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水污染应急预案

学校水污染应急预案

学校水污染应急预案
学校水污染应急预案

学校水污染应急预案

贝尔路小学

二〇一五年三月修订

学校水污染应急预案

根据上级相关部门对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制定我校饮水污染应急预案。

一、应急领导小组及人员分工

组长:王晓红

副组长:王云龙

成员:张林科、包树胜及29位班主任老师。

二、饮水日常管理

1.学校生活用水由自来水统一送进学校加压泵房后再送到教学楼五楼的的水箱后,再由五楼水箱送到各楼层的净水机系统,此水源经当地疾控中心水源监测合格后,方可让师生饮用。

2.各楼层的净水系统由专人上锁管理,定期进行保养更换滤芯,对五楼的储水池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每年利用暑假对其进行清理,每年对水质进行一次监测。

3.因学校的净水系统经检测合格后可以直接饮用,所以,学生自带饮水杯,自行到各楼层净水机处打水饮用。

4.因学校净水系统有自动报警装置,如果滤芯已达到饱和状态,即报警。另外各成员每天在打水时通过目测,鼻嗅的简单手段,也可监测水质的变化。

三、事故报告

1.学校疑似水污染事故突发后,饮用水源的管理成员立即关闭饮水阀门,停止饮水的使用,立即报告校长并保留水样。

2.校长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知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到现场进行初步确认。

3.事故确认后,校长在第一时间向区教育局、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四、应急处理

1.在校长向相关部门报告的同时,领导小组副组长立即组织其他成员对校内已经饮用过污染水的师生进行清理,并对水源的储水池、净水系统现场进行保护,封锁现场,维持秩序。

2.各班主任组织饮用过污染水的学生到指定地点休息、观察等候医护人员紧急救护,如有师生出现异常情况,紧急拨打120进行救护。

3.各班的其他教师忙联系家长,第一时间通知到疑似饮用了污染水的家长们。

水体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水体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防范突发性水体污染事故,加强处置能力,控制和减轻水体污染事件危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无锡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无锡市突发生产性水体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各钻井队在生产过程中因突发性事件导致水体污染的预警、处置及善后等工作。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事故:生产过程中因使用、贮存不当等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非正常排放所引发的水体污染事故。

(2)易燃易爆物品泄漏污染事故: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氯气、氨气、苯、甲苯等气体和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的泄漏所引发的水体污染事故。 (3)油污染事故:原油、燃料油等各种油品在贮存、使用等过程中由于意外造成泄漏所引发的水体污染事故。 (4)其它生产活动引起的突发性事故而造成水体污染的。 2事故分级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执行统一预警标准。按照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Ⅲ级)、重大(Ⅱ级)、特大(Ⅰ级)三级预警,预警颜色分别为黄色、橙色和红色。 2.1Ⅰ级(特大事故) 发生事故,造成周边水体大面积污染,并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2.2Ⅱ级(重大事故) 发生事故,造成周围地区水体污染,且有一定的扩大趋势,经自救或一般救援不能立即予以控制,在12个小时内可以控制或消除的。 2.3Ⅲ级(一般事故)

发生事故,有污染水源的趋势,但对周围群众生活和周边水系不构成直接威胁。事故危害在一定范围内和短时间内可控,经合理自救或组织救援能予以消除的。 3组织体系 3.1设立突发生产性水体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负责指挥和协调重、特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决定启动重、特大事故的应急预案; (2)指挥重、特大事故的应急处置和事件责任认定; (3)负责组建事故调查组、专家咨询组等技术支持机构; (4)对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查; (5)统一对外发布事故所造成水体污染的信息,负责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6)负责危急情况下,联系上级部门、驻地部队的支援; (7)组织开展事故影响评估并提出有关生态环境恢复的意见等。 3.2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生产管理科,值班电话4685801。 办公室工作职责:

06至10年中国重大水污染事件

在国家水利部网上公告中了解到06,07,08三年中国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6年: 1、协同防控牤牛河水污染事件 牤牛河是第二松花江的支流,于吉林市九站附近注入第二松花江,其下游距河口10km处有吉林市第五水厂,为吉林市江北区约10万人服务。 起因:2006年8月21日凌晨,吉林省蛟河市境内的吉林长白山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异地处理生产废液的运输途中,将含有二甲基苯胺的废液倾入牤牛河中,致使牤牛河约2~5km的河段受到污染。

处理过程:19时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接到电话报告后,即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近300名消防、武警官兵一夜的连续奋战,22日凌晨3时30分,一道主吸附坝和两道分流坝全部建成,污染水头被成功拦在了距松花江干流8公里的地方。 8月23日,经对牤牛河11个点位取样分析,监测结果显示,牤牛河入江口N-N-二甲基苯胺浓度为0.001mg/L(前苏联地表水标准为0.1 mg/L,检出限为0.001mg/L),其他10个点位未检出特征污染物,水质符合水功能标准;第二松花江的3个监测断面未检出两种污染物。8月25日上午,经各方专家论证和研究,吸附坝被及时拆除,确保不会对松花江造成二次污染。吸附坝拆除后,环境监测部门仍坚持每4小时一次的水质检测。据吉林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郑庆子介绍,从目前监测结果看,松花江干流从未检出这两种特征污染物。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吉林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积极、科学的防控应对措施,使牤牛河水污染事故在进入第二松花江前得到有效控制,沿岸未发生饮水中毒事故。 2、黄河支流洛河发生水污染事故,黄委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妥善处置 2006年1月5日,中国中部河南省巩义市一座电厂发生柴油泄漏事故,有6吨左右柴油进入黄河支流伊洛河。当天下午5点,黄委接到河南省关于油污染事故的通报,立即启动“黄河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两个个紧急处理措施:(1)将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从275m3/s加大到600m3/s;(2)关闭洛河上游故县水库和支流伊河陆浑水库下泄闸门;根据现场指挥部总体部署,接力实施洛河入黄口下游城市供水水源地等重要断面的石油类监测,监测频次为每小时1次。 本次污染事件由于流域机构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采取措施及时得力,没有对黄河下游沿黄饮水安全造成明显影响。根据黄委和环保部门提供的水质监测结果,河南、山东两省分别于1月7日晚和1月11日晨解除警戒状态。黄委在整个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到了反应迅速、信息及时、数据准确、处置得当,效果显著。 3、湖南省霞湾港清淤治理工程镉废水污染湘江事件 2006年1月4日17时,湖南省霞湾港清淤治理工程由于施工不当,致使大量含镉废水通过老霞湾港集中排入湘江,造成镉严重超标。事故发生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株洲、湘潭、长沙3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紧急处置措施。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当即启动突发事故应急监测预案,对湘江下游各城市供水水源地相应断面实施监测,及时监控湘江水质状况。至1月9日上午,湘江长沙段水质恢复正常。 4、岳阳砷污染事件 9月8日15时,湖南省岳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对岳阳县城饮用水源新墙河水质进行水质例行监测时,发现砷超标10倍左右。事件发生后,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湖南省政府领导除及时报告外,还就污染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湖南省环保局当即启动了环境应急预案,当地政府及时成立了应急指挥部,确保了各项防控工作的顺利展开;国家环保总局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实施污染防控工作。当地政府暂停对岳阳县荣家湾镇近10万居民饮用自来水供给。经采取有效应急处置措施后,9月12日晚19点,砷污染警报被解除,自来水供应得到恢复。 5、贵州金矿矿渣坝溃坝污染下游水库事件 2006年12月27日,贵州紫金金矿公司贞丰水银洞矿区尾矿废水库发生堤坝垮塌泄漏事故,20余万吨含有砷化物、氰化物及硫化物的矿渣废水涌入下游供5个乡镇数万人饮用水的白汶水库内。 事件发生后,当地省、地县政府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和武警迅速到达事件现场,指挥应急抢险工作;贵州省水利厅、省水文水资源局、水质处等相关部门领导带领技术人员迅速到达现场,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部门研究了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与措施,并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水质

