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职位表.doc

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职位表.doc

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职位表.doc

谢谢欣赏

谢谢欣赏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职位表

科技项目计划任务书

登记序号:计划类别: 分类代码:项目编号: 科技项目计划设计任务书 项目名称:淡水龙虾养殖 承担单位:盱眙县官滩镇成人中心校 单位地址:官滩镇甘泉村邮编:211703 项目负责人:建山侍克山:--88531251 职务名称:盱眙官滩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盱眙县官滩镇成人中心校教师 主管部门:盱眙县科学技术局 填报日期:2010年6月8日 省科学技术厅二0一0年制

一、立项依据 1、国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淡水螯虾的基本特性及养殖现状 淡水螯虾,属甲壳动物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螯虾科,体形略似龙虾而较小,又名“龙虾”、“小龙虾”等,头部较大,体色有红甲壳与青甲壳两种。淡水螯虾(以下称:龙虾)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围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低,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等特点,其中克氏原螯虾是原螯虾属最具渔业经济价值的一种。 克氏原螯虾原产北美洲,上世纪三十年代从日本引入我省附近,因其生存和繁殖能力强,随着自然总群的扩展,分布围迅速扩大,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都有分布。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更加适合它。目前主要分布在、、、、等地,以盱眙、等地区最多,是一种珍贵的淡水产品经济动物。近年来,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淡水螯虾的营养价值和其壳体的综合利用价值,食用淡水螯虾已风行全国,发展起了以淡水螯虾为龙头的“龙虾经济”产业链。 近年来,由于淡水螯虾消费市场异军突起,龙虾演绎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食虾风气日盛,多餐馆已到了无虾不成席的地步,据省社科院经济咨询中心对市37000多家饭店调查发现有80%的饭店在烹制龙虾,龙虾季节里市龙虾的日消费量达80t以上。此外,加工上还有大大小小的加工企业和地下工厂的存在。自然资源开发过度,无限制地捕捞,无限制地收购,造成龙虾资源日趋贫竭。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龙虾大部分为自然捕捞资源,人工养殖生产的龙虾比例较小。 在人工养殖上,粗放型养殖占据主导地位,养殖过程缺乏必要监管,没有统一规的龙虾养殖技术标准。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鱼塘混养、稻田养殖、圩滩地混养,芦滩地养殖,其他水生经济作物田养殖等。虾苗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都有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都有啥 发掘明清档案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 《人民日报》记者叶帆(2012年01月19日07 版)明清皇家档案库——皇史宬。明朝永乐皇帝颁给喇嘛失家摄聶的勅谕。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的大金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明清档案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有什么样的独特价值?怎样发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专门保管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和皇室档案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 明清档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记者:为什么说明清档案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 胡旺林: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直接记录,是兼有历史凭证价值和信息参考价值的特殊文化资源。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中,档案一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于各种原因,明清以前历朝中央政府的档案绝大多数已经消失,

流传下来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片纸只字。就此而言,明清档案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大也是最为系统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在20世纪初,久存皇宫的明清档案一向社会公开,即与殷墟甲骨文、敦煌写经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三大发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明清档案现今存世1000多万件,上起明朝洪武年间,止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时期,跨越500多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明清档案既是古代原始文献,又是国家珍贵文物,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唯一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清档案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真迹,东方瑰宝”。 记者:明清档案都蕴藏着哪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胡旺林:作为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在内政外交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明清档案蕴藏着广泛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只能举其要者略作披陈。 首先,明清档案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政治文化。大量档案突出证实了这样几点:一是国家大一统的理念。清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在东北和新疆采取军府屯兵制,在蒙古地区以盟旗制度实行自治管理,在西藏地区派驻藏大臣进行监管,其边疆民族政策很有借鉴意义,体现了国家大一统的理念。二是中央集权下的行省制度。明清两朝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下的行政管理制度,通过省、府、州、县的行政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国家治理,形成了基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 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 2015年12月11日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 (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 (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第七条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第八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一)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

中国历史第二册复习资料

一、隋唐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熟记P2,隋运河图)。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

