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融入本科教学

如何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融入本科教学

如何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融入本科教学
如何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融入本科教学

浅谈如何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融入本科教学

【摘要】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从技术层面来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码分多址为核心技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则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最受瞩目。受教材和教学大纲的限制,现有的大学本科教学中虽然有《移动通信》课程,但仅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很难将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介绍给学生。本文从目前普通高校所具有的实验条件出发,探讨如何把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融入本科教学。

【关键词】cdma mimo 第四代移动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69-02

一背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活动空间和工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对移动通信的功能、传输速率和通信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有新型的通信技术作保证,于是各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应运而生,目前相互兼容移动通信技术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亦有称后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已在发展之中。从技术层面来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cdma为核心的技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则以ofdm和mimo为关键技术。

受到教材和教学大纲的限制,现有的大学本科教学中虽然有《移动通信》课程,但是仅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很难将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介绍给学生。以长沙理工大学开设的《移动通信》课程为例,

通信技术学习总结

通信技术期末总结 通信1031 储江平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始于80年代。1987年11月,中国首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建成,并在广州投入商用,爱立信为供应商,在网用户150人。网络总投资为3730万元,其中引进设备900万美元。这就是我国的第一代移动电话。 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引入竞争、促进发展也成为放在电信改革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1993年12月,国务院下发(1993)178号文件,同意组建中国联通公司。从此,电信业进入了引进竞争、打破垄断的全新阶段。1994年7月19日中国第二家经营电信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全国性国有大型电信企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5年7月中国联通GSM 130数字移动电话网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建成开。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10 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它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揭牌。 2000年6月21、22日中国联通分别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运营,并于一年之内成为香港恒升指数股。 2000年10月中国联通宣布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且于该年年底正式开始了筹备工作。 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

移动通信技术考试试题与答案

专业:移动通信科目:移动通信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GSM网络结构中,Abis接口是()的接口 A.MSC与HLR B.MSC与VLR C.MSC与BSC D.BSC与BTS 答案:D 2.对讲机属于那种通信方式() A.半双工通信 B.全双工通信 C.单工通信 D.三工通信 答案:A 3.GSM系统对于话务量密集的局部地区,可以采用六列向小区。此时需要采用()度定向天线 A.360 B.60 C.180 D.120 答案:B 4.实际工程一般要求天线间距大于()倍信号波长 A.2 B.5 C.10

答案:C 5.GSM网络一般采用列向小区,即天线采用()度定向天线,把基站分成3个扇形小区 A.360 B.120 C.180 D.60 答案:B 6.CDMA系统容量是模拟系统的()倍 A.1~2 B.100~200 C.1000~2000 D.10~20 答案:D 7.GSM系统容量是模拟系统的()倍左右 A.4 B.2 C.3 D.1 答案:B 8.GSM系统信号带宽为()KHz。 A.200 B.2 C.20

答案:A 9.有线电视属于那种通信方式() A.全双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半双工通信 D.三工通信 答案:B 10.GSM规范中规定:邻频道干扰保护比,C/I > 负()dB A.6 B.9 C.12 D.3 答案:B 11.无线电广播采用()方式 A.CDMA B.SDMA C.TDMA D.FDMA 答案:D 12.GSM是一个典型的()多址系统 A.FDMA B.TDMA C.SDMA D.CDMA

