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制T梁静载试验方案

预制T梁静载试验方案

预制T梁静载试验方案
预制T梁静载试验方案

预制T梁静载试验方案

一、编制目的

明确T梁静载弯曲试验的程序、所需要的设备,使技术人员熟

练掌握技术要点、操作要求、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二、编制依据

1、《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TB/T 2092——2003。

2、图纸:通桥(2005)2101-Ⅰ、通桥(2005)2101-Ⅱ、通桥

(2005)2101-Ⅲ、通桥(2005)2101-Ⅳ。

三、编制范围

本方案仅适用于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蚌埠制梁场T 梁(全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

四、静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试验梁参数见静载弯曲试验计算书。

2、静载试验数据:由中铁咨询桥梁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具体

数据见静载弯曲试验计算书。

3、支座、试验梁、反力架安装:

3.1梁两端支座的相对高差不大于10mm,同一支座两侧高差不

大于2mm。

3.2支座应设置在试验梁台座中心线上,且跨距与试验梁相符。

在支座上画出中心线,以便与试验梁中心线对正重合。

3.3试验梁移入台座对中后,在梁顶面画出腹板中心、跨中及支

座中心线。由跨中沿腹板中心线画出跨中、4m、8m共5个点作为梁体加载的中心点。

3.4在每一加载点铺设砂垫层、钢垫板,钢垫板用水平尺找平后,移入千斤顶,千斤顶和油表要求采用数字1、2、3、4、5进行编号,便于使用。各千斤顶中心与梁顶加载中心线纵横向位置偏差均不大于10mm。

3.5门式反力架安装,门式反力架由地锚、吊带、横梁组成,在组装时要求接头连接牢固,横平竖直。各千斤顶中心与反力架横梁中心纵横向偏差均不大于10mm,且应垫实两者之间的空隙。

3.6为避免梁体偏载,反力架纵横向中心与试验梁纵横向中心偏差不大于10mm。

3.7在腹板两侧距跨中、4m、8m点处粘贴A4纸做好标记,用“跨中、4m、8m”进行编号。

3.8安装测量挠度支架:在梁体跨中和支座中心两侧分别安装磁吸座百分表进行挠度测量。百分表吸座固定支架采用角钢制作,固定支架应牢固、稳定,且不受加载时试验台座变形的影响。

3.9试验梁初始裂纹检查和标识:加载前梁场技术人员、安质人员采用10倍放大镜对梁体跨中两侧1/2跨度范围内的下缘和梁底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初始裂纹(表面收缩裂缝和表面损伤裂缝)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

3.10试验梁试验前,仔细核查各项参数、静载弯曲试验计算书等资料,防止加载错误。

3.11静载试验加载记录表、挠度记录表、加载时间记录表等表

格按《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中的格式提前做出。

五、试验条件及仪器、设备

1、试验梁静载试验在终张拉30d后进行,不足30d时应由设计方检算确定。

2、仪器和设备:

2.1加载用千斤顶为200t,校验系数不大于1.05。

2.2压力表采用防振型,精度等级为0.4级,最小刻度值为0.2MPa。

2.3压力表分级标定,级差不得大于加载最大值的10%,加载速度应不大于3KN/s,标定的最大荷载不小于加载最大值的1.1倍,且持荷10min。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标定,配套标定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并根据加载等级计算各级荷载下的表示值。

2.4挠度测量采用0~50mm大量程百分表,百分表的最小分度值为0.01mm。

2.5用于观察裂缝的普通放大镜放大倍数为10倍,直径50mm;量测裂缝宽度使用刻度放大镜,放大倍数为100倍,最小分度值为0.01mm。

2.6测距用钢卷尺为50m钢卷尺,最小分度值为1mm。

2.7弹簧式拉力测力计为200N,示值误差为±1%F.S。

2.8试验所用计量设备、仪器、仪表、钢卷尺等均需经法定计量

检定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测量跨度用钢卷尺应经悬空鉴定。

3、试验设备及仪器配置表

六、加载计算

本加载方案以TSSBQ32Z-002梁为例,具体计算见静载弯曲试验计算书。

七、加载方法

1、试验梁的加载分两个循环进行。以加载系数K(加载试验中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与设计弯矩之比)表示加载等级。试验准备工作结束后梁体承受的荷载状态为初始状态;基数级下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指梁体质量与二期恒载质量对跨中弯矩之和。

2、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各循环的加载等级:

第一加载循环:初始状态基数级(3min)0.60(3min)0.80(3min)静活载级(3min) 1.00(20min)静活载级(1min)0.60(1min)基数级(1min)初始状态(10min)第二加载循环:初始状态基数级(3min)0.60(3min)

0.80(3min)静活载级(3min) 1.00(5min) 1.05(5min)

1.10(5min) 1.15(5min) 1.20(20min) 1.10(1min)

静活载级(1min)0.60(1min)基数级(1min)初始状态

当在第二加载循环中不能判断是否已出现受力裂缝时,应进行受力裂缝验证加载。验证加载从第二加载循环卸载至静活载级后开始。

验证加载:静活载级(5min) 1.00(5min) 1.05(5min)

1.10(5min) 1.15(5min) 1.20(5min) 1.10(1min)

