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与《醉花阴》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学生能体会词人在重阳佳节独自把酒赏菊的凄凉寂寥及对丈夫的深情思念,能领会该词结尾三句的妙处,能结合诗歌分析李清照前期词作的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

一、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简介

二、《醉花阴》赏析

三、拓展阅读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要求:

1、背诵本诗

2、阅读李清照其他词作

引言:

中国,一个重男轻女的国家,许多优异的女性,受到思想、环境的束缚,不能尽情发挥她们的才赋,从而导致女性在文艺创作的数量上极为贫乏。汉代,人才辈出,女作家却只有两位:一是班昭(帮班固修订《前汉书》),另一位是蔡文姬;西晋期间只出现一位卫夫人;唐代诗人,共两千多家(据《全唐诗》统计),较为出色的女诗人,有薛涛及鱼玄机,但她们的才华和成就比起同时代李白、杜甫、王维等,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直到了宋朝——词的时代,在山东济南,出现了两位大词人(一位是辛弃疾),另一位即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诗、词、文、赋皆有成就,以词最擅长、著名,词作风格以婉约为主;虽然流传下来的仅有五十首,可其格律、内容、修辞和当时的大词人柳永、苏轼、秦观不分上下。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清照的词《醉花阴》。

一、李清照生平及创作

(一)生平

〔幻灯内容:李清照(1084—1155后),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县明水镇人。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少有诗名。十八岁嫁宰相赵挺之幼子赵明诚。婚后夫妇唱和,共同从事书画金石的收藏、研究。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亲历变乱,颠沛流离,晚年尤寂寞。现在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畔及章丘百脉泉边都建立了李清照纪念堂。〕

李清照(1084—1155后),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县明水镇人。她的一生以宋朝南渡为界,分为美满幸福(前期)与流离困苦(后期)

美满幸福的前期生活: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官居礼部员外郎,是位著名学者;母亲王氏是状元的孙女,也工于文章。由于家庭的熏陶,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年少时就有了诗名。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18岁时,与赵明诚结婚。赵明诚是吏部侍郎赵挺之(官至宰相)之子,明诚当时21岁,是太学生,对金石图书颇有研究。李清照热爱文学艺术,赵明诚醉心于文化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夫妇二人情投意

合,生活十分美满,多半的时间和金钱,或是做诗填词互相唱和,或是搜集古代金石书画。趣事一:她们每晚的工作以点完一枝蜡烛为度,有时整理书籍,加以题签,有时相互评论前代的书画金石;趣事二:据《易安居士事辑》记载:“易安性强记,每饭罢,与明诚同坐,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几卷,几页,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往往大笑,茶倾覆怀中,反不得引而起。”这是他们俩别有风味的闺房之乐。由此可见,他们夫妻俩皆是聪敏、记忆力强、阅书量特多,且学识相访的人。他们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促进,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赵明诚性情淡泊,曾为李清照的画像题词:“佳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甚堪偕隐。”事实上,赵明诚因政治原因辞官后回山东青州老家居住了近10年,与李清照共同致力于《金石录》的撰写。

流离困苦的后期:在李清照结婚之初,北宋已濒临危亡的边缘。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下汴京(洛阳),徽、钦二帝被俘之后,朝廷南迁,北宋灭亡,赵明诚时在山东做官。第二年金兵陷山东,他俩不得不把历代收集的金石书画抛弃一大部分,相继南逃。不久,宋高宗委派赵明诚做湖州(今浙江吴兴)大守。可是,从山东流亡到南京,沿途的风霜劳顿,赵明诚的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湖州太守还未到任他就病倒了,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病死于南京,那时李清照已47岁且无子女。在旧时代的环境中,丈夫几乎就是女子一生的全部,一旦死去了丈夫,可说完全孤弱无依了。从此她孤身一人过着流浪生活,先前投其弟、又投明诚之妹夫,又遭人诬陷赠玉壶给金人。后在病中被张汝舟所欺而嫁之。不久发觉他是一个骗子,便告发官府,但自己也做了九天牢。在封建社会的南宋,妇女告发自己的丈夫,自己也要判二年徒刑(友人的帮助九天后得以释放),她辗转流离最后定居杭州。李清照的后半生是坎坷悲苦的,由于亲人的死别,收集的金石在逃乱中依次失去,河山的变色,饱尝了国破家亡的凄苦生活。最后约于1155年在流亡中死去。现济南、青州、金华、章丘设有李清照纪念馆(堂),以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畔及章丘百脉泉边建有李清照纪念堂规模大。

