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人类学视野下的法律多元

法律人类学视野下的法律多元

法律人类学视野下的法律多元
法律人类学视野下的法律多元

法律社会学视野中的法的本质观

第34卷第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4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2013 论法律社会学视野中的法的本质观 李小文 (湘潭大学 法学院,湖南 湘潭 410013) 摘 要:文章在法社会学的视野中,以社会利益关系为出发点,论证了法的本质——法是由社会对比力量状况决定的,对社会利益关系的权威性调节。 关键词:法本质;法律社会学;社会力量;社会利益关系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3)02-0160-02 一法的本质的法社会学探讨的逻辑起点 (一)社会的本质:社会利益关系 何谓利益?通俗的讲法利益就是好处,它能使人的某种需要或愿望得到满足。霍尔巴赫说:“所谓利益,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性情和思想自身的幸福观与之联系的东西;换 句话说,利益其实就是我们所谓幸福的必需品。”[2]现实社会的利益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第一,利益的主体是人。第二,利益的客体就是所需要的满足和由这种满足所驱动的良好的心态。第三,利益的内容即能够满足人的需求的对象,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存在形式。而个体利益总是要依靠外界才能满足,在个体利益不断满足的过程中,作为个体的人逐步与他人形成了在利益分配和占有上形成的关系,这就是利益关系。[3]人类社会的活动都是围绕利益分配和占有而展开的,因此,人类社会本质社会可以说是一种利益关系。 (二)学者们对法与社会利益关系的揭示 (1)爱尔维修的观点。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可以用利益来解释包括法律在内的所有社会现象。他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利益规律的问题,他认为正如运动规律统治了物质世界一样,利益规律掌控了人的精神世界。爱尔维修在利益规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理论,要用法律来约束掌握权力的人,使他手中的权力能够为公众服务、为多数人谋福祉;对民众的自由也要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私人利益不能漫无边界,不能侵犯社会公共利益。他断言:利益是人快乐或痛苦的根源,利益主宰着人类对所有问题上的一切判断,利益能赋予人们快乐同样也能消除人的痛苦。他提出了要对个人利益进行正确分析,在法律完善的情况下,利己心不完全会导致罪恶的发生。 收稿日期:2012―10―29 作者简介:李小文(1985-),男,湖南新化人,湘潭大学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法律社会学等。 (2)边沁的观点。边沁运用功利理论说明英国的社会生活,他把英国的商人、市侩作为标准的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赤裸裸的互相利用、互相剥削的关系。法律的目的是为了使整个社会的福利最大化。边沁不仅主张善是一种幸福,而且主张每个人总是追求他所认为的幸福。所以,立法者的职责是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进行调节。他认为公共利益是诸多个人利益的综合体,所以个人利益在利益体系中是居于首要地位,虽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社会公共利益,但人们首先感受和追求的都是个人利益。一定程度上,个人利益的增加能促使整个社会利益的增加。 (3)耶林的观点。德国法学家耶林从“法是国家权力通过外部强制手段所保证实现的最广义的社会生活条件的总和”和“权利的基础是利益”这种认识出发,深入探讨了法律的目的以及法律是如何处理相互冲突的利益的。耶林指出,人是有目的的动物,人的活动是有动机的,作为人类活动一部分的法律也有其自身的合目的性和规律性。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无目的法律,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平衡私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实现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糅合,从而构建起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与社会的协作关系。耶林还指出,法是不可能天衣无缝的,因此类推总是存在的,而类推不能仅靠概念和逻辑,必须根据有关的利益进行。 (4)庞德的观点。庞德认为法律能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法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平衡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法律尽最大的努力防止社会冲突的发生并保护各种社会利益,进而满足人们的欲望和需求。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社会控制的方式实现的。[4]庞德将法律秩序所保护的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社会利益三类。他指出了某种法律制度欲达到其目的,就必须通过如下步骤:其一,对包括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在内的各种社会利益予以承认;其二,规定各种利益的边界,在这些边界之内,上述各种利益将会得到法律的承认,并通过法律规范赋予其法律效力;其三,法律为实现各种利益设置了一些保障措施,任何侵犯法 160

