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试卷历史试题

【解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试卷历史试题

【解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试卷历史试题
【解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试卷历史试题

【解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试卷历史试题

2014.1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试题重点考查:道家思想、官僚制度、小农经济、儒家思想、文人画、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三民主义、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罗马法、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罗斯福新政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注重考查基础的好试卷。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文】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上述中国古代著名诗句反映了崇尚自然的()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知识点】O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体现了道家中的主张一切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

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对首家思想的特征准确理解。

【题文】2.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这表明( )

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君主专制”也体现民主性

C.皇帝制度经常遭到权臣的控制 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答案解析】A 解析:从材料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说明官僚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在君主专制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B、C项“民主性”“控制”说法有误;D项材料中未涉及到中央集权。

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征的准确把握。

【题文】3.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 )

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 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中央集权的削弱

【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答案解析】C 解析:地方制度的不完善说法有误,且不属于根源因素,A项错误;宗法制的基础是血缘,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信息与宗法无必然联系,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

并联系所学知识

可知中国自古都

是以农业为本,

而中国社会又多

是自给自足的家

庭农业,有相当的分散性,且根源多数都是找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项正确;中央集权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事实上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呈现不断增强的之势,且与材料意思不符,D项错误。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小农经济的的特点的准确分析、理解。

【题文】4.《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文献,最有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①《尚书》②《春秋》③《法经》④《四书章句集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知识点】O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解析】A 解析:从材料中“汉明帝”“太学”“研讨儒学经典”可分析出讲学的内容是以儒家经典为主。《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是法家思想,排除;《四书章句集注》是宋代朱熹的,排除。

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准确把握。

【题文】5.下图为唐寅的扇面作品,与之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这幅画的灵魂是其特有的意境 B.体现出诗书画篆刻多种艺术的融合

C.这种画科源于北宋《清明上河图》 D.古代文人常用此方式展示自己的个性

【知识点】Q2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答案解析】C 解析:唐寅的扇面溶入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是文人画的特点,在创作上强调修改表现,追求抒情写意。扇面画的是山水画,《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C项错误。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对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准确理解、分析。

【题文】6.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科举志》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晋、陕籍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陕、晋籍者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这说明此时期( ) A.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 B.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彻底被打破

C.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 D.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

【知识点】A2 H2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

【答案解析】A 解析:据材料可知徽、陕、晋地区取进士和举人的人数中,商人子弟占70%以上,且相对所占比例较高,说明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A项正确;材料信息仅涉及徽、陕、晋地区取进士和举人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且都是商人,但不能说明古训被彻底打破,B项错误;仅凭材料不能说明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材料信息仅涉及徽、陕、晋地区取进士和举人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且都是商人,但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在商人中取士的目的,D项错误。

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7.儒学延续数千年,晚清之后逐步衰败。康有为崇尚儒学,推崇孔子;陈独秀崇尚科学与民主,批判孔子。学者们认为,在古代帝王时代,强调民本是应该肯定的。以下有关儒家思想的叙述中,与民本密切相关的一项是

A.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董仲舒以为“为之(民)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C.朱熹的“亲亲、仁民、爱物,三者是为仁之事”

D.黄宗羲的“公其是非于学校”

【知识点】O1 O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答案解析】C 解析:材料关键词是“民本”,A项是强调人的气节问题;B项强调的是天人感应;D项是强调“学校是高于君主的决定政治是非的最高权力机关”。C项则是强调民本思想。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正确的分析、理解。

【题文】8.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B.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

C.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 D.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

【知识点】Q1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

【答案解析】A 解析:从材料中“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可分析出日食的记录与当时政治发展有密切关系。

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的准确理解。

【题文】9.“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解析】A 解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其影响就是使中国开始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被迫走向开放的知识内容。因此正确答案是《南京条约》

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南京条约》的影响的准确分析、理解。

【题文】10.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②“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③“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④“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A.②④③①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知识点】R1 R2 R3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解析】D 解析:①“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说明陈独秀认为当时的共和立宪不是出于民意,不是真正的共和,他维护民主共和,是陈独秀的民主共和思想;②中学的体和用不可随意分割,西学的体和用也不可随意分割;中西学可以分别完整并立,而不能嫁接合并,否则两个都会消亡。这是维新派在批判洋务思想中“中体西用”、将西方科学技术嫁接到中国封建制度上的主张。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③是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坚持纲常政教。④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故选: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相关内容的准确分析、理解。

【题文】11.孙中山说:“至于将来……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这段话反映了()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R3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解析】C 解析:从材料“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反映孙中山关心民从生活,体现了民生主义思想。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12.高三(1)学生根据一本书的目录(右图)展开讨论,由此所做的思考错误的一项是()

A.有文章抨击当时北京政府的文化政策

B.这本期刊对此后的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

C.这本刊物诞生于北京大学

D.这本刊物推动了思想启蒙

【知识点】R2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解析】C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1917年”“文学改良争议”“胡适”“再论孔教问题”可分析出该刊物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出现的。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抨击北京政府的“尊孔复古”的逆流,“再论孔教问题”可分析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对此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D项正确。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等相关内容的准确分析、理解。

【题文】13.《上海洋场竹枝词》载:“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即ABCD)口头禅……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这表明在近代上海( )