(二)创作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她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目前较详备的集子,录43首存疑14首。

著名的散文有《〈金石录〉后序》,是一篇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自传体散文,详细记载了夫妻共同生活和对书画金石的爱好,写得非常动人。

李清照还著有《词论》一篇,是宋代重要的词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词的理论著作。

诗歌,最著名的一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

最擅长在要词。

1、主要内容

靖康之变将她的生活划分为美满幸福与流离困苦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她的创作内容也因此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1)前期: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也抒写了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词调明亮轻快。(以下选讲略讲)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格调欢快活泼,富于情趣,是词人对少女时代一次郊游活动的追忆,隐含着对往日生活的

无限依恋。)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写了一个风雨之夜后的清晨,女主人酒醒后的惜花心情,委婉精练,富于音乐之美,表现了一个天真、善良、敏感的闺秀形象。)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一翦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抒发思念丈夫之情的词作。这类词中《醉花阴》最为典型、意境深远、凄凉,着词新颖,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2)后期: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主要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愁苦之情,或触景生情,或托物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发她的故土之恋、家国之恨。词调沉郁凄怆。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表达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哀愁及“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

南渡以后,丈夫病亡,金石字画不幸弃尽,国破家亡,孤零漂泊的生活,对于词人来说,更有难以言传的哀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表现词人对种种不幸的极度悲哀与深切无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急促哀鸣似的呻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凄清的意境,使人不忍卒读。

注意:这些词都体现出其婉约的风格,但是李清照的词也些是有豪放词风的。如【渔家傲?天接云涛】“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2、艺术风格

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认为词作应有别于诗而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特点。李清照的词又称“易安体”。

“易安体”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一、“易安体”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能“化俗为雅”。如《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能够把浅俗的文字,组成极清新鲜丽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了不寻常的意境。

二、“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如《春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后期词,多这种愁苦之作,情调入于凄壮悲伤,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相融合,是“易安体”的特殊格调。

三、“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不同于一般婉约词,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如《渔家傲》。

3、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清照的词作内容以及艺术特点决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宋人始称“易安体”。李清照的词风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全国政协常委法家协会主席刘炳森题写的匾额“一代词宗”庄严凝重。

王士祯《花草蒙拾》:“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东坡幼安称首。”

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沈去矜《古今词论》:“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她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

二、《醉花阴》赏析

(一)创作背景

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赵明诚曾做过莱州、淄州太守。这首词就是李清照作给在莱州作官的丈夫,表达秋闺的寂寞与对丈夫的相思之情的。元伊世珍《嫏环记》卷中引《外传》:“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易安作也。”从此,赵明诚对李清照甘拜下风。

(二)内容分析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讲解:这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此词表面上是写重阳佳节孤独寂寞的心绪,实则写的是对远方丈夫刻骨铭心、委婉动人的相思之情。

此词在古代选本中,或附有“重阳”、“九日”副题。

1、上片,秋凉情景。天气阴沉,节候转凉,又逢重阳佳节,更觉独居的寂寥。

“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天气阴沉抑郁。“永昼”多用以形容夏日,而时下已是昼短夜长的深秋季节,可知“永昼”当是因“愁”而生的对时间的心理错觉,作者借此点出了她独守空闺时的度日如年的愁绪。

“瑞脑消金兽”,因愁而枯坐铜香炉旁,看着香炉里瑞脑香袅袅地青烟,消磨着无尽的寂寞哀愁。

“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时本应该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的。

“玉枕纱厨”,瓷枕给人的感受是透人肌肤的凉意,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

“半夜凉初透”,新在一“透”字,暗示了她的辗转反侧,难以成眠。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前两句写白天,后两句写夜晚,寥寥数语将一个闺中少妇白昼的寂寞无聊,半夜的清冷孤单的愁态勾画了出来。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2、下片,写寄托相思。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东篱指菊圃),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东篱把酒”(把酒,抚弄酒杯的神态)直饮到“黄昏后”。“暗香盈袖”,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这句化用《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指她无法排遣对丈夫的思念。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把酒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就上下片之间的关系来说,这下片写的是结果。南朝江淹的《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苦于离别的人,感到魂魄离散,魂不守舍。那个黄昏把酒的“我”无奈而突然地叹息一声:不要说不会丧魂落魄啊,你看西风卷起窗帘之处,人就像菊花一样面黄肌瘦!

