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物栽培学》试题与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与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与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与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冬小麦:秋冬季播种的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全田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0.5-2cm的时期。

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4.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6.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米率×亚白面积。

7.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8.源和库: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库是接纳或贮藏光合产物的器官或产品器官的容积与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9.籽粒充实度:籽粒千粒重/饱粒千粒重×100%。

10.有效分蘖:能形成有效穗的分蘖。

1.二、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禾本科、锦葵科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环境、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3.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包括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无性繁殖材料三类材料。

4.种子休眠原因有胚的后熟、硬实、发芽的抑制物质

5.喜氮作物有水稻、小麦等,喜钾作物有烟草、甘薯等。7.水稻分蘖后期,为控制无效分蘖,应采用晒田技术。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油菜的收获指数约为(B)。

A、0.15

B、0.28

C、0.47

D、0.66

2.千粒重25-30克的农作物为(B)。

A、玉米

B、水稻

C、小麦

D、油菜

3.水稻早中、晚稻群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对(A)的反应。

A、日照长度

B、水分

C、温度

D、养分

4.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B)。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大麦

5.玉米起源于( C )起源中心。

A、印度

B、中亚

C、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

D、南美

6.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 )。

A、白菜型油菜

B、棉花

C、小麦

D、大豆

7.玉米的种植密度约为( D )株/公顷。

A、1.5万

B、30万

C、15万

D、4.5万

8.我国优质籼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B)左右。

A、10%

B、20%

C、30%

D、50%

9.间套复种模式小麦/玉米/(甘署+大豆)表示(C)。

A、一年四熟

B、四熟四作

C、三熟四作

D、二年三熟

10.如要求基本苗为15万,种子千粒重为45克,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均为90%,则每公顷需播种子( B )千克左右。

A、90

B、120

C、150

D、180

三、单项选择:每个1分,共10分

1.B、2.B 3.A 4.B 5.C 6.A 7.D 8.B 9.C 10.B

四、问答题(26分)

1.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哪些?(10分)

答:影响因素及改良途径:(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技术。(4)病虫害。(5)加工。

2.根据种子萌发过程和发芽的条件,试述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技术。(8分)

答:(1)种子萌发过程:吸胀、萌动和萌发;(2)种子萌发条件:种子本身的活力、温度、空气和水分;(3)种子处理技术:选种、晒种、浸种、催芽。

3.肥料种类有哪些,针对不同种类的肥料谈谈各自的施肥方法。(8分)

答:(1)肥料种类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微生物肥料。

(2)化学肥料可全层施肥、表层施肥、集中施肥和根外追肥。

有机肥料以全层施肥为宜。

微生物肥料以全层施肥为宜。

1.根据表1所给数据,分别计算5块田的产量。(8分)

答:产量=有效穗数×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A、B、C、D、E的产量分别为5774.9、5781.4、5054.8、4520.3、4457.0kg/hm2。

2.分别从产量构成因素的角度分析上述5块田产量较低的原因和提高产量的途径。(8分)

答:前三块田颖花数和结实率太低,后二块田穗数太低。

3.以表中数据为例,分析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8分)

答:产量构成因素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然后具体两因素间对照数据进行分析。

《作物栽培学》试题

第二套

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3.起源于我国本土的作物有(稻)、(小麦)和(大麦、栗)等。

4.评价作物产品品质,一般采用两类指标,一是(形态指标);二是(理化指标)。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8分)

1.叶蘖同伸现象:指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母茎叶片发育与分蘖芽的分化保持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遵循N=n-3的规律。

2.油菜的感温性:油菜一生中必须通过一段温度较低的时间才能现蕾开花结实,否则就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这一特性称为感温性。

3.种子的休眠:在适宜发芽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4.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5.水分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水稻品质指标有哪些?

答:稻米品质指标一般分为四项:1)加工品质:包括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2)外观品质:包括粒形、垩白率、透明度等指标。3)蒸煮和食用品质:包括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米饭质地等。4)营养品质:指精米的蛋白质含量等。2.为什么四川小麦易形成大穗?

答:四川小麦品种以春性品种为主。10月底11月初播种后易通过春化阶段较早进入幼穗分化,此时,小麦生长正处于全年日照最短、气温最低的时期,使幼穗分化时间延长,因而易形成大穗。

3.简述油菜苗期生长发育特点。

答:油菜苗期约占全生育期的一半。一般从出苗至开始花芽分化为苗前期,开始花芽分化至现蕾为苗后期。苗前期主要生长根系、缩茎段、叶片等营养器官,为营养生长期。苗后期营养生长仍占绝对优势,主根膨大,并开始进行花芽分化。

(2)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

(3)地膜覆盖的其它作用,包括加速土壤营养的转化和吸收,改善土壤理化状况,防止雨水冲击造成土壤板结等。

2.试述移栽油菜壮苗的标准及其培育原理与技术。

答:(1)壮苗的标准:株型矮健紧凑,茎节密集不伸长;根茎粗短,无高脚苗、弯脚苗;叶片数多,叶大而厚,叶色正常,叶柄粗短;根系发达,主根粗壮;无病虫害。

(2)培育原理:育苗移栽。

(3)技术:通过苗床准备、种子处理与播种、苗床管理等环节培育。

3.试述作物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和改善品质的途径

答:影响因素及改良途径:(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技术。(4)病虫害。(5)加工。

《作物栽培学》试题

第三套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生长: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2.收获指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3.RGR:相对生长率,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量。

4.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https://www.doczj.com/doc/7b15828040.html,I: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9.玉米棒三叶:玉米的穗位叶及其上其各一叶。

二、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三者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2、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可将作物分为 3 部分8大类,其中经济作物又包括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和嗜好类作物

3、作物的“源”与“库”是相对的,同一器官在不同的时期可以发生“源”与“库”的转换,一般而言,叶片在功能时期为“源”,在全展期时期为“库”。

4、影响作物种子发芽的主要条件是温度、空气、水分

5、水稻南种北引,生育期变长,北种南引,生育期变短。

三、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玉米苗期(出苗到拔节)的生育特点和田间管理中心任务。

答:生育特点:以根系建成为中心,茎、叶等营养器官分化、生长。

田间管理中心任务:通过促控措施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徒长,培育壮苗,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为穗粒期的健壮生长和良好发育奠定基础。

2.简述水稻壮秧的标准。

答:(1)形态特征:生长健壮、秧苗有弹性,叶片宽厚挺立,叶鞘短,假茎宽扁。群体生长整齐旺盛。根系发达。

(2)生理特征:光合能力强;C/N比例协调;束缚水含量高。

3.简述水稻“三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答:水稻三性指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在生产上的应用:(1)为正确选用品种、引种提供依据。

(2)是确定茬口、播期和栽培技术措施的根据。

(3)在育种上的应用。

四、问答题(共34分)

1、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如何,生产中怎样调控?(12分)

答:(1)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交错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根、茎、叶、花、果、种各自处于生育进程的不同时期,彼此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

(3)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间,叶片制造的和根系吸收的营养物质不但流向营养体的尖端和幼嫩部位,而且还供应正在生长的生殖体,双方对营养物质有明显竞争。

(4)对调控以上三方面的关系的栽培技术进行说明。

2、何谓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补偿作用,以禾谷类作物为例说明之。(12分)(1)禾谷类作物的产量由穗数、粒数和粒重三因素构成。

(2)产量成分间的补偿关系(分别阐述三因素间的补偿)。

《作物栽培学》试题

第四套

一、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

1.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长期的特性。

2.水稻的有效分蘖:指水稻的分蘖中能够最终结实的分蘖叫有效分蘖。

3.小麦子粒品质:是指小麦子粒对某种特定最终用途的适合性,亦指其对制造

某种面食品要求的满足程度,是衡量小麦质量好坏的依据。

4.棉花的果枝:果枝是合轴枝,由第5-6节或以上的腋芽萌发生长而成。

5.经济系数:指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可以评价生物产量中转化为经济

产量的比例。

6.

