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稿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稿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稿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稿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

(2002修订稿)

(国务院二OO二年月日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加强和改进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指通过国家规定的专门入学考试招收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考生,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学校。包括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本科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主要指师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

设置普通高等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其中,高等职业学校的设置,经国务院授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审批高等学校的设立,应当聘请由专家组成的评议机构评议。

第三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需求预测和办学条件以及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关系,科学地编制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适时地调整普通高等学校的布局和结构,合理地确定学校层次和学科门类。

高等学校的调整中涉及到分立、全并、终止、变更名称、层次、类型和其他重要事项,均需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第四条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举办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并按照办学层次、类型,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

第二章学校名称

第五条设置普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其层次、类型、所设学科类别、规模、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以及学校所在地,使用相应的学校名称。一般不冠以“中国”、“中华”、“国家”的字样。不以个人姓名命名,也不宜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学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第六条称为大学的普通高等学校,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专门人才。

(二)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科、工科、农科、医科、商科(工商管理)等7大学科门类中,至少拥有其中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本科专业至少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学校的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其中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数或者在校生数一般均不低于学校本科专业总数或者在校生总数的15%。

(三)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和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应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至少具有10个硕士点或者1个博士点;至少设有3个省部级以上的并具有经费支持的重点实验室或重点学科;至少承担有2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课题(包括教育部级科研项目和课题),或者至少有20项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研成果(包括教育部级奖励的科研成果);年度科研经费,以理工农医类为主的学校至少应有2000万元,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学校至少应有300万元。

(四)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但少数民族地区或边远省份及有特殊需要的,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不受此限。

第七条称为学院的独立设置的本科普通高校,须符合下列规定:(一)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专门人才。

(二)以本条例第六条第(二)项所列学科门类中的一个学科为主要学科。

(三)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在5000人以上。但艺术、体育及其他特殊科类或有特殊需要的学院,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不受此限。

第八条称为高等专科学校的,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要培养师范、医学专科层次的专门人才。

(二)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在2000人以上,但边远地区的学校,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不受此限。

第九条称为高等职业学校的,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要培养高等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建校后,首次招生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数应在5个左右。

(三)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在2000人以上,但位于边远地区、民办或特殊类别的高等职业学校,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不受此限。

第三章设置标准

第十条设置普通高等学校,应当依据《教育法》、《高教法》规定的任职条件,配备好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的负责人和高等学校的行政负责人。同时,还应配备院系、学科的党组织和行政的负责人。

第十一条设置普通高等学校,须按下列规定配备与学校专业、规模相适应的专任教师队伍。

(一)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一般应达到4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不包括兼职者)人数,一般应当不少于40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当不少于100人,各门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老师2人,各门专业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l人;每个专业至少应当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4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低于2人)。

(二)独立设置的本科学院,专任教师总数不少于30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应不低于30%;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不包括兼职者)人数,应当不低于本学院专任教师总数的30%。兼职教师人数,应不超过本学院专任教师的25%。各门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讲师职务以上的专任老师2人,各门专业必

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讲师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1人;每个专业至少应当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3人。

(三)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在建校招生时,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的专任教师总数一般不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应低于本科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应当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对于高等职业学校,每个专业还需配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的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新建的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在4年内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应不少于10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不低于本科专任教师总数的25 %。

(四)位于边远地区、民办或特殊类别的普通高等学校,在建校设置时,其师资队伍条件,具有副教授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达不到(二)、(三)项要求的,需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其中高等职业学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受此限。

第十二条设置普通高等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和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舍,保证教学、生活、体育锻炼及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校园占地面积应在800亩以上。校舍总面积不低于24万平方米,其中理科、工科、农林、医学类的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人文、社会、科学、商科、师范类的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面积不得低于15平方米;体育、艺术等特殊类别学生的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不得低于30平方米。

(二)独立设置的本科学院,校园占地面积应在500亩以上。以理科、工科、农林、医学类为主的学院,校舍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4万平方米,其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面积,

