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柱县金矿Ⅲ号井开采方案

天柱县金矿Ⅲ号井开采方案

天柱县金矿Ⅲ号井开采方案
天柱县金矿Ⅲ号井开采方案

天柱县金井(壕乡)金矿Ⅲ号井

开采方案设计

说明书

设计规模:2Kt/a

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0年七月

天柱县金井(壕乡)金矿Ⅲ号井

开采方案设计

说明书

工程规模:2Kt/a

审定:袁余胜

项目负责:浦鹏

设计:李光英

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0年七月

参加设计人员名单

目录

前言 (44)

第一章矿山概况及地质特征 (1111)

第一节概况 (1111)

第二节地质构造及矿石层特征 (1313)

第二章矿山开采 (2020)

第一节矿区境界及储量 (2020)

第二节矿山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21)

第三节矿山开采 (2323)

第四节矿山通风防尘及职业防护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矿山机械.........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运输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通风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排水设备及排水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压气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安全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矿山安全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

义书签。

第三节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选矿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地面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地面工艺及总平面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矿山供电、通信、供水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环境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技术经济.........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

1.矿区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2.井上和井下对照图。

3.矿山总平面布置图。

4.Ⅲ号井开拓系统平、剖面面图

5.通风系统图。

6.防排水系统图。

7.井下避灾路线图。

8.矿山运输系统图。

9.供配电系统图。

10.采矿方法图。

11.综合管网布置图。

12.通讯系统布置图

附件:

1.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5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天柱县金井(壕乡)金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C520000201054120065331;

2. 整合前天柱县金井金矿区中的壕美雄金矿、铁坡金矿、陆坡金矿、大湾金矿、铲子湾金矿、兴硐冲金矿、洋满坡金矿、金井金矿、壕乡Ⅰ号金矿采矿许可证(副本)》。

3.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地矿管函[2008] 940号文件: 《关于调整天柱县黄金矿太区范围的批复》。

4.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3月24日黔国地资储备字[2009]79号文件:“关于《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5.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2009年3月13日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8]141号:《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6.设计委托书。

7.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资质证书。

前言

一、概述

(一)矿山位置、隶属关系

金井金矿区位于天柱县城南东平距约11km处,地理坐标:东经109°15′29″-109°17′14″,北纬26°49′31″-26°51′06″。天柱-溪口-坌处公路从矿区西面通过,交通方便。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1-1。

行政区划属天柱县坌处镇和社学乡,

(二)设计任务来源

天柱县金井(壕乡)金矿的委托。

(三)编制报告的依据

1.设计委托书。

2.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5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天柱县金井(壕乡)金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C520000201054120065331;

3.整合前天柱县金井金矿区中的壕美雄金矿、铁坡金矿、陆坡金矿、大湾金矿、铲子湾金矿、兴硐冲金矿、洋满坡金矿、金井金矿、壕乡Ⅰ号金矿采矿许可证(副本)》。

4.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地矿管函[2008] 940号文件: 《关于调整天柱县黄金矿太区范围的批复》。

5.贵州省地矿局101地质大队2008年6月12日提交《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6.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3月24日黔国地资储备字[2009]79号文件:“关于《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7.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2009年3月13日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8]141号:《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8.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工公司标准《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YSJ021-92)。

9.《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1.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29)。

1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1984.1.6)。

15.《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1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考评办法及标准》(安监总管一字[2005]27号)。

17.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98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

18.我公司设计与地质人员对天柱县金井(壕乡)金矿地形地貌、工业场地及本区老窑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到的该矿山下采掘平面图、工业场地现状资料及水、电、路、通讯等外部条件资料。

图例

天柱县金井(壕乡)金矿

金井(壕乡)金矿

矿区交通位置图图1-1

(四)以往地质工作及矿山现状

金井金矿区由9个金矿山整合而成,勘查地质工作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省内多家地质勘查单位对该区金矿进行地质普查,并有稀疏的钻孔控制,在此基础上,我队在该区作过地质勘查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下面就各矿山资源进行分述:

铲子湾金矿:2004年11月作过资源量核实,编有《贵州省天柱县昌利公司铲子湾金矿资源量核实报告》,估算(122b)采空及损失金属量7.95公斤,估算(333)金属资源量31.05公斤,《报告》经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审批。

兴硐冲金矿:2002年作过地质勘查,编有《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兴硐冲矿段勘查地质报告》,估算(333)金属资源量48.28公斤,(334)金属资源量49.45公斤,《报告》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评审通过;2006年4月作过资源储量核实,编有《贵州省天柱县兴硐冲金矿资源量核实报告》,估算(122b)采空及损失金属量22.13公斤,估算(333)金属资源量29.82公斤,《报告》经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审批。

大湾金矿:2002年作过地质勘查,编有《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区大湾金矿勘查地质报告》,估算(333)金属资源量37.00公斤,《报告》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评审通过;2006年11月作过资源量核实,编有《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区大湾金矿资源量核实报告》,估算(122b)采空及损失金属量45.87公斤,估算(333)金属资源量11.25公斤,《报告》经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审批。

壕乡金矿区Ⅰ号金矿:2002年作过地质勘查,编有《贵州省天柱县壕乡金矿区Ⅰ号金矿勘查地质报告》,估算(333)金属资源量68.40公斤,(334?)金属资源量210.00公斤,《报告》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评审通过;2005年5月作过资源量核实,编有《贵州省天柱壕乡金矿区Ⅰ号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估算(122b)采空及损失金属量24.10公斤,估算(333)金属资源量44.30公斤,《报告》经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审批。

洋满坡金矿:2002年作过地质勘查,编有《贵州省天柱县洋满坡金矿勘查地质报告》,估算(333)金属资源量31.57公斤,《报告》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评审通过;2006年12月作过资源储量核实,编有《贵州省天柱县洋满坡金矿资源量储量核实报告》,估算(122b)采空及损失金属量6.20公斤,估算(333)金属资源量22.80公斤,《报告》经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审批。

金井金矿:2002年作过地质勘查,编有《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勘查地质报告》,估算(333)金属资源量40.70公斤,《报告》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评审通过;2004年9月作过资源储量核实,编有《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估算(333+334)采空及损失金属资源量47.10公斤,估算(333+334)金属资源量168.36公斤,《报告》经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审批。

豪美雄金矿:2002年作过地质勘查,编有《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区豪美雄矿段勘查地质报告》,估算(333)金属资源量43.68公斤,(334)金属资源量71.84公斤,《报告》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评审通过;2006年11月作过资源储量核实,编有《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区豪美雄矿段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估算(333)金属资源量43.68公斤,《报告》经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审批。

陆坡金矿:2006年9月作过资源量核实,编有《贵州省天柱县昌利公司陆坡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估算(122b)采空及损失金属量61.34公斤,估算(333)金属资源量28.11公斤,《报告》经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审批。

铁坡金矿:2004年9月铁坡金矿,编有《贵州省天柱县铁坡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估算(122b)采空区金属量70.00公斤,估算(333)金属资源量34.63公斤,《报告》经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审批。

由于矿区在进行整合期间,正在办理相关开采生产所需资料,矿区内全部矿井处于停工状态。

由于本矿矿体较薄,矿区面积较大,金矿体呈脉状产于番召组第二段层间含金石英脉及断层破碎带含金石英脉中,共圈定11个矿体,根据矿区储量分布及地形划分为10个矿井(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矿井),这次受矿山委托,专门针对各个资源块段进行开采设计编制。

二、矿山建设综合评价

(一)矿山开拓方式

矿山各矿体零星分散,不集中,因此,各矿体不宜联合开拓,应独立布置系统进行开采,根据各资源块段分布情况,结合矿山原有生产系统布局,将矿山划分为10个独立矿井进行开采,采用房柱式采矿方法进行采矿,采用采场内留设规则矿柱支撑顶板。

