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光光度计深刻复习试题

分光光度计深刻复习试题

分光光度计深刻复习试题
分光光度计深刻复习试题

分光光度计复习题

一、判断题

1. 在一定的光强照射下,光电流与射入的光量近似成正比。( √)

2. 在分光光度计中,用光电管代替硒光电池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

3.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根据物质的分子对紫外、可见区辐射(光)产生的吸收光谱和Lambert-Beer定律测量物质的性质和含量的分析仪器。( √)

4.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周期一般为半年。( ×)

5.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仪器类别分为A类和B类。(×)

6. 检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所使用的光谱中性滤光片的标称值为10%、20%、30%(或40%)。(√)

7. 仪器无需预热就能检定。(×)

8.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规定,仪器透射比重复性应不大于相应投射比准确度绝对值的2倍。(×)

9. 适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源,常用的有钨灯和普通灯。( ×)

10.杂散光的存在,会使测量结果吸光度值增加,透射比值减小。( ×)

11. 分光光度计最重要的计量指标是波长的准确度和投射比正确度。(√)

12. 表征干涉滤光片特性的参数是峰值波长和半宽度。(√)

13.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要求温度在10℃以上,相对湿度不大于80%。( ×)

14.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电源电压:(220±22)V,频率:(50±1)Hz。( √)

15.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可不进行外观检查。(×)

16. 可见分光光度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当波长置于580nm处时,在样品室内应能看到绿色光斑。(×)

17. 样品室应密封良好,无漏光现象。(√)

18. 吸收池的透光面是否光洁,有无划痕和斑点都不影响检定。(×)

19. 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主要是针对波长范围为360-800nm,或以次为主要谱区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

20.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常用碘钨灯。(×)

21. 原子吸收光谱中灯电流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是选用最低的工作电流( √)

22.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对谱线复杂的元素常用较小的狭缝进行测定。( √)

23. 任何型号的分光光度计都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和显示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24. 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光电倍增管,负高压越高灵敏度就越高。(√)

25. 可见分光光度计检验波长准确度是采用苯蒸气的吸收光谱曲线检查。(×)

26. 朗伯一比尔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光。(√)

27.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溶液的浓度越大,对光的吸收也越大,但吸收峰波长仍不变。(√)

28. 分光光度计按它们的波长范围可分为4种。(×)

29. 可见光区光谱中性滤光片,透射比标称值为10%,20%,30%(或40%)。(√)

30.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适用于波长范围为190至850nm的仪器检定。(√)

31. 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系统由光源和一系列平面镜组成。(×)

lg不是检定规程中描述的Lambert-Beer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2. 公式A=t

33. 决定仪器分辨率大小最主要因素是线色散的大小。(√)

34. 吸收池的透明窗口需要垂直于入射光束,以便减少反射损失。(√)

35.

36.

37.

38.

39.

40.

二.单选题:

1. ( D )是最简单、最廉价的单色装置。

A、棱镜

B、光栅

C、平镜

D、滤光片

2.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的光路设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差别只在单色器的出射狭缝和样品之间加了一个( A )。

A、斩波器

B、棱镜

C、光栅

D、滤光片

3. 比色计是用( C )作单色器进行光吸收分析的仪器。

A、棱镜

B、光栅

C、滤光片

D、斩波器

4. 分光光度计反射镜的作用是把光源发出的光线集中到(A )并充满它的准直镜,均匀照射到狭缝。

A、单色器

B、棱镜

C、光栅

D、滤光片

5. 721型仪器预热时,比色皿架处于蒸馏水校正位置。使光电管受光照,旋转调节100%电位器使表针至( B )。

A、零

B、满度

C、90%

D、.85%

6. 朗伯一比尔定律只适用于(C)光。

A、白光

B、复合光

C、单色光

D、多色光

7.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溶液的浓度越大,对光的吸收也越大,但吸收峰波长仍( A )。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D、有时大,有时小

8. 由于多次反射效应在吸收池内部存在,因此测量到的吸光度值总是( C )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不一定

9. 棱镜是基于对不同波长的辐射具有不同的(B),而使辐射产生色散的元件。

A、反射率

B、折射率

C、透射率

D、散射率

10. 光的吸收、散射及光电效应都说明光具有( A )性。

A、微粒

B、波动

C、微粒和波动

D、颗粒

11. 紫外分光光度计有光源、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和(A )等五大部件组成

A、吸收池

B、光电管

C、指针表头

D、光栅

12. 光栅的色散作用基于光的( C )原理。

A、干涉

B、散射

C、衍射

D、反射

13. 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依据物质对可见区辐射(光)产生的特性吸收光谱及( B )定律,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辐射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

A、米开朗基罗

B、朗伯-比尔

C、牛顿

D、阿基米德

14. 1类光栅型仪器在波长360nm处,杂散辐射率应不大于( C )。

A、0.8%

B、0.5%

C、0.3%

D、0.2%

15. 棱镜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20nm处,透射比重复性应不大于( B )。

A 、0.8% B、0.5% C、0.3% D、0.2%

16.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周期为( B )年。

A 、半B、1 C、2 D、3

17.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证书除检定证书外,另一种是( A )。

A、检定结果通知书

B、报告书

C、检定测试书

D、检定结果报告书

18. 仪器检定处不得有( B )直射。

A、灯光

B、强光

C、日光灯

D、手电

19. 对棱镜型仪器和光栅型第3类仪器,应选择( D )片干涉滤光片进行检定。

A 、1 B、2 C、3 D、不少于3

20. 仪器在工作状态下,按说明书要求( C )后才可进行检定。

A、清洗

B、吹扫

C、预热

D、干燥

21. 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分为光栅型和( A )两种。

A、棱镜型

B、原子型

C、平镜型

D、散热型

22. 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D)。

A、精密数字

B、准确数字

C、可靠数字

D、有效数字

23. 紫外光谱分析中所用比色皿是(B)

A、玻璃材料的

B、石英材料的

C、萤石材料的

D、陶瓷材料的

24. 可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选用作光源的钨灯和卤元素灯是属于(A)光源。

A、热;

B、放电;

C、激光。

25.在300nm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时,应选用(C )比色皿

A、硬质玻璃

B、软质玻璃

C、石英

D、透明塑料

26. 决定仪器分辩率大小最主要因素是(B)

A、单色光强度;

B、线色散的大小;

C、检测器的光谱灵敏度。

27. 吸收池的透明窗口需要垂直于入射光束,以便减少(B)损失。

A、透射;

B、反射;

C、折射。

28. 可见-紫外分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A )

A、400-760nm

B、200-400nm

C、200-760nm

D、200-1000nm

29. 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B )无光。

A、入射光的波长

B、液层的高度

C、液层的厚度

D、溶液的浓度

30. 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发现波长在580nm处,出射光不是黄色,而是其他颜色,其原因可能是( D )

A、有电磁干扰,导致仪器失灵;

B、仪器零部件配置不合理,产生实验误差;

C、实验室电路的电压小于380V;

D、波长指示值与实际出射光谱值不符合。

31. 在分光光度法中,应用光的吸收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应采用的入射光为(B )

A、白光

B、单色光

C、可见光

D、复合光

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波长和范围(C )

A、200—400nm

B、400—780nm

C、200—1000nm

D、780—1000nm

33. 紫外光检验波长准确度的方法用(B )吸收曲线来检查

A、甲苯蒸气

B、苯蒸气

C、镨铷滤光片

D、以上三种

3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的成套吸收池其透光率之差应为( A )

A、0.5%

B、0.1%

C、0.1%-0.2%

D、5%

35. 入射光波长选择的原则是(C )

A、吸收最大

B、干扰最小

C、吸收最大干扰最小

D、吸光系数最大

36. 分光光度计中检测器灵敏度最高的是(D )

A、光敏电阻

B、光电管

C、光电池

D、光电倍增管

37. 下列分光光度计无斩波器的是(B )

A、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B、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C、双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D、无法确定

38. 可见分光光度计适用的波长范围为(C )

A、小于400nm

B、大于800nm

C、400nm-800nm

D、小于200nm

39. 721分光光度计适用于(A )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都适用

40.

