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店法律与法规课程标准(12级酒店)(新)

酒店法律与法规课程标准(12级酒店)(新)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酒店法律与法规专业名称:酒店管理专业

课程建设负责人:甄小明

系(部)主任:雷培宁

制订日期:2013年2月

《酒店法律与法规》课程标准

学时:57

学分:3.5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专业

1 课程性质及类型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B类)

2 制定课程标准依据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制定《酒店法律与法规》课程标准。

1.根据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要求,结合青海酒店业的实际,确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依据酒店业岗位职业分析,以提升学生旅游行业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找准旅游行业职业岗位的工种、工序等技术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和评价建议。

3.酒店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在旅游经济高度发展的新形势下,酒店业的发展需要懂法律的酒店管理人才,增强酒店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本课程是学生已掌握酒店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酒店法律知识水平,锻炼酒店法律思维,培养学生酒店管理岗位上的酒店法律实务能力。

3 课程的设计思路

3.1课程目标设计

酒店业的发展要求旅游院校培养懂法、能用法的酒店管理人才,要求开设本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酒店法律制度知识水平,增强顾客和饭店自身的安全及合法权益保护意识。但是我国酒店行业至今还没有一部《饭店法》,有关酒店的法律不健全、级别低,出现的大量酒店法律实务只能依靠行业规章、行业规范以及地方性法规进行管理,现有的酒店管理法律制度非常分散,酒店法律制度的学科水平还比较低,这要求本课程的课程设计要变学科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围绕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酒店法律实务来选择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酒店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要求本课程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确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创设岗位情境,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多媒体讲授、PPT案例展示、课堂讨论等教、学、练三者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酒店经营管理法律处理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以典型酒店法律纠纷实务为载体的理论与实务一体化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共分为酒店法律制度概述、酒店设立法律制度、饭店星级评定制度、酒店人身财产侵权法律实务纠纷处理、酒店的合同法律实务纠纷处理、劳动合同关系法律实务纠纷处理、酒店经营管理法律实务处理、传统饭店领域外的旅馆法律制度构建八大方面。

3.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在课程设计中贯彻“学生为主体,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秉承“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理念,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让学生在“做中学”,做到“教、学、做”有机结合。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创造相应的教学环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教学互动和模拟实训,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提高其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通过有效的学生实践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能力复杂程度事例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领域转换为课程内容;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学生未来就业不需要的知识内容坚决予以剔除,从而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深度融合的特点。本课程是一门以典型酒店法律纠纷实务为载体的理论与实务一体化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共分为认知酒店法律制度、认知酒店企业法律制度、初识酒店管理法律制度、酒店经营中涉及的合同法律制度、酒店劳动合同法律制度认知、认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酒店纠纷处理法律制度构建七个项目十八项任务。

4 课程目标

通过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酒店法律实务为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酒店法律知识,增强酒店经营管理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提高酒店管理岗位上的酒店法律实务处理能力,提高酒店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培养具有酒店管理法律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

4.1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在酒店管理专业领域中自觉运用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酒店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独立处理各类酒店业法律纠纷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2)具备处理住宿、饮食等有偿服务合同纠纷能力,具备处理财物保管合同纠纷能力。

(3)能掌握酒店经营管理中涉及治安、消防、卫生食品安全等相关政府部门管理的法律制度,具备该领域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

(4)能思考传统饭店领域外的旅馆法律问题,运用有关法律知识,提出改进思路,提高法律修养与法律精神。

(5)具备处理酒店与其他人的住宿合同、买卖合同等合同纠纷的能力,能运用关知识分析典型案例。

4.2 知识目标

(1)掌握酒店与顾客、酒店与租客、酒店与非顾客的关系,掌握酒店与顾客的权利义务关系,提高酒店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形成酒店管理法律思维。

(2)比较分析国内外酒店法律制度,培养对酒店管理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建立酒店法律制度的意识,形成我国酒店法律制度构建思路。

(3)运用酒店法律责任有关知识,养成追究法律责任的基本法律思维,具备酒店法律实务责任赔偿纠纷处理能力。能了解酒店违反行政管理行为或者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的法律后果,并能分析有关案例。

(4)了解酒店设立的组织形式,掌握设立一家酒店的要求、程序。掌握酒店的性质以及对外承担的责任形式。(2)能正确分析各客源主要人群的旅游需求。

(5)培养良好的劳动合同意识,了解劳动法有关规定,保障员工的获得报酬权、休息权等基本权益。

(6)能掌握酒店经营管理中涉及治安、消防、卫生食品安全等相关政府部门管理的法律制度,

4.3 素质目标

(1)自学能力、资料的查阅能力

(2)与人协作的能力、工作的责任心

(3)运用有关法律知识,提出改进思路,提高法律修养与法律精神。

(4)学生能掌握政策法规的运用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法、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

(5)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6 考核办法

6.1 考核目的及意义

考核中贯彻能力本位的理念,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将静态教学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将结果式考核变为过程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不再简单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单一的期末考试等做法,从而为培养旅游高端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多元性评价。项目教学更加注重活动的过程,要把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课内与课外评价结合。关注多元性评价,结合课堂考核、书面作业、技能操作、小组活动、企业实践、社会调查、口头答辩、书面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6.2 考核内容、要求、形式、评价标准、成绩比例与时间安排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期终评价相结合。

总结性评价= 过程评价50 % + 期终评价50%

其中过程评价包括:平时考勤10%+项目完成态度20 % + 项目成果20 %

6.2.1平时考核内容

学习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项目完成评分考核和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学习过程考核50%(①出勤10%+②课堂表现和项目完成情况20%+③项目成果20 %(课后自主学习的进展,作业、案例分析20%。)

推行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通过项目考评、过程考评、报告考评、知识考评等,逐步实现形成性评价和中介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

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

6.2.2卷面考试内容、方法

理论知识的掌握以试卷形式考核,题型包括填空(20%)、单选(20%)、多选(10%)、判断(20%)、简答(20%)、论述题(10%)、案例分析(10%)等;考试安排在第二学期第二十一周,除了带文具和作图工具外,不允许携带其他物品。

6.3 课程补考考核方式及时间要求

补考成绩= 过程评价50 % + 闭卷补考50%

过程评价完成《酒店法律与法规》课程标准确定的七个项目,于本学期教务处安排的补考周前完成。

闭卷补考

以闭卷形式对旅游管理专业的《酒店法律与法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于本学期教务处安排的补考周完成。

7 实施建议

7.1课程改革

(1)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2)编写适合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教材编写应以行业专家对旅游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旅游地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

(3)教材内容应突显实践性、应用性和层次性的特征,

7.2 师资

本课程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教师团队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与时俱进的加血理念,又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行业工作经验。既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又有来自旅游企业以一线的拥有丰富实际经验的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

7.3 教学评价

针对本课程操作性较强的特性,建议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2)由主讲老师结合考勤情况、学习态度、课业、平时测验、实训、现场操作情况通盘考虑,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3)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给予特别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7.4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教学资料,动员学生制作项目分析报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吸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纳入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中的优势,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2) 应充分利用旅游企业资源,利用校企合作基地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3) 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引导学生阅读旅游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资料,尽可能多地进行信息搜集与讨论,使教学内容和知识技能来源多元化,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制作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搭建一个立体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8 教材及参考资料

8.1 教材:

张元奎主编.《旅游饭店法规实务》. 第一版.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0年9月

8.2 参考资料:

(1) 汤卫松主编.《酒店法律与法规》,第一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2) 钱丽玲主编. 《酒店经济法律理论与实务》,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课程建设负责人:甄小明

课程建设小组成员:孙明远王延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