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区域经济要素

第三章区域经济要素

第三章区域经济要素
第三章区域经济要素

本章名称第三章区域经济要素本章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就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流动、技术创新、制度安排与基础设施等发展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后面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人力资源和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难点: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技术、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章

能力素质训练目标及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区域经济要素对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景进行分析。

本章采用的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学生参与探讨相结合。

本章知识及能力训练题目

本章知识:

第一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第二节人口和人力资源

第三节资本

第四节技术创新

第五节制度创新

能力训练题目:

1、分析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影响和约束作用

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否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分析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4、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宜采用何种技术进步类型?为什么?

教案(正页)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学时:第次课上课日期:

第三章区域经济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有资源的支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尽管在开放的市场之中,资源的流动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已经较小,但是,它们毕竟是决定地区资源禀赋的基本因素;同样,如果政策制定得合适就可以放松约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反,减少这些必要的要素支持、紧缩约束,就会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这些经济发展要素的支撑。本章就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流动、技术创新、制度安排与基础设施等发展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第一节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条件,也称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部分,包括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区域经济发展面对的自然条件既包括未经人类改造利用的原始自然环境,也包括经过人类利用改造后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各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不仅单个要素可以对人类的经济活动施加影响,而且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综合体,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影响更大。

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条件中一切能被人类利用的部分,包括地壳的矿物岩石、她表形态、土壤覆盖层、地上与地下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太阳能、热能、降水以及生物圈的动、植物资源。自然资源是在一定条件下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带来经济利益与社会福利的自然条件。它具有以下特性:

(1)基础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禀赋状况对于开发不充分、经济欠发达的区域来说尤为关键,它决定着开发的方向和速度。

(2)地域性,受自然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不同的区域拥有不同的资源种类,其数量、质量和组合各不相同。

(3)有限性,就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科技进步的能力而言,自然资源的利用具有无限的潜力,各类资源通过相互转换或者相互替代和补偿来满足人类的需求;但就某一区域及区域的某一类自然资源而言,其使用是有限的。

(4)知识性,即资源是人类认识的结果。资源的有用性是由人们的认识决定的,人类的认识水平越高、资源对人的内在价值也越高,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的不断积累,资源的概念必然也不断扩展。因此,人类减少资源对自己的限制只能通过不断提高对资源内在价值的认识能力来获得。由于人们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因此,资源也总是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要求显得不足,资源总是有限的。

(5)综合性,自然资源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组成了一个有机的自然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生产的物质基础。

(6)多用性,自然资源的多用性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多种用途的可能性,采取何种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则是由社会、经济、科学技

术、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自然资源一般按其再生能力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它的储量在自然循环过程或在人类的参与下可以重新产生。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循环利用的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雨水、风能、水能、潮汐能等,另一类是生物资源,主要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前者循环时间较短、数量巨大且分散,后者循环时间较长,依赖于其他资源,也容易受到人类活动

影响。

(2)非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和化石燃料,它具有明显的耗竭性,其品位、化学成分、质量为天然固定,在人们认识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其数量由人们的控制空间范围决定,且存量不再增加。再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不能截然分开。煤炭、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在古代却是由可再生的动物、植物形成的,而另一些山清水秀的地区,现在却变成了不毛之地。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原来看起来不可改造的荒漠变成了绿洲,这都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

另外,从其他的角度出发,资源还有不同的分类。

(1)按资源本身性质分为:生物资源,即各种动、植物;矿物资源,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如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等;环境资源,如气候资源、水土资源。

(2)按地域分布特点分为:遍在资源,即各地都有的资源;地方资源,本地特有的资源。

(3)按资源部门分为七大自然资源,即气候、水、土地、生物、矿产、旅游及海洋资源。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创造财富和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本自然物质要素,没有这些自然物质要素,人类社会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它们,经济社会的生产就失去了加工的对象,财富创造就成为无源之本。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在其他资源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在前期阶段,自然资源投入量越大,经济增长创造的财富量也越大。但是,这也是有条件和区间限制的,自然资源遵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增长到一定阶段,它所带来的增长量日趋减少,甚至带来负增长。另外,自然资源是被动性资源,它是在社会资源调配下经过生产过程才成为财富的,所以,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和发展根本性因素不是自然资源,而是社会资源。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对不同的产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不同,不同要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不同。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地域分工的大格局。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发展也必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否则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创造财富和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本自然物质要素,没有这些自然物质要素,人类社会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它们,经济社会的生产就失去了加工的对象,财富创造就成为无源之本。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在其他资源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在前期阶段,自然资源投入量越大,经济增长创造的财富量也越大。但是,这也是有条件和区间限制的,自然资源遵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增长到一定阶段,它所带来的增长量日趋

减少,甚至带来负增长。另外,自然资源是被动性资源,它是在社会资源调配下经过生产过程才成为财富的,所以,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和发展根本性因素不是自然资源,而是社会资源。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对不同的产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不同,不同要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不同。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地域分工的大格局。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发展也必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否则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区域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影响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生产率方面。马克思曾经指出,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劳动的不同的自然条件使同一劳动量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量。因而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使得必要劳动时间各不相同。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对于采矿业、农业、水力发电和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丰度,是由储量、品位、可选性、埋藏深度等构成。矿产资源的自然丰度与其使用价值成正比,自然丰度越高,使用价值就越大。因此,矿产资源的丰度直接决定着资源的开采成本和劳动生产率。如我国大庆油田的平均吨油投资,只相当于其他条件较差的油田的1/10,其劳动生产率比自然丰度较差油田也高十多倍。再如,山西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原煤的开采成本和南方各省区相比要低好几倍,而劳动生产率和其他各省区相比要高出好几倍。因而在前几年,我国煤炭全行业亏损的状况下,山西省各主要煤矿仍薯刨造了一定的利润。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金属矿的品位对劳动生产率和成本有决定性影响,如品位为30%左右的贫铁矿,开采仍要经过选矿才能‘、炉冶炼,经过加工后的人造富矿,其成本比天然富矿高出数倍。

地貌条件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明显的影响,在气候等其他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起伏不平的山地和丘陵地区,由于无法使用大型农业现代机械,每个劳动力的耕种面积和平原地区相比,相差很大。例如,美国和日本都是农业生产技术相当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农用土地地貌条件的差异,使得美国只有