这三句精彩之处:

(1)以菊花喻人,取喻新奇传神,言情含蓄蕴藉。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在这里,李清照即景作比,黄花花瓣细长,给人以清瘦之感,作者通过“形”的联想,进入到“神”的比较中。形成二重比:一,菊花开在西风中,西风使菊瘦;人处愁中,愁使人瘦,菊瘦和人瘦就具有了可比性。二,菊瘦形成其幽雅高洁之品。在古人作品中,菊花已定型为孤傲高洁的象征,(如陶诗)词中作者虽未作容貌服饰的描绘,但“人瘦”便产生了一个高洁的闺阁佳人形象。李清照论词鄙薄柳永“词语尘下”,这三句采取自我反观的笔法,用西风吹卷帘幕,露现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其意实同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但表达时屏绝浮花浪蕊,而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确乎无“词语尘下”之嫌。

(2)“瘦”,在整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愁”字发端,就像一盏探照灯,从头至尾将全词的愁情照耀得通明透亮,最后将灯光射向诗人那消瘦的身影,把“愁”字推向了最高峰。

(3)“帘卷西风”运用了倒装句的表现形式,把正常的词序“西风卷帘”给倒装过来,这样不仅音韵铿锵,正好满足词的需要,而且用了两个高昂的阴平声“西风”放在句末,就突出了西风的意境,与词中的“消魂”和“人比黄花瘦”熔成一片。

总之:词的意境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

(三)艺术特色

1、以女性的身份塑造抒情主人公多愁善感、缠绵凄婉的自我形象,展现了词人的真挚情感,打破了以往“男子作闺音”的传统格局。

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真切反映。满怀至情,连篇痴语,缠绵凄婉最能体现女性纯真细腻的灵性,这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恋情词所无法比拟的。

2、以正侧、虚实结合的笔法委婉曲折地写出女性特有的深婉细腻的心理状态及难以言传的相思之情,化虚为实,使之形象化、具体化。

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并且通过作者自我形象进行表现的。上片写愁永、夜长,表明词人孤寂难耐,从思念丈夫一层,用的是侧笔、虚笔。下片写把酒、赏菊,突出“人比黄花瘦”的自我形象,用的是正笔、实笔,一个因愁而瘦的才女形象呼之欲出,从而打动丈夫的心也让读者为之动容。

3、善用白描法创造动人的意境。语言既清新淡雅,又通俗浅易,既有典雅的文人趣味,又有浓烈的生活气息。

漱玉词不重故实,不过多化用前人诗文,而长于以白描手法。易安的白描与柳永的“细密妥溜”、美成的富艳典重不同,而是“冲口出常言,境界动心魄”。“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写离思凝重,阶前花下心系伊人,刻骨相思的形象,呈现眼前,栩栩纸背,令人一睹难忘。《漱玉词》的白描,具有浑成、含蓄、宛曲的特点,因而毫无浅易平直之迹。

三、拓展阅读

李清照的愁词最是姿态百出,异彩纷呈。其词集《漱玉词》收词40多首,“愁”字出现十多次,愁词多至近10首。离别之怨、相思之苦为南渡前愁词的基本旋律,《醉花阴》是代表;身世之悲、家国之痛为南渡后愁词的主题词作,《武陵春》是典型。试将两首词进行比较。(讨论)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提示:《醉》尚是一曲形销骨立的思妇吟唱的两情依依的恋歌,情深调苦;《武》则是一首老泪纵横的孀妇哭诉的泣不成声的悲歌,哀婉欲绝。

一、“永昼”之愁与瞬间之愁

二、外部描写与心理刻划

三、刻骨的相思与如焚的忧心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城南中学潘云 一、教材分析: 《李清照词两首》出于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中的最后一篇。本单元意在通过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的词作来学习不同风格的宋词,前边已经出现柳永、苏轼、辛弃疾等词人作品,李清照作为中国第一位女词人,作为本单元的压轴词作,可谓地位非凡。 二、设计理念: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遭遇前后期变化巨大,诗词创作风格变化也很明显。课文选词两首是前后期的代表作,感情色彩悬殊。本课着重分析鉴赏《醉花阴》,重在品味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的风格,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以诵读、品诗入画为重,通过诵读,以及视觉的感官,把握《醉花阴》的内涵与语言韵味。因为内容是明白浅显的,要求当堂成诵。 三、学习方法: 1、在朗读中感悟词中蕴含的相思之愁; 2、品析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3、背诵全词。 四、重点难点: 1、朗读感悟词中的相思之情; 2、解读词中意象。 五、教学辅助:PPT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北宋时期,一个叫做赵明诚的男子告诉他的父亲,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本书,可醒来时只记得那书上的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于是请他父亲为他解梦。他父亲一看就明白了,说“你的梦告诉你,你将要迎娶一

