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江花月夜》示范朗读微课设计说明

《春江花月夜》示范朗读微课设计说明

《春江花月夜》示范朗读微课设计说明

《春江花月夜》示范朗读微课设计说明

录制时间:2016年12月8日

微课设计说明:

诵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将枯燥的语文教学变得妙趣横生。指导朗读就要在理解内容、激发感情上下功夫,将简单的语文变得精彩,不仅仅单纯地做技巧上的指导或让学生机械的模仿,而是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指导下感受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进入一张张如梦如幻的画面。所以对于诗歌的教学,就是要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在教《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时,我主要以诵读为主,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赏读、品读、个人朗诵表演读等环节穿插其中。在示范朗读环节中,我没有用名家朗诵的视频,而是设计了一堂自己示范朗读的微课。本次微课制作先是制作了22张幻灯片,前面2张是介绍诗歌的意境及诵读指导,后20张是表现春江花月夜美景的图片,配合示范朗读时播放,最后采用了EV录屏软件进行录制。

我认为,诵读是否有震撼力、感染力,教师是否发挥了连接作者心灵与学生心灵的桥梁作用,这是诵读课成功的关键。教师本人对作品通过深入、透彻的理解,个人技巧性地将作品朗读出来,相对准确地传达了作品的精髓,达到学生深入作者内心,与作品产生共鸣,为之动心,为之动情的效果。学生在教师范读的感染下,情绪被调动起来,再加上赏读、品读,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意境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感悟,在个人表演朗读时情感展示更加突出,感悟更加深刻,不仅陶冶了学生情操,而且塑造了学生健全人格,达到了古代诗歌品读鉴赏的目标。

朗读课《特别的作业》教学设计

朗读课《特别的作业》教学设计 朗读课《特别的作业》教学设计 一、鼓励质疑,引发兴趣: 1、齐读课题,激趣提问: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2、学生回答:a、特别的作业是什么样的作业? b、“特别的作业”是谁做的? c、“特别的作业”有什么特别?特别是什么意思?…… 3、教师用红笔画出“特别”二字,并进行小结:大家想了解的问题可真不少,那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低年级儿童的好奇心很强,所以我就从“特别”一词入手,围绕课题让学生充分质疑,力图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探究意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试读。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己试着读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a、可以问小伙伴和老师 b、可以借助书上的拼音 c、可以查生字表 d、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你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3、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反馈认读词语。(指生认读,开火车认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会生字,同时,还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下熟练掌握自学生字的多种方法,为下一步的学词析句解读课文做好铺垫。) 三、交流体验,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师:扫除了生字词的障碍,我们就可以把课文读得更流利,更有感情了。刚才大家快速识字,给老师露了一小手。现在老师也想表现一下,朗读课文给大家听,同意吗?请大家双手端书,认真倾听,一会儿老师请大家来评价一下,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2、学生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评价指导(比如评价时说话要完整,评价要从优点缺点两个方面入手等等)并依次出示朗读要求。 a、口齿清楚,要用普通话 b、通顺流利 c、声音响亮 d、朗读要富有感情 3、精读课文。 师:那么我们在朗读时,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呢?老师今天教给大家一个办法: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朗读(板书) ①师出示重点句子:周围的同学都奇怪地想:画能代表春天吗?