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水污染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制定本预案。 预案本着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经费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1、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向征 副组长:谭元培冉振清 组员:蒲昌芹成良超杜余超何宏伟周静蒲峰陈献春骆静以及各班 班主 2、主要职责:建立校长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 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信息报告人;具体实施对水污染事件的紧急应 对与处置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对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及时向上级报告 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1)综合协调组;由 组长程希印负责全面工作,由刘玉明组织,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 作,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起因,负责安排善后工作。 2)应急处理组:由副组长林洪信负责,由罗福军、冯守成组织,应指 挥调集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调集储备物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 施、设备。以及维护治安,保证正常秩序。 3)后勤保障组:由副组长鲍国庆负责,由王晓东、冯世强、王化均组 织,解决善后问题,保证资金和物品及食品供应, 4)疫情监测报告组:由副组长鲍国庆、林洪信负责,由罗福军、雷凤 刚刘京军组织,牛国玲负责报告,班主任认真做好晨检日汇报。 5)健康教育组:由副组长鲍国庆负责,由罗福军、雷凤刚组织,迅速 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 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二、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及报告原则和内容 1、责任报告单位:朝阳市财经学校 2、报告人:牛国玲

饮用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最新版

古城小学饮用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学校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学校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学校饮用水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发生在学校饮用水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具体措施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饮用水,做好每年两次水处理设备的检测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饮用水污染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张吉平(负责应急处理的指挥协调工作)

学校预防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应急预案

学校预防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应急预案 为做好学校水污染事件发生控制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及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学校预防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应急预案如下: 一、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1、学校成立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由校长和后勤管理员协调,指挥并调查分析及处理。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陈俊 副组长:刘宏、(负责总务)、 主管:刘向新 组员:魏良民代玲赵学海张瑞玲马小琴刘爱华侯向梦汪俊珍王琴 2、一旦发现水污染事件发生,各级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逐级上报到主管负责人,主管负责人调查分析后在30分钟内上报校长,校长调查核实后在1小时内上报上级行政及有关主管部门。 职责分工: 校长:负责全校师生员工及幼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领导,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主管:负责指挥协调各工作组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向校长及时汇报情况。

总务组:一旦有水污染事件发生,总务组要及时提供必须的备品、物资、经费及生活服务,同时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教务组:组织各年级主任及各班主任全力支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正确教育引导师生强化体能锻炼,提高免疫力。 以上各组要协调相互之间联系,开通电话,收集、处理相关集信息,对突发事件调查分析,及时上报。 3、学校提高对卫生保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在镇卫生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全校师生员工及幼儿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4、学校安排各学年教师、幼儿教师参加卫生知识学习和培训。 二、当学校发生水污染事件时: 1、学校立刻切断污染水源,禁止师生饮用,并及时供给清洁卫生水,以保证师生用水。 2、校长负责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教育主管部门、镇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单位名称、地址、人数、水污染情况等。 3、如有受害师生,要及时接受检查治疗,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防止再次受害。 4、校长负责协助市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做好水污染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报告,并做好相关卫生工作措施的落实工作,做好师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其他

(医院) 水污染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

水污染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工作,根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之规定,结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要求,着力提高本单位处理应急事故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本单位饮水卫生安全,为本单位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创建和构筑平安和谐社会。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预防为主,坚持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从小处着眼,处理事故做到迅速、科学。 二、组织机构 成立以本单位一把手为领导的二次供水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负责调度、协调应急处理事故 2.做好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的各项工作 3.负责上报有关事故调查情况 三、具体措施(及预防措施) 1.发现停水后,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以