静活载级(1min)0.60(1min)基数级(1min)初始状态

3、各千斤顶宜同步、同速达到同一荷载值;加载速度不得超过3KN/s。

4、每级加载后均应仔细检查梁体下缘和梁底有无裂缝出现。如出现裂缝或初始裂缝的延伸,应用红铅笔标注,并注明荷载等级,量

测裂缝宽度。

5、每级加载后均应测量梁体跨中和支座中心截面两侧竖向位移变化,以同一截面的两侧平均值分别作为相应截面的竖向位移量或支点沉降量。挠度测量应在每级加载持荷即将结束前进行,每个加载循环的挠度值为跨中截面的竖向位移量减去支座沉降影响量即为该级荷载下的实测挠度值。

6、加载试验过程中设专人监控梁顶加力千斤顶情况,并及时纠偏,如若发生较大偏移,及时通知静载试验技术总负责人。

7、加载过程中设专人采用水准仪对反力架线性变化情况进行监控,监控重点:跨中、反力架主梁接头位置。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静载试验技术总负责。

8、对每级加载下的实测挠度值,应仔细复核,发现异常立即查明原因。

八、评定标准

1、梁体刚度合格的评定

实测静活载挠度值合格评定标准:f实测≤1.05(f设计/ψ)。

2、在K=1.20加载等级下持荷20min,梁体下缘底面未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的受力裂缝未延伸至梁底边,评定全预应力梁抗裂合格。

3、当最后一轮加载循环时的实测静活载挠度值不满足1中的规定,则梁体刚度不合格。

九、主要人员配备

十、安全及防护措施

1、吊梁应有专人指挥,按操作规程,注意安全。

2、吊装千斤顶时梁下严禁站人。

3、高压油路和电路符合有关要求。

4、验梁在必要时应设防风、防倾支护。

5、仪器、仪表和电器应有防雨、防晒条件。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蚌埠制梁场

2010年8月1日

桥梁荷载试验和承载能力评定(一)(二)(三)(每日一练)

桥梁荷载试验和承载能力评定(一)(二)(三)(每日一练)考生姓名:考试日期:【2020-12-11 】单项选择题(共13 题) 1、空心板梁桥单梁受力状态下,梁的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为()。(B) ?A,0.25 ?B,0.5 ?C,0.75 ?D,1.0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2、铰缝完好的简支空心板梁桥荷载横向分布曲线一般介于按()计算曲线之 间。(A) ?A,刚接梁法和铰接板梁法 ?B,刚性横梁法和铰接板梁法 ?C,杠杆法和铰接板梁法 ?D,刚性横梁法和刚接梁法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A

3、桥梁静载试验,关于结构校验系数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单选。(C) ?A,该指标是实测总值与计算值的比值 ?B,该指标是实测残余值与计算值的比值 ?C,该指标是实测弹性值与计算值的比值 ?D,当结构校验系数大于1时,可认为结构的安全储备大于设计要求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C 4、案例二中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做静载试验,静力荷载效率系数宜取 ()。(D) ?A,0.80~1.00 ?B,0.85~1.05 ?C,0.90~1.00 ?D,0.95~1.05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D 5、汽车荷载作用下简支空心板梁桥跨中弯矩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应采用( )。 (B) ?A,刚接梁法 ?B,铰接梁法 ?C,杠杆法

?D,刚性横梁法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B 6、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时,检算所需的技术参数应优先以()为依据确定。 (D) ?A,设计资料 ?B,竣工资料 ?C,标准图 ?D,实际调查和检测结果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D 7、桥梁动载试验中,采集的振动信号拟用于频谱分析,若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在 0.5~10Hz,则采样频率至少应取()。(C) ?A,10Hz ?B,15Hz ?C,20Hz ?D,30Hz 答题结果: 正确答案:C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跨黔桂扩能铁路大桥、狮头河1号中桥、绿荫河中桥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1、工程概况 跨黔桂扩能铁路大桥为跨黔桂扩能铁路和地方规划甘塘镇四号路而 设,与路线成105度交角。上部构造采用4-30m预应力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桩柱式桥台、桩基础;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面宽度 15.5m。 图1 跨黔桂扩能铁路大桥立面图 绿荫河中桥跨越甘塘镇十六号规划路及绿荫河,路线与河沟基本正交,上部结构采用4-20m预制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桥台,柱式墩,基础采用扩大基础和桩基础;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面宽度15.5m。 图2绿荫河中桥立面图 狮头河1号中桥跨越狮头河而设,路线与河沟与600交角,上部结构采用3-16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桩基础;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面宽度15.5m。 图3狮头河1号中桥立面图 为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需对这3座桥梁的预制单梁进行静载检测,以

明确单梁的实际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2、检测目的 通过单梁静力荷载试验,测定所检测的单梁在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位移、应变试验数据,并与理论计算值及规范允许值进行对比,以判定单梁实际承载能力,评估其在试验荷载下的工作性能。 3、检测依据 本次单梁静载试验主要依据以下规范进行: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 4、《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5、跨黔桂扩能铁路大桥、绿荫河中桥、狮头河1号中桥施工图纸 4、检测仪器设备 本次桥梁检测的的主要仪器设备见下表: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说明

兴赣高速预制梁(板) 静载试验方案 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二零一五年七月 专业资料值得拥有

兴赣高速梁(板)静载试验初步方案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静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通过测试结构的静应变、静挠度,藉以判断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性能。 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是对预制梁板在使用荷载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测试,了解单梁的实际受力性能,从而积累科学技术资料,为设计提供试验资料。 二、试验技术标准和依据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经1982年10月在柏林举行的专题第五次专家会议通过),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局技术处、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82年10月,北京(以下简称《试验方法》);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汇编》2001年版人民交通出版社(以下简称《规范》); 6、《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T21-2011; 7、《桥梁工程检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8、设计施工图纸。 三、测试项目和测点布置 1、测试跨中应变:测试跨中应变能较好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质量情况,预应力梁以砼应变为主,在梁跨中梁底截面布置2个应变测点,跨中腹板沿梁高布置3个应变测点(小箱梁两侧均需布置),共布置5个应变测点(小箱梁8个测点)。