7.种子的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

萌发的现象。

8.冷害: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二、

1.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和定

日照作物。

2.

3.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是由感温性、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所决定。

1.简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答:①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期的基础;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矛盾大,要促使其协调发展;③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

2.简述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

答: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有:①气候条件;②栽培制度;③品种特性;④病虫害。

3.简述玉米攻穗肥的作用与技术。

答:穗肥对雌穗大小和粒数多少十分关键。施肥时期在大喇叭口期,距抽穗10d左右。穗肥应用重施,施肥量约占总追肥量的60%-80%,并以速效肥为宜。

4.简述小麦抽穗结实阶段的主攻目标及其栽培措施。

答:小麦抽穗结实阶段的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贪青和早衰,抗灾、防病虫,延长上部叶和功能期,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增粒增粒重,丰产丰收。栽培措施包括:①排水降湿与后期灌溉;②根外追肥;③防治病虫。

5.简述甘蔗下种的合理密度范围。

答:综合考虑当地自然环境条件、耕作制度、栽培水平等,下种量一般为:大茎种105×103-120×103/hm2,中茎种120×103-150×103/hm2,小茎种150×103-180×103/hm2。

6.简述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

答: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有株数、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分别叙述各因素的形成。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作物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和改善品质的途径。

答:作物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和改良途径:①遗传;②环境;③栽培技术;④病虫害;

⑤加工。分别进行论述。

2.试述育苗移栽油菜苗床期壮苗的培育过程和技术要点。

答:培育过程技术要点包括①苗床的准备;②种子处理与播种;③苗床管理。分别进行论述。

3.试述水稻晒田的作用与技术。

答:水稻晒田的作用有:①改善稻田的理化性状;②调整植株长相。

水稻晒田的方法关键是掌握好晒田时期和晒田程度。分别进行论述。

《作物栽培学》试题

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作物的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2.作物种子的休眠: 在适宜发芽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3.收获指数: 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6.玉米的攻苞肥:又叫穗肥,在大喇叭口期施用,施用量占总用肥量的50%左右。

8.水分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9.复种指数:作物播种面积/土地面积×100%。

10、叶面积指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为 .长日照、短日照、中性和定日照作物作物

2、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对结合的方法分类,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3大部分作物。

3、种子发芽要求的外界环境条件是:温度、空气、水分。

5、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是穗数、每穗实粒数、粒重。

6、喜磷的作物有 .油菜、大豆等

7、水稻的“两性一期”(三性)是感光性、 .感温、短日高温期(性),它的强弱和长短不同决定了水稻生长期的长短。

三、问答题(40分)

1、简述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主要途径。(10分)

答:(1)遗传育种与提高光合效率(2)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截获量。(3)降低呼吸消耗。(4)改善栽培环境与栽培技术。

2、简述确定复种程序的条件。(10分)

答:1热量条件2水分条件3肥力条件4劳畜力、机械化条件

3、简述作物布局的概念及四川作物布局的特点。(10分)

答:

(1)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种植地点配置。

(2)结合四川生态区域特点论述布局特点。

四、论述题(20分)

以水稻为例,试述影响作物籽粒品质的因素以及提高作物籽粒品质的途径。

答:1.水稻品质的内容。

2.影响因素及改良途径:(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技术。(4)病虫害。(5)加工。

3.结合影响水稻籽粒品质的因素论述提高品质的途径。

《作物栽培学》试题

第六套

1.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的外界环境条件包括(光)、(温)、(水)、(气)和(肥)。2.起源于我国的作物有(大麦)、(大豆)和(粟)等

3.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作物可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

1.作物生育期:作物从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生,称为作物的全生育时

间。

2.种子的寿命: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

3.经济系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4.光合势: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乘积为光合势。

5.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需要最敏感的时期,此时如果缺水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6.稻叶蘖同伸现象:指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母茎叶片发育与分蘖芽的分化保持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遵循N=n-3的规律。

7.够苗晒田:当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的穗数时,便开始晒田。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答:①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期的基础;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矛盾大,要促使其协调发展;③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

2、述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

答: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有:①气候条件;②栽培制度;③品种特性;④病虫害。

a)述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作用。

答:(1)地膜覆盖的土壤热效应(2)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3)地膜覆盖的其它作用,包括加速土壤营养的转化和吸收,改善土壤理化状况,防止雨水冲击造成土壤板结等。

3、论述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8分,第3小题7分,共30分)

1.试述作物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和调控措施。

答: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通常指的产量是指经济产量,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作物群体的产量,可见群体产量是由个体产量组成的,不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不同。一般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即:产量=穗数×单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①产量构成因素间关系是乘积关系,因此它们不可能都同时增长,而在一定程

度上呈负相关的关系;②虽然有时增加穗数可能导致穗粒数的减少,但这些因素间有相互补偿的关系。

作物产量因素构成的特点:①作物产量因素的形成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时期依序而重叠进行的;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在形成过程中有自动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间的补偿效应。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产量因素间的自动调节作用加以调控:①协调好个体和群体间的关系,就必须有适宜的密度,使群体产量达到最高,发挥最大补偿效应因素的作用;②在一定时期加以适当的水肥管理;③产量构成与干物质的形成与光合产物积累有关。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以适当调节,发挥它们的自动调节作用,有利于增产

《作物栽培学》试题

第七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4.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7.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8.源和库: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叶片。库是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3.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包括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无性繁殖材料三类材料。

4.种子休眠原因有胚的后熟、硬实、发芽的抑制物质

5.喜氮作物有水稻、小麦等等,喜钾作物有甘薯、烟草等。

三、单项选择:每个1分,共10分

1.禾谷类作物稻、麦的收获指数大致为( B )左右。

A、0.1

B、0.5

C、0.9

D、0.8

2.千粒重25-30克的农作物为( B )。

A、玉米

B、水稻

C、小麦

D、油菜

3.水稻早中、晚稻群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对( A )的反应。

A、日照长度

B、水分

C、温度

D、养分

4.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 B )。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大麦

