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51年伦敦世博会 壮丽辉煌的水晶宫[图]

1851年伦敦世博会 壮丽辉煌的水晶宫[图]

1851年伦敦世博会 壮丽辉煌的水晶宫[图]
1851年伦敦世博会 壮丽辉煌的水晶宫[图]

1851年伦敦世博会壮丽辉煌的水晶宫[图]

2008年12月26日

水晶宫模型

1849年6月30日,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在英国伦敦白金汉宫召开,举办世博会的想法由此诞生。同时决定建一幢临时建筑作为世博会展厅;地点选在海德公园南侧。

选址海德公园引来一阵风波。抗议的人们认为,要建筑砖结构的世博会场馆,必定会成为永久建筑,将会砍伐公园里的大榆树,破坏伦敦人休闲的场地。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一个不经意的方案不仅成功地挽救了世博会,更是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作品,甚至建筑物作品本身成为第一届世博会最成功的展品。这便是英国皇家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和他的创作“水晶宫”,一些树木可以罩在屋顶下得以保护。尽管如此,有关方面还是决定在世博会结束之后的1852年6月1日拆除水晶宫,恢复海德公园的原貌。

帕克斯顿设计的“水晶宫”1850年9月26日奠基,6个月不到就竣工了。这个伟大的建筑由钢铁、玻璃和木头制成。整幢建筑是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的结晶。这幢宏伟的预制构体的建筑,占地19英亩,长606米,宽150米,高20米,中间穹窿顶甬道高35米,巨大的钢铁框架被30万块玻璃覆盖,显得壮丽辉煌,被誉为“水晶宫”。

1851年5月1日早上9时,水晶宫开门接纳来参加开幕式的客人。50万多人聚集在海德公园四周。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人流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艺术雕塑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同时,人们赞美这座通体透明,庞大雄伟的建筑,为英国人能开创世界建筑奇迹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水晶宫,这座原本是为世博会展品提供展示的一个场馆,不料却成了第一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水晶宫成为世博会的标志。

世博会结束后,水晶宫如期在1852年拆除。1852—1854年,水晶宫移至伦敦南部的锡德纳姆山重建,规模有所扩大,并且添建了一些仿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和尼尼微的庭院。1854年6月10日由维多利亚女王主持向公众开放。在建成的80多年间,作为世界各地艺术品的博物馆,曾举办过各种演出、展览会、音乐会、足球比赛和其他娱乐活动,每年吸引了大约200万人来参观,并因其焰火表演而享有盛名。1936年11月30日晚,水晶宫毁于一场大火。

作者:郑红深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最新历届世博会主题一览

历届世博会主题一览 百年世博梦,圆满在今朝。 一周后,承载着人们梦想与追求的上海世博会的大幕即将拉开,绚丽多姿的黄浦江也将迎来八方来客。 从19世纪中叶,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走过159载的世博会第一次落户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潮起潮落,世博会像一张晴雨表,反映着世界的变迁,见证着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脚步,其间有高潮,也有低谷;沧海浮云,世博会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生生不息、憧憬美好、一路追赶梦想的轨迹。 人类文明发展的驿站 在英国作家查尔斯·道奇森的经典童话《爱丽丝奇境历险记》中,小姑娘爱丽丝掉进一个兔子洞,结果吃惊地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新世界(600628)——参观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观众,当时的惊讶也大抵如此。大功率蒸汽机、起重机、水力印刷机……尤其是以铸铁和玻璃搭建的展馆“水晶宫”,让观众叹为观止。 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直接推动了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爆炸式发展,使英国高居当时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榜首。 1855年巴黎世博会混凝土和橡胶首度亮相,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推出了电动马达……新技术、新产品在当时各届世博会层出不穷,且无一不代表了工业革命各阶段的最新成果。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召开之际,美国经济正处于大萧条的严峻时期。以“一个世纪的进步”为主题的这届世博会会场汇聚了众多企业馆及其文明成果,工作中的炼油厂、电控拖拉机、牙膏装管线、面包生产线被搬到现场。福特汽车厂流水线的展示标志着汽车从此进入寻常百姓家,“车轮上国家”的序幕由此拉开。 芝加哥世博会见证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从大萧条走向复苏的巨大转折。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 1933年前的世博会,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主题,但都体现了人类在工业、建筑、艺术等领域的巨大进步,反映了人们对科技进步的渴求永无止境。 和平的呐喊 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史上黑色的一页,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堪称人类史上的空前浩劫。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601099)、印度洋、大西洋(600558)、北冰洋,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 生命的陨落、家园的丧失使人们从狂热追求技术进步中清醒过来,开始更多地思考人性、和平等课题。二战后两大阵营的确立和冷战的开始,也无可避免地影响到世博会的主题。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主题为“科学、文明和人性”,而1964年纽约世博会则将主题定为“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是二战后举行的第一届世博会。当时,人们刚刚从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上重新站起,对和平聚会渴望已久,对未来发展充满乐观。这届世博会受欢迎的程