不得低于20平方米;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商科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综合性学院;校舍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2万平方米;其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

房面积不得底于15平方米;体育、艺术等特殊类别的学院,其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面积,不得低于30平方米。

(三)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在建校初期,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200亩以上,其生均教学、实验、行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建校后4年内校舍总建筑面积应不低于6万平方米。

(四)普通高等学校的校舍可分期建设,但其可供使用的校舍面积,应当保证各年度招生的需要。

第十三条普通高等学校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实验、实习场所。

(一)大学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不少于5000万元,其适用图书不少于100万册,并建有信息网络和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大学下设的学院,必须按独立设置的本科学院的标准具有(或共有)相应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

(二)独立设置的本科学院,理、工、农、医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不少于 2500万元,其适用图书不少于 50万册,并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人文、社科、商科学院和师范综合性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不少于 2000万元,其适用图书不少于 60万册,并建有信息网络现代电子图书系统。

本科学院的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课时的20%左右,不同的科类、专业,可作适当的调整,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基地。理、工、农、医学院应当有必需的教学实习工厂或农(林)场和固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师范学院应当有附属实验学校,或固定的实习学校;医学院校至少应当有一所附属医院和适应需要的教学医院。

(三)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在建校初期,不少于600万元,适用图书不少于8万册,在建校后4年内;教学仪器总值要不少于1000万元,适用图书不少于15万册。

高等职业学校实践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0%左右,不同的科类、专业,可作适当的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习课的开出率,应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当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训活动基地。

第十四条设置普通高等学校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和教育事业费,须有稳定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四章审批验收

第十五条设置普通高等学校的程序,一般分为审批筹建和审批正式建校招生两个阶段。完全具备建校招生条件的。也可以直接申请正式建校招生。

第十六条设置普通高等学校,应当由学校的主管部门邀请教育、计划、人才需求预测、劳动人事、财政、基本建设等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进行论证,并提出可行性论证报告。

论证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拟建学校的名称、校址、学科门类、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规模、领导体制、招生及就业情况。

(二)人才需求预测、办学效益、高等学校的布局。

(三)拟建学校的师资来源、经费来源、基建计划。

第十七条凡经过论证,确需设置普通高等学校的(除高等职业学校外),按学校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报告;

(二)可行性论证报告;

(三)章程;

(四)审批机关依法规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国务院有关部门申请筹建和建立普通高等学校,还应当附交学校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意见书。

第十八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第三季度前受理的筹建和建立普通高等学校的申请,在当年进行评议、审批;第三季度后受理的申请,在下一年度评议、审批。

第十九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对筹建或建立普通高等学校申请,应当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通过后,将申请报告及有关附件一并提交“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进行评议。

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接受委托后,组织专家组,对申请设置的高校的有关材料进行认真研究,并视需要进行实地考察。专家组在认真考察、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向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提出评议报告。

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委员会议,对申请报告及有关附件和专家组考察报告进行评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对申请设置的高校逐一进行表决,形成决议。并向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评议决议报告。

第二十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决议,作出同意建立、同意筹建和不予批准3种决定。

普通高等学校的筹建期限,从批准筹建之日起。应当不少于1年,但最长不得超过3年。

第二十一条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筹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在达到有关规定后,按学校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再提出正式建校招生申请书,并附交筹建工作的情况报告。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按上述程序再作出正式决定。

对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正式建校招生的高等学校,自批准之日起4年内,由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其办学条件进行评估检查,对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的,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建议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作出限制招生、停止招生等相应处理。

