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血管检查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脑血管检查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脑血管检查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脑血管检查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文章导读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里面的血管是非常丰富的,而针对大脑的血管出现的疾病有好几种,比如大家熟知的脑拴塞、短暂性脑缺血以及脑血栓等等,除此之外,高血压或者脑肿瘤等都会导致脑出血,这些疾病的危害都很大,患者需要到医院对脑血管进行科学检查,目前最流行的检查方法有下列这几种。

脑血管检查的最佳方法:

1、脑结构学检查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简称CT,是电子计算机与X线检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鉴别脑出血与脑梗塞的准确率几乎100%,目前是诊断脑卒中的首选方法。

核磁共振(MRI):适宜于观察CT扫描为等密度的亚急性脑内血肿。脑梗塞的发现MRI 比CT扫描要早,一般起病后6小时MRI即可出现异常。脑干和小脑腔隙性梗塞灶的探测,MRI 明显优于CT。

2、脑血管检查

彩色双功能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Dupplex):对颈部和颅内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评估和筛选有重要的提示价值。

经颅多普勒(TCD):主要应用于脑供血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诊断和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微栓子的检测。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金标准,不仅能显示大血管病变,也能良好显示小血管(直径0.5mm)、静脉系统以及侧支循环状况,同时可为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详细资料,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8%。

CT血管造影(CTA):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利用螺旋CT进行薄层体积扫描,然后计算机三维重建血管,从而整体反映血管及钙化情况。主要用于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狭窄等的检查。

MR血管造影(MRA):是利用MRI技术中流动血液的MR信号与周围静止组织的MR信号的差异建立图像对比度,不需要引入任何造影剂的非侵入性磁共振造影技术。适用于年老体弱,全身状况差及不能行DSA的患者。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清楚的血管图像包括Wills环,并能三维观察血管成像。对大血管及其分支的狭窄或闭塞显示满意,对20mm以下动脉则显示不佳。由于MRA成像与血流有关,分叉处血流,涡流等会导致信号丢失,从而夸大血管狭窄程度。此外,移动及吞咽等运动伪影,需要多次扫描,扫描时间延长,扫描野局限等可能难以清晰的显示颈动脉段起始段。

3、灌注影像检查(CT-P、MR-PWI)

灌注CT成像(CT-P):采用静脉内团注对比剂,当对比剂首过某一区域

毛细血管网时,高密度对比剂引起的脑组织密度变化基本能反映局部血流情况,通过分析时间—密度曲线可了解该部位脑组织的灌注情况。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称为灌注,PWI

利用快速扫描技术和顺磁性对比剂来动态观察局部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项目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项目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或排除可能需要特殊治疗的TIA 的病因,并寻找可改善的危险因素以及判断预后。 1、头颅CT和MRI 头颅CT 有助于排除与TIA 类似表现的颅内病变。头颅MRI 的阳性率更高,但是临床并不主张常规应用MRI 进行查。 2、超声检查 (1)颈动脉超声检查:应作为TIA 患者的一个基本检查手段,常可显示动脉硬化斑块。但其对轻中度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较低,也无法辨别严重的狭窄和完全颈动脉阻塞。 (2)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发现颅内大血管狭窄的有力手段。能发现严重的颅内血管狭窄、判断侧支循环情况、进行栓子监测、在血管造影前评估脑血液循环的状况。 (3)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与传统的经胸骨心脏超声相比,提高了心房、心房壁、房间隔和升主动脉的可视性,可发现房间隔的异常(房间隔的动脉瘤、未闭的卵圆孔、房间隔缺损)、心房附壁血栓、二尖瓣赘生物以及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源性栓子来源。 3、脑血管造影 (1)选择性动脉导管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评估颅内外动脉血管病变最准确的诊断手段(金标准)。但脑血管造影价格较昂贵,且有一定的风险,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5%~1.0%。 (2)CTA(计算机成像血管造影)和MRA(磁共振显像血管造影):是无创性血管成像新技术,但是不如DSA 提供的血管情况详尽,且可导致对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过度。 4、其他检查 对小于50 岁的人群或未发现明确原因的TIA 患者、或是少见部位出现静脉血栓、有家族性血栓史的TIA 患者应做血栓前状态的特殊检查。如发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常规检查异常,须进一步检查其他的血凝指标。临床上没有TIA 的常规、标准化评估顺序和固定的辅助诊断检查项目,常需因人而异,如一位老年有高血压的男性患者,有多次的单眼黑矇发作,应尽快检查颈动脉;而若是个年轻女性患者,有自发性流产史、静脉血栓史,多灶性的TIA 就应该检查抗磷脂抗体等。

