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海南师范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建设与管理,提高使用率和完好率,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海南师范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所属各单位以财政性资金和其他资金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及其使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大型精密仪器基本定义:

(一)单价在人民币40万元以上(含40万元)的单件仪器设备或者成套仪器设备;

(二)科技部颁发的“二十三种大型精密仪器目录”中的仪器设备,包括: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离子探针、质谱仪、各种联用仪、X光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电直读光谱仪、激光拉曼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核磁共振波谱仪、顺磁共振波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氨基酸分析仪、电子能谱仪、热天平、差热分析仪、超速离心机(每分钟1万转以上)、图象分析仪等。

第二章论证、购置及验收

第四条各单位应根据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合理制订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购置计划,严禁重复购置。购置大型精

密仪器设备应履行下列论证审批程序:

(一)设备调研及可行性论证。申请单位应对拟购置设备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填写《海南师范大学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及可行性论证报告》,报送国有资产管理处。

(二)项目立项审核。学校设备购置专家组按照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先进适用、资源共享的原则,对各单位申报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综合评议,提出评审意见。

(三)国有资产管理处依据专家组评审意见,提出部门意见,报分管校领导审批立项。

第五条《海南师范大学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及可行性论证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用于科教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具体目标、必要性和工作任务(年有效使用机时数≥700小时)预测分析,属于更新的仪器设备需提供原仪器设备发挥效益的情况;

(二)同类仪器设备在海南的分布和使用情况;

(三)所购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包括仪器设备适用学科范围,所选品牌、档次、规格、性能、价格及技术指标的合理性;

(四)拟购仪器设备附件、零配件、软件配套经费以及购置后每年的运行维护费的落实情况;

(五)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情况;

(六)安装场地、使用环境和各项辅助设施的安全及完备程度;

(七)校内外设备共享服务方案;

(八)效益预测及风险分析。

第六条申请单位须在每年9月底前提交可行性论证报告,未通过专家组评审及学校批准的,不得纳入下年度财务预算或专项经费预算。

第七条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应严格按照核定下达的预算方案执行。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的,按照原批准程序重新办理。设备的采购及验收工作按《海南师范大学仪器设备计划与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管理、使用和维护

第八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须建立技术档案和使用档案。

(一)技术档案:包括立项申请报告、论证结论、采购合同或赠送协议、全套随机的技术资料(如装箱单、出厂检验单及合格证、技术说明书、电路图、结构原理图、附件明细表)、进口设备的免税证明、验收报告、索赔资料等。

(二)使用档案:包括《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履历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实验记录簿》。其内容为:使用记录、维护记录、检修及校验记录、考核评价记录,每年承担的科研任务、教学任务、社会服务、培训工作记录。

设备管理单位应认真做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立卷建档工作,使之成为设备管理和使用的技术依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档案保存期限和设备的使用年限同步。

第九条各单位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应相对集中管理,每台设

备应指定专门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设备管理单位要制定操作规程,使用、维护、维修制度,并有专人负责技术安全工作,做到严格执行制度,责任到人。

建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登记制度,使用管理人员要按时填写,每年统计一次,报国有资产管理处核查备案,并作为考核使用效益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和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使用。

非专管教师因教学科研需要,使用时应在专管人员指导下,熟悉了操作方法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准操作使用。

学生实验上机必须在专管人员训练和指导下严格按照实验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注意保证人身和仪器设备的安全。

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工作,若违反操作规程产生不良后果,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十一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必须按精密程度分级使用,并对其性能和指标进行定期校验、计量和标定,以确保仪器设备的精度和性能。要定期做好设备的检修和检测工作,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防止障碍性事故发生。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单位要重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和技术改造工作。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地对陈旧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之重新发挥作用。对拟改造的仪器设备,必须提出技术、效益和经济的合理性论证报告,经相关专家和国有资产管理处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借用。

(一)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原则上就地使用。校内各单位之间确因特殊情况必须借用时,须经借出单位负责人同意,国有资产管理处审批。

(二)外借仪器设备必须严格履行检验交接手续。借出时,由双方经办人共同检验性能、指标及附件,进行登记,签字备案;归还时,双方应按同样要求办理检验交接和注销手续。如发现缺损,按规定由借用方赔偿损失。

(三)外借的高级精密仪器设备,须有专门技术人员随机操作。

第十四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维修。

(一)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妥善处理,如实填写《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属于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损坏或功能下降的,按《海南师范大学国有资产调拨报废报损报失管理办法》处理。

(二)保修期内的仪器设备,由设备管理单位联系供货商(厂家)来校修理;保修期外的仪器设备,可自行组织维修或联系供货商(厂家)来校修理。

第十五条对已经达到使用年限,或者虽未达到使用年限但确因技术落后、无法正常运行,或者维护维修费用过高,确需报废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按《海南师范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免税进口仪器设备的报废必须是已解除海关监管的,否则国

有资产管理处不受理报废申请。海关对免税进口仪器设备的监管期为五年,国有资产管理处每年统一办理到期的免税进口仪器设备解除监管的手续。

第四章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第十六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原则。各单位在满足本单位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任务需要的前提下,有义务向校内外单位开放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为全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并对外提供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