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为更好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作用,近日,我支部组织学习讨论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就新《条例》的着重点、新增点进行反复研读,并结合我支部工作实际,在干部职工间开展了学习交流活动,交换彼此的心得体会。总体认为,新《条例》符合机关党的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状况的新变化以及机关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新成果,是推进机关党的工作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此,我就个人对新《条例》的学习浅谈几点感想。 一、深刻领会,新《条例》更突特殊重要性 新修订的《条例》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新成果,贯彻了中央对机关党的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新经验,是党关于机关党的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新修订的《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进一步推进机关党的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对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新成果,又贯彻了中央对机关党的工作的新要求,还吸收了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新经验。 通过对新《条例》的学习,对提升我局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落实自身职能,发挥党支部、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从“三个增强”方面体现:一是能增强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培养了求真务实、亲民为民、

负责敬业和艰苦奋斗等风气。二是能增强思想政治建设。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政治教育、党性修养和思想工作等内容都能得到提升。三是能增强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强化监督职能、坚持预防为主、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和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二、与时俱进,新《条例》更显时代先进性 2018年6月4日,新《条例》颁布实施。作为党人治党、党员自律的党内重要规章制度,新《条例》紧跟时代步伐,密切联系基层群众,从科学发展、民生建设、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和规定。本人通过学习,对新《条例》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 (一)新《条例》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将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引入其中,是我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体现。这一要点着重强调了党内建设的科学发展要求,与党员领导干部的52个“不准”及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统一体系,对党内建设、党员管理、作风要求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党的发展方向,规范了党员行为举止,更明确了我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长远任务目标。 (二)在新《条例》第四章“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中新增了“服务”的内容,是新《条例》的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这与打造服务型政府相辅相成,把“服务”带到工作里、基层中,把“群众向党组织靠拢”转变为主动为党员为群众提供服务,主动向基层提供规章制度、政策等咨询及宣传,计时跟踪支部各党员工作及生活情况,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三)新《条例》中的“坚持党要管党”明确了工作原则,而“把服务中心、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课程设置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课程设置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课程的设置 根据《教育部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课程设置的通知》(教考试函〔2006〕2号,以下简称2号文)文件精神,从2008年10月开始,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课程设置,有关规定如下: 一、调整后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统称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根据2号文件要求,从2008年10月开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再安排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5门公共政治课课程的考试。只按全国考办的考试时间安排表安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 三、2008年7月前(含2008年7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已取得高等教育自学

考试现行的公共政治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一门合格成绩的,其成绩继续有效。2008年7月后尚未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本科(基础科段)或本科(独立本科段、本科段)专业全部公共政治课课程合格成绩的考生,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规定详见附件二。 四、2008年6月申请办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的考生,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调整前的考试计划执行。从2008年12月开始,申请办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的考生,已取得本专业2门以上现行公共政治课课程合格成绩的,可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调整前的考试计划执行,否则,一律按调整后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 一、教育部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课程设置的通知

教师上课管理制度

教师上课管理制度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一、严格按照教学进度授课 教师在教学中,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可视情况需要对单元或章节内的课时做适当的调整,但不得随意调整单元或章节的进度。 二、教学思想要端正 正确处理教书育人、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教与学的关系,教学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应结合不同学科的内容特点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三热爱”的思想感情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学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目的要明确 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对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重点、难点、关键要掌握准确,处理得当,授课中不得有思想型和知识性错误。恰当的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确保教学任务当堂完成。 四、教学过程要和谐 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讲练比例,做到精讲多练,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教学必须思路清晰,着力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不面面俱到,不平均用力。课堂设计要合理,疏密适度,衔接自然。

五、教学方法要得当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既要符合授课内容的要求,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诱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1.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脉搏”,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坚持直观性教学的原则。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以提高授课效果,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掌握知识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眼看、耳听、口说、手做去获取知识。 4.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意分类指导,使好、中、差学生“吃饱、吃好、吃了”,各有所得。要特别注意 对后进生指导,同时又要注意培养拔尖学生,创设适宜的条件,使学生的特长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六、教学效果要明显 教师教的效率和学生学的效果相统一。学生当堂知识当堂消化,不留尾巴,达到“堂堂清”。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即增加了知识的积累,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开发,思想受到教育。 七、教学评价要合理 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