工业广场设在各主井井口附近。

(二)资源可靠性评价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一地质大队2008年6月编制的《贵州省天柱县金井

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层序及构造特征;初步查明了矿层的赋存状

态及空间展布特征计算了矿区内金矿的资源储量。

本次核实工作资料收集基本齐全,内容可靠。储量计算方法合理、核实结果基本可靠。

矿区范围内地质勘探程度较低,对矿区内断层的控制和研究程度不够。

矿区内未展开水文地质调查,缺乏必要的水文观测手段及数据,尤其是尚未查明老采

区的水文地质情况。

由于地质工作程度较差,资源量的可靠程度较低,矿山开发风险性较大。

(三)产品的需求现状和预测

1.矿产品在国内需求和市场供应情况

黄金除在国际上作为硬通货流通作为结算工具外,主要用于黄金饰品的生产加工,还在电子工业、高级仪器、仪表诸方面亦有广泛的应用。随着黄金在国际货币职能的弱化,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黄金在装饰用品方面的用量越来越大;在我国,目前黄金产品主要是人民银行统收专管、计划分配的管理体制,它是属商品性回归的特殊货币,又具有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在我国加入WTO后,黄金市场只有构筑在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基础上,通过加工利用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2.国内外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售方向预测:

随着黄金矿产的不断开发,国内外黄金矿产资源在不断减少。随着黄金国际货币职能的弱化与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在金饰品方面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内外近期对黄金的需求都有上升的趋势。在我国,随着以上海为试点的黄金交易市场的放开,国内近期及将来对黄金的需求均会有上升的趋势。远期的需求则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主要销向依然是黄金手饰品。

(四)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外金矿产品价格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实现,黄金市场价格已全面与世界接轨,黄金已从每盎司的260美元上升到400美元以上,国内黄金产品价格在世界黄金产品价格的冲击下,呈不断调整状况;目前上海金交所目前金价为200—250元/g左右,市场上黄金饰品售价为170元人民币/g左右。

2.黄金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与其它产品一样,黄金产品价格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这取决于国际黄金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及人民生活对黄金饰品的需求量,也决定于黄金作为货币职能是否有增强的可能性。若黄金市场的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价,很多黄金矿山将要倒闭,从而又会导致黄金价格的上升。从目前国内外黄金市场看,其作为黄金饰品的销售仍然是主要的。

(五)外部协作条件

1.交通较为方便,矿石外运条件较好。

2.电力与当地10kv电网连通,外部建设条件较好。

3.矿山生产、生活用水可取自附近泉水。

总之,矿山建设的外部协作条件较好。

(六)开拓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Ⅲ号井设计生产能力:2千吨/年;

(2)全员效率:0.05t/z;

(3)劳动定员:120人;

(4)项目总投资1117.5万元,单位投资5587.5元。

(5)建设工期:16个月。

(七)综合评价

矿石层赋存基本稳定,地质构造基本查清,水文地质复杂,用户可靠,市场潜力大,为矿山建设提供了一定条件。矿山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本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贵州省地矿局一○一地质大队2008年6月编制的《贵州省

天柱县金井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地质资料仅基本满足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设计要求。

限于地质工作程度、深部工程控制不够,对矿体产状、厚度、品位变化等基本要素尚未完

全查明,加之矿体赋存复杂,储量小,因此,矿山生产中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故特说明

及建议如下:

1.矿产储量计算结果由于矿体赋存复杂,可能会与实际开采情况有出入。

2.在实际生产中,有的设计巷道可能会根据矿体变化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3.矿山生产中必须加强技术指导,应配备地质、测量、采矿、选矿技术人员,本方案

需要在实际生产中逐步修改及完善。注意收集实际地质资料并做好编录工作,逐步积累和

完善矿山地质资料,以便指导矿井生产。

4.矿区范围内地质勘探程度较低,对矿区内断层的控制和研究程度不够,矿山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地勘探工作,提高资源量类别,准确掌握断层的产状,以指导安全生产。

5.开采矿体为薄矿体,可采资源量具有较大的变数,且地质勘查程度低,开采风险性大。

6.本次设计中的计算和设备选型主要是针对Ⅲ号井的生产系统进行的,其余矿井开采时必须另行进行计算和设备选型。

7.建议矿山在今后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对矿井深部资源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并进行地质编录,提高资源储量,以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第一章矿山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概况

一、交通位置

金井金矿区位于天柱县城南东平距约11km处,行政区划属天柱县坌处镇和社学乡,地理坐标:东经109°15′29″-109°17′14″,北纬26°49′31″-26°51′06″。天柱-溪口-坌处公路从矿区西面通过,交通方便。

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1-1。

二、水源条件

南部山沟常年有水,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通过处理后,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三、电源条件

电源来自高酿变电站10kv电网,自备柴油发电机组1台,作为矿山一类负荷主水泵备用电源用。

四、矿石运销及经济效益

(一)矿产品在国内需求和市场供应情况

黄金除在国际上作为硬通货流通作为结算工具外,主要用于黄金饰品的生产加工,还在电子工业、高级仪器、仪表诸方面亦有广泛的应用。随着黄金在国际货币职能的弱化,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黄金在装饰用品方面的用量越来越大;在我国,目前黄金产品主要是人民银行统收专管、计划分配的管理体制,它是属商品性回归的特殊货币,又具有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在我国加入WTO后,黄金市场只有构筑在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基础上,通过加工利用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二)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外金矿产品价格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实现,黄金市场价格已全面与世界接轨,黄金已从每盎司的260美元上升到400美元以上,国内黄金产品价格在世界黄金产品价格的冲击下,呈不断调整状况;目前上海金交所目前金价为200—250元/g左右,市场上黄金饰品售价为170元人民币/g左右。

2.黄金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与其它产品一样,黄金产品价格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这取决于国际黄金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及人民生活对黄金饰品的需求量,也决定于黄金作为货币职能是否有增强的可能性。若黄金市场的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价,很多黄金矿山将要倒闭,从而又会导致黄金价格的上升。从目前国内外黄金市场看,其作为黄金饰品的销售仍然是主要的。

第二节地质构造及矿石层特征

一、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为青白口系番召组及第四系松散残坡积层。本区含金地层为青白口系番召组。由老到新包括:

番召组(Qbf):分两个岩性段,勘查区内仅出露第二段:

第一段(Qbf 1):出露于图区的外围,岩性为浅灰至深灰色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夹板岩组成,厚度600m。

第二段(Qbf 2):由灰、灰绿色凝灰质板岩、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砂质板岩及绢云母板岩组成,厚度500m。为该区主要含金矿地层。

第四系(Q):由粘土、亚粘土、砂、砾石、碎块、腐质土和采矿弃渣等组成,厚0-20m。直接覆盖于清水江组地层之上,由于出露面积小,图上未表示。

二、构造

(一)褶皱

褶皱构造:区内褶皱构造主要为北东向的背斜,即相公堂背斜,背斜属区域性南加背斜的北东延伸部分,轴向北东向,核部和翼部地层均为青白口系番召组。

(二)断层

断层,断层走向北东向,倾向北断裂构造:工作区内主要为一条北东向的断层,即F

1

西,倾角50-70°。断层破碎带由碎裂岩和石英脉组成,图区内长3400m,两端延伸出图,破碎带宽0.50-1.50m,断层两盘均为青白口系番召组,为区内含矿正断层。

三、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

(一)含矿岩系

工作区内含金石英脉呈脉状赋存于相公堂背斜层间剥离带及北东向断层破碎带中,产出层位为青白口系番召组第二段中上部灰色砂质板岩,产状与地层一致,与顶底板岩层界线清楚,共有4条,即M1、M2、M3、M4含金石英脉。

M1含金石英脉:位于工作区中部,呈脉状产于金井背斜近轴部,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2°-40°,控制含金石英脉长1700m,厚1.50-1.80m。