朗诵训练课教案

朗诵训练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明确什么是朗诵及朗诵的重要性; 2、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与方法; 3、通过朗诵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体味汉语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朗诵训练技巧与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朗诵训练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训练为主 教学设备: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什么是朗诵? 朗诵就是把书面的文章或文学作品用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声言语表达出来,以期产生更强烈的感染力。 朗诵是语文学习中必备的基本功。能够成功地朗诵作品,可以说是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作品的表现。 二、朗读与朗诵的区别 朗诵必须有文字为依据,这和朗读相同。但它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供欣赏的表演,因此,朗诵除了必须脱离文字稿用口替作者说话以外,还须有眼神、手势、形体动作相配合来帮助表情达意。这样,朗诵就不仅令是诉诸听觉的语言艺术,而且有诉诸视觉的艺术造型,因此它和戏剧表演很相近。而这些,恰恰是朗读不必多加考虑的。 当然,朗读可以从朗诵中吸取大量的营养,甚至可以在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为朗诵,以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 三、朗诵的作用 1、朗诵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语言技能之一; 2、朗诵是普通话正音训练的重要方式; 3、朗诵是由说到读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4、朗诵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充分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重要途径。 四、朗诵的基本要求: 1、用准确的普通话读。要按普通话语音的声、韵、调准确地读,这是严格的基本训练,是朗诵的基础; 2、发音要响亮清楚。响亮清楚不仅仅是音量的问题,也是语言基本功的问题,应该练一练吐字归音,提高字音的清晰度; 3、忠于原作,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吃字(即不把字音含糊不清地带过去); 4、读得流利,就是说要读得流畅自然,快慢适当,不破词,不破句,不重复字句; 5、有感情地读。有感情地读是朗诵的高要求。只有发自内心的富有真情实感的朗读,才能引起听众的想象,激发起听众的情感,获得听众的共鸣。 五、朗诵技能训练:

诗歌朗诵背景音乐配乐大全[1]1

诗歌朗诵背景音乐配乐大全 一歌颂祖国类 1 共和国之恋 2 我像雪花天上来 3 红旗颂 4 长征交响曲1 5 长征交响曲2 6 义勇军进行曲 7 五星红旗 8 黄河钢琴协奏曲 9 乡之音1 10 乡之音2 11 乡之音3 12 十送红军配乐13 青春中国配乐14 黄河号子15 我和我的祖国16 长城谣17 黄河牵着我的手18 江山无限19 爬雪山20 同一首歌21 长江之歌22 娘大哥他回来了23 龙魂24 大梦敦煌25 缔造者26 西江月·井冈山27 满江红·和郭沫若28 七律·占领南京29 蝶恋花·答李淑一30 菩萨蛮·黄鹤楼31 沁园春·雪32 重上井冈山33 长征34 相聚中华35 高歌向明天36 在灿烂阳光下37 希望的中国走向未来38 祖国万岁39 好时代40 人民公仆 41 春风不忘42 党旗更鲜艳43 时代最强音44 在灿烂阳光下45 在你旗帜下46 歌声永不落47 在欢腾的大地上48 祖国颂 二亲情乡情类 1 白发亲娘 2 大别山 3 老父亲 4 妈妈的歌谣 5 母亲0 6 母亲 7 那就是我 8 前门大碗茶 9 亲爱的爸爸妈妈10 夕阳红11 烛光里的妈妈12 忆江南13 思乡14 千年祈15 二泉映月 三爱情心情类 1 天浴梁祝提琴 2 何茫然 3 走进春天配乐 4 陆游唐婉 5 沈园故事 6 哀怨的大提琴 7 悲怆的大提琴 8 悲伤的大提琴 9 悲壮的大提琴10 沉重的大提琴11 舒缓的大提琴12 忧伤的大提琴13 振奋的大提琴14 悲曲15 不了情16 苍凉遒劲17 苍序曲18 常驻我心19 故事20 款款柔情21 乱世佳人22 每当你离去时候23 秋日私语24 人鬼情未了25 人面桃花26 殇殇27 思乡曲28 万水千山总是情29 味道30 我的美丽与哀愁31 我等候你32 无悔33 无极34 无尽的爱35 心安神宁36 眼熏在你眼里37 洋溢的爱38 以吻封缄39 隐私40 雨和泪41 月光小夜曲42 真诚和感动43 只有你44 钟爱一生45 长亭怨慢46 爱情飞蛾47 爱与愁交给谁48 离情别绪49 夜夜相思 四自然诗意类 1 白菊曲 2 秋菊曲 3 冷菊曲 4 碧雨翠丝 5 哈罗 6 航行 7 荷塘月色 8 良宵 9 旅程10 旅行11 绿洲笛韵12 美好时光13 破晓14 日光海岸15 森林狂想曲16 田纳西华尔兹17 田野小曲筚篥18 温柔海19 仙境20 雪花的快乐21 雪人22 烟火23 远古之迷24 月河25 月神26 满天春色27 满园春色28 千年冰29 水晶杯30 水晶球31 水晶枕32 水晶柱 五草原马头琴 1 不落的太阳 2 草原梦 3 草原之夜 4 大草原 5 父亲的草原 6 嘎达梅林 7 美丽的草原 8 蒙古人 9 牧歌10 诺恩吉雅11 色楞格河12 森吉德玛13 提琴在西北草原14 天上的神云15 天堂16 赞歌 六强烈节奏气势磅礴 1 百战英雄 2 苍龙鼓 3 冲天炮 4 德久鼓 5 等待 6 风雨人生 7 鼓古事记 8 鼓诗 9 海燕伴奏10 浩浩乾坤11 激烈磅礴12 甲午海战13 千古英雄14 十跪母重恩15 问天16