①新式交通工具和报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

②思想开放人士比较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③西方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习俗观念

④多元化与西方化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知识点】L1 L2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

【答案解析】B 解析:“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满街游戏任驰驱”说明①正确;“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即ABCD)口头禅”说明②正确;“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说明③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上海一处,说明④错误。

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14.下表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状况,对表中信息评析正确的是

国家资本经营的工矿产品占国统区工业品的比重(1947年)

――资料来源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第1446页

A.国家资本的膨胀使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国家资本完全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垄断地位

C.国家资本的垄断地位阻滞了民营工业发展

D.国家资本的扩充缓解了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知识点】J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答案解析】C 解析:由材料表格的数据可知,1947年国家资本经营的工矿产品占国统区工业品的绝大多数,处于垄断地位。1947年国统区的经济濒于崩溃,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四伏,A、D项不符合史实;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并不是完全通过市场竞争获得,B项错误;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获取取和解读图表关键信息。

【题文】15.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区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根据这个说法

A.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世界时间”之中

B.英国从工业革命开始跻身到了“世界时间”当中

C.罗马法是古罗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重要标志

D.改革开放和国力增强使中国再度回归“世界时间”

【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答案解析】C 解析:从材料中可分析出所谓的“世界时间”主要是指在同一时代的几个地区中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西欧的崛起在新航路开辟之后,A、B项说法错误;D项中只能强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增强,说法有误。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16.俄国立宪会议选举于1917年11月举行,诸多学术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但俄国社会革命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大量选票,使其最终以明显优势胜出。这说明( )

A.给农民分配土地使列宁赢得了民心 B.布尔什维克在广大地区获得了支持

C.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 D.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多元化

【知识点】D2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解析】C 解析:从材料的“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社会革命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大量选票”可分析出C项正确。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17.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知识点】M1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答案解析】C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可以分析,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失业率中1935-1938年,失业率下降,A项中的“始终”说法错误;从1930-1933年的GNP总量下降,增长率上升;1935-1938年的GNP总量上升,增长率下降,B、D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格材料的数据信息的准确分析。

【题文】18.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 A.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 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

C.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

【知识点】G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答案解析】A 解析:从材料中“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可分析出20世纪80年代末两极格局终结后,超级大国的对峙变成了文化冲突。

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19.邓小平说:计划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才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下列各项中不.符合邓小平观点的是( )

A.苏俄新经济政策 B.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

C.中国沿海的开放 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知识点】K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答案解析】B 解析:从题干中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的信息可知,其思想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传统观念,

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正确解读,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

【题文】20.上课讨论时,一个学生的问题引起大家的争议:“为什么提出双百方针之后,又出现了文化大革命?”以下回答比较恰当的是

A.双百方针的范围太小 B.领导者未能遵守“实事求是”

C.文化“左倾”影响到政治 D.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的必然结果

【知识点】Q4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双百方针和现代教育的发展

【答案解析】B 解析:1956年提出正确的文化方针“双百方针”,中共八大后,党内政治出现了“左倾错误”,逐渐放弃了原先的一些正确决策。

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建国后50年代末的中国政治发展形势的客观正确的分析。

第Ⅱ卷(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文】B1 C221.(12分)政治民主化是近代以来东西方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盛顿传》材料二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的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全世界中行使直接民权的,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至,国内政治及民族的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真是我们一极好的先例。

——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旨》材料三?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独立之初的美国面临怎样政治局面?美国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的?(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法民主政治的看法。

他是如何借鉴西方民主政治推进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差异。(4分)

【知识点】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答案解析】答案:(1)政治局面:独立之初实行松散的邦联政治。(2分)

改变:制定1787年宪法,改邦联制为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2分).

(2)看法:认为美国接近直接民权,法国实行的是间接民权。(2分)

借鉴:采用主权在民和权力制衡原则,提倡直接民权和五权宪法。(2分)

(3)差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而英美为间接民权。(4分)

解析:(1)要认清材料反映的独立后美国社会的严重危机以及为解决危机提出的制定宪法的设想。(2)“看法”结合材料二中“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的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至,国内政治及民族的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可分析出答案;“借鉴”则结合孙中山的中华民国建立的政治构架进行分析。 (3)要注意从题干材料中分析和归纳出答案要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异同,尤其要注意从“民权”“宪政”等关键词进行思考,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分阶段实现宪政,实行直接民权,而英美实行的是三权分立,这是二者的区别;其相同之处是都反对专制,强调主权在民和权力制衡。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综合分析、归纳,并对中华民国的政治理念与美国的政治理念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

【题文】H2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时期都城开封不仅是全国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旅游城市,常常吸引外地的游客来此游乐。此外东京还经常聚居一大批饥饿的流民,少时数百上千,多者数万。东京城行业众多,彩帛、占卜、典当等行业十分发达,经久不衰。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瓦肆、妓院,专供贵族、富人寻欢作乐。

——张莹《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3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

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 2%。可见,英国初步完成城市化用了90年时间,而从初步完成到成熟阶段用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

