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6.1燃烧与灭火练习题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6.1燃烧与灭火练习题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6.1燃烧与灭火练习题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6.1燃烧与灭火练习题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6.1燃烧与灭火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所贴的警示标识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的是()

A. 乙醇

B. 一氧化碳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2.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安全常识B.区分常见物质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海鲜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O2和CO2﹣﹣用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和石灰水﹣﹣用酚酞试液食醋和白酒﹣﹣闻气味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D.日常生活经验

N2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H2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食品干燥剂﹣﹣浓硫酸

使篝火更旺﹣﹣把木柴架空

煤燃烧更充分﹣把煤作成蜂窝状

A. A

B. B

C. C

D. D

3.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吃松花蛋时,为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食醋

B.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 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D. 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明泄漏原因

4.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所以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活性炭能将澄清、透明的废水中的杂质全部除去

C. 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爆炸

D. 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5.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燃烧化合反应纯净物化合反应

Y缓慢氧化分解反应混合物氧化反应

A. A

B. B

C. C

D. D

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7.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从实验获得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棉花具有可燃性

B. Na2O2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C. 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

D. 棉花燃烧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8.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安全常识

B

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天然气引起

煤气中毒──CO引起

硬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含量高

蜂窝煤易于燃烧──与空气充分接触

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

物质分类

H2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N2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空气──混合物

河水──氧化物

A. A

B. B

C. C

D. D

9.燃烧的发生需要一定条件,下列不属于燃烧所需要的条件的是()

A. 可燃物

B. 氧气

C. 着火点

D. 压强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C.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1.在实验室中常将白磷浸泡在水中保存,其主要目的是()

A. 降低白磷的着火点

B. 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

C. 使白磷与水结合成稳定的物质

D. 将白磷溶解不易着火

12.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

A. 镁粉

B. 面粉

C. 煤粉

D. 大理石粉

13.(xx?桂林一模)下列验证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验证不同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C. 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D. 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二、填空题

14.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________ .

A.太阳能B.风能C.地热能D.石油

(2)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3)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锂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Li+MnO2=LiMn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 ;从化学角度看,与使用汽油的汽车相比其优点(举出一点即可)________ 。

(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________ ,包括事例(2)________ (填序号)。

15.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燃着的小木棒若将燃烧端朝上,往往木棒没燃尽就熄灭了,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消防官兵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的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清除,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

16.(1)天然气、沼气和煤矿瓦斯气主要成分都是________(填名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避免煤矿中瓦斯爆炸灾难事故发生,请你任写一条生产中应采取的可行措施________.

(2)水蒸气与炽热的炭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类型是

________.

(3)20℃时,100克饱和石灰水加入10克生石灰后溶液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溶液质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恢复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

(4)碘酒中溶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厨房中常用的洗涤剂是利用它的________ 功能.

17.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

(2)通过两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你能得出燃烧条件是什么?________

18.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右图)灭火时,手一定要握在钢瓶的木柄上,以免冻伤.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19.物质燃烧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教室里的木桌等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发生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0.在元旦联欢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包在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为了揭开魔术的秘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

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NaOH溶液能与CO2反应但与O2不反应.

③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作出猜想】

①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反应并生成O2.

②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水蒸气反应并生成O2.

③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CO2反应并生成O2.

【进行实验】

序号实验装置实验现象

1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

(1)实验1中,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可判断猜想①不成立.

(2)实验2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3中,B装置所盛试剂及其作用是________.

(4)由上述3个实验可判断,猜想②、③成立.已知实验3的A装置中反应的另一种产物由三种元素组成,且其中含有酸根离子,试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反思与评价】根据棉花团(可燃物)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可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

(6)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小刚同学用过氧化钠又做了“滴水生火”的魔术,你认为该魔术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

(7)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与学过的实验室制氧气相比,过氧化钠更适合在潜水艇中使用,其优点是________

四、综合题

21.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金属及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西汉时期中国古老的冶铜方法是“湿法冶铜”主要的反应原理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如图1是铁锅的示意

图.

①铁锅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_.(填写名称).

②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

③铜也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等,如图2为某化工企业生产钛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中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2C+2TiCl4+6CO2,则X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③中CO和H2以化学计量数1:2恰好完全反应,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④中氩气的作用是________,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2.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图1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示意图.请回答:

(1)打火机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打火机中通风孔的作用是________,打火机的使用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

(3)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等质量的丁烷与甲烷产生二氧化碳较多的物质是________;

(4)图2,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高温下的汽车安全:打火机车内暴晒12分钟发生爆炸”________.

