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词常用景语、对仗词、通平通仄字!

诗词常用景语、对仗词、通平通仄字!

诗词常用景语、对仗词、通平通仄字!
诗词常用景语、对仗词、通平通仄字!

诗词常用景语、对仗词、通平通仄字!

诗词常用景语(一)

平沙,落雁,斜风,斜雨,斜阳,斜辉,翠柳,绿柳,碧柳,依依,袅袅,杳查,纤影,瘦影,消遥,孤影,残阳,败柳,瘦柳,老树,昏鸦,时光,韶华,年华,年岁,华年,风华,流沙,别梦,断弦,筝弦,琴弦,恨老,怕老,谁晓,雁过,飞雁,鹏雁,鸿雁,雁鸿,落寞,漫舞,曼妙,寒香,玉蕊,长亭,兰亭,亭轩,兰亭,亭东,亭西,画楼,翠楼,楼台,红楼,玉笛,长笛,笙萧,浅弦,千山,五岳,四海,深壑,翠帘,清帘,幽帘,熏香,瑞脑,麝香,夜曲,珠翠,蝶鬓,钗悬,月梦,兰楼,羽衣,诉尽,烛泪,烛影,忽惊,闺楼,楼阁,兰阶,珠帘,晶帘,衷肠,断肠,密语,花魂,空杯,醉饮,豪饮,何以,雨泣,天暇。叶凝,捧雪,露凝,溪畔,叶老,菊黄,重云,寒浸,雨诉,伴酒,伴诗,伴花,伴月,乌蓬,水榭。临波,风弦,

诗词常用景语(二)

脉脉风,寒烟袅,云天渺,丝柳柔,柳丝柔,柳丝软,忆缠绵,梅映墙,覆新黄,鹅柳柔,云天碧,碧云天,霜雪闹,浮生梦,清风寂,霜天月,烟树杳,云烟查,诗几阕,几阕诗,叹长更,摇声远,冰颜媚,上眉稍,眉间绕,雁影深,雁影遥,楚宫腰,凭倚栏,斜倚栏,倚凭栏,郁浮欢,溅云霄,悲人后,笑人前,隐泪眼,依兰杆,绕指寒,山风啸,目送远,青石阶,拂筝弦,邀玉轮,深把盏,身觉冷,禅月圆,冷月残,夜渐沉,入诗裁,夜色阑,枕上书,闻杜鹃,醉红颜,独自欢,问谁怜,水生烟,绕草丛,春正酣,透帘栊,熏帘栊,绿浓装,醉人间,雾锁山,西风烈,雪千重,孤剑冷,孤独剑,青锋剑,碧血剑,空余梦,明月孤,眸蓄泪,忆当初,一杯无,上高楼,上西楼,寒塘影,上层楼。雨叩窗,风叩窗,雪叩窗,竹叩窗,菊傲霜,月夜魂,透心寒,透茶凉,自烦恼,小楼东,小楼西,小亭东,小亭西,小轩东,采菱舟,尘世游,惹秋愁,花烂漫,入仙境,出幻乡,荷田田,荷叶床,轮回景,风初静,那畔行,皓月孤,蛩声凄,蛩声欢,醅新酒,雪飘红,芳心碎,芳心醉,珍珠泪,花倾君,淬秋霜,香深处,破浮云,恰逢君,琥珀杯,瑶台畔,沉香谷,离人影,念已深,清波送,几盏莲,醉秋心,醉仙家,千般梦,万种缘,爱更深,江波渡,江上渡,依翠树,绕榭台,落盛开,凡世忘,携明月,上瑶台,喜碧柔,过千舟,春之秀,莺转喉,醉门台,叠瘦梦,芳菲梦,捻作词,梨香雪,入梦来,恐来迟,若梦中,唱柳稍,一梦遥,槐花梦,倾梦坠,风景娇。锦瑟篇,锁景深,渺尘音,别梦人,眸內呈,雅韵浓,弹指过,绕指柔,鸥去远,幻梦穿,一江秋,一江景,艾蒿香,草木凄,潇潇恨,典史裁,婵娟梦,醉心光,丝丝韵,卷染芳,笔下倘,画中游,意如兰,心若镜,几阙绵,字香缠,纂美文,初梦醒,捻字痕,逐水流,燕羽寒,夜宿湾,燕知还,多变幻,醉诗毫,万千娇,眸中落,旧蓝桥,泪潸然,泪湿衫,落红飘,枉凝眉,乱绪飞,梦同归,落叶纷,夜归人,品芳痕,梦留痕,楚香环,乱紫烟,急切弦,泪痕凉,系寸肠,春梦绝,白玉帐,满月陪,千层浪,上九霄,驹过隙,挑绣帘,银波梦,

梦里传,滴芳翠,慢品香,醉春怀,万里穹,月影凉,动愁肠,夜色新,照九江,雨花飞,冷衾帏,愁万绪,忧郁落,舞彷徨,白天短,黑夜长,悠梦去,枕清霜,添几许,帘栊冷,风弄影,浪淘沙,随缘度,伴彿空,双飞处,比翼时,

诗词常用景语(三)