法律人类学视角下的纠纷研究

法律人类学视角下的纠纷研究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承担着对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及再社会化的 重要任务。在传统观念中,监狱被视为纠纷解决的最终场所,成为纠纷解决的“终点”,但是很少有人去关注在这“终点”中发生的纠纷。因此本研究选择监狱作为 田野调查点,以华北某省监狱康复监区“老病残”服刑人员为例,对纠纷产生的 空间,纠纷的过程以及解决纠纷的方式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为当下从制度角度 研究纠纷解决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纠纷产生的空间:康复监区的产生及其特点 为进一步加强监狱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保障服刑人员合法权利,①很 多监狱成立了专门关押“老病残”服刑人员的康复监区。各省监狱管理部门或承 担关押“老病残”服刑人员的监狱对康复监区的关押对象进行了详细规范的界定:一般而言是年龄超过60岁或65岁的服刑人员,或者是经医疗机构诊断患 有严重疾病或残疾但又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服刑人员。②康复监区的功能定 位是“康复”,为了给“老病残”服刑人员更好的康复环境,在康复监区中还会安排 一些具有生活护理能力的服刑人员(一般是患病较轻或是健康的)对“老病残”服 刑人员进行生活上的护理。 也就是说,康复监区的服刑人员包括两类,一是“老病残”服刑人员;二是 从事生活护理的服刑人员,当然这类服刑人员在数量上是相对较少的,一个从 事生活护理的服刑人员可能要照顾多名“老病残”服刑人员。 然而在本文的调研中发现,康复监区中的“老病残”服刑人员与身体健康③ 的从事生活护理的服刑人员相比,反而更容易因使用暴力而受到监狱行政处罚。“老病残”服刑人员在身体素质上,体力上都大不如后者,但对日常生活中产生 的问题和矛盾的感知不同,对于纠纷走向的推动作用也不同,相对的“弱者”成 为了暴力的“强者”。 二、纠纷的过程: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1

论法律文化视野中的调解制度

论法律文化视野中的调解制度 ——以法院调解为视角【内容摘要】调解制度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同时也体现了一种社会秩序的安排。它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反映了传统文化追求自然秩序和谐的理想。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传统调解在维护并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各阶层的和睦共处,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调解制度传统文化法院调解民主法制 一、我国传统调解制度概述 纠纷解决机制 “由于情感恩怨、利益归属及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存在,人类社会从英产生的那一天开始, 便伴随着各种不同的纠纷和冲突。”⑴纠纷不仅不可避免,适度的纠纷在解决过程中还具备维持秩序和形成政策(上升为法律)的功能,因为纠纷既存在破坏与冲击良好社会秩序的一而,也蕴含着更新与创造社会秩序的可能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纠纷解决机制也在不断地被认识、发展。纠纷解决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和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恢复社会平衡和秩序的活动和过程。 2、调解作为纠纷解决机制 调解是指争议的双方在第三方的主持下,通过协商与让步,为解决争议而达成合意的过程。一般来说,调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诉讼内的调解,也就是由法官担任第三方的司法调解:一类是诉讼外的调解,比较典型的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程序中的调解等。法院调解发生在案件起诉到法院之后,在法院审判组织(一般是案件的主审法官)的主持下依

李祖军《民爭诉讼目的论沢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贞 照法左程序进行的,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而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协议。 二、法院调解的概念及特点 法院调解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和解决民事、经济纠纷等案件的过程中,由审判人员主持,本着自愿、合法的原则,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等争议,促成他们平等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可根据对案件审理的情况,采取判决或者调解的方式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法院调解体现了私法自治的精神和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它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法院调解属于诉讼内调解,是在法院的主持下,依照法泄程序进行的。第二,法院调解是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的,并且贯穿于民事审判程序的全过程。第三,法院调解是法院的一种诉讼活动,也是法院结案的一种方式。 现代法院调解的历史沿革 现行中国的法院调解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随着革命政权的建立而产生的。新中国法院调解制度在当代的发展明显地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调解为主阶段。传统的调解制度在陕甘宁边区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功能,这种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是以''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确立及推广为载体的。第二个时期,是着重调解阶段。建国以后,在立法者的主导思想中,更大程度上是以“人民”的槪念替代了原来的"群众”概念。第三个时期,即自愿合法的调解阶段。这一时期以1982年及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为依据。1982年试行《民事诉讼法》总结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把行之有效的法院调解制度作了系统的规宦,第6条规泄:“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调解无效,应当及时判决。” 第四个时期是本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法院诉讼而临的现状和国际民事司法改革总体趋势的彫响,法院调解又得到重视和发展,并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司法举措。 2、法院调解的外在积极作用 首先,调解可以产生比较高的诉讼效益。“如果仅从解决纠纷的速度看,调解最具效率

