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巧用溶解度曲线

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

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同温下饱和溶液的

质量分数最大)。

×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质量分数最大的

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S

100S+S

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等效法)

×100%

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纵

S纵+100g

技巧引入:

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 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其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氯化钾,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D,此时溶液D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5)在溶解度曲线中绘制表示四各溶液A,B,C,D

规律:(1)点A,B,C,D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线上,线上方,线下方)来判断溶液的状态。

(2)线上面的点C,D与线上的点B表示的溶液在该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等。(线上面的点C,D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用B点来代替)

技巧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已知图2是

根据右图KNO 3 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50℃时,100 g 水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g 。 (2)充分搅拌后。可观察到:A 中无剩余固体,B 中 。

(3)A —E 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下同)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 。(填字母)

解析:(1)描点ABCDE (如图)

(2)判断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来判断溶液的状态 (3)将线上面的点(BE )用线上的点(G )来代替,比较点的位置的高低。

D >C> B= E> A

2、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 3

)

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 3

(1)③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

(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

B .(w+25)g

C .(w+50)g .

解析:(1)将溶液①②③④⑤在曲线上描点。(如图) (2)比较点曲线的位置关系来判断溶液的状态。(线下点①,线上点②线上方的点③⑤。特殊的点④在射线上AB 上表示可能为饱和溶液)

(3)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来比较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④>③=⑤=②>① 3、如右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3℃时,把46g 固体A 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A 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 1℃时,A 、B 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 B(填“>”、“<”或“=”,下同)。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 l ℃时A 、B 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 B :若把t 3℃时A 、B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 B 。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取100mL 水,加入25g 硝

酸钾,搅拌,恢复至20°C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再加w g 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再加25g 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C 得溶液③

加热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冷却至20°C

析出晶体,得溶液⑤

解析:在(3)中将t l ℃是A 、B 的饱得溶液分别升温到t 2℃时,将A 平移到A`,在线下方为不饱和溶液,且前后无晶体析出。A 溶液质量分数不变。同理,将B 平移到B`质量分数不变,但B`高于A`,所以质量分数B`>A`。

在t 3℃时A 、B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2℃,将A 、B 平移到A2,B2;在各自曲线上方,都用点K 代替,A 、B 在降温过程中不断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变小,但降温后质量分数二者相等。

描点,是数学和化学知识结合的综合运用,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学生易于掌握。比单一用公式法来判断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更快捷。运用更灵活。更好的展示了溶液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晶体的析出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变化。

巩固训练:

1.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 1℃升温到t 2℃,仍是饱和溶液 B .t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 .t 1℃时,甲和乙各30g 分别加入80g 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

D .t 2℃时,在100g 水中放入60g 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2. 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 ℃,相同质量的a 、b 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

C .升高温度,可使a 或b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将相同质量的a 、b 分别加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变成饱和溶液 C .20o

C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50o C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4. 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

℃时,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 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t 2℃时的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 1℃,一定能得到b 的饱 和溶 液 ℃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 - - 甲

12溶

解度/g

5.右图是a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20℃时,a、b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a、b都属于易溶物质

6.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

℃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7.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

排列是b>a=c

D. 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8.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C.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

晶的方法

D.在t2℃时,用a、b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

9.右图所示曲线a、b、c分别代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B>C>A

B.t2℃时,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C.t3℃时,在100g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g,只有b能形成饱和溶液D.从混有少量C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最适宜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10.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的溶解度

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温度/℃

12

b

a

\

g

11.有关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在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3℃降温至t 1℃,a 有晶体析出,b 无晶体析出

D .t 3℃时,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 物质的溶解度

12.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50℃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50g ,分别加人100g 水中,使之充分溶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混合物在20℃时,甲和乙形成溶液的质量相等

B .在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小于乙

C .温度高于50℃时,甲和乙形成的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 .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分别降温至20℃,溶液中未溶解晶体的质量相等

13、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温度下,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B .a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 的大

C .t 1 ℃至t 2 ℃之间b 曲线以下区域为a 、b 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 .对于a 与b 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

14.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t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 .t 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 2℃时,在100 g 水中放入60 g 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D .t 2℃时, 分别在100 g 水中各溶解20 g 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15.根据右图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温度从t ℃降到t ℃时三种物质析出晶体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A>B>C ℃时A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C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 物质中混有C 物质,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6、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 .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 .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 .把40℃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

