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产品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产品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产品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产品

新Ⅱ型预应力混凝土枕技术条件(参考)

QB 中铁丰桥桥梁有限公司临河制枕场 QB/FQ丰临枕JS—08—2007 新Ⅱ型预应力混凝土枕 技术条件 2007-9-30 批准 2007-10-1实施中铁丰桥桥梁有限公司临河制枕场发布

前言 内容: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新II型预应力混凝土枕(以下简称轨枕)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记、码放和运输。 本技术条件由工程技术部提出并编制。 本技术条件由工程技术部归口管理。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日期:年月日

中铁丰桥桥梁有限公司临河制枕场 新Ⅱ型预应力混凝土枕技术条件 QB/FQ丰临枕JS—08—2007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新II型预应力混凝土枕(以下简称轨枕)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记、堆放和运输。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本技术条件出版时,所示标准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l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T343—1994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T5223—200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TBl0210—2001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TB2181—1990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跳桌增实法 TBl0425—19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l878—2002 预应力混凝土枕疲劳试验方法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和施工等专业技术要求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施工等技术要求》 1预制构件制作: 1.1模具 1.1.1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符合构件精度要求。 1.1.2制作模具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所选用的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1.1.3模具每次使用后,应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水泥浆和混凝土残渣。 1.1.4模板表面除饰面材料铺贴范围外,应均匀涂刷脱模剂。 1.2钢筋 1.2.1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并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试检验,钢筋的质量必 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2钢筋成品笼尺寸应准确,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和绑扎方式等应符合有关 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 1.2.3钢筋笼应采用垫、吊等方式,满足钢筋各部位的保护层厚度。 1.2.4钢筋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1.3混凝土 1.3.1混凝土用的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 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复试检验,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水 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等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3.2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 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1.3.3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设备应运行可靠、计量准确,并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 定或校准。 1.4饰面 1.4.1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明确其品种、规 格、生产单位等。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质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4.2面砖在入模铺设前,应先将单块面砖根据构件加工图的要求分片制成定型 砖模套件。 1.4.3石材在入模铺设前,提前24h在石材背面涂刷处理剂。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02T16:17:29.5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作者:冯园园 [导读] 轨枕生产工艺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日渐成熟,但实际生产工艺领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中铁长安重工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32 摘要:轨枕生产工艺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日渐成熟,但实际生产工艺领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继续研究,还应积极学习、借鉴外国的优秀完善经验以此提升生产效率。不断利用电子技术提升生产技艺与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利益最大化,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消耗,迅速走向国际化。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 1.1 砂、石、粉煤灰、水泥上料 1)根据砂、石储料仓储情况安排上料,砂、石上料交替时应有一段时间间隔,以保证砂、石不互相混杂。 2)防止木块、砖头、废钢铁等杂物混入料仓,发现砂、石料质量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上料并通知试验人员。 3)水泥,粉煤灰仓上料时,注意观测水泥,粉煤灰仓料位。 1.2 减水剂配制 减水剂使用过程中应充分搅拌,保证溶液均匀。每班开工前对减水剂浓度进行检测,填写“减水剂浓度测试记录”。 1.3 混凝土制备 1)混凝土搅拌司机须经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2)根据试验室下达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每盘拌制混凝土量控制在1.15~1.40方,调整好砂、石、水泥、水、减水剂的配料计量值,确认无误后再开始配料,配料过程及控制参数:称量砂→称量石→上砂石→称量上水泥→称量上粉煤灰→称量上水→称量上减水剂→搅拌120~150s→出料。 配料计量允许误差: a)砂、石±2% b)水泥、水、减水剂、粉煤灰±1% 3)水泥、粉煤灰、水、减水剂、砂、石的电子秤,由试验室负责组织每半月进行一次自校,按照相关规定请计量监督局进行校定。 4)启动搅拌机达到正常运转后,才能向搅拌机内投料。 5)混凝土净搅时间控制在120~150s,混凝土稠度采用跳桌增实法测定,每班测定次数不少于5次,在开工前5盘测定3次,稠度稳定后,每班的中期和后期各抽查1次,并作记录。混凝土稠度增实因数1.305~1.400,填写“混凝土稠度测试记录”。 6)搅拌过程中如发生停电事故,应立即开卸料门,把搅拌机内混凝土清理出来,以免再起动时起动负荷过大,损坏电机。 7)人员进入搅拌机内清理混凝土渣或检修时,应先将搅拌机电源切断,悬挂警示牌,并由专人看管,保证安全。 8)发现配料计量不准,应立即校检计量系统。 9)每班收工后要及时清洗搅拌机、贮料斗等设备。 1.4 混凝土输送 1)保证及时向生产线供应混凝土,生产线应将混凝土质量情况及时反馈给搅拌司机。 2)做好收工时最后一盘混凝土料的估量,并通知搅拌司机。 3)及时清理各贮料斗。 2 预应力筋下料、穿丝、镦头 下料应采用钢筋定长切断机。目前的切断机已能达到电脑控制、变频送丝、液压切断、定长精度高等高标准要求,更好的保证了下料精度的要求。穿丝是将钢丝穿入在挡板、挂板中。钢丝墩头主要使用墩头机,随后在进行相应的分板、入模作业。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取消了人工分板,采用机械分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 利用自动化张拉机实施此步骤环节,张拉机根据设定的张拉程序能自动控制并自动记录,采用荷载传感器控制张拉力值。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进行橡胶隔板、螺旋筋、箍筋等环节的安装。混凝土的灌注,须做到多次布料,应使模型各部位下料均匀适量,不出“驼峰”,不露钢丝,模型两端处不得落入混凝土,控制好每套模混凝土用料量。采用二次振动成型工艺,在能确保混凝土振动密实的振动台上进行,一振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断面高度;二振采用加压盖板加压振捣,要保证加压盖板重量,确保混凝土上表面的受力要求,以便更好的排出气泡,注意轨底的压花质量要求。人工拆除橡胶隔板并清边,清除模型外多余的混凝土。轨枕养护应采用混凝土温度控制系统进行蒸汽养护,自动系统监测养护全过程并记录、养护过程温度监测能覆盖同池轨枕。混凝土轨枕放张采用缓慢放张根据设定的放张程序能自动控制并自动记录,采用荷载传感器控制放张力值。脱膜是指轨枕成品脱离模型,采用主要设备机械是翻转脱模机。需要对传送辊道轨枕成品中成品进行逐根检验,对轨枕间的钢丝用无齿锯切断。由码垛机将成品装车后,卸下轨枕分丝板,吊装运送至指定的成品库区。并且要依据相关规定对成品进行抽样检查,主要检验内容包括:尺寸检查、静载试验等。轨枕脱模后,应进行清模、喷涂隔离剂。完成后,进入下一项生产工艺。 4 蒸汽养护 1)蒸汽养护操作人员须经岗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轨枕在养护窑内进行蒸汽养护。养护制度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在温度5℃~35℃的环境中静停时间≥3小时,升温速度不大于15℃/小时,恒温温度48±2℃,混凝土枕芯温度不大于60℃,恒温时间控制在13小时左右,何时结束恒温以试验室检验试块抗压