精心整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教育部 2012年9月 说明 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 减到506种。本目录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经济 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 32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文学门类 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6

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个,36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个,27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 四、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 020101 经济学 020102 经济统计学 0202 财政学类 020201K 财政学 020202 税收学 0203 金融学类 020301K 金融学 020302 金融工程

020304 投资学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402 贸易经济 03 学科门类:法学 0301 法学类 030101K 法学 0401 教育学类 040101 教育学 040102 科学教育 040103 人文教育 040104 教育技术学(注:可授教育学或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040105 艺术教育(注:可授教育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040106 学前教育 040107 小学教育

0402 体育学类 040201 体育教育 040202K 运动训练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4K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040205 运动人体科学 05 学科门类:文学 050216 缅甸语 050217 马来语 050218 蒙古语 050219 僧伽罗语 050220 泰语 050221 乌尔都语 050222 希伯来语 050223 越南语 050224 豪萨语 050225 斯瓦希里语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规则:“大学”与“学院”的区别.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规则:“大学”与“学院”的区别 1. 主要是规模上的,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称为学院的本科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 5000人以上, 8000人以上且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 5%的本科高校才可称为大学。在人文学科 (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 (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 称为学院的应拥有 1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称为大学的应拥有 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 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 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 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不低于 100人。 而且在硕士、博士授予权方面也有数量的区别 学院改大学的七个要求:100名以上正教授; 8000名本科在校生; 三大学科门类, 每门有三个以上专业; 有 10个以上硕士研究点; 国家基金项目获奖 20项以上; 教师中硕士博士比例占 42% 以上;科研课题经费在 600~2000万元 +++++++++++++++++++++++++++ 2. 照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和学院都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 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两者的区别在于, 大学还必须设有 3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 5000人以上。学院一般设有一个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 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 3000人以上。由此可见, “大学”和“学院”虽然都属于高等学校,实施本科以上教育,都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是同一学历层次和培养规格,但在设置学科门类的要求上还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 “大学”更具有综合性,而“学院”往往专业性更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 就一定优于“学院” ,在一些专业学科上一些“学院”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许多高于某些“大学”的同一专业。 ++++++++++++++++++++++++++++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发[2000]41号)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教发[2000]41号 国家教育部教发[2000]41号文颁布了(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的通知,此标准于二000年三月十五日开始执行,全文如下: 第一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高等教育、具有高等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院)长和副校(院)长,同时配备专职德育工作者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科、专业负责人。 第二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应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第三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舍,以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亩左右(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万元;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万册。 第四条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第五条建校后首次招生专业数应在5个左右。 第六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 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2010年6月4日中发〔2010〕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基层组织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基层组织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围绕本部门的中心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贯穿始终,发挥党组织的协助和监督作用,促进本部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条机关基层党组织协助本单位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本单位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 第四条机关基层党组织在上级党的委员会或者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本部门党组(党委)的指导。 第五条机关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属重要事项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机关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带头发扬民主,自觉接受党员监督。 第二章组织设置 第六条机关党员100人以上的,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不足10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地)级以上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4年;县级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 机关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第七条机关党员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员不足5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 第八条机关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成立党的支部。党员7人以上的党的支部,设立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员不足7人的党的支部,不设支部委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大纲

《纲要》自2002年新学年开始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施行,以取得经验。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各地、各校在施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已经施行《纲要》的学校即不再施行教体〔1992〕11号文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教师课堂常规管理办法

教师课堂常规管理办法 一、课前准备 1.每位教师超进度备课2-5节。 2.备课时做到如下几方面: “六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备学法指导。 “四精”,即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板书、精心设计练习、精心设计作业。 “十有”,即有教学内容、有教学目标、有重点难点、有教具准备、有课时安排、有教学过程、有教法与学法指导、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有课后小结,有板书设计等。无教案不得进课堂上课。 二、上课 1.衣着整洁、朴素大方,提前进教室并站在教室门外,以目视促使学生尽快安静,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后,进入教室,师生互相行礼,开始上课。 2.上课做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中途不随便离开。学生做眼操时,任课教师督促学生认真做操。 3.教态自然,不坐着讲课,不接打电话,不在课堂上吸烟,看书报杂志,玩手机等。

