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资料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资料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资料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资料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键入公司名称]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目录

第一章导论 (3)

?区域 (3)

?区域经济学 (3)

?区域开发 (3)

?区位 (3)

?区位论 (3)

?区位主体 (3)

?区位因子 (3)

?区位条件 (3)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4)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4)

?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区位理论 (4)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 (6)

?自然资源 (6)

?人力资源 (6)

?人力资本 (6)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6)

?区域资源优势度评价方法 (6)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 (7)

?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7)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7)

?均衡增长的相关理论 (7)

?不平衡增长(赫希曼) (8)

?增长极(佩鲁)理论 (8)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9)

?区域经济发展 (9)

?区域主导产业 (9)

?三个连锁反应 (9)

?发展阶段理论 (9)

?产业间结构的演变规律 (11)

?配第克拉克定律 (11)

?库兹涅茨法则 (11)

?制造业内部的三个变化规律 (11)

?区域主导产业及其选择标准 (11)

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 (12)

?产业布局指向 (12)

?新产业区 (12)

?产业布局的选择标准与影响因素布局机制 (12)

第六章区域贸易与区域经济合作 (13)

?区域贸易 (13)

?区域经济合作 (13)

?区域创新 (14)

?绝对优势理论 (14)

?比较优势理论 (14)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14)

?出口剩余理论 (14)

?区域贸易的内涵与特点 (14)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14)

?创新与国家创新 (14)

?区域创新 (16)

第八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16)

?城市化的概念、内涵 (16)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指标 (17)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17)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制 (17)

?第三产业的接续动力(应该就是上个问题的第三个小部分) (18)

?城市化发展规律 (18)

?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 (18)

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18)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观点 (18)

?中心地理论中三种模式的适合条件 (19)

?城镇体系概念 (19)

?城镇体系的特点 (19)

?城镇体系的分布类型 (19)

第十章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21)

?辨析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概念、基本内容 (21)

?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21)

第十一章区域空间结构 (22)

?区域空间结构 (22)

?核心与外围区的概念与相互关系、测度方法与划定标准 (22)

?核心与外围理论 (22)

第一章导论

?区域

(1)泛指: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其含义与“地域”、“地区”相近;

(2)区域经济学中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区域经济学

(1)狭义: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关系的科学;

(2)广义: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补充:世界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有别于狭义或传统的区域经济学。

?区域开发

定义: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过程。

特点:

(1)有明确的开发主体(政府和企业)和客体(多指未被利用的资源)

(2)时效性与空间性

(3)综合性

(4)约束性

?区位

区位不同于位置,既有区,也有位,还有被设计的内涵。

区位的主要涵义是事物活动的地理空间,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或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论

区位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根据对区位的界定,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分布规律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主体

区位主体:在人类活动中,有政治活动、社会和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像这样的人类活动内容或实体称之为区位主体,即区位中占有其场所或空间的事物。

?区位因子

又称区位因素,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称“区位因子”(standortsfaktor);哈特向与格林哈特称“区位因素”(location factors);艾萨德称之为“区位力量”(locational forces)。

(1)最早提出区位因子概念的是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2)分类:非经济因子和经济因子。经济因子又包括收入因子和成本因子(运费因子和非运费因子)。

?区位条件

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区位条件是区位所持有(特有)的属性与条件。

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也随之不同。

选择农业区位时:区位条件是光热与温度、土壤、劳动力、交通及市场条件;

选择工业区位时:区位条件一般来说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能源、运输、市场条件。但是,由于交通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原料、能源、运输条件等地位相对下降,劳动力尤其是高技能劳动力、地区智力支持程度、市场条件等地位大大提高。

根据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分为主要和次要区位条件。例如:选择工业区位时,米勒将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作为主要区位条件,而将用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自然条件等其它要素归为次要区位条件。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2.区际经济关系及其协调机制

3.区域经济政策内容、实施及评估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动态

2.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3.区际经济关系

4.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5.城镇体系与区域空间结构

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二)区际经济关系理论

(三)区域经济政策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论

?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假设前提:

(1)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供应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

(2)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

(3)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

(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基本命题:

(1)市场上单位农产品销售价格决定销售产品的种类和土地经营方式,运费是决定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易于运输且运输成本占比较小的产品适宜远距离种植。

(2)单位产品的利润与三个变量有关:P=V-(E+T)

其中:P—利润;V—价格;E—生产成本;T—运费

结论:距中心城市的距离增加,利润水平就相应减少。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前提条件:工业企业布局存在指向性。其区位影响因素:运费、劳动费、聚集因素。