41.

42.

三、多选题

1. 杂散光产生的原因有哪些(ABCD )。

A、光学器件加工时造成的散射缺陷和光学器件被污染、擦伤

B、单色仪内壁及狭缝刀口的反射

C、玻璃器件产生的荧光

D、二次色散现象的产生

2. 检定分光光度计的“稳定性”,主要是考核仪器哪几方面的因素( AB )。

A、仪器的检测器在不受光情况下,由于测量电路漂移和光电转换器件暗电流变化产生零点漂移

B、当有辐射进入检测器时,几乎全部系统都处于工作状态下仪器测量电路随时间的变化性即光电流的稳定性

C、透射比

D、杂散光

3. 分光光度计的分辨率取决于哪些因素(ABC )。

A、棱镜或光栅的尺寸和色散特性

B 、棱镜或光栅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光学系统

C、单色系统的狭缝宽度

D、灵敏度

4.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用于检定波长的1级干涉滤光片的峰值波长的参考范围为:(ABCDE )。

A、370-400nm

B、430-470nm

C、530-570nm D 、660-690nm E、760-790nm

5. 检定分光光度计时,用到的滤光片主要有(ABCD )。

A 、氧化钬滤光片B、镨钕滤光片C、干涉滤光片D、中性滤光片E、石英滤光片

6. 721型分光光度计,当电流表指示无偏转,可能的故障原因为(AB )。

A、指示电表损坏

B、仪器放大系统某处导线虚焊或短路

C、电源指示灯坏

D、电位器移位

7. 关于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与保养,下列说法中,(AC )是正确的。

A、仪器应安放在整洁干燥的房间内,并应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

B 、仪器使用完毕后,可不用防尘套罩住,也不用干燥处理

C 、定期检查仪器波长的准确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测量误差

D、不必清理残留液,自然蒸发即可

8. 721型分光光度计,接通电源后,指示灯及光源灯不亮,可能的原因是(AB )。

A 、保险丝不通或接触不好

B 、电源开关损坏

C 、电位器断路

D 、稳压电源坏

9. 关于721型分光光度计光源灯的安装与调整的正确做法有( ABC ) 。

A 、灯丝要求平直,如果灯丝弯曲会影响光的能量

B 、灯丝的位置要与出光孔平行并对准,上、下、左、右调节后紧固螺钉

C、光源头有二个引线头,安装时用导线焊接,主要是防止接触不良而造成的光源发光不稳现象。

D、在焊接时,要使焊点与灯头铜皮碰上

10.对一台新的751型分光光度计而言,需进行哪些项目的检定。(ABCD )

A 、外观。

B、波长准确度与重复性。

C、分辨率。

D、透射比正确度与重复性。

11. 按汞灯的汞蒸汽压不同可将汞灯分为哪几种(ACD )。

A 、低压汞灯

B 、中压汞灯C、高压汞灯 D 、超高压汞灯

12. 引起751型分光光度计波长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几个方面(AB )

A、机构误差

B、调整误差

C、震动误差 D 、微量误差

13. 光电流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AB )。

A、辐射源辐射能量的变化

B、光电转换元件在光连续照射下产生疲劳飘移现象

C、电压不稳

D、电流不稳

14.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由哪几部分构成(ABCD)

A、光源

B、单色器

C、吸收池

D、检测器

15. 当分光光度计100%点不稳定时,通常采用(ABD )方法处理。

A、查看光电管暗盒内是否受潮,更换干燥的硅胶。

B、对于受潮较重的仪器,可用吹风机对暗盒内、外吹热风,使潮气逐渐地从暗盒内跑掉;

C、更换波长;

D、更换光电管

16. 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与754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技术参数相同的有(BCD )。

A、波长范围

B、波长准确度:

C、波长重复性:

D、吸光度范围:

1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的单色器的主要元件是(AC )。

A、棱镜或光栅

B、光电管

C、吸收池

D、检测器

18. 721型分光光度计在接通电源后,指示灯不亮的原因是(ABC )

A、指示灯坏了

B、电源插头没有插好

C、电源变压器损坏

D、检测器电路损坏

19. 7504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常要调校的是(ABC )

A、光源灯

B、波长

C、透射比

D 、光路系统

20. 分光光度计的检验项目包括(ABC )

A、波长准确度的检验

B、透射比准确度的检验

C、吸收池配套性的检验

D、单色器性能的检验

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的单色器的主要元件是(AC )

A棱镜或光栅

B光电管

C吸收池

D检验器

22. 分光光度法中判断出测得的吸光度有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ABCD )。

A、比色皿没有放正位置

B、比色皿配套性不好

C、比色皿毛面放于透光位置

D、比色皿润洗不到位

23.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组成中包括的部件有(ABD )。

A、光源

B、单色器

C、原子化系统

D、检测系统

24. 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有机物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是(ACD )等。

A、峰的形状

B、曲线坐标

C、峰的数目

D、峰的位置

25. 可见一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接通电源后,指示灯和光源灯都不亮,电流表无偏转的原因有(ACD )。

A、电源开关接触不良或已坏

B、电流表坏

C、保险丝断

D、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已断

26. 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ABCD )等。

A、波长的校正

B、吸光度的校正

C、杂散光的校正

D、吸收池的校正

27. (AB )光电管暗盒内硅胶受潮可能引起

A、光门未开时,电表指针无法调回0位。

B、电表指针从0到100%摇摆不定。

C、仪器使用过程中0点经常变化。

D、仪器使用过程中100%处经常变化。

28. (BC )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

A、石英窗

B、棱镜

C、光栅

D、吸收池

29.

30.

四、填空题:

1.适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源,常用的有钨灯和卤钨灯。

2.测量样品溶液吸光度时,用作比较的溶液(或试剂)称为参比溶液,或空白溶液。

3.杂散光的存在,会使测量结果吸光度值减小,透射比值增加。

4.检定电压不变时,仪器示值在三分钟内的稳定性,主要是考查辐射检测器稳定性。由于红光辐射量使光电元件疲劳和发生热波动故选择红光区。

5.当一束光通过一透明体时其透射比的定义为透射光通量(强度)和入射光通量(强度)之比用符号τ表示。

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最主要计量参数是波长准确度和透射比准确度.

7. 对于不能安装笔型汞灯的仪器,在检定波长准确度时,可以用氧化钬

滤光片代替,但其特征峰长需经计量部门检定。

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所用的光谱是分子吸收光谱。

9. 在紫外区工作时,应采用石英吸收池;在可见光区一般用玻璃吸收池。

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的分光元件一般是棱镜或光栅;而光电比色计采用的分光元件是滤光片。

11. 对于不能安装笔型汞灯的仪器,在检定波长准确度时,可以用氧化钬滤光片代替,但其特征峰长需经计量部门检定.

