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败生胶--多年用生胶的体会

打败生胶--多年用生胶的体会

打败生胶--多年用生胶的体会
打败生胶--多年用生胶的体会

打败生胶--多年用生胶的体会

目前,大多数生胶使用者都是两面不同性能的胶皮。单面生胶的使用者现在很少。本人横板反手生胶,正手反胶,我谈谈这种打法天生的缺点,没有办法,几次改打反胶,都因为反手的力量不强作罢。

1、生胶和正胶差不多,只是胶粒比正胶柔软些,速度有时比正胶快。但摩擦力比正胶小,制造不出多少旋转,稳定性不够,不容易控制住球,对攻中缺少回旋的余地。这也是单面生胶难以生存的原因,所以单面生胶并不可怕,怕得只是你没有良好,连续的攻击力。

2、绝大多数生胶的使用者都和我一样,反手生胶,正手反胶。只是有的人反手打反胶,正手打生胶,这类选手进攻更快速、凶狠。我偶尔也调过打,增加正手的杀伤力。虽然有些球友不适应生胶的弹打和粘弧圈球,但生胶由于胶皮比反胶硬,摩擦力小,对强烈的弧圈球难以扼制,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吊”,很难进行攻防转换,因为球在胶粒上打滑,这是生胶最致命的弱点,没有办法这是胶皮的性能。

打败方法一:必须有一手强烈的“高吊”,只有连续吊得住,生胶才借不上力。这时生胶的一般的摆脱方法是,是轻粘,前后左右的挡、带、轻粘对方,以期望在运动和对方调整拉球中,寻找机会弹打或反撕。如果你没有连续的拉球和良好的调整能力,就会感觉到很别扭。

3、由于生胶反弹速度快,稳定性差,接发球容易失控,一般搓、撇,短较正胶和反胶差。

打败方法二:往反手发急长下旋球,生胶选手很控制,只能反手“下扎”和弹打,进行两个大角的反撕。想一想生胶的第一板接球弹打是多么难练呀,一般的业余选手哪能做的那么到位?

4、生胶多数以落点刁钻见长,讲究落点,借力打人,四两拔拔千斤。其次以速度为取胜法宝,反手生胶两条直线的使用频率很高。

打败方法三:不要硬拼速度,你越快生胶越快,尤其两面不同性能的胶皮,阴阳手,最容易制造“下沉”的机会,在高速和乱中寻找机会。一定以稳拉和旋转取胜。

5、一般生胶的打法都比较凶。但同时风险并存,球也不是很好控制。绝大多数业余生胶选手都是以反手生胶为主,正手为辅,很少退台。只有高手正反手结合,以正手为主。

打败方法四:从正手突破。从正手开始发动进攻,虽然这对步法要求高点,但你想成为高手只能这样。从正手突破,逼破生胶选手退台对拉相持,再回反手,这样生胶的威力大减。但要注意一点,许多生胶选手,都有几板很好的削球技术,来弥补反手的不足,而且生胶削球非常的“转”。

直拍生胶打法 乒乓球技巧

对于直拍生胶打法的一些体会 当今的乒坛,是清一色反胶弧圈的时代。从头到尾,都是两个人不知疲倦地用弧圈对拉、对冲。乒乓球变得更像是种体力活,而不再是一种轻灵、优雅的运动。功利主义、成名须趁早、主流技术……在这些思想的统治下,一切都得向成绩让道,一切都得向金钱投降。我们再也无法在赛场上看到正胶的精神抖擞,长胶的永不言败,生胶的守中反攻,而要忍受冗长、乏味、千篇一律、规整强悍的反胶对拉。连专业人士也承认:“从专业的角度看,直板正胶/生胶打法还需要不断创新,但是对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说,直板正胶/生胶打法依然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前些日子,在几家乒乓网站站上看了一些有关生胶打法的贴文,知道一些乒乓球爱好者很想看到有关生胶打法的技术文章,由于这些年有关生胶打法的文章非常少,因此来凑个热闹,谈谈自己对生胶打法的一些见解,与大家交流交流,希望对已采用或想要学习生胶打法的爱好者有所帮助。 我是一个纯业余的乒乓爱好者,曾经打过正胶、反胶,最后改打生胶,直拍生胶打法的时间已十六年有余。底版采用蝴蝶王,目前使用563生胶套胶。球拍反面贴反胶,采用2. 1mm 上海红双喜“海运”海绵,硬度41,胶皮采用贴帕里奥普通反胶。采用最老式的左推右攻打法,进攻时拉打结合,反手结合采用横打技术及生胶弹打技术,发球时采用倒板发球。下面,我将谈谈直拍生胶打法的体会。 一.关于武器问题 由于生胶打法具有速度快,摩擦力弱,控球能力较差,不容易制造弧线的特点,所以对球拍的要求特别苛刻。总体来说,要求拍子较吃球,挡弧圈时吃得住球,攻球时又要有一定力量和速度,对于一般的下旋球可以调整拍形角度进行攻球,或靠摩擦提拉过去。具体地说,海绵要选用硬度小(38度左右)弹性好,厚度在1.6~1. 8mm的海棉,最好选用日本进口产品。胶皮方面,我未曾使用过进口产品(只是试打过),国产产品中我认为天津563型号套胶不错,实际上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是使用大维388C-1胶皮。大维胶皮的特点是摩擦能力相对较好,因此控球能力较强,而天津563套胶较全面,也较怪、挡球较下沉。大维388C-1推挡时球性也下沉,与563效果差不多,但球性不如563怪。底版建议采用速度较快、攻击力强,且有一定手的底版感,蝴蝶王、斯蒂卡红黑碳王7.6以及CL-CR-WRB都是不错的选择。反面海绵厚度采用2, 1mm,硬度适中,摩拍时一般在应以配合正面弹性适手为度。反胶胶皮不必太讲究,一般只要其粘度适合为主,便于横拉时上手即可。 二.关于技战术问题 要充分利用生胶的特点:搓球不转或反转、推挡下沉,攻球弧线直,回球速度快的特点,采用以下技战术: 1.站位:站位一定要在近台,不要退台。接发球时可以站的稍后一点,主要是为了当对方发反手长球时可以用横拉予以回击;在对方发球后就应回到近台。 2.战术:尽量采用推挡攻,左推右攻拉打结合。因为生胶推挡过去的球是下旋球,速度较快,一般对方很难适应,很容易出现下网或回出质量不高的球。特别是在对推时可采用推直线球到对方正手位,效果很好。还可利用生胶搓球不转或反转的特点,采用对搓和摆短战术,使对方出髙球(或直接出界),然后侧身抢攻或直拍横打得手。也可以在对搓中突然采用反面反胶搓出下旋球进行干挠,使对方回球下网。还可以在对搓中采用生胶挑打、弹打技术,反胶横打技术进行攻击。 3.接发球:在实战中,那些弧圈发球抢攻较好的选手经常喜欢发急下旋长球到我的反手位,然后侧身抢攻。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反胶横拉技术、生胶挑打或弹打技术予以控制和破坏。这时目的不是一板打死对方,关键是控制落点,不让其发力抢攻即可。因此要求命中率要高,适应不同球性的长球而不失误。对于其他的发球,生胶倒不怕,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搓、