——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材料三 1949—1978年是城市化曲折发展时期,城市化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后,出现了长期的曲折停滞,总体上,城市化的进程缓慢。1949—1978年工业化得到相对高速的发展,而城市化发展却严重滞后……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改革之后的城乡壁垒被市场经济逐步打破……政府对一系列制度、政策的修改,使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活跃,原有的城乡隔离状态开始有所松动。农民可以就地发展工业,建设农民城市,形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吴清《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1949—1991)》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都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据材料二、三比较中、英两国城市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6分)

【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

【答案解析】答案:(1)特点:规模大;经济繁荣;旅游业发达;流动人口多;

流民聚居;娱乐活动丰富。(4分,任答四点即可)

原因:城市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开封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

(2)特点:英国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推进,城市化水平较高;(2分)中国城市化在1949—1978年间,曲折发展,进程缓慢,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受制度和政策影响较大,形成

了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2分,中国城市化特点答出一点即可)

认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化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应统筹兼顾,科学推动城市化进程。(2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1)“特点”从材料一中“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全国最大的旅游城市”“一大批饥饿的流民”“东京城行业众多,彩帛、占卜、典当等行业十分发达”“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瓦肆”分析出答案;“原因”结合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2)“英国特点”综合材料二的内容可分析与工业革命有关,发展水平高;“中国特点”则结合材料三的关键信息从政府政策、进程、城市发展特点等

方面进行分析。“认识”强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作答。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综合分析归纳。

【题文】O1 O2 R1 23.(12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被称为“士大夫”。近代,传统士大夫逐步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并已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材料二就宋代士大夫心目中的政治理念而言:一,致力于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名分井然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二,为保证理想政治秩序的建立,必须?致其君为尧舜之君?。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讲义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材料四(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出现于政治角逐场中。

──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1)相对于西周的“士”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何新发展?(3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士大夫精神的来源与特点。(4分)

(3)结合维新变法思想,论述材料四中“全方位的变革姿态”的涵义。(5分)

【知识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

【答案解析】答案:(1)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发展成为一个有理想主义精神、对整个社会有深厚关怀的知识分子阶层。(3分)

(2)孔子的精神与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2分)士大夫精神特点:对礼乐文明理想社会的追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试图用道义或天理规范最高统治者(任写两点给2分)

(3)涵义:维新派借助儒家思想,以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2分)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主张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任写三点,可给3分)

解析:(1)“发展”,从材料中提取春秋时期“士”的特征即可简述;(2)“来源”可结合材料二、三的关键信息,可知宋代士大夫的精神源于儒家思想。“特点”结合宋代士大夫的理学思想特点进行综合分析。(3)抛弃了“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的“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变革姿态”是指不同以往的,具有资本主义内核的新的思想,“全方位”应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维新思想的主张和影响。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准确把握。

【题文】R1 R2 R3 24.(12分)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洪仁玕和《资政新篇》

材料二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材料三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政新篇》的核心内容?这说明太平运动后期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结合孙中山的实践活动加以说明。(4分)

(3)材料三中,陈独秀是如何对待西方文明的?这给新文化运动带来什么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当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该如何正确对待东西方文明?

(2分)

【知识点】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解析】答案:

(1)内容:倡导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2分)

态度:借鉴西方文明中的有益部分,但反对列强干涉中国。(1分)

(2)态度:西方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不可照搬。(1分)说明:仿效西方物质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分)借鉴西方的政治文明,确立三权分立制和责任内阁制,同时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并将民权与反帝相结合。(2分)

(3)对待:完全肯定西方文明。(1分)影响: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但使运动带有偏激性,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2分)

(4)对待: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有益地借鉴西方文明。(2分)

解析:(1)“内容”答题关键在于根据材料理解所问,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根据所学《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人第一个提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方案。“态度”结合其内容和天国之战斗我们知道天国领导人既提倡向西方学习优秀成果,又反对列强干涉中国内政。(2)“态度”孙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从材料“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可以看出态度是可以照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则必须结合本国国际实际;“实践”用所学史实来论证该观点即可。(3)“态度”从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可以看出陈独秀绝对肯定西方文明,绝对否定本国传统文化;“影响”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有利于推动思想解放,但是这个偏激性肯定不得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4)“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对待东西方文明,我们一般的态度是: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善于借鉴优秀西方文明成果。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准确分析、综合归纳,并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的准确把握。

【题文】C1 C4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

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2分)

(2)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6分)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4分)

【知识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答案解析】答案:

(1)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潘家峪血案。(任答两点即可得2分)

(2)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4分)不全面。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2分)

(3)甲午战争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2分)

抗日战争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分)

解析:(1)考查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罪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考查日本帝国主义失败的原因。第一问根据材料概括即可;第二、三问注意材料反映的是抗战胜利的外部因素,而中