3%的国内劳动力,提供了世界20%的农产品产量,每年有大量的农。品出口,雨日本则需要国内9%的劳动力,其农业属于内需型。

地理位置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很大。以城市土地利用为例,城市不同区位的地价差别很大。一般来讲,从城市的中心商业区(cBD)向外,地价依次递减。就商业活动而言,在商业中心区的劳动生产率要比其他地区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

(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农业和采矿业的发展和分布。农业和采矿业的劳动对象是直接的自然资源。各种资源组合状况和分布,直接决定着农矿业的发展和布局,在特定区域内,是种植咖啡、可可,还是苹果、茶叶?农业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还是以畜牧业为主?这些选择直接决定于区域的自然条件,受自然规律所支配。区域内各种矿产资源的赋存条件、储量、品位等自然丰度,决定着每种资源开发的时序安排和规模。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间接影响原材料工业和其他加工工业的发展和布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原材料工业及其他加工工业的影响,主要通过农矿业发挥作用。其中材料工业、重型机械以及以农业原料为主的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受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工业一般都分布在或接近于工业自然资源基地和农业自然资源较优越的区域。如辽宁省中南部地区丰富的铁矿和相当规模的煤炭资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钢铁工业、重型机械工业在辽中南地区的发展。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也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依据农矿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区域的经济结构可以分为资源型、资源加工型和加工型三种类型。资源型经济结构指的是区域自然资源赋存状况良好,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较为理想,自然资源对区域专业化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区域向外输出的是直接的采掘工业产品、农产品或资源含量较高的材料工业产品和重化工产品。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森林、石油、有色金属、铁矿石和煤炭资源,土地资源也极为丰富。因此,该地区在农、林、能、矿资源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全国意义的森林、石油及冶炼、有色金属、钢铁、机械、化工、粮食等专业化部门,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结构。

资源加工型经济结构是指区域内具有部分资源,资源组合不理想,部分重要

资源仍然需要区外输入。如吉林省,森林资源丰富,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也较为优越,因而形成了具有区际意义的森林工业、粮食及食品工业。但发展经济所需的能源和钢铁严重不足,需要从区外输入,从而形成了资源加工型经济结构。

加工型经济结构是指区域缺乏发展经济所需的自然资源,农矿产品、能源主要依赖区外输入,通过不同层次的加工和再加工向外输出加工工业产品。上海属于典型的加工型经济结构。

(四)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区域资本积累的影响

建立在自然资涯基趟上的农矿业是区域初始资本积累的源泉之一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都要经历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阶段、以农矿产品为原料的初级加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阶段、以加工工业为专业化部门的阶段。区域工业化的实现,需要经历漫长的资本积累过程。而农业和采矿业这两个和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部门,在区域工业化起飞阶段,往往成为资本积累的初始源泉。根据测算,从1985 2001年,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一直在23%一33%。其中,1992年最低,为23.23%;

1986年最高,达32.75%;20()1年为25.08%。∞我国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就是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区迅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其资金首先来源于农业,由农业提供的剩余资金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和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又作为资本积累的源泉,为发展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加工工业提供所需的资金。

(五)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总之,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首先影响区域经济的投入结构,进而影响区域产出结构。另外,自然条件作为环境因素,也间接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作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一般来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会产生积极作用;反之,则会妨碍区域经济的健康成长。

三、科学评价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对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就是在自然地理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经济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区域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的自然基础。自然

资源评价要综合考虑自然的可能性、经济的合理性与技术的可行性,兼顾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区域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

(1)自然的可能性与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相结合。自然的可能性属于自然、技术范畴,经济合理性属经济范畴,全面地评价自然资源,既要分析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可能性,更要分析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合理性。自然资源有多用性的特点,大多数自然资源都有多种用途。这一特点决定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复杂性。这就需要在符合自然规律和生态发展的前提下,根据国家需要,通过技术分析、经济分析,寻找出一个充分发挥区域自然资源优势,使其得到经济合理利用的最佳方案。

(2)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结合。自然资源的数量关系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而质量更能反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往往比数量更大。因此,评价自然资源在某地是否具有优势,既要清楚其数量,也要重视其质量。

(3)自然资源的绝对供给量和社会需要的相对量相结合。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不仅要看绝对量,而且要看它同社会需要量对比的相对量。自然资源的相对量,包括自然资源绝对量与当前社会消费量及未来消费量的对比。从相对量来看自然资源,能够客观地反映自然资源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估价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认识。

(4)自然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组合。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不仅取决于它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还取决于它的时空分布和其组合状况。各地区的自然资源蕴藏的种类各不相同,空问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自然资源的组合(种类、数量、质量等)状况也各有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的自然资源在时间分布上也不相同,这对生产布局有很大的影响。综合地评价自然资源的时

第二节资本

众多的发展经济学家都非常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认为资本形成的规模、速度和结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约束条件。在他们看来,资本形成的结果是物质生产资料即机器设备、建筑物以及其他基础设的产生。这些物质资本的规模与结构反映着每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同时也构成未来经济发

展的基础。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劳动、资本与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中,资本向来是一种稀缺程度最高的资源,他们也只能在成功地解决了资本形成问题后,才能在其他要素的配合下,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对于我国各区域来讲,劳动力是比较充裕的投入要素,一般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条件。而资本存量的多寡,特别是资本增量形成的快慢,往往成为促进或阻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

一资本形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阐释

资本形成是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如何筹措所需的资本它包括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前初始资本的来源,储蓄转化为资本,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能力的过程。从理论上讲,投资来源于储蓄。事实上,在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形成的主要障碍可能不是储蓄,而是缺乏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资源禀赋上的普遍现象是,在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中,资本总是最为稀缺的。因此,有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对于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考察。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由来已久。早在18世纪,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就曾指出,一国财富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分工。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生产性劳动者人数的增长,而生产性劳动的增加必须靠投入资本的增加。因此,资本积累是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资本积累量的大小是经济增长率高低的关键。