23.xx 年10月10日中午时分,芜湖市镜湖区杨家巷一餐饮店发生一起因火致液化气罐爆炸事故,导致17人死亡,死者多数为学生,火灾无情,更多加注意,张华同学根据自己的住宅特点,设计了如下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防火措施

灭火和自救措施 ①在家中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②室内装修多用不易燃烧的材料. ③电线、插座等用信得过产品,不用劣质产品. ④家里配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并学会使用.

①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②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③在灭火过程中,用 捂住口鼻.

④火势太大,不能从室内逃出,撤到阳台,等待救援. ⑤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

⑥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

(1)请你帮助张华同学进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议(任定一条)是________.

(2)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填序号)________

(3)请完成灭火和自救措施③⑤和⑥中的空白(不要填在表上的空白处). ③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4)在灭火过程中,自救措施③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A

二、填空题

14.【答案】D;CaCO3;化合;减少了环境污染;清除可燃物;①⑥

15.【答案】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移走可燃物

16.【答案】甲烷;CH4+2O2CO2+2H2O;严禁烟火;C+H2O CO+H2;置换反应;升高;减

小;不变;C2H5OH;乳化

17.【答案】提供热量;隔绝空气(或氧气).;与氧气接触

18.【答案】隔绝氧气并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19.【答案】着火点

三、实验探究题

20.【答案】(1)燃着的木条熄灭

(2)验证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

(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

(4)2Na2O2+2H2O═4NaOH+O2↑

(5)反应放出热量

(6)要控制水的量

(7)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能将二氧化碳处理掉

四、综合题

21.【答案】(1)Fe+CuSO4=FeSO4+Cu

(2)塑料;隔绝氧气;二氧化碳

(3)+4;FeCl3;化合反应;保护气;2Mg+TiCl4Ti+2MgCl2

22.【答案】(1)②

(2)加快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热

(3)2C4H10+13O2 8CO2+10H2O;CH4

(4)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23.【答案】(1)人走灯停,安全用电

(2)②开门窗造成空气对流火势加大

(3)湿毛巾;切断电源;关闭煤气

(4)防止吸入烟尘中毒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识点提纲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 识点提纲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初三化学考点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的殿堂(1-10分) 考点一化学学科认识 1、化学的概念 2、化学研究的范畴 3、化学的作用 考点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高频) 类型:概念、伴随现象、微观变化、关键词(形态变化、物态变化、实验操作现象、工业生产类) 考点三体验化学探究 1、科学探究基本环节 2、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猜想等 考点四常见仪器的识别、用途及注意事项(高频) 1、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仪器、间接加热仪器。 2、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3、计量仪器 4、固定和支持的仪器 5、分离物质的仪器 6、其他仪器 考点五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药品存放、化学药品的使用原则、固体药品的取用(高 频)、液体药品的取用。 2、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6年11考)、酒精灯给试管 里的固体加热(6年4考)、加热注意事项。 3、过滤:原理、作用、所需玻璃仪器、装置及操作要点。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法、注水法。 5、仪器的连接 6、仪器的洗涤 考点六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考点七常见化学品标识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1-8分) 考点一分子及分子运动(高频) 1、分子:定义、分子的性质、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2、水的三态变化:本质、微观解释。 3、水的天然循环 考点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1、水资源的现状 2、净化天然水(高频):沉降、过滤、吸附、蒸馏。(过滤见一单元考 点) 3、自来水生产过程 4、简易净化器:对填充物的作用认识。 5、硬水和软水:概念、区分方法、硬水的软化 考点三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分解:实验观察: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气体的检验以 及产物的判断、实验结论、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实验结论的推广(分)2、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检查装置 考点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高频) 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内容、用途、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考点五混合物与纯净物 概念、宏观区别、微观区别、判断方法、联系。 考点六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反应类型的概念、表达式、举例、特征。 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练习 鲁教版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燃烧是指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__反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概念,适合学生预习和预习后的自我测评。 答案:可燃物氧气发光发热氧化 2.灭火的原理:(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 思路解析:本题依据燃烧的条件设计灭火的原理。 答案: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答案:(1)Al2(SO4)3+6NaHCO3====2Al(OH)3↓+6CO2↑+3Na2SO4 (2)生产运输使用贮存 4.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 思路解析:灭火通常从三个方面考虑:设法降低火焰温度,使之在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设法切断火与可燃物接触;设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用水灭火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不能改变它的着火点。 答案:C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并简要说明与燃烧的哪个条件相对应。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 (3)釜底抽薪。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下)期末试卷.docx