冷香摄魂,白雪莹莹,柳色青青,拂氤袅袅,一缕相思,几分惆怅,月透西窗,竹影透窗,梅影透窗,浮云沧海,诗心蝶梦,叶落花残,弱柳轻飘,菊韵枫情,娟娟如玉,素心凝恨,几度流光,幽情难逍,半卷珠帘,一缕相思,几分惆怅,月透西窗,竹影透窗,梅影透窗,浮云沧海,诗心蝶梦,叶落花残,弱柳轻飘,菊韵枫情,娟娟如玉,素心凝恨,几度流光,幽情难逍,半卷珠帘,一叶孤舟,半江寂寞,香消漏尽,月色锁窗,万种柔情,柔情万种,压酒双流,唐诗元曲,唐风宋雨,惆伥迷酣,对夜无眠,唐词宋律,疏星点点,烟锁青山,愁思悠悠,无言尽诉,洋洋漫卷,冷风欺单,风舞霓裳,芳菲四月,一笺小字,枕上无心,飞花入梦,一缕芳魂,梦里清山,翠柳笼烟,水嗳鱼跃,东方神韵,相对无言,刀剑悲吟,猎措旌旗,芙蓉粉面,翠色罗裙,诗心缱绻,红尘百载。碧水柔沙,风曳诗情,月影娉婷。一卷闲诗,花开并蒂,鹏击万里,千丝淡馆,绫罗小扇,长笛犹闻,浓雪清梅,流水托明,把盏清风,桃源美酒,梦里神游,曲终人散,经火历练,耳畔呢喃,闻笛折柳,菡萏浮波,幻梦千番,酿酒拾芳,碧水蓝天,清风醉月,雾锁峰岚,雾锁江天,迷蒙隐现,晓月一弯,清风携韵,香柔落笺,情思缱绻,一醉红尘,霎那芳华,月上稍头,瘳落红尘,月上西楼,清音妙曲,长堤独钓,千载悲歌,和墨飞诗,幻梦三千,烟波浩渺,汀花锦簇,浮云一纸,锦梦千舟,益友良朋,词真句美,扯下白云,朝霞晚露,随心遣笔,落墨相思,泪锁离情,心魂苦荡,思结幻渺,满院花香,风亲扬柳,夜雨敲窗,长堤漫步,雨卷飞花,冷雨敲窗,飞花逐韵,万里云峰,

诗词常用的对仗词

副词对:还对再、就对将、偶尔对时常、方才对恰巧、必定对应当。连词对:及对与、而对或、除非对倘若、虽然对即使、因为对如果。介词对:同对往、被对朝、由于对沿着、自从对为了、除了对依照。助词对:的对地、啦对吧、罢了对是吗、哎哟对完了、似的对等着。叹词对:嘿对喂、哦对啊、嘿喽对哇啦、哎呀对嗨哟、哼哼对哈哈。象声词对:轰对嗡、噹对哗、叮咚对乒乓、咣噹对扑哧、唏哩对哗啦。联绵对:阡对陌、貅对貔、璀璨对旖旎、氤氲对滟潋、翡翠对琉璃。

常用的虚字对

但觉——何曾只为——岂因已是——况值

只知——谁道何似——未忍有愿——无缘漫道——岂缘似闻——恐是莫道——只缘几度——也曾尚想——徒怜岂闻——始信忽逢——顿觉但见——焉知自是——何须誓欲——休将犹自——何曾慢嗟——且喜未必——难为但得——何须几处——谁家几日——一番幸有——不须任是——也应尚有——应怜莫向——何妨那知——从此时有——更无何处——此间权借——欲凭

常用虚实对

A:先虚后实

一自——终教一去——独留一从——几度任是——不随徒令——终见但得——即是可知——足资既定——笃信谁将——铺就似听——几度幸有——但无不因——那得谁知——又到莫道——自有但期——愧然安得——招来但见——不知肯于——不堪昔曾——自可纵是——从知每羡——定看莫为——合将若非——会向似闻——恐是自顾——空知试问——别意安能——愿借欲试——惊看但恨——喜看但留——换得纵然——依旧料得——莫是谁将——知侬

B:先实后虚

暗随——一任周览——犹存我亦——曾效借问——总为亿昔——谁复寄语——莫因自谓——安知还似——何如不惧——何辞他年——莫望刚被——却教

常用通平通仄字

通,指此字可平可仄,分两种情况:

一、无论平仄,意思不变

醒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听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看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过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望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忘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二、平仄两音意义不同

疏仄-名词平-形容词难仄-名词平-形容词扇仄-名词平-动词烧仄-名词平-动词行仄-名词平-动词吹仄-名词平-动词思仄-名词平-动词乘仄-名词平-动词从仄-名词平-动词传仄-名词平-动词闻仄-名词平-动词调仄-名词平-动词论仄-名词平-动词骑仄-名词平-动词观仄-名词平-动词兴仄-名词平-动词形容词令仄-名词平-动词使教仄-名词平-动词让分仄-名词名份平-动词王仄-动词平-名词衣仄-动词平-名词冠仄-动词平-名词荷仄-动词平-名词间仄-动词平-名词中间污仄-动词染平-名词中仄-动词平-其它长仄-动词及长幼平-长短漫仄-动词漫出平-形容词漫漫相仄-宰相平-互相燕仄-燕子平-国名翰仄-翰墨平-鸟羽便仄-方便平-安静胜仄-名胜平-经得起胜过为仄-因为平-作为雍仄-州名平-和也占仄-占据平-占卜扁仄-形容词平-名词扁舟治仄-形容词平-动词正仄-形容词副词平-正月判仄-判别平-拼着不仄-否定平-是否傍仄-依平-同旁浪仄-波平-沧浪强仄-勉强平-强有力施仄-施舍平-施行当仄-相称平-应当正值称仄-相称合适平-称谓要仄-要不要平-约也旋仄-副词俄顷平-动词和仄-唱和平-合好与颇仄-略有平-形容词偏颇供仄-陈设平-供给那仄-无奈平-何也华仄-华山平-华美禁仄-禁止禁令平-经得起殷仄-雷声平-富大重仄-轻重副词平-重叠任仄-听任任务平-动词

平水韵中可平仄两用意思不变的56个字

笼、邅、缭、挠、姣、獠、爹、么、峨、狰、醒、妇、负、否、阜、亩、牡、蹂、揉、取、颔、嵌、巉、狙、楷、菌、巉、渐、撞、怒、吐、喷、论、翰、叹、漫、看、讪、钿、钞、铫、泡、刨、敲、过、髁、望、莹、凭、听、售、澹、蜺、批、忘、驱。

体诗,律诗,绝句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方法 近体诗【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讲平仄,八句 绝句分为五言和七言绝句,四句 一、以格律分类: 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二、以字数分类: 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三、以句数分类: 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四、以用韵分类: (一)古体诗: 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5. 允许散文化的句子。 (二)近体诗: 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 3. 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4.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邻韵:某些韵母的发音与另一个或另一些韵母相近。它们是「邻韵」。在填词押韵时,我们常常会借用一些邻韵的字。只要两个韵发音相近,就也算作押韵了。例如《蛛丝马迹》第二段:地上有面包糠伴两滴冷汗原来雪柜清仓查明谁来造案 这句歌词中,「糠」和「仓」都是ㄤ韵,而「汗」和「案」则是ㄢ韵。但由於两韵发音相近,所以这仍是押韵 5. 都用平声韵。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最新]词语对仗

