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计50分)

1.史书记载商朝前期多次迁都,从汤所居的亳开始,其后又迁徙五次,皆不出山东省的南部和河南省的东部。最后的一次迁都是第十九代王盘庚于前1384年自奄(山东曲阜)迁殷(河南安阳),其后直至商朝灭亡,二百七十余年间,商都始终在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商朝后期农业耕作技术发展 B.统治者残暴奢侈,破坏自然环境

C.商朝前期自然灾害影响水稻产量

D.商朝后期黄河下游水患严重

2.“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中国原始农业起于商朝

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

3

戎、狄荒服。”这反映出西周

A.统治范围扩大B.中央集权加强C.封建邦国众多D.政治发展不平衡

4.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B.分散的自然经济

C.贵族们拥有世袭特权 D.王室的日益腐败

5.根据研究表明:土地兼并程度高的地区一般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兼并程度低的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东汉时期发生农民起义的地方基本上是现在的河北、山东、安徽等地,而陕西、河南(两汉时期最富庶之地)一带极少发生农民起义。据上述材料推断正确的结论是:A.东汉时期陕西、河南一带土地兼并程度较低 B.土地兼并程度与农民起义没有直接关系

C.东汉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矛盾比较缓和

D.东汉时期人地矛盾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6.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曾经提及: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这段材料说明当时的丞相

A.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

B.已失去了皇帝对其的信任

C.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的削弱

D.开始接受外朝官员的监督

7.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东汉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

D.人类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8.2013年,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墓被发现。2014年1月,其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以前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上官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这印证了

A.陈寅恪的“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

B.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C.王国维的“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D.梁肩超的“对旧史不可轻信,十之七八应取存疑态度”

9.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A.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B.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C.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D.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宰性10.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11.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明成祖认为国体纲常重于经济利益

B.明成祖认为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的利益

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

D.明成祖想借外商引导百姓投身海外贸易

14.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愈高,也愈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

13.《史记·货殖列传》说:“孝、昭治成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辅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

B.对外贸易兴盛带了社会风气的恶化

C.城市规模扩大引发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商品经济发展造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14.《雅典娜的孩子》一书中记录道:“在雅典城邦建立伊始,所有的公民、无论男女都拥有选举权,他们的第一场选举便是选择雅典城的守护神,而雅典娜和波塞冬成为最受欢迎的两名候选人。当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把票投给了女神雅典娜,男人们所推举的波塞冬最终遭到淘汰。男人们认为,既然雅典的女人们已经选择了一位女神作为守护神,那么妇女则不应该再享有选举权,有女神庇护的雅典女人们失去一种权利,是公平合理的事情。”此段描述A.说明了雅典所有男性享有公民权 B.表达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C.反映了雅典是一个父权和夫权社会 D.推动了“小国寡民”城邦的形成15.《十二铜表法》第6表第3条规定:“凡占有土地(包括房屋)二年,其他物品一年的,即因占有取得所有权。”该项法律规定

A.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

B.调节财产所有人与占有人之间权利矛盾

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D.导致私有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

16.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是

A.需求差异

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

D.自然环境

17.1646——1716年)在《中国近况》一书中写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