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彩板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彩板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彩板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彩板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对压型金属板、采光板及其附件的质量要求

1.1用于屋面、墙面的压型金属板、采光板、固定支架、缝合钉、密封胶条、离心玻璃保温棉等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实验报告。

1.2 所有产品规格型号及使用性能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1.3 产品进场面时要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验收主要的内容有:产品的规格型号、数量及产品的表面观感质量。压型金属板表面涂层不允许有划痕、脱落,涂层厚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缝合钉的密封胶圈和密封胶条要求无老化、断裂现象,并具有耐紫外线、耐老化、变形小、耐污染等使用性能。

2 压型金属板制作与成品保护

2.1 有涂、镀层压型金属板成型后,涂、镀层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剥落、划痕、凹凸不平和皱褶等缺陷。

2.2 压型金属板的覆盖宽度当截面≤70mm时允许偏差+10.0mm--2.0mm;截面高度>70mm时允许偏差+6.0mm--2.0mm;板材长度制作允许偏差±9.0mm;横向剪切偏差为6.0mm.压型金属板波距允许偏差±2.0mm;当截面高度≤70mm时波高允许偏差±1.5;当截面高度>70mm时波高允许偏差±2.0。

2.3 压型金属板的制作可采用现场制作和厂内制作二种形式,为保证成品的运输方便,板长在15米以内压型板可在厂制作,超过15米的压型板要求现场制作,避免因板材超长不便于运输和成品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2.4 压制金属板的施工现场应采取防尘措施避免在压制过程中因粉尘污染而造成板面损伤。压制成型后的金属板应平放于地面,地面与金属板

接触面应采取保护措施,任何人员不准踩踏成品。

2.5 由地面向上吊运,屋面板前首先检查该板面有无表面损伤当确认合格后方可吊运,吊运时应在各钢丝滑道上放置与板面宽度相等的塑料管并利用挂钩固定在需起吊的板面上,以避免起吊中板面与钢丝直接接触,造成表面划伤。

3彩板安装工程质量要求

彩板安装要平整、顺直、板面无划伤、裂纹、皱褶、搭口紧密接缝线形一致、紧固点均匀牢固。

3.1屋面板安装

3.2屋面板安装工艺流程:

3.2.1屋面檩条安装完成检验合格后,排水天沟安装

3.2.2安装屋面底板,玻璃棉及屋面顶板。

3.2.3屋面采光带安装

3.2.4彩板连接件

3.2.5室外屋面工程收尾

关键技术措施

屋面底板采用YX76-380-760压型钢板、屋面顶板采用YX76-380-760压型钢板保温层采用离心玻璃棉。运输到屋面的彩板等材料当天没有安装完的一定要用钢丝绳绑在屋面檩条或者钢梁上,避免大风将屋面材料刮下损坏材料及伤人。

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原材料避免彩板、采光板表面划伤和皱褶。在安装底板时首先在檩条上铺设运输及安装通道,避免作业人员踩坏及踩脱落屋面底板,屋面底板在施工前应在屋面檩条上划线作出屋

面底板排板记号,以便在铺设反吊顶底板时保证其线形平直。在安装屋面底板时首先从屋脊开始向檐口方向铺设并且保证接板的线形。处理搭接方向的作法为由檐口方向的底板从下向上压靠屋脊出的底板。这样有利于屋面底板的顺水。每块屋面底板与檩条的紧固点不少于三个。

作业人员不得在屋面底板上行走,作业需要时在在屋面上搭设屋面安装通道。

安装屋面保温层的时候注意保温棉要满铺不得有漏铺,铺设保温层的时候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或者折叠,过紧保温棉容易断裂,过松则容易起拱影响屋面顶板的平整度及防水。

屋面顶板安装时随屋面顶板的铺设放置安装顶板支架,支架位置正确,保证自攻钉的位置有支架。在一个屋面檩距之间要有不少于3个拉铆钉的连接,在纵向相接的层面顶板的接口处。屋板的檐口处为屋面板端头铺设起点,避免檐口处用匀石锯切割找齐,切割位置在屋脊处。避免匀石锯的切口直接暴露在外以免被雨水腐蚀。

特殊部位质量措施控制

4 屋面底板横向搭救接时,每两块板的搭口应用自攻钉固定在檩条上。扣接接口不得有大于3mm的缝隙。

5 屋面底板纵向搭接时,每两块板的搭接口应处于檩条上,用自钻自攻钉固定,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mm,且下层板端头保持线形平直。严禁屋面底板钻口钻漏。

6 屋面双层板保温棉的横向为对接,对接要紧密。纵向为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

7 屋面单层保温棉的纵、横向为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

8 屋面底板和C或Z型檩条安装时,每块屋面底板上不少于三个紧固点,在C或Z型檩条和屋面底板搭救接的部位要加设一个紧固点。C或Z型檩条安装要与屋面C型檩条的线形一致,线形可控误差为±5mm,并且底板接缝要整齐。