朗诵兴趣课教案.

朗诵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罗雪飞 一、活动目标 朗诵是一种美读,可以刺激听者的兴趣,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作用。因为声音的优美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使儿童更加了解诗歌内容及情意。 1.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扩大学生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丰富各科知识,激发阅读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诵读、识记能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多读多背传统经典美文,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民族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二、活动形式 以短小精悍、词语优美又朗朗上口的古诗或小散文及童话故事作为基本学习内容。小组活动以读、练的形式为主,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 三、活动时间与内容安排 每周的星期二下午体艺2+1的活动时间。内容有:1、普通话强化训练。 2、朗诵技巧的简介及美文朗诵欣赏。 3、优秀朗读作品的欣赏,了解朗诵的基本要素。 4、古诗词、优秀美文朗诵指导。 5、朗诵汇报比赛。 6、总结本期的活动情况。 朗读活动教案 一课时朗读的技巧 一、朗诵的基本要求 1、发音正确,吐字正确。用标准的普通话播读,特别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不添字不少字不读破句,朗读清晰完整。 2、语速适当,用心感受。要抓住文章特点,使节奏流利和谐,缓急结合. 3、语调生动,轻重适宜。根据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分清抑扬顿挫,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朗诵中的换气 1、停顿除为了休息换气外,更是为了充分表达朗读者的思想情感。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语意停顿。语法停顿包括自然段落,标点符号的停顿,要显示条理分明。句子中的也要注意逻辑停顿,语断气连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2、重音,就是在词和语句中读得比较重,扩大音域或延长声音,可突出文章的重点,表达自己的感情,重音可分为语句重音和思想重音。三、气息的控制 1、换气就是用气的过程,播出的内容千变万化,就要采用不同的用气方法,补气和换气是一种朗诵技巧。依情取气,依照感情发展的变化采取不同的用气方法。 2、补气的方式:偷气,抢气,就气。边听边读边体会。方法指导:读短小精悍的诗歌,绕口令,散文之类进行训练。 3、紧张实际是口唇的紧张,在朗诵之前要做些口唇练习,如:将舌头在口腔内360度大循环十五次左右。四、声音的魅力 1、美妙的声音来自正确的呼吸,气息短,做姿不正确会造成紧张。坐如钟,头背一线,双脚自然垂直,深呼吸时要深,不要耸肩。 2、朗诵爱好者最主要是要抒发一种情怀,一种心情,引起听众的共鸣。你应该为自己而读。将自己揉入文章中,不要理会其他,不要玩嗓子。 3、练习远近距离感。这个练习对于我们读文章中的对话是很有帮助的。朗读要有目标对象。