及修复时间的长短,及时用通告和广播通知各用科室,采取临 时送水等措施。若断水时间超过2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的 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用水。 2.发现水体投毒或水污染现象,导致三人以上出现呕吐、头昏、 腹泻、昏倒或死亡的,应立即采用应急预案。 3.首先停止事发科室供水,通报有关部门到场,并配合保护好现 场,通过了解中毒者的情况来开展各项调查,分析原因,移交 相关部门处理。 4.在处理事故的同时,做好应急用水保障工作,若需断水两天以 上的,要争取消防部门的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 5.对事发水池、管网等进行反复冲洗,等到取水送检合格后,方 能供水。 6.传染病高发季度或传染病暴发时期,应加强检查工作,确保饮 水用水卫生的安全。 7.如遇洪水、山洪暴发,污染了水池、管网等,必须立即停水, 进行清理污泥、污沙,并反复冲洗游泳池、管网。同时,购买 大量纯净水、矿泉水供应各科室,等管网恢复使用后,取水样 送检合格后,方能供水。 四、应急处理程序 1.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停止运行二次供水设施,核实情况后,经应急 小组领导同意,第一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救护、治疗病人。

流域水污染防治应急预案

流域水污染防治应急预案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健全××区××流域水污染防治应急处理工作机制,提高政府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污染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浙江省××流域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市××流域水污染防治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区实际,在《××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框架下,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措施果断、依靠科学、部门协作的原则。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区××流域范围内突发生物性污染、化学性 —1—

污染、藻类爆发和上游污水处理厂运行事故等引发的水污染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指挥机构 建立××区××流域水污染防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区××防治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区××流域水污染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区环保局局长任副组长,区委宣传部、区环保局、发改局、安全监管局、交通运输局、卫计局、农业局、林水局、公安分局、住建局、经信局、城管局、财政局、水务公司及各镇街(平台)分管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环保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区环保局、发改局、公安分局、交通运输局、安全监管局、林水局、水务公司分管领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各方面力量处置××区××流域水污染突发事故;研究决定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决定是否警戒、封闭受污染区域;根据应急处置需要,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督促各部门做好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督促建立健全应急抢险、救灾及救援队 — 2 —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中国十大污水事件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 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 — 70% 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一.淮河水污染事件震惊中外 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在经过10年一共投入600亿人民币治污后,到2004年,淮河水质竟又回到10年前的水平,这两年来,淮河水质又进一步加速恶化,整个淮河六成水体已经完全丧失水功能,有的河段取得连蚊绳都绝迹了。 二2004 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 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内的四条河流。它们丰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可是2004年2月到3月,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内的四条河流。它们丰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可是2004年2月到3月,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当时,因为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这起事件,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难。当时,因为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这起事件,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造成此次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原因,是川化股份公司在对其日产1000吨合成氨及氨加工装置进行增产技术改造时,违规在未报经省环保局试生产批复的情况下,擅自于2004年2月11日至3月3日对该技改工程投料试生产。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致使含大量氨氮的工艺冷凝液(氨氮含量在每升1000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小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处理 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目的 在发生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时,能及时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体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稳定。 二、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实施应急处理,成立单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卫生保健教师)班主任 主要职责: 调查协助组: 负责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对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部署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学校有关部门立即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市疾病控制中心。 人员救治协助组: 协调单位与各级部门及单位内部之间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积

极配合各个相关部门对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开展的各项调查、处理、救援等工作。医务室做好第一时间抢救并协助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记录并通知家长。 后勤保障组: 总务处负责保留水样、装置容器、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各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并在各部门配合下,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三、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1)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单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紧急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迅速开展现场调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种类、性状、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围及接触人群身体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扩散趋势,并据此提出科学、行之有效的紧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质监测方案,科学采集水样和检测,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进行动态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污染程度、污染趋势、水质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复供水提供科学依据。 (3)当出现生活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卫生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证水质卫生安全质量的前

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示例)