墙面板安装

安装工艺流程:

1 墙面内板YX25-205-820型压型钢板安装

2 中间离芯玻璃棉铺设

3 墙面YX25-205-820彩色压型钢板面板安装

4 墙面彩板连接件安装

5 墙面工程收尾

关键技术措施

内墙板安装工艺

内墙板是采用YX25-205-820板型,在安装内墙板时安装保温棉,自攻钉外露。在安装时首先在地面排版使每柱距之间的彩板肋与钢柱的翼缘的距离一致。注意自攻钉的线形平直,自攻钉紧固在彩板的波谷中央,彩板表面平整无划伤接口严密。安装时可以采用分柱距分组安装。

安装内墙壁板时先固定彩板的顶端,然后顺序向下安装,避免先固定上下两端而后在紧固中间。否则可能会出现内墙板起拱凹凸不平现象。每道檩条都要有紧固点并且每块彩板在相应的檩条上有不少于3个紧固点,紧固之后随手安装防水帽。

特殊部位质量措施控制

1 内墙板肋与钢柱的翼缘平行度可控误差为5mm,与地面的垂直度可控

制误差为5mm,当两者冲突时调节两者使之均衡但两者最大误差均不得超过10mm。

2 内墙板的自攻钉水平线形误差为5mm。

3 内墙板内的自攻钉紧固在波谷中央的可控误差为5mm。

4 在窗口位置的内墙板的端头不得探出檩条的边缘,距离檩条边缘10-5mm。

外墙板安装

关键技术措施

外墙板板型采用YX25-205-820型,外墙板的紧固方式也是外露自攻钉。在安装时注意紧固点的平直度和表面的美观。不能起拱和倾斜。铺设方向要从一个轴线的一个端头开始安装不得其它部位穿插安装。

特殊部位质量措施

1 外墙板安装时每两块彩板进行一次板肋与地面垂直度的检查,其垂直度的可控误差为10mm。

2 外墙壁板的平直度可控误差为15mm。

3 外墙板的紧固点水平线形可控误差为5mm。

4 外墙板搭接口紧密,搭接缝控制在3mm以内。缝隙过大时用拉铆钉紧固,拉铆钉应布置均匀。

5 每块外墙板的紧固顺序是从上部而下顺序紧固,避免先紧固两端而后紧固中央,使屋面板平整。每块外墙板在每道檩条上有不少于3个紧固点,并随手安装防水帽。

在安装自攻钉时,避免自攻钉的过钻和少钻。过钻容易损伤外墙板造成墙面漏水,少钻会造成自攻钉的防水垫失效墙面漏水。检验自攻钉

紧固的标准是以自攻钉的防水垫均匀外露并保证自攻钉帽不被划破。

连配件的安装

关键技术措施

连配件主要是用于防水和美观用的,在安装时注意美观和防水性能。使其平整、紧密。连接紧固主要用拉铆钉和密封胶。

特殊部位质量措施控制

1 拉铆钉的间距要均匀,一般采用300-400mm,拉铆钉紧固牢固。

2 安装连配件时要挂线保证线形一致,不得有卷边、翘曲、错槎等现象。3连配件需要现场切口时,切口处用角磨机磨边并且压在裁板机切口的下面,严禁匀石锯切口外露。

4 连配件搭口严密,搭口缝隙不大于3mm。

天海高压容器有限责任公司压型彩板工程

作业指导书

编制人:

审查人:

批准人:

天津市机电设备安装公司

2003年7月1日

室外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室外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公共、民用建筑群(小区)室外排水和雨水管网的管道工程。 1.2编制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管道施工前设计单位已进行了设计交底并已图纸会审完毕。2.1.2室外管道的施工方案已编制且已经过批准。 2.1.3建设单位、规划单位已给施工单位进行了现场交底。 2.1.4施工段沿线的地下已建各项管线有详细的平面布置图且施工前已掌握已校测。 2.2材料要求 2.2.1铸铁管:管壁薄厚均匀,内外光滑整洁,无浮砂、包砂、粘砂,更不允许有砂眼、裂纹、飞刺和疙瘩,承插口的内外径及管件造型规矩。 2.2.2钢筋砼管及陶土管:管材的内外壁应光洁,无蜂窝、坍落、露筋、空鼓及明显的痕纹和凹陷。

2.2.3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排水管:承插口处的轮廓应清晰,造型规矩,与插口配套,没有有影响接口密封性的缺陷。 2.2.4弹性橡胶胶圈:外观应光滑平整,无气孔、裂缝、卷褶、破损、重皮等缺陷。 2.3主要机具 圆头锤、扁錾、捻凿、皮老虎、撬棍、千斤顶、链式手拉葫芦、手锯、钢卷尺、盘尺、水平尺、量角规等。 2.4作业条件 2.4.1室外地坪标高已定位,水源、电源均具备。 2.4.2沟槽已验收合格。 2.4.3管材、管件均已检验合格,并具备所要求的技术资料。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沟槽开挖与验收→散管和下管→管道安装→闭水试验→管沟回 填→砌井。 3.2沟槽开挖与验收 3.2.1按图纸要求测出管道的坐标与标高后,再按图示方位打桩放线,确定沟槽位置、宽度和深度,其坐标和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3.2.2设计无规定时,其沟槽底的宽度应符合下表:

纸面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

纸面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 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和木龙骨夹板吊顶施工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结构顶放吊筋线,墙面抄水平线→打眼→安装吊筋→安装主龙骨→安副龙骨→拉线→检查主、副龙骨→隐蔽工程验收→强、弱电及消防隐蔽工程验收→封石膏板→自检→验收。 施工要求及操作要点: 1、轻钢龙骨采用C50或C38不上人系列,9mm厚纸面石膏板,全牙Ф6内膨涨吊筋 2、轻钢龙骨安装: 大龙骨中距为1200mm,副龙骨距为400mm,吊筋距离为1200mm。在主龙骨端部位接长处必须设置一根吊筋,第一根主龙骨距墙面不得大于150mm吊筋距强、弱电线管,消防管外径大于50mm。 3、主龙骨必须错开格棚灯位。在格棚灯洞四周加设龙骨加固。 4、跨度比较大的房间,中间起拱高度按跨度的1%起拱。 5、主、副龙骨安装完后,必须拉线检查龙骨横平竖直,作好隐蔽工程验收。 6、石膏板安装前,在龙骨下口拉通线,控制石膏板安装时缝隙顺直,石膏板与石膏板接头处留5mm缝,固定石膏板的钉距不得大于150mm,钉帽必须入板内1~2mm。用原子灰将缝和钉眼(钉眼要作防锈处理)批平,接缝处贴绷带。 7、龙骨吊装夹板时,应向业主建议吊装双层夹板,底层为5厘普通夹板,面层为质量较好的进口或合资3厘夹板,保证其面层不会起层、鼓泡。安装时,应注意底层和面层夹板的拼缝必须相互错开,且在转角处,用整板开料 1过渡,不得在转角处留有拼缝。

8、面层拼缝要留缝3mm,且双边坡口。在刮腻子前,用木胶粉分3次嵌填密实,并刮平。 9、吊顶夹板安装固定时,离墙距离不得小于10mm。 大面积吊顶施工工艺: 本节适用于以轻钢龙骨、铝合金龙骨以及要龙骨为骨架的种类石膏板、矿棉(岩棉)吸音板、玻璃纤维板、胶合板、钙塑板、塑料板、加压水泥板以及各种金属饰面板等吊顶工程。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1)各种材料级别、规格以及零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各种材料应有产品质检合格证书和有关技术资料,配套齐备。 (3)所有用料运输进场不得随意乱扔、乱撞,防止踏踩,堆放平正,防止材料变形、损坏、污染、缺损。 2.作业条件 (1)首先应熟识图纸、所用材料、施工工具、工程量、劳动力情况、施工工序、现场情况、工期等。 (2)该建筑物原始资料应xx。 (3)所有现场配制的粘结剂,其配合比应先由有关部门进行试配,试验合格后才能用。 (4)吊顶施工前,应在上一工序完成后进行。 (5)对原有孔洞应填补完整,无裂漏现象。 (6)对原有的(埋)吊杆(件)应符合设计要求。2(7)对上工序安装的管线应进行工艺质量验收;所预留出口、风口高度应符合吊顶设计标高。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208-1996)(完整版)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208-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如果超过2h以上,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施工缝。

后浇带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后浇带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后浇带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主要建筑功能为三期旅客航站楼。地下局部一层(与停车场连通),地上二层加局部上、下夹层。地下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围为剪力墙结构,地上结构体系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采用钢屋盖及肋梁楼盖,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部分梁采用型钢混凝土梁,结构高度24.300米。根据建筑体型,主体结构沿横向设置2道变形缝将航站楼划分为3部分,自左至右分别为A、B、C区。 2.各部位混凝土(非后浇带)浇筑要求 柱下独立基础、大直径旋挖桩基础、基础梁:C35;基础垫层:C15。 底板、水池:C40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水中养护14d的限制膨胀率≥0.025%;水中养护14d空气中28d的限制干缩率≤0.005%; 地下室侧壁:C40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水中养护28d的限制膨胀率≥0.025%;水中养护28d空气中28d的限制干缩率≤0.005%; 梁、板:C40高性能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28d的限制膨胀率≥0.027%;水中养护28d空气中28d的限制干缩率≤0.005%; -1.40(-0.10m)层及以上层梁板:C40高性能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28d的限制膨胀率≥0.02%;水中养护28d空气中28d的限制干缩率≤0.005%。 二、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为了满足工程需要,充分利用市场商品混凝土资源,按业主相关要求,选定四家信誉可靠的商品混凝土公司,保证每次混凝土浇筑按工期计划顺利进行。