古诗词诵读课教学设计

古诗词诵读课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虽然初一学生在小学时就已接触、积累过一些古诗词,甚至有的在幼儿园时就已咿咿呀呀地背诵了一。但由于他们年纪还小,没有什么人生阅历,对于诗歌中所体现的心情、情感难于共鸣。较难掌握诗歌诵读的节奏、韵律,对诗歌的含义难以深刻理解,对诗歌的凝练美和韵律美更难以领会。但他们可塑性强,想象力丰富,乐于接受新东西。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晨读课进行引导、激趣待准备充分以后,再组织本课。 二、课前准备 按《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课题研究计划,利用每周的晨读课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积累,待学生对诵读产生浓厚兴趣,积累比较丰厚之后,筹备本节诵读展示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涵泳诗歌情味、意境。 过程与方法:自主选择,合作互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诵读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 四、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诗歌学习中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就是朗读与背诵,这正是我校开设晨读课及设立“朗读与背诵“课型的原因。训练学生朗读与背诵,应是语文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与老师都急于了解训练情况,手法单一的线性展示已无法让学生提起兴趣,而诵读展示课的形式,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其成就感。 在这样的课堂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积累的平台,演绎吟诵的舞台,可以现场营造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国

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优美的吟咏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感觉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水平。 五、教学流程 (一)老师宣布上课 师告诉学生,本节课师生角色互换,由两名学生主持人组织课堂,师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课堂活动。 (二)主持人上场 (一班)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让我有请张宇同学演讲《语文是……》 是的,语文是美丽的,美丽的语文因有了诵读而更加美丽。自从跨进初中的校门,诵读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们。诵读承载我们最真纯的感动,诵读带我们遨游最广阔的时空,今天就让我们来上一节诵读展示课--我爱诵读。 (二班)合: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宣布按惯例演讲,生演讲《古诗词,我的最爱》 张萌同学的演读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爱古诗词,我们更爱现代诗词。主持人甲:好诗需要分享, 乙:诵读丰富人生。 合:欢迎参加阳光二班的诵读展示课。 甲:我们的主题是“我诵读,我快乐!” 乙:我们这节课共分三个板块。首先让我们共同进入第一环节:“小组对对碰”(甲板书) 口述本环节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选篇目,自选形式进行诵读,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分钟。

《坐井观天》微课教学设计26

《坐井观天》微课教学设计 课题:坐井观天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二年级 课时:第二课时 执教者: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表演读,读出它们各自的语气。 2、抓住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朗读感悟,了解他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3、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则成语的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第4—7自然段,围绕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品读课

文,读出青蛙和小鸟各自的语气。 难点:了解动物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理解寓意,懂得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法、学法: “读中悟,悟中读”是我突破重难点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中采用简笔画、贴图、做实验、讲故事、表演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读、想、说、做,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运用谈话、质疑、想象、拓展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1、同样的天,动物们看到的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一起去探个究竟。 2、板书课题、解题。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中领悟。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的形式来争论天的大小,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 1、那么青蛙和小鸟都说天有多大呢?请我们的同学再次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给自己的读书进行评价打分。 屏幕出示:

春江花月夜 赏析

【原文】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读作xian.第四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一作“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为了押韵,所以读xiá)。 斜(这里是句首,不要押韵,所以读xié)月沉沉藏海雾,碣(读作jié)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一作“花”)摇情满江树。 【赏析】《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虽是乐府旧题,但作者赋予它全新的内容,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而无迹可寻的诗境。全诗以铿锵响亮的语言,优美空灵的白描手法,上下蝉联的结构,一气到底而又曲折有致的反复回荡的旋律等等,构成了它独特的艺术特色。 由于永明文学重装饰、重消闲娱乐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宫体诗的发展方向,所以宫体诗具有题材处理上的娱乐性质和对写实技巧的追求的特点,而《春江花月夜》能跳出前人窠臼,摆脱宫体束缚,在诗歌意境创造上取得巨大进展。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是初唐向盛唐过渡的重要诗人,他在四杰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了宫体诗,完成了“初唐体”的创造,使言诗歌行体更加成熟,为诗歌走向盛唐高峰开辟了道路。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词?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是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一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都远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二十世纪初王闿运首先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是“宫体之巨澜”。 【一】《春江花月夜》的形式美 “这首诗构思精巧,春江花月夜五字,形成五条结构线,而以明月为中心结构线,”(1)它们或离或合,彼此错落,相互叠加,构成鲜明形象的诗意,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诗的形式对表达主题方面做到了紧密围绕主题选材和组材。 这首诗的前十六句写月夜景色。前八句,开篇点题,描写春江浪涛连着海潮,一轮明月随着海潮升起的壮观景象。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眼前明月高悬,宇宙辽阔,江流宛转,月色迷朦的壮阔景色。后八句,由景入情,以丰富的想象追溯到历史的长河中去,由对江月的发问,进一层提出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人生哲理。流露了诗人对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感慨。中间四句由扁舟子、明月楼过渡承转,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情。后十六句转写月夜情人两地相思,情调由雄浑转入缠绵。这一段又分为二小段,前八句写思妇怀念远人,作者用转进一层的反衬手法,通过描写思妇月夜对游子的思念,表达

