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教学目的:本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总论。学习本章要求:明确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性的辩证关系,弄清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处理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历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3、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关系

4、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

5、马克思哲学以前的历史观的根本缺陷

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历史的钥匙?

3、什么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4、如何认识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

用?

5、如何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社会历史观。

辨析题:1、先有辩证唯物主义,后有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所以,以前的历史观没有任何唯

物主义的成分。

3、社会历史发展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所以社会发展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计划课时:6课时

第一节历史唯物主义使社会历史观成为科学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1、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不是具体的社会科学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之分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相互包含、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以前历史观的根本缺陷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

(1)封建社会的神学历史观

(2)资产阶级的社会历史观

①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②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

③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的历史观

④德国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历史观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的根本缺陷

(1)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并把思想动机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否定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的决定作用。

(2)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3、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

(1)认识论根源

(2)社会历史根源

(3)阶级根源

4、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的基本形态有那些?什么是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的基本形态有宿命论和唯意志论两种。

唯意志论认为英雄人物、帝王将相的愿望、意志和才能决定历史的发展,它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宿命论认为决定历史发展的是天命、上帝、神、绝对观念等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精神力量的代言人和体现者。(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规律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两大类;

一般规律是指在所有社会都起作用的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特殊规律是指在几个或某一个社会形态起作用的规律。如阶级斗争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普遍规律和在几个社会形态起作用的规律。

四、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就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的观点和理论体系。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是两种历史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最高问题,是任何历史学家都不能会回避的问题,是研究社会生活、解决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社会实践的重大问题。

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1)凡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

(2)凡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或唯心史观。

五、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变革

1、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2)科学前提

(3)阶级基础

(4)理论来源

2、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1842——1843年,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哲学立场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进行了阐发。他认为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精神关系,认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第一次形成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思想。并对人的社会性,对社会实践观进行了初步的论证。

1844年9~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中,在制定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认为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次使用生产方式的概念,接近提出生产关系这个重要概念,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同恩格斯同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在1847—1848年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中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得到了科学的表述,并公诸于世。

此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等有关著作中进一步阐述和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

3、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意义?(为什么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变革?)

(1)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宣告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建立起唯物辩证的理论体系,使唯心主义从历史观中被驱除出去,彻底地改变了唯心史观一统天下的局面。

(2)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为完备彻底的科学体系。

(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4)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它们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科学。

(5)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政策、路线,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节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对立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又是不同于自然界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它有相对独特的发展规律。

(1)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2)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起作用的形式不同

2、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统一

(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为了生存要向自然索取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所以离不开自然。

(2)人类社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和自然一样: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体系,是一种运动变化的过程,都有其内在的客观发展规律。

二、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劳动

(1)劳动的出现标志着人从动物界(自然中)分化出来,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表明劳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立的基础。

①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制造工具。

②人类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自觉活动。而动物则是本能地维持生存。

③人类劳动具有社会性。

④人类劳动是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动物只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自然。

(2)劳动使人类和自然统一起来

劳动是把人类与自然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向自然索取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

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产生出来的最重要的动力。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

(2)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既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

(3)劳动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力系统,人与人社会物质关系的生产关系系统、人与人社会政治思想关系的上层建筑系统。在劳动的基础上它们共同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推动社会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向前发展。

劳动是人类社会的起点,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归根到底是劳动发展的历史。

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森林、草原、山脉、河流、湖泊、矿藏、以及动植物等等。

(1)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①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②它对社会发展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2)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①地理环境不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地理环境不决定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③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影响要通过生产力、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中介因素才能发挥作用。

(3)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地理环境无用论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以及变化规律等多种因素。

(1)正确认识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重的作用

①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

②它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2)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人口因素不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人口因素不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3)批判人口因素决定论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劳动是同等意义的概念。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劳动的具体化和对象化,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

③它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四、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1、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共性)——具有客观规律性

(1)人类社会与自然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2)人类社会与自然一样由其固有的矛盾推动,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的过程

(3)人们可以用考察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认识社会

2、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为什么说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

(1)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人的思想、动机、意志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是否体现或反映社会存在的客观要求,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的进程,但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