法律视野中的批评教育权

法律视野中的批评教育权 [摘要]教育部以法律规章的形式肯定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引发广泛讨论。从法律视角分析,学生、教师和学校不是合同关系或商业关系,运用法律规范进行调整作用有限。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力不是基于法律授权。良好的教育需要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需要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以及家长和学校及教师三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而不是分清相互间的权利边界。 [关键词]批评教育权;商业关系;道德关系 当前,一些受到教师批评的学生自我伤害或者伤害教师的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反映出了教师的批评教育权受到的挑战。2009年8月17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条规定引起很大讨论。有人认为,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必要专门出台规定。否则以前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就成了没有依据的非法行为。还有人认为,教育部的规定看似给予班主任批评教育的“权利”,其实是针对有些班主任只表扬而不批评的现象,强调班主任有批评教育学生的责任。看似赋予权利,实则加诸责任。还有人对规定的表述提出异议,认为规则只赋予班主任批评教育权,是否普通教师没有权利批评教育学生,就不能批评学生呢?还有人提出规定中的“适当方式”太过含糊,尺度难以把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出台,有关批评教育权的问题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的讨论虽然已经降温,但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关于批评教育的问题却依然存在。①因此,从法律视角对批评教育权进行一番探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便于讨论,本文着重讨论教师的批评教育权,并没有对教师与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加以区别。 一、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目的 (一)肯定教师的批评教育权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从这一解释可见,规章的目的是赋予教师批评教育权,或者说以规章的形式为教师批评学生提供了法律依据。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竟然需要教育部出台规章以作依据,表现了当前时代的一大特点:法律话语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维护学生权利”、“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这样的口号已经响了多年。学生受到这些话语的鼓励,已经学会对学校和教师说“不”了。有些家长认为,自己付学费给学校,学校就应像酒店一样提供良好的服务,所以教师不但应当认真工作,而且对待学生应当态度友善。于是“批评教育”这一教师的常态职务行为,越来越多引发的纠纷和事件。由于教师的批评导致师生冲突发生,严重的导致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或者杀害教师等安全事件。而安全事件的责任——假如教师没有不幸被杀害的话——最后几乎总会追究

法律视角的 辩护人 影评

法律视角之《辩护人》影评 李红慧1 一、决不放弃 剧情一、宋佑硕从做专业不动产登记起家,一直为赚钱而奔波忙碌,忍受着业界人士的歧视和嫉妒,他坚持自己。终于宋买回了自己亲手盖的房子,房檐上刻着当年自勉的话“不要放弃”。那时,从工地上回来的宋一身搬砖工人装扮,为医疗费而担忧。他欠了一个月的饭钱,百般纠结下逃掉了。他把卖掉的书又买回来,开始艰苦地攻克司考,终于考过了司考。从此“决不放弃”成为他的信仰。 在面对律师前辈的质疑和军事政治的暴力和专制时,宋说“我一定不会放弃的!”、“我要做辩护人!” 心得一、法律工作确实艰辛,无论是攻克司法考试,还是律师工作的起步阶段,或者是法律人面对强大的军事政治暴力而追求正义民主,都需要一颗“不言放弃”的心,坚持一种“以卵击石”的信仰,支撑法律人走下去。我国的司法还很年轻,需要一代代法律人的执着追梦和传承,“决不放弃”,因为“石头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的。鸡蛋可以敷出鸡,越过石头。” 二、新闻自由 剧情二、“同窗聚会”是宋的法律人生的转折点。电视报道了一个“政府捏造的局一样”谎言,大多数人都信以为真。一个身为釜山报社记者的同窗指出“电视盒报纸是最不靠谱的”、“按事实报道的记者都被 1李红慧:浙江工业大学法学专业大一学生