(2)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是研究经济增长的重要理论,它对于发展经济学有着很大影响。在模型gw =s/v中,由于资本一产出比率v被假定为固定不变,因而储蓄率s就成了决定经济增长率的唯一因素。在这个模型中,因为资本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所以,储蓄率就是投资率或资本积累率。由此可见,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积累的作用被提高到了十分突出的地位——是经济增长中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3)罗斯托“起飞”理论。罗斯托的起飞理论研究的是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向发达国家过渡。在如何实现起飞问题上,罗斯托提出了三个先决条件:资本积累率达到10%以上,建立起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变革。其中,第一个条件就是资本积累率要达到10%以上,

也就是说资本积累是起飞的首要条件。根据罗斯托的研究,假定人口年增长率为1%一1.5%,投资和产量之比为3.5:1,要使国民生产净值增长2%,必须要有10.5%的增长率,要使国民生产净值增长3%,必须要有

12.5%的增长率。

(4)诺克斯“贫困的恶性循环论”。诺克斯“贫困的恶性循环论”强调资本积累是克服“瓶颈”约束,打破恶性循环,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诺克斯认为,尽管国内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等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原因,但对于所有不发达国家而言,使它们限于贫困境地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资本形成不足。从资本的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人均实际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率低又导致低收入,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循环。从资本的需求方面看,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造成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率低又导致低收入,周而复始,完成又一个循环。两个循环相互影响,阻碍了经济发展,使穷国摆脱不了贫穷的境地,实际上,诺克斯的命题无非是说,穷国之所以穷,就是因为穷,过去的穷造成现在的穷,现在的穷将造成未来的穷。因此,穷国不但现在穷,将来还要穷,其核心问题是资本难以形成,落后国家便很难摆脱困境。

(5)莱宾斯坦“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莱宾斯坦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据其人口多且增长率高的特点,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没有这个最小努力就难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莱宾斯坦提出了实现临界最小努力的四个因素:第一,需要克服由于生产要素不可分性而产生的规模的内在不经济;第二,需要克服由于不具备外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产生的外在不经济;第三,必须通过大量投资,使收入增长冲破人口增长的障碍;第四,为了在经济体系中形成一种机制,促使发展的因素能持续发挥作用,形成持久的发展,则初期的投资努力就必须达到或超过某一最低限度。

(6)早期发展经济学说。西方早期的发展经济学说有三大特点: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化论。唯资本论以资本稀缺作为分析经济发展的核心,以如

何促进资本形成作为经济发展的途径;唯工业化论认为经济发展就是工业化,就是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而人口转移和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是以工业部门的扩张为基础的,工业部门的扩张,又是蹦资本投入的不断增加为动力的;在计划化理论中,核心的内容也是如何迅速积累资本、

分配资本或分布投资。可见,这一切都是围绕资本形成而展开分析的。

因此,早在1954年,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写到:“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一个社会由原先储蓄和投资还不到国家收入的4%一5%转变为自愿的储蓄达到国民收入的12%~15%以上这个过程。它之所以成为中心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是快速的资本积累(包括运用资本的知识和技术)。如果不能说明储蓄相对予国民收入增长的原因,也就不能说明任何工业革命。”由此可见资本形成的重要性。

二区域经济增长中资本形成的形式和途径

1.经济增长中资本形成的类型

(1)外延型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外延型资本形成是指资本形成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增长。若假定K为区域一定时期的资本数量,Y为相应的国民收入,S为储蓄,I为投资,则

K—Y×(S/Y)×(I/S)×(K/I)

在上式中,资本形成的规模取决于国民收入、储蓄率、投资转化率及资本形成率的相互作用。

一般认为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其对资本形成规模的最重要因素,在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而投资又全部形成资本的前提下,资本形成规模便完全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及相应的储蓄率,而储蓄率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对应的收入水平。由于现代经济中的储蓄者与投资者往往是分离的,储蓄必须通过一定的机翩才能转化为投资,资本的形成方能顺利实现。若储蓄不能完全转化为投资,则资本形成水平就会降低。在经济运行中,投资的结果必须能形成具有效益的资本。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投资通常不能全部形成有效资本。如果投资过程中资本损失严重,那么投资的经济效益就比较差。在这种状况下,即使投资数量有明显提高,但由于投资效益较低,资本的形成率也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2)内涵型资本形成。如果说外延型资本形成的目的在于扩大资本数量,那么内涵型资本形成则是通过资本综合效益的提高而形成的资本在质上的改进。一般来讲,在资本形成规模既定的前提下,资本形成对现代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取决于资本能否发挥综合效益。在技术条件相对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形成的综合效益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投资选择。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相同的经济部门或投资项目,其投资的经济效益相差很大。各个区域应根据其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要素的禀赋,选择最能有效利用资本的生产方式,使其投资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资本的吸收能力。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区域利用资本的能力。社会资本内在的效益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取决于区域对资本的吸收能力。若资本不能被充分吸收,那么投资的资本形成率就会降低,资本的效益便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投资的选择和区域的资本吸收能力决定着内涵型资本的形成。由此可见,外延型资本形成主要通过提高储蓄率、投资转化率及资本形成率来实现;而内涵型资本形成则是通过提高资本利用效益来实现。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中,两种资本形成方式都很重要。然而在经济发展初期或资本严重短缺的区域,偏重于通过外延型资本形成为经济增长积累资本;在经济发展进入较高阶段后或资本较为充裕的区域,宜通过内涵型资本形成为经济增长积累资本。

2.经济增长中资本形成的途径

资本主要来源于储蓄,储蓄可转化为投资,投资进而形成机器、设备、厂房、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假定区域经济中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那么,区域总储蓄由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利润)和政府储蓄(税收及上级政府转移的投资)构成。从一个区域来讲,储蓄能力取决于储蓄倾向,而储蓄倾向又决定于多种因素,如国民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状况、传统习俗、价值观念以及存款利息等。

对于私人储蓄来讲,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或家庭收人的高低、存款利率的高低、消费习惯和生活习俗的改变等。一般来讲,收入较高的家庭用于储蓄的收入部分比收入较低的家庭高。因为,收入水平高,消费后的剩余额就越大,因而储蓄就可能增加。存款利率对储蓄也产生明显的影响:存款利率越高,消费的机会成本就越高,因而有利于储蓄的增加;反之,降低存款利率,则会刺激消费,减少储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也会影响储蓄:有些区域崇尚节俭,因而会在较低的人均收入状况下,也能产生较多的储蓄,而一些受西方消费观念影响较为深