运输指向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原料指数:MI=生产中耗用的地方原料重量

制成品重量

MI >1,原料地指向;MI<1,消费地指向;MI=1,灵活布局。

劳动力指向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劳动地指数:LI=劳动费

制成品价值

劳动费指数越大,则通过节约劳动费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要考虑运费和劳动费的增减绝对值大小)。

集聚因素与产业区位选择:聚集效益——集聚引起的效益增加额大于集聚引起的成本增加额。

?胡佛的运输区位论

(1)运输成本构成:线路运营费用+站场费用

(2)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产业或企业布局于运输线路的终点要优于中间任何一个地点(可以节省一次或几次站场费用)

●现代区位论

?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主要观点: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即在考虑生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须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的结构安排,以获得最大市场份额。如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和吉的自由进入理论等。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市场均衡点公式:

?中心地理论

1933年,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研究了德国南部城市、乡村集镇及其与四周的农村服务区之间的空间结构特征,出版《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构建路径:

1.假设研究地区为均质平原,资源、人口和购买力均匀分布,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

2.确定个别经济活动的市场半径;

3.引进空间组合概念,形成一个多中心商业网络;

4.将各种经济活动的聚集地(中心地)纳入一个多中心网络的等级序列中。

基本观点:

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等级或规模不同的城镇-“中心地”,等级越低,

数量越多,规模越小;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地位于六边形的中心

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层次或种类的服务;

4.同一等级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K=3(市场最优原则),4(交通最优原则),7(行政最优

原则)。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

?自然资源

1.定义: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可以萃取、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包含这些要素互相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只要它们在生命建造、生命维系、生命延续中不可缺少;只要它们在经济系统中构成必需的“投入”并产生积极效益;只要它们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带来合理的福祉、愉悦和文明,即称之为自然资源。

2.特点:稀缺性和区域性

3.价值:财富的物质基础

?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人口总体中所拥有的劳动(能)力总和。

2.特点: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再生性、社会性。

?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通过教育、培训、卫生保健和迁移等方式,后天形成的、体现于劳动者身上并能带来未来收益的、非物质形态的资本。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2.经济意义:不可或缺的、能动的经济要素,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源(劳动力)

以斯密、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储蓄与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由一定的分配形式、利润率、工资率和储蓄偏好或节俭的美德决定的。

劳动是仅需少量知识和技能的同质化的投入要素,对人的投资属于消费行为。

不承认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人力资本的称呼有损人格。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

资本积累和劳动力投入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增长之外所导致的产出增加归结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水平是外生的,人力资本或劳动力的异质性作用已被意识到,但将人力资本或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所产生的作用归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中。

●新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

雅各布、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从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率或生产力提升视角,针对个人与家庭劳动时间的分配及投资、美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现象分析后认为,

人力资本是通过“知识效应”与“非知识效应”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积累或投资是内生的,是知识效应、外部性或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与实现路径。

?区域资源优势度评价方法

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方法:评价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度,主要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首先将所需要考虑的各项资源排列出各地区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1 , 2 ,

3 ,…),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度评价公式

Pi为i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m为被评价的资源种类数,n为对比的地区数,Dij为i地区j种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通过不同地区P值的比较,就可以看出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与其它地区的比较情况。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包括服务)生产总量的增加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增长机制:需求拉动与供给驱动,具体而言: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2.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依据前后向生产联系,生产关联度比较高的中间产品,拉动上游产品、驱动

下游产品生产规模的增长。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不同。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优先发展优势地区,然后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均衡增长的相关理论

●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赖宾斯坦在1957年出版的专著《经济落后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一书中阐发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基本观点:每一种经济都受“震动”和“激励”的支配。震动有降低人均收入的初始影响,而刺激则趋向于使人均收入提高。不发达经济中存在人均收入提高的趋势,如通过要素投入促进经济的增长;也存在相反的趋势或障碍,如人口无限地增加。如果要想使区域经济获得增长,必须使投入量能够足够大,克服相反的趋势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存在一个投入临界点。

一些国家之所以是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刺激的量小而震动的量大。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一定的“临界最小努力”,只有当被激起的提高收入的刺激因素大大超过降低收入的震动因素的时候,“临界最小努力”才能达到或实现,这种“临界最小努力”将把人均收入提高到能够使经济持续发展的水平或轨迹。例如,在一个有10万人口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为2% ,则临界投资率可能是10%。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内尔森(Nelson,1956)以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假设为基础,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即一国或区域人均收入提高到生存水平以上时人口将增加。

