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背景及其作用

新闻背景及其作用

新闻背景及其作用
新闻背景及其作用

..

定义: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历史条件指事实自身的历史状况,环境条件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介绍背景,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有三重含义: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的了解;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关的背景材料;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情况。狭义上单指与新闻人物和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

分类:

按照其作用可划分为: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人物背景,事件背景,技术和专业背景,材料背景等等,分类并不是固定的。

关于新闻背景,可以从事物发展和新闻写作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就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而言,新闻背景是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狭义的新闻背景定义为: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个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其作用有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例子如下:

中国在地震后找到50枚危险放射源

(摘自路透社中文网2008年5月23日)

路透北京5月23日电---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周五表示,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工作人员已经找到50枚危险放射源,但其中15枚尚未被回收。但吴晓青坚持称,状况处于控制之下,没有发生辐射事故的危险。

“35枚放射源进行了收贮,另有15枚放射源已经确立了位置,尚未收贮,”吴晓青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中表示。

“15枚中有3枚由于建筑物垮塌被埋,尚无法收贮。另有12枚处于危房中,现场人员无法进入,”他补充说。“目前,现场的监测表明,放射源均未发生因放射失控造成辐射事故。”

在地震灾区之一的绵阳,拥有中国最大的核试验室,另有几处秘密核设施,但当地没有核电站。

上面这篇报道中的最后一段就属于新闻背景的加入。作用就在于揭示回收放射源的意义,引起大家的关注,同时补充民众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

新闻背景的分类

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指新闻报道中,新闻事实之外的、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新闻背景的定义: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历史条件指事实自身的历史状况,环境条件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介绍背景,能对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作用,又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并且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新闻背景的类型: 1、历史背景 2、地理背景 3、知识背景 4、人物背景 5、事 件背景6、政治背景7、原委背景 新闻背景的写作要求: 1、背景先行于标题之中 2、在导语中使用背景 3、在主题中穿插背景 4、以“新闻链接”或“背景资料”的形式出现 新闻背景的作用与必要性:不能删.因为 1、没有背景新闻就无价值 2、没有背景新闻就不完整 3、 没有背景新闻就不清晰 作用:1、说明新闻事物的起因2、阐明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条件3、启示新闻事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4、阐发新闻事件的实质和意义,使新闻所包含的内涵更为明白5、有助于

显示和突出事件的重要性提高新闻价值6、帮助读者掌握新闻的中心思想,正确理解新闻所要表达的意思7、烘托主题给读者以立体感8、向读者传播知识,增添读者情趣9、可以赋予久闻一些新意,从而加深读者对新闻的印象10、帮助记者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结:新闻的基本要求就是完整、清晰告知受众有、有知识含量,则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价值的事实,因此和这些要求相关的背景必须补充,否则新闻就满足不了受众的基本需求。 在此基础上如能运用背景做到有趣、深刻、独到 新闻背景的运用:采集,选择,形式,位置 背景采集:1、深入采访:在采访某个新闻事实时,不是只关注该新闻事实本身,只收集现成材料,还要把这个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与此有关的种种联系都搞清楚,掌握足够量的材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背景材料。2、通过权威渠道搜集背景资料3、广博积累,扩大知识面,有广博的知识信息积累。记者要广闻博记,天上地下、古今中外、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科技艺术、奇闻轶事、人情哲理、花鸟虫鱼,掌握得越多,写起来就越能游刃有余。 背景选择:1、永远以表达新闻主题为第一目标,不要让背景资料喧宾夺主;2、根据不同的报道内容选择不同的背景材料;3、根据不同的受众对象选择不同的背景资料。

新闻背景材料

新闻背景材料

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新闻发布稿 科博会组委会委员、北京市贸促会副会长储祥银 2010年4月15日 各位新闻界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由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贸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科博会将于5月27-31日在北京举办。刚刚结束的科博会组委会会议,审定通过了科博会总体活动方案。现在,我受组委会委托,向各位朋友介绍第十三届科博会的主要活动安排和筹备情况。一、总体活动安排 第十三届科博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波澜未平,中国经济步入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举办的一次国际科技产业交流与合作的盛会。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机遇,赋予本届科博会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活动内涵。 本届科博会的主题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围绕这一主题,本届科博会将突显自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低碳绿色经济三大核心内涵,着力推进重大科技产业项目的国内与国际合作,着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着力推进中国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第十三届科博会涵括主题报告会、六万平米的高新技术展览会、9个专题论坛峰会和5场项目洽谈推介活动。同期将举办20多位世界500强企业首脑参加的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其中: (一)高新技术展览会 本届科博会展览会集中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8号馆。根据国家产业发展