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3)考查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影响,回答甲午战争失败、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即可。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综合分析、归纳。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共8题;共30分) 1. (2分)(2014·济南)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讪笑(shàn)陨落(yǔn)痴想(chī)头晕目眩(xuán) B . 滞留(zhì)归省(xǐnɡ)哺育(pǔ)鲜为人知(xiǎn) C . 雷霆(tínɡ)阻遏(è)觅食(mì)忍俊不禁(jīn) D . 藩篱(fān)两栖(xī)推崇(chónɡ)油光可鉴(jiàn) 2. (2分) (2017七下·武威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________,从枯黄读出________,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________。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________,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 . 霞云翠绿意境灵魂 B . 光明翠绿意义生命 C . 霞云丰润意义灵魂 D . 光明丰润意境生命 3. (2分) (2018八上·鸡西期末)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们要崇尚科学破除学信。 B . 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视野。 C .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 . 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起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4.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A . 《蒹葭》选自《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作品305篇。 B .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论美》中谈到了美貌与美德的关系,告诉我们:只有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C . 茅盾的《百合花》是一篇小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节安排精巧合理;二是通过细节描写等多种方法,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丰满。 D . 《囚绿记》选自陆蠡的散文集《囚绿记》。作者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 5. (2分)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行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政治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智能手机价格(P)与需求量(Q)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中的A向B方向移动时,传统手机需求量增加 B.需求量由Qa向Qb移动时,智能手机企业的利润增加 C.价格由Pa向Pb移动时,充电设备需求量上升 D.价格由Pa向Pb移动时,处于买方市场 2. 2013年10月,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地多家银行都 暂停房贷业务,一些银行虽未停贷,但也纷纷取消利率优惠甚至上浮利率,房贷的审批流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长。“金九银十”遭遇“房贷荒”。造成我国当前“房贷荒”的现实原因是 ①我国居民存款意愿减弱,导致银行的存款余额减少 ②央行限制房贷的比例,加剧了银行房贷额度的紧张 ③央行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限制了银行的信贷规模 ④商业银行优化贷款结构,选择更高利润的投放领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杭州、宁波等地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的“土地换股权”模式得到有关部门、专家肯定。“土地换股权”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产生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②产生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④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最近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回答4—5题。 4. 下列属于有利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经济措施是: ①降低过剩行业产品的销售价格,增加市场需求量②强化需求升级导向,促进产能结构优化③严格要素供给和投资管理,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过剩行业劳动生产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 国务院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违法违规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监管不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是国务院: A.坚持依法行政,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 B.审慎行使权力,完善决策问责制度体现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

武威一中2019年秋季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并发展 3.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

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 4.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九》中说:“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 A.农耕经济已包含了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 B.赋税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植业以及棉纺织业 C.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D.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 5.《管子·小匡》认为商人“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材料信息旨在说明A.商业的发展可以为国家提供财富 B.商人以贱买贵卖提升经济实力 C.商业活动有利于各地经济的联系 D.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迅速 6.据万历《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县罗店镇“徽商凑集,贸易之盛,几埒(同等、相等)南翔”。南翔镇“往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比为无赖蚕食,稍稍徙避,而镇衰落”。对上述材料最准确的解释是 A.徽商的兴盛与市镇的发展相辅相成 B.政府对待商业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C.徽商的经营范围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D.地方官府的态度决定了商业环境 7.《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1975年岐山董家村裘卫诸器出土后,人们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解释其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这一变化导致史学界 A.丰富了对井田制的研究视角 B.质疑《礼记·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价值 D.重估宗法分封制的内涵 8.1564年,浙江巡抚谭纶上疏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棉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可见当时 A.福建民众唯利是图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湖北大冶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大冶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32个题,每题1.5分,共48分) 1.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 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 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 B.是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 C.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春秋时期祖先的历史一般只追溯到黄帝和炎帝,这与中原各国多为夏商周后裔有关,但到战国时期, 人们对祖先的追溯已经超越了本族的局限,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黄帝以前的传说人物出现在 战国诸子的著作中,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统治者开始利用神权强化王权B.已能准确了解远古时期的历史 C.诸子的历史记述没有史实背景D.文化追根和文化认同意识增强 3.下表反映出汉初 皇帝相关记载 高祖时令儒生叔孙通制定一套君臣礼仪以加强他的统治和威严。在其去世的前一年,用太牢(牛、羊、豕三牲具备的祭礼)隆重祭祀孔子。 文帝时学者贾谊的《过秦论》揭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他建议改正历法、变易服色制度、重定官名,提倡礼乐,削弱诸侯的实力。 景帝时研治儒学的晁错提出了“削藩之策”。 A.黄老之学的主导地位动摇 B.思想文化呈现出活跃局面 C.儒家思想根据现实统治的需要有所变通 D.统治思想实现了由百家争鸣到儒家独尊 4.东汉末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要求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各级官吏就要 向上举荐,不得遗漏,可推知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的背景是 A.察举制度已彻底废除B.曹操集团反对以德取人 C.九品中正制僵化保守D.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 5.《六经》是我国重要的儒家文化经典。章学诚主张“六经皆史”,郝经主张“六经皆道”,马一浮认 为“六经皆艺”,钱钟书则认为“六经皆诗”。这表明他们 A. 认为六经孕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 B. 争夺经典诠释权以控制主流思想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xx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测试时间:100分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24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B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C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不能证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超声波与次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 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A . 干冰变小 B .干手机将手烘干 C .树叶上的霜 D .冰雪消融 3.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4.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5.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A . 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 B . 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 C . 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 D . 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6.国庆假期,在河湖湾风景区内,小明戴着一副墨镜时,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他感到奇怪,于是取下墨镜,这时看到的却是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请问,这幅墨镜的镜片的颜色可能是(▲) A .黑色 B .红色 C .绿色 D .白色 7.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A.小孔成像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B.水中倒影