答案:B 13.GSM网络结构,A接口是()之间的接口A.BSC与BTS B.MSC与VLR C.MSC与HLR D.MSC与BSC 答案:D 14.无线广播属于那种通信方式() A.三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全双工通信 D.半双工通信 答案:B 15.GSM规范中规定:同频道干扰保护比,C/I >()dB A.6 B.3 C.12 D.9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3G技术要求有哪些() A.支持多媒体业务 B.上下行不对称 C.速度按需分配 D.OFDM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习题册 第一部分:移动通信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所谓个人通信,指的就是简称为“5W”的(B ) A、who,when,where,which,what B、whenever,wherever,whoever,whomever,whatever C、whomever,wherever,whichever,whenever,whatever D、however,whenever,whoever,whichever,whomever 2.移动通信存在严重的多径问题,造成信号电平的起伏不定,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具有( C ) A、抗噪声能力 B、抗干扰能力 C、抗衰落能力 D、抗多径能力 3.下面不属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是( C ) A、AMPS B、TACS C、PDC D、NMT 4.1989年,我国原邮电部引进了第一个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A ) A、TACS B、GSM C、CDMA D、PHS 5.下面不属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结构中网络子系统的是( B ) A、EIR B、OSS C、AUC D、MSC 6.MSC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普通MSC以及( C ) A、AMSC和BMSC B、EMSC和FMSC C、GMSC和TMSC D、OMSC和PMSC 7.HLR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主要包括用户信息和( A ) A、位置信息 B、鉴权信息 C、设备信息 D、通话记录 8.VLR服务于其控制区的移动用户,它是一个( B ) A、静态用户数据库 B、动态用户数据库 C、混合态用户数据库 D、半动态用户数据库 9.基站子系统中,一个BSC可以控制( D )BTS。 A、一个 B、两个 C、四个 D、多个 10.操作维护子系统的工作任务不包括( C ) A、网络监视 B、性能管理 C、用户鉴权 D、网络操作 11.主叫用户为呼叫移动用户所需要的拨叫是( C ) A、TMSI B、IMSI C、MSISDN D、LAI 12.移动用户的ISDN码中,我国的国家码是( A ) A、86 B、83 C、46 D、18 13.语音编码器有三种类型,不包括( C ) A、混合编码 B、波形编码 C、图像编码 D、参量编码 14.信道编码主要应对由于噪声引起的( A ) A、随机误码 B、突发误码 C、冗余码元 D、群误码 15.交织用于应对误码中的(B ) A、随机误码 B、突发误码 C、冗余误码 D、打孔误码 16.均衡的意义在于利用均衡器产生(C ),解决传输中的差错。 A、信号波形 B、相干信号 C、信道模型 D、语音编码 17.移动通信的基本业务包括( D ) A、业务 B、短消息业务 C、传真 D、以上全部 二、填空题 1.移动通信按照信号性质进行划分,可以分成模拟制和数字制,其中第

(自己总结答案)移动通信课程重点知识内容提纲

1. 移动通信系统数字调制技术的要求;恒定包络调制与非恒定包络的分类情况 解:移动通信系统要求:频带利用率高( bit/s/Hz )、功率效率高、具有恒包络特性、易于解调、带外辐射少 不恒定包络:ASK (幅移键控)、QSM (正交幅度调制)、MQSM (星座调制) 恒定包络:FSK (频移键控)、PSK (相移键控)、CPM (连续相位调制) 2. 抗衰落技术: 1) 常见的宏观/微观分集技术类型; 宏观:多基站分集;微观: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 2) 无线数字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分集信号的合并技术及合并增益; 合并技术及合并增益:选择合并: 等增益合并: 最大比合并: 3) 信道均衡的分类和作用。 分类:频域均衡、时域均衡;作用:克服符号间干扰 3. 扩频增益的定义和计算 扩频增益:用输出信噪比与输入信噪比的比值表征扩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扩频增益:Gp = 10lgB/Bm 4.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陆地移动信道电波传播机制和分类;移动通信信道具 有的多种效应;多径衰落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多径信道分类 答:1、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地波传播与通信、对流层电波传播与通信、天波传播与通信、卫星通信 2、陆地移动信道电波传播机制和分类:直射波(最强)、反射波(次强)、绕射波(次强)、散射波(最弱) 3、移动通信信道具有的多种效应:1多径效应2阴影效应3远近效应4多普勒效应 4、多径衰落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多径信道分类:产生原因:发射的电波经历了不同路径,导致传播时间和相位均不相同;合成的接收信号幅度在较短时间内急剧变化,产生了衰落。 特点:(1)、当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运动时,多普勒频移为正。 (2)、当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运动时,多普勒频移为负。 ()114M E c M G πγΓ=+-=M M c G M Γ==00//SO NO D SS P SI NI SS D P P S N W W G P P S N W W ====解扩器的输出信噪比解扩器的输入信噪比11M M S k c G k γ=Γ==∑SS W :扩频带宽D W :信息带宽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基础知识答案 一、选择题 1.E接口是指:(A) A.MSC与MSC间的接口 B.MSC和HLR的接口 C.HLR和VLR的接口 D.VLR和VLR的接口 2. 国内备用网的信令点编码为(B)位。 A.24 B.14 C.8 D.16 3.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在满足同频保护比时,能够采用(A)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A.频率复用技术 B.时分技术 C.码分技术 4. 两台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口用网线直接相连,网线制作时应该按照以下哪种方式(A) A.1和3交叉,2和6交叉 B.1和6交叉,2和3交叉 C.4和5交叉,2和3交叉 D.1和3交叉,4和5交叉 5. CCS7信令网脱离于通信网,是一种支撑网,其三要素是:(A) A.SP.STP和Signalling Link B. SP.LSTP和HSTP C.SP.LSTP和Signalling Link D. SP.HSTP和Signalling Link 6.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遵循OSI结构,以下部分那些不属于应用层:(D) A.BSSAP B.INAP C.MAP D.SCCP 7.既是MTP 的用户又是SCCP 的用户的功能实体是:(B) A.TUP B.ISUP C.TC D.MAP 8.当某局向对端局发送_____消息后,随即收到对端发送来的相同的消息,且两个消息的CIC都相同,此时意味着发生了同抢。(D) A.ANN B.ACM C.GSM D.IAM(IAI) 9.两信令点相邻是指:(A) A.两局间有直达的信令链路 B.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不一定有直达的链路 C.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和链路 D.两局间话路和链路都不直达 10.哪一类业务的SCCP消息在传送时,SLS是随机选择的?(A) A.0类业务 B.1类业务 C.2类业务 D.3类业务 11. 在两个相邻七号交换局间最多可有_______根相邻链路( A ) A) 16