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著名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表作为《天王送子图》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二、五代、辽、宋、夏、金等政权 1、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

2016年高考浙江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儒家思想主张“道德自觉”,另外“善人”是先秦儒家思想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即一种兼具道德与地位的人物,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善良之人,故①正确;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的思想,在题干中无体现,故②错误;斯多亚学派主张所有的人都同样具有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等,“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故③正确;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忽视了道德,故④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斯多亚学派。 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

中国历史第三册

中国历史第三册(1840年—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 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1、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鸦片,这次运动的意义是: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太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4、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统辖整个新疆的军政事务;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任命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中牺牲是邓世昌。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6、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中国,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7、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前期)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70年代又以求富(后期)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还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些企业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8、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訢(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9、1898年6月,光绪帝宣布变法,称戊戌变法,在变法中只湖南督抚陈宝箴支持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即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这次变法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0、1894年,孙中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口号,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1905年在孙中山、黄兴的推动下,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它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为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 1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春,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1912年4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到北京;1915年,在护国运动中,孙中山在日本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运动的旗帜,反对段祺瑞。 14、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15、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于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地点首先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3日,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要

关于中国历史的记录片

中国史话,讲的是中国古代史,《中国史话》节目系科教频道特为暑期特别制作的大型历史题材系列片。《中国史话》——以时间为线,讲述一部浩浩荡荡的中国史。《中国史话》上溯五千年以前的中华文明初始,下至风云变幻的20世纪初期民族危亡、奋发自强的五四运动,按照编年史的时间顺序,围绕大的历史现象和事件,以丰富的资料、翔实的细节展示,浩浩荡荡地为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一套生动的普及性的历史知识电视文献。 中国史话共38集,每集47分钟 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7b2128367.html,/playlist_show/id_3722504.html https://www.doczj.com/doc/7b2128367.html,/playlist/id/6 944963/ 百年中国是中央电视台迎接二十一世纪的献礼片、全片共五十二集,三百六十二期,每期五分钟,约一千八百分钟。迄今为止反映百年中国历史最为全面完整的文献纪录片,其篇幅之宏伟,资料之丰富,视点之独到在电视界中也属史无前例. 本片的主题:通过对中国二十世纪的回顾,反映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史. 本片的风格追求:从中国大历史的角度,立体化反映中华民族的百年历程.在历史中发现诗意,追求可触摸的历史。 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7b2128367.html,/playlist_show/id_3421980.html 土豆上没找到 复兴之路,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该片以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重大事件为视角,应用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们展示一幅幅振兴图强的全景画面,使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体味百年祖国的沧桑巨变,体味民族的奋斗历程。 第一集:千年局变 时间跨度:1840—1911年 内容概要: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1949年 内容概要: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 第三集:中国新生 时间跨度:1949—1976年 内容概要: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集:伟大转折 时间跨度:1976—1992年 内容概要: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五集:世纪跨越 时间跨度:1989—2002年 内容概要: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第六集:继往开来 时间跨度:2002—2007年 内容概要: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7b2128367.html,/playlist_show/id_2378238.html https://www.doczj.com/doc/7b2128367.html,/playlist/id/ 6457360/ 汉字五千年,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通过生动展示汉字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讴歌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汉字五千年》于2009年1月28日至31日15:10,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播出,每天两集,每集50分钟。第一集:人类奇葩。本集是全片的开篇,通过汉字与世界上其它文字的命运对比,凸现出汉字在人类文明史中独树一帜的地位。 第二集:高天长河。本集主要表述汉字3000多年时间的生命史。历史跨度从甲骨文一直到信息时代的汉字。第三集:霞光万道。本集的主要内容是重构汉字在空间上的扩展历史。第四集:华夏心灵。本集是全片的重点之一,她的主题是挖掘解读汉字的精神价值,说明中华文明追求“内在超越”的核心特质。第五集:翰墨情怀。本集表现由汉字书写而演化出的书法艺术,并通过描述历代书法家不同的身世、命运,探讨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他们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016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 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贴。”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贴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贴,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贴。”这说明 A.《实录》与《户贴》,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14.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 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 .....的是 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 “岢峨大舶皎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 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②唐代私营绞织作坊兴起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10号)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已经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冬权 2012年12月17日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第一条为便于企业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企业文件材料是指企业在研发、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记录。 第三条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企业资产关系分别负责对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一)反映本企业在研发、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企业各项活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二)本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权益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企业需要贯彻执行的有关机关和上级单位的文件材料,非隶属关系单位发来的需要执行或查考的文件材料;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与本企业有关的文件材料;所属和控股企业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和其他对本企业各项活动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五条企业下列文件材料可不归档: (一)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制发的普发性不需本企业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企业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二)本企业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未经会议讨论、未经领导审阅和签发的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来信、来电记录,企业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企业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企业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三)非隶属关系单位发来的不需贯彻执行和无参考价值的文件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第三册