刻的区域,虽然人均收入水平很高,但储蓄倾向和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的区域相比,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企业储蓄来自利润,利润能够转化为投资。投资可以分为总投资和净投资,总投资中扣除折旧和重置资本,其余额便是净投资。净投资是资本形成的主要来源。因此,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增加企业利润并将其转化为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储蓄主要来自税收收入用于公共消费开支后的余额。政府储蓄可以转化为政府投资,从而使资本形成。另外,上级政府的投资,也可以增加区域的资本形成。因而,政府加强税收监管、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可以扩大政府储蓄、提高政府投资能力、增加区域的资本形成。

除上述资本的形成途径之外,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发掘了资本形成的特殊来源。例如,1966年,钱纳里和斯特劳特发表了《外援与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资本缺乏问题的一种新途径,即国内储蓄不足时,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来增加国内储蓄,增加资本形成。这一理论也被称为“两缺口模式”。事实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进口资本不失为一条重要的资本形成途径。

三正确认识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对于上述关于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予以正确认识,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全盘否定。

(1)一定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并不能完全保证区域经济起飞的实现。从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储蓄率或投资率都超过了10%,有的甚至达到20%以上,但并没有实现经济上的起飞,有的虽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有增长无发展,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发展水平。

(2)片面强调高积累、高投入反而会形成低效高耗的恶性经济循环。一些实施高积累高投入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由于长期忽视技术进步,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形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3)不仅要重视资本存量的增长,而且要合理地配置资本。片面强调物质资本形成,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资本存量的增长,而忽视资本的合理配置。资本配置不合理造成大量的资本浪费,为了满足维持经济运行的需要,又必须投入大

量的资本,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高资本积累率成为经济运行低效率的补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在资本严重稀缺的条件下,加强资本积累与形成固然是重要的,但资本的合理配置更为重要。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环境不健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资本常常被投向一些效率低下的

部门,甚至被用于奢侈性消费或中饱了特权阶层的私囊。因此,在重视增加资本存量的同时,要合理配置资本,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一般来说,资本的有效配置包括:①资本的时间有效配置,即资本形成中储蓄率的高低一般体现了资本在用于增加现期消费与用于扩大再生产以增加未来消费之间的有效配置;②资本的空间有效配置,即一定规模的资本在不同经济部门和区域内不同地区问的分配。

(4)保持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适度比例。如果片面强调物质资本投资,忽视人力资本投资,使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例失衡,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

(5)要实现金融深化。积极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各种金融机构,发展和完善各类金融市场,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减少人为干预。

四、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

1.资本流动的悖论

从理论上讲,资本在地区问的流动,实质上是资本及其所带动的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通过资本的再配置不仅为投资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按照资本形成理论,由于区域问的收入不均衡,其储蓄也会出现相似的不均衡倾向,低收入、低储蓄的区域将不可能有充足的资本进行生产投资。为了维持均衡,资本则应从高收入区域向低收入区域流动,从而促使区域间差异缩小而呈均衡的态势。

但现实的问题是,低收入、低储蓄的区域一般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投资机会,同样的投入率在不同地区却有着不同的经济增长率。也就是说,形成纳克斯的所谓“贫困恶性循环论”的原因就不仅仅是资本稀缺、储蓄率太低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区域间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是由各地区的资本利润率决定的。当资本转移收益的差额足以抵偿全部转移费用后还有较大的剩余时,就发生了资本存量的空间转移。而区域间投资边际效率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越高,投资边际效率的差距也就越大。因此,

资本的流动方向不一定是从高收入区域向低收入区域流动。

2.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呈循环关系

当区域问的投资利润率差异过大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支配下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资本流动,会更多地流人发达地区,加上资本流动带动的其他市场要素的流动,在投资乘数效应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会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例如,我国东部地区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资本流向该地区,资本流动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丽中西部地区内外部环境相对薄弱,资本在该地区的投资收益率相对低下,资本反梯度流向东部地区,再加上资本的规模效应不足,造成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资本短缺的困难。根据对1990一2002年我国有关数据的计算发现,无论是全社会固定投资、财政收支差额、银行存贷款、外资还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均与GI)P呈正相关关系。相对而言,资本市场融资额与外资对GDP的贡献更大一些,尤其是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更加明显。而银行存贷款对GDP的贡献度不甚明显,说明在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路径不畅通。0

3.促进资本流动的一般做法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希望通过资本流动的自我调节来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政府应在协调地区资本流动和地区经济发展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一是采取区域倾斜投资政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借鉴西方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建立区域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加快落后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本配置的优化作用。三是加大落后地区的开放力度,建设开放型经济,积极吸引外资以及发达地区的企业向落后地区扩展。

第三节人口与人力资源

人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统一。因此人既是消费职者也是生产者。作为消费者,他将向社会索取消费资料,减少社会财富;作为生产者,他将向社会提供劳动力,生产产品创造财富。人口多,而劳动力少,消费增长快于生产增长,社会财富将趋于减少,甚至出现社会危机;劳动力多、素质好、生产效率高,生产快于消费增长,则社会财富趋于增加,社会不断富裕。

一、人口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为消费需求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因此,合理的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区域消费需求的规模大小、层次高低、对经济拉动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的数量与收入水平

人口是决定需求总量的基本因素,人口越多,需求越大。但是,如果人口数量多而收入少,也不能增加需求,只有收入与人口同比例增长时,需求才会得到同步增长。因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消费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般来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支出比例结构由购买吃穿为主转向大量购买耐用消费品,这将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反之,如果收入不增加,只有人口增长,平均收入减少,不但不会增加消费,反而会使消费水平低下,消费结构低层次化,这将抑制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表2—1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家庭纯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在不断降低。因此,在收入增长受到限制的条件下,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可以推进需求层次的提高、拉动产品升级换代,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表2—1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人水平与恩格尔系数

年份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元) 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城镇农村城镇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3 133.6