第十七条设备管理单位对外服务,应当与用户签订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保证服务质量及设备安全。

第十八条国有资产管理处应建立学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动态地向校内外发布设备分布和使用情况,推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跨单位的协作共享。

设备管理单位应及时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功能、存放地点、管理人员、对外服务规则等内容报送国有资产管理处纳入信息管理系统。

第十九条各单位应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妥善保管实验数据,保守技术秘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携带技术资料出实验室,也不能随意拆卸和转移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及附件、零配件。

第二十条对校内科研、教学以及对外提供服务可以适当收取费用。

(一)对于校内单位科研或其它公益性科研活动的,一般收取材料、水电气以及其它消耗等费用,由科研课题经费支出。

(二)由学校安排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用机收取耗材费,由实验实习经费支出。

(三)学校仪器设备对外服务,应按规定收取机时费,包括耗材费、水电费、适量的仪器折旧费、人工费等。

(四)收取的费用由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将其中一定比例经费返还有关实验室,用于补偿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运行、消耗、维护、支付必要的劳务费。

第五章考核和奖惩

第二十一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实行考核评价制度。通过考核促使设备管理单位和使用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促进仪器设备的开放使用,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共享程度与使用效益。

第二十二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每年进行一次单机考核或全面考核,由国有资产管理处会同教务处和使用单位及相关专家组成考评小组进行考核。考核主要内容是:

(一)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机时数;

(二)承担的科研项目数:包括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项目数,以及横向合作研究课题数;

(三)科研成果效益: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成果数,以及国际、国内刊物发表的论文数;

(四)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数量;

(五)现有功能的利用和技术开发的项目数;

(六)对外服务情况,包括是否入网、对外服务单位、服务

项目、机时数、服务收入等;

(七)安全操作与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

第二十三条对于使用效率低、长期闲置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学校依照规定的程序收回并作调剂处理。

第二十四条对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维护、技术开发、协作共用、培训人员、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中,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学校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

对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工作中失职或因责任事故造成损失的,追究单位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并根据经济损失的程度和责任,给予经济和行政的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1.0 目的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保证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为做好本公司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2.0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 3.0 职责 3.1 实验室仪器设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技术部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须指定专人管理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3.2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仪器设备的立项、论证、采购、安装、验收、使用、维护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要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做好日常管理,使仪器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充分发挥效益,保证科研工作的需要。 4.0 具体内容 4.1 总则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必须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实行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避免浪费,挖掘现有仪器设备的潜力,重视功能开发工作,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 4.2 设备的划分标准 4.2.1 能独立使用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形态、单价在500 元以上的一般仪器设备及单价在800元以上的专用仪器设备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4.2.2 单价在200元以上500 元以下的一般仪器设备及单价在200元以上800 元以下的专有仪器设备列入地低值仪器设备管理范围。 4.2.3 专用设备是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于的设备,包括各种各样仪器和机械设备等。 4.2.4 调拨、捐赠的仪器设备,符合上述规定的亦列入固定资产管理。 4.2.5 自制设备属固定资产的,应按需要的材料、配件成本和加工费计价,经技术部验收合格,按固定资产管理。 4.3 仪器设备的计划审批程序 4.3.1 经费预算,技术部在年度末根据科研、生产等实际需要,提前做出下一年度所需经费预算,报采购部汇总后统一向财务部递交仪器设备经费预算,最后由公司根据财力情况确定设备经费预算后,技术部开始编制下一年度设备计划。 4.3.2 仪器设备计划,设备预算计划经技术部审核通过并签字盖章后上交采购部,经总经理审核通过后,由采购部进行采购。 4.3.3 实验室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在购置前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实验室提出的申请计划中必须包括购置理由、效益预测、选型论证、公司内相同仪器设备台套数、安装和使用条件等。 4.3.4 仪器设备进入采购环节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经过公司采购批准立项。 (2)设备经费、安装配套经费已全部落实。 (3)设备负责人明确。 (4)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必须做出可行性论证结论,填写统一规定的文件、表格,并经领导批准。 (5)自制设备,订购非标准设备,必须具备经过讨论且领导批准的正规的设 计图纸和完整的技术文件资料。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2001年10月) 第一章总则 为了加强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的作用,制定本办法。 凡达到以下任意一个条件的仪器设备就属大型精密仪器,均属本规定的管理范围。 1、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含10万元)。 2、单价虽不满10万元,但一个完整的系统价格在十万元以上的设备。 3、国家科委指定的二十三种仪器设备。(见附件) 第二章计划、论证、审购和验收 根据我院建设规划、发展方向、技术条件和经费可能,必须配备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由各系和院设备主管部门制定计划逐年实施,以提高我院的教学、科研水平。 院各教研室(组)、研究室在学院下达的经费范围内,根据教学科研需要,添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时,事先要指定专人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报告,并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能采购。 购置大型精密仪器要本着适用、节约的原则,凡低、中档大型精密仪器能满足实验需要的,不应购置高档大型精密仪器;凡能购买重要部件装配的,不要进口。整机凡国内可以生产、又能满足用户需要的,不再进口。 必须建立验收制度,任何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不经验收不得正式投入使用,从批准申购开始,就要成立验收小组,验收小组由使用部门担任高级职务的教师、工程技术、实验技术人员主持,由操作人员及设备主管部门的人员组成。 进口设备验收与安装过程中发现有数量、质量的问题时,应在索赔期(一般是从货物到港、站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前三十天通知商检部门出证,送订货主管部门办理索赔事宜。 第三章常规管理 必须建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审购设备审批表、论证报告、有关批准文件、合同及附件、进口免税批件、商检报告、验收记录报告,仪器设备的技术资料、操作规程、技术开发记录、使用维修记录以及添置的零部件及配套设备等有关资料。技术档案由实验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单位共同建立,分别保管。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