12. 钨灯和卤钨灯在可见区产生的光谱是带状光谱。

13. 棱镜是基于对不同波长的辐射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而使辐射产生色散的元件。

14. 在400~700nm波段范围内色散率大且能够吸收小于380nm入射光的单色元件是玻璃棱镜。

15. 干涉滤光片的峰值波长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标定后才能使用,其重要原因是峰值波长会发生变化。

16. 可供紫外分光光度计选用作光源的氢灯是属于放电光源

1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棱镜式仪器而言,新制造仪器的杂散辐射率应不大于0.6%。

18. 吸收池类别可分为石英和玻璃两种。

19. 标准石英吸收池的规格为8mm。

20. 检定光栅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波长准确度应符合±0.5(A类)nm。

21. 分光光度计是用单色器分光来实现光的单色性。

22. 可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选用作光源的钨灯和卤元素灯是属于热光源。

23. 分光光度计中准直镜的作用是将从狭缝通过来的光束变为平行光束。

24.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证书类型有2种。

25. 钨灯和卤钨灯在可见区产生的光谱是带状光谱。

26.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吸收曲线。

27. 几何光学是以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这三大试验定律为基础的。

28. 用于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的干涉滤光片峰值波长的参考范围为:370-400nm,430-470nm,530-570nm,660-690nm,760-790nm。

29. 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系统、单色器系统、样品室和检测器系统组成。

30. 分光光度计按它们的光学系统可分为3种。

五、问答题:

1、分光光度计通常由哪五部分组成?并简述各部分功能。

答:分光光度计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和显示系统等五部分组成。光源:提供各种波长混合而成的光能;单色器:将入射的复合光分成单色光;样品室:按放样品;检测器:将透射样品的光能量转变为电信号加以放大;显示系统:把放大的信号显示或记录下来。

2、对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应该有什么要求?

答:有三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光源能提供连续辐射,即它辐射的光谱应包括所用的光谱区内所有波长的光;其次,光的强度必须足够强;光源在整个光谱区内辐射强度不应波长的改变而有明显变化,即波长的应有足够的稳定性。

3、何谓单色光及单色器?

答:单一波长(或频率)的任何电磁辐射称为单色光,但所谓单色光实际上是以所要求波长为中心波长的具有一定波长范围的狭窄谱带。

单色器是指从波长范围宽广的光线中分出波长单一的单色光学装置或部件。 4、按检定规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透射比正确度应该怎样检定?

答:用投射比分别为20%,40%和70%左右的光谱中性玻璃虑光片,在440,546,635nm 波长处,以空气为参比,分别测定各滤光片的投射比,连续测量3次并记录测量值。然后按下式计算投射比正确度。

∑=-=?3

1

31i s i r ττ

式中:i τ—每一滤光片第i 次投射比的测定值; s τ—每一滤光片在相应波长下的投射比标准值。

5、吸光度的定义是什么?其数学表达式是什么?

答:吸光度被定义为投射到均匀吸收介质上的入射单色光强度(辐射强度)I 0与投过该介质的光强度I 的比值的对数,或投射比τ倒数的对数。吸光度用符号A 表示,是一个无量纲量,数字表达式为:A=τ

1

lg

)/lg(0=I I

6. 按检定规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透射比正确度应该怎样检定?

答:用投射比分别为10%,20%和30%或40%左右的光谱中性玻璃虑光片,在440,546,635nm 波长处,以空气为参比,分别测定各滤光片的投射比,连续测量3次并记录测量值。然后按下式计算投射比正

确度。∑=-=?3

1

31i s i r ττ

式中:i τ—每一滤光片第i 次投射比的测定值; s τ—每一滤光片在相应波长下的投射比标准值。 7. 吸光度的定义是什么?其数学表达式是什么?

答:吸光度被定义为投射到均匀吸收介质上的入射单色光强度(辐射强度)I 0与投过该介质的光强度I 的

比值的对数,或投射比τ倒数的对数。吸光度用符号A 表示,是一个无量纲量,数字表达式为:A=τ

1

lg

)/lg(0=I I

8. 检定规程中所指的透射比正确度的含义是什么?重复性用什么表示? 答:透射比正确度的含义是:一系列透射比测量值的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 透射比重复性用透射比测量值与其平均透射比值之差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表示。

9. 何谓杂散光?用以检测杂散光的物质应具备什么性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要求检测的杂散光波长有那几个?

答:检测器在给定标称波长处所接收辐射线中夹杂有不属于入射光或带通以外的光线。这部分光线就被称为杂散光。

用以检测杂散光的物质应该在制定的检测波长处具有全吸收而无透射的性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要求检测的杂散光波长有220nm 和360nm 。 10.检定一台新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需检哪些项?

答:需要进行十项检定:外观、波长准确度与重复性、分辨率、示值灵敏度、光度灵敏度、稳定性、换档偏差、透射比正确度与重复性、杂散光和吸收池配套性。 11. 检定分光光度计的“稳定性”主要是考核哪些方面的因素?

答:考核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仪器的检测器在案不受光的情况下,由于测量电路漂移和光电转换器件暗电流变化产生零点漂移;第二,当有辐射进入检测器时,几乎全部系统都处于工作状态下,仪器电路随时间的变化性即光电流的稳定性。 12. 何谓单色光及单色器?

答:单一波长(或频率)的任何电磁辐射称为单色光,但所谓单色光实际上是以所要求波长为中心波长的具有一定波长范围的狭窄谱带。

单色器是指从波长范围宽广的光线中分出波长单一的单色光学装置或部件。 13. 简叙仪器电器安全检测项目及所用设备。

答:仪器电器安全检测项目:

需要进行以下项目检定:1、外观、2、稳定性、3、波长准确度与重复性、4、示值灵敏度、5、最少光谱频带、6、基线平直度、7、嘈声、8、电源电压的影响、9、杂散辐射率、10、吸收池配套性、11绝缘电阻。

所用设备:1、调压变压器、2、频率计、3、电流电压表、4、兆欧表、5、秒表、6、石英汞灯、7、氧化钬—玻璃滤光片;氧化钬溶液;8、重铬酸钾和高氯酸标准溶液;9、光谱中性滤光片;10、标准石英吸收池;11、杂散辐射率标准溶液或滤光片。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六、论述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七、计算题:

1、当强度为I 。的单色光通过一被测溶液后,透过光的强度减弱为Io 的十分之一,求出该被测溶液的透射比和吸光度。

解:根据定义得 投射比τ=I t /I 0×100%=1/10I 0/I 0=10% 吸光度A=-lg τ=1.0

2、用已知峰值波长为524nm 的干涉虑光片检定A 、B 两台721型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峰值波长为526和518计算A 、B 两台仪器的波长误差,并判定是否合格? 解:波长误差m λλλ-=?

)

(2520518)(6520526nm nm B A -=-=?=-=?∴λλ

按规程规定,在500-600nm 范围内最大允差为±5nm ,故仪器A 不合格,仪器B 合格。 3. 4. 5. 6. 7. 8. 9. 10.