醉花阴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醉花阴》赏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诗词鉴赏的要求;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过程与方法:步步引导与情感体验法。 情感与态度: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体会诗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诗词鉴赏的要求和方法;朗读、背诵古诗词;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词意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二、点明诗词鉴赏的三个要求。 把握思想感情;品味语言艺术;分析表达技巧。 三、新授: 《醉花阴》李清照 1、出示课题《醉花阴》。 2、点出注意生字:瑞、篱、盈。 3、学生听录音,体会:从词的词句和对词的朗读里你感受到了词人什么感情?哪些地方可以直接看出这种感情? 明确:生答,师作简评。(愁) 4、由词人为何发愁,引出背景。 5、放录音,学生体会、跟读。 6、简析词句,并概括分析。 环境:金兽焚香,“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好环境、好光景 感情:问:⑴在这样的好环境下,人的心情应该怎样? 明确:应该喜悦、舒畅。 ⑵而词人是什么感情? 明确:浓浓的离愁。 ⑶哪些地方能看出词人的这种感情? 愁永昼、半夜凉初透、把酒黄昏。 ⑷词人为何会有这种感情?(联系背景) 明确:与丈夫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了内心对丈夫的思念,所以忧愁。 ⑸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感情之深? 明确:“瘦”字最能体现愁绪之深。(因愁而“人比黄花瘦”) 7、学生听录音,深刻理解本词。 8、学生自由读,抽生读,学生齐读。 9、抓住3点要求完成赏析。 明确: 思想感情:强烈的离愁别绪。 语言艺术:“瘦”字为词眼,最能体现词人离愁。 表达技巧:反衬手法、修辞(比喻、引用典故、夸张) 10、学生试背。 四、练习: 赏析《如梦令》李清照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导语】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一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 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 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 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创设诗境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

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 2.自主评价 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 4.教师范背 三、思读:体会意境美 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 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 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三愁聚集一处,于是借酒销愁,但“借酒销愁愁更愁”,何 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呢!因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难免了。(边总结 边板书)这种愁我们在“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中感受过,在“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中 体味过,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遥想过,在“你寂寞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中领略过,甚至我们在恋爱中的哥哥、姐姐落寞的眼神中发现过。这种人性人情之美就是诗歌、也是一切文学作品穿越时空魅力永存并深深打动我们的原因。 温馨提示:鉴赏古诗词要发挥想象、借助联想和类比,调动生活积累,以便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3.选用词中意象,拟写下联: 上联:愁满佳节,永昼难熬夜初凉; 参考答案:酒对东篱,西风消魂人空瘦。 4.当堂背诵 四、品读,领略语言美

醉花阴完整教案教学提纲

醉花阴完整教案

《醉花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个人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㈡、能力目标 1、疏通词意,理清思路,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3、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㈢、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醉花阴》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三、解决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对词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2、通过找出词作中的意象来理解抽象的“愁”。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并能总 结出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⑴播放示范朗诵录音,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 受。⑵学生齐读,加深感受。 2、情感教学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播放配乐朗诵加深学生对词所表达 的情感的体悟。 3、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来加深学生对 词的理解。 4、问答法。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完成词的学习,培养学生思 考和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内容讲解: 一、导入: 同学们,从高一直至现在的学习,就诗词这一块,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的作家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 {明确: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李白《蜀道难》、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从性别层面上来讲,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点?(明确:男性)但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一首词却是出自一位女词人之手,即宋代著

醉花阴完整教案

《醉花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个人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㈡、能力目标 1、疏通词意,理清思路,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3、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㈢、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醉花阴》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三、解决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对词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2、通过找出词作中的意象来理解抽象的“愁”。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并能总 结出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⑴播放示范朗诵录音,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受。 ⑵学生齐读,加深感受。 2、情感教学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播放配乐朗诵加深学生对词所表达的 情感的体悟。 3、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来加深学生对词 的理解。 4、问答法。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完成词的学习,培养学生思考 和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内容讲解: 一、导入: 同学们,从高一直至现在的学习,就诗词这一块,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的作家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 {明确: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李白《蜀道难》、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从性别层面上来讲,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点?(明确:男性)但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一首词却是出自一位女词人之手,即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封建社会,男性掌握着话语权,这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领域,在文学领域也同样如此。因此,作为女性的李清照能够在当时由男性所掌控的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创作出为世人所称颂的佳作,她是以怎样的魅力和才智才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文本中去寻找答案。 课本上共选了两首李清照的词,一首是《醉花阴》、另一首是《声声慢》,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醉花阴》。(板书题目) 二、整体感知: ㈠、解题:《醉花阴》,词牌名。 ㈡、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创作了许多令人记忆深刻的词作,主要有《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等。 出生于书香门第,被称作才女,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后期的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最为有名