附件1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大型医用设备,控制卫生费用过快增长,维护患者权益, 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转发的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大型医用设备是指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品目的医用设备,以及尚未列入管理品目、省级区域内首次配置的整套单价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用设备。 第三条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商有关部门确定、调整和公布。 第四条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分为甲、乙两类。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使用技术复杂、对卫生费用增长影响大的为甲类大型医用设备(以下简称甲类),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管理品目中的其他大型医用设备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以下简称乙类),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有关分类情况见附件。 第五条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须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原则,充分兼顾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和可及性,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共享,不断提高设备使用率。 第六条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实行配置规划和配置证制度。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许可证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发;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许可证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 第七条医疗机构要加强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管理,严格操作规范,保证设 1

备使用安全、有效。 第八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性质的医疗机构。 第二章配置规划 第九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编制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规划和提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 第十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制定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中介组织对大型医用设备的先进性、经济性和适宜性进行专业技术论证,定期发布阶梯配置入选机型,指导配置工作。 第十二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大型医用设备临床使用情况,结合技术发展和我国国情适时公布淘汰机型。 第三章配置审批 第十三条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审批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依据配置规划,经过专家论证,按管理权限分级审批。 第十四条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的程序是: 一、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由医疗机构按属地化原则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逐级上报,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二、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由医疗机构按属地化原则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三、医疗机构获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方可购置大型医用设 2

精密仪器及设备管理办法

精密、贵重仪器及大型设备管理办法 精密、贵重、大型、稀有仪器设备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物质条件,为了管好用好这批设备,提高其利用率,充分发挥其最佳效益,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科技部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管理范围 1、原国家科委统管的二十三种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见附件)。 2、凡是单价超过人民币十万元以上(含十万元)的国内外仪器设备。 3、单价虽不足十万元,但属于配套仪器设备或国外进口的精密、稀缺仪器设备。 第二条管理权限 1、凡属本办法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不论用何种经费购置教务处(后勤处)有权进行调剂、检查、鉴定和考核等项工作。 2、凡属购置本办法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应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及填写可行性论证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①必须详列规格、型号、厂家、数量及配备实验室以及开设课程(增加、更新、配备、新开实验题目),否则不予列入购置计划。 ②必须提出有技术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签字的可行性报告,其内容应包括购置理由(工作任务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工作量),设备选型,安装及使用的环境条件和技术力量,效益预测等,经教务处(后勤处)审批后报主管院长批准执行。 3、决定购置精、贵、大、稀仪器设备的同时,申请单位应同时安排安装条件,配备和培训操作人员和维护管理人员,成立验收小组,制定验收方案,开展消化技术资料等工作。保证在设备到货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条设备到货后,由教务处(后勤处)及使用单位共同组成验收小组,在到货后尽快完成技术验收并投入使用。进口设备的验收必须有单位领导、维修人员、管理人员、档案员和商检局、海关人员参加,共同拆箱、验收,并做详细记录;如发现问题,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补退手续和索赔手续,并写出验收报告;

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实施细则

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规范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的申请、受理、审查审核、决定及其管理,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依据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组织实施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 第五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建立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对配置许可申请、受理、办理等相关活动实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方便申请单位查询进度和结果,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许可结果。 第二章配置许可申请与受理 第六条申请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应当具备下列

条件: (一)符合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 (二)具有执业许可证,并设置相应的诊疗科目;或具备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从事医疗服务的其他法人资质; (三)与功能定位、临床服务需求相适应,具有与申请的大型医用设备相适应的技术条件、配套设施和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医疗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健全。 第七条申请单位应当按一式十份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会政务大厅(以下简称政务大厅)提交纸质和电子版申请材料,纸质申请材料与电子版申请材料应当一致。电子版申请材料通过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递交。 第八条申请单位提交的纸质申请材料包括: (一)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申请表(附件1); (二)申请单位执业许可证复印件,或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从事医疗服务的其他法人资质证明复印件; (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四)与申请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相应的技术条件、配套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能力证明材料复印件。 第九条申请单位为筹建或在建的,纸质申请材料为: (一)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申请表; (二)申请单位设置批准书复印件,或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贵重仪器使用管理规定