《古今对偶句选》 写人记事 过五关,斩六将。亲贤臣,远小人。鸿门晏,桃园盟。孙行者,祖冲之。言必信,行必果。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登高极目,览水送归。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名扬四海,声震八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指鹿为马,画地为牢。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棋逢敌手,将遇良才。功盖天下,誉满山河。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志士惜日短,愁人嫌夜长。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与天地并寿,同日月齐光。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斯人千古少,此曲世间无。人生有乐地,流水无尽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处处春光好,村村气象新。室有惠崇山水,人怀与可风流。漫步半月溪畔,徘徊六角井傍。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描景状物 桃灼灼,柳依依。雪茫茫,雨霏霏。山抹绿,燕剪柳。清风明月,苍松怪石十里荷红,三秋桂香。天欲飞霜,云将作雨。烟迷远水,雾锁深山。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水流云在,雨到风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明月如霜,好风似水。千峰凝翠,万峦吐霞。百花含蕾,千枝泛翠。百花吐艳,万木争荣。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水流无限阔,山耸有余高。纷纷黄叶坠,对对塞鸿飞。清霜浸碧

格律诗的变体

五种特殊平仄变体 格律诗在四种基本平仄谱式和三种基本拗救方式以外,还有五种定型的平仄变体,即特殊律诗体式。 (一)丁卯体 此体为唐代诗人许浑所创,因他晚年定居丁卯桥,故得此句。它固定用在七律中的首句仄起入韵式的颔联,将“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句的第五字平仄互换,变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我认为,这本是一种对句相救的拗救方式,如果故意把它搞成固定体式,拟有点舍本求末,自缚手脚,实无必要。 (二)折腰体 这种体式首见于绝句,如王维的《渭城曲》。上下联中的出句与对句,均能平仄相对;但下联的出句与上联的对句,却平仄失粘。这使上下两联如同中腰折断了一般,故名折腰体。 折腰体的七绝扩充为七律,仍存在颔联与首联失粘的问题,则称之为八句折腰体。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三)顺风体 这种体式,全诗各联重复使用相同的平仄对立句型,比如每联均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像顺风吹过一样,故名顺风格,又叫顺风调,如岑参的《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 若全诗前三联平仄重复,联间失粘,而尾联与前联能用平仄粘对形式,这是一种半对半不对的顺风体,是介于古风与律体之间的一种体式。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四)古律诗 这是押韵、对仗同律诗,而平仄似古风,不尽合律的诗体。如崔颢的《黄鹤楼》。 (五)吴体 出句与对句平仄大体相对,唯平仄不依定式,粘连不守规矩。此体原是仿效民间歌谣,文人一般不屑为之。但杜甫曾写此体,如《》愁注明“强戏为吴体”。皮日体、陆龟蒙诗集中亦偶见,其他诗人集中则罕见,唐以后少有人提及。 以上五种变体,非律诗之常体、正体,知道即可,不必仿效。 七、对仗位置的六种变格 律诗通常在中间两联即含联和颈联上用对仗,这是对仗的正格。除此之外,对仗可以用在任何一联、两联、三联直至全诗四联上,或者全诗四联都不用对仗,这就是对仗的变格。 古人给出名称的对仗变格有六种。 (一)蜂腰体 颔联不用对仗,只在颈联上用对仗,古人称为蜂腰体或蜂腰格。 (二)偷春体 把本该用在颔联的对仗,挪用到首联上,就构成偷春体,又叫换柱对。 (三)贫对仗

又什么又什么的四字词语大全

[标签:标题] 篇一:;四年级下册四字词语 31、二、四字词语 千秋万代别具匠心恬静安详引人注目眉清目秀颤颤巍巍白发苍苍如怨如诉拾级而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隽永清丽精心设计 30、 无边辽阔感情依依风急浪大直上直下 绘声绘色莫名其妙不知不觉潮起潮落一草一木 29、 雨丝风片光影凌乱四散纷飞玲珑娇软轻清透明 28 、 新鲜美丽欢畅活泼密密层层聚精会神 坐无隙地成千盈百 27、 迥不相同光明灿烂翻天覆地半帘残月漆黑发光 26、生机断送秋空明朗秋风凉爽 25、胆大妄为 24、翻转不定水珠滚坠 23、出类拔萃又涩又硬 22、自动调节昼夜交替无土栽培失重环境 肆意翻腾万丈深渊千姿百态游来游去 21、 忧心忡忡群山峡谷绵延广阔山势险峻丛林密布森林茂密山峦起伏变化剧烈 20、 手忙脚乱操纵自如极险极窄高声谈笑 19、解缆送客踏停蛙鼓榴火自红神情庄严 18、海市蜃楼千呼万唤一丝一毫浮想联翩激动不已如梦如幻若隐若现太虚幻境波涛澎湃错落有致隐隐约约风尘仆仆饥渴难忍热气蒸腾烈日当空 17、叽叽喳喳踱来踱去严严实实又肥又厚 16、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姿态不一细细游览 15、 濒临死亡黄沙茫茫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小心翼翼犹豫再三置之度外痛痛快快 13、 虎头虎脑忽闪忽闪自言自语不卑不亢 大雪纷飞纷纷扬扬恍然大悟 12 、 无尽无止四面八方一起一伏无边无际不知疲倦波涛汹涌低声吟唱巨大无比考虑考虑活泼愉快哼哼唱唱五颜六色 11、跳来跳去咕哇咕哇老老实实 10、气喘吁吁鱼贯而出成群结队争先恐后 饱餐一顿阳光明媚若无其事突兀而来 欲出又止

