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同步备份镜像备份软件使用分享

网络同步备份镜像备份软件使用分享

网络同步备份镜像备份软件使用分享
网络同步备份镜像备份软件使用分享

SyncBackPro网络同步备份软件教程

单位:华兴科软-技术服务部部门经理:余海教材开发:李江涛

不管你是不是一名网络技术运维工程师,你一定想过想把你家里的电脑与办公室的电脑文件能够保持同步,不要每天带着U盘把文件拖来拖去,不管你是不是想让你的个人电脑与办公室电脑的文件能够实时同步,你因为也许误删了一些文件,无法恢复想把自己的手剁下来喂狗。不管怎么样你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需要同步或者备份你当前电脑中的文件或者资料,但是百度网盘取消了文件夹同步功能,360网盘上传速度让人捉急。Linux上干脆连以上两款网盘备份软件都没有,可怜的你遇到问题只能默默地躲在厕所里哭泣。

今天本教程就是要拯救你,拯救受苦受难的大众,通过SyncBackPro你将能达成所愿,不再后悔,不再哭泣,让你不花钱也能实现普通人的容灾备份,长话短说,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首先,你当现使用的必须是一台win7及以上版本的电脑,然后你在下面网址处

http://www.dayanzai.me/syncbackpro.html下载并且按照说明安装该软件,当然最好使用正版,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更新和维护。

按照以上要求完成软件安装后,你在开始菜单和左面中都找不到软件的快捷方式——没关系!,点击开始菜单在所用程序/所有应用中找到2BrightSparks这个文件夹,点击进去,就能看到软件的快捷方式,当然你可以把它发送到桌面上,全凭你个人的意愿。

图一

图二

通过快捷方式打开软件会看到如下界面

好吧,我承认这个界面确实有点单调,不过一会儿你就不会这么觉得了,你可以在上方的菜单点击【同步任务】—【添加】来添加你第一项备份或者同步任务也可以点击下方的快捷菜单中的【添加】来操作。点击【添加】后如下图所示:你需要输入你的任务名称,这个根据你实际的需求来写,比如:文件备份。

然后点击下一步,你会看到有三种任务类型让你选择。

1、如果你选择【备份】那接下来的任务会将你主机上的文件/文件夹备份到你选择的

备份磁盘或其他电脑磁盘中。即源文件在1#电脑中有a.txt文件,目标目录2#电脑

中有b.txt文件,备份任务完成后2#电脑目标目录当中

2、如果你选择同步将实现主机目录文件(夹)与备份目标目录文件的同步操作,这里

操作要非常谨慎。请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避免操作失误,造成不可晚会的损失!!!

(1)对于名称(含扩展名)不同的文件,将实现主目录和备份目录的同步,即1#电脑上有一个a文件,2#电脑上有一个b文件,则同步任务完成后,两

台电脑上有a,b两个文件。

(2)对于名称(含扩展名)相同的文件,将软件判断将修改时间最晚的文件覆盖时间早的文件,如1#电脑有一个a文件修改日期是2016年09月19日

13:01,而2#电脑上的a文件修改时间是2016年09月19日13:02,则

同步任务完成后会将两台电脑上只有2#电脑上的a文件。

(3)对于目录中名称相同的文件夹,内部文件名(含扩展名)也相同的(修改时间不同),默认保持文件不同步,如1#电脑上有a.txt,2#电脑上有a.txt

但两个文件内容不同。则同步任务完成后,两台电脑上的a.txt文件不发生

改变。

(4)对于目录中名称相同的文件夹,内部文件名(含扩展名)也相同的内部文

件名(含扩展名)默认将不同的文件同步到对方文件夹中。

(5)当然也可选择执行,软件会有详细提示同步选项提示,可进行文件冲突的情况下,自定义同步。

3、如果选择【镜像】,完成操作以后即会将源文件的替换掉目标文件中的内容(如果目标文件目录有文件的话),即当源文件1#电脑中有a.txt,目标文件2#电脑中目录中有b.txt,镜像任务完成够1#电脑中的a.txt文件不变,2#电脑电脑目录中的文件被删除即b.txt被删除,将a.txt备份到2#电脑目录当中,所谓镜像就是不管目标目录中有什么,当镜像任务执行时,只会出现与源文件完全一样的内容,如果有其他文件那么其他文件会被删除。

上面介绍内容是关键中的关键,下面我们基于上面的注意事项把具体功能介绍一下。所涉及到基础知识的内容,可自行上网脑补或与QQ:1294282965联系。

功能介绍

备份

【选择任务类型】

通过下拉菜单【选择文件夹位置类型】

如果是网络中的主机,可以通过FTP协议访问目标目录一般都是网络主机否则你也不会有需求看本教程了(当然你不会搭建FTP服务器的话请关注看我们的相关教程)。

在指定目录中录入信息后,点击【完成】即可。

红框中的部分是必须关注的内容,根据自身需求及软件提示设置就好了。在任务执行时,软件会提示模拟执行,建议模拟下,没什么问题再手动或自动执行(无人值守)。另外软件还有计划任务功能,设定时间、频率实现备份、同步自动化。