《济南的冬天》朗读课教学设计2篇

《济南的冬天》朗读课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reading class of winter in J inan

《济南的冬天》朗读课教学设计2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济南的冬天》朗读课教学设计 2、篇章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章1:《济南的冬天》朗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流畅、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形象化语言描写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初步疏通字词,较流利、有感情的 朗读课文。 2、借助网络和一切资料,了解作者老舍的基本情况、了解 济南的基本情况。 3、准备朗读录音磁带和幻灯。 第一课时 导入 谈到冬天,大家都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 那肃杀的气象;说到冬天,大家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总而言之,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是“寒冷的”、“白色的”,然而在北中国的 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 那幺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 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温馨,欣赏那秀气的山,澄绿 的水 朗读感知 出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1、播放范读录音要求: 1)听准字音 2)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 2、指定一小组朗读课文 其余小组学生冥想(尽可能多的根据朗读再现画面)。

小学语文朗读微课教学设计

《朗读好重点词句》微课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微课信息 微课名称:朗读好重点词句 选题意图:学生在朗读课文,基本能做到正确、流畅,可做到有感情朗读还是有困难。针对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读好重点词句,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知识来源: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天地“金钥匙”。 运用对象:四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让四年级学生学习朗读好重点词句,激发朗读兴趣,培养朗读能力,在朗读中增强语感,爱上我们的语文。 教学用途:在讲课中,启发学生划出文章的重点词句,并进行朗读。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类型:理论讲授、技能训练 制作方式:录屏、演示文稿 预计时间:9分钟 设计思路: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让学生朗读一个句子,指出教学目的(朗读好重点词句),然后讲授朗读好重点词句的方法和技巧(举例说明),最后总结。

微课设计 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好!谁来读读这句话。“我爱故乡的杨梅。”一学生读。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读:我爱故乡的杨梅。(强调“我”)我爱故乡的杨梅。(强调“爱”)我爱故乡的杨梅。(强调“故乡”)我爱故乡的杨梅。(强调“杨梅”) 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重音,表达不同的含义和感情。但是在一篇课文中,一定要根据课文表达的意思朗读。像刚才这句话,根据课文就应该强调“故乡”,因为这篇课文要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这节课我们就说说如何读好重点词句,用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好重点词句的方法和技巧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 (一)划出文章中的重点词句 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主题,凡是突出表现主题的词句,就是重点词句。 1、预习时,关注重点词句 自己预习课文时,要一边读书,一边试着勾画自己认为的重点词句,初步理解课文。 2、课堂上,补充修改重点词句 由于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划出的重点词句就不是那么准确,所以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老师讲解和同学的发言,不断补充修改自己划出的重点词句。 (二)、读好重点词句 划出了重点词句,然而真正能读好重点词句并不容易,可以运用一下方法和技巧。 1、停顿要准确、合理。在朗读中停顿非常重要,一篇课文停顿能够分清楚,这篇课文的感情就能表达出来。 2、轻重、速度的快慢要合适。朗读的轻重指读时声音的加重或放轻。朗读的速度是指在读的过程中音节频率的快慢。一篇课文如果在朗读时轻重、快慢不合理,好的一篇文章听起来都会变得很难听。一篇诗歌在读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速度的快慢和停顿,这样才能体会得到作者写诗的含义。

