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使用权证明

房屋使用权证明

房屋使用权证明

房屋使用权证明

兹有位于达州市通川区檬子垭街109号的房屋,面积585.28平方,房屋用途属商业性用房。该房屋系产权方冯成林于2014年6月29日租赁给赵浩然用于达州市通川区丽达贸易有限公司从事经营活动使用。

特此证明

二0一四年十一月一十五日

有关聪明和愚笨的谚语

有关聪明和愚笨的谚语 导读:1、凡智愚无他,在读书与不读书。 2、才智如精神的增长的必要性决不亚于物质的改善。 3、闻一以知十。 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5、人的最高智慧就是适应环境和反抗外来威胁的本领。 6、流言止于智者。 7、聪明人是不受命运支配的。 8、智力能敏锐地洞察事物本来面目的眼光。 9、大智大慧恰恰最为自身不足所累。 10、平庸与天才是格格不入的。 11、学而无术者比不学无术者更加愚蠢。 12、没有热情,也就没有天才。 13、个人的愚蠢是另一个人的福气。 14、聪明才智是拨动社会的杠杆。 15、人的聪明才智不在于经验的多少,而在于应用经验的能力的强弱。 16、智者见利而思难,暗者见利而忘患。 17、智慧是命运的征服者。 1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9、聪明不是天生的。

20、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 21、无声无息地了却一生是平庸的。 22、只有愚人才会拒绝智慧的良言。 23、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4、愚者之笑,贤者戚焉。 25、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26、智慧只存在于真理之中。 27、聪明人如同月亮,只将其发光的一面朝着世界。 28、真道德决不能少掉智慧的成分。 29、真正的统治者是智者。 30、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 31、庸才之所以平庸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愚昧而固执。 32、能用理智控制感情是聪明人的标志。 33、智慧因为用得过多而毁坏的不多,大多都是因为不用而才生锈。 34、对于平庸者来说,最大的安慰莫过于天才并非永世长存。 35、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6、最大的学者未必就是最聪明的人。 37、聪明人不会事事都聪明。 38、人绝对不会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而变得聪明起来。 39、卓越的才能,如果没有机会就将失去价值。

屈原和陶渊明的人格对比

屈原和陶渊明的人格对比 屈原,战国诗人,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后因遭贵族排挤毁谤,使曾经对他十分信任并依靠他变法图强的楚怀王,对他产生怀疑以至疏远放逐;楚襄王当政后,更为昏庸,朝政日益腐败,楚国面临亡国的危机,而对屈原这样的爱国志士迫害有加。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后,屈原自投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最初做州里的小官,可由于性格耿直,清明廉政,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便辞职回家。后来时隐时仕,直到辞去彭泽县令一职后永远脱离官场,回归其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回顾以上经历,可见屈原和陶渊明是有共同点的。时不我待。他们都厌恶这黑暗的世俗社会,也被这黑暗的社会所埋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也都反抗黑暗,不随波逐流。无论是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浩然正气,还是屈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的独立不迁,都是他们伟大人格最真实的写照。 但他们始终不一样。就其对社会的态度而言,如果说陶渊明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那么屈原就是一个抗击现实的勇者。立身于世俗的滚滚洪流中,他始终保持自己的清高与

清醒,不肯同流合污。“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哪怕君主疏远他,大臣排挤他,他也立志要在那个没有炬火的年代里成为唯一的光。而陶渊明却不同,在宦海中沉浮数十年,他已厌倦了这种生活,厌倦了自己的坚持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的无力感。于是他选择返回自然,看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选择蒙上自己的眼睛不去看这社会的腐朽,不去看百姓的沉沦。 就其对自然的态度而言,屈原大胆怀疑,具有上下求索的大无畏精神。《天问》就是屈原对于统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最初,最大的规律的疑问。他问日月、问星辰、问洪水、问九州、问地之长、问山之高、问历代之兴亡、政治之得失······而陶渊明崇尚自然,对自然化迁持委顺态度。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人也是不断变化的,既然化是普遍的规律,那么就纵浪其中,顺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所谓纵浪大化就是如此。他不会去质疑自然探索自然,只会顺应自然。 屈原一生不断地追求理想,探索真理,却找不到一条出路,也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因此他心情十分苦闷矛盾,常常徘徊在歧路上,不知何去何从。斗争与妥协,自清与随俗,两种不同的处世哲学在他心中交战,于是他终身抑郁不得志。陶渊明的内心也经历过这样的交战。他并没有摆脱名教

聪明与愚笨作文600字

聪明与愚笨作文600字 一个三岁的小孩儿,在一枚五毛钱的硬币和一枚一元钱的硬币间选择了后者,大家肯定都称赞他的聪明。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却在两枚硬币间选择了前者,他一定会被扣上愚笨的帽子。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就是后者这样一个孩子,当别人让他选择时,他从来都选择五角的,有人听了不信,就又去让他选,去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觉得好玩儿,这孩子真是愚笨啊!后来,有人揭开了谜底,他要是不笨,能有你们这些人不断地送钱吗?大家瞠目结舌。那么,你说这孩子到底是笨呢,还是聪明呢? 在任何地方,人们都无不偏爱聪明的孩子。谁家的小孩儿若是从小活泼聪慧,那么父母脸上肯定倍儿有光彩,千般疼爱。反之,若是孩子稍稍内敛些,愚钝些,父母在亲戚好友面前脸上就挂不住,遇到素质稍低的父母,孩子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是不是聪明的一定比愚笨的人强呢?我想说,不一定。

