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氦制冷机测量纯铜低温热导率

用氦制冷机测量纯铜低温热导率

用氦制冷机测量纯铜低温热导率
用氦制冷机测量纯铜低温热导率

低温制冷技术新发展

低温制冷技术新发展
巨永林
上海交通大学 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s

主要内容
1 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简介 2 高能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 3 国际热核反应实验堆(ITER) 4 空间红外探测
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s

1 国际大科学工程
投资大(30-120亿美元) 时间长(10-20年) 国际合作(十几-上百个国家)
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s

美国能源部20年大科 学工程发展规划
美国能源部2003年11月公布 了二十年中长期大科学工程 发展规划,共28项,拟投资 120亿美元。这些大工程项 目中的80%是以低温与超导 技术为工程基础的。 “这些大科学工程将使科学 发生革命,使美国科学位于 世界前沿,将会产生重大科 学发现,对人类社会做出重 大贡献”Spencer Abraham (美国能源部长)

28个项目

? ? ? ? ? ? ? ? ? ? ? ? ?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散裂中子源) ITER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 Joint Dark Energy Mission(联合暗能量计划) NSLS upgrade(同步辐射光源-升级计划) Free Electron Laser(自由电子激光器) RHIC-B(相对重离子对撞机-B计划) e-RHIC(电子-相对重离子对撞机) Double Beta Decay(双Beta衰变) Super Neutrino Beam(超级中微子束) Fusion Energy Contingency(聚变能约束) BTeV(千亿电子伏特加速器) ILC(国际直线加速器) ……
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s

导热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导热系数的测量 导热系数(又称导热率)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导热系数大、导热性能好的材料称为良导体,导热系数小、导热性能差的材料称为不良导体。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系数比非金属的要大,固体的导热系数比液体的要大,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因为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随温度、压力变化,而且材料的杂质含量、结构变化都会明显影响导热系数的数值,所以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法精确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2.利用稳态法测定铝合金棒的导热系数,分析用稳态法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存在的缺点。 二.实验原理 热传导是热量传递过程中的一种方式,导热系数是描述物体导热性能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积的热量dQ/dt 是一个无法直接测定的量,我们设法将这个量转化为较容易测量的量。为了维持一个恒定的温度梯度分布,必须不断地给高温侧铜板加热,热量通过样品传到低温侧铜板,低温侧铜板则要将热量不断地向周围环境散出。单位时间通过截面的热流量为: 当加热速率、传热速率与散热速率相等时,系统就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此时低温侧铜板的散热速率就是样品内的传热速率。这样,只要测量低温侧

铜板在稳态温度 T2 下散热的速率,也就间接测量出了样品内的传热速率。但是,铜板的散热速率也不易测量,还需要进一步作参量转换,我们知道,铜板的散热速率与冷却速率(温度变化率)dQ/dt=-mcdT/dt 式中的 m 为铜板的质量, C 为铜板的比热容,负号表示热量向低温方向传递。 由于质量容易直接测量,C 为常量,这样对铜板的散热速率的测量又转化为对低温侧铜板冷却速率的测量。铜板的冷却速率可以这样测量:在达到稳态后,移去样品,用加热铜板直接对下铜板加热,使其温度高于稳态温度 T2(大约高出 10℃左右),再让其在环境中自然冷却,直到温度低于 T2,测出 温度在大于T2到小于T2区间中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描绘出 T —t 曲线(见图 2),曲线在T2处的斜率就是铜板在稳态温度时T2下的冷却速率。 应该注意的是,这样得出的 t T ??是铜板全部表面暴露于空气中的冷却速率, 其散热面积为 2πRp2+2πRphp (其中 Rp 和 hp 分别是下铜板的半径和厚度),然而, 设样品截面半径为R ,在实验中稳态传热时,铜板的上表面(面积为 πRp2)是被 样品全部(R=Rp )或部分(R

简易瞬态工况法操作规程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操作规程 1、检测前注意做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确保被检车辆符合上线检测要求。 2、车辆驱动轮停在转鼓上,根据系统提示将分析仪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400mm以上,并固定于排气管上。 3、按照试验运转循环开始进行试验 4、启动发动机 a)按照制造厂试验说明书的规定,使用启动装置,启动发动机。 b)发动机保持怠速运转40s。在40s终了时开始循环,并同时开始取样。 5、怠速 a)手动或半自动变速器 1、怠速期间,离合器接合,变速器置空挡。 2、为了按正常循环进行加速,车辆应在循环的每个怠速后 期,加速开始前5s离合器脱开,变速器置一档。 b)自动变速器:在试验开始时,放好选择器后,在试验期间,任 何时候不得再操作选择器。 6、加速 a)进行加速时,在整个工况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使加速度恒定。 b)若加速度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有可能,超出的时间应从工况改变的复合公差允许的时间中扣除,否则,必须从下一等速工