混凝土轨枕

我国混凝土轨枕使用分析 1. 前言 自1956年我国研制出预应力混凝土枕以来截止到2002年底,铺设混凝土枕总数已达1.625亿根,占各类轨枕总数的76%,其中Ⅲ型枕837万根,占混凝土枕总数的5.2%,Ⅱ型混凝土枕9618万根,占混凝土枕总数的59.2%,Ⅰ型和69型枕仍有4360万根,占混凝 土枕总数的32.2%,桥岔枕约有452.3万根。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型号轨枕的承载能力与在使用中铺设的线路条件并不完全匹配,产品质量不尽人意,致使一些轨枕提前出现伤损,有些伤损甚至比较严重,增加了养护维修工作量,对行车安全不利。2002年秋检资料 统计:Ⅲ型枕伤损率为0.1%,老Ⅱ型枕伤损率为0.7%,Ⅰ型和69型枕伤损率为4.9%。 2.Ⅰ型混凝土轨枕 早在1953年铁道部有关部门就开始进行了混凝土轨枕代替木枕的研究工作,于1954年开始进行轨枕试制和试铺,铁道部于1957年起开始建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制造工厂。1961年铁道部有关单位总结现场使用经验,编制了“弦Ⅱ-61A”型预应力钢弦混凝土轨枕的设计图,并开始了批量生产。 总的说来,到1984年Ⅱ型混凝土轨枕鉴定前主要生产和使用的混凝土轨枕有两大类: (1)69型混凝土枕 69型是按建设型机车,轴重21t、85km/h、1840根/km进行设计的。该枕1995年约占铺设总数的50.0%,以后基本不生产。 (2) I型混凝土枕 1979年在69型枕配筋不变的情况下,将轨枕外型尺寸统到与Ⅱ型枕一样,强度与69型等强,最后统一为I型混凝土枕(弦79型和筋79型)。 与69型枕比较,I型枕中间断面高度由155mm增至165mm,提高了中间断面正弯距的承载能力,端头由原斜坡改为平坡;在螺栓孔围增设了螺旋筋,在轨枕端头增设了箍筋。 结构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轨枕截面疲劳承载能力:轨下断面11.1kN·m,中间断面负弯矩8.03kN·m;而按照给定的线路条件,轨枕截面承受的荷载弯矩为:轨下断面11.8kN·m,中间断面负弯矩10.1kN·m。显然,轨枕承载能力不足,特别是中间断面负弯矩承载能力相差更远。 轨枕截面静载抗裂弯矩为:轨下断面15.7kN·m,中间断面负弯矩11.3kN·m。 由于69型枕与I型枕设计承载能力等强,一般也统称为I型混凝土枕。 根据各方面的调查发现I型混凝土枕主要问题为: ①轨下截面强度不足,调查发现:接头轨枕轨下截面正弯矩裂纹占调查总数的84%,非接头轨枕轨下截面正弯矩裂纹占调查总数的42%。 ②中间截面设计承载力偏低。由于截面强度不足,要求中间道碴掏空,这种要求掏