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722N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一、使用步骤 1、连接仪器电源线,确保仪器供电电源有良好的接地性能; 2、接通电源,使仪器预热20分钟。(不包括仪器自检时间); 3、用键设置测试方式:透射比(T),吸光度(A),已知标准样品浓度值方式(C)和已知标准样品斜率方式(F); 4、用波长选择旋钮设置您所需的分析波长; 5、将参比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盖上样品室盖。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比色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会影响样品测试的精度; 6、将0%T校具(黑体)置入光路中,在T方式下按“0%T”键,此时显示器显示“000.0”; 7、将参比样品推(拉)入光路中,按“0A/100%T”键调0A/100%T,此时显示器显示的“BLA”直至显示“100.0”%T或“0.000”A为止。 8、当仪器显示器显示出“100.0”%T或“0.000”A后,将被测样品推(拉)入光路,便可从显示器上得到被测样品的透射比或吸光度值。 二、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后应检查样品室是否积存有溢出溶液,经常擦拭样品室,以防废液对部件或光路系统的腐蚀;

2、仪器使用完毕应盖好防尘罩。可在样品室及光源室内放置硅胶袋防潮,但开机时一定要取出; 3、长期不用仪器时,尤其要注意环境的温度、湿度,定期更换硅胶。 4、工作条件:环境温度: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RH; 三、期间核查 1、波长范围检查:主机正常开机并预热30分钟,模式为“透射比”档, 转动波长旋钮至波长范围两端按100%T健,应能正常调节100%T,开样品室盖时按0%T应能正常调节0%T。 2、透射比重复性检查:将主机波长设定至550nm,仪器调0%T,调100%T。 置入透射比为40%T左右并在附近平坦吸收的样品(例如:中性滤光片)连测三次检查显示值,其最大差值应在±0.3%T内。 3、定点噪声检查:设定波长在550nm,仪器调0%T,调100%T,设定标尺至“吸光度”,观察显示窗内数字跳动在0.002A范围内。 4、波长重复性检查:设置标尺为“透射比”,采用分光光度计通用的镨钕滤光片作样品。以空气为空白,仪器调0%T,调100%T,将样品置入光路,读出在520~540nm波长范围内与样品标准峰值相对应的波长值。重复三次,波长读数误差不应大于±1nm。 5、核查周期:半年一次 四、设备维护 1、为确保仪器稳定工作,电压波动较大的地方,建议用户配备220V稳压器; 2、仪器接地要良好; 3、干燥剂应保持其干燥性,发现变色立即更换或活化后再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GGX-5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1 GGX-5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1 仪器特点 原子吸收是指基态自由原子对光辐射能的共振吸收。通过测量自由原子对光辐射能的吸收程度而推断出样品中的某一元素的量大小,根据这一原理研制的分析测试仪器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主要由原子化系统、光学系统、信号检测放大输出系统及附属设备组成。下面先将仪器部分结构的性能和特点概述一下: (1) 元素灯, 光源稳定, 寿命较长,我站较常使用的铜、铅、镉、锰、铁、镍等元素灯, 使用五至六年后才更换(具体点灯时间没有统计) 。在使用期内光源是十分稳定的,当一旦出现光能量下降得利害且光源不稳时,需反接处理或更换元素灯。 (2) 原子化系统, 现在很多生产厂家采用石英玻璃喷雾器, 玻璃喷雾器具有耐腐蚀、干扰小的优点, 出厂前已将玻璃喷雾器出口的碰撞球的位置调节固定好, 无须使用者再调节球的位置。同时配有各种口径的毛细吸液管, 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提升量大小, 以调节最灵敏、最稳定的雾化率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3) GGX-5型, 由于生产厂吸取了国外同行的先进电子线路和技术, 仪器的数据输出相当稳定, 工作曲线线性、数据重复性和准确性等技术指标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 部分使用同型号仪器的用户亦有同感。 1.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开关机原则“先开后关, 后开先关”原则。如开机程序“电源→A 键→B 键→C 键”, 关机时必须是“C 键→B 键→A 键→电源”。气路必须先开空气压缩机, 待一定空气压力和流量后, 才能开乙炔气点火, 关机时必须关闭(切断) 乙炔气源后, 才关空气压缩机。如果开关机程序操作混乱, 极容易损伤或烧毁电气设备, 甚至发生严重安全事故。GGX-5型采用了燃气安全阀系统, 该系统只有当仪器主机电源开通后, 空气压力和流量达到一定的条件下, 燃气阀门才能撞开, 这种装备为安全使用仪器加了一道非常实用有效的防线。开关机除了要严格按程序外, 还必须严格地、准确地将各功能键调到应处的位置。要

722N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722N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目次 1仪器的主要用途--------------------------------------------------1 2仪器的工作环境--------------------------------------------------1 3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1 4仪器的工作原理--------------------------------------------------2 5仪器的光学原理--------------------------------------------------2 6仪器的安装、使用与维护------------------------------------------3 7 仪器的调校和故障分析--------------------------------------------5 8 仪器的成套性----------------------------------------------------6 9 仪器的保管及免费修理期限----------------------------------------7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 产品执行标准的编号:Q/YXLZ50-2004

1仪器的主要用途 722N可见分光光度计能在近紫外、可见光谱区域对样品物质作定性和定 量的分析。该仪器可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质量控制等部门,是理化实验室常用的分析仪器之一。 2仪器的工作环境 仪器应安放在干燥的房间内,使用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超过 85%。 使用时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且避免强烈的震动或持续的震动。 室内照明不宜太强,且避免直射日光的照射。 电扇不宜直接向仪器吹风,以免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 尽量远离高强度的磁场、电场及发生高频波的电器设备。 供给仪器的电源电压为AC220V22V,频率为50Hz1Hz,并必须装有良好的接地线。 推荐使用交流稳压电源,以加强仪器的抗干扰性能。使用功率为1000W以上的电子交流稳压器或交流恒压稳压器。 2.7避免在有硫化氢、亚硫酸氟等腐蚀气体的场所使用。 3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仪器类别:2类 光学系统:单光束、衍射光栅。 波长范围:330nm~800nm。 光源:钨卤素灯12V30W。 接收元件:光电池。 波长准确度:2nm。 波长重复性:≤1nm。 光谱带宽: 5nm。 杂光:≤%(在360nm处)。 透射比测量范围:%~%。 吸光度测量范围:~。 浓度直读范围:0000~1999。 透射比准确度:%。 透射比重复性:≤%。 噪声:100%噪声≤%,0%噪声≤%。 稳定性:亮电流≤%/3min, 暗电流≤%/3min。 电源:AC220V22V, 50Hz1Hz。

分光光度计简易操作手册

UVPROBE简易操作手册 第1章:初始画面 第2章:装置的连接 第3章:测定 第4章:光谱测定方式 4-1参数和显示的设置 4-2光谱测定 4-3数据处理功能 1.波长范围和纵轴范围的变更 2.峰谷检测 3.光谱线色彩的改变等 4.面积计算 5.数据计算 6.其他 第5章:光度分析方式 5-l参数和显示的设置 5-2定量测定 第6章:动力学方式 第1章:初始画面 启动UVPROBE以后,出现上示的对话窗口,需要输入设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点击确定健。 测量前注意事项 1、测量前先打开仪器,再打开计算机,测量完成后确认样品室内无样品后,关上样品室盖,先关闭计算机再关闭仪器。 2、电压不稳定一定要使用镇压器,否则将烧坏仪器保险丝。 3、样品池内溶液不要超过池容积的4/5,样品池放入样品室前外部要擦干。测量完毕后,比色皿要冲洗干净。 4、定期检查干燥剂情况,若已经变色要更换。