乒乓球入门基础技巧教学

乒乓球入门基础技巧教学 乒乓球入门基础技巧教学1、在面对来球时,减短引拍的时间和距离,增加小臂的挥动速度,使自己的的手腕尽量放松。 2、如果对面的球是飘忽不定的弧圈球时,你可以加大腰部转动的角度与速度,让自己的球拍与球保持相切。 3、击球时靠近球台,去打上升的来球。 4、选择硬度高的海绵,增加击球的力量感,从而加快击球速度。 5、在击球时减少多余的动作,加快挥拍动作并且采用“借力”的方法。 6、上旋球:在发球时击打球的上部球拍与球保持相切。 7、下旋球:在发球时击打球的底端球拍与球保持相切。 8、侧旋球:在发球时击打球的底端球拍与求保持相切但是你的球拍需要做一个平行拉回使你的球产生一个侧面旋转的力业余乒乓球的入门练习指导对于入门级的业余爱好者首先要进行基本功的练习,基本功的练习过程就是一个培养手感、了解球性的过程。成年人练习乒乓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成年人的灵活性相对差一些,身体的肌肉组织已经定型,可塑性不太好,因此在练习中首先要使击球动作规范化。与少儿教学类似,我们可以先进行徒手挥拍的练习,这种练习方式最直接。 徒手挥拍有几个要点:

第一,双脚的间距要大一些,把身体重心压低,上身向前倾,引拍时,要依靠转腰来带动手臂,身体重心放于右脚 ;第二,挥拍时,转腰的同时将身体重心从右脚转移至左脚,手臂向前挥出,前臂收缩幅度不要太大。 徒手挥拍的重点不是要把动作做得如何标准,而是要体会重心转移和运用腰部的感觉。在练习中,应该先学习最普通的正手攻球,攻球时要多撞击来球,减少摩擦。撞击球可以最大面积地接触球体,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触球瞬间手指的力道。正手攻球时如何才能够多撞击而少摩擦呢?在攻球时,拍形尽量垂直于台面,或者稍微下压一点,出手的方向直接水平向前,这样击球的感觉最清晰。在练习时,不必担心击球出现失误,重要的是体会正手攻球的动作,体会接触球时撞击的感觉。有了一定的撞击感觉之后,就可以加入前臂的收缩,前臂收缩的动作不必过大,幅度尽量小一些,在收缩前臂的时候要突然、迅速,找到突然释放爆发力的感觉。 乒乓球的每个技术动作都是腿、腰、手三者的动作组合,必须要做到协调统一。正手攻球时,尽量在来球的最高点击球,身体要迎着来球向前,在发力方向上我们可以适当调节,如果出手方向过于水平向前,那么回球很容易下网,因此我们出手的方向可以略微向左前上方挥拍,在触球瞬间,胶皮会自然对球产生摩擦,这样会自然制造出弧线。很多爱好者为了制造弧线会刻意去翻手臂、抬手肘,这是一个误区,会导致击球动作严重变形。 掌握了正手攻球之后,就可以进行反手技术的练习。直板打法的反手推挡是一项比较简单的技术。推挡在握拍方式上与正手攻球不同,主要靠食指将球拍压住,用拇指来调节球拍的角度,使球

生胶有何特点适合怎样的打法

生胶有何特点适合怎样 的打法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生胶有何特点适合怎样的打法 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 关于生胶发球 生胶由于自身的胶皮的性质(胶皮软,弹力大),发球不如正胶和反胶转,球脱板快,不易产生摩擦。但同时生胶发球也有两个优点: 1、发转与不转球差异大,使对手判断不清旋转,造成对方失误或本方的机会。 2、落点和弧线怪,落在对方球台时弧线长且发“飘”,对手判断失误。比赛时如果配合生胶发球一定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563胶皮比563-1胶皮的制造旋转的能力要好一些。 发转球时摩擦越薄,球旋转越强。发不转球时,本人建议加一点摩擦,球有一定旋转,能使对手在接发球时看不清球的商标,造成对手误判,来争取主动。生胶发长球时,速度要快,落点离球台底线近。对手不易后退,判断容易失误。 关于生胶接发球 生胶接发球用一个“难”字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虽然本人拜读N遍《乒乓世界》里,张晓蓬和李晓东两位老师的有关生胶打法的文章,我觉得在实际练习中不断体会,可驾御生胶还有难度。 主要有三个问题 1、借力。生胶在接发球时,处在失控的状态中。胶皮又软,摩擦差,“吃”不住球。如果没有控制好拍形,回球落点不佳,那就被对方“虐”了。 2、发力。接发球时不是什么球都可以发力。 条件有三 A、调整拍形。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立起拍子90-100度左右。遇强烈的下旋发球时,只能仰起拍子搓摆落点。对于上旋球,拍形保持60度。对于不转球拍形保持80度左右。 B、发力方向。对于下旋球,发力以向前为主,少许向上摩擦抵消下旋。对于上旋球,应向前下方发力。对于不转球,最好加一点向前的摩擦。 C、发力大小。对于下旋球,发力小一点保证不失误。对于上旋球,越发力越好控制,但不要发死力,保证力量通过底板传递到球即可。对于不转球,控制为主,发6分力就行。 3、回球落点。生胶接发球后,回长球落点要尽量长,角度大,破坏对手的发球抢攻战术,为自己进攻创造条件。 关于相持球 相持技术是生胶打法又一个障碍。反胶在相持时,可以制造旋转和弧线。生胶以击打为主,在手法和技术上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为避免自己的被动,利用生胶回球速度快,尽量把对手调动起来,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即使在相持时一般不要退台,保持与球抬米左右。否则生胶的威力就要打折扣。 1、控制落点。落点打长,让对手在移动中击球。生胶回球旋转变化少,高手容易适应,所以要在落点上精益求精。