2、测试跨中挠度:满足正常使用对结构的刚度要求,体现在跨中挠度应小于设计计算值或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梁跨中布置二个挠度测点。 3、测试支座变形(沉陷):测定支座沉陷量是消除其对跨中挠度的影响,两端支座处分别布置二个测点检测支座变形(沉陷)。 4、测定残余值:试验荷载卸载后,测定梁挠度值、应变值与卸载后相对应的残余值比值,利于梁结构试验结果评定。 5、裂缝观测: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对梁结构是否已出现裂缝进行观测,以了解梁施工质量和利于试验数据分析。 预制梁测点布置见图一。 主梁立面测点布置图 挠度测点 应变测点 支座截面 小箱梁横截面测点布置图 支点截面Ⅰ- 百分表测点支点截面Ⅰ-Ⅰ截面 应变测点百分表测点 T梁横截面测点布置图 图一测点布置示意图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兴赣高速预制梁(板)静载试验方案 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二零一五年七月

兴赣高速梁(板)静载试验初步方案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静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通过测试结构的静应变、静挠度,藉以判断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性能。 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是对预制梁板在使用荷载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测试,了解单梁的实际受力性能,从而积累科学技术资料,为设计提供试验资料。 二、试验技术标准和依据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经1982年10月在柏林举行的专题第五次专家会议通过),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局技术处、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82年10月,北京(以下简称《试验方法》);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 5、《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汇编》2001年版人民交通出版社(以下简称《规范》); 6、《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21-2011 ; 7、《桥梁工程检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设计施工图纸。 三、测试项目和测点布置 1、测试跨中应变:测试跨中应变能较好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质量情况,预应力梁以砼应变为主,在梁跨中梁底截面布置2个应变测点,跨中腹板沿梁高布置3个应变测点(小箱梁两侧均需布置),共布置5个应变测点(小箱梁8个测点)。

2、测试跨中挠度:满足正常使用对结构的刚度要求,体现在跨中挠度应小于设计计算值或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梁跨中布置二个挠度测点。 3、测试支座变形(沉陷):测定支座沉陷量是消除其对跨中挠度的影响两端支座处分别布置二个测点检测支座变形(沉陷)。 4、测定残余值:试验荷载卸载后,测定梁挠度值、应变值与卸载后相对应的残余值比值,利于梁结构试验结果评定。 5、裂缝观测: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对梁结构是否已出现裂缝进行观测, 以了解梁施工质量和利于试验数据分析。 预制梁测点布置见图一。 L/2 支座 L T 主梁立面测点布置图 —挠度测点应变测点 G—匚 L 支座截面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附件一:参考试验方案 吉祥路中桥荷载试验方案 一、桥梁概述 吉祥路中桥为1×25m正交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桥。桥宽28m,横断面布置:6.75m (人行道)+14.5m(机动车道)+6.75m(人行道),横断面布置如图1所示,全桥共21片小箱梁。设计荷载:城—A级。 图1 桥梁上部横断面布置图(尺寸单位:cm) 二、荷载试验 (一)试验目的及试验依据 1、试验目的 1)检验该桥整体结构的质量和结构的可靠性; 2)判断桥跨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状态和工作状态,评价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工作性能,检验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能满足设计标准: 3)通过动荷载试验以及结构固有模态参数的实桥测试,了解桥跨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各控制部位在使用荷载下的动力性能; 4)进行梁的强度、刚度及承载能力评估。 2、试验依据:

1)《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以下简称《方法》); 2)《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吉祥路中桥施工图 (二)试验内容 1、试验部位 1)动载试验:试验项目为跑车、刹车和跳车。 2)静载试验:左辐和右幅主梁跨中最大弯矩加载。 2、主要试验设备 1)变形检测设备 精密水准仪(瑞士徕卡)二套,最小读数0.01mm ,精度0.4mm/km 2)应变检测设备 JMZX-2001综合测试仪(长沙金码高科)一套,精度为1με 3)动载试验设备 INV306动态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一套(东方振动研究所) (三)结构理论分析原理及试验加载方案 1、 结构理论分析原理 吉祥路中桥,为1×25m 正交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桥横断面由21片小箱梁组成,4车道。 动载试验求动力增大系数时,将荷载布设在第2车道,求解第3车道拾振器处的静载理论挠度值f st 。根据实测动挠度幅值1y f ?,计算动力增大系数:1+μ=1+1y f ?/f st 设计荷载:用铰接板梁法计算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利用试验断面的弯矩影响线进行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目录 一、桥梁概述 (1)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 (1) 三、试验检测的目的 (2) 四、单梁静载试验 (2) 4.1试验前准备工作 (2) 4.2试验内容、要求及方法 (5) 4.3测点布置 (5) 4.4试验加载 (6) 五、单片梁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7) 六、人员配备 (7) 七、费用报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收费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程 空心板单片梁台座静载试验方案 一、桥梁概述 主要技术标准 桥梁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安全等级:一级;桥涵设计基准期:10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 主要材料 混凝土:空心板主梁、湿接缝等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筋封端的混凝土为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不得使用任何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重力密度γ,弹性模量为3.45×104MPa;空心板桥面铺装混凝土采用C50,重= 26 0. m kN/ 力密度m γ,弹性模量为 3.25×104MPa;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25 = kN/ 0. 重为密度m γ。 = 0. 24 kN/ 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 003)标准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抗拉设计强度f pd=1260Mp,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弛系数3.0 ξ,公称直径d= = 15.24mm,公称截面面积A=139mm2。 受业主委托,我中心负责以上桥梁的单片梁台座静载试验,对以上桥的梁体质量、工作状态及承载能力作出评价。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 本次荷载试验依据或参考下列规范或文件进行: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T梁静载试验方案