4.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纪律,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集中精力学习,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5.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和礼貌语言、职业语言,讲究语言艺术,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教育学生时可以严格,但不得打骂学生,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未犯严重错误,不得拒绝学生进入课堂。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怨气。 6.体育课按照教案组织教学活动,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组织学生游戏时,所有学生必须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要有安全保护措施,不能将游戏活动变成“放羊”,也不能提早下课。 三、板书 课堂板书要认真设计,书写要工整、流畅、规范,通过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书写速度。 四、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既要有质又要适量,旨在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杜绝重复性、盲目性、机械性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五、作业批改 1、各学科布置的作业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批改,不得由他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颁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号附件一(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 01学科门类:哲学 0101哲学类 010101哲学 010102* 逻辑学 010103* 宗教学 02学科门类:经济学 0201经济学类 020101经济学 020102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103财政学 020104金融学 03学科门类:法学 0301法学类 030101法学 0302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030201*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2*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0303社会学类 030301* 社会学 030302社会工作 0304政治学类 030401政治学与行政学 (注:可授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 030402国际政治 (注:可授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 030403* 外交学 (注:可授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 030404思想政治教育 (注:可授法学或教育学学上学位) 0305公安学类 030501治安学 030502侦查学 030503边防管理 04 学科门类:教育学 0401教育学类 040101教育学 040102学前教育 040103特殊教育 040104教育技术学(教育学或理学) 0402体育学类

040201体育教育 040202*运动训练 040203社会体育 040204*运动人体科学 040205*民族传统体育 05学科门类:文学 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 050101汉语言文学 050102 汉语言 050103* 对外汉语 050104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可注明藏、蒙、维、朝、哈等语言文学)050105* 古典文献 0502外国语言文学类 050201英语 050202俄语 050203* 德语 050204* 法语 050205* 西班牙语 050206* 阿拉伯语 050207日语 050208△波斯语 050209* 朝鲜语 050210△菲律宾语 050211△梵语巴利语 050212△印度尼四亚语 050213△印地语 050214△束埔寨语 050215△老挝语 050216△缅甸语 050217△马来语 050218△蒙古语 050219△僧加罗语 050220* 泰语 050221△乌尔都语 050222△希伯莱语 050223* 越南语 050224△豪萨语 050225△斯瓦希里语 050226△阿尔巴尼亚语 050227△保加利亚语 050228△波兰语 050229△捷克语 050230△罗马尼亚语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新)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新)普通本科学校 设置暂行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保证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指以通过国家规定的专门入学考试的高级中学毕业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的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设置,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 第三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应当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和办学条的实际可能,编制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调整普通高等教育的结构,妥善地处理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关系,合理地确定科类和层次。 第四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应当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招生及分配面向地区以及现有普通高等学校的分布状况等,统筹规划

普通高等学校的布局,并注意在高等教育事业需要加强的省、自 治区有计划地设置普通高等学校。 第五条凡通过现有普通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增设专业、接受委托培养、联合办学及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等途径,能够 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另行增设普通高等学校。 第二章设置标准 第六条设置普通高等学校,应当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高等教育工作的能力、达到大学本科毕业文化水平的专职校(院)长和副校(院)长。同时,还应当配备专职思想政治工作和系科、 专业的负责人。 第七条设置普通高等学校,须按下列规定配备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生人数相适应的合格教师。(一)大学及学院在建校招生时,各门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 具有讲师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二人;各门专业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讲师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一人。具有副教授职务以 上的专任教师人数,应当不低于本校(院)专任教师总数的10%。(二)高等专科学校及高等职业学校在建校招生时,各门公共必修 课程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讲师职务以上 的专任教师二人;各门主要专业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讲师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一人。具有副教授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 应当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5%。(三)大学及学院的兼任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本校(院)专任教师人数的四分之一;高等专科学