如果在系统设置过程中无法选择FTP的,进入上图中的高级设置中找到。

数据库备份方案

《客户名称》备份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上海鸿翼数字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目录 1.项目概述 (3) 2.系统需求分析 (4) 1. (4) 2. (4) 1 (4) 2 (4) 1.1系统现状分析 (4) 1.2备份系统风险评估 (4) 1.3备份系统需求分析 (5) 3.系统备份理念 (5) 1 (5) 2 (5) 3 (5) 3.1系统设计指引 (5) 3.2数据保护技术选择 (6) 3.3连续数据保护 (7) 3.4备份管理系统组成 (7) 4.系统备份结构设计 (9) 1 (9) 2 (9) 3 (9) 4 (9)

4.1整体系统架构设计 (9) 5.系统备份方案介绍 (11) 1 (11) 2 (11) 3 (11) 4 (11) 5 (11) 5.1W INDOWS服务器自身备份 (11) 5.2双机热备 (13) 5.3爱数备份 (14) 6.总结 (17) 1.项目概述

上海鸿翼数字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将根据《》的网络实际需求,制定一套完整的集数据备份、灾难恢复、服务器整合及虚拟化一身的方案。一个完整的企业数据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就意味着数据安全与性能(机器和网络)的完美结合,一条龙式的服务标准(产品的服务与支持)。所以在选择备份系统时,既要做到满足系统容量不断增加的需求,又要所用的备份方式能够支持多系统平台操作。要达到这些,就要充分使用网络数据存储系统,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通过专业的数据存储软件,配合系统备份及双机备份,结合相应的硬件和存储设备,对网络的数据备份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自动化备份、文件归档、数据分级存储和灾难恢复。 2.系统需求分析 1.1系统现状分析 《》网络基础结构是基于Windows平台,现在拥有X台服务器。《》的文档管理系统包含了文件服务器、转档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主要数据库包含了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DB2等。 1.2备份系统风险评估 《》的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数据的保护,在没有备份软件的情况下,已经采用了重要数据镜像备份、服务器系统镜像备份等常规保护方法,为企业的数据财产提供了安全的保障。但是以上方法很难实现快速备份和灾难后的迅速恢复,很难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根据上面的备份管理系统的风险评估,建议《》使用ESioo安全备份专家软件,配合Windows自带备份和双机虚拟备份,并重新设计相关备份的恢复策略,达到可以快速恢复数据备份和快速恢复文档管理系统备份的水平,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数据安全级别。

NAS网络存储解决方案

NAS网络存储解决方案

一.石科院存储备份系统的基本目标 1.足够的存储备份空间,可以满足现在及未来几年的数据存储备份需求; 2.开放式平台,实现弹性规划,支持现有平台并方便未来添加新系统; 3.具有高可用性,保证存储设备中数据的安全; 4.实现异种平台间的数据共享; 5.简化备份/恢复操作,对备份数据实现分级管理; 6.高效率地实现存储备份工作过程 二.NAS网络存储网络架构 本次投标的NAS网络存储解决方案在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同时,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利用成熟的NAS网络存储设备解决方案,实现了大容量数据在异构网络内的存储与备份。 方案中采用IBM-300作为NAS网络存储设备,实现异构服务器对NAS网络存储的高速访问,NAS300内部采用高可用性设计的冗余光纤连接,及光纤盘阵(采用73G光纤磁盘)进行存储扩展,同时IBM-3583磁带库连接NAS300网络存储服务器实现数据备份. 网络结构见附图。 三.厂商介绍 1.IBM公司存储系统部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已进入千家万户,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设备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Internet及Intranet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及数字图书馆的方兴未艾,数据爆炸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心的热点,相应而来的对数据存储的需求以每年2-3倍的速度迅速增长。 谈到“存储”,许多人首先会想到3英寸软盘或是计算机硬盘,而它们只是一些简单的存储介质。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存储系统。“存储系统”

这个词看起来貌似陌生,其实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当我们去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时,通过帐号银行便可马上从计算机系统中调出帐户的所有信息,包括存款、支取、利息计算等。这些至关重要而又非常庞大的数据信息必须妥善保存才能保证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担当此重任的正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是不胜枚举的,例如电信局对移动电话话费的管理,股票交易所每日大量数据的交换,石油勘探队采掘信息的记录等,存储系统在这些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存储系统,包括数据记录介质如磁盘、光盘和磁带,大型自动化的数据记录系统如磁盘阵列、磁带库和光盘库,以及存储管理软件。磁盘系统拥有最高的数据传输速度,适于主机直接的数据访问。磁带和光盘系统适于数据的近线、离线访问,数据检索和数据备份。存储管理软件,则帮助我们将服务器--客户端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数据进行集中的统一管理。 回顾存储系统的发展历程,1956年9月,IBM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据存储器,305RAMAC。它标志着直接数据访问存储系统工业的诞生。在此之后,IBM一直以其无人可及的技术发明和产品领导着存储系统工业的发展。IBM发明了软盘驱动器、Winchester硬盘驱动器、RAID技术专利和磁阻记录磁头技术,将存储技术推入一个个新纪元。1999年,IBM在存储领域获得了220多项专利,超过了业界其它存储厂商的总和。从第一台约有三个冰箱大的数据存储器的诞生到现在,IBM已推出了最新的1GB硬盘,其大小只相当于一枚一元硬币,从体积、容量、存取速度方面都较以前有了惊人的发展。 2000年,IBM在存储领域获得了320多项专利,拥有此领域50%以上的专利,超过了业界其他主要存储厂商的总和 ,并因此在2000年11月12日获得了“美国国家卓越科技勋章”以表彰IBM公司多年来在数据存储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领先地位。 今天,存储系统的高可靠性,高性能,良好的扩充能力,及易于管理性已经成为存储设备的必需。信息是计算机系统最宝贵的资源,保护信息的安全,进行迅速的信息访问是存储