《移动通信》复习试题及答案

《移动通信》复习试题及答案 练习一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TDMA),(CDMA)。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 4、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PSTN),(DDN),(ISDN) 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 1、什么叫移动通信? 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 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 3、数字化 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 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4、全球3G的三大标准是什么?答:WCDMA、CDMA2000、TD-SCDMA。 5、什么是基站? 答: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 6、什么是移动台? 答: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可以移动的终端;包括:手机,车载台、无绳电话等。 7、什么是交换中心? 答:交换各种信息的中心,分为有线和无线。无线交换中心为各个移动台所在的基站之间提供交换服务。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10、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技术?

移动云计算服务端技术-课程学习总结

移动云计算服务端技术-课程学习总结 一、基础知识点 1.1 云计算与移动云计算 1)定义 云计算:硬件和软件都是资源并被封装为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按需访问和使用。 移动云计算:移动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基础设施、平台、软件等工厂资源或者服务交付与使用。主要技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web技术寻址和定位。 2)特点 云计算特征:(大规模、高可用、可压缩、高性能)网络是云计算的基础,用户一般只享用资源,而不参与,做海量信息处理,虚拟化技术如武器,存储设备和其他硬件统一添加修改和删除任一节点,不会导致数据中断和数据丢失。 3)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主机(mainframe) 第二阶段:个人电脑(PC) 第三阶段:局域网(Network) 第四阶段:因特网(Internet) 第五阶段: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 第六阶段: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4)典型的云计算服务模式 IAAS基础设施层服务:海量数据存储,云安全,虚拟化,管理平台。 PAAS平台层服务: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服务总线,工作流控制。 SAAS应用层服务:web开发、管理提供服务。

1.2 云计算服务端概述 1)云计算服务端和客户端 服务端:复杂计算,海量存储,数据处理,消息推送,LBS服务。 客户端:产品展示,信息查询,简单计算,简单存储。 2)云计算服务端的定位和关注点 服务端:功能模块实现。 客户端:要求的功能和用例。 1.3 云计算服务端架构 1)云计算服务端的分层架构 IAAS基础设施层:虚拟的IT资源。 PAAS平台层:运行应用平台。 SAAS应用层:各类互联网应用软件和系统。 2)云计算服务端的各个层的定位和特点 IAAS基础设施层:以IT资源为中心,包括经过虚拟化的硬件资源和相关管理功能的集合。包括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内部管理和资源管理优化。 PAAS平台层:以平台软件和中间件为中心,包括通用性和可复用性的软件资源集合。满足应用层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IAAS应用层:云上应用软件的集合,构建在基础设施层提供的资源和平台层提供的环境之上,通过网络交付给用户。 1.4 业界主流厂商的云计算产品及解决方案 微软:云+端的组合,以云为中心,用户便捷的使用各种终端访问。 运营模式:微软运营、伙伴运营及客户自建 典型特点:即“软件+服务”、平台战略和自由选择。 部署类型:公有云和私有云。