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

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 名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 地点:英国伦敦 会期:1851年4月1日至1851年10月11日 主题:万国工业 类别:综合类 总面积:10.4公顷 参加国:25个 参观者:6039195人 首届世博诞生 1849年6月30日,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在英国伦敦白金汉宫召开,举办世博会的想法由此诞生。同时决定建一幢临时建筑作为世博会展厅,地点选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南侧。 选址海德公园引来一阵风波。抗议的人们认为,要建筑砖结构的世博会场馆,必定会成为永久建筑,将会砍伐公园里的大榆树,破坏伦敦人体闲的场地。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一个不经意的方案不仅成功地挽救了世博会,更是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作品,甚至建筑物作品本身成为第一届世博会最成功的展品。这便是英国皇家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

顿和他的创作“水晶宫”。 壮丽辉煌的水晶宫 帕克斯顿设计的建筑由钢铁、玻璃和木头制成。整幢建筑是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的结晶。这幢宏伟的预制构体的建筑,中间穹窿顶甬道高35米,巨大的钢铁框架被30万块玻璃覆盖,显得壮丽辉煌,被誉为“水晶宫”。 1851年5月1日,水晶宫开门接纳来参加开幕式的客人。人们赞美这座通体透明,庞大雄伟的建筑,为英国人能开创世界建筑奇迹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水晶宫,这座原本是为世博会展品提供展示的一个场馆,不料却成了第一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水晶宫成为该届世博会的标志。 “荣记湖丝”闯荡英伦 而在这首届世博会上。已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1851年春天,在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偶然获悉英国要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便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英国伦敦参展。最后这一丝中精品质压群芳,获得“优秀奖”证书和奖牌。从英国皇家协会1852年出版的《英国伦敦第一届世博会评奖委员会报告书》上也有相关记载:来

上海世博会带给中国的影响及机遇

上海世博会带给中国的影响与机遇 上海世博会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对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这使得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盛会,更是全中国与全世界的盛会。上海世博会的举行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不仅有利于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上海世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了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也给中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了中国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具体来讲,上海世博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中国带来巨大的旅游收入 首先,为了办好世博会,上海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的面貌焕然一新。世博会对上海的影响随处可见,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城区规划也更加合理,绿化面积明显增加。其次,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至沓来,这进一步推动了上海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所拉动的综合效益,相当于对其前期投资的11倍之多,这给上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最后,世博会以上海为中心,经济发展范围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及东部沿海地区,据估计,约有超过70%的参观者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据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将超过7000万人次,将创下世博会150多年历史的最高纪录。而今,据上海世博会结束还有近一个月,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就已突破6000万。这对扩大世博会影响、促进国际博览事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据初步测算,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上海旅游业的直接收入将达144.2 亿元人民币。这无疑是上海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拥有世界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有潜在的世界上最广阔的消费市场,世博会的举办加深了其他国家对中国式市场经济的了解,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进一步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上海,向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展示上海的投资环境。同时,世博大力宣传中国民族品牌,从而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出口,促进民族产业振兴,并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为国内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这会进一步提高了上海的现代化和开放化程度,从而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 三、世博后续效益无法估量 除了直接、间接收益外,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更是无法估量。这可以参照历史上的经验,据资料: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后,经连续1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并成为日本重要的经贸中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给巴黎留下的“摇钱树”,让法国相关行业