XXX桥梁工程 T梁静载试验方案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二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三年三月

XXX桥梁工程 T梁静载试验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二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三年三月

目录 1 概况 (1) 2 检测依据 (1) 3 试验方案 (2) 3.1加载方案 (2) 3.2试验控制参数 (2) 3.3试验程序 (2) 3.4量测方案 (3) 3.4.1变形量测 (3) 3.4.2 裂缝观测 (3) 3.5试验终止条件 (3) 3.6相对残余变形评定标准 (4) 4安全保证措施 (4) 4.1移梁就位 (4) 4.2试验加载 (4) 4.3防护措施 (4)

1 概况 XXX桥梁工程编号为中1号T梁,设计长度为32.88m,计算跨径为32.08m,梁高2.0m,宽度1.2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50。中1号梁预应力混凝土T 梁结构尺寸和断面尺寸分别见图1-1和图1-2。 图1-1 中1预应力混凝土T梁(单位:cm) 图1-2 中1预应力混凝土T梁(单位:cm) 2 检测依据 本次检测主要遵循的规范、依据如下: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92); 设计方对试验的要求。

3 试验方案 3.1加载方案 静载试验在反力架试验台上进行,加载装置采用油压千斤顶分配梁(梁长4.0m,梁重18kN),以两点静荷载方式进行加载。(如图3.1) 横梁 传感器 千斤顶 分配梁 试验梁 传力框架 图3.1 试验加载装置图 3.2试验控制参数 由委托单位提供以下试验参数和要求: 中1预制T梁跨中试验控制弯矩M=4578kN·m。根据内力等效原则确定试验荷载最大加载量P为652.0kN(已包含分配梁重量18kN)。 图3.2 中1预应力混凝土T梁加载示意图(单位:cm) 3.3试验程序 为了使各部件良好接触,首先取标准荷载值的40%对试验梁进行预载。 标准试验荷载共分五级,逐级进行加载。每级加载完成后,持续10min位移稳定后再加下一级荷载。在持续时间内,记录挠度值并观测裂缝的出现和开展程度。达到试验荷载总加载量并持荷30min后记录挠度和裂缝出现、开展情况,然后进行卸载,卸载归零后45分钟记录残余变形。

斜拉桥荷载试验方案

××大桥 成桥荷载试验方案 ×××××××××××××× 2012年6月18日

第1章概况 (1) 1.1 桥梁概况 (2) 1.2 试验目的 (3) 1.3 试验依据 (3) 1.4 项目实施内容 (3) 第2章结构初始状态检查 (4) 2.1检查目的 (4) 2.2 检查主要内容 (4) 2.2.1 桥梁有关资料的搜集 (4) 2.2.2 主桥跨结构外观质量检查 (4) 2.2.3 桥面标高测量 (5) 2.2.4恒载作用下斜拉索索力的测定 (5) 第3章静力荷载试验方案 (6) 3.1 测试截面的确定 (7) 3.2 测点布置 (7) 3.2.1 应变测点 (7) 3.2.2 主梁、主塔变位测点 (8) 3.2.3 索力测试 (9) 3.3 试验荷载 (9) 3.4 试验工况及加载位置确定 (10) 3.4.1 试验工况 (10) 3.4.2 试验荷载布置 (10) 3.5 加载效率 (13) 3.6 加载分级 (13) 3.7测试方法 (14) 3.7.1应变测试方法 (14) 3.7.2位移测试方法 (14)

3.7.3索力测试方法 (14) 3.8加载程序及试验规定 (14) 3.8.1加载程序 (14) 3.8.2试验规则 (15) 第4章动力荷载试验实施方案 (15) 4.1 动力荷载试验原则 (16) 4.1.1 试验目的 (16) 4.1.2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16) 4.2 动力试验测试内容 (16) 4.2.1脉动试验 (16) 4.2.2无障碍行车试验 (16) 4.3动力试验的测点布置 (17) 4.3.1 脉动试验 (17) 4.3.2. 无障碍行车试验 (17) 第5章试验分工协作、实施细则与计划安排 (17) 5.1 分工协作 (18) 5.1.1试验现场准备工作 (18) 5.1.2 试验测试准备工作 (18) 5.1.3 试验加载测试车辆的准备工作 (18) 5.2 试验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19) 5.2.1 试验进度计划安排 (19) 5.2.2 人员安排 (19)

预制混凝土梁(板)静载试验要求

《预制混凝土梁(板)静载试验要求》 一、试验目的 1、对成批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承载能力进行检验。 2、验证预制混凝土梁(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刚度和应力变化情况是否与原设计相吻合。 二、试验荷载 正常使用换算荷载定义为:换算到预制混凝土梁(板)的跨中截面所承担的正常使用状态的恒载+活荷载(不含冲击系数和张拉后预应力损失)产生的设计荷载弯矩;正常使用换算荷载换算方式参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计算; 换算消压弯矩定义为:消除施工阶段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跨中截面下缘压应力的荷载弯矩; 根据不同的上部结构形式,换算到试验预制混凝土梁(板)所承担的试验荷载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板),其试验加载弯矩为正常使用换算荷载与换算消压弯矩的较小值; 2、普通钢筋预制混凝土简支梁(板),其试验加载弯矩为预制截面正常使用换算荷载; 3、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其试验加载弯矩为预制阶段的换算消压弯矩。