甲 乙 溶

度 g

0 t 1 t 2 温度30

50 20

40

10 氯化铵

温度/ C

溶解度/g 20

30

40

50

602030406070硫酸钠

氯化钠

17.右图表示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的溶解度大于

B 的溶解度

B .升高温度可使A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

C .t 3℃时,在100g 水中溶解60gA 能形成饱和溶液

D .t 2℃时,A 和B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8、右图中M 、N 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 点表示M 、N 二种物质在t 1℃时均达到饱和

B .M 、N 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 1降至t 2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

C .同处A 点的相同质量的M 、N 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 1降至t 2后,剩余溶液 的质量分数相等

D .0℃时,M 、N 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19、右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 物质的溶解度 B .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 物质的溶解度

C .a 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至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 .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从t 2℃降温至t 1℃时变为饱和溶液

20.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B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B .t ℃时,等质量的A 、B 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 .当温度大于t ℃时,A 溶液一定比B 溶液浓

D .B 中含有少量A 时,用溶解、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 中的A

21.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下同)。 (2) t 1℃时30g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 量是 g 。

(3) 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 2℃时,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3)右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在t 1℃到t 2℃之间时,a 、b 能否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 。

②把t 1℃时a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溶解度

/g

30

A B C

22、20 ℃时,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20 ℃时,(填“甲”或“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右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要使试管中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将10 ℃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 ℃(溶剂不蒸发),其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BCCBC CDDAB BCADD DDCAD

22(1)B>C>A;(2)45 ;(4)B>C>A.

1)20℃时,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甲有剩余固体,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乙无剩余固体,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甲;

(2)由图1可知:20℃时等质量的水中溶解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说明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而图2中20℃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所以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试管中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方法;

故答案为:b;加水(或加热);

(3)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将10℃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无溶质析出,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1. (2015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t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t 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2. (2015南昌)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 1℃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t 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 3. (2017重庆B 卷)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 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 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30℃时,将40 g 甲物质加入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 g D. 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4. (2017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KNO 3和NaNO 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2℃时,KNO 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 3溶液的浓度  B. t 1℃时,在50 g 水里加入 15 gKNO 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 g 溶液  C. t 1℃时,往180 gNaNO 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 g 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 3溶液 D. 若KNO 3中混有少量NaNO 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5. (2016孝感)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 b > c  B. P 点表示t 1℃时,a 、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将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巧用溶解度曲线 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 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 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同温下饱和溶液的 质量分数最大)。 ×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质量分数最大的 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S 100g+S 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等效法) ×100% 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纵 S纵+100g 技巧引入: 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其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氯化钾,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D,此时溶液D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5)在溶解度曲线中绘制表示四各溶液A,B,C,D 规律:(1)点A,B,C,D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线上,线上方,线下方)来判断溶液的状态。 (2)线上面的点C,D与线上的点B表示的溶液在该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等。(线上面的点C,D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用B点来代替) 技巧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已知图2是

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

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 1、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2、曲线上的交点,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M 、A 、N 三点相对于甲物质的曲线来讲,M 点表过饱和溶液,即溶液中还有未溶解的溶质;A 点表示饱和溶液;N 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4、结晶方法的选择: ①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 ②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 ③升温结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从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丙) 5、物质提纯方法的选择 想提纯什么物质,就看该物质适用于什么结晶方法。 ① 甲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② 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固体乙,提纯固体甲的方法 加水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冷水)、干燥 ③ 乙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提纯乙物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④ 固体乙中含有少量的固体甲,提纯固体乙的方法 ●M ●A ●N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热水)、干燥 6、甲乙两种溶液降温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必须是饱和溶液降温才有晶体析出。 7、要比较甲乙两种物质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必须是等量的饱和溶液才能比较。 8、t3℃时,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中所含水的量最少(或者说在t3℃时将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甲物质需要的水最少)因为在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溶液能力最强(或者说在等量的水中甲物质溶解的最多) 9、升温或降温后比较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依据公式:S/100g+S ×100% 溶解度大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 ①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根据末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发生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变化) 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根据初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虽然发生变化,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按初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现有t1℃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分析:从t1℃升温到t3℃时,甲乙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根据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来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图可以看出,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所以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从t1℃升温到t3℃时,丙物质的溶解度降低,还是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巧用溶解度曲线 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 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同温下饱和溶液的 质量分数最大)。 ×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质量分数最大的 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S 100S+S 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等效法) ×100% 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纵 S纵+100g 技巧引入: 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 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其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氯化钾,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D,此时溶液D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5)在溶解度曲线中绘制表示四各溶液A,B,C,D 规律:(1)点A,B,C,D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线上,线上方,线下方)来判断溶液的状态。 (2)线上面的点C,D与线上的点B表示的溶液在该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等。(线上面的点C,D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用B点来代替) 技巧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已知图2是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2 g的乙物质能完全溶于50 g的水中 B.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将甲溶液从50℃降温到3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 【答案】B 【解析】A.根据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B.根据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C.根据溶液是否饱和分析; D.根据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 解:A. 由图可知,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因此20℃时,12 g的乙物质不能完全溶于50 g的水中,故错误; B. 由图可知,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 C. 将甲溶液从50℃降温到30℃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因为此时溶液不一定饱和,故错误; D. 由图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是错误的。 点睛:饱和溶液与溶解度。 2.如图是KNO3、MgSO4、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把40g KNO3放入50g水中能得到KNO3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4:9 B.t3℃时,图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NaCl>MgSO4>KNO3 C.t4℃时,其他条件不变,把MgSO4饱和溶液升温到t5℃,在此操作过程中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D.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采用蒸发结晶法提纯 【答案】B 【解析】 【详解】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0g,所以把40g KNO3放入50g水中能得到KNO3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0g:70g=2:7,故A错误; B、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小,所以t3℃时,图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NaCl>MgSO4>KNO3,故B正确; C、t4℃时,其他条件不变,把MgSO4饱和溶液升温到t5℃,溶解度减小,在此操作过程中溶液里会析出晶体,故C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30g甲物质溶于70g水中得到30%的甲溶液 B.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 C.t2℃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t3℃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30g甲物质溶于70g水中,达 到饱和状态,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30g 100%23.1% 30g+100g ?=,不能得到30%的甲溶