数据存储备份方案

数据存储备份方案 一、企业数据存储备份的概念 大体上来说,数据存储备份是用一种容量大、具有先进自动管理功能、以经济性为原则的设备对整个系统,尤其是对整个网络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的方案。实践证明,只有数据存储备份才能为企业提供最完善的数据安全保护,所以说,在原网络上增加数据存储备份管理系统和把数据存储备份管理系统列入到网络建设方案中是不容有怠的。 二、完善的数据存储备份系统的条件: 1完善的数据存储备份管理制度; 2具有一个完善的面向应用和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系统,保证在各种意外情况下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3要对磁盘阵列上的数据文件提供镜像保护,同时增强数据文件的访问性能,提高数据文件的可管理性; 4可以通过集群方式保证本地业务的不中断运行; 5对于环境所造成的系统极端故障,应具有相应的灾难恢复策略等; 三、企业主流的数据存储备份技术 NAS SAN 文件服务器 概念 一种采用直接与网络介质(如 网线)相连的特殊设备实现数 据存储的机制 SAN 允许存储设备和处理器(服务器)之间建立直接的高 速网络(与LAN 相比)连接,通过这种连接实现只受光纤 线路长度限制的集中式存储(通常采用外接式磁盘整 列)。 文件服务器是一台特殊功能的计算机,其主要目的是向客户机提供文件管理服务 兼容性 只要一个网络端口就能在任何 能上网的设备上使用 通常需要配合其它系统来使用 专注于文件管理 可用性和维护性 简单 需专业专人维护 需专业专人维护 存储容量(1T=1000G ) 数T 到几十T 数十T 起 数T ,通常需要外接扩展 安全性、稳定性、扩展性 免受黑客、病毒攻击、稳定性极 高、安全性高、扩展性高 稳定性良好、安全性高、扩展性 极高 安全性、稳定性、扩展性都一般 用途 便捷的文件共享、数据备份/ 集中数据存储方式下作为中央 可用作文件服务器,也可当做其 存 储 技 术 对 比 项

《网络存储技术》课程标准

网络存储技术》课程标准 《网络存储技术》 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均开设的 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是高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注重 培养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是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 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网络存储技术基础知识,具备调试技能, 提高网络存储各部件的组装、设置、日常维护、维修及管理系统安装 等使用技术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构建学生信息化基础核心能力、 为职业能力提供信息化 工具为出发点、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重构教学做一体式的课程, 以情境式案例为载体,逐步推进学生计算机基本能力的培养。 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掌握网络存储和虚拟化技术的基 础知识。 通过实际项目及任务,典型案例分析与实战操作为手段,培养学 课程名称: 网络存储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单位: 术专业 信息与软件工程系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网络技 时: 40 学时 分:4 1. 写 人:盛建军 2014年 8 月 审 定 人:尹光辉 课程性质

生进行网络存储与虚拟化实现方案系统分析与实践实施的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工作以及完成综合任务的能力,对职业素质养成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4.教学内容组织和编排 通过对企业调研,了解到企业中与信息化相关的职业岗位,结合工作实际,根据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形成8个学习案例和3个综合实训项目,针对网络技术专业学生设计选修内容。 《网络存储技术》学习案例及课时分配表

5.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个案例中的典型任务给学生布置任务,明确要达到的能力目标,进行知识点的引导,通过学生自己对任务的实施和讨论,教师对任务的评价,强化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案例与工作任务和知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任务 任务一:掌 握理论基 础知识

数据备份系统的设计

数据备份系统的设计 1.引言 对于一个关键业务系统而言,数据资料是整个系统运作的核心。但人为的操作错误、软件的缺陷、硬件的损坏、电脑病毒、黑客攻击、自然灾难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计算机数据的丢失,那么将会对于业务运作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此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尽快恢复信息系统,使其能正常运行。为了省级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及业务的正常运行,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具有高可用性的数据备份系统,为广大机动车驾驶人和群众正常办理交通管理业务提供强大而持续的技术支撑,以避免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造成的重大损失。 本文分析了省级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备份方式,软硬件要求,备份系统的组成,磁带介质及备份系统的成本等内容。 2.数据备份系统的基本要求 一个全面的数据备份系统对备份软件和硬件都有较高的要求 2.1.软件要求 对于备份软件来说,界面友好、使用灵活是必不可少的。备份软件应提供集中管理方式,用户在备份管理服务器上可以备份服务器到桌面的文件数据、数据库中数据。支持在线备份数据、离线备份数据等多种备份方式,可自由设置备份策略。支持多种介质备份,具有对相应的备份设备的管理功能。支持备份的安全