江苏扬州概况导游词3篇

江苏扬州概况导游词3篇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下面是江苏扬州概况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江苏扬州概况导游词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各位游客: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句。此外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也曾将数百首歌颂扬州风光的诗歌留给了后人。今天,我们将去领略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风采。 游客们: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江苏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通扬运河贯穿东西。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扬州是苏北重镇之一,江淮地区水陆交通枢纽。辖广陵、郊区2区,仪征、高邮、江都3市和邗江、宝应2县。全市总面积6658平方公里,总人口439万,其中市区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44万。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境内的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市、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仪征市、邗江县和扬州市郊区的北部为丘陵。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境内主要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和邵伯湖等。 扬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吴王夫差构筑耶城是扬州建城的开始。楚怀王十年(公元前319年),楚国打败了越国,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筑城,因城墙"广被丘陵",改称"广陵"。这是扬州定名广陵的开始。秦汉之际,因广陵县城靠近长江,为一县之都会,所以,又更名为江都。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南来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长江下游一带的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隋代统一中国后,才改称扬州,据说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为九州,扬州的改名取意于《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 扬州的繁华,使身在北方的隋场帝杨广不胜向往,他在夜间也"吾梦扬州好"。于是他征调了数以万计的民夫开挖了南起临安(杭州),中经东都洛阳,北至琢郡(北京)的南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24.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 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这反映出 A.周王通过赏赐青铜器笼络诸侯 B.分封制推动中原文化传播 C.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水平高 D.工官制实现器物标准生产 25. 杨朱主张沿着自己的私利行事,墨子强调不讲仪节约束地兼爱他人。对此,孟子批判说: “无父无君,禽兽也。”这体现了孟子主张 A.反对私利 B.反对爱人 C.重礼尚义 D.民贵君轻26.《两汉三国学案》载:“夫汉家以经义断事,每有大议论、大狱讼、辙引经义以决之。”这反映出 A.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B. 政治生活的伦理化 C. 汉代社会秩序混乱 D. 儒学成为日常规范 27. 王羲之40岁以后,给朋友的书信,抄写的文章,草拟的文稿等,凡是他的书迹备受世 人珍爱、收藏,或作为书写字体的范本。王羲之书法名满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A.王羲之书法艺术难以模仿 B.人们好恶决定书法家命运 C.造纸术改进便于艺术普及 D.社会氛围宽松与注重主体价值 2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史学著作,其中《宋史》最为浩繁,各种著述、实录、会要、奏议、文集等应有尽有,卷帙浩大,为二十四史之冠。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 中央集权加强 B. 社会危机严重 C. 文官政治发达 D. 印刷术的进步 29.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 光绪年间,“熙攘往来,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中叶到光绪时期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土地税始终高于工商税 C.农民的流动性逐步加强 D.统治危机加剧民族危机 30.下表为清政府在对外文书中,天朝”和“中国”词汇使用频率统计简表: 上表信息的变化反映出 A.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B.清廷注重提升政府形象 C.民族国家意识形成 D.清朝对外观念有所调整 31.西方人对《瀛环志略》给予宽容赞扬,而对《海国图志》未给好评,如有传教士认为其“伟大宗旨是讨论夷人的战略才能和优越之处,以及可供采纳以打败他们之武器”。据此,西方人对当时中国译介西学的态度是 A.惧怕中国产生抵御侵略思想 B.拒斥中国宣传学习西方技术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2-的倒数是( ) A .2 B . 21 C .2- D .2 1- 2.下列各组运算中,结果为负数的是( ) A .|3|-- B .)2()3(-?- C .)3(-- D .2 )3(- 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 77a a a =+ B .y x yx y x 22223=- C .235=-y y D .ab b a 523=+ 4. 如图,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重新折成正方体后,“祝”字对面的字是( ) A .新 B .年 C .快 D .乐 5. 如图,表示点D 到AB 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是( ) A .线段AD 的长度 B .线段AE 的长度 C .线段BE 的长度 D .线段D E 的长度 6. 如图所示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则小立方体的个数 不可能是( ) A .9个 B .8个 C .7个 D .6个 7. 有理数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 b a -+的结果为( ) A .b a +2 B .b - C . b a --2 D . b 8. 通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某通信公司的手机本地话费标准按原标准每分钟降低a 元后,再次下调了20%,现在收费标准是每分钟b 元,则原收费标准每分钟是( ) A .b a 45+ B .b a 4 5 - C .b a 5+ D .b a 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扬州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2℃,那么当天的日温差是 . 10.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都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成就,其中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修建 时长度大约为1 790 000米,是非常杰出的水利工程.将数据1 790 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米. 11.若代数式-4x 6y 与x 2n y 是同类项,则常数n 的值为 . 12.如图,已知AB∥CD,∠1=60°,则∠2= 度. (第7题图) b 0a 第4题图 第5题图 E D A 第6题图 左视图俯视图