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内容

钢筋 一、原材料: 1、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应严格控制钢筋中的磷、硫有害 化学成分 2、做力学性能检验: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取样:做拉伸取2根长450mm;冷弯取 2根长350mm;尺寸偏差逐支检查;重量偏差取不少于5根长500mm。 3、对有抗震要求的七纵向受力钢筋应满足设计要求,当午要求是对一、二级抗震等级 的,检测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 比值不应小于1.25;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4、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其进行化学检验。 5、(钢筋应平直、无损伤、无裂纹、无油污、无老锈) 二、加工: 1、受力钢筋的弯钩: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2.5倍的直径,平直 部分是3倍;当设计要求要做135度弯钩时HRB335/HRB400级的弯弧内直径 不小于4倍的直径;弯钩不大于90度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5倍的直径 2、箍筋弯钩:箍筋弯钩除满足第1条的规定外,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有抗震要 求的要做180度弯钩,完后平直段应不小于10d 3、(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受力钢筋长度方向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 箍筋内净尺寸±5) 三、连接: 1、连接分为机械连接、焊接、搭接,接头应做力学性能试验 2、焊接:闪光对焊:300个为一批,取3个450mm的接头做拉伸,3个350mm 的做冷弯;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均取3个长450mm的做拉伸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纵向钢筋不易采用焊接,机械连接的最小直径易为 16mm 4、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易采用绑扎搭接,轴 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的总向受力钢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 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 5、(钢筋接头易设在受力较小处,同意纵向受力钢筋不易设置一个以上接头,鸡窝头 末端至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d) 6、接头易相互错开,对于焊接和机械连接: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区段为35d且不应小 于500mm;绑扎搭接:横向净距应不小于d且不小于25mm,区段长度为1.3L 7、梁柱构件钢筋搭接范围内的箍筋配置:手拉区箍筋直径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 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受压区间距不应大于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 于200mm;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是应在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 范围内各设两个间距为50mm的箍筋 四、安装: 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均应符合要求 2、钢筋网:长宽±10,网眼尺寸±20;骨架:长±10,宽高±5;受力钢筋:间距 ±10,排拒±5;保护层厚度:基础±10,柱梁±5,粱墙壳±3;箍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预埋件水平高差+3,0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1.编制目的 本标准文件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满足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特制定本技术标准作为现场施工作业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在建的所有项目。 3.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标准 本标准为现场施工必须执行的文本(与设计或其它文件有冲突时,按本文件执行),投标人投标时必须认真考虑,竣工结算时一律不再增加任何费用。 混凝土工程实行原材料、产品全过程监控,验收流程中的所有工序必须有监理部和发包人工程师签字认可的验收合格文件,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不予以支付工程款,也不进入结算; 4.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4.1.施工准备 4.1.1.材料 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各项目混凝土材料一律采用商品混凝土。 4.1.2.对商品砼的质量检查要求 (1)泵送混凝土,每工作班供应超过100m3的工程,应派出质量检查员驻场。 (2)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前,每部车都必须经质量检查员检查,和易性合格才能签证放行。坍落度抽检每车一次,混凝土整车容重检查每一配合比每天不小于一次。 (3)现场取样时,应以搅拌车卸料1/4后至3/4前的混凝土为代表。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均由供需双方共同签证认可。 (4)搅拌车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 4.2.混凝土浇筑和捣实 4.2.1.混凝土浇筑原则 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和钢筋预埋件的位置正确,拆