乒乓球生胶打法的技巧

乒乓球生胶打法的技巧 反手生胶如何进攻:在使用反手生胶进攻时,稳定性不高,弹击出去的球往往不能威胁到对方,不知那些动作细节需要改进? 方法/步骤: 技术解析:反手技术的最大问题就是手腕沉得过低,而且肘部外撑过大。因为生胶不像反胶那样能够主动制造旋转,所以保证合适的击球点是非常重要的。手腕沉得过低,必然导致击球的时候,手腕会出现甩动的情况,那进攻的成功率肯定上不去。鉴于此点,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要急于发力弹击,而是先试着把手位提高,把肘部放低,且不能离开身体太远,慢慢养成向前推送的习惯。等动作固定了,就能够借对方的力量进行加力弹击了。这样弹出去的球才更有生胶击球的味道,既有速度,弧线又平。 此外,个人认为反手位的站位,重心应该略高于正手位,目前几位国家队主力运动员的反手技术,向前的力也要远远大于向上的力。而对于业余球友来说,利用生胶击球,同样是把球的弧线打的越来越顶,也越有威胁。 乒乓球训练:乒乓球生胶打法技巧 一、生胶的种类,每一种生胶的特点。 生胶,实为正胶之一,只因硫化程度极低,而接近天然橡胶,质地柔韧,反应灵敏,回弹快速而不易控制。故使用者一定是快攻打法,而且要抢攻、抢打。不可以缓,不可以守,一旦球速慢下来,轻起来,这球就轮不到你控制,而手执利器,却任人摆布了。 说到生胶的具体种类与性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分析: 一是胶皮的生熟程度,这关系到胶皮回弹与控球性能; 二是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这关系到胶皮对来球的反应和作用; 三是胶皮搭配海绵的方案。关于底板和胶水,限于篇幅,这回暂且不谈。因胶皮、海绵的种类很多,所以在分析胶皮时,暂不考虑海绵的变数,而假定其为固定的一种,反之亦然。 1、关于胶皮的生熟程度。 生胶的性能如前所述,击球时回弹较快。如对方快攻或拉冲,生胶可顺手快带,借力回球,以快制快,伺机反攻;如对方回搓下旋球,生胶则可从容掌握击球时机,准确发力,击打来球中下部,造成对方因回球下沉,而处于被动的局面。 生胶胶皮虽反应灵敏,不易控制,但只要能发上力或借上力,特别是球能撞到底板再弹出,球的运行就会因快速而稳定。反之,若对方快摆台内短球,且轻而飘,生胶因匆忙应对,未及悉心合力或借力,使胶皮吃球过浅,回球飘乎不定,就易出高球,若盲目发力,又极易使球飞出界外。 2、关于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

长胶、反胶,正胶、生胶

长胶、反胶,正胶、生胶 这四类胶可以分为两类:反胶和颗粒胶(包括正胶,生胶和长胶) 反胶:击球面光滑平整,颗粒向内。 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对于专业选手而言,又有多种不同性能的反胶海绵拍供选择,如胶皮粘性强、配套的海绵软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胶海绵胶皮是直、横拍选手目前最常用的胶皮,几乎100%的欧洲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亚洲选手也有近80%选手使用。因为这种胶皮比较好地兼顾了速度与旋转的要求。 反胶分为粘性和涩性两类。通常国套多为粘性,外套多为涩性。 拉弧圈球选手建议使用反胶。 正胶:颗粒朝外,颗粒通常短而粗。 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过去庄则栋、李富荣、江嘉良、谢赛克等一大批世界冠军都采用正胶海绵直拍。 生胶:颗粒向外,表面颗粒直径小于颗粒距胶面高度。快攻用,不怕旋球。颗粒粗细长短介于正胶和长胶之间。 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目前一批横拍两面攻选手,为求得击球的变化,采用了正手反胶(拉弧圈)和反手生胶(快拨及摆短)的搭配方法。世界冠军王涛及著名选手陈静等采用反手生胶的打法。 长胶:颗粒向外,颗粒细而长,支撑力小。(已不使用) 其主要特点是主动制造旋转的能力很差,主要依靠来球的强旋转或冲力大来增加回球的旋转度。这种胶皮削出的球线路怪而飘,变幻莫测。长胶的性格特殊,不利于掌握。适合的打法:拱,切,打,削,外加轻撩等等。

邓亚萍乒乓球打法

邓亚萍乒乓球打法 邓亚萍,近代女子乒乓球的第一代王者。她是两面异质打法的代表,横板正手反胶、反手长胶。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邓亚萍乒乓球打法,希望对你有用! 邓亚萍乒乓球打法 1.凶狠的正手攻击!这是邓亚萍的终极杀手锏!她自己也自嘲:就是因为我矮,别人看来很矮的球,我看来就是高球了,可以直接扣杀进攻。所以她在场上几乎是近台进攻,以快制快,加上强大的力量,让对手在她如连珠炮般的连续攻击下,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败下阵来。 2.快速如飞的步伐。传言邓亚萍在国家队每天训练跑动量达到了10000米以上。这让她练就了跑不死的体力和快速如飞的步法,有了步法的支撑,所以邓亚萍经常可以在反手位也可以侧身全台正手进攻,充分发挥了自己横拍正手攻球、扣杀球的威力。 3.怪异而不失威力的反手,一般选手反手的长胶,只能挡、磕、推、拱等防守和中性技术。或者退台削球来抗衡对手的弧圈攻击。但在邓亚萍通过努力,练就了反手拨打、弹击弧圈球的能力,克服了反手长胶速度慢、旋转被动的特点,让反手长胶攻守兼备,稳中带凶,和她凶狠的正手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为正反反长打法赋予了新的生命。 随着世界乒乓球技术和器材的发展横拍两面反胶、两面弧圈打法