1. 目的 确保贵重仪器在科研及特殊检测项目作业中的正确运行。实行专人负责维护保养,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所属各专业实验室的所有贵重仪器(贵重仪器按医院仪器科制定标准定义)。 3.定义 无 4.职责 由中心实验室设备管理员实施对各项仪器专人负责维护、保养的登记、检查。中心实验室主任指定的专人负责的贵重仪器按厂商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手册执行。 5.工作程序 5.1贵重仪器设备和软件(包括环境条件) 5.1.1 实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校准(包括抽样、物品制备、数据 处理和分析)所要求的所有抽样、检测和测量设备(主要指贵重 仪器设备)。 5.1.2 贵重仪器设备和软件应达到所要求的准确度,并符合检测和(或) 校准相应的规范要求。在投入工作前应进行校准或核查,以证实 其能够满足实验室的规范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范。 5.1.3 贵重仪器应由经过培训或授权的人员操作。使用操作手册应便于 有关人员取用。 5.1.4 设备的安全处置、运输、存放,应符合国家实验室认证的有关规 定,以确保其功能正常防止其污染或性能退化。 5.2 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 5.2.1 使用前预先中心实验室的负责专项仪器的人员取得联系,方可安 排实验。 5.2.2 贵重仪器要通过专职人员指导严格按操作手册进行。

5.2.3 使用结束,在贵重仪器的使用登记薄上记录当天仪器的使用情 况(包括开机、关机时间、运行时间,使用中是否出现故障, 何种故障等)。 5.2.4 出现故障后,立即与仪器科人员联系,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5.3 贵重仪器设备的校准 ` 实验室应制定大型贵重仪器校准计划和程序。 5.3.1 用于检测和(或)校准的所有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包括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显著影响的辅助检测设备(如衡器、量器、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 5.3.2 校准由仪器生产厂商或国家计量管理部门定期来实验室实施。 5.3.3 实验室控制下需校准新设备,只要可行,应使用标签、编码或其他标识表明其校准状态,包括标准日期和失效日期。 5.4 贵重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与报废 确保贵重仪器设备正确运行,必须按质量标准规定严格维护管理。 5.4.1 当天运行过的贵重仪器,结束时一定要进行洁净度维护。 5.4.2 贵重仪器不是每天运行的,要定期给予通电保养,防霉、防潮, 避免电源短路。 5.4.3 贵重仪器需要检修时,应填写申请单,通知仪器科到现场检修。 5.4.4 超洁净实验室(含超净台)过滤网应定期更换。 5.4.5 贵重仪器故障不能解除,无法维修或更新的,应填写贵重仪器 报废申请表,经医院仪器科审批确认后方可报废。 6. 相关/支持性文件 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7. 记录 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

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产权属于学校的仪器设备,不论来自何种渠道或使用何种经费购买的均属于本办法管理范围。购置固定资产要到设备主管部门验收、建账,建卡。没有学校设备主管部门验收签章,学校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二、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要制订操作规程,使用、维护、维修制度,并有专人负责技术安全工作。 三、仪器设备必须按精密程度分级使用管理,井对其性能和指标进行定期校验、计量和定标,以确保仪器设备的精度和性能。 四、学校仪器设备实行账、卡、物管理制度。各部门及实验空的资产管理人员,要认真建立并做好固定资产流水帐和分类总帐。学校设备主管部门与校财务,会同使用单位每年对账一次,要求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物相符。 五、学校制定报废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对确因技术落后、损坏等原因不能修复使用或维护维修费用过高,以及无修复价值的仪器设备统一进行处理。 六、学校制定仪器设备损坏与丢失的赔偿办法,以规范和完善仪器设备的管理,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七、教职工因工作需要借用一般仪器设备的按规定办理借用手续。 八、本制度细则见广西医科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财产损坏、丢失赔偿制度 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爱护国有资产的宣传教育,认真建立仪器设备的保管与借用制底:划定科学;严格的仪器操作规招。对保管、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基本技术训练,切实防止仪器设备及低值品的损坏和丢失。 二、仪器设备及低值品(包括技术资料)因人为损坏和丢失、均届责任事故。因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坏和丢失均应赔偿。 三、由于下列主观原因,不遵守操作规程;不按制度办事又未经批准,擅自动用、拆卸设备器材;尚未掌据操作技术和了解仪器性能及方法,轻率动用设备器材:工作失职,不负责任,操作错误或保管不当,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的应予赔偿。 四、因管理不善丢失,属于单位责任的,应由单位赔偿:因工作不负责任,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大型医用设备,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大型医用设备是指列入卫生部管理品目的医用设备,以及尚未列入管理品目、本市区域内首次配置的整套单价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用设备。 第三条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分为甲、乙两类,实行配置规划和配置证制度。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分类见附件1. 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卫生部管理,并颁发配置许可证。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市卫生局管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颁发配置许可证。 第四条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应适合本市实际、符合设备配置规划原则,充分兼顾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和可及性,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共享,提高设备使用率。 第五条设立北京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北京市大型医用设备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 第六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辖区内各级各类性质的医疗机构。 二、配置规划及管理机构 第七条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由卫生部制定。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由管委会制定。 第八条管委会由卫生、发展改革、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质量技术监督等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市卫生局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九条专委会负责设备配置的技术评估(专家评审办法另行制定。专委会由卫生管理、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大型医用设备专业的专家组成。 三、配置审批 第十条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审批必须遵循依法、规范、透明的原则。配置数量严格按照卫生部批准的我市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总量进行控制。配置申请经过专家论证后,报市卫生局领导审批。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须获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方可购置大型医用设备。 第十二条市卫生局每年向卫生部报告,并通过北京市卫生信息网向社会公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年度审批情况。 第十三条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新增、更新、报废按卫生部的相关文件执行。 第十四条新增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需符合以下条件: 1、申请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设的相应诊疗项目。 2、使用大型医用设备的医师、技师、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部颁发的《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 3、申请配置CT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常规X线检查设备和相应人员、技术等条件;原则上平均年门急诊量>150000人次或年住院手术量>900人次可提出配置申请;原有同类设备每台年检查人次数≥13800人次,临床病人(除体检的检查阳性率专科医院≥70%,综合医院≥50%,可申请新增设备。 4、申请配置MRI的医疗机构,原则上应配置和使用CT两年以上;平均年门急诊量> 300000人次或年住院手术量>3000人次可提出配置申请;原有同类设备每台