9、寂静暗淡 8、呢呢喃喃扑扑棱棱羽毛未丰 7、恋恋不舍 6、天真可爱生气勃勃枝折花落变化多端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温柔可亲屏息凝视无忧无虑 5、单独胜任一时语塞十分详细结结巴巴 4、又惊又喜浩浩荡荡呜啦呜啦 3、闲得难忍凌空飞射捧腹大笑拍手叫好 大汗直冒满场乱飞乱跑乱叫 2、闪闪烁烁想象丰富卜落卜落 三、关联词语 1、乌塔(一边)和我打招呼,(一边)麻利地穿好T恤衫。 2、(因为)中国自动取款机很少,所以出门是一件麻烦事。 3、(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4、(不要)说对付小虫,(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5、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返回龟巢。 6、(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7、约翰(不是)没有钱,他的父母(也不是)不爱他,(而是)为了他的成长。 8、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甜的泉水。 9、这(不是)白日梦,(也不是)幻觉,(而是)敦煌的奇景。 10、小艇(不但)能在极险极窄的地方穿过去,(而且)速度仍然非常快。 11、(如果)再过几天,他们肯定(就)没命了。 12、(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也(就)和儿童一样舒展出新鲜美丽的 四肢。 13、(任凭)风急浪大,水兵们(都)能安全行驶。 14、冰心的两个女儿,(既)有学问,(又)相当有社会责任感。 阅读链接 一、儿时游戏 二、神奇的动物丰厚的文化 篇二:小学四年级上册四字词语 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字词语 第1课:观潮 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最奇异的景象。 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昂首东望:抬起头来向东望。 闷雷滚动:雷声不断在大地和云层中间来回反射。形成“轰轰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 吵吵嚷嚷,声音嘈杂,就像煮开了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水天相接:形容水面广阔看不到边,看上去就像一直延伸到天横贯江面:就是从江此岸直 通到彼岸。横贯 越来越近:一次比一次离得近。 齐头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 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飞奔而来:像飞一样的奔过来。 漫天卷地:指遍布天地之间,铺天盖地。 风号浪吼:形容风浪很大。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隆隆的滚动的感觉。锅一样。

诗词楹联常识

第二节诗词楹联常识 一、近体格律诗 近体诗,就是唐朝的诗。唐朝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唐以前的诗,全部称为“古体诗”。唐以后不合近体格律诗规矩的诗,也称为古体诗。 (一)近体诗固定的格式和规律 1.字数 句子格式有两种:每句五字称“五言”,每句七字称“七言。 2.句数 诗的句数有四句和八句两种。四句一首的叫“绝句”,八句一首的叫“律诗”。五言四句的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四句的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五言八句的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八句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3.平仄 近体格律诗中四个字的词组,一般都是按“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方式组合。这样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有韵律之美。 4.押韵 绝句、律诗一律押平声韵,不换韵。“押韵”也叫“叶韵”。 平起的诗首句起韵,仄起的诗第二句起韵,其下都是隔句押韵。 5.对句 对句又称“对偶”或“对仗”,就是上下两句配成对,字句平仄要相对,而且字义也要相对。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定要各自对仗。绝句只要求平仄相对,而不要求字义上相对。所谓对仗,具体说就是:平仄要相反;语法结构,甚至修辞方式要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二)怎样分平仄 平仄是格律诗中的重要因素。作格律诗必须学会调平仄,然后按规定的平仄格式去创作。平声字读音较为舒和、悠扬,上、去、入三个调类的字则比较曲折、急促。作诗的人,为了使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使音节显得有起伏,能生动,就把平声字与上、去、入三声字交错在诗句中使用。因为上、去、入三声字读起来险仄、急促,所以就以“仄”字来代替,这就是平仄音律的得名由来。 从六朝以来,即以平、上(shǎng)、去、入四个字来作四种声调的代名词。“平声”就是调值与“平”字相当的声调,上、去、入可依此类推。 明朝真空和尚曾在《玉钥匙歌诀》中提出四句口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诗词曲中地各种对仗

诗词曲中的各种对仗 唐诗、宋词和元曲中常遇见的对仗类格和名词的解释,并附有例句,共有: 正名对、双拟对、连珠对(连绵对)、双声对、叠韵对、同类对、异类对、借对、掉字对、自成对、交股对、实字对、虚字句对、流水对、倒装对、逆挽对、错综对、意对、邻对、扇面对(隔句对)、衬豆对、鼎足对、连璧对、联珠对、叠句对、叠字对、鸾凤和鸣对、回文对、工对、宽对、正对、反对、合掌对计三十三种。 对仗是作诗填词的基础,是应当认真学习的。有博友曾说,对仗就简单分为正对、反对和流水对不就行了,没必要搞那么复杂。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唐诗、宋词和元曲中有各种类型的对仗,如果对对仗各的种类格或是名词含义所知甚少,不但自己练习、运用会受到局限,恐怕也难理解、欣赏唐诗、宋词、元曲中对仗的精妙之处。 关于对仗的讲究,古人总结出许多类格。《文心雕龙》说对仗有四种对,即言对、事对、正对、反对。《诗苑类格》说:“唐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茅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后来,这种对仗类格日渐增加,《文镜秘府论》综合元兢《髓脑》的六种对,皎然《诗议》的八种对及崔氏《唐朝新定诗格》的三种对,合而为二十九种对。前人所流传下来的各种对仗类格,有的是属讲究如何字面对仗的;有的是属于琢磨

句式对仗的,为便于理解,将它们分为“用字对仗法”与“琢句对仗法”,现将其中18种类格整理、删减如下: 一、用字对仗法 1、正名对,又名的名对、名正对 正名对的特点在于“正”。凡作对联,正正相对。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东,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像这样的对仗称为正名对。初学对联,宜用正名对。如: 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 上联中的“东”与“西”。“园”与“圃”、“青”与“绿”、“梅”与“草”、“开”与“发”都是正名对。 2、双拟对 所谓双拟对是在上下两联中,以一物比拟另一物,即“比、兴”的“比”。如: 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 上联中有两个月字,中间隔以“眉欺”二字;下联提到两个花字,中间嵌入“颊胜”二字。字虽重复出现,但却是两个复合词中的主要成分。有独立的意义。而上下两联,用了两个比喻,所以叫“双拟”。 3、连珠对,或联绵对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 像这样一文再读,二字双来,语意联绵,则称叠字对、连珠对或联绵对4、双声对