几乎一统天下。小球变大球,让长胶、生胶等胶皮速度下降,旋转减弱、怪异性降低。还有国际乒联对反胶的鼓励、对长胶、生胶等限制,两面异质打法渐渐走向衰落。 其他著名的乒乓球女运动员的打法 1.邓亚萍之后,两面异质打法的代表当然是目前准备做妈妈的美女选手——李佳薇。李佳薇是很少见的正正反反(正手正胶、反手反胶)打法。作为张怡宁从小的对手,李佳薇能够长期保持在世界前十水平,自然有她独到之处。李佳薇正手一剑封喉的能力异常出色。一手反手发球极具迷惑性。经常可以创造出机会。另外她整体的技术特点还是利用反手的反胶为正手创造会心一击的机会。由于反手的速度、相持都十分出色,压左调右战术也十分有效,配合正手的威力。让她长期保持在世界顶尖水平。之所以始终没有办法登顶,固然与正手缺少变化有关,但更多还是比赛心理不够坚硬吧。奥运会与王楠一战恐怕是她一生中的痛。现在正正反反打法还有广东的国手周芳芳,但战绩不甚理想。 2.福原爱:模仿邓亚萍的打法,反手是半长胶以拨为主、弹击、拱等技术为辅。反手的下旋一律拉起,以兼具速度和怪异反手拨球和对手抗衡,伺机正手攻击,其反手攻击力某种程度来说还超过邓亚萍,但防守技术相对比较薄弱。更重要的是正手的威力太弱了,以致太依赖反手长胶。但没有强大的正手做保证,光靠反手长胶的进攻,始终没有办法走向世界巅峰。世界排名一直在10~20间徘徊。 3.福冈春菜:反手传统的长胶打法,以拱对付下旋,以磕对付上

乒乓球对付各种打法及技术(整理版)

各种乒乓球应对及技术
一、对付长胶
(一)1、凡用长胶打球者,一般都具备较强的防守能力。当你发力进攻时,只要对方 将球防过来,这个球的旋转就会十分强烈,往往更难对付。因此,在拉攻时,应把落点放在 第一位,力量不能太大。由于攻过去的球不怎么转,长胶回过来的球也不怎么转。一旦出 现机会,就应力求一板打死。如果对方把球防过来,应注意连续进攻,而且一板比一板要 更狠,更发力,更增加向上的力量,切记不能手软。这中间应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是对 方削过来的球,因为是顺旋转击球,可以充分发挥长胶的借旋功能,其回球的下旋程度往往 超出人们的想象,这种球即使弧线稍高,也很可能再攻下网;另一种是对方挡过来的球,带 有明显下沉,且不往前走,由于借不上力,再攻也易下网,必须将身体适当迎前。这两种球 如实在无法继续进攻,以搓球和推挡回接也有可能下网,必须调整击球动作。 2、长胶的推挡和对搓具有反旋转的特点。你将球以下旋的形式打过去,它用挡和搓的 手法回过来成了上旋。这与反胶是相反的,这种球在进攻时如按下旋球对待肯定出界,应该 只打不拉,有时还要适当下压拍形,用加力推效果也较好;如以搓和挡回接则极易出高球, 一般应忌讳搓,即便要搓也得使拍形不能后仰,以接近垂直为合适。 3、长胶的攻球和发力推球具有下沉的特点,在用推挡防守时拍形必须往起抬以避免下 网,退台防守可大大降低长胶进攻的威胁,尤其是削球,对方的攻球下沉更便于削出低弧线 的球。长胶攻球速度慢而不带前冲力,因此打回头成功的可能性增大,应注意运用。 4、尽量避免打相持球,因为相持是一般长胶选手的强项。长胶选手最喜欢对手打两种 球, 一种是一味稳拉, 这时长胶选手可以放心大胆地尽其所能利用多种手法不断打出富于变 化的球;另一种是一味对挫,这时长胶的反旋转功能便可大显神通。因此与长胶对垒应避其 所长,最好在前三板解决问题。发球的目的是逼使对方回出上旋或不太转的球,以便自己 抢攻 (二)打的套路简单一点,发下旋,他搓回来你就打。 发不转他挡回来你就拉??找到他的旋转规律后就固定几个套路打就行。他不能主动 变换旋转的。 个人经验 利用好发球 你发下旋 如果他搓 肯定不转冲他(长) 或弹他(短) 发球一定要长 长胶打长球发不出力 不过要注意发球落点变化 防止对手冲你 长胶是逆旋转的

关于生胶发球

关于生胶发球 生胶由于自身的胶皮的性质(胶皮软,弹力大),发球不如正胶和反胶转,球脱板快,不易产生摩擦。但同时生胶发球也有两个优点: 1、发转与不转球差异大,使对手判断不清旋转,造成对方失误或本方的机会。 2、落点和弧线怪,落在对方球台时弧线长且发“飘”,对手判断失误。比赛时如果配合生胶发球一定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563胶皮比563-1胶皮的制造旋转的能力要好一些。 发转球时摩擦越薄,球旋转越强。发不转球时,本人建议加一点摩擦,球有一定旋转,能使对手在接发球时看不清球的商标,造成对手误判,来争取主动。生胶发长球时,速度要快,落点离球台底线近。对手不易后退,判断容易失误。 关于生胶接发球 生胶接发球用一个“难”字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虽然本人拜读N遍《乒乓世界》里,张晓蓬和李晓东两位老师的有关生胶打法的文章,我觉得在实际练习中不断体会,可驾御生胶还有难度。 主要有三个问题 1、借力。生胶在接发球时,处在失控的状态中。胶皮又软,摩擦差,“吃”不住球。如果没有控制好拍形,回球落点不佳,那就被对方“虐”了。 2、发力。接发球时不是什么球都可以发力。 条件有三 A、调整拍形。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立起拍子90-100度左右。遇强烈的下旋发球时,只能仰起拍子搓摆落点。对于上旋球,拍形保持60度。对于不转球拍形保持80度左右。 B、发力方向。对于下旋球,发力以向前为主,少许向上摩擦抵消下旋。对于上旋球,应向前下方发力。对于不转球,最好加一点向前的摩擦。 C、发力大小。对于下旋球,发力小一点保证不失误。对于上旋球,越发力越好控制,但不要发死力,保证力量通过底板传递到球即可。对于不转球,控制为主,发6分力就行。 3、回球落点。生胶接发球后,回长球落点要尽量长,角度大,破坏对手的发球抢攻战术,为自己进攻创造条件。 关于相持球 相持技术是生胶打法又一个障碍。反胶在相持时,可以制造旋转和弧线。生胶以击打为主,在手法和技术上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为避免自己的被动,利用生胶回球速度快,尽量把对手调动起来,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即使在相持时一般不要退台,保持与球抬0.6米左右。否则生胶的威力就要打折扣。 1、控制落点。落点打长,让对手在移动中击球。生胶回球旋转变化少,高手容易适应,所以要在落点上精益求精。 2、变换节奏、积极的相持。在相持时,要主动变线,低质量的来球一定要弹打,转换快,减少相持回合。 3、尽量用你正手要解决战斗。 关于防守 防守是生胶难点之三。直接原因是硬件——胶皮的问题。但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来克服不足。 1、防御弧圈球。现在几乎所有使反胶的球友都能拉一板弧圈球,防御弧圈越发重要。 A、防御加转弧圈。 遇强烈旋转的弧圈球时,压拍形,借力向前快带出。也可利用前臂和手腕“吸”一板,相当于直板的减力推或者压好拍形侧切一板类似推挤;遇旋转弱的弧圈球时,你就可以使用生胶的看家绝活——弹击,击球点在上升后期,用前臂向前下方发力弹击,回球特别沉,弧线又低又直,体现力量克服旋转的道理。对手只有望球兴叹了——命苦啊!!! B、防御前冲弧圈。 注意拍形不要压得太大,保持80度左右,身体不能离台太近。因为前冲力大,速度快,回球应控制落