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将所选答案的序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1.“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 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隔热材料脱落 D.整流罩脱落 2.“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 3.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可使浑浊的河水净化为纯净水 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则不含或少含 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D.用加肥皂水的方法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4.饮用水用氯气(Cl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为消除隐患,现已采用高效安全的二氧化氯(ClO2)消毒杀菌.下列对ClO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ClO2是氧化物 B.ClO2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ClO2中没有氧分子 D.ClO2氯、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5.如图所示方框中,符合2H2表示意义的示意图是()

A.B.C.D. 6.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硫酸钠的化学式NaSO4 B.四个氮原子2N2 C.三个碳酸根离子3CO32﹣ D.硫在氧气中燃烧2S+3O22SO3 7.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①图Ⅰ烧杯中的水:形成密闭系统,观察检查时的现象 ②图Ⅱ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O2的体积 ③图Ⅲ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④图Ⅳ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 8.潜水艇里需要配备氧气的发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 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水氢气+氧气 C.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D.过氧化氢水+氧气 9.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 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

初中化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化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化学教材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到图书馆去:你好,化学!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第二节自然界中的水 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到图书馆去:卡文迪什的发现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 第二节元素 第三节物质构成的表示 到图书馆去:化学自有深意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第二节氧气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到图书馆去:点燃化学革命火种的勇气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 到图书馆去:用天平秤出来的伟大定律 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到图书馆去:地球越来越热问题越来越烫手

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一单元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到实验室去: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到图书馆去:无处不在的溶液 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到图书馆去:分子变成离子 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第二节海水晒盐 第三节海水制碱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到图书馆去:深藏海底的天火 第四单元金属 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到实验室去:研究金属的性质 到图书馆去:有锂走遍天下 第五单元化学与健康 第一节十五中的有机物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 到图书馆去:阿斯巴甜之苦 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 到图书馆去:合成我们的未来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 燃烧与灭火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1 燃烧与灭火教案沪教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了解燃烧及燃烧的三个条件 2.知道自燃和爆炸现象 3.了解灭火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 2.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破除迷信思想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灾情所需要的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施教策略:通过猜想、实验探索、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难点:灭火的方法 施教策略:结合生活实例,教师启发点拨和师生共同讨论来分散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概括总结 教学用具:酒精灯,坩锅,铁支架,酒精,棉花球,石块,纸片,小纸盒,烧杯,

热水,白磷,红磷,铜片,简易灭火器。 教学程序:复习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概念。(巩固知识、温故知新) 课题引入:显示燃烧的定义 引导猜想:要发生燃烧这种现象需要有哪些条件呢?(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教师引导:得出初步的结论:1. 可燃物 2. 温度 3.空气(助燃物) 实验验证:第一个条件是要有可燃物,如果不是可燃物,即便有足够的温度和空气,也不会燃烧。 引导: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还会上升吗?答:“不会” 提问:第三个条件是空气。先讨论一下熄灭酒精灯火焰的最佳方法?用嘴吹,这种方法具有危险性,应该用盖上酒精灯帽的方法。 问题:白磷燃烧实验。1. 水中的白磷为什么没有燃烧?是没有足够高的温度吗?让学生说出热水的温度已达60摄氏度,超过白磷的着火点,是水把空气与白磷隔离了。 2.红磷为什么没有燃烧?让学生说出温度没达红磷的着火点,让学生加深对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 说明:白磷放在空气中就能燃烧,我们称这种现象叫自燃。在自然界中经常发生这类现象,如:过去人们常说的鬼火、天火,(说明一下各自的形成)其实是一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套)精品教案汇总