导向,重点设置消费电子与信息技术、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成果、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技术、新媒体与物联网技术、现代农业与绿色技术、汽车科技等六个专业化的主题展区和全国各省区市科技创新与成果交易、外国国家展团、台湾精品、北京科技创新与成果、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功能区创新成果等六个突出区域产业优势和特点的综合展区。连续举办多年的科博会人才招聘活动将与高新技术展览同地举办。 (二)项目推介洽谈 项目洽谈推介作为本届科博会重头戏,将安排5个不同领域和层次的专场活动。分别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环境专场推介会、科技成果推广与商务合作项目推介会、云计算商务应用推介大会、省区市代表团系列推介会和北京市科技合作项目系列推介活动,会上将推出数百个中央和地方的科技成果转化和重点产业合作项目,届时将组织国内外政府和工商界会代表团、高科技企业进行对口洽谈,为我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扩大区域和国际产业合作提供交流交易平台。 (三)论坛峰会 本届科博会论坛峰会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型战略性产业、低碳经济、能源战略、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建设世界城市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新热点话题展开,把握全球发展趋势,突出行业导向作用。九场论坛分别为:中国金融高峰会、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高峰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与绿色产业国际论坛、世界城市与低碳经济论坛、北京人才发展高层论坛和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将邀请政府高层权威人士、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在相关领域具有影响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从不同层面发表演讲,展开互动交流,为政府机构和产业界决策提供思想和理念支持。 (四)专项活动 两年一次的“第九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将在科博会前夕举行。会议将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

新闻背景及其作用

.. 。 定义: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历史条件指事实自身的历史状况,环境条件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介绍背景,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有三重含义: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的了解;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关的背景材料;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情况。狭义上单指与新闻人物和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 分类: 按照其作用可划分为: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人物背景,事件背景,技术和专业背景,材料背景等等,分类并不是固定的。 关于新闻背景,可以从事物发展和新闻写作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就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而言,新闻背景是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狭义的新闻背景定义为: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个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其作用有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例子如下: 中国在地震后找到50枚危险放射源 (摘自路透社中文网2008年5月23日) 路透北京5月23日电---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周五表示,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工作人员已经找到50枚危险放射源,但其中15枚尚未被回收。但吴晓青坚持称,状况处于控制之下,没有发生辐射事故的危险。 “35枚放射源进行了收贮,另有15枚放射源已经确立了位置,尚未收贮,”吴晓青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中表示。 “15枚中有3枚由于建筑物垮塌被埋,尚无法收贮。另有12枚处于危房中,现场人员无法进入,”他补充说。“目前,现场的监测表明,放射源均未发生因放射失控造成辐射事故。” 在地震灾区之一的绵阳,拥有中国最大的核试验室,另有几处秘密核设施,但当地没有核电站。 上面这篇报道中的最后一段就属于新闻背景的加入。作用就在于揭示回收放射源的意义,引起大家的关注,同时补充民众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

新闻中背景材料的运用

新闻中背景材料的灵活运用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高度发展的现在社会,怎么样才能让你的报道在五花八门的信息中独出一枝、引人注目,怎么样才能让受众和你一样关注事件的发展这一切,都取决于报道的传播效果。了解受众的心理,抓住他们的兴趣,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么,作为新闻传者来说,至少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传播效果,抓中受众的眼球呢大字号的标题、抢眼的照片他们都只能作为锦上的花,不能真正把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报道本身。真正的成功,还是要靠真本事,能不能抓住受众的心,还要看报道本身提供的是什么样的“料”。而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爆料”,而且还常常是“猛料”的所在。有时传者提供背景材料,实际上就是提供了一种认知图示。有什么样的背景材料,受众往往会产生相应的认知。 任何新闻事实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闻背景其实上也是一种事实而不是议论,它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却可以用来说明、映衬新闻事实,在报道中背景材料往往可以用来作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和注释性材料。那么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

和传播效果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这还得从背景材料的作用来看。 首先,最基本的一点,运用恰当的背景材料可以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满足受众基本的好奇心。任何事实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要交代清楚新闻事实、说明新闻事实如何发生发展的,就必须说明原因和条件,满足受众最基本的新闻需要,解答受众“为什么”疑惑。 其次,增加报道的可信度,提升受众的参与感。从新闻传者的角度来看,散发消息和报道就是为了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受众都是有自己思想和认知的人,怎样才能让人相信报道的内容,接受并信任报道呢,只有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基本原则和特征,是一篇报道得以存在的基础。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除了提供新闻事实本身,还要揭示事实的本质,深化报道主题。为了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对传者失去信任或者对传播方式失去兴趣或者甚至因为不能自由选择而拒绝接受报道,揭示事实的本质依然只能用事实说话,运用精心选择的背景材料,加以适当的组合,让受众自己去判断,就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让受众对报道深信不疑,人都是相