况的时间内扣除。 c)自动变速器若加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则应按手动变速器的要求,操作档位选择器。 7、减速 a)在减速工况时间内,应使加速踏板完全松开,离合器接合,当车速降至10km/h时,离合器脱开,但不操作变速杆。 b)如果减速时间比响应工况规定的时间长,则应使用车辆的制动器,以使循环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 c)如果加速时间比响应工况规定的时间短,则应在下一个等速或怠速工况时间中恢复至理论循环规定的时间。 8、等速 a)从加速过渡到下一等速工况时,应避免猛踏加速踏板或关闭节气门。 b)等速工况应采用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变的方法实现。 c)循环终了时(车辆停在在转鼓上),变速器置于空挡,离合器接合。同时停止取样。 9、重新开始测试 在测试期间,若分析仪检测到样气中CO和CO2的浓度之和小于规定值,测试中止,该次排放测试结果无效,需重新开始测试。或者由于引车员操作不当车速超差导致测试中止,则测试需重新进行。再次开始测试前,必须是底盘测功机滚筒完全处于静止。 10、测试结束

(精品)热阻及热导率的测量方法

热阻及热导率测试方法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导热材料热阻和热导率的测试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金属基覆铜板热 阻和导热绝缘材料热阻和热导率的测试。 术语和符号 术语 热触热阻 contact resistance 是测试中冷热两平面与试样表面相接触的界面产生热流量所需的温差。接触热阻 的符号为R I 面积热流量areic heat flow rate 指热流量除以面积。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方法。 λ:热导率,W/(m﹒K); A:试样的面积,m 2 ; H:试样的厚度,m; Q:热流量,W 或者 J/s; q:单位面积热流量,W/ m 2 ; R:热阻,(K﹒m 2 )/W。 原理 本方法是基于测试两平行等温界面中间厚度均匀试样的理想热传导。 试样两接触界面间的温 度差施加不同温度,使得试样上下两面形成温度梯度,促使热流量全部垂直穿过试样测试表 面而没有侧面的热扩散。 使用两个标准测量块时本方法所需的测试: T1=高温测量块的高温,K; T2=高温测量块的低温,K; T3=低温测量块的高温,K; T4=低温测量块的低温,K; A=测试试样的面积,m 2 ; H=试样的厚度,m。 基于理想测试模型需计算以下参数: T H:高温等温面的温度,K; T C:低温等温面的温度,K; Q:两个等温面间的热流量 热阻:两等温界面间的温差除以通过它们的热流量,单位为(K﹒m 2 )/W; 热导率:从试样热阻与厚度的关系图中计算得到,单位为W/(m.K)。

接触热阻存在于试样表面与测试面之间。 接触热阻随着试样表面特性和测试表面施加给试样 的压力的不同而显著变化。因此,对于固体材料在测量时需保持一定的压力,并宜对压力进 行测量和记录。热阻的计算包含了试样的热阻和接触热阻两部分。 试样的热导率可以通过扣除接触热阻精确计算得到。 即测试不同厚度试样的热阻,用热阻相 对于厚度作图,所得直线段斜率的倒数为该试样的热导率,在厚度为零的截取值为两个接触 界面的接触热阻。如果接触热阻相对于试样的热阻非常小时(通常小于1%),试样的热导率 可以通过试样的热阻和厚度计算得出。 通过采用导热油脂或者导热膏涂抹在坚硬的测试材料表面来减小接触热阻。 仪器 符合本测试方法的一般特点要求的仪器见图A.1和图A.2。 该套仪器增加测厚度及压力监测等 功能,加强了测试条件的要求来满足测试精度需要。 仪器测试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5μm;测试表面平行度不大于5μm。 精度为1μm归零厚度测试仪(测微计、LVDT、激光探测器等)。 压力监测系统。 图A.1 使用卡路里测量块测试架 图A.2 加热器保护的测量架 热源可采用电加热器或是温控流体循环器。主热源部分必需采用有保护罩进行保护, 保护罩 与热源绝缘,与加热器保持±0.2K的温差。避免热流量通过试样时产生热量损失。无论使用 哪一种热源,通过试样的热流量可以用测量块测得。 热流量测量块由测量的温度范围内已知其热导率的高热导率材料组成。为准确测量热流量, 必须考虑热传导的温度灵敏度。推荐测量块材料的热导率大于50 W/(m.K)。 通过推算测量块温度与测试表面的线性关系(Fourier传热方程),确定测量块的热端和冷端 的表面温度。 冷却单元通常是用温度可控的循环流体冷却的金属块,其温度稳定度为±0.2 K。 试样的接触压力通过测试夹具垂直施加在试样的表面上,并保持表面的平行性和对位。