191.3

397.6

686.3

l 577.7

225 3.4

2622 2

343 4

477 6

739 1

739 1

4283 O

6280.0

8472 2

67 7

61.8

57.8

58 8

58 6

49.1

45.6

57 5

56.9

53.3

54.2

50 1

39 4

37.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4年)

2.收入分配

一方面,收入分配影响收入结构并影响到消费需求结构,如果分配的结果使入差距不大,则人们的消费需求具有共振性,即几乎同时达到同一消费水平,使产业结构转换十分频繁,产业周期缩小,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收入分配也间接地影响着需求总量,一般地说,分配越是公平,消费需求越大,而分配差距越大,消费需求越小,投资越大。分配和需求结构与人口结构有关,即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结构有关。

3.人口的流动性

如果某一地区流动人口规模大,则临时性服务需求较大。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流动性人口多,这些人口中,一部分是为谋生而流动,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中转或旅游而流动,前者所创造的收入一般要大于需求,因为要寄钱回家,后者则是消费需求大于收入,甚至是收人为零以下的纯粹消费者。因此,后者越多,地区消费需求越大。

4.社会消费习惯

社会消费习惯间接地影响着需求,因为消费习惯决定消费倾向和消费偏好,必然也要影响到消费量和消费结构。

总之,地区需求取决于人口数量、结构、偏好、流动性,控制地区需求就只能去控制这些要素,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来增加或减少地区经济的需求,并调整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与产业结构。

二、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即人力资本。关于人力资源的定义有很多种,广义的人力资源认为: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狭义的人力资源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应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若这种能力未发挥出来,它就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若开发出来,就变成了现实的劳动生产力。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

和,它以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存在于人的自然生命机体的一种国民经济资源。于人的自然生命机体中的一种国民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最基本的方面包括人

1.人力资源的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

劳动力是生产力的主体。掌握生产工具的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物质生产领域,还是非物质生产领域,都需要劳动者的积极参与才能进行。因此,任何区域的经济发展,首先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一个区域人力资源丰富,即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人力资源缺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力得不到保证,就必然会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力资源数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首先,现在人力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产出水平。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投入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源数量越多,能够推动的生产资料也就越多,所生产的产品就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其次,影响要素投人的结构,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区域,为了充分利用劳动力数量多的优势,一般采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资金的约束,而使区域经济获得稳定增长;而在劳动力资源较为短缺,资金较为充裕的区域,宜采用资本密集型产业,使生产要素得到最合理配置。

2.劳动者的态度、价值观与经济发展

劳动者的态度与价值观是指劳动者在就业机会、职业选择、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方面的反应。劳动者的行为与劳动者的道德观念、素质、知识水平和动机有关。任何经济活动都和劳动者的行为有关。因此,在探索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时,必须考虑劳动者的行为。

区域内的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劳动力投入,而劳动者作为独立的经济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入,从而购买劳动者及其家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另一方面,劳动时间的增加,意味着闲暇和其他非经济活动时间的减少。当劳动时间不发生变化而工资提高时,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两种效应:(1)收入效应,工资提高意味着收入增加,而收入增加则使劳动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然而,闲暇时间的增加意味着劳动时间的减少。因此.工资提高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会使劳动力供给减少。(2)替代效应,工作时间收益的增加使闲暇的机会成本提高,考虑到闲暇时间的成本,劳动者可能增加劳动时间。劳动力的供给决定于收

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互抵消后的净彭响。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力的供给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当收人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力的供给则随工资的增加而减少。这是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而出现的劳动力供给行为选择。如果区域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即不存在非自愿失业时,而区域间不存在劳动力流动,则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由于劳动力供给增加,将会增加产出水平,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反之,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由于劳动力供给减少,从而会妨碍区域经济增长。

劳动者的择业观念和道德习惯也影响区域的劳动力供给。例如,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部分职工分流、下岗,城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私营企业和部分服务业又雇佣大量外来劳动力又如,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虽然经济很不发达,城乡人均收入水平都很低,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尚未脱贫,但由于思想观念陈旧,省内大多数煤炭企业的井下职工来自省外。这样,区域经济增长,对人均收入提高的贡献很低;反过来,由于资金外流,造成区域内资金供应紧张,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人力资源素质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素质指人力资源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的总和。人力素质的形成受先天的遗传影响,但更多受后天教育、营养、医疗、保险和社会文明熏陶等的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产出,同时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能较快接受新技术,适应新的生产工具,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增加产出。

劳动力素质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有个著名的观点:“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和资本存量的多寡。”他认为,在传统的经济学中,资本实际上仅由生产活动中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组成;不包括人力资本的资本概念是不完整的;人力资本投资能有效地增加劳动者的技能,就像投资于厂房和机器设备一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人力资源的形成通过投资来实现。人力资源投资形式多样,主要有:(1)教

育和培训费用。包括用于各级各类学校、职业培训I、岗位培训等方面的费用。按照舒尔茨的理论,教育的总费用,还包括受教育者因学习而放弃工作所得的收入在内。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如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从而会提高劳动生产率。(2)卫生保健费用。广义地说,包括凡是可以影响劳动者的预期寿命、体力、精力和耐久力的所有费用。通过卫生保健投资,可以降低婴儿死亡率,减少疾病和死亡,增强人力资源的体质,从而提高劳动能力。(3)人力资源流动费用。即个人和家庭用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费用。这部分费用之所以被视为一种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是因为这种迁移将有助于解决国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余缺调剂问题。如果通过迁移,能减少人力资源的损失,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益,无疑也是人力资源形成的一条途径。在人力资源形成的各种途径中,教育和培训最为重要,也具有最明显的投资特征。从各种统计资料来看,发展中国家兴办教育的投资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而且越是贫穷的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源投资的社会收益率越高。根据对我国1 985——2000济增长要素对经济贡献的分解测算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我国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最大,达到n.20%,中部地区达8.50%,而东部地区仅为4.54%。这说明教育投资对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中部,中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0

4.人力资源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

人力资源空间流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这种流动分为永久性迁移和人力资源在区域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其中永久性迁移是包括劳动者家庭整体从一个区域迁移到另一个区域。在一个国家内区域问的人力资源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区域内原有的人力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处于稀缺状态,因而工资水平大幅度提高。另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活动难以为所有的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或者由于工资水平较低,致使部分人力资源从这类区域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流动。人力资源的空间流动,使人力资源得到重新配置。