溶解度解题思路

溶解度解题思路

————————————————————————————————作者: ————————————————————————————————日期: ?

溶解度曲线及解题专题指导 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表示。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温度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引:溶解度常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在绘制溶解度曲线时,用纵坐标表示 ,用横坐标表示。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主要从溶解度曲线上的点、线、面去把握。 1. 点: (1)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2)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对 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例如:1.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明A物质______ (2)、M点表示在__oC时,A和B和溶解度__ ; 在_oC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 度;在____ oC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 2.图为X和Y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你能看 出关于这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哪些信息?

2. 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KNO); (1)陡升型(大部分固体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如 3 (2)缓升型(少数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NaCl); (3)下降型(极少数物质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例如:如图所示,A、B、C三条曲线分别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B、C三种物质中,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2)t1温度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t2温度时,和的溶解度相同。 (4)t3温度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 面: (1)曲线下方的平面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2)曲线上方的平面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例如: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 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20℃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 M、N都不是易溶物质 ?C. P点表示M、N的溶解度相等 ?D.阴影处M、N均为饱和溶液 二、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

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

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 溶解度曲线是《溶液》一章的重要知识点,溶解度曲线试题也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更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出错的题型。现以2006年各地市的中考试题为例,将易错解的溶解度曲线试题作以下归类解析。 一. 理解溶解度曲线图中点的含义 例1. 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曲线上Q点表示_____________。 解析:溶解度曲线图中不同位置的点代表的意义各不相同。曲线下方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任意点对应的溶液是一定温度下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任意一点代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和未溶晶体(溶质)的共存。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则表示在该温度下,这两种溶质的溶解度相同。 二. 掌握结晶方法的使用范围 例2.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在_____________,可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2)我国西北部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有大量的NaCl、Na CO 2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填“甲”或“乙”)_____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第(2)问,首先要考虑的是温度对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的大小。蒸发溶剂是从溶液中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冷却热饱和溶液是从溶液中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由题意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不大,所以可通过蒸发溶剂(夏天晒盐)使其结晶,而Na CO 2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可通过降温(冬天捞碱)使其结晶。因而图中甲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答案:(1)t2℃(2)甲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三. 认清溶液的状态 例3. 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和agN(两种物质 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 B. t2℃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 C. 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 D. 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B.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C.硫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全部是H+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答案】C 【解析】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温会使溶质析出出现浑浊,故此选项错误. B、由20℃时氯化钠溶解度可知,30g氯化钠不能都溶解在50g水中,只能溶解18g形成68g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C、硫酸在水中电离时会出现氢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除氢离子外再无其他带正电的离子,故此选项正确. D、溶液一定透明但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的溶液是蓝色的,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选项A正确;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

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0g,故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选项C正确; D、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都成为30℃时的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D。 3.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4.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5.下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5℃时,K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 B.40℃时, 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D.50℃时,185.5g 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53.9gKNO3 晶体 【答案】B 【解析】 A、根据30℃时,KCl溶解度是37.0g,KNO3的溶解度是45.8g,40℃时,KCl溶解度是 40.0g,KNO3的溶解度是63.9g进行分析; B、根据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C、根据图表中数据考虑进行分析; D、根据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解:A、30℃时,KCl溶解度是37.0g,KNO3的溶解度是45.8g,40℃时,KCl溶解度是40.0g,KNO3的溶解度是63.9g可知,35℃时,K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故A正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doc