三、其他要求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荷载试验以控制预制混凝土梁(板)下缘不出现拉应力,梁体受拉区不出现裂缝为原则; 2、钢筋混凝土结构严格控制梁体可能出现的裂缝宽度不得大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控制值; 3、试验加载的方式可以根据加载弯矩和加载位置换算成加载集中力或加载均布力; 4、集中力加载试验荷载由设计单位根据预制梁(板)的具体情况确定试验弯矩并在试验表格(附后)中给出。加载可采用两点或多点的形式进行,由检测单位根据加载方式计算出相应的理论挠度,作为试验评定参考。 四、评定标准 1、梁体抗裂性合格评定 每级加载后仔细检查梁体下缘和梁底有无新裂缝出现或(和)初始裂缝的延伸。全预应力及A类预应力梁如出现受力裂缝,则评定该梁抗裂不合格;B类预应力梁如出现受力裂缝,且对于采用钢丝、钢绞线裂缝宽度大于或对于精轧螺纹钢裂缝宽度大于,则评定该梁抗裂不合格。 2、梁体刚度合格评定 根据实测梁体的强度、线形等数据,建立梁模型,模型在各工况条件下的最大理论挠度为,实测各级荷载下梁体的最大挠度为,梁体刚度合格评定标准为: 3、梁体合格评定

人行天桥静载方案教材

车公庙人行天桥静载试验 检测方案 委托单位:XXXXXX 工程名称:车公庙人行天桥静载试验 工程地点:XXXXXX 深圳市太科检验有限公司 2013年01月31日

车公庙人行天桥静载试验 检测方案 编写: 审核: 日期: 深圳市太科检验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检测所依据的标准 (1) 三.静载试验 (1) 3.1确定试验荷载 (1) 3.2试验截面的选取 (3) 3.3试验加载的布置 (4) 3.4试验应变和挠度测点的布置与观测 (6) 3.4.1挠度测点的布置与观测 (6) 3.4.2应变测点的布置与观测 (7) 3.5试验程序 (8) 3.6试验加载终止条件 (8) 3.7静载试验理论值 (8) 四.主要仪器设备 (9) 五.试验人员 (10) 六.注意事项 (10)

深圳市太科检验有限公司 Shen Zhen Taike Test Co.,Ltd. 一. 工程概况 车公庙人行天桥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南香蜜湖立交附近,横跨深南大道,上部结构采用连续钢箱梁,主桥宽3.5m ,箱梁高1.4m ,跨度组合为(40+39.5+17)m ,主梁部分的钢箱梁采用Q345c 钢板,下部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墩,采用C30混凝土。 设计荷载:人群荷载按5kPa 考虑,栏杆设计荷载:水平力2.5kN/m ,竖向力按1.5kN/m ,使用年限5年。 车公庙人行天桥的立面图见图1.1。 二. 检测所依据的标准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3.《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 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5.《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三. 静载试验 3.1确定试验荷载 根据上述检测标准,桥梁的静力试验按荷载效率η来确定试验的最大荷载。静力荷载效率η的计算公式为: s S S ημ= ?(1+) 式中:s S -- 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加载试验项目对应的加载控制截面的最大计算效应值; S -- 设计标准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形或内力的计算值(或设计单 位推荐的设计内力值); μ-- 按规范取用的冲击系数值; η—静力试验荷载的效率,应介于0.95~1.05之间。

预制T梁静载试验方案

3.3 试验梁移入台座对中后, 在梁顶面画出腹板中心、 跨中及支 预制 T 梁静载试验方案 编制目的 明确 T 梁静载弯曲试验的程序、所需要的设备,使技术人员熟 练掌握 技术要点、操作要求、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编制依据 1、《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TB/T 2092—— 2003。 2、图纸:通桥(2005) 2101-1、通桥(2005) 2101"、 (2005) 2101-m 、通桥(2005) 2101-W 。 编制范围 本方案仅适用于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蚌埠制梁场 梁(全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弯曲试验。 四、 静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 、试验梁参数见静载弯曲试验计算书。 2、静载试验数据: 由中铁咨询桥梁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 数据见静载弯曲试验计算书。 3、支座、试验梁、反力架安装: 3.1梁两端支座的相对高差不大于10mm ,同一 支座两侧高差不 大于 2mm 。 3.2 支座应设置在试验梁台座中心线上,且跨距与试验梁相符。 在支座上画出中心线,以便与试验梁中心线对正重合。 座中心线。由跨中沿腹板中心线画出跨中、 4m 、8m 共 5 个点作为 梁体加载的中心点。 通桥 具体