低温制冷机项目合作方案

低温制冷机项目 合作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 低温制冷机是指在低温下可以提供冷量的封闭制冷机。低温制冷机是 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随着低温物理的发展,电子工业、宇航技术的发展,使低温制冷机在中、小型、特别是在小型和微型低温制冷技术中获得 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全球低温制冷机产业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4亿美 元增长到2025年的3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6%。半导体行业、超导 磁体和电源系统中低温冷却器的采用率不断上升,以及在MRI、NMR设备和 质子治疗领域中急速采用低温冷却器的情况,是推动全球低温冷却器市场 增长的主要因素。推动市场增长的其他关键因素包括在太空应用中对低温 冷却器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在微卫星军事应用中对低温冷却器的发展等。 该低温制冷机项目计划总投资17181.2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14988.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24%;流动资金2192.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76%。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057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111.44 万元,税金及附加300.69万元,利润总额4463.56万元,利税总额5379.91万元,税后净利润3347.6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32.2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5.98%,投资利税率31.31%,投资回报率 19.48%,全部投资回收期6.63年,提供就业职位408个。

低温制冷机项目合作方案目录 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线项目

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线项目 一、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设备配置清单及技术参数要求(1套)★

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线的建设安装,应符合《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机构技术规范》、《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宁波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网实施细则》等标准规定关于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的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要求该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软件接入业主方现有环保检测数据服务器,检测数据存入现行服务器数据库,并与现有运行的检测系统相兼容。 二、设备基坑、操作间及车间地面浇筑清单及要求。 1、按设备基础要求开挖基坑,并按要求放置预埋件和设备线路管道,浇筑混凝土,并将检测车辆地面浇筑混凝土加高。(工程量见设备基坑图纸)。 基坑与地面浇筑的混凝土标号应为C30以上,地面整体浇筑混凝土后的水平面与原检测车间地面标高一致。 2、车间内南首墙边搭建1间1.5m(宽)*2.5m(长)*2.5m(高)电脑操作间,离地面1.2m以下为铝合金材质,1.2m至2.5m安装厚度为1cm的钢化玻璃。 三、钢结构车间新建及改造项目清单及技术要求 1、钢结构车间厂房: 跨度长18m,宽度7.5m,沿口高5.55m,北侧立面安装1.5m*2.3m塑钢窗两扇,要求新厂房与原检测车间厂房无缝衔接,沿口与原车间正立面沿口无缝衔接,立柱与墙梁采用H型钢,规格不小于300mm*175mm。 钢结构车间新建及改造项目,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型钢结构技术规程》GB50018-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1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20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要求。 钢结构车间厂房具体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荷载要求:抗风压0.50KN/m2以上; ②、结构钢材材质、锚栓、檩条墙梁、压型钢板等强度等级不低于Q235; ③、钢结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应符合以下要求:Q345材质:不小于0.45; ④、钢结构表面处理:抛丸处理,符合Sa2.5级,及《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GB8923规定; ⑤、防火措施:按建筑耐火等级入构件耐火时限,根据《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选用防火涂料及构造做法。

制冷及低温原理(2014年中期试卷)

重庆大学 制冷与低温原理 期中考试试卷 2014-2015 学年 第 1 学期 开课学院: 动力工程学院 课程号:14011535 考试日期: 2014.10.30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45 分钟 一、 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 压缩机吸气过热分为有用过热和无用过热,无用过热会使制冷剂单位质量制冷量__不变__(不变,减小或增大);实践表明,多数情况下,压缩机吸气过热的大部分是无用过热,为了避免大量无用过热,常采用____气液或者回热热____交换器。 2. 蒸汽压缩式制冷中,降低蒸发温度和提高冷凝温度都会使得制冷机的 COP___ 降低_____,二者中对制冷性能系数影响较为明显的是________蒸发温度___。 3. R718代表的制冷剂是____H 2O___;制冷剂选用时通常要考虑环境影响指数,通常是指___温室影响指数____和臭氧衰减指数。 4. 超临界制冷循环是循环中制冷剂的放热过程在____临界温度____以上,为非凝结相变的放热过程。 5. 为获得低温而采取两级压缩或复叠式制冷循环的主要原因有__减小压比__ 和 ____获得比单级压缩循环更低的制冷温度 ___ 。 6. 采用液体过冷循环,在相同过冷度下,过冷使制冷量和制冷系数提高的百分数与制冷剂的____比热容_______和____潜热_______有关。 7. 工作在蒸发温度5℃,冷凝温度50℃工况下的热泵循环,其理想制热 系数为 7.18 。 8. CO 2超临界制冷循环放热过程为一变温过程,有较大的___温度___滑移。正好与所需的变温热源相匹配,是一种特殊的___劳伦兹___ 循 环,用于热回收时,有较高的热效率。 9. 评价一个制冷循环与可逆制冷循环的接近程度,通常用_____热力完善度或循环效率_______指标表示。 10.压缩机和 节流阀或膨胀阀 把整个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分成高压和低压两部分。 二、判断题 (20分,每题2分) 1.制冷循环中应用液体过冷对改善制冷循环的性能总是有利的。 ( Y ) 2.氨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管道可以用不锈钢管。 ( Y ) 3.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高压液管是连接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的管道。 ( Y ) 4.物质从致密态到质稀态相变时,吸收热量。 ( Y ) 5.气体绝热节流是一个典型的可逆过程,节流前后的焓值不变。 ( N ) 6.饱和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三者相等。 ( Y ) 7.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用来反映消耗一定的补偿能可获得多少收益能,供热系数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 ( N ) 8.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中,高压级压缩机的输气量等于低压级压缩机的输气量。 ( N ) 9.制冷剂R600a 对臭氧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 N ) 10.制冷剂的ODP 值越大,表明对臭氧层的破坏潜力越大;GWP 越小,表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越小。 ( Y ) 命 题人: 组题人: 审 题 人: 命题 时 间: 教 务处制 学院 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封 线 密