测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修改状态:1 修改时间:2012年4月25日 测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BFJT-SBGL-007-2012-1 1 总则 1.1 目的 为加强宁夏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测量仪器的统一管理, 规范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更好的服务于工程建设、矿井建设、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测量仪器设备主要包括: RTK、全站仪、经纬仪(电子和光学)、水准仪(含电子)、GPS等以及相关配套设备如脚架、棱镜、花杆、棱镜杆、钢尺、测绳等。 1.3 职责 1.3.1 1.3.1.1 技术处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度的监督实施; 1.3.1.2 负责统一管理、维护测量仪器设备,建立集团公司所有测量仪器设备总台帐; 1.3.1.3 负责各类测量仪器的委托检测工作; 1.3.1.4 负责测量仪器设备调拨、采购计划、仪器设备借用、报废的审批; 1.3.1.5 检查使用单位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对违反规定的给予处罚; 1.3.1.6 负责借用测量仪器的协调工作。 1.3.2 使用单位 1.3. 2.1 负责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1.3. 2.2 负责所属测量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建立台帐; 1. 3.2.3 负责本单位测量仪器设备的送检和取回; 1.3. 2.4 提请测量仪器设备配置、采购、报废申请; 1.3. 2.5 提出临时使用测量仪器设备的借用申请。 2 管理内容 2.1 仪器的配置原则 使用单位应结合工程、生产的具体情况,按照设计要求,配备能满足建设、生产需求的测量设备,提高工程测量精度。 2.2 仪器的调拨、购置及借用管理 2.2.1 根据工程和生产实际情况做到合理、适用、经济的使用仪器。如使用单位需 要测量仪器由使用单位提出调拨申请,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报技术处,技术处根据集团公司实有测量仪器设备分布情况进行调拨,对测量仪器的调拨,调入单位与调出单位需填写《仪器设备调拨单》并注明仪器的完好情况以及仪器的配套附件等相应内容。 2.2.2 使用单位需购买测量仪器需填写《测量仪器购置申请单》,经单位主管领导 审核后报技术处审批,技术处审批后提请采购中心购买。 2.2.3 借用测量仪器工具由需求单位向测量仪器所有单位申请借用,并做好借用登 记。借用单位必须有明确的管理人员和借用期限,借用期限不得超过1个月,延期须提前3天向借用单位申请重新办理借用手续。 2.3 仪器设备的管理 2.3.1 各种测量仪器应符合国家测量仪器设备检查管理规定。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1、0目的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就是保证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为做好本公司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2、0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 3、0 职责 3、1实验室仪器设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技术部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须指定专人管理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3、2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仪器设备的立项、论证、采购、安装、验收、使用、维护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要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做好日常管理,使仪器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充分发挥效益,保证科研工作的需要。 4、0 具体内容 4、1总则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必须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实行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避免浪费,挖掘现有仪器设备的潜力,重视功能开发工作,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 4、2设备的划分标准 4、2、1能独立使用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形态、单价在500元以上的一般仪器设备及单价在800元以上的专用仪器设备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4、2、2单价在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一般仪器设备及单价在200元以上800元以下的专有仪器设备列入地低值仪器设备管理范围。

4、2、3专用设备就是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与专门用于的设备,包括各种各样仪器与机械设备等。 4、2、4调拨、捐赠的仪器设备,符合上述规定的亦列入固定资产管理。 4、2、5自制设备属固定资产的,应按需要的材料、配件成本与加工费计价,经技术部验收合格,按固定资产管理。 4、3仪器设备的计划审批程序 4、3、1经费预算,技术部在年度末根据科研、生产等实际需要,提前做出下一年度所需经费预算,报采购部汇总后统一向财务部递交仪器设备经费预算,最后由公司根据财力情况确定设备经费预算后,技术部开始编制下一年度设备计划。 4、3、2仪器设备计划,设备预算计划经技术部审核通过并签字盖章后上交采购部,经总经理审核通过后,由采购部进行采购。 4、3、3实验室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在购置前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实验室提出的申请计划中必须包括购置理由、效益预测、选型论证、公司内相同仪器设备台套数、安装与使用条件等。 4、3、4仪器设备进入采购环节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经过公司采购批准立项。 (2)设备经费、安装配套经费已全部落实。 (3)设备负责人明确。 (4)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必须做出可行性论证结论,填写统一规定的文件、表格,并经领导批准。 (5)自制设备,订购非标准设备,必须具备经过讨论且领导批准的正规的设计图纸与完整的技术文件资料。 4、3、5 编制原则,设备计划的编制必须以科研与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基础认真进行。使用部门要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提高投资效益。在申报计划时要

