称之为“消长对称规律”。从上图还可以看出,对于时点t,Dx(A)和Dy(A)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因而其和恒等于0。“正反相抵规律”。 换规律和物极必反规律 和t2是任意两个时刻,t1D(t2)时,称A顺势变化;当D(t1)

五行理论浅谈

五行理论浅谈 五行最早出现于《尚书·洪范》,它是道学的一种系统观。中国古代哲学家也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概念。五行理论广泛应用于哲学,中医学,社会学,占卜,算命,历法等领域。与西方古代的地,水,火,风四要素学说类似。 五行:五,万物数量众多,但概括起来不超过五,行,是运转不息的意思。 一,相生与相克 五行相生金→水→木→火→土→金 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养,秋收,冬藏,可见,父之所生,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尽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五常也。 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成灰,灰即土也;土生金者,聚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润泽流津,销金亦为水,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能生,故水生木也。 五行处于同一个本源,五行之根是天地阴阳之气,润泽之气产生水,温暖之气产生火,强健之气产生木,坚刚之气产生金,和谐之气产生土,这就如同五胞胎兄弟同生于同一个母体。五行作为五种运行状态,同时存在,只是所处地位不同,有休囚于旺相之别。 五行的生与死遍及十二个月,因而可分成12个阶段:受气、胎、养、生、沐浴、冠带、临官、王、衰、病、死、葬。如同人的一生(入墓收藏只是一个生命周期的结束,并不是整个生命的结束,生命还会进入下一个周期) 五行相克,克的意思是管制,处罚。《白虎通》认为木克土者,专胜散;土克水者,实胜虚;水克火者,众胜寡;火克金者,精胜坚;金克木者,刚胜柔。 《春秋繁露》认为,木主农业,农民,土代表君主,农民可以推翻君主;水代表法律,君主制定法律;火代表奸邪之人,法律惩恶扬善;金代表司徒(管理百姓的官员),司徒如果太过软弱,就会奸邪当道。 相生与相克的关系:子能救父出危难,例如:金为土所生,金为子,土为父,木克土,父处于危难,金克木,救父出危难。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金 如图所示: 土 注:绿色箭头表示相生,红色箭头表示相克 二,五行与天干地支 皇帝的大臣大挠根据五行确立了天干地支,他是在搜集五行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北斗斗柄所指的方位来判断,从而制作了天干地支。 北斗七星绕北极星转一圈,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时间都是一年。 五行的每一行各分阴阳,五行乘以二得十,分别用十干来表示;