5、使用大样品室要把检测器切换到EXT状态,使用完后要拨到INT状态。 6、测量时,波长范围的边界要尽量避开检测器和光源更换时的波长。 第2章:装置的连接 首先从下拉式菜单的仪器项上追加需要的仪器。操作完毕如下图①所示,加装了UV-1650、UV- 2550、UV- 2450以及UV- 3150;使用时点击实际连接的仪器,例如下图的UV- 2450,然后点击上图的连接键②,这样装置与PC机连接(当然,中间的通讯电缆的连接、通讯口的指定等都是必须的,此处不再赘述)并开始下示的初始化面。 使用大样品室时,首先安装光路转换器(下图左),然后将检测器切换按钮拨到EXT档(下图右),测 量完毕后需要将检测器切换按钮又拨回到INT档上。 初始化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初置,如一切顺利通过就可以开始测定。若某些项 检测失败,请检查光源是否正常发光和干燥剂是否放置正确。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一、开机预热 仪器在使用前应预热30分钟。 二、波长调整 转动波长旋钮,并观察波长显示窗,调整至需要的测试波长。 注意事项:转动测试波长调100%T/0A后,以稳定5分钟后进行测试为好(符合行业标准及质监局检定规程要求)。 三、设置测试模式 按动“功能键”,便可切换测试模式。相应的测试模式循环如下:*开机默认的测试方式为吸光度方式 四、结果打印(721型无此功能) 在得到测试结果后按动“打印”键便可打印结果(需外接标准串行打印机)。 五、光源切换(适用于752、754、755B型) 因为仪器在紫外区和可见区使用不同的光源,所以需要波动光源切换杆来手动的切换光源。建议的光源切换波长为340nm,即200nm-339nm适应氘灯,340nm-1000nm使用卤素灯。 注意事项:如果光源选择不正确,或光源切换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仪器的稳定性。特殊测试要求除外。 六、比色皿配对性 仪器所附的比色皿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适应比色皿一套两只,供紫外光谱区使用,置入样品架时,两只石英比色皿上标记Q或箭头方向要一致。玻璃比色皿一套四只,供可见光谱区使用。 石英比色皿和玻璃比色皿不能混用,更不能和其他不经配对的比色皿混用。用手拿比色皿应握比色皿的磨砂表面,不应该接触比色皿的头光面,即透光面上不能有手印或溶液痕迹,待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比色皿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清洗干净。 七、调T零(0%T) 1.在T模式时,将遮光体置入样品架(如图七所示),合上样品室盖,并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然后按动“调0%T”键,显示器上显示“00.0”或“-00.0”,便完成调T零,完成调T零后,取出遮光体。 注意事项:1.测试模式应在透射比(T)模式; 2.如果未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盖,并使其进入光路便无法完成调T零;

分光光度计说明

722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1.仪器的主要用途 722可见分光光度计能在近紫外、可见光谱区域对样品物质作定性和定量的的分析。仪器可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质量控制等部门,是理化实验室常用的分析仪器之一 2.仪器的工作环境 2.1仪器应安放在干燥的房间内,使用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 2.2使用时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且避免强烈的震动或持续的震动。 2.3 室内照明不宜太强,且避免直射日光的照射。 2.4 电扇不宜直接向仪器吹向,以免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 2.5 尽量远离高强度的磁场、电场及发生高频波的电器设备。 2.6供给仪器的电源电压为AC220V±22V,频率为50Hz±1Hz,并必须装有良好的接地线。推荐使用交流稳压电源,以加强仪器的抗干扰性能。使用功率为1000W以上的电子交流稳压器或交流恒压稳压器。 2.7 避免在有硫化氢、亚硫酸氟等腐蚀气体的场所使7 避免在有硫化氢、亚硫酸氟等腐 蚀气体的场所使用。 3 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3.1 光学系统:单束光、衍射光栅。 3.2 波长范围:330nm~800nm。 3.3 光源:钨卤素灯12V30W。 3.4 接收元件:光电池。 3.5 波长准确度:≤±2nm。

3.6 波长重复性:1nm。 3.7 光谱带宽:<6nm。 3.8 杂散光:0.7%τ(在360nm处)。 3.9 透射比测量范围:0.0%τ~100.0%τ。 3.10 吸光度测量范围:0.000A~1.999A。 3.11 浓度直读范围:0000~1999。 3.12 透射比准确度:±1.0%τ。 3.13 透射比重复性:0.5%τ。 3.14 噪声:≤0.3%τ。 3.15 稳定性:亮电流≤0.5%τ/3min, 暗电流≤0.2%τ/3min。 3.16 电源:AC220V±22V,50Hz±1Hz。 3.17 外型尺寸:570mm×400mm×260mm。 3.18 净杂散光测量范围:18 净重:22kg。 4.仪器的工作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激发下,产生了对光的吸收效应,物 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能量就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即符合于比色原理--比耳定律。 τ=I/I0 logI0/I=KCL A=KCL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UV26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一、开机 1.打开仪器电源。 2.打开电脑,点击UV Analyst 进入光谱分析软件。 3.软件将自动搜索仪器端口,点击“联机”,软件与仪器联机成功。 二、选择测试模式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测试模式。仪器提供的测试模式有“波长扫描”“时间扫描”“定点测量”“定量测量”“核酸测量”和“蛋白质测量” 【波长扫描】主要用以检测样品对一定范围波长光的吸收情况,以便对样品进行定性测量。 1.点击左侧主功能栏中的“波长扫描”即可进入波长扫描界面。 2. 根据实验要求,在“设置”设定检测参数。 3. 在样品室内参比及检测光路同时放入装有空白溶液的比色皿。 4. 点击“基线测量”以扣除空白的背景吸收。 5. 将检测光路中的空白溶液换成待测样品。 6. 点击“扫描”。以完成样品波长扫描检测。 7. 点击“保存”并选择保存路径即可保存谱图。 注意:在“基线测量”中所选择的基线必须与参数设置中基线一致! 【时间扫描】是检测样品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吸光度(或透过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情况。主要用以检测样品的稳定性或进行化学动力学研究。 1. 点击左侧主功能栏中的“定量测量”即可进入定量测量界面。 2. 根据实验要求,在“设置”设定检测参数。 3 在样品室内参比及检测光路同时放入装有空白溶液的比色皿。 4. 点击“基线测量”以后扣除样品空白的背景吸收。 5. 将检测光路中的空白溶液换成待测样品。 6. 点击“扫描”。以完成样品波长扫描检测。 7. 点击“保存”并选择保存路径即可保存谱图。 【定点测量】是检测样品在特定波长中的吸光度(或透过率)。 1. 点击左侧主功能栏中的“定量测量”即可进入定量测量界面。 2. 根据实验要求,在“设置”设定检测参数。 3. 在样品室内参比及检测光路同时放入装有空白溶液的比色皿。 4. 点击“自动校零”,以扣除该波长中空白溶液的背景吸收。 5. 将检测光路中的空白溶液换成待测样品。 6. 点击“测量”,以完成样品的吸光度(或透过率)的测量。 7. 点击“保存”并选择保存路径即可保存测量结果。 【定量测量】可通过检测标准样品或输入特定的系数建立标准曲线后测量样品的浓度值。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