(共33套127页)最新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 学(全册)精品教案汇总 课题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课型:新授来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能力目标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采取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 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理解溶质、溶剂的辨证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交流讨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 教具多媒体 板书设计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一、溶解的过程 1、溶液的定义 2、特点 二、乳化现象 1、定义 2、特点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 2、特点 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 情景创设:生活中的纯净水 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海水、河水、湖水以及矿泉 水呢? 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 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探究思考: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 质形成溶液后有什么区别与联 系?区别:蔗糖在水中是以分 子形式存在(C11H22O11), 而氯化钠则是以离子形式存 在(Na+、Cl-)。联系:两种 溶液只要水分不被蒸发,温度不 发生变化,蔗糖或氯化钠与水 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意一部分 进行比较,它们的组成完全相 同。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 的、稳定的混合物。讨论:纯 净水是否是溶液?早上清新的 空气是否是溶液?合金是不是 溶液?溶液都是无色吗? 练习: 2、溶液的宏观特征: (1)均一性 (2)稳定性 练习 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 液,请比较A处和B处密度的大 小( ) 3、溶液的组成:溶剂与溶质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m(液)= m(溶剂)+m(溶 质) 练习:1、将10g蔗糖溶于100g 水中,完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 质量是2、将50g食盐溶于100g 水中,经过搅拌、静止、过滤,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 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 到溶液是的 () A、食 盐B、面粉 C、植物油 D、石灰石 2、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 于溶液是 () A、豆浆 B、果酱 C、矿泉水 D、蔗糖水 听讲 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 利用学生的已 有经验制造认 知冲突,引发学 生的思 考 利用图片和学 生已有的经验、 知识,帮助学 生建立正确的 认 识 \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学业阶段性测试 初三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本试题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分,共8页。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 A.蜡烛融化B.葡萄酿酒C.光合作用D.钢铁生锈2.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塞紧橡皮塞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读出液体的体积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是由最外层电子决定的 5.碳14是一种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的碳原子,它可以蜕变为碳12。在考古学中常用碳14蜕变的量来精确地测定出土文物的年代。碳12是一种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2的原子。由此可判断,碳12和碳14属于 A.同种元素B.同种原子C.同种分子D.同种单质6.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A.Na2SeO3B.Na2SeO4C.NaSeO3D.Na2SeO2 7.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D.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二氧化碳B.白酒C.矿泉水D.粗盐 9.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 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10.进行蒸发操作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蒸发皿B.温度计C.酒精灯D.玻璃棒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 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选项有两个只选1个且正确给1分,有错选不给分。) 1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B.硫原子核内有l6个质子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6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2.如图是 四位同学 对某一物 质的化学 式意义的 描述,该物 质是 A.Cu B.NO2 C.NH3D.NaCl 1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节约药品,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B.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先进行预热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

[标签:标题] 篇一:2014-2015学年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测试题鲁教版五四制运动的水分子 1、(苏州)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 ) A.气体分子很小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 C.气体分子可分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 2、(2014年山东泰安)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3、乒乓球被踩扁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鼓起来。其原因是() A、球内气体中分子体积增大 B、球内气体中分子质量增大 C、球内气体中分子间隔增大 D、球内气体中分子不运动了 4、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冰---分子发生了变化 C、酒精挥发----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6、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 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1 A分子很大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 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化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9.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体积很小 10、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11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关于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升高,运动减慢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中考试题.docx

中考化学试题 (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1 35.5 Ca 40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0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对应括号内) 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烟花绽放 B.蜡烛燃烧 C.海水晒盐 D.葡萄酿酒 2.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具备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 ...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取用块状固体 C.加热固体 D.点燃酒精灯 3.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元素周期表中116和118之间的空缺.确定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4.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剂体积加溶质体积等于溶液体积。 C.配置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5.认识各种图标对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右图所示图标指的是() A.腐蚀品 B.有毒品 C.当心爆炸 D.禁止烟火 6.下列物质鉴别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硝酸银溶液鉴别蒸馏水和海水。 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7.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100g水最多溶解甲物质的质量和最多溶解乙物质的质量相等。 C.t2℃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 D.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无晶体析出。 8.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苯甲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4:1. C.苯甲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7:6:2 。 D. 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g。