基本内容:人口增长率对于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很敏感。生活贫困,死亡率必然高,从而会抑制人口增长。一旦人均收入增长率快于人口增长率,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生活改善将降低死亡率并提高出生率,从而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快速上升的人口增长率,又将使人均收入回到原来的水平。这样,就出现一个人口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低水平均衡,可称其为“低水平均衡陷阱”。

理论核心: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必须大规模投资,使投资和产出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以实现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3)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1953年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系统考察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探讨了贫困根源和摆脱贫困的途径。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长期贫困的原因,不是因为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着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机制”,主要是“贫困恶性循环”。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

1.反映在供给方面的循环。低收入居民不得不将绝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储蓄水平低;低储蓄水平引起资本稀缺,从而使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引起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了低收入。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了“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2.反映在需求方面的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消费和低购买力;低购买力造成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打破低水平均衡的增长理论

(1)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20世纪40年代,发展经济学先驱人物之一罗森斯坦-罗丹提出了著名的“大推进”理论(Big-push Theory)。

主要观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特征是人口过多、农业劳动力过剩、收入低下以及投资规模过小。用三个“不可分性”来阐释他的“大推进”理论,即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

主要内容:在一个足够大的外部投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间的相互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不平衡增长(赫希曼)

赫希曼(Hirschman,1958 )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

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集中有限资源先发展一部分产业,而后再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审慎地使经济不平衡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最好途径。

赫希曼认为,发展路径好比一个链条,经济增长是一种传递的过程,即从经济主导部门向次要部门传递,从一个产业向另一个产业传递,从一个企业向另一个企业传递。他把发展看成是一个“非均衡链”,这种非均衡关系必须坚持而不能消除,经济体间非均衡的盈亏是竞争经济的征兆。并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等部门。

?增长极(佩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提出的。

核心: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集聚,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中心”或“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极化或集聚与扩散效应)与其存在经济联系地区的共同发展。

政策含义: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建立“增长极”,通过“增长极”自身的发展和对其他地区或部门的影响,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增长极”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在大城市与发达地区聚集而产生“增长极”;另一种是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来建立“增长极”。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

定义: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区域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结构升级、社会进步与居民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含义:(1)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2)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3)城市化水平提高

?区域主导产业

指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其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

?三个连锁反应

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连锁效应的概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连锁效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人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发展阶段理论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主要以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为依据,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传统社会阶段

传统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第二,“起飞”准备阶段

☆政治因素在这一阶段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经济起飞最主要的三个前提条件:

?致力于现代化的中央集权政府;

?投资率提高;

?农业、开采业→社会资本部门变化。

第三,“起飞”阶段

确定经济是否处于起飞阶段需要有3个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条件:

(1)生产性投资率由国民收入的5%或不到5%增加到10%以上;

(2)有一种或多种重要制造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

(3)出现一个有助于国内筹集资金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以保证

成长的持续性。

第四,向成熟推进阶段

投资率经常保持在占国民收入的10%~20%→超过人口增长率;由于技术的改进、新工业的加速发展和旧工业的停滞,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工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新的主导部门代替旧的主导部门。

第五,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1)人均收入提高→居民可以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之外还享用其它消费项目,如各种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和各种服务;

(2)劳动力结构的改变不仅使城市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而且在办公室工作或从事工厂熟练工作的人所占的比重也增加。

(3)越来越多的资源将用于生产耐用消费品和推广服务业,与耐用消费品有关的部门将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

第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主导部门是提供劳务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服务业。

●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理论概况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1975)在《发展型式,1950-1970》一书中,对34个准工业国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实证研究。

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历6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化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形态及其变化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理论内容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低。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

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即重工业化阶段,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阶段。

注:重化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

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的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

【免费下载】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课后习题总结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 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 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 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 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 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 究的核心问题。 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主 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介绍区域、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开卷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开卷

————————————————————————————————作者:————————————————————————————————日期: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 知识点 一.中心地:城市化地区或大都市区内占有支配地位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是商店,超市,城市。 二.新产业区:是弹性专精的区域,强调专业化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技术与现代微处理技术的混合使用,公共和私立部门提供广泛的商业服务。强有力的非正式或制度化地调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三.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定义:指以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种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互相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城镇规模分布是一个区域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 特点: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征。 (2)整体性。城镇体系的建立,使得各个城镇之间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路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整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四.城乡一体化: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五.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 的发展空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 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 形运动轨迹。 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 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 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 其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 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 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 的截面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 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 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 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此即为“配第 —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 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 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 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 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 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围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