工程其它各种材料的加工与制作也按照分区布置的原则,在两个场区分别设立钢筋加工区、木工加工区、其它加工区。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提前和商品混凝土厂家联系,特别注意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微膨胀剂的掺入。 2.机具准备 后浇带位于基础和墙体及梁的部位上采用振捣棒振捣,位于现浇板部位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1)插入式振捣棒电机8台,振捣棒60型8根;平板振捣器电机8台,振捣棒60型8根; 2)手推车20辆,塑料覆盖膜。 3)放料工16人,振捣插入式震动器16人,抹面收平16人。 3.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应该注意混凝土配合比的情况,做好操作人员的交底工作,单独做好钢筋隐检的工作,注意留置试块。 浇筑混凝土施工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全部安装完毕,报验监理,经检查符合要求,交接手续齐全。 4.作业条件 满足设计施工图规定的时间,并在沉降观测得到设计部门认可后、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 该项目工期特别紧,为此我们特别制定了应急施工预案,在施工现场设置一套临时发动机组,并在我公司银川市机具设备租赁站预备相关机械设备作应急之需。 三、后浇带施工技术措施 后浇带的设计原理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这种设计已列入规范而被广泛使用,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各构筑物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 施工后浇带是在整个建筑物中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这种“缝”在整个结构施工中既解决了构筑物间的差异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温度应力,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开关插座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开关插座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第五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六、开关、插座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室内电气照明的开关、插座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A)各型开关: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B)各型插座: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C)其它材料:金属膨胀螺栓、塑料胀管、镀锌木螺丝、镀锌机螺丝、木砖等。 (2)主要机具: (A)红铅笔、卷尺、水平尺、线坠、绝缘手套、工具袋。高凳等。 (B)手锤、錾子、剥线错、尖嘴钳、扎锥、丝锥、套管、电钻、电锤、钻头、射钉枪等。 (3)作业条件: (A)各种管路、盒子已经敷设完毕。盒子收口平整。 (B)线路的导线已穿完,并已做完绝缘摇测。 (C)墙面的浆活、油漆及壁纸等内装修工作均已完成。 3、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2)清理: 用錾子轻轻地将盒子内残存的灰块剔掉,同时将其它杂物一并清出盒外,再用湿布将盒内灰尘擦净。 (3)结线: A、一般结线规定: (A)开关结线: 同一场所的开关切断位置应一致,且操作灵活,接点接触可靠。 电器,灯具的相线应经开关控制。 多联开关不允许拱头连接,应采用LC型压接帽压接总头后,再进行分支连接。 (B)插座接线: 单相三孔及三相交、直流或不同电压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应有明显区别,且其插头与插座配套,均不能互相代用。 插座箱多个插座导线连接时,不允许拱头连接,应采用LC型压接帽压接总头后,再进行分支线连接。 (4)安装开关、插座准备: 先将盒内甩出的导线留出维修长度,削出线芯,注意不要碰伤线芯。将导线按顺时针方向盘绕在开关,插座对应的接线柱上,然后旋紧压头。如果是独芯导线,也可将线芯直接插入接线

墙面直接粘接石膏板施工工艺

墙面直接粘贴石膏板施工工艺 这种方法是将特定的纸面石膏板直接粘接在混凝土墙或砖墙上。 它适用于商业及家庭内部装修中的平面墙体。 本工艺的优点是施工完的饰面平整度极高,安装简单,速度快,无需特殊机械。 1.操作程序 2. 操作要点 2.1 基层清理混凝土墙或砖墙面灰尘,松散物及油污清理干净。然后再用湿布擦一下,这样可保证石膏板粘结牢固。 2.2 弹线 A. 在楼板和地板上弹线。墨线离开墙面的位置是一块(密缝施工)或二块(离缝施工)石膏板厚度加上至少10mm空腔,供放置石膏板粘结膏用。

B.在墙体上划垂直线标出粘结膏饼线的位置,两竖线间距≤600mm。 2.3 冲筋粘贴石膏龙骨,使之垂直,表面平整方正。沿石膏板周围粘贴石膏龙骨。龙骨宽不小于7厘米。板中间也要统长加贴龙骨。龙骨与龙骨中至中不大于45厘米。 2.4 粘结膏拌制粘结膏水和干粉的比例要按厂方规定配制。先将干纷缓缓撒入水中(不可将水倒入干粉中),让干粉浸透2-3分钟,搅拌成均匀膏体,静置10分钟,再次轻轻搅拌,直至达到合适的粘稠程度,拌制成的粘结膏要在2小时内用完。 2.5 粉粘接膏饼粘接膏饼的宽度为50-75mm,长度为250mm,粘接膏饼沿垂直线向下粉,粘接膏饼横向中到中距离为600mm,竖向中到中距离为200mm。在吊顶线下方50mm处两列粘结膏饼之间增加一行粘结膏饼并在地板线上方50mm处增排一行连续的粘结膏饼线。 2.6 粘贴石膏板 将石膏板的背面紧压在粘结膏饼上,并同时使用顶板器将石膏板紧贴在吊顶上,然后在石膏板底部垫小块的石膏板使板保持固定的位置。 使用靠尺将石膏板沿吊线和地板线固定。 2.7 嵌缝粘结膏变硬后(约8小时)再进行接缝处理,嵌缝膏要用专用配套嵌缝膏,其搅拌步骤与粘接膏搅拌步骤相同。嵌缝过程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如果超过2h以上,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施工缝。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螺栓、管道和预留孔洞、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