性,在备份时应能进行数据备份校验,能够设置备份的密码防止未授权的数据恢复。 2.2.硬件要求 数据备份系统备份介质主要有磁带库、虚拟磁带库、磁盘阵列、光盘库等。 备份介质应便于移动和重复使用。备份介质的容量应远大于现有系统的总数据量,备份介质应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应使用高速度的备份设备。 2.3.网络要求 数据备份系统进行在线数据备份时对网络有较高的要求,应根据系统的备份时间及恢复时间计算网络带宽的大小。 3.数据存储方式的设计 通常数据存储采用三种方式:DAS、NAS、SAN,下面详细介绍这三种数据存储方式。 3.1.DAS直连存储 这种存储方案的服务器结构如同PC机架构,外部数据存储设备(如磁盘阵列、光盘机、磁带机等)都直接挂接在服务器内部总线上,数据存储设备是整个服务器结构的一部分,同样服务器也担负着整个网络的数据存储职责。DAS这种直连方式,能够解决单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扩展、高性能传输需求,。此外,DAS还可以构成基于磁盘阵列的双机高可用系统,满足数据存储对高可用的要求。

网络存储与数据备份(孙晓南)复习资料

网络存储与数据备份复习资料 网络存储方式选择 直连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ISCSI技术; DAS优点: 1实现大容量存储;2可实现应用数据和操作系统的分离;3提高存取性能;4实施简单。DAS缺点: 1扩展性差;2资源利用率低;3可管理性差;4异构化严重。 DAS适用环境: 1服务器在地理分布上较为分散,利用SAN或NAS在进行互连时非常非常困难时;2存储系统必须被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上时;3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都需要直接连接到存储器上。 SAN优点: 1设备整合2数据集中3高扩展性4总体拥有成本低5具有无限的扩展能力6更高的连接速度和处理能力 SAN缺点: 1SAN各个客户端的存储空间是分离的,通过光纤实现连接,许多设备价格高昂,因此,SAN 的实现需要相当高的费用2网络维护也需要相当的开销 SAN适用环境:1关键任务数据库应用2集中的存储备份,3高可用性和故障切换环境4可扩展的存储虚拟化5改进的灾难容错特性。 在制定网络存储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1网络存储的核心——数据2要产品也要技术3需求为主4长远考虑,打好基础 选择存储产品 1容错能力2性能3容量4连接性5管理性6附加功能 SATA硬盘特点 1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2更简单的连接方式3真正的热插拔4更高的数据传输精度 SATA目前传输速率150MBps二代三代300MBps,600MBps SAS技术特点 1兼容SATA2连接简单3传输速率高(平均速率3GBps峰值5GBps) RAID1 又称镜像阵列,是一种由两块磁盘实现的冗余磁盘阵列(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 RAID1的优点 1数据存储安全2读取速度较高 缺点:1写入速度较低2存储成本高 RAID5:是由至少3块磁盘实现的冗余磁盘阵列 R AID5的优点:1数据存储安全2读取速度较高3磁盘利用率较高 缺点:写入速度较低

存储与备份解决方案

存储备份解决方案北京鼎信泰德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3) 二、用户需求与分析 (4) 三、数据存储与备份应用解决方案拓扑图 (5) 四、系统设计方案 (5) 1、数据存储系统设计原则 (5) 2、数据存储系统设计要求 (6) 3、FC-SAS/SATA的存储整体解决方案 (8) 4基于FC的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8) 五、产品介绍 (9) 1.ESDXS16F磁盘阵列产品介绍 (9) 2.HK VTL3540虚拟磁带库产品介绍 (13) https://www.doczj.com/doc/7a17996066.html,MV AULT企业级数据备份管理软件 (15)

一、概述 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数据价值在不断提升,信息产业已经不再处于萌芽状态,用户对于数据安全的理解已经跨越基础认识阶段,同时计算机产业也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寻求高效、可靠、稳定、适用的信息安全产品以及解决方案是当今企业和各个领域不断追求的目标。 如今我国教育科研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各地各高校,基于网络应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以及数据图书馆建设和应用不断加强;科研机构,特别是卫星图像、遥感数据存储与分析、网格计算等方面的基础是存储系统能够提供海量数据的文件存储和管理,同时能够解决多台服务器并发访问和分析同一份数据的问题。以各高校建设的数据化图书馆和高性能计算为例,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准确查询和阅读所需要的信息,图文并茂是数字化图书所具备的特有属性,增强了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力;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作为高性能计算和信息服务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网格计算已经引起各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由12所具有超级计算环境的高校建立ChinaGrid网格主节点,提供5类教育和科学研究应用的专业网格以及开发环境。 因此在教育与科研行业中,信息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必将是重中之重,作为在中国存储领域的先锋——北京鼎信泰德科技有限公司,结合教育与科研领域的现状并眺望未来,为其量身定制具有行业特点的解决方案。