脑血管病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表 评 定 内 容 与 标 准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一)填写部分 视觉:正常有视野缺损偏盲全盲 语言:正常 Broca失语 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全哑 听觉:正常减退耳聋 患侧忽略:有无 病前的自理能力:完全自理大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 病前的移动能力:可走动:无辅助使用拐杖、助行器等 不可走动:坐轮椅卧床 (二)表格部分 1.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 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级别痉挛程度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 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 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 IV 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 2.感觉功能评定 (1)浅感觉 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 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 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

脑血管病教案

河北北方学院教案编号 3 一、脑血液循环调节及病理生理。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1.血管壁病变2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3血 液成份和血液流变学改变4其他病因。 三、诊断与治疗原则 脑血管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1.挽救生命2.降低残疾3.预防复发4.提高生活质量 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概述: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 碍;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 病因与发病机制:TIA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 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因及多种途径有关,主要的发病 机制有:血流动力学说微栓子学说 诊断及鉴别诊断:癫痫的部分性发作梅尼埃病阿-斯综合征 治疗:TIA是急症TIA发病后2~7天内为卒中的高风险期,对患者进 行紧急评估与干预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 1. TIA短期卒中风险评估 2.药物治疗 五、脑梗死。 1.定义: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 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 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2.脑梗死的病因分型目前主要采用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 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型、其他病因型、不明原因型 3.辅助检查 1) CT检查:多数病例发病24小时后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发病后 2~15日可见均匀片状或楔形的明显低密度灶 2)核磁共振(MRI):MRI可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脑干、小脑梗死、 静脉窦血栓形成等,梗死灶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出血性梗死时T1相有 高信号混杂 3)TCD:对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痉挛或血管侧枝循环建立情况 有帮助,目前也有用于溶栓治疗监测 4.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中年以上的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

脑血管病历

脑血管病历

————————————————————————————————作者: ————————————————————————————————日期:

病例1: 患者周某,女性,77岁,退休,住址:北京东城区沁春园1号楼113号。主因“左侧肢体力弱、言语不利4周”于2009年12月15日18:40由门诊收入院。 患者11月17日打牌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下肢无力,遂自行打车至第二炮兵医院就诊,此过程中患者症状逐渐加重至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于二炮医院行MRI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右额叶、顶叶多发脑梗塞,并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经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广泛大脑动脉狭窄,右下肢动脉阻塞,双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经治疗患者症状有所减轻,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由门诊收入院。入院症见:患者左侧肢体力量下降,肢体活动不利,不能行走,左手持物无力,言语欠流利,无四肢抽搐,饮食可,二便调,夜寐可。 既往:患者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200/100mmHg,近期服用博苏2.5mgpo bid,血压控制尚可;2004年发现冠心病、房颤,现服用欣康20mg bid;11月17日于二炮医院住院期间发现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尚可。20年前因可疑乳腺癌行双乳腺切除术;10年前因胆结石于304医院行胆囊切除术。否认其他外伤及手术史。对青霉素及鱼虾过敏。 查体:T:37.4℃P:84次/分R:19次/分BP:150/80mmHg 神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正力体型,平车推入病房,查体合作,问答切题。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右前胸可见各一长约10cm手术疤痕,右肋弓下可见一长约25cm 斜行手术疤痕。头颅对称无畸形,颈软无抵抗,颈动脉无异常搏动,颈静脉无怒张。双软腭抬起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两侧语颤对称,心率84次/分,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脊柱无侧弯及后突畸形,双下肢不肿,下肢静脉无曲张。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专科情况:神志清楚,言语欠流利,定向力、计算力尚可,记忆力稍差,NIHSS评定:2分;ADL评定:20分;长谷川痴呆量表得分:32.5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向运动充分,水平眼震(+),双侧额纹对称,左侧鼻唇沟略有变浅,鼓腮无漏气,示齿两侧口角对称,伸舌居中,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侧颜面及右上肢针刺觉正常,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肌张力稍高,右侧肌张力正常,四肢各肌腱反射活跃(+++),右侧巴氏征阴性,左侧巴氏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头颅MRI(2009-11-21 二炮医院)示:右侧基底节区、右额叶、顶叶多发脑梗塞;头CTA(2009-11- 二炮医院)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广泛大脑动脉狭窄,右下肢动脉阻塞,双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