前不久,看了一部电影《阿甘正传》,着实让我感动,也深有感触。智商只有75的阿甘,从小便呆呆傻傻,可正是因为他比别人呆傻,别人让他做的事,他都毫不犹疑地去做,用尽全力地去做,从来不知道放弃。于是,他读到大学毕业,参军后,当上了一等兵,打乒乓球进了国家队,还因为和战友一个不经意的承诺,退役后,毫无经验的他却当了捕虾的渔夫,即便一无所获也不放弃,最终成了百万富翁。更因为他的坚持,他还得到了久违的爱情。看完电影,我不禁想,是什么让这么一个“白痴”获得了如此完美的人生?正是因为他的愚笨啊!因为笨,做任何事他都不知道走捷径,只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因为笨,他不知道放弃,永远奋力向前。再看看那些聪明的人,干活偷工减料,考试做弊,文凭作假。你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手段很高明,人的确很聪明,可这样的聪明,最后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情节,阿甘成了百万富翁之后,毅然将产业留给了同伴,自己回到家乡的小镇,做了一个免费锄草的小工匠,看到阿甘坐在锄草机上悠然自得的模样,我的心忍不住颤栗了。

陶渊明人格分析

陶渊明人格之分析 摘要:关于陶渊明的人格分析,向来有不少意见。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是“寡默任放“,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本文认为是“独 立率真”、“任放中和”,并从陶渊明的人生观、哲学思想以及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时代背景对他的影响来分析其原因,同时结合 机能主义哲学家瞻姆士关于“人的社会形象”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的性格理论来共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格;独立率真;任放中和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性格作为一个人稳定的心理因素,它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是在其哲学思想、人 生观以及人生经历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它与气质、能力、兴趣等一起成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想就陶渊明的人格 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评述。 谈到陶渊明的性格,前人和今人有太多的观点和看法,有人认为是“寡默与任放”《读陶丛札》,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明彻达 观,新奇真实》。我认为陶渊明的性格是“独立率真”、“中和任放”。这在陶诗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 自然。”(《归园田居》其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始作镇军 参军经曲阿作》),“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 渊明不仅在哲学思想、人生观上是任自然的,在实际生活中更是处处流露出不随世、不顺俗而顺乎自然天性的性格特征。渊明的 一生先后共有五次出仕: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出仕 与归隐是中国古代士人所要面对的重要人生抉择,因为这一抉择直接关涉到士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处理个人 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从热衷于仕宦的士人来看,他们的心灵深处未尝没有奉身而退、拂袖绝尘的心理潜流 ;而那些身在林泉的人,他们的心灵深处也未尝没有建功立业、力登要路的豪情壮志。“仕与隐像八卦中的阴阳鱼一样构成了中国古 代士人、诗人心理的两大情结。盘踞在士人心灵深处的两大情结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时而相安无事,时而激烈交锋。”(孙明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分析(一)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分析(一) 【内容提要】 本文用西方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论解析陶渊明人格。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分别从其行为处世最重要的三个境遇、五个场景入手,观察其人格之呈现,力图把精细的分析和严密的整合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陶渊明是中国文化中与屈原迥然不同的另一种典型人格,必须重视。【关键词】陶渊明;人格;心理学;刚;达;真 甲,“人格”辨析及方法论 人格(Personality)是外来词,中国古代只有人品、人极等类似概念。人品指人的品质,人极指做人的最高标准。【1】由于这两个概念分别来自品藻余波所及的南朝梁代和北宋理学家,所以其涵义都单纯地指向了道德领域,与西方的人格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作为从西方心理学剔抉、引进的新概念,人格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戏剧演员所戴的体现角色身份的面具。这个词根说明了人格概念的复杂性: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外部印象的特点,也有某些深藏不露的东西,二者冲突、交错,进而形成真实的个人。实验心理学诞生之后,经一个多世纪的探讨,人格理论已沉淀出如下大致相同的结论:人格是个体内在因素在外部行为上的倾向性,是个人在社会进化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有特色的处世模式,具有动力的一致性和身心组织的整体性。陈寅恪说:“古今论陶渊明文学者甚众,论其思想者较少。”【2】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3】都是针对渊明而发。诚哉斯言!陈、鲁二人都强调了渊明研究的整体性原则。本文选取人格特征角度从事心理学分析,其意即在此。 渊明作古已久,现代心理学行之有效的交谈法、投射法等不可能采用,因而,境遇法、自叙法、他叙法和行为分析法将成为本文的主要方法。所谓境遇法,即把渊明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表现作简要勾勒,寻绎其人格侧面的蛛丝马迹。所谓自叙法,即从渊明对自我行为、心境的叙述(如诗、文)中抓握信息予以分析。所谓他叙法,即从他人对渊明的记载、评价中提取材料作为旁证予以分析。【4】这一切,又必须经由行为分析法和笔者的透视来串联。因为说到底,人格作为个体物质模式和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其内隐部分是通过外在行为、语言等来体现的。由于渊明的创作动机是“聊命故人书之”以“自娱”的,【5】并未想藏之名山或流传后世,其中所记载的个人行为和心理事件的真实性相当可信,所以,自叙法尤应提到显要的地位。 本文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所有的分析、结论都以确凿的行为事实为基础。 乙,境遇A:与上司交往中的人格呈现 境遇,本文所指,既包括境(环境),但主要指遇(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境遇,即渊明本人与不同人交往所形成的特殊场景、情境。 渊明一生分为仕、隐两部分。仕任过州祭酒(?)、镇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其余半生隐于田园。在自叙中,渊明没有半句提到上司,其厌恶上司、“不堪吏职”的程度,可谓至矣、尽矣、不可以有加矣。与上司的有关交往主要见于他叙,如颜延之《陶征士诔》、沈约、李延寿、房玄龄《隐逸传》和萧统《本传》等。【6】他叙中,正面言及出仕期间与上司交往的只有一处,众所周知,即,郡遣督邮至县,渊明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由辞职。【7】此外,便是在归隐后与州郡长官王弘、檀道济的接触。 与王弘之交往可分离为如下三件小事。笔者提请读者注意,在这种交往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渊明的态度。(1)会面前,王弘先请,渊明不往。接着王弘亲自登门,渊明称疾不见。最后王弘只好由庞通之(主簿)穿针引线,具酒肉于庐山半道候邀,渊明才“共饮酌”。返州路上,他们一人乘华轩,另一人(渊明)乘篮舆,然而后者言笑自若,不觉欣慕,也未感低贱。【8】(2)量鞋码,渊明“伸脚令度”。(3)尝九月九日无酒,适逢王弘派人送来,渊明“即便就酌”。据谱家考定,王弘在江州凡八、九年,但由上可见,双方交往的次数寥若晨星,而且渊明纯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和情感意蕴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摘要: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我国诗坛上一颗极为璀璨耀眼的明珠。他一生坎坷,曾五次出仕,又五次归隐。他的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他善于借物抒情,借助一些典型意象抒发自身的志趣。陶渊明在其不同时期的诗文创作中融入了“酒”、“菊”、“鸟”等典型意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他的的情与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这些意象因诗人内心世界充盈着自由。恬淡、率真的情感而显得内涵极为丰富厚重。他们的不同作用和出现比例也是我们一窥陶渊明的心灵状态和人格结构的视角。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陶渊明。 引言 先秦以来,在儒家主导的文化传统下,中国古代文学保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政治乐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位一体的儒家原典哲学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主体往往注重追求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功用,往往把社会责任看成是完善自己理想人格的必要因素。但社会理想和政治现实总是会出现龃龉,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受到黑暗的遮蔽和小人的戟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很多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都曾有过苦闷的经历。这样,一些比较有着相对自足的人格的作家作品便会成为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失意时的精神家园。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受小人谗言,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贬谪江南而作成《离骚》,以香草美人比附自己高洁的品格,以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寄托自己浮世中不可实现的理想。自此,屈原的人格及其作品成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第一座精神家园。而继之以起的则是晋宋之际的陶渊明。他最先较为彻底的摆脱纯粹的儒家人格的范导,而为后世开辟了一条隐居的新的方向。在归隐中达到一种相对自足的人格境界,而这也得益于陶渊明在诗歌中表现出的那种相对独立于儒家道德预设的人格概念的生命意识。如果说屈原所代表的精神家园是一方神奇的圣土,高悬于尘世之上;那么陶渊明所创造的精神家园则是一方人间的田园,未离尘世之中。 陶渊明生于公元三六五─四二七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浔阳紫桑(今江西九江)人,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陶侃做过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卒后追赠大司马。祖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做过姿城太守,也都是淡漠名利,洁身自好的人。他的母亲是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孟嘉先生的第四女儿。嘉是当时名儒,文章超卓、胸襟广阔。这样的家庭环境,对陶潜一生可说影响极大。 陶渊明一生可分少年、游宦和归隐三个时期,兹分述如下: (1)少年时期:自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壬申,至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自出生至二十五岁止),萧统《渊明传》称他“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这一点更可从他诗中窥见他的遭遇和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辞);“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俨等疏);“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2)游宦时期:自晋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至东晋义熙元年乙巳(自二十五岁至三十四岁为止)。他的杂诗里说:“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在这十年期间,陶渊明曾出任四次,前三次任幕僚即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最后一次是当县丞彭泽令,义熙元年八月就任,十一月即自免归。 (3)归隐时期:自东晋义熙元年乙巳,至宋元嘉四年丁卯(自三十四岁至五十六岁止),渊明自四十六岁以后,他家曾遭遇过火灾、风灾、水灾、虫灾。他身体也是逐渐衰弱,尤其元嘉二年后的两三年中,可说是他一生中最困苦的一段日子。贫困使他自然的质性,磨砺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使他对于死神的迫近,毫不惧怕,处之泰然。他深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写了三首挽歌诗,及一篇自祭文,作为辞别人间的最后剖白。 陶渊明现存于世的诗歌有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