722可见分光光度计 使 用 说 明 书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设计原理与主要用途 2 第二章仪器的工作环境 2 第三章仪器的安装 3 第四章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3 第五章仪器视图与构件名称 3 第六章仪器使用操作说明 4 第七章仪器的应用问题解决方案11 附录A 仪器验收13

第一章 设计原理与主要用途 一、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对光吸收的效 应,而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物质都具有其 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光的能量就 会被不同程度的吸收,光能量被吸收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 比例关系,即符合比耳定律。 0I I T = abc T I I A ===1lg lg 0 其中:T —透射比 A —吸光度 I 0—入射光强度 a —吸收系数 I —透射光强度 b —溶液的光程长度 c —溶液的浓度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吸收系数a 与光程长度b 不变时,吸光度与溶液 浓度成正比。本仪器正是依据这一原理而设计的。 二、用途 本仪器可供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进行科研或供化学工 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冶金工业、临床生化、环境保护部门进 行各种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第二章 仪器的工作环境 一、仪器的运输和存储 本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防雨淋、曝晒及剧烈冲击。 本仪器存储时应包装完好的存储于有遮蔽的仓库内,周围无酸性气 体、碱及其它有害物质。仓库的环境温度在-25℃~40℃之间,相对 湿度不大于85%。 二、仪器的使用环境 避开阳光直射的场所和有较大气流流动的场所。 请不要安放在有腐蚀性气体及灰尘多的场所。 应避开有强烈振动和持续振动的场所。 应远离发出磁场、电场和高频电磁波的电气装置。 仪器应放在可载重的稳定水平台面上,仪器背部距墙壁至少15cm 以 上,以保持有效的通风散热。 避开高温高湿环境 使用温度: 室温 5℃~40℃

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一、测量原理 分光光度法测量的理论依据是伯郎—比耳定律:当容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和激发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但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所以根据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定浓度范围的稀有色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A 与溶液的浓度c(g/l)或液层厚度b(cm)成正比。其定律表达式A=abc (a是比例系数)。当c的单位为mol/l时,比例系数用ε表示,则A=εbc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其单位为L·mol-1·cm-1它是有色物质在一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 T(透光率)=I/I0 A(吸光度)= -lgT 或A=K·C·L(比色皿的厚度) 测定时,入射光I, 吸光系数和溶液的光径长度不变时,透过光是根据溶液的浓度而变化的,即“K”为常数。比色皿厚度一定,“L”、“I0”也一定。只要测出A即可算出“C”。 《分光光度计的表头上,一行是透光率,一行是吸光度。》 二、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将灵敏度旋钮调至“1”档(信号放大倍率最小)。 2、开启电源,指示灯亮,选择开关置于“T”,波长调至到测试用波长。仪器预热20分钟。 3、打开试样室(光门自动关闭),调节透光率零点旋钮,使数字显示

为000.0。(调节100%T旋钮),盖上试样室盖,将比色皿 架处于蒸馏水校正位置,使光电管受光,调节透光率100%旋钮使数字显示100.0。如显示不到100.0,则可适当增加微电流放大的倍数。(增加灵敏度 的档数同时应重复(3)调节仪器透光率的“0”位)但尽量使倍率置于低档使用。这样仪器会有更高的稳定性。 4、预热后,按(3)连续几次调整透光率的“0”位和“100%”的位置,待稳定后仪器可进行测定工作。 三、吸光度“A”的测量 将选择开关置于A 。调节吸光度调零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零,然后将被测样品移入光路,显示值即为被测样品的吸光度值。 四、浓度c的测量 将选择开关由“A”旋至“C”将已标定浓度的样品放入光路,调节浓度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标定值,将被测样品放入光路即可读出被测样品的浓度值。 注意事项: 1、测量完毕,速将暗盒盖打开,关闭电源开关,将灵敏度旋钮调至最低档,取出比色皿,将装有硅胶的干燥剂袋放入暗盒内,关上盖子,将比色皿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回比色皿盒内。 2、每台仪器所配套的比色皿不可与其它仪器上的表面皿单个调换。

分光光度计简易操作步骤

分光光度计简易操作步骤 1操作步骤 连接仪器电源线,确保仪器供电电源有良好的接地性能。 接通电源,开机使仪器预热20分钟。至仪器自动校正后,显示器显示“ 0.000A” 仪器自检完毕,即可进行测试。 用<方式>键设置测试方式,根据您的需要选择,透过率(T),吸光度(A)浓度(C) 选择分析的波长,按键6(设定键)屏幕上显示“WL=×××.×nm”字样,按键1或键2输入所要分析的波长,之后按键7(确认键)、显示器第一列右侧显示“×××.×nm BLANKING ”,仪器正在变换到所设置的波长及自动调出0ABS/100%T请稍等。待仪器显示出需要的波长,并且已经把参比调成0.000A时,即可测试。 将参比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盖上样品室盖。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过率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比色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测试的精度。将参比样品推(拉)入光路中,按<0ABS/100%T>键调“0ABS/100%T”。此时显示器显示的“BLANKING”,直至显示“100.0”%T或“0.000A”为止。 当仪器显示器显示“%T”或“0.000A”后,将被测样品推(或拉)入光路,这时,便可以从显示器上得到被测样品的测试参数。 2注意事项 使用前注意预热20分钟。 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必须澄清,不得有浑浊。如有浑浊,应预先过滤,并弃去初滤液。 室内无强电磁干扰源及有害气味。 仪器放置应避开有化学腐蚀气体的地方,如硫化氢、氨气等,仪器应避免阳光直射。 取洁净的吸收池时,应拿毛玻璃两面,切忌用手拿捏透光面,以免粘上油污。使用完后及时用测定溶剂冲净,再用纯化水冲净,用干净绸布或擦镜纸擦干,晾干后,放入吸收池盒中,防尘保存。在测定时或改测其它样品时,应用待测溶液冲洗吸收池(即比色皿)3~4次,用干净擦镜纸擦净吸收池的透光面至不留斑痕(切忌把透光面磨损)。 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仪器,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如发现故障请与仪器维修人员联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TU1810) 1.目的: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规范检验人员在质量检验过程中的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二厂检验员对产品质量的检验。 3.职责: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 简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分子对紫外可见光谱区的辐射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它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俗称光吸收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是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介质厚度(吸收光程)的函数。其常用表达式为,式中为系数: A=ε·ι·C 式中A为吸光度; ε为吸收系数; C为溶液浓度; ι为光路长度。 如溶液的浓度(C)为1%(g/ml),光路长度(L)为1cm,相应的吸光度即为吸收系数以E cm%11表示。如溶液的浓度(C)的摩尔浓度(mol/L),光路长度为1cm时,