对偶词语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狗仗人势—狐假虎威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堂堂正正——偷偷摸摸 寻根究底——追根刨底 有条有理——有条不紊 无孔不入——见缝穿针 目无全牛——目中无人 守株待兔——临渊羡鱼 心中有鬼——目中无人 昂首挺胸——扬眉吐气 呆若木鸡——噤若寒蝉 指鹿为马——攀龙附凤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趁火打劫顺手牵羊审时度势出谋划策由浅入深方兴未艾乐天知命通权达变 反躬自问随声附和大同小异此起彼伏精疲力尽心甘情愿内联外引里应外合 技压群雄功亏一篑身居要职脚踏实地春满人间气贯长虹提纲挈领出类拔萃 树大根深枝繁叶茂狼吞虎咽鸡飞狗跳胆大心细仁至义尽克敌制胜揠苗助长 深信不疑见义勇为为人作嫁同病相怜在劫难逃欲罢不能屈指可数噬脐莫及 不易之论不实之词老当益壮穷且弥坚天衣无缝人言可畏病从口入计上心来 飞扬跋扈骄奢淫逸低声下气阿谀奉承街头巷尾天涯海角蒙混过关敷衍了事 踌躇满志煊赫一时心胸开阔意气风发镇静自若坚贞不屈忠贞不渝坚定不移 证据确凿精神抖擞歪门邪道昏天黑地生离死别冥思苦索展转反侧切磋琢磨 双管齐下一劳永逸初战告捷万事大吉一蹶不振群龙无首高屋建瓴空穴来风 座无虚席亲如一家答非所问朝不保夕言犹未尽义不容辞言之有理天不绝人 狗仗人势风助火威平心而论尽力而为背道而驰半途而废喷薄而出蜂拥而来 顺流而下迎刃而解等闲视之姑妄听之屡教不改百折不挠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玩物丧志倾家荡产胆小怕事树大招风任人唯亲顺我者昌坚强不屈刚正不阿 永垂不朽坚信不疑执迷不悟敬谢不敏呼之欲出召之即来寡不敌众瑕不掩瑜 悬而未决望而却步愤然而起油然而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暴跳如雷欣喜若狂 危如累卵置若罔闻法大于天恩重如山强手如林大智若愚心如刀割泪如雨下 失之交臂置之度外行之有效操之过急气壮如牛胆小若鼠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好看又霸气的四字成语

好看又霸气的四字成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遮天盖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2、英姿飒爽:英姿:英俊的风姿;飒爽:豪迈、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3、财大气粗:气:气势;粗:粗大。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也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4、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比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指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5、风行电击:形容气势迅猛。 6、只手擎天:擎:举。一只手便可把天举起。形容本领很大。 7、大气磅礴:磅礴:广大无边际的样子。形容气势浩大。 8、号令群雄:指有能力使得各方英雄都听从你的安排。 9、徜徉恣肆:形容文章挥洒自如,气势豪放。 10、气焰熏天:气焰:气势。形容盛气凌人,十分傲慢。 11、拿云攫石:攫: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12、鹰扬虎视: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13、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14、拔地倚天: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15、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16、鲸呿鳌掷:呿:张口。鲸鱼张口,海龟腾跃。比喻诗文气势雄伟奇特,意境荒诞虚幻。 17、阵马风樯: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18、理直气壮:直:正确、合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就盛。 19、不可一世: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20、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21、浩浩荡荡:水势壮阔的样子、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浩浩:水盛大的样子。 22、锐挫气索:谓因受挫而气势丧尽。 23、燕颔虎须:形容相貌威武。 24、年壮气锐:指年纪轻,气势旺盛。亦作“年少气盛”、“年盛气强”。 25、无法无天: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诗词知识之对仗手法介绍

诗词知识之对仗手法介绍 诗词知识之对仗手法篇一 【借对】: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扇面对】:诗、词、曲对仗的一种格式,即隔句相对。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就诗方面说,例如唐人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

潇湘送神曲感旧》诗:“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 【错综对】: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 【流水对】: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 【合掌对】: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

常用的对仗词

常用的对仗词: 副词对:还对再、就对将、偶尔对时常、方才对恰巧、必定对应当。连词对:及对与、而对或、除非对倘若、虽然对即使、因为对如果。介词对:同对往、被对朝、由于对沿着、自从对为了、除了对依照。助词对:的对地、啦对吧、罢了对是吗、哎哟对完了、似的对等着。叹词对:嘿对喂、哦对啊、嘿喽对哇啦、哎呀对嗨哟、哼哼对哈哈。象声词对:轰对嗡、当对哗、叮咚对乒乓、咣当对扑哧、唏哩对哗啦。联绵对:阡对陌、貅对貔、璀璨对旖旎、氤氲对滟潋、翡翠对琉璃。白雪?: 《常用的虚字对》 常用虚字对 但觉——何曾?只为——岂因?已是——况值 只知——谁道?何似——未忍?有愿——无缘 漫道——岂缘?似闻——恐是?莫道——只缘 几度——也曾?尚想——徒怜?岂闻——始信 忽逢——顿觉?但见——焉知?自是——何须 誓欲——休将?犹自——何曾?慢嗟——且喜 未必——难为?但得——何须?几处——谁家 几日——一番?幸有——不须?任是——也应 尚有——应怜?莫向——何妨?那知——从此 时有——更无?何处——此间?权借——欲凭 常用虚实对

A:先虚后实 一自——终教?一去——独留?一从——几度任是——不随?徒令——终见?但得——即是可知——足资?既定——笃信?谁将——铺就似听——几度?幸有——但无?不因——那得谁知——又到?莫道——自有?但期——愧然安得——招来?但见——不知?肯于——不堪昔曾——自可?纵是——从知?每羡——定看莫为——合将?若非——会向?似闻——恐是自顾——空知?试问——别意?安能——愿借欲试——惊看?但恨——喜看?但留——换得纵然——依旧?料得——莫是?谁将——知侬B:先实后虚 暗随——一任?周览——犹存?我亦——曾效借问——总为?亿昔——谁复?寄语——莫因自谓——安知?还似——何如?不惧——何辞他年——莫望?刚被——却教