趋势。

(4)人们从事的当前活动的结果,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人的活动的自觉性

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但社会规律必须在人的活动中才能实现。

(1)人们能够通过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发现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2)人们能够通过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运用和驾驭规律,获得自由。

4、人的活动的自觉性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之间的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1)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自觉活动,因此人类的自觉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2)社会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中,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人在自觉活动中体现社会规律,并发现和运用社会规律,改造世界。

第三节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如何运用社会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则,自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理论体系,是指导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实践的方法论。

2、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方法论原则

第一、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立场本身就是一种方法论。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路线,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形态更替的原因、阶级斗争的根源,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等等。

第二、唯物史观的每一个原理,基本观点都可以用来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的方法。

第三、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构成一个体系,基本范畴、基本理论体系也应当成为观察社会的方法。

第四节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面临挑战(参考书目:《唯物史观通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引起社会历史理论的根本变革,但是唯心主义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它总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矛盾的发展,不断变换形式和手法,同历史唯物主义斗争。当代西方哲学历史唯心主义流派主要在以下方面向马克思主义哲

学挑战。

一、否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1、新黑格尔主义

意大利的新黑格尔主义克罗齐,把自己的哲学叫做“绝对历史主义”。认为“历史在直觉中找到自己的素材,所以历史经常是一种叙述,虽然在历史的基础上有理论和体系,但它从来不会是理论和体系。”历史经常是一种艺术品,“社会发展规律的概念当然说的是指引历史方向的规律,然而历史象诗一样,没有规律。”他打着复兴黑格尔的口号,但恰恰批判黑格尔的历史是有潜在规律的思想。他的结论是历史规律指导人是不可能的,否认历史规律的存在。

2、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的存在主义哲学

认为历史无规律,这种哲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一度兴起的,反映了经历战争苦难的人们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心理。

3、科学哲学

只研究自然科学的逻辑和方法的科学哲学,在历史领域里绝对否定历史规律。波谱尔的否证主义(或称伪证主义),代表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基本观点是:历史无规律,不能预言。

二、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调和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调和人与神的关系

梵蒂冈罗马教皇的官方哲学,新托马斯主义与托马斯主义相比在形式上有新的特点,它调和宗教与与科学的关系,用现代科学技术论证上帝存在。他们修正了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敌对态度,1996年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一封致教皇科学院的信中指出:达尔文进化论和天主教的上帝创世说是完全可以相容的。“如果人类的肉体起源于先它而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那么它的灵魂是上帝创造的。”(1992年罗马教皇还为伽利略恢复了名誉)

三、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修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方面表扬和赞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否定现代的马克思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正年轻,几乎还在童年。仍是我们时代的哲学],是不可超越的。”另一方面对现代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把哲学弄得支离破碎”,“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完全停滞了。”“马克思主义存

在人学的空场”,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块空地,马克思主义哲学患了“贫血证”,“是非人的哲学”。反对历史规律有客观性,要给马克是主义输血。

四、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否定

否认剩余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认为机器创造价值。山里发展与生产关系无关。阶级矛盾已经消灭,国家与社会已经不再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了,生产力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主张科技决定论。

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1、及时概括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2、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斗争并认清其实质