小学生寓言故事:《勇敢与愚蠢》

小学生寓言故事:《勇敢与愚蠢》 导读:勇敢与愚蠢 狼偷袭羊群,被狗发现。狗汪汪叫了两声后,猛扑了上去。经过搏斗,狼被赶跑了,狗却受了重伤。 主人很感动,一边替它医治,一边问它:“你当时看到狼时,感到过害怕吗?” 狗老老实实地说:“刚开始时,我心里确实很害怕,之所以汪汪地叫,就是想为自己壮壮胆。后来,当我意识到保护羊群是我的职责时,就把害怕抛在了脑后,扑过去和狼搏斗了。” 主人听了,感动地说:“你真勇敢!” 狗养伤期间,驴自告奋勇,要求由它来保护羊群,遭到主人的拒绝。 驴大为不满,认为自己比狗更勇敢、更有能力:狗看到狼时心里还害怕过,要是它看到了狼,根本不会害怕。因为它个头比狼大,能力比狗强——它的祖先,就是那头有名的黔之驴,不是让动物之王老虎,也惧怕过吗? 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和强大,驴独自偷偷跑去找狼算账。结果,它有去无回,被狼吃了。 主人在驴被狼吃了后说:“一个不知道什么叫害怕的人,不是勇敢,而是愚蠢啊!” 猪保硕鼠