5.玉米起源于( C )起源中心。

A、印度

B、中亚

C、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

D、南美

6.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 )。

A、白菜型油菜

B、棉花

C、小麦

D、大豆

7.玉米的种植密度一般为( D )株/亩。

A、1千左右

B、2万左右

C、1万左右

D、4千左右

8.我省主要籼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 B )左右。

A、10%

B、20%

C、30%

D、50%

9.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2-16℃的复种制度为( B )。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一年三熟

D、二年三熟

10.如要求基本苗为15万,种子千粒重为45克,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均为90%,则每亩需播种子( B )千克左右。

A、6

B、8

C、10

D、12

1.B、2.B 3.A 4.B 5.C 6.A 7.D 8.B 9.B 10.B

1.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哪些?(10分)

答:影响因素及改良途径:(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技术。(4)病虫害。(5)加工。

2.根据种子萌发过程和发芽的条件,试述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技术。(8分)

答:(1)种子萌发过程:吸胀、萌动和萌发;(2)种子萌发条件:种子本身的活力、温度、空气和水分;(3)种子处理技术:选种、晒种、浸种、催芽。

3.简述水稻旱育秧技术。(8分)

答:(1)苗床地选择;(2)床土培肥;(3)苗床调酸;(4)苗床施肥与整地;(5)苗床浇水与消毒;(6)播量播期;(8)苗床管理。

五、论述题(12分)

答: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通常指的产量是指经济产量,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作物群体的产量,可见群体产量是由个体产量组成的,不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不同。一般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即:产量=穗数×单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

作物产量因素构成的特点:①作物产量因素的形成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时期依序而重叠进行的;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在形成过程中有自动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间的补偿效应。

可以利用产量因素间的自动调节作用加以调控:①协调好个体和群体间的关系,就必须有适宜的密度,使群体产量达到最高,发挥最大补偿效应因素的作用;②在一定时期加以适当的水肥管理;③产量构成与干物质的形成与光合产物积累有关。

六、分析设计题(12)

1.根据作物温光反应特性理论,对上述案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5分)

答: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是决定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特性。

该品种适宜于华南种植,为强感光性品种。

引种来四川,不能满足其发育的条件,故生育期推迟。

2.将上述水稻品种引来四川种植,必须进行试验,请设计一个小实验,看它在本地的生长情况,用2-3个指标反映。(7分)

答:选择对照。

设置生产实验。

调查测定指标:群体生长率、穗分化观察。

作物栽培学总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引种: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品种或品系,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条件:要达到一定规模、从外地引入、当地没有、引种的作物要完成其生活史)

3、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范围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域可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4、驯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5、作物:广义上指有利于人类而由人工进行栽培的植物。狭义上指农田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

6、生物学零度:指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消耗相等情况下的温度。

7、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8、发育:指作物一生中,其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它的变现是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最终导致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9、生长发育的周期性:作物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适应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所发生的生长发育上的节奏性,称为周期性。

10、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

数表示。

籽实出苗到作物成熟的天数。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作物指播种材料出苗到主产品收获适期的总天数。

11、作物的生育时期: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生育特性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划分的时期。

12、作物的物候期:指作物的生长发育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的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13、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繁殖器官。

生产上的种子: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

14、种子的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15、感温性:指一些作物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过一段较低温度诱导才能转化为生殖生长的特性。

16、感光性:不同作物品种的花器分化和形成需要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

17、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指不同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

18、基本营养生长期: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

19、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指作物必须经过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成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的特性。

20、生物产量:指作物一生中即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生产和积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21、经济产量:指对人类最有经济价值的那部分产量的重量,即人类栽培作物的主要利用部分的重量。

22、经济系数(收获指数):指经济产量占其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23、作物产量: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的产量,即由个体产量或产品器官数量所构成。

24、相对生长率RGR:指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的速率。

25绝对增长率AGR:指单位时间内的绝对增长量。

25叶面积指数LAI:单位土地面积与该面积上生长的总叶面积的大小之比。

25、净同化率NAR: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反映光合效率高低)

26、叶面积比率LAR:指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

27、叶干重比LWR:指叶的干重与植株干重之比。

比叶面积SLA:指叶面积与叶干重之比。(反映叶片厚度)

作物生长率(群体生长率)CGR: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28、源:指向其他的生长器官或组织生产和输送光合产物的器官或组织。

库:指接受或贮藏光合产物的组织或器官。

流:指源与库间的输导系统,反映了源库间的运输能力。

29、人工环境:广义是指所有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创造的环境,而人为的环境污染,干扰和破坏植物资源的现象,是人工环境的负面表现。狭义指在人工控制下的作物环境。

30、光周期反应:制作物受日照长短所控制的现象。

31、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酸性化学组分通过降水的气象过程进入到陆地、水体的现象。

32、种植制度(作物栽培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33、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或农户)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种植地点配置。

34、复种:指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或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作物栽培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作物产量中常说的经济系数是指 1.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之比 2.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 3.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百分比 4.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百分比 2、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中,下述属于形态指标的是 1.蛋白质 2.氨基酸 3.脂肪 4.颜色 3、作物生长的“营养三要素”是指 1. C、H、O 2. N、P、K 3. S、N、P 4. N、P、S 4、下列哪种根属于产品器官 1.气生根 2.须根 3.块根

4.不定根 5、下列属于喜钾作物的是 1.水稻 2.玉米 3.马铃薯 4.小麦 多项选择题 6、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 1.热量 2.水分 3.地力与肥料 4.劳畜力与机械化等 7、下列哪些作物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大麦 2.小麦 3.黑麦 4.油菜 8、作物的播种方式包括 1.插播

2.条播 3.点播 4.重播 9、下面哪些材料可用于繁殖下一代 1.颖果 2.块茎 3.块根 4.鳞茎 10、按照土壤质地进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土壤区分为下列几大类 1.砂土类 2.黑土类 3.壤土类 4.黏土类 11、根据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下列哪些作物属于C3作物 1.小麦 2.大豆 3.玉米 4.棉花 12、间作与套作不相同点在于 1.共生期长短不一样 2.熟制不一样 3.复种指数不一样

4.前者是成行种植,后者是成带种植 13、关于土壤质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沙质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 2.壤质土耐旱耐涝,适耕期长。 3.黏质土吸附作用强,保肥性好。 4.沙质土壤保水不保肥。 14、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 1.小麦 2.烟草 3.大麦 4.油菜 15、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 1.光照 2.温度 3.水分 4.氧气 16、从引种角度看,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生育期缩短 2.生育期延长 3.生育期不变 4.营养生长期缩短 17、按照作物“S”生长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读书心得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读书心得 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是一本文集,是杜威关于教育理想的阐述,从“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教育中的道德原理”“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和“明日之学校”六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杜威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进行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儿童亲自参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教育,往往单纯指的是学校教育,学生在学校,通过规定的课程,固有的模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静听”式的教育,儿童是被动的,不能体现儿童直接的本能和活动,更谈不上培养建立在儿童本能基础上的兴趣和能力。 杜威提出:“我认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并提出了“儿童中心”的概念和“兴趣观”。 儿童中心的核心是把儿童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儿童是有意图的主体,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理解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儿童为中心,需要我们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遵从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开发适合他们的课程、教学方法,而这些是建立在儿童兴趣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现在说的以学生为中心,往往是单一的,单独针对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交流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如我们课改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模式,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独立思考,最终目的仍然是为考高分奠基,唯分数论的现象依然突出,而谈到课堂之外针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却很少。 所以我认为,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以学生为中心”,不但要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还应该探索儿童的本能和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办各种兴趣班,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捡垃圾,让他们亲身体会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养成爱护卫生的好习惯,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组织他们参加看望社区老人,