小学语文朗读微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朗读微课教学 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朗读好重点词句》微课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微课信息 微课名称:朗读好重点词句 选题意图:学生在朗读课文,基本能做到正确、流畅,可做到有感情朗读还是有困难。针对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读好重点词句,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知识来源: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天地“金钥匙”。 运用对象:四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让四年级学生学习朗读好重点词句,激发朗读兴趣,培养朗读能力,在朗读中增强语感,爱上我们的语文。 教学用途:在讲课中,启发学生划出文章的重点词句,并进行朗读。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类型:理论讲授、技能训练 制作方式:录屏、演示文稿 预计时间:9分钟 设计思路: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让学生朗读一个句子,指出教学目的(朗读好重点词句),然后讲授朗读好重点词句的方法和技巧(举例说明),最后总结。

微课设计 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好!谁来读读这句话。“我爱故乡的杨梅。”一学生读。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读:我爱故乡的杨梅。(强调“我”)我爱故乡的杨梅。(强调“爱”)我爱故乡的杨梅。(强调“故乡”)我爱故乡的杨梅。(强调“杨梅”) 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重音,表达不同的含义和感情。但是在一篇课文中,一定要根据课文表达的意思朗读。像刚才这句话,根据课文就应该强调“故乡”,因为这篇课文要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这节课我们就说说如何读好重点词句,用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好重点词句的方法和技巧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 (一)划出文章中的重点词句 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主题,凡是突出表现主题的词句,就是重点词句。 1、预习时,关注重点词句 自己预习课文时,要一边读书,一边试着勾画自己认为的重点词句,初步理解课文。 2、课堂上,补充修改重点词句 由于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划出的重点词句就不是那么准确,所以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老师讲解和同学的发言,不断补充修改自己划出的重点词句。 (二)、读好重点词句 划出了重点词句,然而真正能读好重点词句并不容易,可以运用一下方法和技巧。 1、停顿要准确、合理。在朗读中停顿非常重要,一篇课文停顿能够分清楚,这篇课文的感情就能表达出来。 2、轻重、速度的快慢要合适。朗读的轻重指读时声音的加重或放轻。朗读的速度是指在读的过程中音节频率的快慢。一篇课文如果在朗读时轻重、快慢不合理,好的一篇文章听起来都会变得很难听。一篇诗歌在读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速度的快慢和停顿,这样才能体会得到作者写诗的含义。

高中语文课朗诵教案

高中语文课朗诵教案 【篇一:优秀诵读课教学设计】 “优秀诵读指导课”展示课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诵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学会 诵读,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确 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泰州市在中小学开展“诵读进教材”的活动,意义也就在此。 《我和你加在一起》是一首抒情小诗,诗人白连春展开联想和想象 的翅膀,采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段,反复铺陈、回环往复、渐次 深入地表达了他对世界万物彼此相依的体会和赞美,抒发了诗人对 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本届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小学,缺少诵读的基本 能力。本节课拟通过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反复 诵读中,感受诗人蕴涵在文本中的真挚情感,体悟诗人对事物彼此 依偎、共同生长的丰厚寓意,以及诗行中流淌着的生命节律和精神;在诵读中受到感染熏陶,习得诵读的基本技巧,如停与连,轻与重,缓与急,快与慢等,并懂得诵读的灵魂在于使自己的声音表达尽量 与作者的情感保持一致。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基本诵读技巧。 2.运用适当的技巧清晰响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复习诗句的节拍,能够为这一首小诗划出诗行内的朗读节奏。我和你加在一起 白连春 一只蝴蝶/是小的/,轻的 微不足道的/,和花朵/加在一起 就大了/,重了/,成了/春天的最爱 一棵草/是小的/,轻的 微不足道的/,和马/加在一起