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是学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管理好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范围: 1、单价在1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 2、单台(件)价格不足10万元,但属于成套购置和需配套使用的,设备总价超过10万元的成套仪器设备; 3、单价不足10万元,但属于国外引进、学校及教育部根据国家规定明确为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 第二章购置 第三条申请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必须就下列内容进行可行性论证 1、必要性及工作量(使用率); 2、技术力量及实验室条件; 3、设备操作管理专职人员的基本条件及候选人情况: 4、运行经费及以后日常维护渠道; 5、与同类仪器设备性能价格比较; 6、附件、零配件、消耗性材料补充的渠道及维修条件;

7、设备对外开放服务方案; 8、投资效益预测。 第四条可行性论证报告提交主管部门,经专家组论证后,报学校主管校长审批同意,才能办理有关采购事宜。 第五条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原则上由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以下简称实管处)负责执行,需自行采购的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 第六条自行试制大型仪器设备,需按照购置一样进行可行性论证,同时,还必须对其技术设计的科学性,成熟程度以及经济合理性进行论证。制作完成后要及时组织验收、鉴定。 第三章验收 第七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到货安装调试后,由实管处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验收小组应配备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员主持验收工作,并对仪器性能质量全面负责。仪器设备的专职操作管理人员应参加验收工作。直接由国外进口的大型设备还须到海关办理有关手续,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报请海关派人共同开箱验收。 第八条仪器设备到货后应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锈蚀、受潮、霉变等,应对其进行拍照存档备查。在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和厂家确认无误后开箱,按合同和装箱单检查仪器设备和有关附(备)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和相关资料须向校档案管理部门归档,使用单位如果需要可以向校档案管理部门长期借用。

1、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80号),为规范和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使用管理,制定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下载)。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8年5月22日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促进大型医用设备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大型医用设备,是指使用技术复杂、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对医疗费用影响大且纳入目录管理的大型医疗器械。 第三条大型医用设备目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商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四条国家按照目录对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分级分类配置规划和配置许可证管理。 第五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制定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指导开展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行为的评价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区域内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行为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成立大型医用设备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确定和调整管理目录、制定和实施配置规划,以及配置与使用全过程管理提供评审、咨询和论证等技术支持。 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成立相应的专家组。 第七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配置与使用大型医用设备用于医疗服务的,适用本办法。第二章管理目录 第八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器械发展状况,结合资金投入、运行成本和使用费用、技术要求等因素,提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目录建议。 第九条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目录分为甲、乙两类。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国家卫生

精密仪器管理守则1.doc

精密仪器管理制度1 精密仪器管理制度 为规范精密仪器的管理,确保精密仪器的正常及其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仪器使用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规范精密仪器的使用及其记录。 二、精密仪器室应建立在通风、干燥、防震、无日光直射、温度相对稳定、不受化学试剂腐蚀的地方。同时,仪器要求放置整齐,并有防尘罩。 三、精密仪器应建立档案和使用登记,制订操作规程,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要做到定人保管,定室存放,定期保养,定期校验,保证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四、工作人员进入精密仪器室,必须穿工作服,仪器管理和操作人员应对精密仪器室进行卫生清扫,确保其清洁,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 五、仪器使用人开机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归位,如未归位应及时报告。检查完毕,接通电源,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操作精密仪器,操作完毕,仪器应复位。 六、仪器操作及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设备的性能、特点和基本操作方法,并具有一定的保养和检修能力。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擅自使用该仪器设备;

七、仪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故障或机件损坏,以及故障处理过程等必须记录在案,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 质量检测中心 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精密检验仪器管理制度 一、目的 检验仪器是质检中心检测、实验、分析原材料及产品的重要工具,为确保检验过程及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提高精密检验仪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质检中心所有精密分析、计量仪器。精密仪器是指指示精密,需严格操作且对存放、检测环境有严格要求的仪器。如:工业分析仪、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全自动超纯水机、电子天平、半自动分析天平、托盘天平等。 三、职责 1、本制度由生产技术部制定,生产技术部负责检查和督导,质检中心检验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管理办法

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测量设备管理,维护仪器设备的完整、安全,减少资源损失、浪费,保证项目测量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体职员都应当自觉爱护公司仪器设备,各部门要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岗位责任制,切实防止仪器设备的损坏或丢失。 第二章赔偿界限 第三条以下主观原因造测量成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的,属于责任事故,均应予以赔偿。 1、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测量仪器设备损坏; 2、未经批准,擅自动用、拆卸、改修、组装或改装仪器设备致损; 3、因工作失职或使用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损坏; 4、因保管不善,造成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 5、属个人保管、使用的便携仪器设备造成丢失; 6、其他人为原因造成损坏、丢失的责任事故。 第四条下列客观原因造成仪器设备损坏和丢失,由质量