后浇带施工标准化做法【最新版】

后浇带施工标准化做法 主要技术要求: 一、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1、后浇带施工前应对材料、施工时间、现场状况进行检查核对,以确定对设计与规范的符合性,预测施工后对功能的有效性,并做好核对记录。2、确定施工方案,针对后浇带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现场情况,编制满足设计规范和工艺要求的施工技术措施。3、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应注意的事项和操作要求、细部构造及技术质量要求。4、应熟悉设计图纸、本施工工艺标准及相关技术规程,对后浇带的做法、位置、配筋进行了解,以确定后浇带上述内容的合理性,并确定是否提出修改建议。1.2 材料要求1、品种规格1)后浇带混凝土所用碎石应根据所浇后浇带的钢筋密度确定,一般为5~31.5㎜,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2)后浇带的砂子应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3)中埋式止水钢板宜用3㎜厚400㎜宽的折形钢板条。4)钢丝网宜采用密目钢丝网和30×30型钢丝网,?为什么夫妻“云雨”,女性很难达到“癫峰”?与这几点有关两种钢丝网配套使用。2、质量要求:1)碎石应满足试配强度要求且检验结果应符合《JGJ53标准》。

2)砂子应采用河砂或山砂,不得用海砂,且检验结果应符合《JGJ52标准》。3)粉煤灰应用II级以上。4)外加剂必须用合格一等品。5)水泥应用32.5R以上的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6)拌和用水应用饮用水或水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的水源。7)止水带表面不允许有开裂、缺胶、海绵等影响使用的缺陷,中心孔偏心不允许超过管状断面厚度的1/3;止水带表面允许有深度不大于2㎜、面积不大于16㎜2的凹痕、气泡、杂质、明疤等缺陷不超过4处;止水带的尺寸公差应符合GB 50208附录A中表A.0.4-1的要求,其物理性质应符合GB 50208附录A中表A.0.4-2的要求;止水带现场抽样数量以每月同标记的止水带产量为一批抽样。8)选用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应不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当不符合时,应采取表面涂缓膨胀剂措施;其物理性质应符合GB 50208附录A中表A.0.5的要求;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现场抽样数量以每月同标记的止水带产量为一批抽样。1.3 主要机具1、自拌混凝土: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桶、天平、插入与平板振动器、手推车等。2、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桶、插入与平板振动器、手推车等。3、其它机具:电焊机、剪刀、锒头等。1.4 作业条件1、后浇带的留置1)后浇带的位置、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已场地平整,放线无误,垫层施工完毕。2)后浇带的行式,保证成型的措施应按施工方案进行落实。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1)后浇带两侧混凝土面上的浮浆、松散混凝土应予凿除,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砂浆。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时不得有积水。2)

接闪器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目次 1 适用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施工准备 (1) 4 操作工艺 (1) 5 质量控制 (3) 6 质量标准 (3) 7 成品保护 (3)

接闪器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的避雷针、避雷带等接闪器安装工程。 2 引用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3 施工准备 3.1 材料要求 3.1.1 镀锌制品应采用热镀锌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3.1.2 当设计采用新型接闪器时,供货商应提供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及有关技术说明。 3.2 作业条件 3.2.1 避雷带安装作业条件: 土建圈梁钢筋正在绑扎时,配合做此项工作。 3.2.2 避雷带与均压环安装作业条件: 3.2.2.1 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 3.2.2.2 支架安装完毕。 3.2.2.3 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3.2.3 避雷针安装作业条件: 3.2.3.1 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做完。 3.2.3.2 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 3.2.3.3 土建结构工程已完,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 3.2.4 主要机具:常用电工工具、线坠、卷尺、大绳、粉线袋、绞磨(或倒链)、紧线器、电锤、冲击钻、电焊机、电焊工具、钢锯、锯条等。 4 操作工艺 4.1 避雷带安装: 4.1.1 工艺流程: 避雷带预制加工→测量弹线定位→支架埋设→安装固定连接避雷带(网)→防腐处理→检测验收 4.1.2 避雷带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4.1.2.1 避雷线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距离建筑物应一致;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但全长不得超过10mm。 4.1.2.2 避雷线弯曲处不得小于90o,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 4.1.2.3 避雷线如用扁钢,截面不得小于100mm2且厚度不小于4mm;如为圆钢直径不得小于8mm。 4.1.2.4 遇变形缝处应作“Ω”型煨弯补偿。 4.1.2.5 避雷带位置正确,平正顺直,焊接长度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且双面施焊,符合规范要求,焊缝饱满无遗漏,镀锌层破坏处补刷防腐漆完整,并补刷银粉漆,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防松零件齐全,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于5Kg的垂直拉力,并作记录。 4.1.2.6 建筑物顶部外露的其它金属物体必须与避雷带及避雷引下线可靠连接。