作物栽培学题库-

作物栽培学 一、选择题 1.小麦属于()。 A谷类作物B豆类作物C纤维作物D油料作物 2.小麦春化阶段要求的首要条件是() A高温条件B低温条件C高压条件D低压条件 3.根外追肥是() A基肥B种肥C追肥D叶面肥 4.耕地的目的() A改良土壤B增加土壤酸性C增加土壤碱性D抗旱保湿 5.尿素必须在()才能保持不结块。 A常压下B高压下C密封下D常温下 6.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什么类型的品种,容 易获得成功。()。 A早熟早稻组B晚熟晚稻组C中熟中稻组D晚稻中稻组 7.水稻一生中吸收的矿质营养一部分来自土壤释放,另一部分季的施用,一般 来自土壤的占稻株吸收总量的() A 40% B 50—60% C 65—70% D 80%以上 8.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 A一样B比早稻强C比早稻弱D相差不大 9.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2—16度的复种制度为()。 A一年一熟B一年二熟C一年三熟D二年三熟 10.()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生物产量B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 11.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A转化率B经济产量C经济系数D净生产量 12.()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B单穗粒数C种子千粒重D颖花数 13.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 14.下列可增加近地面CO2浓度的方法为()。 A灌溉B增施化肥C增施有机肥D耕地 15.植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构成了作物栽培学的()特 点。

A季节性B地区C复杂性D变动性 16.()属于养地作物。 A水稻B玉米C甘薯D大豆 17.下列哪种土壤结构最有利于作物生长?() A微团粒结构B团粒结构C块状结构D片状结构 18.要实现小麦降高防倒,应采用哪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A矮壮素B生长素C多效唑D缩节胺 19.种植绿肥属于()养地途径。 A物理的B化学的C生物的D工程的 20.()最不耐连作。 A水稻B小麦C棉花D烟草 21.我国种植得最为广泛的棉种是()。 A海岛棉B中棉C陆地棉D草棉 22.中耕的目的是()。 A松土除草B增加土壤酸性C增加土壤碱性D加深耕层 23.()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B单穗粒数C种子千粒重D颖花数 24.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 A水稻B马铃薯C甜菜D大豆 25.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A光合作用B补偿能力C相互抑制D相互促进 26.在季节偏紧的条件下采用()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 A间作B套作C混作D单作 27.防除地下根芽繁殖的多年生杂草的有效土壤耕作措施为() A耕翻B耙地C中耕D旋耕 28.以下哪种作物不是起源于美洲。() A玉米B水稻C烟草D蒜苗 29.以上哪种作物不是起源于中国。() A大豆B水稻C谷子D中棉 30.()属于冷凉作物。 A小麦B亚麻C大麦D油菜 31.从输导组织的走向看,水稻心叶(n叶)与()叶的输导组织联系最为紧密。 A n B n-1 C n-2 D n-4

作物栽培学_复习题

《作物栽培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瓦维络夫(1935年)将世界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分为() A 8个 B 3个 C 13个 D 12个 2.以下为日照长度变长时开花的作物是() A 水稻 B 玉米 C 大麦 D 烟草 3.薯芋类作物的产品器官是() A 籽实 B 生殖器官 C 营养器官 D 种子 4.种子萌发过程中,无活力的死种子也能完成的过程是() A 萌动 B 萌发 C 出苗 D 吸胀 5.干燥环境下形成的绿豆种子,其休眠的原因是() A 胚的后熟 B 硬实 C 发芽的抑制物质 D 种子小 6.有利于提高作物的根冠比是() A 土壤水分充足 B 干旱 C 增施氮肥 D 剪根 7.玉米的需水临界期为() A 拔节至孕穗 B 孕穗至开花 C 开花至乳熟 D 乳熟至完熟 8.以下属喜氮作物的是() A 棉花 B 大豆 C 小麦 D 油菜 9.油菜的收获指数大致为() A、0.15 B、0.28 C、0.47 D、0.66 10.间套复种模式小麦/玉米/(甘薯+大豆)表示()。 A、一年四熟 B、四熟四作 C、三熟四作 D、二年三熟 11.四川等区域稻田的最主要轮作方式是() A 冬季作物年间轮换,夏季连作水稻 B 夏季水旱轮作 C 冬季作物和夏季作物均轮换 D 冬季和夏季均不轮换 12.作为播种材料的种子,一般发芽率不低于() A 60% B 70% C 90% D 100% 13.水稻群体叶面积系数在以下哪个生育时期最大() A 拔节期 B 抽穗期 C 成熟期 D 移栽期

14.属于自花授粉的作物有() A 水稻 B 玉米 C 棉花 D 高粱 15.以下器官是“库”的为() A 功能期内的叶 B 开花前作物的茎鞘 C 根系 D 开花后作物的茎鞘 16.作物群体内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部位为() A 近地面层 B 中层 C 上层 D 顶层 17.以下属喜磷作物的是() A 水稻 B 高粱 C 花生 D 烟草 18.薯类作物的收获指数为() A、0.15 B、0.28 C、0.7-0.85 D、0.9 19.积温为3500-5000℃可()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二熟 C 一年三熟 D 一年四熟 20.以下种植模式属于一年三熟的模式是() A小麦+蚕豆-玉米B油菜+马铃薯-水稻C小麦/玉米-水稻 D 小麦-玉米玉米 21.能均衡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的种植方式是() A 连作 B 复种连作 C 单作 D 轮作 22.甘蔗适宜收获期在() A 工艺成熟期 B 生理成熟期 C 叶片成熟期 D 开花期 23.大麦的花序属于() A 圆锥花序 B 穗状花序 C 总状花序 D 聚伞花序 24.小麦的需水临界期为() A 拔节至孕穗 B 孕穗至抽穗 C 开花至乳熟 D 乳孰至完熟 25.禾谷类作物稻、麦的收获指数大致为()左右。 A 0.1 B 0.5 C 0.9 D 0.8 26.千粒重25-30克的农作物为()。 A 玉米 B 小麦 C 水稻 D 油菜 27.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 A 水稻 B 玉米 C 小麦 D 大麦 28.玉米起源于()起源中心。 A 印度 B 中亚 C 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 D 南美 29.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 白菜型油菜 B 棉花 C 小麦 D 大豆 30.玉米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株/亩。 A 1千左右 B 2万左右 C 1万左右 D 4千左右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之读书笔记-新版.docx