模后混凝土表面要平整、密实。 4.2.2.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问题 1) 防止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钢筋混凝土柱和墙中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3m,否则应设置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等下料。 2) 正确留置施工缝:柱子施工缝应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顶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梁截面高大于等于1m),梁板分别浇筑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施工缝留置在梁托下面。单向板施工缝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盖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跨度范围内。楼梯施工缝应留在楼梯长度中间1/3长度范围内。墙施工缝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界处。双向受力的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多层框架等及其他结构复杂的结构,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3)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4)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6)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4.2.3.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方法 (1) 多层、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浇筑: 分层分段施工,合理划分施工段,考虑工序数量、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等,尽可能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 断面在400x400mm以内的柱子,浇筑时如果箍筋相交,应在柱子侧面开孔以斜溜槽分段

预应力混凝土用未涂层的7股钢绞线的标准规范 ASTM A416 A416M-05

预应力混凝土用未涂层的7股钢绞线的标准规范 ASTM A416/A416M-05 本标准印发的是修订的A416/A416M标准,后面的数字表明标准发行时间或最新的的修订时间,圆括号中的数字表明上次修订时间,设成上标的数字标明是从修订后编辑上的改变。 本标准已被国防部相关机构批准采用。 1、范围 1.1 本规范包含两种和两个级别的7股未涂层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的钢绞线。这两种钢绞线分别是低松弛的和应力全释放的(普通松弛)。低松弛钢绞线被称为标准型,应力释放的钢绞线一般不予以提供除非特别需要,或者购买者和生产者有协议。250级和270级都有最小的强度要求分别是1725(ksi)MPa和1860MPa (270ksi),各以其级别命名。 1.2在英制体系和SI体系中两者的指标都认为是标准的,在本文内,英制指标出现在括号内。由于两种体系的指标并不是完全等价的,因此,各自的体系必须独立使用。混合使用两种指标可能导致使用本规范时没有一致性。 1.3提供者要求使用的预应力钢绞线应用于地下锚定装置时要特别要求15.2mm(0.6-in)直径的钢绞线。 2、参考引用文件 2.1 ASTM 标准[2] A370 钢制品机械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及定义。 A981 评估预应力地下锚定装置用270级未涂覆15.2mm(0.6in)直径预应力钢绞线结合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E328 材料和结构件的应力松弛试验。 2.2美国军用标准 MIL-STD-129 可以装载和存贮产品的标记规定[3] MIL-STD-163 可以装载和存贮的钢厂出产钢产品[3] 2.3美国联邦标准 FED-STD。NO.123出厂产品的标记规定(国内机构) 3、术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实用版

YF-ED-J946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 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仰拱、铺底施工 第一条:仰拱、铺底开挖: A、要求开挖至设计标高,底面平顺。 B、清除渣,排净积水,并做好排水设施。 C、洞底两隅与侧墙联接处应开挖平顺,避 免引免起应力集中。 D、大的膨胀性围岩时,经工程部交底,在 底面及两隅预先打入锚杆或采用加固措施。 E、每次砼施工前必须经质检工程师和监理 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施工,未经检查