部经理牵头组织鉴定确认,并报分管高层领导批准同意后,可免于赔偿: 1、由于仪器设备本身的原因(如:产品质量、技术缺陷、老化等),在正常使用或保管条件下发生的自然损坏; 2、因操作本身的特殊性(包括仪器设备的检修、试运行等),导致损坏的不可预见性; 3、不可抗力及其他合理的客观原因(如:停电、停水、外接电源故障等)造成意外损坏、损失。 第三章赔偿原则 第五条责任事故造成的仪器设备局部损坏,或零配件丢失,经修理可以继续使用的,赔偿金额为修复费用的20%。最高3000。 第六条责任事故造成的仪器设备发生丢失或因损坏造成整个部件报废的,赔偿30%,造成连带整机报废的,赔偿金额按下列规定计算:使用时间未满1年以内的赔偿50%,2年以内赔偿50%;第3年起按原价每年递减10%赔偿,至原价的20%时不再递减。 第四章处理程序 第七条一旦发生仪器设备损坏、丢失事故,当事人必须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并由部门负责人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当事人填写必要的证明材料,所在部门负责人按照调查核实情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贵州省桥梁工程总公司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GQGG/JL—2006—02 发放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06年5月日实施日期:2006年5月日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机械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1) 第三章机械设备的配置与验收 (3) 第四章机械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4) 第五章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6) 第六章机械设备保养管理 (7) 第七章机械设备修理 (8) 第八章机械设备的统计核算 (9) 第九章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及培训 (9) 第十章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0) 第十一章机械设备管理的考评 (12) 第十二章附则 (13)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机械设备是公路施工进度、质量的保证,也是公司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规范机械设备管理,全面贯彻ISO9001:2000、GB/T24001-1996和GB/T28001-2001体系文件,根据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条例、制度,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历年管理经验,本着“保持设备完好,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资产效益。”的宗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现代机械设备管理就是对机械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也就是对机械设备一生进行管理。包括机械设备的规划、计划、选型、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更新改选直至报废的全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总公司及下属设备管理站、各项目工程处的机械设备管理。 第二章机械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第四条总公司机械设备管理机构设置为二级管理制。一级管理机构是总公司机料部,二级管理机构是设备管理站和工程处机料科。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大型专用设备集中,中小型设备分散的方式进行管理。 第五条人员配备:各工程处二级管理机构,根据项目设备配置情况配置专职设备管理人员、维修操作人员,应由相关专业技术的人员担任,要保持人员相对稳定,对人员的设置要及时上报总公司机料部。 第六条机械设备管理机构的职能 (一)机料部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章制度,修改制定公司内部管理文件; 2、参与总公司所属大型专用机械设备更新、改造规划的制定;审核批准二级机构所属机械设备更新、改造计划;

(管理规定)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办法

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办法 为加强我校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开展协作共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壹、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工作原则 1.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的使用及管理,由分管实验室和设备工作的校长领导,实验室和设备管理处组织实施,定期进行效益的综合考核及管理。 2.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的购置,要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规划,坚持全校统筹规划、保证重点、兼顾壹般、合理配套、发展特色、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3.为保证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的有效使用和管理,必须配备相应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且且要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要做好交接工作。 二、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的管理范围 1.单价超过人民币十万元(含十万元)的仪器设备。 2.台(件)价格不足人民币十万元,但属于成套购置或需配套使用,整套价格超过人民币十万元(含十万元)的仪器设备。 3.国家科委统管的二十三种仪器设备(见附件壹)。 4.单价不足人民币十万元,但属于教育部明确规定为精密、稀缺的贵重仪器设备。 三、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计划管理 1.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位点建设,制定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的配备方案,做到合理布局。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购置前,必须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关联学科的专家进行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论证,且提交论证方案。 2.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购置审批程序:申购单位提出申

14特种设备、大型设备安装、拆卸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大型设备安装、 拆卸管理规定 受控状态: 受控号: 二〇一三年五月四发布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实施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前言 本文件是依据《安全生产法》等国家、行业有关安全法规规定,并结合我司的实际编制的,是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所依据的主要文件之一。 本制度为B版/0次于2013年5月4日正式发布本制度编写人: 本制度审核人: 本制度批准人: 本制度归档管理部门:技术质安部 本制度归口解释部门:设备公司