读书笔记 题目:《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之读书笔记报告人: 指导教师: 日期:2012年6月10日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之读书笔记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约翰·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在读书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有一些感想和体会,跟老师分享一下。首先介绍一下作者约翰·杜威,他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他于1899年辞去密歇根大学哲学系主任,到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待了十年(1894~1904)。在这个时期里,他从事多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并以专著、论文、讲演、报告和书评的形式,发表了关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逻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其中教育著作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一思想总结 在《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一书中,杜威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我的教育信条 杜威在1879年应某日报要求,发表了著名的《我的教育信条》,在这篇文章中,杜威提出了五个信条。 第一个信条说明什么是教育。他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进行的。每个个体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能够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第二个信条说明了什么是学校。杜威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是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 第三个信条谈到了教材问题。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学校课程的内容应当注意到从社会生活的最初不自觉的统一体中逐渐分化出来。“学校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 身的社会活动。” 第四个信条说明了教育方法的性质。杜威把方法问题归结为儿童的能力和兴趣的发展问题。他相信,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 第五个信条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

2017年河南专升本病理学真题

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 选拔优秀专科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试题 病理解剖学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严重贫血所形成的虎斑心,其病变性质是() A.萎缩 B.玻璃样变性 C.心肌脂肪变性 D.心肌脂肪浸润 2.栓塞最常见的类型是() A.气体栓塞 B.血栓栓塞 C.羊水栓塞 D.脂肪栓塞 3.液化性坏死常发生在() A.肠和肺 B.肝和肾 C.肾和脂肪 D.脑和脊髓 4.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可逆性损伤称为() A.变性 B.坏死 C.梗死 D.钙化 5.下列那一项属于去神经性萎缩() A.老年男性的睾丸 B.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变薄 C.脊髓灰质炎患儿的下肢肌肉 D.老年女性的子宫 6.哪种疾病的病变不易发生玻璃样变性()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动脉粥样硬化 C.高血压病 D.支气管炎 7.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肠管发生溃疡 B.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C.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脾大 8.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肠阿米巴病 B.肠伤寒 C.肠结核 D.细菌性痢疾 9.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肺炎 B.肺脓肿 C.支气管扩张和肺源性心脏病 D.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10.鼻咽癌转移最常见于() A.血道转移至肺 B.血道转移至肝 C.血道转移至骨 D.同侧颈上深淋巴结转移 11.层状血栓是() A.红色血栓 B.白色血栓 C.混合血栓 D.透明血栓 12.肿瘤的实质是指()

A.神经组织 B.纤维组织 C.血管 D.肿瘤细胞 13.不符合淤血的描述是() A.可引起出血 B.可引起实质细胞增生 C.可引起器官硬化 D.可引起器官水肿 14.移行细胞癌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 A.肾盂 B.输尿管 C.膀胱三角区 D.膀胱前壁 15.葡萄胎的病理学诊断依据是() A.子宫体积增大 B.宫腔内刮出大小不一的水泡 C.阴道无痛性流血 D.胎心音消失 16.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镜下主要变化是() A.肾小球间质中结缔组织增生 B.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 C.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 D.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17.癌与肉瘤的最主要区别是() A.发生部位不同 B.组织来源不同 C.发生的年龄不同 D.转移的途径不同 18.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为() A.纤维组织增生 B.桥接坏死 C.大片坏死 D.点状坏死 19.下列哪项属于癌前疾病() A.胃溃疡 B.慢性浅表性胃炎 C.皮肤瘢痕 D.肺结核球 20.血栓形成条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血管内膜损伤 B.血管中层坏死 C.血流状态的改变 D.血液凝固性增高 21.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 A.白细胞游出 B.白细胞渗出 C.趋化作用 D.白细胞靠边 22.下列肿瘤中属于上皮组织良性肿瘤的是() A.毛细血管瘤 B.肾母细胞瘤 C.腺瘤 D.畸胎瘤 2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是()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症 C.支气管肺炎 D.慢性支气管炎 24.碎片状坏死发生的部位是() A.肝小叶中央静脉 B.肝小叶周边界板区 C.肾皮质区 D.肾髓质区 25.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为() A.充血、水肿 B.风湿性肉芽肿 C.黏液样变性 D.炎细胞浸润 26.动脉粥样硬化症主要发生于() A.大、中动脉 B.细动脉 C.小动脉 D.微小动脉

作物栽培学各论习题

作物栽培学各论习题 1.分析亚洲稻作形成的原因。 2.分析我国水稻生产发展变化的原因。 3.比较分析水稻主要器官的同伸规律,指明它们在栽培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4.分析水稻光温反应特性在水稻生产上的意义。 5.从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角度,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提出水稻高产栽培途径。 6.分析水稻群体质量指标在水稻高产栽培上的意义与作用。 5.环境条件与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有哪些影响?实践上如何调控? 6.比较分析常规栽培、抛秧栽培与机插栽培的特点和技术关键。 7.根据水稻需肥规律与营养特性,提出水稻高产施肥方案。 8.系统掌握水稻的需水特点,探讨水稻高效用水与节水的途径和技术。 9.分析水稻抛秧栽培、机插栽培、直播栽培、再生栽培和旱种栽培的异同,生产上如何因地制宜应用? 10. 如何进行水稻生长发育诊断? 11.简述小麦根、茎、叶生长的基本规律。 12.简述小麦分蘖及其成穗规律。 13.简述小麦穗分化的过程。 14.叙述小麦籽粒形成与灌浆成熟的过程。 15.简述生产中建立小麦合理群体结构的途径。 16.简述小麦品质性状的分类、指标和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 17.简述小麦的养分需求规律和施肥技术。 18.简述小麦的水分需求规律和灌排技术。 19.叙述小麦苗期、中期、后期的生育特点、调控目标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20.叙述稻茬麦少免耕栽培技术要点。 21.简述南方旱茬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2.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的主要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和措施。 23.玉米雌雄穗在分化过程中的异同点有哪些?根据穗分化的特点提出增加穗粒数的肥水调控主要措施。 24.从玉米的光合特性分析玉米高产的生理基础。 25.从作物源库关系分析提高玉米产量潜力的可行途径。 26.如何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定需肥量和科学施肥? 27.什么时期为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如何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特点,确定适宜的水分管理措施。 28.叙述中国大豆栽培区划的发展和常用区划; 29.大豆生育时期是如何划分的,标准如何确定? 30.大豆生长发育特点与禾本科作物有何不同? 31.大豆对基本环境条件的要求有那些? 32.大豆栽培有那些基本技术要求? 33.大豆窄行密植栽培的技术要点? 34.黄淮夏大豆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35.南方春豆、夏豆、秋豆栽培有那些共性技术? 36.南方大豆间作套种有那些种植方式? 37.鲜食大豆在栽培管理上有些什么特殊要求?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温度三基点 2、冻害 3、作物需水临界期 4、复种 5、间作 6、基本耕作 7、杂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物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A.生物产量 B.经济产量 C.光合产量 D.净生产量 2、()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生物产量 B.经济产量 C.光合产量 D.净生产量 3、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A.转化率 B.经济产量 C.经济系数 D.产量构成 4、()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 B.单穗粒数 C.种子千粒重 D.颖花数 5、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 A.水稻 B.马铃薯 C.甜菜 D.大豆 6、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A.光合作用 B.补偿能力 C.相互抑制 D.相互促进 7、谷类作物小穗和小花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A.种植密度 B.水肥供给 C.病虫危害 D.环境条件 8、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A. 缓慢增长期 B.指数增长期 C.直线增长期 D.减慢停止期 9、作物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 缓慢增长期 B.指数增长期 C.直线增长期 D.减慢停止期 10、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称为()。 A.相对生长率 B.净同化率 C.叶面积比率 D.比叶面积 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 1、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有()。 A.影响土壤肥力 B.影响农田小气候 C.改良土壤 D.固定流沙 E.保持水土 2、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有()。 A.植物的形态结构 B.植物的生理类型 C.温度 D.气流 E.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3、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 A.处于萌动状态的种子时期 B.苗期 C.花芽分化期 D.开花期 E.授粉期 4、冷害造成作物死亡的原因有()。 A.细胞间隙结冰 B.水分代谢失调 C.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 D.原生质被撕裂 E.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 5、土壤污染的类型有()。 A.固体废弃物污染 B.水污染 C.大气污染 D.生物污染 E.农业污染 6、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 A.喷灌技术 B.微灌技术 C.膜上灌技术 D.地下灌技术 E.作物调亏灌溉技术