五行五脏

五行五脏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元素。这五种物质属性元素“相生”、“相克”的规律作为阐释天地万物联系的基本法则,从而形成了五行学说。 ?中医养生的思想核心是“整体—平衡”,五行学说就是这一理论的体现,在指导养生调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个系统,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以五行相生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所达成的平衡关系。?“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所谓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医疗实践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五行五脏五腑五季五方五色五味情志开窍其华在身 木肝胆春东青酸怒目爪筋 火心小肠夏南赤苦喜舌面心脉 土脾胃长夏中黄甘忧思口唇肉 金肺大肠秋西白辛悲鼻皮肤皮毛 水肾膀胱冬北黑咸恐耳及二阴发骨 肝—血之存库 肝藏血 主疏泄,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 在体合筋,肌腱、韧带和筋膜出现病变,血不养筋,关节活动不利,易于疲劳或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手足震颤。 其华在爪,指甲薄而软,易脆裂,枯而无光,甚至变形。 开窍于目,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阳不足→视物不清肝经风热→目赤痒痛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在志为怒,急躁易怒 在液为泪:两目干涩,流泪增多或目眵 心—君主之官 主血脉,心血亏虚:心慌、心悸、面色无华。心血淤阻:心闷痛、面色灰暗。 主神明,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或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等。 在志为喜,过喜则神伤 在液为汗,动则汗多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气过盛:现红赤脸、且脸常有红晕,多现血压血脂异常; 心血淤阻:脸颊及嘴唇呈紫色,是血在脉管中循行无力,多现血脉阻滞。 在窍为舌。舌,心之苗。心脉亏损:舌面皱折、裂痕。心火上炎:舌尖鲜红。心血淤阻:舌质紫斑。心神失常:舌卷、舌强直、舌歪、言语有障碍。 脾——“后天之本” 气血化生之源 主运化,运化失调: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烂,疲倦,消瘦,湿症、痰症、饮症,甚至水肿。 在志为思,思虑过度,出现气结,气滞→不思饮食,头目眩晕,脘腹胀满。 在液为涎,口液分泌增多,流涎。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虚胖、消瘦。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子午流注: 十二时辰十二脏腑十二生肖十二寓意 23:00--1:00(子时)胆属鼠此时是老鼠活跃的时间(﹡胆主管大脑﹡) 1:00--3:00(丑时)肝属牛牛脾气(脾气不好肝火旺) 3:00--5:00 ( 寅时)肺属虎声吼如虎(肺活量大;肺主宿降是深度睡眠时间) 5:00--7:00(卯时)大肠属兔大便时间,多吃青菜排便好 7:00--9:00(晨时)胃属龙胃蠕动该吃早饭了 9:00--11:00(巳时)脾属蛇脾蠕动消化吸收时间 11:00--13:00(午时)心属马心脏跳得快〈马跑得快〉血流量大(﹡心主神 明,小睡一会儿,养神、养气、养精﹡) 13:00--15:00(未时)小肠属羊需要素食营养(是小肠吸收营养时间) 15:00--17:00(申时)膀胱属猴承上启下〈猴上蹿下跳〉﹝﹡此时间段全身气化 最强、头脑最灵活,是最好的学习工作时间﹡) 17:00--19:00 ( 酉时)肾属鸡需补钙(鸡吃石头为补钙) 19:00--21:00 ( 戌时)心包经属狗保护心脏(保持心情愉悦) 21:00--23:00 ( 亥时)三焦经属猪该睡觉了 平和的心态(怒伤肝,过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颜色搭配口味搭配粗细搭配生熟搭配荤素搭配) 适量的运动(干活属劳动,锻炼属活动,运气动血才叫运动)充足的睡眠(睡眠的过 程是排毒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1 释义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新生,我与中医的接触少之又少,对其的了解自然是知之甚微。若有人问我什么是中医学,我只能理解这样一段释义: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独特的理论体系。 2 重要性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问题用心体会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中医的理论是超出实证科学范畴的。所谓实证科学,从字面上讲是注重事实证据的科学,也就是在我们现有的这个空间,用现有的方法去验证分析问题。现代人不相信古代有更高的科学,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们从现在“实证”的角度去衡量。实证的观念无形中限制了研究的方法,反过来,它同时又限制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能理解中医、信任中医的最主要问题吧。 4 中西医不同之处可以说西医是借助外力从而驱赶病痛,那么中医就是加强自身从而自我愈合。这句话道破了中西医在治疗疾病上的差异。中西医对待疾病的治疗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讲求查出病源,对症下药。而对于前者来说,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并不了解发病缘由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调节阴阳五行之平衡,辨证施治,从而解决病痛。 5 中西医有机结合同时我认为,中医相对于西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机结合,共同施治。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叔叔得了肾结石,多年来坚持激光碎石,虽说没有什么病痛或是对生命的威胁,但是半年一次的激光碎石不仅耗费大量金钱,而且耽误很多重要工作。后来因为某些关系认识了一位老中医,拿到了一副排石的中药方,服用两个疗程后见效。正是因为这位老中医的帮助,他彻底摆脱了肾结石。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中医和西医在很多方面是可以互补的。我们不能一味的对西医全盘接受,也不能对中医的理论知识一概否定。我们应该本着辩证、客观的态度去对待中医,取其精华,应用于未来的行医之路。最后我想说,中医是神秘且神圣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怀揣着崇敬、敬仰的心去学习它,领会他。