201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第三册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第三、四册 1840年至1949年) 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1、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鸦片,这次运动的意义是: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太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4、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统辖整个新疆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任命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图 6、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中国,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7、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前期)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70年代又以求富(后期)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还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些企业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8、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9、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称戊戌变法,在变法中只有湖南督抚陈宝箴支持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即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这次变法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0、1894年,孙中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口号,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1905年在孙中山、黄兴的推动下,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它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为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 1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春,又颁布《中

档案学试题与答案

试试题与答案 试题A答案试题B答案 《档案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国家档案全宗 2.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3.公共档案馆 4.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5.档案学基础理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美国档案学者谢伦伯格的代表作是() A 《档案学》 B《档案材料的整理与编目》 C 《基本手册丛书——档案和手稿》 D《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 2. 公共档案与私人档案区分的依据是() A 档案所有者 B档案内容 C 档案载体 D档案范围 3. 下列选项中中文名称和英文缩写对应正确的是() A 国际标准化组织/文献工作委员会(IEO/TC16) B 国际档案理事会(ICA)C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SA) D 加拿大档案学者库克(Cook) 4. 人事档案其权属归()所有。

A 个人 B 单位 C 国家 D机关 5.()主管全国的档案事业,对全国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 A 党中央 B 国务院 C 国家档案局 D 档案馆 三、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档案事业系统构成。 2.简述档案作用的规律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3.简述我国档案工作的内容结构。 4.简述我国档案馆的类型 5.掌握档案的本质属性对实际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四、判断题(判断正误,简述理由,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理论档案学由基础档案学、技术档案学和应用档案学三大部分构成2.档案室的职责是对档案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对公众提供档案利用。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二小题13分,共25分) 1.试述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 2.试述档案馆的性质与功能。

中国历史第三册

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一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鸦片输入的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2、严重摧残了人们的体质;3、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严禁鸦片,禁烟措施:1、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2、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评价林则徐: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二、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爆发:1840年6月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抗争:1、关天培虎门之战2、陈化成吴淞之战3、三元里人民抗英 结果:清政府失败,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割香港岛给英国,3、赔款2100万银元,4、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其中,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我国的关税主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44年,美国和法国分别同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2、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主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 时间:1856—1860年(咸丰帝在位) 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1858年,俄美英法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内容:1、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其中,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破坏了我国的内河航运权。 1858年英法同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罪行: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割占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瑷珲条约》) 1860年,英法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内容:1、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2、增

档案学2

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论 第一节档案工作内容和性质 一、档案工作的内容 广义的档案工作指整个档案事业,包括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业务工作、档案教育、档案科研、档案宣传工作等。 狭义的档案工作仅指档案馆、室的具体业务工作,即用科学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一、档案业务工作内容有六环节之说和八环节之说 1、六环节之说档案业务工作内容可分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 2、八个环节之说档案业务工作内容可分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检索、编研、利用、统计。 二、档案工作的性质 1、档案工作的管理性 2、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3、档案工作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它是专门管理档案的一项特殊的业务。 ②它是机关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它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工作。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具体表现在: ①档案工作是一种档案资料的后勤服务工作。 ②服务性是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③服务性是发挥档案工作重要作用的基本属性。 档案工作具有政治性特点的原因是: ①档案内容具有政治性。②档案工作总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第二节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是我国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也是我国档案工作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两个方面来理解: 1、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的全部档案是国家的历史文化财富,这就为档案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档案的集中管理创造了条件。 2、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如果不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就难以保证档案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档案财富的有效积累。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具体运用于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全部档案由各级档案行政机构分别集中管理。 二是全国档案工作,由各级档案行政机关统一、分层、分专业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是实行党政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统一领导、档案行政和档案业务的统一领导的体制。 首先,各机关单位的档案由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不得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个人手中保存。