学校与社会资源共享利用方案

东庄镇中心小学 学校与社会资源共享合理利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场所,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陶冶隋操,喻悦身心,健康成长。 二、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钟元强 副组长:毛建、孔海涛 成员:王磊、郑然、田彦彬、刘延鹏 三、校外实践活动基地: 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鼓励我校学生“走向社会、锻炼能力”,在实践中更好地拓展自身素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自主意识,磨砺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落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任务,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各班学生以社团、志愿者服务队等为单位组成活动小组,要求全员参与,并提倡参加多项活动。 (一)、基地建设管理 1、基地选址 我校确定校外实践活动主阵地——朱冥阶烈士陵园、宁阳第二小学旧址(现东庄镇中心幼儿园)、东庄镇成技校——园林培育基地、南故城夕阳红老年人公寓社区。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基地管理 学校成立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毛建 成员:王磊、郑然、刘延鹏 日常管理具体由陵园管理人员和中心幼儿园人员负责。 学校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先期准备工作。 制定基地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和建设。 3、基地建设 学校准备一些文艺节目、资金开展基地教育组织活动???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4、基地使用 (1)“朱冥阶革命烈士陵园”活动: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人们都要用不同形式缅怀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先烈们。 经学校研究决定,定于每年的清明节前一周(五天)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听英雄的故事,读英雄故事,讲英雄故事,清明节扫墓活动(网上祭奠)等活动(2)“南故城夕阳红老年公寓”慰问活动: 中国老人节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重阳节。1989年,我们国家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使它成为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节日。为了培养学生学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本)

《病理学》2012年秋季期末考试试卷(本科)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1.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常见于() A.大静脉 B.大动脉 C.小静脉 D.毛细血管 E.细动脉 2.坏疽与其他类型坏死最重要的区别是() A.组织轮廓是否保存 B.坏死范围大小 C.坏死边界是否清楚 D.发生部位不同 E.有无腐败菌感染 3.骨化性肌炎时的骨组织形成属于() A.化生 B.钙化 C.改建 D.再生 E.增生 4.下列没有实质细胞脂肪变性的是() A.糖衣脾 B.脂肪肝 C.虎斑心 D.槟榔肝 E.酒精肝 5.再生能力强,经常更新的细胞是() A.造血细胞 B.肝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平滑肌细胞 E.心肌细胞 6.肉芽组织和肉芽肿光镜下的区别在于() A.局部是否有淋巴细胞浸润 B.病灶内是否有巨噬细胞浸润 C.局部是否有巨噬细胞构成的结节状病灶 D.是否含有毛细血管 E.病灶内是否有纤维细胞 7.菌痢病变主要累及() A.回肠下段 B.乙状结肠和直肠 C.空肠和回肠 D.十二直肠 E.横结肠 8.引起肺褐色硬化的疾病是() A.肺动脉栓塞 B.二尖瓣狭窄 C.大叶性肺炎 D.肺动脉狭窄 E. 三尖瓣狭窄 9.混合血栓通常见于() A.静脉血栓尾部 B.毛细血管内 C.心瓣膜闭锁缘 D.动脉血栓头部 E.静脉血栓体部 10.肾梗死区的坏死多为() A.液化性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纤维素样坏死 D.坏疽 E.干酪样坏死 11.绒毛心是() A.假膜性炎 B.化脓性炎 C.变质性炎 D.纤维素性炎 E.出血性炎 12.具有吞噬作用的炎症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D.巨噬细胞、嗜酸性细胞 E.巨噬细胞、嗜碱性细胞 13.白细胞游出血管后,主动向某些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单一定向的移动,称为() A.吞噬作用 B.趋化作用 C.吸附作用 D.阿米巴样运动作用 E.细胞渗出 14.蜂窝织炎是指() A.深部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B.蜂窝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C.蜂窝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D.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E.疏松组织的局灶性化脓性炎症 15.下列疾病没有炎性肉芽肿形成的是() A.风湿病 B.伤寒 C.细菌性痢疾 D.结核病 E.梅毒 16.确定良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 A.肿瘤的大小 B.肿瘤的数目 C.肿瘤的异型性 D.肿瘤的形状 E.肿瘤的生长部位 17.下列哪种病变不是肿瘤()

作物栽培学试卷A及答案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作物栽培学(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感光性: 2.离乳期: 3.晒田: 4.无效分蘖: 5.垩白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 B.栅栏 C.砖形 D. 叶肉 2.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 B.皮层 C.果皮 D.糊粉层 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 B.14—16℃ C.16℃以上 D.5—10℃ 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 B.乳熟未期 C.蜡熟期 D.蜡熟未期 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 B.角质 C.半粉质 D.半角质 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 蜡熟期 B. 膨大期 C. 生理成熟期 D.工艺成熟期 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 B. 蜡熟期 C. 生理成熟期 D. 工艺成熟期 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 B. 完熟期 C.灌浆期 D.过熟期 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 B. 15% C. 13% D. 5%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 B. 15% C. 13% D. 5%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 B.分蘖数 C.每穗实粒数 D.有效颖花数 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 B.每株有效分枝数 C.每分枝荚数 D.每荚实粒数 E.粒重 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 B.每株薯块数 C.单薯重 D.分枝数 E.衣分 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 B.每株有效铃数 C.分枝数 D.每铃籽棉重 E.衣分 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 B.分蘖数 C.每穗实粒数 D.有效颖花数 E.粒重 四、正误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 ()1.玉米的最早播种期要求温度稳定通过℃。 ()2.豆科作物接种的根瘤菌属于微生物肥料。 ()3.种肥的作用是供给作物幼苗期作物生长的养分。 ()4.多数作物只有开花期是需水临界期。 ()5.甘蔗的适宜收获期为工艺成熟期。 ()6.马铃薯的适宜收获期为生理成熟期。 ()7.作物生育期间施用的肥料称之为追肥。 ()8.将速效化肥按一定浓度溶解于水中,通过机械喷洒于叶面,养分经叶面吸收施肥方法称谓根外追肥。 ()9.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进行促进或抑制称为作物化控。 ()10.红麻施肥方法应为: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长杆肥。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 1、叙述促花肥、保花肥各自的优缺点及施用技术? 2、水稻湿润育秧中,为什么强调培育壮秧?壮秧的形态与生理特征有哪些?