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稍有医学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人体内部各个器官都是有关联的,比如胆囊是由肝脏包裹起来的,胃脏和十二指肠也是连在一起。不过,一些在人体结构中相去甚远的器官,比如眼睛和肝脏、肺脏和皮肤还有大肠,它们之间有关联吗?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这个体系很少把人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肺脏就是肺脏,皮肤就是皮肤,大肠和前两者也不挨着。因为三者从解剖学上看,其关联程度并不高。肺脏属于呼吸系统,大肠属于消化系统,皮肤则自成一个系统。如果用西医的方法来看,与其关注肺脏和大肠的关联,倒不如去研究大肠和小肠的联系。 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小时候就应该听说过: “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等等说法。不光是五脏对应五官,实际上,在中医中,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比如: “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等。 那么,在这个例子中,中医的说法对吗?我们不妨先看看生物学方面的一些结论。 很多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皮肤、大肠都是呼吸器官。在鱼类中,我们常吃到的黄鳝,其鱼类共有的呼吸器官腮已经高度退化,它们主要利用皮肤和喉部来呼吸。还有,甲鱼和乌龟,在水中是利用泄殖腔(也可以称之为直肠)来呼吸。在两栖类动物中,蝾螈、青蛙的皮肤都是呼吸器官。 大家不要觉得这些动物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还是胎儿的时候,在子宫内都要完成一部从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的全部历程。在某个阶段,胎儿就像是一条鱼,有腮裂,还有尾巴。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确实如此。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北京自然博物馆看看胎儿的发育标本。 通过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肺脏、皮肤、大肠,在我们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联系。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一、名词解释 1.阴阳 2.五行 3.相生 4.相侮 5.子盗母气 6.培土生金 二、选择题 1.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 A .绝对的 B .有条件的 C .单方面的 D .量变的 2.“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 A .阴阳对立 B .阴阳依存 C .阴阳消长 D .阴阳转化 3.心病传变到肺属于五行的:() A .相乘关系 B .母病及子关系 C .子病及母关系 D .相侮关系4.按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水为火之所不胜 B .金为土之子 C .木为水之子 D .土为水之所胜 5.以下哪种治法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 A .抑木扶土 B .培土制水 C .滋水涵木 D .佐金平木 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关系?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 D .相互转化 7、具有变革性质的物质属于( ) A .木 B .水 C .金 D .火 8、“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主要是利用了五行的()关系

A .相生 B .相克 C .相乘 D .相侮 三、填空题 1.五行相生关系又叫关系。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2.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又叫。在五行肝病传脾是属。 3.“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 4.阴阳的基本规主要是指阴阳的及。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 6.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黄帝内经》称之为“”与“”的关系。 7.子母相及是指五行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生现象。包括和 两方面。 8.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四、简答题 1.如何确定自然界某些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 2、简答阴阳五行的关系。 3、运用阴阳学说说明动物体的生理。 4、五行的特性是如何定义的? 5.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 6.何谓五行的生、克、乘、侮,其生克乘侮规律如何? 7.何谓五行的制化?其规律是什么? 8.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那些? 9.怎样理解“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五、论述题

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认识

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认识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能离开哲学,都必须采用一定的认识方法,而方法的性质则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很大的制约作用。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阴阳五行学说是对自然规律的抽象总结。 阴阳学说:自然界中所有生命现象的生息变化,都与天地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是天地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循环往复的白天与黑夜、温热与寒凉的自然变化,而天地间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又都与这循环往复的白天与黑夜、温热与寒凉的自然变化息息相关。为了探明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规律,古人便首先对左右着万物变化的天地自然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阴阳学说便应运而生了。 在自然界,能用阴阳的概念来概括的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如水与火、润与燥、东与西、男与女、雄与雌、刚强与柔弱……以后,随着人们生活的实践,人们更渐次发现这明与暗、寒与热、升与降、动与静的变化与四时的往来、昼夜的更替密切相关,四时往来如环,昼夜更替无端,而这四时的往来、昼夜的更替又与天体的运转亦即是天上的日月星辰与地球的相互运动密切相关,是地球和太阳等天体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天地间春夏秋冬四时的往来和昼夜明暗的更替,造成了阴、晴、明、暗、风、云、雨、雪、雷、电等各种自然现象,造成了风、热、暑、湿、燥、寒的气候变化,这才孕育了山川草木和委委众生,构成了纷繁的大千世界。 ①阴阳的概念是对具有相对属性的自然现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如天与地、日与月、昼与夜、春夏与秋冬、明与暗、寒凉与温热、上与下、升与降、动与静、南与北、东与西、水与火、润与燥…… ②阴阳的变化规律是对自然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自然现象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属性特点的 高度抽象和概括; 阴阳的互根互用规律是对自然现象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矛盾方 面各以其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基础的运动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