炒了”、质疑“为什么学生示威?”、“我是胆怯,但不是睁眼瞎”。 可是宋仍不能理解,认为“示威不能改变世界”、“大学生示威是因为不好好学习”,直到老板娘的儿子朴镇宇被非法拘留,宋坚持为他做“辩护人”,挑战专制。 那个记者正巧被派去做官方的新闻报道,他自称“稻草人”,意味深长。 公诉人向宋伸出手要握手的时候,宋耸了耸肩,表示自己手里提着东西,不屑地说:“没有看见吗?”我觉得这句“没有看见吗?”有深意,宋是讽刺公诉人的麻木不仁,违背正义,做政治权利的走狗,却对事实视而不见。 我们可以看到,对最终辩护起到非常重要的砝码作用的,是外国记者对审判庭的进入与旁听。“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惧怕外国媒体造成的世界性影响。 心得二、新闻的灵魂在于事实和真相。新闻人最能接触到事实,并且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当新闻变成政治的喉舌,新闻人变成不能“按事实报道”、沦为“政治的工具”的“稻草人”,这个社会不仅丧失了舆论监督功能,而且被政治“愚民化”而麻木了。社会需要新闻独立和言论自由,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扼住专制,推进民主正义。对国外(美欧)的新闻,我们要抱着敬畏的心态。他们的新闻报道给我们一个不是出自中国政府的角度看事件,趋向批判。但我们正需要这种批判来认清自己所处的国情。

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

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 (2012-06-25 )稿件来源:法制日报声音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法治化,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进入公众视野,不少热点案件让民意沸腾。社会公众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与法律人并不一致。那么,民间情绪与法律思维是否矛盾?法律人应当如何看待民意?这是当前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第十次论坛特意邀请了法学、哲学等学科的学者就该问题发表看法。 ——编者 理智与情感,契合不冲突 如果执法者坚持法律人的理智,执法的结果反而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最终与多数人的情感相契合。无论是在国内法层面还是国际法层面,法律人的理智与多数人的情感在多数情况下是契合的 杨帆 “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的论题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诱惑性,似乎是把法律人的理智与多数人的情感对立起来。可能法律人往往觉得自己因为理智所以更聪明,而理智必然是高于情感的,因此在这个论题下很容易走进一个既定的观点误区。但是我个人认为:法律人的理智与多数人的情感在多数情况下是契合的、不冲突的,也应该是契合的、不冲突的。下面我从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角度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在国内法层面我想分成立法和司法两个角度来讨论所谓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 从立法层面看,什么叫立法?立法应该是人类社会普遍价值观的体现,也就是说,立法应该是契合多数人的利益和情感的,否则这个法会因缺乏其产生基础必然遭遇执法的困难。那么,立法和多数人的情感对立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呢?情感感情,它是场域化的产物,是流变的、不确定的。但是法律寻求的目标是把流变、不确定的多数人的情感规范化。也就是说,确定判断、衡量和确认个人和社会的思想行为的价值尺度,寻找一种最有利于广大人类共同发展的方式处理公共事务的制度,也就是将流变的情感以一种保守冷静的方式将它确立下来,最终目的是把人类引向所谓的“至善”。但若要把人引向至善,立法就不应该违背多数人的情感,而且应该是迎合主流价值观。因此,在立法的过程中,法律人理智的结果从根本上是不悖于多数人的情感。 从司法层面看,法律人的理智体现为什么呢?我认为执法过程中法律人的理智应当体现为三个层次:尊重事实、依靠证据、遵循法律。遵循法律既包含遵循实体法,也包含遵循程序法。而我认为,如果法律人在执法过程中,始终坚持法律人的理智,执法的结果是不会有悖于多数人情感的。而当法律人执法的结果与多数人情感相悖时,要么是所谓的“多数人的情感”因舆论的偏激报道变成了“多数人的情绪”,比如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媒体夸大“见义勇为”的报道让普通老百姓忽略案件本身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要么是法律本身出了问题,其一是现行的法律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法制存在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此时需要调整的不是多数人的情感,而是立法本身。例如1997年刑法修正时取消了“流氓罪”、“投机倒把罪”等罪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其二是执法者没有坚持法律人的理智,例如2009年“天津版彭宇案”,法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实的情况下匆匆适用法律作出判决,此时判决结果当然违背多数人的情感,因为他本身就不是法律人理智的结果。 我认为,如果执法者坚持法律人的理智,执法的结果反而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最