2014年秋季中国医科大学病理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2014年秋季中国医科大学病理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与葡萄胎相比,侵袭性葡萄胎的特征是 A. 出血、坏死明显 B. 有侵袭行为 C. 可见绒毛水肿 D. 绒毛间质血管消失 E. 滋养细胞增生 满分:2 分 2. 属于上皮组织肿瘤的是 A. 间皮瘤 B. 淋巴瘤 C. 黑色素瘤 D. 腺瘤 E. 血管瘤 满分:2 分 3. 关于肺结核病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肺上叶空洞常是由原发复合症发展而来 B. 原发复合症指原发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 C. 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D. 病变特征是结核结节形成伴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 E. 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坏死病变周围常常有增生为主的病变 满分:2 分 4.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经 A. 消化道 B. 呼吸道

C. 输血 D. 蚊虫叮咬 E. 密切接触 满分:2 分 5. 平滑肌瘤最常发生于 A. 胃、肠道 B. 皮下组织 C. 腹膜后 D. 子宫 E. 纵隔 满分:2 分 6. 下列哪项不是嗜铬细胞瘤的特点? A. 90%来自肾上腺髓质 B. 可有完整包膜,常见出血、坏死及囊性变 C. 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多形性 D. 侵犯包膜和周围组织及转移,不能作为恶性的肯定证据 E. 电镜下胞质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 满分:2 分 7. 在下列器官中,湿性坏疽多见于与外界相通的哪些器官? A. 食管、胃、肠 B. 胆囊、肝、胰 C. 肾、输尿管、膀胱 D. 输卵管、子宫、阴道 E. 小肠、阑尾、结肠 满分:2 分 8. 有关肺结核原发复合症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作物栽培学试题

《作物栽培学》第一章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驯化 2、引种 3、作物栽培学 4、喜温作物 5、短日照作物 6、食物安全 7、可持续农业 8、作物生长模拟 9、作物的起源中心 二、单项选择 1、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 A.环境 B.措施 C.品种 D.肥料 2、研究作物栽培的基本方法是进行()。 A.田间试验 B.温室试验 C.实验室栽培 D.大田示范 3、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的天数测定植株的生长状况,如稻、麦分蘖消长、穗分化状况等,这种研究法称为()。 A.生物观察法 B.生长分析法 C.发育研究法 D.生长发育研究法 4、()的具体做法是,间隔一定的天数,在田间进行取样调查,测定叶面积消长和干物质动态,有时还将植株各不同器官分别进行测定。 A.生物观察法 B.生长分析法 C.发育研究法 D.生长发育研究法 5、()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以及各个地区的作物(品种)多样性,促进了作物生长的发展。 A.作物育种 B.作物引种 C.作物栽培 D.作物生产 6、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 A.5℃左右 B.10℃左右 C.15℃左右 D.20℃左右 7、作物种植三元结构为()。 A.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 B.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 C.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 D.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 8、现在自然界还存在很多与作物亲缘关系很近的野生植物,被称为()。 A.作物的原始祖先 B.作物的野生种 C.作物的近缘种 D.作物的原始种 9、作物原产地与引种地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大,或者由于被引种的作物本身适应范围较广泛,不需要特殊处理和选育过程,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并繁殖后代,这叫做()。

病理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慢性萎缩性胃炎时粘膜上皮可化生为 A、鳞状上皮 B、软骨 C、骨 D、肠上皮 E、移行上皮 2?风湿性肉芽肿中的坏死为 A、固缩性坏死 B、干酪样坏死 C、纤维素样坏死 D、坏疽 E、液化性坏死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血栓为 A、延续性血栓 B、混合血栓 C、红色血栓 D、白色血栓 E、透明血栓 4?有关乙脑的主要病理变化错误的是 A、筛状软化灶形成 B、胶质结节 C、病变以小脑、延髓和桥脑最严重 D、淋巴细胞袖套状浸润 E、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 5?在肺组织内,见到含有胆汁的癌巢,应诊断为: A、肝转移性癌 B、肺畸胎瘤 C、肺转移性肝癌 D、副肿瘤综合症 E、肝转移性肺癌 6?诊断恶性肿瘤的组织学依据是 A、细胞核增多 B、粘液分泌增多 C、细胞异形性显著 D、细胞浆丰富 E、核仁明显 7?栓塞大脑中动脉的血栓可能来源于 A、髂动脉 B、肠系膜静脉 C、髂静脉 D、右心房 E、左心房 8?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查见恶性肿瘤细胞,说明该患者

A、已是恶性肿瘤晚期 B、已发生广泛转移 C、已发生血道转移

D、并发白血病 E、有可能发生转移9?下述哪项不是慢性肾盂肾炎的特点 A、皮髓质界限模糊,肾乳头萎缩 B、肾盂粘膜粗糙,肾盂、肾盏疤痕收缩变形 C、肾包膜增厚粘连不易剥离 D、质地变硬,表面凹凸不平 E、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 1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部位 A、交通支 B、左前降支 C、左冠状动脉开口处 D、右冠状动脉 E、左旋支 11. 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增生的细胞是 A、肾小球间质细胞 B、肾小球球囊脏层上皮 C、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 D、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 E、肾小球周围纤维母细胞 12. 有关肺源性心脏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持续性动脉高压是发病环节 B、大循环淤血 C、左心肥大 D、肺广泛纤维化可引起 E、多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引起 13. 大叶性肺炎咳铁锈色痰出现在 A、充血水肿期 B、红色肝样变期 C、恢复期 D、灰色肝样变期 E、溶解消散期 14. 良恶性葡萄胎的相同点在于 A、侵犯肌层 B、可有远隔脏器转移 C、发生阴道结节 D、可见胎盘绒毛组织 E、明显的出血坏死15?日本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为