乒乓球常见的11项新技术要领

乒乓球常见的11项新技术要领 拧:正手搓右侧旋技术。通常为直拍采用。介于搓和挑之间。 动作技术:球拍适当躺平,保持竖直状,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中部摩擦,手腕先旋内,再旋外,整个运动轨迹,近似于左方的半圆弧。球落台后,会向右拐弯。使对方(右手)来不及侧身。 劈:接短球时,发力搓对方底线长球。具有击球点高、力量大、球运行速度快的特点,常给对方非常顶的感觉,使其难以拉开手发力进攻。手上的动作是:在来球的高点期,接触球的中部,向中下部摩擦。在摩擦中最好给球适当的撞击力,以使球产生足够的手动速度。在击球过程中,版面稍竖起。以前臂为主,直接向前下方发力。体会手握菜刀导向左右两侧砍东西时的用力感觉。 切:横板反手侧旋挡球。常用于对付弧圈球,近似于直板的反手推挤,属于辅助性的防守技术。具有较强的节奏变化和旋球变化的特点。可为防攻转换创造条件。 动作方法是:身体尽量离球台近一些,手臂靠近身体,这样手上的感觉比较容易控制。板球保持半侧面竖直,在来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的左侧后中上部(以右手为例),向左侧前下部摩擦,手臂运动轨迹近似于向下侧斜的左侧半弧型,击出去的球带有左侧下旋。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此项技术在击球时,作用力不通过球心,球向前的运动轨迹较慢,一旦对手适应这种节奏变化,就会有足够的时间腾出手来,给予进攻性很强的还击,造成自己的被动。所以在比赛中,这项技术不宜作为主要的进攻手段用得过于频繁,从而造成比赛战机的贻误。独家使用者孔令辉。 挑:一种进攻台内短球的方法。按种类划分,属攻球技术。具有动作小,出手突然,主动意识强的特点。 动作要领是: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中后侧部,向前上或前上侧方(根据挑球的线路而定)发力。击球时,以前臂发力为主,上臂适当靠近身体,重心略向前倾,这可增加手对球感觉的准确性.手腕的放松尤为重要。在练习时,要处理好摩擦和击打的关系。初学时,为了保证击球的准确性,可适当多一点摩擦,待水平有一定提高时,就可以增加击打的比重,以使球的速度更快,挑出的球质量更高。这也是目前在事实践中,人们常把此项技术称为“挑打”的原因。 晃接:包括晃搓和晃挑。它是指侧身位用正手挑或搓左侧旋的方法,接左方台内短球,至对方反手底线长球的技术。特点是隐蔽性强,击球线路外撇,产生大角度回球,使对方不易发力上手抢攻。 摆:台内快搓短球。由于力量较小,有些像平时人们轻轻摆放东西的感觉而得名。常有欲接发球中。具有击球时间早,出手速度快,球不出台的特点,使对手难于上手拉攻,较好地为下一板进攻创造机会。动作方法是: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中下部,以向前下方发力为主,略带向侧的力量。击球时,手腕瞬间有一较小的制动动作,在自己发力的基础上,适当借对方来球的力量,在过网的前提下,可减少球向前平动的距离,摆出高质量的短球。注意:摆的动作一定要向下发力。即使来球下旋,也要调整拍型,向前下运动。这样摆过去的球,才会短而低。 撕:是横板用反手近台快拉对方挑过来的上旋球技术。特点是击球时间早,动作快,突然性强,准确性较高。与普通快拉和快带区别在于撕更强调较早的击球时间和自己的主动发力。 点:正手近台攻下旋球,是直板正胶运动员经常使用的技术。其用法和作用近似正手突击,但是比突击的力量小一些,准确性更容易把握。击球特点是:出手比较快,动作小,突然性强,如能配合较好的落点,常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是直板正胶运动员上手争取主动的非常有效的技术。 动作方法是:站位靠近球台,向后引拍拉手不要过大,板面保持稍稍竖直,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部,以向前发力为主,略带向上摩擦,以制造能够保证球上台的弧线。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普遍适应直板正胶拉上旋,因此,增加“点打”的使用率势在必行。直板在打基础的初级阶段,在对付第一板下旋球时,可以练习“点打”为主,逐步过渡到与“点拉”相结合,以形成较熟练的动力定型,为今后能够与其它打法进行高水平的对抗打下基础。该技术的特点:和快摆结合能破对方发抢,降低对方第一板上手质量。 敲:这是横板反手和直拍横打反面的技术。它是对付对方过来的弧线略高的弧圈球。类似生胶反手弹击,但回球速度要快得多且下沉。动作要领:站位中近台,上身正对台面,向后引拍不要过大,板面保持稍稍竖直,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部,以向前发力撞击为主,尽量不要摩擦,整个过程手腕和前臂一定充分紧张。身体向前倾,辅助发力。该