M2含金石英脉:位于工作区中部,呈脉状产于金井背斜近轴部,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35°-38°,控制含金石英脉长1880m,厚0.30-0.40m。

M3含金石英脉:位于工作区北部,呈脉状产于F

断层破碎带中,走向北东,倾向北西,

1

倾角52°-55°,控制含金石英脉长650m,厚0.32-1.10m。

M4含金石英脉:位于工作区东部,相公堂背斜北西翼,呈脉状产于层间裂隙中,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7°,控制含金石英脉长200m,厚0.30-0.45m。

(二)矿层特征

金矿体呈脉状产于番召组第二段层间含金石英脉及断层破碎带含金石英脉中,共圈定11个矿体,下面就矿体特征作简要叙述:

①号矿体:位于矿区西部,呈脉状产于M1含金石英脉北西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0o。控制走向长度为150m,水平宽度为30m,厚0.40-0.85m,平均厚0.58m,厚度变化系数为35.74%;矿石品位(2.12-5.80)×10-6,平均 4.20×10-6,品位变化系数为

40.14%。

②号矿体:位于矿区西部,呈脉状产于M1含金石英脉北西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2o。走向长度为250m,倾向水平宽150-200m,厚0.41-0.56m,平均厚0.47m,厚度变化系数为14.69%;矿石品位(4.10-10.62)×10-6,平均7.33×10-6,品位变化系数为

38.81%。

③号矿体:位于矿区中部,呈脉状产于M1含金石英脉中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5o。走向长度为370m,倾向水平宽250-300m,厚0.30-0.60m,平均厚0.45m,厚度变化系数为19.01%;矿石品位(4.60-10.20)×10-6,平均 6.53×10-6,品位变化系数为

28.82%。

④号矿体:位于矿区东部,呈脉状产于M1含金石英脉北东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7o。走向长度为280m,倾向水平宽140-210m,厚0.30-0.45m,平均厚0.39m,厚度变化系数为9.76%;矿石品位(4.16-6.74)×10-6,平均 6.06×10-6,品位变化系数为

29.74%。

⑤号矿体:位于矿区东部,呈脉状产于M1含金石英脉北东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8o。走向长度为340m,倾向水平宽80-160m,厚0.30-0.42m,平均厚0.37m,厚度变化系数为9.70%;矿石品位(4.50-8.12)×10-6,平均 6.00×10-6。品位变化系数为22.77%。

⑥号矿体:位于矿区南西部,呈脉状产于M2含金石英脉南西段,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35o。矿体走向长度为150m,倾向水平宽180-300m,厚0.30-0.47m,平均厚0.40m,厚度变化系数为37.77%;矿石品位(2.58-8.37)×10-6,平均4.67×10-6,品位变化系数为

37.77%。

⑦号矿体:位于矿区东部,呈脉状产于M1含金石英脉南西段,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35o。矿体走向长度为350m,倾向水平宽100-160m,厚0.30-0.52m,平均厚0.43m,厚度变化系数为19.05%;矿石品位(4.20-8.34)×10-6,平均6.44×10-6,品位变化系数为

89.78%。

⑧号矿体:位于矿区中部,呈脉状产于M2含金石英脉中段,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36o。矿体走向长度为390m,倾向水平宽20-80m,厚0.30-0.36m,平均厚0.33m,厚度变化系数为7.92%;矿石品位(3.66-5.15)×10-6,平均 4.47×10-6,品位变化系数为

12.98%。

⑨号矿体:位于矿区北部,呈脉状产于M3含金石英脉南西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5o。矿体走向长度为90m,倾向水平宽50m,厚0.50-1.10m,平均厚0.76m,厚度变化系数为38.77%;矿石品位(1.85-3.27)×10-6,平均2.44×10-6,品位变化系数为26.19%。

⑩号矿体:位于矿区北部,呈脉状产于M3含金石英脉北东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2o。矿体走向长度为80m,倾向水平宽60m,厚0.32-0.50m,平均厚0.39m,厚度变化系数为20.24%;矿石品位(1.89-8.33)×10-6,平均5.49×10-6,品位变化系数为57.28%。

(11)号矿体:位于矿区东部,呈脉状产于M4含金石英脉中,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7o。矿体走向长度为130m,厚0.30-0.45m,平均厚0.40m,厚度变化系数为15.07%;矿石品位(3.80-10.50)×10-6,平均5.81×10-6,厚度变化系数为38.07%。

(三)矿石质量

1、矿石物质组成

(1)矿石矿物组合特征:矿石矿物为自然金;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少量毒砂及绿泥石。

(2)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为块状构造。

(3)金的形态及赋存状态:金的形态以粒状为主,少部分为薄片状、鳞片状;金

大部分赋存于石英的小裂隙和孔隙中,部分生于石英脉与毒砂之间、毒砂晶粒边缘或毒砂晶粒裂隙中。

2、矿石化学成分

含量为95-99%;FeAsS含量为1-4%;其它化学成分0.5-1%;Au含矿石化学成分SiO

2

量(1-20)×10-6。

3、矿石氧化特征

金矿石为含金石英脉,金矿体多为隐伏矿体,基本无氧化矿石。

(四)矿石类型

根据金粒的大小、赋存状态及围岩和脉石的成分,可分为含粗-中粒金的脉石英矿石、含微粒-细粒金的脉石英矿石、含硫化物金的脉石英矿石。

(五)矿体围岩和夹石

矿体围岩为粉砂质板岩,夹石主要为石英脉岩。

(六)矿床共生矿产

区内金矿共生矿主要为毒砂,因其含量极低,无工业利用价值。

(七)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选矿方法的确定

该类型金矿金矿物为自然金,金矿物颗粒较大,均为肉眼可见金,故采用重选矿法较为适宜。

2、选矿工艺流程

矿石破碎-摇床-粗淘洗-精淘洗-提炼。

3、产品质量及生产指标

通过上述流程处理后,可获得合格的出售产品,产品质量及有关生产指标见表1-1:

表1-1 选矿产品质量指标表

二、矿山水文地质

(一)地形地貌

矿区为构造剥蚀中山地貌,总体地势中西部低,东西两侧高,缓坡坡度为1-15°,陡坡坡度为40-80°,区内为一轴向北东向的背斜,岩层倾向北西和南东,倾角30-40°地形有利于地表水的自然排泄,矿区低洼处为金井河,金井河的东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由东向西迳流注入金井河,金井河的西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由西向东迳流注入金井河。

该矿区金矿体所处标高为600-300m,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为420m,部分矿体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位于420m以上标高采矿时,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自然排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位于420m以下标高采矿时,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矿床充水的补给量大,地下水未能自然排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二)地下水类型

1、岩层的含水性和隔水性

(1)含水岩组

矿区含水岩组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冲、洪积形成的粘土、砂土和碎石土组成,岩土体中主要赋存孔隙水,未见明显的泉眼,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该岩组所含地下水水量小,对采矿工程影响性小。

(2)隔水岩组

矿区隔水岩组为青白口系番召组第二段(Qbf 2):岩性由灰、灰绿色凝灰质板岩、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砂质板岩组成,厚度大于500m。岩层含水性差,隔水性好,岩层中有少量基岩裂隙水及孔隙水(变砂岩)滴出,坑道中滴水量昼夜不足10m3,对采矿工程影响性小。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3)构造裂隙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内有仅一条断层,即F

断层:断层位于矿区北部,断层已切穿青白口系番召组岩

1

层,断层破碎带岩性较破碎,破碎带含水性好,导水性强,低洼处有泉眼出露,泉点流量为3-5L/S;水量受季节影响,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断层泉最低出露标高为420m,低于⑨、⑩号矿体的最低标高60m,对采矿工程影响性小。