5G题库5G移动通信技术考试题库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5G 移动通信技术考试题库二》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5G 的Probe 测试中,以下哪 些指标属千菜单 'Radio Measurement" 测 试的范围?( ) A.CSI —RSRSRP B.RANK indicator C.indicator BLER D.SSRSRP 2、以下哪些协议/数据归属千Uu 接口的层三?( ) A.RLC 协议 B.RRC 协议 C.IP 数据 D.MAC 协议 3、以下哪些方案可以解决高频 通信上下行覆盖不平衡的问题?( ) A.增大UE 的发射功率 B.增大基站的发射功率 C.上下行解耦,上行与 LIE 共享频谱 D.上下行解耦,下行与 LIE 共享频率 4、以下哪些信息会携带在 'SgNBAdd 口ionRequest' 信令 中?( ) A.建立 X2AP 接口的参数 B.测量事件 Bl C.发送给UE 的辅站变更命令 D.请求为 eRAB 分配资源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以下哪些NR基站相关的指标只会出现在SA组网中?() A.利用率类 B.接入类 C.保持类 D.移动类 6、5G空口控制面的层二协议有以下哪些?() A.SOAP B.MAC C.RLC D.PDCP 7、对比NSA架构,SA架构的优势在千可更好的聚焦以下哪些业务? () A.eMBB 业务 B.uRLLC 业务 C.mMTC业务 D.网络切片业务 8、LIE 基站添加NR邻区时,为避免辅站增加失败。以下哪些信息必须和你自身的配置信息一致?() A.小区名称 B.下行频点 C.PCI D.MCC/MNC 9、5G测试中,如果PC通过网线直接连接华为 (CPE的LAN口,必须在PC 端手工配置 IP地址才可以正常通信。() 10、NSA组网时,需要同时考虑 NR到NR和NR到LIE的邻区规划.()

通信工程的学习总结

通信工程的学习总结 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讯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步入大学第一次接触通信工程的专业,好奇心,求知心驱使我去学习,深入的了解它。通过几节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我对这一专业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由此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一、通信工程的概念 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无线电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信宿)。接受端能否正确辨认信息,取决于传输中的损耗高低。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包括过滤,编码和解码等。通信工程所关注的频段涉及甚广。低频段,关心的是技术声学或低频技术。高频段中关注的范围从微波或雷达系统到可见光的激光或镭射系统。微波到可见光中间的频段几乎都是通信工程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通信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介和技术,包括通信系统在陆上、水下、空中和宇宙空间中的应用,也是相当丰富的。通信工程的基础建立于应用数学中的数理方程以及概率论。其理论起点是物质与波在傅里叶热扩散和麦克斯韦电动力条件下观察到的传播现象。 二、通信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开设通信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一下几个方面: 1、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

河北大学 移动通信 重点 总结(小抄)

河北大学移动通信课程重点总结 (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可缩印,你懂的) 1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中至少又有一方式处在运动中进行的通信。 2.工作方式:单工通信,全双工半双工 3.电波传播方式:直射反射散射绕射折射 4.多普勒频移:当移动台在运动中通信时,接收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 5.多径衰落参数:1.多径效应在时域上引起信号的时延扩展,使得接收信号的时域波形展宽,相应的在频域上规定了相关带宽性能。当信号带宽大于相关带宽时就会发生频率选择性衰落。2.多普勒效应在频域上引起频谱扩展,使得接收信号的频谱产生多普勒扩展,相应的在是遇上规定了相关时间性能。多普勒效应会导致发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信道特性发生变化,产生时间选择性衰落。3.散射效应会引起角度扩展。移动台或激战周围的本地散射以及远端散射会使不同位置的接收天线经历的衰落不同,从而产生角度扩散,相应的在空间上桂东林相关距离性能,即空间选择性衰落。 6.相关带宽: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当其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时,信号的各个频率具有恒定的增益和线性相位,这个频率范围远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 7.性质:当码元速率较低信号带宽元小于相关带宽时,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后个频率分量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则信号波形不失真,此时的衰落为平坦衰落否则各频率分量的变化不一致波形失真频率选择性衰落。 8.相关带宽的意义:a从频域来看,多径现象将导致频率选择性衰落,即信道对不同频率成分有不同的响应b在相关带宽内信号传输失真小若信号带宽超过相关带宽将产生较大的失真和码间串扰c信号传输速率受相关带宽的限制 9.相关时间:信道冲击响应维持不变的时间间隔的统计平均值 10.相关距离:信道冲击响应维持不变的空间间隔的统计平均值,在相关距离内信号经历的衰落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11.多径衰落信道分类:A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当信道带宽大于发送信号的带宽,且在带宽范围内有恒定增益,且线性相关,则接收信号就会经历平坦