从全国的整体角度来看,这种流动使更多的人力资源得到利用,对经济增长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从人力资源流入区域来讲,区外人力资源的流入,缓解了人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六.补充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各项目属于会计科目的有() A.欠供应单位料款B.所有者投资 C.银行存款D.未分配利润 2.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是() A.会计科目B.账户 C.会计科目和账户D.会计科目或账户 3.会计科目是() A.会计报表的名称B.会计账户的名称 C.会计账簿的名称D.会计要素的名称 4.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影响()账户发生增减变化。 A.一个B.两个 C.两个或更多D.全部 5.对每个账户来说,在某一时刻其期末余额() A.只能在借方B.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C.只能在贷方D.可能在借方和贷方 6.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账,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A.总是相等的B.总是不等的 C.借方发生额一定大于贷方发生额 D.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7.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是() A.增减记账法B.收付记账法 C.单式记账法D.借贷记账法 8.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主要为了() A.便于登记账簿B.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C.提高会计工作效率D.便于会计人员的分工协作 9.在借贷记账法下,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表明() A.企业债权的增加B.企业债务的减少 C.企业债务的增加D.企业债权的减少 10.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账户的借方表明() A.企业债权的增加B.企业债务的减少 C.企业债务的增加D.企业债权的减少 11.下列账户中本期发生额减少登记在借方的是()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 C.短期借款D.制造费用 12.本月共购入材料5 000元,各车间部门领用3 500元,退回200元,月末结存为2 000元,则材料上月结存应为() A.300元B.700元 C.500元D.900元 13.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存在的依据是()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B.经济业务的内容 C.静态会计方程式D.动态会计方程式 14.采用借贷记账法,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是根据()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第3章-会计要素

第3章会计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是( )。 A.会计科目 B.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账户 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 )。 A.经济利益 B.经济资源 C.经济效果 D.经济效益 3、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在数量上等于( )。 A.全部资产减去全部所有者权益 B.全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C.企业的新增利润 D.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 4、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A.权益 B.利润 C.债权人权益 D.长期负债 5、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主体的是( ) ? A.资本公积金 B.实收资本 C.未分配利润 D.盈余公积金 6、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 )变动。 A.同增 B.同减 C.一增一减 D.不增不减 7、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的业务有(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从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C.用银行存款上交税金 D.用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购货款 8、一般来说,一个账户的增加方发生额与该账户的期末余额都应该记在账户的( )。 A.借方 B.贷方 C.相同方向 D.相反方向 9、会计科目是( )。 A.会计要素的名称 B.会计报表的名称 C.账簿的名称 D.账户的名称 10、设置会计科目要保持( )。 A.永久性 B.统一性 C.全面性 D.相对稳定性 11、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级应坚持的原则是( )。 A.要兼顾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B.要依据会计要素的客观性质 C.要适应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D.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12、以下各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有( )。 A.短期借款 B.存货 C.实收资本 D.应付利润 13、以下各项目属于会计科目的有( )。 A.应收购货单位款项 B.应付销货单位款项 C.材料采购 D.投入资本 14、某企业资产总额为150万元,?当发生下列两笔经济业务后:⑴向银行借款10万元存入银行;⑵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15万元,其权益总计为( )。 A.145万元 B.175万元 C.155万元 D.125万元 15、按我国会计要素内涵的划分,营业外支出归属的会计要素是( )。 A.收入 B.费用 C.所有者权益 D.利润 16、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分左右两方,其基本依据是( )。 A.便于登记收支业务 B.借贷原理 C.收付原理 D.资金在运动中量的增加和减少 17、下列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的情况是( )。 A.资产与负债同增 B.资产与负债同减 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D.资产减少、负债增加 18、某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为100 000元,本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10 000元,所有者权益

区域经济学

一、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分支,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科技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创新机制及其模式、科技工业园区的辐射与扩展功能及其相应的理论都应纳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几种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的。这种观点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经济学家长期视而不见的空间维 第二种观点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 第三种观点是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区域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第四种观点: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主要任务 考察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过程,进而描述、阐明和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势,揭示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 二、所谓区位,即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在经济空间系统中,区位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一定的经济系统中,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性、资源空间布局的非均匀性和分工与交易的地域性等特征,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市场约束、成本约束、技术约束,从而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在这一意义上,经济区位更多地强调由空间位置所标志的经济利益差别。 在区域经济学中,为了具体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问题,经济区位往往被描述为距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如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离自然资源供给源的距离、各空间位置上的市场供求状况等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差异 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 (1)地区性投入:具体是指存在于某一区位、难以从他出移入的原料供应品或服务等 (2)地区性需求:该区位上对不易转移的产出的需求状况 (3)输入的投入:从外部供给源输入该区位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情况 (4)外部需求:从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的净收入情况 区域分为三类 (1)均质区域,即某一区域内各变量的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 (2)极化区域,指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地域,其不同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带动单位)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 (3)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他为一定的管理目的而创造,是政府计划、政策的实施地区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例题·单选题】会计科目按会计要素(即经济内容)分类,“本年利润”科目属于()。 A.资产类科目 B.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C.成本类科目 D.损益类科目 『正确答案』B