世博会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世博会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1.埃菲尔铁塔是(C)法国巴黎世博会的主题塔。 A.1867年 B.1878年 C.1889年 D.1900年 2. 在汉诺威世博会上中国馆展出了(C)大型重点工程。 A、西气东输工程B、青藏铁路C、三峡工程D、南水北调工程 3. 我国是(D)加入的国际展览局。 A、1982年B、1983年C、1992年D、1993年 4. 举办世博会次数最多的城市是(C)。 A、美国纽约B、英国伦敦C、法国巴黎D、比利时布鲁塞尔 5.2005年爱知县世博会主题是(A)。 A、“自然的才智”B、“自然之本”C、“人生的技巧和智慧”D、“循环化社会” 6. 从下列城市中(C )没有提出申请举办2010年世博会。 A、中国上海B、韩国丽水C、葡萄牙里斯本D、俄罗斯莫斯科 7.综合类世博会比专业类世博会的内容更广泛,规模更大,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两个综合类世博会的举办间隔期是(B)年。 A、至少3年B、至少5年C、至少4年D、至少6年 8. 中国政府于2001年(B)向国际展览局正式递交了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会的申请书。 A、5月1日B、5月2日C、5月3日D、5月4日 9.要求申办世博会的国家应在正式提出申办要求,不得早于设想中的世博会开幕日的前(C)年。 A.7B.8C.9D.10 10. 根据国际展览局的规定,在成员国代表大会上,允许已递交申请函的国家作(D)的申办陈述,形 式自选。 A、1—2小时B.0.5—1小时C.30—40分钟D.15—20分钟 11.在2010年世博会上海申办代表团中的一位市民代表是(B)。 A、廖昌永B、袁鸣C、周红玲D、邵亦波 12.通过2010年世博会举办地上海及相关城市的民意抽样调查的(C)人认为我国政府有必要申办2010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集,也是东道主动员全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综合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 一、上海世博会的意义 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成了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世博会对人们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世博会不仅对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起到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人文素质。参加世博会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也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思想道德素质。所以说,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二、上海世博会的效益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仍处于或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举行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经济影响广泛而深远。中国旅游业将为世博会举办的过程中直接带来了广大的收益。一名参观者对当地的各种产业有催动作用,直接包括:零售业、酒店、交通、通信、餐饮、观光等产业得到乐观的收益,其中的消费都主要来源于此。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转型国家,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世博会的举办成功能将增强海内外投资商对中国经济的信

心,带动国内投资和外商投资双升温。使其投资效应扩大,推进中国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 三、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2010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世博会所造成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1、政治的影响。世博会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了解与沟通的开放平台。纵观当今世界格局,合作与交流成为主流的沟通方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误解、分歧、争执仍然存在,有时甚至要通过战争这种最极端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上海世博会为我们架起了一座增进了解、释放善意、传递各自诉求的桥梁。它成了一个我们和世界各国相互了解与沟通的范本,也成了检验中国人民智慧的范本,将使我们更加自信、更加从容地走向世界。此外,上海世博会有利于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经济的影响。上海世博会除了给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之外,还给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世博会所传递的新能源利用的趋势,已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积极的态势。全国各地均迅速进行政策机制的创新,从扩大需求入手,进一步刺激新能源的发展。” 世博科技的许多成果,一定会在今后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据了解,不少世博科技成果已经在上海乃至中国“生根发芽”。诸如新能源车、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筑、电子标签、LED(发光二极管)、准4G网络等高新技术的成功亮相,无疑将推动这些技术的产业化。