施工的每次处经100元/次的罚款。 第二条:仰供(铺底)钢筋安设: 安设前要将仰拱基础的虚碴和积水清理干净,报质检工程师检查后,才能进行钢筋安设。左右侧钢筋连接采取焊拉接方式,焊接长度和焊缝安度符合规范要求(单面焊接长度为10d),并按交底要求注意长短搭配使用,使接头不在同一平面内。 达不到要求时立即反工,并处以20元/榀的罚款。 第三条:仰拱及回填砼施工: A、按交底要求立模,保证尺寸准确,支撑牢固,并且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B、砼配合比、坍落度符合要求,砼施工时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结构公称直径 (mm) 公称截面 积 (mm2) 允许 偏 差 (mm) 强度 级别 (Mpa) 整根钢绞线 的最大负 荷 (KN) 规定非比例 延伸力 F p0.2/(KN) 最大力总伸长率 (L0≥500mm) Agt/% 每 1000m 理论重 量 (kg) 1000h松 弛率%不 大于 初始负荷 为70%公 称最大负 荷 不小于 1×7标准 型 9.50 54.8 +0.30 -0.15 1860 10291.8 3.5 432 2.5 1960 107 96.30 1860 138 124 582 11.10 74.20 1960 145 131 12.70 98.70 +0.40 -0.20 1860 184 166 775 1960 193 174 1720 241 217 1101 1860 260 234 1960 274 247 15.70 150+0.40 -0.20 1770 266239 1178 1860 279 251 1720 327 294 1500 17.80 191 1860 353 318 模拔 型 12.70 112 +0.40 -0.20 1860 209 178 890 15.20165 1820 300 270 1295 18.00 223 1820 300 255 1750 说明: 本标准是 GB/T 5224-1995标准的修改版,对应国际标准ISO 6934-4:199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 第4部分钢纹线》。本标准与ISO 6934-4:199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品种、强度级别,调整了规格; —取消了I级松弛钢绞线; —提高了屈强比; —增加了附录A疲劳试验和附录B偏斜拉伸试验; —取消了1X19结构钢绞线。 本标准代替GB/T 5224-199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本标准与GB/T 5224-1995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品种、规格、强度级别;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1.1.对混凝土要求 1.1.1.1.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水泥应用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水泥标号易比混凝土强度等级高2~3个标号,严禁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掺和使用。 (2)粗骨料:选用粒径5~31.5mm连续级配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3)细骨料:选用颗粒级配在II区的中砂,细度模数2.5~3.2,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 (4)水:所用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5)粉煤灰: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外掺粉煤灰以取代部分室内,掺量不得大于25%。 (6)外加剂:超长地下室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出现,需考虑在混凝土中外加高性能膨胀抗裂剂等减少混凝土开裂。 (7)碱含量:混凝土碱含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1.1.1. 2.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 (1)对混凝土总体性能要求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须满足设计要求。 (2)对混凝土坍落度要求 ①抗渗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40mm 之内,误差上限+20mm,下限-20mm。其它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易控制在160±20mm。 ②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白天或夜天)、运输道路的距离、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等)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来适当地调整,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 ③气候有变化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坍落度损失值,以便现场能够掌握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置时间,并且可以根据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一.目的 检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的性能指标,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表面质量、尺寸、每米质量、拉伸试验。 执行标准: GB/T228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38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样方法 GB/T239 金属线材扭转试验方法 GB/T2103 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10120-1996 金属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GB/T175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YB/T146 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热轧盘条 YB/T170 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四.职责 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标准,按操作规程做好检测工作,整理数据记录,编制报告,并给出等级结果的判定。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1、表面:逐盘。 2、外观尺寸:逐盘。

3、消除应力钢丝伸直性:每盘1根,每根1米。 4、抗拉强度:每盘1根。 5、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每批3根。 6、最大力下总伸长率:每批3根。 7、断后伸长率:每盘1根。 8、弯曲:每盘1根。 9、扭转:每盘1根。 10、断面收缩率:每盘1根。 11、镦头强度:每批3根。 12、应力松弛性能:每合同批不小于1根。 取样部位:在每(任一)盘中任意一端截取。 六.仪器设备 60吨试验机 七.环境条件 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 八.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表面检验:表面质量用目视检查。 2.外形尺寸检验:①钢丝直径应用分度值为0.01mm的量具测量,在任何部位同一截面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②螺旋肋钢丝的导程,刻痕钢丝的刻痕长度、节距应沿钢丝轴线方向测量,螺旋肋钢丝的肋宽应在螺旋肋法向上测量③每米质量测量:钢丝单位质量应采用如下方法:取3根长度不小于500mm的钢丝,每根钢丝长度测量精确至1mm,称量每根钢丝的质量,

商品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砼施工技术交底 一、本工程采用商品砼,在施工中要注意做到: (1)对要浇筑的砼的技术要求应书面通知砼搅拌站,并向搅拌站索要砼施工配合比单。 (2)商品砼送到施工现场后要进行检查。包括:向司机索要送料单,以确定砼出机的时间;测量砼的坍落度,以确定砼的施工度。对砼出机时间超过初凝时间,而且出料有离析、沉淀现象的,应予以处理,直至退货。 (3)商品砼送到施工现场后,应将滚筒高速旋转几转,使砼进一步均匀,而后才能出料,并要加强观察,是否有离析现象。水灰比调整应由搅拌站进行,在现场严禁任意加水。 (4)加强现场与搅拌站的通讯联络,及时向搅拌站报告现场施工情况和对砼的各种要求,以便砼搅拌站随时调整。尤其是当砼浇筑即将完成时,应准确预报所需的砼方量,保证砼搅拌数量的准确。 (5)施工现场按规定制作砼试块进行养护试压。同时也要向搅拌站索要砼试压报告单。 (6)粗骨料最大粒径≤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二、本工程采用泵送砼施工技术,应注意以下事项: (1)泵机操作人员应进行严格培训,以考试合格方准上岗操作。 (2)泵送前应检查泵机运行情况,确保运行正常。 (3)泵机料斗上要有筛网,并派专人值班监视喂料情况,当发现大块物料时,应立即拣出。 (4)泵送前,应先开机用水润湿整个管道,而后送入水泥砂浆,使输送管壁处于充分滑润状态,再开始泵送砼。 (5)砼应保证连续供应,以确保泵送连续进行,尽可能防止停歇。万一不能连续供料,宁可放慢泵送速度,以保证连续泵送。当发生供应脱节不能连续泵送时,泵机不能停止工作,应每隔4~5min使泵正、反转两个冲程,把料从管道内抽回重新拌合,再泵入管道,以免管道内拌和结快或沉淀。同时开动料斗中的搅拌器,搅拌3~转,防止砼离析。 (6)在泵送砼时,应使料斗内持续保持一定量的砼,如料斗内剩余的砼降低到20cm以下,则易吸入空气,致使转换开关阀间造成砼逆流,形成堵塞,则需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除去空气后再正转泵送。 (7)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若喷出砼像一根柔软的柱子,直径微微放粗,石子不露出,更不散开,证明泵送效果尚佳;若喷出一半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1.编制目的