(4)矿坑的充水因素

中国金矿资源概况及分布图

中国金矿资源概况及分布 中国金矿资源比较丰富。总保有储量金4265吨,居世界第7位。我国金矿分布广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在全国各个省(区、市)都有金矿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265处。就省区论,以山东独立金矿床最多,金矿储量占总储量14.37%;江西伴生金矿最多,占总储量12.6%;黑龙江、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金矿资源也较丰富。金矿矿床分内生、外生两大类。 内主矿床中以岩浆-热液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最重要,前者如山东焦家金矿,后者如小秦岭地区;沉积改造微细粒型金矿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如贵州黔西南金矿);砂金矿亦占有重要地位。金矿成矿时代的跨度很大,从距今约28亿a左右的太古宙开始,一直到第四纪都有金矿形成。但56%的金矿储量集中在前寒武纪,其次为中生代和新生代金矿储量,占总储量的36%,古生代的金矿相对较少,只占5.7%。 中国最有名的金矿是山东的胶东金矿,金矿90%以上集中分布在招远―莱州市地区,最主要矿区是玲珑金矿。该矿区有悠久的开采历史,建国以来引进现代采治技术,逐渐发展壮大,产金量一度居世界第五位。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河北迁西县金厂峪金矿、河南西部小秦岭金矿等。 重要金矿类型及成因 金厂峪金矿在清朝未年就已成为全国的三大金矿之一,其含矿岩系属上太古界的迁西群,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是晚燕山期花岗岩,目前该矿已有日处理500吨矿石的选厂。小秦岭矿金矿主要采区是文峪上官,含矿岩系属上太古界太华群,赋矿层为一套斜长角闪片麻岩,科学家们发现金矿都产在脉岩中,称作含金石英脉。迄今小秦岭金矿田已发现含金石英脉1100多条,有30多条长度在千米以上,一般长达数百米,厚0.4-1.5米。吉林省的夹皮沟金矿主要产于晚太古代-早元古代的北西向构造挤压带中的含金石英脉。该矿从19世纪初开采。六十年代以来,又发现大中型金矿10余处。 中国第二大金矿类型是沉积岩型,即所谓“卡林型”或“微细浸染型”。这类矿虽然品位较低,金粒细小而且分散,但矿床的规模大,在当今采矿、选治技术发达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很高产量。我国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滇、桂黔和川、陕,其次为桂西北,也先后发现了金芽、高龙等矿床;后者以川西北地区最重要,已有松潘、南坪等5个较大金矿采区。科学家们认为,在沉积型金矿形成过程中,有机物成矿(即生物成矿)的机制不容忽视。在漫长的沉积期,许多海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以及干酪根等均能吸收或吸附并富集Au元素,形成富有机质的金源岩。以后,通过有机质的还原再使Au从各种搬运流体中沉淀富集,形成金矿床。 第三大金矿类型是火山岩型金矿。其中台湾基隆金瓜石金矿陆相火山岩型金矿最为典型。清光绪年间就已开采,最为鼎盛时期年产黄金2.6吨,铜7000吨。矿床主要分布在第三纪砂质岩所夹的安山岩中,为裂隙充填交代型。此外还有侵入岩及外接触带型金矿床,但重要意义不如前述三种。 中国是世界最早开采和利用黄金的国家之一,在告别20世纪、迎接新千年之际,我国的金矿科研更加深入,很多大型或超大型金矿的探明是我国金矿开发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

废石充填

废石充填

废石充填工艺在阿希金矿的实践 苏春玮 摘要:阿希金矿通过优化设计,合理利用井下矸石及及露天部分废石进行采空区充填,解决了充填料不足与采充严重不平衡的问题,价低了生产成本,清洁了矿山环境,保障了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废石;充填;充填工艺 前言: 阿希金矿是一座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大型金矿,井下采矿方法主要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空场嗣后充填法,下向进路充填法。由于前期充填料生产能力不足,导致采充严重不平衡,影响生产。经分析研究,在空场嗣后充填采场利用废石充填矿柱,以解决这一问题及降低生产成本。 1 矿床地质概况及开采现状 1.1地质概况 矿床开采所涉及到的主要岩组为大哈拉军山组英安岩和阿恰勒河组砂砾岩块状岩组。岩石致密坚硬,结构面间距0.5~1.0m以上,岩体完整性为中等—良好。 与开采有关的岩组为F2断裂破碎带碎裂块状岩组。该岩组分布于矿体下盘,部分地段影响到矿体。在含金石英脉及蚀变岩矿体的底板,由于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宽5-10m的破碎带,含有较

多的较多的粘土(或断层泥),形成岩块夹泥或泥散体结构,形成了一个近乎南北向的破碎带软弱结构面。这部分工程岩组的工程地质性质及稳定性均差,破坏机制表现为塑形变形,剪切破坏有松动坍塌,变形过程可长可短。总体来看,远离F2断层的矿体和上盘围岩的稳定性较好,矿体底板和底盘断裂带稳定性差,采矿工程布置时应尽量避开它。工程地质性质及稳固性不均一,差别大,视具体地段岩性、岩体结构特征而定。其中有易产生掉块、冒顶等小的不易于处理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1.2开采现状 阿希金矿于1995年7月建成投产了750t/d原矿处理能力的选冶生产系统和600t/d生产能力的北露天采矿生产系统,随后又建成投产了100t/d生产能力的南露天采矿系统。按照强化开采的生产规模及露天开采的下降速度,南、北两露天坑于2004年达到设计最终开采境界而闭坑并进入坑内开采。 与露天坑衔接的采场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1400水平以下主要采用小空场嗣后充填法和下向进路充填法,目前崩落法采场已全部回采完。 2 废石充填 2.1废石充填料的选择 根据阿希金矿所处地理位置及内外部开采技术条件,可供选择的废石充填集料有露天坑覆盖岩及井下掘进产生的废石。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2007-12-23 15:16:31) 分类:能源矿产与环保 标签: 知识/探索 基金工程: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程(901020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工程基金资助工程(KZCX210203) 作者简介:苏建平(19702),男,甘肃甘谷人,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区域地 质及环境地质研究. 第9卷第3期 2003年9月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苏建平1 ,2,张翔2 ,3 (1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21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摘要:甘肃地域广阔,北山,祁连,秦岭造山带都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

质构造演化,形成了众多不同背景,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不同规模的金矿床.甘肃金矿受特定的地层,岩性及岩浆,构造,变质作用的控制,可划分为北山(北山北带和南带成矿带),祁连(带),西秦岭(北秦岭,中秦岭,南秦岭成矿带)和摩天岭4个成矿区7个岩金成矿带. 控矿因素 111 矿源层 甘肃已发现的岩金矿床(点),在元古—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等地层中均 有分布,按其规模和拥有资源量首推南秦岭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和热水溶滤热泉型金矿,赋矿地层分别为早三叠世晚期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相高水位体系域及早,中三叠世台地斜坡相低水位体系域类复理石建造与早古生代海槽型含C泥质硅质岩建造和火山沉积建造.前者如南秦岭寒武—志留纪黑色岩系Au2U组合的微细粒金矿,后者如北祁连变质火山岩型,火山沉积变质型铜2金矿点(石居里沟,青羊沟)及火山沉积再造型金 矿(北祁连寒山,鹰咀山,肮脏沟,青分岭和北山地区南金山,马庄山等金矿).其他 如西秦岭地区印支—燕山期深—浅成中酸性岩浆岩外接触带热晕型金矿及北山南带以小西弓金矿为代表的古元古代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等也具一定规模.大陆边缘尤其是活动大陆边缘,火山活动强烈而广泛,上地幔及中下地壳中的Au及有用组分随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近地表)并富集形成火山沉积型矿床,或分散在火山

洋满冲金矿详查设计

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 详查设计 编写: 舒易洪 审核: 徐德春 总工程师:陈健 队长:廖登志 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六总队 二OO八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 3 -