3、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回答社会提出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正文】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书中较为系统地展开和表述的。这一理论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忽视,甚至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盲点”和“空场”。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化”的深入,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其本民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展开,并在以下方面取得共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或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和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然而,由于我国理论界对这一理论研究较晚,在这一理论深入研究过程中,争论较多,总体上讲还是分歧大于共识,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世界历史范围的涵义及其与民族史、地域史的关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范畴,它不是各民族历史的简单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世界历史是由民族历史构成的统一整体,但它又有不同于民族历史个体运动规律的整体运动规律。因此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具有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因为:世界历史虽存在于今天,但它却形成于近代,即资本主义时代。稍后这一观点稍有变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总体历史。二是特指18—19世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但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世界历史概念主要指后者,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同时具有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与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范畴含义不同,两者不可混淆。首先,从时间上看,上限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特指16世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历史。而历史学的世界历史,在时间上则包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其次,从空间上看,其涵盖范围和意义上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以交往及其扩大所造成的世界性后果为特征,是指世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体化,即世界形成了有机整体。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则强调把全球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包括在内,即在地域上包括全球。再次,从学科划分的级别上看,层次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哲学范畴,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具体历史学科的范畴。 第四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的范畴,在黑格尔时代,世界历史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历史学、编纂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它在空间上是指相对于民族史和地域史而言的世界史、全球史。它在时间上是包括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总体历史。二是指由维柯以来到黑格尔所完成的哲学精神层面上的世界历史概念。从纯粹思想史的角度看,马克思又发掘出世界历史的第三层含义:即自18世纪以来,由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方式的迅猛发展而使世界成为统一整体、统一格局的历史。但同时这种观点又认为,当然,马克思并没有完全排斥上述两种世界历史观。相反,他的世界历史概念统率了前人的观点,并以前人的理解为基础,来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有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二是指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体。三是专指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四是特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及其结果。这种观点还特别强调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这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而完备的唯物哲学,它不但在实践基础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局限,并且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彻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科学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和一般规律,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打破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的一统天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使人类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第一次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是: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存在都要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和人类社会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离开了物质生产实践,失去了物质生活资料,人和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也就没有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了。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来源于社会存在,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是社会存在的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多样性,使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也是复杂多样的,表现为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等等。总之,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第三,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或早或迟的变化。社会存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地、历史地变化着的,因而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总是与社会存在的变化相适应,这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变化、更替,再现在人类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总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早或迟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发展。 唯物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前提下,也充分肯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肯定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样,唯物史首次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做出了全面而科学的回答,为人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认识各种社会现象,说明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奠定了科学历史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体系,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长期统治,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在历史领域都没有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于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这前,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打破了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一统天下。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人们正确观察社会历史提供了根本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下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下的历史观 引言 试图在封闭的、不参考任何文献、仅凭自有知识的状态下完成某项写作,不考虑结构脉络、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思绪在哪儿写哪里,想到什么写什么,结果却很破败,语言不优美,表意不清晰,结构很混乱,内容很肤浅。可见相对轻松自由的写法与意识流作品毕竟存在差距,自有知识的贫瘠造成了行为无意义,只能盼望后果不失意义。 写作中如果不明确点出意欲表达的思想,则在文字表述中尽可能使之显见,譬如论语,现代语词翻译之后往往还要加上公认意旨的点明评论;思想隐含的越深,读出的意义版本越多;或许想表达此思想,公知公认的却为彼思想;同情形的另一个极端是文本无思想,解读出让著者汗颜的深邃思想。无论哪一种,对已经形成的文本本身而言都意义欠缺,需要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是作为法律意义上主体的人,即或跳脱法律,评价所受的注重来源和所影响到的也只能是人。文本在形成后即成为过去,人的行为和评价其后也将如此,个体的过去多称之为经历、昨日等等,多数人创造或经历的过去则谓之,历史。 一、关于历史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谈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下的历史观,不免需要提起历史唯物主义。如其一般定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可以认为是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将社会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经思想加工后总结出规律用于指导实践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虽研究历史,但其实际意义更多是当下的和向后的:在看待历史问题上,承认并尊重之,视社会历史发展为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运用历史问题上,联系历史,总结规律,在历史的知识背景下分析现状,预见未来。亦即,相较于“过去的客观真实”,历史毋宁为知识背景和参照工具。笔者所迷惑的是如何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当代诠释

2002年11月中州学刊Nov.2002第6期(总第132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o.6 文章编号:1003—0751(2002)06—0094—0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当代诠释 刘会强 (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200433) 摘 要:经由全球化研究而受到关注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构成了诠释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纬度。,不仅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是马克思研究现实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其必要性在于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要求我们必须结合世界历史理论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否则我们的诠释将永远停留在抽象层面。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地域性;世界性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列宁曾经指出,不同的社会政治形势会使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方面分别提到首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在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急速扩展的现实,促使国内外学者不约而同地把学术目光聚焦于一度被时光“湮埋”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我们看来,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被重新“发现”,其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不仅仅在于为研究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更为主要的在于这一理论为诠释唯物史观提供了一个重要纬度。 一 从哲学解释学的立场看,对文本任何形式的解读既不是主观任意的,也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一种“视域融合”,即解读者自己的视域与文本的历史视域的融合。由此而论,现行教科书中唯物史观的理论内容,作为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特定形式的解读,其历史合理性是应当肯定的。但是,这种合理性又是有限的。解蔽同时就是遮蔽。现行解读在凸显唯物史观现有内容的同时,失落了马克思作为理论原创者的其他一些重要思想,譬如社会发展的“三形态”学说、世界历史理论等等,而这些观点对于准确理解和阐释唯物史观绝对不是无关宏旨的,一个基本的理论根据和史事是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和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诞生,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同时完成的。诚然,目前这种状况的形成有其客观缘由,即现行理论框架成型之际,马克思 收稿日期:2002—06—11 作者简介:刘会强(1967—),男,河南新乡人,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唯物史观和经济哲学研究。