扬州概况

扬州概况——精致扬州伴您游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各位游客,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留给我们的千古佳句。花开如烟的三月,扬州到处弥漫着“烟雨江南”的景象。今天我们将去领略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风采。 一、地理地貌 扬州,简称扬。地处江苏省的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的南端。东和麋鹿之乡-盐城、凤凰城-泰州毗连,西与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及安徽省天长市交界,南临长江,与有着三千年历史的镇江隔江相望,北频淮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通扬运河贯穿东西。 扬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享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市总面积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0多平方公里,整个地形是西高东低。现下辖广陵、邗江、维扬3区,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和被誉为荷藕之乡的宝应。 二、历史再现 吴王夫差构筑邗城是扬州建城的开始。战国时称广陵邑,西汉初称江都,后多次更名,自隋朝以来始称杨州。原先是木字旁的杨,后来演变为提手旁的扬。据说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为九州,而扬州的出自于《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九州的扬州包括了今天的浙江、福建、上海、江西、安徽和江苏省的苏南、苏中等地域。 公元605年,隋炀帝征调了数以万计的民夫开挖了南起临安,中经东都洛阳,北至北京的南北贯通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连接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使得扬州成为我国唯一一座与运河同步诞生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与生俱来的“运河第一城”。唐时扬州有“扬一益二”之说,“雄富冠天下”之誉。 到北京,看长城;到扬州,看运河。已成为一段美丽的佳话。夜晚的扬州让人魂牵梦挠,乾隆水上游已成为夜晚的主打品牌。坐龙船、品点心、看夜景、听专职导游讲解古运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三、气候季节 扬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物产丰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年平均气温在14.8摄氏度左右。近年市区空气优良天数为均≥340天,是一个比较适合长期居住的优雅城市。在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唯一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是一个为人称道的精致扬州。 四、人口状况 现今扬州市总人口459.79万,其中市区人口为121.79万。虽然扬州不大,人口不多,

2021年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 xx.10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哲学思想流 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右图两 孔子苏格位人物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下面对他们思想 的相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知德合一”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2.美国学者伊佩霞女士在《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指出“胜利者将敌人的耳朵割下来 献到祖庙;战俘的鲜血被涂在典礼所用的鼓面上;盗贼被砍去双足;国君被刺的 危险也总是存在。但这同时又是一个认真钻研和完美实践外交艺术的时代。”以 上材料旨在表明那时: A.频繁的外交活动促进了国家的统一B.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C.社会动荡,战争残酷D.战争中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3.1371年太祖对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120进士抱怨说,朝廷诚心寻求才能之士,但得到的只是空话连篇的人。他不仅停止了科举考试达十几年之久,而且重编了《孟子》,删去了其中85条内容。原因可能是孟子主张: A.君轻民贵B.君舟民水C.仁政爱民D.人性本善 4.“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更牢固的

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以下最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C.“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 5.汉密尔顿说:“将十三个不同的州以友好、联合的共同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共同契约,必然是许多不同利益的倾向互相让步的结果。此种原则安能制出完美无缺的成品?”此话旨在说明: A.《独立宣言》不是完美无缺的B.1787年宪法是维系十三个州的共同纽带 C.1787年宪法充满错误的偏见D.《独立宣言》是十三个州相互妥协的结果 6.阅读统计表 1750年至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依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以下各项,对统计表解释正确的是: ①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优势缩小 ③废除奴隶制有利于美国制造业的起飞④明治维新并没有使日本工业获得增长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7.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比欧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优越之处在于他提出了避免“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现象的纲领。下列孙中山的主张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B.“核定天下地价”、“土地涨价归公” C.“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D.“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8.1924年,孙中山在他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提到“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这说明:A.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民生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色彩 C.孙中山推动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已无原则区别 9.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由此可以得出的准确判断有: ①唐朝时瓷器已形成青、白两大系列②唐朝时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陆羽推崇越州青瓷

江苏省扬州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2 3.(3分)(2014?扬州)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P(﹣2,3),则该函数的 图象的点是() y=

5.(3分)(2014?扬州)如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没有() 6.(3分)(2014?扬州)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若圆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切,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是()

7.(3分)(2014?扬州)如图,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OP=12,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则OM=() =, MN=1 8.(3分)(2014?扬州)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6,AB⊥BC,AD⊥CD,∠BAD=60°,点M、N分别在AB、AD边上,若AM:MB=AN:ND=1:2,则tan∠MCN=()

B﹣2 DAC=∠ AC ==2 CE=2 ﹣ x= ﹣

= MCN==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9.(3分)(2014?扬州)据统计,参加今年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的学生约36800人,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3.68×104. 10.(3分)(2014?扬州)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7cm和14cm,则它的周长为35 cm. 11.(3分)(2014?扬州)如图,这是一个长方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由图示数据(单元:cm)可以得出该长方体的体积是18cm3.

12.(3分)(2014?扬州)如图,某校根据学生上学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绘制出一个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若该校共有学生700人,则据此估计步行的有280人. 骑车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 13.(3分)(2014?扬州)如图,若该图案是由8个全等的等腰梯形拼成的,则图中的∠1= 67.5°. ×