从法律视野看水浒传

从法律视野看《水浒传》 一、快哉,《水浒》 《水浒传》是一部尚武之书,武艺高超身强力壮的英雄好汉个个形象鲜明值得崇拜,那些除暴安良的故事引人入胜。这部书虽然被有些人咒骂为“诲盗”之作,其实政治颇为正确,书中的英雄不光武力超强,也经得起正义标准的粗略检视。当然,要是依据法律标准来衡量,这些人动辄手起刀落,哪个不是以武乱禁之人? 鲁智深是一个令人大感快哉的英雄,出家前是略府提辖,俗名是“鲁达”。鲁达一看就是个军官模样,按照《水浒传》中的描写: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一脸络腮胡,身长八尺,腰阔膀圆,性情凶暴焦躁,好打抱不平。出场结识天下豪杰,结识了便喝酒。喝酒的时候,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唤来一问,原来是名叫翠莲的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随父母从东京来到渭州,母亲病故,父女两人流落在此。当地财主镇关西郑大官人强媒硬保,要她作妾,写了三千贯文书,需钱实契,要了她的身体,未及三个月,被郑家大娘子赶打出来,还责成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却来追讨。父亲懦弱,和有钱有势的郑家争执不过,父女两个只好酒楼卖唱。鲁达一问方知那绰号镇关西的郑大官人就是状元桥下杀猪卖肉的郑屠。鲁达给了父女两人十五两银子做盘缠回东京,回到住处,气闷得晚饭也不吃,气愤愤睡了。鲁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次日一大早,便照顾翠莲父女上路。店小二阻拦,还被他叉开五指,脸上打了一掌,打得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两颗门牙。两个时辰后鲁达径投状元桥来,寻得郑屠,拳脚教训,这是书中一段妙文,把教训镇关西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令人叹为观止。不料下手太重,郑屠不经打,竟死了,鲁达自思“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因考虑到“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便逃离而去。 拳打镇关西是一个令人大呼畅快的故事,令人畅快是因为郑屠作为一个恶霸,欺凌弱小,可恶至极。君不见书中鲁达听了翠莲父女的遭遇抑制不住愤怒,其实读者读书至此又有谁不义愤填膺?在《水浒传》的社会里,有钱有势可以称霸一方,无钱无势被他人压扁。法律与司法无法为体弱力薄之人伸张正义,当法律与司法不能维护好弱小者权利的时候,就只能靠见义勇为之士的拳头了。 从法律角度看,鲁达打死郑屠是一起故意伤害致死重案。死了人,死者家中“老少邻人径来州衙告状”,司法程序便循序启动起来:府尹升厅接了状子,亲自到经略府通报情况,然后差人到鲁达住处拿人,哪个还见得到人影?只好将房主人并邻居监下,又点了仵作对尸首再三检验,还发布海捕文书悬赏通缉鲁达,逼得逃亡中的鲁达剃除头发,削去髭须,做了僧人,继续展开轰轰烈烈的打斗人生。 读者在鲁达被海捕缉拿之时,都为他捏一把汗,当他寻得活路,摆脱了司法的纠缠和刑罚的阴影,大家都为之欣慰。这原因是啥?当司法暗昧、刑罚严酷之时,对待用拳头实现正义的英雄好汉,每个人心中都存了几分反法制之心。 误入白虎堂:这南衙开封府是高太尉家的

