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

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

《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更全面地了解教师职业。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并学习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对教师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尊敬教师的良好道德品质,并试着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

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体会教师工作的伟大性和艰巨性。

【教学难点】

客观和真实地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由衷地迸发出一种爱师之情。

【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歌颂教师的诗歌;信息时代对教师职业冲击的材料;了解本班同学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2.学生:(1)教师访谈。在上课前,要安排学生分小组对某一位老师进行访谈,并作访谈记录;要求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上课时,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并谈谈采访后的感受。(2)如果有的学生家长是老师,也可请这位学生介绍自己父母的日常生活情况。【教学方法】

活动式、探究式、讲授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动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听歌的感受,并说一说自己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谈谈感受。)

过渡语:优美动听的歌声引领我们进入课堂,下面请允许同学带给我们精彩的情境表演。

【新课教学】

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板书)

第一环节:谁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

方法一:

学生表演小品《谁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

内容:国王有一枚最高荣誉勋章,将把它授予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消息一传开,科学家、将军、宰相、作家、乐师等代表纷纷前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向国王陈说你的贡献以获得勋章。

设计台词如下:

国王:各位,现在我有一枚最高荣誉勋章,将把它授予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那谁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呢?

宰相:我辅佐国王陛下,治国兴邦,我的贡献最大。

乐师:我让你们开开心心,我的贡献最大。

科学家:我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我的贡献最大。

将军:我保家卫国,战功赫赫,当然是我的贡献最大。

国王想了一想,最后都摇头否定:不不不,你们对社会的贡献都很大,但我这枚最高荣誉勋章只能授予功劳最显著的一个人,谁是当之无愧的呢?

旁白:争论还在继续,最后有位大臣推出了教师,国王听了他的理由后点头赞许,把勋章授予了教师。

国王为什么要把勋章授予教师?

教师小结:宰相、作家、乐师、科学家、将军包括国王都是由教师培养出来的,所以国王把最高荣誉勋章授予了教师。国王都是教师的学生,我们当然也不例外,老师是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人。

既然老师与我们的关系最密切,师生关系的好坏也将会对我们产生影响,那最可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学习质量,身心健康发展)

过渡:师生关系的好坏对我们的成长影响很大,作为学生当然想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这必须从了解我们的老师入手。

方法二:(备选)

播放动画:谁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

提问:你知道大臣主张把勋章授予教师的理由是什么吗?

教师小结:宰相、乐师、作家、科学家、将军包括国王都是由教师培养出来的,所以国王把最高荣誉勋章授予了教师。国王都是教师的学生,我们当然也不例外,老师是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人。

既然老师与我们的关系最密切,师生关系的好坏也将会对我们产生影响,那最可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学习质量,身心健康发展)

过渡:师生关系的好坏对我们的成长影响很大,作为学生当然想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这必须从了解我们的老师入手。

一、我给老师画个像(板书)

第二环节:你了解老师的工作吗

方法一:

采访活动:你是否了解你的老师?请你参照下面的内容对某一位老师进行采访,并做好记录。(教师在课前布置该活动,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采访并做好记录,以便在上课时进行交流。)

每天工作的时间:

每天需要处理的工作:

设计一节课所需的时间:

她(他)对我们的期望:

我们的表现令她(他)高兴的是:

我们的表现令她(他)烦恼的是:

她(他)付出了:

她(他)得到了:

你自己想问的: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对自己的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老师和大家一样,有着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但是之所以受尊重就是因为他有着一份如此不平凡的责任,把知识一代一代传下去,使每个人都获得知识。其实老师很辛苦。

过渡:现在有一个好机会,可以让老师轻松一下,请看——上课的老师是台电视机。

方法二:(备选)

播放动画:每当我走过你的窗前

教师提问:看了这个动画,你是如何看待老师的工作的呢?请你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老师和大家一样,有着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但是之所以受尊重就是因为他有着一份如此不平凡的责任,他们呕心沥血,把知识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每个人都获得知识。其实老师很辛苦。