最新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附自整理无误答案-各知识点全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考试题(附自整理无误答案,知识点全) 一、填空、判断与选择部分(此部分知识点通用) 1.HLR的全称是__归属位置寄存器____; 2.GMSC全称是 ____移动关口局______; 3.用户手机和GSM系统网络部分的互通接口是__Um____接口; 4.利用一定距离的两幅天线接收同一信号,称为___空间____分集; 5.与CDMA蜂窝系统不同,4G移动通信网的物理层以OFDM 技术为核心,以MIMO 向技术为辅助。; 6.CDMA系统的一个载频信道宽是___1.2288____MHz; 7.CDMA系统前向信道有___64__个正交码分信道;CDMA前向控制信道由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和寻呼信道等码分信道组成,CDMA系统中的前向业务信道全速率是__9.6____kbps; 8.GSM系统的载频间隔是___200___kHz; 9.IS-95CDMA是属于第__2__代移动通信系统; 10.3G主流技术标准包括___CDMA200__、__TD-SCDMA__和__W-CDMA_。 11.移动通信采用的常见多址方式有__FDMA_、___TDMA___和__CDMA___; 12.GSM网络系统有四部分,分别是:___NSS__、__BSS_、__MSS_和__OMS_; 13.基站BS是由__BST__和_____BSC____组成的; 14.常用的伪随机码有__m序列码___和___gold码___;

15.SDCCH指的是_____慢速随路控制____信道; 16.TD-SCDMA采用的是__智能____天线,工作方式是___FDD___模式;移动通信中的干扰主要是_同频干扰__、__邻频干扰__和__互调干扰__; 17.一般GSM网络中基站采用的跳频方式是___基带____跳频; 18.GSM采用的调制方式为__GMSK_____; 19.天线分集、跳频能克服___多径____衰落,GSM采用的跳频为___慢跳频___。当移动台接入网络时,它首先占用的逻辑信道是___BCCH____; 20.中国的移动国家代码为_460_,中国联通移动网的移动网络代码为__01_; 21交织的作用可以降低信道__突发性干扰___带来的影响; 22.在3G系统里面,主流的基站配置是___三____扇区; 23.我国GSM系统采用频段为900/1800MHz,可分为_124__个频道,收发双工间隔为__45MHZ,_载频间隔间隔为__20KHZ__; 24.按无线设备工作方式的不同,移动通信可分为_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方式; 25.无线通信的三种常见“效应”是:阴影效应、远近效应、多普勒效应; 26.忙时话务量是指__单位小时内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的平均时间的积,其单位是_ Erl___; 27.国产4G的制式是_ TDD-LTE_____。

浅析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应用

浅析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应用 摘要在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今天,移动通信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随着人们对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需求愈发强烈,特别是物联网的发展,对网络通信速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些产业需求无疑是推动5G网络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目前,5G移动通信技术依然是探索性阶段,本文将针对性阐述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展望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以期促进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方向;关键技术 前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大众的生活,大众对于移动通信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動通信技术在保证自身功能日趋完善的同时,也要满足用户日益复杂、多样的需求。5G技术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诞生的,并且具备高功能性和高效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应用体验。有科学家指出,5G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在未来的几年里,4G还将保持移动通信行业的主导地位,并依旧在持续高速发展。但5G 移动通信技术很有可能在2020 年正式进入市场,并逐渐被广大用户接受和认可。本文将以5G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探究与5G 相关的关键性技术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1 5G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相比于4G技术,5G将是移动通信技术革命性的转变。5G技术专为互联网而生,且相比于4G技术,它将拥有更大的容量,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多的设备支持,更短的时间消耗,更低的功耗要求[1]。从用户体验来看,在5G技术支持下,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换言之,5G的出现就是要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快捷、更方便、更全面的优质服务。该技术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可穿戴通信设备和智能物联网设备等移动设备终端实现更广泛的连续覆盖。相比于4G技术只能满足智能手机的技术需求的局限,5G移动通信技术将为未来物联网的发展提供超大的带宽,它的容量将会是目前广泛应用的4G技术的1000倍,真正实现“万物皆可联”的梦想,这为智能家居生活,智能办公需求等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是21世纪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变革。 2 5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关键性技术应用 5G移动通信正朝着网络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它将从前“人与人”的沟通,转变为”人与物”、“物与物”的沟通。将为人们在获取信息、感知信息、参与信息制造和控制信息的能力上带来革命性的飞跃。5G技术的研发不会孤立进行,开发过程中也将吸收4G的优秀技术特性,如wifi局域网和蜂窝网,将会形成一个更智能、更广泛的网络新体系。随着各种智能新产品