3.10 试验梁试验前,仔细核查各项参数、静载弯曲试验计算书 3.4 在每一加载点铺设砂垫层、 钢垫板,钢垫板用水平尺找平后, 移入千斤顶, 千斤顶和油表要求采用数字 1、2、3、4、5 进行编号, 便于使用。各千斤顶中心与梁顶加载中心线纵横向位置偏差均不大 于 10mm 。 3.5 门式反力架安装,门式反力架由地锚、吊带、横梁组成,在 组装时要求接头连接牢固, 横平竖直。 各千斤顶中心与反力架横梁 中心纵横向偏差均不大于10mm ,且应垫实两者之间的空隙。 3.6 为避免梁体偏载,反力架纵横向中心与试验梁纵横向中心偏 差不大于 10mm 。 3.7 在腹板两侧距跨中、 4m 、8m 点处粘贴 A4 纸做好标记,用 “跨中、4m 、8m ”进行编号。 3.8 安装测量挠度支架:在梁体跨中和支座中心两侧分别安装磁 吸座百分表进行挠度测量。 百分表吸座固定支架采用角钢制作, 固 定支架应牢固、稳定,且不受加载时试验台座变形的影响。 3.9 试验梁初始裂纹检查和标识: 加载前梁场技术人员、 安质人 员采用 10 倍放大镜对梁体跨中两侧 1/2 跨度范围内的下缘和梁底 面进行外观检查。 对初始裂纹 (表面收缩裂缝和表面损伤裂缝) 及 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 等资料,防止加载错误。 3.11 静载试验加载记录表、挠度记录表、加载时间记录表等表 格按《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中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兴赣高速预制梁(板)静载试验方案

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二零一五年七月

兴赣高速梁(板)静载试验初步方案 一、试验目的和容 静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通过测试结构的静应变、静挠度,藉以判断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性能。 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是对预制梁板在使用荷载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测试,了解单梁的实际受力性能,从而积累科学技术资料,为设计提供试验资料。 二、试验技术标准和依据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经1982年10月在柏林举行的专题第五次专家会议通过),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局技术处、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82年10月,北京(以下简称《试验方法》);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设计规汇编》2001年版人民交通出版社(以下简称《规》); 6、《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21-2011; 7、《桥梁工程检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8、设计施工图纸。 三、测试项目和测点布置 1、测试跨中应变:测试跨中应变能较好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质量情况,预应力梁以砼应变为主,在梁跨中梁底截面布置2个应变测点,跨中腹板沿梁高布置3个应变测点(小箱梁两侧均需布置),共布置5个应变测点(小箱梁8个测点)。 2、测试跨中挠度:满足正常使用对结构的刚度要求,体现在跨中挠度应小于设计计算值或规规定的允许值,梁跨中布置二个挠度测点。 3、测试支座变形(沉陷):测定支座沉陷量是消除其对跨中挠度的影响,两端支座处分别布置二个测点检测支座变形(沉陷)。 4、测定残余值:试验荷载卸载后,测定梁挠度值、应变值与卸载后相对应的残余值比值,利于梁结构试验结果评定。 5、裂缝观测: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对梁结构是否已出现裂缝进行观测,以了解梁施工质量和利于试验数据分析。 预制梁测点布置见图一。 主梁立面测点布置图

简支梁静载试验讲解

简支梁静载试验方案 静载弯曲抗裂性试验是检验简支梁梁体质量最直接、最根本的方法。试验准备、实施均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标《预应力砼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执行。 一、简支梁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静载弯曲试验 1.1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试生产时; 1.2生产条件有较大变动时; 1.3 出现影响承载能力的缺陷时; 1.4 交库资料不全或对资料发生怀疑时; 1.5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批60孔或连续三个月(三个月产量不 足60孔时)抽验一片。 1.6发放生产许可证或产品质量认证检验时,应对不同类别的简支梁各抽验一孔。抽样原则:按最不利原则一次抽取3孔(一孔为首次试验梁,两孔为加倍试验备用梁)。 二、试验所需设备、仪器及要求 2.1 静载试验在固定的试验台座上进行。 2.2 试验所用的试验台座、反力架、千斤顶、油泵、标准油压表等加力设备和计量仪器,?其工作能力控制在1.5~2.5倍最大试验荷载之间。 2.3试验所用的计量设备、仪器、仪表、钢卷尺等均经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限内使用。 2.4 反力架的加载间距、千斤顶、油泵、压力表使用数量根据梁的跨度经计算确定。加载计算按部颁标准《预应力砼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进行。加载数据由设计院

提供。 2.5 压力表精度0.4级,最小刻度值0.2MPa,最小表盘直径150mm,其表盘最大读数60MPa。 2.6试验梁体所用的支座与设计相符,梁两端支座高差不大于10mm,同一支座两侧,高差不应大于2mm。箱梁四支点不平整度不大于2mm。 试验所需设备、仪器表1 三、简支梁静载试验时间:在梁体砼承受全部预应力30天后进行,以使试验时外加荷载在跨中最下层预应力筋中所产生的最大应力不超过弹性极限。不足30天时由设计方检算确定。 四、千斤顶、主油表的校验 4.1 试验前必须将千斤顶和油表匹配,并在不低于三级的试验机上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目录 一、桥梁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试验检测的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单梁静载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试验前准备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试验内容、要求及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测点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4。4试验加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单片梁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人员配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费用报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收费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程 空心板单片梁台座静载试验方案 一、桥梁概述 主要技术标准 桥梁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桥涵设计基准期:10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 主要材料 混凝土:空心板主梁、湿接缝等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筋封端的混凝土为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不得使用任何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重力密度γ,弹性模量为3。45×104MPa;空心板桥面铺装混凝土采用C50,26 = 0. kN/ m 重力密度m γ,弹性模量为3.25×104MPa;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 0. = kN/ 25 重为密度m γ。 = kN/ 24 0. 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抗拉设计强度f pd=1260Mp,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弛系数3.0 ξ,公称直 = 径d=15。24mm,公称截面面积A=139mm2。 受业主委托,我中心负责以上桥梁的单片梁台座静载试验,对以上桥的梁体质量、工作状态及承载能力作出评价。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 本次荷载试验依据或参考下列规范或文件进行: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1.主要技术指标 (1) 2.材料规格 (1) 二、试验目的及依据 (1) 1.梁(板)静载试验目的 (1) 2.试验技术标准及依据 (2) 三、梁(板)静载试验 (2) 1.试验仪器 (2) 2.测试项目 (2) 3.测点布置 (3) 4.加载方式 (3) 5.理论计算 (8) 6.试验前准备 (11) 7.试验中止的条件 (11) 8.注意事项 (11) 9.试验结果分析评定 (12)