X大数据备份系统方案设计

企业备份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3) 二、系统需求分析 (4) 2.2系统现状分析 (4) 2.2备份系统需求分析 (5) 三、系统结构设计 (7) 3.1整体系统架构设计 (7) 3.1.1备份网络架构选择 (8) 3.1.2备份管理架构选择 (10) 3.2备份策略设计 (11) 3.2.1文件服务器的备份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SQL服务器的备份策略 (11) 3.3.3 Domino服务器的备份策略 (12) 3.4灾难恢复计划 (13) 四、设计方案总结 (15) 4.1备份管理方案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客户收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选择专业的服务—汉荣企业备份与恢复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概述 随着中国进入WTO后,国内保险行业迅速发展,国外保险机构也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加上人们对保险的意识的逐步增强,日益膨大的市场份额,加速了众多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迅速占领市场占有率成为各保险公司最重要的市场策略,分公司、营业点、代理商遍布各地,内部的通讯以及沟通显得十分重要。并且,随着保险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都将逐步在全公司全面实施。信息化项目共同的特点都要求有一个安全的基础网络平台,将大量的即时信息纳入公司整体的数据库当中,这对保险行业公司网络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挑战。 山东新北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实际需求制定一套完整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方案。一个完整的企业数据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就意味着:保护、性能与完美的集成,一条龙式的服务,包括产品、服务与支持。我们在选择备份系统时,既要做到满足系统容量不断增加的需求,又需要所用的备份软件能够支持多平台系统。要做到这些,就要充分使用网络数据存储管理系统,它是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通过专业的数据存储管理软件,结合相应的硬件和存储设备,对网络的数据备份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备份、文件归档、数据分级存储及灾难恢复等。 山东新北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数据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以SYMANTEC的Backup Exec备份管理软件为基础,结合山东新北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对各行业顶尖公司的服务支持经验,结合客户实际的业务发展与IT系统结构现状,帮助客户把重要的企业数据做备份保护,以防不测。确保企业的业务连续性,使企业的IT系统能够充分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能力要求。

存储及备份设备详细命名规范

1.1.存储及备份设备命名 存储、备份、存储区域网设备命名依次连接,不留空格,其表示形式为: 代表 Mass Storage) 存储及备份系统3字代码:M ( 1.1.1.存储设备命名 : 例1:cq-mdsk-ibmds830001解读如下 例2:cqspb-mdsk-ibmds830001解读如下:

1.1. 2.备份设备命名 例1:cq-mtap-ibm765001解读如下: 例2:cqspb-mtap-ibm765001解释如下: 1.1.3.存储区域网设备命名 例1:cq-msan-ibm2005b1601解读如下: 例2:cqspb-msan-ibm2005b1601解读如下: 1.1.4.存储虚拟化设备命名 例1:cq-mvir-ibmsvc4101解读如下:

例2:cqspb-mvir-ibmsvc4101解读如下: 1.1.5.存储逻辑单元命名 存储设备逻辑单元号(LUN-Logical Unit Number)命名依次连接,不留空格,其表示形式为: 例1:cq-aupm-lunoradata01解读如下: 例2:cqspb-axxx-lunoradata01解读如下:

1.1.6.全球名称的别名命名 在存储区域网中,为全球名称(WWN-World Wide Name)别名命名,包括服务器设备全球名称和存储设备全球名称别名两种,全球名称别名命名依次连接,不留空格,其表示形式为: 1. 服务器设备全球名称别名 例1:cq-aupm-db1-wwnhba1解读如下: 例2:cqspb-aupm-db1-wwnhba1解读如下: 2. 存储设备全球名称别名 例1:cq-mdsk-wwnibmds830001i0003解读如下 :

保证数据的安全储存

郑州轻院轻工职业学院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保证数据的储存安全 学生姓名马贺 专业班级W 0 8 学号20080320 系别计算机 指导教师(职称) 吴彦国(高级讲师) 完成时间 2012 年05 月 25 日

保证数据的储存安全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以存储的形式存在,尤其是随着网络存储(SAN与NAS)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存储安全的重要性。面对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网络环境,高效安全的信息存储与传输已经成为网络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特性。由于黑客入侵、内部人员泄密、管理员权限的滥用等原因,很容易发生文件或资料丢失泄漏,由此造成的重大后果将是无法弥补的,通过安全存储技术的应用,在相当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避免由于资料泄漏所造成的严重损失。事实上,一些统计资料表明,由于数据丢失和泄露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了物理受灾损失。安全的信息存储技术在其中扮演了突出的角色。开放式环境下的安全存储技术研究旨在面向开放式的网络环境,利用加密技术、身份鉴别与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提供安全的存储与传输能力,获取强大的信息安全保证。本文通过四个部分的论述,详细的阐述了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的重要行及对策。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存储的产生与发展;第二部分, 数据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数据存储安全和数据传输安全;第四步对本文进行总结以及论述了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网络存储网络传输网络安全

Guarantee the data safe storage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the form of existence, especially with the network storage ( SAN and NAS ) development,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torage security. Faced with an increasingly open network environment, efficient and safe storage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network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of hacking, internal leakage, administrator rights abuse and other reasons, is prone to files or data loss caused by leakage, the major consequences will be unable to make up, through the security storag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uch events, avoid the information leakage caused by severe loss. In fact, some statistics show that, due to data loss and leak caused economic losses far exceeded the physical disaster losses. Secure information storage technique in which a prominent role. Open environment safe storage technology research aimed at the open network environment, using encryption, authent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access control technique provides secure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capacity, to obtain a strong information security assuranc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four parts of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ata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security important line and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the first par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storage; the second part, the importance of data; the third part, is the key part of the full text, security of data storage and data transmission security; the fourth step in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the network security protection measures. Key words: network storage network transmission network security