【教学设计】《醉花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在诗词中体会一代词宗的诗词风格 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 3、鉴赏《醉花阴》,学会从高考角度全方位解读词作。 4、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重点难点】 1、体会借景抒情、以佳节美景反衬离愁别恨的抒情方式。 2、分析词中比喻、练字的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浩瀚的太阳系中,水星距离太阳最近。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有十五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李清照。从此,李清照的名字在太阳的照耀下开始放射更加辉煌的光芒。 史上第一女词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二、点名背诵 之前我已经让大家背诵过本词了,所以下面我想请同学有感情地背诵本词,可以吗?(提问五至六人) 三、初步感知,找出诗眼: 1、词中哪个字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图片19) 明确:愁, 2、那她缘何而愁呢?: 明确:愁是因为相思,是因为思念丈夫,寂寞无聊。(图片20) 四、逐句分析 (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1)译文: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 (2)“愁永昼”——天为什么永远都不黑呢? 这是因为心情烦躁和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 (3)“瑞脑消金兽”,包含什么信息?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围,(4)小结: 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二)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译文: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橱,才刚刚被凉气浸透。 (2)哪些字特别有味道? 一个“又”字,表明自己已经不只一次独自过佳节了,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 “凉”字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3)小结: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设计(一等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设计(一等奖) 2015-12-23 12:47 600次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情意真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的心境,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重点抓住情感意味浓的字、词、句进行分析,体会作者在创作中是如何建立语言与情感间的联系的,把握词作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感受女词人委婉含蓄、深哀悲戚的精神世界,感受其词作婉约清秀、情味真切、语言清新自然的风格。 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授《醉花阴》。 教学设想:学生简介李清照前期的生活和写作背景;听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词的内容;反复诵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品味词的语言,感受词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的情思;背诵全词。 第二课时,教授《声声慢》。 教学设想:检查第一首词的背诵情况;学生简介词作的写作背景;诵读第二首词,听录音朗读,教师进行诵读提示,再朗读全词,背诵全词;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引导学生选取词作中的某些语言进行鉴赏分析,体会词人内心的情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含两首词的MP3朗读文件) 课时安排2课时。