就大了/,重了/,成了/大地的最爱 一粒尘埃/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 和在田里插秧的父亲/加在一起 就大了/,重了/,成了/我的最爱 一滴水/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 和在河边洗衣的母亲/加在一起 就大了/,重了/,同样/成了我的最爱。 一个我/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 和你加在一起/就成了/岁月的最爱 只是/加法/太简单了 (2)复习诗歌评论关于“意象”的相关知识。 (3)指导报幕的方法 课内活动 1.出示目标,直接导入。 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一些诵读技巧。2)运用适当的技巧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由语文课代表带领全班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了解课堂学习任务。教师提示学习的是一首现代抒情诗。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示范朗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的兴趣。学生听读后要能够对教师的朗读做出评说:好在哪儿?为什么这样读就是“好”呢? 教师适时点拨诵读成功的关键理解诗歌的内容,懂得诗歌的情感,学习必要的技巧等等。 3.介绍作者,知人论诗。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声音的情感出自读者的感悟,读者的感悟又源自诗歌本身,诗歌蕴含的情感则是体现了诗人自己的情怀,由此进入认识作者的环节。 白连春,1965年出生,四川泸州人。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星星》诗刊组织全国读者投票选出最好的诗歌,白连春得了第一名。2008年,获得全国首届大型农民工诗歌征文大奖赛最高荣誉特等奖。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遭遇,不管再苦再累再清贫,20余年埋头笔耕,以1000余首诗歌、上百万字的中长篇小说,发表于全国各大文学刊物,成为当今中国文坛和诗坛极具人气和影响力的诗人。他对社会和人生常怀热爱之情,感恩之心,笔端常常流露出底层生活的真切体验。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声声慢》 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试着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单元解读 《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之一),这个单元所选皆为唐宋诗词文的名篇杰作,本专题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 2、课文特点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李清照作为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为主,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 二、学情分析(包括三维目标整合及重难点确立) 1、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与众不同的学科,它时时震撼学生的内心,常常牵动学生的真情,而三维目标的整合正是这样一个发挥教育功能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个活动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传授新知识时,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接教学对策。 2、三维目标:根据学情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结合本词的特点,我确立三维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3、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丢家弃国之愁”的区别,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教师教法 ①诵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②自主合作探究法。 结合学讲计划,结合导学案的“问题导学,互助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启发。 ③比较分析法。 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④多媒体“情境法”。 通过多媒体和mp3的展示,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 一、经典回放: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 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 七、活动广角:第3页 八、成长袋:第4页 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 一、经典回放: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桥》朗读课教学设计

《桥》朗读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语句进行多种形式朗读,运用以读促悟得方法,体会文章得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在感人得故事中受到情感得熏陶与感染,感受老共产党员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得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得地方,以读促悟,感受老共产党员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得崇高精神。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乐《为了谁》《神秘园》。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法、学法: 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课中探究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为了谁》)导语:这首歌就是1998年长江抗洪后写给人民子弟兵得,她们得事迹感动着中国得每一个人。(课件出示相应得图片1)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这样得人,我们国家每年都会评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图片2)有那么多感人得故事发生,今天让我们走进《桥》3,以读得方式感受一位老村支书,一名老共产党员得感人故事。 师:播放课文朗读片段。

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当洪水来临时,老汉指挥全村人民渡过了桥,保住了生命,最后老汉与自己得儿子被洪水吞没了。 二、新授 (一)、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找出描写洪水得句子。 (2)画出描写老汉得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得句子。4 (二)、学生汇报 洪水语句 1、这究竟就是一场怎样得洪水呢?谁来说一下。 黎明得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得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得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得狞笑声中逼近。(课件出示5)(洪水图片6) 分析句子特点(比喻拟人得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让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把洪水疯狂、肆虐得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板书:凶猛可怕) 3、多么可怕得洪水啊!简直就就是魔鬼。我们怎样才能读出洪水得凶猛可怕呢? 同学们瞧着画面,想象着洪水就是魔鬼,它得肆虐,它得疯狂,当时情况得危急,读读这几个句子。 4、进行朗读:自己找感觉读句子、个人展示(评价)、小组赛读、 齐读。 5、过渡: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

《济南的冬天》朗读课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

《济南的冬天》朗读课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流畅、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形象化语言描写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初步疏通字词,较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借助网络和一切资料,了解作者老舍的基本情况、了解济南的基本情况。 3、准备朗读录音磁带和幻灯。 第一课时 导入 谈到冬天,大家都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说到冬天,大家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总而言之,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是“寒冷的”、“白色的”,然而在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幺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温馨,欣赏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 朗读感知 出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1、播放范读录音要求: 1)听准字音 2)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