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特种设备、大型设备安装、拆卸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和大型设备的使用管理,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各类起重设备、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 第二条:大型设备是指安装复杂、精度要求高、重量大的机械设备,如拌合站、闸门、大型整体提升模板、脚手架等自升式架设设施。 第三条:特种设备和大型设备安装拆卸前,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安装拆卸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经设备公司审核批准或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安装拆卸前还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参加安装拆卸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具有操作证和操作能力的人员。 第四条:塔式起重机、缆式起重机、门机轨道、拌合站等设备基础的设计必须经过论证,由总工程师审定批准后,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第五条:大型设备和特种设备在安装/拆卸前,应对设备和装拆机具进行检查,确认各部件完好,方可实施安装/拆卸。 第六条:大型设备运输前,应对运输路线进行勘查,对路面状况及桥梁承载情况作详细了解,做好防护工作。 第七条:大型设备和特种设备安装调试完好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生产。 第八条:特种设备安装应符合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安装前应书面告知安装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附安装设备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以及安装拆卸方案和安装单位资质材料,经批准才能进行安装作业。 第九条:特种设备在安装竣工、自检合格后,应及时请具有特种设备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单位检测、检验,取得安全使用证或安全标志,才能投入生产运行。并到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登记。 第十条:安装作业时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第 1 页共1 页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001]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的仪器设备均为学校财产。仪器设备根据价格、性能等因素分别确定为部、省、校、院、系级管理。学校要在统一领导、归口分级管理和管用结合的原则下,由一位校(院)长分管仪器设备工作,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学校仪器设备的管理体制,明确机构和职责。对各种渠道购置、经营或非经营型的仪器设备按照统一规定进行管理,特别应做好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学校配备仪器设备要实行优化配置的原则,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仪器设备申请、审批、购置、验收、使用、维护、维修等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第四条学校采购仪器设备,要力争做到优质低价,防止伪劣产品进入学校。进口仪器设备,到货后要在索赔期内完成验收工作,不合格的及时提出索赔。购置的仪器设备,经校级主管设备的部门入帐后,财务部门方可予以报销,做到仪器设备帐物相符。仪器设备管理范围的价格起点与财政部规定的固定资产价格起点一致。 第五条学校仪器设备的管理,应充分挖掘现有仪器设备潜力,重视维护维修、功能开发、改造升级、延长寿命的工作。积极鼓励自制新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并经技术鉴定合格后登记。仪器设备在使用中应保持完好,做到合理流动、资源共享。杜绝闲置浪费、公物私化。仪器设备的调拨、报废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经技术鉴定和主管部门审批(备案)。有关收入按学校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第六条学校要对仪器设备的资料建立档案,实施计算机管理。对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金额、分布及使用状况,经常进行分析、研究和汇总,并按规定上报各类统计数据。学校应加强校内、外网络资源建设,实现各类数据网上传输,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对仪器设备实施科学化管理。 第七条学校应重视仪器设备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的培训、考核和技术等级晋升办法。对于在实验教学、实验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应予以承认和奖励。 第二章贵重仪器设备的购置 第八条单价在人民币1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为贵重仪器设备。 第九条教育部所管的贵重仪器设备范围: 1.单价在人民币4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 2.单台(件)价格不足40万元,但属于成套购置和需配套使用的,人民币40万元(含)以上的成套仪器设备; 3.单价不足人民币40万元,但属于国外引进、教育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明确为贵重、稀缺的仪器设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各自所管贵重仪器设备的范围。 第十条高等学校应根据教育事业和学科的发展规划合理购置贵重仪器设备。购置贵重仪器设备应履行下列程序: 1.购置仪器设备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1)仪器对本校、本地区工作任务的必要性及工作量预测分析(属于更新的仪器设备要提供原仪器设备发挥效益的情况); (2)所购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包括仪器设备适用学科范围,所选品牌、档次、规

医学装备管理细则

1.4.5.1 制订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计划,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审批程序,有适量应急物资储备,有应对应急物资设备短缺的紧急供应渠道。 1.有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计划。 2.有应急物资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审批程序。 3.有必备物资储备目录,有应急物资和设备的使用登记。 医院有完整的应急物资设备储备、管理、使用原始记录。 1.应急物资和设备有定期维护,确保效期,自查有记录。 2.现库存的储备物资与目录相符,有适量的药品器材、生命复苏设备、消毒药品器材与防护用品,有水与食品的储备。 3.有主管职能部门监管记录。 库存应急物资设备储备定期维护,确保效期,有后勤部门定期检查记录。 与供应商之间有应急物资和设备紧急供应的协议。 各种应急物资设备与供应商之间有应急供应协议。 5.3.8.1 有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 1.有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 2.护理人员知晓使用制度与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现场检查制度与流程与人员掌握情况 1.护理人员按照使用制度与操作规程熟练使用输液泵、注射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吸引器等常用仪器和抢救设备。 2.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处理预案及措施。 现场抽查5位护士的掌握程度 1.对各科室落实情况有追踪和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 2.意外情况的处理及措施,全部符合处理预案的要求。 查护理部督查记录,持续改进。 6.6.5.1 按照相关规定建立详细的高值耗材采购制度和流程,有严格管理和审批程序 1.按照规定建立高值耗材采购制度和流程。 2.所有招标高值耗材全部纳入集中招标采购,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3.对政府采购目录外高值耗材采购有严格管理和审批程序。 1、查看高值耗材采购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 2、查看所有招标的完整相关资料。 3、查管理制度及审批程序,各抽查5项目录外高值耗材采购情况。 有主管部门对招标采购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查看主管部门对招标采购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的制度及落实记录。 无相关违规违纪违法事件。 询问相关部门,查看相关资料。 6.9.1医学装备管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部门规章、管理办法、标准的要求,按照法律、法规,使用和管理医用含源仪器(装置)。 6.9.1.1 建立医学装备管理部门。 1.根据“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权一致”原则建立院领导、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制度,成立医学装备委员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