鲁教版 五四制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8-10-24 新课程在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体系的构建、教材体例的确定、教材内容的选择及呈现方式等方面较传统课程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我们化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现行教材的使用我想谈以下几点: 一、要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强化基本观念的指导作用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学科观念。如:要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物质的变化观、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的能量观、物质的分类、化学的社会观、价值观等基本的化学观念。一方面,这些基本的化学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它是在具体的化学知识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内化、概括、提升而形成的。这些基本观念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基本观念对相关的具体知识的学习又具有统率和指导作用,一切具体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在这些基本观念的指导下进行。 我们教师就是要在这些基本观念的指导下实施教学。如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一节,本节内容的定位是以“水的分解”和“氢气燃烧”这个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平台,重点学习分子、原子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等核心知识。其中“水的合成”(第二个次级标题)内容的学习,一方面是要以“氢气燃烧”这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载体,学习“化合反应”这一重要的概念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物质世界的微粒观、变化观,初步形成化学反应的能量观。因为在前一节学习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水的分解主题),本节又学习了氢气燃烧放热,学生已有了化学变化过程中可能伴随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在此教师就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归纳,使学生初步形成化学反应的能量观。让学生明确,我们研究化学反应就是为了获取人类生活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这样又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化学研究的目的观。 再如,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内容的学习,本节是第一次系统引进和学习元素的概念,第一次站在理性的高度上,理解和认识物质的元素组成。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地壳的元素组成后,最好能向学生补充说明人体也是由有限的几种元素组成的。然后概括出自然界的所有物质都是由有限的元素按照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的,最后可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提升——形成物质世界的元素观。 另外,在对本节关于“单质与化合物”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站在物质分类的基本观念上开展学习,而不能仅仅定位在知识学习的层面上。如可以提供给学生熟悉的几种不同的物质,如氢气、氧气、水、二氧化碳、氯化钠、铁、镁、碱式碳酸铜等,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与交流得出结论: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师由此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提升,初步形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基本观念。

八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测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

运动的水分子 1、(苏州)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 ) A.气体分子很小 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 C.气体分子可分 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 2、(2014年山东泰安)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3、乒乓球被踩扁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鼓起来。其原因是() A、球内气体中分子体积增大 B、球内气体中分子质量增大 C、球内气体中分子间隔增大 D、球内气体中分子不运动了 4、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冰---分子发生了变化 C、酒精挥发----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6、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1 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8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A.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化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 ) 9.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分子的质量很小A.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 D )10、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基础测试(含答案)

初三化学沪教版燃烧与灭火提高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要点燃B.燃烧是发光、发热、冒烟的现象 C.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2.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 A.较高的温度B.充足的氧气 C.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氧气D.温度达到可让物的着火点和充足的氧气3.某物质在空气中当温度低于150℃时不能燃烧,则它的着火点() A.高于150℃B.高于或等于150℃C.为150℃D.不低于150℃ 4.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着的木条熄灭B.燃烧更旺 C.先燃烧更旺后熄灭D.无明显变化 5.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烧饭时,有时锅底会有一层黑色粉末,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燃气公司未把一些固体杂质去除干净B.通气阀开得太大 C.通风孔太小,空气不足从而使燃气不能完全燃烧 D.通过调节点火开关的大小就可以改善 6.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A.SO2和CO2B.CO2和CO C.CO D.SO2和CO 7.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 8.集气瓶内充满某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氮气、空气中的一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一定是( ) A.二氧化碳B.氮气C.空气D.氮气或者二氧化碳 9.下列情况下,白磷(着火点是40℃)能够燃烧的是() A.白磷放在39℃的温水里B.白磷放在冷水里 C.白磷放在接近沸腾的热水中D.白磷放在接近沸腾的热水中,并向白磷附近通氧气10.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一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这是因为( ) A.木材是可燃物B.散热快 C.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D.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 1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 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 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1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时发生燃烧。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此时 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和;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此时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生成、等有毒气体和小的颗粒等物质。 13.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平置一块白瓷板,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由于蜡烛的而引起的。 三.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八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6.1燃烧与灭火练习题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6.1燃烧与灭火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所贴的警示标识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的是() A. 乙醇 B. 一氧化碳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2.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安全常识B.区分常见物质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海鲜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O2和CO2﹣﹣用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和石灰水﹣﹣用酚酞试液食醋和白酒﹣﹣闻气味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D.日常生活经验 N2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H2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食品干燥剂﹣﹣浓硫酸 使篝火更旺﹣﹣把木柴架空 煤燃烧更充分﹣把煤作成蜂窝状 A. A B. B C. C D. D 3.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吃松花蛋时,为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食醋 B.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 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D. 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明泄漏原因 4.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所以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活性炭能将澄清、透明的废水中的杂质全部除去 C. 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爆炸 D. 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5.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燃烧化合反应纯净物化合反应 Y缓慢氧化分解反应混合物氧化反应 A. A B. B C. C D. D 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7.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从实验获得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棉花具有可燃性 B. Na2O2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C. 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 D. 棉花燃烧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8.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安全常识 B 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天然气引起 煤气中毒──CO引起 硬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含量高 蜂窝煤易于燃烧──与空气充分接触 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 物质分类 H2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N2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空气──混合物 河水──氧化物 A. A B. B C. C D. D 9.燃烧的发生需要一定条件,下列不属于燃烧所需要的条件的是() A. 可燃物 B. 氧气 C. 着火点 D. 压强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C.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1.在实验室中常将白磷浸泡在水中保存,其主要目的是()