二年级下册四字词语

二年级下册四字词语和单元词语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丁丁冬冬阳光灿烂随风舞动芬芳扑鼻雷声大作倾盆大雨四面八方冷冷清清滴滴答答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蒙蒙细雨名胜古迹湖水碧绿车水马龙隐隐约约太阳高照风光秀丽许许多多点点灯光五光十色热情好客中外游客火红火红笑容满面健康长寿夜幕降临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从天而降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绚丽多彩银光闪闪焕然一新哈哈大笑冥思苦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多姿多彩一动不动迎面扑来从古到今花花绿绿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栩栩如生风和日丽目不转睛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揠苗助长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发明创造能工巧匠刨根问底夜深人静稳稳当当刻苦钻研恍然大悟环顾四周科学技术黑白相间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博采众长多多益善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小题大做勤学好问好学不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日新月异举世无双遵纪守法自我欣赏无能为力言行不一齐心合力风雨同舟同生共死同舟共济集思广益眼高手低本末倒置南辕北辙急于求成学而不厌勤学苦练闻鸡起舞不耻下问物产丰富五颜六色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高高矮矮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来来往往进进出出里里外外前前后后

来来回回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日日夜夜绿浪滚滚万马奔腾万里海疆说说笑笑 【越来越句式】 越来越多越来越少越来越高越来越热越来越冷越来越壮【又……又……】 又细又长又大又圆又香又甜又大又红又快又好 1、关于团结合作的成语: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同心合力群策群力戮力同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2、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博采众长多多益善 3、关于错误思想的成语: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小题大做 4、关于刻苦学习的成语:勤学好问好学不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àn)词语搭配 轻轻的(春风) 暖暖的(春风) 细细的(春雨) 密密的(春雨) 洁白美丽的(天鹅) 明亮的(世界) 美丽的(世界) 美好的(春光) 健壮的(竹子) 五颜六色的(裙子) 浓密的(绿叶) 灿烂的(阳光) 火热的(心) 美丽的(身影) 火红的(杜鹃花) 明亮的(镜子) 绚丽多彩的(广告) 清脆的(歌声) 长长的(小溪) 静静的(山谷)美丽的(铃兰花) 蒙蒙的(细雨) 泥泞的(小路) 弯弯的(小路) 年迈的(大娘) 温暖的(春风) 美好的(景色) 清新的(空气) 晶莹的(露珠) 粉红色的(花) 勇敢的(孩子) 娇嫩的(花瓣)

对仗题练习教师版

对仗题专项练习 出题:王恩翔2017.3.31 1、(2014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 A. 水面风回聚落花 B. 数峰无语立斜阳 C. 楼上春容带雨来 D. 蝉曳残声过别枝 【答案】A第一步:审读句子,理清结构。“墙头雨细垂纤草”,其结构为“墙头/雨细/垂/纤草”,“墙头”是名词,“细雨”为主谓结构,“垂”为动词,“纤草”为偏正结构。 第二步:对照要求,比较排除。从词性角度分析,“水面”与楼上相对,排除B/D,再从平仄的角度分析,“墙头”平平,须对仄仄,只有“水面”符合。 第三步:联系语意,回读校验。“墙头雨细垂纤草”出自唐代诗人张蠙的七律《夏日题老将林亭》,“墙头雨细垂纤草”,“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无人问津,年久失修,已是“纤草”丛生,斑驳陆离。“水面风回聚落花”写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勾勒出了一幅风自吹拂、花自飘零、湖面凄清、寂寞萧条的景象。上下句句意相承,确定选A。 2、(2016年连云港市高三模拟试卷)下列诗句与“胭脂洗出秋阶影”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环佩空归月夜魂 B.浅笔终留倩女魂 C.冰雪招来露彻魂 D.笛咽高亭断魂客 【答案】C(题干中诗句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37回。为薛宝钗《咏白海棠》。A句出自杜甫《咏怀古迹》。B句出自陈寅恪《甲午元旦题曾农髯丈所画齐眉绥福红梅图》。D句出自清代祖关《金山杂诗》) 3、(2016年盐城市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可作对联上联“万象更新新世纪”的下联是() A.燕子翻飞一世春 B.五羊献瑞瑞门庭 C.五羊献瑞报佳音 D.百鸟鸣春春盈门 【答案】B上联中运用了对联中常用的顶针手法,A、C选项明显不符。上联中的“新世纪”明显是定中结构,D选项的“春盈门”则为主谓宾结构。 4、(2016年南师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联:飞阁排云入下联:垂杨夹道生 B.上联:山光扑面经宵雨下联:历尽艰难好做人 C.上联:几家深树碧藏楼下联:一壶清茶知真味 D.上联:花开阴影浓下联:花谢白玉落 【答案】A本题考查对仗的技巧。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B项,“山光扑面”是主谓结构,“历尽艰难”是动宾结构,不对称;“宵雨”是名词性,“做人”是动词性,不对称。C项,“碧藏楼”与“知真味”结构不一致;D项,两句中的“花”重复。 5、(2016年扬州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下面的八句诗句,可组成四幅题写园林景色的对联,选出上下联组合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水清石出鱼可数②桃花含露柳含烟③石含太古水云气④竹里登楼人不见 ⑤阑干摇红水摇绿⑥竹带半天风雨声⑦花间觅路鸟先知⑧竹密花深鸟自知 A.⑧①/②⑤/③⑥/④⑦B.①⑧/⑤②/⑥③/⑦④ C.①⑧/⑤②/③⑥/④⑦D.⑧①/②⑤/⑥③/⑦④ 【答案】.C(一看对仗关系,二看平仄关系,可以依据平仄先确定下联,因为对联要求仄起平收。故“①⑤③④”应是上联,“⑧②⑥⑦”是下联,然后再依据对仗的知识进行排列即可。“①水清石出鱼可数”与“⑧竹密花深鸟自知”,“⑤阑干摇红水摇绿”与“②桃花含露