【例题·多选题】按经济内容分类,下列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有()。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选项BC,属于成本类科目。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 1.总分类科目 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 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银行存款 1 000 ——工行400 ——建行600 总分类科目明细科目 应收账款1000 ——北京300 ——张三100 ——李四200 ——天津700 ——王五300 ——赵六400 一级二级三级 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明细科目 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例题·判断题】明细分类科目就是二级科目。()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一级科目以下都统称为明细科目。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 例如: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属于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明细分类科目。 (2)相关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企单位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注意:也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设置明细科目。 例如:本年利润就没有明细科目 【例题·判断题】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正确答案』√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会计从业课件(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提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质上看,会计等式提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恒等式 有多少资产,就有多少权益,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也没有无资产的权益,而且在客观上也必然存在着相等的关系。即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定有一定数额的资产。用公式表示:资产=权益 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四种类型) 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九种类型) 例1、正大公司从银行取得6个月期借款100000元,存入公司存款账户。 分析: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资产(银行存款)增加100000元,同时使企业的负债(短期借款)增加100000元。由于资产与负债等额增加,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例2、正大公司收到投资方投入的设备一台,投资合同约定其价值30000元(假定该约定价值公允)。 分析: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增加30000元,同时使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30000元。由于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例3、正大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0元偿还前欠某单位账款。 分析: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资产(银行存款)减少10000元,使负债(应付账款)减少10000元。由于资产与负债同时等额减少,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例4、正大公司按规定办妥减资手续,退还某投资方的投资5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分析: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资产(银行存款)减少50000元,使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减少50000元。由于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例5、正大公司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以备零星开支。 分析: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一项资产(库存现金)增加2000元,而另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2000元,增减金额相等。由于企业的资产总额不变,权益总额也不变,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例6、正大公司开出并承兑面值为20000元的商业汇票一份,抵付前欠某单位货款。 分析: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一项负债(应付票据)增加20000元,而另一项负债(应付账款)减少20000元,增减金额相等。由于企业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和资产总额均不变,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例7、正大公司按规定办妥增资手续后,将资本公积20000元转增实收资本。 分析: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20000元,而另一项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减少20000元,增减金额相等。由于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均不变,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例8、正大公司按规定分配给投资者利润50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练习答案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单项选择题 1、()具体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A、账户 B、会计科目 C、账簿 D、财务报表 2、下列关于账户和会计科目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名称,会计科目是账户是具体应用 B、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C、实际工作中,对账户和会计科目不加严格区别,而是互相通用 D、账户能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情况及其结果,而会计科目不能 3、下列各项中,()属于反映费用的科目。 A、制造费用 B、长期待摊费用 C、销售费用 D、应交税费 4、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为()。 A、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 B、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 C、总账科目和二级科目 D、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 5、()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会计对象 B、会计科目 C、会计账户 D、明细分类账 6、下列关于会计科目设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 B、应当符合单位自身特点 C、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D、应当满足相关各方的信息需求 7、“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属于()类科目。 A、成本 B、资产 C、损益 D、所有者权益 8、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分类科目提供会计要素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B、明细分类科目提供更详细和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C、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之间设立二级科目或多级科目 D、会计科目按所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和利润类六大类 9、“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属于()。 A、资产类科目 B、负债类科目 C、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卷面安排:1、填空(10)2、名词解释5-6 3、简答题3-4 4、计算题5、论述题 第一章导论 1、区域】: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2、区域的经济学概念】: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3、区域的内涵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范围。 2)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内(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3)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能独立的组织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 4)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4、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3)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4)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5、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和联系、区域地理结构及组成单元、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去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到区域的任何部分。(待补充) 第二章经济活动的区位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区位】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经济区为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经典理论: 1、古典区位论 18世纪,欧洲古典经济学家,如康提隆、斯密、毕什等探讨并论述过运费、距离、运输等对工业分布的影响。特点: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出发,研究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 2、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第三章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在区域分析中,通常将区域分为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和不发达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其依据就是对区域发展水平的 量度。 (一)GNP和GDP 1.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非物质和物质部门“货币”之和) GNP的表示法 部门表示法:GNP=生产增加值+服务价值 服务价值包括文教、卫生、科研、城交、金融、理发、党政机关的价值。 收入法:GNP=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折旧+服务价值 最终产品法:GNP=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民总投资+出口额+国外净要素收入—进口额 国外净要素收入如华侨捐赠。 成本法:GNP=固定资产折旧+工资+利润+间接税收+利息——各种补贴 GNP的评价 包括物质部门和非物质部门创造的价值。 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总的规模。 不足:计算困难,一般不用。 联合国规定不发达国家的三项标准是:①每人平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250美元;②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10%;③识字人数占全国人数的比重低于20%。 2.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生产法:GDP=所有产业增加值之和(社会总产出——社会中间消耗)(产值——消耗) 收入法:GDP=个人报酬+税金+利润+折旧+(营业盈余) 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支出 GDP评价: 包括物质、非物质部门。 仅指国内所创造的价值 国家常用此指标反映国家经济总量。 如;高收入国家---人均GDP大于9636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 9636-785美元;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小于785美元。 包头城镇5883人民币;农牧民2558人民币 2003年中国GDP世界第五位 3.GNP和GDP的关系 GNP=GDP+(来自外区域的劳动报酬资产收入—支付给外区域的劳动报酬和资产收入),GNP计算困难。 GDP—生产概念;GNP—收入概念

区域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章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探讨,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开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微观主体的自主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微观主体在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进行自己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形成之后,其发展过程必将遵循一定的规律,必将经过一定的阶段。 在区域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 区域经济的微观主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企业和居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二者进行区位选择的动机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之企业作用 企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经营范围和规模的增大,其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多厂(部门)企业(公司)逐渐代替单厂(部门)企业。 单部门企业(工厂)区位作用机制;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具有与单部门企业不同的特点。 一、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增大,大型公司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 1、企业增长动因 (1)实现规模效益。 (2)实现交易内部化。 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企业经营中存在着两种成本,即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从而实现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是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实现内部交易的战略意义表现为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

(3)技术优势的发挥。 一些具有某种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领域内扩张,以发挥其技术优势。 (4)来自竞争的压力。 企业之间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实现长期生存这一基本目标,企业必须发展。 (5)此外,企业扩张还与管理者和企业的行为有关。 2、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1)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 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2)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 A.横向一体化。 B.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如图: 3.多样化。 战后,多样化扩张战略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 企业增长的各种战略和方法,均可导致企业的多部门、多区位发展。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

第三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习题答案

第三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的原材料属于会计要素中的( A )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权益 2、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从财产权利归属来看,一部分属于投资者,另一部分属于( B ) A:企业职工 B:债权人 C:债务人 D:企业法人 3、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 A )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 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 4、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 B )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 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 5、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会使资产与权益原来的总额 ( A ) A:发生同增的变动 B:发生同减的变动 C:不会变动 D:发生不等额的变动 6、某企业刚刚建立时,权益总额为80万元,现发生一笔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银行 借款的经济业务,此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 D ) A:80万元 B:90万元 C:100万元 D:70万元 7、企业收入的发生往往会引起( C ) A:负债增加 B:资产减少 C:资产增加 D:所有者权益减少 8、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 B ) A:长期资产 B:流动资产 C:固定资产 D:长期待摊费用 9、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称为( C ) A:会计科目 B: 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方法 10、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 C )