低温制冷机项目投资建议书

低温制冷机项目 投资建议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该低温制冷机项目计划总投资15853.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264.8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67%;流动资金2588.73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6.33%。 达产年营业收入2114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425.92万元,税金及 附加261.13万元,利润总额4714.08万元,利税总额5625.43万元,税后 净利润3535.5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89.8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9.74%,投资利税率35.48%,投资回报率22.30%,全部投资回收期5.98年,提供就业职位326个。 低温制冷机是指在低温下可以提供冷量的封闭制冷机。低温制冷机是 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随着低温物理的发展,电子工业、宇航技术的发展,使低温制冷机在中、小型、特别是在小型和微型低温制冷技术中获得 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全球低温制冷机产业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4亿美 元增长到2025年的3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6%。半导体行业、超导 磁体和电源系统中低温冷却器的采用率不断上升,以及在MRI、NMR设备和 质子治疗领域中急速采用低温冷却器的情况,是推动全球低温冷却器市场 增长的主要因素。推动市场增长的其他关键因素包括在太空应用中对低温 冷却器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在微卫星军事应用中对低温冷却器的发展等。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背景 低温制冷机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产业发展示范区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5776.21平方米(折合约68.63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关于汽车尾气检测简易工况法的简单介绍

关于汽车尾气检测简易工况法的简单介绍所属分类:车辆论文 【摘要】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环保的影响很大,汽车的尾气检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会促进环保技术的发展,而且将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介绍几种先进的汽车尾气检测简易工况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简易工况法;排放;瞬态加载法 一、因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及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环保的重要课题。汽车企业正在努力通过引进技术以达到排放要求。但是,目前在用汽车的尾气检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会促进环保技术的发展,而且将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1.机动车的生产量及保有量急剧增加使汽车排放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机动车辆的需求与日俱增,使得国内机动车的生产量及保有量急剧增加。据统计,近10年来汽车产量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3%左右,保有量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2%左右,我国目前汽车保有量为3000多万辆,年产量为200多万辆。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机动车辆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我国的汽车社会保有量将分别达到4000万辆和4500万辆,加上每年1150万辆的摩托车和300万辆家用车的产销规模,汽车排放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

2.由于检测方法的落后带来相关部门执法的困难并且导致在用车的严重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首先要从生产厂家抓起。虽然国家对汽车排放有相关标准要求,相应的排放法规也较为严格,但由于执法不够严格,许多新车在出厂时就并不能符合排放标准。现在,部分国产车声称已经达到欧洲Ⅰ号或欧洲号Ⅱ标准,环保性能如何如何。但据透露,目前国内的汽车产品中只有少部分的高档车达到了欧洲Ⅱ号标准,但部分车型的所谓达标,最多只是“实验室”理论上的结果,实际排放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致使目前国内许多汽车产品的实际尾气污染较严重。 二、因此在这简单介绍几种较为先进汽车尾气检测简易工况法。 国外发展了车辆有载荷检测法。将车辆置于底盘测功机上,车辆按规定车速在底盘测功机上“行驶”。驱动轮带动滚筒转动,滚筒并非处于自身无阻力可旋转状态,底盘测功机会按照检测标准事先设定向滚筒、最终向驱动轮施加一定的负荷,来模拟汽车道路行驶阻力。车辆按一定的速度、克服一定的阻力,走完试验工况,同时测量尾气中污染物含量。有载荷检测法与新车试验比,设备、仪器做了简化,试验时间也缩短很多,故称为“简易工况法”。国外简易工况法主要有: a.汽油车瞬态加载法(IM240) b.汽油车稳态加载加速模拟法(ASM) c.汽油车瞬态加载法(VMAS) d.柴油车加载减速法(LUGDOWN)