历届世博会的影响

历届世博会的影响 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的影响 日本在70年代开始步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但是并不是70年的大阪世博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日本的影响应该从70年往前推6年,也就是1964东京举办奥运会的那年开始。 45年日本战败,东京一片废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由于日本资源匮乏,不足以支撑起厚重的工业基础,所以,就以出口大量的手工业品支撑经济。后遇上了朝战,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开始向发达国家购买先进的科学技术,投资教育,培养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由以前的以出口手工业品为主,转型到以出口工业品为主,但是当时世界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日本制造的不信任,所以很难打开局面。 因此,当时的日本政府急需让世界了解战后的日本,申办64年奥运会,并在64年的奥运会上,成功的把日本人高素质的一面展现给了世界。而6年之后的大阪世博会,更是告诉世界,日本的现代化从现在已经开始了(当时大阪周边,先进的交通设计)。 综上,个人认为,当时的日本像sony,丰田,松下等公司通过自身的努力,刚刚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而日本政府为了将“日本制造”打造成世界名牌,所以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显然,结果是如常所愿。1分钱的投资,换来了永久的经济效益(日本制造)。 但是有一点是事实,世博会的举办只受到举办国和国外投资商的重视。 1970年之后的10年时间,日本发展很快。为了举办世博会,日本也提升了周边交通系统的水平……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会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及意义?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具有重大意义。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在上海举办这次世博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 2)对中国宏观经济各要素产生重要影响 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为了办好世博会,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十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主办世博会,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另外,据了解,根据“十五”规划,上海还准备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电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在世博会展览期间每日30至40万人次的外来游客住宿、饮食、交通、通讯等需要,并投入巨资继续开发浦东、改造旧城区。 2、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上海举办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首先,可以有效地带动中国旅游消费增长。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城市的旅游业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2010年世博会将为上海开发旅游新产品,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将吸引国内

上海世博会_世博会作文4000字

上海世博会_世博会作文4000字 如果说世界杯是体育界全粉丝的狂欢派对,那么世博会就是展现科技与智慧结晶的盛宴。它是人类文明的迈步,是全人类文化交流的平台,是世界的窗口。这一路,中国从筹办,组织到开展顺利而有序,可谓是快马与健儿皆备。在我们大力的努力发展与不懈的进 步之下,幸运的中国也必将给世界一片异彩。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回眸百年前问世于欧洲的世界博览会已被视为是展示经济 和社会成就、展示综合国力的舞台。今天,逐渐富强起来的中国已成为国际展览局的成员国,中国人民渴望在世博会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从贝尔电话、科利斯蒸汽机、到爱迪生电灯、莱特飞机,它们无一不凝聚着人类科 技创新的心血与汗水。钩沉史海,早在1851年,原籍广东的上海商人徐德琼就出现在第 一届世博会上,并以他经营的中国特产荣记湖丝夺得了金奖、银奖。1876年,当时的清朝政府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参加了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博会。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中 国美酒令洋人陶醉--贵州茅台酒、烟台张裕葡萄酒双双获奖,茅台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 张裕葡萄酒从此被更名为金奖白兰地! 而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努力成果的绽放,中国不断地踏着快速驱赶的步伐向着新纪元 行进,它就像一艘劈波斩浪的巨轮拉响汽笛、开足马力,在不断发展的航道上加速向前。 终于与1993年,国际展览局接纳中国为第46个成员国,使得中国与世博会的距离更近了 一步。继1999年昆明举办了的园艺博览会成功后,上海市政府适时提出了承办2021年世 界博览会的申请。这个满载我们每个市民期望与梦想的愿望,更为上海今后日新月貌的发 展插上翅膀,铺上了朝未来明确方向努力奋起的阶梯。 世博是一个国家力量的体现,中国只有不断革新图强,真正地雄踞世界东方,才能 更替历史的百年之交。此后的中国更加踊跃地参与到世界文化的交流团体中,中国政府 一言九鼎的声音,上海人民期盼已久的心愿,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五大洲纷纷聚 焦中国首都、聚焦黄浦江畔。而从提出申请的那一天起,直接承担申办任务的上海就紧锣 密鼓地开展了各项申办工作,来自各部门的精兵强将聚集到申博的大旗下。我们又赢了! 那晚,五星红旗在迭起的人海中飘摇起来,继08奥运会投标成功,中国人脸上再一 次溢满了喜悦的花朵。我们舞着手中刻印着祖国鲜艳的红色旗帜,欢呼着,拥抱着,蹦跳着,激动地涕零着,挥着双臂,似乎在仰着面向全世界呐喊出这一喜讯。收获在迅猛成 长道路上的田垄中,中国这匹黑马将不断用自己的速度,力度吹起胜利的号角。 那一路庄重的承诺,那一步步挥洒着汗水的改革发展道路,那一颗颗热忱奉献的心,最终终于幻化成了嘴角洋溢起的欣慰的笑意。唯有前方的灿烂才能鼓舞起梦想与动力,唯 有信念能搭建起承诺,唯有务实的拼搏才能铸就实力,而唯有实力才能支撑起梦想!中国 人记住了天道酬勤,也用行动骄傲地告诉了全世界,我们,行! 疾风知劲草,齐心绘蓝图,中国用独有的激情点燃了自己的梦想的起点,世博会的举 办可谓任重而道远,这个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城市,即将拉响笛鸣启航。 2002年3月15日,国展局考察团专程赴杭州市,实地了解上海周边地区对中国申