1、学生对李清照词人生平有一些了解,但对其早期及中晚期词作的风格不清楚; 2、学生欠缺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初步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醉花阴》的写作背景,体会词人是如何通过特定的意象表达孤独寂寞 的情感的,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2.把握词人在创作《声声慢》时的社会背景及其心境,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把握词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诗画。她那无可比拟的才气和无比辉煌的诗词创作令无数须眉汗颜。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不少作品,大家能不能背出一两首来? 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教师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课件,简介李清照的文学常识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多媒体课件展示: 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 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成就主要在词上,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创作《醉花阴》一词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她本人仍独居青州。重阳佳节,为一抒思夫之苦,李清照作了这首词。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古籍原载如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 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 世珍·琅嬛记》)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_New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愁”情。 2. 解读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美,把握景与情的关系。 重难点 1. 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2. 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导入: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他们,其中有一个是中国古代女性,她的名字叫李清照。作为一个封建时代女性,这是一种何等的荣耀啊!那她为什么获得如此名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词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气。 一、知人论世: 父亲李格非,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进士出身,才学之士。母亲王氏,其祖父是王拱辰,宋仁宗时的科举状元,先后担任过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国家人事部部长)、三司使(财务部部长),王氏从小在诗书世家里长大。 李清照:(1084-1151?) ,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她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比当时的女孩子有着更为宽松自由的环境。 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婉约词的正宗”,“乱世中的美神”。 丈夫:赵明诚。为人品行端正,情趣高雅,从小喜欢收集金石字画文物,其父赵挺之,与李格非是同乡人,但在政治上是变法派,与李格非刚好相对,后政治矛盾暂趋缓和,故赵明诚与李清照得以结为秦晋之好。这时李18岁,赵21岁。 命运转变:婚后不久,新旧两党又开始争斗,赵挺之打击李格非,李格非被贬回老家。后新党内部争斗,赵挺之死于京师,赵家也遭受灾祸。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其人及其前期诗风 2、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清新精美的词作特色。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把握词作内容及其情感 难点:体会作者将抽象情思具体化时清新精美的艺术特色。 解决办法:本文字词内容不难,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但若不将这首词分不同角度去欣赏,很容易将词作的情思落入俗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知识导入) 中国的古典诗词情深意切、意蕴绵长,以“愁”为主题的诗词比比皆是。崔灏如此说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秦观如此说寂寞之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煜如此说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如此说生死离别之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相思之愁。 二、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其词清新精美,富有真情实感,故名噪一时,称“易安体”。 早期生活于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北宋,十八岁嫁给情投意合的赵明诚,婚后夫妇二人诗词唱和、共同整理金石文物,生活颇为舒心适意。对于此时的李清照来说,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美满婚姻是她的人生理想。但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中出现些许缺憾。因此,李清照早年词作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闺阁生活以及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词调清丽、明快。 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剧,生活剧变,境遇孤寂凄苦,因此,李清照后期词作多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和寂寞愁苦,词调凄凉、低沉。 三、诵读体会 1、学生齐读,解决基本字音、断句问题 2、老师(女)范读,情境引导,体会词人情感 3、录音(男)范读,加强情感体会。 4、再次学生齐读,回味词作。 四、品析词作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学情与教材分析】 1、本次教学为安徽省教坛新星评比考核,学生都是此前教者不了解的,这给教学增加了难度。但可以将学生定位在稍高的水准层次上,因为淮南一中是安徽省示范中学。教者对学生素质可以有较高的预期。 2、备课后允许授课教师接触学生,师生可以先期沟通,布置预习,这为拉近老师与学生距离提供了方便,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先行阅读教材。 3、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遭遇前后期变化巨大,诗词创作风格变化也很明显。课文选词两首是前后期的代表作,感情色彩悬殊。本课着重分析鉴赏《醉花阴》,重在品味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 4、教学以诵读为重,通过诵读,把握《醉花阴》的内涵与语言韵味。因为内容是明白浅显的,要求当堂成诵。 5、注意时代的“隔阂”,年龄的“隔阂”,这两个隔阂要求在教学中设计巧妙的环节予以打通。“闺怨”在宋代即如李清照在词中所表述,而现在呢?北宋时代的少妇她们的爱情生活、思想情感也如词所示,现在呢?这是理解和鉴赏《醉花阴》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6、难点之二是高一学生多是一些单纯的少男少女,如何向他们描述这样的“闺中恋情”,鉴赏“相思”呢?而爱情虽说都是美好的,学生又如何看待这样的爱情呢?这必有一个良性的引导和启迪。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教学重点】 1、鉴赏词的意境美,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2、品味语言美、音乐美,掌握艺术手法。 【教法建议】 1、朗读; 2、讨论; 3、比较拓展; 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时安排】1课时。 【预习要求】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训练美读,争取课前背诵《醉花阴》; 2、搜集李清照的其它作品作比较阅读; 3、领悟《醉花阴》的内容,思考“愁”什么?对比古今处理如此情感的不同方式。 4、建议走读生回家将《醉花阴》词读给自己的母亲听听,并讨论交流。

醉花阴-优秀教案

《醉花阴》 忻高黄亚桃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教法建议 1、朗读; 2、讨论; 3、比较拓展; 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李清照!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1、金石录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2、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是说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二、组织诵读 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三、切入提问 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 “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看出来?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佳节又重阳” 3、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进而品词句,品意境。 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紧紧扣住一个“愁”字分析。 季节:佳节又重阳点出愁的原因。一个“又”字说出了与亲人分别的时间长。 时间:永昼、半夜、黄昏后用时间的推移写出在家的空虚,无