猪聘请猫逮老鼠,猫无私无畏,尽职尽责,终于活捉一只大老鼠。猫对自己取得的新成绩非常高兴,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设想东家一定会奖赏自己,重用自己。 当猫兴冲冲地将硕鼠送到猪面前,等待论功行赏时,猪却没有丝毫的兴致。更让猫诧异的是,硕鼠与猪眉目传情,猪与硕鼠挤眉弄眼。 猪一脸严肃地对猫说:“老弟啊,你搞错了吧?你捉的`不是老鼠,是松鼠,放了吧?放生是一种美德!” “松鼠是松鼠,硕鼠是硕鼠,区别很明显,不会错的。依我多年经验,它就是一只作恶多端、脑满肠肥、罪该万死的硕鼠。”猫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非常自信。 猪大怒,严厉训斥猫说:“你懂不懂法?松鼠是法定保护动物! 打杀松鼠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是要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猫一下子懵了,转身问百灵鸟,难道是我错了吗?百灵鸟悄悄对猫说:“大哥,您没错。您知道不知道,这只硕鼠不一般,它私下与犀牛、河马、猪和老鹰关系密切,它们是一伙的。只有按松鼠放掉,猪没责任,你也没责任。这么干,猪不但能得到硕鼠的好处费,还能落得慈善、守法、明理、明智、水平高等好名声。” 猫一声叹息,一脸无奈,眼睁睁地看着猪“名正言顺”且“合理合法”地放走硕鼠。 遭遇陷阱 一只马蜂的肚子饿了,四处觅食。一股浓浓的蜜香飘来,它立即

人物素材积累 陶渊明

人物素材积累----陶渊明篇 【人物事迹】 1.年少有志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拒绝了。 分析:不畏权势,不同流合污,一直是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适用话题:志向、舍与得、追求 2.陶渊明择友 陶渊明结识的朋友不分贵贱,但人格卑下的人是他所不齿的。有一天,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往见他,这时,陶渊明正好已偃卧床上饿了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仕。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古如此?”陶渊明回答道:“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临去时馈以梁肉,陶渊明一手把它挥落地下。当时东晋政治混乱,且文帝废少帝自立,人民生活疾苦,道济竟云文明之世,以乱為治,其人格可知,渊明因此对他赠送的东西挥而去之。 分析:真正的朋友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志同道合的。没有共同的喜好,没有相同的品性,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同时,从一个人的择友标准可看出其做人的个性和品位。 适用话题:选择、人格、标准 3.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天晋元兴三年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次年又为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因心不悦回了家。回家后,耕植不足以自给,再加上家里人口增多,经济十分拮据,亲朋好友都劝他出去做官。他的叔父陶夔曾任太常卿,见他生活困苦,遂加引荐,于是被任为小县之令。当时正值战乱,他不想到远处任职,而彭泽县离家不远,俸禄又足够他酿酒,于是就在彭泽县任了一个小职。年底,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解经去职。后来,他写《归去来兮辞》这篇传世之作。诗人在序文里交代了写作原因。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这就可以看出,陶渊明宁可饿肚子,也不原违心地适迎上司而混迹官场。 分析: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的典范。 适用话题:气节、美德、自尊、坦诚 4.三仕刘裕 陶渊明在穷途末路之时,还是三度出仕,投身刘裕幕下。刘裕固然不如三国时的刘备那么有名,但从他后来建立刘宋王朝的业绩看,也不愧为乱世之雄。只是刘备代表汉家正统,而刘裕则是篡国奸雄,所以史家对他没有好评。但是,东晋并不是汉末群雄并起、三分天下的局面,刘裕也不是刘备那样的求才若渴、礼贤下士,陶渊明更不是诸葛亮那样大势了然、运筹帷幄的政治家,而只是一介文人。镇军参军本非要职,不过一个小小幕僚,有似杂役。所以,对于正雄心勃勃,忙于征战的刘裕来说,他是不可能真正重用陶渊明的。所以陶渊明入幕不久,就对刘裕仕途失望了。 分析:在陶渊明三番五次的从政失败及居丧躬耕后,选择了重走仕途之路,可见他心里仍然燃着“大丈夫扬名立万”的火焰。但可悲的是,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 适用话题:挫折、理想与现实、苦闷 5.天灾人祸自悠然 接连不断的人祸还没结束,天灾又飞降陶渊明一家。这年夏天,在他笔下那么安宁静谧又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住宅,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诗人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虽然他努力以君子固穷的气节来安慰、鼓励自己,可严酷的现实仍然让他心中难以平静。他多么希望自己是出生在衣食无忧的时代啊。在传说中那个远古社会里,道不拾遗精食多得吃不尽,余粮就放在地头。然而,衣食无忧作为他最简单的心愿竟离他那么遥远。 分析:至痛无言,至忧不语,写诗作文往往在痛定忧平之后。诗人诗文中虽然很少展现过强烈的失落与忧愤,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他诗文表面的平淡,还应看到他心中生而灭、灭而生的烈火。 适用话题:灾难、渴望、表面与实质、矛盾 6.酒中隐士 无论是从酒文化史还是从诗歌史的角度来说,陶渊明都是一位有着特殊贡献的人物。从他开始,才把酒与诗二者连为一体。他以酒入诗,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谓:“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他当上彭泽县令后,“公田之列,足以为酒”,上任后即下令把300亩公田全部种成酿酒的秫谷。以保证常有酒喝。他曾私下对人说:“能让我常醉于酒,平生之愿足矣。” 分析:“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自古以来,许多诗人就与酒相知,酒常常成为了他们寄寓情感的载体。从一些“饮酒诗”中,可以体会他们当时或忧或怒或喜或悲的心情。 适用话题:文人与酒、寄托、爱好 7.陶渊明与菊花 陶渊明不只爱酒,更爱菊花,所以家里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陶渊明的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植物名称,也是菊花。相传有一年,他的亲友听说他无聊,就三三两两来看他。后来相因成习,每逢秋菊盛开,亲朋好友就到陶渊明家中作客赏菊,他就做点心、烧菊茶款待众人。等亲友要离去时,又采菊相送,忙得不亦乐乎,往往让他不能到田里耕作。因此他很希望菊花在某一天全开,客人在同一天全来;于是便对着菊园祝祷说:“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说也神奇,那年的九月九日,各色的菊花果真一同盛开,客人们也都在那天一起来了。众人赏花饮酒、尝饼作诗,都夸菊花有真情,不负陶公心,相约年年重阳都来赏菊,就形成了后来国人重阳赏菊的习俗。这一天,人们喜开菊花宴,醉饮菊花酒,既与陶渊明神交,又可祛病延年;从此重阳节又多了一个“菊花节”的别称。 分析: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菊花的品格高洁、质朴而又从容,具有心底无私的坦荡和不畏艰苦的韧性。以菊花喻人,既有入仕的超然,又有出世的积极。陶渊明如此爱菊,想必是以菊自比,欣赏菊花的品格。 适用话题:菊、格调、情操 8.易代悲歌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陶渊明五十六岁。六月,刘裕代晋称帝,改元永初。晋恭帝被废为零陵王,东晋灭亡。值此朝代更替之际,诗人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作为曾经入仕东晋的旧吏,他有失君亡国的悲哀和屈辱,无论东晋王朝多么令他失望,他毕竟曾经是他的一员。而且,新朝还会给芸芸众生带来什么样的祸患,还会给他这么一个颇有名气的文人带来什么样的烦扰,也是难以预料的。再者,作为一个垂垂老矣的贫士,晚景凄凉,前途黯淡,行将就木,一切都成为云烟,改朝换代所触发的,更是自身一生失意、潦倒不堪的慨叹。 分析:处于前途和末路之间,陶渊明表现出对未来的茫然,加之岁月不饶人,年迈的他满眼尽是凄清之色。 适用话题:境遇、前途与末路、岁月 9.金刚怒目 刘裕称帝后,由于按捺不住愤怒的心情,相继作了《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诸诗,托古述怀。他还在《述酒》《蜡日》二诗中,用隐晦的词意,影射刘裕的暴政。而在这些诗作中,《咏荆轲》更是一改诗人平淡的风格,完全变成了一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分析:在世人的眼中,陶渊明一贯给人隐逸、平淡自然、自得其乐的形象。但我们只能说这是陶渊明最突出的个性,而在面对暴政和强权时,他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适用话题:典型、全面、环境 10.死如之何 诗人最后的岁月,是在贫病交加中度过的。仍然好酒,但有时到了断炊挨饿的地步,酒更是喝不上了。他的朋友有时送钱周济他,当地长官慕其名而怜其处境,偶尔也接济一下他。 在饥饿贫困中,诗人的身体愈来愈差了。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岁的陶渊明黯然暝目,亲友们依照他的遗愿,以“省讣却赠,轻哀薄敛”的俭朴仪式安葬了他,并遍询他的生前好友,给他谥号为“靖节徵士”。