第二节矿区位置、范围及交通 ............................................................................. - 3 - 第三节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 - 4 - 第四节以往工作概况 ........................................................................................... - 5 - 第二章区域地质 (6)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 6 - 第二节、地层........................................................................................................ - 6 - 第三节、构造........................................................................................................ - 7 - 第四节、区域矿产................................................................................................. - 7 - 第三章矿区地质 (8) 第一节地层岩性................................................................................................. - 8 - 第二节构造........................................................................................................ - 8 - 第四章矿床地质 (9) 第一节、含金石英脉的形态、产状及规模.............................................................. - 9 - 第二节、矿石矿物组合及其产出特征................................................................... - 11 - 第三节、矿体围岩蚀变........................................................................................ - 11 - 第五章详查工作布署 . (11) 第一节工作部署原则 ......................................................................................... - 11 - 第二节勘查类型及工程布置原则 ...................................................................... - 12 - 第三节具体工作部署及技术要求 ...................................................................... - 12 - 第四节工作标准............................................................................................... - 16 - 第五节具体实施方案........................................................................................ - 16 - 第六章设计实物工作量及经费预算 . (17) 第一节设计实物工作量 .................................................................................... - 17 - 第二节经费预算............................................................................................... - 17 - 第七章预期成果. (18) 第八章组织管理及保证措施 (19) 第一节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 - 19 - 第二节组织管理 ........................................................................................... - 19 - 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 - 19 - 第四节安全管理 ................................................................................................ - 20 - 附图 1、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地形地质(含工程布置)图 2、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0号勘探线剖面图 3、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 4、8号勘探线剖面图 4、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M19水平投影及资源量估算图 5、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M20水平投影及资源量估算图 6、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M22水平投影及资源量估算图 附件 1、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2、黄金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3、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

深部金属矿

深部找矿物探方法主要包括:磁法、激电、电磁法(瞬变电磁法、MT法和CSAMT 法)、地震法和井间物探方法。 磁法是通用的廉价、快速找矿方法,但以定性和半定量为主。它在圈定岩体范围,圈定断裂带,探测含磁性物质的矿产资源等方面具有独到作用。 电磁法种类繁多,包括时间域电磁法(TEM)、频率域电磁法(MT、AMT、CSAMT)、高密度电法和激发极化法(IP),其中勘探深度大于500m的是时间域电磁法和频率域电磁法。电磁法特别对低阻体敏感。由于断裂带和断层两侧岩层的电性差异较大,矿床和产出环境中常伴有低阻的蚀变带、角砾岩带、蛇纹岩化、剪切破碎带等,此外由硫化物颗粒组成的硫化物矿床往往电阻率很低,有些金属矿体也是低阻体,所以电磁法是勘探金属矿的重要方法。 地震法是物探方法中分辨率最高、最精确的方法。但由于金属矿床多产出在岩浆岩及其围岩和变质岩及火山岩之中,矿体与围岩没有明显的波阻抗差,而在基岩裸露地区激发条件又很差,所以地震法在金属矿勘探中很少应用。但近年来,随着数据处理方法和仪器设备的改善及提高,地震法在金属矿勘探中已取得了明显进展。 井间物探包括井中瞬变电磁法和井间高密度电法和井间地震,可以直接探测矿化带和矿体在井间的展布。井中瞬变电磁法勘探深度可达2000m。 对于金属矿产的勘查,除了利用传统的电法之外,电磁法仍然是主要的方法.近年来激电法(SIP/CR)、人工源和天然源的混合场源法(EH4)、人工源声频大地电磁法(CSAMT)、瞬变电磁(TEM)、大地电磁法(MT)等已逐步应用于金属矿勘查中,并在寻找深部隐伏矿床、构造复杂区的矿床等方面都取得了有用的成果。 MT是频率域电磁法的典型方法,是通过改变频率达到测深目的的天然源电磁法,所以MT在寻找深部隐伏矿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MT的勘探深度不仅与频率有关,还与地表电导率及其厚度有关MT虽然在寻找深部隐伏矿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它的信号很弱且抗干扰能力较差,所以MT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了适应不同的观测环境,MT发展了很多变种方法且在找矿中得到了应用,如以提高信噪比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和以提高分辨率的混合源电磁法(EH 4),CSAMT的频率范围一般为n~8192Hz,勘探深度大于2km,EH 4的频率范围一般为10~100kHz,在1km以内有较高的分辨率。 TEM是时间域电磁法的典型方法,TEM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澳大利亚得到了发展和应用,TEM与传统的直流电法、激电方法相比,其探测深度明显要大,垂向分辨率也高,易于探测到覆盖层下的良导体,探测深度可达300~400m.近年来,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探测深度可达1500m。

金矿地质勘查

金矿地质勘查 1.普查找矿方法 重砂法和传统方法直接找矿是50年代以前世界找金的主要方法。这一时期是直接找矿、就矿找矿阶段,这种方法简单、经济,对于寻找地表矿、易识别矿是有效的;50~70年代,是方法找矿阶段,是物化探方法找矿广泛运用的时期;70年代以后,趋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找矿的主要对象已从找地表矿,易识别矿转向难识别矿、隐伏矿。尤其是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找矿难度增大了,传统方法找矿效果越来越差。在这种新形势下,世界上重要产金国和地质工作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已从直接找矿转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强调建立矿床模式,加强综合信息研究。 化探是金矿找矿中广泛采用的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的特点。尤其微量金的测定方法日趋完善和电子计算机在化探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化探找金更具生命力。60年代美国成功地运用化探方法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发现了内华达金矿带,该带二三十个矿床的发现都运用了化探方法,主要指示元素是砷,指示元素组合为砷、锑、汞、钨等。这是化探找金的重大突破。原苏联也很重视化探找金,50年代中期已在南乌拉尔、乌兹别克等地依据砷的地球化学异常找金,以后化探配合其他找矿方法陆续发现了包括穆龙套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金矿床。目前,化探已是不可缺少的找矿方法,尤其对于微细浸染型金矿、斑岩型金矿、难识别或隐伏金矿,是有效的主要方法。 我国近年来,痕量金分析技术取得了突破,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岩矿测试中心用国产一米光栅光谱仪,采用化学光谱法,使金的检出下限达到0.3×10-12~0.1×10-12,采用活性炭吸附柱富集,发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金,灵敏度达1×10-12~2×10-12。金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的试验成功,使化探找金以金为直接指示元素成为可能,为找金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信息。化探找金受到了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河南上宫金矿,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矿的找矿中起了重要作用;化探找金在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找矿中效果也比较明显,化探在圈定成矿远景区,缩小找矿靶区,配合其他方法找金方面更是不可少的。在金矿普查中,运用化探扫面和金的快速分析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普查工作中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应用最广的是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微尘测量和气体测量主要应用在航空化探中,是一种快速、高效很有前途的方法。 目前,我国化探找金应用领域还不广,利用化探配合重砂法研究矿源层、成矿构造及岩体成矿专属性还不够,特别是从综合角度评价,组合异常等工作开展较少。 物探法也是一种直接找金方法,主要用来圈定可能与金矿有关的地质构造、岩体接触带等,缩小找矿靶区。运用物探方法找金要在掌握矿床地质特征的前提下,在经过方法、技术试验的基础上,一般选用适合的两种以上的物探方法同时使用,而且还要与化探、遥感等方法密切配合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释,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前世界上物探技术发达的一些国家,物探方法应用于找金要比应用于找重金属矿少得多。但物探方法找金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加拿大迪图尔湖金矿就是1974年应用物探方法普查重金属矿时发现的。赫姆洛金矿的发现物探方法发挥了一定作用,该矿金呈浸染状产于含黄铁矿片岩中,片岩中黄铁矿含量约8%,金品位与黄铁矿的富集无关,但黄铁矿化带与金矿化带是一致的,根据黄铁矿的激发极化异常,有效地圈出了金的矿化带。近几年,各国在寻找与黄铁矿等硫化物有关的金矿床时,越来越多地使用了激发极化法。其他物探方法也可以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应用。如,日本菱刈金矿的发现航空物探法、地面电阻率法起了重大作用。 在我国,物探方法应用于找金,正在受到重视,虽然应用还不普遍,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