《作物栽培学》试题

《作物栽培学》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的外界环境条件包括()、()、()、()和()。2.起源于我国的作物有()、()和()等 3.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作物可分为()和()。 4.籼稻谷粒,粳稻谷粒。 5.水稻促花肥施用的时期是期,保花追肥施用的时期是期。 6.米由、、、胚乳和胚组成。 7.生产上常见的三种玉米类型是、和。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作物生育期 种子的寿命 经济系数 光合势 水分临界期 水稻叶蘖同伸现象 够苗晒田 垩白率 见展叶差 大喇叭口期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2.简述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 3.简述地膜覆盖的主要作用 4.简述水稻湿润秧田水分管理要点。 5.水稻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6.水稻品质指标。 四、论述题(共30分): 1.试述作物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和调控措施。(15分) 2.论述水稻本田水分调控技术。(8分) 3.试述玉米对氮肥的需求规律及穗肥的施用技术。(7分)

《作物栽培学》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光、温、水、气、肥 2.大麦、大豆、粟 3.喜温作物、耐寒作物 4.细长、短圆 5.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至减数分裂期 6.果皮、种皮、糊粉层 7.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作物生育期:作物从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生,称为作物的全生育 时间。 2.种子的寿命: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 3.经济系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4.光合势: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乘积为光合势。 5.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需要最敏感的时期,此时如果缺水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6.稻叶蘖同伸现象:指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母茎叶片发育与分蘖芽的分化保持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遵循N=n-3的规律。 7.够苗晒田:当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的穗数时,便开始晒田。 8.垩白率:一般指米粒中有白垩米粒的比率。 9.见展叶差:可见叶片数与展开叶片数之差。 10.大喇叭口期:指玉米抽雄前10-15天,穗位上部叶片出生快而大,叶片密集呈大喇叭状。此时为大喇叭口期。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答:①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期的基础;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矛盾大,要促使其协调发展;③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 2.述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 答:确定作物播种期的主要依据有:①气候条件;②栽培制度;③品种特性;④病虫害。 3.述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作用。 答:(1)地膜覆盖的土壤热效应 (2)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 (3)地膜覆盖的其它作用,包括加速土壤营养的转化和吸收,改善土壤理化状况,防止雨水冲击造成土壤板结等。 4.简述水稻湿润秧田水分管理要点。 答:芽期:水不上厢,保持厢面湿润(2分)。幼苗期:湿润与浅灌相结合(2分)。成苗期:保持浅水层(1分)。 5.水稻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答: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以确保一定穗数(1分),当分蘖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晒田控制稻株对氮素的吸收,从而控制无效分蘖,避免田间过早封行,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壮秆大穗(2分),晒田复水后,酌情施用穗肥和粒肥,达到多穗多粒的目的(2分)。 6.水稻品质指标

读《学校与社会—学校与社会进步》有感

读《学校与社会—学校与社会进步》有感 杜威“学校即社会”这个观点是基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取得了美国教育领域的支配地位的背景下提出的。与赫尔巴特的以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相比,杜威的教育思想无疑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该观点的核心思想是让学校成为一个社会的缩影并与社会形成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希望学生能在学校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并且学到真正有用的生活技能。文章中多次提到“主动作业”,也就是启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是要教与学生技能,二是要抓住学生的自发兴趣和注意力。我想重点谈一谈“作业”。什么叫真正有用的技能?我想,如果我们能利用那个技能轻松就业,那就说明已经达到符合社会需求的程度了。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脱节,也就是说,学校忽视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我可以坦诚地说,当初我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在更大程度上是基于对该专业就业率的思考,而不是我个人本身的兴趣。此外,专业不对口现象的普遍存在也让我们对某些“冷门专业”的存在产生怀疑。我们不禁思考,我们大学四年的学习到底换来了什么?到底有没有用?现在有不少人指出,我们应该走上轻学术教育重职业教育的路子,为更多的大学生打开走向生产第一线的通道。我认为不无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内容也应该更多地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另外,说到杜威的“学校即社会”观点就不得不提到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的观点。首先,杜威的观点存在其局限性,学校作为一个范围极其有限的实体,是不可能囊括进一个社会所必需的元素的,“学校社会化”的观点缩小了社会的外延,也局限了人们受教育的范围。相反,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观点不但有利于改善当时中国传统学校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的

川北医学院成教本科病理学自学习题答案

川北医学院本科病理学自学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可逆转的适应现象 2、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性反应称为炎症。 3、小肝癌:小肝癌一般指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 4、结核球:一般为单个、直径2cm以上的由纤维组织包绕干酪样结核病变或阻塞性空洞被干酪物质充填而形成的球形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多位于肺的上叶。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 6、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7、砂粒体:甲状腺乳头状癌光镜下,乳头分枝多,乳头中心有纤维血管间质,间质内常见呈同心圆状的钙化小体。 8、宫颈腺囊肿:又叫宫颈纳氏囊肿,宫颈纳氏囊肿同宫颈糜烂、宫颈息肉一样,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 9、干性坏疽:坏疽的一种,常见为肢端组织缺血坏死,干枯变黑并向躯干发展,直到血液循环足以防止坏死的地方停止。 10、子宫颈息肉:是妇科常见病慢性子宫颈炎的一种临床表征。它是因为慢性炎症刺激使子宫颈管粘膜组织局部增生,而由于子宫自身有排异的倾向,致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的息肉样改变,也叫宫颈内膜息肉。 11、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一个地区存在碘缺乏特定的环境致甲状腺肿。 12、风湿细胞:风湿性病变增生期或肉芽肿期,在心脏或其他组织间质中,巨噬细胞增生,聚积,吞噬纤维样坏死物,转变为阿少夫细胞。 13、树胶肿:又称梅毒瘤,是梅毒的特征性病变,其形成可能与迟发型超敏反应有关。病灶呈灰白色,大小不一,小者仅见于镜下,大者达数厘米。因其质韧而有弹性,似树胶状,故称树胶肿。 14: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15、血栓形成: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16、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 17、嗜酸性脓肿:急性虫卵结节肉眼观为灰黄色粟粒至黄豆大小结节。镜下见结节中央有一至数个成熟虫卵,虫卵表面附有放射状嗜酸性均质棒状物,实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结节周围是一片无结构凝固性坏死区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此即嗜酸性脓肿。 18、硅肺结节:是由于长期暴露于游离矽尘,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肺部广泛的多个结节聚集成大结节,很多大结节融合成大的玻璃样团块。 19、干酪样坏死:在结核病时,因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称干酪样坏死。 20、肺褐色硬化:长期的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21、败血症:系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22、种植性转移:指体腔内器官的肿瘤,当肿瘤蔓延至器官表面时,肿瘤细胞即可脱落下来,随体腔内的液体像播种一样种植于其他体腔器官的表面,形成转移瘤。 23心瓣膜病:一般就是指心瓣的开合有问题引起的心瓣狭窄或者心瓣关闭不全疾病。 24: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 25、碎片状坏死:坏死的肝细胞呈带片状或灶状联结状,常见于肝小叶周边肝细胞界板,该处肝细胞坏死、崩解,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称为碎片状坏死。常见于慢性肝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