生胶有何特点适合怎样的打法

生胶有何特点?适合怎样的打法? 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 关于生胶发球 生胶由于自身的胶皮的性质(胶皮软,弹力大),发球不如正胶和反胶转,球脱板快,不易产生摩擦。但同时生胶发球也有两个优点: 1、发转与不转球差异大,使对手判断不清旋转,造成对方失误或本方的机会。 2、落点和弧线怪,落在对方球台时弧线长且发“飘”,对手判断失误。比赛时如果配合生胶发球一定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563胶皮比563-1胶皮的制造旋转的能力要好一些。 发转球时摩擦越薄,球旋转越强。发不转球时,本人建议加一点摩擦,球有一定旋转,能使对手在接发球时看不清球的商标,造成对手误判,来争取主动。生胶发长球时,速度要快,落点离球台底线近。对手不易后退,判断容易失误。 关于生胶接发球 生胶接发球用一个“难”字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虽然本人拜读N遍《乒乓世界》里,张晓蓬和李晓东两位老师的有关生胶打法的文章,我觉得在实际练习中不断体会,可驾御生胶还有难度。 主要有三个问题 1、借力。生胶在接发球时,处在失控的状态中。胶皮又软,摩擦差,“吃”不住球。如果没有控制好拍形,回球落点不佳,那就被对方“虐”了。 2、发力。接发球时不是什么球都可以发力。 条件有三 A、调整拍形。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立起拍子90-100度左右。遇强烈的下旋发球时,只能仰起拍子搓摆落点。对于上旋球,拍形保持60度。对于不转球拍形保持80度左右。 B、发力方向。对于下旋球,发力以向前为主,少许向上摩擦抵消下旋。对于上旋球,应向前下方发力。对于不转球,最好加一点向前的摩擦。 C、发力大小。对于下旋球,发力小一点保证不失误。对于上旋球,越发力越好控制,但不要发死力,保证力量通过底板传递到球即可。对于不转球,控制为主,发6分力就行。 3、回球落点。生胶接发球后,回长球落点要尽量长,角度大,破坏对手的发球抢攻战术,为自己进攻创造条件。 关于相持球 相持技术是生胶打法又一个障碍。反胶在相持时,可以制造旋转和弧线。生胶以击打为主,在手法和技术上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为避免自己的被动,利用生胶回球速度快,尽量把对手调动起来,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即使在相持时一般不要退台,保持与球抬米左右。否则生胶的威力就要打折扣。 1、控制落点。落点打长,让对手在移动中击球。生胶回球旋转变化少,高手容易适应,所以要在落点上精益求精。

乒乓球生胶打法的技巧

乒乓球生胶打法的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乒乓球生胶打法的技巧 反手生胶如何进攻:在使用反手生胶进攻时,稳定性不高,弹击出去的球往往不能威胁到对方,不知那些动作细节需要改进? 方法/步骤: 技术解析:反手技术的最大问题就是手腕沉得过低,而且肘部外撑过大。因为生胶不像反胶那样能够主动制造旋转,所以保证合适的击球点是非常重要的。手腕沉得过低,必然导致击球的时候,手腕会出现甩动的情况,那进攻的成功率肯定上不去。鉴于此点,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要急于发力弹击,而是先试着把手位提高,把肘部放低,且不能离开身体太远,慢慢养成向前推送的习惯。等动作固定了,就能够借对方的力量进行加力弹击了。这样弹出去的球才更有生胶击球的味道,既有速度,弧线又平。 此外,个人认为反手位的站位,重心应该略高于正手位,目前几位国家队主力运动员的反手技术,向前的力也要远远大于向上的力。而对于业余球友来说,利用生胶击球,同样是把球的弧线打的越来越顶,也越有威胁。 乒乓球训练:乒乓球生胶打法技巧 一、生胶的种类,每一种生胶的特点。 生胶,实为正胶之一,只因硫化程度极低,而接近天然橡胶,质地柔韧,反应灵敏,回弹快速而不易控制。故使用者一定是快攻打法,而且要抢攻、抢打。不可以缓,不可以守,一旦球速慢下来,轻起来,这球就轮不到你控制,而手执利器,却任人摆布了。 说到生胶的具体种类与性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分析: 一是胶皮的生熟程度,这关系到胶皮回弹与控球性能; 二是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这关系到胶皮对来球的反应和作用; 三是胶皮搭配海绵的方案。关于底板和胶水,限于篇幅,这回暂且不谈。因胶皮、海绵的种类很多,所以在分析胶皮时,暂不考虑海绵的变数,而假定其为固定的一种,反之亦然。 1、关于胶皮的生熟程度。 生胶的性能如前所述,击球时回弹较快。如对方快攻或拉冲,生胶可顺手快带,借力回球,以快制快,伺机反攻;如对方回搓下旋球,生胶则可从容掌握击球时机,准确发力,击打来球中下部,造成对方因回球下沉,而处于被动的局面。

乒乓球接短球技巧介绍 打乒乓球的注意事项

乒乓球接短球技巧介绍打乒乓球的注意 事项 打乒乓球的过程中如何接对方的球也是一个大技术,尤其是接各种短球,那么应该怎样锻炼才能接到短球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关于乒乓球接短球技巧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乒乓球接短球技巧介绍 短球也是一个统称,从路线上可分为反手位、中路、正手位短球。从旋转上可分为上旋、下旋、侧旋、侧上旋、侧下旋和不转的短球。 在接短球的方法上,要根据不同球性而异,当然不排除同一种发球可用几种回接方法。比如:接正手位一般侧下旋的短球,可摆短、也可劈长,可快挑、也可以晃接。在这种情况下,接发球的方法就取决于你本身接发球的能力。如能熟练地运用上述各项技术,就可以速度快、积极主动的挑、撇为主,以提高接发球的质量。 目前,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的抢攻能力都很强,对出台或半出台球,无论其旋转速度如何,都能以质量较高的弧圈球进行接发球抢攻。这就迫使发球者多以短球来制约对方,而且短球发的落点严格,球的第二跳都不得从球台的边线或端线出台,同时还伴有手法极其相似的旋转反差变化。因此,要求回接短球时首先是头脑冷静,判断准确;然后是接球的手法合理,快挑、摆短、劈长等方法要合理运用。

要根据来球的性质及本人的技术水平、打法特点来选择回接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受固有的方法意识影响或恐惧对方弧圈球的心里作用,有些选手的回接短球以摆短多、而劈长、撇长少,显得接发球过于保守且威胁性差。应当讲,快速加转摆短球对制约对手抢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一味的摆短,使回接球的落点、线路变化不多,也会削弱摆短威胁。 发长球要有不怕对手拉的准备,主动打实力。劈长球也一样,迫使对方大幅度移动和让位,抢拉弧圈,然后,你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和落点制约,准备带、打弧圈,进行实力之争。 如果摆短出半高球,易被动挨打,球靠近球网,易被对方抢攻。因此,接对方反差较大的短球进行摆短,要求回球快、短、低、转,缺一不可。 劈长球,多半在正手空位或反手追身,回球角度大、线路长,容易在下一板球转为相持。因此,回接短球时,一定要提倡积极主动,多以挑、点、撇为主。然后,是根据来球摆短、劈长灵活运用,不拘一格。回接的方法多、落点活。 当然,接发球的方法不排除战术的需要,而且服从战术的需要还是第一位的。 比如:对方发球抢攻是特长,是主要得分手段,尤其是擅长正手位和中路抢拉弧圈球。那么,就要求接发球的第一板,死逼对方反手大角度,使其很难侧身抢拉,只好再过渡一板。这样从整体战术的角