一、工程概况 德兴至上饶高速公路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路线总体上是由北向南走向,起点位于德兴市花桥镇小目源,终于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白石地村东南侧,主线全长61.222km。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1.5米,分离式路基宽度为11.2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连接线按二级公里标准建设。江西省德兴至上饶高速公路梁桥的上部构造基本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后张法预应力箱梁与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后张法预应力T梁,梁间横向通过湿接缝联结。 1.主要技术指标 1.1设计荷栽:公路—Ⅰ级; 1.2环境类别:Ⅰ类;II类; 1.3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1.4桥面宽度:见图; 1.5桥面横坡均为2%; 1.6跨径:箱梁(25米),T梁(30米、40米)。 2.材料规格 2.1桥面铺装:4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多组分环氧沥青层+10cm C50混凝土。 2.2混凝土标号:C50碎石砼;封锚及铰接缝均采用C50碎石砼,预应力砼孔道灌浆采用C50水泥浆。 2.3钢筋及钢绞线:符合GB/T 5224—2003规定;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为 =1.95×105MPa。 1860MPa,弹性模量E P 二、试验目的及依据 1.梁(板)静载试验目的 静载试验是对梁(板)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通过测试梁(板)结构的静应变、静挠度,藉以判断梁(板)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性能,积累科学技术资料,为设计提供可靠试验资料。

单梁试验方案(吊梁)

目录 1工程概述 (1) 2试验目的 (2) 3检测依据 (2) 4试验内容 (2) 5试验实施 (2) 5.1 试验荷载确定原则 (3) 5.2 加载方法 (3) 5.3 量测方法 (4) 5.4 控制截面及测点布置 (4) 5.5 静载试验规则 (6) 6荷载效率及加载分级 (7) 6.1.1 控制内力的计算 (7) 6.1.2 试验荷载的加载分级和静力试验荷载效率 (8) 7静载试验控制值 (8) 8人员分工 (9) 9安全生产保护措施 (9) 10质量保证方案 (9)

中山东部快线25m预制小箱梁单梁 静载试验方案 1工程概述 榄横路高架桥位于中山市南朗镇,属于中山东部快线25m预制小箱梁单梁静载试验方案,桥梁分左右两幅,桥梁起点桩号左幅ZK50+022.500(右幅K50+038.600), 终点桩号左幅ZK55+323.379(右幅K55+323.000),路线全长5.301km(以左幅计)。该桥上部构造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小箱梁和预应力连续箱梁,除左幅第一联、第十四联、第五十六联,右幅第一联、第十四联、第五十六联为预应力连续箱梁,其余各联均为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小箱梁。 本次单梁静力荷载试验对象主要为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小箱梁,上部结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小箱梁)主要桥跨组合包括:(2×25) m、(3×25) m、(4×25) m、(2×30) m、(3×30) m、(4×30) m、(3×23) m等。单幅桥梁标准全宽13.50 m,横向布置为:0.50 m(防撞护栏)+12.50 m(车行道)+0.50 m(防撞护栏),横桥向布置4片,梁距3.27 m,湿接缝为0.67 m。标准箱梁跨中梁高1.40 m,顶板宽3.045 m(边梁)/ 2.60 m(中梁),顶板厚0.18 m,底板宽1.00 m,腹板厚0.18 m。 标准截面上部预制主梁采用C50混凝土,湿接缝及现浇连续接头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调平层采用10 cm C50混凝土整体化层,铺装面层采用10 cm沥青混凝土。底层与铺装面层之间设置桥面防水层。 下部构造采用采用圆柱形桥墩,座板式桥台,桩基础。 主要材料: 1)钢材 普通钢筋HRB335、R235 预应力钢铰线F pk=1860MPa、φs15.2 mm 2)混凝土 预制梁、接缝、墩顶现浇连续段C50混凝土 桥面现浇层C50混凝土 桥面铺装10 cm厚沥青混凝土

20m预应力小箱梁静载试验方案

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连续箱梁单梁检测试验方案 深圳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020年8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检测目的 (2) 三、检测依据 (2) 四、检测内容 (2) 1、裂缝观测阶段 (2) 2、试验检测阶段 (2) 3、裂缝处理阶段 (3) 五、仪器设备 (3) 六、确定试验小箱梁横向分布系数 (4) 七、控制截面及测点布置 (4) 7.1 应力控制截面及测点布置 (4) 7.2 挠度测点布置 (4) 八、加载方案 (5) 8.1 试验荷载确定原则 (5) 8.2 计算控制内力及试验加载荷载 (6) 8.3 加载方法 (6) 8.4 加载分级与控制 (6) 8.5 试验终止条件 (6)