历届世博会标志

标志、英文为“logo”,中文也称会徽、会标、是体现世博会形象与特征的公共符号。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标志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世博会的标志自产生伊始就成为世博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世博会的文化载体与形象内核,也是主题理念的高度精练与浓缩3。 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地标建筑、场馆、展示空间等的设计都围绕主题展开,标志设计自然不能例外。从世博会主题关键词的出现频率看,“进步与发展”有8次4,“自然”6次5,“科学与技术”6、“水(海洋)”7、“人(人性)” 8都是5次,可见人一直在思考与自然、科技的关系问题,并寻求自身发展。 主题理念是“源”,标志视觉传达设计是“流”,创造切合主题意义的图形和色彩成了设计师的追求,世博会最大的概念是“世界盛会”,其次需兼顾时代特征、国家、民族特色、城市特点。在世博会标志图案中,以圆形代表“世界”概念的创意众多,有19枚标志与圆形有关,其中直接使用地球图形有8次9,另外,水(海洋)的图形出现了3次10,人的图形出现3次11,这些视觉图形与世博会的主题可谓密切对应。 地球平面图形、简称地图,是何时被开发出来并为世人共识的?早在15世纪大航海时代,人类对地球就有了精准的测绘;拜耶(Bayer)设计的美国20世纪50-60年代平面设计里程碑式的作品《世界地理地图》,又为世界细化了地图的形象12,地图的高频使用反映了人对自身生存空间的关注。 1933年正值人类告别“蒸汽时代”,进入“太空时代”,芝加哥世博会标志设计体现了这一梦想,旋转的地球划出充满速度与力量的弧形轨迹,向宇宙发散开去,据记载13:“玛丽(Marie Poetz)在寻找一个芝加哥世博会独特的代表物图案……”,标志表述了“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主题,这个地图无疑极具原创性。 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标志是一个肩负地图的人,造型比较写实,标志显示出不同

《新中国》百年前预言上海世博会——中国人与世博会的历史渊源

《新中国》百年前预言上海世博会——中国人与世博会的 历史渊源 《新中国》百年前预言上海世博会——中国人与世博会的历史渊源 “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一百多年前,中国近代的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爱国民族工商业家郑观应在其心血巨著《盛世危言》中写下了这段文字。当时的他致力于“富强救国”,并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维新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积极参加世博,在他看来乃是推动经济强国的大势所趋。 历史上,中国与世博会一直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就像百年奥运梦一样,这里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一一徐荣村。徐荣村是最早到上海闯荡的人物之一,他排行老四,当时在宝顺洋行做买办。除了为外国人做生意外,还有自己的一点生意一一丝绸。徐荣村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他有自己的理念,即货上品,价格上品。价格跟着货物的质量走。他率先进行分类包装,再卖给不同的人。 1851年伦敦世博会,英国非常希望中国参加。徐荣村所在的宝顺洋行老板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但清政府却置之不理。英国表示,清政府不参加,中国商家参加也可以代表中国,于是宝顺洋行老板又请了许多人来说服中国商家参加,但几乎无人响应,只劝得了徐荣村打包了12捆“荣记湖丝”,运到伦敦世博会参加展览,因此成为第一个参加世博会展览的中国人。在最后的工艺评奖中,“荣记湖丝”力挫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一举夺得金银大奖。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亲自颁奖,并允许“荣记湖丝”进入英国市场。这是中国产品首次在世界博览会上夺得金奖。 但这次世博会之行只是徐荣村的个人行为,并不是政府派遣的。直到1876 年,清政府才以官方名义正式参加世博会。那一年,清政府派浙江海关文书李圭参加了美国费城世博会。李圭回来以后,写了一本《环游地球新录》,让中国人第一