沪教版九年级(上)《4.1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卷(2)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4.1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卷(2) 一、选择题 1.(1分)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A.B. C.D. 2.(1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 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3.(1分)蜡烛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的主要原因是() A.吹气时,气流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B.吹气时,气流带走了火星使火焰熄灭 C.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吹气时,夹杂在气流中的水汽使火焰熄灭 4.(1分)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灭火工作的是()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阻止石油喷发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5.(1分)下列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在即将运送易燃、易爆物的运输车辆上做好安全警示

B.加油站消防设施老化、过期 C.学校微机室放置消防器材 D.化工厂内严禁吸烟 6.(1分)当楼房下层起火无法及时熄灭时,下列逃生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沿楼梯迅速下移;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7.(1分)下列情况采取的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A.巡山员巡山时发现尚未蔓延的火情,用衣物迅速拍打着火的枯树枝 B.野外烧烤后用水浇灭余火 C.“超龄服役”的家用电冰箱着火首先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 D.档案馆的资料档案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8.(1分)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中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油烟机 B.酒精灯使用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C.原始森林风景区必须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 D.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撞击 9.(1分)《扬子晚报》2007年5月28日报道:辽宁一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A.隔离可燃物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 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10.(1分)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跟其他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镁带燃烧B.钢铁生锈C.蒸发食盐水D.瓦斯爆炸11.(1分)下列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B.燃烧C.升华D.变色 12.(1分)学校的图书馆在购买书库的消防器材时,应选择哪种消防器材比较合适()A.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B.消防水龙头 C.干粉灭火器D.泡沫灭火器

2010年九年级化学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复习教学案(答案不全) 鲁教版

用心爱心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汽油、煤油,不准带上车船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图标,装运红磷的箱子应贴的是( ) A B C D 1.(09晋江)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 B.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 )泄漏,马上点火燃尽 A .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B .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 C .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D .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 9.(09盐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燃烧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 B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D .爆炸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10.09鄂州)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①白磷燃烧 ③红磷不燃烧 ②白磷 不燃烧 铜片 80℃的水

用心 爱心 专心 小莹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11.(09烟台)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12.(09北京)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13.(09晋江)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猪──沼──果”是综合利用猪的粪便发酵的产物,如沼气、沼渣。 (1)猪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的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燃烧沼气用于煮饭、照明是将化学能分别转化为 能和 能。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清洗沼气池时,要注意避免明火,否则容易发生 事故。 (4)用沼渣种植的某种橙中含有柠檬酸,该橙汁的pH (选填“>”、“<”或“=”)7。 (5)写出“猪──沼──果”发展模式的一点积极意义 。 14.(09厦门)我市正在逐步将管道煤气由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丁烷)改为天然气,小明家要进行灶具和燃气泄漏报警器的调整。请填空: (1)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4H 10+13O 点燃 8CO 2+10H 2O 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改为天然气后,同体积燃料燃烧消耗空气的体积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则灶具的调整方法是减小_____(填“燃料”或“空气”)的进气量; (3)燃气泄漏报警器的位置要从低于灶具的地方移到高于灶具的地方,其原因是__________。 15.(09南平)在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选填“高”或“低”);汽油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 8H 18,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 (填序号,可多选,下同)。 A .鞭炮 B .瓶装饮料 C .书刊杂志 D .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 A .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 .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 .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热水 热水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五单元 化学与健康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健康教案鲁教版五 四制 一、单元教材结构分析 本单元是一个突出体现新课标面向社会生活的学习单元,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着重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能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较准确地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和能量变化,并会举例说明。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力,本单元还结合对相关物质的认识渗透了几种常见的思维方法的教育,如模型思维的方法(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在人体内的变化)和类比思维的方法(利用鸡蛋白来类比研究无机物对人体组织蛋白的毒害作用)等,这些思维方法的运用和意识的形成,会为研究复杂的客观物质世界提供简便易行的途径。 从知识内容上看,它们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与应用的范畴。因此,课程标准对它们的教学要求不高,多属于“知道”、“了解”的层次。但是这些知识有利于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指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物质,知道一些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价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生活观。 二、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食物中主要有机物的学习,了解这些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体会化学对生命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2、了解组成人体的主要化学元素以及某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知道一些有毒和有害的物质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远离有害物质的侵害。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调查、讨论、实验探究等手段获取知识,体验其中的乐趣。 2、初步认识一种研究复杂事物的简化方法--模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初步形成在人体内存在元素平衡的概念,养成均衡膳食的意识。 2、初步认识化学学科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和营养保健方面的重要贡献,增强合理、安全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3、能从化学的视角理解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先决条件,是保持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生活问题,提高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义、人类必需的六大营养素。 2、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元素组成和在人体内的变化及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3、人体中的化学元素组成及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树立元素营养平衡的观念。 4、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原理 5、蛋白质的一些性质,检验淀粉和蛋白质的一般方法。