则相应有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表示。 4.2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工作的常规分析仪器。根据光路设计的不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分为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和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4.2.1 仪器测量条件选择 1.测量波长的选择 通常都是选择最强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作为测量波长,称为最大吸收原则,以获得最高的分析灵敏度。而且在λmax附近,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一般较小,波长的稍许偏移引起吸光度的测量偏差较小,可得到较好的测定精密度。但在测量高浓度组分时,宁可选用灵敏度低一些的吸收峰波长(ε较小)作为测量波长,以保证校正曲线有足够的线性范围。如果λmax所处吸收峰太尖锐,则在满足分析灵敏度前提下,可选用灵敏度低一些的波长进行测量,以减少比耳定律的偏差。 2.适宜吸光度范围的选择 任何光度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误差,这是由于测量过程中光源的不稳定、读数的不准确或实验条件的偶然变动等因素造成的。由于吸收定律中透射比T与浓度C是负对数的关系,从负对数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相同的透射比读数误差在不同的浓度范围中,所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不同,当浓度较大或浓度较小时,相对误差都比较大。因此,要选择适宜的吸光度范围进行测量,以降低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调节待测溶液的浓度或选用适当厚度的吸收池的方法,使测得的吸光度落在所要求的范围内。 3.仪器狭缝宽度的选择 狭缝的宽度会直接影响到测定的灵敏度和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狭缝宽度过大时,入射光的单色光降低,校准曲线偏离比耳定律,灵敏度降低;狭缝宽度过窄时,光强变弱,势必要提高仪器的增益,随之而来的是仪器噪声增大,于测量不利。选择狭缝宽度的方法是:测量吸光度随狭缝宽度的变化。狭缝的宽度在一个范围内,吸光度是不变的,当狭缝宽度大到某一程度时,吸光度开始减小。因此,在不减小吸光度时的最大狭缝宽度,即是所欲选取的合适的狭缝宽度。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学时:2学时 一、实验原理 利用可见光等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利用此光谱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物质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使用的仪器是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应用范围广,是生物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之一。 可见光光谱:光是电磁波,可用波长“λ”表示,电磁波谱是由不同性质的连续波长的光谱所组成,对于生物化学来说,最重要的波长区域是可见光和紫外光。光的波长是二个相邻的波峰之间的距离。λ=C/V 其中,λ-波长;C-光速;V-频率;单位时间要通过一个定点的波数。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可以用标准光图谱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根据朗伯-比尔(Lambert- Beer)定律:A=εbc,(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液池厚度,c为溶液浓度)可以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ε越大,吸收光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就越高。ε值越大,说明电子跃迁的几率越大,通常ε=10~105:一般认为ε>104为强吸收;ε=103~104为较强吸收;ε<102为弱吸收,此时分光光度法不灵敏。通常使用分光光度计可检测出的最小吸收度A=0.001,所以b=1cm,ε=105时,可检测的溶液最小浓度是C=10-8mol/L。 二、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参数和组成与构造 1. 722S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参数 波长范围:340-1000nm 波长精度:±2nm(360-600nm) 表面刻度:(T)0-100%(A)0-2 2. 组成与结构 各种型号的分光光度计不论是何种型式,基本上都是由五部分组成:(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简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简介操作步骤 操作之前 1.1开启电源进行初始化开启主机电源,分光光度计将按屏幕所显示的项目进行自检和初始化,如下图所示。所有项目检测完毕,初始化结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min(若使用多池检测需5min)。每个项目进行初始化操作时将被加亮显示,当初始化完成后,该项右边的星标也将加亮显示。但是,如果检测到任何异常,初始化过程将立即中止,星标也不会加亮显示。 1.2屏幕显示和触摸键盘UV-1700的触摸键盘图可用数字键0~9和功能键F1~F4选择不同屏幕中的模式和设置。选择时,按下相应的数字键或功能键即可,无需按ENTER键确认。此外,输入数值时,如 波长设置或显示模式等,必须按ENTER键确认输入值。 下面介绍每个键的基本功能,在不同屏幕下有一些键可能被赋予特殊的功能。 ①START/STOP键一旦参数设置完成,可用该键开始和停止测量过程。 ②AUTO ZERO键按该键,当前波长的吸光度自动调整为0(100%T)。测量前,必须确保在样品侧和参比侧中都放有盛有空白的比色池。 ③GOTOWL键该键可用来改变当前的波长。 ④ENTER键输入数值后,按该键确认。 ⑤Cursor光标键(<(-),>)这组键可控制液晶显示屏幕中光标的左右移动。输入数值时,左光标键还可以用来输入负值(-)。 ⑥Function功能键(F1~F4)这组键的功能与液晶显示屏幕下方所显示的功能相对应。 ⑦RETURN键按下该键可返回当前屏幕的前一屏。 ⑧MODE键用该键可从每种测量模式的参数设置屏返回到主模式屏。 ⑨Print打印键用该键可输出当前屏幕显示的硬拷贝。 ⑩Numeric数字键用该键可输入数值?CE键用该键可清除数值输入错误。按该键,已输入的数值将被清除,可重新输入正确的数值。模式选择和共享操作初始化完成后即显示模式选择屏幕

Nanodrop分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Nanodrop分光光度计操作说明 1.双击电脑屏幕上的Nanodrop图标,启动软件. 2.选择所需的测量模式,屏幕上会弹出初始化仪器的提示.往仪器的加样孔中加入2微升的 蒸馏水,合上上盖使形成液柱,然后点击确定以开始初始化,可以听见电磁阀开合的声音. 3.五六秒后屏幕上的提示信息消失,表示初始化完成.用擦镜纸将蒸馏水擦干净,加入2-3微 升的Buffer,合上上盖并点击Blank. 4.Blank完成后,用擦镜纸将Buffer擦干净即可以开始上样,点击Measure开始测量. 建议: 在每次测量完毕后,用蒸馏水清洁样品平台,这样可以保证下一次测量的准确性。 每次测量的样品量建议不少于2微升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5. 测量完成后,点击Show Report查看结果,选择Save进行保存. 6. 保存的数据对应地保存在C:\Nanodrop Data文件夹. 注: 具体的实验方法如BCA,Bradford等以及标准曲线的建立请参阅生物学资料和说明书

名词介绍: Nuclear Acid Measurement: 核酸测量 Protein 280: 用280nm波长测量蛋白,选择适当的蛋白类型(如BSA,IgG等),软件将在测量后给出吸光度值并自动计算其浓度 MicroArray Measurement: 使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来测定核酸浓度 UV-vis Measurement: 连续波谱扫描,可用于寻找最大吸收峰 Cell Cultures: 用600nm波长测量菌密度 Protein BCA: BCA法测蛋白 Protein Bradford: Bradford法测蛋白 Protein Lowry: Lowry法测蛋白 User Preference: 用户对于软件的默认设置做一些修改 Utility & Diagnostics: 性能诊断 Sample Type: 选择样品的类型 : 使用者自己输入波长,并查看样品在此波长的OD值 Abs: 吸光度值 A260 10mm Path : 常规的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比色杯宽度约为10mm,即测量光程为 10mm,与常规分光光度计不同的是,Nanodrop的测量光程是 1mm和0.2mm.但是软件会自动将所测得的吸光度值转换成 10mm光程对应的值. A260 10mm Path就是指10mm测量光 程时样品在260nm波长时的OD值 A280 10mm Path: 10mm测量光程时,样品在280nm波长时的OD值 Dye: 染料 Max Absorbance: 使用者自己输入纵轴的最大量程 Hi Abs:点击此钮用于测量高浓度样品(最高至10mm测量光程的75A ),仪器将采用0.2mm光程测量 Replicate#: 测量重复样品或重复的标准品时的计数器 Reset This Std: 清除所选标准品的所有重复样品