水冷螺杆式低温冷冻机组详解

KDSL系列水冷螺杆式低温冷冻机组是凯德利公司针对钢铁、医药、电子、化工、食品等特殊行业,根据多年工业用冷冻机组设计经验,综合国内外先进技术精心设计研发的新一代低温冷冻设备,其温度范围可在 -30℃ ~ 0℃之间任意调节,压缩机采用国际知名品牌的新型螺杆压缩机,比一般压缩机能效高出20%~30%,并获得欧美多国专利和ISO9001国际品质认证。系统零部件及电气控制元件均采用国际著名品牌,性能稳定可靠,控制系统采用PLC触摸屏控制,使操作更为简便。可根据客户需求订制各种使用工况的冷冻设备。

凯德利牌双级复叠机组是以酒精或盐水作为载冷剂的低温冷冻机机组由两台压缩机组成二元复叠式制冷系统,高温级采用R22/R404A为工质,低温级采用R23为工质,其工作过程如下: 1、高温级 R22/R404A循环系统:被压缩的R22/R404A高压制冷剂蒸汽从压缩机排出,经过油分离器,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通过不断流动的冷却水带走热量,凝结成高压R22/R404A液体。液态R22/R404A制冷剂由冷凝器出来后,经过干燥过滤器、电磁阀等,进入膨胀阀节流降压为低压液体。然后进入冷凝—蒸发器,在冷凝—蒸发器内吸收R23的热量,蒸发成低压蒸汽后流入压缩机中。制冷剂R22/R404A不断重复上述循环,保证了低温级 R23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 2、低温级 R23循环系统:被压缩的R23高压制冷剂蒸汽从压缩机排出,经过油分离器与油过滤器,进入冷凝—蒸发器,在冷凝—蒸发器中通过吸收 R404A级冷量,凝结成R23高压液体。液态R23制冷剂由冷凝—蒸发器出来后,经过干燥过滤器等,进入膨胀阀节流降压为低压液体。然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R23吸收载冷剂热量,汽化蒸发为低压蒸汽后流入压缩机中。制冷剂 R23不断重复上述循环,为用户提供低温载冷剂。

非良导体热导率的测量带实验数据处理

本科实验报告 (阅) 实验名称:非良导体热导率的测量 实验11 非良导体热导率的测量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热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学习测量非良导体热导率的基本原理的方法。 3.通过做物体冷却曲线和求平衡温度下物体的冷却速度,加深对数据图事法的理解。 【实验原理】 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设有一厚度为l、底面积为S?的薄圆板,上下两底面的温度T ,T 不相等,且T1>T2,则有热量自上底面传乡下底面(见图1),其热量可以表示为 (1)

图1 测量样品 式中,为热流量,代表单位时间里流过薄圆板的热量;为薄圆板内热流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式中的负号表示热流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为待 测薄圆板的热导率。 如果能保持上下两底面的温度不变(稳恒态)和传热面均匀,则,于是 (2) 得到 关键1.使待测薄圆板中的热传导过程保持为稳恒态。 2.测出稳恒态时的。 1.建立稳恒态 为了实现稳恒态,在试验中将待测薄圆板B置于两个直径与B相同的铝圆柱A,C 之间,且紧密接触,(见图2)。 图二测量装置 C内有加热用的电阻丝和用作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前者被用来做热源。首先,

可由EH-3数字化热学实验仪将C内的电阻丝加热,并将其温度稳定在设定的数值上。B的热导率尽管很小,但并不为零,固有热量通过B传递给A,使A的温度T A逐渐升高。当T A高于周围空气的温度时,A将向四周空气中散发热量。由于C的温度恒定,随着A的温度升高,一方面通过C通过B流向A的热流速率不断减小,另一方面A向周围空气中散热的速率则不断增加。当单位时间内A 从B 获得的热量等于它向周围空气中散发的热量时,A的温度就稳定不变了。 2.测量稳恒态时的 因为流过B的热流速率就是A从B获的热量的速率,而稳恒态时流入A的热流速率与它散发的热流速率相等,所以,可以通过测A在稳恒态时散热的热流速率来测。当A单独存在时,它在稳恒温度下向周围空气中散热的速率为 (3) 式中,为A的比热容;为A的质量;n=T=T2成为在稳恒温度T2时的冷却速度。 A的冷却速度可通过做冷却曲线的方法求得。具体测法是:当A、C已达稳恒态后,记下他们各自的稳恒温度T2,T1后,再断电并将B移开。使A,C接触数秒钟,将A 的温度上升到比T2高至某一个温度,再移开C,任A自然冷却,当TA降到比T2约高To(℃)时开始计时读数。以后每隔一分钟测一次TA,直到TA 低于T2约To(℃)时止。测的数据后,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TA为纵坐标做A 的冷却曲线,过曲线上纵坐标为T2的点做此曲线的切线,则斜率就是A在TA 的自然冷却速度,即 (4) 于是有(5) 但要注意,A自然冷却时所测出的与试验中稳恒态时A散热是的热流速率是不同的。因为A在自然冷却时,它的所有外表面都暴漏在空气中,都可以 散热,而在实验中的稳恒态时,A的上表面是与B接触的,故上表面是不散热的。由传热定律:物体因空气对流而散热的热流速率与物体暴露空气中的表面积成正比。设A的上下底面直径为d,高为h,则有 (6)