聪明与愚蠢话题作文

聪明与愚蠢话题作文 越是聪明的人越多苦恼。这是他们的感受性锐敏,心性儿高强,兼又富于情感,善于理解所致。 因为感受性锐敏,心意上受着一些细微的刺激时,便往深处远处想,就会神经过敏地钻到牛角尖里去。聪明人的头脑是冷静的,像是澄湖一样的平静,情感却是非凡的有如火焰一般。当平静如镜的心湖上投下一块小小的石头时,陡时会卷起波浪来,一会儿就震荡了整个心湖。有刺激就有反应,心湖上的风声来了,波浪起了,情感的火焰便在血管中熊熊地燃烧着,热血腾腾地激动了理智的机轮,要求个解决,求个完美的答案。聪明人理解的才力虽比常人来得高,怎奈天下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何?况且聪明人的欲望又比常人来得多,期望也比常人来得高,往往更不能如理想地做到,于是“百忧感其心”,聪明人便不由得苦恼起来了。 其次,凡是理智发达,读书愈多的聪明人,常常是离不了“自觉”的苦责的。说到苦闷,更像每天吃饭一样来得平常。“人生识字忧患始”,这话看来也未始不是真理。 还有一层,聪明人大多富于同情心和反抗精神,心性儿很高强,凡事老是不肯轻易地迁就人,只是咬定主意,认清目标,希望一颗赤心不偏不倚,一腔热气会至大至刚,对于一切事情,要做就做,当行即行。这显然和庄子的“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齐物论》的道理大相违背。然而他们哪里管得了这些呢,他们的心中时时有着一种矫世嫉俗的自负,抱着一种人醉我醒的自信力,所以无论如何,总是不愿从俗浮沉,与时俯仰的对于一切恶毒的制度,不良的习惯,以及秽浊的环境,尤不肯稍示妥协、退让和畏缩,时时运用理智的分析,鼓起热烈的情感,不息地向那些进攻。他们那勇于破坏,急求创造的精神,巴不得翻了一个筋斗,便把社会上的一切坏的都变成好的,丑的变成美的,恶的变成善的,黑暗的变成光明的。这样的事情,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所能奏效的。但聪明人往往因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有时反激起了反动来,把新的火焰扑灭下去,将旧的势力扩张起来,聪明人处此境地,便不由得苦恼起来了! 又倘若碰到的黑暗的威权如是其大,而社会上庸人又如是其多,且又熟睡得如是其宁静,自己虽想有所作为,然而孤掌难鸣,渺小的一身不能和这凶恶的暴君似的旧势力相抵抗,失败自然是意中事。所以愈是聪明的人愈多不如意的事,因为不如意的事愈多则愈加思虑,愈加思虑则愈觉苦恼起来。 记起苏轼的一首《洗儿诗》说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大苏因为有了一腔不凡的才气,以致遭逢了不少的拂意事,“一生多恨为聪明”,故有此诗。不过我们单从这诗的表面的意义说来,那么,愚鲁的先生们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了。是的,愚笨如豚的人是不识所谓忧愁的,天地间惟有庸人是最快乐的,揆之事实,确是这样。怪不得那多情薄命的词人纳兰性德要嗟叹着:“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于痴儿呆女”呢!正是:

陶渊明人格诗歌分析

浅议陶渊明意象与人生追求之间的关系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今天我要讨论的是陶渊明诗歌中的意象与陶渊明人生追求的关系。 一是鸟的意象,鸟这一诗歌意象一般是以杜鹃、鹧鸪、鸿雁等实体出现,最早的诗歌意象中的鸟就是《诗经》中的关雎,是表达爱情的象征。其次是汉末《古诗十九首》中的“越鸟巢南枝”是游子思乡心态的体现, 曹植的“归鸟赴乔林, 翩翩厉羽翼”则是他孤独难耐的反映。而陶渊明则是以飞鸟、羁鸟、归鸟作为诗歌的意象,并没有刻意出现鸟的种类。而陶渊明对于人生的理想也孕育在这三种鸟类之间。这里不得不提到陶渊明的政治理想。陶渊明是追求政治清明,希望国泰民安的,可是无奈现实是官场黑暗,可是腐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让他的满腔大志不能实现。首先诗人对于飞鸟的感情,则是向往和羡慕,飞鸟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不受羁绊的鸟,天高任鸟飞,诗人也想像飞鸟一样驰骋翱翔。<杂诗\其五>”忆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年少时代的欢乐和自由, 用鸟之高飞比喻抱负之宏大。在意象构建上, 用飞鸟这个动物意象之骞翮, 来象征人生志向之远逸。平淡之中蕴涵着雄奇, 吐露出豪放。而向往自由的情怀一览无余。其次对于羁鸟则有一种同病相怜的同情之感。在《感士不遇赋》中有: “密网裁而鱼骇, 宏罗制而鸟惊。”原本自由的“鱼”和“鸟”, 因为有了“网”和“罗”而不能够自由。诗人将赋予了特定象喻意义的两个动态意象与两个静态意象并置, 对比强烈, 含意深远。羁鸟之所以受惊, 是因为感觉到了自由理想的破灭。诗人借此来抒发心中政治理想无法达到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愤懑不平。句中的“网”“罗”两字暗指统治阶级和黑暗腐朽的社会。《饮酒》中有“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两句,诗人赋予两个自然意象感情色彩“思恋”, 从而构成意象的寓意美。鸟和鱼在受到羁绊时, 都会更加依恋葱郁的森林和宽阔的湖海, 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这不仅是对羁鸟的同情, 也是对自己辞官回乡心迹的表露。诗句语气平淡, 但平静的水面下暗藏着湍急的旋流。从审美的角度来说, 这就是语言的“距离化”效果, 体现了意象的含蓄美。最后是对归鸟,作者将精卫鸟现实化,将自己对归鸟的思慕之情寄托在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的精卫鸟形象之中,《读山海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精卫不屈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选取的意象新颖不俗, 她正是陶渊明所崇拜的偶像。而归鸟中有,“翼翼归鸟, 晨去于林。远之八表, 近憩云岑。翼翼归鸟, 载翔载飞。虽不怀游, 见林情依。”并且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是“归鸟” , 其象喻意义极其丰富。这只疲惫的小鸟正是诗人人格的象征。每句诗几乎都是诗人生活经历的再现, 归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诗人的思想和性格; 每一景物都有感情色彩。这首诗通过寄兴归鸟, 抒发了诗人孤高傲世、不愿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的情怀, 表达了其对人生意义的独特理解。对归鸟的思慕之情, 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惆怅和悲愤, 意境深邃, 发人深省。总之, 作者将自己比作鸟,人鸟合一; 显现了他对人生的执著追求。 二是菊的意象,众所周知,菊花在诗歌中表现的是隐逸恬淡高雅的情操,清高而孤傲。而陶渊明又是与其无比相似的。在政治理想无法得到实现的时候,现实的黑暗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陶渊明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时,他选择了归隐之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作者将自己的形象通过菊花很好的表现出来自身的理想和奋斗精神,不管外界对我怎样,我依然岿然不动,归隐之后,暂且把政治理想寄于田园生活。在《饮酒-其七》中,诗人写秋菊的美丽,远离世俗的心在静谧的田园中更加明显,作者与菊花是无法分离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诗句,从视觉上取象, 在悠然之上写诗人归居田园后采菊赏菊的闲情逸致。但细细咀嚼, 能够体会出另外的滋味: 理想幻灭, 生活穷困, 诗人心中有一种莫名的苦闷和痛楚。从 辩已忘言的矛盾心境中我们又可感悟出:怡然自在是暂时忘却痛苦,