上海世博会的心得体会(1)

上海世博会的心得体会(1) 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上海世博会的心得体会 建设美好城市、创造美好生活,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引领,需要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需要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模式。要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助推器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加快提升城市文明的助推器 ■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助推器 ■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助推器 世博会五大“助推器”作用 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的超大型国际性博览盛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综合性展览活动,历来享有“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自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它记载人类文明走向繁荣和进步的足迹,引领人类社会未来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潮流,对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举办国带来长

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举办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具备了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在新起点上求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中国上海世博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助推器,是扩大内需战略的放大器,是提升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加速器,对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具有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 世博会主题理念与科学发展观 中国上海世博会,不仅是我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办好上海世博会,对于展现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成就,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理念是世博会的灵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个主题的重要使命就是,通过对未来城市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展示,通过对主题的沟通、研讨和交流来推动全球城市化过程,重新寻找城市文明的曙光,建设并创造更美好的城市,平衡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构建和谐城市,迈向生态城市。以期通过世博会的实验,使城市的经济更发达、环境更宜人、生活更完美、交流更广泛、文化更兼容、社会更平等。

上海世博会中英文详细对照表

世界博览会是人们灵感和思想的展示区。自从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万国工业盛展以来,世界博览会的作用日益突出,它作为盛大活动,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一个重要平台,展示历史经验,交流创新的意念,发扬团队精神,展望未来。 World Expositions are galleries of human inspirations and thoughts. Since 1851 when the Great Exhibition of Industries of All Nations was held in London, the World Expositions have attained increasing prominence as grand events for economic,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serving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displaying historical experience, exchanging innovative ideas, demonstrating esprit de corps and looking to the future.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促进国际交流并热爱世界和平。中国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靠的是国际社会的支持和信心,对中国改革开放。博览会将会是第一个注册的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也寄予了全球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 With a long civilisation, China favour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loves world peace. China owes its successful bid for the World Exposition in 2010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support for and confidence in its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Exposition will be the first registered World Expositio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which gives expression to the expectations the world's people place on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所以2010的中国上海世博会将会向世界呈现什么呢?毫无疑问中国人民将会呈现出一个成功,壮观而难忘的展览会。 So what will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deliver to the world? There is no doubt the Chinese people will present to the world a successful, splendid and unforgettable exposition. 2010年世博会是将21世纪的城市生活的潜力完全开发以及城市进展重要阶段的一项盛事。预计在2010年将有50%的世界人口会居住在城市。未来的城市生活,是全球关注的话题,与世界各国,开发或欠发达国家和人民。城市在作为第一个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在2010博览会将吸引政府和人民,世界各国的关注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其184天,参加各国将全力显示其在新世纪的城市文明程度,充分交流城市发展的经验、传播先进城市发展概念和城市人居环境探索新思路、生活和工作条件。他们将会学习如何创造一个生态社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计划。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will be a great event to explore the full potential of urban life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a significant period in urban evolution. Fifty-five percent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live in cities by the year 2010. The prospect of future urban life, a subject of global interest, concerns all nations, developed or less developed, and their people. Being the first World Exposition on the theme of city, Exposition 2010 will attract governments and people from across the world, focusing on the theme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For its 184 days, participants will display urban civilisation to the full extent, exchange their experiences of urban development, disseminate advanced notions on cities and explore new approaches to human habitat, lifestyle and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e new century. They will learn how to create an eco-friendly society and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2010世博会的核心是创新和互动。创新是灵魂,而文化交流也是世博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纪元,2010世博会将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差异以及双赢的未来合作,因此在新世纪高度的创新和互动将会是组成这一主旋律的重要音符。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will centre on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on. Innovation is the soul, while