“人情”社会视角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

“人情”社会视角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 摘要:当代中国的法治文化,是依法治国的精神与人情社会的传统文化并存的特殊法治文化。人情观念是中国社会法治文化的传统和重要特点,也是当今中国法治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今日之中国,人情观念伺机变通法律的运用,存在于暗处,挑战司法公正。要从立法、司法改革、加强法律监督和增强司法人员素质方面入手,才能更好的平衡人情社会与司法公正。 关键词:法治文化“人情”观念人情社会法律监督法治精神 一、法治文化与中国的法治文化 (一)法治文化的概念 法治文化,是一种以“法治”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是深深扎根于国家、社会乃至个人,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个人生活中必须贯彻始终的文化和精神,是人们普遍借以行动的生活样式和社会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 指导下,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借鉴人类法治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体现出的法律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规范化、社会化

的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活动。 (三)“人情”观念下的法治文化 “人情”观念作为法律观念的一种,自古以来便对中国人的法律心理影响深远。“法理不外乎人情”这种法律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作为中国特色的一种法治文化,对当今中国的司法理论及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人情社会与其影响下的法律观念 (一)人情社会 人情社会指人与人之间的私人关系构成的一定利益集团的社会关系。单从“人情”一词看,不能简单判断人情社会的是非对错,“人情”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含义,比较容易混淆和误解,比如“讲人情”和“讲私情”“拉关系”“走后门”并列时,再主张“人情大于王法”就是歪曲和非正义的。 概括而言,人情社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家族私有化。人情在社会交往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亲缘血脉产生的家族关系和朋友邻舍产生的私交关系,带有明显的私人性。 第二,社会裙带关系。家族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同年关系,同乡关系等几种关系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张以金钱为编织绳,以人情为助推剂的严密的社会裙带关系网。

法律视野下犯罪特征研究论文

法律视野下犯罪特征研究论文 关键词:研究类型/面向立法/面向司法/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刑法学中有关犯罪特征的争论,其核心就是没有明确在何种意义上讨论犯罪特征问题。从刑法学研究类型的角度分析,刑法学中有关犯罪特征的研究包括面向立法的研究和面向司法的研究,面向立法的刑法学研究认为犯罪的特征是应受刑法惩罚的社会危害性,面向司法的刑法学研究认为犯罪的特征是刑事违法性。 一、刑法学研究的类型划分 如果将刑法学研究与刑法的运行过程相联系,并且以此为标准来进行划分的话,刑法学研究可以分为面向立法的刑法学研究和面向司法的刑法学研究。 所谓面向立法的刑法研究是以刑事立法为最终目标的研究,包括事实判断、价值判断、解释选择和立法技术等问题。其中事实判断问题,意在揭示生活世界中存在哪些类型的利益关系、以往对于这些利益关系进行协调的手段是什么、其绩效如何;价值判断问题,意在以讨论事实判断问题得出结论为前提,依据特定的价值取向,决定生活世界的哪些类型的利益关系适合采用刑法手段进行协调,并依据特定的价值取向对相应的利益关系做出妥当的安排;解释选择问题,意在用刑法语言将价值判断的结论及其附属因素表述出来,完成从“生活世界”向“刑法世界”的转换,为刑法的成文化开辟道路;立法技术问题则是讨论在刑法成文化过程中,如何在一部法典或一部专门法律中,妥善容纳价值判断的结论。 所谓面向司法的刑法研究就是以司法适用为最终目标的研究,研究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落实法典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指司法技术问题,即主要讨论裁判者在适用法律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如何妥当地认定案件事实以及如何妥当理解、转述立法者体现在法律规定中的价值判断及在必要时填充法律漏洞,并进一步评价行为的问题①。 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就会呈现不同的样相。对于犯罪的特征而言,从面向立法和面向司法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表现也是不同的。 如果从面向立法的角度来看,它是以立法为最终目标,揭示某行为需要通过刑罚规制所进行的研究。也就是说,它是为了将可以规定在刑法中的犯罪行为与