彭老师化学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版权专有巧用溶解度曲线 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 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同温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0??+??×100%,溶解度S 越大质量分数越大。(质量分数最大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等效法) 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纵??纵+100g×100% 技巧引入: 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其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氯化钾,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D,此时溶液D 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5)在溶解度曲线中绘制表示四各溶液A,B,C,D 规律:(1)点A,B,C,D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线上,线上方,线下方)来判断溶液的状态。 (2)线上面的点C,D与线上的点B表示的溶液在该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等。(线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巧用溶解度曲线 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 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同温 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 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S 100g+S (质量分数最大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等效法) ×100% 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纵 S纵+100g 技巧引入: 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 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 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其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氯化钾,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D,此时溶液D 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5)在溶解度曲线中绘制表示四各溶液A,B,C,D 规律:(1)点A,B,C,D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线上,线上方,线下方)来判断溶液的状态。 (2)线上面的点C,D与线上的点B表示的溶液在该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等。(线上面的点C,D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用B点来代替) 技巧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已知图2是

溶解度曲线中考试题解析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 溶解度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溶解度曲线综合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类题目涵盖面广,综合性强。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是中考化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的失分点。在2011年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中,出现了许多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试题,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一、溶解度的意义 例1 (2011·嘉兴)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图1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解析:由题意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同时符合的图像只有选项C。 答案:C 点评: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判断或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例2 (2011·四川省眉山市)如图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 吗(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___ (填物质序号)。 解析:(1)在溶解度曲线上两线相交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即t1℃时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为20克,在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0克,所以只能形成60克溶液。(3)在t2℃线与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越靠上的物质的溶解度越大。所以应是:cba。 答案:(1)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2)不能(3)cb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解度的一些问题,要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清楚交点的意义。 三、判断晶体的析出 例3 (2011·河北)根据图3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解析:A中没有温度限制,所以不能比较甲、乙溶解度;B中甲的溶解 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之后,还是不饱和溶液;C因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都会有晶体析出;D中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但是题中并没有说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以错了。 答案:C 点评:该题是一个传统题,历年来考的形式基本相同。 例4 (2011·江苏省南通市)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解析:A选项中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是正确的;B选项中t1℃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最新整理)

巧用溶解度曲线 在九年级 化学第九单元第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 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 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同温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溶解度S 越大质量分数越大。(质量分数最大的S 100g +S ×100%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等效法)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 纵 S 纵+100g ×100% 技巧引入: 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 ,其含义为 。 (1)在40℃时,向100g 水中加入20gKCl ,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 ,此时,溶液A 中KCl 的质量分数为 ,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 的质量分数为 。 (3)在40℃时,向100g 水中加入 50g 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 。此时溶液C 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其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40℃时,向100g 水中加入100g 氯化钾,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D ,此时溶液D 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5)在溶解度曲线中绘制表示四各溶液A,B,C,D 规律:(1)点A,B,C,D 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线上,线上方,线下方)来判断溶液的状态。 (2)线上面的点C,D 与线上的点B 表示的溶液在该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等。(线上面的点C,D 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用B 点来代替) 技巧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已知图2是

中考复习——溶液度曲线图解题规律

溶解度曲线图解题规律 一、陡升型(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1、t1℃时,甲为饱和溶液(无固体剩余),升温到t2℃时, (1)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 (2)无晶体析出;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t3℃时,甲为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1)仍为饱和溶液; (2)有晶体析出; (3)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3、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从溶液中提纯该物质的方法是: 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1)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升温;加溶剂(加水)。 (2)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加溶质;蒸发溶剂。 5、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6、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二、缓升型(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1、t1℃时,乙为饱和溶液(无固体剩余),升高温度到时, (1)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 (2)无晶体析出;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t1℃时,乙为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

(1)仍为饱和溶液; (2)有晶体析出; (3)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3、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提纯该物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1)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升温;加溶剂(加水)。 (2)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加溶质;蒸发溶剂。 5、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6、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三、下降型(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 1、t1℃时丙为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时, (1)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 (2)有晶体析出; (3)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2、t2℃时,丙为饱和溶液(无固体剩余),降低温度时, (1)变为不饱和溶液; (2)无晶体析出;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3、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 从溶液中提纯该物质的方法是:升温结晶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1)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加溶剂(加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