第一届世博会简介

第一届世博会简介 地点:英国伦敦 会期:1851年5月1日——1851年10月11日 名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使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号召力使英国成功地举办了这次盛会。 由艾尔伯特亲王领衔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指定著名的海德公园作为博览会场地,用招标形式建造的大型展馆长490米,宽117米,高33米,巨大的钢框架被81000平方米的玻璃完全覆盖,显得壮丽辉煌,后人将此称为“水晶宫”。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 伦敦世博会上约有18000名商人展出了他们带来的约10万件产品。这些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组委会为5000多位参展商颁了奖,其中中国送展的丝绸、旗袍、茶叶等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奖项。 伦敦世博会的巨大成功,不仅体现在630万的参观者和18.6万英镑的盈利,更重要的是英国由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而英国人民则得到了两座博物馆:伦敦世博会为英国奠定了两个博物馆的展品基础——艾尔伯特博物馆和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这种做法成了以后历届世博会的优良传统

世博知识集萃 世博会的概念和起源 ———世博会的全称是世界博览会,它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与一般的展览会相比,世博会举办规格高、持续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 世博会历史悠久,它的诞生比奥运会还要早45年。1851年的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是第一届世博会。 世博会的雏形是什么 ———世博会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商人的定期集市。 在中世纪,欧洲商人每隔一定时间都会举行有一定规模的集会,在集会上进行商品交易。但那时还是纯粹的商贸活动,真正的转变发生在19世纪。 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人们逐渐开始举办一些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科技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但展品只展不卖。后来,这种展览会的规模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也越来越广,直至1851年,终于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共同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为什么第一届世博会又叫做“万国博览会” ———第一届世博会被称为“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因为这是第一次突破了国别界限,邀请其他国家一同参展,把展览从国内扩大到国际,因此被称为“万国博览会”。 哪些国家曾经举办过世博会 ———曾经举办过世博会的国家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比利时、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葡萄牙等。 世博会的理念是什么 ———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国际展览局和世博会的分类

1851年伦敦世博会 壮丽辉煌的水晶宫[图]

1851年伦敦世博会壮丽辉煌的水晶宫[图] 2008年12月26日 水晶宫模型 1849年6月30日,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在英国伦敦白金汉宫召开,举办世博会的想法由此诞生。同时决定建一幢临时建筑作为世博会展厅;地点选在海德公园南侧。 选址海德公园引来一阵风波。抗议的人们认为,要建筑砖结构的世博会场馆,必定会成为永久建筑,将会砍伐公园里的大榆树,破坏伦敦人休闲的场地。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一个不经意的方案不仅成功地挽救了世博会,更是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作品,甚至建筑物作品本身成为第一届世博会最成功的展品。这便是英国皇家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和他的创作“水晶宫”,一些树木可以罩在屋顶下得以保护。尽管如此,有关方面还是决定在世博会结束之后的1852年6月1日拆除水晶宫,恢复海德公园的原貌。 帕克斯顿设计的“水晶宫”1850年9月26日奠基,6个月不到就竣工了。这个伟大的建筑由钢铁、玻璃和木头制成。整幢建筑是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的结晶。这幢宏伟的预制构体的建筑,占地19英亩,长606米,宽150米,高20米,中间穹窿顶甬道高35米,巨大的钢铁框架被30万块玻璃覆盖,显得壮丽辉煌,被誉为“水晶宫”。 1851年5月1日早上9时,水晶宫开门接纳来参加开幕式的客人。50万多人聚集在海德公园四周。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人流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艺术雕塑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同时,人们赞美这座通体透明,庞大雄伟的建筑,为英国人能开创世界建筑奇迹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水晶宫,这座原本是为世博会展品提供展示的一个场馆,不料却成了第一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水晶宫成为世博会的标志。