设备基础施工方案

110千伏沥窖变电站#3变扩建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110千伏沥窖变电站#3变扩建工程 工程地点:广州市海珠区沥窖村110千伏沥窖变电站内施工单位:广州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广州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编制人:邱玉彬编制日期:2007年12月14日审批负责人:审批日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3) 二、施工准备 (3) 三、施工总体安排 (5) 四、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5) 五、各项施工资源计划 (11)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 七、消除质量通病的具体措施 (13) 八、施工安全措施 (14)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主要包括如下项目:避雷器支架及基础1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支架及基础3个、隔离开关支架及基础3组、电流互感器基础1组、断路器基础1座、110kV中间构架及基础1组、旁路母线构架及基础2组、端子箱基础1个、#3主变压器基础1个、#3主变构架及基础1组、中性点支架及基础1个、母线桥支架及基础4个、#3主变防火墙1道;户外电容器基础6组、配电室1间、400*400电缆沟65m、800*800电缆沟60m、2*1200*1000电缆沟75m及部分200*200电缆沟等。 1.2工程特点 本期扩建工程均近距离带电设备,施工时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工程10千伏配电室、主变基础构架及电容器设备基础采用φ500水泥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处理加固,其余设备基础采取换土处理,换填3:7砂石1米厚;2*1200*1000电缆沟底换填块石基础500厚;400*400电缆沟、800*800电缆沟沟底换填3:7砂石500厚。水泥搅拌桩使用的固化剂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32.5R,掺入量为15%。具体施工方法另详水泥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施工工艺及有关技术规范,了解设计要 求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2、将编制好且通过审批的《施工方案》作为作业指导书,与施工人员进

后浇带施工标准工艺做法(20200523215658)

地下室底板、顶板、侧壁后浇带施工工艺做法 一、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工艺措施 1、底板后浇带土方开挖 按照施工图纸标示将后浇带位置定位放线,开挖时,在后浇带宽度两侧每边加宽200mm,后浇带内应挖至低于两侧底面标高以下200mm,形成凹槽,以便于排水及排渣。 后浇带土方开挖示意图 2、底板垫层施工 采用C15素混凝土浇筑,浇筑厚度为100mm。 3、底板钢筋绑扎施工 钢筋绑扎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不得任意甩槎和割断。后浇带内钢筋连接采用焊接,焊接长度为单面焊 不少于10d,双面焊不少于5d。如设计另有要求也可以采用贯通不断或错位搭接的方式处理。 钢筋绑扎示意图

4、止水钢板固定及施工要求 止水钢板厚度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采用Φ14钢筋加工成“L”型铁件,连接止水钢板焊接固定在底板钢筋上,焊接点需满焊。“L”型铁件设置间距为@300~600mm。也可以采用止水钢板穿孔,铁件满焊固定。后浇 带两侧界面安装收口网,便于浇筑混凝土。 5、混凝土浇筑 ⑴后浇带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40~60天以上才进行浇筑,采用微膨胀抗渗混凝土浇筑(限制膨胀率应 满足设计要求),其强度等级须高于底板混凝土一个级别。 ⑵混凝土浇筑前,需对后浇带内杂物、积水清理干净,钢筋做好除锈,并对两侧底板混凝土界面进行打 凿,以凿除浮浆及夹渣,然后洒水使界面充分湿润。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经工程技术部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 ⑶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应振捣严密,防止漏振,采用分层浇筑施工,保证混凝土质量。 6、混凝土养护 后浇带混凝土应原浆压光,待其终凝后,应委派专人加强养护(宜铺盖麻袋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电缆桥架、线槽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电缆桥架、线槽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金属桥架、线槽安装工艺标准 1.1 施工准备 1.1.1 技术准备 1) 确定桥架、槽板的型号规格及平面布置符合设计要求; 2) 进行设计交底、技术交底。 1.1.2 材料要求 1) 金属桥架、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 2) 金属膨胀螺栓:应根据容许拉力和剪力进行选择。 3) 镀锌材料:采用钢板、圆钢、扁钢、角钢、螺栓、螺母、吊杆(架)、垫圈、弹簧垫等金属材料做电工工件时,都应经过镀锌处理。 4) 辅助材料:钻头、电焊条、氧气、乙炔、调和漆。 1.1.3 主要机具 1) 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 2) 电工工具、手电钻、冲击钻、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1.1.4 作业条件 1) 配合土建的结构施工,预留孔洞、预埋铁和预埋吊杆、吊架等全部完成。 2) 顶棚和墙面的喷漆、油漆及壁纸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桥架、线槽敷设。 3) 高层建筑竖井内土建湿作业全部完成。 4) 地面线槽应及时配合土建施工。 1.2 材料和质量要点 1.2.1 材料的关键要求 1) 桥架、槽板的型号规格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2) 槽板内外应平整光滑,无扭曲现象,无毛刺,木槽板应涂绝缘漆及防火涂料,金属桥架、线槽应做防腐处理。 3) 桥架、线槽允许的最小板材厚度见下表。