A:同增变动 B:同减变动 C:一增一减变动 D:不变 11、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的业务是( A ) A: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B:向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C:购买材料货款暂未支付 D:工资计入产品成本但暂未支付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内容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B ) A.存放在银行的存款 B.存放在仓库的材料 C.厂房和机器 C. 企业的办公楼 2、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项目有( AC )。 A.应付账款 B.预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应付债券 3、属于只引起会计等式左边会计要素变动的经济业务有( BC ) A.购买材料800元,货款暂欠 B.银行提取现金500元 C.购买机器一台,以存款支付10万元货款 D.接受国际投资200万元 E.收到某外企商捐赠货款一批,价值80万元 4、会计计量属性有〔 ABCDE 〕.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现值 E.公允价值 F.现行价值 5、会计恒等式可以用( ABCE )公式表示。 A.资产=负债 + 所有者权益 B.资产=权益 C.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D.资产=负债+权益 E.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三、判断题 1、会计要素既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又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2、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3、与所有者权益相比,负债一般有规定的偿还期,而所有者权益没有。(√) 4、企业接受一批捐赠物资,计价10万元,该项经济业务会引起收入增加,权益增加。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部分)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 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 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①规模经济 ②聚集经济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影响: (1)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但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具有独立性。区域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征。所以应区别对待每个区域,找到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的政策、方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3)区域之间在许多方面没有根本差别,人为的限制性较少。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强,则开放程度越高,因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区域是一个整天、体,是各因素的综合,只有处理好各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三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练习3—1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固定资产的是( )。 A.为生产产品所使用的车床 B.正在生产之中的车床 C.已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的车床 D.已购入但尚未安装完毕的车床 2.下列会计交易或事项中,引起资产方有增有减变动的是()。 A.收回欠款,存入银行 B.赊购机器设备一台 C.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转存银行 D.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货币资金 3.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资产的特征是()。 A.必须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必须能以货币为计量 C.预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D.被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4.下列各选项中,关于一家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说法正确的是( )。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 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 5.下列选项中,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的是( )。 A.所有者权益 B.利润 C.费用 D.收入 6.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应收账款 B. 固定资产 C. 原材料 D.交易性金融资产 7.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收入项目的是()。 A.投资收益 B.营业外收入 C.主营业务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 8.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计算营业利润时需要考虑的项目是()。 A.投资收益 B.营业外支出 C。主营业务成本 D. 其他业务成本 9.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从财产权利归属来看,一部分属于投资者,另一部分属于( )。 A.企业职工 B.债权人 C.债务人 D.企业法人 10.下列会计交易或事项中,会使企业月末资产总额发生变化的是(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购买原材料,货款未付 C.购买原材料,货款已付 D.将库存现金存入银行 11.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称为( )。 A.会计确认 B.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方法

2021年区域经济学 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一章导论 1. 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范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范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

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

新区域经济学安虎森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区域的本质——空间经济组织 一.区域概念的理解 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至今尚未有明确的定义,最早的经济学角度的区域概念出自《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拟定的提纲》——“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区域。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目前,影响较大的有关区域的定义是由胡佛提出的——“为了叙述、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视为客观实体来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根据内部经济活动同质性或功能同一性加以划分”。胡佛指出:“把区域视为一种聚集体,可以减少所要掌握并处理的数据和事件,这有助于描述区域。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普查区、县的统计总量和平均数所提供的信息量与大量的单项普查所提供的信息量是同样丰富的,但在分析、处理上,前者比后者容易得多。同样,聚集体能够简化对信息的分析过程,这在一个地区内存在大量相互依赖的经济单元或经济活动,而这一整体又不仅仅是各个个体的总和时尤其重要。最后,由于同样的原因,这一聚集体对于管理、计划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需的。从这些可以看出,最适宜的区域划分应遵循行政区域疆界。”胡佛还指出,每一个区域必须“包含至少有一个‘中心城市’组成的核心”。 综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胡佛关于区域概念的界定,可以这样理解区域概念: (一)区域包括在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内,政府对它有控制权,而且可以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各种公共产品,通过各种经济政策引导该区域的经济活动; (二)从内部经济活动同质性,或功能同一性角度来理解,某一区域在经济功能上具有同一性特征,区内经济活动强度以及各行业的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相对较小,在体制和经济政策上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特征。 一国疆域内不同区域之间可能在对外经济功能、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活动强度上存在差异,甚至差距很大,但在某一区域内部而言,不管产业部门众多还是较少,对外功能上都具有相对同一的特征,这就是连续性和一致性。这样一来,各个区域都在一个区域系统中担任某种专业化职能,协调区内各种经济活动或解决经济纠纷就较为容易,区内各种资源要素的流动也较少地受到限制,区内各种交易活动也可以支付较少的交易成本,对外部显示出某种同一性或专业化分工特征; (三)从胡佛的聚集体、管理和规划以及制定政策等角度来理解,一国内不同区域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具有独立地组织和协调区内经济活动和区际经济联系的能力,而这些构成了区域的自组织能力; (四)从区域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地域单元,其可以有效地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际经济联系的角度来理解,任何区域都应包含核心城市或城市体系。 因为区域较强的自组织能力主要表现为金融银行业、贸易和批发业、信息产业、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服务业等所组成的“高级循环系统”,而这一系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充当区域经济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正如胡佛指出的,区域必须包含至少有一个“中心城市”组成的核心; (五)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本书的提法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着作不同。本书首次提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的观点,并提出区域的拓扑性质、经济活动区位、区域的自组织能力、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内地域结构的演化、政府的内生性、政府干预等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总之,目前国内在区域概念的理解上,大都趋向于上述解释。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在某一疆域内讨论区域问题,那么区域概念的内核就是:专业化分工与均质性、分层结构、自组织能力,而区域概念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组织。 二.经济组织概念的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