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第五章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社会历史观与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重要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的学习把握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必须把唯物史观的确立的意义与唯心史观的理论表现做首要的分析和论证,并以此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内容的出发点。第二节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过渡中劳动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根本区别的根源;第三节通过讲授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把握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的问题上要联系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通过对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内涵与划分的标准的讲授,重点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以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从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展开分析。第二节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联结中起决定作用。第三节重点放在联系实际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的把握上,最后的逻辑归结为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前面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辩证法和认识论,这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如果在历史观上不能坚持彻底的唯物论立场,就只能叫半截唯物论。因此,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着重要意义。 在自然观上,一般的自然科学家都能坚持自发的唯物论立场,因为他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必须承认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研究对象的规律也是客观存在;既不是虚构的,又是可以认识的。但在历史观上,情况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唯心论。可以这么说,在自然观、辩证法和认识论上,马克思之前都有或朴素的或机械的唯物主义的看法,但在历史观上,都是清一色的唯心史观。 我们先看看伟大的科学家和渺小的哲学家的牛顿,在自然科学上,牛顿是作出了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但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影响了他的进一步的科学发现,他晚年用了整整二十年去注释《约翰启示录》,在历史观上做了宗教神学的俘虏。 包括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日本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板田昌一,在自然观上基本能用唯物辨证的观点看问题,但在历史观上,也有唯心史观的色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更为普遍的情况是,有不少人在青年时期都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但到了晚年往往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连“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也认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布衣小人,似乎在晚年都难逃天命论的束缚。 究其根源,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庞大的动力系统,既有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发挥作用,又离不开人的历史主动精神。人们在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时,总是从历史事件开始的,历史事件的记载中,只有个别历史人物的意志痕迹,不见人民群众的作用;我们探讨某一事物为什么发生,一般只找到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找不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比如对我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很多人都归结为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没有从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上去探讨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结果出现了许多回忆录都在大谈自己如何在文革中与四人帮作斗争,如果真的只是毛泽东错信了四人帮,就那么几个人竟可以横行数十年?其实,大跃进与文革都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基础,如果看不到这点,就是唯心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 恩格斯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 这种片面引用史料及“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态度,受到列宁的严厉批判:“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要从发展中观察一切现象,不要只满足于作表面的描述,不要相信漂亮的招牌,要分析各个政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要研究赖以决定这些政党的政治活动的意义和结果的客观政治环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恩格斯说:“人类知识和人类生活关系中的任何领域,哪怕是最生僻的领域,无不对社会革命发生作用,同时也无不在这一革命的影响下发生某些变化。”1 马克思说:“真理的彼岸世界消失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2 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3 “虽然伟大的历史运动在他们身边掠过,有时也把他们卷入运动中去,但他们对于推动运动前进的性质,运动发生和目的,是一点也不了解的”4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 没有预期的目的的。”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6,“随着每一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来说,阐述了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其中,生产力问题是联系科学观、技术观与历史观的纽带。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从而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一元论特征。从时代背景上来看,它又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高度理论概括。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这不仅是基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而且也是有充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的。事实上,这个科学论断本身就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开始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全部历史的基础)这三个概念结合在同一个命题中。今天,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生产力主要地归于科学技术的高度,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实质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本质是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并不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肤浅理论,也不同于一般的西方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它不是把科学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体系”,也不是把技术看成是单纯的“工具和规则的体系”,它从人对自然的关系这个人类历史的基本前提出发,把科学和技术都当作社会现象来考虑。认为作为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应当存在着相互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角度来说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人为什么要认识和改造自然?从根本的动机上来说,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需要。古代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例如,天文学是为了满足农牧业定季节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数学又是为了满足天文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力学则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和城市手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近代科学的产生也同样如此。“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1)]尤其是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于是,“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2)]这大大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用恩格斯的话来说,那就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 其次,马克思主义又从科学技术对社会作用的角度来论证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恩格斯当年在马克思墓前曾这样阐述马克思的科学观:“他把科学首先看成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4)]马克思本人也曾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5)]。因为火药把封建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马克思还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6)]对此,恩格斯举了奥地利的例子。在19世纪30年代前后,欧