2019届高三政治12月月考试题

菱湖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12月考 高三政治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A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B涂黑) 1.“舌尖上的浪费”有悖于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2.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这是通过初次分配来增加劳动者收入。 3.阿里巴巴在美上市,说明我国企业积极推进“引进来”战略。 4.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领导其他国家机关开展工作。 5.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6.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说明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7.含有血腥暴力、恐怖、色情等内容的“儿童邪典视频”属于腐朽文化。 8.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9.“一切都会过去,惟有真理长存”,这一名言意味着超越时空的永恒真理是存在的。 10.事物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循环过程。 二、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近年来,我国纸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引起国内纸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是 ①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纸制品的需求 ②包装印刷行业大量进口原纸,冲击国内市场 ③环保政策趋严,不达标的中小造纸厂被关停 ④人民币升值增加了造纸厂进口原材料的成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2018年1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6.2850,而去年5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6.902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变化会使 A.我国居民减少对美国商品的需求 B.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到美国旅游 C.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D.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直接投资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重庆八中高2020级高三(上)第四次月考 文科综合测试 1.大汶口文化遗址已探明遗址区82万平方米,先后发掘出数百座大小规模墓葬。在少数墓中发掘出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象牙、陶器等手工制品。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手工业技术先进 B. 农耕文明初具规模 C. 出现了阶级分化 D. 社会生产力极发达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数百座大小规模不等的墓葬”中只有“少数墓中发掘出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象牙、陶器等手工制品”反映出此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故选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知技术水平先进,故A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出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故B错误;D项说法错误,此时生产力还没有到极发达的地步。 2.下表为六朝和唐代江南地区户均赋税量表(单位:匹绢)。据此可知,江南地区 A. 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重心 B. 对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增强 C. 农产品商品化倾向凸显 D. 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数据可知,六朝至中晚唐江南地区户均赋税明显增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江南地区经济开发以及快速发展有关,这说明江南地区对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增强,故选B项;两宋之际,江南地区

成为经济重心,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直接得出农产品商品化倾向凸显,故C错误;材料中并未出现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信息,不能得出主要承担区的结论,排除D项。 3.明朝中后期,很多士人认为“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所谓名利都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这一观点反映出当时 A. 知识分子缺乏人生追求 B. 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 C. 儒学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D. 理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明朝中后期,很多士人认可“弃儒从商”,认为名利也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是对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儒家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倾向,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知识分子缺乏人生追求,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重农抑商政策的情况,排除B项。明朝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并未动摇,排除D项。 4.1895年,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在评述意大利公众舆论强烈反对俄德法三国施压日本时,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日本在最近的战争中为文明而战,打倒了野蛮,所有的文明国家都会从中受益。”这一观点最能说明 A. 欧美舆论宣传影响战争进程 B. 英国力图支持中国的改良运动 C. 西方列强在远东的矛盾加剧 D. 西方媒体掩盖日本的侵略罪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方媒体评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认为“日本在为文明而战,打倒了野蛮,所有的文明国家都会从中受益”,这说明西方媒体试图掩盖日本的侵略罪行,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欧美舆论宣传与战争进程关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和英国力图支持中国的改良运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西方列强在远东的矛盾,排除C项。 5.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普通民众来说,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在辛亥革命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民主思想在中国成为主流 B. 君主制不能应对社会转型 C. 共和政体顺应了世界潮流 D. 专制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重庆一中2020届高三下期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三下期5月月考 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24.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周襄王与各诸侯会盟于河阳。《春秋》将这一历史事件记为“天王狩于河阳”(“狩”意为以将猎为名巡视境内)。据此可知 A.晋文公骼守礼乐制度B.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诸侯间兼并战争频繁D.《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25.《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这是由于 A.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B.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 C.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D.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 26.北魏均田制对部曲(家仆)、奴婢均有授田的规定。在唐代的授田对象中,增加了对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这反映出唐代 A.门阀士族逐渐衰落B.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动 C.人地矛盾得到缓解D.底层民众生存环境恶化 27.明中叶以后,浙江常山地区丁壮“屏(摒)耒耜而事负载,以取日入佣值”,安徽徽州许多农民“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福建古田县壮年农民也“多佣之四方”。这表明上述地区 A.租细关系普遍化B.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 C.土地兼并十分严重D.长途贩运贸易较活跃 28.清末政府部分中央机构改革情况表 由上表可知,清末中央机构

A.照搬西方,具有盲目性B.机构杂陈,难有作为 C.趋向近代,具有进步性D.固守传统,维系专制 29.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劳动界》周刊。陈独秀、陈望道等人经常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宣传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谋求解放必须进行社会革命等观点。这反映出,《劳动界》周刊的创办旨在 A.宣传俄国十月革命B.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 C.传播民主科学思想D.唤醒工人的斗争意识 30.1937年7月下旬,拥有300余家工厂的中华国货联合会上书国民政府,表示国货联合会中各工厂愿为政府制造各种军需物资,要求政府尽快组织内迁,派员指导生产。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经济体制的确立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C.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1.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发行的股票凭证。该股票凭证的历史价值在于 A.见证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B.反映了新中国改造民族资本的创举 C.体现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D.说明了建国初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32.《十二铜表法》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这表明早期的罗马法 A.具有个案经验式特点B.源自于传统习惯法 C.力图维护平民的利益D.法律条文细密完备 33.伏尔泰的《风俗论》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世界史”。书中首先瞩目东方,肯定“东方给了西方一切”。学者认为,这是“第一次欧洲的标准由非基督文明的业绩来度量”,“欧洲必须学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初三语文期末测试卷2014.01 (总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瞭.望(liáo)拮据.(jǖ)苔藓.(xiǎn)言简意赅.(gāi) B.铿锵.(qiāng)烘焙.(bai)苍劲.(jìng)空穴.来风(xu?) C.缱绻.(juǎn)诘.问(ji?)绯.闻(fěi)既往不咎.(jiù) D.肖.像(xiāo)深谙.(ān)创.伤(chuàng)深恶.痛疾(wù)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周的周记要求是认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雾、霜、雷、雨等),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D.“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朱德1957年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时写的一幅对联。3、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D.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日气温骤降,同学们对装有空调等取暖设备的图书馆趋之若鹜 ....,一大早就背起书包去自习。 B.这道数学题经过老师的巧妙引导,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 C.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 D.周末,同学们亲顾茅庐 ....,去看望生病的张老师。 5、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的叔叔于勒》是英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全文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为线索,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首,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运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西汉刘向编写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本文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表现了邹忌高超的语言艺术。 D.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在小说《故乡》中给我们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如在生活中变得麻木迟钝、与“我”有深深的隔膜的闰土,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杨二嫂,粗俗迷信但又淳朴善良的长妈妈。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一chóu()莫展之时,朋友一句关切的xún()问,就能驱散心中的阴mái();得意忘形之时,父母的一个怒目嗔视,便能沉diàn() 身心。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我们要用心体会。