制冷与低温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一、设计目的、要求 (2) (一)目的 (2) (二)要求 (2) 二.设计任务 (2) 三、设计参数 (2) (一)空调负荷 (2) (二)设计工况 (2) 四、系统热力计算 (3) (一)制冷计算 (3) (二)热泵计算 (4) 五、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及设 (5) (一)压缩机选型 (5) (三)冷凝器设计 (12) 六、系统管路及辅助设备选型计算 (15) (一)储液器的选择 (15) (二)毛细管的选择 (15) (三)连接管道的确定 (16) (四)干燥过滤器 (17) (五)电磁阀 (17) 七、参考文献 (17)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目的、要求 (一)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制冷及低温技术原理”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达到了解制冷系统的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要求 1.了解制冷装置设计的一般步骤; 2.培养运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的能力; 3.能正确应用所学课程的知识进行设计计算; 4.初步具备绘制装置图纸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设计分体热泵型房间空调器。根据设计参数进行制冷/热泵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热力计算,选配制冷压缩机,设计室外和室内换热器,完成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用,以及制冷系统管路设计。 三、设计参数 (一)空调负荷 1、房间面积:35m2 2、单位面积冷/热负荷:160W/220W 3、制冷剂:R290 (二)设计工况 1、工况(夏季)

室内干/温度:27/19.5℃ 室外环境干/湿球温度:36.5/27.3℃ 过冷度:5℃ 蒸发温度:7.2℃ 冷凝温度:54.4℃ 吸气温度:15℃ 2、热泵工况(冬季) 室内干/湿球温度:20/13.6℃ 室外干/湿球温度:2/1℃ 过冷度:5℃ 过热度:5℃ 蒸发温度:2℃ 冷凝温度:46.71℃ 四、系统热力计算 (一)制冷计算 过冷度:5℃发温度:7.2℃冷凝温度:54.4℃吸气温度:15℃ 个状态点参数

冷风机设计计算

第二章冷空气参数计算 人工制冷是指借助于制冷装置,以消耗机械能或电磁能、热能、太阳能的呢过形式的能量为代价,把热量从低温系统向高温系统转移而得到低温,并维持这个低温。目前常用的制冷方式有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电热制冷、磁制冷、涡流管制冷和热声制冷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利用气体的节流效应,通过绝热膨胀来制冷的。 蒸汽压缩式制冷由分为单机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和多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及其许多发展形式,这里为了研究方便,采用最简单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单机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大部件组成,如下图所示。对制冷剂蒸汽只进行一次压缩,故称为单机蒸汽压缩。整个循环过程主要由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节流过程以及蒸发过程四个过程组成,每个过程在不同的部件中完成,制冷剂在每个过程中的状态又各不相同。 对于冷风机的设计计算,要对循环的主要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并主要关注与蒸发器相关的循环参数。 在冷风机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所给条件计算出冷空气参数,冷空气参数是冷风机设计计算的基础和依据,其计算结果直接影响冷风机的选型和设计,因此其计算要求较高的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冷空气计算主要是依据相关经验公式和查表所得进行的。计算的内容可大概分为回风参数和送风参数,回风参数是冷风机蒸发器的进口空气参数,送风参数是冷风机的出口空气参数也即要进入室内的空气参数;计算主要涉及冷空气的焓值、含湿量、密度、粘度、饱和蒸汽压等。 2.1制冷循环相关计算 2.11已知条件: 已知:回风干球温度:0℃回风相对湿度:90% 送风干球温度:-3℃送风相对湿度:95% 大气压: 10132Pa 制冷量: 5.4kw 制冷剂: R22