过渡:现在有一个好机会,可以让老师轻松一下,请看——上课的老师是台电视机。

第三环节:上课的老师是台电视机

出示材料

周一早上,在墨西哥中部特拉斯卡拉州的阿特利胡埃奇亚小镇上,14岁的曼纽尔〃达米安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别以为他是逃学或请假在家,和其他十多名9年级学生一样,他正穿着蓝色校服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上课呢。上课看电视,这在墨西哥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该国有近130万名的中学生在上课时看电视。电视机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老师,担任了主要的教学任务。采用电视教学的学校,通过全国性的电视台向学

生播放不同科目的课程。“电视老师”一天要给学生上6门课,每门15分钟。每门课之后,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做书面练习,并复习学过的内容。现在这种教育方式遍及墨西哥,五分之一的初中生上的是“电视中学”。

你争我辩

在未来社会: 教师能被取代 VS 教师不能被取代。(把全班学生分为两个组,采取自由辩论的方式对该问题展开辩论活动。)

活动后强调: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学习的方法,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用他们的人格魅力为我们做出榜样。

(此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辩论调动隐藏在学生心中的那份对老师工作的肯定,而且通过同龄人的口中说出来会更有说服力,老师也可从中获知学生对老师的一些看法和不满,从而纠正一些同学对老师的误解和偏见,并利于教师课后与学生的交流。)

电视老师的后果

墨西哥中学教育专家桑托斯说,在全国性的标准化考试中,许多“电视中学”的学生成绩都不太理想。在2003年,40%的“电视中学”考生未能通过全国性的毕业考试,而传统的中学学生不及格率仅为25%。农村地区九年级的“电视生”在阅读测试时,成绩还不如城里的小学二年级学生。

教师提问:电视老师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呢?教学效果如何?这说明什么道理?

结论是学生各方面成绩不理想。

至此学生可以很自然得出“教师是不可替代的”的结论。

教师小结

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学习的方法,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用他们的人格魅力为我们做出榜样。教师是不可替代的。

过渡: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长。

二、我爱我的老师(板书)

第四环节:当灾害来临的瞬间

播放视频:教师用生命为学生开道

当地震突然袭来的时候,老师们用自己的生命为学生开道,你从这些老师身上看到了他们哪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

无私的奉献、伟大的牺牲、高尚的人格(板书)

教师小结:视频中的老师之所以能感动我们,让我们肃然起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教书教得棒,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的高尚人格,他们用自己的高尚人格来保护自己的学生、教导自己的学生。在我们的身边,拥有这样高尚人格的老师绝不在少数,回忆你幼儿园、小学、中学现阶段的老师,让我们一起认识你的好老师。

第五环节:我的老师我来夸

许多同学和我们分享了他所遇到的好老师,好老师在我们的心中应是怎样的形象呢?说说课外你所收集到的好老师的事迹,和你接触过的老师比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此项活动中教师应补充有关学生意见较大的教师的先进事迹,使学生认识到不喜欢的老师也有他可尊敬的一面,只是因为自己不了解他才有了误解。(本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挖掘身边老师的优点,从而肯定老师、赞美老师、敬重老师,及至亲近老师。)

过渡:刚才许多同学让我们共同分享了他所遇到的好老师,这些老师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平时表达过对他们的敬意和爱意吗?那么下面就通过你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你所敬爱的老师的敬意。

才艺展示:请你把老师在你们心中的理想形象给画出来。有的同学把老师比作蜡烛、妈妈等,都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巩固新课】

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师工作的特点、作用。

知师、信师、敬师。

在此基础上:

方法一:

全班朗诵诗歌《老师赞》。

哦,老师

您是一支蜡烛

燃烧了自己

照亮了别人

您是一棵高大的树木

正当我们被太阳

烤得头晕眼花时

您就用那高大的身躯

为我们遮阳

哦,老师

您是一股纯洁的清流

正当我们口渴难忍时

您就用那甘甜的汁水

灌溉着我们

哦,老师

您是一位辛勤的园丁

正当我们这柔软的花儿

被害虫所欺负时

您就用那勤劳的双手

为我们除害

哦,老师

您是一座巍峨的青山

正当我们这条条小溪

在路上遇到挫折时

您就用那鼓励的目光

鼓舞我们继续前进

哦,老师

您不是黑板前的那支粉笔吗

是您把自己

化成知识写在了黑板上

烙在我们的记忆里

我们大家都爱自己的恩师,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我们要知师、信师、敬师,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共创美好的明天。

方法二:(备选)

播放动画:红烛颂

在歌声中结束新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