又什么又什么的四字词语大全

又什么又什么的四字词语大全 篇一:小学四年级上册四字词语 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字词语 第1课:观潮 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最奇异的景象。 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昂首东望:抬起头来向东望。 闷雷滚动:雷声不断在大地和云层中间来回反射。形成“轰轰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声音嘈杂,就像煮开了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水天相接:形容水面广阔看不到边,看上去就像一直延伸到天横贯江面:就是从江此岸直通到彼岸。横贯 越来越近:一次比一次离得近。 齐头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飞奔而来:像飞一样的奔过来。 漫天卷地:指遍布天地之间,铺天盖地。 风号浪吼:形容风浪很大。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隆隆的滚动的感觉。锅一样。边跟天空连在一起了。:横着通过去。进行。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咫尺为邻:比喻相距很近,就像邻居一样。 不容臵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 一争高下:一定要争取分出高下 郁郁苍苍: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神秘莫测:非常神秘 云遮雾涌:形容云雾很多缭绕不散的样子。 涓涓细流:细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帘帘飞瀑:像窗帘一样的瀑布,形容瀑布源源不断。滔滔江水:江水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江水滚滚。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皑皑雪山:白白的雪山 神来之笔: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 不可计数:多的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一模一样:样子完全相同。 恍恍惚惚:形容人心神不定、神志不清。 引人注意:引起别人的注意。 ,难以推测。第3课:鸟的天堂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第4课:火烧云第6课:爬山虎的脚 第7课:蟋蟀的住宅

诗对仗基础知识(讲稿)

《诗基础知识》(对仗) 对仗,是我们汉语言文学特有的用词方法。这是因为我们的汉字是一字一音,非常适合组成相对的词和句。不仅我们写格律诗需要对仗,其实,诗、词、曲、赋这类的形式都需要对仗的存在,学习古典诗词,对仗是必须要学好,甚至要精通的。 今天,主要讲一下关于对仗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相关内容。我们先理请一下概念。 什么是对仗呢?文学大师王力说:“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我查了一下资料,上面说“对仗∶[律诗、骈文等] 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我个人认为,他的这样的定义并不很完整,也有点含糊。“对仗”,其实是属于诗歌类文学体裁的专用名词,对仗是具有很苛刻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词性相同”,还要求“平仄相对”,还要求“结构一致”,还要求“避免重复”,符合这样的要求,才能称之为“对仗”。严格的讲还有“六相”一说(这我会在后面具体介绍)。 我们还知道一个词叫“对偶”,很多人很多书甚至一些词典都把“对偶”和“对仗”等同了起来,其实,这二者是有区别的,虽然它们很象。正确清晰地理顺二者的概念,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运用是有帮助的。 “对偶”是什么?对偶就是一种修辞方法,也称为一种修辞格。“对偶”的定义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采用的是一种对称的语言方式,表达形式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的效果。对偶一般表现的是词或词组的形式,很短小。 对偶跟对仗,这二者,一个是修辞格,一个是写作手段,是运用在不同的文体当中的,在古代的散文中也常常用到对偶的。格律诗本身的关于对偶方面的要求很严格也很特殊,所以,在格律诗的语言中,不能说是“对偶”,而单独称之为“对仗”。 在前面介绍格律诗格律的时候,介绍过,律诗的中间两联要求使用“对仗”的形式。律诗(七律、五律)的起联和尾联可以不用对仗,中间两联一般是要求必须要对仗的。律诗的美学特点是工稳、典雅、精练,其实更多的是通过这种“对仗”的形式来表现出来的。所以,律诗是离不开对仗的。全篇无对仗的(特例除外),我们就可以断定它不能算律诗。格律诗的基础就是对仗,不懂对仗的人,肯定谈不上懂的格律诗。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也是律句。不仅出句和对句的词性要相同及平仄要相对,而且其平仄分布的规律也是和格律诗所要求的一样。比如,对联就不允许三平尾,就不允许孤平的存在。还有,对联要求的也是古韵,也是以我们所说的以《平水韵》为主体,为默认韵。更重要的一点是,对联所能表达的境界极其有限,它可以表达一个片段,一个闪念,一个景致或情思,但是,终究是属于“片面”的,和诗比较而言,缺乏的是完整感和大局观。它属于一种“小巧”的工夫,做为一般游戏应和是可以的,也很适合即景而联。如果熟练了格律诗的谋篇布局以及造境界的手段和诗思,那么,吟联应对那是举手之劳,轻松的很。楹联具有独立性,也是一个专门的“学问”,但是它的基础还是格律诗的基础,如果不懂格律诗,说句实在的,你的楹联也玩不出高水平来。不精通格律诗的楹联写手,是称不上“高手”二字的。 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

九种常见对仗

九种常见对仗 1、工对:同一类门词语相互对偶叫工对。古汉语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有些虽不是同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花鸟、诗酒等也算工对。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和云既是名词,有是天文类词。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和夜是名词中的时令词对时令词。 2、邻对:邻近事类词语相对叫邻对。大约可分二十类:时令与天文;天文与地理;地理与宫室;宫室与器物;器物与衣饰;器物与文具;衣饰与饮食;文具与文学;草木花果与鸟兽鱼虫;形体与人事;人伦与代名;疑问代词与“自”、“相”等字和副词;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人名与地名;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助词。 3、宽对:不能严格区分词语类别,只按词性相同的要求构成对仗叫宽对。半对半不对也属于宽对。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匈奴”与“魏绛”是名词相对;“犹”与“复”是副词相对;但“未灭”与“从戎”便不对了,这联就是半对半不对,属于宽对。如:元稹《早归》“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马、雨、水和花、露和衣。名词对名词,可称宽对。 4、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思,诗人用的是甲意,但同时借用它的乙意来与另一词对仗,这叫借对。如“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意,但诗人却借着“桃李”的“李”与“茅”字作对仗。有时候不是借意而是借音。如“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借“皇”为“黄”与“白”相对,这也是借对。“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借“柏”为“百”与“九”以数目词相对。还有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故借来对数目。还有一种借音,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沧为苍与蓝相对。 5、流水对:对仗的一联一般是平行的各有其独立性的两句。但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为两句说,每句都没有独立性,出句和对句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这种对仗叫流水对。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就是流水对。 6、反对:意义相反的字互为对仗叫反对。比如“有”与“无”;“多”与“少”。以反对为优,正对(意义相同或相近)为劣。 7、错综对:是指相互对应的两组词的位置转换交叉的一种对仗。如“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鸭”,“萤”与“鸭”,“火”与“暮”是交叉的一种对仗。这种情况只是偶然使用。 8、扇面对:扇面对就是隔句对。如“①飘渺巫山女,②归来七八年;③殷勤湘水曲,④留在十三弦”,不是一般的①句与②句对仗、③句与④句对仗,而是①句与③句对仗、②句与④句对仗。 9、叠字对:在出句某一位置用了重叠字,在对句的响应位置也用重叠字。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与“山山”即是。