国家档案局8号令

国家档案局8号令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阴规定》已经2006年9月19日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局长:杨冬权 2006年12月18日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第一条为便于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以下统称机关)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使所保存的档案既能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情况,维护其历史面貌,又便于保管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的机关文件材料是指机关在其工作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 种门类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一)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工作、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二)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权益等方面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需要贯彻执行的上级机关、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其他对本机关工作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机关文件材料不归档范围是: (一)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普发性不需本机关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二)本机关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人民来信、电话记录,机关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机关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三)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不需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不需办理的抄送文件材料; (四)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供参阅的简报、情况反映,抄报或越级抄报的文件材料。 第五条凡属机关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机关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移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第六条机关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第七条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

中国档案事业史

中国档案事业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我国档案的产生与夏朝档案工作的建立 1.我国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我国历史上主要有结绳和刻契等原始记事方法。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前提;国家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形成于文字的产生,国家的出现。 2.甲骨档案是以龟骨为材料形成的古代档案,商代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 3.夏朝档案文书:典、谟、训、诰、誓 第二章商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1.商朝甲骨档案的存储 商代的甲骨档案大部分是集中保管,集中保存在宗庙地区。 2.世人将甲骨档案早期研究成就最大者号称为“四堂”:罗雪堂(罗镇玉)、王观堂(王国维)、董彦堂(董作宾)、郭鼎堂(郭沫若)。其他名人:王懿荣;甲骨学的开上之作:刘鄂。 3.我国近代史料上的五大发现:甲骨卜辞、居延汉简、敦煌经卷、明清大内档案、长沙吴简。 第三章西周王朝的档案与档案工作 1.史官记注制度是我国古代历史记载方面独步于世界的制度,奠定于西周。 2.西周王朝档案的管理 a.登于天府。我国古代文书档案库至今有文献可考的以周代为最早。

b.制作副本。副本制度始于西周。 c.藏于金匮。“石室金匮”保管档案之传统始于西周。 3.在青铜器上为记事铭文,这种具有书史性质的青铜器铭文称为金文档案。 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档案及档案工作 1.计书:计书是战国时期的赋税档案,是封建地主阶级进行经济建设盘剥和政治统治的重要依据,是封建国家向广大农民征收赋税的依据,是春秋末年壮观的郡县制度的产物。 2.《尚书》是我国远古第一部档案文件汇编;《春秋》在我国历史上开创了私人利用档案修史的先例。 第五章秦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1.尊君抑臣——是秦建立的一套文书档案制度,所谓尊君即皇帝尊号不可侵犯,皇帝拥有不受限制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只能在一家一姓中世袭;抑臣即对臣下的贬抑,尊君必然抑臣,这是对应关系。 2.文书抬头制度——即行文中遇有需要表示特别尊敬的字样(如皇帝姓名、尊号、皇帝的诏制),虽然一行没有写满,也要换行顶格书写,甚至高出一格以至几格。 第六章两汉时期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1.疏,也称上疏,凡官员对政事的建议、弹劾官吏等皆可用疏。一般多用于对朝廷表示看法或有匡谏,其特点为分条陈述。清代疏为题本的别称。