简易瞬态工况法操作规程

简易瞬态工况法操作规程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操作规程;1、检测前注意做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确保被检车辆; 2、车辆驱动轮停在转鼓上,根据系统提示将分析仪取;a)按照制造厂试验说明书的规定,使用启动装臵,启;a)手动或半自动变速器;1、怠速期间,离合器接合,变速器臵空挡;2、为了按正常循环进行加速,车辆应在循环的每个怠;b)自动变速器:在试验开始时,放好选择器后,在试;何时候不得再操作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操作规程 1、检测前注意做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确保被检车辆符合上线检测要求。 2、车辆驱动轮停在转鼓上,根据系统提示将分析仪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400mm以上,并固定于排气管上。 3、按照试验运转循环开始进行试验 4、启动发动机 a)按照制造厂试验说明书的规定,使用启动装臵,启动发动机。 b)发动机保持怠速运转4 0s。在40s终了时开始循环,并同时开始取样。 5、怠速 a)手动或半自动变速器 1、怠速期间,离合器接合,变速器臵空挡。 2、为了按正常循环进行加速,车辆应在循环的每个怠速后期,加速开始前5s离合器脱开,变速器臵一档。 b)自动变速器:在试验开始时,放好选择器后,在试验期间,任 何时候不得再操作选择器。 6、加速

a)进行加速时,在整个工况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使加速度恒定。 b)若加速度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有可能,超出的时间应从工况改变的复合公差允许的时间中扣除,否则,必须从下一等速工 况的时间内扣除。 c)自动变速器若加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则应按手动变速器的要求,操作档位选择器。 7、减速 a)在减速工况时间内,应使加速踏板完全松开,离合器接合,当车速降至10km/h时,离合器脱开,但不操作变速杆。 b)如果减速时间比响应工况规定的时间长,则应使用车辆的制动器,以使循环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 c)如果加速时间比响应工况规定的时间短,则应在下一个等速或怠速工况时间中恢复至理论循环规定的时间。 8、等速 a)从加速过渡到下一等速工况时,应避免猛踏加速踏板或关闭节气门。 b)等速工况应采用保持加速踏板位臵不变的方法实现。 c)循环终了时(车辆停在在转鼓上),变速器臵于空挡,离合器接合。同时停止取样。 9、重新开始测试 在测试期间,若分析仪检测到样气中CO和CO2的浓度之和小于规定值,测试中止,该次排放测试结果无效,需重新开始测试。或者由于引车员操作不当车速超差导致测试中止,则测试需重新进行。再次开始测试前,必须是底盘测功机滚筒完全处于静止。 10、测试结束

保温隔热绝热材料性能检测导热系数检测方法

保温隔热绝热材料性能检测导热系数检测方法 1.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1.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保温、隔热、绝热材料导热系数的检测方法。本规程适用于保温、隔热、绝热材料干燥匀质试件导热2·K/W)的测定,且所系数(被测试件的热阻应大于0.1 m测定的结 果均为在给定平均温度和温差下试件的导热系数。 1.1.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132 绝热材料名词术语 GB 10294-198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 GB 10295-198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 GB 10296-198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圆管法 GB 10297-1988 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热线法 护热平板法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GB 3399-1982

1.2 仪器设备 1.2.1 量具 应符合GB6342规定。 1.2.2 导热系数仪 导热系数仪根据测试原理不同可分为分为防护热板式导热系数仪、热流计式导热系数仪等。防护热板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见图1.1,热流计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见图1.2。

置装件试a双 b 单试件装置 1.1 防护热板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图 a 单热流计不对称布置

b 双热流计对称布置 式件c 双试装置热流计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图1.2 检测程序1.3 导热系数检测程EPS)1.3.1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序GB 10294-1988GB 或按测数热板EPS导系的定。GB 10294-1988规定进行;仲裁方法时执行10295-1988.1.3.1.1 状态调节 样品应去掉表皮并自生产之日起在自然条件下放置28d后进测试。样品按GB/T 2918-1998中23/50二级环境条件进行,在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的条件下进行16 h状态调节。 1.3.1.2厚度测量