脑血管病试题

第?2?题:A3型题(子母单选):? 男性,62岁,三个月来发作2次右侧上下肢无力,每次突然发病,持续约10分钟后自行缓解。检查:血压正常,双眼底动脉反光增强,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辅助检查:血粘度增高,MRI检查未见异常 1小题> 该患者的诊断为 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损害(RIN B?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 C?脑梗死 D?脑血栓形成 E?腔隙性脑梗死 2小题> 患者需进一步检查的项目为 A?血糖和血脂 B?DSA C?脑血管超声检查(TC D?头颅CT E?脑电图 3小题> 患者最佳的预防性治疗为

A?血管扩张剂 B?抗血小板聚集剂 C?休息、不用药物治疗 D?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E?中药治疗 第?3?题:单选题:? 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为 A?外伤 B?感染 C?情绪激动或过度用力 D?睡眠 E?寒冷 第?4?题:单选题:? 脑血栓形成超早期溶栓治疗最佳时间为A?发病3小时以内 B?发病6小时以内 C?发病12小时以内 D?发病24小时以内 E?以上均可以 第?5?题:单选题:? 脑出血最常见原因 A?动脉硬化

B?动脉瘤 C?动静脉畸形 D?高血压 E?糖尿病 第?6?题:单选题:? 脑梗死的康复治疗应在 A?发病后开始 B?恢复期开始 C?后遗症期开始 D?急性期开始 E?以上均不是 第?7?题:单选题:? 患者男性,45岁,下班回家后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四肢活动好,查体颈抵抗明显,Kernig征(+),脑脊液均匀血性,最重要的检查 A?脑CT B?颅脑MRI C?脑电图 D?脑超声 E?DSA(数字减影) 第?8?题:单选题:? 脑出血的急性期治疗为 A?降血压