稀有金属矿采选新建项目完整版

稀有金属矿采选新建项 目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3年中国稀有金属矿采选新建项目大全(含金银矿、铜矿等)》目录 (第一部分)2013年中国稀有金属矿采选新建项目大全目录(节选)……………项目名称:福建省大田县银顶格-上蔡矿区硫多金属矿、水泥用灰岩矿、高岭土矿(整合)扩建项目项目名称:大余石雷钨矿技改项目项目名称: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名称:赣州年采2万吨锂辉石矿项目项目名称:石城县海罗岭钽铌矿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名称:江华县河路口钨锡矿区北沟、石浪冲、麻子湾矿段钨锡矿采选工程项目项目名称:安化县同心锑业锑矿采选改建工程项目项目名称:郴州市苏仙区永盛矿业坳上镇欧家垄多金属矿采矿项目项目名称:郴州市苏仙区永盛矿业南风坳联办铅锌多金属矿采矿项目项目名称:湖南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羊皮河尾矿库工程项目项目名称:湖南省宜章县赤石兴旺铅锌矿30000t/a采选工程项目项目名称:临武县南方矿业玉岭铅锌锡多金属矿采选工程项目项目名称:湖南省临武县镇南乡鸿运铅锌矿万t/a采矿复建项目 项目名称:广东省云安县茶洞矿区58线~109线砷矿(毒砂)项目 项目名称:广东省阳春市锡山矿区锡钨矿年采选万吨复产项目项目名称:茂名石化工业区年处理30万吨钛毛矿及配套锆盐加工项目项目名称:韶关市年处理1万吨含钼钨尾矿综合回收项目项目名称:修文县谷堡乡银鼎铝土矿(延续、变更)10万t/a项目项目名称:从江县那哥铅锌矿多金属矿开采工程项目项目名称:保山市隆阳区金厂铜锌铁多金属矿采选工程项目项目名称:腾冲县佳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200t/d铁、锌选矿厂建设项目项目名称:花坟尾矿库恢复使用项目项目名称:云南铜业(集团)钛业有限公司禄劝县小克梯尾矿库工程项目项目名

毕业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 (2) 1.1矿山及选矿厂概况 (2) 1.2矿床和原矿性质 (2) 1.3产品方案 (9) 第2章车间生产能力和工作制度 (9) 2.1车间工作制度 (9) 2.2车间生产能力 (9) 第3章工艺流程选择和计算 (9) 3.1破碎流程选择和计算 (9) 3.2磨矿流程的选择和计算 (15) 3.3选别流程的选择和计算 (18) 3.4脱水流程的选择和计算 (23) 3.5矿浆流程计算 (24) 第四章主要工艺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30) 4.1破碎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30) 4.2筛分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31) 4.3磨矿分级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33) 4.4选别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38) 4.5脱水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41) 第5章主要辅助设备的和设施的选择和计算 (42) 5.1原矿仓的选择和计算 (42) 5.2粉矿仓的选择和计算 (43) 5.3胶带运输机的选择和计算 (43) 5.4检修起重设备计算和选择 (45) 5.5 给料设备选择和计算 (45) 第6章厂房布置与设备配置 (46) 6.1厂房的总体布置 (46) 6.2破碎车间设备配置 (46) 6.3磨浮车间设备配置 (46) 6.4脱水车间设备配置 (47) 6.5设计图纸 (47) 第7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7) 参考文献: (47)

第1章绪论 1.1矿山及选矿厂概况 1.矿区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 阿希金矿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境内,距伊宁市北东方向约60Km,矿床中心点地理座标东经81度36分35秒,北纬44度13分43秒。从伊宁市由简易公路可达矿区。矿区属高中山区,绝对高程1300-1650米,相对高差200-300米,坡陡、谷深,山顶平缓,黄土发育,构成平项垅岗。 2.矿区气象 矿区气候夏季凉爽多雨,最高气温+30度,常有雷阵雨、冰雹,山顶为雷电危险区。冬季严寒多雪,最低气温.30度,积雪期为10月一来年4月,正常积雪深度1—2m,低洼处可达5—10米。 3.厂址概况 选厂地形较为平坦,地势开阔,有扩建余地 1.2矿床和原矿性质 1.矿床性质 伊宁县阿希金矿床矿床位于伊宁县城北约30千米处,属中低山区,但地形切割强烈,已修成简易公路,可通行汽车。 该金矿于1988年发现,1992年与1996年分别提交了该矿床北、南段地质勘探报告,经自治区储委审查后,共批准该矿床C+D级金金属储量50.46吨,D 级伴生银金属量84.74吨.另有表外金储量7.19吨。 矿床位于喀拉苏石炭系海相断陷盆地中。盆地内火山机构发育,阿希古火山构造位于盆地的西段中心部,金矿床位处火山机构的西南缘弧形转弯处。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一套中一中碳酸性火山岩建造组成的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英安岩和英安质角砾熔岩等。 矿区构造以剥蚀残余火山管道及火山断裂为主,其中环形断裂中的F2是只要控矿和容矿断裂构造。并严格的控制着区内矿体的形态、产状及规模的变化,矿体形状多呈似板状体产出。围岩蚀变为黄铁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碳酸

金矿成因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 (2006-1-10) 一、岩桨一热液金矿床 本类金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一清源深断裂,郯城一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一海丰深断裂带等。混合岩化一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 (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落型花岗石。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私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一多金属矿化。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实例: 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同位素年龄1.4亿年。呈北东一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 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一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仅极少数分布于自云岩或岩枝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一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一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一6条矿体组成。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m,最厚5 -10M。 含金地质体共有3种: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②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③含金破碎蚀变带。围岩蚀变强烈,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为主。 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有银金矿和啼金矿,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翎矿等。金品位为5.37-9. 01g/t,一般在7 g/t以上。矿石铅属古老正常铅,模式年龄为15亿年.

天柱县金矿七号井开采方案

天柱县金井(壕乡)金矿Ⅶ号井 开采方案设计 说明书 设计规模:2Kt/a 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0年七月

天柱县金井(壕乡)金矿Ⅶ号井 开采方案设计 说明书 工程规模:2Kt/a 审定:袁余胜 项目负责:浦鹏 设计:李光英 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0年七月

参加设计人员名单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矿山概况及地质特征 (9) 第一节概况 (9) 第二节地质构造及矿石层特征 (10) 第二章矿山开采 (18) 第一节矿区境界及储量 (18) 第二节矿山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9) 第三节矿山开采 (20) 第四节矿山通风防尘及职业防护 (31) 第三章矿山机械 (42) 第一节运输设备 (42) 第二节通风设备 (45) 第三节排水设备及排水系统 (46) 第四节压气设备 (46) 第四章安全大纲 (48) 第一节矿山安全总则 (48)

第二节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 (49) 第三节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50) 第四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53) 第五章选矿方案 (73) 第六章地面设施 (75) 第一节地面工艺及总平面布置 (75) 第二节矿山供电、通信、供水 (80) 第七章环境保护 (84) 第八章技术经济 (92)

附图: 1.矿区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2.井上和井下对照图。 3.矿山总平面布置图。 4.Ⅶ号井开拓系统平、剖面面图 5.通风系统图。 6.防排水系统图。 7.井下避灾路线图。 8.矿山运输系统图。 9.供配电系统图。 10.采矿方法图。 11.综合管网布置图。 12.通讯系统布置 附件: 1.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5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天柱县金井(壕乡)金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C520000201054120065331; 2. 整合前天柱县金井金矿区中的壕美雄金矿、铁坡金矿、陆坡金矿、大湾金矿、铲子湾金矿、兴硐冲金矿、洋满坡金矿、金井金矿、壕乡Ⅰ号金矿采矿许可证(副本)》。 3.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地矿管函[2008] 940号文件: 《关于调整天柱县黄金矿太区范围的批复》。 4.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3月24日黔国地资储备字[2009]79号文件:“关于《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5.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2009年3月13日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8]141号:《贵州省天柱县金井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6.设计委托书。 7.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资质证书。