马克思世界历史方法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方法论 ——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 摘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分析研究许多问题的重要背景和方法,又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有着渊源关系。坚持以马克思分析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为指导,注重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和审视经济全球化,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一把“双刃剑”的客观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经济全球化。 关键词:世界历史方法论经济全球化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近代以来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1]。马克思分析和讨论许多问题都是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和高度进行的,不懂得或忽视这一点,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时势必会造成许多误解和曲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阐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其转变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交往的不断扩大,揭示了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源、动力和本质,并且预言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是共产主义。今天,世界历史发展到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涌现出许多有关全球化的理论、观点,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争议,这些争论的存在,已经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对此,我们认为可以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立场、方法中寻求灵感,得到启发。马克思注重对世界历史实质的研究,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深层原因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马克思坚持历史进步观,考察世界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马克思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认识各民族和国家在世界历史总体结构中的发展、变化、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是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对我们科学地认识今天的全球化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价值。全球化进程从一幵始就注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却又是一个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但要充分认识到全球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会与风险同在,而且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今的全球化,在实践中把握好参与全球化的主动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应对策略。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是在批判和改造黑格尔的“世界精神”发展的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就广义而言,特指人类整体的历史发展,即把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作为人类历史整体的一部分加以思考;就狭义而言是指人类历史从狭隘的、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统一的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联系的整体历史的发展。也就是说,世界历史思想就事实层面来看,其含义在于指出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除了本国的历史以外还存在与其他国家的相互关系。马克思分析了中世纪以来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指出其发展结果是打破各民族和国家的闭关自守状态,世界开始了相互依存和影响的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近些年来,全球化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所谓“全球化”,目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全球化泛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产生以来,至今仍在继续的世界各国的相互、相互影响日益拓展和加深的过程;狭义的全球化则特指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8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一体化趋势。考虑到“全球 化”(globalization)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这一事实,本文倾向于后一种用法。这种用法有助于说明“全球化”在当代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渐进历史过程,是世界现代化的最新阶段,它为每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都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人们作出审慎的选择和回答。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认识、分析全球化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与“全球化”概念 今天的全球化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马克思就曾把他所处的时代概括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这一时代的产物和理论表征,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打破狭隘地域性限制的“世界性”或“国际性”特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第88、86、88-8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样,马克思就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著名命题。 《共产党宣言》形象地描绘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整个世界形成了相互的整体的生动画面:“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