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2010年6月4日中发…2010?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基层组织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基层组织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围绕本部门的中心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贯穿始终,发挥党组织的协助和监督作用,促进本部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条机关基层党组织协助本单位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本单位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

第四条机关基层党组织在上级党的委员会或者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本部门党组(党委)的指导。 第五条机关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属重要事项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机关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带头发扬民主,自觉接受党员监督。 第二章组织设置 第六条机关党员100人以上的,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不足10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地)级以上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4年;县级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 机关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第七条机关党员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员不足5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 第八条机关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成立党的支部。党员7人以上的党的支部,设立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第七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学科:两种内涵,一种是指学术的分类(广义)。另一种是教学科目的简称(狭义)。 ●专业:指专门职业(广义)。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 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 ●专业的(狭义讲)三层涵义: 1、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或教学形式。 2、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 3、与社会职业分工相适应的。 ●课程(斯宾塞——最早提出使用课程这一概念): (狭义)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广义)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即:隐性课程)。 ●课程的分类: 1、按侧重点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2、按分科型或综合型分为课程和核心课程。 3、按层次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4、按选课形式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5、按课时多少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 6、按内容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7、按计划和目的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关系: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是课程的来源;专业是社会分工、 学科知识和课程授受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课程是学科划分和专业差异的表现形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 ●专业的形成: 1、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 2、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 3、缘起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 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 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 4、专业范围覆盖面较宽广; 5、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 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我国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教训: 1、教育既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教育的发展又应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特别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条块分割”的体制导致专业发展的盲目性,造成了某些的重复建设; 3、偏重数量发展,导致质量下降。 ●课程编制的工作包括:确定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编写 教科书。 ●教学计划:由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学时(学 分)的分学期分配。 ●学分制教学计划:由普通教育、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三大板块构成。 ●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其编写原则(或要求):1、明确的目的性;2、前 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学适用性。 ●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 量的重要保障。 ●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1、不仅要为教师服务,同时要为学生服务,便于他们独立钻研; 2、不但要反映科学知识与结论,还要反映知识获得的过程;

课堂教学管理规定规定

课堂教学管理规定 一、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一)课前的准备阶段: 1、研究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指定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本门课程的总目的、总原则,也提出了各单元及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内容纲要。任课教师应吃透大纲精神,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允许任课教师在保证完成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进行增删和调整,但应写出书面报告交教务科备查,变动较大时,须经教务副校长批准。 2、钻研教材 任课教师应选用按照学校规定的统一教材,没有统编教材时应选用基本符合大纲要求的教材或按大纲编写讲义。 缺乏统编教材,需选用其他教材时,由授课教师提出、教务科审定。自编的讲义,由本学科组研究审定,报教务科同意,教学副校长批准后采用。 每门课程的教材或讲义必须在开课前做好准备并发给学生。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它是规范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的、要求的具体依据。教师应深入钻研,弄懂教材基本思想、概念、理论,理解其内在联系,融汇贯通,能以各种方式生动形象地加以表达。

依教纲要求将单元目标分解为课堂目标,并书写完整的教案(课时目标、完成课时目标的方法、时间分配、教学资源、达标测试等)。 3、了解学生 教学的目的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因此学生的基本情况是考虑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的、要求的客观依据。对于教师,在新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应该进行诊断性评价,以了解学生具备了多少有关学习新课的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自信心等情况,以便在新的学习中为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进行因材施教。 4、制定教学计划 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由教务科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参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计划,文化部教育司制定的《中等艺术学校部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而制定,报教学副校长批准后实施。 学校(教务科)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文化部教育司的要求制定出的各专业教学计划,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的依据,是完成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各任课教师应依据学校(教务科)制定教学计划,认真研究、详细制定出本课程的教学进度计划,一式二份交教务科,由教务科长审批后实施。并在教学中认真贯彻执行,不得随意改动。 各任课教师上报的教学进度计划,内容包括:新学期开设科目、专业、年级、教师、学年和学期的教学时数,周学时数,各单元课时分配,教学手段以及考试、考查次数及时间等。 5、备课