(安全生产)数据安全及备份方案

云南省广播电视厅办公大楼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及备份方案

一、前言 从计算机诞生那一刻起,人们就不能忍受辛苦得来的数据在一瞬间消失无踪的痛苦,数据的存储和备份也就成为保护数据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如今几十个年头过去了,它不但没有随时光流逝而失色,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七十年代曾是PC机的天下,使用软盘进行数据备份就可以满足基本的需要。进入八十年代,局域网的兴起使得分布式存储管理渐入佳境,磁带记录方式成为数据备份的首选。那时,小数据量的本地备份还没有对应用系统的性能造成明显影响。进入九十年代,光盘技术曾给人们带来无限遐想,但是,已经小型化的自动磁带库以其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始终占据着存储备份的绝大部分市场,与此同时,曾风光一时的分布式存储管理的弊端逐渐显现,集中式存储管理被提上议事日程。Internet的迅速崛起可以说是九十年代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这使得数据的属性发生了质的变化,促进了数据存储和备份技术的变革与进步。 Internet的发展带来了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据IDG调查统计,至1998年底有1亿人在使用Internet,到2002年这个数字将会增长到3.2亿。如果平均每人拥有6MB的个人电子信箱,那么对新增存储容量的要求将会达到1320TB!快速增长的海量数据还包括资源和资料数据、电子商务数据、视频数字化数据和企业自动化管理数据。数据量爆炸性增长的后果不仅促进了存储设备的不断扩容,而且对数据存储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以上理论,有人提出:继CPU、网络之后,数据存储将是计算机领域的第三次浪潮。大约在两、三年前,出现了有关存储局域网(Storage Area Network)的概念和实验。SAN以数据存储为中心,将计算机系统的存储设备集中管理,形成一个存储容量可以无缝扩充的虚拟的存储局域网络,系统中的任何主机都可以采用光通道直接连接的方式,共享虚拟存储局域网络内的数据文件,既提高了数据存储管理的效率,又减轻了应用系统的网络资源负担。SAN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直接连接实现多平台、异结构的计算机系统对数据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目前,各主要IT厂商都推出了基于光纤通道连接方式的主机和存储设备,但是光纤通道通信协议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此外,各种SAN管理软件还只是能够做到支持同平台主机的存储设备共享,每台主机的文件系统彼此独立,要进行文件系统属权的转移还必须依靠容错技术。预计明年,同平台的容错文件系统出台将极大有助于实现同平台容错系统的数据共享,同时,异构平台主机的存储设备共享的管理软件也有望投入实际使

网络存储技术试卷(有答案)教学文案

网络存储技术试卷(有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使用串行传输方式的硬盘接口不包括( ) A. SAS B. FC C. SATA D. SCSI 2、RAID6级别的RAID组的磁盘利用率(N:成员盘个数): ( ) A. N/(N-2) B. 100% C. (N-2)/N D. 1/2N 3、对于E-mail或者是DB应用,以下哪个RAID级别是不被推荐的 : ( ) A. RAID10 B. RAID6 C. RAID5 D. RAID0 4、磁盘阵列中映射给主机使用的通用存储空间单元被称为( ),它是在RAID 的基础上创建的逻辑空间。 A. LUN B. RAID C. 硬盘 D. 磁盘阵列 5、下列RAID技术无法提高读写性能的是:( ) A. RAID0 B. RAID1 C. RAID3 D. RAID5 6、下列RAID技术中可以允许两块硬盘同时出现故障而仍然保证数据有效的是:( ) A. RAID3 B. RAID4 C. RAID5 D. RAID6 7、下列RAID技术中无法提高可靠性的是() A. RAID0 B. RAID1 C. RAID10 D. RAID01 8、主机访问存储路径顺序为( ) A. 文件系统->应用系统->卷->I/O子系统->RAID控制器->磁盘 B. 应用系统->文件系统->卷->I/O子系统->RAID控制器->磁盘 C. 应用系统->文件系统->I/O子系统->卷->RAID控制器->磁盘 D. 应用系统->文件系统->卷->RAID控制器->I/O子系统->磁盘 9、下列RAID技术中,磁盘空间利用率最低的是( ) A. RAID1 B. RAID3 C. RAID0 D. RAID05

好用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工具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数据显得尤为重要。数据备份是对数据进行再存储,是一个数据导出动作,以防数据丢失。而数据恢复则与数据备份是两个相反方向的行为,是将不小心丢失的数据重新导回电脑端。好用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工具是哪个呢: 好用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工具: 铱迅数据备份备份与恢复系统,是业界针对大数据量环境的应急接管平台,其利用磁盘级CDP技术,可实现IO级别的细颗粒度实时备份,将备份窗口、数据丢失降到较低。并且可以实现任意时间点的数据挂载与演练,能够快速响应业务系统的接管需求,对应用实现连续保护。 软硬件一体化配置 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集备份服务器,操作系统、备份软件、磁盘阵列融于一体;并可加载铱迅容灾平台的虚拟化软件模块,备份容灾一机实现。 多方位的数据备份支持

备份存储服务器 软件模块 软件部分的服务器端内置在硬件中,采用Web界面提供设备、客户端、备份数据及管理员的管理;客户端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安装在需要备份的服务器或PC上,依据数据保护的对象和等级不同,客户端授权划分为多个类型;更有扩展功能软件包,支持异地数据灾备等功能。