(完整版)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识点提纲

初三化学考点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的殿堂(1-10分) 考点一化学学科认识 1、化学的概念 2、化学研究的范畴 3、化学的作用 考点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高频) 类型:概念、伴随现象、微观变化、关键词(形态变化、物态变化、实验操作现象、工业生产类) 考点三体验化学探究 1、科学探究基本环节 2、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猜想等 考点四常见仪器的识别、用途及注意事项(高频) 1、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仪器、间接加热仪器。 2、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3、计量仪器 4、固定和支持的仪器 5、分离物质的仪器 6、其他仪器 考点五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药品存放、化学药品的使用原则、固体药品的取用(高频)、液体药品的 取用。 2、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6年11考)、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6 年4考)、加热注意事项。 3、过滤:原理、作用、所需玻璃仪器、装置及操作要点。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法、注水法。 5、仪器的连接 6、仪器的洗涤 考点六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考点七常见化学品标识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1-8分) 考点一分子及分子运动(高频) 1、分子:定义、分子的性质、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2、水的三态变化:本质、微观解释。 3、水的天然循环 考点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1、水资源的现状 2、净化天然水(高频):沉降、过滤、吸附、蒸馏。(过滤见一单元考点) 3、自来水生产过程 4、简易净化器:对填充物的作用认识。 5、硬水和软水:概念、区分方法、硬水的软化 考点三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分解:实验观察: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气体的检验以及产物的判断、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识点提纲(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初三化学考点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的殿堂(1-10分) 考点一化学学科认识 1、化学的概念 2、化学研究的范畴 3、化学的作用 考点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高频) 类型:概念、伴随现象、微观变化、关键词(形态变化、物态变化、实验操作现象、工业生产类) 考点三体验化学探究 1、科学探究基本环节 2、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猜想等 考点四常见仪器的识别、用途及注意事项(高频) 1、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仪器、间接加热仪器。 2、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3、计量仪器 4、固定和支持的仪器 5、分离物质的仪器 6、其他仪器 考点五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药品存放、化学药品的使用原则、固体药品的取用(高频)、液体药品的 取用。 2、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6年11考)、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6 年4考)、加热注意事项。 3、过滤:原理、作用、所需玻璃仪器、装置及操作要点。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法、注水法。 5、仪器的连接 6、仪器的洗涤 考点六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考点七常见化学品标识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1-8分) 考点一分子及分子运动(高频) 1、分子:定义、分子的性质、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2、水的三态变化:本质、微观解释。 3、水的天然循环 考点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1、水资源的现状 2、净化天然水(高频):沉降、过滤、吸附、蒸馏。(过滤见一单元考点) 3、自来水生产过程 4、简易净化器:对填充物的作用认识。 5、硬水和软水:概念、区分方法、硬水的软化

考点三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分解:实验观察: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气体的检验以及产物的判断、 实验结论、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实验结论的推广(0.25-3分) 2、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检查装置 考点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高频) 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内容、用途、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考点五混合物与纯净物 概念、宏观区别、微观区别、判断方法、联系。 考点六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反应类型的概念、表达式、举例、特征。 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1-12分) 考点一原子的构成(高频) 1、原子的结构:(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2)原子结构 2、原子质量的计算:概念、公式、单位、原子的相对原子 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考点二构成物质的微粒(高频) 1、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2、离子 (1)概念 (2)分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