本标准文件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满足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特制定本技术标准作为现场施工作业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在建的所有项目。 3.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标准 本标准为现场施工必须执行的文本(与设计或其它文件有冲突时,按本文件执行),投标人投标时必须认真考虑,竣工结算时一律不再增加任何费用。 混凝土工程实行原材料、产品全过程监控,验收流程中的所有工序必须有监理部和发包人工程师签字认可的验收合格文件,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不予以支付工程款,也不进入结算; 4.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4.1.施工准备 4.1.1.材料 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各项目混凝土材料一律采用商品混凝土。 4.1.2.对商品砼的质量检查要求 (1)泵送混凝土,每工作班供应超过100m3的工程,应派出质量检查员驻场。 (2)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前,每部车都必须经质量检查员检查,和易性合格才能签证放行。坍落度抽检每车一次,混凝土整车容重检查每一配合比每天不小于一次。 (3)现场取样时,应以搅拌车卸料1/4 后至3/4 前的混凝土为代表。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均由供需双方共同签证认可。 (4)搅拌车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 4.2.混凝土浇筑和捣实 4.2.1.混凝土浇筑原则 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和钢筋预埋件的位置正确,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要平整、密实。 4.2.2.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钢筋混凝土柱和墙中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3m否则应设置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等下料。 2)正确留置施工缝:柱子施工缝应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顶 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梁截面高大于等于1m), 梁板分别浇筑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n处,当板下有梁托时,施工缝留置在梁托下面。单向板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与质量构成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与质量构成 发表时间:2018-09-10T17:25:52.7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唐平 [导读] 摘要:首先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的特点,介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问题,最后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质量构成,供有关人员参考。 佛山市南海商邦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 528237 摘要:首先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的特点,介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问题,最后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质量构成,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质量构成 引言 我国铁路最早使用的是木枕,但是由于铁路建设的特殊性,木枕需要用较为优质的木材,我国森林面积正在逐年减少,人均木材占有量严重匾乏,所以将木枕换为混凝土轨枕是铁路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铁路建设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特点 我国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主要以流水机组法为主,也就是利用过桥式吊车,将生产模型移动到生产线中各个台位,在台位上设置专用的设备,完成相关的生产工艺,整个生产工艺就是将原材料生产为混凝土制品的过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具有最少10道的生产工序,如果全部采用过桥式吊车进行模型移动,会对生产效率以及安全造成影响。因此,过桥式吊车逐渐转变为辊道传送,而桥式吊车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设备检修过程以及模型养护过程中,这种优化后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被称为预应力混凝土流水机组-传送法。 采用流水机组-传送法生产工艺,主要是根据轨枕生产工艺规定,组合钢模型按照生产过程顺序一次通过各个台位,完成混凝土轨枕的成品生产。可以说,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制品的生产周期本质上也是钢模型的实际周转期。 现阶段,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流水机组-传送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目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主要采用2X4联或2X5 联组合钢模型,每次成型的轨枕数量为8~10根,这样不仅减少了对钢材料的消耗,还提升了轨枕生产的效率。