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新版本)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的领导,加强高学校党的建设,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高等学校的党组织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第二章党组织的设置 第四条高等学校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以下简称党的委员会)。党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党的委员会对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五条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学校,根据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党的委员会可设立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对党的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设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委员会全体会议,如遇重大问题可随时召开。 第六条高等学校设立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第七条党的委员会应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原则,设立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等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包括配备一定数量的组织员。 第八条党员50人以上的系级单位成立党的总支部。党员不足50人的系级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经校党委批准,也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汇总表

附件1: _________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汇总表主管部门:(盖章)填表时期:年月日 序号学校名称(全 称)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全称) 修业 年限 学位 授予 门类 师范 专业 标识 所在院、系 名称 专业设置 评议委员 会意见 主管 部门 意见 备注 注:⒈师范专业须在“师范专业标识”栏中注明。师范性质的专业标注“S”,师范兼非师范性质的专业标注“J”。 ⒉撤销专业、调整专业、须教育部审批专业请在备注栏中注明。 ⒊若申请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可授两种(或以上)学位的专业,须选择一种填入学位授予门类栏中。 1 / 16

2 / 16

附件2: 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试行) 学校名称(盖章): 学校主管部门: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 学位授予门类: 修业年限: 申请时间: 专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教育部制

目录 1.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 2.学校基本情况表 3.申请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4.申请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6.教师基本情况表 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8.办学条件情况表 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及本年度拟增设专业情况表⒑申请增设目录外专业的论证报告 ⒒医学类、中医学类、公安类专业相关部门意见

填表说明 1.申请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各专业应分别装订成册,须教育部审批专业需报材料一式两份)。 2.若为新的目录外专业(无专业代码者),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按专业的学科属性填写建议代码。 3.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4. 所有表格均可另加页。 5.本表内容应真实、准确。

教师积分制管理办法规定样本

教师积分制管理办法规定

南店中心完小教师绩效积分制管理方案 (讨论稿) 一、教师工作积分制管理的指导思想 根据2013年克旗教育局《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安排部署。对教师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合格人民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以贯彻按爱岗敬业为准则,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等工作进行全面公平、公正的评价为重点,实行教师自我评价与组织考评相结合,年度考评与从教累计考评相结合,阶段性评先奖优与总的表彰奖励相结合,表彰先进,鼓励上进,切实调动教师钻研业务,勤奋工作,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实施积分制管理的原则 1、多劳多得的原则。要把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后勤、安全等工作量化、细化,对教师工作的多少,付出劳动的多少,取得成果的大小进行分类归纳,并以此来决定取得的成绩,让多劳者多得,少劳者少得,以鼓励教师勤奋工作。 2、优劳优绩的原则。教师由于个人能力与付出劳动的差异,导致工作成绩、质量及获取奖励的层次不尽相同,这就要求积分制管理既要有量的考虑,更要注重质的评判,让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果、后

勤服务水平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可,获取更高的荣誉和待遇,以鼓励教师争创一流的工作成绩。 3、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分制管理必须公平、公正、公开,必须用同一个标准评判工作,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业绩,不因人因地因时而宜。要把评判的标准交给教师,积分要张榜公布,要使整个考评过程阳光操作,并接受教师监督、社会监督。 4、自我评价与管理的原则。教师工作积分制管理的过程是教师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过程,积分标准要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得到教师认可,教师自己根据统一的要求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根据个人的年度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按统一的标准自己打出分数,找出差距。三、积分制管理适用的对象 全校一线教学全体教师;后勤及教学服务人员;班子成员三部分。 四、积分制的应用管理办法 积分上不封顶,积分按部门、条块管理,天天计分,周周核算,月月统计;每学期结算一次。按积分的高低评优、选模、晋职、晋级、外出培训学习。教学一线、后勤、班子的积分不一致可按各组排名的顺序,按相应的人数比例并列排名次,同一样的名次一线教师优先,一线教师中班主任优先。积分在本校终身有效,在评优、评模、晋职、晋级时累计折算。 新调入本校教师积分按全校教师的平均分加基础分。班主任和校级优秀教师享受积分待遇。 五、积分的分支分配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模板】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 (1999年颁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强和改善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宏观管理,推进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三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 通过现有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设置专业。 第四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符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有关要求,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章设置条件