脑血管病历10

病例1: 患者周某,女性,77岁,退休,住址:北京东城区沁春园1号楼113号。主因“左侧肢体力弱、言语不利4周”于2009年12月15日18:40由门诊收入院。 患者11月17日打牌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下肢无力,遂自行打车至第二炮兵医院就诊,此过程中患者症状逐渐加重至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于二炮医院行MRI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右额叶、顶叶多发脑梗塞,并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经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广泛大脑动脉狭窄,右下肢动脉阻塞,双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经治疗患者症状有所减轻,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由门诊收入院。入院症见:患者左侧肢体力量下降,肢体活动不利,不能行走,左手持物无力,言语欠流利,无四肢抽搐,饮食可,二便调,夜寐可。 既往:患者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200/100mmHg,近期服用博苏2.5mg po bid,血压控制尚可;2004年发现冠心病、房颤,现服用欣康20mg bid;11月17日于二炮医院住院期间发现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尚可。20年前因可疑乳腺癌行双乳腺切除术;10年前因胆结石于304医院行胆囊切除术。否认其他外伤及手术史。对青霉素及鱼虾过敏。 查体:T:37.4℃P:84次/分R:19次/分BP:150/80mmHg 神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正力体型,平车推入病房,查体合作,问答切题。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右前胸可见各一长约10cm手术疤痕,右肋弓下可见一长约25cm斜行手术疤痕。头颅对称无畸形,颈软无抵抗,颈动脉无异常搏动,颈静脉无怒张。双软腭抬起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两侧语颤对称,心率84次/分,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脊柱无侧弯及后突畸形,双下肢不肿,下肢静脉无曲张。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专科情况:神志清楚,言语欠流利,定向力、计算力尚可,记忆力稍差,NIHSS评定:2分;ADL评定:20分;长谷川痴呆量表得分:32.5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向运动充分,水平眼震(+),双侧额纹对称,左侧鼻唇沟略有变浅,鼓腮无漏气,示齿两侧口角对称,伸舌居中,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侧颜面及右上肢针刺觉正常,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肌张力稍高,右侧肌张力正常,四肢各肌腱反射活跃(+++),右侧巴氏征阴性,左侧巴氏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头颅MRI(2009-11-21 二炮医院)示:右侧基底节区、右额叶、顶叶多发脑梗塞;头CTA(2009-11- 二炮医院)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广泛大脑动脉狭窄,右下肢动脉阻塞,双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

缺血性脑血管病总结

第一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 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 分钟,多在 1 小时内, 不超过24 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结构性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 灶。TIA 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 致成的临床综合征。TIA 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1 )微栓子学说;(2)在颅内动脉有严重狭窄的情况下,血压的波动可使原来靠侧支循环维持的脑区发生一过性缺血;(3)血液黏度增高等 血液成分改变,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也与TIA 的发病有关;(4)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狭 窄或闭塞所致的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也可引发TIA。 TIA 患者发生卒中的机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一次TIA 后1 个月内发生卒中约4%~8%,1 年内约12%~13%,5 年内则达24%~29%。TIA 患者发生卒中在第 1 年内较一般人群高13~16 倍,5 年内也达7 倍之多。不同病因的TIA 患者预后不同。表现为大脑半球症状的TIA 和伴有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有70%的人预后不佳,2 年内发生卒中的几率是40%。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发生脑梗死的比例 较少。相比较而言,孤立的单眼视觉症状的患者预后较好;年轻的TIA 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 较低。在评价TIA 患者时,应尽快确定病因以判定预后和决定治疗。 一、诊断 (一)临床特点 1、年龄、性别:TIA 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2、TIA 的临床特征:(1)发病突然;(2)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3)持续 时间短暂,一般10~15 分钟,多在 1 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 小时;(4)恢复完全,不遗留 神经功能缺损体征;(5)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3、TIA 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分布。 颈内动脉系统的TIA:多表现为单眼(同侧)或大脑半球症状。视觉症状表现为一过性黑 矇、雾视、视野中有黑点、或有时眼前有阴影摇晃光线减少。大脑半球症状多为一侧面部或 肢体的无力或麻木,可以出现言语困难(失语)和认知及行为功能的改变。 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通常表现为眩晕、头晕、构音障碍、跌到发作、共济失调、异 常的眼球运动、复视、交叉性运动或感觉障碍、偏盲或双侧视力丧失。注临床孤立的眩晕、 头晕、或恶心很少是由TIA 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的患者可能有短暂的眩晕发作,但需同时 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较少出现晕厥、头痛、尿便失禁、嗜睡、记忆缺失或癫痫等 症状。 (二)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或排除可能需要特殊治疗的TIA 的病因,并寻找可改善的危险 因素以及判断预后。 1、头颅CT 和MRI 头颅CT 有助于排除与TIA 类似表现的颅内病变。头颅MRI 的阳性率更高,但是临床并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