如何提高直板生胶打法的接发球技术

如何提高直板生胶打法的接发球技术 (提高直板生胶打法水平之我见-接发球篇) 对于直板生胶打法来说,由于其存在一些无法弥补的技术缺陷,以致在当今世界乒坛上已见不到它的身影。但是在我国的业余乒坛上,它仍然还拥有一些爱好者,甚至是业余乒坛高手还驰骋在各种级别的赛场上,与反胶弧圈打法相抗衡。丰富了中国业余乒坛的打法,也使得比赛更加精彩、更富有变化。在此本人将自己的多年打直板生胶的经验以及近年来打球的心得与大家共享,也是处于这一目的。但由于本人乃属草根门派,水平有限,文章中如有谬误或不同意见,敬请大侠们指正或交流,也让这篇文章达到抛砖引玉、共同提高的效果。 由于接发球技术是直板生胶打法难度最大的一个技术问题,所以今天就专门对它进行探讨,今后还将进行其它方面的专题技术探讨。 1、如何对付左急长下旋发球: 在遇到反胶弧圈进攻型打法选手时,对方常用发左急长下旋球,当你用搓球或推下旋接法回球时,由于回球落点较长,速度又不够,所以往往受到对方的暴冲,这往往是水平一般的生胶选手最伤脑筋的问题。 我的解决方法是用横拉或挑打的技术回击,并且可以结合打直线,有效破坏对方的战术意图,使接发球环节取得主动甚至直接得分。当然还要根据对方的站位或战术意图,结合搓球和推下旋技术。如果说横拉或挑打是接发球抢攻的话,那搓球或推下旋是控制对方发球抢攻,如果两者结合的好,生胶直拍打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当然在采用抢攻后,要做好打推挡攻的准备,而在推挡攻中只要直拍生胶选手有较好的推打基本功,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落下风的。 2、如何对付左急上旋发球: 反胶弧圈进攻型打法选手也常用发左急长上旋球,当你用推挡接法回球时,由于回球速度又不够,对方只要步伐较好,就可以进行暴冲,这往往也是水平一般的生胶选手很伤脑筋的问题。 和对付急下旋长球差不多,我的解决办法用直拍横打或生胶反手快带或弹打技术,结合打直线,有效地破坏了对方抢攻的战术和意图,当然还要根据对方的站位或战术意图,结合推挡技术,使得接发球战术多变,有攻有守,导致对方在站位上必须进行调整,攻守兼顾,那样所谓的暴冲战术和意图就被有效化解了。 在上述生胶接发球过程中,(反胶)横拉是上旋的,(生胶)弹击或快带是下旋的、挑打是不转的,他们的速度都很快,而且球落台后都很拱;当对方是两面弧圈打法时(不管是直拍还是横拍),要多打其中路,两种技术结合使用,加上落点的变化,往往使得弧圈快攻选手很不适应,这时他们的具体反映一般是调整站位,让站位靠后或偏中一点,这时生胶选手可以结合采用搓球或退档技术,这

山东大学二年级公共体育课理论作业(乒乓球)

山东大学二年级公共体育课理论作业(乒乓球) 一、专项题 1.列出你所学专项的4种基本技术,并简述之 第一节握拍法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不同的握法各有其优点,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打法。一、直拍握法直拍握法的特点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于判断。二、横拍握拍法横拍握拍法的特点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时握法变化小,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也便于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击球时,需变换击球拍面,攻斜、直线时调节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对方识破。(一)无论哪种握法,握拍都不应过紧或过松。过紧会使手腕僵硬,影响发力时的手腕动作,过松则影响击球力量和击球的准确性。(二)握拍不宜太浅。直握时,食指和拇指构成的钳形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手腕动作的灵活性。(三)在变换击球的拍面、调节拍面角度时,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四)不应经常变化握拍方法,否则会影响打法类型及风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学者,更应注意。 第二节基本步法 (一)单步1、移动方法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2、实际运用于:①接近网小球;②削追身球;③单步侧身攻棗在来球落点位于中线稍偏左或对推中侧身突袭直线或对搓中提拉球时常用。(二)跨步1、移动方法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2、实际运用于:①近台快攻打法,用来对付离身体稍远的来球;②削球打法,左、右移动击球;③跨步侧身攻,当来球速度较慢,但离身体稍远时,左脚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脚随即跟上一小步,同时配合腰部右转动作,完成侧身移动。(三)并步1、移动方法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在左右移动中攻或拉球;②削球选手正反手削球;③并步侧身攻,多用于拉削球,右脚先向左脚后并一步,以便转体,随之左脚向侧跨一步。(四)跳步1、移动方法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左右移动击球,常与跨步结合起来使用;②弧圈类打法由中台向左、右移动时常用;③跳步侧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转腰动作;④削球选手在接突击时常采用,但以小跳步来调整站位用得较多。(五)交叉步1、移动方法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向,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转动,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后交叉步是在体后完成交叉动作。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或弧圈打法在侧身攻、拉后扑打右角空档,或从右大角变反手击球;②在走动中拉削球;③削球打法接短球或削突出击。

729《传奇105》生胶套胶试打报告

729《传奇105》生胶套胶试打报告 作者:风雅道士 首先在此祝贺并感谢729公司为中国生胶套胶产品做出的又一贡献! 虽然我有幸被选为本次试打团队成员之一,拿到一张试打套胶。但在此之前已有朋友介绍并送我一张这款胶皮,至今试打已二个月有余了,所以感受是很深的,也是较全面的。现将试打感受向球友们做一个全面介绍,与大家分享。 一、产品外观介绍 我拿到的是红色套胶,灰白色海绵,厚度1.9mm,重量37.7克。(注:本次试打《传奇105》还有一款为1.7mm)。颗粒形状为圆台型短颗粒,颗粒较大,颗粒顶部表面有很细的花纹。胶皮和海绵都很软,海绵硬度为36度。该海绵是选用729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具体详见所附照片。 二、球拍的配置说明 本人系直拍生胶打法,正面生胶,反面反胶。拍子配置如下: 1、直拍底板:老蝴蝶王; 2、反胶:选用早年生产的2.0mm红双喜22#海运蓝海绵,贴999-1黑色反胶。海绵硬度42度。. 3、我还曾经选用斯蒂卡CL-CR、红黑炭王7.6分别配置试打,背面贴40度狂飚Ⅲ反胶套胶。 三、试打感受 我打直板生胶已有十几个年头了,本次试打前是打563生胶套胶,硬度40度(早先打38度),厚度1.8mm。长期都是用老蝴蝶底板。在我贴上《传奇105》试打时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原先的手法基本上不需改变或调整,搓、打、推、削运用自如,唯一的就是拉球的动作需要略加调整,板型要下压一点,否则容易出界,这是由于《传奇105》的摩擦系数增加了的原因。 这款套胶给我的第二个感受是,海绵软但出球速度快,介于该产品的海绵略厚一点(1.9mm),加之弹性非常好,所以出球速度明显快于563、799、388C和388C-1等国产生胶,甚至比TSP生胶套胶还好(我试打过TSP20072和20082)。.由于速度快了,杀伤力也就明显提高了,不管是推挡还是攻球,对于对手的威胁都有了较明显的