第五条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必须具备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经学校主管部门(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同)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年招生规模一般不少于60人(特殊专业如艺术类专业执行具体规定); (二)有专业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 (三)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一般应有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 (四)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基本条件。 第六条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在学校主管部门核定的专业数内,学校年度增设专业数一般不超过3个。 第七条高等学校原则上按其分类属性设置专业,以形成优势和特色,根据需要与可能也可适量设置学校分类属性以外的专业。 第八条高等师范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系指不以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教师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应依据所在地区现设专业及人才供求状况统筹考虑。 第九条基本办学条件未达国家规定标准或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未通过的高等学校,不得增设新专业。

2015年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 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不得有损害党和国家利益以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二)敬业爱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献身教育事业、引领学生思想和服务学生成长为己任。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在职责范围内,不得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 (三)育人为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人隐私,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雷呈勇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使大学各门课程之间发生有机联系,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是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在大学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决策者绝不能轻视理论指导,缺乏主见,盲从上级或他人,靠经验决策。缺乏系统考虑的、恒定不变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的课程,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因而,应努力探讨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问题,使大学课程的设置避免随意性,增强适应性。 一、大学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多方面的,有内在的理论基础,也有外在的客观因素,有传统的文化背景,也有现实的社会条件。这些因素影响到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因此,对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必须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1.社会需求 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总是不断引起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从各个方面影响课程的内容。大学课程必须适应这些需要。大学课程设置不能不考虑学习者的成长,因为人的成长是从一个生物的个体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化的人的过程,即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只有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才能体现高等教育存在的社会价值。 一般而言,大学课程设置,应考虑五个方面的社会需求因素:一是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从业人员的文化专业素质要求;二是适应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特殊素质要求;三是满足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对终身学习提出的要求;四是知识经济发展对从业人员创新素质的要求;五是在考虑社会要求这一因素时,不要仅仅认为是一个社会或职业适应性的问题,还应当包括个体的谋生能力、创业意识、职业道德、健康的体魄,对社会和自我积极向上的心态。 由于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大学课程设置不可能以频繁的直接变化来应对,这就要求大学课程应该寻求课程主体和学习者对社会因素的开放态度,主动吸收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因素,并在辨别、比较中使社会因素有机地成为课程内容的积极因素。[1] 2.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生产力的发展是课程发展的根本动因和动力。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学校课程的发展一直很慢,原因是学校的课程与生产劳动脱节,生产中不需要什么科学技术。到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学校课程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增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二十世纪以来,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多次的课程改革,强化自然科学知识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这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的时代不落伍。 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生产力的直接因素,一方面对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出掌握科学知识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为课程的扩充、内容更新提供了条件。不仅影响工作岗位的种类和内涵,还影响课程编制的形态和内容。大学课程的变革,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随的。 尤其是人类进入到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高技术时代后,科学技术与大学课程设置的这种联系,体现得更为鲜明与突出。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技术设备综合机械、电子、液压、气动、光学等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因而,操纵、调试、维修这种高技术设备的技术人才,必须具备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全面的综合技能,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这样的要求也就必然要在课程编制中反映出来。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将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最早的教材连插图都没有,现在有了彩图。除教科书、参考资料外,幻灯、电影、录音录像都成为新的教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