浙大经济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浙大经济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喜欢就争取,得到就珍惜,错过就忘记。人生也许不尽完美,正因为不完美,我们才需要不断地努力创造努力奋斗。下面凯程浙大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考研所遇到的问题,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 一、浙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浙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经济学老师推荐以下参考书: 《政治经济学教材》蒋学模主编,第1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第二版)赵伟等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八版,上下册),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政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张馨主编,科学出版社 《经济计量学精要(第4版)》,古扎拉蒂、波特著,张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货币金融学》(第2版),米什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新编国际金融》(第3版),黄燕君、何嗣江编著,浙大出版社 《证券投资学--理论、实践与案例分析》,戴志敏编著,浙大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浙大经济学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浙大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浙大经济学,您直接问一句,浙大经济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浙大经济学考研,更谈不上有浙大经济学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浙大经济学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浙大经济学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浙大经济学考研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浙大经济学讲义》《浙大经济学题库》《浙大经济学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浙大经济学深入的理解,在浙大有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三、浙大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 2015年浙大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2.4万元,学制三年。 浙大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 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 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形运动轨迹。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 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 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其著名的 《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差异与劳动力就业 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 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高收入的产 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的截面 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 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 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此即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 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 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 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 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 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 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延边大学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讲解

延边大学2015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重点 第五章总部经济 1、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诠释 (1)区域经济的层面: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是区域; (2)城市经济的层面:区域中心城市是主体; (3)总部经济的层面:总部是指在企业系统中独立于生产环节但对其具有指挥和控制权的决策机构; (4)微观经济的层面: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将总部从运营系统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并且总部与生产环节发生了空间上的分离。 2、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有三个层级: (1)一级指标层按照城市总部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条件设计,由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构成; (2)二级指标主要是表现一级指标所蕴涵的细分领域; (3)三级指标是衡量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具体指标。 3、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1)向心城市化:影响因素:工业化和人口增长 特征:城市中心区域形成和发展,由外围的落后地区向中心移民。 (2)城市郊区化:影响因素: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规模不经济,工业结构的改变,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城郊基础设施的建设。 特征: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出现市郊区,向中心城市移民的速 度减慢,城市拥挤,出现分散化趋势。 (3)逆城市化:影响因素:通信条件改善,工业结构继续变化 特征:内城区衰落,出现新的城镇 (4)再城市化:影响因素: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推动新的信息革命特征:新的城市体系与格局形成 第六章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理论 1、经济发展的梯度概念 (1)杜能的农业圈理论系统地阐明了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业区逐级下降,经历多个梯度最终变成荒野的过程。 (2)韦伯利用等费线来探究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地区间的变化梯度并据此找出工厂的最优区位。 (3)现代生产布局研究中,各国普遍遇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就需要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 2、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2)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地域合理规模: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2、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结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 3、区域竞争力:一个区域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发展实力的强弱程度。 4、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网络中的企业、大学、研究结构、政府等网络节点在融入区域创新环境过程中组成的能够促进创新产生的系统。 5、中心城市:在特定区域内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并且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作用的大城市。 6、地区生产专业化:生产在空间上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的生产形式,是区域产业发展经常采取的一种产业配置的形式。 7、区域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保持持续竞争力、发展力所具备的物质、文化、社会环境。它是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和参加要素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支持、产生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 8、统筹城乡发展:是从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的过程中,国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使城市和乡村相互兼顾,并对农村有所倾斜的二者协调共进的一种策略选择。 9、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0、增长极模式: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二、单选题 1、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 2、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霍夫曼将工业化进程四个阶段:(1)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霍夫曼系数为5左右。(2)资本资料工业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为 2.5左右。(3)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致相似,霍夫曼系数约为1。(4)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于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小于1。一般讲,资本资料属重工业,消费资料属轻工业,重工业在生产中的比重增大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趋势,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重工业比重将会处于稳定状态。 3、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作用。 4、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 5、杜能区位理论圈层问题: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二林业圈,三轮作式农业圈,四谷草式农业圈,五三圃式农业圈,六畜牧业圈。 6、雁形模式: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一是进口阶段即在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生产困难时,要靠进口满足需求;二是国内替代阶段即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替代进口产品;三是出口阶段即随着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该种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后进国家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雁型发展形态。 7、增长极: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8、轴线的特征: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有一定的长度,有一定的质量标准。 9、区位商:即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第一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其含义是假定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相同则意味着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而当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产出结构存在差异时,则意味着地区间存着地域分工和产品贸易。第二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与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