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目的 (1)为提高突发事故应急响应能力,作好污染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确保在发生污染事故的第一时间,能准确掌握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事故的控制,杜绝或最大限度减轻对职工和周边群众生活和健康影响、降低空气、土壤及水质的污染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环保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和全体员工对涉及公共危害的突发环保事故具有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共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环境清洁,促进文明、健康、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应急预案。 3、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把环保应急工作落实到实际行动。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制定有效、适宜性格的预防应急预案,充分

发挥指挥者和实施者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做到有的放矢,无险以防,有险必救,有求必应,有应必胜的格局。 4、应急任务 (1)公司领导小组制定应急方案和响应程序及操作规范。 (2)第一责任人承担其环保责任,指挥和发布抢险救援命令,领导成员按照自己的职责及时、准确、有效完成其工作任务。 (3)生产部负责事故的现场处理和事故后的生产恢复工作。 (4)行政部负责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和上下联络工作。 二、应急组织和响应 1、应急组织机构是公司按照自身实际,建立的突发环保事故的应急响应组织,部门明确,责任清楚,任务落实,做到准确、有效、及时响应。将突发环保事故得到组织即时、统一指挥、相互协调、有效控制,尽可能减少和降到环保事故对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排除或降低土壤、水质、空气的污染程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和全体职工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发展。 如图一:《环保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水污染事故介绍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067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水污染事故介绍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水污染事故介绍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国际水污染事件 一、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中妇女比男士多,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名为“痛痛病”。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件,起因是附近的电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处理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

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二、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殃及法、德、荷、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 三、密尔沃基市供水污染事件 1993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供水受到寄生虫(隐担孢子Cryptosporidium parvum,可引起严重腹泻)的污染,造成100人死亡,40万人致病,4400多人住院治疗。 四、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染事件 20xx年1月30日:马尼亚西北部连降了几场大雨,该地区的大小河流和水库水位暴涨。西北部城

水污染应急预案

天宁区疾控中心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第一部分总则 一、目的 为了有效地预防、及时控制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江苏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常州市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疫区处理规范 (试行)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常州市行政区域内饮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 三、工作原则 健全机制,分级负责,互相协作,科学管理、依法监督。 第二部分组织机构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中心主任 副总指挥:主管副主任 下设应急办,成立现场事故调查组、事故救治组、现场检测组 二、组织分工与职责 (一)组成: (1)应急办 (2)事故调查组:

组长:食品与环境卫生科科长 成员:食品与环境卫生科全体成员 中心根据需要派出传染病控制科有关人员 (3)事故救治指导组成员: 中心根据需要派出相应人员。 (4)事故现场检测组成员: 组长:理化、微生物检验科科长 成员:理化检验科、微生物检验科成员;县(市)疾控中心检测科成员 (二)职责 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按照职责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依据卫生标准,开展饮用水、自备水源和新启用的地下水井水质监测工作,及时通报信息,建议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水质污染。 1、事故现场调查组 ①接到上级命令,应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携带采水样器材、容器(无菌瓶、塑料桶)、余氯比色计、快速检测箱、微生物检测采样设施等到达事故现场,进行现场调查。 ②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对现场的一般情况、给排水设施及生产用水情况、群众用水反映进行调查。 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④调查结果汇总材料报指挥部。 2、事故救治指导组:

小学预防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应急预案

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为做好学校水污染事件发生控制工作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学校预防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应急预案如下: 一、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1、学校成立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由校长和主管后勤副校长协调,指挥并调查分析及处理。 2、一旦发现水污染事件发生,各级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逐级上报到主管校长,主管校长调查分析后在30分钟内上报校长,校长调查核实后在1小时内上报上级行政及有关主管部门。 职责分工: 校长:负责全校师生员工及幼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领导,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副校长:负责指挥协调各工作组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向校长及时汇报情况。 总务组:一旦有水污染事件发生,总务组要及时提供必须的备品、物资、经费及生活服务,同时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教务组:组织各年级主任及各班主任全力支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正确教育引导师生强化体能锻炼,提高免疫力。 以上各组要协调相互之间联系,开通电话,收集、处理相关集信息,对突发事件调查分析,及时上报。 3、学校提高对卫生保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在镇卫生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全校师生员工及幼儿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健康