铱迅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采用软硬件一体化配置,以持续数据保护技术(CDP)为核心,具备实时备份、定时备份等功能,整合了USB Key、密码口令等多因子安全身份验证安全模块,可以为数据库、文件、应用、操作系统提供安全、有效、完整的数据保护。 多方位备份 跨平台支持各类桌面电脑、服务器及小型机;支持Windows、Linux、Unix等操作系统及VMware ESX(i)、Hyper-V等虚拟化系统;支持Oracle/SQL Server/My SQL/DB2/Sybase及国产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支持双机、虚拟机等服务器架构;支持LAN-Base、LAN-Free等备份方式;提供手动备份、定时备份、实时备份等备份策略设置;提供数据库、文件、应用及操作系统的多方位保护。 简易化操作 数据自动集中备份到黑方的存储空间中。基于Web界面统一管理平台,提供备份设备、备份客户端、备份数据的集中管理,将IT 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数据备份恢复工作简化为普通工作人员即可轻松掌握并自动完成的简单工作。 CDP实时备份和恢复 创新性CDP持续数据保护技术,数据备份与恢复准确到秒,连续实时捕获所需备份文件的数据变化,并自动保存变化的数据和时间戳(即表示数据变化的时间节点),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过去任意时间点的数据恢复。有效解决定时备份、准CDP备份的时间窗口问题。 功能简介 核心技术 铱迅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以持续数据保护(CDP)为核心技术精髓,并结合升级加密、数据压缩、数据同步等诸多先进技术,来实现可靠、安全、多面、有效的数据备份与恢复。

巧用FreeNAS搭建网络存储及备份系统

巧用FreeNAS搭建网络存储及备份系统 摘要:文章论述了使用iSCSI技术解决本地数据存储的问题,并且利用网络存储可方便解决重要数据及移动存储介质中数据备份的问题。网络存储盘初次使用时只需初始化一次,使用方式就跟本地硬盘一样。既使用方便又避免了数据备份耗时、数据丢失的风险,提高了数据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iSCSI;ZFS卷;CHAP认证;Portals;Targets 我们在日常办公中习惯将个人数据存储在电脑的本地硬盘中,一旦电脑的操作系统因病毒感染或者系统文件被破坏而无法启动时,就面临着本地硬盘中数据恢复的问题。尽管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完整恢复,且费时又费力。此时我们不禁会想到倘若重要的信息数据不是存储在本地硬盘之中,那么也就不用担心系统崩溃时数据丢失的隐患。能否有一种方法可完全取代本地数据存储的方式。文章介绍的iSCSI技术可有效解决本地数据存储的问题,并且利用网络存储可方便解决重要数据及移动存储介质中数据备份的问题。 1 现象描述 大多数人都将重要的数据存储于个人电脑之中,然而一旦系统崩溃或者硬盘损毁,则恢复本地硬盘中的数据将变得非常麻烦。虽然我们可通过FTP、CIFS 等方式实现数据的异地存放和共享,但是通过这些协议搭建的存储环境其传输效率较低,当传输的文件数据量较大时,I/O吞吐率较高时,其瓶颈效应就体现出来了。为此,我们改用基于SAN技术架构的iSCSI协议,借助于FreeNAS开源系统来搭建一套成熟、完善的网络存储系统以满足重要信息数据存储和备份的需求。 2 原因分析 既然采取FreeNAS所提供的iSCSI技术来解决网络存储的问题,那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FreeNAS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FreeNAS是一套开源免费的NAS服务器,它能够将一台普通电脑转变成为专业的网络存储服务器。软件基于FreeBSD开发,支持Samba 及PHP,通过iSCSI、CIFS(samba)、FTP、NFS protocols、Software RAID (0,1,5)等丰富的协议实现多种模式下得网络存储及共享功能。便捷的web 界面的设定工具,方便用户通过Windows、Macs、FTP、SSH 以及网络文件系统(NFS)来访问存储服务器。此外,FreeNAS支持部署在外部移动介质或Flash Disk上,系统资源开销小,运行空间仅16 MB左右。在清楚了FreeNAS后,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部署实施了。 3 处理过程 由于所选用的是开源软件,其更新速度较快,此处以FreeNAS 8.2 64Bit版本为例介绍其部署和iSCSI服务端、客户端的详细调试过程(全套实际部署环境均为硬件真实环境,因截图需要部分图片取自虚拟环境,但在实际操作中无差异,

网络数据存储的安全与传输论文

第一章数据的重要性 1.1 数据备份的目的 数据备份是一种数据安全的策略,通过制作原始数据的拷贝,就可以在原始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利用备份的数据把原始数据恢复出来,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计算机系统中所有与用户相关的数据都需要备份,不仅要对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进行备份,还需备份数据库的系统数据及存储用户信息的一般文件。数据备份的目的就是数据恢复,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风险,保护系统最重要的资源―数据。在系统发生灾难后,数据恢复能利用数据备份来恢复整个系统,不仅包含用户数据,而且包含系统参数和环境参数等。 1.2 数据丢失的原因 1.2.1自然灾难 如水灾、火灾、雷击和地震等计算机所在地的自然灾难,造成的数据被破坏或系统完全瘫痪。 1.2.2 人为原因 系统治理员、一般的维护和使用人员的误操作及黑客的恶意破坏,导致数据部分或全部丢失。 1.2.3硬件故障 计算机硬件设备出现故障,包括存储介质和传输介质的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1.2.4软件故障 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数据库治理系统的代码错误及病毒感染造成的数据逻辑损坏,虽然数据仍可部分使用,但从整体上看数据是不完整、不一致或错误的,这种逻辑损坏非常难被发现,当发现数据错误时,可能已无法挽回了。 第二章数据备份之要素 只有充分考虑了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及时间、备份环境、异地存储方式、资源保证等方面内容后进行的备份才是应用系统真正的可靠保障,也才算为系统的灾难恢复做好