论陶渊明的人格美

收简日期:2004-09-15 作者简介:汤 兵(1976-),女,安徽宣城人,档案馆员。 论陶渊明的人格美 汤 兵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宣城分校,安徽宣城 242000) 摘 要:陶渊明作为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为后世树立了不可替代的典范。一千多年来,我国的学者文人研究 他的代不乏人。他的诗文甚至在国外也被人欣赏研究。陶渊明之所以被人推崇,这和他独具魅力的个性特征和天才横溢的诗文有关。在中国,人格和艺术相统一,才有可能被人欣赏和推崇,而陶渊明是人格美和艺术美高度统一的。陶渊明人格的形成,和他独特的生平经历和时代环境有关。陶渊明的思想是他自身体悟各种思想流派和人生经验相参照的结晶。陶渊明的本体论思想并不系统,而是从他的诗文中透现出来。陶渊明的诗是田园诗的典范,平和冲淡,真诚朴素。在平实的描写中透露出对自然、农耕、友情等令人感动的眷念和热爱。尽管历史上不少人存在对他的误解和误读,但他的伟大人格和天才横溢的艺术功力超越于一切时代,同时也超越由误解和误读造成的屏障。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人格;文如其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05)01-0116-05 正如大诗人李白的影响不仅仅限于文学界一样,陶渊明的影响也不仅仅是文学范围内涉及的话题,陶渊明的人格精神和艺术美感已渗透进中国人的世界观、行为准则、处世方式。作为田园诗的创始者,陶渊明的影响是永恒的。关于田园诗,5辞海6是这么解释的:/诗歌的一种。歌咏农村景物或农民、牧人、渔夫的生活,格调恬静悠然。05外国文学大词典6对田园诗的解释是:/流行于14-18世纪欧洲的一种文学体裁。没有冲突,描写农村自然景色,牧人的生活,以及希腊神话中的多种森林之神等等,起源于古希腊的田园诗和维吉尔的5牧歌6。0 [1] 如从维吉尔算起,西方的田园诗的出现要比陶渊明时代早,更主要的是维吉尔时代是真正的罗马共和国鼎盛时期,应当说他的田园诗的写作背景和陶渊明很不相同。陶渊明时代是东晋王朝日趋衰落,政治黑暗,内乱不止的时代。在文学上,玄言诗的流风仍主 导着文坛,它将诗导向枯燥沉闷。[2] 另一方面,对玄 言诗的反拨是逐彩竞丽的宫体诗,讲究词藻,追逐声色,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 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0[3]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南朝末年。可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上述的任何一种 诗风中都显得不合时宜。但正如陶渊明强调他自己在志节上/总发抱孤念,奄出四十年0(5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首6)一样,他在诗的写作上也是特立独行的。陶渊明既不在乎身后之名,自然也不计较他的诗在当时是否受人欢迎。他一再强调/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0(5饮酒6二十首之一)这可以看出他写诗和饮酒一样,是自娱形式。陶渊明死后,他的诗文首先被人编为文集的,居然是宫体诗的倡导者萧统。关于萧统编定5陶渊明集6并作序的动机,后世研究者多认为是陶诗有助于/风教0 [4] ,并能使编者萧统自表谦心, 免除君王的猜忌心理。 [5] 如果萧统真是以这样的动机去编定5陶渊明集6,则提倡文章辞藻美和形式美的刘勰在其论著5文心雕龙6里一字不提陶渊明,就不奇怪了。钟嵘在其5诗品6里将他列为中品诗人,既存在对陶渊明的误读,同时也有钟嵘力排众议独具慧眼的难能可贵。杨合林说陶渊明代表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的审美风标 [6] 。 116

陶渊明人格之分析(一)

陶渊明人格之分析(一) 摘要:关于陶渊明的人格分析,向来有不少意见。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是“寡默任放“,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本文认为是“独立率真”、“任放中和”,并从陶渊明的人生观、哲学思想以及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时代背景对他的影响来分析其原因,同时结合机能主义哲学家瞻姆士关于“人的社会形象”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的性格理论来共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格;独立率真;任放中和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性格作为一个人稳定的心理因素,它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是在其哲学思想、人生观以及人生经历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它与气质、能力、兴趣等一起成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想就陶渊明的人格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评述。 谈到陶渊明的性格,前人和今人有太多的观点和看法,有人认为是“寡默与任放”《读陶丛札》,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明彻达观,新奇真实》。我认为陶渊明的性格是“独立率真”、“中和任放”。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陶渊明是“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这在陶诗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庄子·渔父篇》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可见“真”就是自然。在陶渊明而言就是如何保持自然,也就是如何才能不被异化。 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家瞻姆士将人的“自我”分析为“客我”和“主我”。“主我是行动的自我,人格的动力和独特性均来自于主我;客我则是社会的自我,以及角色的扮演,反映的是社会的经验。”渊明想保持自然就必须任“主我”而同“客我”进行斗争。这种斗争的力量来自向往自由的生命本性,斗争的目的也是为了解放被束缚的心灵。所以对生活在两汉经学统治相对松弛的陶渊明,出于对形体和精神双重自由的追求,言行举止表征为对自然的向往热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是应当指出的是,这里的“自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自然”,“渊明之‘自然'非近代所谓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而是一个来自老、庄、郭象的哲学范畴,指的是一种自在的状态;含有自由的趣味;以‘自然'为美;以‘自然'化解人生的苦恼,以‘自然'作为医治人生各种弊病的良药。”(《陶渊明研究》)。陈寅恪说得更为透辟更为深刻:“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改创之新自然说。惟其为主自然说者,故非名教说,并以自然与名教不相同。但其非名教之意仅限于不与当时政治势力合作,而不似阮籍、刘伶辈之佯狂任诞。盖主新自然说者不须如主旧自然说之养此有形之生命,或别学神仙,惟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 渊明不仅在哲学思想、人生观上是任自然的,在实际生活中更是处处流露出不随世、不顺俗而顺乎自然天性的性格特征。渊明的一生先后共有五次出仕: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出仕与归隐是中国古代士人所要面对的重要人生抉择,因为这一抉择直接关涉到士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从热衷于仕宦的士人来看,他们的心灵深处未尝没有奉身而退、拂袖绝尘的心理潜流;而那些身在林泉的人,他们的心灵深处也未尝没有建功立业、力登要路的豪情壮志。“仕与隐像八卦中的阴阳鱼一样构成了中国古代士人、诗人心理的两大情结。盘踞在士人心灵深处的两大情结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时而相安无事,时而激烈交锋。”(孙明君《陶渊明:幻灭的田园梦》)正是由于渊明的率真,这种动态平衡、这种激烈交锋在他身上表现得更为透彻,也更为淋漓尽致。他的可爱与可贵之处正在于他对出仕原因的直言不讳:“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萧统《陶渊明传》)。“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但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言:“仅仅用亲老家贫解释他的出仕,显然是不够的。”确实,对于归隐还