移动通信课程报告

移动通信工程课程设计报告题目:GSM网络测试及数据分析 系别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2013年11月19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要求和指标 (2) 三、设计内容 (3) 3.1 GSM网络分析 (3) 3.1.1 GSM网络基本原理 (3) 3.1.2 GSM网络分析 (3) 3.2 优化调整方案 (6) 四、TEMS测试 (7) 五、总结 (11) 六、主要参考文献 (12) 附录1: (13) 附录2: (14)

一、设计目的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本课程设计练习移动通信的一般原理与组网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设计之后,对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和领会,应能应用移动通信的原理与技术分析阐释常见移动通信方式中信息传输的发送与接收原理,应能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管理维护、研究和开发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能。

二、设计要求和指标 对正式投入运行的GSM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调整或采取某些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取最佳效益,同时也对GSM网络今后的维护及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对数据进行详细采集、分析和研究后,常常会涉及到天馈系统的调整、基站的调测、频率规划的调整、系统参数的调整、话务均衡以及增加一些微蜂窝等优化方案实施活动。 1、天馈系统调整 2、基站调测 3、频率规划调整 4、参数调整 5、话务均衡 6、利用微蜂窝完善网络

2012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期末(题+答案)

移动通信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 1 、移动通信 是指通信双方中,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之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包括移动体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 2 、信道编码 对要在信道中传送的数字信号进行的纠、检错编码。 3 、越区切换 是指将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呼叫和通信从一个信道、小区过渡至另一个信道、小区,并且保证通信不产生中断的一项技术。 4 、阴影衰落 移动通信中,由障碍物阻挡造成的阴影效应,接受信号强度下降,但该场强中值随地理改变缓慢变化,称阴影衰落。 5 、双工通信 指通信双方的收发信机均同时工作。同时工作,即任一方在发话的同时,也能收到对方同时工作时无需“按-讲”开关,和市内电话类似。 二、填空题 1、移动通信系统按传递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为了解决蜂窝移动通信网中有限频率资源和不断增长的用户要求矛盾,采取了小区分裂和 频率复用两种技术。 3、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不同可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4、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和半双工通信。 5、移动通信的噪声主要有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外部噪声主要有自然噪声和人为噪 声。 6、无线电波由于传输路径不同,可分为直射波、反射波、折射波、散射波和绕射波。 7、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之间,收、发信号会受到衰落和延时的干扰,一般将这种干扰称为多径 效应。