了充分预备。随着医院的发展,各类数据的数据量以几何级数递增,医院越来越依靠于计算机技术来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存储。虽然现在各种硬件设备的稳定性越来越高,但是因为系统、设备本身的问题或外界因素导致计费数据丢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而数据丢失会使医院业务瘫痪,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就成为一个必须要充分重视的问题。数据备份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具体包括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及时间、备份环境、异地存储方式、资源保证等。 这里先介绍一下有关备份与恢复的定义。所谓备份就是指将各种主机、数据库中存储的重要数据备份到其他介质中。所谓恢复是指当这些运行业务的主机、数据库发生故障后,将相应的备份数据恢复至原主机、数据库等设备上,从而保障业务的继续开展。现在一般均采用备份软件对数据进行备份,几乎所有的备份软件现在均支持两种备份方式:全备份与增量备份。所谓全备份就是将某时刻所有指定数据全部备份下来,而增量备份就是备份上次全备份之后到开始增量备份时刻所有指定数据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增量备份是在全备份基础上进行的备份,正因为增量备份基于全备份,所以增量备份的恢复也必须基于全备份。现将全备份、增量备份优缺点对比如下。 (1)如发生灾难后需恢复哪个全备份的数据,只要直接恢复即可,不需考虑其他数据的影响。恢复时间短:只要将需要恢复的全备份数据直接恢复即可,不需要考虑其他数据的影响。 (2)因为要将指定数据全部备份,所以备份时间较长。占用资源多:因备份本身将耗用主机系统的CPU、内存、IO等设备资源,所以备份时间越长,占用系统资源越多,同时对备份介质的占用量也较大。 (3)因只备份增量数据,相对备份时间较短。 第三章网络数据存储安全 存储安全是指保证存储资源只被授权用户或可信网络所访问的一组安全措施、安全配置和安全控制。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传统的业务模型,因为它以网络为中心,面向全球而且数据强化。数据强化一词说明了所有的电子事物都可以存储以供处理和分析这一个事物。目前,我们正面临着由电子商务应用所生成的数据爆炸,这些数据必须得到适当的存储和管理,而且有时还需要使用数据挖掘应用程序从原始数据中提取信息;企业资源计划(ERP),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应用也推动了对网络存储安全的需求,因为其中涉及的数据必须从异构环境中存取和拷贝。 企业关键数据丢失会中断企业正常商务运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建立数据安全策略或灾难恢复计划,保证关键数据的安全性,确保业务的连续性。解决问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2021年6分钟彻底掌握存储和备份区别

6分钟彻底掌握存储和备份区别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直以来,存储和备份是两个相近的概念,但是又有很大区别的。如果不是专业的技术专家,是比较难搞清楚这两者之间区别,特别是云的出现,这两个概念往往容易混在一起看。本文从几个方面快速对比下存储和备份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发展,以及演变趋势。 1. 备份是不能独立数据容器存在,永远构建于存储之上 存储是数据保存容器的统称,比如软盘,光盘,磁盘,磁盘阵列,中小规模业务用的NAS,专业的磁带库,专业的光纤存储网络SAN。存储容量从几MB,到上100TB,甚至P级。最近几年出现新的一种方案,云存储,其本身也分为个人用途和企业用途的。个人数据存储用途比如百度网盘, 360网盘,DropBox等,通称保存个人的一些资图片,文档等;企业用途的如AWS的S3,阿里云的OSS,以及七牛云存储,又拍云,金山云的云存储等,通常用于关键业务系统,比如用户产生的文档,图片,视频等数据存储。云存储有个好处是可以动态扩展存储空间,平台提供商由于采用低成本硬盘等方案,采用分布式技术,把本身廉价的硬盘聚集起来,构建成1个具备较高可靠性的存储方案;一些大平台,当具备规模效应后,平摊到用户,TCO成本会低不少,这是传统存储方案比较软肋的一个地方。

备份是一种数据保护的机制和方案,其实现必须依赖于具体的存储容器。目前在备份这块的市场有非常多的品牌,如Symantec 的NBU ,CommVault的备份产品,IBM的TSM,EMC的NetWorker,还有专注混合云数据备份保护服务的多备份。备份通常用于保护业务系统产生的核心数据或个人重要的数据。一般的备份系统,通常会与硬件存储设备搭配组合成备份方案。多备份目前是构建在阿里云存储,AWS的S3,七牛,以及金山云,百度云等云存储之上,所有备份的数据会存储在这些大存储平台上。 2. 存储通常解决地理空间的访问问题;而备份解决地理空间上的冗余保存问题 我们工作用的WORD软件,如果没有数据存储介质,编辑产生的文档无法保存,配上IDE或SATA硬盘后,应用软件产生的数据可以很快保存在硬盘上。这是一个简单的硬盘存储支持软件工作的例子。一旦本地硬盘如果坏掉,努力工作一周的成功,可能得重新再来。 通常的重要业务系统架构设计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存储方案的构成,什么样的业务系统,在几个位置,数据如何分布,需要的容量,扩展需求等进行规划设计,重点解决业务系统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问题。一般会就近业务应用服务器来部署存储架构。不管是云存储,还是传统的存储架构,都有1个目标,让业务系统,在不同的位置和存储在空间上的访问是稳定连续进行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