桥架、线槽允许的最小板材厚度 1.2.2 技术关键要求 1) 桥架、线槽宜敷设在干燥和不易受损害的场所,应紧贴建筑物、构筑物的表面,且平直整齐,多条桥架线槽并列敷设时,应无明显缝隙。 2) 桥架、线槽敷设应根据设计要求有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宜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 3) 手工焊接所用焊条应符合《碳钢焊条》 (GB 5117)标准,宜用E4300型~E4313型焊条。 4) 连接板、连接螺栓等受力附件应与线槽、桥架等本体结构强度相适应。 5) 生产厂家应给出各种型式规格的线槽、桥架在不同荷载时的最大挠度值,与其长度比不应大于1%。 6) 桥架、线槽敷设时,底板接口与盖板接口应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小于20mm。 1.2.3 质量关键要求 1) 桥架、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且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并列安装时,盖板应便于开启。 2) 桥架、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应紧贴墙面固定,接口应平直、严密,盖板应齐全、平整、无翘角。 3)桥架、线槽的盖板在直线段上和90°转角处,应成45°斜口相接,分支处应成三角叉接,盖板应无翘角,接口应严密整齐。 1.2.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 高空作业:高空防护,防止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2) 消防措施:电、气焊及金属切割时,防火、防爆炸,加强劳动保护。 1.2.5 环境关键要求 1) 控制噪声污染; 2) 控制粉尘污染; 3) 控制化学污染。 1.3 施工工艺 1.3.1 工艺流程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一)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1.1.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1.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1.1.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1.1.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1.1.6>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1.2>作业条件: <1.2.1>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1.2.2>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1.2.3>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1.2.4>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1.2.5>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2.2>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2.3>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2.4>混凝土的浇筑: <2.4.1>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宜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2.4.2>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2.4.3>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仅供参考)后浇带施工工艺

后浇带施工工艺 1.后浇带应按设计要求予留,并按设计规定的时间先浇筑混凝土,一般宽度为800mm--.l000mm,间隔一般为30--40m,贯通整个结构的横截面,将结构划分为几个独立区段,但不定直线通过一个开问,以避免钢筋100%有搭接接头。后挠带一般从粱、板分跨部通过或纵横墙相交的部位或门洞口的连粱处通过,板、墙的钢筋格接长度为45d,梁的主筋可以不断开,使其保持一定联系。 2.若上述部分设计有明确要求的;严格按图纸施工。 3.后绕带共有四种形式:平直缝b阶梯缝、凸形缝和凹形缝。若设计无明确要求,采用何种形式应视具体情况定,其中地下室外墙一般采用平直缝,并安装钢板止水带。 4.在施工基础垫层时,宜将后挠带处基础垫层降低50”100gBm,以便处理施工缝、清除垃圾和排除积水。雨期施工时,后挠带应每间隔50m设置集水坑,以便及排除雨水和养护用水。 5.后挠带四周应砌砖围护,顶部应遮盖,以防施工过程中垃圾等污染钢筋及施工缝结合面。 6.后挠带施工缝一般采用快易收口网、钢丝网或培头板作侧模,培头板应按钢筋间距上下刻槽。 7.后挠带混凝土施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锈层,混凝土表面凿毛(若采用快易伽网或钢丝队网械陈稽解)。朗混盼的钠,细办水冲洗。 8.钢筋若采用断离法,则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搭接接长或焊接,有加强附加钢筋的,还需视附加钢筋具体位置穿插施工。 9.后浇带两姻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龄期后,按照册规定的施工腑和规定的时间,挠筑后挠带混凝土。“混胜挠筑蹦度应尽量低于主体混凝土挠筑时触。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统。 10.后浇带施工缝处理自下而上逐层进行,后挠带混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视工程特点按规定逐层拆除模板。 11.后挠带混胀初凝后,应在12h内覆盖挠水养护14d,养护期间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12.冬季施工:水和砂子根据冬季施工方案规定加热并加夕内脐队提高强凝土入模朗,宜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降温不宜超过5℃/h。拆模时结构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得超过15℃。 二、质量标准 l.保证项目 1.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及接头中使用的钢硅和型钢均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1.2钢筋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如果超过2h以上,应按设计要求