中国历史第三册上复习总结资料

?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年。开始的标志事件是,结束的标志事件是。 2、年6月3日至25日,领导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信心。 3、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年。年6月,英国政府借口,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涌现了、等英雄人物。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它于年签订。 其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国际形势如何?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国内形势:清朝到嘉庆帝时逐渐走向衰落。政治腐败、军备松弛、起义不断。 国际形势:与清朝形成鲜明对比,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工业革命完成后急需扩大市场。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而后者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③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 6、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具体原因:①清政府政治腐败,②中国封建经济落后,③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④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清政府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7、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火烧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不仅给中国的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8、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共侵占中国北方领土万平方公里。 9、年,率清军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为第一任巡抚。 10、中日甲午战争年开始,年结束。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率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牺牲。 11、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年?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 时间:1895年。 内容:①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④日本人可以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影响:①?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列强在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②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建立“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③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2、1900年6月,、、、、、、、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还帮助清政府绞杀了义和团运动。 13、?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年?主要内容有哪些?对中国有何危害? 时间:1901年。主要内容:①中国赔偿白银⒋5亿两;②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③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

国家档案局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填写说明

国家档案局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填写说明 按国家档案局规定,申报国家档案局的科技项目须到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查新,并出具查新报告。科技项目查新要求: 1. 申报单位认真填报《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任务书》; 2. 每个项目需交纳费用200.00元; 3. 将《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任务书》中的有关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发展现状与趋势、成果形式、学术经济价值等栏目,以及邮局的汇款收据存根传真到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 4. 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将在5个工作日完成查新。 《国家档案局档案科技项目计划任务书》(简称《任务书》)是向国家档案局申报科技项目的申请书,凡向国家档案局申报科技项目的单位均需填写本任务书。并请按照任务书各栏目要求,如实、认真填写。 申报单位可直接到广东省档案局科教处索取《任务书》的电子文件样本,也可到广东省档案局网页下载《任务书》的电子文件样本。 《任务书》规格一律为标准A4纸,竖装。除栏目特殊规定外,各栏目填报内容均需按4号宋体字打印。 《任务书》是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标准格式,申报单位不得自行改变内容,增减栏目。各栏目纵向尺寸可根据填写内容的多少自行调整。为申报单位填写方便,说明如下: 1.项目名称:略 2.承担单位:申请立项的项目需要档案局经费资助时,承担单位须由省、市、县档案局(馆)担任。 3.项目负责人:申请立项的项目需要档案局经费资助时,须由承担单位具有中级以上(包括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业人员或档案局(馆)的领导担任。 4.申请日期:略 5.申报单位:为省档案局(馆)或计划单列市。 6.批准编号:不填 7.科研项目: (1)名称:略

(2)承担单位:同2 (3)参加单位:略 (4)起止时间:科技项目开始至完成时间。 8.研究内容和主要技术指标:研究内容要求,文字表述应清晰、明确,突出主要研究内容。项目应具有创新性,具有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主要技术指标,应明确地说明科技项目完成后可考核的技术指标。 9.国内外与本项目有关的科学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应准确掌握国内和国外与本项目有关项目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水平,了解相关技术发展的趋势,并以清晰、简洁的文字表述。 10.预期科研成果形式、学术或经济价值、推广应用范围:应分别清楚、实事求是地说明科研成果的体现形式、价值和应用范围,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指标或其它。如:以仪器、设备等物理实体形式体现的课题成果,或论文、论著等体现形式的软课题。 11.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和进度,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论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应重点并明确地说明,申请科技项目将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同时,说明研究工作进度初步安排。 12.实现本项目预期目标已具备的条件(包括过去研究工作的基础、现有的主要仪器设备、研究技术人员及协作条件、从其它渠道申请经费的情况等):主要是如实说明申报科技项目已经进行的工作和进度和经费状况。 13.需要购置的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如实说明完成科技项目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和材料。 14.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业务简介:项目负责人同3。主要成员应精练,以保证科技项目研究高效运行为宜。 15.经费总概算及分年度预算(包括自筹经费):如实填写。 16.申请资助金额:如实填写。 17.经费分项计划(单位:万元):如实填写。 18.承担单位审查意见(盖章):承担单位就是否同意承担该科技项目,同意项目负责人负责该科技项目签署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 承担单位为地级或副省级市所属档案局、馆时,地级或副省级市档案局应在承担单位栏目内签署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