1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桥梁跨径组合形式为6×20m+5×20m ×32+6× 20m ,全桥共34联,上部结构为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小箱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每片小箱梁高1.2m 。横向布置为0.5m (防撞护栏)+11m (行车道)+0.5m (防撞护栏)=12m ,横桥向布置4片小箱梁,梁间距3.05m ,湿接缝宽0.65m 。桥跨断面如图1-1所示。 图1-1桥梁跨中横断面示意图(单位:m ) 箱梁断面如图1-2、1-3所示。 图1-2边梁端部断面(单位:cm ) 图1-3 边梁跨中断面(单位:cm ) 技术参数:设计车道:单幅桥,2车道; 桥面宽度:单幅桥宽12m ,行车道宽11m ;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材料规格:预制主梁、端横梁、中支点横梁、现浇接头、湿接缝、桥面现浇层混凝土均采用C50,重力密度γ=26kN/m 3,弹性模量为3.45×104MPa ;桥面铺装采

32m箱梁静载试验方案

中铁X局集团XX客运专线XXTJ II标2号制梁场32m箱梁静载试验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中铁X局集团桥梁制造有限公司长沙制梁分场

目录 一、静载试验依据 (1) 二、试验条件及准备 (1) 三、静载试验加力点布置 (1) 四、静载试验工装设备体系 (2) 1、静载试验台座端部桩基础 (2) 2、重力式静载试验台基础设计 (3) 3、重力式地锚 (4) 4、加力架上横梁 (4) 五、静载试验要求及加载程序 (7) 六、评定标准 (8) 七、静载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9) 八、安全及防护措施 (10) 附件:静载试验计算书 (11) 一、计算依据 (11) 二、试验梁基本数据表 (12) 三、设计院提供静载试验参数 (12) 四、加载图式 (13) 五、计算相关系数α (13) (13) 六、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s M 七、加载设备对跨中产生的弯矩Ms (14) 八、计算各级加载对跨中弯矩和荷载值 (15) 附图1:静载试验台座基础桩配筋图 (17)

附图2:静载试验台座配件加工图 (18) 附图3:静载试验台座组装图-1 (19) 附图4:静载试验台座组装图-2 (20) 附图5:静载试验台座工程数量表 (22)

32m简支箱梁静载试验方案 一、静载试验依据 《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 2092-2003)。 二、试验条件及准备 1、简支梁在梁体终张拉30d以后方可进行静载试验; 2、试验台座满足TB/T2092-2003要求; 3、试验反力架设计满足要求; 4、试验设备满足TB/T2092-2003要求; 三、静载试验加力点布置 等效集中荷载采用五点加载,跨中设一集中荷载,其余在其左右对称布置,各荷载纵向间距均为4m,各级加载荷载见附件静载试验计算书,加载图示如图1。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静载试验细则

预制后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 梁静载试验细则 指导老师: 2014年4月29日 组号 组员:

目录 前言 (3) 引用文件 (3) 试验目的 (3) 试验件状态 (4) 结构形式 (4) 试验件的边界条件 (4) 试验实施 (5) 试验载荷 (5) 试验测量 (5) 测点布置方案 (5) 试验条件仪器及设备 (6) 试验准备步骤 (7) 加载方法 (8) 安全保证措施 (9) 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9) 试验记录 (9) 试验报告 (9)

前言 为了弥补混凝土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构件使用(加载)以前,预先给混凝土一个预压力,即在混凝土的受拉区,用人工加力的方法,将钢筋进行拉,利用钢筋的回缩力,使混凝土受拉区预先受压力。这种储存下来的预加压力,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拉力时,首先抵消受拉区混凝土中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使混凝土受拉,这就限制了混凝土的伸长,延缓或不使裂缝出现,这就叫做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其主要优点是:1)提高构件的抗裂度,改善了构件的受力性能。因此适用于对裂缝要求严格的结构;2)由于采用了高强度混凝土和钢筋,从而节省材料和减轻结构自重,因此适用于跨度大或承受重型荷载的构件;3)提高了构件的刚度,减少构件的变型,因此适用于对构件的刚度和变形控制较高的结构构件;4)提高了结构或构件的耐久性、耐疲劳性和抗震能力。 后法预应力混凝土,指的是先浇筑水泥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在桥梁、大跨度建筑中得到广泛运用。 引用文件 TB/T 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 3043-2005 预制后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 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校核T梁的刚度和预应力度。

预制箱梁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成绩:结构试验与量测技术B 大作业 实验项目预制箱梁静载试验方案 姓名 学号 班级 土木工程系 2015年6月

预制箱梁静载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预制梁板静载试验是对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通过测试控制截面的静应变、静挠度,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从而判断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性能。 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预制梁板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测试,了解单梁的实际受力性能,从而积累科学技术资料,为设计提供试验资料。 二、试验技术标准和依据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以下简称《试验方法》);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 GF801-2012;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 5、《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7、《桥梁工程检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8、《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11-2011; 9、相关的图纸及文件。 三、测量项目和测点布置 1、测量跨中混凝土应变:测量跨中应变能较好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质量情况,预应力梁以混凝土应变为主,在梁跨中和一侧四分之一点处梁底、顶板各布置二个应变测点,跨中腹板沿梁高布置三个应变测点,共布置14个应变测点。 2、测试跨中挠度:满足正常使用对结构的刚度要求,体现在跨中挠度应小于设计计算值或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梁跨中、四分点各布置二个挠度测点。 3、测试支座变形(沉陷):测定支座沉陷量是消除其对跨中挠度的影响,两端支座处分别布置二个测点检测支座变形(沉陷)。 4、测定残余值:试验荷载卸载后,测定梁挠度值、应变值与卸载后相对应的残余值比值,利于梁结构试验结果评定。 5、裂缝观测: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对梁结构是否出现裂缝进行观测,拟了解梁施工质量和利于试验数据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