豫西柳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物探找矿预测

收稿日期:2004 01 05。李莉编辑。 作者简介:武玉海(1969 ),男,内蒙古准格尔旗人,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工程师,硕士,从事金矿地质研究。 第10卷 第1期2004年3月 黄金地质GOLD GEOLOGY Vol 10 No 1M ar ,2004 豫西柳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物探找矿预测 武玉海,张学军,葛良胜,张惠玉,刘荫椿,王文龙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豫西柳林地区地表存在大面积矿化和明显的区域化探金异常。为确定深部金资源远景,在蚀变矿化带上进行了放射性 测量和电测深物探研究。测量分析显示,金矿化带具有低电阻率、高极化率、高放射性 组合异常特征,这一组合异常特征为该区良好的金矿找矿标志。通过地表放射性 测量及采样分析,圈出地表金矿化异常带,再利用高密度测量推断其深部矿化,共圈定了5条矿化体,估算金资源量6458kg,预测其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关键词:金矿;物探;找矿预测;豫西 中图分类号:P618 51;P631 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558X (2004)01 0033 06 柳林地区属豫西金矿成矿带,火山 次火山岩浆活动强烈,断裂发育[1] ,有多个明显的区域化探金异常,并且在其周围地区存在多处金矿床(前河、店房等) [2~3],因而 是金矿成矿的有利地区。在柳林地区地表发现大面积矿化后,笔者采用物探方法对其蚀变矿化带深部的含矿性进行了评价,进而对该地区的金矿资源进行预测。 1 蚀变矿化带放射性 强度特征 区内岩石蚀变以钾长石化为特征,金矿化与钾长石化密切相关,为此在物探测深工作前,采用FD-3017放射性 测量仪测试6条剖面,测点间距为5m 。通过统计分析,放射性 强度背景值[未蚀变安山(玢)岩]为20 10-6 左右,30 10-6 左右为低异常,40 10-6 左右为矿化或其他异常,50 10-6 左右及其以上一般矿化强烈。 从图1可见,放射性 异常主体走向为NW ,与区内矿化蚀变带一致,其高值异常 图1 柳林地区放射性 10-6等值线图 区即为低品位矿体分布区。 通过对各剖面图分析,放射性 值随着蚀变矿化强度的增强而增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剖面由于位于钾化带的边缘,地表矿化不明显,放射性 测量基本无异常显示,多处于背景值区间,只在第65和85两

矿山基建探矿及其成果应用

矿山基建探矿及其成果应用 李志忠 (新疆阿希金矿 伊宁835000) 摘 要 介绍阿希金矿床基建探矿工程的设计、施工和成果的应用,总结矿山进行基建探矿必要性、合理性及在矿山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基建探矿 经验教训 1 矿床地质概况 1.1 地理位置 矿区地处西天山博罗科努山系科古琴山主脊南坡,琼阿希河与克希阿希河交汇处。 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褶皱系西段,地处赛里木地块与加里东冒地槽褶皱带接镶部位。 1.2 矿区地层 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C1d5)和阿恰勒河组第一岩性段(C1a13),前者属断陷盆地早期火山活动产物,是一套中酸(酸)性火山建造;后者为火山活动平息之后的正常沉积,属—套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二者之间为角度不整合。 1.3 矿区构造 阿希古火山机构位于吐拉苏断陷盆地的西段中心部位,东西长约4km,南北宽约3km,总面积12 km2。矿区以剥蚀残余火山管道及火山断裂为主,金矿床受控于阿希古火山机构并分布于该火山机构的西南缘弧形转弯处。 1.4 控矿构造 火山环状断裂之一的F2是矿床的主要控矿、容矿断裂。 1.5 矿床成因 是受火山机构控制的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 1.6 矿床(脉)地质特征 金矿化带总长1280m,位于F2断裂上盘,整体呈向西南凸的弧形带状分布。以8勘探线为界分为南、北两个矿段。北段8~64线控制长560m,南段8~55线控制长640m。 1.6.1 北 段 由两种成因8个矿体组成。其中,热液型矿体7个,呈平行脉状分布于①号上盘位置;沉积型矿体1个(DL),分布于大哈拉军山组与阿恰勒河组之间不整合接触面上。①号矿体为主矿体,其资源储量占矿床储量的90%左右,矿体平均品位5.58×10-6。其它均为小矿体。 ①号矿体:北段勘探范围8~64线,长560m,呈脉状。总体走向北东10°,倾向东100°,倾角55°~85°。控制最大斜深480m,最大厚度35m,一般11~15m。 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岩型少量。 1.6.2 南 段 南段勘探范围8~55线,长650m,控制最大斜深385m,共圈出2个矿体①、②号。 ①号矿体:位于8~43线,是北部①号矿体的延续。控制总长510m,控制斜深115~385m。 ②号矿体:位于①号矿体上盘,分布于15~55线间,控制长400m,斜深70~215m。南段矿石主要以蚀变岩为主约占矿石量的90%以上,仅局部含有石英脉型矿石。 2 阿希金矿床基建探矿 阿希金矿床自矿山建设至今历经了3次基建探矿阶段,分别是北段露天矿阶段、南段露天阶段和地下开采地段(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3次基建探矿成果在不同时期对矿山建设和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1 北段露天矿基建探矿成果及其作用 2.1.1 探矿工程背景 1989年阿希金矿被列为原国家黄金局和自治区重点加速勘探矿区(并被列为“892储量承包”项目)。属于边勘探、边设计、边建设的矿山,及时对矿山建设设计首采地段进行基建探矿尤为重要。 1992年9月1日至11月10日由有色地勘局 51 2006年 新 疆 有 色 金 属

云南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区深部找矿的新发现(1)

第20卷第4-5期 矿产与地质Vol.20,No.4,5 2006年8月M INER AL R ESOUR CES AND GEOLOGY Aug.,2006 云南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区深部找矿的新发现1 张洪培1,2,刘继顺1,张宪润1,章霞林2 (1.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2.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蒙自661100) 摘 要: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发现的超大型矿床之一。近年来作者通过对 其控矿因素的进一步研究,突破了断裂控矿、层位控矿的认识局限,提出了成矿作用主要与燕山晚期花 岗质岩浆活动有关;随着与隐伏花岗岩体接触带距离的加大,出现Sn(F e)→Cu→Zn→P b→Ag→Sb的 矿化空间分带规律新认识。在分析深部岩体产状及地球物理勘查(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扫面)基础上,认为 锡、铜是矿区南部深部的主要勘查目标,经钻探验证,发现了厚大的铜矿体和富锡矿体。 关键词:银多金属矿床;深部找矿;综述;花岗岩;矿床分带;铜矿体;锡矿体;白牛厂 中图分类号:P61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63(2006)04-05-0361-05 云南省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曾是清代云南省的重要白银产地,开采历史悠久,地表多处见有炼银炉渣,炉渣量约有13万t,其中含银86.63g/t,含锡0.52%,含铅2.11%,含锌6.86%。虽上世纪50年代即开始了以锡矿为主的普查评价,但直到80年代后,经过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的曲折探索,才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探明银资源量达超大型规模,共生铅、锌、锡资源储量均达大型以上规模。新的地质研究表明,白牛厂矿床产于个旧-都龙-大厂锡多金属成矿带,有与后者相似的成矿条件,不仅具有相当规模的铅、锌、银、锡(共/伴生)的资源潜力,而且存在良好的独立铜矿找矿前景。 1 矿区找矿新思路 1.1 白牛厂矿区地质勘查历程 白牛厂阿尾矿段和穿心硐矿段因地表有银-铅-锌矿体出露,早就为地质工作者所注意(也可能是古人开采的对象)。原云南冶金局308队在勘探个旧锡矿的同时,在1958~1960年就对阿尾和穿心硐地表矿化进行了概查,目标是寻找锡多金属矿体,工作后共获得概查金属储量:铅为4.58万t、锌为1.46万t、锡为0.16万t、银为309t。结论为“矿小无工业价值,但怀疑存在隐伏矿体”。 1978年至1979年,云南第二区域地质调查队又在上述两个矿段开展了1∶5万区调试点和矿点检查工作,概算阿尾和穿心硐远景金属储量:银为220t,锡为0.28万t、铅为2.51万t、锌为1.73t。结论为“可能存在隐伏花岗岩,是寻找锡多金属的远景区”。 1978年,云南地矿局物探队对薄竹山-白牛厂-茅山硐一线作了长16km的磁测剖面及电测深工作和1∶5万区域重力测量。发现从阿尾姑娘厂至白羊有连续2.5km的低缓异常和250~300m深处的电测深拐点,遂认为该异常可能与硫化矿或隐伏花岗岩体有关。 1979年,地矿局15地质队进入矿区开展普查工作,在穿心硐矿段按100m的间距实施槽探工程,圈出300余米的矿化带。 1980年底,云南省地矿局将白牛厂地区作为银多金属矿重点普查区,决定由地质二大队实施。1981年至1983年,地质二大队对穿心洞北部的白羊矿段(图1)3号断裂带地表矿化进行追索,施钻7个,4个不见矿,2个打到古采空区,只有ZK57-1孔见矿,无 1收稿日期:2006-04-12 作者简介:张洪培(1963-),男,博士生,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成矿学与找矿系统工程学。 基金项目: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2004YX06).