2、指定一小组朗读课文 其余小组学生冥想(尽可能多的根据朗读再现画面)。 3、讨论,感知全文 1)济南为何“真是算个宝地”?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天是“暖和安适”的?请讲述理由。 4)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幺感情? 探究后参考: 1)济南的冬天在作家老舍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感受是: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澈的。 2)阳光朗照温静 冬天的山薄雪覆盖秀气 城外远山淡雅 冬天的水水藻的绿清澄 3)暖和安适 a.济南三面环山, b.“放在小摇篮里” c.山是阳光朗照,薄雪覆盖 d.水是不结冰的,清澈透明 e.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及心情说明济南的“温晴” 4)老舍极尽笔墨,传神地绘山景、描水色,使得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给人

春江花月夜(朗诵)

春江花月夜 【朝代】唐代【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译文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

朗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等词语。 2、背诵课文的1、2、3自然段。 智能目标 1、理清课文线索,揣摩优美的语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 1、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的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一、课首练说 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二、回顾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分为哪几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1-3:描述了印第安充满灵性的万物。 4-8:表达了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这片土地转让了,请牢记这片土地是 神圣的,告诉他们: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 9-11:说明人类与大地的关系,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 三、回顾方法 课本朗诵半脱稿朗诵脱稿朗诵 四、学习第一部分 过渡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印第安人非常崇尚自然,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土地!在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们与土地的关系,是哪句话?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画出来。 (一)“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1、指名回答。2、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出生的婴儿”与“母亲的怀抱”的关系,从而引导印第安人与土地的关系。3、理解“眷恋”的意思,体会感情,指导读出“深深地眷恋”之情。 (二)对()来说,这片土地的()都是()。每一处(),每一片(),每一座(),每一条(),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每一只嗡嗡鸣叫的(),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蓝天上的(),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和()中,都是圣洁的。 过渡语:同学们,就是这样美好的家园,就是这样的兄弟姐妹。他们印第安人却永远就要与之分别了。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 师导:请注意,白人要买的是什么?——土地!是的,土地!印第安人数千年来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土地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家园,生命! 然而,尽管土地对他们来说如此重要,他们却不得不离开。同学们,离别之际,他们想再看看这片土地上的什么呢?请认真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他们留恋的是什么?(三)我们是()的一部分,大地也是()的一部分。()、()、()是我们的姐妹,()、()、()是我们的兄弟。树汁流经树干,就像()一样。我们和大地上的()、()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火烧云》微课教学设计

《火烧云》读写结合微课环节设计 平定县实验小学教师冯丽琴 教学目的: 1.在品读中了解火烧云随时间顺序变化发生颜色、形状变化的特点。 2.读写结合训练点:通过学习课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积累文中好词好句学会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以此作为仿写点。 教学过程: 一、品读火烧云颜色变化的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快速读第3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并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指名说出找到的颜色词语。(课件配图) 3.火烧云有这么多的颜色,你想用哪些四字词来形容呢? 4.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赛读) 5.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谁已经把它记住了?按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课件) 填一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的,一会儿()的,一会儿(),一会儿()。葡萄()、梨()、茄子(),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6.火烧云的颜色除了变化多,还有什么特点呢?观察句子,找一找体现这个特点的词语。(颜色变化快,找出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排比句式) 7.天空仅仅是这些颜色吗?你还见过有哪些颜色? 课件出示:说一说 红通通黄澄澄———— 半紫半黄半金半红———— 茄子紫萝卜红———— 过渡:火烧云的颜色是如此的色彩斑斓,瞬息万变,那么它的形状变化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品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段落 1.小组合作学习第4-6自然段。 组内互相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句子?为什么?你看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什么特点? 2.小组长汇报。 师小结:火烧云形状变化多,有时候是马,有时候是狗,有时候是狮子,而且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真是有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