防盗门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防盗门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熟悉防盗门的施工图纸,了解安装要点,依据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作好施工准备。 2、材料要求 防盗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要求,五金配件齐全,并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 防腐材料、填缝材料、密封材料、水泥、砂、连接板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防盗门码放前,要将存放处清理平整,垫好支撑物。如果门有编号,要根据编号码放好;码放时面板叠放高度不得超过1.2m;门框重叠平放高度不得超过1.5m;要有防晒、防风及防雨措施。 3、作业条件: ①各工种之间已经办好交接手续。 ②检查门窗洞口尺寸及标高、开启方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防盗门尺寸为950×2050;要求门口抹灰尺寸宽高均见7)。有预埋件的门窗口还应检查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及埋设方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2、操作工艺 ①划线

按设计要求尺寸、标高和方向,画出门框框中位置线。 ②立门框 门框就位后,应校正其垂直度级水平度和对角线,按设计要求调整至安装高度一致,与内外墙面距离一致,门框上下宽窄一致,然后用木楔在门框四周进行初步定为。 ③门框用M10×10膨胀螺栓临时固定,必须进行复核,以保证安装尺寸准确。门框与墙体每边预留15mm,水平面超出墙面5-8(或按设计要求),并用膨胀螺栓将门框与墙体连接,门框周遍用密封胶嵌填密实。框口上尺寸允许误差应≤1.5mm,对角线允许误差应≤2.0mm。门安装时,要将门扇装到门框后,调整其位置以及水平度;在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位置正确后,再将膨胀螺栓用扳手扭紧 ④门框与墙体连接后,户内门框周边缝隙,用1:2的水泥砂浆或强度不低地10MPa的细石混凝土嵌缝牢固,应保证与墙体结成整体;并进行养护凝固。 ⑤门扇关闭后,缝隙应均匀,表面应平整。安装后的防盗门,要求门扇与门框搭接量不小于10mm,框扇配合部位内侧宽度尺寸偏差不大于2.0mm,高度偏差不大于2.0mm,对角线长度之差小于3.0mmm,门扇闭和后配合间隙小于3.0mmm,门扇与门框之间的两侧缝隙不大于4.0mm,上侧缝隙不大于3.0mm。 (三)、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①防盗门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防盗门规格、尺寸、开启方向、安装位置及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防盗门安装必须牢固。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埋设方式、与框的连接方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宜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见素砼浇筑。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螺栓、管道和预留孔洞、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完全处理好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3.4.6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平。 3.4.7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搓平后,应在12h左右加以覆盖和洒水,浇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3.4.8 雨、冬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地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否则不得任意施工。 4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后浇带施工标准化设计方案图文【最新版】

后浇带施工标准化设计方案图文 主要技术要求: 一、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 1、后浇带施工前应对材料、施工时间、现场状况进行检查核对,以确定对设计与规范的符合性,预测施工后对功能的有效性,并做好核对记录。 2、确定施工方案,针对后浇带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现场情况,编制满足设计规范和工艺要求的施工技术措施。 3、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应注意的事项和操作要求、细部构造及技术质量要求。 4、应熟悉设计图纸、本施工工艺标准及相关技术规程,对后浇带的做法、位置、配筋进行了解,以确定后浇带上述内容的合理性,并确定是否提出修改建议。

1.2 材料要求 1、品种规格 1)后浇带混凝土所用碎石应根据所浇后浇带的钢筋密度确定,一般为5~31.5㎜,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2)后浇带的砂子应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3)中埋式止水钢板宜用3㎜厚400㎜宽的折形钢板条。 4)钢丝网宜采用密目钢丝网和30×30型钢丝网,两种钢丝网配套使用。 2、质量要求: 1)碎石应满足试配强度要求且检验结果应符合《JGJ53标准》。 2)砂子应采用河砂或山砂,不得用海砂,且检验结果应符合《JGJ52标准》。

3)粉煤灰应用II级以上。 4)外加剂必须用合格一等品。 5)水泥应用32.5R以上的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6)拌和用水应用饮用水或水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的水源。 7)止水带表面不允许有开裂、缺胶、海绵等影响使用的缺陷,中心孔偏心不允许超过管状断面厚度的1/3;止水带表面允许有深度不大于2㎜、面积不大于16㎜2的凹痕、气泡、杂质、明疤等缺陷不超过4处;止水带的尺寸公差应符合GB 50208附录A中表A.0.4-1的要求,其物理性质应符合GB 50208附录A中表A.0.4-2的要求;止水带现场抽样数量以每月同标记的止水带产量为一批抽样。 8)选用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应不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当不符合时,应采取表面涂缓膨胀剂措施;其物理性质应符合GB 50208附录A中表A.0.5的要求;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现场抽样数量以每月同标记的止水带产量为一批抽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