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与找矿远景

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与找矿远景 发表时间:2019-07-22T15:04:53.7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作者:邢美楠 [导读]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方面依旧存在着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矿产的资源不能够合理的开发。而对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重视,对找矿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山东省莱州市 261400 摘要:在金矿带地质勘查中,其地层通常分为石岩系(厚度100m~107m)、二叠系(厚度60m~130m)、第四系(厚0m~40m)等,其构造主要包含了褶皱和断裂层,褶皱的轴长为18km,矿区中褶皱长约5km,断裂层的长度在8km以上,在对其进行地质勘查时,需要结合其矿石特征,以及自身的专业技术进行矿区地质图的绘制,从而更好地强化金矿带地质勘查成效的提升。而且还要在金矿带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上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结合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远景,切实注重对其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切实注重对其地质条件的调研,最终才能更好地强化金矿开发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金矿带地;质勘查进展;找矿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方面依旧存在着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矿产的资源不能够合理的开发。而对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重视,对找矿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1金矿资源和找矿方向 在我国的辽阔土地上,金矿的分布也很广,除了上海以外,其他各省市都出现了金矿的痕迹,但是金矿的分布是十分不均匀的,我国东部的地区相比起西部的地区,金矿的数量要多许多,储存的面积也很广。像金子这类的矿产资源,都是经过很复杂的地质活动而形成的,它们深埋于地下,但是使用价值却很大,所以人们才会一直在寻找、开采它们,因为它们对人类来说有很大的用处。金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陆的地质特征,金矿随着我国大陆的三个巨型的深断裂体系而分布,在这之中,伴生金就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有色金属区域,金矿的大致分布由多到少的形势是这样的:西部的金矿较多,储存量也是储存量最多的区域;接下来是东部,东部的金矿储存量和西部相比要少一些,但是却跟中部的金矿储存量差不多;中部与东部的差距不大,却是三个区域里金矿储存量最少的区域。我国的金矿资源主要是以岩金矿为主,同时也有很多的伴生金。岩金作为金矿资源中主要的成分,在金矿资源中的所占比例也是相当大的,它们在山东的储存量是最多的,接近岩金这一资源总量的1%,储存量在全国排行首位,其次是甘肃、山西等中部地区。还有就是砂金,它是金矿资源中所占比例较少的,主要的储存量是在黑龙江区域,接下来也是在甘肃、四川等中部地区。而且我国的大规模金矿床很少,中小型的金矿床居多。岩金的超大规模金矿床只有总量的2%,大规模的占总量17%,中型占总量17%,二小型的则占整个总量的71%。矿床的品质也是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高质量的矿床很少,大多数都是中低品质的矿床。 2掌握金矿带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找矿技术要点 一是严格按照地质体运动的规律开展找矿工作。主要是根据工程所在地金矿的运动规律开展局部找矿工作,并根据矿物元素含量,对其分布规律进行预测,从而对地质矿产真实分布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再根据金矿带地质勘查工作范围,对矿产分布的情况、规律和储量进行初步推算。最后就是通过应用(1:10000)诸多地球化学勘探和物探技术加强物化探测工作的开展,并基于同位矿理论,在金矿带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内,结合地壳变化特点、地质成分的分布情况和成矿的地质环境等进行找矿,从而对地质矿产成矿规律有一个更加精准的认识和掌握。二是在重砂找矿技术应用过程中,其属于最为常见的找矿技术之一,需要根据地表水流的特点,利用其在堆积、推动和重力等方面的作用,对于重砂含量较高的区域的水文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再对其重砂大致分布的情况和位置予以预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为提高找矿效率,在利用这一技术开展找矿工作时,应保证地质采样位置的数量较多,且明确,再根据找矿实际,就重砂进行测量、评价、对比和分析,所以砂钻技术、刻槽技术等,在重砂采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是利用砾石进行找矿时,主要是应用砾石找矿技术,结合地表矿体裸露并风化后的砾石,由于在冰川、水利和自重的作用,导致砾石在分布范围上较广。因而一般是根据冰川、水流、山坡,就矿砾开展追踪与分析工作,从而更好地对矿体所在位置进行确定,在降低找矿成本的同时还能将找矿效率提升。四是借助地质填图进行找矿时,需要我们紧密结合地质理论,就整个被勘查区域内的情况进行综合而又详细的勘查,这样就能更好地明确其地质特点。而借助地质填图找矿技术,主要是因为地质填图的来源较为可靠,且实用性较强,再加上扎实和全面的理论技术,使得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要想确保其应用成效得到有效的提升。就必须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勘查好当地的地质情况,再根据固定比例尺开展地质测量工作。尤其是应按照大比例尺(1:10000)进行填图工作,所以比例尺的选择,必须根据矿场规模和形态,分析勘查资料的基础上,精心布设好各个地质点。但是在布设的区域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并在工程建设图中利用仪器做好标注,这样就能确保找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升。 3开展金矿地质勘查工作的具体方法 3.1加大资金投入 现在的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以前的金矿勘查的预算也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阶段金矿勘查的需求了,这就导致金矿的开采出现了资金投入进去之后没有回收的利益,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而且近几年来我国的金矿勘查投资没有明显的涨幅变化,在工作需要加大投入的时候也并没有相应的,满足勘查工作需求的资金投入。而且现在地质勘查这一领域已经不是热门的就业领域了,勘查行业的发展也渐渐的落后了,许多工作人员都处于富余的境地,但是这些工作人员的工资和退休金都是资源勘查工作预算中的一部分,这几年我国工作人员的退休金也处于增长的状态,所以在很多人员富余的情况下,勘查工作进行时所需要的资金就明显不能支撑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也就让我国的黄金储蓄量越来越没有办法达到国家的要求,所以国家就要对勘查行业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调整投资的方案,加大投资的力度,以此来确保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3.2吸收外资,合作共赢 和上文中所提到的一样,资金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国家没有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时,工作人员可以自行对国外的相关企业进行了解,与他们进行商谈促进双方的合作,在引进外资的基础上,我国的资源勘查企业就可以缓解因为资金不足而产生的工作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