教育工作。. 4、学校安排各学年教师参加卫生知识学习和培训。 二、当学校发生水污染事件时: 1、学校立刻切断污染水源,禁止师生饮用,并及时供给清洁卫生水,以保证师生用水。 2、校长负责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教育主管部门、镇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单位名称、地址、人数、水污染情况等。 3、如有受害师生,要及时接受检查治疗,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防止再次受害。 4、主管校长负责协助县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做好水污染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报告,并做好相关卫生工作措施的落实工作,做好师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其他 1、学校的厕所、卫生间必须达到卫生标准,每天清洗两次,每周清理消毒一次。 2、学生活动室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消毒,学生的餐饮必须由学校和食堂管理员把关。 3、学校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通畅,各级负责人按到紧急情况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 4、如果各级负责人管理不利,使突发事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水污染事故介绍(最新版)

水污染事故介绍(最新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28

水污染事故介绍(最新版)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来源:HJ/T91-2002。 国际水污染事件 一、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中妇女比男士多,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名为“痛痛病”。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件,起因是附近的电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处理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二、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殃及法、德、荷、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 三、密尔沃基市供水污染事件 1993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供水受到寄生虫(隐担孢子Cryptosporidiumparvum,可引起严重腹泻)的污染,造成100人死亡,40万人致病,4400多人住院治疗。 四、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染事件 2000年1月30日:马尼亚西北部连降了几场大雨,该地区的大小河流和水库水位暴涨。西北部城市奥拉迪亚市附近,一座由罗马尼亚和澳大利亚联合经营的巴亚马雷金矿的污水处理池出现一个大裂口,1万多立方米含剧毒的氰化物及铅、汞等重金属污水流入附近的索莫什河,而后又冲入匈牙利境内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水进入匈牙利境内时,多瑙河支流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高超标700-800倍,从索莫什河到蒂萨河,再到多瑙河。 污水流经之处,几乎所有水生生物迅速死亡,河流两岸的鸟类、

自来水公司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自来水公司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自来水公司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一、目的 有效应对县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将水污染突发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科学施救 保障公共安全尤其是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本预案的主要目标。既要依靠科学~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又要加强保障措施~提高应急处臵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实行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调度,各相关部门及时配合的管理机制。 3、平战结合~预防为主 实行事前预防与事后应急处理有机结合~把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提高危机防范水平。 4、系统联动~科学应对 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实行统一指挥和调度~确保预警、报告、指挥、处臵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应对。预案中涉及的各职能部门应步调一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突发事件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应急处臵工作快速有效。充分发挥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和预备役部队的重要作用。 三、编制依据

1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5、《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关于切实加强紧急重大情况报告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6 27号, 7、水利部《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暂行办法》。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县内发生的各类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臵与救援工作。 一、应急组织机构 1、日常工作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 二、组织机构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具体安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组织和实施~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展开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危机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 保持整个应急预案过程中网络通信畅通~随时根据事故发展情况~通报事故现场态势。适时发布公告~将危机的原因、责任及处理 2 决定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近年国内重大水污染事件