浅论法律的正当性基础——以第三人为视角

浅论法律的正当性基础 ——以第三人为视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贤勇350108164) [摘要]当法律凭借国家强制力取得社会的支配地位时,其自身的正当性常常被预设为不证自明的前提;尽管,法律已成为判断我们和他人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但是其规制的能力与社会的接受度却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高;因此,从理论上来对法律的正当性基础进行论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来讲,人们总是倾向于从两个角度对法律进行分析:内部的和外部的,也就是不外乎——“我是法律,我应当怎么样?”与“我要求法律,应当怎么样!”;而最为关键的是:如何从第三人的角度来理解法律——“法律可能影响我,它应当怎么样!”。从第三人的视角论证法律的正当性基础是其中的一个选项,而合法性无疑是对正当性的最为一般理解,正当的法律就是一种预期的满足。 [关键词] 法律合法性正当性第三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不同的人对法律的感觉又有所不同。当现在的人,对法律介入人们的生活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我们很少思考之所以需要法律的原因,以致于忘记了检讨法律的正当性与我们理解的合法性的差异:合法性是否必然意味着我们理解的正当性?当很多人学者常常自诩为法律的代言人时,我们就是他们研究的对象;他们企图用法律规制和安排我们的生活,而这种努力将我们置于他们设计的生活之中!概括的来讲,就是为人们提供各种对法律需求的可能性,而这无外乎从两个角度对法律加以规范:一方面,法律自身需要维持自身的存在;另一方面,法律需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能够超脱两者,以第三人的视野来看待法律,我们会有全新的认识——法律的正当性为何?所谓正当性,是建立在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它要为我们现实的境遇作出解释、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让人们保有稳定的预期以向往未来!也就是说,它要能给我们以现在的生活方式是正当的理由,而不仅仅是忍受,而是享受生活!对于法律的来说,就是法律为我们提供的这种生活方式为大多数的人接受和认可,这又建立在法律让自己成为社会必需品的历程之中!站在第三人的角度来说,法律保障我们自己不受到他人的不当干预,除了身为当事人之外任何影响自身利益的决定必须经由自己同意!而法律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一、法律的正当性——为何? 名不正,则言不顺!法律之所以能在现代社会中居于社会控制的主导地位,是因为它具有深厚的正当性基础;能够说服人们接受它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安排与指导,解释在生活中遇到的疑问、解决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并使人们保有对未来的希望,从而达到容忍现实、寄希未来的目的,让大家有一个稳定的和可预期的未来!所谓法律的正当性,是指人们认可法律的程度和容忍法律恶的限度;也就是说人们基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冀,而保持和接受法律对自己生活的干预与安

人眼视度

人眼视度 目录 编辑本段人眼视度 人眼视度即指人的肉眼可视角度的度数。 人类通常是120度,当集中注意力时约为五分之一,即25度 单眼水平视角图: 人单眼的水平视角最大可达156度,双眼的水平视角最大可达188度。人两眼重合视域为124度,单眼舒适视域为60度。 1.人眼其实观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具有重合视角的平面,而是一个超过180度鱼眼镜头的188度环形平面,类似于近期比较流行的环形电影屏幕。 2.人两眼重合视域有124度。也就是说在人眼观看到的范围内,只有这124度视角内的物体才有立体感。换句话说只有这124度两眼重合视域内观看到的物体截面,超过了180度,以至于形成了立体感。 3.单眼舒适视域为60度。是讲只有这单眼的60度范围内的物体,人们才能够看清楚,人眼才能够聚焦。超过水平方向视野角30度的周边部分称为诱导视野,俗称眼睛的余光,其实是人眼并不敏感的范围,也就是无法看清楚的。

当然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是双眼所呈现的立体视觉,以上这部分仅作陈述基础知识,下面部分开始立体视觉透视的探索。 双眼水平视角图: 1.∠xyz实际上就是被鼻子挡住的位置,图2全部白色的范围实际上就是人眼的盲区,除了可以看到自己的鼻子和眼眶。 2.实际上只有∠cyg这个范围内观看到的事物才有立体感。 3.人单眼的舒适视域只有60度,也就是说观看到的物体和拍摄的照片以60度为最佳;立体摄影最大范围为单眼124度【(156-90-4)×2】,即为双镜头视线水平,双倍的视线到两眼内侧的角度,也就是∠ixg和∠czj。 4.先说60度舒适视角的立体成像。可以看到线bf为我们以60度视角的镜头拍摄并合成的立体照片。其中bk和lf两部分为未重合的二维部分,kl为重合的 三维部分。相信大多数朋友拍摄立体摄影和立体视频时都会发现这个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