8、移动通信中的分集接收方式有宏分集和微分集。微分集又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 集、时间分集。 9、移动通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容量范围基本上形成了以欧洲、北美和日本三大实业 集团。 10、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主要指车载台、手机和对讲机,这三种终端的主要区别是功 率大小不一样、无线结构不一样。 11、无线电通信电波在系统传输中,接收端的信号会受到衰落和时延的干扰。 12、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使用户通信连续有效,则网络系统应具备越区切换、漫游功能和 位置管理三种基本功能。 13、移动通信中的干扰有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多址干扰等。 14、移动通信按服务范围和对象可分为专用移动网和公用移动网。 15、移动通信系统逐步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全球化和个人通信的方向发展。 三、判断题 (对划“√”,错划“╳”) 1、在同一MSC,不同BSC下的切换,系统不需要参和切换过程。(×) 2、使用射频跳频的基站系统,只有在频点大于3个以上时,才有明显效果。(√) 3、跳频可以改善瑞利衰落。(√) 4、移动通信网的信道有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两大类。(√) 5、空间分集只能用于基站。(×) 6、扩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 7、IS-95 CDMA是属于第三代通信系统的。(×) 8、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相邻小区不允许使用相同频率,否则会产生同频干扰。(×) 9、TDD称为时分双工,收发信号在时间上分开互不干扰,广泛地用于GSM系统。(√) 10、多径效应造成的衰落会随移动台运动速度的加快而加快。(√) 11、3G本身是移动通信网,随着商用化进程的推进,其覆盖范围将遍及几乎所有角落,这样用户的 监控点可以部署在任意位置,不受地域限制。(√) 12、SCH(同步信道)的作用有帧同步和时隙同步。(√)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移动通信 课程代码:05048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 学时:72 学分:4.5 制订人: 审核: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5048 课程名称:移动通信 英文名称:Mobile Communication 课程性质:综合素质课程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72 实验(训)学时:0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与设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中专业能力教育模块的课程。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实现的方法,以及移动通信中应用到的知识。 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同时也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中要求理论必须掌握。 二、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完成对移动通信网的认识、分析等任务;能够独立的完成对通信网络的分析工作。 三、前导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限选课程,其前导课程是《信号分析》、《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等,学生只有在掌握通信原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本课程的理论。 四、设计理念和思路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课程。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GSM/CDMA/GPRS/UMTS系统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了解移动通信的历史及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通信,全球组网,全球个人通信和多媒体通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严格把握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基本标准,所以在研制前期要充分对学生的基础、起点,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等进行调研、分析,经过校内外专家(包括本校任课教师、兄弟院校教学同行、企业相关人士等)进行探讨分析,确定应用性高职高专人才对本课程的掌握和学习的最低标准或基本标准,然后在本专业实施,对存在的问题或标准的高低等进行修订、改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调制方法、工作方式、传播特性、噪声与干扰的产生和抑制、组网技术;理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通信技术,特别是GSM系统的FDMA和TDMA技术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MTS,了解最新的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和全球个人通信方面的技术。 二、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很清楚的对蜂窝移动通信网进行理解 (2)在目前最常见的 G 网和 C 网的比较中,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移动通信技术中不通方式的通信方式。 (3)熟悉G网和C 网的组网系统,和内部技术。 2.知识目标: (1)认识移动通信网的组网形式 (2)理解区的基本概念 (3)理解各种编码的功能 (4)对G 网和C 网进行对比分析。 3.素质目标: 具备基本通信网分析的方法和认识能力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及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热点领域 近几年来,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近两三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与应用领域已经超过了固定通信技术,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蜂窝移动通信、宽带无线接入,也包括集群通信、卫星通信,以及手机视频业务与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业界正在研究面向未来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宽带无线接入也在全球不断升温,近几年来我国的宽带无线用户数增长势头强劲。宽带无线接入研究重点主要包括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和无线个域网(WPAN)技术;模拟集群通信的应用开始得比较早,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集群通信技术越来越赢得大家的关注;卫星通信以其特殊的技术特性,已经成为无线通信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手机视频广播作为一种新的无线业务与技术,正在成为目前最热门的无线应用之一。 无线通信技术演进路线 2.1 无线技术与业务发展趋势

无线技术与业务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网络覆盖的无缝化,即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实现网络的接入。 (2)宽带化是未来通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窄带的、低速的网络会逐渐被宽带网络所取代。 (3)融合趋势明显加快,包括:技术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 (4)数据速率越来越高,频谱带宽越来越宽,频段越来越高,覆盖距离越来越短。 (5)终端智能化越来越高,为各种新业务的提供创造了条件和实现手段。 (6)从两个方向相向发展—— ①移动网增加数据业务:1xEV-DO、HSDPA等技术的出现使移动网的数据速率逐渐增加,在原来的移动网上叠加,覆盖可以连续;另外,WiMAX的出现加速了新的3G增强型技术的发展;

移动通信原理学习心得

移动通信原理 一、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1 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 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中进行的 3 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的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 增 4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通信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 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的环境中使用 二、移动通信系统 1 无线电寻呼系统 2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3 无绳电话系统 4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5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6 分组无线网 三、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 1 调制技术 2 移动新到中电波传输特性的研究 3 多址方式 4 抗干扰措施 5 组网技术 四、调制解调 调制的目的是把要传输的模拟信号或者是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传输的高频信号。该信号称为已调信号。调制可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模拟调制是利用模拟信号直接调制载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数字调制是利用数字信号来调制载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 1、数字频率调制 2、数字相位调制 3、正交振幅调制(QAM) 4、扩展频谱调制 5、多载波调制 五、移动通信的传播特点和抗衰落技术 1、无线电波的传输特征 电波的传输方式:1直射波,电波从发射天线直射到接收天线的传播方式;2地表面波,是一种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磁波;3地面反射波,电波经过地面的反射到达接收天线。 电波在大气中传输:1大气折射,由大气的折射率的垂直梯度;2视线传播极限距离,主要与天线的高度有关。 2、移动信道的特征 1移动信道中存在的衰落:直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接收地点形成干涉场,使信号产生深度且快速的衰落;由于移动台的不断运动而造成的衰落比多经衰落慢得多,是慢衰落;由于大气的折射率的平缓的变化造成的衰落更加缓慢。2电波信号的多径时延。3多普勒效应。 为了防止因衰落引起的通信中断,在信道的设计中必须使信号的电平留有足够