近年国内重大水污染事件 近年重大重金属污染事件: 2010年03月22日湖南郴州29名儿童血铅中毒住院事件(新京报)2010年广东北江中上游河段发现铊等重金属超标事件、 2010年“7?3”紫金矿业污水泄漏事件导致汀江遭到污染,紫金矿业污水中主要含有重金属铜事件等 近年重大藻类污染事件: 2007年6月太湖蓝藻水华污染是多因素所致突发事件 2009年广东韶关市南水水库蓝藻污染事件 1、2010年4月2日,成都水污染事件:位于郫县三道堰的市自来水六厂发现水质异味,怀疑水源被污染。水压不足,成都市主城区开始陆续报告用水困难。4月2日都江堰市崇义镇境内柏木河污染,系牌号为川U-23880的江淮牌货车违法倾倒垃圾所致。倾倒垃圾为约4吨废旧塑料、有机玻璃熔炼残留物,从涉案车辆提取的残留物与事发地现场提取样品化验比对,所有理化指标完全吻合。 2、2010年7月12日下午福建省环保厅通报称:紫金矿业集团公司旗下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现死鱼。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矿业直至12日才发布公告,隐藏事故9天。 3、2010年7月30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吉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2005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事故产生的约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由于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因而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尔滨市政府随即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哈尔滨市的各大超市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抢购饮用水的场面。 2005 北江镉污染事故

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饮用水卫生,保障学生的饮水安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力遏制和杜绝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同时为了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时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体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秩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下,特制定我校师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目的 在发生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时,能及时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体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稳定。 2、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实施应急处理,成立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刘启荣 副组长:樊文飞郭伟 成员:张宏玉张精山白占龙 主要职责:负责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对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部署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各处室与各级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积极配合各个相关部门对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开展的各项调查、处理、救援等工作。 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成立调查协助组、人员救治协助组、后勤保障组等,并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职责。 3、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1)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紧急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迅速开展现场调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种类、性状、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围及接触人群身体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扩散趋势,并据此提出科学、行之有效的紧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质监测方案,科学采集水样和检测,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进行动态水质监测,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建文)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一、预案追求 为保障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境)路面工程综合工程部环保安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原因造成的局部或区域环境污染事故,指导和规范突发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利益和人民群众身体及生命安全。为防止和妥善处置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了本预案。 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成渝高速公路复线路面综合工程工程部区域内,突发的人为或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等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编制依据 、《环境保护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四、应急救援组织组织、组成人员的职责划分 、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韩峰 副组长:李永生、焦连模、吴云辉、潘兆进 组员:张洪文、仲爽、张道远、谭伟、林梦岩、张升、李贤平、郑红明、于庆忠、胡劲松、赵金龙、翟新华、周少国、周长虹、杨鹏、项目应急抢险组织组织框图 、应急抢险领导小组职责 ()组长:负责指挥协调全面的应急抢险工作。 ()副组长:具体负责排险、抢修、救护、抢险物资供应、事故通报、疏散安置工作的组织指挥。 ()吴云辉、郑红明、张升、杨鹏:协助副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报告、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调度工作。必要时可代表组长处理相关事宜; ()张洪文、仲爽: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

清除和监测工作。 ()李贤平:负责事故现场通信联络和对外联系、接待工、车辆调配等工作。 ()胡劲松、赵金龙、周少国、周长虹、翟新华:负责人员疏散、除险、隔离污染源等工作的组织指挥。 ()张道远负责抢险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工作。 五、工作程序 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在接到污染事故发生的警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应根据危害程度及范围、地形、气象等情况,组织我防护,进入现场实施应急抢险。要尽快弄清污染事故种类、性质,污染物数量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等,经综合情况制定科学的污染处置技术指导文件,经抢险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后迅速根据任务分工,按照应急与处置程序和规范组织实施抢险。 、现场污染控制 ()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与相关部门配合,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扩散。 ()及时通报或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参与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 、实行通道控制,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 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在污染事故处理过程中,为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应建议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附近和受事故影响区域的通道实行有效的人员出入控制,并在初步确定水体中污染物质的种类、性质后,

水污染事故介绍实用版

YF-ED-J752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水污染事故介绍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水污染事故介绍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 产、人们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国际水污染事件 一、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中妇女比男士多, 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 名为“痛痛病”。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 件,起因是附近的电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 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处理

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二、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殃及法、德、荷、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 三、密尔沃基市供水污染事件 1993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供水受到寄生虫(隐担孢子Cryptosporidium parvum,可引起严重腹泻)的污染,造成100人死亡,40万人致病,44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