2009中国与世博会

2009-8 中国与世博会(T) 2009年世界博览会是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展示会,为各国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与学习的平台,用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所取得的各种最新成就。中国参加早期世博会—以中国历次参加世博会的中国馆﹙1904年、1915年、1926年、1933年﹚为视觉主体。画面中心为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的代表性建筑“水晶宫”;中国馆建筑图形的展示,如同翻开曾经的历史。中国参加近期世博会–以新中国重返世博会后中国馆代表建筑为视觉主体。1982年世博会是转折点,中国再次重返世博会的舞台;1992年世博会,中国馆首次评为五星级展馆。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以昆明花博会“人与自然馆”为中心,体现新时期中国参加世博会的盛况。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世界各大城市的代表建筑为背景,以上海建筑为中心,演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09-8 中国与世博会大版票【商品名称】:2009-8 中国与世博会大版票 【全套版数】:4版 【整张数】:16枚 【发行日期】:2009-5-1 【单枚规格】:44×33mm 【齿孔度数】:13度 【设计者】:励忠发 【版别】:影写版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图案面值】 (4-1)T 中国参加早期世博会 1.20元 (4-2)T 中国参加近期世博会 1.20元 (4-3)T 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1.20 元 (4-4)T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1.20 元

邮票介绍: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2010年世界博览会是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展示会,为各国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与学习的平台,用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所取得的各种最新成就。

最新精品作文:China and World Expo(中国与世博)_700字作文

China and World Expo(中国与世博)_700字 On December 2002 China won the bid to hosting Expo 2010.This is the first General Exhibition hosted by a developing country; However China has a long-standing relationship with World Expo. Chinese people have participated in World Expo since its first presence. After wining its liberatio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taken part in 12 world expositions. Chinese exhibits won many prizes in previous world expositions. The Yisheng Wine was awarded with the gold medal at Expo 1906 Milan Italy; many others like the embroidery of the Portrait of Jesus Gold Prize Brandy and Mao-Tai Chiew were among the highlights at the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San Francisco 1915.2002年12月31日,中国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但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可长呢,从第一届世博会起,就有中国人参展。建国后,中国也参加了12届世博会。并且中国的展品在历届世博会上获得过很多奖项,比如在首届世博会上,来自中国上海的商人徐荣村,就凭其自己的“荣记湖丝”获金、银大奖;“颐生酒”在1906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获金奖,还有《耶稣像》刺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 最 早的现代博览会是由英国举办的,主题:世界工业。1851 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伟大的、很棒的、壮观的意思。 185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主题:农业、工业和艺术(Theme: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Arts )。举行1855年巴黎世博会是为了庆祝自滑铁卢战役以来欧洲大陆享受的40年和平。而实际上,主Array要欧洲国家暗中较劲,在工业上、艺术 上争当霸主才是博览会的真正主题。巴 黎世博会耗资约500万美元,约有2.1 万件展品参展,展现了当时工业和艺术 方面的成就。1855年巴黎世博会展出了混凝土、钢制品、铝制品和橡胶等。 二战后,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痪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并在恢复生产,复苏经济的基础上,于1958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为了体现科学的这个主题思想,布鲁塞尔世博会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型展馆,代表着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的象征,它独特新颖的造形,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之久,但仍然历历在目。博览会的辉煌和丰富,几乎使以 往的所有世博会都黯然失色。 1962年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次规模不大的专业性的博览会“太空时代的人类”。博览会展出全新的先进科技,自动售货机和单钢轨铁

路,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为了纪念纽约建城300周年,纽约又一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虽然主题的格调高雅“通过理解走向和平”。然而这次世博会浓重的商业气氛,使观众驻足不前,失去了纪念活动的意义。 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日本人称之为万国博览会,体现“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向观众展示了继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在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得益于这次博览会,日本在以后10年的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 1985年日本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会址是在新城筑波市,一座距东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学文化城。博览会的主题是:“居住与环境人类的家居科技”。 时隔一年,加拿大为纪念温哥华建城100周年,又举办了一次以“交通运输”为主题的博览会。 1988年是英国人在澳洲建立居住点200周年,为铭记这一日子,澳大利亚在东部黄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主题“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体现了人类在当今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时代中休闲和娱乐。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大做文章,以体育、文娱、旅游、休闲、烹调、园艺等等各种内容来体现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AI类专业性的国际花绿博览会,主题是:“人类与自然”。展出以世界园艺为内容,作为庆祝大阪“新的开端”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次展览会共有82个国家参加,55个国际组织与日本各省市和大企业都单独设了展馆或展台。首次在亚洲实现了大型国际园艺博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