乒乓球技法

乒乓球技法 1. 乒乓球运动中摆短和劈长是比较常见的乒乓球技术:摆短是快搓短球的一种方法,它最大的特点是出手快、突然性强,能有效的限制对手的拉、攻上手;而对于乒乓球劈长技术,是从搓(慢搓长球)中演化出来的,一般是台内的下旋球,或者旋转判断不清时用劈长的办法:劈用力大,发力足,可抵消旋转的影响。下面就来介绍下乒乓球摆短和劈长技术。 2. 摆短的动作小,回球快,弧线低,落点近网,且球的前进力小,往往令对方很难上手抢攻,用以还击近网下旋来球很有效,但对付长球或不转球有一定难度。对于长球,一般应该首先抢攻,而不转球可以选择快推或者台内挑打以争取主动。 3. 摆短动作类似快搓,但是手臂往前的力量略小,应该利用来球的反弹力加强向下用力,手腕可有一定的侧向摩擦动作,以缓冲前进的力量。 4. 劈长顾名思义就是回长球到对方球台,最好落点在对方球台的底线附近,这样给人的感觉更顶手,其速度快,线路长且旋转强,弧线低平,使对方无法获得上手进攻所必需的引拍距离,在接发球时与摆短结合使用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5. 劈长的动作类似于搓球,但引拍高,前臂带动手腕快速向前下方砍击,发力集中,动作幅度大,身体重心也随之移动以加强爆发力。 6. 首先是拧动作的要求和方法。拧:正手搓右侧旋技术。通常为直拍采用。介于搓和挑之间。

动作技术:球拍适当躺平,保持竖直状,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中部摩擦,手腕先旋内,再旋外,整个运动轨迹,近似于左方的半圆弧。球落台后,会向右拐弯。使对方(右手)来不及侧身。 劈:接短球时,发力搓对方底线长球。具有击球点高、力量大、球运行速度快的特点,常给对方非常顶的感觉,使其难以拉开手发力进攻。 手上的动作是:在来球的高点期,接触球的中部,向中下部摩擦。在摩擦中最好给球适当的撞击力,以使球产生足够的手动速度。在击球过程中,版面稍竖起。以前臂为主,直接向前下方发力。体会手握菜刀导向左右两侧砍东西时的用力感觉。 切:横板反手侧旋挡球。常用于对付弧圈球,近似于直板的反手推挤,属于辅助性的防守技术。 具有较强的节奏变化和旋球变化的特点。可为防攻转换创造条件。动作方法是:身体尽量离球台近一些,手臂靠近身体,这样手上的感觉比较容易控制。板球保持半侧面竖直,在来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的左侧后中上部(以右手为例),向左侧前下部摩擦,手臂运动轨迹近似于向下侧斜的左侧半弧型,击出去的球带有左侧下旋。 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此项技术在击球时,作用力不通过球心,球向前的运动轨迹较慢,一旦对手适应这种节奏变化,就会有足够的时间腾出手来,给予进攻性很强的还击,造成自己的被动。所以在比赛中,这项技术不宜作为主要的进攻手段用得过于频繁,从而造成比赛战机的贻误。独家使用者孔令辉。

乒乓球生胶打法心得

乒乓球生胶打法心得-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生胶打法心得 1、用生胶的原因:直拍横打作为一种克服直拍反手进攻弱加强杀伤力所出现的,但是反打尤其是反拉是无法与横拍拉球相抗衡的,除非你有比王皓还强的反手。长胶的打法怪异,但对手适应之后就会大打折扣,加上长胶很不好掌握,打球一点不能急得要拿住势,也使得比赛的节奏感大降;生胶弹打能力好,爆发力强,击球沉,不大吃转。鉴于以上特点,勤加练习就能形成直拍正反面快攻的风格。(直拍就要以快攻见长) 2、应掌握技术: 正手,拉冲扣快带搓摆 反手,推挡推挤搓摆反面,弹磕扣拧快带 3、主要打法探讨:我正手用的是反胶在这里就不多谈了,主要来谈一谈反面生胶的用法。 基本动作:用生胶反手的拍型要比反胶的上挺一些,主要是因为生胶击球下沉。击球时重心自下而上,向斜上方发力,发力要猛且要把力收住,否则击出的球不是下网就是飞。 弹打:是生胶反打的最重要手段,由于生胶不大吃转,所以发到反手的上下旋球,弧旋球都可以弹打,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中部偏上,弹打时大拇指加力压拍,食指放松调整好拍型,这种球又快又沉很不好接。

磕:是生胶的一种偷袭和过渡手段,在来球很快的情况下,不能及时调整姿势,球拍相对固定,手腕绷住劲,用腕力将球磕出,要有一定的角度。 拧:生胶的拧比较难掌握,原因是生胶粘球不好,拧不好会使球又直又平,所以拧的时候要“吸”一下球,引拍时手向后稍收,包住球拧出。生胶拧好了球又短又沉,往往一击必杀。 4、注意事项:生胶打球出手要果断、迅速,发力时要绷住劲,切不可打软球,否则会死的很惨;生胶也可以拉球,但不是生胶的长项,威力小,失误多,尽量不用;任何一项单一的技术都不可能赢球,打生胶我个人认为结合正手弧旋球效果很好,因为弧旋球转且有弧度,生胶球平直且沉,结合在一起使得对手很难适应;不能放弃推挡!这很重要,许多球友说直拍横打要放弃推挡,我不赞同,推挡有着变化多,出手隐蔽的特点,尤其是推挤技术,更是克弧旋球,打乱对手节奏的利器,刘国梁就是把这项技术练到炉火纯青的典范。生胶更不能放弃推挡,前面说过反手对持不是生胶的长项,用推挤打破对持局面,为进攻作准备,是我赢球的一大重要手段;最后要说的是一定要把正手作为主要得分手段,反手作为辅助或发动突袭来配合正手进攻。 以上是我这些年应用生胶的一点体会,希望各位球友老师多提意见,共同进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