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知识分享

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 构成

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一首诗,一篇文,一席话,都是传达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声音符号,文字只不过是语音的书面形式而已。读者通过默读或朗读,受到感染和熏陶。优秀的诗词作品,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韵味无穷,这是因为它具备了音韵之美。 我国的古典诗词,素有讲究音韵美的优良传统。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像《诗经》、《楚辞》这样内容丰富、韵律谐和的作品。《诗经》以四言为主,用韵形式多样而不杂乱;《楚辞》代表了战国后期南方诗歌的格式,已具有六、七言的句式了,并常带有“兮”字。先秦的诗歌中,韵字平仄分押的情况普遍存在,但平仄还没有构成诗句的固定格式。到了魏晋时代,诗人们从历代的诗歌创作中,发现了平仄交错构成音韵美的艺术手法,并吸收它来进行创作,推动着诗歌向格律化方向发展。到了唐代,近体诗的出现,把诗歌的音韵美推向了高峰。唐以后的宋词和元曲,也是唐代诗歌音韵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构成音韵的方法丰富多彩,押韵、平仄、句式、对偶、语调、回旋、重叠等,都可以增加语言的音韵美。本文将结合一些具体例子从韵律、声律、对仗、句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韵律。用韵是文学语言的重要表现手段,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是诗的国度,在诗词音韵美的创造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1]。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这种同韵部字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构成了声音的回环之美,使作品声韵谐和,也方便记忆。 (一)诗的押韵 押韵是构成一首诗的主要因素,不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要求押韵,没有韵就不能成诗。 古体诗的用韵比较灵活,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双句用韵,一韵到底;句句用韵,一韵到底;转韵;通韵。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展现了上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并具有崇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在语言方面具有鲜明的音韵美。《诗经》用韵非常普遍而又灵活、协调。据粗略统计,在305篇诗中,只有《周颂》中的七篇祭祀诗没有用韵,其他则篇篇用韵。用韵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句未用韵、句中用韵、一章中一韵到底、逐句押韵、隔句押韵。如:《秦风·蒹葭》第一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便是一韵到底的。 《魏风·硕鼠》第一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是逐句押韵。 近体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音韵美的最高成就,其韵律已经模式化了,也比较简明,值得注意的有四点:(1)偶句句末必须用韵,称为“韵脚”,奇句(除首句外)不用韵。(2)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3)必须一韵到底,不能转韵,不许出韵。(4)绝大多数都用平声韵(极少数用仄声韵)。

四字词语

四字词语测试表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水()相()()()江面若()若()()()东望风()浪()()头()进()天()地一()一()风平浪()山()地()人()()沸()()为邻不容()()神()莫()神来()()人迹()()应()不()千()百()不()计()()果飘()()花()开绿树()()草()花()()风大()雪花飞()枯()()叶一()三()坐()不安()息()视变化()()枝()花()()()不周()不相()从()不()()()而去引()大叫()子十()()()不安()条()理()其不()()声叫()一()不()三()一()大()大()气()()伟金碧()()若有()()南()北()神态()()()世无()()山()岭()()沙场()死拼()身材()()所向()()()()世界理()()然山洪()()平安()()()()亲情()如其来()肉同()()然大()谈()容易号()大哭()()有序目不()()千()万()热闹()()()单()只()()中华灯()酒()风和()()()()扬威()()有力受益()()()()力尽年()气()年()古()()()与共形()各()()风()雨()云()雾出()意()()根到()()

喜若()远洋()()用()()地美味()()有()无患百()百()不可()()()乐无()()人注()()不可()()()而安消()时间精神()()()如烟()()()心机 二、我会写 白____金____红____绿____黑____笑____毛____火____兴____笑______________AABB :浩浩()()郁郁()()恍恍()()()()跳跳()()恳恳()()约约________________AABC :()()细流()()飞瀑()()江水()()如也()()欲试()()无闻 ABCC :生气()()清波()()人影()()可怜()()得意()()喜气()()细雨()()________ABAC :若()若()如()如()自()自()无()无() 三、看例子,找规律,写成语 南辕北辙____________________一心一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子成龙________天马行空________如虎添翼________牛刀小试________

对联的对仗(一)

对联的对仗(一) 第六讲属对精华全对仗 撰联要旨必关联 ──对联的对仗 对仗是对联的首要特征,是对联这一文体区别于其他任何文体的主要标志。 (一)什么是对仗呢? 《辞海》的解释是:“指诗文词句的对偶。”什么是“对偶”呢?《辞海》的解释是:“修辞格上辞格之一。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倪宝元编写的《修辞》,给“对偶”下的定义是:“对偶就是把 一对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等相反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看了这样的解释,我们对“对偶”已有所了解,但总觉得“对仗”就是“对偶”,二者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呢,二者虽然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却存在不同的地方。

首先,从本质上说,“对偶”是修辞格,而“对仗”是诗词、对联创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其次,从包涵的内容上说,“对偶”要求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应、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对仗”则要求诗词、对联在“对偶”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到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声调平仄相对,并且避免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比如,鲁迅《纪念 刘和珍君》:“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这两句话完全符合“对偶”的要求,应视为“对偶”。但由于声调的平仄不相对,在相应位置上又重复使用“使我”、“不忍”四个字,所以不能称为“对仗”。还是鲁讯的语句,在《自嘲》中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除满足了“对偶”的要求外,还满足了“对仗”的要求,没有重复使用字词,平仄也相对,应称其为“对仗”。 再次,从适用范围说,“对偶”可以适用于各种文体,古代诗歌、散文运用尤为频繁;“对仗”则应用于格律文学的诗、词、曲、对联和骈文。 (二)对仗的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