醉花阴优质课教案

《醉花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2、学习诗歌奖赏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引子:(古典音乐播放) (一)导入 她是诗国天空中的孤鸿,无人读懂她的爱恨情仇; 她是文山苍松下的幽兰,无人能解她的粉泪黛眉; 她是透着哀怨、散着清香的丁香花,摇曳在千年前的南国。 她就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一代词宗”李清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女词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气。 (二)走近旷世才女——李清照 纵观她的人生经历,可以用这样12个字来概括“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而她的词作也以南渡为转折点分为前后两种不同的词风。前期清丽婉转,写的多是离愁别绪;后期沉郁凄凉,写的多是家国之愁。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她前期词的代表作《醉花阴》。 (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感知 诗歌是诵读的艺术,在诵读中体现它的音韵之美,在诵读中体现它的情感之美。 1、自由读 2、个别读 在这过程中师生共同评价,并且强调:读准字音是诵读诗歌最基本的要求;诗歌不像散文那样,它读起来是朗朗上口的,这是因为诗歌有音韵之美,这就是说在诵读中要把握节奏,但不能割裂;同时强调情感基调和内容。 3、自由读 4、个别读 小结:在读的时候还可以再舒缓些,注意节奏和语速,感情应该是带着浓浓的愁绪。 过渡:有人说:“诗言志”,诗歌总是抒发自己的心声,而诗作的语言往往是含蓄凝练的,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刚才我们已经从宏观上把握了字音和节奏,还需要从微观上深入肌理,细读品味。 (四)细读品味 请同学们按照这种方式赏析这首词作。 从中,我读出了作者的“愁”,理由是。 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可以口头表述,也可以用笔写下来。(思考后学生合作交流) 1、意象:“薄雾”“浓云”“香炉”“玉枕”“纱厨”“东篱”“酒”“西风”“黄花” 来烘托寂寞孤独难耐的感受。 2、语言:(炼字)“永”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点出了愁的长久。透露出独处香闺、 度日如年的心境。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新疆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学李颖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语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高一下学期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https://www.doczj.com/doc/7c10327727.html,】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醉花阴》是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作品。本单元以宋词文学为主,选取的是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的作品,涵盖了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风格。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醉花阴》含蓄的述说闺中女子的寂寞哀愁和青年女子对爱情生活得向往。是李清照前期词作的代表,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大多数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 教学应指导学生在理解了词的内容后,教会学生鉴赏词的方法,在课上努力做到文本、编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如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知人论世,了解李清照的词作与其个人生活遭遇的密切关系。 (3)、疏通词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4)、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词精美,清新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1)、诵读文本根据书下注解,疏通词意,理清思路,从而把握整首词的内容。(2)、通过对关键字词的理解,体会词人的情感及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赏析词,体会李清照的情感,及婉约派的风格,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四、教材分析 《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是作者在早期的作品。《醉花阴》含蓄的述说闺中的寂寞哀愁和青年女子对爱情生活得向往,展现了深入灵魂的孤寂于戚戚。 本首词主要抓住词的感情变化,采用朗读和鉴赏相结合,将词进行研究,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对词的语言、词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的情思进行鉴赏,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归纳主题和品评内涵。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a、使学生明白朗读诗词要用情感驾御节奏。 b、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从一字一句入手,慢慢品析。 c、鼓励学生鉴赏过程中大胆地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猜测性解读。 d、通过鉴赏过程来培养学生欣赏高雅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及重点: a、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从一字一句入手,慢慢品析。 b、鼓励学生鉴赏过程中大胆地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猜测性解读。 这两个目标侧重能力目标。学习鉴赏宋词的方法,授之以渔。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词中蕴含的情感、了解李清照词的风格,领略婉约词风是本单元的重点,因而定为本节教学重点。 教学突破: 通过【百度词典】和【百度图片】的搜索,学生较易理解诗句的意思,但对

0-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愁”情。 解读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美,把握景与情的关系。 二、重难点 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他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这应该是外太空唯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命名的名字。作为一个封建时代女性,这是一种何等的荣耀啊!那她凭什么获得如此名誉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词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气。 2、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两侧有郭沫若题写的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3、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 她是一个勇敢率真的女人;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易安之词,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真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4、世人评说: 藕神:李清照曾被尊为藕花之神。 正宗第一:正宗易安第一,旁宗幼安第一(明人徐士俊) 婉约宗主: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清人王士禛zhēn) 博家之祖:李清照精于棋类、打马等各类智力游戏。曾发表《打马图经》等作品。 古今才妇第一: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明人陈宏绪) 闺秀词惟清照最优。(明人周济)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清人沈谦) 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在意境一方面,在风格一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国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李清照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民国胡云翼《中国词史略》)