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使用方法 1.在接通电源之前,电表的指针必须位于“0”刻线上,否则应旋动电表上的校正螺丝调节到位。 2.打开比色皿室的箱盖和电源开关,使光电管在无光照射的情况下预热15分钟以上。 3.旋转波长调节器,选择测定所需的单色光波长。选择适当的灵敏度,一般先将灵敏度旋钮至中间位置,用零点调节器调节电表指针至T值为0%处。若不能调到,应适当增加灵敏度。 4.放入空白溶液和待测溶液,使空白溶液置于光路中,盖上比色皿室箱盖,使光电管受光,调节光量调节旋钮使电表指针在T值为100%处。 5.打开比色皿室箱盖(关闭光门),调节零点调节旋钮使针在T值为0%处,然后盖上箱盖(打开光门),调节光量调节旋钮使指针在T值为100%处。如此反复调节,直到关闭光门进和打开光门时指针分别指在T值为0%和100%处为止。 6.将待测溶液置于光路中,盖上箱盖,由此时指针的位置读得待测溶液的T值或A值。 7.测量完毕后,关闭开关取下电源插头,取出比色皿洗净擦干,放好。盖好比色皿暗箱,盖好仪器。 注意事项 1.使用比色皿时,只能拿毛玻璃的两面,并且必须用擦镜纸擦干透光面,以保护透光面不受损坏或产生斑痕。在用比色皿装液前必须用所装溶液冲洗3次,以免改变溶液的浓度。比色皿在放入比色皿架时,应尽量使它们的前后位置一致,以减小测量误差。 2.需要大幅度改变波长时,在调整T值为0%和100%之后,应稍等片刻(因钨丝灯在急剧改变亮度后,需要一段热平衡时间),待指针稳定后再调整T值为0%和100%。 3.当被测溶液浓度太大时,可在空白溶液处加一块中性滤光片(所谓中性是指它们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的透光率基本相同),其A值有0.5,1,和1.5三种。所谓A值为1是标称值,实际在1左右,须经使用的仪器在实际使用的波长下测定其实际数值,例如:测得吸光片的实际数值为0.95,在空白溶液处加此吸光片后,被测溶液在电表上的读数为0.74,则该溶液的实际值为: 0.74+0.95=1.69 4.根据溶液的含量大小选择不同光程长度的比色皿,使用权电表读数A在0.1~1之间,这样可以得到较高的准确度。

分光光度计操作指南

Imation Data Storag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ocument No.: M0-001-1408-8 Effective: 7-Mar-2013 Version: E
Imation LOCK User Manual
Security Application Program V2.0 - E
Imation Enterprises Corp. 1 Imation Way, Oakdale, MN 55128-3414 USA ? Imation Corp. Imation and the Imation logo are trademarks of Imation Corp. and its affiliates. All other trademark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Imation Data Storag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ocument No.: M0-001-1408-8 Effective: 7-Mar-2013 Version: E
Page:
-1-
Table of Contents
A. B. C. D. E. Introduction ................................................................................................................. 2 General Description ...................................................................................................... 2 Features ....................................................................................................................... 2 Before Using the Security Application Program – Imation LOCK .................................... 3 Introduction to Imation LOCK ....................................................................................... 4 E1. E2. E3. E4. E5. F. G. H. I. Main Screen ...................................................................................................... 4 Set Password / Change Password ........................................................................ 4 Disable Password .............................................................................................. 7 Unlock Device................................................................................................... 8 Configure Partition Sizes...................................................................................11
Checking the Security Application Program – LOCK’s Version .................................... 13 Running the Program As Privileged User ..................................................................... 14 FAQ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 14
Regulatory ………………………………………………………………………..……16

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752 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的安全操作 3、操作规程 3.1操作准备 3.1.1开机预热 仪器在使用前应预热30分钟。 3.1.2波长调整 转动波长旋钮,并观察波长显示窗,调整至需要的测试波长 注意事项:转动测试波长调100%T/OA 后,以稳定5分钟后进行测试为好 3.1.3设置测试模式 按动“功能键”,便可切换测试模式。相应的测试模式循环如下: *开机默认的测试方式为吸光度方式 3.1.4结果打印 在得到测试结果后按动“打印”键便可打印结果(需外接标准串行打印机) 3.1.5光源切换 因为仪器在紫外区和可见区使用不同的光源,所以需要拨动光源切换杆来手动的切换光源。 建议的光源切换波长为340nm,即200nm-339nm 使用氚灯,340nm-1000nm 使用卤钨灯 注意事项:如果光源选择不正确, 或光源切换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仪器的稳定性。特殊测试要求除外。 1.1.6比色皿配对性 仪器所附的比色皿是经过配对测试的(其配对误差不大于0.5%T ),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石英比色皿,供紫外色谱和可见光谱区使用,玻璃比色皿,供可见光谱使用。比色皿是有方向性的,置人样品架时,两只石英比色皿上标记Q 或箭头、四只玻璃比色皿上标记G 方向要一致。 注:玻璃比色皿使用的波长范围(320nm —1100nm ),石英比色皿使用的波长范围

(200-1000nm) 1.1.7调T零(0%T) 在T 模式时,将遮光体质人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并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然后按动“调0%T”键,显示器上显示“000.0”或“-000.0”,便完成调T零,完成调T零后,取出遮光体。 注意事项:1、测试模式应在T模式 2、如果未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盖,并使其进入光路便无法完成调T零 3、调T零时不要打开样品室盖、推拉样品架 4、调T零后(未取出遮光体)如切换至吸光度测试模式,显示器上显示为“3.000” 5、如直接在吸光度(A)模式调T零,则在置入遮光体后不管显示器上是否显 示:3.000,均需按动“调0%T”键。 1.1.8调100%T/OA 将参比(空白)样品置入样品架,并推拉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然后按动“调100%T”键,此时屏幕显示“BL”,延时数秒便显示“100.0”(在T模式时)或-0.000、0.000(在A 模式时),即自动完成调100%T/OA 1.1.9吸光度测试 1.按动“功能键”,切换至透射比测试模式 2.调整测试波长 3.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盖,并使其进入光路,按动“调0%T”键调T零,此时仪器显示“000.0”或“-000.0”。完成调T零后,取出遮光体 4.按动“功能键”切换至吸光度测试模式 5.置入参比(空白)样品,按动“100%T”键,此时仪器显示BL 延时数秒后便便显示“-0,000”或0.000 6.置入待测样品,读数测试数据 1.1.10透射比测试 1.按动“功能键”,切换至透射比测试模式 2.调整测试波长 3.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盖,并使其进入光路,按动“o%T”键调T零,此时仪器显示“000.0”或“-000.0”。完成调T零后,取出遮光体。 4.置入参比(空白)样品,按动“100%T”键,此时仪器显示“BL”延时数秒后便显示“-0。000”或“0.000” 5.置入待测样品,读取测试数据。 1.1.11浓度方式测试 1、按动“功能键”,切换到透射比测试模式 2、调整测试波长 3、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盖,并使其进入光路,按动“调0%T”键调T零,此时仪 器显示“000.0”或“-000.0”。完成调T零后,取出遮光体。 4、置入参比(空白)样品,按动“调100.0%T”键,此时仪器显示“BL”延时读秒后 便显示“100.0” 5、置入标准浓度样品并使其进入光路 6、按动“功能键”切换到浓度测试模式 7、按动参数设置键(“↑”或“↓”)设置标准样品浓度,并按动“确认”键 8、置入待测样品,读取测试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