移动通信期中考试题含答案精编版

移动通信期中考试题含 答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中心。 2.按通信状态和频率使用方法划分,移动通信系统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三种工作方式。 3.我国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频段,GSM900MHZ 上行频率890~915MHZ,下行频率 935~960MHZ。DCSI800MHZ上行频率 1710~1785MHZ、下行频率1805~1880MHZ。4.语言编码技术可分为波形编码、参数编码、混合编码技术三类。 5.数字调制技术可分为频移键控调制、相移键控调制、振幅键控调制三类。 6.移动通信中GSM系统采用的是GMSK调制。 7.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空分多址等。 8.根据移动通信网的覆盖方式的不同将移动通信网划分为大区制、小区制。

系统主要由四个子系统组成:交换网络子系统、无线基站子系统、移动台子系统、操作 维护子系统、 系统采用的多址技术是码分多址。 二、选择题 系统的主要使用频段为(D)。 A、900M B、1100M C、1900M D、900M—1100M 2.GSM900MHZ上行频率为( A)。 A、890—915MHZ B、935—960MHZ C、1710—1785MHZ D、1805—1880MHZ 3.把一个频道按等时间分成周期性帧,再把每一帧分成若干个时的技术是( B)。 A、频分多址 B、时分多址 C、码分多址 D、空分多址 4.下列哪个系统是“软容量”( C )。 A、FDMA系统 B、TDMA系统 C、CDMA系统 D、SDMA系统 5.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是(B)。 A、WCDMA B、TD—SCDMA C、 CDMA2000 D、CDMA 6.手机常用电阻5K1的电阻值是(D)。 A、51 B、 C、510 D、

移动通信实习报告

城南学院通信工程移动通信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实习指导老师 实习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长沙理工大学现代通信实验室 实习时间2013年12月2日至2013 年12月20日

序言 2013年12月2日至2013年12 月20 日,我们在长沙理工大学现代通信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移动通信课程实习。本实习主要分为两部分,即移动通信核心网部分与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网部分。两部分分别由不同老师知道。学习的内容包括认识移动通信各个设备、设备运行方式与原理、不同设备之间的联系以及简单的设备配置命令,以此来加强课程学习中对移动通信理论内容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移动通信核心侧 一、移动通信核心侧实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移动通信核心网与WCDMA核心网的发展演进过程。 (2)熟悉WCDMA核心网各设备,并掌握设备的功能与设备间的相互关系。 (3)学会WCDMA核心侧各设备的简单配置。 (4)掌握移动通信核心网的通信原理。 (5)按照分组要求,每天按时到达实习地点,参加实习,并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 2、移动通信核心侧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在WCDMA核心网中,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CS域子系统和PS域子系统。CS域负责 话音信号的处理,而PS域负责数据的处理。CS域子系统包括的设备主要有 MsoftX3000、UMG8900两套设备。PS 域子系统包括的设备主要有GGSN和SGSN两套设备。 除这两个子系统之外,还有HLR9820设备。WCDMA全网拓扑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WCDMA全网拓扑结构 下面,分别对移动通信核心侧相关设备做详细介绍。 1、MsoftX3000 MSOFTX3000主要完成位置管理、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控制等功能,可以同时作为MSC Server、TMSC Server 、GMSC Server、VLR、SSP等功能实体进行组网。MSOFTX3000设备机框的实拍如图1.2所示。 MSOFTX3000整机采用N68-22机柜,宽600mm,深800mm,高2200mm,机柜有效空间为46u(1u=44.45mm),每个机柜可以配置4个插框,机柜分为两种: 综合配置机柜和业务处理机柜。其中,综合配置机柜必须配置,业务处 理机柜为选配。系统最多可以配置5个机柜,包括1 个综合配置机柜 (编号为0)和4个业务处理机柜(编号为1、2、3、4)。 MSOFTX3000机柜与插框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1.3MSOFTX3000机柜与插框示意图图1.2MSOFTX3000机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