制冷机分类

制冷压缩机分类概述: 压缩机为制冷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只有通过它将电能转换为机械功,把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才能保证制冷的循环进行。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把制冷剂从低压提升为高压,并使制冷剂不断循环流动,从而使系统不断将内部热量排放到高于系统温度的环境中。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制冷系统通过压缩机输入电能,从而将热量从低温环境排放到高温环境。制冷压缩机的能效比决定整个制冷系统的能效比。由于环境温度是经常变化的,故制冷压缩机大部分时间是处于部分负荷状态,因此制冷压缩机要具有能量调节。 制冷压缩机分类具体情况: 一. 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分类:靠改变工作腔的容积,将周期性吸入的定量气体压缩。 1. 往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靠活塞的往复运动来改变汽缸的工作容积。 依外部构造分为: ①全封闭制冷压缩机:制冷量小于60KW,多用于空调机和小型制冷设备中。 驱动电机和运动部件封闭在同一空间里,结构紧凑,密封性好,噪声低。但功率较小,不易维修。 常见品牌:法美巴西泰康,法美优乐,美谷轮﹑布里斯托,丹麦丹佛斯,意大利恩布拉克﹑伊莱克斯,日本日立﹑松下﹑东芝﹑三洋,三菱﹑DAKIN大金,韩LG,中国春兰等。 ②半封闭制冷压缩机分类:制冷量60~600KW,可用于各种空调﹑制冷设备中。 由曲轴箱机体与电机外壳共同构成密闭的空间,工作稳定寿命长,制冷能力较大,可用于多种工况,可维修,但噪声稍高。分为单级压缩型(常规型,碟阀型,卸载型,连通型)和双级压缩型。 常见品牌:美德谷轮,德比泽尔﹑博克﹑格拉索,意大利富士豪﹑莱富康,日本三菱﹑日立﹑三洋,中国泰州雪梅﹑大连冰山﹑南京五洲等。 ③开启式制冷压缩机分类: 压缩机和电机分别为两个设备于外部连接,结构复杂笨重,工作不稳定,已近于淘汰。 2. 回转式制冷压缩机:靠回转体的旋转运动来改变汽缸的工作容积。 依内部构造制冷压缩机分类: ①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制冷量8~12KW,多用于小型空调机和制冷设备中。 为全封闭式,结构紧凑,密封性好,噪声低。但功率较小,不易维修。常见品牌:日本三菱﹑日立﹑松下﹑三洋﹑东芝,中国庆安﹑黄石东贝等。 ②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制冷量8~150KW,可用于各种空调﹑制冷设备中。 为全封闭式,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性能高,密封性好,噪声低,为今后主导机型。 常见制冷压缩机品牌:美德谷轮,法美优乐,日本日立﹑松下﹑大金﹑三洋,中国春兰等。 ③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制冷量100~1200KW,可用于大中型空调﹑制冷设备中。 为半封闭式,结构紧凑,工作性能高,制冷能力大并可进行无级调节,但润滑油系统较复杂,噪声较高。分为单,双螺杆型。

低温制冷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低温制冷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摘要 低温制冷机是指在低温下可以提供冷量的封闭制冷机。低温制冷机是 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随着低温物理的发展,电子工业、宇航技术的发展,使低温制冷机在中、小型、特别是在小型和微型低温制冷技术中获得 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全球低温制冷机产业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4亿美 元增长到2025年的3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6%。半导体行业、超导 磁体和电源系统中低温冷却器的采用率不断上升,以及在MRI、NMR设备和 质子治疗领域中急速采用低温冷却器的情况,是推动全球低温冷却器市场 增长的主要因素。推动市场增长的其他关键因素包括在太空应用中对低温 冷却器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在微卫星军事应用中对低温冷却器的发展等。 该低温制冷机项目计划总投资4229.3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3177.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13%;流动资金1051.99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24.87%。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9600.00万元,总成本费用7297.70万元,税金及附加89.49万元,利润总额2302.30万元,利税总额 2709.35万元,税后净利润1726.7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82.6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4.44%,投资利税率64.06%,投资回报率 40.83%,全部投资回收期3.95年,提供就业职位154个。

低温制冷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圆球法测量导热系数

圆球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 一、目的 在稳定传热情况下,利用圆球法测定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并用图解法确定此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λ=λ0(1+bt) 二、原理 本实验是利用在稳定传热情况下,以球壁导热公式作为基础来求得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λ。设有一空心球体,球的内表面直径d 1,外表面直径为d 2,壁 厚21 2d d -=δ,如果内、外表面的温度维持不变,并等于t 1和t 2,则根据傅立 叶定律得 δπλπλ21212 121)(11)(2d d t t d d t t Q -=--= (1) 移项得 ) ()(21212121t t d d IU t t d d Q -=-= πδ πδλ (2) 式中: I 为电热器的工作电流 U 为电热器的工作电压; λ为试验材料在温度2 21t t t -=时的导热系数。 如果需要求得λ和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则必须测定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然后将测得的导热系数值λ1、λ2、λ3…λn 及其对应的t 1、t 2、t 3…t n 在坐标纸上绘出其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

绘出坐标点后,应根据各的昂的位置揣摩一下,是否能够连成一条直线或连成一条曲线。由于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温度相差不过分悬殊时一般可以当作线性直线关系的。因此可通过各点间的中心位置绘一条直线,然后在直线上任取a、b两个坐标点并算出直线的截距,就不难求出函数式λ=λ0(1+bt),此式是描绘被测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实验点之所以不能完全落在一条直线上,是由于λ(t)不完全是线性关系,其次在实验中难免有种种误差所引起的偏差。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中,仅取四个温度工况。为了便于学生实验,四个不同温度工况由四个不同的实验球来实现。 每个实验球共有两个空心球体,球壁均用紫铜板冲压成形。内球外径为 d1,外球的内径为d2。四个空心球体的几何尺寸见下表: 球体结构的尺寸 球号d1 mm d2 mm d mm 1 80.0 160.0 163.0 2 80.0 160.0 163.0 3 80.0 160.0 163.0 4 80.0 160.0 163.0 内球中间装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功率自耦式调压器调节,输出的功率通过装在电加热器电源上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读出,并由变送器将数据送入数据采集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