(2)为了保证2X4联或2X5联组合钢模型能够适应,一般使用1X5联组合式振动台,也就是在每一对并列轨枕上布置对应的单元台面。在台面与台面之间设置升降辊道,为轨枕模型流水线传送提供便利。(3)流水组合式-传送法工艺生产混凝土轨枕,其成型主要利用二次振动工艺。头一次振动采用普通振动法,保证振动台上模型中的混凝土振动密实,并且利用人工将模型内的轨枕生产混凝土用量适当的调整,保证其混凝土用量相一致;第二次振动利用加压振动法,加压的压力需要在5kpa以上。利用加压振动的作用在子能够使用低流动性以及干硬性的混凝土拌合物,既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轨枕成型具体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还节约了水泥的用量,同时还能够根据具体的需要,在轨枕底部振压出设计的花纹。( 4)混凝土轨枕生产流水线主要采用辊道传送,逐渐形成了一个闭环工艺流程,保证棍凝土轨枕生产的节奏性与连续性,有效的减少了生产工序中不必要的运输,提升生产效益。(5)利用我国现行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只需要将生产模型适当的调整,就能够生产岔枕、宽枕以及横腹杆式接触网支柱等混凝土制品。 二、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流程 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流水机组-传送法的基本工艺流程,主要表现为这几个步骤: (1)预应力拉筋选择高强螺旋肋钢丝,将钢丝穿入挡板和挂板,采用镦头机实施钢丝墩头,接下来进行分板和入模操作。 (2)张拉预应力钢筋,自动张拉机是这一环节需要运用到的设备。 (3)安装螺旋筋、橡胶隔板和箍筋,主要采用的是人工安装的方式。 (4)灌注混凝土,浇灌机是混凝土灌注需要采用的设备。 (5)一次振动,在第一振台中用普通振动方式实施模型中混凝土的振动操作。 (6)二次振动,采取加压振动的方式需要利用悬臂吊加压盖板,二次振动在第二振动台上实施。 (7)利用人工操作拆除橡胶隔板,对模型周边多余混凝土进行清除,我们也将这一工艺流程称之为清边。 (8)在桥式吊车辅助下移动模型至养护池的指定位置,对模型中的混凝土利用蒸汽温度实施自动养护。 (9)采用放张机对预应张力进行释放,切断模型两端的多余钢丝。 (10)将轨枕成品从模型中脱出,也称为脱模,翻转脱模机是这一过程需要使用到的重要设备。 (11)传送辊道轨枕成品的过程中需要逐根检查成品外观,在无齿摩擦锯的帮助下切断轨枕中间的钢丝。 (12)取下轨枕下端的挡板,将成品利用码垛机进行装车,并将成品运输至露天厂库当中进行堆放。此外,对于轨枕的成品还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实施必要的抽样检查,主要包括静载抗裂检验和尺寸检验等。 (13)清模操作,将脱模剂喷涂到模型上,这便进入到了下个轨枕的生产周期。 三、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的若干问题 3.1混凝土自动化搅拌系统当中砂、石含水率的快速测定相关问题 从上料、配料、搅拌、计量和出料等环节分析,混凝土轨枕行业搅拌系统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然而在测定骨料含水率方面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多种砂石自动测水仪使用过,但效果差强人意,甚至存在容易损坏和精度不够的问题,目前主要依靠的还是搅拌司机的经验来对砂石含水率进行输入,这对于混凝土配合比的精度无疑是有影响的,这就需要研发更为方便、精度更高的砂石自动测水仪。 3.2混凝土轨枕车间噪音问题 噪声严重是轨枕车间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中振动台噪音达到近110db,无齿摩擦锯噪音达到近100db,这一高频噪声无疑会影响到工人的健康,此外在辊道上移动和桥吊走行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曾经采用的方法有在车间内设立隔声间,将液压剪替代无齿摩擦锯以及给工人佩戴耳罩,但由于生产操作不便,这些方法的作用可想而知。近几年在降噪措施方面为了便于维修和减少空气噪声,利用板式台面替代原有的振动台框式台面,隔离地面基础橡胶平板和振动台基础,以此达到减少振动传递的作用,同时混凝土干硬度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1、1、完成钢筋隐蔽验收手续,模板经过验收。 1、2、商品混凝土及劳力、机械设备已准备好,混凝土经过开盘鉴定;混凝土试模已准备好。 2、施工器具 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平尖头铁锹、胶皮管、3m杠尺、木抹子、塑料布(薄膜)、草袋等。 3、材料:商品混凝土。 二、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商品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三、操作工艺 1、基础及柱墙混凝土施工 1、1、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一般不得留置施工缝,各种混凝土材料与设备机具必须保证供应。 1、2、基础顶面施工缝按设计与规范要求留置。 1、3、墙柱甩出钢筋必须加以保护,避免混凝土污染钢筋。 1、4、基础施工完毕后,必须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与草袋进行养护。 1、5、用于承重结构及抗渗防水工程使用的混凝土,第一次使用的配合比,在混凝土出厂前由混凝土供应单位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盘鉴定;共同认定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的组成材料就是否与现场施工所用材料相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与施工需要。如果混凝土与易性不好,可以在维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砂率、水及水泥量,至与易性良好为止。 1、6、混凝土运输 预拌混凝土应充分搅拌后再卸车,不允许任意加水,混凝土发生离析时,浇筑前应二次搅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能使用。 1、7、混凝土浇筑、振捣:

1.7.1、独立基础混凝土浇筑必须分层铺摊混凝土并及时振捣,振动棒插入点间距为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25倍。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为准。柱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搓处先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砂浆。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利用混凝土杆检查浇筑高度,一般控制在40cm左右;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时间间隔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1/3区段。接搓处应撮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1.7.2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30cm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保证振捣密实。 1.7.3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一般应小于50cm、门洞口两侧构造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与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等,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处理。 1.7.4墙上口找平: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1.7.5拆模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与浇水。常温时混凝土强度大于1、2MPa;常温时及时喷水养护,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 1、顶板混凝土施工 2、1、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钢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表面拉毛。 2、2、浇筑完毕后及时用塑料布加草袋覆盖混凝土养护。 四、质量要求 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主控项目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

混凝土 主控项目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抗硫酸盐水泥的性能应符合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1 比表面积300~350m2/kg GB/T8074检验 GB/T1346检验 2 凝结时间初凝≧45min,终凝 ≤600min(硅酸盐水 泥的终凝时间 ≦390min) 3 安定性沸煮法GB/T1346检验 4 强度GB175-3 GB/17671检验 GB/T176检验 5 烧失量≤5.0%(P·O);≤ 3.5%(P·Ⅱ);≤ 3.0(P·Ⅰ) 6 游离Cao含量≤1.0% GB/T176检验 7 Mgo含量≤5.0% GB/T176检验 8 SO3含量≤3.5% GB/T176检验 9 碱含量≤0.06% GB/T176检验 10 氯离子含量≤0.80% GB/T176检验 11 助磨剂种类及掺量GB175-2007 检查生产质量证明 文件 12 石膏中累=类计参 GB175-2007 量

13 混合材料种类及掺 量 GB175-2007 14 熟料中的C3A含量≤8%GB/T21372 抽样实验检验 同厂家、同编号同出场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的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水泥的出厂日期打三个月,施工单位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进行见证。在下列情况下之一时,检验一次 1.任何新选货源; 2.使用同厂家、同编号的水泥达6个月。 施工单位试验检查,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C50以下混凝土C50以上混凝 土 1 细度≦25.0% ≦12.0% GB 1596检 验 2 需水量比≦105% ≦95% GB 1596检 验 3 烧失量≦8.0% ≦5.0% GB/T 176检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要求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总则 1.1本施工技术要求规范了堆石混凝土施工的材料、施工、温度控制、低温季节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的基本要求。 1.2堆石混凝土应满足抗压、抗拉、抗渗、抗冻等设计要求。 1.3本要求中未规定的其它事宜,按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2材料要求 2.1堆石料 2.1.1堆石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纹。 2.1.2堆石料可以使用毛石、块石、粗料石和卵石,其中部或局部厚度不宜 小于30cm,最大粒径以运输、入仓方便为限,且不宜超过1.0m;允许使用少量片石但其重量不得超过堆石料总重的10%,且不得集中堆放。 2.1.3堆石料的饱和抗压强度(Rs)不得小于40MPa。堆石料中含泥量不得 超过5%,不允许有泥块含量。 2.2水泥 2.2.1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满足相关 国家标准的要求,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 2.2.2水泥运输及存放场地应有防雨及防潮设施,存放期超过3个月的袋装 水泥、超过6个月的散装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复检,并按复检结果使用。 严禁使用结块水泥。 2.2.3堆石混凝土所需的自密实混凝土不宜使用凝结速度较快的水泥,在选 择水泥时应考虑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2.3掺合料 2.3.1胶凝材料中可根据工程区情况加入掺合料,掺合料可选用粉煤灰、粒 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磷渣粉、复合矿渣掺合料等。 2.3.2粉煤灰宜满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中Ⅰ级或Ⅱ 级粉煤灰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中的有关规定;硅灰、沸石粉等应符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36)的有关规定;磷渣粉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掺用磷矿渣技术规定》(DL/T5387)的规定。 2.4细骨料 宜优选级配良好的中粗河砂,不具备条件时应按照河砂、人工砂、细砂、粗砂的优先次序选择,其余性能指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11)中的相关规定。 2.5粗骨料 自密实混凝土应选用5~20mm粒径的石子作为粗骨料,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8%,其余性能指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GB/T5144-2001)中的相关规定。 2.6外加剂 自密实混凝土应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品质应满足《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高性能减水剂的基本要求,并应通过标准自密实砂浆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