醉花阴试讲教案

醉花阴试讲教案 【篇一:醉花阴优秀教案】 《醉花阴》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 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 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教法建议 1、朗读; 2、讨论; 3、比较拓展; 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 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 写的是谁吗?李清照!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1、金石 录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2、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是说二李是婉约 词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二、组织诵读 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 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三、切入提问 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 “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看出来?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佳节又 重阳” 3、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 (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进而品词句,品意境。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紧紧扣住一个“愁”字分析。 季节:佳节又重阳点出愁的原因。一个“又”字说出了与亲人分别的 时间长。 时间:永昼、半夜、黄昏后用时间的推移写出在家的空虚,无聊。 细节:愁永昼(时间长)、销金兽(空虚、无聊)、凉初透(不但 写出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寒冷,彻夜难眠)、把酒 (借酒消愁)意象:人比黄花瘦 a、用人瘦胜似花瘦,含蓄表达离 思之重。b、 以帘外之黄花与帘内之人相比拟映衬,形神相似。c、花瘦而触及己瘦,物我交融。 情境:一个人的秋夜 ——难以排解的“闺愁”(孤独、寂寞、渴望爱情)这是“一个人”的 独守,是一个失眠女子的倾诉。 4、诗歌的情感价值探讨 李清照的“愁”为什么要如此“说出”?讨论。 而当时社会封建礼教盛行,这样敏感的话题也是直露不得的。“闺怨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传统,文学史上很多著名的闺怨诗的作者都是 男诗人。这个话题,封建语境下的妇女是不敢坦白的。而李清照作 为女性能够直接坦白这样隐秘的内心情感,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要 知道这是封建社会,而不是今天的现代语境,不是今天的改革开放 的时代,所以我们从《醉花阴》委婉、含蓄的文字中看见了一个真诚、率真的李清照 5、背诵 在明确上述问题之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了,可以安排检 查背诵,看学生是否能够背出,是否能够以声传情达意。 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再播放视频朗诵。 5、处理“研讨与练习” 对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做一个当堂落实。对《醉花阴》的艺术 表达作一个深入的讨论。适当讨论李清照如何表达她的“怨”,集中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4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 3.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1.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2、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教学难点: 1、鉴赏词的意境美,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2、品味语言美、音乐美,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李清照填词所改歌曲《月满西楼》,初步感知。 二、走进作者(老师把握,不可全讲):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是婉约派词人,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形容的便是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请同学来朗读这首词,让我们从中更好的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1、小组自由朗读,说说自己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词的内容。 感情基调:寂寞、忧郁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2、词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特点。所以文章中的每个词句都可能会有很深刻的内涵或者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下面我们就一起再读课文,并到词句中去挖一挖,试试能挖出多少字面以外的东西。 3、生读上片,描绘自己读完后感受到的形象。

醉花阴优秀教案

《醉花阴》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教法建议 1、朗读; 2、讨论; 3、比较拓展; 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李清照!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1、金石录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2、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是说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二、组织诵读 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三、切入提问 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 “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看出来?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佳节又重阳” 3、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进而品词句,品意境。 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紧紧扣住一个“愁”字分析。 ?季节:佳节又重阳点出愁的原因。一个“又”字说出了与亲人分别的时间长。 ?时间:永昼、半夜、黄昏后用时间的推移写出在家的空虚,无聊。 ?细节:愁永昼(时间长)、销金兽(空虚、无聊)、凉初透(不但写出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寒冷,彻夜难眠)、把酒(借酒消愁) ?意象:人比黄花瘦 A、用人瘦胜似花瘦,含蓄表达离思之重。B、

〈醉花阴〉公开课教案详案(配套)

走近李清照,品读《醉花阴》教案公开课(配套) 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在诗词中体会一代词宗的诗词风格 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 3、鉴赏《醉花阴》,学会从高考角度全方位解读词作。 4、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重点难点:1、体会借景抒情、以佳节美景反衬离愁别恨的抒情方式。 2、分析词中比喻、练字的艺术技巧。 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 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教学流程:(始终播放第1张图片) (一)导入 在浩瀚的太阳系中,水星距离太阳最近。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有十五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李清照。从此,李清照的名字在太阳的照耀下开始放射更加辉煌的光芒。 作为一名女性,一名生活在封建时代的女性,能够在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智者先贤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的瞩目认可,在宇宙中大放光彩,这是一个多么瑰丽的传奇故事!而李清照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每一首不也都是一个深情、美丽的传奇故事吗? ——在她的笔下,青春少女是如此的娇羞而俏皮: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图片2);而夫妻间的相思则是如此浓烈,难以开解:“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图片3);在她的笔下,天涯孤旅的女词人是如此的悲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图片4)而悲剧英雄虽然失败却依然壮志凌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图片5) ——在她的笔下,早春二月是:“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图片6);夏日则是“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图片7);秋天的傍晚:“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图片8);还有寒冬时节:“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图片9) 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诗词演绎着一段段传奇的历史、传奇的情感、传奇的人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