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 ⑴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 ①要树立社会存在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坚持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原理内容: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方法论: ①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社会规律办事; 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原理内容: (1)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改革即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提醒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方法论: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相关知识 ①理论依据: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③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④坚持的意义:是我们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 一、阐释 世界历史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研究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以及马克思晚年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所形成的诸多著作和论述中更得到了集中表现。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轫之作,也是该理论的的最重要文本依据。(对全球化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最早探讨,后来的研究均没有脱离这个框架,因此,是现时代全球化理论的真正源头) 1、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世界历史的现实基础在于物质生产实践,随着近代大工业的发展,世界历史开始形成。大工业首次创造了世界历史。 2、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首先是指向资本主义历史时代的转变。 就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而言,资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致形成世界历史。这不是历史发展的偶然,而是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使世界各国各民族紧密联系的结果。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历史新纪元源于资本的本性,资本追逐增殖的冲动和扩张不自觉充当了世界历史的推动力量。 3、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直接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 历史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与地域交往到普遍交往的演变进程是一致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下的分工不断发展,增强了现实的个人相互依赖的程度,即人与人的联系具有了普遍性。从而民族或国家的层次,这种普遍性的联系就是世界性或全球性的联系,这是世界历史的表现形式。在生产力推动下,人类交往逐渐由最初的个人彼此间关系发展为地区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关系,人类正是在交往范围日益扩大、普遍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过程中踏上世界历史征程。 4、各民族文明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呈不平等发展格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各民族各国家卷入世界历史进程的洪流,自觉不自觉的成为一体化世界的一部分,但由于起点不同,导致卷入世界历史洪流后所处的坐标存在巨大差异。马克思指出,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不同文明程度的国家民族间的相互交往和冲突促成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先进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文明战胜愚昧,先进文明不断扩展的过程。 5、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必然导致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服从服务于共产主义科学命题。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不是历史发展的终点,而是新社会的起点,最后将导致共产主义这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建立。即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为共产主义的出现做了充分的铺垫。第一,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以普遍交往为核心,论述了世界历史推动了交往的不断扩大直至国际化,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生产力和分工发展推动交往,世界历史形成,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创造物质基础。同时每个国家和民族紧密联系使得全人类交往具有可能)。第二,马克思从生产关系和资本的本性出发,指出伴随资本主义扩张的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将最终形成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力量,为共产主义的建立做准备。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并非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利,一方面,造就了和壮大着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阶级力量;一方面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由国内层面扩展到世界层面,劳动具有国际性,资本却为少数个人集团占有。世界性矛盾要求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6、世界历史造就了“世界历史性”个人。 是为论证共产主义必然性,人的解放和发展是应有之义。交往不断发展,人的自由度发

必修4——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答题思路

高二政治 必修4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主观题答题思路 1.“社会存在与社意识的辩证关系”答题思路 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有时先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 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发展。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答题思路(★★★★) 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②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③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所以需要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3.“社会发展规律”答题思路(★★★★)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有时先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3)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发展。 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④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所以需要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或者“寻觅社会的真谛”】答题思路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有时先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3)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发展。 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④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所以需要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⑤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生产、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及其在当代的启示-2019年精选文档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及其在当代的启示 一、“世纪历史”理论的形成、内涵及其价值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关于世界历史的描述最早是出现 于1846《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世界历史理论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同被提出,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个组合部分。而后马克思又在自己多部著作中更加具体的阐释了“世界历史”理论,如早期的《共产党宣言》,以及中后期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逐渐形成了马克思完整的“世界历史”理论体系。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发展的时期,正处于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时期,整个世界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三角贸易”,“日不落”帝国的产生都让贸易开始由区域之间向着全球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让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纺织和交通运输行业。在思想方面,当时整个西方都奉献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讲求出口拒绝进口,西方国家将自己的货物开始流入世界各地,而世界其他国家的真金白银也流向西方国家,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也取代封建主义开始成为世界霸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马克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意识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

始将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纳入其体系之中,也在逐渐改变每一个国家的历史。同样的,生产力的交往促进了交往方式的普遍发展,交通和通讯行业的发展使得生产力和资本可以向着更加广阔的 市场迈进。马克思还说过资本是具有扩展性的,一国市场无法满足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候,资本就会外扩,资本的扩展性又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也加速了世界历史形成这一过程。正是在?一系列的条件之下,马克思改变了其最早唯心的,独立的历史观,开始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具有世界性,受到生产力的巨大影响,形成了唯物的世界历史观。 (二)世界历史观的内涵及其价值 总结而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核心讲的是生产力的变革让历史有各个国家单独的国别历史变成了统一的世界历史,即生产力的世界化。随着生产力的世界化,各国之间分工更加明显,商品流通世界化,各国之间依赖加深,最终由单个的国家民族历史走向了世界历史。这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价值主要在于对于他自己的无产阶 级革命理论也是有着启发作用的,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这一生产方式的巨大能量,能够推翻封建主义,建立资本主义世界,那社会主义是否也有这样的能量了。其实是有的,马克思也说过,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在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人民素质达到一个高水平的情况下实现的,其中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就看出,还是生产力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想象,当资本主义发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又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又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J.狄慈根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G.V.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串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