江苏省扬州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 1. ( 2分) (2020·扬州)实数3的相反数是() A. -3 B. C. 3 D. ±3 2. ( 2分) (2020·扬州)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为的是() A. B. C. D. 3. ( 2分) (2020·扬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 ( 2分) (2020·扬州)“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称美是我国古人和谐平衡思想的体现,常被运用于建筑、器物、绘画、标识等作品的设计上,使对称之美惊艳了千年的时光.在下列与扬州有关的标识或简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 ( 2分) (2020·扬州)某班级组织活动,为了解同学们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设计了如下尚不完整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你平时最喜欢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是()(单选) A. B. C. D.其他运动项目 准备在“①室外体育运动,②篮球,③足球,④游泳,⑤球类运动”中选取三个作为该调查问卷问题的备选项目,选取合理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6. ( 2分) (2020·扬州)如图,小明从点A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到达点B,向左转后又沿直线前进10米到达点C,再向左转后沿直线前进10米到达点D……照这样走下去,小明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 时所走的路程为() A. 100米 B. 80米 C. 60米 D. 40米 7. ( 2分) (2020·扬州)如图,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点A,B,C都在格点上,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点C、D,则的值为()

2021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1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公元前681年,齐桓公被周天子任命为东部国家的“伯”。在先秦“伯”与“霸”相通,本义是兄长。如果说周天子是天下诸侯之父,那么“霸”就是诸侯之长。材料反映出()A.周王的权力得到加强 B.宗法分封秩序进一步强化 C.礼治的内核依然存在 D.周天子的统治彻底瓦解 2.唐朝科举考试包括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只要熟读儒家经典和相关注释就能中试,而进士则需要较高的才华和文学水平,因此进士“为时所尚”,多出高官。但武周时期,狄仁杰以明经入仕,却能两度为相。这说明当时的人才选拔() A.制度已发生质变 B.取决于应试者的能力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服务于现实政治需要 3.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4.明清启蒙思想家认为义利是统一的,既要讲义,又要讲利,应当在“义中取利”, 应当“正其谊(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这说明明清启蒙思想() A.背离儒家思想 B.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 C.主张经世致用 D.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5.郑观应的《盛世危言》1894年发行后,张之洞读完颇为感慨:“论时务之书虽多,究不及此书统筹全局择精语详。”光绪皇帝览闭此书,也是大为赞赏。此书一时成为畅销书,一些地方官甚至把其中部分内容作为考试的考题。该书影响较大是因为它() A.变革了科举考试内容 B.契合了国人“富强救国”的愿望 C.得到皇帝的积极推荐 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6.有学者研究发现,19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中国的失业情况却日益严重。有人用“失业之人,如恒河之沙”来形容当时的社会状况。这种现象()A.反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逐渐趋向于没落 B.表明中国的自然经济瓦解速度过于缓慢 C.是新旧经济更迭冲击传统社会结构导致 D.造成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断减少的局面 7.1921年1月14日,北洋政府内务部指出,“查近来新思潮之传播,几有日盛一日之势,而印刷物实为其媒介。本部为维护治安,预防隐患起见……随时搜集研究,以期洞见症结,因事补救,不致蹈凭空过当之弊。”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B.北洋政府已无力抵制新思想 C.中共诞生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 8.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认为,封建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和剥削中国农民的工具;华北事变后,

对扬州的简介

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节点城市。向南接纳苏南、上海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作为开发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扬州的建城历史可至公元前486年,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中国文明城市、中国森林城市。 扬州,位于东经119°01′至119°54′、北纬32°15′至33°25′之间;扬州市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扬州市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毗邻;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北部与淮安市接壤;东部和盐城市、泰州市毗邻。 气候地形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其气候主要特点是: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扬州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为2个多月。 历史沿革 的。 今天的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周时称“吴州”。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扬州刺史部,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治所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时魏、吴各置扬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今南京)。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从此广陵才享有扬州的专名。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10道,扬州属淮南道。玄宗天宝元年(742),改扬州为广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广陵郡复改扬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