新闻背景及其作用

。 定义: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历史条件指事实自身的历史状况,环境条件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介绍背景,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有三重含义: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的了解;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关的背景材料;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情况。狭义上单指与新闻人物和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 分类: 按照其作用可划分为: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人物背景,事件背景,技术和专业背景,材料背景等等,分类并不是固定的。 关于新闻背景,可以从事物发展和新闻写作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就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而言,新闻背景是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狭义的新闻背景定义为: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个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其作用有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例子如下: 中国在地震后找到50枚危险放射源 (摘自路透社中文网2008年5月23日) 路透北京5月23日电---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周五表示,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工作人员已经找到50枚危险放射源,但其中15枚尚未被回收。但吴晓青坚持称,状况处于控制之下,没有发生辐射事故的危险。 “35枚放射源进行了收贮,另有15枚放射源已经确立了位置,尚未收贮,”吴晓青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中表示。 “15枚中有3枚由于建筑物垮塌被埋,尚无法收贮。另有12枚处于危房中,现场人员无法进入,”他补充说。“目前,现场的监测表明,放射源均未发生因放射失控造成辐射事故。” 在地震灾区之一的绵阳,拥有中国最大的核试验室,另有几处秘密核设施,但当地没有核电站。 上面这篇报道中的最后一段就属于新闻背景的加入。作用就在于揭示回收放射源的意义,引起大家的关注,同时补充民众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新闻背景

第七章新闻背景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闻背景的含义,理解新闻背景的重要性及作用,掌握新闻背景的分类及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 1.背景的含义 2.背景的重要性及作用 3.背景的类型 4.如何写作背景 5.运用背景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新闻背景的重要性和任用,背景的写作方法 难点:背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的含义 1、本义 背景原指绘画等艺术作品中衬托主体的背后景物。 2、全方位的理解 二、背景的重要性及作用 (一)为什么存在背景[重要性] 1、事物的纵向发展需要有背景

2、事物的横向联系需要有背景 3、新事物层出不穷需要用背景材料来解释 4、这是消息写作手法的需要,消息写作基本手法是客观报道 (二)新闻背景的作用 1、突出主题,阐述意义,有助于提高新闻价值。 2、补充情况,事实充分,帮助受众全面、完整地理解所报道的新闻事实。 3、提供知识,引发兴趣,这是提高消息可受性的重要一环。 4、借用背景,表明观点。 (三)背景发挥作用的方式 1、对比 2、说明 3、注释 三、背景的类型 1、历史背景 用来介绍新闻事实的历史状况,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一步阐明事件的意义。 2、地理背景 3、人物背景 4、事物背景 介绍一些事物的有关知识,使受众了解新闻的意义与价值。 四、如何写作背景 (一)背景先行于标题之中 (二)在导语中使用背景 (三)在主体中穿插背景 (四)以“新闻链接”或“背景资料”的形式出现 五、运用背景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是每条消息都要用背景材料,以免画蛇添足。

(二)不要形成固定的背景位置和背景段落,以免行文生硬、形式呆板。 (三)不要过多用背景材料,以免漂没了新闻事实。 (四)不要随意运用背景材料,以免文不对题。 (五)不要失真,以免新闻失实。 (六)不要艰涩难懂,以免失去受众。

新闻背景的七种类型

新闻背景的七种类型 一、历史背景 这类背景主要是点出报道事实的历史由来,或者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有助于阐明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具有延续性。当新闻事件的价值与历史状况联系在一起,在历史的比较中才能阐明新闻的意义时,这就需要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历史背景指事物发展的历史以及它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 例如第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新华社三峡工地1997年11月8日电)一稿,其历史背景是: “中国人民的三峡梦却持续近一个 世纪。” “长江洪水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 之患。早在本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三峡工程设想。新中国成立后,三峡工程又凝聚了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心

血。” “1994年开工建设的三峡工程预计总投资2000多亿元,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继万里长城之后最宏伟的工程。” 以上历史背景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有力地突出了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新闻价值。 二、地理背景 这类背景是对报道中生僻的地点、地区、地形、地貌或地方特色等情况进行必要的介绍,便于受众知道所报道事实的地理环境,又可增强新闻价值。 以第1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 息作品《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一稿为例,文中有这样的地理背景材料:“每年6至8月,藏羚羊集结成群,长途跋涉,前往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太阳湖一带产崽,去完成一年一度的延续种群的历史使命。小羔羊满月后,再由母羊呵护返回原栖息地。” “1994年,保护区工委书记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在太阳湖与18名偷

猎者搏斗中壮烈牺牲。” “这块拥有野生动物23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动物有20多种的土地,正在恢复野生动物天堂的动人景象。” 上述背景材料既有助于解释报道的主体,又能增加受众的知识面。这类背景往往可以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知识背景 这是指对消息中涉及专业性较强的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 以第15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我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胚胎化石》一稿为例,这篇消息报道了我国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我科学家在我国辽西发现世界上首枚翼龙胚胎化石,并证明翼龙与其他爬行动物和鸟类一样是卵生的。这是2004年国际古生物研究领域的最具轰动效应的重大成果之一。文中所写的“翼龙”为何物?这一发现有何意义?大多数受众是不清楚的。为此,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