做个愚笨的聪明人作文750字

做个愚笨的聪明人作文750字 导读:本文做个愚笨的聪明人作文75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做个愚笨的聪明人作文750字 福建龙岩二中虎岭文学社汤谣谣 《上帝手里只有稻草》中把人分为3种:明眼盲人、一心求成的人和愚笨的聪明人。许三多说:“日子就是问题的叠加。”人在世上走一遭不容易,把所有事情看真切,结果不是钻牛角尖就是患得患失,这样反倒过得不顺利。 文章中第一个落水者看到了真真切切的稻草,也真实地感受到了这根稻草对于他来说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彻底绝望的他被海浪瞬间吞噬了。人生就是一片海,金钱的海,利益的海,权势的海……你在里面摸爬滚打,起初只是呛一口水,后来就真的溺水了,你变得唯利是图,以你饱经世事的眼光看,这根稻草带不来丝毫利益,也救不了你。洞察了一切,也就放弃了一切,这种放弃就像水滴落进炙热的火炭,正如《红楼梦》中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不是说傻人有傻福吗?装傻装得好就叫大智若愚。 成功,是一个人永远的追求,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坚持,是铁杵磨成针的日积月累。第二个落水者错将稻草看成了圆木,以为有了希望,便奋力朝它游去,没想到抓住的却是稻草,于是他在周遭的冰冷中坠入海底。上帝说:“幸运亦是不幸,你的成功揭开了我的谜

面,一心求成之人,我也救不了你。”一味地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摆脱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成功自然就离你近了。 古人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成功不依赖于任何人,全靠自己。第三个落水者,也把稻草看成了圆木,他知道自己有救了,便不慌不忙地向它游去,但在海流的作用下,他向前,“圆木”也向前,总保持着一段距离,力气不断丧失的同时,希望也一直在眼前闪烁,就这样他游了十几海里,最后得救了。上帝说:“你的拙眼居然能把稻草看成圆木,你的静心最终保持了谜底,愚笨的聪明人,你让我不得不救了你。”成功貌似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只要你不惊骇,不匆忙,不拖延,不困惑,不沮丧,自己帮助自己,成功就在近处。 有时候,我们应该做个明白人,做个沉默的明白人,做个愚蠢的明白人,做个不把希望系于他人的明白人。 (指导教师詹有明)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及其人格理想

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及其人格理想 陶渊明归隐思想的形成有着曲折的过程。“质性自然”的个性使他在实现儒家传统人生价值观的道路上,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一步步走入田园。然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内心并未真正平静过。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惑和人生道路探索的躬行中,陶渊明完成了对儒道两种传统理想人格的超越。 标签:陶渊明;隐逸情怀;田园;人格理想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隐逸之宗”。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田园中度过的。然而,陶渊明又不是一个飘然出世的隐者,而是一个积极人世的“不遇之士”。貌似飘逸潇洒的隐士生活虽也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五)的恬适与惬意,但更多的是内心无法排遣的苦闷;“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儒家积极人世的传统人生价值观与诗人“质性自然”个性的冲突使他痛苦不堪。可以说,他的诗是用来消愁解忧的。如果说,在辞去彭泽县令之前的几仕几隐,反映了诗人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困惑和对人生道路的探索,那么,辞官后的二十多年农村生活则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定位与躬行,对传统理想人格的超越与重铸。从这个意义上说,陶渊明是一个真正的隐士。本文通过陶渊明隐逸情怀形成的分析,进一步探索诗人真实的精神世界。 一 陶渊明的思想是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二十九岁入仕以前,他的人生方向还没有确定,志向情趣是多方面的,甚至是矛盾的。有时很豪放:“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有时又很淡泊;“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和郭主簿二首》其一),但“无论是豪放或淡泊,其中都有‘无乐自欣豫’的青年人的乐观情调”。 陶渊明从小生活在邻近长江、鄱阳湖和庐山的浔阳柴桑乡村中,朝夕与优美恬静的山水田园景色相伴,与自然相亲。同时,在重庄老、尚玄学的东晋时代,陶渊明作为一个敏感的文人,其思想性格必然受到玄学崇尚自然的影响。而且,魏晋时期自然美感在人们的意识中日益显豁。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魏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描绘自然的诗句都给陶渊明以深刻的感染与熏陶。因此,饱读诗书的陶渊明,呼吸着时代的空气,从小就喜爱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与子俨等疏》)。《五柳先生传》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些作品体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的喜爱和向往。对隐居生活的认可与体察是他弃官归隐走人田园的先天心理基础,也是他隐逸情怀产生的原初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